時間:2023-01-20 01:07:0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基本技能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建立在知識、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上的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對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等都將產生深刻的影響。成本作為一定時期內生產特定種類和數量產品的耗費,成本的管理是任何時代的任何企業管理中都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在今天市場經濟環境下更是如此。
一、成本會計的職能
現代成本會計的主要職能是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決策是成本會計的重要環節,在成本會計中居于中心地位。成本預測是成本決策的前提,成本決策是成本計劃的依據,成本控制是實現成本決策既定目標的保證,成本核算是成本決策預期目標是否實現的最后檢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實現成本決策目標的有效手段。現代成本會計職能歸根到底是一種行為職能。
二、傳統成本會計的弊端
1.產品成本計算不正確。新制造環境下,機器人和電腦輔助系統在某些工作上已取代人工,人工成本比重從傳統制造環境下的20%~40%降到了現在的不足5%。但因制造費用的劇增及多樣化,其分攤標準若只用人工小時,已難以正確反映各種產品的成本。
2.傳統的成本會計,可將實際發生成本與標準成本相比較。而在新制造環境下,這一控制系統將產生反功能的行為。例如,為獲得有利的效率差異,可能導致企業片面追求大量生產,造成存貨的增加;為獲得有利的價格差異,采購部門可能購買低質量的原材料或進行大宗采購,造成質量問題或材料庫存積壓;為獲得有利的原材料數量差異,生產者可能將不良質量的產品轉入下一工序,使廢品損失進一步擴大等等。
三、新時期成本會計的變化
成本會計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成本會計技術手段與方法的不斷更新、會計電算化已逐步取代手工記賬;二是成本會計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各行各業的成本控制已變得不可缺少。
成本會計的新變化起源于企業制造環境的變遷及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而前者決定后者。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有四個方面:(1)產品需求多樣化,而且顧客對產品質量也日益苛求;(2)大多數產品供大于求,市場因此競爭激烈;(3)新技術新工藝不斷創新;(4)國際化潮流勢不可擋,國際間分工合作日趨密切,國際間競爭激烈。因此就要求企業管理要對管理理論與方法進行創新。四、新時期成本會計發展趨勢
1.完善我國成本會計的理論體系。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研究方法體系,理論研究者必須沖破傳統會計觀的束縛,解放思想、勇于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課題;應本著創新精神、務實態度和嚴謹作風,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同實際工作者密切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廣泛開展案例分析,從理論高度提煉成功經驗。在此基礎上,講究實效,建立成本會計理論成果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成本理論研究對成本實踐的指導作用。
2.實行行之有效的適合我國國情的成本會計方法。長期實踐中,國內企業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經驗,從班組核算、車間核算及企業內部經濟核算制,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調動職工管理的積極性,強調以人為本,職工參預控制成本,本人到過某個鑄造廠,該廠實行經濟核算制,從原材料購入的分類—進入化鐵爐熔化—鐵水澆鑄—毛坯打磨—精加工—成品包裝—銷售及售后服務,從原材料進入企業開始,提高鐵水利用率,降低廢品率及各種消耗。這種從根本上把關以經濟責任制為目標,由于它直接影響到職工的切身利益,職工必將把節能降耗放在首位,使成本最低化,以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這就需要成本會計對各核算環節提供服務,使成本會計由簡單的算賬功能轉向分析預測功能,從而能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各種詳細經濟資料,成為企業基層與決策層的橋梁。這種方法延續至今,使眾多企業受益匪淺,為發展成本管理、豐富成本會計內容做出了很大貢獻,我們必須深入研究,認真總結,采取從理論到實踐再回到理論,并進一步完善。
3.努力實現成本會計電算化。企業成本會計工作以電子計算機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饋速度,增強了業務處理能力,對于及時、準確地進行成本預測,決策和核算,有效地實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義。成本會計信息的服務對象有高、低之分,服務對象的層次越高,所需求的成本會計信息越具綜合性、全面性,反之亦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組合、分類后,可以形成全然不同的成本信息,以滿足不同的需要,這就需要科學預測和管理控制。很多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在產品市場的開發中具有前瞻性,他們需要最先進、最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而目前的會計電算化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比較突出的是當前會計電算化應用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只能進行事后反映,僅僅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階段,無法進行科學決策、預測和事中控制;二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供應、銷售、人事、財會等子系統相互分割,尚未形成有機聯系的整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三是會計信息系統提供的只是財務會計信息,因此必須加快會計電算化從核型向管理型轉變,為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現代競爭是成本的較量
高成長期與低成長期的經營相比,成本意識有很大的差異。高成長期市場不斷擴大,經營者最關心的是銷售的增長,成本意識較弱。但是,在市場有限,競爭對手擁擠的情況下,爭奪就會通過價格來進行。即便經銷獨特產品,一旦類似產品登場后,仍要靠價格決勝負。
2對成本敏銳起來
企業競爭以成本決勝負,從這個意義上說,成本感覺是經營者最為重要的經營感覺。
那么,經營者對有關成本的數字,應當怎樣看呢?
第一,相對于銷售額花費了多少直接成本。經營者不應該單純地看直接成本,而應該看相對于銷售額的比率。把附加值比率作為指標最合適。附加值即企業活動所產生的新價值。一般來說,包括零售和批發業的商業是指銷售額總利潤(銷售額減去銷售成本),制造業等工業是指加工額(生產額或銷售額減去材料費、外協費),建設業是指完成加工額(完成工程額減去材料費、勞務費、外協費),這些數字相當于附加值,附加值與銷售額之比為附加值比率。這幾年的大致平均值,制造業為41~42,建設業為27~28,批發業為18左右,零售業為30。如果本公司的數字比這些平均值低,說明直接成本花費過多。在這種情況下,努力降低進價,降低對外協作成本等等,將成為經營的重要課題。
第二,直接成本以外的成本花費了多少。指標為銷售管理費。銷售管理費是指銷售員工資、包裝運輸、廣告宣傳、接待交際等銷售費加上有關人員工資、福利保健、辦公用品、差旅、通訊、房租等管理費。銷售管理費與銷售額之比即銷售管理費比率。平均值:制造業19,建設業約14,批發業16~17,零售業約28。超過了這個數值,則說明比其他公司銷售管理費高。
第三,人事費的大小。人事費,是指關系到人的經費,合計為工資、獎金、福利保健費等。人事費與銷售額之比,即人事費比率。平均值為制造業17~18,建設業12~13,批發業超過6,零售業超過13。人事費過大時,由于不能降低工資,只有削減人員或在現有人員的基礎上,努力提高銷售額。也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必須關注每一個提高了多少成果。
以上三個數字是經營者應該看的最為重要的數字。另外,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視點--單位小時成本和成果,即公司每小時花費多少成本,獲得多少成果。
比起表面上出現的數字,嚴格地關注單位小時成本和成果更為重要。
一個立志成功的經營者為培養這種技能,不妨首先計算一下單位小時的人事費是多少,可能的話以十分鐘或以一分鐘為單位來計算,算算單位小時產生了多少成果。經常檢查一下,到下班時是否還在全力沖刺;是否在拖拖拉拉地加班。
3有的放矢的成本考慮
降低成本計劃包括短期和長期兩種方式。短期方式可稱為臨時的應急措施,一個月內可以完畢,分三步。
第一步:分析企業的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分析的目的是確定公司各個部門怎樣合理配置和改編,把握三個重要規則:
(1)控制范圍:一個經理主管下屬人員不超過10人,但不少于7人;
(2)合適的匯報層次:最影響利潤的部門經理應該直接向公司負責人匯報;
(3)簡化管理層次:公司負責人與基層管理部門之間的管理層次數應保持最少程度。
第二步:分析經營管理比率。
首先你需要一組最近5年(最好是10年)公司營運的詳細數字。這些數字都是最基本的,如:銷售量,毛利,銷售開支,一般費用和行政管理費用,研究開發費用,債務成本和稅前利潤等。了解這些數字相對于銷售量的百分比,再對這些數字作宏觀分析,先找出毛利占銷售量百分比最高的年份,找出銷售成本,一般和行政管理費用,研究和開發費用和債務成本占銷售量最低的年份,如果有可能,你還應將你的數據與其他公司相比較,這樣做,會讓你大有啟發。接下來是微觀分析,確定哪種成本是在正常值以內,哪種成本占銷售量的百分比不必要增加了。在這一步中你應該細分,比如原材料、固定資產損耗、人員工資、一些其它的制造費用等,其它如監督管理費、銷售人員工資及傭金、倉庫管理人員工資、福利待遇、固定開支、差旅費和招待費等,分門別類。應該想方設法將這些費用降低。
第三步:工作抽樣。
工作抽樣是對工廠內或公司內不同工位的活動頻率和效率進行抽樣,能明顯地反映出工人和機器兩者的生產率及低效率的程度。
它是從一個工作抽樣觀察員進入車間或辦公室的一個特定部位觀察特定職能開始的。該觀察員記錄每個人在做什么,他們做事的速度,每臺機器或每個職能發生了什么。憑借這些任意觀察結果,企業主能探知操作者或機器在安裝、操作、維修保養等方面所花的時間以及操作者的工作節奏。
工作抽樣必須安排企業內部有經驗的雇員,或者是外部的、在這方面有能力的咨詢專家。事實上,組織機構分析以后的那個星期一,經營者必須和工作抽樣專家坐下來討論工作抽樣過程和時間表。對負責工作抽樣的專業人員來說起碼要花費一周時間取得所需的雇員和機器數據以及向有關雇員解釋抽樣過程。這樣大約留下三周時間進行工作抽樣實際操作。
4進行工作抽樣能提供企業管理者三個方面的寶貴信息:
(1)雇員工作時間百分比;
(2)雇員工作速率;
(3)機器利用率。
通過工作抽樣你能對機器和人員的利用率做出評估,可以確定你的公司哪些工作點的人太多。以上三個步驟即組織機構分析、比率分析和工作抽樣,可以幫助你降低人員費用10~20。當然這只是臨時性的應急措施,下一步更加深入的程序需大半年才能完成。
5管好你的采購部門
在企業里,采購部門常常控制著40~50的銷售金額,減少材料成本也許是整個降低成本計劃中最有效的一步。所有經營者應明三個關鍵性的采購原則:
(1)不要害怕采購部門。要學習各種成本降低方法,學習采購。最重要的是,不要使自己和采購部門及采購負責人隔離開來,要參與進去。
(2)把力量集中在“一號”部件上。要保證你的采購部門在代價較高的“一號”部件的選擇、交貨和周轉上花費最多的時間。在這方面,有效的采購、替代或重新設計會產生大的影響。
(3)不要超速完成采購。要允許企業的采購部門運用其創造力,想象力和專業經驗,以盡可能低的價格采購部件和材料。不要像你定一份咖啡那樣對待采購部門。不要根據蹩腳的預測或因為缺少正確的銷售和生產制造計劃而讓采購部門迅速辦理。
(4)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對采購部門來說,往往習慣于和一個特定的供應商維持關系,因為他們在一起做生意已有多年了。事實上,經營者完全可以挑起供應商之間的競爭,這樣可以刺激他們降低某些材料的價格。
(5)能作出準確的預測。企業必須能對原材料未來的走向及產品的趨勢作出預測,特別是那些較為短缺的原材料,許多往往需要進口,短缺常會發生。如果經營者不能準確地預測,采取相應的措施,也許最需要一種材料的時候,正是它價格最高的時候。
6重視產品重新設計
利潤提高的一個重大機會在于對現有產品進行重新設計。一般來說,認真地重新設計可以使你的成本降低10~15。在勞務、材料和制造費方面都能得到大量的節省。
不僅是市場中不再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需要進行重新設計,受人喜歡的產品也需要進行重新設計。對一種受人喜歡的產品,往往只需要對其內部的工作部件進行重新設計以便降低成本,而購買者看到的和在廣告中出現的都沒有什么變化。對于其它產品外觀也需要改變,因為公眾欣賞新款和現代化。
一方面,知識更新加快,造成普通產品壽命周期的縮短;另一方面,由于出現外部形勢變化,如競爭對手的進步或產品原材料成本突然增漲,這些都使重新設計成為必要。為取得和保持主要產品的競爭優勢,在成本降低計劃中應包括為提高利潤而重新設計產品階段。
7精確的銷售預測
銷售預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公司應該有一個比較準確的預測:其產品究競有多少能賣出去。科學的銷售預測可防止產品生產得太多或太少。
特別是在經濟或商業周期發生重大變化時,從一個時期到下一個時期,原材料和零售需求起伏波動相當大。這種突然的急劇的變化會給最好的庫存管理系統帶來混亂。沒有透徹的、全面的銷售預測,一個公司很難肯定它應該生產的產品數量,因而,保持有效庫存管理將會十分困難。
錯誤的銷售預測是多數經營管理中的一個共同弱點。實際上可靠的銷售預測在一定范圍內是可以做到的,花錢也不多。
在銷售預測分析中,有四個基本要素:
(1)趨勢;
(2)周期;
(3)季節性變化;
(4)不規則變化。
趨勢是一系列經濟數據長期的長距的動向,與逐月發生的變化沒有什么關系,極其緩慢地顯露出它們的走向。
周期是指較短的持續時期,盡管一般不能規定其長短。它們通常以發展和緊縮的交替期為特征。
季節性變化發生在一年中某個時期內,在每年的同一時期并以大致相同的程度再發生。
不規則變化是具有經濟影響的不可預見或非再次發生的事件的結果。例如,在關鍵性工業中的罷工會引起不規則變化。
在銷售預測中可以共同使用或分開使用這四種要素。一個有名望的分析事務所在幫助其重要零售業客戶進行銷售預測時往往采用時間系列分析法。這是把周期的和長期的(或趨勢)因素及其他形式的因素,特別是由于季節性產生的因素區分開來的一種統計方法。
雖然這些分析不能直接應用于生產制造運行管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分析被用于所有最敏感的銷售預測,零售。它們對一年中每個月度的季節性影響作出分析,幫助零售商作出有關短期經營的正確決定。決定中包括確定價格、庫存量、采購以及使用多少銷售人員等。
時間系列分析還包括這樣一些指示量,如可支配的收入(即納稅后收入)、國民生產總值、顧客服務開支、商品消費價格指數、服務消費價格指數以及耐用品和非耐用品開支等。
這種方法的基本原理實際上適用于所有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為一個以上的客戶服務。企業銷售經理向經營者提供的銷售預測報告,應包含下列幾項內容:
(1)公司銷售量的歷史趨勢輪廓線,其中能清楚地識別出季節性變化;
(2)行業預測;
(3)國家經濟預測;
(4)可獲得的有關競爭者計劃的全部信息;
(5)表示相關經濟指標狀態的研究結果。
另外,銷售經理自己的研究結果也應加入其中,包括:
(1)預測期間內銷售受到最大重視(廣告,特殊推銷,折扣等)的產品;
(2)受到競爭者最激烈競爭的產品;
(3)競爭最少的產品;
(4)逐步淘汰的、降級的或替代的產品;
(5)構成銷售量大部分的A類產品。
8過低的價格等于增加成本
在作出如此多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之后,經營者應努力避免因定價錯誤而造成的損失。
特別是在高通貨膨脹期間,定價錯誤代價更為慘重。在通貨膨脹時期,沒有任何成本降低方法能替代定價。即使沒有通貨膨脹,一個錯誤的定價制度也會斷送企業通過成本降低帶來的效益。所以如果要保護成本降低和提高利潤,則定價和標準成本彼此必須完全分開。
應認真實施和控制定價方針和方法,參與定價的關鍵人員必須接受正確程序和不正確程序所導致的兩種結果的教育。定價應成為建立在其他規范基礎上的一個獨立的職能,不這樣做,會招致災難。
9審視勞務成本
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環境污染是困擾當今國際交通領域的三大難題,尤其以交通安全問題最為嚴重。 1995年,美國總共發生交通事故 6613000起,造成 41798人死亡,3386000人受傷,經濟損失達 1500億美元 ;日本在交通事故中造成 11000人死亡,經濟損失達 1億美元 ;而中國則總共發生交通事故 271843起,致使 71494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159308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 152267萬元人民幣[1]。據專家研究,采用智能交通技術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僅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就可減少30%以上并能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50%以上。為此,世界各發達國家競相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智能交通技術研究試驗。
2.智能交通技術國外發展現狀
智能交通技術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控制技術、計算機處理技術等應用于交通運輸行業從而形成的一種信息化、智能化、社會化的新型運輸系統,它使交通基礎設施能發揮最大效能,從而獲得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它的功能主要表現在:提高交通的安全水平、提高道路網的通行能力和提高汽車運輸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在美國,1991年國會通過了“綜合地面運輸效率方案”(ISTEA),旨在利用高新技術和合理的交通分配提高整個路網的效率,由美國運輸部負責全國的ITS發展工作,并在以后的6年中由政府撥款6.6億美元,用來進行ITS的研究工作。
在日本,建設省作為政府最大投資者,1999年至2000年投入1453億日元用于ITS的開發。日本對其開展的自動化公路系統開發計劃制定了具體目標,2001年后開始在全國進行實證試驗,2015年左右在全國主要干線道路實現智能化。日本目前在ITS項目已經形成了官方、民間、學術機構的協調體制,這對日本ITS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歐洲十多個國家在80年代中期開始投資50多億美元,聯合執行一項旨在完善道路設施提高服務水平的DRIVE計劃,其含義是歐洲用于車輛安全的專用道路基礎設施。除了歐、美、日以外,新興的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開始ITS的全面開發和研究。
3.智能交通技術在日本的本土化
智能交通技術20世紀80年代起源于美國,接著在日本得到發展。智能交通技術正象其他被引進技術一樣,引進國在引進時,一定要考慮被引進國的實際情況,使之成為本國社會相融技術。美國在ITS體系框架結構中,規定其研究內容為出行者信息服務、過境車輛管理、商用車隊管理等6個系統,日本在美國ITS 體系框架基礎上,結合本國國情制定出包含先進的導航系統、輔助安全駕駛、不停車收費、交通管理最優法等9個研究內容的日本ITS研究體系框架結構 [ 2],并在此框架基礎上開發了一系列ITS產品,實現了ITS的產業化。
在日本,汽車導航系統于1989年進入市場, 到目前為止大約40種不同形式的產品服務于用戶。這些系統通過將經由路線的堵塞信息、所需時間、交通管制信息、停車場的滿空信息等提供給駕駛員的方式幫助駕駛員在駕駛中可以采用最佳行動,從而實現分散交通流等導航功能。導航系統同時還可以服務于汽車安全,比如1997年9月推向市場的本田雅閣98款,安裝了帶有彎道偵測傳感器的導航系統,該系統可以在交通路徑誘導的同時,當前方路段出現彎道時讓司機提前作好準備,從而避免由于彎道出現得太突然而引發的交通事故。在收費公路方面,日本公共部門和私人公司正加緊合作,爭取早日開發出一種適合日本所有收費公路的自動收費系統。為將事故防患于未然,日本開始研究智能公路系統,即通過車輛及道路的各種傳感器實時監測車輛行駛道路周圍環境及車輛狀況的狀態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實時提供給駕駛員,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對車輛實施強制控制。這些項目涉及運輸省的“先進的安全汽車 (ASV)”、通商產業省的“超級智能汽車系統 (SSVS)”、建設省的“自動化公路系統(AHS)”。1996年 9月,AHS在 11km長的環行道路上進行了一次自動駕駛的試驗運行。 1998年 6月,出版了AHS-I、AHS-c、AHS-a研究所需的基本技術,包括與安全有關的 10個用戶服務 (車道保持、避讓障礙物、避免左轉碰撞等 )以及9個提高效率和改善環境的用戶服務 (保持適當車距、最佳道路使用率、最佳速度等 )。為了處理與大流量交通有關的問題,日本已經使用了交通控制系統。包括信號控制、車載設備獲取的交通信息、公交優先、動態路線引導系統、商用車輛監控、繞行信息、減少交通污染的控制信號等。現在日本仍在不斷尋找加強安全性、舒適性和環境保護的措施[3]。
目前,日本打算通過技術開發、制定國際標準、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技術援助等途徑來開發和輸出其ITS技術。
4.智能交通技術在中國的本土化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短缺,需要加快建設,另一方面也存在交通設施利用率低、管理技術落后、交通安全形式嚴峻等問題。鑒于我國道路在未來20年內仍然處于建設期(根據“五縱七橫”公路主骨架的布局框架,建設12條約35 000公里以高等級公路組成的國道主干線),而這一期間正是智能交通技術在全世界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中國也需要根據中國公路運輸的實際需求探討在中國公路運輸網中應用智能交通技術來提高運輸效率、保障安全和保護環境的可能性。2000年,國家交通部、建設部、公安部聯合全國各大科研院所和多家高校制定了符合我國國情的《國家ITS體系框架》規定我國ITS發展主要集中在不停車收費、出行者信息服務、城市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系統、智能公路系統等9個方面[ 2]。
我國ITS研究可以追朔于80年代的公路收費系統研制,那時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津塘疏港公路交通工程研究”于首次在高等級公路上把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電子技術用于監控和管理系統;進入90年代,我國開始關注國際上ITS的發展。1995年,交通部ITS工程研究中心進行了GPS(衛星定位系統)與導駕系統研究、基于GPS的路政車輛管理系統等一系列項目研究,交通部還與各省廳開展了“網絡環境下不停車收費系統”的聯合攻關。1999年,由交通部、科技部、建設部等十多個相關部門組成了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ITS。未來交通建設和發展的優先領域予以重點支持。 由于世界各國把不停車收費系統作為ITS領域最先投入應用的系統開發,以此來擴大道路建設資金來源,緩解收費站交通堵塞,減少環境污染,所以我國也把聯網收費、不停車收費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列為國家ITS領域首先啟動的項目。
從1998年初開始,交通部就組織開展了“網絡環境下的不停車收費系統研究”,并在4個省市進行了示范工程。1999年1月1日,廣州市“一卡通”不停車收費系統投入運行,到目前已開通不停車收費車道40余條。同時,圍繞交通監控、汽車智能導航等系統,以及一大批科研成果及技術產品得到實際應用,對提高社會和公交出租車輛通行效率,改善城市整體交通狀況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ITS建設投入已經達到40億-50億元,據了解,預計到2010年,“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網將基本建成,網絡將貫穿全國主要大中城市,到2015年國道主干線和公路主樞紐系統將全面建成,構筑起以高速公路為主體的公路運輸主骨架。 在這個完善的道路網絡里,絕大部分已建和所有新建的高速公路都預埋了比較充裕的管道,部分管孔已鋪設了光纖,它將是承載智能交通業務的良好基礎設施。僅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例,我國將建設3.5萬公里的高等級公路,在高等級公路的建設中,有相當一部分需要建設通信、監控和收費系統,目前這一部分投資一般占總投資的4%-5%。 1999年,我國公路建設投資達2000億元以上,如果其中的1000億元用于高等級公路建設,那么通信、監控和收費系統方面的投資將達到40億-50億元,這僅僅是當前通信、監控和收費系統ITS應用的初級水平。如果考慮到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今后ITS應用水平的提高等諸多因素,我國的ITS市場規模將以百億元、甚至千億元計算。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ITS的研發和應用將會越來越新、越來越快,為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眾多商家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商機和市場,我國即將掀起ITS產業建設的熱潮,智能交通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變化。
開題報告是在學生接到教師下達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后,由學生撰寫的對于課題準備情況以及進度計劃作出概括反映的一種表格式文書。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應在導師指導下由學生撰寫,經指導老師簽署意見及學院審定后生效。
撰寫開題報告是一項重要的科學研究活動。有資料反映,美國科學家每年要用兩個月時間組織和撰寫開題報告,以便獲得各方面對課題的資金支持。我國科學研究工作者的科研申請報告,也往往具有開題報告的性質。
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對課題的順利開展十分重要。撰寫開題報告的目的,是要讓指導老師了解:自己為什么要選這個題目,選題的意義何在,自己做這個題目的優勢是什么,自己準備怎么做,會出什么結果,等等。并請指導老師幫學生作出如下判斷:課題所確定的問題有沒有研究價值,題目的大小是否合適,所選擇的研究途徑與方法是否可行等。指導教師可以根據開題報告的內容及時作出判斷,此課題能否這樣實施,要不要改變題目或研究方法;學生則可以在得到批準后按開題報告的安排來開展工作。
二、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重點培養科研能力
本科生的畢業設計階段,實際上是很重要的階段,培養學生早期科研能力以及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指導教師定期檢查與指導是很重要的。對于畢業后不想進修的學生,要更加珍惜這段時光,因為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步入最后階段。在畢業設計階段的磨練,對步入社會、接觸實際有很大幫助,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到了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1.綜合運用基礎與專業理論知識。在設計的過程中,每一個零件的選取,每一個結構的合理設計,都要既有理論的依據,又要符合實際的需要。這就需要學生對已學過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進行一次系統的回憶與梳理,將理論知識轉變成實踐的應用,這也是綜合能力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分階段對學生進行悉心指導,指導學生重點運用哪方面的知識,強化哪方面的基礎,幫助學生成功地完成畢業設計服務。2.合理利用文獻資料。科研的必備能力之一是文獻檢索與應用,熟知前人的成果、降低低水平重復的必要手段是合理有效利用文獻資料。由于涉及領域的發展在近幾年來十分迅速,選題較新,因此期刊雜志上的論文較多,與此相關的、具有權威性的專著論述以及文獻資料較少,這就要求要合理利用文獻資料。學生的能力及時間有限,資料檢索和分類工作不可能大規模進行,以便于學生迅速進入畢業設計狀態中,往往指定學生對關鍵性的一些專著和論文進行閱讀和翻譯。這樣學生迅速入題既能夠得到保證,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閱讀更多相關資料,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得到發揮。檢索是對先進經驗進行借鑒并吸取其精華,同時也是對現有經濟狀況有進一步的了解及對比的主要手段,其在擬訂基本發展路線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依據。在畢業設計階段,學生的檢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培養,將更快地適應、融入社會并了解國際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動態,增強現代化的意識。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畢業設計,不僅是本科生學習階段的一個總結和深化過程,而且對不少學生來講,是其從事科研活動的起點。在指導畢業設計過程中,對畢業設計的每一個目標的指定,每一個環節的指導,教師都應以提高科研能力為主要的目標,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科研活動的生命力,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社會,創新能力是對勞動者的根本要求。由于本科生掌握的專業知識較為有限,所以,畢業設計的重點主要還是在于鞏固和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但這并不意味著畢業設計就是低水平的重復。教師選題時也要考慮到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不能把畢業設計的內容規定得過死,應給學生積極探索科學新知、發揚創新精神的廣闊空間。對學生在畢業設計中表現出來的求異思維,要有意識地加以鼓勵和引導。例如有位2013屆學生在畢業設計時,思維較為活躍,喜歡提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對權威的文獻資料提出質疑。對于這樣的學生,首先肯定其善于思考、敢于創新的精神,同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分折想法的正確性與可行性。若確實可行,就鼓勵其確定研究思路并付諸實施。學生順利的完成了畢業設計,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在設定本科生任務時目標不能太高,科研工作不能太難,但是還是有必要鍛煉學生獨立開發一個完整的小系統的能力。只有學生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科研的門徑才會向學生們敞開,學生才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老師的最終任務是喚醒潛藏在深處的創新意識,而不是告訴學生們怎樣去創新。
對于高等院校而言,組織畢業論文答辯是為了進一步考查和驗證畢業論文的答辯學生,對其所著論文的論題的認識程度和當場論證論題的能力;進一步考察答辯學生對專業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審查畢業論文是否是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等情況。對于答辯學生來說,答辯的目的是能通過論文答辯,按時畢業,取得畢業證書。畢業生要順利通過畢業論文答辯,就必須了解學校組織畢業論文答辯的目的,然后進行有針對性準備,繼續對論文中的有關問題作進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論文中提到的基本資料搞準確,把有關的基本理論和文章的基本觀點徹底弄懂弄通。
二、答辯過程
本科論文答辯是答辯委員會成員即答辯老師與撰寫畢業論文的畢業生面對面,由答辯老師就論文提出的有關問題,讓學生當面回答,它有“問”有“答”,還可以有“辯”。為了保證論文答辯的質量,我校實行答辯過程一分為三的形式,即指導老師指導、評閱老師評審和論文答辯3個環節。
(一)宣講論文
在答辯會上,先讓學生用1”-15分鐘概述論文的標題及選擇該論題的原因,較詳細地介紹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和寫作體會。可以事先準備好講稿,講稿是答辯學生在答辯時宣講的稿子,它比摘要詳細一些,根據所限定的宣講論文的時間而定,最好能在規定時間內宣講完,否則會影響評委對論文的總體評價。同時,可借助多媒體或幻燈片,盡可能脫稿宣講。
(二)問題答辯
主答辯老師一般提2-3個問題。老師提問完后,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準備1”-15分鐘,再來回答;或由主答辯老師提出問題后,學生立即作答,隨問隨答。可以是對話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辯老師一次性提出數個問題,學生在聽清楚記下來后,按順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據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主答辯老師和其他答辯老師隨時可以適當插問。
(三)成績評定
畢業論文成績包含畢業論文評閱成績和答辯成績,其中論文評閱成績由導師評閱成績和1-2位論文評審人評閱成績組成。評閱成績依據包括開題報告的情況、學生的業務水平、畢業論文的總體質量和整個畢業論文環節過程中的工作態度等。評閱成績和答辯成績在總評成績中所占分值比例,由各學院根據專業特點確定。畢業論文的成績按百分制記分,其中優秀比例控制在2”%左右,優秀的畢業論文必須參加學院的大組答辯,各專業學生畢業論文成績總體應呈正態分布。各學院根據本學院制定的評選細則評選院級優秀畢業論文,申報后,教務處組織專家組參照相關規定對申報的優秀畢業論文進行評審。教務處公示評審結果,公示時間為1周。經公示無異議并報分管校領導批準后公布評選結果,并由教務處將優秀畢業論文匯編成冊。
(四)論文存檔
學生畢業論文的資料要以紙質形式裝入學生畢業論文資料袋;同一專業所有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匯總資料,要以紙質形式和電子文檔形式(光盤)裝入畢業論文專業匯總資料袋。學生的畢業論文要長期保存。學生個人畢業論文資料袋材料包括: (1)畢業論文任務書; (2)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3)指導教師中期檢查報告; (4)畢業論文正文; (5)導師評閱表及評閱人評閱表; (6)畢業論文答辯成績表; (7)畢業論文成績評定表。專業匯總的畢業論文資料袋材料包括: (1)按專業匯總的畢業論文任務安排情況表; (2)學院有關畢業論文的補充規定; (3)畢業論文評分標準; (4)畢業論文組織安排(包括答辯委員會的組成名單及參加大組和小組答辯教師名單、學生分組名單和答辯時間安排表等); (5)同一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成績匯總表; (6)同一專業所有學生畢業論文正文的電子文檔(光盤若干張)。
三、答辯技巧
答辯是審查論文寫作質量的一種補充形式。教師在答辯會上提出一些問題,讓答辯學生回答,以便進一步了解答辯學生立論依據及處理課題的實際能力。答辯學生為取得滿意的成績,應掌握必要的答辯技巧。
(一)答辯前的準備
答辯前的準備,最重要的是答辯學生的準備。要保證論文答辯的質量和效果,關鍵在于答辯過程的表現。答辯學生在提交了論文之后,不能有所松懈,而應抓緊時間積極準備論文答辯。
1.認真做好幻燈片。幻燈片主要內容應包括論文的題目,指導教師姓名,選擇該題目的起因,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和寫作體會,以及本論題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學位論文答辯一般要求將講稿與多媒體或幻燈片緊密結合在一起。幻燈片內容要簡潔,控制在1”-2”頁。宣講用的圖表宜精簡且具有代表性。圖要選可視性強、趨勢明顯,不同曲線最好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別。在論文中使用的表格如不適合宣講時,表格項目盡量簡化。一般行不超過4項,列以1”項以內為宜。說明趨勢、表示差距的表格可改用圖表示,因為圖比表更易理解,解釋起來節省時間。
2.熟悉論文全文。要熟悉論文的主體和結論部分的內容,明確論文的基本觀點和論題的基本依據;弄懂弄通論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確切涵義,所運用基本原理的主要內容;同時還要仔細審查、反復推敲文章中有無自相矛盾、謬誤、片面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有無與黨的方針政策相沖突之處等[8]。如發現有上述問題,就要及時補充、修正和解說等。只要認真設防,在答辯過程中,就可做到心中有數、臨陣不慌和沉著應戰。
3.掌握相關知識。如自己所研究的這個論題學術界的研究已經達到的程度,存在的爭議,自己傾向哪種觀點及理由;重要引文的出處和版本;論證材料的來源渠道等。這些方面的知識和材料都要在答辯前做到有比較好的了解和掌握。
4.總結不足之處。論文有哪些應該涉及或應該解決,哪些在論文中未涉及到或涉及很少等,要認真總結和分析。是在研究過程中確已接觸到并有一定的見解,還是力所不及而未能接觸的問題,只是由于覺得與論文表述的中心關聯不大而沒有寫入的問題等。
(二)答辯會的表現
1.攜帶必要的資料。首先,學生參加答辯,要攜帶論文的底稿和主要參考資料。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允許翻看自己的論文和有關參考資料,答辯時雖然不能依賴這些資料,但帶上這些資料,如果一時記不起來,稍微翻閱一下有關資料,就可避免出現答不上來的尷尬和慌亂;其次,應帶上筆和筆記本,以便把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意見和見解記錄下來。通過記錄,不僅可減緩緊張心理,而且還可更好地理解老師所提問的要害和實質,同時可邊記邊思考,使思考的過程變得自然。
2.樹立良好的信心。在作了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大可不必緊張,要有自信心。樹立信心,消除緊張慌亂心理很重要,因為過度的緊張會使本可回答出來的問題也答不上來。只有充滿自信,沉著冷靜,才會在答辯時有良好的表現,而自信心主要來自事先的充分準備。
3.聽清問題再作答。老師在提問時,學生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聆聽,并將問題回答思路略記在本子上,切忌未弄清題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對所提問題沒有聽清楚,可以請提問老師再說一遍。如果對問題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請提問老師做些解釋,或者把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說出來,并問清是不是這個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再作答。只有這樣,才會避免答非所問。
4.答題要簡明扼要。在弄清老師所提問題的確切涵義后,要在較短的時間內作出反應,要充滿自信地以流暢的語言和肯定的語氣把自己的想法講述出來,不能猶豫。回答問題,一要抓住要害,簡明扼要,不要東拉西扯,使人聽后不得要領;二要力求客觀、全面和辯證,留有余地,切忌把話說“死”;三要層次分明;此外,還要注意吐詞清晰,聲音適中等。
5.答題時不可強辯。有時老師對答辯學生所作的回答不太滿意,還會進一步提出問題,以求了解論文答辯學生是否切實搞清和掌握了這個問題。遇到這種情況,答辯學生如果有把握講清,就可申明理由進行答辯;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審慎地試著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講得不是很確切也不要緊,只要是與問題有所關聯,老師會引導和啟發答辯學生切入正題;如果確是自己沒有搞清問題,就應實事求是地講明自己對這個問題還沒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認真研究這個問題,切不可強詞奪理,進行狡辯。學生在答辯會上,某個問題被問住是不奇怪的,因為答辯委員一般是本學科的專家。當然,所有問題都答不上來,一問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6.有沖突展開辯論。答辯中,有的老師會提出與論文基本觀點不同的觀點,然后請答辯學生談談看法,此時就應全力為自己的觀點辯護,反駁與自己觀點相對立的思想。答辯老師在提出的問題中,有的是基礎知識性問題,有的是學術探討性問題。
對于前一類問題,是要答辯學生作出正確和全面回答,不具有商討性;對于后一類問題,是非正誤并未定論,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可互相切磋商討[9]。如果答辯學生所寫論文的基本觀點是經過自己深思熟慮,又是言之有理和持之有據,能自圓其說的,就不要因為答辯老師提出不同的見解,就隨聲附和,放棄自己的觀點。否則,就等于是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苦寫成的論文。要知道,有的答辯老師提出與論文不同觀點,并不是他本人的觀點,他提出來無非是想聽聽答辯學生對這種觀點的評價和看法,或者是考察答辯學生的答辯能力或對自己觀點的堅定程度。退一步說,即使是提問老師自己的觀點,答辯學生也應該抱著“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度,據理力爭,與之展開辯論。不過,與答辯老師展開辯論時要注意分寸,運用適當的辯術。一般說,應以維護自己的觀點為主,反駁對方的論點要盡可能采用委婉的語言、請教的口氣,用旁說、暗說和繞著說的辦法,不露痕跡地把自己的觀點輸入對方,讓他們明理而誠服或暗服。讓提問老師感受到雖接受答辯學生的意見,但自己的自尊并沒受到傷害。這樣的辯論,答辯老師不僅不會為難答辯學生,相反會認為其有水平,基礎扎實。
隨著物流成為獲取利潤的“第三源泉”,物流的功能和作用也開始被中國企業界所認識、所重視。“物流”,不但成為當前一個最為炙手可熱的名詞,而且更成為企業界投資的熱點。稍有實力的制造業企業、零售連鎖企業和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動輒上千萬元、數億、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地投資建設自己的物流部、物流公司、物流中心甚至物流港。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企業界對物流業的重視,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也使物流運營走入了誤碼區。實質上,企業物流的效益主要來自對物流的管理,特別是來自削減“物流冰山”的效應,即對物流成本的系統化管理研究、有效減少或消除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必的物流作業成本,也就是本文所強調的研究作業成本。世界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教授說過一句話“在企業內部只有成本。”成本是影響企業利潤的最基本、最關鍵的要素。只有對物流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獲取第三源泉的利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物流運輸成本分析
1.物流運輸成本的構成
物流運輸成本是為完成貨物運輸而支出的各種成本,一般以單位運輸產品的營運支出表示。任何種類的運輸方式,其運輸成本均由兩大部分構成:場站成本和途中運輸成本。場站成本包括貨物的裝卸、倉庫、碼頭、管理經營機構和保養等成本。這項成本的大小只和貨物的體積、重量等有關,與運輸距離無關;途中成本包括運輸人力耗費、線路折舊、管理維修、運輸工具磨損、動力消耗、保險等。這部分成本的大小和貨物運輸距離成正比。
2.運輸成本與運距的關系
由于運輸成本是由與運距無關的場站成本和隨運距增長而遞增的途中成本所組成,使得運輸距離越長,雖然運輸總支出增加了,但場站作業成本分攤到單位運輸成本(運輸成本率)中的成本卻越少,從而使單位運輸成本降低,即運輸成本率遞減規律。各種運輸方式中,一般場站成本低,途中成本高的運輸方式適合于短距離運輸;場站成本高,途中成本低的運輸方式對長途運輸有利。水路運輸的場站成本大于鐵路運輸,而鐵路運輸的場站成本又大于公路運輸。但途中成本的情況則剛好相反,公路運輸最大,鐵路運輸次之,水路運輸最小。所以汽車適于短距離運輸,而水運則適于長距離的大批量貨物運輸。這種情況,恰好反映了運輸成本中各種運輸方式成本構成中的比重是不一樣的,反映出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點。
3.運輸成本與運量的關系
各種運輸方式所能完成的貨運周轉量,也影響著運輸成本的水平。我們同樣可以把運輸成本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與運量有關,隨運量的增長而增長,稱為可變成本;另一部分與運量無關,不隨運量的增長而變化的成本,稱為固定成本或不變成本。如水路運輸中的船舶燃料成本、港口成本、及裝卸成本中的裝卸機械動力成本、裝卸計件工資等均為可變成本,隨運量增長而變化;而船舶折舊、企業管理成本、裝卸成本中的機械折舊成本等為固定成本,與運量變化無關。鐵路、公路運輸成本也可以同樣分成這兩部分。
4.運輸成本與運輸方式的關系
合理選擇運輸方式是保證運輸質量,提高運輸效益的一個重要方面。各種運輸方式都有各自的特點,不同特性的物資對運輸活動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當同時存在多種運輸方式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就有一個選優抉擇的問題。選擇運輸方式是一個非程序化決策問題,要制定一個統一規定的標準是困難的,只能在組織貨物運輸時,按照一定的原則,因地制宜地進行。
二、控制運輸成本的措施
1.合理選擇運輸方式,提高運輸效率
合理選擇運輸工具。在目前多種運輸工具并存的情況下,必須注意根據不同貨物的特點及對物流時效的要求,對運輸工具所具有的特征進行綜合評價,以便作出合理選擇運輸工具的策略,并盡可能選擇廉價運輸工具。采用零擔湊整、集裝箱、捎腳回空運輸等方法,擴大每次運輸批量,減少運輸次數。采用合裝整車運輸、分區產銷平衡合理運輸、直達運輸、“四就”直撥運輸等運輸形式,有效降低運輸成本。
2.強化運輸成本的核算和考核
要樹立現代物流理念,引進先進的物流運輸管理和優化方法,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尋找改善運輸管理,降低運輸成本的最佳途徑。健全物流管理體制,建立物流運輸管理專職部門,實現物流管理的專門化。應用物流作業成本法(物流ABC),把反映物流運輸成本的數據從財務會計的數據中準確剝離出來,統一企業成本計算的口徑。在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的同時,加強預算管理,強化成本管理意識,實行定額管理和目標成本管理,進行成本控制目標分解,明確責任,實現責、權、利結合,加強成本核算和考核。
3.整合自身運力
在我看來,這種傳統哲學思維方式主要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
第一、它的基本取向是“追求客觀和普遍有效的真理”——也就是說,它立足于因果性及認識主體和認識對象的分裂和對立,所尋求的是客觀知識及其終極性基礎和依據、或者說是普遍有效的“絕對真理”,而沒有關注人生的主觀性精神寄托。因此,所有不利于認識者得到這樣的“真理”的成分,包括現實主體的各種主觀感受,都受到了排斥和壓抑,并因而被忽略了。
第二、它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式是“共時性分析(synchronical analysis)”——也就是說,它主要關注的是其作為客觀事物的研究對象的現狀,力圖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抽象、分析和研究過程,得出有關客觀對象之規律的普遍有效的知識,即得出相應的普遍真理;而不顧、或者至少可以說不重視對這種對象的來龍去脈進行的“歷時性分析(diachronical analysis)”。
第三、它采取的基本研究步驟是使研究結論盡可能“形式化”、“純粹化”和“精確化”——也就是說,它堅持認為,只有經過純粹理智的抽象和形式化而得出的、關于客觀事物之規律的精確的認識結果,才是知識和真理、才具有絕對的普遍有效性;所有各種無法形式化、純粹化和精確化的認識對象及其成分,包括那些具有主觀性、流變性和質料性的成分,幾乎都不在它的考慮范圍之內。
第四、它得出的研究結論基本上與研究主體的精神生活和主觀感受無關——也就是說,雖然它的上述基本趨向、研究方式和研究步驟,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類的物質生活和精神解放需要”為口號的,并且實際上也從一個特定的角度(即“求知”的角度)體現了作為主體的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終極關注(ultimate concern)”的一個方面,但是, 它由此而得出的研究結論卻要么像自然科學那樣僅僅涉及純粹客觀的對象,要么在涉及包含主觀成分的人類社會和文化生活維度(Lebenswelt)的時候,只能自覺不自覺地“大踏步后退”,無法完全堅持原來的基本立場、貫徹當初的基本要求。因而不僅無法正確對待和研究人的精神生活,還幾乎把人的主觀感受完全拋在了一旁——19世紀下半葉西方思想界出現的“科學方法大討論”,以及此后一直到今天的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演變情況,已經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因為迄今為止,人文社會科學(Geistswissenschaften)根本沒有由于其研究對象的獨特性而發展出相應和基本完善的研究方法,反倒是在追求盡可能徹底的“量化”和“精確化”的道路上“南轅北轍” 地越走越遠了。
綜上所述可見,這種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基本上是以追求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有效性的知識為目的,力圖通過抽象化、精確化、形式化和純粹化的理智性分析,得出不具有任何主觀成分的“客觀真理”[5]。因此,現實主體所具有的絕大部分主觀因素,基本上都以“主觀隨意性”的名義受到了忽視、排斥和抑制[6],以避免科學研究的過程和結論具有“主觀主義”和“相對主義”的嫌疑。
另一方面,就“文化”所涉及的各個方面而言,無論我們所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各種現象,還是迄今為止各種文化理論所涉及的研究對象,它們基本上都與現實主體的精神生活、主觀感受諸方面非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即使當我們在常識語言并不十分嚴格的意義上,由于一個人有知識而說他是一個“文化人”的時候,我們所做的也不單純是對這個人的知識水平的客觀認定,而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對這個人的主體性基本素質和日常作為的主觀評價。因此,無論人們對“文化”究竟怎么看待、給它下了哪些定義,有一點似乎是確定無疑的,這就是無論是不是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文化”與上述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所界定的研究對象都有一個根本性的不同——后者只涉及純粹客觀的、并不包含人的各種主觀因素的對象,前者則與各種主觀因素、特別是與各種主觀感受非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這樣一來,我們顯然就會面臨“這樣的傳統哲學思維方式究竟是不是適合于進行文化哲學研究”的問題。
需要加以說明的是,這里所謂的“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是不是適合對文化進行研究、是不是適合于進行文化哲學探討和研究”,是從“一門學科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主要由其研究對象決定”這個基本前提出發提問的;它絲毫不意味著我們像本文所涉及的后現代主義那樣,對這種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進行徹底的否定和拋棄。實際上,這種思維方式是不可能“一無是處”的,否則,人類迄今為止已經取得和即將取得的各種輝煌的文明成果,豈不都成了“無源之水”?!其實這里的關鍵問題在于,我們究竟能不能因為這種思維方式使人類取得了這樣輝煌的成果,就盲目夸大它的適用范圍,就看不到它的有效性的限度[7],以至于在不對它進行任何批判反思的情況下,就理所當然地把它用于文化哲學研究?
因此,這里的問題在于究竟如何對“文化”進行界定——如果我們一廂情愿地完全按照這種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在有意無意地忽視“文化”所包含的各種主觀因素的情況下對它進行界定,那么,我們顯然就會歪曲它,并因此而難以得出我們所希望的、合乎實際的研究結論。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充分地重視和研究作為文化哲學研究對象的“文化”所具有的這些主觀維度,那么,我們現有的、傳統的哲學思維框架和研究模式,究竟能不能使我們得出我們所期望的結果呢?
我認為,只要我們仍然固守這種以客觀事物為最主要研究對象、以追求普遍有效的客觀知識為最高目的的思維方式,我們就不可能突破19世紀下半葉歐洲“科學方法大討論”所體現出來的、以自然科學為典范而統一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模式,因而也就不可能給文化哲學研究所面對的“文化”以恰當的地位和應有的重視。而這樣一來,由于“文化”尚沒有一個能夠得到學術界一致認可的界定,現有的傳統哲學思維方式和研究模式又未必適合于對“文化”進行徹底全面的探討和研究,文化哲學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就顯然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問題了。既然如此,出路何在?
三、傳統哲學思維方式的突破與社會個體生成論
綜上所述可見,我們目前所使用的傳統哲學思維方式,基本上可以說并不適合于進行文化哲學研究,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文化哲學存在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仍然是一個必須加以認真對待的具有關鍵性的根本問題。那么,我們究竟應當怎樣做,才能實現這種思維方式的突破、使之能夠適合于文化哲學研究呢?
我認為,要想實現這種傳統思維方式的突破,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種思維方式所具有的有效性的限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談得上對它進行真正的、嚴格意義上的“突破”或者“揚棄”。在我看來,這種思維方式所具有的理性主義基本立場及其對人類的認識過程提出的、相應的各種要求,對于我們從共時性角度出發,認識和研究屬于中觀范圍的、作為客觀事物的對象來說,是必要和比較合理的,盡管隨著人類認識過程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各種具體的認識手段、方法和步驟也仍然會不斷得到完善,認識主體的各有關方面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會相應地得到重視和對待。
不過,對于我們需要從歷時性角度出發,對既包括分別屬于微觀、中觀和宏觀范圍的客觀事物,也包括作為研究對象而存在的包含主觀成分的對象(后者既包括波普爾所謂的“世界III”,也同樣包括作為研究對象而存在的生活世界、活生生的人及其主觀世界)進行的認識和研究來說,這種思維方式便由于我們上面已經指出的各種基本特征,而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因為這里顯然增加了這種思維方式以往幾乎從未涉及的兩個維度,亦即被研究對象的動態生成維度和主觀理解維度。因此也可以說,這兩種維度實際上處于這種思維方式的有效性范圍之外。而這樣一來,我們似乎接下來就可以說,這種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的有效性并不是無限的;我們只有揚棄它、使它能夠把這兩個基本維度納入其研究視野并予以足夠的重視,它才有可能適合于進行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學研究——因為這兩個基本維度對于“文化”和“哲學”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勿庸贅言,這里所謂的“確定其有效性限度”和“揚棄”工作,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確定文化哲學的基本前提和存在可能性的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必須強調指出的是,我們進行探討和確定文化哲學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的工作,也同樣不能僅僅停留在純理論的層次上;否則,我們不僅容易忽視當前的現實提出的有關問題所具有的深度、廣度和難度,難以真正立足于這些問題而對先賢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和徹底反思,而且容易使我們的理論創造力枯竭、使我們進行一些徒勞無益的浮泛之思。所以在我看來,我們在這里可以借用[8]現象學“直接面對實事本身”的基本立場,通過系統和概括地考察人們的生活所經歷的、相對完整的過程,揭示實現這種思維方式的突破所必需的現實基礎,從而使我們上面的提問和基本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落到實處。
就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言,姑且讓我們用一個“理想實驗”來描述我們所面對的這種相對完整的過程:出于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人們最初進行的是認識其對象(這里的對象既包括有可能滿足這些需要的物質對象和條件,也包括其自身的各種需要)的活動;而在因此而得出相對準確的認識結論的基礎上,他們便進入了實際運用這種結論去改造對象、以滿足自己的這些需要的過程(正如馬克思已經明確指出的那樣,這樣的過程和上述認識過程一樣,完全是一個社會實踐過程,亦即是一個既改造客觀對象、同時又通過與其他社會個體進行各種互動而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其結果一方面是使這些需要實際上得到了相對滿足,也使各種相應的社會規范、實踐步驟和形式,以及使主體的各種感受得到了“內化”,另一方面則是觸發了其新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要;這些新的需要不僅推動人們一方面在精神上固化、回味和享受這個過程到此為止已經取得的結果(亦即其中包含審美過程的“文化”[9]過程),另一方面也促使其進一步認識和改造更多的對象,從而進一步滿足更多、更高級的需要。在我看來,這就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相對完整的過程;而且,這里的三個階段雖然共同構成了這個過程,但卻顯然分別處于逐漸遞進、復雜性和主體參與程度逐漸增強、主體的精神境界不斷提高的不同層次之上。
可見,就這種相對完整的生活過程而言,上述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所涉及的,充其量僅僅是它的第一個階段,即對客觀對象進行認識的階段,因而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不僅沒有涉及、至少可以說沒有充分重視和研究這里的第二個階段(在我看來,當今西方方興未艾的,包括經濟哲學、政治哲學、法哲學研究在內的社會哲學研究,實際上是正在逐漸改變這種局面,盡管取得突破性進展還有待時日),更沒有、也不可能充分重視和研究這里的第三個階段及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即人們在精神上固化、回味和享受這種過程及其結果的“文化”過程,亦即“人‘以其文[10]’‘化’‘物’的過程及其結果”。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這種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為什么并不適合于研究文化、或者進一步說為什么并不適合于進行文化哲學研究。
其實,這個“理想實驗”所揭示的,并不僅僅是“文化”具有這樣兩個至關重要的維度、因而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并不適合于對其進行研究;更加重要的是,它展示了我們對這種思維方式進行突破所必需的現實基礎:顯然,這種以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的分裂對立為基本前提的思維方式,僅僅在這里的第一個階段即認識階段,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諸如科學認識所要求的“價值中立”等等)。只要現實的主體接下來進入社會實踐領域,這種思維方式就已經不再適用了,更不用說這樣的主體進一步進入通過“以其文化物”而追求自由的精神享受領域。因此,對于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學研究來說,這種思維方式的關鍵性要害在于,它根本沒有注意到作為個體而存在的現實主體所具有的精神境界、所追求的精神享受,在這個過程中是逐漸生成和提高的。
而這樣一來,我們也就找到了對這種思維方式進行揚棄的基本思路:既強調社會、又突出個體,既肯定進行共時性分析的認識及其結果的重要性、又從歷時性角度進一步強調社會實踐和人的生成過程和精神享受,既承認理智和情感在認識階段有對立之處、又充分強調二者會隨著主體精神境界的不斷生成和提高而走向融合——一言以蔽之,這個基本思路就是我們在揚棄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的基礎上形成的“社會個體生成論”。
概略地說,社會個體生成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包括研究者在內的每一個現實個體,都處于某種(存在于具體社會環境和文化傳統之中的)生成過程之中;
第二、這種生成過程具有兩個方面:一是個體通過相關的各種社會互動過程獲得內容日益豐富的社會角色,二是個體的主觀世界因此而達到越來越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包括學術在內的人類社會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是這種生成過程的結果,都是由不同的社會個體通過這樣的過程而不斷進行建構的結果;
第四、包括意識形態在內的所有這些方面,都必須從有關這樣的社會個體主觀世界的生成過程的視角出發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方面囿于篇幅,另一方面“社會個體生成論”正處于不斷完善過程之中,我們在這里不可能進行更加系統全面的論述。不過基于上面的論述,我們至少可以肯定地說,只要我們承認上述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不適合于研究文化,不適合于進行文化哲學的探討、研究和建設,因而我們必須對它進行突破和揚棄,那么,作為強調研究和探討現實主體精神境界之不斷生成過程的理論模式的“社會個體生成論”,就有可能成為一種有價值的理論探討進路。而只有我們對上述傳統的哲學思維方式進行了這樣的突破,我們才能獲得進行文化哲學研究的恰當的基本前提、把握開展這種研究的各種可能性。
注 釋:
[1] 諸如馬克斯·韋伯這樣的西方有識之士已經明確指出,西方社會的現代工業文明的最基本的學理依據之一,就是其傳統的理性主義,因而從這種意義上說,后現代主義對西方傳統理性主義和工業文明的批判,實質上所針對的是同一個對象;只是就文化層面而言,基督教文化、特別是其中的新教文化所發揮的作用才被凸顯出來。其實,即使非常概括地瀏覽一下西方文明史,我們也可以看到,存在于具象層次之上的西方現代工業文明和存在于學理層次之上的西方傳統理性主義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后者是前者的基礎和前提。
[2] 當然,我們這里所說的“全面背棄和徹底批判”,僅僅是就這些基本傾向通過后現代主義者們的言詞所表現出來的、一目了然的意義而言的;實際上,就最基本的思維方式而言,后現代主義之諸理論同時體現出來的這種基本的、以“走極端”為基本特征的思想方式,本身就是與被我們稱之為“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傳統的西方思維方式一脈相承的。因此,從后一種意義上說,這些基本傾向實際上并沒有做到“全面背棄和徹底批判”西方傳統的思想方式,而是后者的進一步延伸。
[3] 這里存在的、既具有現實性又具有根本性理論意義的問題在于,作為社會現實主體的人,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得到相對滿足以后,究竟應當如何進一步發展、究竟應當進一步追求什么樣的享受?20世紀以來的西方文明社會的發展歷程已經表明,盡管繼續開發和滿足人的感官享受并不是絕對不可能,但這會同時面臨兩個基本問題:一是人的發展需要是不是僅僅限于不斷對感官需要進一步進行“直線式的”刺激和滿足,如果不是,出路何在?二是人的自由究竟包括哪些內容、這些內容是不是完全以“征服式的享受”為核心,如果不是,那么出路何在?在我看來,這兩個問題很可能成為21世紀哲學研究所必須面對和解答的關鍵性問題。
[4] 在我看來,盡管學術界存在著有關“文化”的各種各樣的界定和理論,但是究其根本,“文化”其實應當是“處于一定的自然環境、歷史傳統和社會氛圍之中的人類群體,在一定的社會生產實踐及其成就的基礎上,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和進一步積淀下來的、對于自由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和享受;這樣的追求和享受通過直接間接地塑造和影響他們的社會實踐,對他們的社會穩定和發展產生各種影響。”一言以蔽之,“文化”就是人“以其文”“化”“物”的動態過程和結果。這就是我對于“文化”的定義;與此相關論述,請參見拙文《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哲學研究初探》,該文載《哲學動態》,2002年,第4-5期。
[5] 其實,這里所謂的“得出不具有任何主觀成分的‘真理’”,本身就是一個具有信仰成分和一廂情愿色彩的“主觀理想”;顯而易見的是,不僅所有各種研究及其結論都必然帶有由于研究者本人的基本立場、研究視角、知識素養、努力程度和價值評價態度而存在的主觀烙印,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竭力追求其研究結論的絕對普遍有效性的傾向本身,也必然帶有非常濃厚的信仰色彩,因為客觀地說,研究者在著手進行其研究之初所秉持的這種信念,是沒有任何正面的客觀依據的;而負面的證據卻似乎不勝枚舉——西方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已經充分表明了這一點。
[6] 當然,人的精神性主觀因素受到了這里所說的“忽視、排斥和壓抑”,而人的物質性感官享受卻一直在不斷地得到刺激、開發和利用——在我看來,西方近代以來建立在傳統理性主義基礎之上的工業文明及其發展,基本上是以不斷進行這樣的刺激、開發和利用為動力的。所以嚴格說來,真正受到“忽視、排斥和壓抑”的,只是人的主觀生活的一個部分;不過,這個部分卻是真正屬于人的,而不像“物質性感官享受”那樣是人與其他動物共同具有的。
[7] 當然,囿于篇幅,我們在這里不可能結合對相關歷史材料的梳理,對這個問題進行具體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只能有待以后的機緣再這樣做。
一、行政效能監察的客觀依據
以行政效能監察為重心開展行政監察工作,是行政監察工作的內在規律和市場經濟的外在環境的雙重要求。
(一)開展行政效能監察是行政監察本質特征所決定的
行政監察工作發展到今天,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問題,從一定意義上說,行政監察工作呈現一種高位低谷的狀態,造成這一狀態的原因固然很多,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行政監察機關沒有真正抓住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這一根本宗旨來開展監察工作,沒有充分應用《行政監察法》所明確賦予的行政效能監察的職權和手段。其結果是沒有真正發揮和體現自己的優勢和特點。
行政監察的本質屬性究竟是什么?過去我們一直認為:國家意志性、糾編性和懲戒性是行政監察的本質屬性。如果涉及到行政監察機關的行政性,也僅僅從行政監察機關不能享有司法手段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而卻嚴重忽略了行政監察機關作為政府職掌監督的管理機關所具有的管理監督性的本質特征。管理與監督是行政監察本質屬性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行政監察的本質屬性既不是單純是監督性,也不是單純是管理性。而是管理與監督的有機結合。單純講管理,行政監察也就缺乏其特色;專門講監督,行政監察也就被局限了發展的空間。管理監督性體現為:行政監察以過程管理與過程監督為手段,以行政組織的科學化、行政行為的合法合理和公共產品的效益最優化為目的,以對違法違紀行為的懲戒和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為補救的本質屬性。表現為:第一,行政監察作為政府運行機制中的監督要素,通過監察權制約行政權,防止行政機關管理社會事務中權力的濫用和越權,即側重于監督性;第二,通過建立和督導建立保障政府行為勤政高效的制度體系,并監督這一體系實現來實施對政府行為的控制所體現的控制職能;第三,行政監察機關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優勢,通過協調政府各職能部門的相互關系而體現出越來越強的綜合協調的力,以實現行政管理機制的運轉協調。
可見,行政監察的管理監督的本質屬性決定了行政監察不單純是政府管理體系中的監督要素,行政監察職能還滲透到政府管理體系的控制與協調活動之中。政府能夠有效地實現其行政目標的基礎是勤政高效。那么,行政監察的管理、協調和控制所承載的客體只能是行政效能,可以說,從發揮行政監察的管理監督屬性的角度而言,實施對行政效能的監察必然是行政監察機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行政效能監察是實現政府管理功能創新的有效機制
當前,政府主導型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模式客觀要求政府管理功能實現創新。而行政效能監察工作的深化是推動政府管理功能創新的有效機制
.由于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對國有資產實現最終所有權和法人財產權分離;政府通過宏觀調控實現國有資產的流向、保值和增值。因此,政府在維持宏觀經濟持久穩定的同時,更為注重國有資產運營的盈利性,而盈利性目標的實現,是通過微觀經濟領域中企業法人的經營。故此,政府行為的價值取向和企業法人的價值取向逐步趨同,政府在利益驅動下,必須改變其低效和僵化的管理機制,提高其行政效能,盡快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行政監察機關通過開展行政效能監察,為政府提高行政效能提供了內在動力和外在保障。
.市場經濟既是法治經濟,也是權利經濟。在市場經濟的大舞臺上,市場主體都應遵循公正與效率的市場規則,行政主體也不應例外。市場經濟本能地排斥行政權力不受限制的過度膨脹,反對行政權力至上,市場主體從義務本位轉變到權利本位。政府已不是消極的守夜人和掌舵人,而應是促進市場體系孕育和服務于市場的劃槳人,為了適應市場經濟中生產、交易、分配的公正性和效率性的內在要求,這就迫切要求政府更多地以平等主體的身份參與到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中,而平等主體的確立,不是構建在權力之上,而是架構在效能之上。
⒊行政效能監察是政府企業化的重要組成。政府行政的企業化是當代政府管理的發展趨勢。政府在行政調節中要耗費一定的資源,政府如何以較小的資源耗費達到最優化的行政目的,是現代行政管理的重要問題。政府行政企業化的主要內容是以效益為標準,通過挖掘政府自身的管理潛力來提高行政效能。政府行政企業化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運作系統和運作規則,政府運作系統以行政,組織資源為基礎,在一定的行政組織基礎上對行政物質和行政資金按企業化的方式進行配置,最終達到用最小的行政資源投入取得盡可能大的行政效率的目標。
政府企業化的實現客觀要求建立一個監督體系與之相配套。行政責任體系建立的前提是行政職責劃分科學合理,行政權限明確具體,履行職責程序具有操作性。而作為行政效能監察基礎性工作的行政效能保障體系(另文論述),同時也是政府企業化的基礎性工作;隨著以行政效能保障體系為主要依據性標準的行政效能監察工作推行和深化,致使在實現行政效能監察目標的同時,實現政府的企業化。
二、行政效能監察的法律依據
行政效能監察的法律依據淵源于三方面:
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章總綱第二十七條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實行精簡的原則,實行工作責任制,實行工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制度,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反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第一章總則第一條規定:為了加強監察工作,保證政令暢通,,維護行政紀律,促進廉政建設,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第一章總則第一條規定:為了實現對國家公務員的科學管理,保障國家公務員的優化、廉潔,提高行政效能,根據憲法,制定本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立法的基礎和依據,同時也是各級政府履行各項行政職能的依據所在。憲法規定的國家機關應 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工作,工作效率,其實質涵義就是提高效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是我國行政監察工作的第一部基本法律,是行政監察機關行使職權,履行職責的重要法律依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是對公務員進行科學管理的行政法規,它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國家公務員行政行為的基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均在總則中明確,提出了提高行政效能。可見提高行政效能是兩法的立法指導思想。曾有人認為立法指導思想不能稱為行政效能監察的法律依據,這實質是形而上學的立法觀,是對法的精神的曲解。既然立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行政效能,那么,實質上隱含了為提高行政效能而開展的行政效能監察是遵循法的內在精神的。
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第十八條,第-款規定:行政監察機關有權檢查國家行政機關在遵守和執行法律、法規和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中的問題。該款實質是行政監察機關開展行政效能監察工作的具體法律依據。進一步而言,該款與《行政監察法》第一條保證政令暢通,……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相聯系,我們可以清楚地得出結論:行政監察機關檢查國家行政機關在遵守和執行法律、法規和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中的問題既包括廉政問題,同時也包括效能問題。如果我們忽視了效能監察,嚴格他說是違背了職權法定原則的充分履行職責的基本內涵。
所以說,任何指責行政效能監察沒有法律依據的說法都是荒謬的。
三、行政效能監察的涵義
(一)行政效能的含義
要理解行政效能,首先應了解什么是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行政管理活動中投入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果之間的比率。行政效率是一個相對的、量的概念,它只能反映行政行為完成的快慢,而不能反映行政行為完成的質量。它僅僅是是行政效能的一種體現形式。效能是指事物所蘊藏的有利的作用。行政效能含義所指的事物是指行政組織結構、行政行為和相關制度供給的集合。蘊藏的含義是指蓄積或潛在的由于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而并未顯現的意思;有利的作用是指應達到的理想狀態,在這種秩序狀態下,能以較小的行政資源的投入實現最佳的政府工作目標。可見,常態情況下,行政效率高,行政效能就高;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效率高,但反映出來的總體行政效能并非是高的,行政效率反映的是一種局部狀態,而行政效能反映的是一種總體狀態,行政效能不等于行政效率。行政效能統帥、制約行政效率,而行政效率服從、服務于行政效能。
(二)行政效能監察的涵義
關于行政效能監察的基本涵義有多種表述,行政效能監察的涵義包含以下四方面內容:
⒈從事物屬性方面。行政效能監察是一種行政監察活動。以區別行政效能監察與其他監督活動的差異。然而,行政效能監察主體和行政效能監察工作的承擔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行政效能監察主體,是指享有行政效能監察職權,能以自己的名義從事行政效能監察活動,并能獨立地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的組織。行政效能監察主體除人民政府行政監察機關,法律法規明確授權的派出監察機關和派出監察人員;行政效能監察工作的承擔者,是指受人民政府監察機關委托的行政機關各部門的內設機構(非監察部門)。即由于行政監察機關的書面委托,行政機關各部門的內設機構可以在監察機關委托的范圍內,履行行政效能監察方面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監察主體和受行政監察機關委托的其他組織共同協作,開展行政效能監察工作。而廉政監察的主體只能是行政監察機關和法律法規明確授權的派出監察機關和派出監察人員,廉政監察主體差異所在。
⒉從內容特征方面。行政效能監察的對象是國家行政機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第十八條第-款規定:行政監察機關有權檢查國家行政機關在遵守和執行法律、法規和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中的問題。相一致)。具體而言,是指行政機關的組織、職責、程序、措施與資源和監察對象的行政行為。以區別行政效能監察與專項執法監察、廉政監察在內容上差異。行政效能監察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硬件。即組織、職責、程序、措,施與資源;二是軟件即行政行為:可見,行政效能監察是依據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和具有一定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針對監察對象的硬件和軟件所實施的監察。由于行政主體的多樣性和行政行為的復雜性,單純用法律法規來規范行政機關的組織、職責、程序、措施與資源,監察對象的行政行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部門性規范的設定和監督這類規范的實現,才能真正實現在行政活動中以效率和質量為價值選擇的首位來配置和使用資源:而專項執法監察是依據特定的法律、法規、行政規章(不包括其他的規范性文件),針對特定的事項所實施的特定監察;廉政監察則是追究行政監察對象違紀行為的法律后果為內容的監察活動,它所依據的往往是否定式的法律規范。
⒊從形式特征方面。行政效能監察是一種整體性的監察活動。以區別行政效能監察同單純的案件和檢查的差異。所謂整體性,包含三方面:
一是行政效能監察方法和技術的多樣化。即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效能評價標準和可操作性較強的監察方法和技術;
二是效能監察對象的雙重性。即行政機關的組織、職責、程序、措施、資源及和監察對象的行政行為;
三是效能監察結果的綜合性:既督導行政機關對其組織、職責、程序、措施與資源作出相應的改進,又對造成效能低下,違反政紀的責任人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
.從價值特征方面。揭示行政效能監察是一種整體配置效益和效率與質量均衡性的監察。整體配置效益是針對組織結構、職責、程序、措施、資源及與之相配套的規范性文件而言。行政機關硬件的整體效益取決于組織結構、職責、程序、措施、資源及與之相配套的規范性文件的有效配置。也就是說,在行政成本不變和遵循法律規范的條件下,通過對組織結構、職責、程序、措施、資源等要素的合理性與各要素之間關聯性的調控,使硬件的整體效益達到最優化;效率與質量是針對監察對象的行政行為而言。有最優化的硬件,并不意味著行政效能是最優化的。監察對象能否遵循硬件,履行行政行為是行政效能高低的另一決定因素。更何況硬件和軟件之間存在著內在的互動關系。質量和效率是行政過程中行政效能提高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廢都將影響效能。如果一味強調質量而忽視效率,將使行政過程緩慢。反之,強調效率不講質量,使得行政過程快而粗糙,結果只是一種效能形式而無效能實質。質量與效率的完美結合所產生的均衡狀態,是行政效能監察所要實現的根本目的。
綜上所述,行政效能監察是指:行政監察機關及其受行政監察機關委托的組織依法對國家行政機關的整體配置效益及其行政行為的效率與質量所進行的整體性監察。
四、行政效能監察與執法監察和廉政監察的相互關系
正確認識和處理行政效能監察與執法監察和廉政監察的三者的關系,既是行政效能監察的理論問題,同時也是行政監察工作的形成合力前提條件。筆者認為:要解決行政效能監察、執法監察和廉政監察三者的關系,首先要從理論上界定執法監察的概念。
為什么要對執法監察的基本涵義要作出界定?這是因為當前對執法監察涵義的把握,存在著模糊化和兩極化的傾向,而這種傾向直接影響行政監察職能的定位和行政效能監察工作的開展。
一方面將執法監察作為一個筐,泛化執法的涵義,致使行政監察機關承擔了許多本不應該由它承擔的工作,疲于奔命,找不準自己的位置,而導致荒廢了自己的地;另一方面,用雙重標準來界定執法監察。一是將執法監察概念最大化,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均包含在執法監察這一大概念之內。即執法監察包括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以執法監察代替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抹煞了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的本質特征,用執法監察的方法手段來實施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二是將執法監察概念最小化,即指專項執法監察。即依據某一個具體的法律、法規或政策,通過執法監察,查處違紀行為,其結果越俎代庖,超越職責范圍,管了一些本應由行政機關其他職能部門應該管理的事。筆者認為,執法監察的概念應包含以下幾方面涵義:
第一、執法監察,其實質是行政監察的一種工作方式,而不是與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并列的一項監察內容或監察任務。也就是說,對行政監察對象的廉政狀況與效能狀況的監察,可以通過執法監察的方式來實現的。認為執法監察是監察方式與監察目的統一,在邏輯上是錯誤的。
第二、執法監察所稱的法是廣義概念 上的法,既包括國家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法規、行政規章和地方性規章,也包括各級人民行政機關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但是,前提是該法不能與效力等級比其高法相抵觸或超越法定授權范圍。
第三、執法監察是開展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的基本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它不能涵蓋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的其他監察方式。如廉政監察中的案件查辦,效能監察中對行政機關內部管理行為的規范等。
歸納而論:行政監察由兩部分工作內容構成,即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而執法監察是行政監察的工作方式和實現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兩者目的的工作手段。它們之間既不是包容關系,也不是并列關系。基于上述原則,在行政效能監察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行政效能監察的主體并不等同于執法監察的主體。執法監察的主體只能是行政監察機關。而行政效能監察的主體要廣泛的多,既包括人民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派出監察機構、派出監察人員,同時,受人民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委托的人民行政機關各部門的內設機構由于行政監察機關的委托,可以在監察機關委托的范圍內,履行行政效能監察方面的具體行政行為。
其次、行政效能監察工作的依據標準不僅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還包括人民行政機關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和行政機關各職能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在行政效能監察的實踐中,往往更多的是依據后者為標準實施行政效能監察。可見,行政效能監察的依據具有多樣性特征。這就要求行政監察機關在制定效能監察標準的同時,應注重對行政機關各部門制度建設工作的指導,盡可能地使行政監察機關的效能監察標準與各部門的制度要求具有一致性。
第三、既然執法監察是行政效能監察工作的一種工作方式,這就要求我們在效能監察工作中,用好用活執法監察的各種方式方法。如開展針對效能問題的執法檢查;以監察決定書和監察建議書的方式強化行政效能監察的強制力等。
五、行政效能監察的基本原則
基本原則的核心涵義即為根本規則,行政效能監察的基本原則的效力貫穿行政效能監察的始終,是行政效能監第工作者在行政效能監察活動中所奉行的政策選擇。它既是行政效能監察工作特征的體現,同時也是行政效能監察調整對象的本質特征的集中反映,
(一)過程控制原則
行政效能監察工作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征,隨著行政效能監察工作的推進,我們對行政效能監察本質特征的把握也就越來越清晰。然而,事物的本質特征往往有時呈現顯性,有時卻呈隱性。行政效能監察具有行政監察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之外,在諸多方面與廉政監察和執法監察有較大差異。由于長期以來行政監察機關一直以廉政監察和執法監察為工作重心,故此,在行政效能監察工作中往往容易形成某些固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因此探尋和把握行政效能監察本質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過程控制是行政效能監察方法論的基礎,它貫穿于行政效能監察工作始終。過程控制是指通過實施行政效能監察,確保行政監察對象的行政行為全過程處于受控狀態,符合以效能提高為出發點的制度安排,糾正和消除影響行政效能的各種因素,使行政目的遵循效率和質量的雙重標準。過程控制的基本內涵包括:
⒈過程控制的首要條件是建立和完善制度體系。制度體系的設計和建立必須是以效能提高為出發點;制度必須是體系化的,是由若干個相互關聯的制度所構成的,而不是孤立的某一方面制度;制度體系與行政機關的實際運行狀況必須是一致的。
⒉設立關鍵的控制點。制度體系是對整個行政管理活動的包容,而控制點是指衡量行政效能時有關鍵意義的因素,它們可能是行政管理活動中的一些限定因素,也可能是使行政監察對象更好地發揮行政效能的一些因素。通過對這些因素的控制,行政監察主體就能夠管理較多的行政監察對象和增加監察的幅度,更有效地發現造成行政機關效能低下的關鍵因素,及時予以糾正。控制點的設定,既是行政效能監察工作的難點,也是行政效能監察工作的重點。當前,很多行政監察機關制定的考核辦法中的考核指標實質就是控制點。
⒊控制必須具有前饋性。有效的控制必須是具有前饋性的,即它會告知行政監察主體及時采取糾正措施,而且告知他們現在不采取措施就將會出現的效能問題。行政效能的前饋監察系統是指行政效能監察主體對行政目的的設定和實施行政目的的全過程進行監控,以查明行政目的本身是否正確和實現行政目的過程中對行政效能的影響,及時調整行政目的和影響行政目的實現的效能因素,以保證行政管理活動的高效。
本文系2011年度陜西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西安市國際化進程中城市公交系統雙語服務現狀的調查與研究”,項目編號11JK0389
近年來,隨著陜西省旅游產業迅速發展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特別是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進程的加快,來陜進行文化交流、經貿洽談或旅游管管理的外籍人士越來越多。2009年國家頒布《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將西安被列為繼北京、上海之后,我國第三個“國際化大都市”。但是,西安市內的各路公交線路卻存在著翻譯錯誤、雙語服務不完善等問題,不僅給外籍人士帶來很多不便,也給本市居民的出行旅游帶來了諸多不便,影響西安乃至陜西形象。
一、西安地鐵站內英譯公示語誤譯
(一)詞匯
例如地鐵列車內會有設有專門的愛心椅,這些座位的上面會貼有這樣的標識語“請為老、弱、病、殘、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讓位”,而它的翻譯則是“Please offer the seat for the old、weak、disease、disable 、pregnant passenger and the passenger with baby”。本句公示語是為了提示大家這些作為是為這些不方便乘客所提供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公示語中的“病和殘”分別被翻譯為了“disease和disable ”。
又如,有一處公示語是在提示乘客小心門縫夾手,然后“小心夾手”僅僅翻譯為“Be Careful”,對于初次乘車的外國友人來說,此句僅有“小心”的意思, 但小心什么,不得而知。 所以它就沒有起到提示乘客小心注意人身安全的作用。
二、語法
(一)語法有誤
在西安地鐵站內還有一張公示語是告誡乘客“燈閃鈴響 請勿上下”,它的譯文是“No boarding while the light is flashing or the bell is ringing”。英譯公示語中的“Boarding”并沒有完全翻譯出句中“上下“的意思。 而且本句話看起來是陳述句,其實是具有警示作用,它原本體現的是公示語的指令功能,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英漢公示語的不吻合就使公示語的指令功能不明確,從而失去了它的原有功能。
(二)中式英語
通過作者的觀察發現,西安地鐵站內的站點名稱只有中文漢字和拼音,例如, “鐘樓”翻譯為“ZHONGLOU”,“大明宮”翻譯成“DAMINGGONG”.但筆者認為西安是一個文明古都,其地點的命名有些是來自文化習俗,對于中文功底比較薄弱的國際友人來說,純粹的中文漢字和拼音并不能起到根本性的參照作用。因為“Bell Tower”與“Daming Palace”這樣的翻譯才能顯示出西安的重要性的地方特點。
三、公交車英語翻譯問題
(一)詞匯-選詞不當
部分無人售票車上車的譯文是“up”,下車時“down”。例如線路223,18,24,27,512,402。更有甚者,部分無人售票車,例如線路6,215,竟然將“下”翻譯成“exit”。根據公共場所公示語譯寫規范,各類車站出口統一譯作Exit。
部分小型中巴,例如線路213的標志“上”被翻譯成“up”。
并且某些公交線路,例如線路6在英語播報中,“站”的英文播報是“station”,而不是“stop”。
(二)語法
1、語法有誤
例如,車還沒到站,語音播報“Now, we get to the Bell Tower Station”, 會令外國友人產生錯誤的認知,認為:“這一站不是鐘樓,是在開往鐘樓。”因而沒有下車,結果多坐了一站。再如,6路和5路公交車均用doing的形式進行播報,例如,線路5 we are arriving at Ziwu Road,會讓人搞不清究竟是將要到達這一站還是就在這一站。
2、中式英語
受母語表達或思維方式的的影響,未使用地道的英語表達。比如,“看管好私人財物”的標識語被一一對應的譯作"Keep Well Your Possessions",地道表達"Be Ware of Theft"。“暫停服務”習慣性說法為"Temporarily Out of Service",但是我們會有"Pause Ministry"的標識語。
3、雙語和單獨母語同用
6路公交車只有“北門”“南門”“朱雀門”“小南們”“含光路”的英語播報。Now, we’re arriving at North Gate/Zhu Que Gate/Small South Gate. The next station is South Gate/Small South Gate/Han Guang Road.后面的報站方式則母語到底。既然使用雙語標識。
四、在“功能對等”及“平行文本”理論下進行公交用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