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2 06:01:1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都市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都市情感劇,指的是以現代人的戀愛和婚姻經歷為主要內容,表現和挖掘在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情感迷茫和困惑的電視劇。它反映的主要是社會人倫關系的重要內容——夫妻關系以及親子關系,因此從題材上講,應當說是包含了部分家庭倫理劇以及言情劇。近年來,隨著表現內容的豐富、表現手法的多樣和劇集數量的不斷增多,這類劇越來越受到關注,并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它們以現代都市人的情感糾葛、婚戀故事為主題,對當前社會上存在的家庭倫理、社會道德等問題進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討,并做出不同的道德和價值判斷,從而折射出現代人以戀愛觀和婚姻觀為核心的感情觀和價值觀的變遷。這些電視劇不同于青春偶像派的言情劇,走的是以理言情的路子,在關注現代人情感需求的同時,努力挖掘情感與責任、婚姻與道德等情感所具有的社會內涵;同時,由于所涉及的內容與倫理關系和傳統的家庭倫理劇相比要相對簡單一些,倫理教化色彩也并不十分濃厚,而代之以親和力和感染力,這也成為它能夠同時吸引從青年到中年甚至老年等不同年齡層觀眾的原因。
當下我國都市情感劇發展所處的社會環境
馬爾庫塞在《審美之維》一書中指出:“藝術的使命就是讓人們去感受一個世界。”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工業化步伐的加快,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相繼發展為現代意義上的大都市,成為中國人通向外來文明的窗口,同時由于工業化的逐步深化和商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國內其他中小城市的崛起,市民階層逐漸形成并發展壯大,都市商業文明開始迅速興起。都市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重要所在,都市文化已經成為我國現代文化的重要陣地。新生的電視劇藝術也敏感地體察到了這個新興世界的脈搏,感應到了這個新興階層的需求,一大批反映改革大潮中城市和市民生活變遷的電視劇迅速涌入人們的視野。同時,對于文學和藝術來說,都市的形成不僅以都市的經濟發展為標志,更重要的是,新一代的都市人出現了。這是一個伴隨著現代化交通、通信、印刷和傳媒一起成長起來的高智商的人群。城市人是復雜的,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機遇、陷阱、矛盾、選擇、困惑、失落與希望。他們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也有在藝術形象中尋找認同的需求。都市文化的土壤隨著市民階層的壯大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不斷豐厚,人們對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情感生活作為現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反映其情感需求就成為日益迫切的事情。這些都為以都市人婚戀和情感為題材的電視劇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契機。
都市情感劇發展反映出我國當下受眾婚姻倫理觀念的嬗變
現代文明的迅猛發展在為人類創造豐富的物質條件的同時,也在改變著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第二、第三次科技浪潮,為現代人帶來的絕不只是發達的網絡技術、高效的通信手段和充裕的物質生活,人類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受到的沖擊才更為巨大和深遠。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化,人們在擁有越來越多物質財富的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精神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匱乏。人們需要從藝術中汲取營養,吸取經驗,有時甚至希望從藝術作品中找到解決現實問題的答案。中國社會正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與之相伴隨,在商業化與世俗化的進程中,人們的情感世界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蕩。社會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使婚姻和情感的內容、地位以及表達方式都與過去有了很大的區別。我們向來引以為豪的家庭穩固、婚姻穩定,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明白對婚姻家庭的幸福期望值不可太高。神圣的愛情受到挑戰,家庭面臨著從未有過的危機。藝術創作的動力往往來自傳播的需要和社會的呼應。中國人的家庭和婚姻已經成為引起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再也無法隔絕于世界之外,被納入現代藝術的視野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反映家庭、婚姻問題的電視劇也因此備受關注。這些作品往往不是簡單地去演繹一個“陳世美”或移情別戀的模式,而是深入到倫理、文化的更深層次,表現當代社會在現代觀念與傳統觀念多重制約下的男女兩性性別心理意識及其復雜多樣的情感問題,其中不少都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比如《蝸居》,以海萍、海藻姐妹倆的情感生活與所需求的生存空間之間的矛盾作為故事主線,內容涉及房價、反腐、外來人員融入城市的艱辛等極具時代特點的話題,把當下民眾所面臨的區別以往時代的困惑一一展現,使觀眾在關注人物命運的同時,也開始審視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價值取向。在當年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一時成為社會性的話題。
都市情感劇對當下受眾審美心理的精神撫慰
電視劇從興起到今天,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獲得了相當大的發展,除了有社會的土壤、契合大眾的需要外,還與其自身的特點及創作者的努力分不開。“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眾娛樂、大眾消費的呼聲漸漲,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下,人們渴望在疲勞的工作之余,獲得情感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愉悅,大批的言情劇應運而生。”①這類電視劇從興起伊始,就主要以愛情、親情、友情這些人們最熟悉也最渴望的感情為講述對象,表現形式不拘一格,喜劇、悲劇、鬧劇,有的以曲折的故事和引人入勝的情節吸引觀眾,為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和放松;有的則以情感人,滋潤觀眾心靈,成為一劑撫慰心靈創傷的良藥。
人類的愛情、婚姻生活是藝術表現的永恒題材,美好的愛情、完美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是人人心中的渴望。婚戀題材電視劇兼具言情劇與家庭倫理劇的共同特點,既具有時代感,同時又具備與傳統因素的契合點,對觀眾有一種“圓夢”的吸引力。把敘事的焦點集中到婚姻家庭,也讓它與電視劇本身的家庭收看方式相符合,更能夠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同時,由于“該類題材的電視劇與重大社會現實問題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政治敏感度不強,因而也就在創作上贏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間,是電視劇國情化、地域化、敘事化特色最重要的表現領域”②。
都市情感劇的發展也體現了創作者們的理性思考與人文關懷。近年來,電視人對這一題材進行了深入挖掘,從不同的角度關注中國人的婚姻危機和情感危機,充分表現了他們高度的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在他們的努力下,以都市人情感為題材的電視劇正以其豐富的內容、多元化的創作風格以及直面現實的精神為越來越多的觀眾所接受和喜愛。
結語
任何藝術都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電視劇藝術作為一種現代新興的藝術門類,對于當代社會生活更有著最為敏銳的嗅覺,它關注的焦點,往往就是社會的焦點和熱點。處在這一轉折時期的中國影視文化,既是這一特定時期的歷史產物,同時也是這一時期的歷史見證,“一方面,我們可以從這一特定時期的歷史語境來觀察和闡釋這一時期的影視文化,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一時期的影視文化來理解和分析這一特定時期的社會語境”③。我國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發生的巨大變革,使得以婚姻倫理精神為核心的我國婚姻倫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呈現出傳統觀念與現代意識并存的情況。正是這種變遷,使得以表現現代人婚姻情感為核心的婚戀題材電視劇,從創作理念到價值取向都受到很大的影響,綜觀近年來數量龐大的電視劇創作,在內容、題材、主題上對社會生活的強烈關注和貼近,創作視角的平民意識和強烈的現實主義再現風格,成為當下都市情感劇的特征。(本文為2010年度南京藝術學院校級重點課題“都市情感劇研究”的成果之一,課題編號:DGCYYDS10)
注 釋:
例一:2009年3月9日。一幅搶眼的圖片,全國政協委員楊瀾笑容滿面。下面的文字是“三八節楊瀾問候男記者。”
三八國際婦女節,這個節日的設置顯然是為了表示對女性的尊重,顯示社會對女性的關注和一種社會的關愛。而這一天,作為全國女政協委員,楊瀾在回答記者提問之前,先作了一個開場白:今天是女性節日,請允許我代表女性,向同樣辛苦的男記者們致以問候。
在三八婦女節這一天,女性政協委員問候男記者。的確是一件新奇的事。都市報拿來突出處理,似乎顯得反常。但正是這種新奇和反常,應合了新聞求新的本質特征;而這種看似反常的處理。傳遞了一種新的觀念,即受到社會尊重的女性,同樣尊重這個社會的男性。傳遞出來的,恰恰是一種和諧社會的聲音。因此,這種看似反常的做法,正好彰顯了一種社會的正常需求。而且,這種處理,令人耳目一新,還能得到會心一笑。讓人體驗到一種輕松的幽默感。
例二:2009年3月4日一則消息《三八婦女節到來,商家獎勵陪逛先生》
這則消息,與上文所說有異曲同工之妙。“三八”婦女節,商家獎勵的對象卻是先生,看似反常。為什么獎勵先生,因為先生在陪太太逛商場。
在商言商。商家謀利,天經地義。獎勵先生。目的還是增加商業利潤。殊不知。有先生陪逛,太太們消費起來自是理直氣壯。格外地慷慨大方。商家給先生一份禮品,卻把先生的錢袋掏個精光。太太樂意,商家更是樂意。
以上兩則新聞,都有共同特點,新奇而不獵奇,反常實屬正常。新聞求新,乃天性使然。新奇之事,自然是新聞記者追逐的對象。而反常之事,必有故事蘊涵其中。所以。越是新奇反常之事,越能激發讀者興趣。重要的是,這類新聞,其實又蘊涵著一定的道理。給人一種新的啟示。它表現出來的,是一幅幽然的面孔,是一種述說的快意,是一份開心的禮品。
二、凸顯娛樂要素
新聞素材中,本身就具有某種娛樂要素。人的多面性,生活的豐富性,事物發展的巧合性,都蘊藏著娛樂性的要素。把這種要素“拎”出來,運用夸張的手法加以放大。就能強化新聞的娛樂性效果。
比如。隨著社會生活質量的提高,肥胖的問題逐漸引起了社會的重視,從而也成為了健康的大敵。體現在生活中,胖子又常常會成為人們日常的笑料。楚天都市報2008年9月9日“健康”專版,說的就是這個話題。
這個話題,當然也可以很嚴肅地談。甚至很專業地談。但這個專版卻充分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將胖子話題中的娛樂性要素放大,在善意的嘲弄中傳播健康理念。
先看標題。專版主題是:“將軍肚”里藏隱憂。“將軍肚”本身就是笑話型的比喻。主題上方,用“腰圍增速,健康減速”作眉題。這是一句英國諺語的活用,用一句趣味性的俗話。形象地講述了腰圍和健康的反相關效應。
再看一幅漫畫:四個不同年齡段的胖子站在一起。小姑娘說,“哥,你越來越像彌勒佛了”。哥哥說,“你還不是長胖了”。還有一位胖子站在電子秤上驚呼,“真是腰圍長壽命短啊,又來醫院了”。這是典型的夸張手法,然而又像是日常生活中的某個具體場景。這種夸張的效果,也確實是把肥胖的危害和盤托出了。
三、播撒信息“味精”
都市類報紙,除了它引導輿論的功能,還有一個信息傳播功能。而當今世界。是一個海量信息世界。有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種信息。需要傳播。但作為一種大眾化的讀物,它還有一種功能,就是消遣功能。人們茶余飯后,看看報,換換腦子。這就需要把閱讀的過程變成舒緩神經的過程。變成輕松大腦的過程,變成逗逗樂、開開心的過程。實現這種功能,離不開一種手法,就是對精彩人生中的一些軼聞趣事的開掘。它不是這張報紙的主體部分,但卻是有益的補充。就像是廚師燒一盤大菜,需要佐以適量的味精。
楚天都市報2008年9月2日一則報道普京成了“打虎英雄”。消息說,俄羅斯總理普京8月31日訪問西北利亞虎保護區時,一只虎突然跳出陷井,撲向附近的攝影記者們。普京敏捷地抓過一支麻醉槍射中老虎,待虎昏睡后親自為它套上項圈。這樣的消息,并沒有什么政治色彩,但從閱讀的趣味性來說,卻是很搶眼球的。因為它很離奇,離奇之中,又有一種好玩的味道。很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所以讀來興味盎然。
生活中,有很多偶然性、巧合性的事情發生。這也應了一句古話:無巧不成書。人們看新聞,聽故事,也總是對稀奇古怪的事情大感興趣,因為好奇本是人之天性。采集和發掘人們感興趣的軼聞趣事,在無邊無際的信息海洋中播撒幾粒“味精”,增加人們的閱讀興趣,也是都市類媒體的一個看點。
四、打造娛樂板塊
目前,大凡都市類報紙,都有相對集中的娛樂性板塊。這里的“娛樂”,一方面是以影視為主要對象的娛樂業領域的報道;另一方面。是以展示娛樂功能為內容的專版策劃。兩者的共性,都是營造娛樂的氛圍。楚天都市報的“天天娛樂”和“茶館”,就是兩個這樣的板塊。
天天娛樂板塊,以影視圈為聚焦點,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以突出娛樂效果。如2008年8月27日。以“國產劇:好一桌南北大菜”為通欄標題。將即將播出的電視劇,分別用菜名標出。如《夜幕下的哈爾濱》標識為東北大菜;小雞燉蘑菇;《紅梅花開》標識為京城一絕:涮羊肉。這種近乎搞笑的手法,別出心裁,叫人讀來新鮮,甚至有捧腹的效果。
而“茶館”這個板塊,更是盡其所能地讓人捧腹。這里面,有俏皮的地方話,有土得掉渣的表現形式,有讓人忍俊不禁的漫畫,還有近乎荒誕的酷貼。特別是,編輯記者也走進版面,進入角色,亦莊亦諧。看“茶館”,就像看央視的《曲苑雜壇》,有相聲,有小品。有二人轉,有正話反說,有古話今說,有調侃戲說,通過調動各種搞笑的手法,逗人一樂,博人一笑。
五、警惕雙刃劍
現代化的國際旅游大都市需要更加完善和成熟的城市服務功能,其中旅游信息咨詢服務體系是國際旅游城市的重要標志之一。經濟高度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對旅游業提出了完善旅游系統信息流通渠道、加快信息化進程的要求。以城市旅游信息咨詢服務中心為核心,具備旅游導向、咨詢服務、宣傳促銷、市場調研、形象傳播、旅游購物等多種功能的現代旅游信息咨詢服務體系的構建,是21世紀旅游城市(特別是國際旅游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城市旅游功能系統是否完備的重要標志之一。通過對都市旅游咨詢中心、各區縣旅游咨詢中心,及全市22處旅游咨詢站點實地走訪與問卷調查,分析旅游信息咨詢服務體系發展演繹與功能結構,提出大都市旅游信息咨詢服務網絡化體系及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旅游信息咨詢服務體系是指為游客(特別是散客)、市民提供諸如信息咨詢、投訴、救援等服務功能的相互配合、相互影響的相關服務設施與機構總稱。主要包括旅游咨詢服務站點(問詢處)、咨詢服務熱線、旅游信息網、咨詢信息查詢系統、視頻播放、觸摸屏、旅游宣傳資料展示等服務界面及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等相關機構,共同承擔采集、編制、旅游信息,提供旅游信息咨詢、旅游救援與投訴幫助、票務預訂等服務功能。它的存在極大地便利了游客與市民的外出旅行,有助于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旅游信息咨詢服務體系依據劃分標準不同,可以將其歸納為六種構成類型。(1)從服務范圍劃分,包括市旅游信息咨詢服務站點、區(縣)旅游咨詢服務站點、集散地或旅游景區(點)訪客中心(問詢處);(2)從服務內容劃分,包括綜合型旅游咨詢服務站點、專項型旅游咨詢服務站點;(3)從服務界面劃分,包括旅游咨詢服務站點(問詢處)、咨詢服務熱線、旅游網絡服務、咨詢信息查詢系統、視頻播放、觸摸屏、旅游宣傳資料展示等;(4)從服務市場劃分,包括旅游咨詢服務站點、國際訪問者站點、外國旅游咨詢服務站點;(5)從服務形態劃分,包括旅游咨詢服務站點、在線旅游咨詢服務網;(6)從服務周期劃分,包括固定式(常設)旅游咨詢服務站點、流動式(非常設)旅游咨詢服務站點。
二、都市旅游信息咨詢服務體系分析
作為一個每年接待幾千萬散客旅游的國際大都市,應具備旅游信息咨詢服務的城市功能。通過咨詢服務體系與各方游客共享都市文化、都市商業、都市風光的資源,可以宣傳都市旅游設施和旅游環境,展示都市改革成果和都市新風貌。咨詢服務體系的構建,將在強化政府職能,完善都市旅游服務功能的同時,對都市旅游市場的發展起著直接的促進作用,對都市商業發展、文化建設將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都市對咨詢服務體系的建設、運作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依托其服務載體為城市接待游客,方便出游提供服務,帶動相關行業的繁榮發展,充分發揮都市綜合服務功能,促進市場的繁榮。
(一)都市旅游信息咨詢服務體系發展演繹
近十年來,通過大力推進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不斷改善旅游信息服務手段、優化服務功能、規范服務質量,取得了豐碩成果。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基礎發展階段(1998-2004年),工作重點在于為旅游者提供高科技、電子化的手段旅游咨詢服務所需基礎設施的建設。規范發展階段(2005-2007年)工作重點在于相關法制與標準化建設、提升服務能級與管理質量、深化發展模式等。
(二)都市旅游信息咨詢服務體系功能結構
1.服務項目。國內外旅游咨詢服務功能差別不大,一是咨詢、二是服務,其服務項目可歸納為公益性和經營性兩類。對都市現有旅游咨詢服務站點進行實地調研,通過對服務項目及供給程度的統計分析,結果發現:(1)整體來看,公益性項目供給程度較高,而經營性項目供給程度欠缺;(2)行李寄存服務項目需加強,僅28%供給程度,便民服務與旅游救援等項目供給程度較低,未達到六成,其中郊區旅游救援,因條件限制而嚴重缺失;(3)經營性項目在票務預訂、酒店客房預訂、出售旅游產品和線路等有較好供給程度;而大部分項目供給的相當不到位。
2.空間布局。各區(縣)旅游咨詢服務站點設置是按行政區落實,自行選址。選址主要依據因素是客流規律占28%,交通情況占26%,周邊環境占30%,地形特點占6%,城市規劃要求占8%,服務對象占2%。然而,根據以上因素考慮確定,缺乏對市場需求、功能定位、服務項目等分析(圖1);就全市而言,缺少統一的科學規劃,各站點設置與市場脫節,服務目標不夠明確,數量、類型配置缺少合理。如:人民廣場、南京路步行街、火車站、飛機場、海港及其它交通樞紐(除都市南站外)等客流量較大地區咨詢站點缺失;浦西與浦東相比極不平衡,站點數之比為10:1。隨著都市都市旅游的發展,許多旅游景區、街區、商業繁華地段等地區都已逐步被開發利用,吸引越來越多旅游者,現僅有22家旅游咨詢服務站點數量明顯不足。
3.免費信息。對全市現有旅游咨詢服務站點提供免費信息資料收集、分類、統計分析,結果發現:(1)咨詢服務站點提供的資料種類有限,大多數為都市市旅游事業委員會制作的免費信息,以及部分旅游企業制作的宣傳資料,各區(縣)旅游局可提供的信息很少;(2)內容較陳舊,以文字介紹性信息居多,數量高達96%,而具有實用價值信息(如都市市交通圖、景點圖等)很缺乏,地圖類、影像制品類僅占3%和1%;(3)外語免費信息也多為英語和日語的版本,其分別占外文資料語種類型的80%與17%,其他小語種很罕見。
4.運作機制。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實行兩級政府兩級管理的體制結構,都市市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在業務上對各區縣旅游咨詢中心進行指導和監督,提供各站點信息種類多,內容豐富的定期或非定期的免費信息資料,同時,兼有旅游網、旅游熱線、旅游查詢系統、視頻播放、觸摸屏等旅游信息咨詢界面的開發、管理及旅游委政務網、機關處室業務網站維護和新項目開發。各區(縣)旅游咨詢中心建成后均實行屬地化,根據需要自行選址設立站點,開展旅游信息咨詢服務業務。在提供公益功能的前提下,各旅游咨詢服務站點結合所轄區資源條件、市場需求及自身特點等,實行差異化發展戰略,從事拓展業務,探索公益性與經營性相結合的服務運作模式,前兩者市場化程度高、競爭力強,核心是如何協調好公益性與經營性問題;后兩者業務依附性強,核心是如何充分發揮咨詢服務功能問題。
三、網絡化:都市都市旅游信息咨詢服務體系發展
都市是以其整體屬性以及能提供一系列專業化功能和服務而吸引旅游者將其作為旅游目的地的,科學、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詢服務體系正是發揮大城市吸引力的關鍵所在。為適應都市都市旅游發展需要,旅游信息咨詢服務體系將應從規范發展階段向創新發展階段轉型,遵循在布局上的網格化、運作上的差異化、手段上的多元化、營銷上的一體化、管理上的標準化等基本原則與指導思想,構建以旅游熱線、旅游網、旅游咨詢服務站點、旅游觸摸屏信息系統組成的四級縱向層面的信息咨詢服務網絡化體系,以高科技、電子化的手段為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詢和系列服務;同時,鏈接都市旅游的政府門戶網站、旅游統計網、導游信息管理系統、旅游會展網、旅游節慶網等多項橫向信息網絡共同組成信息服務系統,形成同國際化旅游城市接軌的為海內外游客服務的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平臺。
(一)實現公共旅游信息服務與旅游電子商務有機結合
都市市旅游咨詢服務中心負責旅游咨詢管理,建立集中式公共旅游信息數據庫,行使建設都市旅游公共信息系統、提升旅游產業信息化水平、推進政府電子政務發展等社會職能。同時,通過投資、合資、引入風險資金等多種形式,從事旅游網旅行服務,提供旅游信息增殖服務,開展旅游電子商務。這樣既能整合資源,充分挖掘都市旅游信息資源的價值,也能通過開發旅游電子商務使都市旅游公共信息系統的建設得到穩定、持續的支撐。
(二)建立旅游數據采集中心和旅游接待基礎數據庫
旅游數據采集中心主要功能是實現對都市市各旅游企業的信息采集和數據管理,實現對旅游市場全面掌控,能夠實時、準確地掌握都市旅游接待情況,整合接待資源、提高管理效率。通過對都市旅游接待基礎數據庫的挖掘、統計分析,實現對旅游情況進行短期、中期和長期的預測和預警,為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三)加強基礎信息支持系統建設、提升旅游熱線能級
加強基礎信息支持系統的建設,為應用系統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和支持。充分利用基礎系統資源,提高服務質量,擴大旅游熱線規模,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項目。如:旅游信息咨詢要覆蓋各種相關旅游要素;處理游客各類預訂業務;提供自動導游服務;提供個性化旅游線路的設計;及時提供旅游投訴咨詢和受理反饋功能;自動提供旅游緊急預報信息;提供GIS旅游地理信息導航;提供人性化的信息配套跟蹤服務和延伸服務。
(四)完善旅游網、旅游咨詢服務站點和旅游觸摸屏信息系統
豐富都市旅游網的網絡旅游產品,提升電子商務比重。在游客集中區域增加旅游咨詢服務站點的設立,同時設立一定數量的旅游問詢處作為補充。在高星級賓館和交通窗口實現旅游觸摸屏信息系統的全覆蓋,同時在本市游客流量較大的品牌經濟性連鎖酒店、地鐵、重要商業區,部分居民小區等處增設立一定量的旅游觸摸屏。繼續豐富信息內容,提高時效性,使游客能夠盡可能方便及時地得到各種旅游信息服務。適時建設中小旅游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長三角旅游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長三角旅游城市信息化公共平臺。
(五)重視旅游信息數據交換規范和服務標準化建設
信息標準化是組織現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礎。目前,旅游數據交換各自為政,必須加強旅游信息交換標準化工作,建立統一的旅游信息數據交換規范體系。同時,為提高各站點服務質量,應重視服務標準化建設,加強規范各站點或問詢處的接待環境、外觀裝潢、設施配備、資金投入、服務項目、服務流程、人員配備、員工培訓等質量要求。這將有助于旅游信息咨詢業務指導與服務提升,將對都市國際旅游大都市整體形象的塑造產生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廣瑞.國際旅游城市的三件寶——關于北京市旅游基礎服務設施的建議[A].2006北京旅游發展研究報告[C].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2]張捷,劉澤華,解杼.中文旅游網站的空間類型及發展戰略研究[J].地理科學,2004,24(4):493-499.
[3]路紫,樊莉莉.中小型旅游網站服務功能與商業模式的區位問題[J].人文地理,2005,20(1):103-106.
[4]路紫,郭來喜,白翠玲.河北省旅游網站使用評估分析[J].地球信息科學,2004,6(1):67-71.
[5]孫中偉,,路紫.我國“人文地理學以信息為對象的研究”:15年發展回顧[J].地球科學進展,2006,21(9):925-930.
都市情感劇,指的是以現代人的戀愛和婚姻經歷為主要內容,表現和挖掘在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情感迷茫和困惑的電視劇。它反映的主要是社會人倫關系的重要內容——夫妻關系以及親子關系,因此從題材上講,應當說是包含了部分家庭倫理劇以及言情劇。近年來,隨著表現內容的豐富、表現手法的多樣和劇集數量的不斷增多,這類劇越來越受到關注,并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它們以現代都市人的情感糾葛、婚戀故事為主題,對當前社會上存在的家庭倫理、社會道德等問題進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討,并做出不同的道德和價值判斷,從而折射出現代人以戀愛觀和婚姻觀為核心的感情觀和價值觀的變遷。這些電視劇不同于青春偶像派的言情劇,走的是以理言情的路子,在關注現代人情感需求的同時,努力挖掘情感與責任、婚姻與道德等情感所具有的社會內涵;同時,由于所涉及的內容與倫理關系和傳統的家庭倫理劇相比要相對簡單一些,倫理教化色彩也并不十分濃厚,而代之以親和力和感染力,這也成為它能夠同時吸引從青年到中年甚至老年等不同年齡層觀眾的原因。
當下我國都市情感劇發展所處的社會環境
馬爾庫塞在《審美之維》一書中指出:“藝術的使命就是讓人們去感受一個世界。”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工業化步伐的加快,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相繼發展為現代意義上的大都市,成為中國人通向外來文明的窗口,同時由于工業化的逐步深化和商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國內其他中小城市的崛起,市民階層逐漸形成并發展壯大,都市商業文明開始迅速興起。都市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重要所在,都市文化已經成為我國現代文化的重要陣地。新生的電視劇藝術也敏感地體察到了這個新興世界的脈搏,感應到了這個新興階層的需求,一大批反映改革大潮中城市和市民生活變遷的電視劇迅速涌入人們的視野。同時,對于文學和藝術來說,都市的形成不僅以都市的經濟發展為標志,更重要的是,新一代的都市人出現了。這是一個伴隨著現代化交通、通信、印刷和傳媒一起成長起來的高智商的人群。城市人是復雜的,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機遇、陷阱、矛盾、選擇、困惑、失落與希望。他們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也有在藝術形象中尋找認同的需求。都市文化的土壤隨著市民階層的壯大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不斷豐厚,人們對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情感生活作為現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反映其情感需求就成為日益迫切的事情。這些都為以都市人婚戀和情感為題材的電視劇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契機。
都市情感劇發展反映出我國當下受眾婚姻倫理觀念的嬗變
現代文明的迅猛發展在為人類創造豐富的物質條件的同時,也在改變著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第二、第三次科技浪潮,為現代人帶來的絕不只是發達的網絡技術、高效的通信手段和充裕的物質生活,人類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受到的沖擊才更為巨大和深遠。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化,人們在擁有越來越多物質財富的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精神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匱乏。人們需要從藝術中汲取營養,吸取經驗,有時甚至希望從藝術作品中找到解決現實問題的答案。中國社會正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與之相伴隨,在商業化與世俗化的進程中,人們的情感世界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蕩。社會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使婚姻和情感的內容、地位以及表達方式都與過去有了很大的區別。我們向來引以為豪的家庭穩固、婚姻穩定,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明白對婚姻家庭的幸福期望值不可太高。神圣的愛情受到挑戰,家庭面臨著從未有過的危機。藝術創作的動力往往來自傳播的需要和社會的呼應。中國人的家庭和婚姻已經成為引起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再也無法隔絕于世界之外,被納入現代藝術的視野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反映家庭、婚姻問題的電視劇也因此備受關注。這些作品往往不是簡單地去演繹一個“陳世美”或移情別戀的模式,而是深入到倫理、文化的更深層次,表現當代社會在現代觀念與傳統觀念多重制約下的男女兩性性別心理意識及其復雜多樣的情感問題,其中不少都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比如《蝸居》,以海萍、海藻姐妹倆的情感生活與所需求的生存空間之間的矛盾作為故事主線,內容涉及房價、反腐、外來人員融入城市的艱辛等極具時代特點的話題,把當下民眾所面臨的區別以往時代的困惑一一展現,使觀眾在關注人物命運的同時,也開始審視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價值取向。在當年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一時成為社會性的話題。
都市情感劇對當下受眾審美心理的精神撫慰
電視劇從興起到今天,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獲得了相當大的發展,除了有社會的土壤、契合大眾的需要外,還與其自身的特點及創作者的努力分不開。“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眾娛樂、大眾消費的呼聲漸漲,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下,人們渴望在疲勞的工作之余,獲得情感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愉悅,大批的言情劇應運而生。”①這類電視劇從興起伊始,就主要以愛情、親情、友情這些人們最熟悉也最渴望的感情為講述對象,表現形式不拘一格,喜劇、悲劇、鬧劇,有的以曲折的故事和引人入勝的情節吸引觀眾,為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和放松;有的則以情感人,滋潤觀眾心靈,成為一劑撫慰心靈創傷的良藥。
人類的愛情、婚姻生活是藝術表現的永恒題材,美好的愛情、完美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是人人心中的渴望。婚戀題材電視劇兼具言情劇與家庭倫理劇的共同特點,既具有時代感,同時又具備與傳統因素的契合點,對觀眾有一種“圓夢”的吸引力。把敘事的焦點集中到婚姻家庭,也讓它與電視劇本身的家庭收看方式相符合,更能夠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同時,由于“該類題材的電視劇與重大社會現實問題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政治敏感度不強,因而也就在創作上贏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間,是電視劇國情化、地域化、敘事化特色最重要的表現領域”②。
都市情感劇的發展也體現了創作者們的理性思考與人文關懷。近年來,電視人對這一題材進行了深入挖掘,從不同的角度關注中國人的婚姻危機和情感危機,充分表現了他們高度的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在他們的努力下,以都市人情感為題材的電視劇正以其豐富的內容、多元化的創作風格以及直面現實的精神為越來越多的觀眾所接受和喜愛。
意境創設:生動別致,充滿想象
舊式菜廚的另一熱門斗方,非“山珍海味”莫屬。該句呈現出虛實相生、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美食方面的意境營造,大多基于真實,著意表現在菜肴的材料、菜式、加工方法、飲食習慣等方面所呈現的多元性和豐富性,也有的通過理想化的描述,即對絕世佳宴的幻想實現。無論如何,均將感彩融于其中,賦予大眾人本主義的溫暖。如“庖有肥肉、廚里鹽梅”,創作者捕捉到的美的畫面,在舊時是老百姓致力實現的目標。作者旨在體現對食者的關切和挽留,或表明家境殷實。如“琳球瑯玕、二膳八珍”,創作者用精當的詞語傳神地勾勒出貴族階層佳肴滿桌、形美味醇的生活狀態。前者喻指菜肴豐盛,菜品繁多。后者涉及烹飪體系和拿手好菜,是對最佳美食的生動狀寫,且還運用了典故“八珍”。八珍出現于周代,原指八種珍貴的食物,為后世之八珍筵席先驅之作。語見《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谷,飲用六精,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1]
思想內容:從生活積淀到道德修養
通過對斗方的賞讀,不僅可以豐富對菜點的感官體驗,增進對美食的了解,而且還可以深入了解飲食風俗、風土人情和文化特征。還有些斗方可品味到更為深遠的立意,能體會到孜孜以求的道德修養追求,其開啟心志、陶冶性情的理性火花讓人震撼。如“仁義禮智”,我們可理解為,人類首先應在飲食方面講究禮儀,汲取智慧,善施仁義,要讓普天之下的人們都能在飲食上達到很高的境界,過上幸福的生活。斗方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類。第一類,“最堪適口、玉食羹鮮”,此類著意表現百姓家庭鮮美可口的菜式,使受眾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第二類,“肴仁豢飯、嘗列珍廚”,此類表情達意更進一層,描繪了飲食高檔精致、花樣繁多的未來社會圖景,反映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愿望。作者題寫此語,最主要的還是圖個喜慶、吉利和祥和,而并非要實現虛構的烏托邦。第三類,“元亨利貞”,此類系最高層次的斗方,融物質追求與精神訴求于一體,或詠志或戴德或理喻或警示。例句指人的運氣很好,交好運。四個字本來是分開解釋的,宋程頤在其所著《易傳》中解釋道:“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2]屬《易經》中乾卦的卦詞,是哲學家用來表述事物從始到終發展階段的術語。古代的中國人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用在廚門上,表現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渴慕和對家庭餐飲達到更高品級的追求,突顯了哲學內涵。
藝術特色:極盡夸張之能事
在漢語國際教學中,文化教學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當今的主流漢語教材,都將中國文化內容設定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知識模塊。劉(2007)表示,漢語國際教學中的文化因素包括語言的文化因素、基本國情和文化背景知識、專門性文化知識。不同的教材對于中華文化的呈現方式也不一樣,本文以《快樂漢語》(烏爾都語版)為例,探討其課本中中華文化因素的設置。
一、教材簡介
《快樂漢語》(烏爾都語版)是國家漢辦針對烏爾都語的學生編寫的漢語課本,使用對象為11――16歲的中學生,教材內容的設置參照了部分烏爾都國家的中學課程大綱和考試大綱。全套教材包括學生用書和配套的教師用書、練習冊、詞語卡片、教學掛圖、CD等。
二、教材文化因素的設置特點
課本一共8個單元24課,由于課文采用的是話題與功能相結合的方式,每一課的話題內容都以交際為主要目的,課本中也沒有專門的版塊和文字講解中華文化,而唯一有專門涉及中華文化方面的,是課本配套的教書用書,在每一課最后的“語言點與背景知識提示”中,可通過以下表格歸納。
1.文化因素的體現不夠明顯。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教師用書上每課的文化因素和課文都有一定聯系,作為背景知識可供教師選擇性講解,大多數中華文化內容都附有烏爾都語解釋,方便學生理解。但是這些并非是學生必學內容,也基本沒有出現在學生課本中,所以學生并非有機會接觸到相關的中華文化知識。在配套的教學掛圖中,有零星幾個詞語(上海、北京、成都、月餅等),學生不一定會注意到,所以《快樂漢語》(烏爾都語版)的文化因素體現不夠明顯。
2.文化因素所占課文比重很小。在上表顯示,雖然24課中有16課涉及中華文化相關知識,但是因為其出現在教師用書中,所以在學生課本里,文化因素的呈現較少,只有在13、16、19課中的語音練習里,是中國的一個順口溜,還有第22課最后有一首中國古詩《春曉》,而在以對話為主的課文中,會零星出現幾個有中華文化背景的字和詞,例如茶、北京等。作為啟蒙教材,本書更多關注于實際交際的實用性,故文化因素所占課文比重很小,同時分布的較為零散。
3.文化內容不夠豐富。從上表中看出,《快樂漢語》(烏爾都語版)的文化因素設計到知識類(漢字造字法、日晷、中國氣候等)和交際類(中國的交通規則、北京飛機場和火車站等)兩大方面,雖然所涉及的文化內容字數不多,但表達了基本概念,對學生掌握知識和漢語交際都有一定幫助。但是,課本中的文化內容并不豐富,一些初級的文化因素并未涉及,例如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元宵節),名勝古跡(長城、黃河),漢民族的顏色文化(紅黃為貴,黑白不吉)等等,這些文化內容對于學生理解中國和漢語交際都有重要意義。
三、教師在中華文化教學中的建議
1.中華文化教學不能成為教學主體。《快樂漢語》(烏爾都語版)的適用對象是漢語零起點的學生,所以根據課本內容進行基礎教學和交際訓練才是漢語教師的主要任務,中華文化的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可以適當穿插在教學任務里,但不能作為教學的主體。
2.對教材的文化因素選擇性講解。教師在使用《快樂漢語》(烏爾都語版)教材中,如果需要講授中華文化方面的知識,可根據教材內容和課堂進度進行選擇性講解。例如在茶文化的講解中,教師課本中講了中國茶的分類和各地所產的茶葉,但是對于很多對中國了解甚少的學生來說,這些內容難度較大且實用性不大,教師可以適當刪減內容,增加沏茶泡茶的相關視頻為學生講解,有機會可以給學生品嘗茶的味道,這樣反而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
3.結合社會背景并充分發揮學生的參與。使用烏爾都語的國家多為穆斯林人,漢語教師要結合教學社會背景,注意民族習慣和禁忌,例如一些帶有豬肉的中國菜,并不適合在課堂上給學生們介紹。同時,教師可以調動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中華文化的學習中來。例如中國電影的課程,教師可以事先讓學生觀看電影并思考相關問題,在正式的課堂上,學生上臺發言談及相關感想評論,再全班一起觀看電影片段,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掌握相關文化知識。
四、結語
通過研究《快樂漢語》(烏爾都語版)系列教材,可以發現其中華文化因素的設置并不明顯、比重較小且內容不夠豐富,在漢語初級階段,設置過多的文化因素或許并不實際,但文化因素不可或缺,因為只有通過了解和理解中華文化,才能讓學生更加準確地使用漢語進行交際。
教師在使用此教材進行中華文化教學中,應該緊密結合教學任務和學生需求,并嘗試利用配套教具和多媒體設備,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參與和學習中掌握,從而達到教師的教學目的。
一、工作目標
通過在淮安高質量舉辦第29屆海峽兩岸都市交通學術研討會,力爭將本屆研討會辦成全國科協系統影響力最強、學術層次最高、系列成果最為豐碩的海峽兩岸都市交通學術會議之一,也將促進淮安市海智工作高質量發展。
預期成果:組織以江蘇、淮安交通建設成就為重點的成果展示,廣泛宣傳“十三五”國家交通發展巨大成就,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搭建兩岸專業人員開放交流平臺;搭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合作橋梁,推動長三角都市圈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形成專家建議上報中國科協、國臺辦;組織兩岸人才專業考察、專家建言獻策,提出淮安發展樞紐經濟、建設樞紐城市的對策建議;遴選一批高質量論文,出版有正式刊號論文集;拓展和推動兩岸青年人才科技交流、文化融合。
二、工作舉措
(一)全方面爭取支持。保持與中國科協、省科協、相關主承辦單位的密切溝通和聯系,及時溝通相關信息,力爭使研討會能得到更多省、市領導的重視和支持。積極爭取中國科協領導和省市相關領導的支持。活動擬邀請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理事長、省政府原副省長、省人大常委會原常務副主任史和平擔任名譽主席,江蘇省科協黨組書記、執行副主席孫春雷、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執行副主席馬興發和臺北市交通安全促進會理事長邱裕鈞擔任大會主席。認真落實陳之常市長“要圍繞會議主題,在交通年度工作中予以重點推進,讓與會代表可感知”的批示精神,逐條細化落實。
(二)全身心求實效。為確保本次活動的效果,深入研究歷屆研討會的機制和成果,圍繞淮安“綠色高地、樞紐新城”發展定位,提出召開圓桌獻策會議、合作項目簽約的建議,也提出了遴選主旨報告專家、完善活動主題和主要板塊活動的設想,得到了省科協的重視,并在論壇方案中予以體現。同時,我們將宣傳工作納入全市外宣大盤子統籌,在信息、體制創新等環節,集聚全國、省級媒體資源,凸顯淮安的交通優勢,加大媒體宣傳力度、激發和放大活動效應。
(三)全景式謀協調。研討會將按照“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的原則,協調做細做實籌備工作,確保在淮安舉辦一屆高質量研討會。加強與省市科協及市相關部門也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和溝通,對接好各項籌備工作,活動報批、資源匯聚、上下對接等各項籌備工作將有序推進。按照中國科協、省科協相關領導的要求,做好專業展覽、疫情防控等相關工作的推進。進行項目化推進,明確責任,掛圖作戰。
(四)全方位抓落實。本屆研討會精心組織實施研討會的各板塊活動,全方面集聚海峽兩岸專家智慧,搭建兩岸專業人才開放合作平臺,謀劃淮安樞紐城市的對策、發展路徑,持續推動淮安現代產業創新發展。
一是舉辦開幕式和主題報告會。擬邀請中國科協、省科協、淮安市領導致辭;擬邀請兩岸3位左右重量級專家作主題報告。
二是舉辦4個專業分論壇。都市圈交通一體化論壇,將圍繞都市圈綜合交通、城鄉交通一體化、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和站城融合主題開展。智慧賦能現代交通論壇,將圍繞車路協同與自動駕駛、交通大腦技術及存適性、智慧物流系統建設和數字賦能交通治理開展主題研討。公交優先綠色出行論壇,將圍繞人文交通發展實踐、公交優先發展策略、慢行交通出行優化和出行服務信息共享開展主題研討。都市交通青年論壇,將圍繞兩岸青年專業人才成長、兩岸文化融合開展專題研討。
三是舉辦科技成果展示和專業參觀。將組織與會專家參觀江蘇交通發展成果展示;組織臺灣及市外嘉賓參觀淮安交通建設成就。
四是組織專家建言獻策圓桌會.將組織相關專家圍繞淮安市交通發展征求與會兩岸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
五是舉辦閉幕式。各分論壇交流匯報成果;第30屆研討會舉辦地推介。
三、工作進度
1-3月份,研究商討研討會主題、內容和組織架構,確定研討會方案。
4月份底前,完成調研、細化研討會方案,研究確定研討會主題、內容和組織架構,形成研討會方案。
5月份底前,開展論文征集,印發論文征集通知,在海峽兩岸同步開展論文征集工作。
6月份,組織論文評審、專家邀請,對征集到的論文進行評審,確定交流論文,編撰論文集,邀請演講嘉賓。
一、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念
席卷全球的城市化進程正對當今世界產生至為重要、深刻與全面的影響。從學理上講,社會學一直將城市化定義為一種城市居民增長的人口現象。另一方面,盡管城市化包括城鎮化、城市化與特大城市(都市)化三種形式,但依托于規模巨大的人口與空間、富可敵國的經濟生產總量、發達的交通與信息服務系統而出現的國際化大都市或世界級都市群,無疑代表著當代城市化進程的最高環節,對人類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把當代城市化進程稱之為“都市化進程”(metropolitanization advancement)。
如同國際化大都市或世界級都市群日漸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樞紐與中心一樣,依托于其上而出現的不同于農村、城鎮、中小城市的都市文化模式,對當代人類社會的精神生產與文化消費同樣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首先,大都市不僅是經濟、金融、商業、信息技術的中心,在精神文化的生產、傳播與消費等方面同樣具有霸權地位,并主導著當今世界文化市場的消長與盛衰。其次,依附于大都市而產生的新的生活方式與觀念,從其一出現就是全球性的主流話語,并迅速地淹沒了不同國家、地區固有的也許已延續了上千年的地方經驗與價值傳統。正如斯賓格勒說“世界歷史,即是城市的歷史”[1] (p353) 一樣,對以大都市為中心的當代精神生產與文化消費而言,完全可以將之引申為“當代世界文化,即是國際化大都市的文化”。作為人類城市文化發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本身即是人類文明與文化發展的最高環節,在它內部已攝含了前此各低級階段如鄉村、城鎮、中小城市文化的要素與精華,因此當代國際化大都市為我們在更高的歷史階段、更全面的整體視角及更深刻的本質層次上研究城市文化提供了現實對象。在當代,不是一般地研究城市文化——歷史上的城市文化或當代普通城市的文化,而是只有把研究對象放在作為中心及最高環節的大都市文化模式上,才能在深刻的思想意義與直接的現實意義上把握住人類文化發展的本質與規律。這是在當代研究都市文化的重要性所在。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國城市化水平低,農業文明傳統沉重,以及它們作為物質基礎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在理論、觀念、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制約與局限,使中國當下的都市文化研究顯得相對貧乏,遠不能滿足中國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需要。目前國內與都市文化相關的研究主要有兩大話語譜系。一是以經濟學、社會學為核心的社會科學研究。這是由于受西方大都市群理論影響而開辟出的新方向。盡管它好的一面是使都市研究作為一個重要對象進入到社會科學的學術視野,但由于主要集中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對都市文化結構及其人文精神層面很少觸及到,即使注意到文化要素,它們一般也停留在文化產業等實用與商業層面,對其深層的文化價值重視不夠。二是以大眾文化、審美文化、文化批評為主流的人文學科研究。與前者相反,這些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影視、廣告、網絡、流行文化與時尚等都市的審美外觀或文化幻像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會現實的社會學與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它們往往割裂都市審美文化外觀與產生它的經濟社會基礎的內在聯系,因而也不能完成解釋都市現實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論與思想任務。
因為國際化大都市不過是晚近五六十年才出現的,而全球性都市文化模式存在的時間還要更短,因而出現上述問題也是非常自然的。可以相信,都市文化研究要想真正成為一門成熟的世界性前沿學科,其道路也必是相當漫長與曲折的。在當下,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首先樹立起對都市化進程的理性態度。在某種意義上,當代的國際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的出現,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化是全方位的。從主體角度講,都市的出現使人類在整體上被“都市化”了。盡管一個當代人可能并不直接生活在大都市,可能對城市生活方式激烈地批判與否定,但無論現實中的衣食住行,還是更高層次的文化消費與精神享受,他們都不可能與大都市絕緣。因而,那些激烈反對都市文明的學術與思想,基本上都不是理性的產物。如加拿大學者簡·雅各布斯說:“企圖從那些節奏緩慢的鄉村中,或者是那些單純的、自然狀態尚未消失的地方尋找解救城市的良藥或許會讓人油然升起一種浪漫情懷,但那只是浪費時間。”[2] (p502) 從對象角度看,都市環境本身構成了人類社會發展與個體存在的最新空間形態。在都市里固然存在著許多令人苦惱的問題,如社會學家講的過度城市化、城市危機等,但另一方面,這并不能構成反對城市文明或大都市文化的理由與借口,因為它們不僅是當代人生存最重要、最直接的社會環境,也給個體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隨著經濟生產與信息傳播的全球化及世界文化市場的初步形成,國際化大都市文化對人類及其個體的影響更是變得無處不在,要想脫離這個現實背景去謀求更高層次的生存與發展,是不可能有任何現實意義的。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全面發展的個人”是人類社會生產的終極目標,其內涵是“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種能力得到自由發展的個人來代替局部生產職能的痛苦的承擔者”。[3] (p500) 這當然也是當代人在都市化進程中的最高發展理想。但另一方面,正如馬克思特別指出的:“我們越往前追溯歷史,個人,從而也是進行生產的個人,就越表現為不獨立,從屬于一個較大的整體。”[4] (p21) 也就是說,人的全面發展又是不可能在低級的原始和諧狀態或不發達的社會關系基礎上達成的。把這兩方面的要求結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當代人“全面發展”的理論基礎。具體而言,一方面,由于影響人“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種能力得到自由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由中小城市轉移到國際化大都市,另一方面,由于當代國際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代表著人類文明的更高階段與歷史的新篇章,因而,如何減少人自身在城市化進程的異化,如何在國際化大都市的社會背景中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就成為當代中國都市文化學科建設與學術研究最深刻的價值理念。在這個意義上,都市文化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為當代人提供一種理性的方法、觀念、理論與解釋框架,以便整理他們在都市化進程中混亂的內在生命體驗與雜亂的外在都市社會經驗,幫助他們在“都市化”了的生命主體與迅速發展的都市現實世界之間建立起真實的關系與聯系,實現他們生命的本質力量并在真實的世界中得到全面的發展。這是中國當代都市文化研究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二、文學:從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當下與都市文化相關的研究各有不盡人意之處。對于以經濟學、社會學為核心的社會科學研究來說,其問題主要是失之于“實”,忽略了都市的文化層面或文化的精神價值內涵,這是作為實證科學的社會科學研究的必然表現。而以大眾文化、審美文化、文化批評為主流的人文學科研究,其問題則在于失之于“虛”,它們掩蓋了都市文化繁華表象背后的本質或深層結構,充其量只能生產出各種時尚化了的知識與趣味。由此可以得出兩點認識:(一) 盡管兩種話語都可以揭示出當代都市文化的某些側面或局部,但又都是不全面的,因而不可能指望依靠兩者之中的任何一者去建立一門具有相對嚴密的學科形態及較為純粹的學理價值的都市文化理論;(二) 這也帶來積極的啟示,即,要想完成解釋都市現實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論與思想任務,必須在努力吸收以經濟學、社會學為核心的社會科學和以大眾文化、審美文化、文化批評為主流的人文學科等學術資源的同時,又能夠通過理論創新在這兩大話語譜系之間建構出一種對話、交流的知識生產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在知識結構與學科框架上為當代都市文化學科的誕生準備好充足的條件、奠定下堅實的基礎。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座橋梁,以打通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在分類框架與學術傳統上固有的各種障礙。
從中國當代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實際狀況特別是就中國當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具體語境看,我們認為,只有文藝學、美學最適合做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的橋梁,這可以從原理框架與經驗研究兩方面加以闡釋與論證。
從原理框架的角度,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中國文藝學從一開始就不是只關涉原理與知識生產的純學術,它的一個具有理論基礎性質的命題即“文學是人學”。這個命題盡管初看起來沒什么問題,但如果從邏輯上嚴格考究,則直接混淆了“文學”與“人學”在本體存在、知識譜系與學科形態上的重要差異,以是之故,在文藝學近百年的學科建設與學術研究中,與“文學”關系最密切的形式、審美、文學語言、文本結構等純粹學術問題是相當邊緣化的,相反卻是作為“人學”在文學藝術領域中直接表現的階級性、社會性、意識形態、生產與消費等外部研究一直是主流話語。對此中是非盡管難以一概而論,但這種學科形態與學術傳統,給中國文藝學賦予了相當濃厚的社會科學屬性與功能,則是無須做更多論述的。由此帶來的一個直接影響是,在文藝學與經濟學、社會學之間并沒有過于森嚴的學科壁壘。在當代都市化的背景下,由于“文學”之“文”已發展為“都市文學”或“都市文化”,而“人學”之“人”也搖身一變為與農夫、小家碧玉等傳統生命主體很不相同的“都市人”,因而從中推出“都市文化學是研究都市人的學問”,也是不存在學理障礙的。其次,從美學學科的原型結構看,在康德哲學體系中,審美(判斷力)一直是知識(純粹理性)與倫理(實踐理性)之間的橋梁。康德在《判斷力批判》的序言中,也把這個“判斷力原理”稱為“謎樣的東西”。對此正如勞承萬的闡釋:“構成謎的是矛盾的雙方。一方面,判斷力是一個‘先驗原理’,它能夠‘運用于對世界本體的認識’,‘同時開示著對實踐理性有利的展望’,這似是邏輯理性之類的東西;另一方面,它又能對主體產生‘愉快及不快情緒’,盡管不是直接的關系。康德補充說,‘從這些概念(即認識中的諸概念——引者)永不能引申出一個對于愉快及不愉快情緒的直接結論來’。……這就構成了審美判斷的特殊性質。”[5] (p123) 引申一下,如果說純粹理性是一切社會科學最必要的主體條件,實踐理性是一切人文學科最深刻的價值基礎,就不難推出,以判斷力為學術對象與起點的美學研究——它一方面與認識論的概念、邏輯等有聯系,另一方面又與倫理學的欲求、價值等相牽連——正是關注主體價值建構的人文學科與注重經驗事實闡釋的社會科學之間最具合法性的中介與橋梁。從學理上講,以文藝學、美學為中介,正可以使文藝學固有的“社會—人生”意向與美學固有的“悟性—理性”意向,在當代都市化進程中開拓出新的知識境界與前沿學科形態。進一步說,以文藝學、美學為中介,在都市文化的學理架構中實現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學科交叉建設,在充分保留前者的人文價值與后者的科學精神的基礎上實現兩者的互動,既有助于社會科學擺脫其僵硬的實證本性而變得靈動,也可為人文學科飄邈的審美天性提供真實可靠的地基。在這個新的學術空間中,實現科學性、人文性、審美性的良性循環與互動,催生出一門以當代國際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為研究對象的具有重要理論與現實意義的人文社會科學來,其現實意義也是自不待言的。
從經驗研究的角度看,中國文藝學、美學與都市文化研究的學科親緣性,不僅不偶然,相反還是以相當深厚與為數眾多的經驗研究為根基的。從學科背景上講,中國都市文化研究與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都市文化研究主要隸屬于社會學、人類學、地理學等學科。在中國,盡管在學科分類上都市文化研究最應納入的是社會學之下的文化社會學或其他學科下的藝術設計、城市建筑等,但由于中國學術研究與學科建設的特殊性,從一開始它就與中國文學、特別是其文學批評、文藝學、美學等結下不解之緣。一些西方的社會學家、城市規劃學者,之所以對中國文學學者研究都市文化想不通,原因大概就在這里。
都市文化研究與中國文學的學科淵源,可追溯到當代中國文學研究中的文化研究思潮。在某種意義上講,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運動,是中國文學從自身分化出文化研究的直接原因。中國文學研究的“文化學轉向”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 它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文學創作,對尋根文學的闡釋與評論直接導致了文學批評向文化批評的話語轉型。由于文化批評更關注文學文本背后與外部的東西,如政治、經濟、文化傳統、人種與民族、深層心理結構、性本能等,因而極大地拓展了文學批評的理論思維空間。而對當時以時代背景、思想內容、藝術形式為三項指標的文學批評模式的反感,同時又不滿于簡單運用西方文藝觀念與審美尺度解釋中國文學現象,也是造成文藝批評方式發生變革的重要原因。(二) 在西方文化研究理論的觀念與話語引導下,文藝學、美學研究者不再滿足于做基本理論與純粹學術研究,而是將有關理論成果直接運用于迅速發展變化著的現實世界,于是,非文本的影視網絡、非文學的大眾文化、非藝術的審美文化、非學理的文化消費與文化娛樂、非書齋的日常生活與超級市場,以及與經濟學等密切相關的文化產業、旅游文化等,就或隱或顯、或多或少地成為文藝學、美學的研究對象。在當代中國的文化研究思潮中,文藝學、美學既是其始作俑者,又是其學術重鎮,既掀起了巨大的學術波瀾,也產生了重要的社會影響。舉其要者,如王岳川、王寧、徐賁等人的后現代文化研究,高小康、王德勝、肖鷹等人的大眾文化研究,陶東風、姚文放、王紀仁等人的當代文化研究,吳中杰、陳炎、周憲、李西建等人的審美文化研究,王一川、尹鴻、戴錦華等人的影視文化研究,金元浦、花建等人的文化產業研究,也包括一些新的邊緣學術方向的建設,如童慶炳、李春青等人的文化詩學研究,胡經之的文化美學研究,劉士林的中國詩性文化及江南美學與文化研究,王杰等人的審美人類學研究等。從文藝學、美學學科發展出來的文化研究,在擴展文藝學、美學研究的對象與空間的同時,也使自身的傳統研究方式與評判尺度發生了重要變化。對此中是非盡管至今仍有爭論,但在某種意義上,由于它直接呼應了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是中國當代歷史進程在中國學術研究范式與思潮上的具體反映,因而在生命力與影響力兩方面都是不容忽視的。(三) 它還具體體現為古典文學研究中的文化人類學研究方向。作為中國文學研究的大本營,古典文學研究向以老成持重、傳承有序乃至相對保守為特色。但受“文化學轉向”影響,特別是由于引進了西方文化人類學、現代民俗學等新思維與新方法,在這個原本平靜的領域中也引起了不小的波瀾,以葉舒憲、肖兵等人為代表的中國當代文學人類學派,在“中國文化的人類學破譯”的總名目下,對許多中國古代典籍作了全新的闡釋與評估。盡管其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在打破古典文學相對封閉的學術框架、豐富人們的學術觀念與研究的技術手段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其實,受“文化學轉向”學術思潮的影響,文學的文化研究并不局限在上述二級學科,如當代文學界對都市文學題材的研究,現代文學界對海派、京派文學的研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界對上海與巴黎或其他國際化大都市文學(文化)的比較研究等,盡管道術各有不同,但都殊途同歸于都市。對都市文化研究而言這些也都應予以充分關注與思考。
三、當前都市文化研究的特點與學術淵源
新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也進入到全面發展的新時期。首先,中國現代化的核心更明確地定位在城市化與城市發展上。與此同時,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不僅像北京、上海、廣州等近現代大都市日新月異,一些新的中心性城市也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生長出來。隨著城市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化與城市化開始淡出,各種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乃至于建設世界級大都市群,開始成為中國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目標,這為都市研究的深入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會基礎。其次,都市生活方式與都市文化模式逐漸成為中國當代文化的中心。在都市的新天地中,生存的物質條件與精神環境的巨變,使人們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精神趣味等方面出現了許多重要的變化。都市化進程帶來的新經驗、新思想及新問題,也在尋找一種可以與之相適應的文化理論與解釋框架。與中國當下迅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相比,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與創新顯然滯后了許多。而正是由于都市文化研究本身在學科上的空白,才為在文化研究中獲得一定研究經驗與方法工具的中國文學介入這個新的學科領域提供了契機,其在邏輯上僅是把研究對象從“文化”進一步確定為“都市文化”而已。
從文學學科背景出發研究都市文化,只是晚近十年才發生的學術轉型,現在從任何角度做評價都為時過早,因而,這里僅就其發生過程中的特點與學術淵源略作說明。
當代都市文化研究有三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地緣性。當代都市文化(文學)研究,最突出的特點是集中發生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如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原因是這些城市本身及所處地區的城市化水平高,且與國際大都市的交流與聯系十分密切,生活在這些地區的文學研究者,出于對當代以大都市為中心的城市化進程的親身體驗與學術敏感,率先開拓了以國際化大都市為學術背景的中國文學研究新方向,使城市文學與文化研究成為當代中國文學研究的一個新空間與有機構成部分。
二是延續著文學的文化研究之學脈,在文學批評、文藝學、美學及古典文學研究中,不約而同地出現了都市文化研究話語。早在文學的文化研究中,中國文學的研究對象就發生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其主題即由傳統的鄉村讓位于當代的城市,如文化研究涉及的大眾文化、審美文化、影視文化、文化產業等,本就是當代都市空間最典型的文化形式,只是最初人們未能自覺地意識到這一點而已。隨著當代中國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都市群的初步形成,特別是上海等182座國內大中型城市(截至到2004年)相繼提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目標以后,作為文化研究更高形態的都市文化研究,必然要進入到中國文學的學術框架中。在文學批評方向上,如蔣述卓、李鳳亮等從1996年開始,先后承擔了“城市公民文化素質與現代審美意識培養”(廣東省“九五”社科規劃項目)、“城市公民文化素質與現代人格培養”(國家教委專項任務項目)等科研項目,出版和發表了《城市的想象與呈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文學:涌向都市的潮聲》(《粵海風》1998年第1、2期)等著作與論文,認為城市文學應該成為都市人詩意棲居的精神方式,并提出通過建立城市詩學,從積極的角度肯定都市文學、都市藝術的生產對都市人審美意識、精神人格的塑造作用等。在文藝學、美學方向上,如高小康、劉士林等從1995年開始,將文化研究進一步定位在“文藝與當代城市生活方式研究”(國家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上,高小康發表與出版了《論文藝活動的都市化》(《文學評論》1999年第6期)、《游戲與崇高──文藝的城市化與價值訴求的演變》(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文化市場與文學的發展》(《文藝理論與批評》2003年第3期)等著作與文章,開辟了從城市生活方式角度闡釋文學與文化的新思路。劉士林出版與發表了《闡釋與批判——當代文化消費中的異化與危機》(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文學批評的終結》(《文論報》2000年3月15日)、《90年代的娛樂文化研究》(《東方》2000年第2期,《新華文摘》2000年第8期轉載)、《當代文化趣味的粗俗化》(《天涯》2000年第5期)、《關于城市音樂文化的闡釋語境問題》(《音樂藝術》2003年第2期)、《當代江南都市文化的審美生態問題》(《光明日報》2005年10月11日)等專著與論文,從城市文明與農業文明的比較、文學批評被文化批評取代、文化消費與城市精神再生產、城市文化研究的中國語境、都市文化與審美生態等角度,推動了文化研究在對象上的具體化與在學理上的深入。在古典文學研究中,孫遜、潘建國等從中國古代小說與城市文化、近代小說與晚清上海書局等獨特角度入手,發表了《中國古代小說中的“雙城”意象及其文化蘊涵》(《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中國古代小說中的“東京故事”》(《文學評論》2004年第4期)、《清末上海地區的書局與晚清小說》(《文學遺產》2004年第2期)等論文,在城市生活背景與文化語境中闡釋中國古典小說,為中國古典小說與文學的研究開拓了一個全新的學術空間。
三是以文學為學科背景的都市文化研究具有明顯的前沿學科與交叉學科性質。就前沿性而言,如有學者指出:“都市文化研究具有前沿性,是因為它所面對的各種都市文化經驗與問題幾乎都是前所未有的,許多新問題都是傳統人文社會科學沒有遇到的;有些問題盡管在表面上看與過去的一些歷史現象相似,但由于時代背景和社會基礎結構的巨大變革,這些問題在性質、程度和范圍等方面早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異,這也是在學科建設上之所以要提出‘都市文化學’的根本原因之所在。”[6] 將都市文化研究界定為“一門世界性的前沿學科”,是對中國都市文化研究在學科歸屬上的首次界定,對于其學科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就交叉性而言,以文學研究為學術背景,廣泛借鑒與吸收相關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是中國當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特征。如發表于《學術月刊》2005年第8期的《江南都市文化歷史源流及現代闡釋論綱》,一方面,它不同于對江南文化傳統的文史研究范式,突出了闡釋歷史經驗中的現代性價值,目的是“從城市化進程這個在當代具有全球意義的時代背景出發,通過發掘與探索中國都市文化傳統及其精神遺產的現代性價值,從而為21世紀的中國新文化建設提供一種本土性的理性思想資源”。另一方面,不同于當下一般的大眾文化、審美文化那種宏大研究范式,而是在具體的研究對象上選擇了江南都市文化——這個“以中國民族為生產主體、在本土歷史文化背景中創造出來的都市文化模式”,主旨在于“還原與建構出一種真正屬于中國民族的都市文化的特殊形態與深層結構原理”。[7] 這不僅表現出都市文化研究鮮明的學科交叉性質,同時也在努力探索中國都市文化走向學科獨立的經驗基礎與理論方法。
總之,與西方的城市(都市)研究主要隸屬于社會學、人類學、地理學等不同,中國都市文化研究的學術淵源正在當代中國文學學科的理論建設與學術發展之中。在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以改革開放為主題的現代化運動中,中國文學研究的“文化學轉向”及其成果構成了中國都市文化研究的原始發生形態;而晚近十年開始的以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為社會發展目標的中國城市化進程,則為中國文學研究從文化研究轉向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了物質條件與學理契機。從文學研究到文化研究再到都市文化研究的學術轉型,其現實原因正如恩格斯所說的那樣:“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8] (p505)
[參考文獻]
[1][德]斯賓格勒著,陳曉林譯. 西方的沒落[m]. 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
[2][加拿大]簡·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譯.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m].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
[3]馬克思. 資本論(第1卷)[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勞承萬. 審美的文化選擇[m].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一)專業口徑狹窄
傳統農學專業的學習對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麥、水稻,而北京郊區隨著城鎮建設的發展,三大作物的種植面積逐漸縮小,甚至生長期間需水量較大的水稻已經限制生產,小麥亦改為節水種植。有限的農用土地逐漸被籽種農業和設施農業的興起所占領,傳統農學專業人才應用的舞臺日漸縮小。
(二)專業課程老化
傳統農學專業的骨干課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和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和耕作學課程的學習目標是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面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農作物種植的多元化、生產的機械化、設備的現代化和農業功能的轉化,其學習內容與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漸行漸遠。
(三)實踐教學簡化
學校正向綜合大學轉變,原本在校內的農場、實驗田逐漸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實踐教學遠離教學區,實驗課與理論課在不同場地進行,增大了實驗課的難度和成本,原來每天都要求觀察農作物生長情況的教學安排,在成本約束下,變成了一次,投入時間少,學生學農興趣很難形成。
(四)動手能力弱化
在教學改革“厚基礎”的大背景影響下,專業課時逐漸減少,相應的實踐學時也在減少, 在規定的實踐教學時間內,很難培養學生扎實的實踐技能。實驗課中以驗證性實驗居多,教師無法得到學生掌握實驗技能情況的反饋,學生也以考試能過關的低標準要求自己,導致實驗設計能力差、獨立操作能力差。
二、專業方向與課程體系的改革
針對上述問題,按照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特點和專業教師的業務優勢,經過多方調研和論證,提出了“適合北京需求,培養都市型農業人才”的原則,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專業方向,構建課程體系,增加實踐環節,爭創特色專業。
(一)調整專業方向
農學專業的支撐學科以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為主,作物遺傳育種學科是北京農學院重點建設學科,碩士點之一,以農作物種質創新和新品種選育為特色,先后選育出 6 個小麥品種,6 個玉米品種,4 個小豆品種,2 個大豆品種,師資力量在種子科學方面有優勢。其次,根據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籽種農業將成為北京農業的優勢產業。因此,農學專業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時,將專業學習方向調整為“種子科學與工程”方向。2006 年,又針對北京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拓展專業領域,借助本院園藝學科和北京都市農業研究院(北京農學院)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增設了“觀光農業”的學習方向。至此,農學專業包括:“種子科學與工程”和“觀光農業”兩個學習方向,形成了培養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觀光農業兩個核心產業所需人才的新型農學專業,每年兩個專業方向各招收一個本科生班。農學專業的兩個專業方向直接針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的人才培養,特色鮮明。“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北京籽種產業發展需要的,掌握種子科學與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理論、技能;懂得國內外種子法規、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種子管理部門、種子加工與生產、種子營銷企業等領域和部門,從事新品種選育、種子繁殖生產、種子檢驗、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專業人才;“觀光農業”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掌握觀光休閑農業、設施農業等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觀光園區、農業文化旅游產業、高科技現代農業園區等部門和領域,從事技術指導、規劃設計、項目策劃和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構建新型專業課程體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農學專業課優化整合及骨干課程體系的研究”教改項目的支持下,根據專業學習方向和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并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手段進行深入調整。經過反復修訂,形成了現在的專業課程體系。“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包括:《植物育種學》《種子生物學》《種子生產學》《種子加工與貯藏》《種子檢驗學》《種子法規》《種子經營與管理學》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種子營銷學》《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園藝學概論》《植物種質資源學》《國際貿易學》等。專業課程體系以新品種選育、種子生產、加工、貯藏、質量檢驗、經營管理為主線,涉及種業產業化方方面面的知識;“觀光農業”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為《農業生態學》《植物種質資源學》《觀光農業》《現代農業生產原理與技術》《都市農業發展規劃》《都市型農業評價案例分析》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新農村發展規劃》《現代設施農業》《有機農業》《籽種農業》《農業項目投資與評估》《城市園林與綠化》《觀賞植物裝飾與應用》等,形成了以觀光休閑園區、現代高科技園區建設、管理為主線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均面向北京農業生產需求,很多課程沒有現成教材,任課教師就邊學習、邊總結、邊教學。學生感到學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有用武之地,增強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專業方向和課程體系的設置,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方向,每個學生都有專業特長。
(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為加強實踐環節,在教育部“新世紀高等農林教育改革工程———農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和校內外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02- 2005)教改項目的支持下,將農業生產中常用的技能作為農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形成實踐課程《農事學》教學體系。《農事學》在 2004 年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其配套教材《農事學實踐教程》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該課程改名為《植物科技技能訓練》,成為植科學院所屬農學、園藝、植保專業的基礎實踐課程,該課程從大學第一學期開課直到第四學期,每周 3 個學時。在農學專業兩個新學習方向形成后,又對專業課學習增加實踐環節。原則是專業課學時不變,調整實驗課時和增加教學實習天數,同時安排一些科研實踐、生產訓練和創新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現在的專業課都增加或補充了實踐教學,例如,《植物育種學》課程包括 30 學時理論課、10 學時實驗課和 9 天教學實習;《種子加工與貯藏》課程包括 16 學時理論課、16 學時實驗課和 3 天教學實習;《種子檢驗學》課程包括 8 學時理論課、16 學時實驗課和 3 天教學實習等等。在科研實踐、生產訓練和創新競賽等活動安排上,第四學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參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農問題調查”和“拓展訓練”,在學習專業課之前了解農村、了解農民、了解農業生產。第六學期以畢業論文為主線,學生自由選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參加導師的科研課題活動,完成畢業論文,畢業前答辯。同時組織、鼓勵學生申報市級或校級“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項目課題,通過參與項目研究的方式激發大學生創新與創業熱情,提高科學研究與創業能力,
主管單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成都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4-342X
國內刊號:51-1064/C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1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