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2 21:33: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視覺藝術教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目前,崇尚物質享受和高消費的享樂主義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通過無處不在的傳播媒體的渲染,借助視覺符號的大量運用,已經暢通無阻地滲透、貫穿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憑借當代傳媒的推波助瀾,我們的文化工業初具規模,文化消費市場已經形成。由于資本的介入和操縱,商品化邏輯的無限擴張,大眾的拜物主義傾向日益顯著。與此同時,西方“后現代主義”的文化思潮也隨著當代傳媒技術優勢的不斷強化而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念。隨著西方后現代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傳統“深度”模式的消解,“后現代”一語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陳詞濫調。傳統的藝術理論和藝術觀念遭遇“審美泡沫”的圍困,傳統的美學理念喪失了為我們的生存賦予意義的功能。傳統的藝術立場事實上已經和當下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總體氛圍格格不入。關于這一點,許江先生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感慨之言:“……對繪畫的詩意微妙的品味,對文學的傾心閱讀,讓位給了圖像的快速瀏覽和奇觀化的感官刺激。讀圖代替了品畫,代替了美感,刺激震驚代替了凝視沉思,進而戲謔惡搞代替了詩意與思想的浸潤,低俗嬉戲代替了品位的追求。”①顯然,當代審美經驗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改變,“低界契合”的審美時尚消解了具有相對穩定及深刻理性內容的審美理想。
當下,消費文化正在成為大眾文化的主流,視覺藝術產品生產和消費的非審美動機往往占據主導地位,滿足娛樂性的感官需要動機首當其沖,娛樂化的視覺傳媒產品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必需。在技術性生產與復制的類型化的審美經驗和審美情感的同化作用下,大眾的心理和感性嚴重物化,審美成為一種客體的、物質的、量化的存在。在視覺傳播的審美刺激機制作用下,傳媒精心策劃和倡導的“審美時尚”與“理想生活”已經成為大眾的文化摹本和生活藍圖。有目共睹,媒體正是通過大量生產以“明星”或“成功人士”為代表的具有召喚性結構的“偶像商品”,利用作為偶像符號的不斷刺激來提高受眾對于“傳媒高峰體驗”的心理依賴。在媒體的蓄意誘導以及普遍存在的從眾心理的雙重作用下,大眾的消費欲望走向非理性的盲目膨脹。在媒體所刻意建構的虛擬世界里,一切都轉化為形象與符號。傳媒產品給大眾提供了夢想、體驗、參與和互動的巨大空間,其中的視覺內容具有強大的形象要素包容性和身份認同感。在文化工業大量制造的虛擬影像的包圍中,大眾對商品的符號價值趨之若鶩。
雖然,所有這些真實可感的社會文化圖景的種種變異不能全部歸之于傳媒,但卻全都與當代傳媒所營造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總體氛圍息息相關。無論從理論上講還是從事實上看,審美取向的趨同與盲從意味著審美理想的放棄和主體性的喪失,娛樂性感官刺激的依賴勢必斷送文化品格的提升,追逐符號價值的欲望膨脹不可避免地加劇了人格結構的貧乏。歸根結底,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決定視覺藝術產品的文化特征和價值取向。價值取向的異化和扭曲必然危及社會文化的和諧與健康,破壞視覺文化藝術可持續發展的維系。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的墮落直指教育的異化。其中,關系重大的核心問題就是視覺藝術教育的社會文化責任問題。不同的文化價值取向體現著不同的社會價值觀,當代傳媒語境下視覺文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價值取向無疑就是社會價值觀問題的重要線索。
二、視覺文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價值取向問題
藝術生產不同于一般的產品生產,藝術消費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費。一般而言,人的文化價值追求反映了從主體方面的需要與利益角度向文化所提出的價值要求。價值取向的基本內容包括文化價值追求與文化價值標準兩個方面。文化價值追求與文化價值標準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文化價值取向這一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作為文化價值主體,人的文化修養及其自我價值體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環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質。我們必須強調,視覺藝術教育作為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優化人的品質,激發人的潛能和天賦,樹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終極關懷意義的文化理想。
如今,席卷全球的“泛娛樂”化現象不僅充斥于“傳媒娛樂”的視域,并且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社會形態,影響了當代視覺藝術及其教育的文化價值取向。正如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學者和批評家尼爾·波茲曼所指出的那樣:“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致死的物種。”②雖然,大眾對娛樂在生理心理上的天然需求無可非議,但文化產品的生產不能只為娛樂的需要而嘩眾取寵,文化產品的消費不能全面淪落為戲謔、惡搞式的無聊游戲,否則只能造價值的缺失和虛無,導致社會生活中到處出現對文化價值資源的濫用和敗壞現象。
有史以來,視覺藝術從來就不是某種純個人的、超文化或超意識形態的存在。歷史地看,西方“進化論”和“西方中心論”文化觀嚴重地動搖了我們傳統文化的社會基礎,擾亂了歷史文脈傳承的自律性。河清先生指出:“……在西方現代進步觀念的影響下,我們極力地追求“現代”和“當代”。在藝術領域,把西方的“當代藝術”當作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方向。在“時代進步”的名義下,人們輕而易舉地忘卻了文化藝術的地域屬性,以致中國“當代藝術”,首先在文化觀念上就以“世界主義”來否定、排斥自己的文化精神。”③事實上,在藝術教育或視覺傳播的復雜活動過程中,視覺藝術本體價值觀和傳統的藝術立場總是不斷遭遇狹隘的機會主義和進化論的先鋒派觀念的沖擊,不斷強化的“全球化”邏輯更是全面加劇了傳統人文價值的主體立場的萎縮。這種“全球化”理念并非單純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它在文化本質上是直指文化價值取向的同化和對民族文化的顛覆。現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已經帶來了全球化的文化身份危機。
視覺藝術對人類經驗與認識的獨特貢獻是其他人類活動所難以提供的,在建構視覺藝術及其教育的多重價值的復雜活動過程中,堅持維護立足本土的視覺藝術活動的文化主體性價值并積極彰顯視覺藝術的本體價值無疑是我們應有的文化態度。作為涵蓋多重價值的社會文化活動,當代傳媒語境下視覺文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價值取向是不容忽視的社會文化導向問題。在視覺文化藝術范疇確立健康的社會文化導向不僅是視覺藝術教育理應承擔的義務,同樣也應當是藝術生產和藝術消費所共同維護的人文立場。
三、傳媒和視覺藝術教育的文化定位與社會責任
傳媒和視覺藝術教育都是共同推動社會文化發展和繁榮的要素,為了更好地擔負起文化傳播與文化傳承的社會責任,文化定位是關鍵。
視覺藝術的專業教育培養視覺文化藝術產品的生產者,傳媒的商業運作則培育視覺文化藝術產品的消費者,文化藝術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都作為文化價值主體而相互依存。當然,生產者和消費者在社會生活中并非截然不同的社會角色,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不同的社會角色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往往相互轉換。在當代傳媒所構建的視覺文化語境下,視覺藝術產品具有矛盾復雜的多層面的公共精神性質的文化特征,涉及文化的多層次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媒產品承載了越來越多的社會文化功能。人們對傳媒產品的消費需求已經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費行為在滿足生活需要的同時,也是一種文化活動。現在,人們已經普遍習慣于通過各種“傳媒沉浸”體驗來了解世界,傳媒產品讓受眾接受隱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義而滿足其文化上的需求。傳媒作為大眾文化的載體和引導消費的工具,它在文化價值取向方面的媚俗傾向是不爭的事實。毋庸諱言,資本與媒體合謀的根本目標就是無限擴大商品的消費需求。傳媒產品通過符號化的手法打造商品品牌,以娛樂化的手段來強化世俗的號召力。從這個角度看,營利的需要決定了傳媒產品的文化定位。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環境里,許多傳媒產品都在客觀上助長了放望、逃避現實的心理傾向,消解了獨立意識和批判觀念,使受眾在無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文化盡管有娛樂的功能,但娛樂顯然并不能取代文化。
在以學校為主的視覺藝術教育方面,無論是作為專業教育還是普及教育,都是現代意義上的終身教育的一部分。更何況學歷化社會中的泡沫教育現象所反映的教育的異化正成為令人無奈的現實。雖然學院教育作為制度化的專業教育是傳媒所無法替代的,但從終身教育的視角來看,傳媒在視覺素養的普及教育作用方面與學院教育相比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畢竟能夠接受規范的專業視覺藝術教育的人數十分有限。無須贅言,文化環境就是社會形態的反映,教育和傳媒的文化定位關系到社會形態的塑造,兩者都有共同構建文化藝術的精神家園和引領大眾的社會文化責任。我們迫切需要從根植于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土壤的主體意識出發,反省并凈化我們的學術研究動機,擺脫工具理性的束縛,關注文化生態環境,在當代傳媒和視覺藝術教育的學術研究領域中培養一種批判性的精神氣質和關懷社會的人文精神。
不可否認,價值觀念沖突并非單純的認識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同時,不同價值觀念之間的交流、寬容、認同甚至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們不能因為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的多樣化事實,就放棄應有的主體立場和責任意識。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媒體與學院在文化價值取向的引導和研究方面都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文化責任。我們應當本著維護視覺文化藝術本體價值的歷史責任感,尊重視覺文化藝術的自律性,義無反顧地追求我們的文化理想。
注釋
許江:《中國當代視覺文化藝術的境遇與責任》,《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05期。
(美)尼爾·波茲曼著,章艷譯:《娛樂至死》,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頁。
在高校各類課程中,書法教學作為一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不但有著鮮明的藝術性和廣泛的實用性,而且自身還蘊藏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在教學中如果注重挖掘這些因素,并恰當地將其融合、滲透在教學當中,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對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大有裨益。
一、大學生書寫危機
本文所指的寫字教育不同于語文教學中的識字、寫字教學,它重視寫字技能的傳授,更注重文化的傳承和對人全面發展的促進,是一門關于漢字書寫的藝術教育,是書法藝術教育的基礎。然而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來臨,電腦的普及,少年兒童從剛開始學習就步入了“鍵盤時代”,鍵盤敲擊取代了手寫漢字,手寫漢字的實用性逐漸降低,鍵盤敲擊的速度越來越快,學生的字卻越寫越難看,經常出現提筆忘字的現象。那些非常熟悉、一觸鍵盤立馬就會從屏幕上閃出來的漢字,竟然不知道怎么寫了。有的學生試卷答得很好,但書寫卻是橫七豎八,更不要說什么美觀了。這樣的情況在中考和高考試卷中比比皆是,甚至某些碩士生、博士生的字寫得也差強人意。
學生的書寫狀況和對待漢字書寫的態度明確地顯現了當前寫字教育所遭遇的尷尬處境――生存危機。寫字教育生存的危機導致的最終結果不僅是一種技能的缺失,更重要的是書寫文化的斷層和傳統文化的后繼無人。
有著幾千年優良傳統的寫字教育在漢字書寫進入了“鍵盤時代”后,已經失去原有的地位。無論是學校、老師、學生還是家長,普遍存在忽視和輕視寫字的現象,“寫字無用論”成為“共識”,寫字教育的生存、發展陷入了困境。
二、書法教育的現實意義
中國漢字源遠流長,書法更以其獨特的“形象意蘊”一直培育著中華文化,并形成獨特的視覺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學”的重要內容,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各種美術之中,以寫字為最高。旁的所沒有的優點,寫字能表現出來。”因此,書寫的意義已超過寫字本身,完全可以上升到對民族文化的認知了解和感情認同上去;書法教育的全過程,也就成為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過程,更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學生通過鑒賞能力的提高,進一步挖掘我國自古至今的優秀文化作品和研究文化內蘊,維護傳承祖國傳統文化的尊嚴,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引導大學生為國家的文化發展建設服務。
書法鑒賞包含著書法技法的練習和掌握。書法的練習首先是心手合一的有意識的行為活動,不但伴隨著注意、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過程,而且一個人的能力、氣質和性格、情緒等均會影響書寫過程,并在筆跡中有所反映。如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王羲之的《蘭亭序》,從《蘭亭序》的字里行間無不讓人感到書圣與好友相聚時的愉悅心情,“那歡快跳躍、瀟灑妍美的行書正是書圣的真情流露,那即興而賦的優美散文,讓人觀后更有心曠神怡、身臨其境之感”。而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為紀念在安史之亂中為國捐軀的侄兒所寫的祭文,祭文令人讀后心生悲愴之感,其書法更有大氣磅礴之勢,字字如石,更是一種悲憤之情的真實寫照。長期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現在的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較弱。練習書法是調節他們心理素質、規范行為的好辦法。古今無數書法家鐘情書藝,涵泳墨池,有著一股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書法教育能使大學生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等不良習氣,養成刻苦耐勞的品質、堅韌不拔的意志,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將書法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增強寫字教育的文化使命感
目前,寫字教育之所以得不到重視,其根源在于不能充分認識寫字教育的重要意義,普遍存在“寫字無用論”的觀念。因此,提高對寫字教育意義的認識、轉變錯誤觀念,增強寫字教育的文化使命感是寫字教育走出困境的前提。傳承文化是我們的責任義務,不論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還是學校領導老師、家長都要對寫字教育的重要意義進行深刻理解,真正在思想上重視起來,把寫字教育提高到傳承文化,培養人的綜合素質的高度上認識,本著為學生負責、為國家負責、為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認清現狀,認識到改變這一現狀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培養大學生的書法興趣
書法教育講究寓書法的美應用于現實,并指導書寫實踐和高雅生活。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書法欣賞能力和一定的書法技能之后,必定會盡力維護已獲得的這些能力,進而加以反復練習,進一步擴充知識,同時提升人文涵養,戒驕戒躁,力求穩重大方、舉止文明。清人沈宗騫認為“筆墨之道,本于性情。凡所以涵養性情者則存之,所以殘缺性情者則去之,自然俗日離而雅可日幾也。”學習書法“不可謂不苦,但都可以使人靜心、調養性情。當人身處喧囂之地,面臨繁雜之事時,習練書法絕不同于遁人山林,也不似一些民間信仰和玄學那樣給人以虛幻的安慰。”因此,書法教育一方面提升了大學生外在精神風貌,打造文明的氣質和形象,另一方面,有利地契合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實施和健康發展。
結束語
書法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有著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辯證關系,借助書法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構成理念,有機地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其契合點在乎學生的健康成長,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提升外在氣質與形象。學生在提高書法鑒賞能力和表現能力的同時,使其思想品德得到升華,如此,即有望達到教書育人的理想境界。
【參考資料】
當前,設計教育不斷強調“當代”和“前瞻”,對地域文化沒有足夠重視,而經濟、文化、信息的日益融合,導致了設計教育模式的概念化和趨同化。在年初,我們針對這一現狀,舉辦了“全國地域化視覺設計與創新學術研討會”。會上很多學者指出:在當今的設計教育中,地域文化是設計教學的重要資源和內容,深入研究地域文化,并結合教學加以有效的利用,有助于設計教育拓寬視野形成自我特色,通過教學檢驗成果,使視覺設計教學真正落實到實處。
一、地域文化與視覺設計的關聯性
設計教學在堅持與時俱進和交流共進的同時,要思考如何利用地域特色,把地域文化和地方傳統放在當代的背景下去呈現。[1]結合地域文化探索設計教學,對于設計院校而言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將地域文化作為特定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不僅有助于開拓自身的教學特色,又可在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地域文化與地域視覺
地域文化指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2]任何一個國家、地區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地理、環境上的差異,必然形成地域之間不同的文化軌跡。
地域視覺指當地著名的,獨具視覺特色的形象與景觀,并被大眾所公認的視覺性標志。[3]地域視覺是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礎之上,通過挖掘、繼承與發展起來的知名品牌。它本身具有個性鮮明,形象突出、差異化的特點,在人們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域視覺以景觀、圖像、符號等形式表現風土人情,文化遺產和自然現象。地域視覺與傳播密不可分,伴隨文化交流,共同提升。因而,地域視覺是再現視覺,直觀表達地域形象,也是視覺創意,從地域文化的觀念上突破,創造新的視覺形象。
(二)地域文化是視覺設計教育的重要資源
加強視覺設計的原創性要從本土化做起,首要關注的是地域文化,因為地域文化的語言和形式都包含特有的風俗習慣、審美觀念及情感心理等,所以地域文化中有許多元素值得我們開發與提取。在教學中有針對性、探究性的考察,收集相關資料、圖片、書籍、實物等,利用圖形創意與符號的延展,進行整合、提升、優化和創新。這樣可以做到教學實踐和市場需求相結合,打造文化創意產業的平臺,將地域文化、設計研發融于教學之中,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地域化視覺設計教學與實踐
(一)地域文化與視覺設計教學的結合
首都北京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遺產,圍繞北京的地域視覺文化特征,我們成功打造了“視覺新北京”項目,形成了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結合設計課程和課題項目特點,將教學理念、知識、能力和實踐融入課程,從專業教學和實際項目出發,強調教學、研發和市場需求的良性互動。學生深入到課題中,學會調研、策劃、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自覺參與教學實踐,達到項目整合、提升、優化和創新目的。
(二)通過項目提升學生創意思維能力
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從地域、信息、視覺、行為及受眾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北京文化中有許多的傳說、故事、典故,在構思上緊緊圍繞主題去擴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視覺圖式。在了解地域視覺的基礎上,抓精、準、特、優,使其成為不斷創新的源泉。現代信息對創意圖形來說承載著更多地內容,在創意上依靠信息做文字與視覺分解。
(三)結合地域文化進行視覺設計研究
在設計教學研究過程中,我們圍繞“視覺新北京”項目,提煉北京地域文化中的典型視覺形象,利用所收集的相關資料、攝影、圖片、書籍、實物等進行整合分析,以現代視覺表現方式創作完成。每人根據自己所選擇的主題系列進行創作。通過“興趣+引導”,“重點+特色”展開深入研究。以全新的視角去體驗名勝古跡、民俗民居、民間工藝、現代建筑、城市風采等。在設計過程中把握文化與時尚融合,原創與心智的并置,圖形創造與符號的啟發,造就新觀念、新特色、新印象、新風格。
三、地域化視覺設計教學案例分析與應用
(一)設計方法的教學
面對地域化視覺形象的教學,主要在課題策略和思維拓展的基礎上尋求相應的設計方法:
1.優化方法
在設計過程中,指導學生將不同的創意一一列出,進行反復優選,通過類比,挑選特點鮮明、個性突出的主題進行設計,優中選優。優化目的在于從創新點上不斷推敲,看是否能達到受眾所需的最佳視覺效果。(圖1、2)
2.比較方法
比較法是集中方案、進行比較和鑒別。對學生設計方案反復比較,找出問題,不斷修改,直到滿意為止。在比較中無法界定時,可深入作品的局部去細化比較。同時,在內容、形式上選擇不同方法綜合比較。(圖3、4)
3.歸納方法
許多創意設計,自身具備較強的藝術性和發散性。歸納目的是將其整合在大的平臺上去創意,把零碎和分散的思路集中起來,形成系統的框架去研發。通過歸納法提出創意的側重點,集中優勢去設計。(圖5)
4.實驗方法
實驗方法強調視覺中有意味的創意形式。通過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的各種實驗性嘗試,將視覺的已知規律與分解特征用在創意圖形中,使它變得理性和邏輯化,所呈現的圖形符號具有重構性與關聯性,在演繹方法驗證的過程中趨于合理。(圖6、7)
(二)表現形式的教學
1.創意性攝影表現
創意攝影是靠光線、影調等技術特點構成了獨自的視覺藝術語言,強化了視覺的吸引力,它有利于捕捉歷史的痕跡,獲取地域的風采。通過攝影培養學生采集素材的習慣,然后完成策劃和有意味的創意,去組合和重新構成,利用數碼技術去進行畫面合成,達到創意攝影的完美表現效果。(圖8)
2.圖形表現
圖形作為視覺的主要語言和表達手段,在設計中突出觀念和視覺效果。創意中,圖形本身作為交流載體,參與溝通方式,傳達主題意圖。圖形的地域性表現,更多地尋找特定情景和典型符號,要求記憶形象,表達思想觀念和行為意圖等。在很大程度上去認知新的圖形與符號。提升到視覺層面上引發關注。(圖9、10)
3.系列表現
系列表現是指一個由概念引發出多種表現形式。首先,可以是相同概念,不同系列風格。其次,可以是相同風格,不同的表現。第三,在相同風格里,去表現概念中的動態變化過程,強調流動的視覺效果。第四,同一主題用相似的手法表現,即可單獨存在,又能組合運用。(圖11)
4.空間表現
在創作上打破二維視覺表現,向三維乃至多維空間尋求創意。利用創意圖形的界面突破原有表現,充分考慮立體結構和空間變化,形成具有景象時空觀念和蒙太奇的表現手法,使情節與情景的結合,用時間隧道去延伸經典故事。借時間與空間的視覺錯位,創造新的意識流,給人以全新的地域視覺感受。
(三)結合地域文化的設計教學研究
在設計教學過程中,針對首都地域視覺形象創新,從解讀性、創意性、主題性三方面進行探討。
1.解讀性
解讀是創意圖形的基本原則,設計中包含許多信息,只有提高解讀能力,獲取圖形認知。從視覺設計中去感受理念、圖形、符號、編排和文字帶來信息性。可讀只是一般理解,要想品味高水平的創意,提高解讀質量十分重要。可讀使視覺傳達結構合理,流程通暢,信息傳達準確。
2.創意性
創意圖形除自身具備地域視覺的傳播功能外,有意味的創意必不可少,如符號的再現,圖形的構成、強化局部,記憶性、紀念性,互動、收藏等,我們主要在以下四點去進行創意:①突出個性創意、視角和細節。②尋求相對準確的原創視覺語言去表現。③創造地域圖形與創意的高品質。④用現代眼光看待中國設計文化與風格等。
3.主題性
在把握可讀和創意的基礎上,依靠主題去延伸設計形式。面對地域視覺文化,主題開發需要選擇典型和優化視覺形象。主題性的設計,把合理的創意與完美的形式有機結合。在主題范圍中,有目的引導,力求達到最佳的整體效果。
四、結語
(一)加強原創,從本土文化做起
我們正在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轉型階段,這一階段設計教育最大的疏失,就是對于學生原創精神、原創能力素質的培養。[4]在設計教學中我們不斷強調創意,但往往會發現“創”的含金量并不高,究其原因是“源”的缺失。在當下,設計教育應立足本土資源和特色開展研究,根據各地的優秀傳統文化,利用地區優勢,深入發掘自己的特色,以“源”探路才是實現設計原創的有效途徑。
(二)運用新的教育資源,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開辟新路
地域文化是設計教學的重要資源,經過“視覺新北京”項目的研發,結合課程教學不斷地運用,有助于設計教育吸納地域文化特色。同時,構建設計轉化平臺,以“視覺新北京”課題,結合首都旅游紀念品市場的需求,開展“北京禮物”的設計研發,使設計教育向產業轉化,為北京旅游品打造新的視覺品牌。
(三)通過教育了解本土文化
地域文化、精髓和特點來自設計者對地區文化的總體體驗。設計之所以豐富多彩,很大程度取決于文化的差異性。因此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特點加以引導,使其深入發掘地域視覺的文化根源,提煉地域文化的視覺特征,這不僅是設計過程,也是學習本土文化,了解中國文化根源的過程。[5]通過地域文化的設計研究,讓學生意識到我們擁有的地域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本土文化的發展動力,對地域文化和視覺設計的探討,將是今后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注釋
[1] 廣州美術學院,2008全國設計教育論壇―“地域性”與“當代性”主題研討會,http:///
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是音樂教育和基礎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屬于音樂教育和教學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研究的內容包括教學原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包含在各類音樂教育和教學的研究成果中。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音樂教育理論的豐富和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研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展,國內外對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研究成果比較豐富。
1.國外研究綜述
國外音樂教育的發展較早,對音樂教育和教學的研究較全面深入。關于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研究大致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1音樂欣賞教學的教材
20世紀初,音樂欣賞教學剛剛在學校音樂教育中興起,面臨兩個問題:一是缺乏適用于學校學生的音樂唱片;二是教師缺乏音樂欣賞教學的經驗。這個時期在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產生了一批音樂欣賞教程和指導用書,如:“音樂欣賞課”(What we hear in music,Faulkner A.S.),“幼童音樂欣賞”(Music appreciation for little children,Klack),“音樂欣賞唱片教學法”(Music appreciation taught by means of phonograph,Kathryn E.S.),“課堂音樂欣賞”(Music appreciation in the school room,Jeedins),等等。這些著作或教材覆蓋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各個階段,加之唱片技術發展,前述音樂欣賞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1.2音樂欣賞教學的教學法
20世紀中期國外產生了許多新的音樂教學法和音樂教育體系,并在世界各國的音樂教學實踐中廣泛實踐和應用,至今仍在學校音樂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關于音樂欣賞的教學法的研究包含在音樂教學法體系中,其基本原則也指導和影響著音樂欣賞教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學法是瑞士的達爾克羅茲教學法、德國的奧爾夫教學法和匈牙利的柯達伊教學法。這些音樂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的產生和傳播,推動了學校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呈現出音樂教育內容與形式的多樣化。由這些教學法產生大量的理論教材和相關的課例研究,例如:“柯達伊教學法:從嬰兒到成人的綜合音樂教育”(The Kodaly method,Choksy,L,1974),“奧爾夫兒童音樂教學法”orff-schulwerk music for children,Orff,C.& Keetman,G,1958),等等。
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的基本原則是:培養學生感知音樂和反映音樂的能力;發展學生內在的音樂感覺,即內在的聽覺和肌肉感;發展學生耳、眼、身體和腦之間進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培養學生大量地儲存聽覺和動決意向的能力。奧爾夫教學法的基本原則是:一切從兒童出發;通過親身實踐,主動學習音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柯達伊教學法的基本原則是:最有效的音樂教育必須從幼兒開始;歌唱是培養音樂素質的最佳途徑;教學中只能采用具有最高遺失價值的民間的和創作的樂曲;音樂應當成為學校的重要的課程;教材和教學順序的安排要充分考慮兒童的接受力和特點。這些教學原則廣泛運用于音樂教學實踐,也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得到充分的應用。
1.3音樂欣賞教學的課程標準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國的學校音樂教育順應教育改革的大潮,進行著系統的、整體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認識音樂課程的價值與應有的地位、研制新的課程標準、設計新的教學體系、實驗新的教學方法、編寫新的教材等。
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國音樂教育者全國大會于1974年制定(1986年修訂再版)的《學校音樂方案:描述和標準》(The school music program:Description and standards)(MENC,1986)。這套標準幾乎覆蓋了學校音樂教育方案中除具體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外的所有方面。此標準中規定的音樂欣賞教學“成就標準”為:小學階段,聽音樂時,用身體動作的反應或節奏樂器表現出對節奏的理解;聽認一些常見的正規管弦樂作品和聲樂作品;使用正確的術語來討論作品的特征;用學生自己的詞匯討論音樂作品的質量;通過唱奏參與音樂;喜愛聽各種類型的音樂;討論并闡述對藝術作品的個人見解等。初中階段,聽認包括各種風格音樂曲目的作曲家和曲名;聽音樂時集中較長的注意力;通過聽覺,分析音樂演奏;使用恰當的音樂術語來分析音樂;分析、比較和對照各種風格與時期的音樂,并借助非語言媒介(例如視覺藝術、律動)等。[1]
1993年,美國政府宣布了《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ion America Art),其重要內容是建立各學科課程的國家標準,作為衡量到2000年各學科內容和成就的質量標準。由此產生了新的音樂教育國家標準,即《藝術教育國家標準》(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MENC,1994)。此標準中規定的音樂欣賞教學“成就標準”為:幼兒園至4年級,學生能夠注意并積極地參與各種長度和難度適宜的音樂的聽賞活動;通過對所聽音樂的描述和答問,表現出他們的音樂感知;在音樂聽賞過程中,通過身體運動,對顯著的音樂特征或特定的音樂發展變化作出反應;在反復聽賞后,對某一作品中音樂諸要素的關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備表達出這種感知的能力;運用學生的聽賞技能,改善他們獨自和集體音樂活動的準確性和表現力等。五年級至八年級,學生能夠注意并積極地參與各種中等長度和難度的音樂聽賞活動;通過對所聽音樂作品內容時間的描述和答問,表現出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在反復聽賞后,對某一作品中音樂諸要素的關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備表達出這種感知的能力等。[2]
總之,國外關于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研究歷史較長,理論比較全面,音樂欣賞教學的發展較成熟,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
2.國內研究綜述
國內音樂教育和教學的研究起步較晚,在借鑒國外音樂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眾多專家和學者的努力探索和廣大音樂教師多年的實踐總結,已取得豐碩成果。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研究一類是以音樂教育研究的組成部分包含在各類音樂教育和教學的研究成果中,另一類是專題研究。
包含在各類音樂教育和教學的研究成果中的音樂欣賞教學研究很多,如:曹理與李樸民的《中學音樂教育》(1987),曹理與崔學榮的《音樂教學設計》(2002),曹理主編的《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2003),金亞文主編的《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2003),張開軍的《音樂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2003),王安國等的《走進課堂――音樂新課程與案例評析》(2003),郭聲健的《音樂教育論》(2004),廖乃雄的《音樂教學法》(2005),吳銳淼編的《中小學音樂教學案例專題研究》(2005),等等。其中,由曹理主編的《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最具代表性,在該書的“音樂欣賞”一節中,全面、詳細地闡述了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欣賞教學的任務和內容、欣賞教學的方法、欣賞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及欣賞教學的課例分析。
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方面的專題研究主要以論文形式呈現在各種音樂和音樂教育期刊上,內容涉及音樂欣賞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案例等方面,研究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以音樂欣賞教學的特性為主要研究內容。這些研究從音樂欣賞的本質、音樂欣賞的基本方式、音樂欣賞的基本原則等方面進行闡述,如:徐惠英的《參與,是音樂欣賞教學的良好方式》,昌繼光的《軟化學科邊緣,提高欣賞水平》,曹理的《音樂欣賞與審美教育》,等等。在《音樂欣賞與審美教育》一文中,作者指出音樂欣賞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感受、體驗、聽賞分析、評價音樂的能力及發展想象力,豐富情感,加深對音樂與文化、歷史關系的理解,是進行審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3]
第二類,以音樂欣賞教學的教學方式、方法為主要研究內容。這些研究文章主要從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評價、教學手段、教材教法等方面進行闡述,如:錢建良的《小學音樂欣賞課中的研究性學習》,尹新榮的《“對話式”音樂欣賞教學》,王加寧的《在欣賞教學中培養“傾聽”音樂的習慣》,等等。在《在欣賞教學中培養“傾聽”音樂的習慣》一文中,作者指出音樂欣賞教學任務是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則有賴于學生傾聽、傾聽、在傾聽的欣賞習慣。[4]
第三類,以音樂欣賞教學的心理學因素為主要研究內容。這些研究主要從音樂欣賞的心理特征、心理因素、心理過程及學生的心理特征等方面進行闡述,如:李慶如的《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情感體驗與表現研究》,蔣笛的《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心理學因素》,等等。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心理學因素》一文中,作者指出在音樂教學體系中,音樂欣賞教學與心理學的聯系尤為緊密,因為音樂欣賞學習過程與音樂欣賞過程一樣,其本身就是一個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種心理功能綜合的動態過程。在進行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時,借鑒一些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音樂心理學等的一般規律,能為音樂教師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指導音樂欣賞教學順利進行。[5]
第四類,以音樂欣賞教學課堂教學設計為主要研究內容。這些研究主要結合新課標和音樂欣賞教學實踐進行教學設計,力求在教學中體現新課標的理念,促進有效的音樂欣賞教學。如:張曉莉的《〈春江花月夜〉音樂欣賞課教學設計》,曹理的《如何選擇教學策略――小學低年級音樂欣賞〈紅綢舞〉教學設計及評析》,羅義亮的《音樂欣賞課的意境設計》,等等。
總之,這些論文對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了分析和研究,對實踐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進行了總結和探討,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對音樂教育教學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際運用價值。研究主要針對音樂欣賞教學某一方面的問題,全面系統研究比較缺乏,根據各個不同地區具體情況的音樂欣賞教學現狀和問題的研究也比較缺乏,理論研究還不夠完善,缺乏系統性和深入性,尤其是新課標下的音樂欣賞教學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摸索,理論研究還有待于完善。
參考文獻:
[1]劉沛.美國音樂教育概況[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2,101.
[2]劉沛.美國音樂教育概況[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2,131.
[3]曹理.音樂欣賞與審美教育[J].課程.教材.教法,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