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6 17:23: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創業型城區創建,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我委高度重視創建級創業型城市工作,把創建工作與中心任務緊密結合,由主要領導組成的創業領導小組,研究、部署創建工作,建立各科室分工負責的促進創業機制,增強了做好創建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上半年按序時進度完成創建任務。
制定、落實優惠政策
積極扶持入園企業發展,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地價調節機制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結構調整的通知》、實行優惠的地價政策,按不低于市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最低價為13.6萬元)的70%土地使用權出讓。同時,出臺打造百億元高科技產業園優惠政策。我區為落實《振興工業行動計劃》,加快推進不銹鋼復合材料科技產業園建設,出臺了《不銹鋼復合材高科技產業園優惠政策》,從用地量、創業環境、地價優惠、費金減免、稅收扶持、貼息補助、發展支持、引資激勵、營銷獎勵,都給予了明確的優惠政策。
加快園區建設,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平臺
充分發揮和利用各種洽談會、推介會、招商會的平臺和時機,宣傳創業政策。一是香港投資項目推介洽談會;二是積極參與市政府組織的央企對接活動;三是借助“6•18”和“11.6”等招商會的平臺開展項目推介,創業陣地、創業項目的宣傳,力促創業項目和創業者對接,提高園區項目轉化率,全年引進項目12個。同時,開展利用“三廢”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稅收優惠政策宣傳。為鼓勵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在我區快速發展,邀請了市、區國稅局到園區對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進行解讀,稅企雙方進行互動,現場釋疑解惑。
繼續完善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小蕉工業園區:完成投資6070萬元,為年目標任務3000萬元的200.3%。新開發工業用地250畝,改河道300米。“三場”安置房建設完成4幢。小蕉公路整修完畢,路燈建設完成,隧道燈安裝完成,新種草皮8000平方米,桉樹28800株。
城市物流園: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00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50%。:新開發汽車4S店用地200畝,A線道路建設完成,D、F線道路基本完成,完成綠化7980平方米,10KV開閉所建設完成。新報批土地900余畝,種植桉樹16000余株。
3、積極推動循環經濟工作
緊緊依托三鋼集團、三鋼勞服公司、小蕉軋鋼廠、閩光冶煉等既有優勢企業,按照園區產業定位、圍繞節能型、清潔型要求開展招商引資,開發區入駐企業已達45家,安排就業崗位5300多人,園區企業循環經濟企業達28家,占入駐企業的60%以上,通過努力,循環經濟產業鏈初步形成,清潔生產工作初見成效,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協作關系和產業鏈關系。
4、加快園區創業基地建設
⑴汽車綜合服務集中區:吸納各種品牌汽車4S店相對集中入駐到翁墩物流園區。廣州豐田4S店、比亞迪4S店、五菱汽車4S店建設完成并進入營業。寶馬4S店、斯柯達汽車4S店、雪鐵龍4S店、江淮、吉利4S店、一汽馬自達4S店也已開工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0-0289-02
民辦高校一直努力適應市場的需求,培養有良好道德修養和較強專業才干能力的大學生。在專業實踐方面呈現出社會化、多樣化和專業化的特點。但很多應屆畢業生在就業問題上往往出現猶豫和盲目現象,走了很長時間甚至很多年的彎路,這不得不讓人深思。
一、高校應建立專業課程實踐模型為導航
設想,如果把每個專業挑出一門課程,設立一個課程實踐模型,以期引導學生如何把理論聯系到實際中,如何讓課本知識轉變成就業的武器,并認清自己的特長和興趣。以“趣”為標準,選擇自己喜歡的某門課程,并把它納入到人生職業和事業層面上思考,再得以慎重選擇,這樣可以為一部分想走專業技術道路的同學指明了方向。
建立課程實踐模型相應的評價體系。課程實踐模型建設,每個專業無須門門俱到,只要建立一個模型即可,起到一個一點帶面的作用。而內容的有效實施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評價體系來支撐,沒有一個完整有效的評價體系,課程實踐模型建設只會流于形式。學生的個性課程實踐模型體系,要與學生切身個性結合,因此,學校作為單位只能做一個模型,不可能讓所有的學生使用同一門課程作為實踐課程,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課程都作為實踐實驗,這不適合民辦高校的財力人力特點。面面俱到只會給學校管理帶來千絲萬縷的困難,走馬觀花急功近利將會一事無成。可以采取把課程實踐模型納入每個人四年的學習計劃中,規定相應的學分。對于優秀學生,發給獎勵證書和物質鼓勵。這樣,激勵更多學生積極參與個人課程實踐模型活動中來。
課程實踐模型的內容設計。模型內容設計上,可以適當借鑒一些重點大學研究生實踐課程建設的先進經驗,把體驗式學習式的社會實踐轉變為校內自身設置的一門特殊的必修課。作為民辦高校,課程實踐每個專業設立一門課程最佳,引導而絕不是輔導!讓學生自己關注社會上相應學科信息,注重課程實踐計劃和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機結合,產生較強的規范性和系統性,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科知識,鍛煉技能,而相應的社會實踐內容作為參考,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方面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二、大學生以“趣”生根,走實踐步伐立職業之路
工業園區發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影響它的因素有很多,如組織、管理、人力資源、財政、土地、路徑、激勵機制、績效考核等,但如何判斷各因素在不同發展模式中以及在同一發展模式中的不同階段對園區發展的作用,不同的方法、結果往往是不同的。因此,科學地選擇合適園區發展模式是促進園區發展的重要工作。同時,準確地分析評價園區發展模式對于指導園區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由此找出地區工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為園區的發展指明方向、推動和加速園區發展。
1 構造層次分析模型
工業園區發展模式,即要遵循科學發展觀的一般要求,又必須充分考慮區域資源環境的特點,因此存在區域差別和問題是自然之事。為客觀、全面、科學地了解園區發展的現狀,在研究和確定評價指標及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時,應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1)整體性原則。盡可能選擇全面反映所有方面的各個指標,形成一個層次分明并將評價目標和評價指標有機地聯系起來的整體。
(2)可采集性原則。選擇的指標應盡量選用統計年鑒中的指標,以保證數據的統一、系統、科學性。
(3)客觀性原則。在確立指標體系時,選取指標時應盡量采用相對比較客觀的硬指標,盡可能不用常常被帶入較強人為主觀因素的軟指標。
(4)動態性原則。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是―個動態的體系,即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是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
1.1 評價指標的選取
當前,評價工業園區發展水平大多參考使用區域工業化評價方法構建評價指標體系。該方法將反映工業發展水平的指標分為三類,即經濟類指標、經濟效益類指標和技術類指標。經濟指標更多地反映工業的規模和效益,是投資、經營和歷史積累共同作用的結果;經濟效益指標則能準確地反映區域工業的內涵,即發展能力;技術類指標則反映工業的技術水平。如需強調對工業發展水平和能力的評價,應選擇較少的經濟指標和較多的經濟效益指標。
黨的十七大和十分別提出“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使可持續發展能力及創新能力成為了―個地區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因此,本文選擇園區發展集成模式為目標層,在準則層中設立了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和創新發展3個指數。
全面發展指數:主要是考量區域復合系統或子系統的發展程度,包含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發展水平及生態水平等三方面的指標。
可持續發展指數:是區域復合系統或子系統之間的協調程度,它是判斷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是否協調發展的準則,由反映經濟潛力、社會發展潛力、生態承載力的三方面指標構成。
創新發展指數:表示區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包括創新投入、過程、環境、產出的四方面指標。
根據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構建工業園區發展集成模式選擇指標體系結構框架(表1)。
表1 工業園區發展集成模式選擇分析框架
1.2 工業園區發展模式
工業園區發展模式是指該區域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工業產業發展的總體方式,是對工業產業發展過程、發展方式、發展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受其自身區位、資源、市場、國家法律政策以及地區風俗民情等多種因素影響。現今國內各地區的工業發展模式在發展目標,發展過程以及調節機制方面都基本類似,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意識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已由改革開放初期簡單粗暴地追求提高GDP向可持續性發展轉變。現本文按一般發展模式選擇提出以下四種備選模式:
主導產業帶動模式:充分表現 “投入―產出”模型在園區發展模式上應用。即按原規劃及現區內產業發展狀況和對市場的預估,重點扶持和發展主要支柱產業,以此帶動整改地區經濟的發展。
不分主次產業模式:與主導產業模式相反的發展模式,即不確定主導產業,平等對待和支持區內各產業和企業。
特色模式:明確園區發展的戰略定位,根據區域資源稟賦和發展現狀,以建成國家或省級的基地、中心為目標,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創新驅動,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產業聯動、綜合性的新型園區。
市場主導模式:與前面三種完全不同的模式,最突出的表現是缺乏計劃性、規劃性。即市場是讓其運作和如何運作的唯一驅動力。
根據園區特點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資料借鑒,對照前文中設定的選擇指標體系結構框架,最終由與園區發展息息相關的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生態承載力、創新投入和產出等十個方面選出129個基本指標構建評價指標庫。但因遵循上述基本原則運用定性分析方法預選出來的評價指標,容易受到主觀判斷的局限性影響,可能會出現交叉或雷同的現象,也可能會存在過多地偏重考慮某一方面內容指標的情況。因此需用正確的方法對指標進行再篩選,避免篩選的指標過多或不當、丟失某些重要信息,影響指標體系的全面性、代表性:
首先,我們設想有n個可反映要素同一側面或聚為同一類的指標存在,如:a1,a2,…,an。
(1)對相關系數矩陣R進行求解:
rij=1-■
R=■
(2)計算平均值■:
■=■(■r■2-1),i=1,2,…,n 公式(1)
得出的■值是對a■與其他個指標的粗略反映。
(3)比較平均值大小: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經濟發展全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重要決策的主要抓手,以達到“創業富民,創新強鎮”為根本目標。
二、工作計劃
(一)輿論引導,加強宣傳
金華市被定為首批國家級“創業型城市”的試點單位,是人社部等12個部委報經國務院同意出臺《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在新時期就業工作中推動工作基礎較好、條件相對成熟的城市率先開展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創業型城市創建。
1.要借助國務院、人社部對金華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的契機,認真做好宣傳工作。
2.要積極利用黑板報、墻報、網絡信息、新聞媒體等媒介充分宣傳中央、省、市、有關創業帶動就業的優惠政策,營造人人參與創建創業型社區(村)建設的氛圍。
3.全面啟動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就業援助進家入戶活動,廣泛宣傳市新一輪就業政策宣傳工作,認真做好創建工作,為每進一步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打下良好基礎。宣傳發動有創業意向的人員投身創業創新事業,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積極落實創業項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良好的創業平臺,全面啟動創業型村、社區創建活動。
(二)制定目標,抓落實
制定創建創業型社區(村)工作方案,成立村、社區創建組織。明確創建職責,落實創建責任,明確創建目標任務,擬定落實創建方案。廣泛開展創建動員工作,形成良好創建氛圍。
三、創建措施
(一)建立組織領導體系
成立白龍橋鎮創建“創業型社區”領導小組,由鎮長吳見孫任組長,徐愛娟、孫佳海、程增發、葉偉斌、鄭象吉、錢福華、申松青、朱旭全為副組長,包春女、楊菁、鄭傳鋒、倪小妹、陳玉英、郭宛華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負責人汪道勇,辦公室成員徐艷春、童小紅、闕梅生。各申報行政村(社區)書記、主任、共建單位、聯點干部、就業援助員為鎮就業聯席會成員。
(二)創建創建平臺
以浙江省在金華市婺城區城西街道七里殿社區的試點經驗為參考,幫助下崗工人、退伍軍人、困難高校畢業生和低保家庭勞動力實現就業、小額貸款、自主創業扶持,幫助來料加工人員進行業務聯系,采取送政策上門、一對一指導等多種形式把政策落實到位,使符合享受條件的創業者100%享受到創業扶持政策。根據白龍橋鎮各村、社區實際情況,對有創業意向的人員進行創業指導,比如,種養殖戶比較多的村采取幫扶政策,打出自己的品牌。對失地農民等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有創業意向的困難人員,采取幫扶政策,介紹工作,與企業單位進行社區共建,幫助解決就業問題。有創業意向的人員可以由培訓機構提供技術,由創業服務體系提供創業資金等方面的幫扶,實行邊創邊改,打造自己的創業模式。每個申報的村(社區)要建立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并專人負責。全區計劃通過2年整合1000萬創業基金,培育25個社區、30個創業項目、10個創業品牌、10個創業先鋒、20個創業陣地。
(三)具體實施和驗審
1.12月1日—1月31日,申報的村、社區要制定創建方案,根據創建標準,由鎮組織所屬村、社區進行自查,然后向婺城區勞動局推薦,并進行審核。
2.12月16日—12月31日,由區人勞社保局對各申報的村、社區進行審核,對符合創建標準的村、社區予以公示并上報市勞動保障局。
3.1月1日—1月31日,由市勞動保障局對區人勞社保局上報的符合創建標準的村、社 區進行評審驗收。
1 2 3 3、規范了基礎臺賬。成立了創建創業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對日常工作進行指導與實時跟蹤。在創建過程中,下半年起先后出臺了《xx縣人民政府關于創建創業型城市的實施意見》、《勞動、財政、人事、人行關于進一步改進小額擔保貸款管理積極推動創業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關于完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貸款貼息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結合我縣實際,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的扶持政策及措施的規范性文件,在放寬市場準入,改善行政管理,拓寬融資渠道等,起到了促進作用。通過走訪各兄弟縣區,虛心學習各種創城經驗,軟件的歸檔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二、依托我縣產業結構優勢,探索創城新徑。
2、發揮旅游優勢。我縣旅游發展的快速度,為創建孵化園區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孵化園區搶抓機遇,吸引更多的返鄉創業農戶入駐園區投資創業,在下坊旅游孵化園區打造“三明旅游第一村”,協助園區入駐賓館成立了“家庭賓館協會”,積極配合創業培訓和員工技能培訓,提高旅游服務的經營水平。尚書街旅游商貿孵化園區的建設中,我縣發揮“泰寧古鎮”的優勢,依托泰寧尚書第文化旅游資源,形成特色文化產業聚集區,目前,集古玩字畫文化、根雕文化、地方特色飲食文化為一體的開發思路已基本形成,我縣將堅定不移的圍繞文化創業這一點特色繼續建設下去。同時,為創業人員提供信息交流平臺和創業平臺,提升創業水平,促進全縣經濟健康發展。
1 2 3 3、強化宣傳工作。一是在全縣各大廣場以“建設創業文化、引導全民創業”為主題,舉辦全民創業廣場文化活動,通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展示了人民群眾自主創業后的美好生活,吸引了大批群眾關注咨詢;二是開展全民創業宣傳日和宣傳一條街活動,在縣城區主要街道及各鄉鎮貼出廣告、標語、招牌,進行全民創業、農民工工作的政策宣傳,展示宣傳版面、橫幅,發放宣傳單;三是縣勞動保障和有關部門要開設經常性的資詢服務電話,解釋答復有關就業再就業政策問題。
三、積極克服創城困難,工作問題凸現。
1、任務重、經費少,人員不足。
2、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小額貸款方面,政策內的貼息資金還未落實到位。
他相信那些所剩不多的員工也這么想,對于即將發生的事大家都再清楚不過,只是當那一刻來臨的時候,還是得禮貌地走個過場,像是酒桌上此起彼伏的贊美和戀人分手時庸俗的祝福。
就在一個月之前,王超還在一場活動上侃侃而談,倒不是因為王超的公司算行業翹楚,只是負責邀請嘉賓的人是自己哥們。
盡管如此,王超還是特意準備了演講提綱和活躍氣氛用的三流笑話,把自己想象成徐小平和李開復,光是一下那種逸興遄飛的模樣就能讓他暗爽半天。
01
王超算是趕上了大學生創業的末班車。去年五月,還沒正式畢業的王超拿到印著自己名字和 CEO 的名片的時候,上海剛剛結束了一輪“三年創業型城區創建工作”。當時,“創業學院”、“孵化器”和“O2O”還都是相當時髦的詞匯。
在學校聽了一家電商公司合伙人的講座之后,王超覺得時不我待,那種感覺就是別人都是蕓蕓眾生,只有自己是被上帝親吻過的天才。
“當時是做基于微信開發的 O2O 產品,我其實算是產品經理,負責開發的是我的技術合伙人。”王超說。不過他不太愿意告訴別人自己產品的細節,他覺得那樣會讓自己有點難為情。
四月底的時候,王超獲得了他爸的兩萬元人民幣種子投資,拿到錢的王超去注冊了公司,還給四個合伙人各印了一盒名片。
在之后的三個月里,這盒名片陪著王超走遍了全上海各種各樣的路演和分享活動,每到活動結束,王超就照著名片上的電話把大家的微信全加一遍,接著群發一份 BP(商業計劃書)。
“往郵箱里發根本不會有人理你,只能去現場堵他們。”王超說。這種努力在六月份的時候收到了回報,郭h,一家投資機構的合伙人愿意給王超 20 萬。
02
“其實大家對大學生一直不怎么看好,我們投他也是覺得跟別人比他還是有好的地方。至少他的出發點是因為身邊有這樣的需求,商業邏輯也比較清晰,幾個合伙人也有互補。不像很多大學生,感覺就是在媒體上看到哪個模式火,就加點不切實際的東西開始做。”在回憶起這比投資時,郭h這樣評價王超。
她所在的基金在 2015 年投資了大概 10 個大學生團隊,王超是唯一一個死亡案例,但剩下的公司也只是“還活著”。
從郭h的角度看,早幾年機構還很喜歡關注一些大學生的創業公司――大學生有著不可小覷的消費能力,高校又有天然的社群屬性,無論怎么看都很適合產品的推廣和銷售。但到了 2015 年,事情開始變得不對勁。
“當時的環境很浮躁,跟風現象相當嚴重,各種天馬行空的 BP 都見過。不否認也有出彩的項目,但我覺得至少有 60%的項目都是這種情況。”郭h說。
她覺得媒體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鋪天蓋地的融資新聞和雞湯會讓大學生們有種不切實際的錯覺,好像早就有人鋪就了一條按部就班的成功之路,他們需要做的只是寫一份漂亮的 PPT。在某一段時間,幾個被電視節目炒熱的大學生創業者更是讓這種風氣甚囂塵上――擁抱移動互聯網就是人生贏家,別的都是小生意。
“我們經常講大學生缺乏經驗,但是這種經驗是什么?可以問問那些大學生,他們中有幾個人管理過 100 人、50 人哪怕 20 個人的團隊?”郭h說。
“很多大學生自己鼓搗產品很厲害,但是開了公司就不行了,因為不會跟人打交道。一個團隊總會有努力的人和偷懶的人,聰明的人和笨的人。產品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去處理這些關系、讓大家有效配合,很少有人會。”
投資機構們覺得很多大學生的失敗并非在產品本身,而是淺薄的閱歷與視野注定他們沒辦法勝任太多的角色。他們中的大多數擁有專注、效率和熱情,但感染力、管理水平和領導才華似乎天生就屬于少數人。
高校本身或許同樣難辭其咎,比起起步階段的大學生創業者,他們更在意怎么包裝自己的創業學院、舉辦了哪些論壇、請來了哪些媒體。
彭溢之,這位大學生創業者在去年向同學推廣自己的社交產品時,就曾被學校當作傳銷活動。
“這種行政上的問題很常見,當時我們想把學校的公告、通知和課程接入進來,學校就不同意。后來看用的人多了,就感覺我們是搞傳銷。之后我們開通另一所學校的時候,那個學校就不讓學生用。” 彭溢之說,“感覺學校總會懷著惡意去揣測你的這些行為,怕你搞出亂子。”
而對更多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很難在學校里學到哪怕半點商業精神和對市場規律的尊重,這顯然沒辦法用一句“缺乏社會和市場的鍛煉”敷衍過去。
03
王超覺得當時自己的感覺就像是有人拿著槍頂著自己,“好像天天有人在你邊上說不要找工作,就應該自己當老板。”
王超創業的時候,當老板簡直是件零門檻的事,有大把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和各式各樣的“創業服務機構”像覓食的鯊魚一樣盯著大大小小的創業者。在當老板的五個月里,王超參加了十幾場被不同機構冠名的路演活動,這樣的活動如今還在一些小有名氣的創業地標里每天上演。
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發現,在這些活動里,大部分的人只是玩兩個小時手機最后出于禮貌交換一下名片,最賣力的往往是各類公司的銷售人員。和創業一樣,“為創業者服務”也變成了件時髦的事,一直流行到現在。
“幾乎每次活動完了都有人打電話來,有推銷銀行貸款的,還有那種做融資對接的,或者公關服務的。剩下的就是別的創業公司來賣產品的。”王超說,“我說我產品還沒做好,干嗎買你們服務?”
這里面引申出的另一個問題是去年開始眾創空間的不正常的繁榮,有數據顯示,在上海,85%的眾創空間都誕生于 2015 年,傳統地產商、產業園區、投資機構和一些諸如騰訊、微軟這樣的行業龍頭企業在這一時期一擁而上。在之前上海市三年“創業型城區創建工作”中,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孵化器、基金和眾創空間誕生。
另外,絕大多數的眾創空間都宣稱自己可以為企業提供包括工商財稅、法務、招聘、投融資對接等一系列孵化服務,但事實上真正的效果往往并不如宣傳中那樣。
在一些地方,“幫團隊招人”、“介紹投資經理給企業認識”被包裝成招聘和 FA 服務,而門可羅雀的線下活動往往只是為了應付政府的檢查(這些空間從政府手中獲取財政補貼,這是當時一種滑稽的商業模式),而非服務創業者,這些荒唐的現象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愈演愈烈――稍加調查就能發現,大量眾創空間的運營商連會計師、律師這類基本資質都沒有。
眾創空間的爆發只是一系列不正常現象的縮影,它的確帶來過好處,但這些現象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至少讓王超覺得,他在無休止的路演、分享和論壇上浪費了太多時間――哪怕他在這些活動上要到了錢。
“我在的那家孵化器說提供招聘服務,其實就是在他們自己的拉勾主頁上放我們的招聘信息,來面試的人還覺得自己被騙了。”王超說。到現在,他也總結不出來公司的死亡原因,一切都在按部就班進行,只是不知不覺錢就花完了,“就是沒融到下一輪,就死了。”
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接觸的商業世界實在小的可憐,所以輿論很容易讓他們把 1%錯當作 100%。
經過媒體包裝的創業英雄往往大同小異――他們似乎生而不凡,有著超人的感染力、敏銳的嗅覺和領導天才,哪怕兵臨城下、兄弟鬩墻也都從容應對,他們的融資、增長、成功也就事件自然而然的事,好像所有事情都那么簡單――好像讓我來一次也可以。
04
當寒冬到來的時候,大學生成了所有人第一個甩掉的包袱。
魏斌在上海本地一家早期投資機構任職投資總監,他所在的基金在今年已經停止了對大學生團隊的投資――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市場回歸理性”變成了 VC 們經常討論的話題,這種悲觀情緒在也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大學生群體。
當然,這并非是指當時的投資決策就是“非理性”的。在 2015 年,魏斌所在的基金投資了不少大學生團隊的創業公司,魏斌曾對這些項目抱有很多期待,盡管彼時資本寒冬論甚囂塵上,但他相信這些大學生們依然有可取之處。
“這些大學生團隊在當時確實有一波很快的增長,但我們現在回過頭看,這種增長不是正常的,是種虛假的繁榮。”魏斌說,“這種繁榮不是因為產品本身有多好,是趕上了當時的環境,整個市場都有一種浮躁的氛圍,大家都想擴張、把規模做大。實際上現在這些公司活的都不怎么樣。”
至少從魏斌的角度看,即便在最瘋狂的那段時期,資本也會對創業公司懷揣最大限度的理智。但在那樣的環境下,投資行為會被賦予更多意義――相當數量的投資行為背后有各自的公關目的。
“這本質上是種利益權衡,我投你幾十萬幾百萬,你能給我帶來什么回報。”魏斌說,“這種回報不光是投資回報,90 后、大學生都是吸引眼球的東西,媒體追逐的、政府喜歡的,VC 就跟著做,實際上是為品牌造勢,這也是回報。”
同樣的,在伴隨大學生創業催熟的孵化器與投資基金的熱潮中,大量的投資基金伴隨著政府引導基金陸續成立,政府的政策導向也會不可避免的影響機構的投資方向。
“當時政府有一些針對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和財政補貼,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機構甚至就只是為了申請財政補貼去做投資、辦孵化器,當時誕生了很多小的基金,他們本身的決策和管理水平就存在問題。”魏斌說。這些基金與孵化器的命運從誕生之初就被牢牢握在別人手里,只要航向稍有變化,就會摔個狗吃屎。
“如果純粹從投資的角度講,我們對所有項目都是平等對待的,不是說因為你是大學生我就把考察門檻降低了。”魏斌說,“創業本身就是一件很小眾的事情,大學生創業就更小眾了。但是有了政策引導,又有了互聯網傳播,讓身在圈子里的人感覺好像大家都在創業,機會很多很多,其實沒有。”
05
“后來政府不搞大學生創業了,全死了啊,怎么帶動就業?”唐力說,去年 7 月份的時候,一直跟他合作的“洪科長”打來電話,說今年區政府不再扶持大學生創業,要推進科技型公司發展。
在過去一年里,洪科長會帶著唐力出席各種各樣的“創業型城區創建工作研討會”,唐力也會幫洪科長策劃創業活動、邀請嘉賓,或是草擬演講稿。當時大學生創業是一些區縣的工作重點,在三年“創業型城區創建工作”的收尾階段,洪科長會在夜里 12 點左右打來電話。
“這個稿子有問題,是創業型城區創建工作,不是創業型城區建設工作。”
唐力之前在本地的一家媒體任職,和洪科長認識是因為他接觸的創業公司多。最開始,洪科長希望唐力能幫他找些規模大點的公司去當地落戶,順便聯絡一些媒體。再后來兩人的合作越來越多,延伸到組織路演、舉辦活動,洪科長所在的部門只管申請費用,唐力去張羅。
“上海要做創業型城市,每個區要搞創業型城區,下面還得有創業型街道,大學生也是重點。”唐力說,“政府喜歡氛圍,大家都有指標的,要辦幾場活動,做幾個眾創空間,創建幾個創業型社區。”
不過唐力一開始就不看好大學生創業,至少他目之所及,洪科長們更在意照片里領導的眼睛是不是閉著的,不同的部門在新聞稿里的排列順序是什么樣的,沒有人真正在乎創業公司令人發指的艱難處境。
“大家都看得出來這個思路是不對的,創業公司不是扶持出來的,好的公司不是你扶持出來的,人家就不需要扶持。爛的公司開始就是爛的,有你那個政策也是爛的。”唐力說,“創業的成功率本來就是和市場環境掛鉤的,不是說扶持一下就把成功率一下提高了,這不現實。為什么大學生創業全死了,因為市場就是這樣的,你大學生都能打過工作十多年的,那大家都去創業了。”
政策方向的變化對那些依賴政府財政的孵化器和基金來說是滅頂之災,在這之前,他們可以用相當低廉、甚至免費的價格拿到場地運營資質,每年還有一部分專門的財政補貼可以爭取――很多地方政府會有固定數額的基金作為補貼發出去,但補貼的方式與指導政策緊密掛鉤,政策沒了補貼也就沒了。所以,有余錢的機構尚能生存,沒存糧的只能坐著等死。
至于那些大學生,他們天生就病入膏肓,沒了藥也就一起等死。
06
深化質量就業研究和結果運用。繼續完善質量就業指標和調查手段,深入開展2015年度“質量就業”體系評估工作,參考以往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指標體系和方法,在“公共就業服務”和“創業扶持”部分加大可量化的評價指標比例,使體系更加全面客觀地反映各街道就業創業工作水平,并嘗試將該評價機制深化到對區屬各部門就業創業工作、外來建設者公共就業均等化等工作領域。
繼續實施創新創業“龍翔”工程。完成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任務,實現促進300名我區戶籍高校畢業生和其他失業人員創新創業,帶動就業10000人以上。重新構思和打造“龍翔”工程升級版,擬草工作方案交區政府審議并印發實施,為就業創業工作提出更全面、更具有操作性的頂層設計方案。繼續設立創新創業項目,使創新創業項目庫內存項目達600個以上。完善“兩團”導師隊伍建設和管理,不斷提升創新創業導師團和創新創業特聘導師團隊伍的創新創業服務水平。堅持以“龍翔”工程推動創新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確保全年新增就業1.5萬人以上,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歸零。
開展“__嘉年華”系列活動。整合創新創業企業資源,組織開展“奔跑吧,__”、“創新創業書記大講堂”、“__風采”等一系列活動,展示我區創新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成果,宣揚和普及__文化,進一步掀起創新創業新熱潮。
不斷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在當前省、市公共就業政策未作調整之前,繼續實施補貼性公共就業政策,確保全區就業形勢穩定。根據市里將就業服務業務下放的要求,把政策資金支付最后環節下放街道,實現街道在公共就業服務業務的辦理上負總責、負全責。繼續開展就業觀和創業觀教育,轉變戶籍居民就業觀念,培養戶籍居民更加主動的就業創業意識,促被動就業為主動就業,促生存型創業為創新創業。
抓好人才基礎工作。研究制定《關于推進人力資源強區建設加快提升人力資本競爭力的若干意見》,不斷推動人力資源要素帶動和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在我區集聚、融合、裂變。加強人才基礎性研究,繼續完善人才預警體系研究,優化800家企業觀測點布局,開展企業信息員專項培訓,逐步建成多維的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強化人力資源市場監管,構建良好市場秩序。建立“深龍英才”微信平臺,充分利用新媒體資源宣傳各項人才優惠政策。
推進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繼續發揮產業園區創建工作聯席會議作用,加強與市人社局等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聯系,形成創建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的強大合力。建立園區管理隊伍,制定園區功能區域規劃,完成多功能人才要素市場裝修,策劃開展園區招商推介及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招商入駐等系列工作,引進國內為知名人力資源機構入駐園區,實現政府引導、市場配置的人力資源服務目標。
打造人才工作品牌項目。組織在本地以及長沙、成都、廣州開展4場“優才中國行”招才引智活動,打造招才引智品牌。深入實施“藍領聚龍”工程,組織校企合作活動,加強校企雙方深層次合作,解決我區企業發展中的技工短缺問題。舉辦企業經理人“約訪談”活動,及時了解企業用工需求及意見建議。開展__區2015年職業技能競賽活動,舉辦眼鏡定配工、電焊工、護理員、西式烹調師、汽車維修工、數控銑床操作等6個工種的技能競賽和表彰。
全力推進“大職訓”體系建設。繼續完善職業培訓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修訂__區職業培訓十三五規劃,啟動2所中專薪酬改革,完成培訓學校掛牌運作,建立適合我區實際的“大職訓”體系。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新特點,研究開發各類培訓課程,整合培訓資源,加強職業培訓師資隊伍培養,推動職業培訓信息化網絡化發展。探索職技能人才政府認證、企業自主評價、行業評價、學分互認多種方式并行的評價體系,打通個人終身學習和職業發展通道。
深入推進全民素質提升
計劃試點工作。加大教學手段和課程內容的改革創新力度,推進“互聯網+微課”教學模式,努力提高教學效果。加強教育教學的組織與管理,統籌各種實操資源,妥善安排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監管水平,確保在職勞動者中職教育取得實效,為深圳市明年全面推行全民素質提升計劃積累經驗。大力推進全國勞動人事爭議處理效能示范區建設。加大勞動爭議大調解體系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強行業協(商)會調解組織建設和深化企業社工綜合服務,并加大指導力度,加強行業調解員培訓,引導企業主在企業內積極推進勞資糾紛預防調解工作,將糾紛化解在行業、企業內部。堅持“動態監控、重點排查、部門聯動”的工作思路,加強勞資糾紛的全面排查,探索研究“勞資糾紛隱患排查互聯網+方案”,實現勞資糾紛隱患的高效預警;推進勞資糾紛分類處置工作,完善化解處置新機制,提高處置效能。
打造以企業為責任主體的勞資糾紛源頭穩控體系。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增強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完善勞資關系治理架構,幫助企業形成內部爭議預防、協商、化解等系列機制,切實做到糾紛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重大疑難問題早報告,切實提高企業自治能力。探索和諧勞動關系企業管理辦法,不斷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為總結經驗、以點帶面,擬定8月份在__街道召開勞資穩控經驗現場會,全面推廣__街道的經驗做法。
探索和諧勞動關系城區+園區(社區)模式。堅持以和諧勞動關系城區建設為龍頭,制定和諧勞動關系十三五規劃,不斷修正完善城區指標體系;做好和諧勞動關系園區建設,加強對試點街道和諧勞動關系示范園區的指導和建設力度;引入第三方進行勞動關系評價,營造健康和諧的勞資環境。
積極探索仲裁員專業化改革。逐步完善區仲裁院聘任制仲裁員綜合管理改革方案及實施細則,力爭年內向全區推廣。全面推行仲裁要素式辦案模式,加強專兼職仲裁員隊伍建設,提升辦案效能,努力完成上級部門要求的累積結案率達93%的任務指標。
繼續深化聘員管理綜合改革。針對“以事定費”人員管理、推進購買服務等普遍關注的問題,研究制定相關指導性文件,為落實重點改革舉措提供指導。大力推廣購買服務的用人模式,認真總結__街道五和社區通過購買服務完成社區基礎信息采集任務的經驗做法,為我區聘員管理綜合改革提供有益參考。下半年,在南灣街道召開聘員管理綜合改革現場會,總結推廣先進經驗,逐步實現聘員管理綜合改革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大力推進公職人員績效考核工作。建立監督檢查及通報制度,聯合相關部門組成檢查組,計劃于9 -12月開展一至兩次聯合檢查,適時通報檢查結果,督促各單位按要求抓好工作落實。進一步總結公職人員績效考核改革經驗,完善公職人員績效考核辦法,創新公職人員激勵約束機制,切實提高公職人員隊伍管理水平,實現公職人員個人績效和政府整體績效的雙提高。
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上級要求落實公立醫院人事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相關政策,做好公立醫院人事制度綜合配套改革過渡期間的引導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改革后對醫院的監督機制。根據全市的統一安排,完成全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
加強公職人員誠信檔案建設。加強公職人員誠信檔案建設監督指導,落實一人一檔的建設要求。按照《__區探索建立黨員干部誠信體系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抓好黨員干部誠信體系工作落實,逐步探索建立黨員干部誠信體系。
深化卓越績效管理成果。組織對各部門落實卓越績效管理情況督促檢查,重點通過滿意度調查、業務流程檢查等方式,查找問題并對不合理的方面進行調整、完善。將全員平時績效考核與卓越績效管理有機融合,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和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績效水平。
認真抓好重點工作項目化管理。按照年初梳理的32項重點工作,對照各項重點工作的目標標準、完成時限,抓好跟蹤督辦,定期檢查各項重點工作的完成情況,對未按時完成的重點工作及時通報,確保年初各項計劃和專項工作得到落實,保證重點工作逐項落實。
(二)發揮“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宣講團”雙宣作用,提升服務水平,為企業提供差別化服務。6月26日,宣講團組織“企業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培訓”,全區新認定的10家知識產權試點企業及3家申報貫標的企業30多人參加了學習。宣講團成立以來舉辦講座7期,參加單位108家,培訓400多人次,解讀科技政策18條。
(三)成功舉辦科技活動周大型科普活動,提升活動教育意義,優化創新氛圍。此次科技活動周是以“創新創業科技惠民”為主題,宣傳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創業成果服務改善民生,進一步提高公眾科技意識和科學素養,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啟動儀式現場按區域劃分為三大版塊。一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設創新型城市”板塊。緊緊圍繞本次活動周的主題,結合創新型城區發展實踐,通過宣傳全市有關鼓勵和扶持科技創新、創業方面的政策法規,使廣大公眾更加理解創新、支持創新、參與創新。包括__市科技成果展示、大型儀器共享平臺展示,“5150”、千層次創業人才創辦企業展示,__市新材料產業園展示。二是“科技改變生活,科技惠及民生”板塊。針對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科技需求,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惠民服務。包括衣食住行等與生活有關的科技成果展示,互動體驗活動。展示健康保健、環境保護、低碳節能等科技成果;互動體驗活動,主要有健康查體、飲用水現場監測、食品安全檢測系統演示等互動體驗;災后應急避險措施介紹等。三是“科技知識普及”板塊。宣傳科技知識普及,突出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互動性,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科普活動。布置流動科技館、機器人展示、科普大篷車、增強科普活動樂趣。舉辦向居民贈送科普書籍、科普宣傳品活動、組織現場群眾參觀大型科技惠民展覽并開展廣場集中咨詢、宣傳、體驗、義診、互動展示等系列活動;對創業者現場進行創業咨詢、創業指導活動。
(四)充分認識編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__科技風采錄”的重要意義,總結成績,找準差距,提升創新積極性。風采錄匯集2013年-2015年科技工作,分為前沿、領導關懷,正文三個部分。正文又分為“工作概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科技園區建設”、“產學研合作及人才建設”等十個篇目,采集照片50余幅,預計8月底成書。
(一)大力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活動。圍繞“創新創業科技惠民”主題,宣傳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向社區群眾發放《防震減災條例》300多本、防震避震手冊800余份,并就群眾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解答。
(二)組織中小學開展“5.12”應急演練。聯合區教育局在轄區內19所學校舉行了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各學校精心安排,學校老師組織到位,保障有力;全體同學積極配合,服從命令,全部按照各學校預定的疏散路線,緊急而有序地從教室撤離到操場中央空曠地帶,撤離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互相推擠或踩踏事故,整個演練過程井然有序,增強了師生們的防震避震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廣大師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及抵御、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達到預期的目的,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三)認真做好國家防震減災示范城市創建工作。
1.領導重視。成立了以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亓偉任組長,區科技局局長張明任副組長,區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責任人為成員的__區創建國家防震減災示范城區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全區《創建防震減災示范城區工作實施方案》及《__區創建國家防震減災示范城區指標體系配檔表》明確了創建工作程序與單位職責,迅速全面啟動創建活動。
2>:請記住我站域名/<.完善規章。重新修訂了全區防震減災應急預案,要求各個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制訂或修訂地震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區、街道、村居3級地震應急預案體系。
3.加強避難場所建設。全區現有地震應急避難場所2個,
規劃設置避難場所應急志愿者專用道、應急搶險車輛專用道、應急醫療專用道,設立應急標志牌5塊。 4.加快建設防震減災示范工程。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示范工作,著力打造亮點工程。截止到2015年5月,全區共有省級地震科普示范學校12家,省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2家,12所市級科普示范達標學校,4所市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1家市級地震安全示范企業,2處科普宣教基地。今年申報國家級科普示范社區1家。
5.保障經費。上半年籌集3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地震觀測井和應急庫建設,觀測井已于6月10日開工建設,預計6月底完工;應急庫招標采購將于近期啟動。
6.規范救援隊。我局聯合城管執法局重新調整了地震應急救援隊伍,現有人員35人,確保隊伍年輕化、專業化、快速反應。
目前,我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35家,創新型企業17家,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27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5家,產學研實踐基地9家,科技特派員10人,新申報6人,特派員示范基地4家,新申報1家;____科技園通過市級科技孵化器驗收,填補了我區在孵化器方面的空白;截止5月份申請發明專利317件,同比增長51.67%,我區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區,藥圣樓商城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培育市場,是__市首家獲此殊榮的專業市場;申報國際合作和成果轉化項目6項;申報千層次人才2項;申報市級第三批優秀創新團隊2個;申報“5150”創業人才計劃1項。
都說潮汕商人總是比別人“先到五分鐘”,莊建新身上也體現著潮汕商人的特性:獨特商業眼光、能發現機會、把握機會、創造機會;以“構筑高品質國際島居生活,以優質服務推進品牌建”為發展戰略,莊建新帶領新衍宏集團立足打造海島精品,是國際島居價值的發現者,更是國際島居生活的開拓者和踐行者:莊建新以獨到的眼光帶領衍宏開創海南民企參與舊城區改造,為海口城市美化做出實質性貢獻。
追求精品塑造城市最美的身姿和表情
細數海南房產項目,不難發現,在近幾年炙手可熱的海南房地產業中,僅衍宏~家就先后開發完成衍宏康馨花園、衍宏萬國大都會、衍宏萬國大都會酒店、衍宏三亞美麗春天溫泉度假酒店、衍宏爵士春天、衍宏海島春天、衍宏福海新城等二十多個項目。產品線涵蓋大型購物中心、高端酒店、高檔寫字樓、高檔住宅等,土地開發面積超1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面積超過7500宙,其聲勢不遜于進入海南的國際、國內房地產巨頭。衍宏集團憑借強大的資源實力、團隊的精誠智慧、向上的進取精神實現了企業經營的跨越式發展。從衍宏成立以來,一直深諳“讓利客戶”和“品質為先”的道理,作為董事長,莊建新一直努力追求客戶的夢想――產品為艦,品質為航,借力客戶的信任和忠誠之風,遠航。
現代青年:為什么創建衍宏集團?
莊建新:衍宏集團的前身是海南衍宏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創建衍宏集團,是為了轉變過去的經營思路,創新未來的發展模式,通過對資源的重新整合與布局,進行二次創業,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衍宏集團是剛剛踏上二次創業之旅,我希望能帶領衍宏人秉承“從零開始,二次刨業,從我做起,再樹衍宏”的理念,一如既往地去拼搏,去奮進。
現代青年:衍宏集團的經營理念是什么?
莊建新衍宏從最初我父親創建以來就樹立了“取精用宏,衍于四海”的經營理念。本著這一理念,我們衍宏人始終遵從“立足海南,誠信為本,人盡其才,品質為先,逐漸過渡到“金融+地產+產業化”的戰略思路,不斷追求專業水平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力爭在穩步推進中創造奇跡。
現代青年:衍宏集團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時間里,一舉成功打造出“山水系列”、 “春天系列”等房產品牌項目,有哪些重要的因素?
莊建新:我覺得首先一點是衍宏具備了一定的實力。衍宏集團的前身是我父親莊振鴻先生1992年創建于廣西南寧的三源房地產公司。他憑著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率先在廣西南寧老城區注資開發了多個舊城區改造項目。這些項目均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財力、物力、人力和經驗上為衍宏在海南打拼完成了“原始積累”。上世紀90年代,海南房地產泡沫破裂后,出現大量“爛尾樓”,我們再次抓住機遇,于2002年1月在海南注冊成立了衍宏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拉開了收購盤活“停緩建工程項目”的序幕,很多爛尾樓在我們手中改頭換面,成了一座座風格各異、形態美觀的地標性建筑。這是依托海南發展優勢,衍宏獲得的發展機遇。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衍宏始終堅持創建精品的企業理念。衍宏作為最早進駐海南房地產的企業之一,秉承“國際島居生活倡導者”的價值理念,從一開始就立足于打造海島精品。比如海口的衍宏萬國大都會是國際旅游島大型購物中心,三亞美麗春天溫泉園林酒店是首家以美麗文化為主題的高端酒店、還有衍宏萬國大都會酒店等大型復合體驗式旅游度假主題社區,我們日益形成完善的集居住、購物、酒店、度假、休閑于一體的一站式島居生活服務體系。
現代青年:為什么如此追求精品?
莊建新:我覺得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記憶,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我始終堅持為城市塑造最美的身姿、最動人的表情,不斷為大家提供人與自然和諧交流的完美居住空間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希望衍宏的每一個產品都成為精品。
現代青年:在個人生活中你也追求精品嗎?
莊建新不,我是一個出生在農村,地地道道農民的兒子,一直保持勤儉傳統。但在事業上我是一個追求完美者!
開拓創新先行于天下
眼光獨到,敢為人先,這是同行對莊建新的評價。莊建新說他只是恪守父輩傳統的處事待人之道,即堅持“四用” 用功學習、用智創新、用心修德、用命修業,“四對” 對人要感激、對事要盡責、對己要克制、對物要愛惜。正是在莊建新繼承和弘揚的精神指引下,衍宏集團一次次打破常規,尋求突破。2009年衍宏斥資30億元啟動海口中心城區――大同里350畝舊城區改造項目,這是海南省首項私營企業參與舊城改造項目。
現代青年:為什么參與這次大同里舊城區改造?
莊建新:我覺得海南的商業發展一直存在“廣而淺”的問題,沒有形成如北京王府井、重慶解放碑等專業地標性的商業中心。所以作為海南省首家參與舊城改造項目的民營企業,我們期望借由打造海口公園商業中心,以推動海口商業產業結構調整,使其成為城市地標性的商業區及全新城市名片,更加符合海南國際旅游島和省會中心城市的形象。
現代青年:對這次舊城改造有怎樣的規劃?
莊建新,我們預計用十年時間,將這個項目建成集旅游、觀光、休閑、購物、文化為一體的第四代體驗式綜合商業中心。 現代青年:從最初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到現在集商業、地產、酒店、金融為一體的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衍宏集團是怎樣做到的?
莊建新:起家于房地產業的衍宏,從早期經營單一的住宅地產,到后來向旅游度假地產、農業旅游觀光領域拓展:從單一的建房、買房,到后來自己持有物業,修建國際旅游島購物中心、高端酒店,就是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同時,衍宏還將業務拓展到金融領域,先后成立衍宏小額貸款公司、衍宏擔保公司,通過提供貸款及擔保服務“三農”和中小企業,來提升企業形象和實現企業價值。
現代青年:衍宏集團未來5年的發展規劃是什么?
莊建新:未來五年,衍宏堅持以倡導國際島居生活為己任,七市縣環島布局項目全面出擊,繼續弘揚積極進取、努力開拓的精神,把資源相對集中于包括購物中心、酒店、金融在內的市場開拓上,為構筑高品質的國際島居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現代青年:你希望衍宏能在未來海南國際旅游建設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莊建新: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己任,科學確立“生態、精品、魅力”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目標,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大力推進城區綠化建設,改善生態環境,提升我區形象和綜合競爭力,形成完善的園林城市體系、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投資環境優越的創業城市體系,不斷推動我區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山水園林型社會發展。
工作目標
按照《國家園林城市標準》,結合我區實際情況,以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實施建設園林城市工程,充分利用城市山水自然資源,道路框架,文化遺產和名人古跡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學規劃,進一步提高城區綠化、道路綠化、河道綠化、庭院綠化水平,力爭使全區各項綠化指標達到要求,全面完成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
工作任務
按照市“創建、增綠、提質”的思路,全面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千方百計增加城區綠量,提升園林藝術水平,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按照市2011年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任務分解表,我區重點實施以下工程:
(一)主要指標任務
新增各類綠地面積60萬平方米,其中:公園綠地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綠化建設及綜合整治3條主干道,精品園林工程1個以上,精品庭院(小區)10個,建設社區游園2個,綠化改造小街巷5條,林蔭停車場2個。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6%,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最低值達到8平方米。城市道路綠地達標率≥80%,受損棄置地生態與景觀恢復率≥80%,古樹名木保護率≥95%,城市防護綠地實施率≥80%,林蔭停車場推廣率≥60%,河道綠化普及率≥80%。
(二)工程建設任務
1、環城區造林綠化工程。做好全民義務植樹工程、雞鳴山休閑旅游綠化工程、“三山”綠化補植補造工程等。
2、城區造林綠化工程。做好單位門前綠化工程、庭院和居住小區綠化工程、兩廠(場)綠化工程、“兩河”綠化工程、專業綠化工程等。
(三)綠化管理任務
1、嚴格執行“綠線管制”制度,強化規劃綠線的法律地位,建立“綠色圖章”制度,從審批管理入手,保證各類建設項目按規定建設綠地,對生態系統和綠化用地進行強制性保護。
2、強化工程建設全程監督。城區規劃區內所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都要與配套綠化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達不到標準要求的不予驗收,同時做好對重大項目砍伐或移栽樹木的控制和跟蹤管理工作。
3、建立健全養護管理機制。繼續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逐步擴大以獎代補適用范圍,加大園林綠化投入。建設數字園林,建立可追索查尋、可定位分析、可快速補救的長效管理機制,將管護經費與養護管理質量直接掛鉤,認真執行考核制度,實現精細化管理。
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政府區長為組長的“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及“創園”辦公室,全面負責創園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工程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