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5 11:31:1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財務實習計劃,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什么是財務狀況分析
財務分析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吸收了現代經濟學與企業管理的理論與方法,是財務學與經濟學的有機結合,是現代企業科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和工具。它是為企業的投資人、債權人、經營人級其他關心企業的組織或個人了解企業過去、評價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或依據。盡管不同企業的經營狀況、經營規模、經營特點不同,作為運用價值形式迸行的財務分析,歸納起來其分析的內容不外乎償債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獲利能力分析、發展能力分析。
二、雅化集團公司概況
四川雅化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四川省雅安化工廠,2001年9月、12月。雅安是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同意雅安化工廠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原雅安化工廠經營中的債權由新組建的公司承擔。2003年11月26日更名為四川雅化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集團從2001年到2012年經過了多次的變革。期間,經過了9工商變更登記,(別是2003年10月21日、2006年6月4日、2007年5月25日、2007年11月27日、2008年9月18日、2008年12月30日、2010年12月2日、2011年5月7日、2012年5月31日),
2001年開始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注冊資本由876.20萬元增長到3200000萬元。2010年11月9日在深圳證劵交易所股份上市交易。雅化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民爆產品定點生產企業、四川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民用爆炸物品生產廠商。目前,集團現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27個,包括民爆生產公司、經營公司、爆破公司、運輸公司等。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雅化集團已成長為國內優勢民爆器材生產企業,2010年集團工業生產總值居四川省民爆行業第一位,全國民爆行業第四位。
三、研究的目的
在當前的這個社會鞭炮煙花是各種大型慶典和活動的必選品,而且近幾年的煙花爆竹的使用更加的頻繁,尤其是中國的春節期間,到處都是煙花爆竹的聲音,更甚至現在人們的結婚慶典也喜歡用這些來增加喜慶和氛圍。所以導致現在煙花爆竹的銷量逐漸增加,一個個的爆破企業也隨之增加。可是現在國家提倡生態建設,煙花爆竹的使用會照成空氣污染,嚴重的還會造成事故,于是政府要求部分地區,尤其是城市嚴禁燃放煙花爆竹。所以這就又影響了爆破企業的一部分營業收入。在這樣的情況下,雅化集團的的盈利也受到了影響。
四、雅化實業集團主要財務狀況
2010年,公司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公司克服了各種困難如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線技術改革、新工藝進技術應用及市場需求不均衡等困難,積極做好資源調配應對市場變化,各公司、個系統協同作戰。攻堅破難、共同努力,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增長。
2009-2011年主要財務狀況營業收入2009年為638,733,034.79元、2010年為763,097,888.72元、2011年為1,105,596,009.01元,10年比09年增加19.47%、11年比10年增44.88%。利潤總額2009年為155,284,171.46元、2010年為184,078,320.37元、2011年為240,940,135.94元,10年比09年增加18.54%、11年比10年增加30.81%
凈利潤2009年為137,255,726.56元、2010年為164,515,318.67元、2011年為189,999,685.41元,10年比09年增加19.86%、11年比10年增加15.49%。毛利率2009年為52.01%、2010年為48.80%、20110年為42.19%,10年比09年增加了41.48%、11年比10年減少了6.61%
從上表的財務數據情況來看,集團09年-11年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都在逐年增長,主要原因是因為公司成功并購柯達化工及傳統市場業務量的增長、銷售收入的增長引起利潤的增長。但每股收益率卻出現異常情況,大幅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凈資產的不穩定增減導致。公司毛利率較上年都有多下降,主要是報告期內,硝酸銨等原材料采購價格較上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公司原材料是公司生產成本的主要部分,原材料的價格變動較大程度的影響著公司的利潤,所以公司在原材料漲價的情況下,通過加大成本控制,是毛利率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五、雅化實業集團資產結構分析
所謂結構就是各類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各類負債占總負債的比重,不同的所有者權益占股東權益總額的比重。流動資產變現能力強,資產風險小;流動資產比重大,資產流動性強,風險小;與當前償債能力有關。流動資產比重上升,說明資產的流動性增強,償債能力增強;也預示流動資產有閑置,公司盈利下降。固定資產比重下降,說明固定資產更新和磨損不同步,是固定資產規模下降;也可能是公司的經營戰略發生了變化。
雅化集團的資產結構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中流動資產2009年是25,785.92萬元、2010年是153,471.62萬元、2011年是107,992.37萬元;固定資產2009年是12,064.69萬元。2010年是16,029.91萬元、2011年是24,198.69萬元;無形資產2009年5,011.44萬元、2010年是4,909.43萬元、2011年是9,090.48萬元。
2010年和2011年的流動資產比2009年高出很多,但相比2010年2011年又有所下降
主要是因為公司并購問題所引起的導致貨幣資金流出、銷售收入的增加、預付雅化工業遠去徒弟款項、存貨需求量增加。固定資產逐年增加,可以看出集團的銷售狀況越來越好。無形資產也在逐年增加。由此可見,雅化集團在經過重組控股之后,企業產品的市場需求量旺盛,經營規模大幅度擴大,控股企業當期投入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在加大,企業處于蓬勃發展時期。
六、雅化實業集團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包括本金和利息。償債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償債能力是與企業有關的人員都重視的問題,他們關心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通過償債能力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財務風險程度,有利于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
長期償債能力分析是企業債權人、投資者、經營者和與企業有關聯的各方面等都十分關注的重要問題。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的目的也有所區別。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它反映企業償付日常到期債務的能力。企業的短期償債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流動比率是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速動比率是反映企業即刻償債能力。
雅化集團償債能力分析一般來說,流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流動資產大于流動負債,企業的流動資金越多,對債權人來說短期借款越有保障。這是從短期償債能力分析來看。但是從長期償債能力分析來看,資產負債率越小,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集團09年的速動比率是1.62%,流動比率是1.93%,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是263.56%;10年的速動比率11.06%,流動比率是11.44%,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是1036.92%;11年的速動比率是8.32%,流動比率是8.82%,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是751.72%。說明公司的流動資金相對比較充足,滿足了債權人的短期借款保障。雖然流動比率相對穩定,但用來償還現金債務還是有一定的風險,因此我們不能只憑借流動比例來判斷企業的償債能力,應結合速動比率加以分析會更完善。09年-10年公司速動比率、流動比率較上期大幅度增加是因為公司首次公開發型募集資金似的公司貨幣資金大幅增長;速動比率和流動比率相差不大,主要是因為存貨在流動中的比例較低。但是11年較上期降低的原因是公司并購導致貨幣資金減少。
從表中我們看到10年的資產負債率很低,雖然,資產負債率低表明公司承擔的風險較小,財務成本較低,償債能力較強,但是并不是越低越好,越低就說明該公司在本年度經營趨于謹慎。
七、雅化實業集團營運能力分析
營運能力分析是指主要指企業營運資產的效率與效益。企業營運資產的效率主要指資產的周轉率或周轉速度。企業營運資產的效益通常是指企業的產出額與資產占用額之間的比率。企業營運能力的財務分析比率有: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等。
2009年應收賬款周轉率23.05%,存貨周轉率0.00%,固定資產周轉率5.83%,股東權益周轉率2.30%,總資產周轉率1.49%;2010年應收賬款周轉率20.45%,存貨周轉率0.00%,固定資產周轉率5.43%,股東權益周轉率0.77%總資產周轉率0.67%;2011年應收賬款周轉率24.50%,存貨周轉率0.00%,固定資產周轉率5.50%,股東權益周轉率0.64%,總資產周轉率0.57%。根據這些數據顯示來進行趨勢分析3年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一直保持在一個穩定狀態。存貨周轉率一直保持0.00%不變。說明雅化集團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
對資產的運用和營運能力都保持在一般水平。總資產周轉率明顯下降的2009年到2011年集團的銷售能力不佳。
八、雅化實業集團發展能力分析
企業的發展能力顧名思義就是企業的成長性,它是企業通過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斷擴大積累而形成的發展潛能。企業能否健康發展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外部經營環境,企業內在素質及資源條件等。
通過了解得到2009-2011年集團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從33.39%增長到50.99%,看出本集團的煙花爆竹銷售很好,在呈現上漲趨勢企業的的市場前景很好。再看營業利潤2009-2011年從125.56%-32.01%、凈利潤從2009年的144.81%到2011年降到了15.49%。從這大幅度的減少來看,公司的內部財政管理欠缺完善的管理公司的營業成本及各種費用開支大于公司的營業收入。公司應加大各種費用開支的管理,減少營業成本的。
九、總結
現今社會爆破行業是高風險的行業。一般來講,高風險必定伴隨著高利潤,較高的利潤必然會導致大家都想去干。現在的爆破市場和建筑市場一樣很混亂,進入門檻也比較底,競爭也比較激烈,利潤也一般了。收入和風險不成正比,做的好還可以賺一點,做不好,經濟損失不說,還有牢獄之災。再者現在國家提倡環保,嚴禁燃放煙花爆竹。
在這樣一個現狀下,爆破企業怎么樣穩固自己的市場地位,這就要求投資者認真的分析當前的形勢。面對這樣一個高危的企業,企業應把場地建人在人口稀少的地方,但是要選擇交通方便的地方。加大爆破安全技術的研發,盡可能的減少爆破中會帶來的危害。實行綠色發展。(作者單位:宜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關于財務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張紅艷 2010
一、實施背景
(一)推進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執行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要求。
2009年4月,財政部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的文件,提出了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并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實施。推行會計信息化建設,是會計管理發展的必然要求,對于全面提高會計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推進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提升集團自身財務水平的需要。
集團所屬各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等單位的財務信息系統都是獨立運行,數據獨自存放,而作為集團總部只能通過報表的層層上報和匯總獲得相關數據,通過這種漫長、繁瑣的過程獲得財務信息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集團管理決策的需要,難以滿足集團對下屬公司的統一管理、監督和控制。因此,迫切需要建設集團型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提升集團財務管理水平。只有推行集團財務管理信息化,才能打破信息孤島,為解決信息失真問題提供技術保障。
二、實施歷程
公司將集中式會計核算作為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歷時10個多月順利完成了核算系統的建設。實施的具體工作包括項目調研和系統選型、硬件設備和網絡環境的布置、財務流程的梳理、會計政策的統一、項目培訓和并行運行等工作。
(一)項目調研和系統選型
系統選型是整個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基石,我們在同行業調研及子公司現有軟件綜合評比的基礎上,確定了選用的軟件品牌和第一階段的實施范圍包括:總賬、現金管理、網絡報表、合并報表、固定資產、存貨核算等。
(二)硬件設備和網絡環境的布置
集中式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是架構于網絡上的管理軟件,系統的運行完全依賴于計算機和網絡環境。經過前期調研成果和技術專家的反復討論,確定設備和網絡環境的部署方案。
1.服務器架設方案
經過多次協商,基于系統安全性和項目經濟性的考慮,最終確定采用雙數據服務器,單應用服務器,異地數據備份的方案。
2.硬件及網絡配置標準
針對系統前期調研中了解的一些突出問題和情況,基于系統運行高效性和各方職責明確性等方面考慮,按照“誰定標、誰負責,誰使用、誰采購”的原則,由軟件供應商出具《硬件及網絡配置建議方案》,由集團各單位按照此方案的要求自行采購和維護。
(三)統一會計政策,制定配套措施
為了保證系統實施的效果,結合各子公司的核算特點,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規范、整合集團財務信息資源。一是搭建數據高度一致的財務信息管理平臺。二是制定統一的會計政策和報表系統。三是制定《系統操作手冊》和《系統運行管理制度》,明確部門、崗位的職責分工,系統操作管理程序和安全管理措施等,進一步規范財務會計工作流程。
(四)系統分階段實施簡圖
系統的具體實施主要分四個階段:實施準備階段,實施建設階段,切換運行階段和項目驗收階段。
三、幾點體會
經過7個多月的項目實施歷程,3個月的新舊系統并行運行和近1年的獨立運行,我們獲得了寶貴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實施經驗,培養和鍛煉了一批年輕的業務骨干。會計核算項目實施的成功,為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提升了進一步深化項目實施的信心。
(一)集中式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施關鍵點。
1.財務管理信息化理念的轉變——注重與會計電算化的區分
企業集團的財務信息系統建設與以前單個企業會計電算化的實現是有著本質的區別。單個企業的會計電算化是以實現代替手工記賬為目標的,可以理解為僅僅是會計核算工具的更換。而企業集團的財務信息系統的建設,涉及很多方面內容,包括業務流程重組問題,編碼標準化問題,會計政策、管理權限的分配問題等。其更加注重解決企業之間的關系,實質是一次集團財務的梳理和提升。
2.準確把握自身的特點和需求
雖然目前社會上已經有比較成熟的財務管理信息化管理軟件,但由于集團產業鏈的各環節之間存在行業性差異和業務性差異,集團內部各部門、單位的信息實現程度存在差異,人員年齡、受教育程度等綜合素質存在差異,并不能過分的依賴軟件的通用模式,必須結合自身行業屬性、業務特點和財務特性等情況,分析內部系統建設中可能存在的難點和問題,并據此建立立項建設。
3.加強項目培訓,打造核心團隊
由于實施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軟件產品更新換代,而“管理”的升級,特別是財務流程的梳理和再造,必將導致財務日常操作模式的大幅調整,因此做好項目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是財務管理信息化項目建設的重要保證。
筆者對此的體會:一是要開展以知識轉移為目標的關鍵用戶培訓,打造一支經驗豐富、溝通能力強、整體素質好的項目核心團隊。二是要開展以提高整體素質為目標的全員用戶培訓,保證操作層所有人員具備日常操作的能力。
(二)集中式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價值初步體現
1.梳理集團財務流程,統一會計核算管理。通過財務流程的梳理和規范,進一步優化內部財務流程,建立了統一的會計信息平臺,規范會計核算,實現資源共享。
2.提高報表效率和質量。財務信息系統運行一年以來,合并報表披露周期由原5-7天時間縮短為2天。同時,系統實現了自動對帳、自動生成合并報表,避免人工計算編制的失誤錯漏,使報表的質量大為提高。
3.方便各級管理層的監管。通過集團總部二級公司三級公司的穿透式監控,財務監督實現了從事后的選擇性檢查過渡到事中的全覆蓋監控。
4.財務文化衍生的重要載體。集團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推進,以財務信息化系統的功能、權限設計來體現和落實集團的管理意志,進一步形成和完善集團財務文化的塑造和延伸。
(一) 不能及時準確地提供實時財務信息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企業雖然已經拋棄了傳統的手工財務管理模式,大量使用計算機進行電算化管理,但是在財務問題的處理上仍是單個問題的逐一處理,沒有從總體上進行整合規劃,使得許多獨立問題之間缺乏聯系,隱性成本升高,財務管理效率下降。而且,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中,無論是手工錄入還是電算化管理條件下,都具有事后核算的特點,財務信息不能即時的、動態的反應出企業的財務狀況。企業經營者在決策時,由于缺乏關于資金、物質、人力資源等即時準確的信息,無法準確把握時機,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從而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 財務信息共享性差在傳統的財務思想中,財務部門在采集數據時,由于受到管理模式思想和技術的制約,將業務的全部數據進行分類,通過判斷經營活動數據與財務的相關性,即是否影響財務報表等財務賬面數據,來選擇財務系統所要采集的信息。這樣傳統財務系統僅僅采集所有信息中與財務有關的數據,對業務活動的全部信息缺乏完整記錄,同一經營業務數據被分割存放在不同部門人員手中,財務人員只掌管其中的一個子集,導致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暢,無法實現信息及組織知識的有效共享。
(三) 企業財務管理基礎薄弱傳統的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模式具有分散性特點,網絡技術也相對落后,由于無法對信息進行及時反饋,對下屬控制力不強以及辦公效率低下等原因,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無法適應網絡經濟發展的要求。對中小企業信息化程度的調查表明,我國中小企業中有80.4%的企業具有互聯網接入能力,將互聯網用于企業信息化已經是44.2%企業的選擇。傳統的思想認為,計算機設備的運用即可成為信息化,認為會計電算化即為信息化。在這樣的思想的指導下,信息系統在大多數企業中只是具有記錄、查詢、匯總數據以及輸出報表等作用,作用局限在為管理者提供分析和決策的有用信息,僅僅在提高信息加工和獲取效率上起作用,對企業改善企業管理流程,建立基于信息系統的競爭優勢以及提高企業效率等方面作用甚微。因此這樣的傳統思想嚴重影響了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建設。
(四) 企業需要的復合人才不足現代企業財務供應鏈的建設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這類人才應該不僅具備企業財務的專業知識也應該精通軟件開發和應用。在新系統建立的過程中,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模式之間由于差異會出現碰撞,全新的財務理念也給財務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這使企業暴露出了人才問題。雖然企業內部擁有各種專業人員,但是同時具備企業財務和軟件開發應用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懂得財務會計的人才,往往對信息化知識知之甚少,精通信息化知識的人員,往往有缺乏財務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在一些掌握兩種知識的人才中,多數只是了解皮毛,在知識和經驗上的積累都顯得不足,給企業財務供應鏈建設帶來了困難。
二、財務供應鏈管理系統構建思路
(一) 采購與付款管理系統
采購管理模塊是服務于生產的,傳統管理中,是采用手工方式,主要任務根據生產的需求,結合對庫存量的計算確定采購量。財務管理信息化后,采購流程依據信息系統轉變為,先由采購人員在財務供應鏈管理系統里面生成采購訂單,經過相關部門審批后,倉庫依據訂單驗貨。由于整個過程的信息化,數據實時、全面的反應到財務人員手中,有利于企業掌握原材料的庫存儲備情況,再結合企業自身現金流等財務考慮后,制定準確的采購計劃。信息化同時能夠對選擇供應商,確定采購訂單價格以及處理采購發票時進行實時監控,在降低企業采購成本的同時,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采購管理模塊還能在生成訂單時,搜集和整理所有的訂單數據。將應付賬款以及交易對象的相關信息根據需要整理起來,確定付款順序,給企業管理應付賬款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二) 存貨與倉儲管理系統“零庫存”是許多企業存貨和倉儲管理的目標,傳統的管理模式中企業對存貨和倉儲的管理是對庫存成本的優化,希望通過庫存成本的最小化達到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的目的。但是存貨和倉儲的時間優化也很重要,隨著信息產業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企業通過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實現對時間的優化成為可能。在信息化的財務管理系統里,信息避免了逐級傳遞,在同一時間可傳達到數個部門和供應商,有利于管理層對變化的需求做出迅速反應,在更廣闊的范圍內搜集數據和相關信息,減少不確定性,從而減少庫存。準確的庫存信息有利于企業實現對訂單的統籌處理,加快訂單的響應速度,縮短供貨時間,迅速應對市場的突發狀況,戰勝對手;各部門之實現信息的相互共享,有利于企業全面的掌握貨品的庫存和在途情況,對現有庫存。固定資產。運輸工具實行重新分配,以達到最低水平,實現以信息代替庫存的目標。
(三) 銷售與收款管理系統銷售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實現過程,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銷售實現的好壞直接關乎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企業的信息都是采取手工錄入,加上產、銷、供、存等方面會產生大量數據,手工信息處理量大,處理程序復雜,使得數據反饋出現滯后性,經營業務和財務處理的時間匹配度低,給企業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財務供應鏈管理為企業業務數據的傳遞提供了順暢的渠道,保證了從銷售合同的簽訂到合同完成的整個經營活動數據的實時獲取和傳遞。在財務供應鏈管理系統中,銷售管理模塊可以在銷售人員實現銷售時,生成銷售發票,自動生成會計憑證,并將數據記錄到相關賬簿中,為計算機自動生成業務明細賬、總賬提供保證,避免了不同部門之間賬賬不符、賬證不符的問題。銷售管理模塊也可以實現應收賬款的實時管理,嚴格控制客戶的信用度,有利于企業及時催款和對賬,避免壞賬的產生,減少企業因壞賬而產生的損失。對于產品的可供分配量、現存量、可用量、不可動用量和在途量進行動態分配,按照銷售目標控制企業的銷售業務。通過以上這些作用,財務供應鏈實現了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有利于企業進行存貨和銷售管理,對企業的應付賬款和應收賬款做出更為合理的安排,為企業的戰略化發展提供決策支持依據。
關鍵詞:
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信息系統;財務管理
一、會計信息化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
近年來,信息化浪潮沖擊了財務管理的每一個組成部分,尤其是會計信息化的管理形式,已經改變了財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形式和組織結構,影響了事業單位管理層的決策模型。會計數據處理工具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速運轉的計算機以及發達的互聯網,會計信息數據不僅種類和數量巨大,而且信息傳遞的途徑和方式也是復雜多樣。而事業單位財務信息主要產生于相關社會活動,是社會活動狀態、特征及其變化的數據反映,會計信息化能夠將一些雜亂無章、具有時間順序的數據,通過計算機和專業技術軟件進行整理、加工、處理和提煉,最后生成有用的財務信息及其他經濟信息。會計信息化是事業單位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信息系統是對信息進行系統化的綜合,是以信息的加工、處理和提供為目標而建立起來的一種系統,信息系統主要是提供有效的合乎要求的信息,信息系統不僅是事業單位持續發展的源動力,也是考察事業單位運行情況的重要依據。會計信息化作為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為提高經濟效益、加強經營管理和經濟管理提供以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在事業單位管理系統中,決策是整個管理的核心點,而決策的正確性直接取決于能夠獲得及時、準確可靠以及充分的信息,會計信息系統在事業單位管理系統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會計信息化是建立會計信息系統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會計信息系統是事業單位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會計信息化是成就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系統的關鍵,會計信息化建設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關鍵。
二、會計信息化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重要的運行內容,也是具有重要價值形式的管理方式,是單位管理工作的核心組成部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必須基于本身組織活動存在的客觀財務活動與關系來進行,是對相關經費和資源配置和運用中財務關系的經濟管理工作。雖然事業單位財務核算工作相對簡單,但是在事業單位的特殊性質下,其財務管理工作尤其是對會計信息化應用方面還是相對薄弱的。
1.事業單位缺乏財務信息的傳遞意識
會計信息系統將收集、加工、變化處理后形成的財務信息,通過一定的信息載體和渠道,及時進行信息的共享和傳遞,而事業單位由于本身對會計信息的認識不夠全面,沒有將會計信息與管理決策進行有效結合,于是事業單位缺乏對會計信息傳遞功能的認識,而財務信息的傳遞是會計信息系統運行的重要“血液”,事業單位沒有充分發揮和利用會計信息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也就使得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系統形同虛設,會計信息系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此,事業單位由于本身對財務信息的忽略,在會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無法充分發揮會計信息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降低了會計信息化的財務管理作用,會計信息化系統存在嚴重的功能缺陷。
2.事業單位對會計信息化的控制力度不夠
事業單位雖然本身會計核算相對簡單,但是也是具有大量的會計數據和財務信息的,在長年累積的大數據面前,事業單位對會計數據和信息的處理能力顯得尤為不足,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系統沒有建立適合本身活動特性的系統信息流程,同時對于系統信息流程的控制能力不足,沒有建立與會計信息化相配套的控制功能模塊,會計信息系統的控制功能主要是財務信息在系統信息流程中必須保證信息質量,并且能夠完整及時反映單位本身的項目活動情況,而事業單位還沒有建立與之相配套的信息控制體系。一方面,事業單位對會計信息系統的信息流程關注度不夠,會計信息系統流程是信息流動的重要過程,每一個流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事業單位沒有足夠重視信息系統的流程是無法保證會計信息有效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主要是為了取得會計信息化帶來的相關數據信息,最終為提高單位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服務,這就對會計信息數據的質量和及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事業單位還沒有對會計信息化建立有效的信息控制體系,對于會計信息數據質量的控制水平還不夠。總之,由于事業單位沒有充分認識到會計信息流程的重要性,缺乏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有效控制,對會計信息化的控制能力明顯不夠。
3.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制度無法適應會計信息化建設
會計信息化對會計工作管理的方法、程序、核素體系產生了巨大影響,建設會計信息系統必須調整會計管理制度使其與會計信息化相適應,只有配套的會計管理制度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可靠、正常的運行,會計信息系統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會計信息化崗位責任制、操作管理制度、計算機硬件管理制度以及會計檔案管理制度等。目前我國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人員會計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對于會計信息化管理制度也不夠了解,在會計信息化管理中時常會出現與其要求相悖的情況。就會計信息崗位責任制來說,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崗位責任制必需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責的基本要求,崗位包括基本會計崗位和電算化崗位,在電算化會計崗位中事業單位財務人員還沒有熟練的會計信息管理、操作和維護技能,尤其是數據分析和軟件操作方面。同時,事業單位也沒有對會計信息管理軟件進行二次開發,沒有將自身特性與會計信息化管理要求進行有效的結合,更加沒有建立會計信息化軟件管理部門,缺乏對會計信息化軟件管理的專業能力。總之,事業單位沒有根據會計信息化建設調整會計管理制度,而且還嚴重缺乏對會計信息化軟件的管理能力。
三、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水平的建議措施
1.大力宣傳會計信息化建設,提升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
會計信息化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方向,事業單位必須盡早實現會計信息化,實行會計信息系統管理,是促進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更是事業單位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保障。因此,事業單位必須正確認識會計信息化,大力宣傳會計信息化建設,定期調動相關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會計信息化管理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會計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專業技能,另外還可以引進會計信息化軟件建設的高級專業人才,提高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水平。此外,會計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化建設工程,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不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還涉及到單位內部各個部門,事業單位必須提升會計信息化重要性認識,并協調單位內部各部門間的關系,共同建設好會計信息系統,充分發揮會計信息化的各種功能。
2.健全會計管理制度,鞏固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制度保障
事業單位要順利運行會計信息系統,就必須對會計管理制度進行必要的調整,這是保證會計信息化系統正確運行的基礎,健全會計信息系統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強會計信息化操作管理,提高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管理水平;其次,增強會計信息化崗位的責任意識,切實做到工作有檢查,事事有責任,并提升電算會計崗位的專業水平和職責能力,重視會計信息數據的管理、操作和維護工作,健全電算化會計崗位,落實相關職責;最后,完善計算機軟硬件和數據管理制度,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的維護以及信息數據的維護,規范會計信息系統的維護工作,保證計算機設備的安全和正常運行,確保會計數據和會計軟件的安全和規范,同時健全計算機軟硬件出現問題時進行故障排除和維護的管理措施,保證會計信息數據的完整性。
作者:馬曉艷 單位:江蘇灌南縣教育局
參考文獻:
煤炭企業作為國家動力能源的主要生產基地,由于其單一性、生產銷售、管理復雜等方面的限制,會計信息化并未進一步獲取煤炭企業的認可。特別是在中小型煤礦,決策層的思想還停留在“產量是第一”的觀念上,固守著“產量”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重生產輕管理,重產量輕產效,重制度輕執行;加之企業現有會計軟件功能的局限性、缺乏具有綜合能力的會計人員、資金短缺、業務鏈脫節等諸多因素,會計信息化被定格在會計電算化層面上,會計軟件現有的功能沒能得到充分的應用,會計人員的管理決策職能被拒之門外,生產、供應、機電等各職能部門沒能與會計部門形成網絡化的信息資源,領導層的決策依據停留在財務部門的“死數據”上。有的煤炭企業甚至出現了“年年產量創新高,年年虧損創新高”的局面,剔除市場供求等外部因素,企業內部管理虧損又是多少呢?煤炭企業走出陳舊的會計核算模式,走出會計電算化,實現會計管理信息化,不僅是會計人員職能的轉換,更是企業領導層思想的一次重大變革。
1 建立財務會計信息化管理平臺
大多數煤炭企業的財務部門都是以一個獨立的核算中心存在,即使實現了財務部門內部會計軟件的網絡化,也沒有實現企業供應、生產、安全、銷售等部門業務鏈溝通與網絡銜接。財務部門作為企業信息源中心,孤立地提供著企業經營信息。建立財務業務網絡化信息平臺,就是打破財務部門現有的孤島形式,通過企業內部局域網,在財務部門建立企業信息源集散中心,將財務部門以外的外源信息,包括企業的采購、生產、計劃、庫存、銷售、項目管理等基礎信息匯集到企業的財務中心,將這些信息與企業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財務預算、綜合測試、對比分析等手段進行財務決策,為煤炭企業提供真實、準確、有據的經營信息。以供應部門的儲備資金為例:在資源共享的前提下,生產部門依據生產計劃提出生產物資需求;供應部門根據生產需求及材料庫存,制定采購計劃,這些信息都通過網絡平臺傳輸到財務中心;財務中心通過這些信息制定合理的資金計劃,并將資金使用批準情況,通過信息平臺反饋給供應部門,供應部門再進行合理的采購。在這種信息平臺的支持下,財務中心實現了事先控制,不僅使有限資金利用價值最大化,同時可以對供應部門的儲備資金進行監控,在遏制儲備資金超儲的同時,也防止了庫存材料儲期過長、被技術淘汰的現象。
2 創建財務會計信息化系統
建立集團財務信息化系統,就是要將集團財務中心成為群島中的中心島,運用信息技術建立集團公司各子、分公司財務管理平臺。集團財務信息化系統應建立五大模塊:1)會計核算子系統:集團公司規范各下屬各單位統一的會計核算辦法及操作系統,完成對基層單位的賬務處理的監控。2)資金管理子系統:主要是將下屬各單位的資金可操作權限收歸集團所有,便于集團公司對全部資金的統一管理和調配,優化資金運作。首先,要建立集團網銀系統,進行分級授權,通過電子流程完成資金審批、授權、網上支付。然后,網銀系統自動生成資金管理系統信息,自動按日歸集、按日下撥周轉資金。集團內各單位通過資金管理系統,查詢授權范圍內的資金賬戶。3)預算管理子系統:通過集團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實現集團公司年度收支計劃。事先編制預算下達財務限額;事中主要對超標事項警示加以控制;事后分析考核預算執行情況。4)決策支持子系統:整合所有相關子系統信息,對相關數據進行不同模式的表格、圖形分析,提供不同的決策依據。5)輔助子系統:主要是實現財務數據與生產、銷售、人力資源等跨部門的共享,完成會計核算、日常管理、財經法規、工商稅務等的輔支持。網絡架起集團公司與下屬單位溝通的橋梁,達到內外數據共享,集團信息化系統中各子系統的相輔相成實現集團財務的集中核算。
3 會計軟件的二次開發利用
用友、企業之魂等會計軟件為煤炭企業會計核算打開了方便之門。不同軟件有其不同的擅長領域,比如企業之魂的最大優勢就在于它的報表功能,它將會計憑證、賬簿、報表聯結成一套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在完成編制憑證的同時,也完成了會計報表的生成。但其預算管理子系統、決策支持子系統,以及各子系統間的相互融通并不完善。當會計核算子系統和資金管理子系統生成數據時,無法實現與預算管理子系統中預算數據對比,判定是否超預算,對超預算部分不能得到預警提示等,都是該軟件有待開發之處。軟件的二次開發、換代升級就是要滿足企業財務管理在不同方面的需求。
4 激發會計人員綜合潛能
本月完成了鴨業內各財務崗的輪值,明確了各崗位職責、協作關系,了解了合同鴨的投放回收結算流程,掌握了相關業務流程對應的財務核算處理。
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首先,對個別業務的具體操作流程認識不足,不能理解數據對應的業務實質是什么;其次,對于經營財務報表中個別數據間的勾稽關系認識不清晰。
對于上述問題導師均予以一一指導,同時需要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要深化對業務的認識,了解業務實質與財務數據間的關系。
二、公司現狀與未來前景
1、公司發展現狀進一步介紹
(1)棚舍建設,由農戶自建,我們予以建議指導——分擔部分風險;
(2)生產人效,根據投放回收情況,預計生產所需人員數量,積極調整——提高人效;
(3)壞賬風險,養殖戶棄養或者意外事故容易導致相關賬款回收難——壞賬風險較高,管控措施不足;
(4)現階段發展瓶頸,由于本地政府環保管控較嚴,暫無新建棚——制約發展。
2、未來規劃
鴨產品持續深加工,積極拓展鴨血、熟食、羽絨制品等。
三、職業規劃與下階段工作安排
1、職業規劃指導
集團發展已經到了一定規模(但仍處于上升期),系統化、標準化流程都在逐步建立完善,財務共享也即將實施。集團的高速發展變革,也給個人的發展帶來機遇與挑戰,作為集團的管培生,我們備受集團的高重視,也感受到集團對我們的高要求、高期待,我們要立足本職,找準定位,迎接挑戰,抓住機遇,有所作為。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使得信息技術在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化和知識經濟到來的背景下,將信息技術運用到高校財務管理,使財務管理工作與信息化技術相結合,保證高校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能夠有信息財務管理的支持,對于推動整個高校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一、當前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的現狀與不足
目前,國家教育部對高校的教育體制不斷進行改革,以及家長等對學生教育的重視,使得我國高校發展目前的政府政策以及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進一步導致了高校財務管理目前必須適應這些不斷變化的政策和需求,將不同的需求和變革考慮在內,能夠實現高校財務管理的可持續發展。高等學校現存的財務管理模式在轉變的過程中,信息化技術給予了它強大的發展機會和機遇,同樣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因此,首先需要分析高校財務管理現有模式及現狀,具體如下:
1、目前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
當前,雖然很多高校引入了信息化技術進行財務管理,但是都體現為靜態化的模式。該模式是在高校各項財務事務發生后,進行記錄和反饋,靜態的對財務、會計以及其他資料進行反映。尤其是當前很多高校像企業一樣,建立了適合高校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集中記錄了高校日常的財務和賬實往來,高校需要這些信息時,只需要通過輸入到系統中進行搜索,有效的提高了財務管理的效率。高校期末進行扎帳時,將總信息集中性的儲存在信息化軟件之中。我國少部分高等學校已經采取了網絡財務管理模式,將財務管理建立在網絡基礎之上,這標志著管理體制和管理技術的進步。網絡財務管理模式的主要特點表現為:高校的各個部門以及高校下屬的分校的財務往來主要反映在網絡財務管理模式的日常賬務登記簿上,網絡模式會將這些日常業務進行匯總登記,最后生成憑證向高校本部進行傳遞,這種管理模式的最后一步就是由高校總部的財務處對這些憑證進行審核,核查其真實性和有效性,完成最后的記賬工作。這種管理模式就是能夠對高校的各個部門以及各分校的日常財務收支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能夠提升對高校的內部控制,因此,高校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對高等學校的財務管理模式有直接影響。
2、高等學校現有財務管理模式的不足
雖然目前高校應用了信息技術,提升了高校財務管理的效率,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仍然存在較多的不足,主要體現為下列幾點:
(1)分權管理方面。前文分析提到的高校靜態財務管理模式有點類似于分權管理,高等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全部是由各個系部和部門承擔,并且將財務管理的決策權下放到各個系部和部門。這種模式對于高校總財務處部門的工作量的縮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能夠降低高校的財務管理成本,以及促進財務信息在高校各部門之間的流通,但是該模式存在重要的不足就是財務處缺乏對分信息的監督和控制,這造成了高等學校財務總部與分部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直接導致了高校的人事部、各分學院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高校的財務管理目標,進而影響了學校的財務總目標不能在各學院、各部門之間進行落實與實施,影響了財務管理的效率。由于各個層次的管理者有很強的獨立性和管理權力,他們往往陷入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境地,沒有從高校整體利益角度進行考慮,導致了對高校整體利益重視度不夠。直接增加了高校財務管理的成本。
(2)集權管理方面。而前文提到的網絡財務管理模式則比較類似于分權管理,該模式的主要優點就是能夠對高校各系、各部門以及各分院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從而保證高校的總目前在各個部門之間進行貫徹實施與落實。由于網絡財務管理模式對于信息技術的要求比較嚴格,就要求了如果高校采取這種財務管理模式,就必須有一套與其相適應的網絡系統,能夠對各系、院以及部門的信息進行傳遞和控制,尤其是在傳遞的過程中,保障信息的質量。但是網絡財務管理模式的這些要求就要求高校必須支付較高的成本,同時伴隨著高校管理較高的集權化,導致各分院額各部門之間的創造性不足,也削弱了部門之間的應變力。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學財務管理的新模式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為了提升高校財務管理的效率,促使高校財務管理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需要結合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優點以及高校的發展戰略目標,根據信息化技術以及管理學的相關知識綜合考慮。
科學而全面地完善和改造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建立適合高校的信息化財務管理模式。
1、動態協同式財務管理模式的特點
(1)集權與分權相結合。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不同于網絡財務管理模式和靜態財務管理模式,后面兩者僅僅是從集權或分權中的一個角度來進行財務管理,而新的動態協調財務管理則把集權和分權結合起來,進行管理。這種模式既要求高校建立一套統一性的內部管理制度,同時也要求建立一種能夠有效的分配收益和權限的方法。動態化的財務管理模式也要求能夠充分調動各個部門以及學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適當給予這些系和部門以及學院一定的自,從而在整體上把握高校戰略目標的實現,使得高校各部門之間能夠相互協調。
(2)協同合作。新的動態財務管理模式要求能夠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促進高校財務部門與學校內部其他部門、外部供應鏈以及社會上其他部門之間相互協同,促進信息在各個部門之間的流通,從而促使高校的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相互統一,能夠集中進行管理和控制,促進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性。
(3)動態分析。高校財務管理的動態分析要求從高校整體戰略目標的基礎上對高校的各項財務業務進行動態的跟蹤與管理,在考察各個部門的業績和績效過程中,需要制定出相關的動態性財務指標,這些指標必須符合高校財務管理的目標,同時結合已有的信息化管理工具以及新時代下的管理方法,找出高等學校的項目狀況受到的各種可能影響因素,進行動態跟蹤與管理。
2、構建基于信息化的動態協同財務管理模式
信息化時代下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而本文提到的動態協同財務管理模式就是利用網絡技術來進行財務管理,當前很多高校都在建立數字化校園,因此,高校財務管理的發展必須結合這一趨勢,通過引進和建設適合高校本身特點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來促進管理模式的集權與分權的相結合。高等院校的動態協同財務管理模式涵蓋了現存管理模式的有點,在此基礎上加入了適時反饋和管理模塊。該管理模式要求對高校的各系、各院以及各部門之間的需求進行匯總,該模式要求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應該包括賬務系統模塊、個人薪酬管理模塊、項目管理模塊、決策信息支持模塊、動態信息反饋模塊、分析模塊等六大模塊。各大模塊之間應該相互聯系、信息資源應該適當進行交流和共享,不斷提升各大模塊的工作效率。動態協同財務管理模式的最重要部分是以動態信息反饋和分析模塊為核心的信息系統。信息的及時性決定了財務管理的效率。因此,信息技術對于促進高校財務管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開展創新財務管理模式的策略
通過信息化技術來構建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需要高校各個部門、學生和老師的共同參與,這些部門之間的聯系與協調性決定了高校財務管理的戰略措施能否順利實施,也決定了高校的財務管理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新建立的高校財務管理模式能否順利實施,必須堅持系統論的觀點,從多個方面努力。
1、高校“ERP”。高校應該結合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對公司的財務管理,信息管理系統即ERP,由美國咨詢公司提出,核心思想是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對公司進行管理,以便能夠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該系統結合了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夠促進資源最高效、最合理的使用,從而確保公司收益能夠最大化。因此,信息化時代下高校財務管理要想能夠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必須采取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財務管理,各所高校應該建立一套與高校發展目標相適應的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信息化的財務系統應該能夠實現動態監督控制,對高校的財務資源進行整合規劃,尤其是要通過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來分析高校的業務流程,在此基礎上建立數據與業務模型,為高校財務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并在財務管理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應該根據該管理系統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和完善,不斷提升高校財務管理的效率,促進高校資源能夠得到優化配置。
2、高校“BPR”。“BRP”的核心是對業務流程進行再改造和重新設計,通過引進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以及管理手段,重新優化和設計業務流程,促進業務流程在技術上和管理上實現集成。高校財務管理理念應該與“BRP”理念相適應,為了充分實現高校財務管理的職能,必須不斷擴充財務管理的職能范圍,從校園整體出發,將校園的各個職能都劃到高校財務管理職能中。我國高校財務管理是按照職能部門對業務進行劃分,這導致在運行過程中,各項業務流程的運行效率較低。為此,通過“BRP”可以將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對高校的各項部門進行整合,包括后勤管理、決策部門、教學管理以及決策部門等,從這幾個部門進行整合,促進各項業務流程能夠實現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整合,有效地對各項業務流程進行管理。
3、高校“JIT”。信息化時代強調及時性,因為信息的作用是有時間限制的,因此,可以依據“JIT”理念,該理念強調準時生產。而該目標與高校要求建立的財務管理目標相似。高校作為一個龐大的系統,其運行過程中必然涉及眾多的財務信息,一旦這些財務信息產生,必須及時反饋到財務管理系統中進行處理。能夠使財務業務能夠產生協調效應,由此生產出各種財務信息。及時的財務信息能夠降低業務活動與財務處理時間上的差異,從而降低業務與財務的不對稱性。尤其是不對稱導致的時間滯后性。使高校的財務資源配置和業務運作協調同步,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財務成本,提高了財務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4-0085-02
伴隨著軟件技術對各行各業的覆蓋,互聯網時代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們的生活方式亦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數據時代從互聯網時代衍生而來,是互聯網時代快速發展而來的產物。大數據的出現,掀起了社會經濟的一股改革潮。
一、知識經濟的出現
作為一項人類偉大的發明之一,互聯網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現有的生活方式,為我們日常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它改變了社會經濟市場的發展方向,優化了現代企業數據化管理,實現了從實體到網絡的偉大變革。現代社會經濟市場中的各種元素都隨著互聯網的出現發生變化,互聯網時代的出現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競爭,企業時刻面臨著互聯網時代帶來的考驗。
在日益激烈的企業競爭中,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是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互聯網強勢進入人們的生活,逐步蔓延到人類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所以,一個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勝出,需要將企業業務與互聯網相融合,發展企業新模式,以創新的方式在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與此同時,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想要提升經濟實力,就需要加強企業在財務會計方面的管理,不斷對財務會計管理流程進行優化,提升軟件技術與企業運營模式的聯系,隨著社會發展方向進行企業管理變革,清楚財務會計的運用在企業持續發展中占據的地位。在清楚財務會計定位后,ζ笠底隕碓有的財務會計進行有效的分析與合理分配,給予財務會計相應的重視度。
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日益成熟,知識經濟逐步進入人們的視線。知識經濟的出現改變了社會發展趨勢,財務會計管理和知識經濟的發展有著緊密關聯,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對傳統財務會計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為知識與經濟在發展中逐步走向統一化,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知識對經濟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企業財務會計方面也不例外,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企業財務會計獲得了全新的變革。
二、傳統會計發展問題
從現代企業發展方向與傳統會計的管理流程來看,傳統會計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發展,所以,研究制定新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勢在必行。想要制定新的管理模式,那么,就必須清楚傳統會計給現代企業發展帶來的問題。
第一,共享性。互聯網時代也被稱為信息時代,顯而易見,這是一個以信息為主的新時代。傳統會計主要以人工的操作與數字的運算為主,是一種有順序的業務流程,僅僅是按照不同業務對數據進行分類記錄,并不進行數字運算。互聯網時代之初是計算器的出現,計算器出現后很快代替了人工計算,它高效便捷的特性深受人們喜愛,并且改變了企業對于財務的計算方式。如果說計算器的出現改變了企業的計算方式的話,那么,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出現直接改變了企業對財務會計的管理,用全新的計算系統代替人工計算,提高了企業在財務方面的工作效率。但是,會計電算化的出現并沒有改變傳統會計對于信息管理的性質,企業內部或者企業之間的信息沒有得到很好的傳遞,造成了嚴重的信息閉塞問題,企業會計記錄的數據沒有發揮其真正的存在價值。
第二,準確性。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只是對數據進行簡單的記錄與統計,并沒有對整體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而且人工計算導致企業財務會計計算的數據不能保證準確性,存在較大的誤差。同時,人工計算過程繁雜,操作時間較長,不能保證計算數據的及時性,計算出的數據與現實企業運營情況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導致企業管理者不能及時了解企業當前的運營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整體信息的一致性,由此導致企業管理者對企業運營進行的調整也不一定能改善企業運營情況。
第三,同步性。企業日常的運營與財務管理有著很緊密的聯系,傳統會計對企業財務整理數據存在一定的時差,不能及時反映企業日常的運營情況,從而導致企業管理者對企業資金鏈的管理存在誤差。財務會計的整理數據不能準確反映出企業當前的發展情況,不能發揮其真正的存在價值,阻礙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步伐。
三、傳統會計的變革
(一)資產概念變革
資產分為有形與無形兩種類型,因為傳統工業經濟時代的發展注重有形資產,所以,企業財務會計在理論培訓時注重培訓有形資產,在企業的日常運營管理中也是重點關注企業有形資產,導致在管理中忽略了企業的無形資產的存在價值。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逐漸成為了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所以,企業在進行決策管理時必須考慮到無形資產的重要性,重視無形資產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將無形資產納入管理核心,隨之而來的是對財務會計的革新,企業財務會計在進行企業資產管理時需要加入對無形資產的計算,同時還需要對無形資產進行正確的價值評估。
(二)會計實務變革
知識經濟時代出現基于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下的傳統財務會計顯得格格不入,傳統財務會計的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數據時效性與信息統一性都得不到滿足。所以,對傳統財務會計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會計電算化逐步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當前會計電算化系統已經大面積覆蓋現代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內容,除去對財務會計數據的基本處理,減輕了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任務,提高計算數據準確性,還可以對統計數據進行系統的整體分析,為企業各方面的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逐步成為企業工作內容的重點業務之一。會計電算化系統在計算的同時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整理數據信息進行分享,實現傳遞信息統一化。
(三)工作內容變革
企業財務會計與時俱進,在全新的經濟時代中,財務會計開始在很大范圍內進行信息傳遞與管理,將信息技術利用到日常財務會計的工作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信息處理的方式,信息化處理的會計工作將會計信息和企業運營相融合,相互交換,相互支持。在全新的發展模式下,企業財務會計的時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化的會計模式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及時性,為企業重大管理決策提供有效的依據。
全新財務會計管理模式的出現,與之而來的是對會計人員在知識與實操方面的培訓,為了保證新模式下的工作質量,會計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學的會計基礎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習如何操作會計處理系統,成為能夠適應經濟時展的會計人員,為在新經濟時代下尋求發展的企業提供高效的會計信息化管理。
四、會計創新管理要求
第一,正確的理財觀念。在新型時代背景下,企業的財富來源由以前的物質經濟成功轉型為今天的知識經濟,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企業必須轉變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理財思想,將理財重心從曾經的物質金融資本轉變成為企業知識資本。知識經濟時代基于知識的積累發展,知識的積累發展就要求企業重視對員工的培養,以人為本,以知識為中心,重點培養企業員工在知識方面的積累,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以調動企業員工學習積累的積極性。
第二,新型的計量方法。知識經濟迅猛發展,企業財務會計的中心從數據資源轉向知識資源,想要成功轉型,那么,就必須解決財務會計的計量問題。傳統財務會計計量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新經濟時代下企業的發展需求,企業想要在新經濟時代生存發展,就必須制定出一套全新的會計計量方法,將各種各樣的計量方法引進自身企業的信息化會計系統,以此來滿足不同的會計事項計量要求。
第三,加入人力資源會計。新經濟時代下的企業勞動主體由體力勞動轉向腦力勞動,那么,對腦力勞動知識價值的評估與計算應該被納入新經濟時代下會計人員的工作內容。同時,企業無形資產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力也不斷增加,這樣的發展趨勢就要求現代企業拓展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視野,重視對知識經濟與時間資本的管理,以此來順應新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需求。
第四,知識多元化。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迅猛發展,會計信息化管理成為企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想要提高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就要求企業從自身知識結構出發,拓展企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增強企業員工多方面的知識積累。新經濟時代中的財務會計人員不僅僅需要掌握工作相關知識,還需要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來適應企業走向國際化的發展趨勢。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在企業整體發展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同時,企業對財務會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企業財務會計除了學習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提升自身的推理思維與決斷分析能力。所以,新經濟時代下的財務會計人員需要掌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五、總結
知識經濟時代以極快的速度風靡全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企業想要在市場中擁有自身獨有的競爭力,就必須學會順應時代的發展,對企業財務會計管理進行全新的改革,重視對企業無形資產的管理,認真探究多元文化與實操技能的培養,加強對財務會計信息化系統的管理力度。通過對企業多方面的改革來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在快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中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1] 叢全喜.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創新[J].中國外資,2011,(10).
[2] 劉衛紅.淺議知識經濟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4).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12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計改革始終在進行。現階段,我國已經由傳統的會計電算化改為會計信息化。計算機網絡和相關的會計管理軟件為其提供了基礎,但相對于其發展,我國對于會計信息化的管理則存在滯后性。要發揮信息化財務管理的作用,就要加大對共享信息的管理。國外對于這一過程的管理是以大型公司的發展為開端,上世紀八十年代,杜邦、福特等公司開始了內部的財務管理改革,致力于提升服務和降低成本,我國以聯想、海爾等為首的企業也開始就建立信息化的服務中心,致力于實現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大量的數據已經表明,會計信息化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如何確保會計信息化過程中的安全則是企業和相關部門共同的任務。
1 財務共享服務下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1.1 共享服務推進了企業財務信息化過程
財務部門是企業的核心部門,財務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決定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共享服務下,企業財務管理要逐步實現信息化過程。財務共享推進了我國會計管理的信息化,一方面,財務管理的共享服務使得會計職能體現更加明顯,另一方面,共享服務促進了企業之間的技術和信息交流,成為企業快速發展的助推器。企業建立財務管理服務共享中心,實現了財務管理制度的統一性,降低了管理成本,并且使財務管理的安全系數提高。信息化的管理制度與傳統財務方式相比,具有明顯的積極性,使企業會計人員能夠專心的服務,并且減少了繁雜的數據計算過程。從而提高了財務會計的效率,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另外,共享服務促進了企業會計的發展,尤其是在我國計算機等行業的發展過程中,財務服務中心已經趨于完善。以中興集團為例,通過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不再使用內部的財務部門,而是進行直屬的統一的財務管理模式,這有利于管理者了解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并且對于企業的決策也是具有積極意義。共享服務使財務制度更加統一,便于內部控制和信息的傳播,也使得企業會計人員的職能發生轉變,確保企業會計管理的快速發展。
1.2 共享服務是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技術支撐
會計信息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途徑,也是電子商務等新模式下企業發展的必然需求。會計信息化的發展經歷了長期的世間,其安全性要通過財務信息平臺的風險控制來保證。財務共享是信息化時代的一種特殊的管理機制,它實現了企業管哥哥部門之間與信息服務中線之間的分離,實現了跨地區的財務管理模式。當然,沒有物聯網、互聯網等基本設備,企業的信息化服務是無法實現的,因此我們說系統的建立和其安全性是企業財務管理和財務決策的基礎。ERP系統是目前會計信息化系統中使用較多的軟件之一,他和銀行之間相連,已經實現了網上消費、網上管理和信息查詢等功能,是企業財務管理的輔助工具。這對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收集、管理以及財務報賬都具有積極意義。以報賬為例,采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后,會計人員的信息核算效率提高,云計算保存了大量的數據供會計人員參考。資金處理與銀行之間緊密相連,丟失的幾率降低。在信息的歸檔上,傳統的紙質檔案不利于存儲和錄入,而信息化過程中采用了電子檔案,只有對其進行網絡加密等管理方式后,就可以保證其安全,并且方便隨時調出。資金的調動、支付等過程均可以快速的完成,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企業與合作伙伴之間的交易流程減少,有助于企業的發展。在以往的財務管理過程中,由于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大,一旦疏忽就會出現錯誤。而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數據核算,統計和資金支出等過程可以一氣呵成。
2 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實施對策
我國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實現是一種必然。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的會計信息安全性、管理方案的出臺都值得關注,就在共享服務管理與我國會計信息化結合的基礎上,我們對其實施策略進行具體的分析如下。
2.1 降低會計信息化的風險
信息化的會計體系是指企業在財務共享服務體系下的財務管理過程,其中包括企業財務計算、成本控制以及績效體系的構建等。大數據時代,企業要通過信息化的管理來提高效率,確保效益的獲得。財務共享具有這一優勢,但在共享過程中,要接觸到電子網絡媒介,這就使得企業財務信息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共享服務時期,保證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安全是關鍵。為此,首先要設置會計信息的訪問權限,采用密鑰服務等措施來防止信息丟失,并且要正確操作,對計算機進行云保護,提高其安全系數。
2.2 提高我國信息化會計管理人員的素質
財務會計人員是信息化的過程實現的主力,只有財務管理人員掌握最基本的技術,才能確保財務信息的安全,保證財務管理過程順利的進行。針對我國現階段高級會計人才缺失的現狀,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必要的培訓,在高校教學階段,加大對會計專業教學的改革。尤其是針對共享服務的時期會計基本職能的培訓,對企業而言,也要不斷的加快內部會計人員培訓,使其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基本需求,掌握最新的財務操作軟件。
2.3 把握趨勢,關注會計信息化未來的發展
既然會計信息化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應倡導企業關注云計算,關注信息化發展的相關問題。不斷的拓展云計算的服務功能,發揮其優勢。一方面,要致力于進一步將其云計算的成本,對大數據進行合理的利用。建立共享的企業財務平臺,并且按照企業需求進行云服務的購買和使用。實施按照流量付費的方式。對于云計算生產廠家而言,更是要全面的進行技術的研究,并提供系統維護等功能。另外,還要在企業內部建立協同機制,包括內部協同和外部協同。建立云計算平臺,使企業出于處于“核算共享服務、業務支持與戰略決策支持”三方協同的管理模式下,促進業務辦理水平的提高,信息共享的真實性提高,并且能蛭企業管理者決策提供參考。未來,我國企業的信息化管理還應從云計算功能的推廣入手,將其與銀行之外的證券市場、產品供應商之間的合作,實現全面的信息化。總之,對于我國財務管理而言,共享服務是其實現基礎。確保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高效實施需要其從管理人員的素質、共享服務的真正實現以及財務制度的合理化等方向入手,鼓勵企業逐步建立現代化的共享服務體系,并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如云計算技術。在這一技術的實現過程中,可以鼓勵大企業先實施,在不斷的帶動小企業實現,最終促進我國會計管理過程的高效化。
3 總結
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而言,實施信息化管理是必然。而這一過程中的共享服務是基礎,采用現代化的管理軟件也就必然會導致信息的共享。企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證這一過程中的信息安全。要求企業從自身發展實際出發,逐步的引進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并且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確保財務管理過程的安全。在對企業財務信息的整合上,還要從共享服務入手,制定管理規則,提高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熊磊.云計算在管理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初探[J].財會通訊,2014,(12).
[2]何瑛,周訪.我國企業集團實施財務共享服務的關鍵因素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13,(10).
中圖分類號:F23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0)03-153-03
信息技術正在改變一切,回顧人類社會發展的漫長歷史,真正推動社會飛速發展的力量只是近幾個世紀的科學技術發明。15世紀航海技術的發明使人類發現了新大陸,從此掀開了人類文明的序幕;18世紀蒸汽技術的發明實現了社會的工業革命;而進入20世紀中后期,IT技術特別是Internet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廣泛應用,人類正從工業經濟時代跨入一個更加嶄新的時代――信息經濟時代。我國已把大力發展信息產業作為基本國策。信息時代的來臨使會計面臨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會計必須不斷適用網絡信息時代的要求,不斷利用新的工具和方法進行創新,才能真正適應社會的需要。如何改革傳統的會計理論體系,變革當前的會計電算化模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新型的會計信息化體系,是21世紀財務會計發展的新趨勢,也是目前會計學面臨的新課題。
一、會計信息化的含義
會計信息化是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會計模型進行重整,并在重整的基礎上建立技術與會計高度融合的、開放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也就是說,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過程,是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計算機、網絡和遠程通訊為主的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搜集、加工、傳輸、存儲和應用,為企業經營管理、控制決策和社會經濟運行提供充足、實時的信息。
作為企業信息化的核心,會計信息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以實現會計業務的信息化管理為目標,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決策職能,這與以實現會計核算業務計算機處理為目標的會計電算化不同。
2.根據現代信息技術環境重構會計模型。會計信息化將對傳統會計組織和業務處理流程進行改造,按現代管理模式重組會計組織和會計流程,可以支持“網上企業”、“虛擬公司”等新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
3.會計信息化將按現代管理信息系統的思想來構建會計信息系統。橫向上,與管理信息系統的其他子系統有機結合,信息資源高度共享;縱向上,不僅包含基本的會計核算系統,還包括會計管理信息系統和更高層次的會計決策支持系統。由此可見,會計信息化不僅考慮到信息技術本身的運用,更多考慮的是信息技術對會計的影響。會計信息化的關鍵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會計進行重構和優化,建立開放的會計信息系統。這種會計信息系統將全面運用現代網絡通訊技術和數據交換技術,實現資源的高度共享。同時,先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系統的高度共享性和開放性,將使會計信息的處理與披露由傳統的及時性提升為主動性和實時性。會計信息化使企業內部人人都可能成為會計信息的處理者和使用者,會計信息將通過網絡系統接受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隨時監督,傳統以簿記為主的會計組織也將改變,甚至不復存在。所以,從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決不僅僅是一個名詞、口號的變遷,它更應該代表一種與信息技術環境相適應的新的會計思想。
二、會計信息化產生的條件與動力
1.會計信息失真等現實問題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直接原因。會計信息失真使國家在規定各項經濟政策時缺少真實、可靠的客觀依據,使企業內部管理者對資金總量和財務成果表現出來的清償能力和變現能力缺乏正確認識,使企業的經營行為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為解決問題,許多專家把目光投向了會計信息化。
2.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會計模型之間的矛盾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內在因素。信息社會里,社會經濟環境和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這要求會計要對此作出相應的反應,否則將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傳統會計模型是工業社會的產物,是與工業社會的經濟環境和手工的信息處理技術相適應的,這與信息社會對會計核算、管理、決策的要求相差甚遠。傳統的會計處理程序和規則與現代信息技術之間的不適應和不協調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內在原因。
3.知識經濟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外部條件。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為了生存和發展,企業會計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運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會計,提高財務信息處理與輸出的速度,提高財務信息的質量,才能滿足知識經濟對財務信息的要求。
4.企業信息化對會計的影響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外在動力。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首推會計信息化。企業信息化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外在動力。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會計信息系統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產生了企業70%以上的信息。因而,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的核心內容,并在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要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首推會計信息化建設,不實現會計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談不上企業管理的信息化。另一方面,企業信息化發展要求未來的會計信息系統應具有開放性,能利用網絡技術對信息發送與接收,達到內外數據共享,為其它相關的部門、行業提供綜合信息服務。但現行的大多數會計信息系統根本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為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構建信息化會計。
三、從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是新形勢下會計改革的必然趨勢
1.會計電算化的局限。
(1)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已有20多年,它強調的是對傳統會計處理手段的電算化。因此,這種電算化僅僅是把計算機當作高速運算的工具,模擬手工會計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數據處理任務。這種工具論的思想導致會計軟件的開發思路依然沿用傳統的會計循環理論,只追求如何模擬手工會計處理流程,替代手工處理方法,忽視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去改造傳統會計,以滿足企業管理的需求,并促進會計學科的發展。同時,目前的會計軟件由于過分強調會計人員的習慣,使得這種會計軟件變成了一個無需人工干預的“傻瓜”型軟件系統,其結果是使人們只看到減輕勞動強度的一面,而忽視了會計人員參與管理和分析的一面。這樣不利于調動會計人員學習的積極性,而且照此下去,“現在意義上的會計職業和會計職業教育,也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這對會計學科的發展是極為致命的。會計電算化是工業經濟和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按其理論建立的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是一種重在滿足內部管理的、封閉式的系統,是企業內部的一座信息孤島,與企業外部社會信息系統相互隔絕。這種系統即使實現了網絡化,也只是一個孤立的資源貧乏的局域網絡。這種狀況已遠遠滯后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可以說會計電算化的觀念在知識經濟時代已經落后了,我們必須將傳統會計模型與信息技術完善地結合起來,建立現代會計信息系統。
(2)會計電算化無法體現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產生的巨大影響。例如,網絡技術的應用,特別是“虛擬公司”的出現,使會計基礎理論之一的會計主體假設產生了動搖。虛擬公司可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企業組合而成,各個獨立的企業可以在虛擬公司開展業務之前組合,也可以在開展業務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組合;可以在完成一項交易后即行解散,也可以視情況繼續維持這種組合關系。組成虛擬公司的各獨立企業借助計算機網絡分合迅速,可隨時根據實際需要增加或減少組合方。虛擬公司也可以通過網絡把數以百計或數以千計的個人聯合在一起工作,待業務完成后立即解散。可見,虛擬公司與傳統的實體公司在組織形式和業務經營上存在明顯的差別,但在網絡上它又確實是一個公司,并且在經營著業務,那么就必須要對其經營的業務進行反映。因此,有必要將傳統的會計主體假設轉變為多重主體假設。同樣,由于虛擬公司是臨時性組織,時分時合,經營期間具有不確定性,所以對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以及權責發生制原則、歷史成本原則等會計基礎理論都將產生強烈的沖擊。
2.會計電算化的未來――會計信息化。會計信息化是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的會計模型進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現代會計基礎上,建立信息技術與會計學科高度融合的、充分開放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這種會計信息系統將全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系統,使業務處理高度自動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夠進行主動和實時報告會計信息。它不僅僅是信息技術運用于會計上的變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種與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相適應的新的會計思想。在人類社會進入到21世紀之際,由現代信息技術引發的全球信息化浪潮沖擊著傳統社會生活的每一角落,信息化已成為這個時代的主要旋律。會計信息化已成為我國會計事業發展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3.會計信息化是會計改革的需要。會計屬于上層建筑,在觀念、理論、方法等方面均隨著客觀經濟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改革、發展和完善。會計社會環境和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信息需求的變化呼吁會計革命,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會計革命準備了充分的條件,也強烈沖擊著傳統會計模型。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構建現代會計模型,再將現代會計與現代信息技術統一,構成未來的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化應該體現信息環境下會計變革的要求,反映會計與技術的結合及相互影響。
4.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企業信息化的目的,首先在于實現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即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對生產過程的設計、制造、測量和控制實現自動化。為此,企業需要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以及其他自動控制技術,來控制設計和生產過程,以減輕人們的勞動,提高產品的質量。企業信息化的另一目標是實現計劃、財務、人事、物資、辦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動化,并通過網絡使企業內部信息交流暢通,監控物流的整個過程。所以,企業還需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統(MIS),力圖實現從生產到管理的全面自動化。會計信息系統(AIM)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該系統產生了企業70%以上的信息,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實現會計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談不上企業管理的信息化。
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企業為趕上時代步伐,必須提高工作效率以增強競爭能力。未來企業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信息的競爭。這就需要開發與應用事前有預測、決策,事中有規劃、控制,事后有核算、分析的信息化企業管理系統。信息技術的升級和應用的普及,信息技術方法的更新,公用數據交換網絡的建立和迅速發展,為企業實現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條件。目前,會計核算的眾多子系統已經使單臺計算機功能發揮到了極限,并且只能使用在較小的單位,而以管理為重點的會計信息系統或企業管理系統其數據收集和信息使用不可能在同一地點、單位和部門。數據處理的及時性、復雜性要求必須使用計算機網絡,必須在最大范圍內實現最大限度的數據共享和數據的綜合利用。因此,完整的、以管理為重心的會計信息系統必須與整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共同規劃、統籌設計,以核算功能為內核,以管理功能為重心、以業務類型來劃分其子系統。這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向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四、如何全面實現會計信息化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會計信息化進程相對較為落后。如何把會計信息化推向全面實施,并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這是一條很長的路要走,是一項艱巨、長期而宏偉的任務,也是會計發展史的一個質的飛躍。筆者認為,目前應該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加強會計人員隊伍建設。開展會計信息化建設,人才是關鍵。長期以來,會計行業地位偏低,使得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相對較差。要適應新時期的會計發展需要,必須有一批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國家應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針對我國人才供給現狀,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一方面,要從宏觀的角度加大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資,為企業、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適應信息化發展要求的各類人才;另一方面,企業應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各種途徑積極推進員工的再教育工程,以提高員工的思想品德、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工作技能。建立起一支素質高、技術硬、適應會計信息化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常規且結構化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等工作將由信息技術的信息系統完成,會計人員應更多地從事那些非結構化且非常規化的會計業務,并完成評價信息系統及其資源的工作。因此,會計人員應具備的知識體系包括:管理學中的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信息技術科學中的計算機軟硬件、網絡通信、數據庫和多媒體技術等;信息系統理論方法科學和實施管理科學的系統論、控制論、突變論、耗散結構論、軟件工程、IT治理等等。從而培養會計人員的以下幾種能力:溝通能力:會計人員不僅能提供信息,而且能與企業高層領導和其他管理者交換信息,建立有意義的關系;戰略性和關鍵性的思考能力:能夠將會計數據、信息、知識和智慧聯系起來以提出高質量的建議;關注企業客戶和市場的發展:能夠比競爭對手提供更好的、滿足客戶不斷變化需求的建議;為關聯信息提供科學解釋:能夠為互相有內在聯系的會計、財務及非財務信息提供科學解釋;技術熟練:能夠熟練地利用會計和信息技術,并推動信息技術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制定會計信息化實施的各種規則。
2.加快企業信息化進程。企業信息化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實現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即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對生產過程的設計、制造、測量和控制實現自動化;一個是要實現計劃、財務、人事、物資、辦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動化。并通過網絡使企業內部信息交流暢通,監控物流的整個過程。所以說,企業信息化包含會計信息化,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在會計信息系統方面的體現。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的應有之意,沒有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就沒有會計信息化。加快企業信息化速度,就是加快會計信息化的進程。
3.加強企業內外的互動。由傳統會計發展到信息化會計要求溝通方式由單向溝通轉變為雙向交流,思維方式由線形轉化為網狀。這實際上就是要形成一種互動狀態,互相借鑒、互利合作、及時反應、借腦借力,實現1+1>2的協同效應。互動成為推動會計信息化的動力和源泉。因而,會計信息化過程中要加強企業與政府部門。企業與會計及管理軟件開發商,企業與供應商、制造商、銷售商,企業內部組織成員之間,企業與其他外部單位及個人之間等的互動,通過各方互動,共同推進會計信息化。
4.做好軟件系統開發。
(1)逐步實現財務與業務一體化。計算機作為使用工具,應該突出如何提供快速、準確、全方位和多層次的決策信息,如何更透徹地描述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發展狀況。因此,當前的財務軟件應包括兩個基本的子系統,即會計核算子系統和管理會計子系統,前者側重于向企業外部提供有關整個企業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變動信息;后者則側重向企業經營者及各層管理部門提供經營管理所需的預測、決策信息。企業在生產、銷售、控制和預測的經濟活動中,主要表現為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統一。而要有效地控制“三流”,單靠財務部門使用軟件是不夠的,企業各個部門尤其是業務部門必須將其業務信息納入軟件管理的范疇,軟件功能將延伸到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各個方面。因此,財務軟件必須從部門級應用向企業級應用擴展,建立財務信息和其他業務信息的接口,彼此共享,做到“信息集成、過程集成、功能集成”,實現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一體化,才能真正從全方位、多層次體現可信的決策信息。
(2)全面實施網絡化管理。財務軟件不是財務部門單獨使用,而是各部門協同共享,這必然要求財務軟件網絡化。網絡財務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幫助企業實現財務與業務協調,遠程報表、報賬、審計等遠程處理,事中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財務管理,實現集團企業對分支機構的集中式財務管理,它支持電子單據與電子貨幣,改變了財務信息的獲取與利用方式。網絡財務軟件是基于網絡計算技術,以整合實現企業電子商務為目標,能提供互聯網環境下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工作方式及其各項功能的財務管理軟件系統。網絡財務軟件能夠在局域網和廣域網范圍內整合使用,適合遠程應用,支持電子商務。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的大量先進的高新技術,為開發與應用網絡財務軟件奠定技術基礎,基于Internet/Interanet的WEB技術、網絡數據庫技術和三層結構組件技術的成功應用,為開發網絡財務軟件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另外,防火墻(Firewall)技術是實施網絡財務軟件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它可把企業的內部網與Internet隔離開來,作為企業網的第一道安全防線。
5.逐步建立會計信息化下的內部控制系統和審計。
(1)隨著IT技術特別是以Internet為代表的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會計信息化進一步向深層次發展,這些變革無疑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時也給內部控制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大部分傳統的內部控制方法和措施失去了作用,產生了新的控制內容、新的控制手段和技術。因此,必須建立健全一套適應會計信息化的內部控制系統,內容包括:組織與管理控制;系統日常操作管理控制;系統維護控制;會計數據資源控制;網絡的安全控制;應用控制等。
(2)隨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內部控制內容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審計目的、內容、手段也發生了改變。由于企業的電子數據處理系統相互連接成為計算機網絡,審計單位需將自己的計算機終端聯到企業的計算機網絡上,審計時,審計人員在自己的終端上就可以調取被審計單位的相關資料進行審計。因此,必須建立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環境下的計算機審計規程,包括:內部控制系統審計、系統開發審計、應用程序審計、數據文件審計等內容。
6.做好規范化監督管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保證會計信息化全面實現和順利開展,各級財政部門在會計信息系統的宏觀管理中具有法律的領導地位和職責。會計信息系統的宏觀管理是國家履行政府職能的重要內容,應從制度、軟件、人才等多方面予以引導和支持。包括:制定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規劃;制定會計信息系統的管理規章及專業標準;評審會計核算軟件;大力抓好人才培養;推動會計信息系統理論及可持續發展研究等。
五、結論
綜上所述,人類社會已經或正在跨入信息時代,信息化正滲透到各個行業,我們既要滿懷熱情地迎接信息社會的到來,又要正視會計在此環境下所面臨的種種挑戰,更要有勇氣積極投身到會計的變革浪潮中。只有這樣,會計才有可能迎來更加明媚的春天。
參考文獻:
1.張瑞金,蔣硯章.會計信息系統[C].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楊周南.會計信息系統―面向財務業務一體化[C].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3.杜美杰.信息系統與會計內部控制[C].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4.段景泉,朱思澤.會計信息質量與會計監督檢查[C].中國財經出版社,2001
5.胡元木.信息資源會計研究[C].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6.喻世友,祁軍.全球總經理學[C].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
7.楊大立.會計信息化詮釋[J].會計之友(中),2006(12)
8.任曉紅.試論會計信息化[J].太原大學學報,2005(02)
9.廖治宇.我國會計信息化研究現狀淺析[J].集團經濟研究,2006(18)
10.單濤.會計信息化問題初探[J].財經界(下半月),2006(08)
11.樹友林.會計信息化環境與會計信息化教學改革[J].中國會計電算化,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