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0 05:34:1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語文教育觀,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蘇青教學短論曾提出“放的開,收的籠”的觀點,這不僅使我們感受到語文教學如果僅僅限于課本上的內容,不能夠放的開,就不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不能體現大語文教育觀,收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放”要瞄準靶子,破“的”收兵。常言道“走出去,請進來”,那么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就要做到跳出語文教語文。
一、語文教學要“放得開”
1.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勇于向駁問挑戰,再造形象
我們每講一課,即要緊扣教材內容,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的思維“放的開”。《火燒云》一課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火燒云五彩繽紛的顏色和奇妙變化的形狀。對于這類語文,教學重點放在朗讀欣賞上。教師繪聲繪色地范讀時,不妨讓學生合上書本,閉目想象,循著作者的描寫,使文中的情景在腦海中浮現。這時候,學生思考到的大自然的美也許比老師的分析講解還要豐富,還要迷人。當學生入境生情之后,教師稍加點撥再讓學生自己朗讀品味,此時生動的語言和優美的形象便會融為一體,構成富有詩情話意的藝術境界,令學生心馳神往。如果僅僅能想象到書中所描繪的情景,這還不能算真正“放得開”。鼓勵學生勇于駁問挑戰,標新立異,乃至再造形象,這才是真正的“放得開”。在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積極探索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激發學生大膽求異,積極進行思維發散,勇于駁問,敢于向教科書和現成的結論、答案發難,向同學、向老師、向權威挑戰、多問:“真是如此嗎?”“只是如此嗎?”并去積極探究。對學生即使不恰當的駁問、發難和新解,師生不能嘲笑,對其膽量、意識和精神要給予充分肯定,熱情鼓勵。這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注意語文與其它學科間相關知識的聯系
我們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為例,介紹伽利略的事跡,文章表現了他的勇敢創新、獻身精神、敢于向亞里斯多得挑戰,最終事實戰勝謬論,那么這一課不僅要使同學們懂得伽利略的精神,更要了解到文中所敘述的物理知識,不同重量的同一物體在同一高度同時著地。《撈鐵牛》一課講的是宋代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鐵牛打撈上來的事,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成就以及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這里就要運用到水的浮力的知識,可見聯系自然科學知識對理解文章的主題起了極好的作用。
二、跳出語文教語文
1.跳出教材教語文
教材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是教師指導學生獲得知識的憑證,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憑借。而語文教學質量不高與多年來多數教師把語文教材當作唯一的憑借是相關的。他們認為幾本教材是學生一切知識獲得、能力培養的“唯一寶庫”,“大語文教育觀”、“多元化教材觀”一直無法滲透于全體教師的頭腦之中,當然多數語文教師不能“跳出語文教語文”多數教師把“教參”的說明、要求當作金科玉律,嚴格恪守,如講讀課文要三學時、閱讀課文要一學時等。實質上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狀況可發現,有些課文根本不需要三課時,但教師們不去改革,按部就班,怎能不費時、低效!一學期只教單單的一冊書,家庭作業寫這這一冊書,學生的語文能力能形成嗎?哪些教師設身處地地思索過這些困惑多年的問題?所以說許多教師是在缺乏創造革新的精神下來教書,缺少省時、高效、盡可能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多信息的意識。因此,語文教師應主動跳出教材教語文,將教材從單一跳到多元,跳到屬于每位學生的多元,學生才會擁有一個真正創造的世界。
2.讓學生主動參與學語文
“跳出語文教語文”最重要的一點是改變陳舊教法中老師說了算,學生按照老師的思路走,不把全體學生當“人”待的狀況,真正從“人的發展”、“個性”的角度選擇教學方法。語文教師在每個學期內都把課文教完了,學生也把教材學完了,為什么學生的語文水平不高呢?是因為這些學生是被老師牽者被動的學語文,不是自己主動參與,所以學習的興趣得不到培養、創造潛能得不到激發。陳舊的老模式、幾十年不變的教法把學生教得“枯燥乏味”、“負擔沉重”。
語文究竟怎么教,怎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我以為葉圣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今后不需要教”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是最重要的指導原則。“教學”顧名思義,應該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不可偏廢。教什么,怎么教都要從“學”的實際出發,關鍵是教學生“學”,教得學生“愛學”,“會學”學生學得主動,有能動性,才能舉一反三。否則,單有教師的積極性,學生處于應付的被動狀態,教學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有過釣魚經驗或看過釣魚的人都知道釣魚人的勁頭或是癮頭,他能夠起早貪黑、不畏酷暑,雖辛苦卻樂此不疲,什么原因?就是因為有興趣,學習語文也是一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此言雖小,可以喻大。學習是艱苦的,同時也蘊藏著無窮的樂趣。片面強調苦學,是曲解苦學。學習當然要吃苦,怕吃苦,貪安逸,不下功夫,是學不好的。但吃苦,要吃的是地方;下功夫,要下在點子上。把學習當作是不得不應付的差事,被動地學就苦,苦不堪言;學得主動則苦中有樂,其樂無窮。掌握前人積聚的知識財富,需要記憶,更需要心領神會。強制和灌輸,只能使學生厭倦學習,扼殺求知的積極性。《學記》上說“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教師有啟發之責、激發之任。
2 教給方法
在激發起學生的高漲熱情之后,關鍵就是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
欲探討“樸素教育觀”,就得先從“樸素”二字說起。《說文》曰:“樸,樹皮也”,厚重的樹皮不加雕琢,呈現出最初最質樸的面貌。“素,生帛也,”帛布未加染色,呈現出原料最初的模樣。大概有人會以為,“樸素”就是原始,甚至就是落后。其實不然,大自然才是最偉大的藝術家,它的創造,包含豐富的哲思和底蘊。而人類的所有偉大創造,則無不在對大自然的了解與模仿中得以完成。一言以蔽之,就是“道法自然”。《莊子》云“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樸素”不僅是人類創造的起點,亦是人類創造的終點。“大巧若拙”,深得要旨。
教育的目標是什么?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筆者認為,教育的最終目標,不外乎一個“美”字。只有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美”,才能在陶冶學生情緒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然后讓他們感受發現創造之美,以此完成一個“美”的循環。那既然美的極致是“樸素”,那么“樸素教育”作為教育的最高準則就似乎就是順理成章了。
最好的教育方式又是什么?我們因為經常去談論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而且經常把這二者對立起來卻少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是素質教育?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素”就是“樸素”,“質”就是“質樸”,從這個意思上來說,素質教育基本等同于樸素教育,所以說,所謂樸素教育,就是教育者利用一切手段去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天性,然后去創造獨一無二的自己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尋找人類及自身初心與質樸的過程。
在所有的學科中,語文,無疑是離學生的性靈最近的學科。語文教育所承擔的素質教育任務無疑也是最重要的。(這也是語文之所以成為基礎教育學科的最重要原因)。既然如此,在語文教育與教學中貫徹“樸素教育”,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近幾年來我們語文的教育教學越來越呈現功利化的色彩。重技巧而輕思維,重應試而輕素質。誠然,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上比以往有了相當大的改觀,但由于觀念上缺乏自上而下的改變,再加上考試指揮棒等因素的影響,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僅沒有真正走上素質教育的道路,反而更加浮躁與功利。就我省而言,考試內容增設了先秦諸子的孔孟以及文學名著等內容,這原本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但由于考試題目設置的相對機械,從而導致了教學中投機取巧的行為比比皆是。我們對孔孟思想中那些最質樸的內容缺少深入的解讀,對文學名著中體現出來的人類思想中的天真之美更是缺少進一步的挖掘。其實,對一個高中生而言,僅僅掌握文化經典中一些相對表面甚至是膚淺的內容遠遠是不夠的,這不利于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更不利于我們去培養他們熱愛中華文化的情感。提出“中國夢”的偉大構想,這“萬里”的第一步,就是要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引導我們的下一代去認識中華文化中最質樸,最具“天真之氣”的部分,真正把“樸素教育觀”貫徹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去。
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在語文教育教學中去貫徹“樸素教育觀”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一些嘗試與探索:
1 感受漢字的古樸之美,挖掘漢字的文化底蘊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亦是我們感受人類精神文明的工具。是我們的祖先最偉大最重要的發明,是中華文化燦爛的基石。是我們語言教育教學中的基礎。漢字所體現出來的那種質樸之美,更是我們炎黃子孫取之不盡的文化泉源。然而,我們現在的漢字教學卻存在著只重今義不重古義,只重詞語解讀不重單字釋義的問題。造成學生對漢字詞語的理解不夠深入,運用不夠靈活的狀況。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就很難避免漢字簡化這一敏感的話題。的確,漢字的簡化對簡便及規范漢字書寫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也難以避免的產生了若干問題:一是造成漢字的本意不清,二是造成理解的混亂。另外,在漢字教學特別是古漢語實詞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在漢字詞義的演變上多下一點功夫,讓學生加深對字義理解的同時,深刻感受漢字的古樸之美,從而培養他們學國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激情。
2 理解經典著作中的“天真之氣”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明代著名文學家張岱說過,“人無癖不可與之交,以其無天真之氣也。”可見一個人具備“天真之氣”的重要性。一個人具備了“天真之氣”他才具備了一種超越功利的創造性。古今中外,所有人類的文化成果,無一不是天才懷揣“赤子之心”的偉大創造。然而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上加難。因為它要求我們首先在知識面的拓展以及閱讀品質的提升上要有所作為。量變必定產生質變,通過解讀經典作品里的“天真之氣”,我們不僅強化了語言教學的美育效果,而且還活躍我們的思維。
3 強調“獨抒靈性”的寫作原則
教育其實就是對人的教育,但是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教育已經開始放棄了育人的目的和責任,人的教育在慢慢的被忽視,而相反則是更加的重視專業和知識的教育。而如果教育一旦真正的離開了人本身,那么教育也就離開了人的精神或者是人的靈魂,如果從嚴格意義上講的話這樣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其實教育就是對人的靈魂的教育,而不是現在的對于那些理智的認知和知識的堆積。如果是從這方面來講的話,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本質特征就是它具有一定的人文主義,而人文主義的教育觀念也是不可能從教育當中抽離出來的,它在教育當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性的地位。
一、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簡單介紹
我國教育從古時候到現在,一直都是非常重視人文主義教育。人文主義教育主要就是指對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培養的教育,而人文素養主要有包括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識,而這兩者當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養當中的靈魂和精神。人文精神主要就是指以人來做為主題,以文化的構建來做為底蘊,然后以意義的追求來做為指向的人的生命發展、生命確立以及生命體現的原理和法則。如果沒有人文情懷或者是人文精神的滲透和定向的話,那么認為只是也就成為了理性的知識,只有當人文精神孕育在人文知識當中的時候,才可以使得認為只是轉換成為人文情懷和人文情感。
二、中職院校當中語文教學的目標以及人文主義教學現狀的描述
中職院校當中語文教學的目標。在中職院校當中,語文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漢語語言文學方面的理解、欣賞、閱讀以及表達的能力,重要的教學內容就是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和累積人文知識,從而來增強學生駕馭祖國文字和語言的能力,使得他們的文學修養能夠有一定的提高,最終讓語文教育可以在培養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才的過程當中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在中職院校當中,語文的教學目標除了要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培養之外,還應該要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對于人文精神的教育應該要加強,應該要將人類比較優秀的文化成果轉化成為學生內在的修養、氣質和人格,同時培養出學生高尚的人格情操,使得學生的身心能夠得到協調發展。
中職院校當中語文教學人文主義教育的現狀。通過中職院校語文教學的現狀可以發現,人文主義教育的理論構建還是比較的落后,很多人對于中職院校當中語文教學的人文主義教育內容、方法、目標以及要求等都還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共識。現在很多的中職院校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以就業來做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來做為主線,主要強調的就是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對于培養和教育學生的人文素質重視程度還不夠,很多的中職院校在進行人文教育的時候過于的簡單化、程序化和活動化,在建設學生的生命人格以及塑造學生的人文精神方面還是比較的缺失。
三、對中職語文教學當中人文主義內涵的介紹
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的過程當中,同時也是在豐富和增長自己的知識,培養自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陶冶自己的情操。語文除了是一種工具之外,它還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構成,如果是從語文的功能來看的話,語文它其實就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和交際的工具,對價值觀念、文化精神以及人類的文化成果進行承載,同時對情感和思想進行傳達。所以在語文的教學當中,人文性主要就包含了下面兩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語文教育的內容是具有人文性。在語文的教育過程當中,主要的內容就包括了豐富的思想性。而這個思想性又主要包含了自然事理、人生理想、社會倫理、哲學原理、良好習慣、思想方法以及民族意識等,它是一個非常廣的范疇。處理豐富的思想性之外,語文教育的主要內容還包含了情感的意向性,在語文的教材當中,凝聚了很多人類豐富的情感以及個性的心理品質,比如悲歡離愁、喜怒哀樂、愛情、友情、情親、理智感、正義感以及興趣、個性、氣質、性格、意志、動機等;語文教育的主要內容還包含有美感性,在語文的教材當中,包含了很多的文質都很美的文章和作品,這些作品和文章就包含了美的各種形態和各個領域。在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不能夠只是重視形式和知識,對于人文性的一些內容應該要更加的重視,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要堅持用課本當中的真善美去對學生的人格境界進行培養,從而使得學生的心靈能夠得到更加美好的豐富,而學生的人格也能夠塑造的更加的健全。
其次就是中職語文的教學方式具有人文性。在語文的教學當中,主體和客體并不是兩個對立的存在,它們之間應該是相互交融的趨勢,語文教學當中的主體應該要積極的去調動自身的思想和情感才能夠更好的融入到客體當中,從而才能夠真正的去理解客體,而且在客體當中存在的情感也會滲透到主體當中,所以和其他的學科相比較,語文這門學科對于感悟和想象則看得更加的重要。在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當中,雖然不用去面對升學的壓力,這樣就是對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多少擺脫了應試教育的影響,但是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并沒有能夠在教育的改革當中改變之前的教育模式,很多都是采用的普通高中的教學模式。所以中職院校應該要結合著自身的一些特點,來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重新的定位和審視。
四、在中職語文教學當中實施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措施
要想在中職語文教學當中很好的體現出人文性,也就意味著在語文的課堂教學當中應該要凸顯出教師的人文關懷,要體現出對于學生文化個性的重視,從而使得語文的課堂教學能夠充滿人道、人情、人性的教育。在一個比較民主和寬松的環境當中,教師應該要喚醒和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和倡導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樹立起良好的以人為本的觀念,對每一個學生都應該要信任和重視。在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當中,采用人文主義教育觀念主要可以從手段的運用、教學的方法、語文的教材以及教師本身這樣幾個方面來進行實施。
五、結束語
在中職的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應該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以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要從社會的實際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用一些合適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從而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能力,最終使得學生的人格能夠得到比較健全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錢曉華.中職教師的“人文主義”教育[J].經營管理者,2013,18:351-352.
[2]鄭露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的中職語文課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3]黃菊妹.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4.
社會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了精神世界的劇烈變化,理性與情感、思想與信仰、價值觀念與道德標準都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面臨著精神世界的種種挑戰,我國語文教育如何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實現人文關懷,為成長中的受教群體營造精神上的家園,是當下眾多教育學專家及一線教師共同關注的課題。從現實生活角度進行語文教育探究,無論是對我國的語文教育還是對學生自身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以生活世界為依托的語文教育內涵及意義
1.內涵
以生活為依托的語文教育應將語文教學同生活緊密相連,并從生活觀角度實現語文的人文性教學。具體而言,教師在語文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應加強對受教群體的重視與關注,了解并尊重不同學生的個體特性,引導加強對生活各方面的經歷與體驗;充分發揮語文的學科優勢,利用多種不同方式使學生關注語文知識與生活的相互聯系,并使其明了語文學習對于現實生活及自我提升的重要意義,調節與平衡語文教學、現實生活、教學雙方之間的相互關系,啟發受教者進行自主體驗、認知、感悟并促進彼此之間的相互交流以全面提升綜合素養,學會明辨賞析真、善、美,鍛煉創新實踐能力,為個體在未來生活中的自我提升及美好生活構建創造更多的可能。
2.意義
以生活世界為依托的語文教育在具有豐富內涵的同時也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理論及現實意義。對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及創新實踐能力的提升有積極作用,同時也能夠有效推動語文教育目標的實現,對教育教學作用的充分發揮有重要的意義。
(1)語文教育價值的發揮
只有以生活世界為依托展開語文教學,將語文知識的傳授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關注受教者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同體驗,才能有目的地激發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調動內在學習動機,受教者才有可能在課堂內及生活中主動學習并應用各種語文知識,我國的語文教學也才能發揮出自身的工具性價值[1];只有以生活世界為依托進行文化傳播,才能展現并發揮中華文化的博大及包容性,學生的自我意識才能得到更深層次的激發,才能在精神層面感受到中華文化深遠厚重的人文氣息,而只有經歷了文化對靈魂與精神的長久浸染和熏陶,學生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升華及品格性情的陶冶,而語文教育也通過這一過程得到了更充分的發揮。
(2)輔助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以生活世界為依托的語文教育將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教育時空,對學生現實生活的關注將使教育更能夠觸及到學生的深層次情感,使其得到情感的全新體驗、心靈的更高感悟,以更博大的教學姿態激發出教學雙方的參與熱情,調動師生的自主性,提升教與學的效率,使受教者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并能夠熟練應用語文知識技能,最終達到學生母語語言文化素養全面提升的教學目的,在此基礎上,學生也能夠進行對自身的多層次多方向探究,學會如何看待和尊重生命、熱愛并營造生活,積極尋求精神層面的良善美好,創造個體的存在價值。
(3)還原語文教學的本真情態
以生活世界為依托的語文教育能夠淡化傳統語文教育中師生雙方的地位,展現教學雙方作為獨立個體的完整狀態,營造更為平等和諧、氛圍融洽的教學環境,使教師與學生能夠在平等自由的心態下進行精神層面的交流與探討,挖掘母語文化中的精粹,分享不同個體在生活中對于語文的不同體會,并在此過程中相互提高,為語文課堂賦予不一樣的生命活力,實現語文教學的良性動態循環,還原語文教學最本真的情態。
二、以生活世界為依托的語文教育原則
1.以人為主體的教育任務
生活世界的主體之一是人,人在生活中不斷發展并完善自我,以生活世界為依托的教育目標是人的培養[2]。作為主要教育科目的語文必須將育人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在此基礎上發揮語文區別于其他學科的作用。
以生活世界為依托的語文教育教學,無論是淺層次的知識技能傳授,亦或是更深層次的文化傳承與精神發展,都應始終堅持以人為主體的最終教學目標,以培養人格健全、精神健康并具有高綜合文化素養和自主創造能力的人才為教育任務。
2.語文教育的和諧性
在現實的生活世界中,人是主體,因此強調的和諧性代指人與生活世界中的對象之間的適度平衡,具體而言就是人與他人、自我、社會、自然之間的相互適應。以生活世界為依托的語文教育應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民主關系的搭建,使課內教學融洽而充滿活力。以和諧原則為前提的語文教育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能夠取得最大程度的消減,進而能夠做到真實而積極的、不同情感與精神的相互交流。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進行文學認知與感悟提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提升自我并體味如何實現與他人、自然及社會和自我之間的和諧發展。
3.語文教育的體驗性
體驗是人在現實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一種存在形式,缺乏體驗的個體無法具有情感的共鳴、精神的升華及智慧的啟迪。體驗是對生活的融入和思考,是人賴以生存發展的必要手段。語文教學同時也是學生用以感悟和理解語文文字及語言中深刻意義的重要途徑。以生活世界為依托的語文教學需要堅持以體驗性原則引導學生對課內文本進行深層次的領悟,挖掘隱藏在文字深處的藝術魅力,與創作者產生跨越時空的精神交流,拓寬精神視野。自我表達需要建立在體驗的基礎之上,作為母語語言學科,如果缺乏真實體驗,學生將失去創作靈氣與熱情,因此,堅持體驗原則,引導學生體驗、品位生活中的細節,是我國語文教育教學的應有之義[3]。
三、以生活世界為依托的語文教育策略
1.加強語文教學的體驗性
以生活世界為依托的語文教育教學內容不能僅限于學生對知識技能的認知和理解,同時更要重視受教者在現實生活中的體驗、感悟及實踐,積極尋求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并能夠實現主動的自我個性構建。因此,語文教育并摒棄傳統上機械、單調的知識技能傳授模式,使學生能夠以心感悟,用情感體驗、捕捉生活中的瞬間。語文教學是由教師、受教者、文學知識以相互交融和促進的形式而構成的復雜體系,作為受教者的學生只有以自主體驗的方式才能適應這一體系,而如若缺乏了體驗性的教學過程,文學知識中的精神內涵則很難被學生內化吸收。因此,語文教育應采取情境塑造、誦讀加強、課外實踐等多種不同形式的活動課程以強化教學中的體驗性內容。
語文教學的活動課程是教育生活化的最佳體現形式,學校應重視并適當增加活動課程的開設,教師引導學生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學習、學校教育與社會現實狀況、課內傳授經驗與個體實際經歷相互結合,不斷拓展語文教育教學界限,使其能夠與社會相互融合,并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學習語文知識、語言技能,促使學生提升母語能力,通過生活化的語文教育這一途徑使學生個性得到培養、人格得到完善和健全。可充分發揮學校及有關教師的優勢,深入挖掘校園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創辦特色文化活動,積極開設文學選修課程,定期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文化文學知識講座,營造活躍的生活化語文學習氣氛,引導并鼓勵學生組建學習小組或文學團體,積極開展科學而有計劃性的社會調查、書法比賽、校刊編制等實踐活動。以對社會和生活的關注為突破口,進行開放性的語文教育教學;以實踐為手段為學生鍛煉自身所學知識技能創造條件,逐漸培養和樹立學生在語文學科上的自信心。
2.淡化課堂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界限
現實生活是文學的來源,因此我國的語文教育不能脫離對學生現實生活的關注而獨立存在[4]。要實現語文教育的價值、充分發揮其作用,教師應將課內知識延展并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世界,以生活與文學知識的對比調動學生的探索興趣,促進其思想觀念、情感意識的自主激發。因此,教師應轉變舊有教學形式,通過音樂、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將課內涉及到的文學內容以更為生動而形象的方式展現到學生面前,淡化生活與課堂間的界限,將抽象的黑白文字與形象的生活美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發現文學中、生活里及在二者交匯處的精神價值和內涵,在此基礎上發散思維,自由想象,以生活為依托為課堂注入生命的氣息,并以課堂為考據關注并改造現實生活。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內容或多或少都與生活有著聯系,《蘭亭集序》描繪了歡聚宴飲的樂趣,《雨霖鈴》(寒蟬凄切)敘述了離別的愁緒與不舍,《荷塘月色》展現了自然的美好,《邊城》則真切展示了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特有的風俗面貌。顯而易見,語文教學以課文為起點延展向了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延展過程中具有了無限的開放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課文內容的人文性質進行挖掘,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課文內容的生活化加工處理,在教授過程中將書本內容與受教者個人經歷、現實生活及心情感觸等因素相互聯系,啟發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在課本藍圖的指導下重構情境,在情境范圍內指導學生對課本知識做更為深入的感知,進而提出并解決問題。組織學生對有關內容進行探討,在課堂內容結束之后指導學生針對所學知識及自身感悟進行總結性報告,總匯、歸納知識要點,加深理解領悟,同時對報告中的謬誤進行及時修正,使學生真正有所感悟和獲取,滿足受教者的精神生活需要,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關注和學習熱情,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引導。
3.賦予語文教學以活力
語文教學要實現教育價值,培養全面、真實、具有高度文學修養和個人素質的學生人才,就必須改變舊式刻板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教學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為課堂教學賦予生命活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并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平等交流,分享情感經歷、思想理念,并依據不同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映射特點進行適度引導和點撥。適當減少說教性內容,為學生創造更大的自我發展空間。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觀念闡述,在交流中實現對同一文學作品的多元化解讀;推動學生自主解決疑難問題,使其有機會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加深對知識內容的理解;針對學生的誤解及偏差應引導其追根溯源、自我發現并進行糾正,以加深對自我思維及知識內容的領悟。
語文教學要具有更多的活力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化語文學習中的樂趣,可以組織開展例如即興口頭作文、續寫改寫等多種不同形式的課堂小練習,強化競爭意識,增強受教者的參與興趣和語文學習熱情;在課本基礎上進行內容拓展,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文過程中,組織學生通過雜志、網絡等方式搜集有關《紅樓夢》中主要人物形象評析的文章,并進行小組探討;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在學習《荷塘月色》、《雨巷》等具有較強抒情性文章時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與課文相呼應的畫面及音樂,使學生能夠以更為形象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學習抽象性課文內容,在視覺與聽覺的多重刺激下感受課文傳遞的情感內涵,活躍課內氣氛,提高課堂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生活化處理必須堅持以課內教學內容為主、生活內容為輔的原則,掌握尺度,不能因過于追求創新形式的而忽略生活化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要堅持教師的指導性地位和作用,整體把握學生語文學習的均衡需求。
作為母語學科,語文同生活世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語文教學只有以生活世界為依托才能使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迷人多彩,體會生命、感悟生活,引導學生自我完善并實現精神的升華。
參考文獻
[1] 王平亞,何小忠.生活世界理論視野下的課堂教學及其回歸路徑[J].教育科學論壇,2011(9).
[2] 宋園園.尋找失落的精神家園――大學語文教育滑坡的原因及解決途徑[J].探索與爭鳴,2012(4).
[3] 魏婷婷.“生活化”,還是“語文化”?――培智學校生活語文的理性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1(4).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95-3712(2014)07-0022-02[作者簡介]葉徐婷(1992―),女,廣西南寧人,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對外漢語專業2011級在讀本科生。
于漪,畢業于復旦大學教育系,從教授歷史轉行投入教授語文,成為語文教育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她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語文教壇上的一顆新星,更是21世紀語文教壇上不朽的明星!就正如她自己所述:“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1]從教近60年,于漪對語文教育有著“宗教般的虔誠”,教育是她的生命,學生是她的全部。在教壇上她被公認為“教書育人”的代名詞,而她在教育教學生涯中卻在不斷地探索和學習。《于漪與教育教學求索》較為完整地闡述了于漪的教學理念和語文教育思想。于漪對語文教學的認識,包括語文的性質觀、語文的教學觀,以及語文學習的興趣說等,都啟發著當代語文教師去培養和要求自己。
從她的語文教育理念中,筆者認識到,正如語文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一樣,語文教師的培養目標也應該有對應的三個維度(專業性與人文性、教育性與德育性、情感性與藝術性)。
一、語文的性質觀與語文教師的專業性和人文性
關于語文學科性質的討論,一直眾說紛紜。于漪在探索這一問題時提出了“人文說”。在《弘揚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中,她明確提出,語文不但有鮮明的工具屬性,而且有鮮明的人文屬性。語文教育的基本特點應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沒有人文,就沒有語言這個工具;舍棄人文,就無法掌握語言這個工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對于今天的語文學科定位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2]如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也正式提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3]
正是這樣的性質觀,亦決定了語文教師的性質。語文教師應該是專業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語文的教育應是語言知識的教育,更應是思想素質的教育。專業性決定了不是任何人都能成為語文教師,他必須有扎實的文字、文學、文化功底。人文性決定了死讀書的人亦不能成為語文教師。真正的語文教師更應該具有獨特和開放的思維,應該具有從單純的知識中抽離出來的能力,應能帶給學生更多人文性的思考。中學語文課程的性質要求學生要增強和提高語文素養,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養。所以,作為在校師范生的我們,在培養學生之前,自身必須做到專業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不僅僅要積累和建立語文教師所必備的知識結構和體系,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培養自我人文素養。除了所學的中文專業的系統的學科知識及教育相關的學科知識之外,作為語文學科的師范生,需要在學習、生活中慢慢培養一種語文情懷和素養。
二、語文的教學觀與語文教師的教育性和德育性
于漪的語文教學觀是“教文育人”,即是語文教學的目的觀。于漪“教文育人”的觀點就是指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人。語文學科就是要樹立“育人”大目標,既教文又育人,要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語文教學“教文育人”的大目標又是建立在“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之上,建立在時代的要求和使命意識之上,建立在語文教學培養目標的整體性之上的。
這樣的教學觀決定了教學過程絕對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記的過程,而應是一個人的綜合素養形成的過程。于漪在接受《中國教育報》采訪時曾經提到過:“如果只是教書,那么你就是教書匠、知識的二傳手。不忘記教書的目的是育人,這是大目標。”[1]這樣的教學觀更決定了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應該是教育性和德育性相結合的。即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具備教書育人的能力和道德素養,懂得從文本出發,教會學生為人處事,促進學生在精神道德上的升華。所以,當下作為學生的我們既要學知識更要學習做人。知識指導告訴我們如何做一個大寫的“人”,更告訴我們如何在道德層面上培養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和道德修養,當我們走向教師崗位的時候,我們才懂得如何教書育人,如何去實現語文教學過程教育的全面化。
三、語文教學的興趣說與語文教師的情感性和藝術性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的欲望。于漪強調的興趣觀是一種“情趣觀”,強調情感在引導學生學習興趣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學生能否有效地進行語文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因素。而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引導,更是教師用情感去美化文本、感化學生的一個過程,只有真正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了情感的體驗和感悟,學生才能有所獲,才能產生興趣。
這便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師應該是情感性與藝術性的結合。正如呂叔湘先生所說:“語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4]把情感融入語文教學中,才能讓語文綻放美麗;把藝術融入語文教學,才能讓語文彰顯魅力。有了情感性,才能充分體現語文教育的精華所在;有了藝術性,才能有效地運用一系列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從何而來?藝術又從何而來?于漪說:“情是文章內在的、固有的,貴在咀嚼語言文字,深有領悟,教師只有自己真正動情,才能以情感染學生。”[5]所以,我們只有自己真正解讀了文本,咀嚼其內在意味,融入真實的感情,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體現出情感性與藝術。
教育是對受教育者身心發展施加的影響,而語文教育是中國人的母語教育,是對受教育者全面而最根本的影響。語文課程改革有幾大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其目的在于充分實現語文教育的價值和意義,更實現語文教育改革的立體化、全面化。伴隨著教育改革,未來的語文教師該如何培養和發展自己,是一個值得每一位師范生思考的問題。
于漪的語文教育教學理念,給予我們思考和啟示的是語文教師培養目標應有這樣三個維度:專業性與人文性、德育性與靈活性、情感性與藝術性。這也正對應了語文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語文教學的性質和最終目的決定了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性質和素養。所以,從教育的根本出發,從語文教育改革的精神出發,從語文教學目標出發,才能知道我們該如何發展和培養自己。
參考文獻:
[1]張瀅,于漪:育無止境愛滿天下[N].中國教育報,2010-10-15(3).
[2]于漪.弘揚人文,改革弊端[J].語文學習,1995(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教育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健康的發展。教育的實質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動將人類科學的、道德的、審美的、勞動的等方面的文化成就轉化為自身較為全面的素質并將其發展,當代學生面臨的課題不僅僅是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做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肩負的使命是責無旁貸的。
1 情感投資,以愛結情,用知識點亮心靈。
情感是世上最美的一種感情,它像美麗的鮮花開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教師付出真情,學生就會回報真心,“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努力營造民主和諧、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共同感悟學生的成長歷程。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經常深入到班級,與同學們一起搞衛生、做游戲、侃大山,說故事。時間久了,自然會贏得學生的信任,把你當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話也愿對你說,發生了爭論請你評判。對于你的話,他們愛聽且堅信不疑。使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于無聲處聽驚雷”的效果,我堅信:事在人為,唯其難,方能見真功夫。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語文教師更應該是一個多面手,不僅語言表達能力要強,而且語言神態,舉手投足更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用他那對課文的透徹理解,用他那滲透情感的語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動作,將學生帶入到預想的境界,在挖掘出課文的內涵,表現出課文的特色;用新鮮的活水澆灌求知的心靈,用靈動的智慧音符去彈奏學生的“心靈之樂”。語文教學與學生實際聯系緊密,如“語言、品質、交往、寫作”能力等的培養,都與學生的成長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要誘發學生情感,抓住生活感受,讓學生用心去體會每一步成長經歷,撥動學生心弦,引起情感共鳴;在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廣度上,力求做到巧妙安排,精心構思,使學生心情舒暢、精神飽滿,主動吸收知識,增長才華,接受教育;學生親自上“舞臺”,練習技藝,激發學習興趣,使枯燥的語文課變為“心靈塑造工程”,學生的獲得必然是巨大而終身受益的。
2 提高自身修養,彰顯人格魅力。
古人云:“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是啊,“傳道、授業、解惑”,就是古人為教師定下的職責范圍。為人師多年經歷使我感受到,教師的職責應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其中,身體力行是不可或缺的,因為身教重于言教。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視身教。他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此,孔子向我們昭示了一條為人師者的真諦――身教重于言教。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誨人不倦的愛生態度,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道德追求,才能使學生心悅誠服。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否則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對學生理想和道德教育只能是空談。教師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價值觀念、行為取向等方面,為學生樹立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言行一致,為人正直,用自己的浩然正氣影響學生,征服學生。
當今社會是一個以現代化科學知識為基礎的信息社會,人類面臨著科學技術加速發展和急劇變革的挑戰,教師要改變觀念,跟上時代步伐,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注意吸收當代最新科技成果,掌握更多更廣的知識,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扎實的講寫基本功,還必須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鉆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挖掘新的教學方式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勤奮好學,努力做到知識淵博,業務精湛。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應手,才能使學生產生敬重感,自覺自愿接受教育和指導。
教師的威信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并非是一成不變的。由此要鞏固自己形成的威信,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要有坦蕩的胸懷,實事求是的態度,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嚴于律己,用良好的情感,崇高的道德去關愛每一個學生,正確合理的運用自己的威信,言行一致,不斷進取,身正為范,做學生的榜樣。
3 教書育人,重在德育。
一、問題的提出
大學語文作為高等院校的基礎性學科,其旨在通過語文的智育目標、德育目標、美育目標等提升大學生的語言技能及語文素養。轉型時期大學語文教育仍存在如教材內容安排不合理、課堂教學未與社會實踐緊密掛鉤、教學模式安排不科學單一等不足。創新大學語文教育也是實現教育面向現代化的重要要求。基于此,本文擬將立足于高等教育管理這一視角,探尋大學語文教育存有的缺陷以找出完善大學語文教育的路徑。
二、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學語文教育的困境
(一)教材內容設置不盡合理:重人文內容而輕技能培養
從現有大學語文教育的教材安排看,詩歌占有最大比例,其次才是散文、小說及戲劇。詩歌作為最富有人文精神與審美情趣的文學形式,融合了文化、道德、情感、美學等人文精神,而詩歌之外的散文及小說也蘊藏了豐富的人文關懷。這些舉措都將大學語文教育重點置于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誠然,這樣的教材安排擴展了大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大學生的綜合素養,然而,其也漠視了大學語文教育提高大學生語文技能這一教育目標。[1]語文素質不僅僅意指文學素養,也包括對學生表達能力等的提高。近年來,大學語文教育對提升大學生的語言基本能力認知不充分,對大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質不夠重視。具體表現為學生的寫作水平差、表達措辭不規范、語法不過關等方面。個別學生應用寫作水平極差,對于申請書、簡單的會議記錄等都無法合格完成。總而言之,大學語文教育不僅要重視對大學生文學性、人文性的滲透,也應關注對其知識性、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二)語文教學未與社會實踐緊密掛鉤
課堂教學應立足于社會實踐,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脫離了社會實踐的大學語文教育難以實現其教育目標。長期以來,大學語文教育僅拘泥于課堂教學,大學生將過多精力投入于課本內容,缺乏社會生活的磨煉,也鮮少提煉對生活的感悟,更無從談及將課堂教學延伸到生活實踐。大學生一心只讀圣賢書而不聞窗外事,缺乏生活感悟和社會歷練,大學生往往難以感悟作者的寫作情懷及文章深遠的立意,也無法深化自身的人文素養,感受時代的發展脈搏。大學生生活于封閉的象牙塔,未能深刻、廣泛地體驗社會生活。語文作為一門人文社會科學,與社會實踐應緊密聯系。拒絕社會生活抽象地開展語文教育,語文教育即成為無源之水,這也背離了語文教育的宗旨。[2]
(三)教學模式的安排不科學
大學語文教育當下依然延續封閉、陳舊的教學模式,即以課堂教育為核心手段,以教師為重點;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大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提升;重視大學生的理論素養,忽視大學生的實踐能力;開拓意識及應用能力匱乏等等,所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大學生的思維空間,挫傷其學習語文的熱情和興趣,學生儼然成為知識傳授的接收器,其主觀能動性大大削弱。另外,語文教學過程固守單一模式,圍繞教學大綱設置教學框架,無以發揮教師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嚴重削弱了學生學學語文的熱情。最后,是教學方法的單一,主要采取傳授型方式,課堂重點鎖定為對教材的講解,甚少關注學生的情感意識及其心理活動,學生對于大學語文的學習儼然處于被動狀態,學習潛能難以得到充分釋放,教學效果自不待言。
三、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學語文教育的出路
(一)提高學生應用語文能力的路徑
1.注重語文基礎知識
注重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是語文教育乃至其他一切課程學習的基礎。針對上述大學生并未掌握、熟練運用語文學科基礎知識的現狀,建議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增加相關內容。考慮到這些知識大多已在中學語文課堂講解過,故不必再專門占用過多課時來講授,而只需在平時的課堂授課時,將遇到的此類問題作出針對性講解即可。具體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提問,通過提問讓學生溫故而知新;二是講解,爭取在短時間內準確地詮釋該概念;三是舉例,通過實例來鞏固、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消化吸收。
2.采用模擬教學法
于日常教學中,常常碰到有的同學語文人文知識較好,但運用能力較差的情況。這主要是由于長期以來語文教育工作者忽視培養大學生語文素質及語文能力而導致,脫離了社會實踐的語文教育必然削弱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有鑒于此,筆者建議采取模擬教學,讓學生模擬作為社會實踐中的某一角色,親身體驗這一角色所承擔的工作任務。例如,其可以模擬擔任某一單位的文職,對此應相應提高其語文應用文的寫作能力,如熟練掌握通知、廣告、會議記錄、海報、啟事等應用文體寫作。此外,還應提高學生的語法知識,使其在文章寫作中保證字詞、句法等方面過關。模擬教學法一個關鍵的目的是通過給學生施壓,從而強化其主動學習的動機。明顯的危機感有助于大學生自覺將自身所學與未來的職業規劃相聯系,從而有針對性提升其應對能力。
3.強化語言表達訓練
鑒于語文教學實踐中,忽視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故而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在語文課堂上鼓勵學生養成大聲朗讀的習慣。通過朗讀,人的各器官能相互作用,借用眼睛、耳朵、嘴巴、大腦等的相互調節作用,促進學生對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尤其是對于那些意境深邃、文筆優美的美文,更應注重朗讀的作用,在潛移默化的訓練中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3]其次,提供學生即興發言的機會。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前預設一些問題,通過針對性提問,讓學生在課堂即興回答。最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如辯論賽、演講比賽等,培養學生臨場應急發揮能力。
(二)大學語文教育與社會實踐相適應的路徑
1.發揮校園文化的重要作用
校園文化具有感召性、廣泛性、吸引性的特點,應致力于構建先進文化,為大學生提供積極健康、格調高雅的校園環境,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有助于大學語文教育目標的真正實現。具體可采取以下途徑: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將課內教育延伸到課外教學。例如,可以組織詩歌朗誦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該類活動,它有利于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大學語文課程所特有的美學思想、完善自身的情感意志、提升自身的精神品格。此外,還可舉辦辯論賽,或者邀請學界著名專家等來校進行講座,開拓學生的視野,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讓學生各抒己見,從而使得學生自覺將大學語文課程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相互聯系,為成為社會有用人才奠基。
2.強化課堂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聯系
語文教育亟需與社會發展保持密切聯系,縮小課堂和生活之間的距離,處理好語文課堂學習與生活語文兩者之間的關系。有鑒于此,筆者建議可利用好寒暑假的時間,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深入體驗社會生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及歷史使命感,提升學生的自我教育及自我修養,促進學生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增強學生與勞動人民之間的情誼,鼓勵學生胸懷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理想及抱負。還可建議學生將所見所感寫成文章的形式,并利用課后時間,組織學生互相交流,有利于學生將生活與學習相互聯系,在生活的熏陶下,不斷提升自身的語文素質,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質。
(三)創新大學語文教學方法的路徑
1.發揮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人具有情感屬性,健康正面的情感有利于促進人的學習質量及創新欲望,通過有效、合理的調動,能激發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情感,這也正是大學語文教育人文關懷的內在意蘊。語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應重點把握以下幾方面。首先,應重點把握學生的情感因素。應著力于改變以往將重心放置于對教材與教法的研究上,力求突破以教學為中心而漠視學生的情感關懷的單一模式。其次,還應重視教師本身的情感因素對語文教育的影響。教育本身是一項互動的行為,教師如若能以積極的情感投入教學,必然有利于為學生創造明朗健康的學習氣氛,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師的世界觀、品性以及對生活的態度,無不深刻影響著學生。再次,利用大量貼近生活的文學作品,在這種人文關懷的啟發下,可以滋養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思考,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其與社會和諧關系的構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2.更新教育觀念及轉變教學方法
大學語文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要致力于改變現有大學語文教育的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模式要實現從填鴨式到啟發式的轉變,教師不能作為單一的主角,而應引導學生發揮作為教育過程主體的角色。教師應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予以其能動性處理問題的機會。對學生有所困惑的問題,教師也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應通過啟發、引導、提示的方式,促進學生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完善。此外,考試作為評價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的一種途徑,大學語文教育中傳統的考試方式多以閉卷形式為主,考慮到語文教學的情感性、審美性、形象性和滲透性等特點,難以有唯一的答案,對于主觀題也難以回答對或錯,對此,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如可采取課堂回答加分的方式,改變以閉卷考試考核、評價學生所學情況的單一模式。
結語
總而言之,為創新高等教育管理下的大學語文教育,首先,通過注重語文基礎知識、采用模擬教學法、強化語言表達訓練以提高學生應用語文的能力;其次,通過發揮校園文化的重要作用、強化課堂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聯系以實現大學語文教育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系;再次,通過發揮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更新教育觀念及轉變教學方法的方式以創新大學語文教學方法。語
參考文獻
長期以來,我國中學語文教育理論研究領域缺乏權威性統一研究機構。作為民間學術團體、中語界唯一的全國性研究機構——全國中語會及地方各級中語會,近些年來由于受諸多社會因素的制約,它在中學語文教育理論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響呈弱化趨勢。不少基層中語會實際上早已形同虛設。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所屬教研室的專業教研人員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雜事務,忙于各類考務而難以專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線教師中的不少人或因學術造詣、理論修養的力不從心,或因條件所限而難以使研究趨向深入。在眾多的語文教學專業期刊中,真正能在語文教育理論研究上獨樹一幟的也屈指可數。于是,中學語文教育理論研究在宏觀上呈“散兵游勇”狀,在微觀上呈“人自為戰”狀,既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研究導向中心,也沒有形成頗具實力的研究陣容,當然也就難以使語文教育理論研究系統化,使之走向整體性與高層次。
2、語文教育理論研究內容(課題)的無序與模糊
就整體看,新時期以來的語文教育研究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從專家到教師,都想在攻克語文教育這一難題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樹。但是,如果對近十幾年來語文教育理論研究現狀作冷靜的觀察與思考,即可發現,在這理論研究空前活躍的另一面,卻又給人以濃重的撲朔迷離之感,面對令人頭暈目眩的語文教育思想,一方面是理論研究者各執一辭,認定自己的觀念是“五岳獨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線工作的語文教師多數對此難以接受且深感無所適從。今天強調布魯姆目標分類教學的著手成春,明天宣揚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的神奇妙用;今天說語文教育要以德育為主,明天稱語文教育要以工具性為重;今天說語文教育要限制科學主義,弘揚人文主義,明天講語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與發展語文能力同步。對寫作教學有研究的,認定寫作是語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對閱讀教學有探索的,強調閱讀能力是語文能力的核心內容。甚至在教材的選文比例問題上,直到今天仍然爭執不休。有人堅持當代語文教材要削減文言文分量,有人則認為教材選文要以文言文為主。時至今日,只要認真閱讀各類語文報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專家學者的大作),我們仍然會強烈地感受到各種語文教育觀念的無序與模糊。面對這樣一種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來,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語文到底該怎么教?語文教師到底該如何當?那將是怎樣一種場面呢?筆者在此絕無非難學術上的百家爭鳴之意(筆者也曾涉獵其中)。學術昌明,從來都是有益無害的。只是認為,在這曠日持久、莫衷一是的爭鳴之中與爭鳴之后,語文教育理論研究界沒有一個中心機構來對這些學術性見解進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的篩選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當一部分語文教師(包括相當一部分研究人員)難以發現這異彩紛呈的各種學術觀念之間的內在聯系,更難以使這些零散的教育理論觀念臻于整飭。結果,它們也就很難對語文教育實踐起具體而有效的指導作用,有時甚至會對實踐產生誤導。我們完全可以靜心想一想,長期以來,各類專業報刊上發表的語文教育理論文章怎一個“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確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然而,遺憾的是,這些文章發表之后,充其量或則由權威報刊轉而載之,或則引起部分讀者當時情感上的共鳴和認識上的趨同,然而時過境遷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煙消云散了。這不能不說是語文教育理論研究的重大損失,這種零散、無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變,損失仍然會繼續下去。
3、對語文教育專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單向性
若干年來,中學語文教育理論研究界對葉圣陶、呂叔湘以及于漪、魏書生等許多專家學者的語文教育思想和語文教學藝術進行了熱烈的研究。但時至今日,還僅僅限于對這些專家學者的單(縱)向研究——研究一個個具體對象的語文教育思想或語文教學藝術,卻沒有對其進行橫向的比較、分析、綜合與提煉。這就出現了一個令人十分遺憾甚至尷尬的現象:盡管中國近現代語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們卻至今沒有能夠使之融會貫通,使之珠聯璧合,進而使之成為建構當代中國語文教育理論體系的基石,成為指導當代中國語文教學實踐的指南。這樣下去,中學語文教學就永遠不會形成合力,也就永遠不會有突破性的進展。
4、語文教育理論研究過程中的功利主義傾向
若干年來,語文教育理論如同其他社會科學領域的理論研究一樣,存在著一種理論功利主義傾向。一方面,某些所謂高層次理論文章并非來自直接或間接的語文教育實踐,而是源于某些理論研究者的“純智力”,往好處說,它們只是一種語文教育理論研究領域的“貴族文化”,是一種堆砌新辭、大而不當的“思辨哲學”;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極端,它們只是一種夸大的、帶有不少主觀想象和虛構成份的直接經驗或實踐過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無力進行)切中肯綮的理論闡發。這兩類文章給人的總體感受是華而不實。許多時候,它既不像作者與整個中語界教師群體的娓娓而談,也不像作者與語文教師個體的思想(學術)交流,而仿佛是作者旁若無人般的自言自語。這樣的文章,或則曇花一現,或則自賞孤芳,實在沒有什么研究和實踐價值。
語文教育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文素質教育觀。二十一世紀是科技文化高度發達的新世紀,對人才的要求更強更高。教師要認識到,中學生是有著自己獨特個性、愛好、情感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維、能感知的活生生的人,這是教育的根本出發點。認識到這一點,才會在自己的教學中尊重學生、鼓勵學生、激發和信任學生;才會想方設法地發揮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創造性;才會注重它們的道德品質以及人格養成的教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才會引導他們去發現和形成自己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使他們達到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生活的素質教育的目標。使其成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語文能力及其他各種能力均衡發展的現代人。
二、提高教師的人文思想素養
要想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首先就要求語文教師要以批判的精神變革已有的思維方式,要改變自身那些狹隘的思維方法,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加強人文思想史的學習和借鑒、探索和研究,從而具備較高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方面的相關知識和思想素養。如對人類古今中外優秀的文明文化、先進思想、傳統美德的深刻認識、理解、思考和把握,還應具備對知識進行整合的能力,還要研究文化社會學、教育哲學、現代教學理論等。這樣,教師才能具備較強的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的先進思想和教育觀念,能夠甚至善于創設具有張揚自己教學個性和教學風格,培養學生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活動,能深刻認識和深入發掘語文教材中所蘊涵的人文思想因素,善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民主管理等大力弘揚人文精神、人文思想。通過學生不斷的積累、熏陶和感悟,逐步引導和培養學生形成自己的正確、健康、積極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使之成為個性獨立、人格完善、全面發展的新世紀新時代的優秀人才。這樣才能使語文教育以“人”為核心并向外輻射,從而將語文教育推向一個新階段。
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
漢語不是單純的符號系統,它有深厚的文化歷史積淀和獨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只有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人文素質教育因素,才能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思想。在人文知識的含量上,語文學科具得天獨厚的優勢:有豐富的文學知識,也有大量的社會知識;有斑斕的藝術鑒賞,也有精彩的科學小品;有古代的燦爛成就,也有當今的前沿學術,真可謂包羅萬象。而其間閃現的人文之光,正是照耀學生精神世界的智慧之光,引領學生遠航抵達成功彼岸的巍巍燈塔。其間流淌的崇高的人文精神乳汁,也正是哺育學生健康成長的心靈食糧。教師在教學中,在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除了挖掘出課本作品中人文精神外,還可以結合教材及時向學生介紹相關的人文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健全學生的人格,強化學生的責任感,激發學生的愛國心。例如,讀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讓學生深切體會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進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讀馮驥才的《珍珠鳥》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豐富內涵,讓學生思考人與動物、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應怎樣和平相處。人文的閱讀應該是思想的閱讀、思想的觸動,久而久之,便營造成了學生的精神家園。
四、使課堂教學煥發人文精神
課堂是最主要的陣地,語文教師應以語文訓練為主線,以人文精神為中心,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語文活動課等多種形式和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多采用啟發式、討論式、點撥式、導讀式、自主式以及研究性學習等方式,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進行多類型、全方位的師生對話,注重師生雙向交流。從學生的接受性學習轉變為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和主人,旨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尊重學生個性和見解,鼓勵學生不懼權威,大膽質疑問難、思考研究、探索創新,敢于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人文思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擔任編導、引導、指導和調控的角色,成為學生創造之路的引路人。人文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討論、對話、實踐、反省中建構自己的價值,形成自己對文化的選擇。既尊重學生的主動性,又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體會到思辨的樂趣,形成獨特的思辨文化,使課堂教學煥發人文精神。語文教學中如果能達到學生主動地去發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也就形成了人的世界觀。 轉貼于
五、充分利用課余時間
在課余時間,語文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把有限的時間用在讀書上。讀古詩讀古文,讀時文讀名著,讀傳記讀人生。真正感受文本,感受語文。
1、誦讀古詩詞。
唐詩宋詞中,愛國精神、民族氣節、友好和睦、憂國憂民、建功立業、堅持和維護統一、反對分裂和投降、英勇獻身、安邦治國、鞭撻黑暗、同情人民、蔑視權貴、追求自由、樂觀豁達等,這些思想精神,與學校的德育內容是一致的。學習唐詩宋詞能讓學生在文學藝術的熏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感化。
2、關注當代名家名作。
當代作家如賈平凹、莫言、畢淑敏、余秋雨、史鐵生等,大都顯示出大師或準大師的手筆。他們的一批代表作品,視角獨特,主旨深邃,語言鮮活,是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觀。近年中高考選用了許多的文質兼美的散文、隨筆等作為閱讀材料,這些作品關注人文,頌揚善人、善行、善事、善德,崇尚美、熱愛美、贊揚美、追求美……因此,語文教學應關注文學的當代性,樹立當代意識。同時,更重要的是將當代文學更多地引進到語文課堂,援引當代文學的例子,用這樣的語言活水,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與鑒賞能力。
3、廣泛涉獵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著作。
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除感性的文學形象的潛移默化外,還須拓寬視野,閱讀純文學以外的書籍。如果閱讀中缺少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所謂“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只會是殘缺不全的。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