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7 11:18:0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哲學人生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研究中國人的人生哲學,需要從儒道釋開始。道家,追求清靜無為、修養身心的性命之學,以孟子的“達者兼濟天下,退求獨善其身”為代表。在道家看,兼濟天下是進取的目標,獨善其身是失意后的無奈之舉。儒家思想重在修身,即無論何時都應該堅持“獨善其身”,而“兼濟天下”則是當擁有機遇后,可以努力去爭取的。釋教追求的是內心的覺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可見儒、道、釋三家皆是修身養心之學,殊途同歸。儒、道、釋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經過一千年的融合,已經三位一體,以道行、儒禮、佛法為靈魂影響著每一位華夏子孫。其與西方哲學的最大區別,就是關注的是人自身的修身養心,通過內省,提高自身境界,達到與世界萬物的和諧。這構成了中國式的人生哲學。
二、修煉太極拳,體味中國式人生哲學
太極拳,以“心為令”,無疑是與儒道釋三教合流的中國文化思想一脈相通的。太極拳的宗旨,是修心為本,練體為用,恰恰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太極拳的修煉,講求的是內心清靜,以柔軟的姿勢去搏弈拙勁和蠻力,以無欲的方式,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實中國式的人生哲學莫過于此。“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國人要得到一樣好東西,會在思想上把它看淡,而不是老去想一定要得到它。太極拳的“無欲”,不是讓人“心無所思”,而是恰恰相反,“柔”可帶來“極剛”,這種“無欲”帶來的是平和的心態。
“大智若愚”。世人都想得到的、都去爭的東西,你不要去爭,這就是“大智”。太極拳的“柔緩”是修煉的手段,不是目的。雖然凡夫俗子認為你很愚蠢,其實不然,我們做事要的是最后的結果,而不是講求手段。做事情,要因人而異、因智而異的選擇方法,不人云亦云,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大道似水”。太極拳講求從“柔”入手,待人處事也應當以“柔”待之。天下柔之莫過于水,但滴水可穿金石,也可繞道避之。修煉太極拳,以“柔”為本,通過身體放松,動作柔緩,去硬求柔,在追求至柔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客觀規律。
二、弗洛姆的人生哲學
弗洛姆關注人生存的兩個概念:自由和異化。現代社會人自由了,有努力就有機遇。然而人在自身強大過程中日益孤獨,迷失自我。比如當代大學生從不自由的高中進入自由的大學,反而不知道該干什么了,進入社會這批大學生更是感到迷茫、孤獨。這就需要孔子的一個詞“克己復禮”,這禮不是周禮,以孔子的偉大不會去追尋早已死亡的制度,應理解為人內心的道德自律,人只有內心精神家園牢固,才不會迷失自我。講到異化,現代人像逆子對待慈母一樣過度掠奪自然,對自然失去敬畏,也就失去了仁愛之心。人日益孤獨卻信奉“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的利己哲學,人和人之間缺乏真情,只剩下了交換關系,自然會孤獨冷漠。這種狀況也許也適于中國的都市,但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尤其重視家庭親情,也許中國的家庭人情是抵制異化的最堅固的堡壘。弗洛姆認為愛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愛的本質是給予而不是索取,是強烈肯定他人價值的品質。總之,弗洛姆的學說建立在尊重人、關懷人、希望人類幸福的基礎上。
一.哲學是什么?
教材上的定義是: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歸納和總結。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卻說:哲學就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兩者的論述不同是因為角度不同。前者是從哲學的構成方面來說的,后者則強調了哲學對人生意義。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馮友蘭先生的觀點。學習哲學的目的是指導人生,只有學以致用才是哲學最高的境界。
二.比較各哲學流派,我覺得,哲學對人生的指導意義最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將簡單論述哲學對人生的指導意義。
哲學開宗明義,他強調: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可以反作用于物質。他要求我們的實踐活動都要堅持物質第一性,客觀看待我們的世界。可以說,馬克思的唯物論思想是對唯心主義最徹底的打擊。他對人們的思考方式,實踐方式都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人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而實踐的前提是認識我們的世界。有人把實踐建立在“想當然”的基礎上,因此有了空中樓閣這樣的鬧劇;有人把實踐的成敗寄托給“神仙魔法”,于是有了這樣的社會毒瘤。可見,認識的偏失直接導致實踐的失誤。好在,用強有力的證據向我們展示了科學的認識方法,他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物質的,沒有神仙魔法,要改變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實踐。因此,我相信,一個頭腦清醒的人,才會有能力科學的規劃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標準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質,正確認識自我。可以說,唯物辯證法是哲學的精華。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聯系,還提出了科學的方法論。中國革命的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辯證法有著科學的本質和驚人的魅力。對人生而言,辨證的看待人生,規劃人生也極為重要。比如,眼下正處于高中階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對的主要矛盾是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要學會抓住知識的重點;學科之間要統籌兼顧,清楚不同學科,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還要有舉一反三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勿容置疑,生活里處處都是哲學,處處都有辯證法。
歷史也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可以理解并運用這些辯證法,按規律辦事,勢必會有所斬獲的。錢學森先生曾在一封信里說,哲學對他的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由此可見,一個懂得規劃人生的人,就要辨證的看待自己的人生,為人生的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目標,在不同人生的環境里用不同的方式自我發展。
另外,哲學對人格塑造也極有幫助。馬克思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生的真正價值是貢獻。歷史也證明,任何違背人民意愿,傷害人民利益的行為都會被人民的力量所消滅。因此,教會我們如何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如何去實現人生價值。作為一名普通的公民,作為這個國家的一員,我很欣賞里根總統的那句名言:不要問祖國給了你什么,先問問自己為祖國做過什么。是呀,當我們這樣或那樣抱怨我們的社會時,我們問過自己的責任嗎?問過我們為國家貢獻過什么嗎?如果一個人的人生追求只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這樣的人生還算有意義嗎?古往今來,死去的王侯將相多得多,但能被人記起的又有幾人。能被人們記住是大義凌然的民族英雄,是甘于奉獻的正人君子。
三.哲學是賦予人生以目的和意義的世界觀。
哲學是人類心靈深層的偉大創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斷地升華,在精神境界的升華中崇高起來。哲學的修養與創造,是人們追求崇高的過程,也是使人們自己崇高起來的過程。
參考文獻:
哲學領域關于天人關系的上述見解勢必會對傳統養生文化產生深刻影響,這一方面是由于養生學直接以人體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另一方面則在于傳統養生文化是以古代哲學作為自己的深厚底蘊。事實上,天人關系也確實在中國養生文化中占有一席特殊地位。我們完全有理由把它視為傳統養生文化賴以生成的哲學基礎。
早在中國傳統養生理論的奠基作《黃帝內經》中就明確指出:“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經水》)又說:“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可見古代養生家在天人關系學說的影響下,已經直觀地感覺到人類處在天地之間,生活于自然環境之中,只能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既然人類只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那么也就與自然萬物之間存在一種相通相應的關系。所謂“人與天地相參”,強調的正是人與自然的統一關系。這種統一關系在傳統養生文化中,至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得到充分印證。
1.人體的生理過程與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存在同步關系。《靈樞》提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這就是說,人體的生理活動會隨著四季的交替而發生生長、收藏的相應變化。《素問?金匱真言》還認為:“東風生于春,病在肝”;“南風生于夏,病在心”;“西風生于秋,病在肺”;“北風生于冬,病在腎”。意思是說,人的內臟的生理功能分別與四季不同的風向相聯系,不同季節的風向往往會引起相應的內臟器管發生一定的病理反應。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人體的生理過程是與自然界的運動變化相同步的。
(2)人體與自然萬物同受陰陽五行法則的制約,并遵循同樣的運動變化規律,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對此作了詳盡的闡述:“人身法天象地,悉與天地造化同途。《素問》:‘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已閉。’又云:‘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故天地有晝夜晨昏,人身亦有晝夜晨昏:天地有晦朔弦望,人身亦有晦朔弦望。其間寒暑之推遷,陰陽之代謝,悉與天地胥似。’”上述觀點的核心,就是把天地視為一個大宇宙,把人體當一個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間存在著一種息息相關的對應關系。
(3)人與自然萬物有著共同的構成物質。我國古代哲學家大多認為“元氣”是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物質。《老子》稱:“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就是指陰陽二氣沖蕩而化合成萬物。人類作為自然界的萬物之一,同樣也是由“元氣”化生而成的。《素問?寶命全形論》所說的“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正強調了人和萬物一樣,都是天地之氣合乎規律的產物。事實上,在傳統養生理論,特別是《黃帝內經》中,人的生命過程,包括生、長、壯、老、死等各個階段,都被歸結為“氣”的發生和聚散的必然結果。
也許正是因為古代養生家充分認識到了人與自然萬物之間存在著高度的統一關系,所以無論在養生理論或實踐方面,他們都極力主張把研究人體與探討自然統一起來。所謂“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素問?舉痛》),正是上述主張的典型概括。
科學發展史曾經一再告訴人們,任何一門學科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哲學,都必然采用一定的認識方法,而所采用的哲學認識方法的性質又會對該學科的理論及實踐產生深刻影響。考察中國養生文化史可以發現,“天人合一”的觀念幾乎滲透到了其中的每一個角落。首先,“天人合一”是指“天道”與“人道”或自然與人事是相通、相類和統一的。也就是說“天人合一”論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天人相通,皆以“天道”,為“人道”之根本,天人是相互貫通的;二是天人相類,認為天人在形體性質上都是相似的。如《呂氏春秋?知分》曰:“人物者,陰陽之化也;陰陽者,造乎天而成者也。”人既是天之陰陽所化生,故天人同類而相應。這便是古代養生家探討人體奧秘的理論武器。如前所述,“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在養生領域一般轉化成一種關于天地與人體各為一個相對獨立而又彼此對應的所謂“天人大小宇宙”理論。古代養生家往往依據這種理論,從觀察宏觀的外在大宇宙入手,來指導探索人體的內在微觀“小宇宙”。俞琰在《周易參同契發揮》中就指出“古之修丹者,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以稽于人心;于是虛吾心,運吾神,回天關,轉地軸,上應河漢之昭回,下應海潮之升降,天地雖大,造化雖妙,而其曰月星辰之著明,五行八卦之環列,皆為吾攝入一身之中,或為吾之鼎器,或為吾之藥物,或為吾之火候。反身而觀,三才(日、月、星)皆備于我,蓋未嘗外吾身而求之他也”。至于《黃帝內經》對人體構造的認識,更是明顯地帶有“天人合一”哲學觀念影響的烙印。《靈樞?邪客》稱:“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總之,在《黃帝內經》作者看來,自然界這個大宇宙有什么,人體小宇宙也就必然會有一個部分或一種機能與其對應。這種對人體奧秘的認識,今天看來盡管包含了不少牽強附會的主觀臆測成份,但它的產生對于傳統養生理論和實踐方法的確立,無疑提供了一種直觀的理論依據。
數學是一切科學和技術的基礎,其工具屬性尤其突出,反映在高職高等數學教學中,形成了普遍認同的服務專業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主義觀點。但是,數學作為自然科學之基,絕不僅僅是解決問題的工具,其中蘊含著博大的科學精神、哲學思想、情感意志、美的追求等人文要素。數學兼具科學與文化的雙重性決定了高職高等數學教學應兼具實踐能力培養和人文素質提升的雙重功能。
1 高職高等數學蘊涵的主要人文要素
1.1 科學精神
高等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石,其中蘊涵著嚴謹理性、求實求真、創新超越的科學精神,散布在命題、定理、公式、實踐催生理論創新、理論助推實踐探索的角角落落。譬如,高等數學發展過程中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數學家們立足實踐,站在其所處的時代前沿,汲取前人研究成果,不斷推進高等數學理論和實踐創新,彰顯出創新超越的科學精神。
1.2 哲學思想
高等數學中蘊涵豐富的哲學思想。譬如,牛頓-萊布尼茲公式將不定積分與定積分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數學問題緊密聯系在一起,反映出哲學中普遍聯系的觀點和對立統一規律。
1.3 情感意志
高等數學發展,歷經人類前赴后繼的艱辛探索,其中富含數學家的情感意志等人文要素。譬如,數學和物理學家歐拉,歐拉終其一生對數學的無限熱愛和執著追求。歐拉計算彗星軌道積勞成疾,導致28歲右眼失明,但這沒有阻擋他對數學的探索之路,依然一路前行,60歲時右眼失明,歐拉靠心算的驚人毅力繼續研究工作。在最后17年人生歷程中,寫下400多篇論文和多部專著,成就了人生輝煌,譜寫了科學傳奇。
1.4 美學元素
高等數學不僅是高度抽象、邏輯嚴密的科學,也是富含美的要素、值得欣賞并能促進審美能力提升的科學。譬如,數學的簡潔美,充分體現在符號表述方面。數學的對稱美,古希臘人認為,立體幾何圖形球形最美,平面幾何圖形圓形最美,源于球形和圓形的對稱性。此外,還有數學的奇異美、數學的方法美等數學美元素,不勝枚舉。高等數學中蘊含的這些美學元素,是培養學生美學修養的優質要素。
2 高職高等數學教學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主要方法
2.1 文化索引式教學
文化索引式教學,就是將高等數學中蘊涵的科學精神、情感意志滲透到數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嚴謹理性、求真求實、堅忍不拔、創新超越等人文素質的教學方法。首先,介紹該章節的數學史和數學文化背景,使學生立足數學發展的歷史長河的岸邊,總覽章節知識形成過程、體系概貌,激發對理論知識的濃厚期待和艱苦探究的勇氣。命題導入環節,先導入實例,通過研討問題產生的背景與解決方法,啟發學生發散思維,求實求真,把握時機引導學生抽象總結數學概念、定義,領悟數學的嚴謹性。定理引入與證明環節,可以先期導入歷史上數學家發現探索定理的過程,引導學生沿著數學家的足跡,合情推理,歸納演繹'最終還原為邏輯推理,使學生一路走來與數學家心靈直通,充分體驗發現發明的成就感,不斷養成主動創新、立志超越的科學精神和意志品格。問題切入與求解環節,可以適當配置數學發展史上的個別名題,引導學生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進一步體驗數學家求實求真的苦樂歷程。課堂總結環節,可以立足數學理論和實踐與人文素質教育相溶的主旨背景,啟迪學生深化理解與領悟,實現數學理論知識鞏固、實踐能力提高和人文素質提升三重目標。
2.2 哲學感悟式教學
哲學感悟式教學,就是發掘高等數學中蘊涵的哲學思想,融入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哲學意識、辯證思維等人文素質的教學方法。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定義、定理的發現過程呈現哲學思想,同時充分利用辯證思維方法、對立統一規律、普遍聯系觀點,啟發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使學生在不斷形成的頓悟中,掌握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的本質,潛移默化中提升哲學人文素質,通過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實現數學學習能力和哲學人文素質的雙提升。
綜上所述,高等數學中蘊涵的主要人文要素,融入鮮活人文素質教育內容的先進教學方法,逐步拓展高職高等數學的文化育人功能,有效促進高職高等數學教學質量和人文素質教育質量雙提升。
在馬克思的科學整體方法引領之下,一個新的美學與哲學學派,即科學人文學派誕生了。這是一個屬于中國人的全新學派,又是一個涵蓋人類進步文化的、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價值指標的學派。它是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整體事實的研究上遠遠超越西方現代哲學與美學的、以揭示人類生存與發展原理并構成科學發展理論為主旨的一個獨特的學派。
這一學派的出現與存在,在國內醞釀了二十余年,一系列文章與著作行銷國內,在全國性學術會議上曾多次交流觀點并獲得眾多知名專家的認同或支持;只是因為傳統思維方法和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的嚴重滯后,人們無法認定它的名稱與實質而已。現在依實而命名,稱之為“科學人文學派”。其實質是以科學態度與方法對人類古今文明發展事實進行深入研究,從而揭示出屬于人類生活中自然存在的美學、哲學和人文文化本質與發展規律,從而建構一個以科學主體論美學與哲學為核心的科學人文思想體系。科學主體論美學與科學主體論哲學是統一為一體的科學思想體系,二者都以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完整事實為研究對象;但是哲
學傾向于人本身和人與世界的關系的研究,本質上是研究人怎樣掌握世界亦即掌握世界的思維與方法的問題,而最終又回到人自身的現實生存、文化存在、創造超越與價值實現等問題上的研究;而美學則要以此為基礎提升到人類歷史發展的最高價值標準上,建構美學價值的科學原理體系,并用于評判人類各類文明的價值。當然,這不是舊美學,而是科學主體論美學。如果說科學主體論哲學是學問的王冠,那么,科學主體論美學便是王冠上的明珠與鉆石。這一科學主體論美學與哲學體系的特征是科學與人相融合的整體性和這一整體組織的歷史實證性;基于此,便具有較嚴格的科學性、極強的現實應用性、無限的開拓性與未來發展性。
一、科學的呼喚,時代的需要
現代美學、哲學和其他人文學科,正在進入科學化的新里程。科學,不是隨意性的、獨斷論的、猜測性的、工具主義的謊言或假學問,而是嚴格科學的與實證的、努力追求真實而具有較大完整性的學問體系。
東西方一切有科學與人文價值的文化,也必然要在新的理論高度上——即恩格斯指出的美學觀與歷史觀的高度上匯合。這里必須強調,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美學觀是在歷史發展的整體事實高度上審視人類文明現象的價值觀體系。馬克思認為,人類是按美的規律造形。美的規律指的是人們審美需求和審美評價的內在原理,也就是美學的科學原理;按美的規律造形,就是按美學的科學規律去創造一切文明事物,包括人自身、人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態。可見,馬克思是站到人類歷史高度上把握審美與創造規律的,這里體現了美學觀與歷史觀的統一性,也體現了整體的思維方法。恩格斯的美學觀同樣主張用美學和歷史的觀點評價文學藝術作品,并認為這是最高的標準。顯然,這也是在歷史高度上掌握美學價值指標,在美學與歷史觀統一的整體高度上評價文明事物的美學價值。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顯示出他們思維的完整性與科學性。只有較完整的事實才是更為真實的,也才是更為科學的;反之也一樣,凡科學的,就必須是真實的;而真實的,必須是完整的。美學、哲學和其他人文學科必須達到完整(相對),它們才可能是真實的與科學的。對經驗(關于事實的知識)來說也一樣,只有完整掌握對象而構成經驗總體,才能形成科學的知識;而不完整的經驗雖有部分真實性,卻達不到對于對象的真知。因而,一切真知都必然是整體把握事實的完整經驗或經驗總體(即馬克思所謂“具體總體”)。
馬克思的科學治學態度和科學研究的整體觀點是馬克思學說科學性的精髓,在社會人文學科科學化的今天,它必然要被弘揚承繼;西方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的研究成果,在日益重視科學化的當代,也必然要被吸收而融合為一體。在現代美學與歷史的高度上,人類思維與思維方式達到一個新的完整高度;更為符合人類自身的學問——科學主體論美學與哲學也就適應社會歷史發展需要而悄然誕生。我們可以說,各門科學,特別是美學、哲學和其它人文學科的科學化,既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走向,也是社會人生和現實生活發展的自然規定。人類科學意識呼喚各門學科的科學化,社會生活發展的今天迫切需要人文意識的科學化。
可是,歷史總是走著曲折的發展道路,人類的傳統文化總是以無形的網絡牽制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導致文明進步與相反力量的矛盾對抗,這種對抗主要是自然人性的伸展力量與扭曲或異化人性的力量之間的根本對抗。自20世紀向21世紀行進的人類歷史出現了新的人生矛盾和社會矛盾——即人性出現新的分裂、壓抑、片面膨脹與惡化,特別是出現科學技術壓迫并誤導或扭曲人性等深層的精神矛盾。這主要是根源于自然人性與反自然人性力量的矛盾而出現的、科學與人本怎樣統一的問題。在社會歷史沉重的車輪壓力之下,自然人性發出了新的拯救呼喚,而傾聽自然人性的代表人類良心的思維則做出了洪亮的應答——需要科學人文思想!科學的美學、哲學和真正科學的人文學科是這個時代的強烈需要!
科學與人本的分裂必須改變,不能再片面強調科學或者片面強調主體。也不能再機械地強調或人為地制造(“人為”者,偽也,亦即反自然合理性)物質與精神、世界與主體、文化與主體、科學與主體的對立。科學必須是人類主體健全發展的科學,主體必須是科學地存在和發展的主體。圍繞這一核心,必須建構科學與主體、世界與精神二方面統一或從根本上亦即本源上即是同一的科學主體論美學與哲學和其它人文科學。自然合理的人生在根本上或本源上就體現著精神與世界的同一性;或者說,人的生存即是心物同一、精神與世界同一的運行過程;而世界與人矛盾的一面則是尚未化入人生的異己力量。違背人性自然合理性的人為事物都是人生的異己力量。西方現代哲學的科學主義思潮和人本主義思潮各執一端,前者抓住人生經驗作為理論根基,后者抓住人的生命沖動或生命體驗作為依據,將人分割為經驗的人和生命沖動的人,至今難以吻合;而機械論哲學則強調心物對立、精神與世界對立,忽略了心物同一的人類生存事實,導致人與世界關系的僵化和人的封閉化,人與物失去互動互化的統一發展關系,人成為不敢大膽想象與創新的毫無價值的庸夫俗子,這就是我們面對的人生事實!在社會生活中,一方面是科學技術壓迫人性,使人性發生異變、扭曲和膨脹,走向自然人性的對立面;另一方面又是人性的張狂、失控、放縱和腐敗墮落,走向人性的沉淪與毀滅。人生的矛盾、文化的矛盾、社會的矛盾如何解決?歷史發展尖端上的科學與主體、文化與主體、世界與精神的對立如何調整?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在成全了人類欲望的同時,也對人性健全發展產生了破壞性后果,這一矛盾如何解決?流行的舊美學和舊哲學面對這一現實已經無能為力。它們強調心物分立、主體與對象分立這一套非科學理論,導致科學與人本分立,從而促使心物關系僵化,心靈物化,主體坍塌,人性異變,生活發展迷失了方向。現代人性在呼喚,呼喚屬于人的世界、屬于人的科學人文,而不是撕裂人的異變力量。科學主體論美學與哲學對這一呼喚給予了關懷應答。
科學,應是生發于人而又回報于人的屬于人的科學,而不是背離或危害人生、破壞人性完整性的科學;人性或人生的健全,應是依照對人的科學而完整的認識來設計人的健全發展和實現,而不應是異變的、扭曲的、惡性膨脹的、腐敗的人性,不應是浪擲生命、庸碌無為、自暴自棄、價值虛化的人生。科學必須化入健全人生,人生必須達到科學而完整的境界。完美的科學與完美的人生應是統一實現的;二者相背則必然導致雙方的共同毀滅,這決不是危言聳聽。科學主體論美學與哲學關懷人生,以實現人生和科學完滿統一、健全發展作為自己的崇高使命。
二、科學主體論美學與哲學應運而生
深邃而科學的學問來自廣泛的采擷、冷靜而執著的思考、求實與實證的反復推敲、艱苦的掘進和不懈的探索。
科學主體論美學觀與哲學觀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有系列文章見于《云南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艱難出版《美學的反思與辨正》(云南人民出版社),美學界出現了挑戰者和舊美學的終結者。書中顯露著破壞偽科學的鋒芒,透露出一個新的美學與哲學體系,一種符合人本身生存與發展的科學主體論美學和哲學已告誕生。但是由于文化和時代局限,人們只知道它是新體系而無法看清它的真實面貌,也就無法認定和評判它的價值,更不可能進入它所達到的科學人文境界。
顯然,必須讓科學主體論美學與哲學走向應用,才能讓人們逐漸認識并理解它。1998年出版了以系統人性觀為出發點研究文藝學的《文學概論》(云大出版社)和研究西方文學名著的《文學審美透視——西方文學名著的主體論批評》(四川大學出版社),形成科學主體論的文藝學和科學主體論的文學批評觀。這兩本書用于高等院校教學,已經發生一定影響。《文學審美透視》一書應用科學主體論美學觀審視古今西方名著,對文學作品的分析得出了與過去基本上不同的結論,揭示了西方文學名著的人本意義、人性意義和文化意義,透視出文學作品深層的真實意蘊。這一批評綜合并超越了西方多種文學批評方法,達到一個整體批評或系統分析評價的高度,為科學主體論美學的應用奠定了應用性的基礎,也即建立了應用性的支柱。2000年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文藝思想主流》及2002年修訂后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文藝思想源流——“摹仿自然”理論的發展》,從科學主體美學的深度和高度審視西方文藝思想發展,指出西方文藝思想總體上是人性文化體系發展的一個分支,它以“摹仿自然”理論為發展框架,涵蓋了西方古今文藝思想并在現當代推向嚴格摹仿自然的新水平。這是過去西方文論研究未達到的整體認識,也是人們未注意的歷史整體事實。按照這一思路研究西方文論或西方文藝思想,就可達到對西方文化與文藝思想的整體的、科學的、歷史高度和美學高度上的理解與提升,看到西方文藝思想與文化思想古今一貫的涌流,從而對各個時代的文藝思想與文化思想做出歷史的、科學的與現實的解讀。
進入21世紀,社會歷史發展需要創新,國家與民族發展需要創新,于是適應新時代創新要求的美學著作《美學思想發展主流》與《現代美學原理——科學主體論美學體系》及時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分別于2001年和2002年出版。這兩本書的出版標志著美學創新體系和學科建設的基本完成,也是哲學與社會科學在科學主體論思維與方法的引領下全面創新的開端。前者站到現代科學主體論美學的高度審視古今美學思想發展,從人性文化系統的整體高度和審美意識組織原理的深度上描述了美學思想發展主流,對歷史上影響較大的思想家的美學觀點作了較為科學的批判或評價,特別是指出其負面影響和積極作用,從總體上把握美學思想的歷史發展走向與趨勢,從而指出科學主體論美學誕生的自然合理性、歷史必然性和社會現實發展的應用性。同時,也從總體上否定了獨斷論的非科學思維和非科學的哲學與美學體系,推出一個力求符合科學人本事實的科學主體論美學與哲學體系。
《現代美學原理——科學主體論美學體系》一書標志著科學主體論美學體系的基本完成,也即美學發展到當代的一個科學總結。這既是美學原理體系科學化的一次嘗試,又是哲學和人文科學研究科學化的一次探索。它的科學意義、原理發現價值和體系創新程度還待人們去從原理體系中領悟;但作者站在古今文化革新的歷史長流之中,看到了人類古今創新的內在必然或基本原理,也就確信自己提出的原理不僅具有美學意義,而且具有貼近人生的哲學和人文學科體系的創新意義。
我們可以說,一個新的學術派別,一個符合社會歷史及人類文化發展必然性和人類社會發展需要的美學、哲學與人文學科的學科群體已經在中國現代文化海洋中浮升出來;也是作為一個新文化現象的事實在思想界顯現出來。上述一系列書籍以一個新知體系面對世人訴說,正期待著人們按自己的本性——即人的生存、存在與發展需要的本性去理解。在多次全國性美學會議上,這一美學—哲學體系得到了廣泛交流并獲得廣泛支持,已產生全國性影響。而在這一系列學科的教學中,已經在省內發生了廣泛影響。受教育者正在各項事業中運用科學主體論美學原理,按照人生完整健全實現的模式,科學地去設計自己的生存與發展。
一個新的學術派別,通過它的載體,通過它的影響力量,證明它作為一個文化事實,確實在中國西南存在著。這一新學派——科學人文學派,具有堅強的科學性的理論支撐和人類歷史事實的實證。它期待著來自各個方面的支持論證,也準備著迎接來自各方面的反駁與挑戰。
三、科學主體論美學與哲學的現實意義
科學主體論美學體系是一個超越前人的、更為科學也更合乎人類自身存在與發展的自然合理性的、真理性更高的理論體系。這是這一理論體系的科學理論性意義。這一體系將成為人類一切科學的始基和出發點,也會成為一切科學的歸宿和凝聚點。這一體系會從深層次和高水準上為一切科學提供多方面啟示、多方位視角和最高的立足點,從而對人類從古至今的一切人文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形成嚴格科學意義上的各種人文學科。本學派的研究將人類生存中自發的完整性追求揭示出來,使之成為自覺的完整性追求,最終達到人類事實上的完整實現。這一完整性的模式——人類生存發展的終極模式已經在美學體系中描述出來,目的在于使人從自在生存到自覺主動地去存在和發展。這一科學理論性的意義目前不可能很快獲得認同;因為傳統文化觀念的根深蒂固,加之西方各派哲學思想和眾多文化派別提供了多種說法和選擇,人們的頭腦正忙于趕熱潮;還有現實利益追求的強烈性與急迫性,人們多忙于營生或獲取眼下名利,不愿認真看書和坐下來思考問題,學問越做就越浮越假,這一來,科學主體論美學體系的科學理論性意義就難能被人們認識、思考、理解和認同。
科學主體論美學、哲學和各人文學科構成的科學人文理論體系,是一個合乎人類自身存在與發展事實的科學文化體系,它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人生意義、文化意義和社會歷史的意義。因為它揭開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從本源上揭示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自然性或必然性的內在機制和規律,也就能運用于人生、文化和社會歷史的研究,并且也能運用于指導人生的科學設計、文化體系的合理建構、社會歷史的發展設計和未來把握;從而達到人類生存與發展、文化體系建構和社會歷史發展的科學人文化,避免人生、文化和社會歷史的混沌和發展失誤,也使人生與文化探索和社會歷史發展少走彎路或錯路。
由于傳統文化的雜駁與混亂,以及人類生存與思維的片面性,人們不可能很快走出混沌文化和片面生存,人們不可能很快看到這一科學人文理論的重要意義;但是,當代人經過自身的艱難生存和痛苦體驗之后,反思自身經驗,會憑自己的悟性和科學人文理論的提示,意識到自我生存與發展科學設計的重要性,也會領悟到人的生存發展同社會文化與社會歷史的內在適應性和矛盾性,從而找到人性系統的完整健全發展與實現的規律,即科學的人道規律;這時,人們就會以此為依據去改造舊文化,改造舊的社會觀念,創造適應人性系統發展的科學人文文化和科學人道社會,取得人性健全實現、社會與文化健全建構和歷史健全發展的三方面互相適應的人類發展狀態。這就達到了科學人道的最高境界。
雖然人類的最佳理想世界不會很快到來;但是,只要人們有了回歸健全人道的信念,人生、文化、社會歷史就會迅速回到健全人道上來。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發達,人們就可以用合乎人道的科學技術服務于人道社會,而不是背離人道;那么,科學人道的文化與社會的建構就會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基本完成,再經過數十代人的努力而達到越來越高的境界。這不是空想!想一想古希臘雅典社會民主政治帶來的科學人文現實,人們就應該充滿信心去改變目前的反科學人文現象;人們完全可以用部分地區或國家的成功為示范,帶動人類社會中各民族、各國家一致地投入現代健全人道社會建構。在這方面,北歐發達國家與加拿大等國家似乎已經走在前面。從“二戰”到現在,不過五十多年時間就有了這樣的發展,這說明人類是充滿希望的,關鍵在于是否回到科學人文規律上,是否回到健全人道上來。只要人們的智慧、精力、才能及現代科學技術都一致投入健全人道社會建設,那么人類智能聚合而生的神奇效應就會顯示出來。如果眾多人生與民族各懷異志,將人生智慧、精力、才能和科學技術用于人類之間的爾虞我詐、巧取豪奪甚至國際戰爭,那么人類之間的內耗就消磨了發展的力量;這樣的局面之下,經濟越發達,科學越發達,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就越危險。任何個人、集團與國家的發展,若不是以人類共同發展為目的,這種發展遲早會導致嚴重的利已主義(含國家利己主義)和對他人他國的欺侮甚至野蠻掠奪。如果人類共同發展的指標都較明確;那么,從個人到民族或國家,甚至全人類都將會出現共同發展的自覺意識,這就會出現比現在的混沌局面好得多并越來越好的社會歷史面貌。
不管現狀如何,人的最佳生存的追求,社會最佳結構與發展的設計,歷史發展最佳道路的探索,總要成為人們思考的問題。既然如此,以科學主體論美學與哲學為核心的科學人文理論就至少可以給人們的生存、文化存在、價值追求和健全發展提供參照,也為真心追求科學人文真理或完整學問的人們指點迷津;同時也為了盡快實現人生價值意識啟蒙,有更多的人從價值催眠的舊文化中驚醒起來,共同追求自身科學的生存、
文化存在和超越發展,從而以文化巨人的實力支撐起社會歷史的發展。這就是發展的“硬道理”,即發展的內在機制和根本原理所在。
————————————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 恩格斯《致婓—拉薩爾》,《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346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在大學本科教育中,當談到哲學、歷史等基礎學科時,人們首先遇到的問題是社會對這些專業的認同度不高。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這一問題始終困擾著從事這些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們,成為他們不能不面對的問題。這一問題表現在招生、培養和就業的各個環節。在招生環節,學生報考志愿率不高;在培養環節,學生要求轉往應用性專業的比率偏高;在就業環節,社會對這些專業學生的接納程度低。
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認知偏差方面的問題,也有這些基礎性專業不能主動對接社會需要的問題,但根本上還是由當今中國社會轉型造成的。經濟上急劇的市場化轉向為人們對利益的追求開辟了疆場,也強化了人們及時兌現眼前利益的訴求,作為不能為人們帶來及時利益的基礎性學科的萎縮也在情理之中。隨著社會轉型的深化和社會的成熟,這種狀況無疑會改變。實際上,近些年的情況已經與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有所不同,人們對基礎性學科重要性的認識正在不斷增強。但是應該認識到,這種改變仍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這種改變并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特別是從事這些專業的教育者們做出各種努力。
針對當前哲學類本科生招生和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最近10多年問,南開大學哲學院圍繞著如何做好專業教育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從招生到培養再到就業的“全鏈條式”的人才培養方案或模式,取得了好的效果。
一、以“中學生夏令營”為載體精準選拔哲學人才
近些年,隨著中國社會轉型的深入發展,隨著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基礎學科特別是人文學科對國家和社會以及個人發展的重要性。當90后成長起來之后,他們對專業選擇的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興趣而非單純的利益關切開始成為專業選擇的重要考慮因素。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一些“不實用專業”無人問津的窘境。既然個人興趣己經開始成為專業選擇的一個重要考慮,為了提高哲學學科人才培養質量,大學哲學院系的人才培養環節就應當前置,首先應該考慮如何將那些愿意學習哲學而又適合學習哲學的中學生選拔到大學哲學專業學習。
認真分析可以發現,長期以來哲學專業之所以對中學生缺乏吸引力,志愿率不高,并不是哲學本身沒有吸引力,而是因為廣大中學生對大學哲學專業缺乏基本了解,甚至存在許多誤解,因而影響了他們報考哲學專業的積極性。在這一點上,哲學與歷史、文學等人文學科相比是較為特殊的。中學生們大多不會誤解大學的歷史和文學專業,但卻常常因為中學曾經學過的一點哲學常識而誤解大學的哲學專業,很多學生將哲學等同于中學教材中的辯證唯物主義常識。
為打破大學專業教育與中學教育之間的壁壘,豐富中學生對哲學的認知,培養他們對哲學的興趣,吸引對哲學類專業具有濃厚興趣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中學生報考哲學專業,南開大學哲學院在全國率先將中學生夏令營與自主招生相結合,針對優秀營員采取降分錄取的方式,招錄學生。這就是要在現有高考體制下,通過精確定位,在千百萬高考生中尋找到“心甘情愿的哲學門徒”。從2009年舉辦了第一屆“全國中學生暑期哲學夏令營”始,截至目前,南開己連續舉辦七屆夏令營,共吸引來自全國23個省市100余所重點中學的700余名優秀中學生參加,報名人數更是超過2 000人。中學生在營期間,通過參與名師講座、校友互動、素|拓展、辯論賽和哲學素質考核等一系列活動,對哲學專業形成了初步但卻生動的理解,多數學生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2009年開始夏令營工作,2010年開始有夏令營學生入校學習。自2010年至2015年,六年間共有27名優秀中學生通過夏令營以及南開大學自主招生活動考入南開大學哲學類專業,也有一些學生參加了南開夏令營之后考入其他高校哲學專業。
從學生培養的角度看,以夏令營的方式進行的自主招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南開哲學院通過夏令營錄取的優秀營員已經有13人畢業,他們都成長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學習成績保持在全部學生的前20%,絕大多數畢業后選擇在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繼續深造。例如,2010級共錄取4名學生,他們全部考取或被保送到比利時魯汶大學、法國魯昂高等商學院、英國巴斯大學以及南開大學繼續深造;2011級的6名學生全部考取或被保送到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和南開大學哲學與邏輯學專業繼續深造;2012級有3名同學赴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深造。目前仍然在校的14名夏令營優秀營員的學習狀況均表現良好,綜合素質高,尤其是在本專業上大都展現出很大的培養潛力。例如從學分績排名來說,2013級有2名同學在全年級排名并列第一,2014級的2名同學分列第二和第三名。
南開大學哲學院開展的中學生哲學夏令營活動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和好評。《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社會科學報》,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以及天津各大媒體作了報道。第一屆招生榮列教育部“陽光高考”網絡平臺2009年度四大標志性事件。
二、以“知南開知哲學”為載體的“地方專業史”教育
夏令營優秀營員只是考入南開大學哲學院全部學生的一部分,雖然這部分學生對整個年級學生專業思想的穩定起到了重要的帶動作用,但本科新生入校以后如何進一步鞏固專業思想仍然是一個突出的問題。與大多數高校一樣,南開大學允許二、三年級學生重新選擇專業,即在本校轉換高考錄取時確定的專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哲學院申請轉往其他院系學習的學生比例非常高,類似的情況在其他高校也普遍存在,成為困擾哲學教育者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們認識到,鞏固學生的專業思想,一方面是要讓他們了解哲學、熱愛哲學,另一方面要增加他們對自己所在學校的專業的認同感,熱愛自己的學術共同體,而這需要他們對南開大學哲學學科自身的歷史有所了解,對身邊老師的哲學研究有所感受。根據這一設想,我們在常規課程之外針對一年級新生開展了“知南開、知哲學”教育。主要做法是請常年任教于南開的老教師講述南開哲學院的歷史、南開哲學專業發展史,以及個人治學心得和個人成長經歷。通過與身邊老一輩南開哲學人的交流,學生對南開哲學學科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晦澀艱深的哲學研究變成了身邊學人從事哲學研究的生動的、可感知的個案。這大大增加了學生對哲學專業的學習興趣,也增強了他們對南開哲學院的認同感。這種課程外的專業發展史教育,我們將其稱為南開哲學學科的“地方專業史教育”。
以“知南開知哲學”為主要載體的“地方專業史教育”取得的成效是明顯的。開展這一活動以來,哲學院哲學專業轉向非哲學類專業的申請人數明顯減少,學生對哲學的興趣更加濃厚。南開大學是我國較早設立邏輯學本科專業的高校,邏輯學科有悠久的歷史。但受社會俗見的影響,在以往按哲學大類招生之后進行的分專業過程中,很少有學生申請學習邏輯學專業,而強制進行專業分流又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近些年,由于邏輯學專業的老師們積極參與“知南開知哲學”等活動,積極擔任一年級新生的班級學術導師,申請邏輯學專業的學生大大增加,長期困擾我們的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
三、以“全程導師制”為載體的精細化人才培養模式
與許多所謂的“熱門專業”相比,我國各高校哲學院系的本科招生人數都不多。這在客觀上形成了高校中哲學類專業優良的師生比。在我國高等教育快速進行量的擴張過程中,這是高校哲學專業教育難得的優勢。如何利用好這一優勢,精細化培養人才,優化哲學類本科生的育人模式,是我們需要認真探索的。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南開大學哲學系就以“全程導師制”為載體進行人才精細化培養模式的實驗。在將近20年的時間里,我們不斷細化規章制度,完善這一培養模式,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哲學人才精細化培養體系。
所謂“全程導師制”就是從本科生入校到畢業全程配備學術指導教師。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是全方位的,不僅要指導學生的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而且要指導他們的學業計劃、學術研究、就業和人生規劃。形象地說,就是要拿本科生當研究生培養。由于考慮到大學一年級的課程大多屬于全校公共必修課,還未過多涉及哲學專業的課程,因此“全程導師制”分兩段實施:大學一年級為第一段,根據專業特點配備班級學術導師,對學生遇到的學業問題進行指導;大學二年級之后為第二個階段,配備個人導師,負責一對一的學業指導。與許多兄弟院校和兄弟院系的導師制相比,南開哲學院實施的導師制更強調對學生入校后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的指導,因此稱為“全程導師制”。
保證全程導師制的實施,關鍵在于制度的制定和落實。為此我們針對導師制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力促落實。例如,我們規定:所有的在職教師均有義務和權利成為本科生導師;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學術特長擬定3個左右學術方向供學生選擇;導師凡指導一名本科生每年按2學分的課程計算工作量;導師的確定采取雙向選擇,首選權在學生,等等。高校教各方面工作壓力巨大,他們往往更愿意將精力投入到學術研究和研究生指導上去,因此有了這些細化的制度,導師制才能真正得到落實。
“全程導師制”對學生培養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使得學生的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學術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其次,加強了師生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無論是對哲學學科還是南開大學都形成了更強的歸屬感。再次,很多導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組織不同類型的學生就相近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實際上使本科生與研究生之間形成了聯系。最后,對于指導教師而言,這些學生很可能成為潛在的研究生生源,繼續跟隨導師深造,因而也為未來的研究生教育提前打下基礎,為師生互聯的學術共同體所進行的具有特色的學術研究的良好接續提供了機制。
四、以“知哲學知社會”為載體的社會接軌教育
大學教育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專業知識,也應包括幫助學生如何在走出校園后盡快地適應社會,如何運用專業知識服務于社會。也就是說,哲學教育不僅包括哲學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教育,也應當包括運用哲學的教育。對于哲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專業知識和能力與社會的對接尤為重要,因為除了小部分從事哲學研究與教學工作的學生之外,哲學專業知識與社會工作的對應性并不是直接和明確的。這也正是為什么學生和家長總是會不斷地問“哲學有什么用”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個問題是不可能通過專業知識的學習解決的。
對我來說,能夠獲得自費生獎學金意義深遠。首先,這是祖國對我科研成果的肯定,是一份特別的榮譽。其次,也鼓勵我再接再厲,在科研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作為一個城市規劃與設計的研究者,一直都希望能夠把自己在西方所學到的規劃理念和研究成果應用到祖國的城鎮建設中去,為祖國的城鎮化作出貢獻。——林艷柳
林艷柳,2012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0年出生,2004年獲華南理工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學士學位,2005年獲比利時魯汶大學人居專業碩士學位,2011年獲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方向博士學位。2012年9月于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城市規劃系進行博士后研究和教學。博士期間,在Urban Studies、Habitat International等知名學術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多次參加該領域國際會議和競賽,是多種刊物和會議的委員會委員及審稿人。
萬里求學路,十載礪劍心。能獲此殊榮,我非常感動。這不僅僅是一份獎勵,而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對知識的尊重,對知識分子的厚愛。衷心感謝祖國的養育、導師的培養,以及親友們無私的扶持。我一定會再接再厲、激流勇進,以期將來能為祖國的發展與進步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黃斌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發展,不僅是創辦文科專業與設置文科課程的問題,而且是對理工科學生實施人文教育過程的問題。理工科高等學校要從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高度,思考文科發展的問題,將自然科學的問題與社會問題相結合,將理工科的自然科學知識與技能同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幸福觀等相結合,將理工科的科學問題納入哲學社會科學的視域加以審視與研究。因此,本文將討論理工科大學文科發展的教育學視角。
一、理工科大學發展文科是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當代人類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如生態、人口、經濟規劃、城鎮建設等,內在地要求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二者通力合作,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即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緊密結合起來。理工科大學人文學科的建設,順應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大趨勢,是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
使學生學習與掌握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標。我們不僅要傳授理工科自然科學與工科知識技能,我們還要從道德品質、工作態度、社會責任、文化素養、道德情操等方面培養教育學生,使其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科學技術問題只能解決人與自然的問題,解決物質層面的問題,但解決精神層面和社會層面的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的使命。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楊義(2002)認為,繁榮與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是一種“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種人心工程。這個工程具有以下四個要點:(1)它涉及一個民族的總體科學、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質;(2)它涉及一個民族對世界、社會和人生的價值共識;(3)它涉及一個民族對全局問題、突發事件和日常現象的理性思維能力;(4)它涉及一個民族的社會管理和社會運行的質量和效率。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科學技術賦予社會以物質基礎、物質力量和物質形式,而人文社會科學賦予社會以前進方向和精神內容。只有把物質形式和精神內容結合起來的社會,才是一個完整的充滿生命力的有機體。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學生,不僅要具備創造物質文明的才能,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承載者與踐行者。因此,培養理工科學生的人文素養是社會發展對理工科大學提出的要求。
二、理工科大學發展文科是人才培養過程的需要
對于理工科高校來說,落實全民族的哲學社會科學素質的目標,在于研究與制定哲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課程的培養計劃。70年代以來,我國大多數重點理工科院校相繼創辦了人文、社會科學專業。這些工科強勢學校,逐漸轉變為以工為主、理工文管相結合的綜合性大學。然而,“綜合性大學”浪潮過后,理工科高等教育研究面臨著如下問題:理工科應該創辦什么樣的文科專業?如何創辦與發展文科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如何定位文科課程?確定什么樣的文科發展路徑?采取什么樣的必要的管理與發展措施?
“課程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個人知識與學科知識、教材的心理組織與邏輯組織)之關系的問題,在課程形態上則表現為經驗課程和科學課程的關系。課程理論和實踐的任何實質性進展都意味著在這個基本問題的探究方面做出突破。”(鐘啟泉&張華2001:144)我們認為,課程哲學的基本問題還應該包括個體發展與社會需要之間的關系問題。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會化,還是使人類社會更加人化,教育的目的性是存在的,而這種目的性就是教育活動的方向和推動力,就是選擇教育內容的方向和標準。教育的方向性,或受教育者個體經驗的方向性,并不是任意選擇的結果。
杜威在研究經驗課程時歷來重視教育的目的性,重視學生經驗的教育價值。他重視學生的個體經驗,認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從經驗中產生的,強調教育與個人經驗之間的有機聯系。然而,他認為,經驗和教育二者并非等同,并非一切經驗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地起著教育的作用。他運用“經驗的連續性”原則區分了“有教育價值的經驗”和“沒有教育價值的經驗”。經驗具有一定的連續性,“每種經驗既從過去經驗中采取了某些東西,同時又以某種方式改變未來經驗的性質。”“每種經驗就是一種推動力。經驗的價值只能由它所推動的方向來評斷。”因此,教育者的責任就在于判明一種經驗的走向。(杜威,1991:259-263)
理工科大學教育者代表社會完成高等教育階段教育下一代的任務,因此從事高等教育的教師就應該首先具備能力,判明理工科大學生經驗的走向。理工科大學教育者與教師是社會化的典型產物,因此他們具備社會發展先進思想的素質與品質,能夠代表社會與按照社會對人才發展的需要,完成教育受教育者的任務。這充分說明,個人發展與教育、學生與教師、教育與社會需要之間存在著某種必然的相關性。
課程作為教育內容的目標化過程,必然要受社會需要的制約。因此,課程哲學的基本問題應該包括個人的發展與社會需要、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問題。個人應該如何發展,其發展如何促進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又是如何影響個人發展的,這些問題都是教育的基本問題,同時也是課程研究的基本問題。
王佩華(1998)認為,文理分家,理工脫離,是我國20世紀50年代高等教育學習蘇聯模式的結果。這種模式使得我國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圍相對淡薄,文科發展阻力大。然而,文理分家,并不是理工科院校創辦文科專業的真正理由,文理融合比較典型的麻省理工學院也并非理工科院校學習的典范。這是因為,從另一個角度看,文理分家加強了文科院校的文科專業,如果具有文科傳統與優勢的文科高等院校不能繁榮發展哲學社會學,豈有理工科發展文科專業的道理?麻省理工學院的發展有其歷史與傳統,解放前的清華大學也有其歷史與傳統。理工科高等學校要問自己這樣的問題:理工與文科并舉的麻省理工學院對于發展文科有什么優勢?對于發展理工科有什么優勢?假如清華大學具有以往強勢的文科,其文科會發展到什么水平?其理工科又會受到什么影響。
因此,理工科大學創辦文科專業向綜合大學發展的真正理由,并不是繁榮與發展哲學社會科學,而是通過創辦文科專業,讓理工科學生享受人文學科滋養。人文學科的滋養通過三個渠道滲透到理工科大學生的經驗,影響著其個人發展方向與路徑。其一,通過開設人文學科課程。學生必修與選修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文科課程,獲得人文學科的知識滋養,在個體的知識結構上完成文科與理工科的融合,實現知識結構上的個人全面發展的目標。其二,通過師生與生生交往影響學生。理工科院校文理科的融合,不僅僅表現在學生知識結構層面,還表現在文科課堂上文科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交往方面。文科教師以其特有的文科氣質、文科態度、文科價值取向與文科人格魅力,影響著理工科學生。在課下,理工科學生與文科學生社會交往,文科學生的言行從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理工科學生。其三,文科專業的創辦與文科院系的設立,無論從學校學術氛圍與學校學生生活,還是從圖書資料與網絡資源等方面,都會對理工科學生產生影響。
三、結語
高等教育以培養高級人才為己任。理工科院校以其理工專業見長,發展文科專業,發展什么樣的文科專業,怎樣發展文科專業,都不能離開與脫離教育學理據,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是人才培養過程,高等教育的目標是人才培養目標。理工科院校人文學科的發展不可離開其理工科人才的培養。
參 考 文 獻
[1]北京郵電大學文法經濟學院.“全國理工科高校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綜述,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1-4.
[2]戴忠信.動態多元課程觀:統整課程與教學研究,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4(1):1-5.
[3]杜威.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姜文閔譯.北京: 民教育出版社,1991.
1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
人文素質的涵蓋面很廣,思想品質、道德修養、身體素質、科學技術、藝術修養等屬于其主要范疇[5]。醫學自誕生之日起,就是自然科學中蘊含著豐厚的人文內涵的學科。因為醫學的服務對象并非單純的疾病本身,而是身心合一的有意識、思想、情感的人。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現代科技革命的深入,醫學發展與人文發展的關系更加密切。離開了人,醫學便失去其存在的意義。醫學工作者不僅要為患者提供疾病防治的服務,解決人們的生理疾苦,還要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精神援助,體現出人文關懷,所有這些都是醫學人文教育的使命和任務。人文素質教育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及自身實踐等方式,使其內化為人格、修養等相對穩定品質的過程。現代醫學知識體系中許多精神層面如信念價值、認知價值、審美價值等都成為人文醫學的精髓。醫學的研究范圍已由單純的生物學范疇拓展到生物、社會、經濟、倫理、心理、法律、哲學等領域,形成一個體系嚴密、內容廣博、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高度綜合的復合體。因此,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成為國內外醫學教育課程改革探討和關注的重點[6]。
2加強全科醫學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全科醫學是一門以初級衛生保健和社區醫療服務為目的的醫學學科。由于全科醫療能為居民提供“省時、省力、省心、省錢”的醫療服務,全科醫學在衛生經濟學上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雖然與專科醫師一樣,全科醫師也屬于臨床醫學人才,但其服務對象主要是社區居民,服務內容集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醫學服務于一體,服務方式更加強調人格化、連續性及綜合性[7]。作為一個承載著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醫學學科,全科醫務工作者更應該以其深厚的人文精神為特征。在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醫療服務時,全科醫生要根據患者的個人意愿、個性特征、家庭及社會背景來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案。所以,全科醫學應該是最人性化的醫學學科,“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全科醫學的精髓。近年來,我國的全科醫學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國家培養大批全科醫學人才。但由于全科醫學學科建設起步較晚,很多方面還處于探索階段,在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上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8]。例如為了能夠盡快到社區工作,全科醫學培養中過于強調醫學專業知識教育,對人文素質教育重視不夠,在培養理念、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各個方面人文素質教育滲透不足。此外教師自身缺乏人文素養、校園缺乏濃郁的人文氛圍等,都造成了人文素質教育的相對薄弱。因此,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成為全科醫學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9]。
3加強全科醫學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教學的對策探討
3.1轉變教育觀念,確定適當的全科醫學專業學生人文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指引著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在全科醫學專業學生人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統領作用。因此,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能否在教育實踐中得到落實,關鍵之一在于能否根據我國醫學發展現狀和全科醫學教育的特點,合理確立適合我國現階段國情的全科醫學專業學生人文教學目標。以人文知識教育為起點,幫助學生全面理解醫學的人文內涵。培養對醫學的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雙重性質的認識,提高醫學社會價值、道德價值的判斷能力及醫學行為抉擇能力。以理想信念教育為目標,引導學生正確樹立理想和奮斗目標。要深入開展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學醫的目的是對人的關愛,熱愛生命、尊重患者、追求和諧、講求公正。以職業道德教育為核心,促進學生深刻認識自身的社會責任。保障患者的醫療權利、人格尊嚴和人生需求,滿腔熱情地關注、關懷和關愛患者,成為能扎根于基層、具有社區衛生服務能力的全科醫學人才。
3.2加強全科醫學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教學的具體措施思考
根據高等醫學教育的總體目標、全科醫學專業課程的特殊性及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正確分析全科醫學的人文屬性,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認真研究全科醫學專業人文素質教學的具體措施,對于提高我國全科醫學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十分重要。
3.2.1完善人文課程體系合理完善的課程體系是確保全科醫學專業人文素質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人文課程體系包括以下模塊: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模塊、人文社會醫學課程模塊(如《醫學社會學》、《醫患溝通學》等)、人文基礎知識課程模塊(如《電影欣賞》、《大學生心理發展與調適》等)、人文基本技能課程模塊(《體育舞蹈》、《應用寫作》)等。人文社會課程的設置充分兼顧學生的意愿和需要,四個模塊有所側重,在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以必要、夠用為原則,以強化學生的基礎人文知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社會醫學素質為重點。
3.2.2營造校園人文氛圍良好的校園環境對塑造大學生人文素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10]。第一,通過組織系列征文、知識競賽、禮儀辯論演講等多種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團結協作、誠實守信、正直謙虛的個性品質。第二,舉辦人文社會科學系列講座,邀請專家學者講課,既可滿足學生求知的需求,又能讓學生了解前輩們長期研究和人生體會的精華,進一步完善人生觀和價值觀,激發立志成才的決心。第三,定期舉辦醫學人文學術研討會,提高了醫學生對人文學科的興趣和寫作水平,使學生盡早接觸科研,開闊眼界、增長才干。#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