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9 15:44:1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地理與生活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我們班有八個環保小衛士,我們不能當一個有名無實的小衛士,所以我們決定今天上午去做一件跟保護環境有關的事情。
早晨,我7:00就起床了。當我穿好衣服時,我聽見窗外傳來“沙沙沙”的聲音。我抬頭向窗外望去,哇!天灰蒙蒙的正下著小雨。我一下子變得沒主意了,心想:怎么辦呢?到底是去還是不去,我猶豫了一下。不行,我不能說話不算話。記得爸爸說過:做事情要講原則,不能做個言而無信的人。所以不管下多大的雨,我都要去。
于是我打著雨傘,拿著塑料袋和筷子去了我和同學們事前約定的地方,準備和同學們一起去撿路邊的垃圾。我一個人一邊打著傘,一邊左看右看,等著同學們。時間就像河水一樣一分一秒地流著,過了好半天都沒有一個同學來。這時我的心里有些著急,又有些生氣,感覺好像被欺騙了一樣,最后我想干脆先回家打電話問問同學們到底來不來。
我又打著雨傘回到了家,剛一進門,電話就響了,原來是李昀珂媽媽打來的。她媽媽說叫我們等雨停了再去。哦!原來是因為下雨,同學們怕爸爸媽媽擔心,避免生病。所以我也就不生氣了。后來我又和李昀珂約好了,等雨停了我們老地方見。
快到9:00的時候雨真的停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著工具去了我們約定的地方。馬上開始了我們今天的活動。我們一邊走,一邊撿,撿完路邊的又撿草地上的,這時丁雨萱也加入了我們的隊伍。我們三雙明亮的眼睛認真地尋找著每一個角落里的垃圾。不到一會兒,我們的袋子就被煙頭、果皮、紙屑脹得鼓鼓的。我們撿了一袋又一袋,我們的手弄臟了,可是當我們回頭看見被我們撿得干干凈凈的馬路和草坪時,我們開心地笑了。更讓我們開心的是那一群大人們不時的夸贊,不斷投來的贊許的目光,讓我們笑得更甜了。
地理這一名稱無論是對小學生、初中生還是高中生,是一個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詞匯,對于中學生來說,地理學科一直處在被砍、被恢復的循環怪圈中,無論高中、初中都如此。不過近些年以來,高考一直在變,而中考似乎穩定下來,地理學科又回到中考學科中,盡管只有僅僅的20分,但這20分對很多學生來說,應該是很重要的。基于目前仍然有很多初中生將地理視作副科,不夠重視的現狀,如何調動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地理素養,人文素養,我想這是我們廣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應正視和思考的問題。
本文從學生學習心理出發,以求構建地理學習的激勵機制,以此來激勵學生,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豐富他們的地理素養,進而提升素質教育的質量。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筆者認為:
一、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需要
有需要才會有行動,有動力。需要越強烈,越迫切,它所引起的活動就越有力,所以在日常的地理教學中,只有學生真正意識到地理知識對生活及對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活的意義,這樣才能產生學習地理學科的求知欲,從而形成強烈的求知動機。這就要求我們地理教師能夠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并進行生動形象的分析,從而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強烈愿望。例如:學生們每天無論回家還是在校都要使用水,以前我們使用的是天然水庫的水,而目前卻要使用長江水,為什么我們要使用長江水,而且老師一再強調節約用水,為什么水會那么緊張,同時讓同學們回家數一數,沿道有多少家工廠,讓同學們思考,為什么我們處在長江流域,水資源依然那么緊張,得出結論:化工廠導致的污染,即常說的三污,以及人們的生活用水,這一切導致我們都得用凈化后的長江水。那么如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以及如何處理化工廠的三污問題呢?要求學生就此寫一則調查報告,并形成論文形式,然后對學生的調查報告以及論文進行評選,并選出一二三等獎,同時選出校環保小衛士,并將評選結果與研究成果公告于學校公告欄,讓全校師生觀摩。通過這一活動,顯然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地理學習,因為這讓他們感到學習地理知識是一種迫切的個體和社會需要,因而學習氣氛會格外濃。
二、激發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情感
地理學習的情感,首先應建立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上,實踐證明,學生對一門學科的熱愛,往往來自于老師的個人魅力,素養以及知識。學生們對某一門功課的深切熱愛,首先是對教師的熱愛。所以我們要讓學生愛地理,首先應當讓學生愛地理老師。鑒于此,我們要求地理教師做到:
1.作為地理教師首先應該是尊重學生,根據馬斯洛需要理論,自尊和受尊是教育較高層次需要。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自然能贏得學生的信任,這樣教學任務便能盡快完成,從而能更好激起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
2.多鼓勵學生,應時常為學生傳遞作為他們的地理老師的你對他的一種充分信任的信號。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當老師將信任和贊許巧妙地傳遞給學生時,學生就會受到深刻感染,得到極大的鼓勵,并能增強自信,進而從內心產生對地理教師的好感和尊敬,從而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強烈情感,特別是學困生多些信任,多些鼓勵,往往能徹底改變他的學習觀念,從而能產生對地理學習的強烈興趣,進而地理成績也會明顯提高。
3.教師的個人素養包括知識水平,以及將這些知識表達出來的語言,往往決定了教師的個人人格魅力。一個擁有豐富地理知識,純熟的業務水平,以及能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將它表達出來的優秀地理教師,往往能夠受到學生的追捧和熱愛,同時學生們也十分尊敬這樣的老師。這種教師和學生在情感上產生的共鳴,往往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所以我們的地理老師要盡量朝這一方面努力和看齊。
三、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1.讓學生長期保持對事物,尤其是地理事物的好奇心,我們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學生未知的而又與地理息息相關的地理現象,如國家地理雜志上的一些自然人文現象,學生看后一定能產生濃厚興趣,并產生好奇心。有了好奇心自然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學貴在問,問得多了,自然對地理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有我們地理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有必要向學生經常展示一些神奇、奧妙的地理世界,從而激發他們對地理學科的熱愛和興趣。
2.讓學生知曉地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離不開地理,從而保持學生們對地理學習的渴望。例如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向學生傳遞這樣的信息:生活離不開能源,而能源的開發與發現則與地理密切相關,沒有地理工作者就沒有能源可言;再者,城市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地理,如城市的選址,城市三污的處理,以及城市的規劃都離不開地理知識,地理工作者。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平時潛移默化的灌疏,讓學生意識到地理對生活真的很有用,從而讓學生能夠保持對地理學習的渴望。
新課程改革下的地理學科,鑒于其特點,我想它能夠更有利地推動地理課堂教學改革,所以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地理教師要多給學生創設相互交流的空間、時間,讓學生在自主研究合作中,產生真知卓見,使我們的教學過程在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感染,生命與生命的對話中產生新知識,相信新課改下的地理學科將更加擁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地理教師用書》七年級.課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
[2]《皮格馬利翁效應》陳敏.編著.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新課標提出“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我們的地理課應該以生活為基礎,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并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要。即在地理課堂中要經常運用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件和時事熱點來創設教學情境,并用地理的原理來解釋這些事件,讓學生知道地理就在身邊,從而培養他們主動學習地理的習慣和態度。
一、地理教學聯系生活實際,走向生活實踐
現在的學習中存在著許多這樣的現象,學生畢業以后,已經把許多學過的知識還給了老師,更不要說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應用。許多中學生畢業在出門旅行時不知道如何查地圖,手里拿著某城市的旅游地圖卻不能辨別東西南北。只有聯系生活,讓學生利用生活的經驗,生活的感受去思考才能理解地理知識,并能夠利用地理知識。教學過程的本質,就是學生在教師有計劃、有目的的指導下,通過學習教材,掌握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并獲得智能、感情、意志、思想品德和個性發展的過程。為此,作為學生就要密切聯系生活進行有效的學習。比如,通過氣候內容的學習,我們可以讓學生根據本地的氣候特點去思考我們這里的工農業生產中應該注意什么問題,應該如何安排工農業生產。學習工業污染及工業布局時,應該結合本地工業生產特點引導學生分析,可讓學生到實地考察,寫出論文。通過一些實踐活動,既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地理教學聯系生活實際,有利于啟迪學生思維,提高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農村地理事物具體,生動,為學生所熟悉,具親切感,這樣不僅能學到課本里沒有的地理知識,增強地理感性知識,鞏固、擴大和加深課堂所獲得的地理基礎知識,而且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中國農業”一章中,當講到氣候對農業的影響時,老師能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同學們倍感親切。我們本縣茶葉生產聞名,學生對茶葉最為熟悉。在學完課本上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后,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氣候對茶葉有何影響?問題一提出,學生興趣就來了,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最后作總結:茶葉和其他農作物一樣,它的生長地需要一定的水、熱等條件,也是受到氣候影響的,好像蘋果、梨等溫帶水果只適宜生長在北方那樣,茶葉只適宜長在海拔稍高地區。這樣經常地把農村地理知識融入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深深認識到學習地理的重要性。又如,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級的大地震,地震發生后,有教師讓學生根據已學的地理知識,判斷這次地震在哪個地震帶上,是由哪兩個板塊相互碰撞造成的。學生根據已學的板塊知識很容易就回答出前面的問題。這次地震發生在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上,由亞歐版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而成。學生找到答案后,再讓學生查看地圖,看看汶川在板塊交界處嗎?學生查看地圖后,知道震中四川汶川離板塊交界處還有一定的距離,然后再要求學生進一步思考,那為什么震中到了汶川呢?學生根據頭腦中已有的知識,開始對汶川地震的成因熱烈的討論起來。這樣,學生真的是開動腦筋,利用所學知識解釋這次地震的原因。同時也學會了從多個角度分析解釋地理現象的方法。
三、地理教學聯系生活實際,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強調:“學校的最大浪費是學生在學校接受一種脫離生活的教育,這種脫離使學生在學校學習時就缺乏興趣和快樂,并且使學生在步入生活后發現他所學到的東西與生活是脫節的,不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的學生將來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要面對現實、都要增強生存與生活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認識生活、適應生活、欣賞生活、享受生活、創造生活等。而地理在培養“善于生活的公民”上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所以,我們要自覺地把創設新情境,讓學生多學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作為我們教學的目標與歸宿之一。經常引導學生結合身邊的知識學習地理,將學習的地理知識用于生活,把地理學習融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可以利用每天上課的前幾分鐘,向學生轉播今日的地理新聞,幫助學生學會關心當前的中外大事,并利用地理所學進行科學解釋。如2005年8、9月份的“麥莎、卡特里娜、麗塔”臺風,10月份的南亞地震、渤海季風救援行動,12月份的威海、煙臺大雪,中國的第二十二次南極考察系列報道,2006年1月貴州地區的小煤窯盜采、廢舊電池對水體、土壤的污染等都會及時登上我的地理課堂。看過這些新聞的學生在我進行轉播時,便以知道為自豪,這是我會及時把轉播權移交給他們。并適時向學生提問幾個相關的地理問題,一下子就把地理新聞與地理教學融合在一起。
四、地理教學聯系生活,構建人文精神的平臺
地理教學聯系生活,可以使學生接受更多的國情教育,培養學生的資源觀、人口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意識。中學地理教學大綱也明確指出“地理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科學”,大綱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懂得協調人類發展和環境的關系”。所以教師在進行以上觀念教學時,應注意聯系生活。如有條件可組織學生對當地進行人口、土地、資源調查,比較多年來人口增長和經濟的關系,并讓學生繪制人口增長和經濟增長關系圖,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我國人口問題的嚴重性,認識到人口增長是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在學習農業發展時,講述生態農業模式時,可利用第二課堂,帶領學生去參觀附近生態農業園,去調查沼氣利用的好處,使學生在觀察、調查、訪問中增加可持續發展的感性認識。因此,我們有理由也必須做到在學習內容上向生活滲透;學習空間上向生活拓展;在學習時間上向生活延伸;在學習形式上向生活貼近。只有這樣才能“走進生活,走向發展”。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中學的地理課堂保持永久的生機。
當代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呈現出邊緣化、綜合化的趨勢,知識的整合已經成為一種國際潮流。現今人類所面臨的各種復雜的社會問題,諸如環境、能源、人口、健康等問題都需要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才能得以解決。這些現象反映到教育領域,就必然要求現代課程及其內容體現綜合化的特點,以使學生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逐漸形成較完備的知識體系。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近l0年來,課程綜合化已成為世界各國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當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和熱點問題。語文課程作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須順應時展的要求,向綜合化的方向邁進。
如果說社會和科學的發展是語文課程走向整合的時代背景的話,那么,語文課程自身的綜合性、生活性和實踐性特點則是其趨向綜合化的內在要求。
一、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
首先,課文課程的內容是綜合的:天文地理、風土人情,上至宏觀宇宙、下至微觀粒子……幾乎無所不容、無所不包。尤其是作為一門工具學科和基礎課程,它與其它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中必不可少地要包含大量其它學科的知識和信息,哲學的倫理的、美學的、歷史的、地理的,甚至物理、化學和天文的。所以,語文課程本身就具有濃厚的跨學科色彩。我們通常要聯系其它學科來學語文,借助其它學科的視野、方法和能力來解決語文方面的問題。譬如,運用地理學“氣溫的垂直差異”原理,就不難理解緣何“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自居易《大林寺桃花》);借助“繪圖法”給《失街亭》一文畫一幅“街亭之戰示意圖”,對于理解小說復雜的故事情節來說,無疑會有指津引路的作用。與此同時,語文作為母語通達各個學科,是學習各門課的基礎,誰能說數學、物理、化學中沒有語文學習和運用的機會呢?數理化教科書嚴謹的行文,對寫作說明文是有益的借鑒;在理解數理化題意、撰寫實驗報告時,語文知識和能力也會大有用場。
其二,語文課程的目標也是綜合的。貫穿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而“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在課程目標上的具體體現就是要使學生發展成為一個“整體的人”,或立足于人的整體發展,即知、情、意、行的和諧統一發展。因此語文課程與教學并不能單純表現為知識傳遞和能力建構,即不是片面追求知識與能力目標,而是追求包括知性、感性和社會性在內的“全人”發展目標。據此,語文新課標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課程目標,并且“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可見,課程目標——語文素養是“三維”一體,不可分割。另外,從課程實施的角度講,知、情、意、行,聽、說、讀、寫,相互為用,相輔相成,不可呈割裂狀態一項一項地培養,須整體推進,協調發展,而后自然地融為整體素質。有一種觀點認為,語文素養的這種綜合性符合“木桶原理”,即整體素養中的任何一個方面的缺失都會導致語文素養整體水平下降,而使其它方面的長處受到抑制。
總之,語文課程內容的豐富性、跨學科性以及目標的整體性表明語文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既然如此,語文課就必須遵循自身特點,加強學科內外的整合:注重語文知識的融:貫通和綜合運行,密切語義與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推進語義素養的整體發展。
二、語文是一門生活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語文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用來反映和表達人們在社會生活和實踐中所獲得的知識、印象、思想、感情的,天然地與生活發生著密切聯系。當我們理解和運用語文這個工具時,也決不可以脫離生活,否則就會陷入“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境地。語文及語文的理解和運用同生活具有血肉一體般的關系,還決定了語文課程只有與生活融合,才能發揮語文的特點,“才能生動活潑,學得又快又好”,否則,就會“枯燥乏味,勞而寡效”。
語文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作為母語教育課程,語文實踐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僅包括課堂上聽、說、瀆、寫以及學生的吟誦品味,而且還包括課外各種各樣的語文實踐活動。無怪乎呂叔湘先生曾說:“語文課跟別的課有點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逛馬路,馬路旁的廣告牌,買東西,附帶的說明書,到處都可以學語文。”語文課程應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盡可能地拓展語文實踐的時空,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學語文、用語文,提高語文實際應用能。
課程綜合化的本義是指各學科之間(包括各學科內部各分支知識之間)的整合。近年來人們又認識到,課程綜合化除了強調學科之間的整合,還要強調認知和情意共同發展,以及書本學習同社會生活和實踐相結合等,從而拓展了課程綜合化的內涵。據此,我們認為發揮語文教育自身的優勢,加強與生活和實踐相結合,也是語文課程綜合化的題中之義。面向學牛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學語文將是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走向。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課程綜合化的世界性趨勢,還是從語文自身的綜合性、生活性、實踐性來看,加強整合走綜合化道路,當是語文課程改革的應然之舉。
二、關于研究性學習:
1、研究性學習的定義: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學生可從感興趣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及生活中選擇研究專題,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學習方法,培養適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2、研究性學習的目標: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包括:①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②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③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④使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⑤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⑥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研究性學習的核心:研究性學習的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著眼點是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形成一種對知識主動探求,并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積極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具有主體性、開放性、實踐性,對學生個性的形成與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地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組織實施:
1、地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的概念和內涵:所謂地理研究性學習活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模擬地理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地理信息,應用地理知識和技能分析其因果聯系,并提出解決地理問題的方法與建議。當然,“地理研究性學習”和“研究”有著本質的區別。它仍是一種學習,只不過是一種“像地理學家一樣工作”的學習,形是“研究”,但實是“學習”,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學生研究的地理問題要與當地密切相關的社會問題。諸如環境保護與工業污染、地方氣候與城區設置等與我們日常生活、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社會熱點與焦點。它強調學生的自主發展,即通過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在多元、動態、開放的大課堂中求得全面發展。注重研究性學習,已成為世界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比如,美國就積極提倡地理探究方法論,提出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野外,學生應當像地理學者那樣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發展技能、培養能力特別是創造力。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不僅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地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目標: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課程目標主要是體驗性目標,它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的直接參與和親身體驗。
⑴.通過開展對“身邊問題”的研究,提高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主要是圍繞解決問題而展開的。要求學生從書本中,從社會實際生活中發現和提出許多實實在在而又復雜紛繁的各類現實問題,如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等,并通過主動探究去解決問題。這樣,又有助于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大膽質疑的思維品質。
⑵.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調動學生研究地理問題的積極性。
傳統的地理教學以講授書本知識為主,學生往往對“書本中的地理知識”熟悉而對“生活中的地理知識”陌生,因而學生通常對學習地理缺乏興趣或興趣不大。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中,由學生自行設計的研究目標與課題。為了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主動獲取課本以及課外的知識。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更調動了學生研究地理問題的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自我發揮的空間,進而使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發展。
⑶.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地理學是研究人與生存環境之間關系的一門科學,當今世界的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發展問題以及隨之出現的環境問題構成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生會不知不覺地加深對地理學習的認識,同時了解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進而養成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另一方面,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如何聽取他人的意見,學會人與人之間合作,學會與人分享與交流研究成果,從而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3、地理研究性學習活動組織實施:
循序漸進、計劃周詳是地理研究性學習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地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組織實施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⑴、指導學生確定研究課題。
指導老師應從當地社會經濟與環境發展存在的問題中找出與地理相關性的突出問題,擬出供學生參考選擇的題目。大體而言,大多應該是有關農業和工業區位選擇、環境保護與工業污染、城市規劃與交通,旅游發展與第三產業等問題。并且盡可能結合實際情況,將問題具體化,如“蓮花山旅游區保護與蓮花山造紙廠的出路”,“海鷗島禁辦工廠與當地農民的出路”、“市橋河污染和治理研究”等等。
⑵、向學生傳授進行調查、獲取資料的途徑與方法。
指導老師必須向學生指出調查的方向,如到交通部門了解公交情況,到工業局了解當地的工業狀況,到勞動局了解當地就業情況,至于可以從報刊或在互聯網上查到的信息,則為學生事先提供報刊名稱及相關網址。
⑶指導學生設計調查問卷表格及資料分析方法。
指導指導老師可以搜集相關或類似的調查問卷以及統計分析圖表的樣張給學生參考與模仿之用。這樣避免學生出現“老鼠拉龜”的情況,有助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設計調查方案時,一定要提醒學生將注意力放在與地理方面有關的問題,比如地理位置、交通位置、人流量、車流量、污染物排放量等的地理因素,切忌將社會調查代替了地理調查。
⑷、指導學生如何表達觀點和撰寫論文。
指導老師必須明確指出論文要根據調查資料提出論點和論據,并運用地理知識進行分析,主題要鮮明,資料要客觀,盡可能運用圖法表。引用他人資料應在論文末尾注釋清楚資料來源。
⑸、協助學生做好具體調查的組織工作。
指導老師要認真審閱學生的調查計劃,協助學生做好設計方案、查閱資料、外出調查、資料整理等的具體分工。同時要盡可能預計學生在調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告訴學生在出現問題求助時的聯系方式,以便在學生碰到問題請求協助時能即時予以指導,同時要提醒學生在執行調查計劃時要注意人身安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調查過程的時效性與安全性。
⑹、進行論文評分與講評。
指導老師在講評論文時應以表揚為主,對水平不高的調查報告,則要指出其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意見,時間許可的,還應鼓勵學生按修改意見重做;而對于那些通過獨立調查獲取資料,并提出富有創意觀點的論文且行文流暢、論證符合邏輯的應評分為優,并從中發掘論文的科學性、創新性,予以肯定。
四、組織實施地理研究性學習的深層思考:
地理研究性學習剛剛起步,這是一項重要的教育改革舉措,我校是邊實踐邊探索,通過認真的學習和初步的實踐,我們深深地認識到只有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充分合作,地理研究性學習才得以順利展開。具體反映在以下兩個方面:
1、思想重視,合理分配研究性學習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
基于資源所限,我國現今只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因而接受高等教育仍需跨過高考這道門檻,而研究性學習成績目前是不列入高考的。因此,“研究性學習對考大學有用嗎?”成為困擾老師、學生和家長的思想問題。為此,我們必須向全社會介紹研究性學習,使人們充分認識到研究性學習不光是學習方法上的革命,而且它還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參加研究性學習,使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及提高,促進其個性健康發展,對他(她)將來參加工作,投身社會有著不可估量的幫助。進而認識到,研究性學習和其他學科學習一樣,都需要投入時間,只要合理分配兩者之間的學習時間就可以達到兩者兼顧的目的。
【中圖分類號】G623.4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3-0068-01
新的地理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地理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地理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地理學習必須改變過分重機械記憶而輕理解記憶、過分重學習結論而輕學習過程、過分重知識“再現”訓練而輕知識“遷移”能力培養的傾向,把實地觀察與調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作為學習地理的重要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科學態度、信息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1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學生建立地理學習的需求感與內驅力
在以往的地理教學中,常常存在著嚴重脫離生活的傾向。由于過分重視用規范的、科學的語言闡述地理事物,往往從概念到概念,加之過多的地名與地理事實的記憶很少能夠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因而,學起來比較抽象,令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其實,地理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識與技能。如:服飾與地理;飲食與地理;住房與地理等都說明生活中處處有地理,生活離不開地理。因此,“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作為地理課程改革中最強調的理念之一,能夠真正的將學生從純粹的“科學世界”重新帶回到他們的“生活世界”。通過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將五彩繽紛的生活景觀,多種多樣的社會生活現象與問題,有選擇性的帶到地理課堂教學中來,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如:學習《中國的旅游業》,教師就可以結合家鄉的旅游資源“千山風景區”來豐富課堂教學,教師甚至可以將學生重新帶回到“千山風景區”之中,讓學生親身去感受家鄉美麗的自然風光,體會旅游資源給家鄉經濟發展帶來的益處,進而引發學生對旅游區的建設與保護等諸多問題的思考。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正確鑒賞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觀,增強“提高生活質量”的意識,使學生學會與創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更能讓這些每時每刻都處在社會生活環境之中的學生通過面對現實生活,增強生存與生活的能力。從而對地理學習產生一種需求感與內驅力,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提升地理學習效率。
2 加強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的地理學習理念要求地理課程的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愿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強調知識理解的質而不是信息的量,因此,要改變師講生受的傳統方法,倡導交互式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向教師質疑,與教師進行平等的對話與交流;倡導學生之間為促進學習而進行的各種討論,改變過分注重記憶、被動模仿的學習傾向,把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作為重要的學習方式。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地理學習中,對于一些通過學生親自參與或者操作就能獲取的知識與基本技能,一定要交給學生在合作與探究中自主完成。如:學習《等高線地形圖》,教師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組織學生自制等高線地形模型。通過組織學生課下分工準備橡皮泥或泡沫塑料等材料,課上小組合作用橡皮泥自制等高線地形模型,讓同學們在合作與探究中彼此協作、相互啟發,在自己動手親自操作中,自行完成橡皮泥等高線地形模型的制作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等高線地形圖是如何得來的,由此直觀的認識等高線的特點。這種主動參與教學的合作與探究,不僅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更能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件趣事,從而進入學會、會學和樂學的境地,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重視地理研究性學習。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
劉國正是當代著名語文教材改革家和語文教育理論家,在語文教育界有重要影響。他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材的編寫和審查工作,對語文教材有精深的研究,對語文教育的其他方面也有深刻的見解。他繼承傳統,而又不拘泥于傳統,能夠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他重視宏觀研究,而又不忽視微觀研究,主張二者要并重。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他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教育思想,比如他提出語文訓練要實與活相結合,語文教學要與生活相聯系等思想,在語文教育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我國教材領域長期實行“一綱一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教材作為主要教材,被全國的學校使用。劉國正作為人教社的編輯,他的思想不可避免要通過所編教材體現出來,這樣便或多或少地影響到我國的語文教育。而對這樣有重要影響的語文教育家,語文教育界的研究是比較少的。理論界對“三老”(葉圣陶、呂叔湘、張志公)和于漪、錢夢龍等特級教師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得比較多,而對作為教材編者的劉國正研究得比較少。如果說“三老”的語文教育思想反映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語文教育的狀況,那么劉國正的語文教育思想則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語文教育的新發展。研究劉國正的語文教育思想,對于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語文教育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劉國正的語文教育思想不僅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而且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他的思想植根于我國語文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沃土,根深而葉茂,對當前的課程改革和以后中國語文教育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一、劉國正語文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
(一)“實”與“活”的思想對課程改革的啟示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語文課程改革,取得了很多成績,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將會影響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其中一個突出問題是在課堂教學中輕視語文訓練,追求“活”而忽視了“實”。如果我們溫習一下劉國正的論述,就會發現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
劉國正認為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是工具性和思想性,教學要實現工具性與思想性的統一。工具性意味著要重視語文實踐,要多進行語文訓練,而思想教育是在此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實現的,進行語文教學不能脫離訓練進行空洞的思想教育。進行新課程改革以后,有些老師不敢談訓練,以為談訓練就是走老路,不符合新課改的精神。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語文教學離不開訓練,就好比賽跑運動員離不了跑步訓練一樣。要正確理解“訓練”的含義,它不僅包括做習題、試卷,而且包括一般的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練習。
進行語文訓練要處理好實與活的關系。實和活的關系是辨證的,只有實沒有活是不夠的,只有活而沒有實也是行不通的。有些教師一味追求活,課堂安排很多討論、表演,卻沒有進行最基本的語文訓練,這樣的教學是沒有根基的。教學必須在“實”的基礎上求“活”。當然,有些老師對改革持觀望態度,堅持傳統的“五段式”教學方法,語言訓練機械呆板,這也是不行的,必須使訓練方法靈活起來。總之,要處理好實與活的關系。
(二)語文生活觀對理解新課程理念的啟示
劉國正倡導語文教育要與生活相聯系,在語文教學中,無論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是發展智力、進行思想情感教育,都必須以“聯系生活”為前提。新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加強課程與生活的聯系,《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上說:要“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這和劉國正的語文生活觀的精神是相通的。
受傳統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地區的語文教學仍然局限于課堂、教材,沒有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學習劉國正的語文生活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課改精神,更好地展開教學。劉國正說:“聯系生活指的是一種教學指導思想,而不是一種教學方法。它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種活動之中,課堂方寸之地聯系著大千世界。”聯系生活并不是要求教學的每一階段都要與生活相聯系,而是要求教師有這樣的意識:語文課程教學與生活是天然地聯系在一起的,在教學中要設法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聯系生活的空間是廣闊的,方式是多樣的,特別是一些絕好的契機,是難以預計的,重要的是教師要處處留心。
語文新課程增加了一項新的學習內容――綜合性學習,這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是書本學習和實踐活動的結合,既有課內的學習,又有課外的學習。劉國正的語文生活觀對于理解和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具有啟示意義。劉國正認為,學習語文的天地除了課堂,還有校園、家庭和社會,后三個場所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場所;要聯系學生的生活開展語文活動,抓住學生的關注點、興奮點,這些觀點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精神是相通的。通過學習劉國正的語文生活觀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能更好地理解和實施綜合性學習。
《新課標》關于綜合性學科的設立,研究性學習、綜合性學習和合作學習方式的提出,極大地刺激了當前各科的教學,促使了廣大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迅速改革,可以說,研究性學習已經引發了當前教育領域的一次大變革。其實,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學習不是現在才有,而是現在才引起我們的關注。早在我國古代,文史哲就密不可分。可見,語文從來就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的工具性和基礎性與生俱來地決定了語文在自身學習中的整合性和實踐性。所以說,語文學科綜合性學習不是缺乏有關資料,而是缺少具體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那么,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落實綜合性學習呢?
一 找準契合點,大膽整合
典型新穎的成語故事、翔實科學的有關史料、歷練情操的文化積淀,是語文與歷史契合點的三大突破口;人文、方言、宗教、生態系統的保護等,是語文和地理學科整合的著手處;數理化學科的定義定理的表述以及邏輯推理的過程,則是語文學科說明文教學,特別是語言的歸納概括、根據已知信息推斷新信息、長短句變換等語文能力的支撐點;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同思想政治學科的宣傳教育性,正是二者整合的前提,后者強調道德法制的規范性作用,前者強調熏陶漸染的提升作用。同是語言學習的外國語教學,我們應充分尊重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在此基礎上,注重各種文化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將重點放在不同文化的比較上。總之,找準“契合點”是學科間的前提和基礎,因為它直接影響著語文學科綜合性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二 充分發揮語文學科人文性的作用
如我國自行研制開發的“神舟五號”飛船上天,物理學科側重的是重力、加速度等,化學學科側重大氣酸堿度、飛行環境等,數學學科可能側重飛行軌道、各種參數等,地理學科要研究大氣狀況,歷史和政治學科可能關注科學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綜合國力發展水平等,而我們語文學科則要充分利用相關的報道訓練學習者對重要信息的辨別、篩選和歸納概括能力,新聞報道寫作能力,如利用相關的報道材料訓練學習者的語言壓縮(概括)能力、寫作新聞報道的能力。這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習者強烈的探究心理,及時組織一場由各科老師參與的熱點問題討論會,讓各個學科發揮其特長,身體力行地引領學習者關注生活、關注科學,激發其學有所用的學習意識,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培養學習者實踐精神和綜合性學習的意識。
三 大膽探索,努力實踐
嘗試多種多樣的適合綜合性學習的學習方式。
1.組織辯論會
如圍繞“三峽工程的利與弊”這一論題,語文老師認真組織文綜老師參加,語文老師從學生的語句修辭、中心與材料等方面評價,歷史老師從人類的進步角度引領,地理老師從人文地理方面拓展,政治老師從思想政治方面分析總結,最后再由地理老師做簡短的綜合性評價。
2.學寫調研報告
語文老師可參照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教材,主動與該科教師合作指導學生寫好實驗報告。語文主要應側重于語言的準確性,實驗過程表述是否清楚等,讓學生養成語言精練、思路清晰的良好語文習慣。
3.再現歷史,展示自我
課堂滲透應是“科際”合作最常用、最便捷的一種形式。如在講述人物傳記類課文時,可插入一些歷史課本上有關的內容;在學習說明文時可以聯系一些其他學科課本上的相關內容,幫助理解課文。
1.“問題”越多越好,不注重地理知識學習,只圖表面熱鬧;2.“問題”針對優生,而忽視學困生;3.“問題”設置單向流動,往往教師自問自答,不給學生探究機會;4.“問題”對象限于師生間互動,忽略生生之間互動;5.“問題”建構按預案進行,忽略課堂狀況變化,特別是公開課;6.“問題”脫離學生生活實際,不能貼近生活中地理;7.“問題”脫離學生現有地理知識與技能;8.每節地理課皆“問題”,忽視課程資源多樣性,特別是現代教學手段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優化組合;9.在試卷評析、練習評講課,誤認為試題、練習就是問題,忽略“問題”情境建構;10.“知識”型問題多,探究型問題少,無需學生思維啟動;11.問題由學生分組討論,忽略教師主導性,猶如巡視考場,一晃而過,到規定時間,聽取匯報,草草結課; 12.只允許教師設計問題,不讓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13.開放性問題,不注重探究過程,而注重結果,當學生答非所問,一口抹殺,導致學生失去學習激情;14.對學生錯誤回答,簡單評判為“Not”,不設置腳手架,引導學生調動運用已學知識,逐步解決問題; 15.“問題”過大,不逐步給出問題信息,導致學生沒有逐步探究嘗試、機會;……
如何防止上述誤區出現,筆者淺析如下:素質教育是時代賦予地理教育的歷史使命,我們必深刻研究影響地理教育內外部條件,領會高中地理課程理念內涵,理解其內容結構,轉變教育觀念,提升教學理念。在建構地理問題情境時,遵循“因情制宜”原則,這里講的情包括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班級,不同學生,不同課堂時間段,不同課堂情況,不同課程資源。
一、注重教師“導”與學生“主”相結合
建構問題情境,應考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片面將問題與答案,猶如生產流水線,單向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失去自主發現,探究問題機會,變成自問自答,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來,另外注重學生與學生問題情境建構,因為生與生間有他們特殊語言表達,思維啟動方式,生與生間交流,探究合作,學生對地理知識更易領會、理解,情感上更易接受,也有利于學會尊重與理解,競爭和合作,關心和交往。
二、建構滿足不同學生不同地理學習需要的“問題”情境
一個班級中學優生,學中生,學困生,性格外向與內向等等個性差異,建構“問題”必須給不同學生都有自主參與探究機會,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難易結合。
三、提高問題情境質量,適度貼近學生生活,培養學生地理素質
例如,學習“山區農業資源開發――以南方低山丘陵區為例”這一節單元后,可結合本地實際,如:安溪茶產業開發,組織學生進行以下探究活動:
(1)茶葉生長特性;(2)茶葉生長有利自然條件(氣候地形土壤水源);(3)茶產業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4)收集資料:茶葉優勢資源系列開發方向;(5)茶產業繁榮發展同時給本區帶來主要生態問題,茶葉“農殘”問題應采取什么措施建議;(6)可要求學生寫成鄉土小論文,進行生與生間交流;通過上述探究活動,使學生將地理原理規律應用于社會實踐中,體現有用地理,使教材知識提升為自己認知,在實踐中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貼近學生周邊環境,注重教材知識再創造、再加工
例如關于黃赤交角,可創設其變化(變大、變小、等于90°、等于45°、等于0°)對某地晝夜長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五帶范圍變化的影響,再如:說明日出、正午、日落方向及與物體影子朝向關系,可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觀察室外太陽在天空中位置,樹木影子朝向,這樣問題情境,才能體現趣味性、現實性、有效性,避免背誦現成結論,也才能使學生知識拓寬、深化。
五、注重學生問題意識建構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李政道教授也說:“求學問,需要問,只學答,非學問”,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經過解惑,才能不斷創新,產生新問題,所以在教學中提倡,創設提出問題――釋疑過程與方法――解決問題――發現提出新問題的模式。
例如:可繪制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正弦曲線軌跡圖,結合教材二分二至光照圖,引導學生自主觀察發現探究,晝夜長短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與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位置關系,使學生思維啟動,新舊知識聯系,碰撞,產生困惑、疑問,也就有個“問題意識”。
六、注重問題探究時間安排,注重問題思維過程方法、評價與問題結果相結合
問題探究,應留給學生思考時間,聯系知識產生思維火花。另外一節課須留有空余時間,讓學生反思,由問題到理論再升華,這樣學習才是有效。
對學生評判不是簡單的對與錯,而應逐步設置腳手架,使學生有探究機會,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見解或錯誤,要寬容,理解對待學生“天真”回答,因為這是創新思維開始,不能一棍打死,抹殺學生態度與熱情。
七、注重問題探究思路設計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