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7 00:46: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業科技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2人才結構不合理人才是企業創新和發展的動力。通過對園區企業的務工人員進行人才結構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專及以上文化的比例較小為34%,而初、高中及以下文化仍占較大比例為66%。正是人才結構不合理、人才的嚴重匱乏,制約了閩臺農業科技成果在生產中的轉化,導致園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無法滿足園區發展的需要,已成為阻礙園區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1.3機制尚不完善,機構管理不明確閩臺農業科技合作的機制尚不完善,主要反映在園區臺資企業與農民合作的利益協調,雙方的合作缺乏嚴謹的合同制度,從而使雙方合作的積極性產生了嚴重影響。其次,目前園區管委會的建制還未完善,機構管理不明確,日常的管理只靠管委會辦公室,勢單力薄,園區發展的推動力量微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園區的建設和發展速度。
2閩臺農業科技合作發展的對策
加強對臺農業科技合作與交流是福建漳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一大優勢,應以創建“臺灣農民創業園”為契機,解決閩臺農業科技合作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出閩臺農業科技合作的示范、輻射作用,加強對臺農業科技合作與交流。
2.1加大科技投入和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科技資金的投入。以項目為載體,圍繞閩臺農業科技合作的發展目標,每年扶持園區的科技項目10項以上,組織并實施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科技項目,重點支持園區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和主導產業關鍵技術開發項目,如果、茶深加工技術研發,花卉出口保鮮關鍵技術研發等。此外,還要積極擴大融資渠道,花大力氣抓好招商引資工作,進一步完善園區閩臺農業科技合作的軟、硬件設施。
建立村級服務站有效地解決了鎮村服務脫節等問題,為解決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提供機構支撐。村級服務站的建成,提高了基層農技服務的針對性、高效性,同時也為各級各類農業科技推廣項目實施提供了基礎和條件。疏通了農技人員下基層的流通渠道,實現了技術人員與農民的直面溝通。鄉鎮級農技人員開展基層服務還存在服務精力難以集中、服務時間難以保證、服務專業不對口等客觀情況,而村級服務站農技人員來源于所在村村組干部、大學生村官、農業科技示范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等農村一線人員,甚至大部分農技員可以說既是農技員又是農民。一定程度上,村級農技員的服務時間、精力、經驗都可以得到保證,可以隨時隨地為所在村農民提供生產技術咨詢,必要時聯系市、鎮農技人員,開展現場指導,切實解決生產技術難題。搭建了農技服務的最基層平臺,實現了公益性和經營的良性互動。鹽城市村級服務站近40%是依托運作好、信譽好的農村合作組織和農資經營網點掛牌建設,在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的同時,還提供農產品訂單生產、購銷服務和農資供給。有效的公益性農技服務和優質經營相結合,為農民帶來了方便和效益,贏得了群眾信賴、樹立了品牌形象,實現公益性與經營的良性互動。
二、村級農業科技服務站
建設存在的問題服務站點規模較小,服務設施不健全。40%以上的村級服務站點的以家庭式農資門市和示范戶為主,經營規模較小,從業人員少。90%以上的村級服務站服務人員僅為1人,服務精力難以保障。村級服務站經營規模較小,雖有經營成本低、經營服務方式靈活等優勢,但同時也存在抗風險能力差、服務延伸面較小、缺乏長遠謀劃的弊端。村級服務站的硬件設施是支持其完成推廣服務的必要條件,而多數村級服務站點只擁有掛牌場所、服務柜臺、熱線電話等基本的辦公條件,電腦、打印機、媒體放映設備、專家系統等服務設施相對缺乏,影響了服務功能的發揮。從業人員素質較低,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村級172專兼職農技人員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僅為9人,占總人數的5.2%,中專及以上的學歷的29名,占總人數的16%,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村級農技員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僅19名,占總人數的11.2%,職稱結構難以適應當前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需要,難以滿足農民的技術需求,影響了農技服務的質量。
根據對60名村級農技員的抽樣調查顯示,95%的村級農技員每年都有參加相關技術和知識培訓,但大部分是短期非學歷培訓,培訓內容主要集中在品種、技術的示范推廣,培訓時間、培訓內容的及時新穎性難以完全確保。管理手段尚不完善,監管力度有待加強。村級服務站的運行模式多種多樣,各有利弊,沒有統一有效的監管手段和制度。如依賴鄉鎮中心和村級集體承建的村級站,有利于人員調度和設備維護,但農技員積極性不高;依賴農民合作組織、農資營銷點承建的村級站,這種模式商業味較濃,站點往往過多重視盈利,對技術的關注較少;依賴農業科技大戶個人承建的村進展,不定因素較多,主管部門調控手段較少,直接管理和監管難度很大。專項資金缺口大,長久運行機制難以保障。目前我市村級規范化服務站建設大部分依托農業科技項目經費支持運行,沒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和保障。一是工作經費缺乏,影響了服務的有效開展,遇到關鍵農時季節和動物防疫重要時刻,統防統治難以保障。二是農技員的待遇難以落實,僅僅依靠經營收入讓村級農技員沒有認同感,農技服務可干可不干,服務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影響。
三、加強村級服務站建設的對策建議
加強資源整合,爭取多方重視。農業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各級黨政領導和全社會對村級農業科技服務站建設的關心與支持,為建立村級服務站建設的長效機制爭取條件。可整合村級供銷社系統、農經系統和村集體的有效資源,開展村級農技站的建設。建議統一從村部現有的辦公用房中,專門設立一間20-30平米的辦公室掛牌,同時還要從村組干部、專業農技人員中明確一名同志為兼職村級農技員,并在他們的工資報酬中有所體現,也可考慮農業科技示范大戶和農資營銷負責人,建立科學的獎懲機制,讓村級農技人員有歸屬感和責任感。加強資金投入,強化服務保障。為建立村級農業科技服務站建設的長效機制,在堅持以事養站的基礎上,要加強資金投入,一是用于必要辦公設備的配置,二是對村級農技員給予適當的補貼,充分調動村級農技員做好農技推廣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議今后的幾年,各級財政參照扶持鄉鎮“五有”農業中心建設一樣,設立專門的項目,扶持村級農業科技服務站建設;同時對于經過選聘上崗的農技人員,設立專項基金,象村級防疫員一樣,通過縣、鄉農技推廣體系,每年給予一定服務補貼,調動他們積極性。
加強運行監管,規范農技服務。堅持“部門統籌,聯辦共建”的原則,以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農資經營部、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種養科技示范戶等為建設載體,以縣、鄉農技推廣機構為技術支撐,由各市、縣(市、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為主導統籌建設,與掛鉤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單位以及當地郵政、通訊、氣象、信貸、保險等部門聯辦共建,開展咨詢服務、舉辦農民培訓、組織農技活動、推動信息入戶、拓展增值業務。健全村級服務站考核制度,并和資金、項目扶持掛鉤,對各村所設的農資經營服務站點,逐步規范他們的服務行為,引導以服務生產為重心,以群眾滿意為宗旨,不搞“一掛到底”,對年度考核不合格站點進行撤牌、輪換。
1.1促進了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據統計,湖南農業大學的品種專利等科技成果被湖南省40%以上的大型涉農企業和農業專業組織使用,湖南50%以上水稻栽培品種和80%以上油菜栽培品種都由湖南農業大學育成,農業科技成果有效支撐了水稻、油菜、柑橘、生豬、水產、茶葉、葡萄等湖南省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有“金健米業”、“隆平高科”、“金浩茶油”、“壇壇香食品”、“唐人神”、“正虹飼料”、“洞庭養殖”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長期與湖南農業大學保持緊密的產學研合作;有“金健大米”、“安化黑茶”、“東江魚”、“臨武鴨”等四大農產品品牌,主要由湖南農業大學提業鏈科技服務和技術支撐。另外,學校有13位科研人員擔任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試驗站站長)、有10位科研人員擔任湖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他們從農業生產實踐和產業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出發,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研究、示范推廣與技術服務,引領了產業的持續發展。
1.3有利于農科教與人才培養的緊密結合在科技成果轉化實踐中,加強了湖南農業大學的科技優勢、人才資源與農業產業的結合,有利于充分發揮農業高校支撐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作用。科技人員在開展科研活動時,把科研項目與農業生產實踐相結合,把科研選題和需要解決的產業技術難題相結合,研究的技術成果符合產業技術創新的實際需求,有利于提高農業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效率。同時,引導激勵了廣大師生深入農村服務“三農”,提升了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的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使之成為建設高水平教學科研隊伍、培養現代農業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徑。
2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2.1科技成果轉化資金不足農業高校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開展工作的出發點主要是經濟社會效益,迫切需要政府的穩定支持,但資金投入不足已經成為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大量農業科技成果因缺乏資金支持無法實現轉化應用。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農業生產受自然環境和配套技術的影響較大,農業科技成果的研究開發與轉化應用周期相對較長;二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比較收益和經濟回報率相對較低,受中試、產業化高風險性的影響,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往往缺乏投資興趣;三是農業科技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技術和市場風險,風險投資的資金往往傾向于成熟技術,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獲得風險投資的優先支持相對較難。
2.1科技評價體系不夠合理在人員評價方面,對從事不同類型工作的科技人員未能實現分類評價,現有的評價辦法涵蓋范圍不全面,往往適用于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的科技人員,大多不適用于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推廣的人員。在項目評價方面,對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以及成果轉化等各類項目,往往采用相同的標準和方式評價,評價過程中往往重視項目結題驗收的數量和形式,忽視項目的后期成果轉化等效益評價,評價結果并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項目的實施質量。在成果評價方面,主要根據數量、刊物影響因子及著作數量、專利授權數量等,甚至把發表SCI、EI論文作為衡量科技人員學術水平、創新能力的首要標準,沒有面向農業產業和區域發展對科技成果進行評價,造成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引導激勵不足。
2.3科技成果與農業產業結合不夠緊密第一,優勢學科、人才資源與地方優勢特色產業結合不緊密,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支撐優勢產業發展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因晉升職稱的需要,相同條件下,科技人員更青睞于從事容易的縱向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項目,而對成果轉化、技術開發等短期難以產生效益的應用開發類項目興趣不大。第二,科學研究與農業生產實踐結合不緊密,科研項目偏離農業生產實踐,導致直接面向產業發展的可轉化的農業科研成果數量不多,特別是針對優勢特色產業技術創新鏈上的高水平成果較少。一些已有的研究成果,由于忽視在轉化應用中需要集成的相應配套技術,使其在轉化過程中因為技術瓶頸而無法實現。第三,專利技術成果轉化率偏低。多數高校十分重視專利的發明創造,并以此作為科技人員職稱晉升和業績考核的參數,卻往往忽視專利技術的轉讓、實施許可和產業化,特別是沒有制定相應標準科學評價專利技術在轉化運用中產生的效益。科技人員在開展科研活動時,如果僅僅是從項目本身的研究目標和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出發,一些研發成果雖然可以獲得專利授權,卻因為其技術成果與農業產業的實際需求不符,不能對接農業產業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必然沒有轉化可能性。以湖南農業大學為例,1009-1013年共有467件專利獲得授權,發明專利在總量中所占比例較大,截至1013年有效發明專利擁有數量為136件,主要集中在農產品加工、農業機械工程、農業生物等學科領域,但已經轉化或實施許可的專利數量不足50件,專利技術成果的轉化效益尚未得到充分體現。
3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對策措施
3.1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的工作機制第一,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的引導激勵。①制定引導學校教師從事成果轉化工作的政策措施,把成果轉化工作業績計入其科研工作量,納入績效分配體系,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②根據地方農業產業的實際需要,選派懂技術、懂市場的科技人員擔任地方政府科技特派員或掛職擔任科技副縣長,組織開展成果轉化工作;被派遣的科技人員除了全額享受學校規定的工資、津貼、福利和獎金待遇,另行安排交通食宿專項經費。第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人員的人事制度。①學校設立負責科技成果轉化的部門或機構,配備或聘請專職人員負責成果轉化工作,建好高校科技成果信息庫和企業科技成果需求信息庫。②制定完善人員聘任和考核管理辦法,遴選一批轉化推廣經驗豐富、實踐技術能力強的基層技術骨干和農技專家,聘為兼職教授或副教授,并根據其成果轉化工作實績給予相應待遇。③以農業產業鏈為基礎,每一個產業從校內學術帶頭人中遴選配置1名崗位科學家,崗位科學家從相關學院選聘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強、生產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組建專家團隊。第三,布局建設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結合學校優勢學科和專業人才,布局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推進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等科技成果的轉化。①圍繞省內主導和優勢產業發展,選擇區域內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組織等作為建設載體,每一個產業相應組建一支包括產業專家、涉農部門管理專家等在內的專家團隊,進行成果轉化對接。②針對省內不同區域的特色產業發展,圍繞高產高效、優質安全、加工增值等產業發展目標,選擇區域內相關企業、合作組織等作為建設載體,每一個產業派遣一個科技特派員團隊對接建設,開展全產業鏈技術的集成創新,以及成果轉化與產業化。
整個社會對于農民和農業生產的偏見,使得城市優秀青年不愿意到農村工作,而農村出身的文化程度較高的青年也紛紛走出家鄉,到城鎮“覓食”。這樣的社會效應使得農業科技創新人才數量奇缺并且缺乏人才培養基礎,有相應文化水平的不愿意“干農活”,想學的文化程度又太低無法掌握。
1.2農業科技教育經費投入失衡,使得人才培養的經費不足
我國教育和科技資源配置及經費投入是從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投入模式,越到基層,經費就越是遞減,因此越接近農業科技實用人才開發的單位,反而得不到足夠的資源配置。當前,農業教育、科技的經費來源主要還是靠財政撥款,有限的撥款要保證相關人員工資及其他公務費用,才能考慮業務費,也就難以開展一些重要的研究、難以維系急需人才的培養費用支出。
1.3管理體制不完善,使地本已有限的農業科技人才無法形成團隊進行研究
我國現行可以管理農業科技人才的有農業、教育、漁業、林業、科技、環保、經貿等許多部門,這就使得重要的研究項目必須經過多部門的協調才能進行。缺乏科學有效地協調機制。不但容易造成資源浪費,更主要的是低下的效率極大打擊了農民的積極性。
1.4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成長和研究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夠,經費投入總量嚴重不足
我國目前開始增大對農村科技人才培養和研究的投入,但總體上仍然不夠。許多農村的科技人才培養和研究的條件很差,基礎設施難以滿足培養和研究要求,甚至一些最基本的實驗都無法完成。由于經費的原因,應該及時更新的先進的農業科技信息也往往更新速度很慢,許多已經陳舊的信息和技術仍然在農業科技人員的培養內容當中。
1.5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缺乏科學、合理的開發方案,農業科技發展缺乏可持續性
農業科技人才資源的培養需要有科學的培養計劃,并考慮農村的實際情況。而當前許多農村地區科技人才培養沒有規范的計劃,或者上級主管部門沒經過實地調研就先進照搬地區模式,這樣很難培養出符合當地實際需要的人才,創新就更談不上了。因此,農業科技發展缺乏足夠的可持續性。
二、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的解決途徑
2.1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造就一支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目前我國教師隊伍普遍存在著缺乏實踐技能的情況,培養農業創新型人才需要有創新型老師的指引。近年來國家已經逐漸地鼓勵高中等學校加強對“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要求教師不但能夠開展基本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更要加強與實踐單位的聯系,使理論與實踐相互驗證、相互促進。只有培養出創新型的老師,才有可能指導學生走出創新之路。
2.2理順農業科技管理體制,促進科技成果與市場的接軌和轉化
現有條塊式、多部門各管一攤的管理體制是無法適應未來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必須根據現在農村的實際情況,集中資源、理順關系,形成穩定的協調和管理機制。再以高效率的管理機制協調現有資源,全力攻克當前急需解決的農業科技問題,不斷提高農業科技的成果轉化率。另外,要引入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引導作用,將農業科技創新及其成果的市場轉化無縫對接,形成良好的科技發展的循環。
2國外農業科技投入體系的基本特征
2.1農業科技投入主體呈現多元化隨著農業市場開放化程度的提高,農業科技中介組織及農業大企業等的發展和壯大,農業科技投入的結構有所變化,私人對農業科研的投入無論從絕對額還是相對額來看都出現了明顯的增長。與之相適應的農業科技投入主體也由最早的政府包辦轉變為以政府為主、私人為輔的多元化模式。這種投入模式的轉變主要基于各國農業科技市場政策的完善、大型農業企業的發展以及有效農民組織的建立等。
2.2政府與私人對農業科技投入的界限日益明顯農業的弱質性決定了政府投入仍是農業科技投入的主體,但近年來,政府投入的重點主要轉向基礎研究,這主要由于基礎研究的正外部效應較大,且由于與產出掛鉤并不直接,因此,需要政府增加投入。此外,政府投入在應用研究領域主要支持那些知識產權不易得到保護的、技術難以物化的、社會效益較高的項目;而私人投資則重點放在產品市場開放程度較高、市場需求較大、經濟效益較好的領域。
2.3農業科技推廣投入由政府主導在科技推廣投入領域,政府仍占絕對的主導地位,這在一些發展中國家表現得更加明顯。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一些發達國家,其農業科技推廣主要面向的是農業企業等機構,而一部分能夠物化的農業科技推廣活動則主要是由私人企業來承擔的。市場化的機構和私人企業同樣承擔了一定的農業科技市場推廣活動,而并不完全是由政府經營。
2.4農業科技投入重點并非一成不變農業科技投入的結構,一般并不是固定的,都要隨著農業科技發展的趨勢、各國實際和市場需求的變化而加以調整。例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這方面就有所不同,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發展較快,而且私人參與較多,政府的投入主要面向基礎性研究,而發展中國家大多數則反之,以我國為例,我國農業科研經費分配充分體現了農業研究以實驗、推廣和應用為主的這一特點,2010年以來,基礎研究投入僅占約6%,應用研究約占20%~30%,農業科研成果的實驗和推廣約占60%~70%[9]。
2.5改革農業科研運行機制及管理體制科研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的改革是近年來許多國家關注的重點,改革的主要方向大致有三個:一是在資金管理上逐漸向基金化管理方向發展;二是在科研人才和隊伍建設方面,實行聘任制管理模式;三是在投資領域引入社會資本,推進農業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步伐,如法國在1982年成立了風險投資保險公司,主要由政府出資,為中小企業的技術開發提供風險擔保。總之,開放、競爭、協作成為國外科研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10]。
3對我國的經驗借鑒
3.1繼續推行政府主導,合理分配政企分工我國在農業科技推廣領域,政府一直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即便在一些發達國家,私人企業也開始成為農業科技推廣活動的參與主體,但農業的弱質性決定了其主要活動應該仍由政府統籌規劃,所以我國應繼續堅持政府主導的農業科技投入體制。但是,下一步應合理分配政府與私人投資的領域,如政府投入的重點主要轉向基礎研究,在應用研究領域主要支持那些知識產權不易得到保護的、技術難以物化的、社會效益較高的項目;而私人投資則重點放在產品市場開放程度較高、市場需求較大、經濟效益較好的領域。
3.2增加投入、吸引投資,形成多元化投入機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農業科技投入的總量及農業科技投入占財政總支出和科技投入總量的比重,整體偏低。因此,建議我國應逐步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總量,穩步提高兩個比重,一是農業科技投入占整個科技投入的比重,二是農業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并使農業科技投入與GDP增長的彈性系數基本持平。另外,還要大力發展農業科技風險投資,拓寬農業科技投入的融資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3.3扶持優勢產業、明確投入重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我國在農業科技投入項目的審批、立項中,要充分做好調研工作,并結合地方優勢資源重點解決農業生產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在農業科技投入重點項目選擇上,要根據各地農業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功能需求合理規劃農業項目的分布,推廣先進技術,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在農業科技投入經費的管理上,由于農業投入的周期性較長,還要特別關注項目投入的可持續性,加大對財政資金的監管力度,提高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
我國實行以后,形成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的小農經濟,這是制約我國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成效的重要因素。日本農村也是以家庭經營為主的小農生產,但是日本的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效率較高。完善的農業科技信息服務保障體系是提高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成效的重要條件。研究日本農業科技信息服務保障體系的特點,對于進一步完善我國農業科技信息服務保障體系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日本農業科技信息服務保障體系特點
1.日本政府重視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日本歷屆政府都十分重視農村的通訊、廣播、電視等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鄉鎮級以及地方綜合農協在信息通訊設施建設方面發展迅速。日本農村除了有線電視和電話、報紙等媒體很普及外,計算機也很普及。日本農戶購買微機可得到一定補助,政府所派的普及改良員除了教農民農業技術以外,還舉辦各類培訓班,承擔了面對農民的微機教學工作,促進了農村計算機的普及與應用。日本農民獲得信息的媒介渠道主要有以有線電視、計算機、傳真機為主3種形式,適應于不同經濟實力、人口密度、距離的不同地域。1994年,日本開始實施一項稱為“高度信息化農村系統”的計劃,直接服務于農民。目前,日本農林水產省正在制定一項名為“21世紀農林水產領域信息化戰略”的計劃,計劃的基本思路是大力充實農村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以建立發達的通信網絡。
2.日本政府重視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化建設
日本政府很重視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化建設,平均每個縣至少有一個與網絡相關的農業信息中心。跨入21世紀后,日本積極實施農業IT戰略,推進農業信息數字化,開發普及了氣象、病蟲害防治、農技、栽培等各類基礎數據庫。90年代初,日本建立了農業技術信息服務全國聯機網絡,即電信電話公司的實時管理系統(DRESS),其大型電子計算機可收集、處理、貯存和傳遞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技術信息。每個縣都設有DRESS分中心,可迅速得到有關信息,并隨時交換信息。日本現在已將29個國立農業科研機構、381個地方農業研究機構及571個地方農業改良普及中心全部聯網,其中,571個地方農業改良普及中心與農協或農戶之間可以進行雙向的網上咨詢。
3.政府從法律、政策、資金方面予以大力扶持
法律先行,政策配套,資金扶持。日本政府公布了一系列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方面的法律,如2000年11月正式公布了“高度信息通訊網絡社會形成基本法”(簡稱“IT基本法”),旨在通過建設高度信息化的通訊網絡和公共服務體系,為實施農業領域的IT戰略和加快農業科技信息傳播提供了法律保障。日本政府還制定了一系列發展農村信息化的政策,如在農村盡快普及因特網,向農村開放提供國立農業科研機構的研究開發成果等信息。在資金方面也予以大力扶持,日本各地域的農村信息服務系統由政府投資。
4.重視農民的信息素質教育
日本農民繼續教育體系完備,包括民間研修教育機構、農林水產省農業大學校、就農準備校等,這些院校對提高農民信息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日本農業科研機構都承擔了對農民進行計算機及網絡知識等信息素質培訓的職能,政府每年在全國各地經常舉辦面向所有居民的網絡與計算機培訓班。
二、對我國農業科技信息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的借鑒
1.加強我國農村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
加強我國農村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農村的通訊、廣播、電視等信息傳播的硬件設施。由于國家財力有限,如日本般在農村普及電腦及因特網尚不現實,但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經濟條件及地域信息化水平的不同,形成以計算機、有線電視、廣播、電話等為主的各種傳播形式,是切實可行的。
根據我國國情,在農村普及有線電視是個很有效的途徑。很多農業類電視節目,本應是直接為農民服務的。可是由于條件所限,農民僅靠接收天線收看不到此類有線電視才能收到的節目。有線電視能不能通到農村,是農業科技信息能否有效傳播到農民手中的重要條件之一。因為,農民買電腦,上寬帶網絡還只能是極少數富裕地區農民能辦到的事,絕大多數地區農民尚難以接觸,即便能去網吧,又因為缺少相應的計算機應用及網絡知識而不能得到相關農業科技信息。報紙在農村的訂閱率也很低,農民只有極少數是通過報紙來獲得農業科技信息的。農民接觸最多的傳播媒體就是電視和廣播,相比較而言,電視的受歡迎率又遠勝過廣播,因此,通過電視這一最有效最普及的媒體傳播方式,把適用農業科技信息及時告知農民,是很有可行價值的。地方市縣電視臺由于技術及信息的限制,很難制作出較高水平的農業類電視節目,而有線電視中央七套及各省電視臺的農村頻道節目制作水平很高,信息來源較廣,且有價值的新信息較多,問題在于農民接收不到。因此,解決問題的癥結就在能否讓有線電視深入農村,惠及農民,從而使一些優秀的農業類電視節目能真正發揮其作用,擴大農民接觸農業信息的視野,為農業科技信息的有效傳播創造條件。
目前,農村已能安裝有線電視接收系統,但門坎較高,且收費不一致。據調查,豫北某縣有線電視初裝費是150元,年使用費100元;安裝無線數字電視機頂盒,所收臺比接有線還要多,機頂盒的價格是200元左右,年使用費是120元。豫東某縣有線電視初裝費是298元,年使用費100元;安裝無線數字電視機頂盒,機頂盒的價格是400元左右,年使用費是100元。農村信息化建設是實現農村現代化,建設新農村的有力支撐;農民是弱勢群體,收入較低,因此,政府應加大投資力度,盡量減免初裝費及年使用費,并嚴格要求各地費用統一,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不使一些地方部門為了牟利,而隨意提高費用,影響有線電視的普及率,從而影響農村科技信息的傳播效率。
2.加強我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化建設
借鑒日本的經驗,充分重視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化建設。目前,我國農業科技資源大多掌握在各級政府主辦的科研或普及機構手中,政府應協調這些機構間的數據庫資源建設及聯網,做好資源集成及共享工作,建立氣象、病蟲害防治、農技、栽培等各種農業科技信息數據庫。
目前,我國農業信息網絡發展很快,專業性農業網站越來越多,要按照國家“統籌規劃、國家主導、統一標準、聯合建設、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信息化總方針,加快我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化建設。統籌規劃全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絡系統,特別是縣鄉(鎮)級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系統。我國可將各級農業科研機構、農業科技信息中心及各地農業推廣中心全部聯網,取經日本,建立我國的農業科技信息實時管理系統,設置大型計算機收集、處理、貯存和傳遞來自全國各地、各部門的農業科技信息。在各縣鄉設分中心,農業從業者可迅速得到有關信息,并隨時交換信息。
3.重視政府在政策、完善法律、加強資金投入方面的扶持力度
我國的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民是弱勢群體,分散經營,他們需要政府在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方面給予政策、法律、資金方面的支撐。借鑒日本的經驗,制定一系列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政策,如信息標準化;農業科技信息免費提供;加強農業科技信息資源的集成共享;農業科技信息人才的培養、待遇、培訓政策;提高農民信息素質等一系列政策。同時,抓好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相關法制、法規建設,結合我國農業科技成果信息服務的實際情況,從農業科技成果信息的采集到、傳播以及農業科技成果信息服務人員的培訓等方面出臺一套完整的法律,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保證我國農業科技成果信息服務的健康快速發展。同時,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積極改善我國農業通信基礎設施及網絡化建設。
4.重視我國農民信息教育,提高農民信息素質
(一)譯者的知識結構
在農業科技英語翻譯過程中,最難的部分是科技術語,雖然術語在整個文獻當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只占5%—10%左右,但這些術語的翻譯往往影響到整篇譯文的質量。因此,對原文文獻的理解可以幫助譯者節省時間,避免語言含糊不清而導致誤解。這就要求譯者最好是既有良好的語言功底又有全面的專業知識,而這樣的譯者目前仍然比較短缺。因此在翻譯時可能會出現下面的問題。例如,Environmental-friendlyagriculture被譯成“對環境友好的農業”,而實際意義是“生態農業”。
(二)詞匯多重含義
英語詞匯的一個典型特征是多義詞,從一個環境到另一個或上下文特定的術語,其含義各不相同。而很多詞匯在農業科技英語的技術文本中的意義往往和普通詞義有所不同。例如,“container”這個詞通常使用的含義是“盒子,瓶子等,其中一些被保留,等等”,可譯為“容器”,它在運輸貨物時則被翻譯為“集裝箱”,這就為翻譯造成了困難。
(三)詞匯空缺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要素,語言反映了文化。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很多新鮮的詞匯。很多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的詞匯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一些表達獨特的民族特色的中國詞匯在其他語言無法找到其對應的單詞。例如,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的“三農問題”。這些特征詞都很難找到適宜英文單詞。因此,在翻譯過程中,這是很容易出現的詞匯間隙,增加了農業科技英語翻譯的難度。
二、農業科技英語的翻譯技巧
農業科技英語主要關注的是描述一個過程或現象、澄清的原理,或傳遞信息。此外,非語言表達,如圖形、符號和公式,往往用以彌補語言表達的不足。(張迎梅,2011)因此,根據農業科技英語的這些特點,提出以下翻譯技巧。
(一)使用大量的被動句使用
被動語態是農業科技英語的寫作傳統。被動句通常比主動句更短,更簡潔。因為科學家們對行動和事實更感興趣而不是動作的發出者,動作的發出者大多數情況下被忽略。使用被動語態,確保實現更清晰的意義和更簡潔的結構。采用被動語態傾向于傳達客觀的信息,而這種信息,可在開始的時候通過被動的方式引入。因此,基于漢英兩種語言的不同,在翻譯的時候通常可以采取幾種方式。
1.保留原文中的被動語態的主語,把句子翻譯成漢語的被動句,通常在句中有“被……”“給……”“由”等字樣。例如:PeopleaffectedbyE.Colibacteriaoftensufferfromuncontrolledexpulsionofbodywastes.被腸病原性大腸桿菌病毒感染的人經常會腹瀉不止。
2.把原句中被動語態的主語轉換成賓語,把被動語態成主動語態,并轉化為一個句子沒有主語。例如:Differentformsoffoot-and-monthdiseasehavebeenidentifiedinAfrica,Asia,EuropeandSouthAmerica.在非洲、亞洲、歐洲和南美洲已經確定了不同種類的口蹄疫病毒。很顯然,被動語態在表達客觀事實的時候非常有用,因此,為了實現客觀性,被動語態在農業科技英語文本當中被廣泛使用。
(二)名詞化
名詞化是農業科技英語的特色之一。名詞化即把形容詞、動詞等非名詞性的詞語轉換為名詞,但表達同樣的意思。名詞化后的詞語既可以起到名詞的作用,也可以表達原本謂語動詞或者形容詞要表達的內容,從而使表達更客觀化;更重要的是,其名詞化后可以在名詞之前或之后進一步加入定語修飾成分,從而可以使表達的信息更飽滿更豐富。因此在農業科技英語的文本中,名詞化的現象廣泛存在。作為一個名詞短語包括多個單詞的意思,翻譯起來很復雜,不應該只停留在表面結構。例如:Polycultureisthedominantfarmingsysteminmanyareasoftropics.這個例子當中,polyculture這個詞的解釋,簡潔明了。
(三)廣泛使用
1.2人才隊伍結構不斷優化隨著農業科技人才數量的增多,廣東農業科技人才質量也得到了不同程度優化。一是學歷層次逐步提升,博、碩士和本科學歷的人才數量、比重均呈上升趨勢。到2010年,全省具有博碩士、本科、大專及以上學歷的農業科技人才占比分別為9.51%、19.23%和61.82%,分別比2000年提高了5.35%、7.68%和16.29%(表1)。二是農業科技人才隊伍中的高、中級職稱比例逐步提高,職稱結構呈現日趨優化的趨勢。高、中、初級職稱比例由2000年的5.75∶18.63∶75.62提高到2010年的7.73∶22.89∶69.38,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農業科技人才提高了1.81個百分點,具有中級職稱的農業科技人才提高了4.26個百分點[2]。三是年齡梯次年輕化,自2000年以來,全省45歲以下的農業科技人才一直穩定在70%~72%,中青年農業科技人員在農業科技人才隊伍中占據主要地位,56歲以上年齡的農業科技人才所占比例不斷下降。農業科技人才斷層問題基本得到解決,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呈現出整體較年輕、活力較強的局面。
1.3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團隊初步建立自廣東省啟動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試點建設工作以來,通過廣東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的實施,結合本省優勢農產品培養和儲備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農業高層次創新型和推廣人才。一是農業領軍人物初具規模。2011年,全省共有涉農院士5人、長江學者10人、珠江學者7人、杰出青年9人、千百十人才工程5人、享受國家政府津貼533人、國家突出貢獻人才21人、省級突出貢獻人才8人[3]。二是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初步確立。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中,廣東有3位首席專家,45位崗位專家和34位綜合試驗站站長。三是圍繞廣東5個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試點,已有13位崗位專家、9位綜合示范與培訓站站長等高水平農業科技專家近100人,為全省下一步培養和儲備農業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打下了重要基礎[4]。
2廣東農業科技人才發展存在的問題
2.1農業科技人才總量仍顯不足1999年以來,廣東省科研機構開始改制,科技人員下崗分流,造成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呈減少趨勢。目前,廣東的農業科技人才僅占農業從業人員的0.17%,占農業人口的0.67‰,而歐美等發達國家農業科技人才占農業人口的比例己經超過4‰;廣東平均每萬畝農用地(耕地+水產養殖面積+茶葉面積+水果面積+桑地面積)只有不足4名的農業技術推廣人才(3.73名),而歐美等發達國家這一指標為19.4人(廣東省農業廳《全省農業科技人才情報調查,粵農辦[2009]94號》)。因此,目前廣東農業科技人才數量仍顯不足,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農業發展的需要。
2.2農業科技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匱乏廣東農業科技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尚處于初步建立階段,與發達地區相比,依然存在個別領域高層次農業科技創新型人才缺乏的問題,如新一批的國家現代產業技術體系中,廣東作為牽頭單位和首席科學家崗位的農產品只有優質雞、對蝦等少數幾個,其他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的農業領軍人物偏少,在自主創新、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和產業發展關鍵技術成果供給方面的人才明顯不足;拓展農業功能,延伸農業產業鏈的養殖業、加工業等重點領域的技術人才也嚴重缺乏;提高農業資源的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的技術成果明顯不足,成果轉化應用人才缺乏,轉化能力不夠。
2.3農業科技人才分布不均,用人機制不夠靈活從農業科技人才的地區分布來看,表現在廣東農業科技人才分布具有較明顯的地區差異,粵東和較偏遠的粵北地區農業科技人才偏少;從農業科技人才的機構分布來看,高層次農業科技創新人才主要分布在農業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處于農業經濟發展主戰場的農業企業,高層次創新人才嚴重匱乏。而且,受傳統管理體制和部門、行業利益分割等因素的影響,人才工作條塊分割、重復建設現象仍然存在,農業科技人才缺乏統籌規劃和有效協同,影響了人才資源的有效利用,農業科技人才難以形成合力。
2.4考核激勵機制尚不完善廣東農業科技創新依然存在激勵機制不足、農業科技創新推廣缺乏動力的問題。一方面農業科技人員的考核激勵機制存在缺失,導致科研人員創新動力不足。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影響,農業科技人員研究的動力來自于成果、量,并以此作為晉升、榮譽授予、調工資等的重要依據,而不是看產品、技術的市場覆蓋率。在這種機制下,部分農業科技成果與產業發展難免處于脫節的狀態,于是,不少填補“學術空白”的成果僅停留在紙面上,無法實現產業化和市場化。另一方面,農業科技推廣隊伍積極性不高,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在現行農業推廣制度下,農業科技推廣的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廣主體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掛鉤,對農業科技進步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影響農技推廣效率。
2.5成長環境欠佳廣東現有的農業科技人才成長環境欠佳,導致農業科技人才成長缺乏必要的生活條件、工作條件、必要經費、發展潛力等,一旦有更好的機會,現從事農業科技工作的人員都有跳槽的可能。一是收入水平偏低。調查顯示,70.37%的農業科技人員對自己的收入水平不滿意;36.75%的科技人員認為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職業聲望比較低;58.4%的科技人員認為現代的年輕人不愿意從事農業科研或推廣工作。二是農業科技人才繼續教育培訓不足。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進修提高跟不上形勢的需要,知識更新慢,對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的掌握不夠,已成為廣東農業科技人才成長面臨的一大障礙。調查顯示,61.82%的農業科技人員認為現有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知識結構老化現象比較嚴重;70.37%的涉農單位注重科技人才知識結構與知識層次的提高,但是仍有51.57%的單位至今沒有制定教育培訓制度;而且,31.05%的農業科技人員認為單位提供的圖書資料、網絡等信息資源不能滿足工作需求。
3推進廣東農業科技人才發展的對策建議
3.1引進、選拔、培養相結合,打造高層次農業科技領軍人才隊伍
3.1.1多管齊下引進海內外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通過組織實施“杰出人才工程”、農業領域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等專項,采取技術配股、高薪、升遷等方式,引進國內頂尖水平、國際先進水平的、對我省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能帶來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創新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重點引進遺傳育種、生物技術、重大動植物疫病、農業信息技術和農產品加工等領域急需緊缺的創新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
3.1.2選拔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在全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的涉農學科和行業中,重點選拔在農業關鍵性技術研究、農業戰略重點產品開發、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優秀高級專家。通過政策扶持、項目匹配、資金資助等方式,支持一批站在國內農業科技前沿的科學家、學術領軍人物,使其成為廣東農業自主創新的領跑者。
3.1.3加快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建設圍繞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技術需求,依托現有的科研力量,建設從研發到市場、生產到消費、產地到餐桌各個環節緊密銜接、環環相扣、全方位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以首席專家、崗位專家和綜合示范與培訓站站長為中心,繼續實施水稻、生豬、嶺南水果、特色蔬菜、花卉等5個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逐年啟動雞、水禽、牛、玉米、茶葉、蠶桑、花生、食用菌、甘薯、馬鈴薯、甘蔗、珍稀苗木、飼料、魚類、蝦類、貝類、蟹類、疫苗等18個產業技術體系建設。
3.2教育與培訓相結合,打造實用的農技推廣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適應發展現代農業對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迫切要求,以充實一線、強化服務為重點,大力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3.2.1教育與培訓相結合,打造高素質農技推廣骨干人才隊伍一是立足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理順農技推廣機構人員進出渠道,公開招聘高校涉農專業畢業生充實基層農技推廣隊伍;二是組織和鼓勵在崗農技推廣人員攻讀農技推廣專業碩士班,提升學歷層次;三是以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為切入點,優先選派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的縣鄉基層農技推廣骨干人員,到高等農業院校、科研院所、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學習研修、學術交流和觀摩培訓等方式,改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知識結構,增強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3.2.2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以“陽光工程”培訓、“綠色證書”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為著力點,重點對農村動物防疫員、植物病蟲害防治員、水生動物病蟲害防治員、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員、信息員、水產技術推廣員、水管員、農機駕駛和維修能手、農產品加工倉儲運輸人員、畜禽繁殖服務人員等各類農村服務型人才的培養和培訓,促進科技與生產實踐無縫對接。同時,組織種養業能手、專業大戶、科技示范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科技人才到各地考察學習現代農業技術,培育出一大批種、養、產、供、銷全面發展的“田秀才”、“土專家”,不斷壯大實用人才隊伍。
3.3完善激勵機制和相關配套政策,保障農業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3.3.1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研究和出臺以知識、技術、管理、技能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激勵辦法。加強以職務激勵、選拔激勵、培訓激勵為主的物質激勵方式,改進以薪酬激勵、持股激勵、獎金激勵為主的金錢激勵方式,完善以榮譽激勵、情感激勵、信任激勵為主的精神激勵方式。建立健全規范、有效的人才獎勵制度,對高層次、緊缺型專業人才發放津貼,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突出貢獻的人才進行一次性獎勵,讓人才獲得與貢獻相匹配的榮譽、地位和實惠。建立完善以職責、職務與職稱相結合的獎金激勵制度,建立以崗位績效工資為主體的事業單位薪酬激勵制度,建立與國際化企業接軌的企業分配激勵制度。設立農業類“廣東杰出人才獎”、“廣東創新創業獎”、“廣東青年英才獎”和“廣東技術能手獎”,獎勵一批為廣東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人才、創新創業人才、青年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注重激勵與約束相結合,實行優勝劣汰、能上能下的人才制度,促進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動。
1.2中介機構發展緩慢,成果轉化配套服務欠缺各類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如:生產力中心、大學科技園、科技孵化器、產業化基地等層出不窮,但還未能真正適應技術轉移需要,形成有效的創新產業鏈。一些中介機構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不強,成果轉移的媒介作用未能充分發揮,與市場經濟和技術創新發展不協調。此外,缺少專業的風險評估、技術評價和技術定價等中介機構,企業很難對于科技成果的價值風險做出判斷,市場實現困難[5]。
2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我國農業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過程中,農業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還存在許多需要研究、探討的問題,分析研究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對今后現代農業發展至關重要。
2.1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體系及相關機制跟不上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步伐我國分散式傳統農業還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隨著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村城鎮化發展和農村人口大轉移,農村土地流轉速度加快,范圍不斷擴大,相關各部門制定的土地流轉政策和措施相繼出臺,各類市場主體紛紛涌入農業生產及相關產業,從事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農業生產,這為促進我國農業向大規模現代化邁進增添了活力,但也存在市場主體規模較小、缺少科技支撐、對農業生產及管理不熟悉、對市場風險抵抗能力不強等諸多問題[6]。而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機制是在發展傳統農業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不太適應當前現代農業發展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的要求,因此,急需建立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面向新型多元經營主體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體制機制。
2.2缺乏引導和發揮各類市場主體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作用的相應系統化政策或操作規章一是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投入與農業推廣投入的比例不對稱,對成果創新的重視程度遠高于對成果轉化推廣的重視程度,對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缺少長遠規劃或固定、持續的大投入[7];二是對農業成果中試放大與轉化工作重視不夠,許多成果存在區域適應性或生態因素限制,科研單位沒有精力和經費開展中試放大,即使抓了中試放大工作也是規模不大、范圍不廣、時間不持久,導致成果示范帶動作用強度不大、顯示度不高、宣傳效果不顯著;三是大部分農業企業或經營主體,從企業自身利益考慮,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資金抓成果轉化或推廣工作,只是以收購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市場銷售為主;四是農業科技成果由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目前國家設立的關于成果轉化的項目實施期比較短。
2.3農業科技成果“產供銷”機制不完善一是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體制與轉化機制是以科研院所創新和農業推廣部門提供生產服務為主體,科技項目立項大多數是自上而下,通過專家評審、管理部門審批的立項機制,是導致一部分創新成果不適合生產或市場需求的根本原因之一[8];二是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大部分時間忙于上項目、搞創新、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培養人才等方面工作,下基層調研時間較少,深入研究生產一線技術需求和市場需求成果精力也有限,這也不利于科技項目立項和科技創新。成果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和適應性也存在缺欠,對研發的成果進行轉化與推廣應用花費的時間較少或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到基層解決問題;三是創新主體與成果應用客體之間缺少有效成果溝通渠道和長效機制,導致許多成果無法實現其市場價值,雖然政府部門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成果信息,舉辦對接會、洽談會等,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效果不顯著,缺少成果市場化“產供銷”聯動機制;四是農業成果轉化推廣過程中,應用客體群體大而分散,掌握成果或技術的人員較少,技術服務難以到位,并且許多成果或技術由于受地理環境、氣候變化、應用客體對技術掌握程度和生產管理水平等因素限制,也導致成果應用達不到預期目標。
2.4農業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不適應生產力發展一是隨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我國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的傳統科技成果評價機制難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各類農業市場主體對科技成果的迫切需求,部分成果不符合市場需求,難以推廣應用或轉化;二是一項成熟的成果或配套完善技術的評價應該包括成果的先進性、區域的適應性、成果的可操作性、經濟的可行性和市場的需求性等方面,而我國過去的農業成果評價主要側重于成果的先進性和區域的適應性等方面,對成果的可操作性、適用性、應用前景、完善配套、成本與效益、市場需求等方面評價不夠,導致一部分成果不具備轉化條件;三是大部分成果評價時缺少中試環節,在成果轉化放大或產業化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導致成果轉化失敗或達不到預定目標;四是成果轉化中介機構雖然不少,但是絕大多數是事業單位在做成果轉化,中介機構大部分對市場或客戶需求了解不夠,對成果本身技術應用范圍、技術特點、技術成熟性與配套性的了解不夠深入,難以發揮成果中介轉化作用,導致成果轉化率不高;五是以政府及有關部門為主體的成果獎勵機制中評審環節是專家組評審,專家們評審過程中注重成果創新性,側重于科技產出為主的評價,市場主體極少有人參與評審,這種評審機制不太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成果進行正確評價[9]。
3提高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的對策建議
3.1改革科研項目立項機制一是建立應用者(合作組織、農民、科技示范戶、企業)、研究者(科教單位、專家)和推廣者(推廣部門、合作組織、推廣人員)信息采集分析利用平臺,創建農業產業科技項目立項信息管理系統,促進立項和需求對接;二是創建產業目標導向的項目立項模式,對全國性重大共性技術項目,采取擇優委托方式確定項目負責人和承擔單位,由項目負責人和承擔單位組建跨學科、跨領域的全國性團隊,進行協同攻關,避免課題研究分散割裂,促進重大突破性、有價值和可轉化成果的產出;三是將項目立項與推廣應用掛鉤,與需求反饋結合,將推廣部門、合作組織、基層農技人員和科技示范戶納入項目實施方,形成科技上中下游項目承擔結合體,從源頭上解決項目立項與生產需求脫節、項目實施與生產分離等問題。
3.2改革科技評價機制一是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項目完成狀況、執行效率、內部管理水平、工作進度、滿意程度及持續效應進行評估,定期向社會公布評定結果,加強公眾對項目執行情況的了解和監督,發揮社會信用的引導和監督作用;二是規范研究成果數據采集和認證,對項目立項、實施、驗收和成果等信息進行及時的收集、分析,提供完備、翔實的權威數據支撐,以實現全面、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科技項目績效考評;三是對成果完成者、承擔機構、評價者及管理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參與科技計劃活動中的信用狀況進行客觀記錄,將信用管理與成果轉化應用有機結合,提高成果適用性和真實性。
3.3改革成果獎勵制度一是對重大突破性成果實行主要完成人并列排名,擴大主要完成人獲獎面和受益面,促進創新活動大聯合、大協作,形成重大成果持續產出機制;二是采取符合農業科技創新特點和農業生產應用實際的成果評價方式,改變簡單以SCI、EI等重要索引收錄的論文和授權的發明專利數量為評價標準,加大技術創新原創性及其潛在和現實經濟效益在獎勵中的權重;三是擴大重大成果獎勵評判范圍,改變現有提供“效益證明”蓋章式成果應用評判模式,跳出成果應用“自我證明、自我評價”圈子,確保成果獎勵的權威性和有效性[10]。
最近今年來,因為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影響,導致全球的氣候逐漸變暖,氣溫也在慢慢的升高,病害蟲的代謝逐漸加快,并且繁衍較快,給植物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比如說在2005年的時候,因為氣候的劇變沈陽地出現了大面積的松油枯死,特別是新栽植的地方枯死度更重,在成了嚴重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的損失;在2006年的初春時,因為氣候的異常變化,導致一些植被發生了生理上的干旱,病害的現象十分的嚴重;尤其是腐爛特為嚴重,主要是體現在榆樹、槐樹、柳樹等樹種上面;發病的范圍較廣、面積較大,對園林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1.2病害蟲的種類繁多
隨著社會的發展,植被的種植越來越多,并且種類較為復雜,所以往往將苗木所在地的病蟲害引進;對園林植物的侵襲十分嚴重。根據不完全的統計,病害蟲的數目將近180多種,害蟲將近百種,并且它們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但它們的某些特征相近:體格小、潛伏性強、傳播迅速、防治難等。
1.3人為因素
園林植物的種植受人為的影響十分嚴重。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以人為核心的系統,往往建筑在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所以更加容易受到人為的破壞,群眾的活動干擾了植物的生長環境,導致植物的抵抗性降低,使病蟲害的發生、發展更為嚴重。
2提出防治措施
2.1完善病蟲情報的預測系統
天氣的惡劣變化尤其需要植被進行防護,尤其是在西北地方,容易發生沙塵暴;所以往往在市區內建設較多的園林植被院,在道路的兩旁也常種植被;主要是為了美化城市的環境、降低沙塵暴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植物的保護顯得非常重要;做好病蟲害的預測工作,隨時觀察病蟲害引起的蟲情,一旦發現有病蟲害侵蝕植物的情況,就因該及時的消除病蟲害,短時間內消除可能出現在的任何一種病蟲害。隨時記住:放重于治。
2.2加強植物的檢查工作
對于新建的園林地區種植種苗的時候,需要向外地引進,對此必須要做好檢查工作,一定要確保種苗不帶有國家規定的檢查對象和苗地以及引入讀不成的檢疫對象,在必要的時候要到種苗的原產地進行詳細的調查,一定不讓病蟲苗進入新園林;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充足的光照、熱量、水源等一系列自然資源,保護種苗的健康、穩定的成長。
2.3植被的合理配置
園林中的病害蟲主要是以植物為食料和生存;而病害蟲的天敵也主要是以植物為棲息、繁殖、營養的場所;所以在園林中合理的配置植物的生長,不僅能增添城市的色彩,而且還能降低病蟲害的繁衍,還能長久的控制病害蟲的危害。比如三北防護林因大面積的種植楊樹,造成楊樹患上了潰瘍病、光肩星天牛成災,致使許多的地方的楊樹完全毀滅。又如北京因為單一、大量的種植國槐,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而且還導致槐葉柄小蛾子、小木蠹蛾泛濫成災。
2.4進行物理、生物、化學防治
以往的冬季非常寒冷,對于不論是植物的生長,還是病害蟲的繁殖都是一種致命的打擊;但是隨著目前全球氣候的變暖,南北方的溫差逐漸拉平并持續升高,此刻雖然植物的存活率較高,但是病害蟲的繁殖率也在增高,對植物的危害性逐漸上升。因此加強物理防治、生物天敵防治、化學防治對南北方的園林植被保護均有明顯作用。
2.4.1物理防治
人為的進行捕殺,對天牛的效果明顯。因為可以在天牛成蟲發生期,利用天牛的假死性,用力搖動樹枝,天牛就會立馬掉在地上,即可殺死。還有就是將葉子上面的蟲卵或者是初孵卵蟲摘除(因為它們大多數是集中在一起的,所以摘除葉子對消除病害蟲很有利);用小刀刮除在樹疤內、樹枝的分叉處、樹皮的縫隙內等的越冬的病害蟲。
2.4.2生物天敵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