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8 19:05:5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憲法實訓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實際上要不要通過憲法學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法學理論素養不是一個真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怎么樣通過憲法學的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憲法學理論。憲法學這門課程在對法律職業學生的理論素養培養的功能上較被我國的法學教育界所認同。當然這種認同性與我國憲法在法治實踐中的作用難以直觀顯現有著相當關系。在憲法自身的實踐能力難以提升的前提之下,法學教育界只能“劍走偏鋒”,去追求憲法學理論能力的修煉功能。這既是面對現狀的務實之舉,也是面向法律職業的未來所建構的實踐能力的鋪墊,因為法治的發展始終需要憲法發揮實踐功能。那么什么又是所謂的理論呢?從其形式上看理論就是對于某一問題帶有某種目的性解釋的過程及其表現;從內涵上來說,就是將知識點與相關的原理通過有目的的整理,將其系統化形成具有一定邏輯性的解釋。每一個作為個體的人都會具有一定的理論分析能力,但是沒有進行過系統訓練的人,一是不知道自己具有理論能力,二是分析事物的層次性、邏輯性會混亂。因此對于高職層次的法科學生而言不僅不能忽略理論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還要通過課程的設置和課程的教學來強化這種理論能力。在憲法學的研究中就存在著對憲法自身存在的解釋提出設問。這種無窮盡的追問當然不適合在高職層次的憲法學教學中采用,但高職憲法學應當通過對憲法知識的解釋來培養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其功能就是要讓學生對于我國的憲法現象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最為基本的理論能力訓練是,面對于憲法典中的具體法規范,必須要進行研讀和解讀,否則憲法學課程無法進行。而要對憲法的條文進行解讀,如果學生不具備相應的理解能力和理論能力,則學習何以為續?放松或放棄對學生的憲法學理論培養的后果,即為眾多學生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后,對于憲法學的內容顯現出知識的片段化,甚至在被問及憲法知識時,腦袋一片空白,不知所云。由此,我們應正確認識到,當前對于法學專業尤其是法律高職專業的培養并不是過于注重理論培養,而是沒有真正把握好理論培養的方向和具體的內容及方式。總結起來,在憲法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憲法學理論,是一個系統的綜合的過程,是通過知識的傳授和課程的訓練來實現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握好方式及技巧,避免初涉法學知識的學生被純理論化的教學模式所困惑。但是對于教師而言,則需要提升自身的理論化水平即技巧,讓理論平實化、普通化,讓理論以非理論的面貌出現,達至“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則是法律高職層次的學生所真正需要的方式。
知識體系的樹立為理論體系的建構塑形。對于憲法知識的認知,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憲法意識,這種意識經過一定程度的積累、沉淀之后會形成相應的憲法思維,而以憲法思維所整理出來的對于憲法知識體系結構的解讀及解釋,也就形成了憲法學的理論。憲法學中涉及的基本關系是國家權力組織構造、國家權力結構形態,國家權力的橫、縱雙向的分布;中間層次的各種組織與團體,其介于國家與公民之間;最基本主體是公民;這些主體參與到憲法關系當中是以其特定的權力、權利與職責、義務相聯系的。這也是學生在學習憲法學中首先需要厘清的基本關系,這個關系是憲法之所以為憲法的邏輯起點,因為冠以基本法就決定了憲法所規范的是國家這個特定組織中的最基礎關系。憲法學教學中所涉及憲法的各種知識體系都是來源于國家權力的運行、公民權利的保障這一基本范疇。這個關系讓學生弄清楚了,那么對于憲法學的基礎理論的培養也就奠定了良好的平臺。即便是分析和解釋國外的憲法案例,也能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思路貫穿其中。憲法涉及的關系具有宏觀性及基礎性,正是因為這種特性,憲法學的知識及理論會給其他部門法學提供一種理論解構及分析方法的幫助。憲法學的理論教育既是一種思維拓展的訓練,也是理論能力的培養延續。概而言之,對于學生的憲法學理論的培養應結合教學內容的設計來進行,教學內容又涉及知識體系的設計。憲法學的整體知識結構可以分為三大板塊。其一是憲法原理,這部分要解決的問題在于憲法產生的緣由,憲法的含義、本質、分類結構,這里涉及的知識點有憲法的歷史發展,國家的構成及國家的權力結構,公民與國家之間的憲法關系問題;其二是對憲法文本,要學習憲法學的課程,對其文本的解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然而目前的憲法學教學往往忽略了這一重要板塊,對于憲法文本的了解僅限于教材中涉及的一部分,導致絕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完憲法學課程后,對于憲法條文卻知之甚少;其三是憲法的實踐,這里所包含的內容有憲法的制定與修改,憲法中的制度及保障的權利的實踐運行狀態。從這三大構成板塊可看出,在高職憲法學的課程傳授中,并不是從理論到理論的灌輸,其理論的培養是以知識的傳授、條文的解讀以及對實踐的總結來完成的。法治的基本屬性是對權力的控制及權利的保障,憲法涉及的是國家基本的權力規范,這其中既包括對于國家機關的授權性條款,也有制約性條款,與之相對應的是確認人權為國家的基本保障。因此國家權力的解讀及人權的解析成為憲法學理論中尤其重要的兩個范疇,國家的憲法治理是最高層次的法治。對于憲法學的研習既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憲法意識及法制觀念的需要,也是憲法學的理論培養之需求,其對于法律職業教育的貢獻在于其對學生識習其他部門法提供了觀念的基礎及理論的平臺。
法律職業與其他職業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其實踐能力的內涵,是既要有程序性的操作性的實踐經驗與技能,又要在執業中融合理論素養與理論能力。因為法律職業的真正技藝與技巧實際上來源于對于法律本身的理解與運用,執業中的程序性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日常的實訓課程訓練而讓學生掌握。法律職業是一門技術性的職業,但是其技術性顯然更側重于思維能力與理論技巧的培養。無論是法官、檢察官、律師或是法律教育工作者或行政執法人員,其主要能力在于對案件的分析及處理的能力,這就需要其對法學理論及法律推理、法律的分析判斷必須熟練掌握,否則難以勝任此類工作。雖然其他部門法學的研習同樣能培養出學生的理論能力,但是這種理論是有欠缺的,因為憲法才是國家法治的根基,如果法律職業人連憲法思維都沒有,如何能指望他們支撐起整體的法律職業共同體,又如何為國家的法治建設提供良好的職業服務?當下法律專業的高等教育無論從教學質量或是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均不樂觀,對于法律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也頗為法學教育者所憂慮。正視法律教育尤其是以法律實踐能力為教學導向的法律高等職業教育,切實提升教學質量是解決目前法學高等教育呈現疲軟態勢的根本舉措。尤其是在對高職憲法學的精品課程的建設中去深化教學質量,培育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法律職業人才,通過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來強化其職業的適應力及社會的需求,以切實解決法學教育的困境,達至理論融合于法律職業能力之中的目的,這也是本課題的研究目的所在。憲法學在我國目前的法治狀態下成為一門較為引人關注的學科,不僅是因為大眾對于法治建設的強烈期盼,也因為政治體制改革的縱深實際上涉及憲法的權力架構的修正等國家性基礎問題。因此未來的法律職業者不可能忽略掉憲法的重要功能。加強對于法律高職的憲法學理論功能的教學工作,就是為我國未來的法治建設提供良好的人才儲備和價值引導。
一、高職人才培養的幾個基本概念
“高職教育”是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以實踐教學為主導,以理論與實踐結合為人才培養基本途徑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校企合作”即合作教育,是指學校與社會上相關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各種工作部門之間的共同合作,培養具有全面素質人才的教育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是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采取的培養過程的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它主要包括專業設置、課程模式、教學設計和教育方法等構成要素。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基于市場和社會需求為目標導向的職業院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方式,它利用校企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把以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教育環境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與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最終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雙贏。
二、國外校企合作發展高職教育的主要形式
校企合作研究和實踐國外起步較早,1871年德國憲法將職業技術教育定為義務教育。1900年德國讓企業參與職業培訓,承擔培訓的主要責任,企業和職業學校互相合作、互相協調、互相補充,形成了職業技術教育的雙元制模式。大致有以下幾種:(1)企業為主、學校為輔合作辦學形式。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是這種校企合作形式的典型代表。(2)學校主導、企業支持形式。英國“三明治”教育和美國的“學工交替”教育屬于這種形式。(3)企業與學校合股辦學形式。這是發達國家擴大職業學校自主權以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結果。(4)企業獨立辦職業學校。20世紀中后期崛起的日本、韓國都有鼓勵企業創辦學校的政策出臺。
近些年,我國教育理論工作和職教實踐工作者在總結校企合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校企合作的現狀、問題、模式進行了探討和研究,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為地方經濟建設和有關行業培養了一批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結識”了大量的企業,形成了良好的協作關系,進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層次、不同特色的合作。
三、我國校企合作的三個層次
我國校企合作形式,按合作的深度進行劃分,可分為三個層面:一是淺層次合作。學校專業方向按企業所需確定,并在企業建立實習基地,建立專業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實習指導委員會。聘請行業(企業)的專家、高級技師等為指導委員會成員,與企業簽訂專業實習協議,逐步形成產學合作體。二是中層次合作。學校為企業提供咨詢、培訓等服務,建立橫向聯合體,成立董事會,形成多元投資主體。爭取國內外的企業家、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參加董事會,爭取社會各相關行業、企事業以董事單位的身份支持學校發展,并建立由知名專家參加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教學計劃,按崗位群的分類,確定專業能力結構和非專業能力素質的群體要求,根據企業的需要進行人才培養。三是深層次合作。企業與學校相互滲透,學校針對企業的發展需要設定科研攻關和經濟研究方向,并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工藝技能、物化產品和經營決策,提高整體效益。企業也主動向學校投資,建立利益共享關系,真正實現“教學―科研―開發”三位一體。學校在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各種技術、營銷、管理、咨詢服務的過程中可獲得相關地方經濟發展狀況和需求的第一手資料,為課堂教學提供案例,使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雖然我國高職院校大都在進行校企合作的實踐,但大多處于較淺層次的合作,對校企深層次合作的實踐和研究不多,校企合作雖然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效,但也面臨著諸多障礙。目前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論研究還比較薄弱,滯后于實踐,缺乏對實踐的歸納和總結,不足以回答實踐中的困惑和問題。很多研究者引介推廣國外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先進經驗,但是借鑒國外的成功做法必須結合我國國情、地區差異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實際水平,不能照搬照抄。所以深化和完善符合本地區和本校特點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仍然需要進一步地探索,更需要大膽地創新。
四、我校會計電算化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校企合作是發展職業教育的內在要求和職業院校發展的現實需要,我院2011年被確定為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會計電算化專業被確定為重點建設專業之一,在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1.建立校企合作理事會。促進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由市財政局、行業學會、相關企業和學校等組成的財經系校企合作理事會,形成“合作辦學、資源共享、共同育人、指導就業、互惠雙贏”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機制。專業理事會下設專業建設、社會服務、就業指導專門委員會進行對口指導工作。并注重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通過制定《校企合作理事會章程》、《校企專業建設實施管理細則》、《學生實習實訓考核辦法》、《實訓基地管理辦法》、《社會服務實施細則》、《學生就業管理細則》等規章,細化管理并開展工作。
2.進行人才需求調研和崗位面向分析。在系校企合作理事會指導下,到相關行業企業廣泛進行市場需求調研。依托專業建設委員會,進行會計職業崗位分析研究,探究會計從業崗位發展的內在規律,確定會計崗位(群)并梳理崗位要求;參照會計職業崗位任職要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以會計崗位要求確定學習內容;通過校企共同研究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組織教學實施、指導實習訓練,參與人才培養與評價,共同完成人才培育過程。
3.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專業崗位分析及職業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創新“以崗定學、校企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把人才培養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側重于基礎崗位訓練,掌握專業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第二階段:側重于核心崗位訓練,實現“一技之長”專業能力的。第三階段:進行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整個培養過程始終貫穿會計崗位職業能力的提升,通過三個階段培養,最終將學生培養為合格的財務人員。
五、我校會計電算化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實施
以培養會計電算化專業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標,借鑒“雙元制”教育理念,以會計從業崗位發展的內在規律為線索,以會計崗位職業環境和實務為載體,按崗位工作任務組織項目教學,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實施“以崗定學、校企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1.進行課程體系改革。課程開發團隊首先充分進行市場調研,通過實踐專家座談會,分析確定專業面向的工作崗位(群),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崗位對應的工作任務及其工作流程,歸納工作任務所具備的職業素質和能力要求。按照“崗位群―工作任務―職業能力―課程體系”的課程設計思路,從崗位、任務和能力三個維度對課程進行定位;依據“以崗定學、校企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結合會計電算化專業的職業崗位任職要求,將每一崗位完成工作任務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分解為基本素質、職業基礎能力、職業核心能力和職業拓展能力幾方面,同時將職業資格證書內容融入課程之中,構建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體系。
2.打造一流師資隊伍。外引內培相結合,優化師資結構,提升師資隊伍素質。通過進修、企業培訓,培養一批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水平高、課程開發能力強的專業骨干教師;建立兼職教師資源庫,與企業合作,聘任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提高他們的課程組織能力,形成一支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發揮專業帶頭人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帶頭作用;實施雙師素質工程,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參加全國高職師資培訓、國內進修,與企業開展技術應用合作和培訓項目服務,多渠道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利用濟南市區各國(地)稅局、山東銀聯擔保有限公司、依誠信咨詢有限公司、陽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精靈時創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等合作基地兼職教師優勢,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職業規劃、職業素養等指導教育,深化“品質”教育,著力培養吃苦耐勞、求真務實、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
一地方立法項目是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最佳實踐平臺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最重要的是要給師生提供一個平臺,就像工科的學生必須要有實驗室作為實踐和創新的平臺,醫科學生必須依托門診這樣的平臺。同樣,地方立法實踐教學,需要地方立法項目為實踐平臺,我們結合地方人大的立法項目,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就立法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進行一定的社會調查,通過討論啟發思想,提出立法建議。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習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鍛煉觀察社會矛盾、制定社會行為準則、創新社會管理的綜合能力。
基于立法任務的教學是由教師提出某個具體立法項目的任務,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查閱相關的法律資料,就特定的問題展開討論,提交調查論證報告,整個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僅僅是引導和建議。學生是在做的過程中學習,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嘗試創新。這種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教與學相互促進的方式,老師和學生都有一種新鮮感,都會激發出一定的主動性,顯然比灌輸與積累知識的傳統教學方式更有活力。
在立法項目任務的選擇方面,我們考慮學生能夠理解和完成項目任務的實際條件,選擇了《銀川市餐廚垃圾管理條例》、《銀川市非法小廣告治理辦法》、《銀川市獎勵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修改草案》、《銀川市擁軍優屬條例修改草案》、《銀川市學生校外就餐休息場所衛生管理條例》、《銀川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條例》、《銀川市房屋租賃管理條例》等立法項目作為教學內容。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方法對于鞏固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同學們普遍反映,聽過的課、看過的書,考試前復習過的內容,在考試結束后不久就忘記了,但是,自己做過的事,很長時間都不會忘記。基于項目任務的教學方法正是讓學生在自主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牢記基本知識要領,同時還學會了與人交流、從利益平衡的角度思考問題,站在社會治理的立場提出解決方案,這些在課堂講授中是無法學習到的。在參加我們地方立法實踐教學的學生在課程結束之后選擇到人大法工委完成畢業實習,因為在校內接受了類似的實訓,完成實習單位交付的各項任務顯得比較熟練,受到立法機關工作人員的高度評價。還有一些學生針對自己在完成立法項目調研中發現的問題,作為畢業論文的題目,進一步從理論上進行探討和研究。我們認為這樣的情形,一方面說明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探索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如果能夠就一個領域的問題持續探索,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這樣的歷程符合人類認知的客觀規律,更是作為一名教師非常愿意看到的結果。可以說,基于項目任務的教學方式就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看,遠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效果好得多。
二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更是創新的源泉。實踐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立法項目中,要解決的問題是社會中客觀存在的,不是老師假設的,能否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沒有現成答案的探尋過程更是激勵學生思考和創新的有效路徑。這種教學方法從各個方面推動著學生認知、運用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明顯具有以下優勢:
1親自驗證課堂學習的知識,更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
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說,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基于項目任務的教學恰恰是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認識、驗證法學理論的一種形式。參加地方立法實踐課程學習的學生都系統地學習過《憲法學》、《立法學》等課程,對我國的法律體系、立法的主體、基本原理、現行的立法制度、立法的技術等理論有一定的了解。對于學生來說,課堂知識是一種間接知識,是他人實踐的一般經驗總結,要把這些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并且牢固掌握這些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親自驗證。我們以立法項目為載體,把整個社會作為我們的實驗室,讓學生在完成具體立法項目任務中領會立法學、憲法學、行政法學等基本原則原理的內涵與實質,這種源自親身體會所產生的認識,與教師的講解相比自然更容易牢記。
2有利于學生融合、貫通相關學科的知識
中國的法律由若干個法律部門組成,我們的法學教育也分成若干個相關課程,如憲法學、行政法學、立法學等,但實踐中往往是需要綜合多個部門法學的知識解決社會問題。一個立法項目,既涉及憲法學、立法學方面的基本理論,也可能涉及立法學、行政法、社會管理的基本規律,既有法學的內容,更涉及社會學的知識,如何將不同課程中學習的知識,綜合運用于解決一項具體的問題,在一部法規中如何融合、銜接不同學科的基本規律,這些都是在單獨一門課程教學中所不能涉及到的,需要學生自己去學習、思考、總結和歸納,老師只是在學生遇到困惑時,提出一個參考的建議。基于立法任務的實踐,有利于打破學科與課程之間的局限,更好地融會貫通相關學科知識。
3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法律不是單純的理論,而是一種經驗的總結,課堂講授能夠幫助學生迅速掌握法律條文和內容,但最大的問題是學生缺乏運用能力。一部法律的制定,首先是來自社會治理的實際需要,最后運用到社會管理中并發揮作用,立法者必須準確分析社會矛盾焦點,依據公平與正義的理念制定行為規則,絕不是簡單地照搬他國或者外省現成的法律。在我國當前的許多人文社會學研究中,社會調查方法的掌握和運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讓學生基于具體立法項目進行相應的社會調查,自己嘗試著走訪公務員、農民工、軍人等各類群體,嘗試著與各種身份的人員進行溝通,學會傾聽和理解不同利益群體的意見和訴求,學習分析和總結各種意見和訴求背后所反映的利益沖突的焦點和性質,獨立思考并運用法學知識并能夠提出解決實際方案,感悟法律人的社會良知和責任。學生的建議雖然還是粗淺的,但這些經歷和鍛煉,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是課堂講授、討論所無法實現的。
4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發現與創新的靈感來自社會實踐,只有走進社會才會有真正的發現與思考,只有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才能產生有價值的思想和理論。制定一部新法規,意味著在這個領域沒有建立現成的規則,需要立法機構確定一個新的行為準則,而修訂一部法規,意味著現有的法規不能適應目前社會發展和社會管理的需要,必須提出更加切合實際的新的行為準則。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學生在實踐中自己發現、分析和提煉。所以,每一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都是一個創新社會管理的過程,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新的挑戰,教師本身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對社會深切的關注、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還敢于把自己不成熟的思考和建議拿出來與同學一起討論,教師成為學生實踐活動的一員,一起發現,共同探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極大地調動教師、學生的探知欲望,在共同面對新問題,探尋對策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會積極開動腦筋,力求提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5走進社會,了解社會,更能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法律的價值在于追求社會正義與公平,懲惡揚善,這是法律人應當堅持的理念,更是法律人對社會的責任。學生是未來的社會建設者,他們不僅應當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更應當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所謂社會責任意識,指的是社會群體或者個人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為構建人類社會而承擔相應責任履行各種義務的自律意識和人格素質。[3]對法科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養成,不能局限于課題講授,只有讓學生走進社會,了解民情,關注民生,學生在為社會特定群體的正當利益提供法理上的依據,以自己的知識為政府建言獻策的過程中體會自己的人生價值。
當然,不可否認,本科學生對于立法項目任務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都是十分有限的,基于立法任務的實踐教學內容在理論深度方面欠佳。但是,我們注重的不是結果,而是人人參與實踐和創新的過程,我們不可以期待一門課程能夠教給學生立法工作的全部要領,只要教師能夠深入淺出,認真指導、促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思考中創新,我們的教學活動就是成功的。
總之,基于立法任務的實踐教學對于法學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無疑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具有畢業實習和模擬訓練所不能代替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法在其他課程的教學中也具有很好的借鑒性。
參考文獻
[1]李曉安.法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公民學法(法學版),2010(6).
一、中職法律專業的市場背景與定位
職業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使學生能適應市場需求,很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中職法律專業學生的培養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讀、寫、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獲。
我校法律事務專業學生的主要就業去向是國家機關輔警、律師事務所文秘、地鐵輔警、機場安檢等單位,總體來說,學校學生的就業比較集中,這也對我校學生的技能要求提出新的要求。筆者對相關的用人單位做了相應的調查,發現這些單位比較重視的是學生溝通協調能力、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技能,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把中職法律專業的定位認定為是:注重提升學生相關技能,培養實踐型專業人才,使學生從容地走向工作崗位,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在這種專業定位下,中職法律專業教育需要結合自己的特點,開拓各種途徑高學生的技能水平。
二、中職法律專業解讀
(一)課程設置偏注重理論化
法律專業開設的課程有民法、刑法、民訴、刑訴、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婚姻法、法律文書、憲法、司法與口才等課程,課程的設置主要是參考本科法律的教學目錄,課程設置理論比較強。通過系統的課程培訓,有利于學生形成比較嚴謹的法律思維,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識,并具有較好的法律寫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但在這樣的課程設置中也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間:一是課程設置理論化比較重,教學大多還是停留在教材講授、滿堂灌的階段。二是課程設置主要是注重法學知識的傳播,而缺乏實踐技能的培養。知識的傳播積累固然重要,但若不重視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很多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沒能夠很好地適應工作需要,這也是教學中需要注意并且盡量避免的問題。
(二)實踐培訓比較薄弱
所謂的實踐培訓,就是法律專業教學過程當中,不僅僅拘泥于理論知識的講授,而是更多地開展一些法律實訓課程(包括實習、擒拿技術、現場緊急情況處理等等具有現實意義的內容學習)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實訓場地緊缺和實踐培訓較少是中職法律專業面臨的重大問題。筆者訪問了一些法律專業的學生,被問及對本專業教學改進的建議時,很多學生給出的回答是“多提供一些實習機會”、“多增加一些技能培訓課”等,可見學生對法律實踐培訓的期待是比較高的。
其實,法學教育缺乏實踐培養是我國法學教育的一個通病。但是在當前法律專業比較飽和的情況之下,若中職法律還一貫沿用本科法律教育模式,沒有優勢可言。中職學校法律學生就業比較多的是一些法律服務行業,比如公安局輔警、地鐵輔警、穗寶押運等,這些崗位對實踐操作能力要求比較高,若在學校沒有經過專門的技能培訓,在工作的時候就會很被動,甚至很難上手。因此,中職法律教育亟須加強實踐技能培養是不容忽視的客觀事實。
(三)專任教師職業發展受限。
作為代表學校發展的“軟實力”,教師無疑是評價學校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中職法律專業教師都是法律科班出身,受到良好的職業技能教育。但是筆者認為在長期發展上教師的專業發展還是受到多方面的制約:一是不能從事兼職法律執業活動。由于律師法2008年進行了新的修改,中職類的法律教師不能從事相關法律執業兼職律師 。筆者認為,這是對法律教師職業發展一個很大的束縛。沒有相關的法律實踐活動,教師猶如無源之水,很難取得長足的進步。二是缺乏相應的教學培訓。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也需要不斷給自己充電,只有當自己是一個充滿電力的發動機,才能夠給學生以足夠的影響力。經過不斷的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改進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拓寬中職法律專業設置的思考
(一)課程設置具有針對性
在課程設置過程中,要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著提升學生技能的態度展開。中職學生大都是15-17歲的初中畢業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但好奇心比較強,對新鮮事物具有比較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課程設置的時候,可以不拘泥于課本,開設一些有趣實用的實踐課堂,增強對學生學習技能的培養。
1.增強必修課與選修課的開設。打開課程目錄,中職法律主要是以十四門主干法律課程為主的必修課,選修課比較少。面對這種情況,學校也采取了相應措施,讓教師結合自己的個人專長,開設相應的選修課,很多實用的選修課程受到學生熱烈歡迎,比如《刑事偵查學》、《攝影技術評析》等。選修課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必修課又保證了學生學習的完整性,兩者相互結合,相得益彰。
2.在課程中增加技能課的培訓。技能課主要是指對學生的聽、說、讀、寫、實際操作能力具有指導意義的課程,比如法律文書、司法口才、形體與禮儀等,這些課程由于其實用性,比較受學生歡迎。一些已經工作的學生在回憶學習課程時,對法律文書的訓練還記憶猶新:“每周一次的法律文書寫作,不停練習不停修改,這些潛移默化培養起來的寫作能力我對我現在寫文書很有幫助。”法律事務專業分成三個方向:律師實務、司法文秘、司法警察。可以根據這三個不同的方向開設相應的實訓技能課程,比如司法警察專業開設警察戰術等。
(二)增強學生的實踐活動
基于“培養實踐型專業人才”的教學目標,學生比起一般的法律院校學生需要更強的動手能力和活動能力,因此在教學當中,我們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要緊緊是停留在課本的理論問題上。學校每一年會組織中專三年級學生進行司法局實習、一些工廠的實習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傳統,有條件可以繼續保持。此外對于大專生也盡可能創造一些機會提供實踐的機會。
另一方面,學校也需要加大對法律實訓基地的投入與使用。實訓基地是培養法律專業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重要場所,尤其是對于司法警察的專業方向,更加需要對安全防范技能進行培訓。但目前學校的實訓基地投入開發還不理想,尚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模擬法庭、電教室、刑偵實驗室、警體館、射擊場等校內實訓教學場所及相關器材設備是進行實踐技能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因此要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訓場所及硬件設施的建設,以保證日常實踐教學的需要。
(三)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不斷提升法律教育實效性。
支持法學教師從事律師等法律實踐活動。一方面,教師與社會積極的接觸,這樣才能有較高的職業技能,掌握前沿的法學資訊,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能夠以自身經歷講授法律問題,以案說法,會更具有說服力。有一句法彥:“法律的生命在于實踐而不在于理論”,只有當法律能夠生動地運用到社會實踐當中,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目前我們學校很多法律老師都取得了律師資格證,但是由于中職法律學校的緣故,無法辦理實習進行律師執業,對于法律教師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發展瓶頸。法律向來不是紙上談兵,需要運用到具體的實踐當中,就像一個人學中國功夫,不能僅僅是在課本上學手勢一樣,需要一個鍛煉的舞臺。但很明顯,我們學校很多老師是缺乏這樣的舞臺的。因此,作為學校一方或者教師本身,提高老師的實踐技能是提升學校辦學實力的重要突破口。
另一方面,教師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有利于打開學校的辦學思路。在2010年亞運會期間,學校曾組織法律教師進行法律咨詢活動,在亞運志愿者服務亭,吸引了很多周邊的群眾。在法律服務的過程中把教師在進行亞殘會法律知識講授的時候,也加深了教師與社會的聯系,促使教師加強與社區、機關單位的聯絡。很多有法律實踐經驗的教師在知識積累、待人接物等方面也會顯得更加的成熟。學校有一些招聘信息正是這些有經驗的老師推薦的。這種具有法律實踐經驗的老師不僅能夠打開法律教學實踐的僵局,而且能夠帶動學生就業,拓寬學校的辦學思路。
因此,作為法律學校的教師而言,應當盡可能多一些地參與到社會實踐當中,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學習,才能夠保證知識積累的常青,這樣對于具體的教學也是大有裨益。
總結
法律專業設置包括課程設置、實踐培訓、教師培養等內容,課程設置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實踐培訓提高學生學習技能,教師培養增強學校辦學軟實力。只有當把這些因素綜合考量,法律專業才能夠形成自己的特色,適應時代和社會的需要,培養有一技之長的法律人才。
參考文獻:
[1]謝東鷹,《淺論我國高等職業法律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載于《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課時壓縮與課程內容多的矛盾。隨著應用型本科院校對課時的壓縮,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大綱的內容,如何處理學生學精、學透還要同時滿足企業和事業單位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的要求,這一矛盾急需解決。擴招后學生學習能力差異的增大和實訓教學手段單一的矛盾。中國現在的高校教育模式已經由精英模式培養轉變到了大眾模式培養,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多和班級容量的擴大,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較原來明顯,而現在的教學手段還相對單一,對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優化。最后一個主要問題是師生課后溝通交流較少導致課程效果不盡人意。一些教師課下同學生的溝通較少,再加上人數多,導致一些學生對課程內容有疑問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二、課堂教學內容的改革
本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成立于2006年,2009年開始正式招生,為地方性本科院校,立足于為地方的基層政府組織、事業單位、社區和企業培養公共事業管理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經過大量統計,企事業用人單位對該專業人才的培養能力需求為:第一,理解執行能力。要對國家和地方的各種政策法規能很好的熟悉理解并具備實際的操作和執行能力;第二,評判能力。對于具體崗位的具體評判標準要非常熟悉;第三,組織管理能力和溝通能力。包括對不同部門和部門內部及對外的協調溝通能力及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第四,分析決策能力。第五,撰寫報告的能力。第六,自我學習能力及其它能力。從社會需求出發,教學內容試圖從情景模擬教學、案例教學和討論式教學三方面改善。內容的取舍和選擇。我們采用的教材是云南大學崔云武教授主編的《公共事業管理概論》(第二版),該書是一本國內經典的教材,內容非常全面,受限于課時的因素,結合社會的需求對其中的部分內容進行取舍,因此對公共事業管理過程的內容進行了相對壓縮,去掉了與《管理學原理》課程相重復的內容。同時增加了實踐教學的內容,使課堂活動實踐化。其中尤其是模擬情景教學模式的應用,該模式在實際操作中具體分如下三個步驟:第一步,案例的選擇和設計。該階段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案例的選題既要緊密結合市場需求、滿足企事業單位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同時又要與教學大綱吻合能在規定時間討論完成,具有較強的身臨其境的效果,情節設置要有矛盾并且沒有固定的答案和唯一的結論,能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且能從中獲得一定的能力;第二步,充分的課外準備階段。這一步主要是考量學生能在浩瀚的互聯網世界和圖書館如何快速準確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由于學院該課程在大一第一學期開設,學生的能力還停留高中水平,而中國傳統的高考模式培養缺失了培養學生如何在浩瀚的網絡里快速尋找自己目標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自己了解的學情有意將不同背景的學生分組,然后再分工合作,這樣能保證每位學生從同組不同的人身上學到自己欠缺的能力,在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身體力行的參與,鼓勵學生參與團隊的合作,發揮每個人在團隊中的最大潛能,感受團隊合作帶來的成功,并將收集來的資料整理消化。
第三步,課堂情景模擬階段,包括學生的還原情景、討論分析和教師點評。在學生為主體討論演繹的階段,教師僅是一名聽眾,沒有大的原則性錯誤,教師一般禁止參與到討論中和點評,尤其不要隨意中斷學生的創新性想法,對一些學生之間有歧義的問題,也盡可能由學生來討論、消化理解。進入學生總結階段時,除了總結自己的觀點學生也可以點評其他組的觀點。最后教師給出自己的總評,前提是尊重學生的努力和付出,盡管有可能不完善,但以贊揚鼓勵為主,對學生忽略的問題可以稍加補充,促進學生理解執行能力、溝通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的提高。其次是案例教學法應用到公共事業管理概論的課堂教學中。選擇要與時俱進,比如由2008年12月發生在上海市閔行區的一次居民暴力抗擊強拆的事件導入問題。圖一中的案例為事發時的畫面,畫面解釋:政府的鏟車在拆遷一棟樓房,樓上女士站在樓上向樓下投擲燃燒瓶,引起鏟車起火冒黑煙,隨后消防車趕到滅火后,用高壓水槍噴射樓上的人,鏟車繼續強拆,女士接著投燃燒瓶,再著火,再滅火,再噴射,如此反復“激烈交火”。教師由此提出問題:強制拆遷,暴力反擊,責任在誰?接下由學生討論發言,教師再進行分析。首先從《城市拆遷管理條例》、《物權法》、《憲法》修正案(13條)之間的沖突講起公民財產的合法權益怎么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再從古代孟子的“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解釋,講到借鑒美國的如何在公有私有之間尋找平衡,到韓國的依法治理一草一木。使學生明白只有公民個人的私有財產得到合法權益的保障,中國的市場經濟才可能具有持續健康長期發展的活力。最后給學生留下課后思考題,如何平衡公有和私有之間的矛盾。如此由現實圖片新聞導入式的設計問題使學生整節課不感覺到乏味,雖然整節課只是舉了這一個案例,但從學生的討論過程中,能感覺學生對公共事業管理中存在的事情千絲萬縷、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妥協有一定了解,對于培養學生的分析決策能力和理解執行能力有一定提高。
最后,討論式教學法在整個課堂教學應用。不是給學生填鴨式的灌輸盡量多的專業術語、知識,而是要讓學生自己發現一些問題,能:“悟”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一些道理,簡而言之就是通過討論式教學,讓學生擁有自學和繼續學習的能力,“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學生擁有自學能力,才能更好地勝任相關的工作,在如今快速變化的社會擁有立足之地。通過討論或議論式教學讓學生明白當代社會自學能力的擁有養是其受益一生的寶貴能力。在實際教學中,通過以上三方面的課堂教學內容的改革,學生普遍反映良好,感覺從課堂上學到了知識,理解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相關內容,不在為應付考試而學,課堂發言人數增多,課堂氣氛活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公共事業管理概論實訓課的開設
針對擴招后學生學習能力差異的增大和實訓教學手段單一的矛盾。首先,學院加大了對基礎性實踐教學的資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對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的課題申請學院給予大力支持,優先考慮立項,對于學習能力強且有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的學生,鼓勵其參與到教師的科研課題中,具備一定能力后,學生可以自己名義申報系里的學生課題并立項,系里并且配備一定的課題研究經費,結題后由教師評委團評審,對于完成優秀的課題推優和獎學金評選工作中有一定的加分,極大程度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同時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了管理信息教學實驗室,實驗室采用的設備是由南京奧派公司開發的公共管理教學平臺,可以通過模擬仿真各種案例的虛擬環境來進行公共事業管理的相關教學內容。開發的基礎性實驗有政府審批流程和政府績效管理等。其次,積極聯系和擴展了校外實踐基地。系里積極主動聯系政府部門和社區開展項目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同時為學生提供了校外的實踐機會,讓學生掌握了公共事業管理事務的基本操作,提高了其實際操作應用能力,聯系的校外實踐單位有基層組織———街道辦事處、政府政務大廳等。與此同時,學校還積極邀請政府基層組織的管理人員到學校以講座的形式,利用政府工作人員的實踐經驗和現身說法來指導學生的實踐學習。最后,開展了模擬聽證會議,模擬聽證會形式為公交車票價是否應該上漲,參加者包括虛擬的公交公司負責人、乘客代表、專家學者、市政府主管部門負責人以及旁聽的新聞媒體等。這樣不僅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使學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大大縮短了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差距。寓學于樂,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引下,歸納所學理論知識。
四、師生課后有效溝通和真心關愛
針對師生課后溝通交流較少導致課程效果不盡人意的問題。首先教師要有對公共事業管理的熱愛和敬業精神,與學生課下像朋友般相處,學生尊重你,有問題才會愿意與你進行交流和溝通,教師對公共事業管理的熱愛程度也會直接影響其教學態度和課堂效果。其次要有積極專研專業知識和技術的熱忱,通過在職學術交流、短期培訓等方式積極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結構,適應社會需求。有條件的話,積極參加教育部主辦的國內高校訪問學者,吸取教學經驗,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在校內通過同行聽課來提高自己的講授水平,師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最后,在每階段的教學活動結束后,會通過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征求學生的課堂感受,分別對共性問題和個體問題用不同的形式答疑,包括電子郵件、在線交流等,以達到提升學生能力的目的。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北京市政府于2006年底正式啟動“北京市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工程”,其中包括“教師國內外研修計劃”等重要內容。為此,北京市職業院校信息技術類教師培訓基地按照市教委的統一部署,組織落實“北京市信息技術類教師德國培訓項目”,分別于2008年12月和2009年2月,安排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兩個培訓團組赴德國培訓,并圓滿完成培訓任務。兩個團組的培訓均為期4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時間緊湊、收獲頗豐。下面通過回顧培訓工作情況,總結主要收獲,并聯系國內教育教學改革實際談幾點思考與意見。
一、主要收獲
1.理解德國教育體系
德國擁有非常完備的教育體系,大體上可分為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等4大類型。按照憲法規定,聯邦各州享有文化教育,也就是說,各種類型的學校教育都隸屬于州政府的科教部門管理。
就職業教育而言,德國的職教體系非常復雜,其層次與種類眾多,各個層次和類型的職業教育都有嚴格、規范的具體要求。“雙元制”是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中最負盛名的一種形式。所謂“雙元制”職業教育,是指學生在企業接受實踐技能培訓和在學校接受理論培養相結合的職業教育形式。接受“雙元制”培訓的學生,一般必須具備普通中學或實科中學畢業證書,自己或通過勞動局的職業介紹中心選擇一家企業,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與企業簽訂培訓合同,得到一個培訓位置,然后再到相關的職業學校登記取得理論學習資格。完成“雙元制”培訓后,直接進入企業就業。
除“雙元制”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層次和類型的職業教育。例如職業學院,這類職業學校是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延伸,其專業以經濟、技術、社會工作或服務三個領域為主,畢業生主要滿足當地社會、經濟和企業的直接需要。職業學院的教師結構包括專業教師、實訓教員等。再如專科學校,具體分為企業經濟、銀行、行政、農業、家政、護理以及手工業和工業師傅學校等,學生部分來自普通中學,部分是已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成人,課程包括普通教育課程和職業領域課程。
2.理解“雙元制”教育
(1)“雙元制”的基本規模
“雙元制”在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通常在十年義務教育之后,部分初中畢業生可進入“雙元制”職業教育,完成3~4年學徒培訓進入企業就業;部分初中畢業生進入文理高中,畢業后升入大學;還有較少部分由職業學校畢業就業或進入大學。目前接受“雙元制”教育的學徒的規模約為180萬人,分布在360余種職業中。但職業分布表現出不平衡性,其中絕大多數學徒集中在零售、裝備制造、公共事業、美容美發、餐飲服務等行業。
(2)“雙元制”的專業
“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專業實際上就是職業(德語Berufe)。伴隨產業結構不斷變化,許多傳統的職業逐漸消失,新興的職業、交叉的職業不斷出現,政府和行業協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所培訓的職業進行重新界定。“雙元制”的職業是由聯邦政府在《職業培訓條例》中加以規范的,上世紀50年代“雙元制”教育的職業為 770余個,到90年代末期減至370個,目前共有90余個職業大類365種職業。
(3)“雙元制”的學徒來源
“雙元制”是一種以企業為主體的職業培訓教育模式,將其稱為“學徒制”更加貼切。接受“雙元制”培訓的學生,一般必須具備普通中學或實科中學畢業證書,自己或通過勞動局的職業介紹中心選擇一家企業,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與企業簽訂培訓合同,得到一個學徒職位,然后再到相應的職業學校登記取得職業學校的學習資格。
(4)“雙元制”的法律基礎
“雙元制”的成因既有德國傳統文化背景,也有德國的法律基礎。其中的核心因素還是法律基礎。“雙元制”的法律基礎是聯邦政府頒布的《職業教育法》、《手工業條例》以及聯邦各州頒布的學校法。德國是一個在職業準入制度方面管制非常嚴格的國家,在全德工商協會(IHK)頒布的365種職業中,企業學徒必須取得IHK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方可上崗。職業教育法規定,企業招收初中畢業的學徒時,必須為其提供為期三年內至三年半的“雙元制”教育,即1/3的時間安排到職業學校學習課程,2/3的時間安排在企業實習。
(5)“雙元制”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
“雙元制”教育涉及的主體有學徒、企業、學校和政府。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下:①企業向社會招收學徒工信息;②學生選擇企業并參加企業的選拔,被企業錄取之后,與企業簽定學徒培訓協議,雙方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③企業為學徒安排落實就讀的職業學校;④每周1.5~2天在學校學習、3~3.5天在企業實習或培訓;⑤學徒在企業實習或培訓的費用由企業自己承擔,包括少量的學徒工資;⑥學徒免費在職業學校學習,而學校辦學經費全部由政府提供。
關于企業和職業學校的隸屬關系,前者是市場主體,后者由州政府舉辦,雙方并無直接的產權關系。但在業務關系上,培訓企業在“雙元制”教育中占據主導地位,而州政府則依據職業大類配置若干職業學校,為企業和學徒提供教育服務。
(6)“雙元制”課程設置的法規要求
“雙元制”的培訓教育分為兩大部分――在企業的實習培訓和在職業學校的課程學習。兩個部分的實習培訓和課程教學均須遵守政府的相關規定。
學徒在企業進行實習或培訓的依據是聯邦政府頒布的《職業培訓條例》,其中的《培訓框架計劃》對學徒在培訓企業接受的實習或培訓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職業學校的課程設置的依據是各州政府文教部長聯席會議頒布的《框架教學計劃》,對職業學校開設的課程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這些具體的課程要求稱為“學習領域”(Learnfelder)。
(7)行業協會在“雙元制”中的地位
全德工商協會(IHK)在“雙元制”教育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具有實質性的四大職能:①頒布法規性文件。如學徒培訓合同、職業資格考試方案等。②顧問咨詢。對企業提供咨詢,對學徒提供咨詢等。③檢查考核。對企業培訓條件進行檢查,對培訓合同進行檢查,對企業培訓教員情況進行檢查,對學徒進行檢查等。④監督。對整個“雙元制”培訓活動進行監督。
(8)“雙元制”中的教師隊伍情況
“雙元制”教育中的教師隊伍主要包含企業培訓教師與學校教師兩方面人員:
①企業培訓教師,包括培訓顧問與監管人員、培訓教員、師傅等,由企業自主聘用。企業培訓教師的成長道路大致如下:中學畢業后進入“雙元制”教育,畢業后經過4~5年的實踐工作,同時通過一定的理論課程學習,參加AEVO教員證書考試、或師傅資格考試,在27歲左右可以取得“雙元制”企業培訓教師資格。
②學校教師。職業學校的專職教師身份為公務員,由州政府直接聘用。因此,政府通過嚴格的資質控制來達到其質量要求。學校教師的成長道路大致如下,中學畢業后進入文理高中,然后接受大學教育,大學畢業(取得碩士學位)后,參加兩次國家考試(第一次國家統考主要對知識與技能進行鑒定,之后經過兩年的預備教師見習,再參加第二次國家考試),在28歲左右可以取得職業教育教師資格。
3.理解“學習領域”與“學習情境”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1)“學習領域”誕生的背景
“行動導向”理論的誕生可以追溯至上世紀中后期“雙元制”鼎盛時期,而“學習領域”則是近十余年“雙元制”發展的新動向。
上世紀90年代,企業對“雙元制”學校課程多有抱怨,認為學校開設的課程多為“教學材料導向”(而非“工作任務導向”)的課程,學校教育與企業實際工作存在差距。聯邦政府文化教育部(KMK)采納了企業的意見,對“雙元制”職業學校課程進行變革,1996年開始試行“學習領域”課程。
“學習領域”與原有“課程”的特質差異對比如表1中所示:
表1
(2)“學習領域”的文本結構
“學習領域”是聯邦政府委托職業教育研究機構開發出的課程綱要。因此,可以認為“學習領域”就是課程,但它并非詳細的、具體的課程大綱,而只圍繞課程的目標與學習內容等提出的原則意見。學習領域的文本非常簡潔,篇幅通常只有一頁,其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學習領域文本
(3)“學習領域”與“教學計劃”
“學習領域”僅就課程的目標與學習內容提出原則意見,屬于職業課程的頂層概念。以此為準則,州政府組織力量編制“教學計劃”。表2為巴符州政府1997年頒布的“信息與通信”專業“專業信息員”方向的教學計劃(學習領域一覽表)。
表2
(4)“學習情境”與“學習單元”
“學習情境”是“學習領域”的下一層級的概念,是實現學習領域關于課程教學原則意見的具體教學載體,實質上就是該門課程的具體的學習任務。特殊情況下,一門課程可以僅有一項“學習情境”。“學習單元”是“學習情境”下一層級的概念,它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的時間與內容最小單位。如圖2所示。
圖2 “學習領域”與“學習單元”關系圖
自“學習領域”到“教學計劃”,再到“學習情境”和“學習單元”,基本上遵循自頂向下的邏輯鏈路:從學習領域頂層概念出發,州政府組織安排編制教學計劃,職業學校執行其教學計劃,并組織團隊開發學習情境,鏈路的終端為教師設計并實施的學習單元。如圖3所示。
圖3 學習邏輯鏈路圖
4.理解“雙元制”的畢業標準
(1)“雙元制”的畢業考試
“雙元制”的培訓教育分為兩大部分――在企業的實習培訓和在職業學校的課程學習。因此,其畢業考試也分為兩個部分,即職業學校組織的學術評價考試和全德工商協會(IHK)組織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
職業學校組織的畢業考試采用筆試形式,試題的基本特征為:①獨立性,考察學生獨立工作能力;②面向項目,與平時的項目教學法相一致;③整體性,考察整個學習過程的知識與能力。
學徒參加IHK組織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是“雙元制”畢業考試的關鍵所在。考試的形式為項目制作,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具體的項目任務,并提交書面報告,最后還要進行答辯。
(2)政府與行業協會的主導作用
在“雙元制”教育體制下,政府與行業協會(IHK)發揮著主導作用。“雙元制”教育與培訓的起點的政府頒布的“學習領域”標準;“雙元制”教育與培訓的終點是行業協會(IHK)頒布的職業資格考試標準。通過規范起點與終點的標準,“雙元制”質量完全置于政府與行業的管控之下。
(3)職業資格考試的導向作用
在“雙元制”教育與培訓的全過程中,學徒通過IHK的職業資格考試是其終極目標,因而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說,行業協會(IHK)頒布的職業資格考試標準的影響力遠遠超過政府頒布的學習領域標準,前者提供非常詳細的《IHK資質證書考試指導意見》,而后者往往僅有一頁篇幅,內容過于籠統。
5.理解“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
前面談到,“雙元制”的起點與終點均由政府與行業協會(IHK)進行管控,對于職業學校而言,其(享有自的)教學工作便是“學習情境”開發、“學習單元”設計,以及通過“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完成“學習領域”要求的教學內容,實現“學習領域”提出課程目標。因此,職業學校的教師的工作重心就是開發學習情境、設計學習單元、實施“學做合一”的課程教學。
(1)開發“學習情境”
所謂學習情景,就是一項相對完整的學習任務。它是由學校教學團隊基于企業工作任務的要求,并結合學校教學規律的特點,開發出的一項綜合性的學習任務。
學習情境的開發應關注以下要素:①與學習領域相關聯;②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③確定具體的學習內容;④提出學時的分配方案;⑤給出設施與器材的具體意見。
(2)設計“學習單元”
所謂學習單元,就是一項獨立安排的學習活動。它由任課教師自主設計的課程教學實施方案。學習單元的設計重點把握以下原則:①工作過程導向――基于工作任務;②面向問題――以提出問題為起點、解決問題為終點;③結構化――方法與進程的結構化特征;④多樣性――兼顧不同的學生需求。
(3)實施“學做合一”教學模式
我們考察的兩所職業學校的教師反復強調,學習領域是一種教育哲學,是一個抽象概念,學校和教師必須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教學方案和教學策略。
項目教學法是最為普遍的“學做合一”教學模式。項目制作的目的在于:①鞏固已有知識;②拓展新知識;③學習職業技能;④學習工作方法;⑤豐富實踐體驗。
項目任務書的要點包括:①目標;②內容;③分組安排;④進程安排;⑤評分標準。
項目制作完成后,須安排以下考評與反饋:①驗收技術指標;②提交書面報告(面向IHK考試標準);③學生口頭匯報;④評分;⑤反饋。
二、幾點思考
1.職業教育中的政府職能問題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關于政府在職業教育中的職能定位,在認識上一直存在爭論。有一種觀點認為,職業教育應從過去的政府主導和國家舉辦,向著社會力量辦學轉變。
通過考察德國職業教育發現,即便在實行市場體制的德國等歐洲國家,舉辦教育一直是政府最為重大的職能。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觀點,亞當•斯密明確指出作為行使“公共權利”的政府的真正職能――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而教育正是最典型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政府稅收應當用于何處?在西方發達國家,國防、教育、公共衛生等領域是政府財政投入最多的領域。德國的教育(包括職業教育),學校辦學經費完全由國家財政承擔,而且德國的學生是不必繳納學費的!或許有人會說,德國的“雙元制”的費用主要是由企業承擔的。這話不假,但需要指明的是,企業之所以承擔培訓費用,是因為它在為自己的學徒埋單!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并非我們有些人想象的――企業在捐資助學做善事。
2.職業教育中的學生狀況問題
由于中國目前實行極為嚴格的升學選拔制度,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客觀上都是文化程度比較低的學生。在西方發達國家,這方面的情況有所不同。由于整個國家的教育資源比較充裕,因此,在受教育的機會方面,學生通常擁有較多的選擇權。也就是說,由于客觀條件較為優越,學生的主觀愿望也就具有更多的現實可行性。在這種情況下,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就并非都是被迫無奈的選擇。當然,發達國家之間的情形也略有不同。通常而言,社會福利較高的國家如德國及北歐國家,選擇職業教育的學生比例要高一些,而如美國和英國,比例則要低一些。
盡管學生可以有較多的教育選擇機會,然而,客觀上看,進入普通高校的學生與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還是存在一些差別的。例如,反映在學術能力方面的差別,反映在整體心智發展水平上的差別等。因此,即便像“雙元制”這樣比較成功的教育模式,德國學者也承認,“雙元制”與普通教育事實上還是“不等值”的。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由此看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職業院校與普通高校的生源相比,在客觀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是國內的情況更加突出一些。因此,學生的基本狀況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特別有做好“三個深入分析”:深入分析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深入分析學生的實際需求,深入分析學生可能達到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才能尋找到有效對策,改善教學工作的效果,改善學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3.職業教育中的實訓基地問題
在國內,“雙元制”最受推崇的就是“企業參與辦學”和“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訓基地”。如果我們對“雙元制”未做認真的研究,而是用國內的職業院校的辦學情況來理解“雙元制”的話,往往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德國企業非常支持職業教育,為職業院校提供實訓基地。事實上,德國舉辦“雙元制”的企業并非在支持別的職業院校,而是在支持它自己,因為“雙元制”培訓的主體正是企業自己,而職業學校則是配角。
按照經濟學的觀點,企業是“利潤中心”,如果沒有“利益紐帶”連接著學校與企業,任何形式的產學結合、企業實訓基地建設等都只是水中浮萍,是沒有根基的。政府對此也無能為力,學校對此就更難有作為了。
因此,實訓基地建設的重點,一要集中力量建設教學設施完備、教學水平高的校內實訓基地。二要按照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積極探索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組合新模式。可以嘗試由學校提供場地、將企業引進學校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由企業提供技術和師資支持、以企業為主組織實訓;也可以嘗試在企業租用場地、由學校投資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采用企業化運作方式,按照企業實際工作過程組織實訓。
4.職業教育中的課程建設問題
德國培訓的后半段,重點放在課程教學的考察與剖析上。對于骨干教師而言,雙元制、行動導向、學習領域這些頂層概念和教育哲學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具體課程的教學實施。
在職業院校的課程建設與改革中,應著力解決以下問題:
(1)加強課程教學團隊建設。在組織架構日趨扁平化的今天,整合與重建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的教學團隊,是我們必須積極應對的一項全新挑戰。
(2)貫徹“在學中做”的課程思想。無論是課堂教學、實驗教學,還是項目教學,都應當努力營造師生互動的學習氛圍,落實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
(3)改進學生的評價標準與評價方法。伴隨教學模式的改革,課程的評價標準與評價方法必須加以改進。要提高評價標準與教學目標的關聯度;要增強評價標準的客觀性、準確性、可觀察性和適應性;在評價專業能力的同時,還應評價非專業能力(通用能力)。
三、結束語
按照人力資本理論,教育對于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特別是職業教育,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的直接影響和作用,已為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所證實。世界銀行的“教育與社會特別行動組”指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并具備熟練技能的階層,對現代社會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是不可或缺的。”
當前,中國的職業教育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新的問題層出不窮,新的挑戰日益嚴峻。在這種情況下,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教學理念和成功辦學經驗,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我們相信,通過此次德國考察培訓,對于加深對職業教育的認識、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啟發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尋找教學工作與管理工作的新對策,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歐盟“亞洲聯系”項目“關于課程開發的課程設計”課題組.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吳全全.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實踐與創新[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行政法學》現有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剖析
1.《行政法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理論性強,概念繁多。《行政法學》概念多,知識點繁雜,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一個領域,每一種行為,都需要行政法調整,都會受到行政法的管理。一個領域中會涉及許多行政事項,每一個行政事項又包含一系列行政行為,而每一種行政行為又會涉及到概念、特征、性質、效力、實施條件、基本程序、基本種類、法律形式及法律后果等方面的知識,都需要學生了解和掌握。
(2)教師講授過程費勁,課堂效果一般。在講授本門課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搜集素材、典型案例、事例,每堂課都要講授概念、原理,分析法律特征和實施條件、實施程序,要生動形象地講清楚一個問題很困難,這個問題講完又進入下一個問題,經常是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毫無反應。
(3)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興趣不大。在行政法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興趣不大。許多學生不做課堂筆記,課前很少預習,課堂參與較少,互動較少,不積極思考,課堂上回答問題不主動,時間一長,對這門課程就有了抵觸情緒、畏難情緒。
(4)知識掌握較差,學生過關率低。《行政法學》課程可以說“難講、難學、難考”。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靠,運用行政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實際執法動手能力不強。考試中有許多人掛科,需要補考或重修。
2.現存問題的剖析
(1)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教學方法單一。《行政法學》的教學,目前主要還是以課堂講授為主,老師基本上是一本書、一本教案、一支粉筆講到底。許多教師講課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離不開課本,課堂教學滿堂灌,按部就班,缺乏創新。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應用較少,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互動較少,學生參與性不夠,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涉及領域廣泛,內容極其豐富。現代社會需要行政法,也離不開行政法。行政法涉及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可以說,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一生中都離不開行政法,都要受到行政法的約束和調整。行政法涉及的領域廣泛,內容極為豐富,概念多,理論多,知識點多,需要學生掌握的東西太多,又缺乏完整系統的體系,知識比較分散,龐雜,學生難以掌握。
(3)行政法案例學生難以親身感受。受到自身生活環境的限制 ,學生人生閱歷和生活經歷較少,難以切身感受到行政法,沒有參與行政執法活動過程,對行政法不能形成直接的感性認識。不同于民法、刑法,發生在身邊,隨處可見,隨時可以接觸到,老師講授形象生動,學生學習得心應手。而行政法典型的案例本身就少,教師列舉一個案例,學生覺得距離自己生活遙遠,學習缺乏積極性、主動性,最終對本門課知識的掌握就比較差。
(4)課程設置不太合理,影響學習效果。本門課程一般安排在大二第一學期開設,學生只學過了憲法、法理學、民法、刑法,有的學校民法或刑法還沒有開始學習,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基本上都沒有學習。而行政法課程的學習,必須是在掌握了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基本知識之后才能學習的,《行政法學》與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課程同時開設弊端明顯,學生基本知識掌握不全面,不能很好地理解《行政法學》的基本知識,這樣學習起來就比較吃力。
《行政法學》教學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1.一體化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就是理論與實踐一體化以及教、學、練、戰一體化。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就是打破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界限,采取邊教、邊學、邊做,或是在短時間理論課后即讓學生進入實訓的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在《行政法學》課程中,對于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處罰、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等內容,可以采取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師講授基本知識后,讓學生動手訓練。
2.模塊教學的教學模式。《行政法學》課程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模塊,即行政法理論、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教學過程中,既按模塊進行教學,又注重各模塊之間的銜接,由于行政法的基礎理論與行政行為和行政救濟密切相關,所以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梳理清楚模塊之間的關系。由于每個模塊都具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有針對性地采用最適合的教學方法。比如行政法理論和行政主體部分,運用較多的是歸納總結法和對比分析法,側重于梳理清楚基本理論知識,為后面的教學打基礎。而行政行為部分注重運用案例教學法、課堂討論法。行政訴訟則運用模擬法庭進行實訓。
3.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注重主體培養,強化學生參與。由于傳統教育一直以知識灌輸為主要任務,因而教學活動一直是以教師為中心而展開的,教師作為知識的壟斷者,智慧和真理的化身,掌控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學生被視為教學過程的客體,只能成為特定觀念和知識體系的被動接受者。問題導向的行政法教學是以學生的廣泛參與和自主學習為基礎的。問題導向式教學的基礎理論之一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僅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更主要受學習者本身的認知方式、價值觀等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卻往往被傳統教學觀忽略,進而提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論。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帶著問題去思考。
《行政法學》課程教學方法設計改革
1.雙向互動教學法。從課堂上教師的單向灌輸,改變為討論交流式的教師和學生雙向互動教學。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正面臨著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教師的主要作用不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傳授學習的方法,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切實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能動性。行政法學教師可采取啟發式、討論式、互動式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自學基礎上提出問題、與老師進行探討,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介紹行政法學的研究現狀及最新發展動向,指點研究問題的方法,使教學過程變成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的研究探索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多媒體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利于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行政法學》課程的教學也應該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多媒體教學需注意幾個問題:(1)不能把采用多媒體手段作為衡量《行政法學》課程教學質量好壞的標準,而一味強調多媒體教學。(2)條件充分時才使用。在開展多媒體教學之前,要加強對教師的多媒體應用技術培訓、教學課件或軟件的制作等準備工作。(3)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媒體教學不能取代教師的講授、引導,同時要注意增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4)在成功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網絡輔助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30—0056—02
1 課程特點
微波電子線路課程是一門研究在微波頻段工作的電子器件及其電路組成的專業基礎課。微波電子線路一般泛指構成微波系統中各種功能模塊的元器件與電路結構,也稱為微波有源電路。隨著微波半導體材料技術和工藝水平的發展,先后出現半導體二極管、砷化鎵金屬半導體場效應管、PIN二極管和變容管等微波半導體器件,并在微波系統中獲得廣泛的應用。這種以半導體為核心組成的微波電子線路稱為微波固態電路。在微波半導體器件發展的同時,又研制出微波混合集成電路(MIC)和單片微波集成電路(MMIC),同時,低噪聲集成電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微波集成電路發展迅速,中功率微波發射機實現固態化,但是大功率微波振蕩和放大必須依靠微波電真空器件,比如行波管、速調管、磁控管等。這些微波器件在雷達、通信、導航、衛星地面站等得到廣泛應用。
微波電子線路課程所學習的內容具有應用廣泛、技術難度高、內容更新較快的特點,這要求微波電子線路課程的教學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以適應微波頻段電子裝備教學和工作的需要。
該課程的學習可以采用微波技術的分析方法,從電磁場的角度去分析,但是比較復雜;也可以等效成電路去分析,這是習慣的分析方法,在分析過程中做一些等效和近似在工程上是允許的,是不影響本質的。學習過程中強調物理概念原理分析、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最新技術發展在課程中的體現。教學方法體現啟發性,重視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 教學內容設計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該課程教學時間為30大綱學時。依據該課程的課程標準、課程設計,理論教學20學時,實踐學時10學時;授課方式上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理論教學上突出崗位任職所需的基礎理論,借助實際微波器件的應用介紹,分析微波電子器件和微波設備的發展前景。通過邊講解邊實踐的方式,加深學員的理解。
具體進度:為了方便學習和知識的交流,首先對微波傳輸線理論和其他微波無源元器件組成微波無源電路進行回顧復習;對微波無源器件及等效電路,簡要介紹一下微波電抗元件、連接元件、終接元件、衰減器和移相器、阻抗匹配器和變換器以及定向耦合器、微波濾波器諧振器、微波鐵氧體等的特點和運用。
對微波有源器件分4個模塊進行學習。
第一個模塊的內容是微波頻率變換器(混頻器),主要介紹頻譜搬移的原因、原理及工作過程。采用數學的方法對頻率變換的原理進行定量分析,并結合實際的頻率變換電路進行講解。進而介紹微波混頻器件即微波二極管工作原理,重點分析微波混頻器的特性和主要技術指標,介紹各種微波混頻器的工作原理,最后討論微波混頻器的鏡像回收。
第二個模塊內容是微波晶體管放大器,主要介紹微波晶體管低噪聲放大器。與低頻放大器相比,微波放大器是采用S參量作為分析和設計放大器的主要網絡參數,說明S參數(分布參數)與集總參數的區別、微波雙極型晶體管低噪聲放大器和微波場效應管低噪聲放大器設計方法、使用特點與應用場合,討論以雙極型晶體管放大器為主。
第三個模塊內容是微波控制器件與微波控制電路。微波控制器件是組成微波控制電路的重要部件,主要講述微波控制電路及其應用,包括微波開關、數字移相器、電調衰減器、微波調制器及限幅器等。微波控制元件有微波半導體器件和微波鐵氧體器件,重點內容是微波PIN二極管的原理及其組成。
最后一個模塊內容是微波電真空器件。盡管近年來微波半導體器件得到迅速發展,微波電真空器件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主要介紹三大電真空器件即磁控管、速調管、行波管的結構、工作原理和應用特點。
3 教學方法設計
教學改革的核心是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方法要體現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方法上,基于任職教育學員底子薄、基礎差、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力求避免單純的注入式,改用啟發式、討論式、答辯式的教學方法。將課堂講授、課內討論、課外自學、技能訓練等合理結合,把教學過程分為課題引入、設疑激學、講練結合、精選例題、總結鞏固等環節進行教學實踐。課題引入階段盡量由設計實例或工程實際問題引入課題,即在介紹一些重要章節前,列舉一個設計實例或工程實際問題,通過分析、設計,引入相關知識和理論,等學員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并產生諸多疑問時再進行內容講解。而有實驗條件的內容要爭取進行現場教學,講練結合。即將課堂講授與技能訓練合理結合起來,有些教學內容可以安排在實驗、實訓中進行,邊講邊練,講練結合。邊講邊練主要用于介紹微波電路工作原理后,由學員對電路的功能及外部特性進行測試;講練結合則是由學員根據微波電路的功能對電路進行測試后,由教師和學員對測試結果進行討論,歸納總結,以加深對理論的理解。這樣,將教學過程放在實驗、實訓中,有利于學員實現由感性到理性的自然過渡,在邊學邊練中更深刻地領會所學知識,在頭腦中建立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使學員逐步提高學習能力和實踐技能,引導學員將基本理論、基本分析方法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4 考核方式設計
該課程的教學以提高學員的綜合能力素質為最終目標,考核方式采用對教學全過程綜合評估,具體考核環節包括4個環節:課堂表現、實驗成績、創新能力和課程結束考試。在4個方面進行加權,綜合評估后得出學習成績。
1)課堂表現:根據學員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包括學員功能的積極性、互動性、課堂回答問題的質量等。重點考查學員學習態度、課堂表現等情況。
2)實驗成績:實驗環節的定位在于使學員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增強實踐能力。通過觀察學員實驗的科學性、規范性,根據實驗科目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3)創新能力:由于微波電子線路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創新能力通過學員的小制作和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等情況來評估。考核重點在于學員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相應的實踐能力。
4)課程結束考試:課程結束考試主要考查對微波器件、電子電路的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和綜合應用能力。
5 教學效果分析
微波電子線路課程已經在雷達、通信等專業的多個教學班進行講授,從教學效果來看,學員對微波電子線路的有關理論有了深入的認識,順利地從集總參數的低頻電子線路跨入分布參數的微波器件和微波電子線路的分析運用,實驗技巧、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和加強。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有的課易放難收,學員在討論中思維縱橫捭闔,天馬行空,致使教學任務完不成;課堂教學的內容豐富了,學員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又不夠牢。但總的說來,收獲總是多于問題。該課程教學設計的實施培養了學員的創新精神和多元化思維,學員的成長與進步非常顯著。
參考文獻
德國職業教育概要
德國是歐洲經濟的發動機,2010年人均GDP為30377歐元,德語區(以德國和奧地利為代表)獨有的職業教育體系,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12世紀的科隆“車旋工規章”即是早期的職業教育法律雛形,16世紀出現徒工的周末補習學校,到1911年德國憲法規定18歲以下青少年必須接受職業教育,德國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初步形成。二戰后出現了1~4年學制的全日制職校,1973年德國法律規定10年級畢業的中學生必須進入中等職業學校,至此德國現代的“職業義務教育”體系得以全面建立。
德語區的職業教育以“雙元制”為特點,所謂雙元,簡言之,就是企業和學校兩元。
“雙元制”職業教育是在中學階段實施的,大部分德國人6歲進入小學,小學學制一般為4年;而后進入普通學校,學制一般為5年,也就是在普通學校這一階段,孩子們被分流到職業學校、實科學校、文理中學等不同類型的中學。籠統地講,進入職業學校的全部學生、進入實科學校的大部分學生都要接受“雙元制”的職業培訓,畢業后進入就業市場,只有文理中學的學生才把志向確認為繼續升學。決定接受“雙元制”培訓的學生,先要找一家愿意接收自己的企業,與企業簽定培訓合同,作為這個企業的實習生,然后再去找一家職校,作為這所學校的學生。在“注冊入學”的同時,實習生即認為自己已經是簽約企業的一員,并進入“半工作”狀態,每周在企業實習3~4天,在校學習1~2天。即便在學校,學生至少50%的時間也是在實驗教室里邊學習邊操作。職校的教學大綱必須符合企業需求,要把培養動手能力作為目標,職校教師分為理論教師和實踐教師,其中實踐教師大多是企業技師。經過前兩年訓練后,到第三年作為實習生時可獲月薪600~1000歐元(大部分企業的正式員工月薪在1600歐元左右),企業實際上也獲得了廉價勞動力。各企業繳納的會費交給行業協會(包括手工業協會、商會、獸醫協會等等)后,協會興辦“跨企業培訓中心”,這類中心有教學車間和實驗室,承擔本行業具有共性的訓練任務,實習生的培訓和企業在職員工的繼續教育,都可以在中心開展。一般來講,一個職校學生在3年時間內至少有1~2月時間在跨企業中心訓練。經過3年,實習生如果通過行業協會組織的結業考試(稱為“滿師考試”),將獲得三份證明:學校成績單證明、企業實習證明、職業資格證書。如果不能通過某一工種的統一考試,他就需選擇另一職業,重新接受培訓,或從事不需證書的簡單體力工種。德國無職業資格證書的勞動力僅占勞動人口總量的5%。
可見,在“雙元制”體系下,企業的簽約實習生也是學校的學生,人的身份是“雙元”的。在正式上崗前,職業訓練是在簽約企業和學校兩個場所(“跨企業培訓中心”可視為企業的一部分),按照不同工種的培訓大綱和考核標準,以“雙元”方式完成的。在德國,每個州都按地方法規管理學校學生,而聯邦(而不是州)按全國法律約束企業和職工;企業是私立,學校則是公立的,如此,管理也可被理解為是“雙元”的。
至于大學教育,雖不屬于傳統的“雙元制”概念范疇,但其高度重視能力培養,與“雙元制”的實質是異曲同工的。特別是沒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大學,更是傾注全力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德國沒有與中國教育體系中“高職”相對應的教育層次,相對接近中國高職院校(乃至中國的部分本科院校)的是“應用型大學”和“合作教育制大學”。應用型大學于上世紀6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學生年齡偏大,因為入學條件是曾接受過中等層次職業培訓,或有普通文理高中畢業后補充一年的實習經歷方可入學。應用型大學主要培養工業設計師、工程師等應用型人才,并不從事尖端科研,而是與企業合作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在校生多為5000人左右,學制3~4年,學生畢業后到生產第一線或社區就業。“合作教育制大學”只在部分聯邦州存在,或已經并入綜合性大學,一般為3年學制,企業實習和課堂學習的時間各占50%,交替進行,一般每12周輪轉一次,在企業由指導師傅引導,從事職業性工作,12周后帶著實踐中的問題返回學校,努力思考尋找答案,12周后再返回企業……這樣的學生,3年之內基本在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輪訓一遍,畢業后能很快適應企業工作。
全面、準確地描述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涉及到各方合同、培訓內容、人員身份、經費渠道、資格證書等多個方面。需要指出的是,“雙元制”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目前德國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和移民進入、經濟結構調整、貿易全球化等多方面的挑戰,德國的職業教育特別是“雙元制”體系也要適應新的形勢要求。
啟示與體會
德國是一個講求理性的國家,德國的職業教育是建立在理性哲學基礎上的,是基于對現代工作體系特征的深刻洞察,關注解決問題的以人為本的能力訓練,其精髓和實質,不是短期考察所能全面把握的。我們要以理性的態度剖析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律,剖析各種模式存在的合理性,來看待德國,學習德國。
德國不同于中國,從表層分析,中德職業教育有三個不同點:一是體系不同,德國采取雙元制,中國則以學校教育為主;二是階段不同,經過100年的發展演化,目前德國職業教育自成體系,并考慮與歐盟各國的聯合、350個工種的標準化考試等,而中國職業教育還在致力于構建體系;三是管理體系不同,德國采取的是聯邦和州分權、私立企業和公辦學校聯合的適合“雙元制”的管理體系,而中國目前的職業教育體系實際上由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兩部門分頭管理。相比德國,目前中國職業教育的欠缺很多,最大的欠缺就是沒有約束企業權利義務的法規,學生沒有與企業簽約的過程,企業對于學校也沒有強制性義務。另一欠缺就是行業組織發揮的作用極其有限,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行業、企業、學校共同組織的按標準實施的“滿師考試”。
我們承認與德國的差距,并不意味著否定本國的職業教育,因為不同經濟發展階段、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之下,職業教育的差別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總結最近30年學習德國職業教育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反思德國的一些做法為什么無法全面引入中國,部分引入后在中國環境下會發生怎樣的演變,而不能生硬地比較中德體系、照搬德國經驗。
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與德國就職業教育開展的人員交流達10 萬多人次,建立項目點近百個,研究開發的專業、課程、教材數百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在兩國技術合作的框架內建立了30 多個冠以“雙元制”模式之名的企業培訓中心或職業學校,開始階段,這些職業教育機構基本上是照搬德國模式進行試驗。德方提供實驗經費、教學設備、教學文件,并派遣專家;中方則按照德國的培訓條例、教學計劃和課程方案開展教學活動,其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也基本采用德國的原型,但收效不顯著。中德兩國國情不同,德國經驗的“本土化”是必然的路徑,我們要在深入研究德國模式內涵的基礎上,有組織地實驗,選擇結合國情、省情和縣情的可遷移的內容和可變通的形式,在廣泛吸收德國和其他國家經驗的基礎上創建符合中國實際的模式。2010年中德兩國政府簽署的《中德全面推進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公報》中,把“深化職業教育合作”作為兩國合作的重要項目之一,為繼續借鑒、吸收德國職業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礎,我們要充分把握機會,在中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的過程中,讓職業教育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通過考察認為,經過30年的發展,中德兩國經濟、社會的共性在逐步增多。兩國同時都在經歷經濟轉型特別是第二產業比重下降而第三產業比重快速上升,職業教育的科類結構也隨之變化;兩國都在面臨人口結構的變化,特別是人口老齡化時代青少年人口比例的減少。職業教育的生源都是中低收入階層子女(其中在中國表現為農村生源,在德國表現為移民子女);此外,中國政府在2000年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相當一部分學校已經實施注冊入學,“免學費”和“助學金”政策已覆蓋大多數職業學校在校生,從普惠程度來看,與德國實施了40年的“職業義務教育”差距進一步縮小。上述特點,使得中德職業教育合作的基礎更加牢固了,要把握時機,適時將中德職業技術合作推上一個新高度。當前,借鑒德國職業教育模式,不能限于教學模式等技術層面,而是要更側重制度層面的試驗,以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戰略。在制度層面引進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復制德國模式,而是要立足國內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吸納德國模式的實質,切實在觀念、模式上下工夫,從整體上提高我國職業教育的實力。
當前中國職業教育最薄弱的環節就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一些現象需要引起注意,譬如,德國在華的一些企業,來中國后為什么不按德國的“雙元制”辦法培養企業員工?國有大中型企業應該是最具條件學習德國模式的,但為什么沒有積極性?為什么國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普遍青睞廉價勞動力且對員工培養無長遠打算?為什么一些企業乃至行業協會對于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缺乏熱情,各地政府只好出面組織“職教集團”?為什么職業院校熱衷于建立本校的實訓基地,即便這些基地的設備和技術條件落后于企業實際?……小組認為,中國自身的問題只能靠自己解決,不能機械復制德國模式;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更不能寓于職業教育本身,必須從全局發展戰略出發,在相關法規、政策上取得突破,發揮企業、學校兩方面的積極性,共同尋求突破口,盡快形成政府指導、行業主導、企業參與的職業教育新模式。
當前,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面臨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的艱巨任務,支柱產業的振興和新興產業的崛起,最終還要靠企業,職業教育要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在政府的指導和鼓勵下,東北地區相關行業的職業教育,要更積極引入德國模式并予以“本土化”,力求在“點”上,進而在“面”上取得一定突破。
若干建議
借鑒德國職業教育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并考慮到東北地區的特點,在推進東北地區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建立政府主導、行業指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體制、機制過程中,可考慮以下措施:
——東北地區發展改革、財政、國資、工信、教育、人社、質監、稅務等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攜手推進本地職業教育的改革,在統一思想的基礎上,在政策層面上試點引入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體制的若干合理要素。
——在不宜全面鋪開的背景下,可考慮在裝備、化工、汽車、農產品深加工4個行業(在東北各地均為經濟支柱,行業企業具有實力,在產業調整升級的過程中迫切需要相關工種的中高級技術人才,職業院校的相關專業教學體系相對健全,建立健全職業資質證書的條件相對成熟)率先試行按德國“雙元制”模式培養人才。
——4個行業中,每個行業可由本行業協會組織出面,商請部分企業和學校先行試點“雙元制”,企業的哪些工種、學校的哪些專業進入試點,由企業和學校共商,并提出具體的試點方案,聯合向當地政府申報試點項目;地方政府研究篩選后,盡快批準一批試點項目并給予一定支持。國有大中型企業、在東北的350家德資企業,最好有部分企業先試先行。
——試點項目的必要內容就是讓中職或高職院校的新生作為企業的實習生,與企業簽訂培訓協議,企業可公布本企業的考試標準(或采取行會標準,乃至跨國認可的職業資質標準),并切實為學生入廠操作提供條件,保障接納考試合格取得資質證書的畢業生。在企業全面參與的背景下,學校的教學大綱和教案,要按照聯合培養方案予以有針對性的設計。
——在選擇試點項目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企業和學校的自主性,政府和行業協會只是搭平臺,不能憑主觀意愿把企業和學校捆綁在一起,不能以“出資購買”方式換取改革,試點學校和企業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投入支持,而是要在共同的利益機制下,積極主動地探索“雙贏”的措施。
[中圖分類號] C9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11-0018-02
社區矯正是指將符合條件的罪犯置于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愿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和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并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1] 社區矯正事業的發展需要能夠勝任社區矯正工作的專業工作者,因此有必要開展社區矯正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
一、社區矯正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
本文以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社區矯正專業為例,梳理社區矯正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性工作。
(一)重視原理理論性知識的先導作用
社區矯正原理性知識、理論性知識是社區矯正實踐的先導,上海政法學院社區矯正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清晰地闡明了這一點: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扎實的法學、刑事執法、社會學、社會工作理論素養、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具有創新精神,能在國家各類與刑事執法相關的機構中從事專業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我校在社區矯正專業人才的培養方面,將理論素養、專業知識作為社區矯正實踐能力的先導符合目前社區矯正實務部門對社區矯正人才的要求。
(二)構建多學科復合交叉型課程體系
我校在構建社區矯正多學科復合交叉型課程體系過程中,力求實現法學、犯罪學、社會學、社會工作、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知識的融合,從而為實踐教學提供豐富的知識體系。具體而言,社區矯正專業課程體系包括如下課程:法理學、憲法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犯罪學、監獄學基礎理論、社區矯正原理、社區服刑人員行刑與管理、社區服刑人員教育、中國監獄史、罪犯改造心理學、獄內偵查學、矯正社會工作、社會學概論、社區矯正個案分析、社會司法執法統計學、警體等。在此基礎上,學生需要完成20周的專業見習、20周的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寫作等實踐學習任務。
(三)強調社區矯正實務機構實踐教學
上海政法學院與上海市社區矯正實務機構合作開展社區矯正專業實踐教學,主要采取了兩種途徑,即“請進來、走出去”。在請進來方面,一是邀請社區矯正實務機構中經驗豐富的社區矯正工作者,如社區矯正民警、司法所社區矯正專職干部、社區矯正社會工作者以及相關區縣社區矯正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上海政法學院為社區矯正專業學生授課。二是邀請案情典型、善于表達的社區服刑人員來到學校,在課堂上與社區矯正專業學生開展交流互動。在走出去方面,針對低年級社區矯正專業學生,由專業教師帶領其到社區矯正實務機構,如社區矯正中心、街道司法所、上海市新航社區服務總站參觀,增強學生對社區矯正工作的感性認識;針對高年級社區矯正專業學生,則采取推薦其到上海市各區縣社區矯正實務機構開展專業見習與畢業實習,讓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學習與成長。
(四)發揮志愿者活動的實踐教學功能
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團委學生會非常重視組織社區矯正專業學生積極參與針對社區服刑人員的幫教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演練與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例如,2014年7月12日,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團委學生會實踐部的社區矯正學生志愿者們去往上海市徐匯區康健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親身參與暑期社區矯正人員一對一結對幫教活動。高頻率的社區服刑人員幫教活動讓社區矯正專業學生們感受到社區矯正強烈的實踐色彩。在幫教活動中,他們開展了諸如“認識社區矯正、重拾罪后人生”、“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傳統文化與修身養性”等幫教活動,幫助社區服刑人員積極適應社區矯正期間的生活,緩解心理壓力,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專業能力。
(五)組建學術社團提升實踐教學水平
社區矯正本科生不僅應該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而且應該具備熟練的實踐技能,更加應該追求學術能力的提升。鑒于此,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社區矯正研究生導師、研究生、本科生、政法干警學員共同組建了集學術性、實踐性、創新性為一體的學術社團。社團以“培養學術專業素質,發展中國社區矯正”為目標,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實踐能力。該社團積極開展社區矯正科研工作,多項科研項目獲得學校資助并榮獲獎項,特別是在2013年6月,社區矯正專業本科生潘自強等同學在武玉紅教授的精心指導下,依托社區矯正學生社團力量開展的《關于社區矯正禁止令效果的實證研究》榮獲第十三屆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
二、社區矯正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對策
(一)實行“夾層制”實踐教學模式
據筆者在上海市社區矯正實務機構的調查得知,目前上海市社區矯正實務機構對社區矯正復合交叉專業人才需求度非常高,希望我校社區矯正專業本科生能夠到社區矯正實務機構進行至少為期一年的頂崗實習。之所以將實習時間定為一年,是因為實務機構認為頂崗實習是最能夠培養實習生實踐能力的實習方式。這種實習方式可以使社區矯正專業學生完全履行相關社區矯正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獨當一面,對學生的能力鍛煉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因此,筆者建議社區矯正專業學生實習模式應采取起源于英國的“夾層制”實習實踐教學模式:學校的理論教學――實務機構的實踐教學――學校的理論教學。英國的一些高校將學生本科階段的四年學習時間分解為:兩年在校就讀+1年工程實習+1年在校就讀。[2]
(二)開展定期的實踐教學需求評估
社區矯正工作在不斷發展,高校社區矯正專業實踐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緊跟實務工作發展的步伐。因此,開展定期的社區矯正專業實踐教學需求評估是確保實踐教學模式與社區矯正實務工作合拍的必要手段。社區矯正實踐教學方案的制訂和實施與社區矯正專業教師、學生、實務機構三者緊密相關。因此,實踐教學的模式有效性、適宜性與調整創新的依據必須立足于對社區矯正專業教師、學生與實務機構的調查。具體而言,我校應該針對上海市社區矯正機構領導、司法所社區矯正專職干部、社區矯正人民警察、社區矯正社會工作機構管理者、一線社工、我校社區矯正專業教師、專業學生開展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并且對相關實踐教學模式進行個案剖析,總結社區矯正實踐實訓教學成功經驗,克服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形成相關的評估指標體系,撰寫以客觀評估為主,主觀評估為輔的需求評估報告,提出具體的、操作性強的改進實踐教學模式的對策建議。
(三)深化多學科交叉融合課程體系
筆者通過調查收集資料,發現目前開設社區矯正專業以及社區矯正專業方向的本科院校與大專院校在社區矯正課程體系設置方面對學科交叉融合做得不夠。社區矯正是刑法學、犯罪學、社會學、社會工作、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專業,很顯然,要將這些專業中與社區矯正最相關的課程納入社區矯正課程體系非常必要,并且在納入相關課程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在課程設計的時候強調與社區矯正的交叉融合,即必須呈現出明顯的特色。目前,所有高校都實現了初步融合,但尚未呈現出特色。例如,社會學概論應該調整為犯罪與矯正社會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應該調整為犯罪與矯正調查研究方法,心理學應該調整為犯罪與矯正心理學,社會工作應該調整為社區矯正社會工作。需要強調的是,犯罪心理學不等于犯罪與矯正心理學,前者關注人犯罪的心理原因,但對矯正相關的心理學著墨不多。實質上,社區矯正心理學應該更加重視與矯正有關的心理學理論、方法與技巧,其他交叉課程同樣應遵循此原則。
(四)將傳統文化資源引入實踐教學
中國傳統文化是每一個中國人從小到大社會化進程中重要的依托或影響因素。例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百善孝為先、父慈母愛等觀念,中國傳統節日如中秋節、春節、元宵節等,中國傳統文化讀物如《菜根譚》、《顏氏家訓》、《小窗幽記》等,這些具有顯著正能量的傳統文化因素、文化載體都可以成為社區矯正中的可資利用的資源。正如姚建龍教授回顧加拿大罪犯矯正制度時,發現加拿大針對在押犯原住民罪犯比例高的特點,各關押有原住民罪犯的矯正中心均有引入原住民長老、酋長,在矯正中心開展富有原住民傳統文化特色的矯正項目。他由此提出我國在罪犯矯正工作中應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對于少數民族罪犯、外國人罪犯、不同省籍罪犯等,發掘民族與地域文化資源。[3]鑒于此,筆者認為,我校教師與學生都要積極思考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資源整合進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從而開發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區矯正課程與社區矯正方法。
[ 參 考 文 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