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7 22:19: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實用法律基礎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中醫藥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學學生法律素養現狀與對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8-0250-02
一、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學專業學生法律信仰缺失嚴重
近年來,醫患糾紛增多,醫患矛盾增加。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作者對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學專業學生法律素養,從法律知識、法律意識、法律信仰和法律應用方面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令人震驚:雖然被調查醫學專業學生基本上已經修完《法律基礎》,掌握的法律知識還不錯,法律應用的能力也說得過去,但是法律意識比較淡薄,法律信仰嚴重缺乏,不相信法律在解決社會問題,特別是醫患糾紛中的作用和能力,不相信法律在保護公民和醫療機構權利方面的作用,質疑立法機關的權威性,懷疑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的公平性[類似調查結果也可詳見佟曉輝、葉振國、劉偉和楊文君在2008年《中醫教育》第1期發表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分析與對策》第18-19頁]。在依法治國成為治國安邦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國策大背景下,醫學專業學生這種法律信仰狀況令人擔憂。
二、法律信仰嚴重缺乏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早在1997年9月,依法治國就被確定為我國治國安邦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國策。然而,16年過去了,法律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雖然有所提升,但是遠沒有達到應該有的高度,即將奔赴工作一線的準醫務人員――醫學專業學生有這種現象更值得思考。
(一)當前社會的法律現狀直接影響學生的法律信仰
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學專業學生法律信仰缺乏,與當前整個社會的法律現狀有直接關系。法律信仰的提升需要“立良法”、“正司法”、“嚴執法”和“重守法”,顯然我們現在還不能完全做到。近年來,我國立法速度不斷地加快,許多法律無人知曉,使得法律形同虛設。司法體制有著明顯的弊端,法律效益低下。執法彈性較大,侵犯百姓權益現象屢見不鮮。上述狀況難以滿足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學專業學生對法律的期望值,法律被信仰難度較大。
(二)法律基礎教育存在著重知識輕信仰的現象
由于高等中醫藥院校中《法律基礎》或《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時有限,教師上課多半注重對法律知識的講解,極少涉及對法律信仰的教育。從目前常用的《法律基礎》教材內容看,教材內容多是對各個部門法的羅列和簡單介紹,很少以案例和分析問題的方式講解法律,內容極少涉及到大學生法律信仰的教育和訓練。學生修完《法律基礎》這門課,除了法律知識有所增加以外,在法律信仰方面沒有明顯提升。
(三)《法律基礎》教學方法需要進一步改革完善
《法律基礎》作為一門基礎必修課,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也很有人專門探討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實際上,這門課程的教學方法對于提高高等中醫藥醫學專業大學生的“法律信仰”十分重要。法律不被信仰則形同虛設,識記再多的法律知識也沒有實際價值。改革和完善《法律基礎》的教學方式,增加案例教學和體驗式教學方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案件分析[孫健:《增加大學生法律素養的路徑探析》,載于《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第24期,第42頁],使得學生可以切實感受到法律的權威、法律的威嚴、法律的公平、法律的效力和法律的正義,增強醫學專業學生將來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十分必要。
(四)《法律基礎》教學內容需要進一步合理調整
目前,《法律基礎》教材內容多而全,多為面向所有專業學生的全國材,針對性不強。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學專業學生,需要有頗具特色內容的《法律基礎》教材。教材內容應當增加與將來工作有關的法律內容,刪減一些實用性不強的章節。《侵權責任法》、《勞動合同法》、《執業醫師法》、《行政與行政訴訟法》、《保險法》等主要內容等應當直接進入《法律基礎》教材,并重點講解。《法理》、《國際法》和《憲法》等課程內容可以簡單一些。總之,大而全的教學內容,導致重點不突出,實用性不強,影響學生法律信仰的提升。
三、高等中醫藥院校《法律基礎》教學改革方向與措施
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學學生法律信仰缺失,需要從多個方面采取措施,其中加強《法律基礎》課程改革,明確《法律基礎》課程改革方向,確定《法律基礎》課程改革內容,改進《法律基礎》課程教學方法,尤為必要。
(一)《法律基礎》課程改革方向
1.授課內容法律知識與法律信仰并重
法律信仰是法律素養的第一要素,沒有法律信仰,法律將成為一紙空文。采取各種方式,加強高等中醫藥院校《法律基礎》中法律信仰教學內容,使得法律知識與法律信仰都得到加強,提高醫學專業法律素養,對于即將奔赴醫務工作的大學生而言,十分重要。通過傳授、講解和剖析法律知識,使學生對法律有一個全面的、正確的理解。通過案例分析、實證分析和價值分析等方式,提高醫學專業學生的法律知識,并潛移默化地加強他們對法律信仰。總之,傳授、講解和剖析法律知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加強和加深醫學專業學生對法律的堅定信仰才是最終目的。只有加強了法律信仰,才能正確運用法律,切實提高法律素養,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達到《法律基礎》開設的目的。
2.適當增加實用性強的法律教學內容
現在常用的《法律基礎》教程,普遍采取模塊式的安排,將授課內容分為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憲法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訴訟法律制度、國際法律制度等,結構大而全,內容繁多,重點不突出。針對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學專業學生,《法律基礎》課程可以有所側重,重點培養醫學專業學生的法律信仰,提高學生的權利意識、程序意識、合同意識、風險防范意識和法律成本意識。高等中醫藥院校的《法律基礎》教程,應當緊緊圍繞教育培養目標來編寫,不能像大眾化的《法律基礎》教程那樣針對性不強,全面但重點不突出。適用于幾百個專業背景的《法律基礎》教程,醫學專業學生不感興趣或收益甚微,是難以避免的。
3.增加法律案例教學和實證分析內容
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學專業學生法律信仰的提升,可以通過適當增加法律案例教學和實證分析來實現。《法律基礎》課程不能填鴨式的灌輸方式,否則,只能讓學生被動接受,甚至可能遭遇學生無言的抵制。以案例教學作為法律教育的主要手段[ 周祿濤、高雪娟、張凱:《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法律素質培養方法淺析――從社會學的理論視角出發》,載于《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年3月第15卷第1期,第92頁],讓學生親身感受案例發生的經過,讓法律融于學習之中,增加《法律基礎》的趣味性和實戰性,增加對法律實際功能的理解,提高醫學專業學生法律信仰。當然,法律案例的選擇,也應當更加貼近醫學專業學生將來的工作環境。法律實證分析主要是針對醫藥衛生領域的現象和問題,運用法律的手段分析論證并提出解決方案。通過對現行立法的分析,讓學生感受到法律對社會關系調整的作用,增強學生對法律的認同和信仰。
4.課程開設的形式應當多元化
提高醫學專業學生對法律的興趣,課程開設形式應多樣化[萬筱萍:《新時代大學生法學素質的培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建設》,載于《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第108頁]。形式服務于內容,高等中醫藥院校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開展《法律基礎》教學,有助于提高醫學專業學生的法律認同和信仰。目前,醫學專業學生對法律的不認同,有抵觸或者懷疑態度,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利用新媒體技術,通過視頻、動畫、PPT講解和小組討論等形式,潛移默化地影響或改變大學生對法律的認知,逐漸提高醫學專業學生對法律的認同和信仰。
(二)《法律基礎》教學改革措施
1.專門設立法律信仰培育與體驗模塊
高等中醫藥院校《法律基礎》授課內容應當實現法律知識與法律信仰并重,應當對提升法律信仰的內容進行模塊化處理,專門設立培育和提高法律信仰的內容。通過案例展示、實際參與、小組討論、師生互動等環節,加深學生對法律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對法律規定的認識,破解學生對現行法律的誤解,實現醫學專業學生逐漸提高法律信仰的目的。在現行《法律基礎》課程的基礎上,可以在每一章節的最后設置有意設立“法律信仰培育與體驗模塊”,通過正面素材展示,反面教訓警示等內容,增加學生對法律權威性、科學性、實用性、嚴肅性和強制性的認同,逐步改變對法律的不信任[ 周祿濤、高雪娟、張凱:《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法律素質培養方法淺析――從社會學的理論視角出發》,載于《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年3月第15卷第1期,第91頁]。
2.增加醫藥衛生領域法律法規并提高內容的實用性
對于目前高等中醫藥院校《法律基礎》教材內容針對性不強問題,可以從教材結構、教材內容、教材風格等方面進行改革。教材結構方面,需要單獨增加一些頗具特色內容的章節,例如《侵權責任法》、《勞動合同法》、《執業醫師法》、《仲裁法》、《保險法》等;教材內容方面,除了簡單原理介紹和法條分析之外,應當適當增加“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專家提示”、“判例解讀”等內容;教材風格方面,可以適當增加教材的活潑性、趣味性,實現形式上圖文并茂,內容上生動活潑,改變學生們對法律的錯誤認識――法律是一門死記硬背、枯燥無味的學科,恢復學生學習《法律基礎》的原動力。
3.強化案例分析教學提高法律信仰
高等中醫藥院校《法律課程》中強化案例分析,可以逐漸提高醫學專業學生對法律的認知、認同和信仰。通過剖析醫務人員實際工作中發生的案例,從民事法律、刑事法律、行政法律等角度對案例進行全面解讀,并結合現行法律規定進行評判,讓學生可以切身感受到活生生的法律,提高學生對法律知識、法律規定、法律運作的正確認識,提高學生們對法律的信仰。
4.開展實證分析教學堅定法律信仰
以法律問題為中心開展多角度的實證分析,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模擬立法”、“模擬執法”和“模擬司法”中來,提高并堅定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學專業學生的法律信仰。把自己舍身處理地當做“立法專家”、“執法人員”和“司法人員”處理現實問題,思考如何去立法、執法和司法,加深對我們現階段立法、執法和司法的認識,有利于堅定法律信仰。
四、結論
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學專業學生法律素養的提高,關鍵在于法律信仰的提升。雖然我國現階段立法、執法和司法尚有不完善的地方,可能會直接影響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仰,但是,開展法律基礎教育,加強《法律基礎》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改革,有利于緩解醫學專業學生將來工作對法律的強烈需要與法律信仰缺失之間是矛盾。因此,加強高等中醫藥院校《法律基礎》課程中法律信仰教育,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佟曉輝、葉振國、劉偉、楊文君:《高等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分析與對策》,2008年《中醫教育》第1期,第18-19頁。
[2]孫健:《增加大學生法律素養的路徑探析》,載于《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第24期,第42頁。
[3]周祿濤、高雪娟、張凱:《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法律素質培養方法淺析――從社會學的理論視角出發》,載于《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年3月第15卷第1期,第92頁。
[4]萬筱萍:《新時代大學生法學素質的培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建設》,載于《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第108頁。
[5]周祿濤、高雪娟、張凱:《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法律素質培養方法淺析――從社會學的理論視角出發》,載于《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年3月第15卷第1期,第91頁。
作者簡介:
楊逢柱,男,法學博士,講師,北京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法律系副主任。研究方向為:醫藥衛生法學和國際經濟法學。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講的課題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分析。我主要從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學情、課程實施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課程標準
本課程選用教材是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該課程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識性、綜合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的課程,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具有很強的現實性、針對性。其地位和作用是:
地位:以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針對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問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教育引導,不斷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律認知水平,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用:
1.在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課程體系中屬于公共基礎課
2.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必修課程之一
3.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著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4.面向大一新生開設
5.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與大學生生活結合最密切的一門課程
二、教學目標
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是:綜合運用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對當代大學生面臨和關心的實際問題予以科學有說服力的回答,為人才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基礎。具體目標體現在三個方面: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即掌握兩方面知識,養成四種能力,提升兩種素質。
1.知識目標
通過教育教學使學生掌握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知識,引導學生理解掌握思想道德修養的基本內容、理論、原則;幫助學生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掌握相關法律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
提高大學生理論思維能力和明是非能力,培養大學生“知行統一”的道德實踐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
3.素質目標
培養提升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
三、學情分析
本課程的教學對象是我校各專業大一學生。大一新生有如下特點。
1.知識方面:有基本的思想道德、法律知識基礎,但深度、廣度不夠,尤其理工專業,多數學生欠缺。
2.能力方面:思維活躍,認知能力較強,但多數大學生“知行分離”,道德實踐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有待提高。
3.態度方面:思想純樸,學風良好。但對該課程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夠。
本課程大部分內容學生在初中和高中都學習過,日常生活中也有接觸,缺乏新鮮感,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四、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包括理論課和實踐課兩個方面。
(一)理論課程實施
1.內容設計
本課程的理論教學36學時,由四部分組成。
成長適應教育:此部分提供中學生活向大學生活轉變的指導及核心理論知識的學習。對應學時2課時。
思想教育:此部分提供總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前提,解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歷史定位和時代方向問題。對應學時18課時。
道德教育:此部分是前一部分知識在道德領域的延伸,提供行為規范和價值導向。對應學時6課時。
法治教育:此部分幫助大學生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升其法律素養。對應學時6課時。
2.教學重點
一是幫助和引導學生完成由中學到大學的過渡,使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二是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引揚中國精神,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
三是教育和引導大學生遵守道德規范,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四是教育和培養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具備法治思維,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3.教學難點
知行統一,知情意行。理論體系再完備,如果無法轉化為大學生的實際行動,教育就是不成功的。所以本課程的難點是如何幫助大學生從理論知識的習得轉化為行為的自覺。重點是“一個樹立、三個實現”,即引導大學生樹立崇高理想信念,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一,實現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相統一,實現法律意識與守法行為相統一。
4、教學方法與手段
(1)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實施翻轉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由“要你怎么做”的被動思維模式變成“我應該怎么做”的主動思模式,形成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
(2)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根據學生實際和課程的內容,精心制作課件,準備案例,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圖文并茂,音像兼備,更形象、直觀、信息量更大,提高課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3)加強三個結合。一是教師講授與學生討論、演講、情境模擬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鍛煉提高學生活學活用知識和思維、表達的能力;二是課堂授課與個別交流釋疑相結合,除了課堂教學,還要通過在線交流、電話、面對面談心等方式,為學生解惑答疑;三是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在授課之余指導學生的創業設計、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5、教學評價與考核方式
(1)日常考核。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主要通過課內外作業、課堂討論、提問搶答、考勤等方式實施考核。
(2)期末考試。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60%,內容上注重命題的科學性和教育性,通過對精選案例材料的分析,將考察重點放在對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考察上,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形式上采用論述、材料分析、小論文等方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實踐課程實施
1.實踐課程任務與目的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本質上是以理論為指導的思想、道德、法律的社會傳遞與大學生個體思想、道德、法律的直接體驗相統一的過程。這一過程作為本課程教學的一個方面或一種方式,其教學目的與課程的教學要求在總體上是一致的。
2.
實踐教學的考核辦法
實踐教學成績作為對學生考核的一部分,占本課程期末成績的30%。沒有參加實踐教學活動的學生或實踐教學成績不及格的,不能參加理論課考試。
實踐報告字數不少于
3000
字,另附相關佐證材料。小組共同完成的作業,須寫明小組成員的班級、學號、姓名和每個成員承擔的任務。
3.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
調查發現,大學生法律意識已初步形成。56.1%的學生認為學好法律知識用處很大;權益受到侵害時, 42.8%的學生會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當參加勤工儉學相關工作時,53.8%的學生會與雇主或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說明大學生通過學習,對法律在維系社會秩序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有了較深刻的認識,法律意識初步確立。與此同時,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也存在很多問題:
(一)法律意識淡薄
采訪中,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意識到法律對自身生活的用處,很多學生表示權益受到侵害會運用法律來維護,但在問卷中,28.9%的學生自認倒霉不追究,24.3%的學生選擇“與對方私了”。更為嚴重的是,46.2%的學生在勤工儉學時不會簽訂合同,占被調查總人數的近一半。
學生對法律的認知度也讓人堪憂。21.4%的學生認為“法律處理糾紛效果好”;32.9%的學生認為“權大于法”,42.8%的學生選擇“有時權大于法,有時法大于權”;43.9%的學生認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一種宣傳口號,不可能實現;檢察院、公安局等執法機關,只有13.3%的人選擇“充分信任”。
綜上,當今大學生的法律觀出現了偏差,他們低估了法律的作用,把權力、關系、背景看得很重,甚至凌架于法律之上。
(二)法律意識存在年級、專業、性別差異性
大學生法律意識在不同群體之間具有一定差異性,主要表現在:
1文科生和理科生法律意識差異較為明顯
理科生和文科生法律認識有差異,理科生對社會科學知識學習比較少,所以對法律認識的掌握等方面和文科生存在一定的差異。當問及“您認為學習法律知識對自己有用嗎?”75.3%的文科生認為用處很大,而44%理科生認為有用,明顯低于文科學生。64.4%的文科學生選擇簽訂合同,而46.0%的理科學生選擇會。這也應引起我們的注意,理科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引起必要的重視。
2不同年級學生之間法律意識存在差異,但不明顯
考慮到不同年級學生的法律意識可能會存在一定差異,我們在問卷調查中設置了年級一項。調查發現,在“是否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一項中,選擇“是”的人員比例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呈遞增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卡方檢驗,不同年級學生在法律意識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差異并不明顯。這一點應引起我們的注意。
另外,法律意識存在性別差異,男生明顯高于女生。這與男生性格、熱衷注時事政治有一定關系。
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存在的問題
作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組成部分的法律基礎課是對大學生普及法律常識的主干課程,旨在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使其對法律有基本了解,培養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法律的良好習慣。但是,法律基礎課在現實中仍存在很多問題。
(一)學生對于法律基礎課興趣偏低
對任何學習活動的創造性態度都與學習者自身興趣密切相關。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學習具有推動作用。調查中,33.5%的學生對法律基礎課感興趣,44.5%的學生興趣一般。另外,有46.8%的學生在法律基礎課上只聽不做筆記,“不太聽,做別的事”的學生占到19.7%。
(二)學生于法律基礎課的受益程度偏低
法律基礎課涵蓋了各部門法律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學好法律知識,可以開拓學生視野,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但現實中,該課程并未真正發揮其作用。
調查中,11.6%的學生認為法律基礎課對生活有實效,48.6%的學生認為“受益不大”。這些數據表明當今高校法律基礎課的實效性并不樂觀。同時,在某種程度上,由于法律基礎課對學生的受益程度低,也影響了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興趣度。
(三)教師教學水平和方式有待提高
法律教育作為一種理論性、實踐性相結合的綜合性教育,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規范的內容和相對穩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須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而現實并非如此,大部分高校對該課程教師的培養遠遠不及其他專業教師,加之高校連續幾年擴招,師資嚴重不足,學校行政工作人員兼職“兩課”教學現象相當普遍。
從調查情況看,大多數法律基礎課教師無論在教學態度還是知識儲備方面得到了學生的肯定。但是,27.2%的學生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基本滿意”;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方面,只有23.7%的學生選擇“我喜歡參與,喜歡回答老師的提問”;38.2%的學生選擇“我喜歡參與,但是只喜歡跟旁邊的同學交換看法”;31.2%的學生選擇“我不喜歡參與,但我喜歡聽老師和同學說”,后兩者比例之和高達69.2%。這說明教師在授課時不重視課堂互動,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缺少互動的課堂,沒有了學生的參與,課堂效率可想而知。
三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實效性的對策
當今大學生法律意識、對法律基礎課的態度以及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現狀令人堪憂。種種問題的出現與學生個人因素不無相關,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高校法律基礎課的問題所在,并找出提高該課程法制教育實效性的對策。
(一)明確課程目標是提高課程實效性的前提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開設的初衷之一在于通過普及基本法律知識,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培養大學生的法律信仰,教育學生做遵紀守法的公民。因此,該課程不僅要讓學生初步掌握基本法律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觀,提高法律意識。知識教育是手段,觀念教育是目的,這是必須明確的。而現實中,法律基礎課作為公共課,課程數量設置不僅少,而且學生上課目的僅僅是為了考試。鑒于此,要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使法律基礎課取得實效,最重要的是要端正與明確法律基礎課的課程目標,使學生樹立和培養法律信仰。
(二)教師素質的提升是提高課程實效性的保障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高課程實效性的保障。79.8%的學生認為是否喜歡法律基礎課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態度”,可見教師素質的關鍵性。高校擴招,學生數量劇增,導致師資欠缺,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對教師進行統籌規劃,分期分批培訓。在引進專業人才的同時,可以在校外聘請資深法官、律師來充實師資。
教師自身也應提高素質,以身作則,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感染學生。同時積極了解立法動態,主動接受新信息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授課時不僅要語言生動,而且還要善于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活躍課堂氛圍。
(三)關注“特殊”群體,實現法制教育的持續化
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同群體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存在一定的差異化。文科生和理科生法律意識差異較為明顯,理科生低于文科生;女生法律意識低于男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文科生學習的內容涉及法律;性別的差異決定了男生較女生多關注法律、政治。因此,我們應在進行課程設置、授課方式選擇時多關注這些“特殊群體”。
高低年級的數據比較已經表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已經不能有效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隨著社會閱歷的增加,高年級學生法律意識和知識掌握原本應高于低年級學生,但事實上兩者差異性并不明顯。因此,法制教育不能“虎頭蛇尾”,只在低年級開設法律基礎課,而忽視了高年級學生的后續法律教育,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而應實現持續化、常態化。
(四)增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是提高課程實效性的關鍵
在關于法律基礎課教學存在問題的調查中, 11.6%的學生選擇“非常有效”, 35.8%的學生認為“比較受益”, 48.6%的學生認為“受益不大”。為了分析“學習興趣”、“法律基礎課受益程度”、“學生上課表現”三者是否存在相關性,筆者對數據進行了相關分析,結果顯示三者存在極其顯著相關。加強法律基礎課針對性、實效性,基于學生需求,選擇具有時代感的內容是當今課程改革的當務之急。
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內容應貼近學生生活,集中在他們最熟悉的就業、兼職、知識產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部門法律,為其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
(五)改革教學方法、評價方式,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法律科學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密切結合的學科。如果教學只講理論,不聯系實際,理論便成了空中樓閣。
調查中,在問及喜歡何種授課方式時,59.3%的學生選擇“參與社區的司法實踐活動”,61%的學生選擇“聘請法律工作者開設法律講座”,25.6%的學生選擇“法律知識競賽”。同時,在問及考核方式時,31.8%的學生選擇“開卷考試”,36.4%的學生選擇“提交論文”,而只有9.8%的學生選擇“閉卷考試”。因此,我們可以把課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理論教學,在教學中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多運用案例教學、討論時教學方式,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另一部分為實踐教育,實踐課可以靈活多樣,如法律知識競賽、模擬法庭、旁聽庭審、法律講座、社會調查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加深對法律知識的認識。
除此以外,還應當改進考試方法,實行閉卷與開卷、寫調查報告或小論文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考試辦法,注意考察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本研究凸顯了當今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以及當前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但是進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改革,加強法制教育的實效性是一項綜合的工程,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創新。
參考文獻
高職學生是當代中國社會中一個特殊而重要的群體,他們同樣肩負著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他們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直接影響著我國的法制建設。當前,受經濟社會多元化價值觀念的影響,高職院校學生不懂法甚至違法的現象屢見不鮮,曝露出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弊端。所以,加強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牢固樹立高職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高職學生的法制觀念,提升高職學生的法律素質,是高職教育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深入研究新時期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1、法制教育從屬于德育教育,獨立性受到削弱
對專業知識教育重視,而忽視法制教育,目前高職院校普遍使用法制課教材是根據2006年課程改革形成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它將《法律基礎》課和《思想道德修養》課整合,使“法制教育”與“德育教育”統一在一起,導致《法律基礎》從屬于德育課,按照德育的方法開展法制教育,弱化法制教育功能,法制教育的獨立性受到削弱,法制教育從屬于道德教育的意味很濃,導致教師和學生對法制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和定位,正是這種思想政治教育比例關系的失衡,導致了現實生活中大學生法制觀念的淡薄,這樣法制教育也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2、教學模式有局限,忽視實踐環節
目前,課堂教學仍然是我國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教育形式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實踐教學環節,未能給學生提供參加有關社會實踐的機會。法律知識本身體系繁雜、晦澀難懂,應用性強且抽象。教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詮釋律令,講案說例,學生在教師的理論“轟炸”下記住所學的內容和知識點,空洞的講解,被動的接受,結果是教師講授法律知識不少,但學生只是記在筆記里、劃在書上,在指導自己行為上很少得以體現,考試也只是對記憶力的考查而不是對知識的真正融會貫通。這種教學方法導致了大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并未培養出良好的法律素質,淡化了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3、法律知識教育多,法律意識培養弱
高校法制教育,更多的僅限于課堂教學,重視知識的傳授,教學方法簡單,與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脫節。教師以詮釋法律條文和法律規則為主要教學內容,主題往往偏重于防止違法犯罪,不關注隱含在法律背后的價值取向和意識培養,不能準確理解法律課程開設的目的,缺乏對學生法律意識、法制觀念的培養,導致許多高職學生只知法律的條文,不知把對法律精神內化為實際行動。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雖然學習了很多法知識,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守法的自覺性較差,部分大學生對法律的實現持懷疑、不信任的態度,違法犯罪行為是有發生,影響了高職大學生法制觀念的形成。
二、高職學生法制教育的改善途徑
1、把法制教育從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分離出來
教育理念不改變、不到位,法制教育的深化和創新就無從談起。我們要把法制教育從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分離出來,樹立獨立的法制教育觀,充分認識到法治和法制課在現代社會中的主流地位,這是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扭轉被動局面的希望所在。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本質是以廣大在校學生為對象,以法治和法律為內容,以培養其法律素質、傳授法律技能為目的,以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為主旨,展開的教學活動,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的合一。我們要從學生實際需要與未來職業發展出發,結合當今時代特征與高職學生特點,根據學生所在的學校類別、所學的專業及各校的側重點需要,除進行憲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還開設一些與各校專業(行業)相關、與各類學生受體相通的法律課程,例如,可加以《勞動法》、《合同法》、《民法》、《知識產權保護法》、《反不當競爭法》或有關工商、金融、會計等部門規章的重要內容,作為《法律基礎》課的深化和延伸,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使“法制教育”貼近大學生的生活,融入大學生的內在性需要,以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步入社會的用法能力。課程設置的基本要求,不是讓他們成法律專家,而是幫助學生在走上社會后懂得運用社會的法律資源,懂得尋求法律的保護,懂得法律上的是與非。
2、打破說教式教學,強化課程的實踐性環節
法律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依靠傳統的枯燥無味的“課堂說教”的方式,達到增強學生法制觀念的目的是很難奏效的。必須強化該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較適宜的方法是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法律規范。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選擇那些既有利于大學生法律知識的理解,又具有思想教育意義的案例。通過對真實案例進行課堂分析和討論,讓更多的同學觀察、分析、評論案件的起因和結果,最后運用法律知識進行評說的時候,會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多數同學都能參與案件的分析,容易從群策群力的多種方案中,鑒別、篩選、產生最佳方案,這種方法不僅能夠使課堂的案例分析深入、實用,也能加深對法律知識的理解。還可以開展靈活多樣的法制教育活動。比如組織大學生到相關的法庭旁聽一些大案、要案,參觀監獄,組織下鄉普法,增強對法律學習的感性認識,創設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圍。在重大節日在校園內外展開法律咨詢活動,組織法律社團和校園法律援助機構,開辟法制園地宣傳欄等,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學會用理論知識的解決實際問題,提高綜合素質,實現高職生在思想道德和法律規范上的知行統一。
3、重點不在于課本知識的傳授,而在于法律意識的培養
法制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自覺守法、用法、自覺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的法制觀念。觀念的形成僅依靠法律知識的學習是不夠的,必然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相結合,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重點不在于課本知識,而在于學生參與各種類型社會職業生活的態度和能力。在高職院校法制教育中,重點放在向學生們傳播現代權利義務教育觀念和法制精神,對大學生的法制價值觀、法制素養、思維方式等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學中,通過課程中“量”的教育,在學生心中起到“質”的效果,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與信念,內化為學生運用法律的能力,實現從專業學科本位向職業崗位和就業為本位的轉變,讓他們知道不能超出法律的界限,違法必受追究,使他們對法律心存敬畏,克服僥幸心理,不敢以身試法,從內心深處自覺產生學法、懂法的需求,自覺捍衛法制的尊嚴,自覺依法辦事,促成他們在行動上成為一個守法的人。
高職學生,作為未來國家的建設人才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法制觀念如何、法律素質怎樣,關系到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高職院校作為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不僅要以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培養目標,更要注重學生法律素質的提升。清楚的認識法律教育的現狀,積極拓寬法制教育途徑,創新教育方式方法,使學生增長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使高職學生呈現出遵紀守法、自立自強、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對高職生成長成才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經濟法概論”作為高校經濟學專業的基礎學科,具有實踐性極強的特點。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要培養出現代化的新人才就不得不與時俱進,而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對人才素質提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經濟法概論的教學實際用途,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教學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一)基礎學習較少,學識基礎薄弱
“經濟法概論”的教學內容多,但教學學時較少,因此在各高校,“經濟法概論”的教學方法往往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老師一個人講,學生基礎弱,聽不懂,無法融入課堂里,這樣就使得主角配角位置顛倒,必然無法令人滿意。
(二)教學手段相對陳舊
如今,案例教學以及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方法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各種課堂,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采用的還是灌輸的教學模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對老師或是知識具有依賴性,學生學習只懂皮毛,不懂得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思維狹窄,不會產生創設性的思考。這樣的教學是無法提高學生素質的。教學應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不能只是滿足于簡單講授經濟法律的基礎知識。教師應該主要注重引導學生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內涵、闡釋立法的精神和原則、提高學生應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缺乏層次感
教材是教師的教學依托,是教學環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經濟法概論》教材的內容偏多,而且繁雜深奧,大多數內容需要學生自己學習,教材大多只是起到參考價值,而且較為陳舊,無法做到立足實際,與實際問題嚴重脫節,如《勞動合同法》等章節更新緩慢,無法做到對現有問題進行實際分析,且邏輯混亂,重點不突出,缺乏層次感。
(四)傳統的考核結果束縛學生的學習潛能
目前我們高校的考試主要還是閉卷考試,這導致學生還要遵循為了考試而學習,學校的一切工作也是圍繞考試這一主題展開,讓分數來作為測評師生成績的重要依據。在這樣的傳統學習環境中,使得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考高分,這樣就使得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無法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高。
二、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調整課時設置
不同專業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不同,不能只是單純地給學生奠定法律基礎。在初步明確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對于經濟學和非經濟學專業進行差別對待。經濟學專業建議先開設《法律基礎》這一課程,在此基礎上設置《經濟法概論》,兩者課時合計60課時,中間10課時實現實訓;非經濟學(非法學)專業可直接開設《經濟法概論》,但要保證48課時以上,中間有8課時以上實現實訓。
(二)重點必須突出,邏輯必須清晰
經濟法教學內容繁多,突出重點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很好的方法。首先應按照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來取舍課程內容,形成自己的專業需要,如學經濟管理專業的,就應注重市場管理法等的學習;學會計專業的,就應注重稅法、金融法等的學習。同時還要注重與時俱進,比如將新出現的熱點問題或最新立法及時的融入到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熱點,思考熱點,開拓學生的思路。(三)結合學生專業素質的不同要求,豐富教學手段
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開放教育環境下的經濟法課堂教學應該是開放、靈活多變的教學,注重教學的創新與開放。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將課外的知識充實進課堂,將課堂的理論知識與課外的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要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如參加一些學生法學社團,也可以與法院建立經常性的實習觀摩基地。另外,強化案例教學及多媒體課件教學的使用,將單一的課堂講授變得多樣,可以進行講課、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社會調研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教課模式。
案例教學是一種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教學模式。案例的選擇應重視符合“三實”(實戰、實用、實務)帶動“三基”(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要求,尤其要重視一個“實”字,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可以有實際作用的,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及探究欲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如今常見的案例分析法有三種:列舉案例法、講評案例法、討論案例法。
1.列舉案例法
是指在授課中,教師為了更具體形象的闡述重點難點內容而列舉一個或一組典型案例,案例可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件,也可以是對真人真事進行加工修改后的案例。
2.講評案例法
是指教師為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某一教學重點而對一案例進行深入的解剖與分析,并通過講評案例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課本理論。在進行這樣的教學時可以使用電化教學方式,比如播放民事審判的錄像片,邊看邊講評。
3.討論案例法
為了加深同學們的學習印象,鞏固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某一主要章節講授完后,組織學生進行案例討論。教師需要事先準備有針對性和難度的案例,并且人們大都對這個案例有不同的見解和結論的。案例要有詳細的情節,教師在介紹案情后,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經濟法知識來分析解決案例。小組討論,大班討論都是可行的方法,也可以先合后分或先分后合。盡量讓每一個學生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老師在最后要對同學們的表現進行評價及總結,這樣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合學生專業素質的不同要求,完善學習效果評價方式
教師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各章節的內容給學生布置討論題,組織學生針對一些熱點問題開展討論,以學生在案例的處理表現,作為平時成績,以此調動學生參與問題討論的積極性。經濟法的教學應根據專業的不同而進行不同的選擇,對于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可以出題進行統一考察。通過經濟法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們能夠深入理解和把握經濟法理論,能夠運用經濟法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同時課堂的教師不要固守傳統的法律院校的教學模式,應從不同方面做工作,通過多樣的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慧琴.淺談經濟法概論中的案例教學[j].文教資料,2005,(2).
“經濟法概論”作為高校經濟學專業的基礎學科,具有實踐性極強的特點。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要培養出現代化的新人才就不得不與時俱進,而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對人才素質提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經濟法概論的教學實際用途,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教學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一)基礎學習較少,學識基礎薄弱
“經濟法概論”的教學內容多,但教學學時較少,因此在各高校,“經濟法概論”的教學方法往往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老師一個人講,學生基礎弱,聽不懂,無法融入課堂里,這樣就使得主角配角位置顛倒,必然無法令人滿意。
(二)教學手段相對陳舊
如今,案例教學以及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方法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各種課堂,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采用的還是灌輸的教學模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對老師或是知識具有依賴性,學生學習只懂皮毛,不懂得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思維狹窄,不會產生創設性的思考。這樣的教學是無法提高學生素質的。教學應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不能只是滿足于簡單講授經濟法律的基礎知識。教師應該主要注重引導學生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內涵、闡釋立法的精神和原則、提高學生應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缺乏層次感
教材是教師的教學依托,是教學環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經濟法概論》教材的內容偏多,而且繁雜深奧,大多數內容需要學生自己學習,教材大多只是起到參考價值,而且較為陳舊,無法做到立足實際,與實際問題嚴重脫節,如《勞動合同法》等章節更新緩慢,無法做到對現有問題進行實際分析,且邏輯混亂,重點不突出,缺乏層次感。
(四)傳統的考核結果束縛學生的學習潛能
目前我們高校的考試主要還是閉卷考試,這導致學生還要遵循為了考試而學習,學校的一切工作也是圍繞考試這一主題展開,讓分數來作為測評師生成績的重要依據。在這樣的傳統學習環境中,使得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考高分,這樣就使得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無法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高。
二、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調整課時設置
不同專業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不同,不能只是單純地給學生奠定法律基礎。在初步明確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對于經濟學和非經濟學專業進行差別對待。經濟學專業建議先開設《法律基礎》這一課程,在此基礎上設置《經濟法概論》,兩者課時合計60課時,中間10課時實現實訓;非經濟學(非法學)專業可直接開設《經濟法概論》,但要保證48課時以上,中間有8課時以上實現實訓。
(二)重點必須突出,邏輯必須清晰
經濟法教學內容繁多,突出重點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很好的方法。首先應按照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來取舍課程內容,形成自己的專業需要,如學經濟管理專業的,就應注重市場管理法等的學習;學會計專業的,就應注重稅法、金融法等的學習。同時還要注重與時俱進,比如將新出現的熱點問題或最新立法及時的融入到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熱點,思考熱點,開拓學生的思路。(三)結合學生專業素質的不同要求,豐富教學手段
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開放教育環境下的經濟法課堂教學應該是開放、靈活多變的教學,注重教學的創新與開放。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將課外的知識充實進課堂,將課堂的理論知識與課外的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要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如參加一些學生法學社團,也可以與法院建立經常性的實習觀摩基地。另外,強化案例教學及多媒體課件教學的使用,將單一的課堂講授變得多樣,可以進行講課、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社會調研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教課模式。
案例教學是一種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教學模式。案例的選擇應重視符合“三實”(實戰、實用、實務)帶動“三基”(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要求,尤其要重視一個“實”字,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可以有實際作用的,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及探究欲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如今常見的案例分析法有三種:列舉案例法、講評案例法、討論案例法。
1.列舉案例法
是指在授課中,教師為了更具體形象的闡述重點難點內容而列舉一個或一組典型案例,案例可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件,也可以是對真人真事進行加工修改后的案例。
2.講評案例法
是指教師為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某一教學重點而對一案例進行深入的解剖與分析,并通過講評案例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課本理論。在進行這樣的教學時可以使用電化教學方式,比如播放民事審判的錄像片,邊看邊講評。
3.討論案例法
為了加深同學們的學習印象,鞏固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某一主要章節講授完后,組織學生進行案例討論。教師需要事先準備有針對性和難度的案例,并且人們大都對這個案例有不同的見解和結論的。案例要有詳細的情節,教師在介紹案情后,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經濟法知識來分析解決案例。小組討論,大班討論都是可行的方法,也可以先合后分或先分后合。盡量讓每一個學生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老師在最后要對同學們的表現進行評價及總結,這樣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合學生專業素質的不同要求,完善學習效果評價方式
教師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各章節的內容給學生布置討論題,組織學生針對一些熱點問題開展討論,以學生在案例的處理表現,作為平時成績,以此調動學生參與問題討論的積極性。經濟法的教學應根據專業的不同而進行不同的選擇,對于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可以出題進行統一考察。通過經濟法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們能夠深入理解和把握經濟法理論,能夠運用經濟法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同時課堂的教師不要固守傳統的法律院校的教學模式,應從不同方面做工作,通過多樣的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慧琴.淺談經濟法概論中的案例教學[J].文教資料,2005,(2).
(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China)
摘要: 為了提高《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其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筆者就商洛學院學生對這門課的期待進行了實際調查,并根據教學規律及學生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溝通、課程評價等方面的期待,提出了擴充法律內容、采用研究性學習、多元評價等改進措施。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ppropriat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Moral and Legal Basics class, and make the students really like the course and benefit from it for life-long, the author makes a survey among the students of Shangluo University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udents' expectations to this course. Then she proposes reform measures for the course, such as adding some information of legal contents, adopting research teaching method, and using multivariate evaluation way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expectations on the aspects of the changing 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關鍵詞: 《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 學生期待 教學改革
Key words: Moral and Legal Basics;students' expectations;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6-0222-03
0引言
《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弘揚時代精神,最終在實踐中踐行社會主義行為規范。
為了提高《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的教學實效性,使教學更能貼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筆者在商洛學院特地做了一次問卷調查。這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387份,其中有效問卷385份,有效率達96.3%,調查對象分別涉及大學本專科各年級學生、20多個專業。調查范圍較廣,對象多樣,調查結果有一定的可信度。
1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現行的教材內容、傳統的教學方法及評價方式等和學生目前的期待(需要)之間有很大差距。現行教材內容主要強調個人的社會價值,沒有注重學生的個人價值;過多注重社會對個人的規范和要求,忽視學生個性化的需求;過多地強調了學生對社會規范的適從,忽視了社會對學生個體存在的需要和滿足。因此,我們應改革教材內容,使我們的教育既能實現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同時也能滿足學生自身全面發展的內在需要。
在馬克思看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全面發展即人的需要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實現過程就是人的需要的不斷產生并不斷得到滿足的過程。人的需要是人從事一切活動的原初動因[1]。同時,“一些專家從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出發,認為幸福不僅僅是獲得快樂,而且還包含了由于自身潛能的充分展現而獲得的完美的體驗”[2]。那么,我們教學必須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有的放矢的進行放學,使學生渴望我們所教并快樂地接受我們的所教。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我們《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教學最終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在知、情、意、念、行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以達到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法律的要求。因此,我們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不僅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從中獲得快樂,而且讓學生能充分展現自己的潛能;讓學生在收獲幸福的同時,在思想覺悟、道德品質、法律意識等方面得到提升。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應盡量符合學生的合理期待(需要),使教學過程中的教材方向的指引力、教師的教學感召力、學生的學習動力達到完美的結合,形成一股強大的同向合力。
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主要途徑就是“以學生為本”,教學應以學生的利益和需要(期待)為出發點,這也是實現教學活動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立足點。
2改革建議
為了使我們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及評價方法等能盡量和學生的期待(需要)相一致,以期提高我們這門課的教學效果,同時實現課程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調整。
2.1 教材內容改革由內容期待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法律知識的需求更為強烈,這和客觀現實的需要是一致的,“法制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每個公民必須有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學生對法律的需求既反映了自身的需求也反映了社會的需求。
首先,對大學生加強法制教育是我國依法治國的要求。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民主和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沒有法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反之亦然。要依法治國就是要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國家各種事務的管理,今天的大學生就是明天群眾的主體,沒有扎實的法律知識就不可能參與國事,無法實現真正的民主,也就沒有真正的社會主義。因此,對大學生加強法律知識教育是社會主義建設需要。
其次,具有豐富的法律知識是當代大學生做一位合格公民的要求。
據西部網訊報道,2010年10月20日晚上,西安音樂學院學生藥家鑫駕車肇事后,持刀連刺被害者8刀,致其死亡;同年12月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一名學生在宿舍內被外校學生刺死,一名學生在阻攔中也被刺成重傷。由此可見,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淡薄給他人、社會、自己都會造成巨大的傷害。當代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明確自己在社會中的權利義務,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尊重他人合法權利,做合格乃至優秀公民。
而現行教材《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版),總共八章內容,而法律僅占兩章,而且法律部分的內容很淺泛,難以滿足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期待,也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應加大課本法律內容的比例。教學中需要主講教師講授道德和法律兩部分內容,部分教師由于專業所限很難講透徹法律部分知識,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學生不但難以從中學到豐富的法律知識,反而沖淡了對法律的興趣。因此,這門課程除應加大法律內容的比重外,還應讓法律專業的教師專門給學生講授法律部分內容,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愿望。
在調查中32.3%的學生把獲得“人際交往知識”放在了第一,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渴望融入群體,又不知如何去做的矛盾心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需要,靈活增添專題講座,如說話藝術、交往禮節和技巧、溝通能力等等。以解決學生在現實生活和學習中的困惑,是我們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實用。
2.2 教法改革
2.2.1 積極使用案例教學法和研究性學習法案例教學法,是通過對一個具體的教學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種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情況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4]。調查顯示,42.5%的學生最喜歡教師采用案例分析法授課。它充分體現了啟發式教學理念,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有利于教師與學生溝通思想,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展現生動真實社會現象,呈現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表明對這些現象的態度,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討論中能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制觀,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同時能更有效地的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我們還可以用“雙向案例教學法[5]”。
在學習過程中指導學生使用“研究性學習法”, “研究性學習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設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來實際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生產過程,有效的參與教學過程,進而了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4]。
總之,我們應不斷地更新我們的教學理念,創新教法,改變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實效性。
2.2.2 積極使用多媒體授課方式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記憶信息有85%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或4%靠觸覺和嗅覺等。單位時間內接收的信息量,單憑視覺是聽覺的一倍,而視覺、聽覺協同起來效率則是單純使用聽覺的十倍多[6]。調查顯示,35.4%的學生最喜歡觀看和教學內容有關的視頻。在授課時應同時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以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據調查,許多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都是在多媒體教室大班授課(100多人/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通過視頻給學生呈現與教學相關的鮮活案例,新聞以增強教學效果。比如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CCTV1《第二屆道德模范頒獎晚會》,學生們看著感動中國的楷模,聽著他們的感人事跡,潸然淚下。我相信每個學生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會有所觸動。相反如果只是老師口頭講述一下,學生甚至以為那是老師虛構的,兩種教學效果不可相提并論。講到法律部分時播放CCTV1舉辦的《法治的力量》實況,讓學生感受到法律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法律對生活在法治社會中的每個人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不僅為了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需讓學生產生思想共鳴和價值認同,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追求公平與正義的人生理想、人生態度” [7]。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易于實現此目標。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設備,精心準備一些和教學有關的視頻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興趣,進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2.3 改善師生關系調查結果顯示62%的學生愿意和老師交流自己的思想。“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導的”[8]。在學校對學生發展影響最大的是教師,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充分發揮為人師表作用,和學生多交流自己人生體會、生活體驗,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堅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敗而告終的學校內許許多多的沖突,其根源在于教師不善于與學生交往。”
然而,目前高校教師職稱評定的主要指標是教師科研成果,教師主要忙于申報課題、撰寫論文。所以教師們大部分精力用于搞科研,投入到教學的時間和精力大大縮水,無暇顧及與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
由此可見,要改善師生的關系首先應調整對教師的評價機制,改變高校普遍重科研輕教學的狀況。評價導向應回歸學校的本職――教書育人。評價一所高校的發展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標志,而影響學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教師,而教師要影響學生就必須和學生進行廣泛地交流。把教師育人成果作為評價教師的主要指標。國外大學的一些教學模式對我們很有借鑒意義,在日本的巖手縣立大學中,學生和教師建立起師徒關系,在四年的大學學習中,由基本固定教師指導學生。促進學生和教師的交流、了解,制訂和實施學生培養計劃,提高培養效果。這種培養模式有利于師生的親密接觸,有利于師生的情感交流和學術交流。實現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言行有春風花雨的效果[9]。
其次,還可通過網絡聊天、師生聯誼會和一些師生共同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加強師生溝通,在師生溝通中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2.4 改革《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評價方式據調查,目前部分高校該課程考核的主要方式還是筆試,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分別占總成績的20%和80%。平時成績主要依據學生的到課情況、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期末成績主要是期末考試的筆試成績。這種考核方式很難反映學生實際的道德情況或政治思想狀況。失實的評價會適得其反,學生將會產生巨大的逆反心理,從而使我們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環節。對調查結果分析可知(表1),課程評價一定要注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表現,道德行為是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和歸宿,而這些表現,學生們之間了解得最清楚,因此要注重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民主評議結果。民主評議的方式也利于在學生中形成良好輿論導向,良好輿論導向對學生起到熏陶作用是我們課堂教育所無法替代的。同時也要加強師生之間交流及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也能更客觀地評價學生。通過師生交流、師師交流樹立道德模范,對思想上有具體問題的學生可以單獨進行談話,以達到思想品德教學的真正目的――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及法律覺悟,矯正學生的道德行為,最終做一名社會主義合格或優秀公民。另外要注重考查每個學生道德的縱向提高過程,了解每個學生各個方面的進步,盡量客觀全面的評價每位學生。使評價結果達到教育和激勵學生的效果。
3《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教學發展展望
建立在對學生實際調查基礎上的《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的改革,無疑會提高教學的實用性和實效性,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提出的以上幾方面的改革措施,只是對這門課教學改革的初步探討,以期加快這門課程教學改革的步伐。
參考文獻:
[1]趙長太.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科學內涵的新解讀――人的需要的一個視角[J].湖北社會科學,2009,(11).[2]邢占軍,黃立清.西方哲學史上的兩種主要幸福觀與當代主觀幸福感研究[J].理論探討,2004,(1).
[3]本書編寫組.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M].2010:182.
[4]劉強.思想政治課學科教學新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123-253.
[5]肖歲利.淺談“雙向案例教學法”在“兩課”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
[6]楊安俊.新課程呼喚多元智能英語教學法[N].新課程報,2007,(11).
民法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作為未來職業人的高職生通過學習“基礎”課民法的基本原則、合同法以及知識產權法等知識可以提高職業法律素養,高職生具備一定的職業法律素養對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基礎”課中民法的相關法律規范教育對培養高職生基本的法律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基礎”課民法教育教學培養高職生職業法律素養的科學含義及作用
社會越文明進步就越需要用法律來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作為未來公司的員工和社會的公民,懂得法律特別是懂得某一工作崗位的法律規范是十分必要的。高職生通過高職院校的培養直接走向社會變成公司的員工和社會的公民,高職院校對于培養高職生基本法律素質的責任重大,那么高職院校應該重點講解哪些法律知識和觀點呢?筆者經過調研和分析得出,高職“基礎”課主要應培養高職生如下三個方面的法律素養:一是基本法學理論;二是應用法律知識;三是專業法律知識。高職生應掌握的基本法學理論主要有:法律是什么?高職生為什么要懂得法律?生活和工作中哪些行為是違法的,當發生違法事件時應如何解決?高職生應掌握的應用法律知識主要有:如何簽訂合同?如何寫起訴書?如何打官司?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公務員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消費者的權利和義務、社會治安有關法律規范、環境保護有關法律規范等。應掌握的專業法律知識主要有:未來準備當教師的要熟悉教師法、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等;未來準備當醫生和藥劑師的要熟悉行醫的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準備當公務員的要熟悉公務員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準備當會計的要熟悉會計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準備當藝術家的要熟悉出版法、著作權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準備當焊接工和模具工以及機械制造工的要熟悉企業法、公司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準備當營銷員、從事經濟貿易等工作的要熟悉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未來準備當計算機程序員的要熟悉信息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等等。高職生的法律素質培養一方面可以通過在校學習進行培養,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在實際工作中接觸法律事務學習提高法律水平,在高職院校就讀期間培養法律素養尤為重要。“基礎”課民法教育教學培養高職生職業法律素養主要側重于培養高職生掌握應用法律知識的能力,懂得保護自己、與人相處、謀求發展的技巧和方法,從而提高適應社會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二、“基礎”課民法教育教學培養高職生職業法律素養的內容
在“基礎”課中,民法是涉及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法律制度,而在民法里合同法是一個重要內容。高職生畢業后不管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接觸勞動合同、經濟合同等內容。就拿簽訂勞動合同來說,勞動者(員工)必須對公司(甲方)和員工(乙方)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及一些規定非常清楚和了解。首先要看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否違背了國家法律規定和道德要求;其次要看公司(甲方)是否為員工(乙方)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條件和人身安全條件以及基本的生活、學習保障條件;再次要看如果員工(乙方)違反了勞動合同所受的處罰程序如何。勞動合同既對公司(甲方)有約束力。也對員工(乙方)有約束力。如果勞動合同只對一方有約束力,那么該勞動合同就有失公允,是無效勞動合同。此外,如果公司強迫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也是無效的,勞動合同的簽訂必須雙方自愿。簽訂經濟合同也是一樣的,員工常常代表公司與另外一家公司簽訂供輸合同或者是租賃合同、產銷合同等。因此,高職生必須熟悉供輸合同、產銷合同和租賃合同的相關法律法規,供輸合同中供輸雙方對標的物的要求、數量與質量要求、價格和時間要求、貨款支付要求,代表公司簽訂經濟合同必須征得公司法人代表的同意,多聽取法人代表的意見。員工違背公司法人代表意愿所簽訂的合同是無效合同,違反道德和法律規定的經濟合同也是無效合同。高職生對民法的了解不限于合同法內容,還包括知識產權法中的著作權法、專利權法和商標權法。高職生對于著作權法,主要是了解不管是公開發表的論文還是未公開發表的文章都擁有著作權,都受法律保護,凡是引用別人的文章內容都要注明出處,不要照抄別人的文章或者作品等相關法律知識。高職生在就讀期間一方面要充實知識、培養能力,特別是寫作能力和創作設計能力,另一方面要了解學習、模仿、創作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在模仿和創作中不能侵犯別人的著作權。高職生成為員工之后對自己的創作設計作品要知道怎樣保護,對別人創作設計的作品不能侵權。對專利權也一樣要重視,專利權是指對創造、發明、外觀設計、實用新型等擁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是別人不能享有的權利。專利必須申請保護,高職生在校期間進行的發明創造需要申請專利,對自己的權利進行保護,同時要知道使用別人的創造發明要購買專利,給予權利人經濟上的補償,不能侵權產生違法行為。同時對商標權也要重視,商標一旦注冊就受法律保護,別人不能使用該商標,同樣也不能使用別人的注冊商標。總之,通過民法教學可以使高職生懂得職業活動中必須具備的基本法律素養。高職生的法律素養不是天生就形成的,也不是其他課程能夠培養的,必須通過專門的法律教育,特別是“基礎”課來進行培養,在該課程中強化民法中相關法律法規教育對培養高職生職業法律素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基礎”課民法教育教學培養高職生法律素養的方法
高職生法律素養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基礎”課教學來實現的,事實上“基礎”課的法律教學時間特別是民法教學時間很少,并且在法律課教學中所講案例大多帶有普遍性而缺乏針對專業特點的內容,對學生畢業之后的工作指導意義不大,造成學生的學習與工作在內容上完全脫節,出現學生畢業之后面對工作感到十分陌生的難堪情形。因此,在“基礎”課教學中需要特別重視民法的教學,那么如何通過民法內容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呢? 1.“基礎”教學中改變民法教學理念
一般來說,高職生到實際崗位上工作必須具有三種能力:一種是專業能力,另一種是合作能力,第三種是運用法律能力。學生的專業能力必須通過學校專業課教學才能實現;學生的合作能力必須通過文化教育和典型事例教育才能實現;學生的運用法律能力必須通過法律專業課或“基礎”課教學才能實現。學生的法律能力培養方法包括熏陶法、滲透法以及課堂講授。過去對學生法律素質的培養較多地重視熏陶法和滲透法,而輕視課堂教學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講熏陶法和滲透法對形成學生法律素養有一定的作用。所謂熏陶法就是指學生通過向同學、社會和自己的父母親戚朋友學習,接受影響和相互學習;所謂滲透法就是指一些文化課或社會的宣傳教育活動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是由于受這兩種方法的影響而具有簡單的法律運用能力,這兩種方法能自發地培養人的法律素養。但在市場經濟十分發達的今天,光靠自發培養法律意識已遠遠不夠,因為經濟活動、民事活動、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保護等法律問題經常發生,如果沒有經過專門的法律課教育,就很難具有一定的法律運用能力,對有關具體的法律權利保護問題就很難弄清楚,甚至無法真正行使保護自己的權利,法律課正好能彌補這個不足。而傳統的法律課側重于法律基本知識的傳授,對公民在經濟活動別是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等法律知識和運用這些法律的能力強調得較少。同時在法律課中教師對法律原理講授得較多,而對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講得很少,學生參與教學較少,對職業崗位中法律的運用接觸得太少,因此造成一些學生畢業后對法律略知一二,要真正在經濟活動和生活中運用法律就成為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據調查,有80%的學生在畢業后對經濟活動和生活中的法律掌握得較少,特別是熟練運用法律的能力較低。因此,改變高職“基礎”課中法律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尤其重要。
2.在“基礎”課中構建民法教學的新模塊
“基礎”課中民法部分涉及的內容主要有:民法基本知識、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在民法基本知識部分應突出民法的基本原則、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在民法基本原則中對平等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和等價有償原則要進行詳細分析闡述;其次要對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進行分析闡述;再次就是合同法中合同的簽訂、違反合同需要承擔的責任;最后就是知識產權法中的著作權法、專利法和商標法。
3.在“基礎”課中講授民法要突出高職生職業法律要求
教師在“基礎”課中教授民法知識時要考慮到學生今后工作的需要,重點突出對學生職業法律素養的培養。例如,講民法基本原則的平等原則時不講授平等原則的科學含義、為什么要堅持平等原則等內容,而主要講授高職生在職業活動中如何踐行平等原則,在不同的工作崗位如何踐行平等原則,在民事活動中公民如何踐行平等原則。又如在講合同法時,不要糾纏合同法的具體條款,而應更多地提醒學生注意哪些是無效合同,違反合同應承擔什么責任。在講授知識產權法時不要過細講述什么叫著作權法、什么叫專利法、什么叫商標法等,而應重點講述哪些行為違反著作權法、哪些行為違反專利法、哪些行為違反商標法,以及違反上述法律需要承擔什么責任等。
4.教師在“基礎”課授課中要巧妙地運用有關方法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悟到作為職業人所必需的法律素養
比如,教師在講授合同法時可以設置現場合同簽訂,由學生在課前做準備,教師在課前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課堂上讓學生代表作為甲、乙雙方簽訂合同,然后給學生布置一個簽訂合同的課外作業,合同內容由兩個同學互相討論擬定,雙方簽字后交給任課教師備查。教師在講授著作權法時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討論作為一個職業人對撰寫論文、設計作品、繪畫書法以及發明創造等應該持什么樣的心態,特別是借鑒別人的成果時應該如何處理,對少數人在網絡上全盤抄襲別人成果或在書上竊取別人成果的行為應如何看待,并要求學生把社會上存在的問題列舉出來。教師在講授商標法時要求學生討論商標的重要性,特別是注冊商標的法律效力,課后組織學生到超市、市場、商店對商品商標進行考察、調查,撰寫《關于市場商品商標存在問題及原因》《我國公民商標意識調查》等文章。教師在教授民法有關內容時可以列舉與學生專業接近的職業領域常常出現的一些現象和法律問題,讓學生去領悟其中的道理并吸取其中的教訓。當學生畢業之后進入職業隊伍時就會熟練地運用法律處理與職業活動相關的法律問題,不會出現法律盲區。
中國進入改革發展關鍵期,社會對經濟類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需求進一步提高。中職院校為了立足于社會發展及院校自身建設都對經濟類課程進行人才培養模式上的改革、探索。多數中職院校對于培養既要懂經濟又要有一定法律基礎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已初步達成共識,但如何貫徹、落實這一目標,使經濟與法律融為一體又保其各自特色,同時還能讓學生準確把握其內涵,是需要在教學中邊探索邊改革的。
一、分析當前中職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的現狀
1.教材內容與實踐有一定的差距。現有教材版本雖很多,但課程編制、內容體系良莠不齊。多數教材在編排上,理論性內容側重多,實踐性知識少。部分教材雖然有些案例及案例分析,但從質量上看,挑選具有隨意性和雷同性,相關知識點沒有銜接。此外,部分教材出版時間較早,內容無法真實反映社會變化,跟不上時展的需要。從使用對象分析,中職院校學生的基礎性知識不同于專、本科院校學生,適用于中職院校的經濟法教材不多,有些中職院校干脆使用專、本科院校的經濟法教材,這對于中職院校學生來說難度明顯過大。
2.受當前整體教育現狀的束縛,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觀念滯后和教學方法缺少靈活性。長期以來,受中國傳統教育形成的心理慣性、思維定式的影響,教師一直是教學的主體,灌輸式教學也一直是傳授知識的主要方式。然而經濟法課程實用性特色突出,如果僅僅依靠教師說教來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在課程上體現出來。近幾年,案例教學法等逐漸應用到經濟法課程教學中,但總體而言實踐環節仍不多,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也沒有很好地應用在教學中,這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學效果和效率的提升。
3.成績考核評價機制仍不完善。中職院校的成績考核因為院校培養人才基本為技能技術型人才,所以在考核上基本遵循理論與實踐考核的方式,但是這種考核方式如何具體應用在經濟法這種理論性知識較強,同時對學生實踐也有較高要求的素質課程,還是處于探索過程中。中職院校經濟法課程的現狀是有的專業設定為考查課,有的專業設定為考試課。考查多以論文考核,考試課則以閉卷考試為評價。綜合看,現有評定成績方式單一,如何能結合學生的平時表現評定出綜合成績,體現出考核的針對性與靈活性,尚待商榷。
二、關于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1.注重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增強課程的實用性。經濟法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形成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門課程。它包括經濟法學與經濟法規。經濟法課程的學習應當是在經濟法學基礎上的經濟法規的學習。但就中職學生而言,考慮到他們文化基礎薄弱、法律知識欠缺,如果是單純的為了法規而學法規,其教學效果極其有限。另一方面經濟法規數量多、種類繁,要在課時有限的教學過程中熟練、全面把握是不切實際的。這就需要選取有代表意義的、與學生未來就業最息息相關的加以講解,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矛盾與統一。
2.經濟法課程的改革可以從教學計劃、教材選取、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①以教材選定為突破口,以教材的適用性與先進性作為選定標準。教材是教學的基礎環節,教學質量、教學水平與教材直接相關。因此,在教材上,應遵循“先進性”和“適用性”,體現“特殊性”和“差異性”。如針對廣告專業的學生可通過增添廣告法律法規內容,針對旅游專業的學生可把與專業相關的旅游法律法規穿去,這樣就能拉近教材和學生的距離,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突出課程的學術特色和時代特點,最終達到教材更好的為教學、為專業服務的目的。
②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設計科學的教學目標,安排合理的教學環節,體現課程的銜接性與啟發性。一般情況下,經濟法課程的教學按經濟法概述、市場準入和競爭法律制度、公平交易與權益保護法律制度、經濟組織法律制度等順序講授,其中也可根據實際進行合理調整;教師在教學中根據中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應多采用啟發式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合理安排、精心設計問題,吸引學生參與教學,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發掘他們的學習潛力。
③重視案例教學的地位和作用,側重于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以案例教學為向導,以多媒體課件建設為支撐。以案例為導向,首先要嚴格精心挑選案例,統一組織安排。對理論教學、案例教學的授課時間比例要合理分配,要選擇實用性強的典型案例,案例的講解、推理應縝密,注重培養學生分析案件及自學能力、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和綜合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通過重視、實踐案例教學來改革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通過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來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教學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陽光學院法律系法學專業,同學院其他專業一樣,自2001年開始招生以來,已經招收8屆17班,已畢業4屆9個班516名畢業生,目前尚有在校學生8個班約500人。經過八年的改革探索,在實現自己培養目標上,努力打造高等法學專業建設新的模式,辦出自己特色;在實施法學專業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上,不斷開拓、改革和創新,應對當前人才競爭的嚴峻挑戰,取得較好的辦學效果。4屆畢業516名學生,被中國人民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等法學院錄取法學碩士研究生21名,被省、市各級國家機關錄用公務員90名,錄用事業單位70名,通過司法考試取得司法資格47人,截止目前以上“三考”達標人數為228人,占畢業生44.2%。尤其是05屆57名畢業生中,當年就考取中國人民大學等碩研3人,錄用公務員16人,經過近三年努力,現先后被錄取公務員35人,占61.4%(其中錄用法院9人,檢察院6人,司法行政及律師5人,公安、稅務、工商等其他公務員15人);錄用事業單位8人,占14%;到企業就業12人,占21%;出國、讀博2人,占3.5%。國家司法考試通過11人。05屆法學專業畢業生百分之百、高規格就業的佳績為法律系法學專業建設打出了新的品牌。法律系法學專業建設與師資隊伍建設被學院確定為辦學模式樣板,得到全面肯定。他們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實際出發,確定獨立學院法學專業培養目標是應用型法律專業人才
陽光學院是陽光(國際)集團與福州大學聯合舉辦的民辦高等學校。在性質上,陽光學院屬于民辦的獨立學院,具有民辦事業獨立法人資格;在招生上,陽光學院為本科第三批招生,其生源錄取分數線與一本的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法學院相差在100分以上,與二本的師大、農林大生源也有很大差異。這一差異性決定了陽光學院法學專業無論在教學計劃的設計上,還是在培養目標的定位上,既要注意傳承普通高等法學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好的傳統經驗,但又不能簡單的照搬照抄,應當根據國家的規定、社會的需要和陽光學院的實際情況,以勇于創新、改革的理念,正確務實地設計和確定具有自己特色的法學專業的培養目標,這就是通過四年學習,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法學基本理論知識,熟悉我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專業素質,較強的動手能力,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法律實務工作的實用型高級法律專業人才。具體要求所有學生經過四年的刻苦學習,最后要達到取得“兩證”,參加“三考”的目標,即取得福州大學陽光學院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參加各級公務員考試、碩士研究生考試和全國司法統一考試,獲取更多的專業就業機會和提高競爭綜合能力。這樣培養目標既具體明確,又務實可行,不僅為法律系正確設計實用性的教學計劃提供了依據,而且也成為法律系師生一起做好法學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動力。
正是根據這一培養目標要求,系里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一方面嚴格執行國家教育部的有關規定,開設14門核心法學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不變,作為必修課程嚴格執行;另一方面,從適應“三考”需要,開設一些諸如律師實務、法律文書、法律職業道德等實務性強的課程,為配合“公務員考試”需要,還開設了行政管理學選修課程,專門訓練學生適應“申論”、“行政執業能力測試”兩門公務員考試的課程,以應對公務員考試的現實需要。
二、專職教師隊伍培養是建設特色法學專業的基本保證
在建院初期,法律系同其他系一樣,基本上采取外聘的方法,從福州大學、福州師范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福建行政學院等九個院校聘請了約30余名具有“雙師型”職稱的教師,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6名,講師、碩士研究生10名,他們的豐富教學經驗,不僅支持了法學專業教學工作順利完成,而且可以使學生從多院校優秀教師多風格教學模式中獲得更多教益,同時也為我們加強對系里專職教師的培養提高提供了條件。但這種教師體制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外聘教師早來晚歸難以承擔法學專業建設和改革的重擔,為此有計劃引進一批專職教師,采取積極有效培養措施,促進專職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是必要的。根據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計劃,法律系從02年開始,先后積極穩妥地引進聘用15名專職教師。每名教師一到職,系里就根據新教師的實際情況,確定其從事講授專業課程方向,制定培養計劃,并采取“趕著鴨子上架”、“推著卒子過河”,“比著擂臺打拼”等方法以及集體備課,編寫教材,聽課、交流、進行案例教學法研討等措施,促使教師盡快成長,比較順利地經過了教學關。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教師教學能力不斷提高。經過一年鍛煉,04-05學年學生對教師的測評教學質量人均為76.4分,05-06學年以及06-07學年第一期學生和院督導組的綜合測評人均為81.3分。學生和專家對法律系教師的整體教學質量持肯定的評價。二是教師完成教學工作量逐年增加。在03-04學年第二學期,我系專職教師全部都上公共課;04-05學年開始,專職教師逐步開始上專業課;05-06學年,兩學期我系教師共開27門專業課,共完成3461課時,人均168課時,占全系專業課的53.8%;06-07學年第一學期共開專業課10門,合計1134課時,人均103課時,占全系專業課69.06%。教師已經走上專業課教學的主戰場,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教師教學方法得到不斷進步。法律系所聘用的教師,過去基本上都未站過講臺,普遍缺乏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在他們受聘后,系里首先安排他們在公共課講臺上鍛煉,為了使他們更快熟悉教學環境和工作,系里組織他們集體備課,編寫教材,聽課取經,定期交流教學方法。在公共課教學上普通受到鍛煉的基礎上,逐步安排他們開設專業課,一來有一定講課的實踐經驗,二來有老教師榜樣和對比,三來有較為充分的備課過程,所以他們走上專業課教學就旗開得勝,普遍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為了鞏固成績,提高教學水平,系里又通過教學法研討會,教學觀摩活動,開展互相學習和交流,評選“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等活動,促進大家更用心地探索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四是教師科研工作得到不斷加強。幾年來,在學院科研管理政策的鼓舞和推進下,法律系教師在積極完成教學工作任務同時,也努力開展教學科研工作,以肖義方、翁連金、王浩云等人申報、承擔了陽光學院第一項省教育廳“十一五教育發展規劃”課題項目,并已完成結項。全系教師共同編寫出版具有實用特色的第一部教材《新編大學法律基礎》和四輯《法學教學案例匯編》,系主任陳訓敬教授認真總結、撰寫并發表教學改革系列論文6篇,其他教師也撰寫發表學術論文9篇,開啟并初步形成了全系法學學術研究、法學教學改革研究風氣,這對提高教師研究能力和教學水平有著積極作用,對教師今后職稱晉升也打下堅實基礎。系專職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所有成效,年輕教師盡快成長,直接為建設特色的法學專業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資源的保證。
三、課堂教學中注重案例教學法與開展法制視聽課第二課堂建設
(一)加強教師教學法的研究,不斷地改進和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系里采取集體備課,組織教師編寫教材、選編案例,召開案例教學法研討會,組織觀摩教學活動等形式,加強對教師教學法的研究,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不斷地改進和提高全系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系積極推行“講法理、看法條、析案例”三位一體,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更有利于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培養實用型專業人才目標的實現。首先,他們在選擇教材上十分注意兼顧教材的權威性和適用性。其次,也重視配套相應的法律匯編和重點學科的案例分析資料,使學生在四年學習期間,有可能在教師具體指導下,深刻分析一百例較為復雜的疑難案例和結合各個課程學習親自分析一千例各種類型的典型案例,這樣做,不僅使學生能夠比較扎實地學習掌握法學基本理論知識,而且學會運用理論知識和法律規定去分析處理各種類型的案件和社會上各種法律問題,使自己在法律素養和能力上都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培養。三是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分量,不僅在教學計劃上增加實踐教學環節課程的門類和學分,而且落實到課任教師身上,結合理論教學,進行案例分析、案例討論、模擬法庭等案例教學,使案例教學法得到全面推行和落實。
(二)充分發揮法制視聽課作用,加強對學生進行“三種教育”,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學院的支持下,系建立起法制影視資料庫和視聽實驗室,購置了一整套包括古今中外法制影視資料和庭審資料,共有五類百部千碟,為加強對學生進行生動、形象化的專業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配合專業理論教學提供了良好條件,并發揮著積極作用。其“三看”的具體做法:一是“必須看”,即在第一學年,針對新生的專業思想問題,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觀看《紅色康乃馨》、《大法官》、《主訴檢察官》、《被告》等電視連續劇,并結合寫心得體會、召開專題班會,使學生在影視情結中增強對法制專業的認知和責任感,培養對法律職業的熱愛,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法律專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二是“結合看”,即在第二、三學年各專業課教學中,結合實體法、程序法專業教學,由課任教師組織學生觀看民、刑、行政等法庭庭審實錄案例,使學生更多地了解各類案件訴訟程序,增加對司法實踐的感性認識,起到旁聽庭審等實踐教學環節的作用。三是“自由看”,即在第二學年以后,由年級、班級兩委組織同學,利用課余、周末、節假日時間,自由選擇觀看其他各類法制影視資料片,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第二課堂內容,活躍了課余文化生活氛圍,而且寓教育于娛樂,潛移默化,不斷地深化對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廣大學生牢固地樹立“做合格的法律職業人”的理念和宏愿。
四、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與實習基地的建設
(一)注重抓好各類實踐教學環節活動,環環銜接,努力把學用結合貫穿教學計劃始終
法律系不僅重視在教學計劃中集中安排實踐教學環節的課程、內容和時間要求,而且充分利用假期安排一些有益的實踐環節活動,使學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并自始至終貫穿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如在第一學年暑假,學生初步學了一些法律課程,系就結合學院安排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專業感性認知實習,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和調查發生在自己身邊有關法治的人和事,并寫出心得體會,在新學期伊始組織班會交流,培養學生從法治視角去觀察社會,了解社會,從而加強專業思想,提高法治責任感;在第二學年的暑假,學生學了一定的法律知識后,專門安排學生到司法部門見習一個月,進行初步的專業實習,通過見習,讓學生熟悉司法環境,初步學習司法實踐知識,由于做到去前有動員布置,返校有檢查總結,評定學分,使見習起到加深學生對法治實踐的認識,起到提高學習積極性的作用;結合第二、三學年的專業課程教學,通過案例分析、案例討論、案例作業,模擬法庭,庭審旁聽等實踐教學環節的開展,努力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三動”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從第三學年暑假開始安排學生畢業實習、模擬法庭畢業設計工作,努力把這兩類綜合性的實踐教學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要求學生帶著畢業設計的課題到法院的實習基地有目的向司法實踐學習,使畢業實習更好地為畢業設計創造條件,打好基礎,通過系統的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兩個實踐教學環節工作,最后通過模擬法庭庭審畢業設計演示、考核,對學生的四年法學理論知識和運用理論的實踐能力進行全面的綜合性檢驗和鍛煉,為學生畢業工作和“三考”做了充分的準備。
(二)建立規范的實習基地,實行以集中實習為主的畢業實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