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8 17:31:1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校美術教學改革,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建立科學的美術教學目標。明確的教學目標對于高校美術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培養學生的美術創造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于美術技法教學,要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學生的美術創造力。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高校美術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不能將把學生培養為繪畫大師作為教學的唯一目標,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審美能力和人文內涵。2.設置合理的美術課程。高校設置美術課程的時候,應當考慮時代對美術人才的要求,改革固有的美術教材內容和美術課程設置。在設置具體的課程時要積極考慮美術專業的特點,將美術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要加強基礎理論課程的設置,學生只有學好基礎理論課程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美術能力。學生不能僅僅學習色彩、素描等基礎課程,也應當學習美術的基本概念、創作規律。高校還應當安排心理學、哲學、中外美術史等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課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3.采用多種美術教學方法。一些教師在美術教學中采用固有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缺乏積極性。高校美術教師應當采用多種美術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新的美術技巧。教師可以使用協作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流動式教學法等教學方法,積極培養學生的美術創造力。現今是多媒體時代,美術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美術教學,利用多媒體豐富的資源幫助學生學習美術,使學生的眼界得到開闊。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契合不同學生心理的教學方式進行美術教學。4.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高校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當加強對學生的美術實踐教學,要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美術能力的全面發展。學校可以聘請具有一定聲望的美術大師進校參與美術實踐教學,將學生的作品交由大師評判,提高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高校美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美術展覽,讓他們領略到不同的美術創作思想。教師也應當多帶領學生進入大自然寫生,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尋找美術靈感,從而培養美術創造力和美術實踐能力。
高校管理部門應當認識到教學改革對于高校美術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應當積極轉變美術教學思路,引入契合時代要求的美術教材。高校美術教師應當積極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尋找新的美術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掌握符合時代要求的美術實踐能力。
作者:高常清 單位:景德鎮學院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新興行業開始崛起,廣告、動漫、藝術設計等以美術為基礎的行業在新技術的引領下有了飛速發展,這些專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因此,社會對應用型和創新型美術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多,美術專業也成為了高校的熱門專業。但是,雖然美術行業有較好的就業前景,但是美術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以及就業后的發展并不是很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高校的擴招,使得美術專業的學生數量大大增加,學生的美術基礎和繪畫技能參差不齊,再加上不少高校的美術教學還沿用以前的模式和方法,導致美術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美術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不高。因此,當前的高校美術教學應當加快改革的步伐,提高教學質量,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培養出符合行業需求的優秀美術專業人才。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藝術教育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學生的就業選擇也更多樣,以往,高校美術教育以培養美術精英為主要的人才培養目標,隨著時代的發展,動漫、廣告、藝術設計等新興行業的崛起,社會需要人才已經由精英型轉變為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應用型美術人才。因此,深化高校美術教學改革,首先要確立人才培養的目標,這個目標是教育教學的出發點,是教學改革的方向,當前,高校美術教育應當確立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和市場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為目標。首先,高校在制定美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前,要展開深入而詳細的調查研究,把握好市場需求和企業的用人要求,不能閉門造車,應當邀請美術等相關行業的技術人員、設計師、工程師等來共同協商和制定教學大綱、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規劃、教學方案,以及就業指導方案等。同時還應當邀請有深厚文化修養、高超繪畫技能、豐富實踐經驗的美術家、設計師等為學校的客座教授,或者邀請他們來學習開展學術講座,幫助學生了解行業的最新發展情況,增加他們的經驗積累。其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等先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了各行各業,使得美術創作和藝術傳播的方式更加多樣,因此,當前的高校美術教學一定要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美術這一藝術形式的現代性,也就是美術的多元化和藝術家應該具有的創新性,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在進行色彩靜物寫生訓練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繪畫技能、色彩運用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先讓學生描摹靜物,掌握色彩的搭配,之后在鼓勵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對靜物寫生進行全新的色彩搭配,促進他們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改善課程結構
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后,我們還應當根據美術院校各個專業的就業方向和發展趨勢來確定教學內容,因此,要實現高校美術教學改革,就要對以往的課程設置進行改革,調整和完善課程結構和教學體系,這樣才能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使人才培養計劃得以順利實施。首先,學校和教師要根據時展的步伐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及時調整美術專業的課程,同時要認識到課程調整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不僅涉及到教學科目的調整,還包括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的調整,但是各項調整都要有一個立足點,即不能忽視和脫離基礎課程,要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和美術教學的原理,對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和改革。其次,當前,現代美術正在朝著分化和綜合兩個方向發展,高校美術教育的課程設置也要做出相應的變化,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加適合市場和企業需求的美術專業人才。表面上看,分化和綜合是兩個相互矛盾的概念,事實上,二者是相互補充、相互包容的。具體來說,為了提高學生的基礎能力,就必須做好課程的分化,讓學生通過分科學習深入掌握相應的美術基礎知識。但是美術知識是相通的,在學習過程中要把這些分科知識掌握主才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在課程設置中,要不斷尋找分化課程與綜合課程的切合點。當前,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就是做好選修課必修課的結合。必修課以提高學生的專業基礎為主要目標,這樣就可以大大促進學生基本能力的掌握;選修課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要目標,同時決不能因為是選修了就降低了教學要求和教學質量。另外,選修課的設置可以綜合考慮學生的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設置選修課的內容和教學形式。在課程設置得到完善之后,教師還要不斷做好課堂教學改革,依據教學目標進行課堂教學。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內涵,提升他們的創造力
藝術與文化是相通的,具備一定的文化底蘊能提升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和鑒賞水平,但是受當前教育制度的影響,藝術生在高考中的文化課分數較低,很多藝術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側重于繪畫技能和技巧的訓練,文化基礎較為薄弱,到了大學,他們仍然認為把專業課學好了,以后的就業就不成問題。事實上,很多藝術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涵蓋歷史、文化、哲學、文學等多個學科,要真正理解這些作品所傳達的內涵、思想、意境、精神,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而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或設計作品,更需要創作者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做后盾和支撐,這樣才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匯到自己的藝術創作當中。如果只是掌握了繪畫技巧而缺乏文化底蘊,那只能稱得上是“匠人”。因此,實現高校美術教學改革的目標,學校和教師還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進而促進他們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的提升。具體來說,高校在做好美術學生專業課教學的同時,要有重點加強學生文化國學等課程教學,切實提升學生文學素養和文化內涵。而且,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啟迪、引導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開放思維和想象力,這是教師美術教學的核心任務。總而言之,如果高校美術教學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不考慮社會和市場的需求,那么我們培養出的人才將無法達到企業的要求,他們以后的就業將面臨很多的困難。因此,對高校美術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根據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來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構建更加合理完善的課程結構,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加大實踐教學,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這樣,才有可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美術人才,才有可能提升高校美術的教學質量。
作者:孫羽田 單位:西安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般來說,報考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其文化知?R水平較低。從高校招生的現狀來看,學生的文化基礎較差成為了具體教學工作開展的最大阻力。鑒于此,在招生選拔上,在相應的制度上應當做好改革工作,挑選優質的生源來進行美術專業的學習。若是按照藝術類專業文化課分數較低的錄取原則,就會導致在美術方面的人才,其文化素養水平較差,阻礙了我國美術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勢必影響了美術方面的藝術活力。另外,作為高校美術學科的教師來說,還應當結合當前社會實際需求,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基礎與特點,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二、加強對于教師的培訓
在任何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作為美術學科的教師,應當及時地了解社會需求狀況,增強自身的專業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參與社會上的設計活動,將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有機結合,努力使得自身成為過硬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從學校層面來說,在師資隊伍的建設方面,應當合理配置好基礎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的比例,并堅持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建立老、中、青三級梯隊,形成合理的教師隊伍格局。另外,學校層面還可以引進其他院校的優秀教師,促進教學理念的溝通與交流,融合多種教學風格,進而合理地開展具體的美術教學活動。最終,形成教學理念先進、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技能過硬的美術學科教師隊伍。
三、合理設置美術課程
進行美術教學活動的改革,具體的課程設置也是其中一個方面。按照具體的美術教學目標,即將學生培養成滿足社會需求的專業美術人才,應當圍繞這一美術教學目標合理、具有針對性地設置美術課程。具體來說,在設置上應當兼顧知識要點與藝術性兩個方面,做到科學與藝術的有機結合。要在具體的教學內容方面,體現出美術的基本概念,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水平;與此同時,還要增加藝術性教育,即著重提升學生欣賞美術的能力與綜合藝術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課程改革中,為了保證基本教學目標的實現,必須加強必修課的建設。同時,為了滿足學生多方面的興趣,還可以合理地開設選修課。通過合理設置相關的美術課程,能夠進一步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四、不斷完善教育教學方法
一、高校美術教學的教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術,而不是提升藝術性
美術本身就是一種抒情達意的藝術表現手段,其中蘊含了作者本身的情感和意志,例如外國藝術家梵高的經典作品《向日葵》等,其表達了一種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之情,其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情感和能量。而中國古典國畫家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就是對他最恰如其分的形容,他的山水畫意境深遠,含義豐富非常有藝術價值。而目前我國的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更注重對學生繪畫技能的培養,而不是引導學生將自身的性格和情緒融入到畫中,尤其是對學生的藝術審美的培養上更為欠缺,因此,學生很可能就在學習的過程中將美術繪畫鍛煉成一種工具性的技能而慢慢失去了其中的藝術性。而藝術性的發展源自學生本身的審美觀的塑造,只有學生的審美能夠提升才能設計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要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鑒賞能力,首先就要讓學生對世界名畫進行不斷的藝術欣賞,尤其是要學習藝術大師們是如何構建整體的布局和如何處理微小的細節,在大局的把握和細節的完善上不斷努力,這樣才可能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
(二)教學內容空洞,不夠豐富
在師資力量的限制下,高校部分教師自身并非是美術大師,所以也沒有掌握如何將學生打造成藝術家的能力,只能不斷的讓學生對藝術家的畫進行模仿和臨摹,在臨摹的過程來發現自身對繪畫技能的不足,例如教師會重點關注學生的線條的流暢度處理、色彩的明暗度處理和色彩的搭配,美術繪畫中的立體感的構建和透視等等技術性問題。其本身的教學內容是非常空洞且單一的,而且藝術是與很多物質相聯系的,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且很多藝術家的藝術靈感就源于對生活的感悟,因此如果教師專注于對學生的技術性培養而并非去實際感受生活的美,就難以鍛煉學生對美的感受。
(三)教學過程缺少對學生學習水平的關注
每個學生對于繪畫美術的天賦不同所以在學習的進度上也會不同,而且部分的學生會有自己喜歡的美術學習方向和學習目標,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關注,那么很可能會破壞某種方向潛在的藝術大師的形成。教師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所有學生的培養均采用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對于這種刻板的教學方式會提不起對學習的興趣,而失去對學習美術的動力。而要改變這種教學狀況首先教師可以給所有的學生來一場隨機測試,給學生提供一次無題目的考核,要求學生按照自身的喜好去繪畫自己喜歡的事物,美術繪畫的類型、手法和技巧均不限,但是要規定一定的考核時間。繪畫是需要構思的,尤其是在一張版面有限的紙上進行構圖,這就對學生的水平有很大的考驗,在規定時間內畫的又快又好的學生就可以看出其本身的天賦和能力比較高。
二、在高校美術教學的創新方式的應用
(一)明確教學定位,提升學生對藝術性的重視度
高校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關注對學生的繪畫技術的培養,那么也只能培養出一個美術工匠而不是美術大師,所以教師要清晰的對美術教育進行定位,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藝術感。藝術感跟技能的相關度并不大,有人能用寥寥幾筆就能勾勒出一張意境豐富的畫,而有的人哪怕把宣紙畫滿也只是涂鴉。藝術有寫實藝術也有虛構的藝術,中國的藝術講究意境,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部分學生的興趣可以往這方面來培養,在構圖中適當的留白能夠增添畫作的藝術感,但是也不要為了留白而留白,要根據自身的需要來進行操作。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美術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繪畫水平進行的了解后再分門別類的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當學生想要提高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藝術感,可以適當去了解國內外與此相關的藝術作品,去鑒賞他人的作品是如何完成構思和繪畫的,在進行有目的的模仿和在模仿過程中不斷創新就是提升藝術的表現。
(二)合理搭配不同的藝術課程
為了提升學生的對美術藝術的審美水平,學校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國內外的美術史,這樣就可以充分了解藝術的進化史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認識水平,其次,可以適當的讓學生更多了解到不同的美術方向,美術本身就有抽象畫和寫實畫之分,在這種基礎上還有素描、水彩、水墨、油畫和實物拼接畫等等,繪畫的品種不同,所以繪畫所需要的繪畫技巧和繪畫工具等等也不相同,但是其中也有相同性,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借鑒其他繪畫的繪畫技巧來進行創新型繪畫,提高藝術的多變性和豐富度。每一種畫法都有自己獨到的技巧,有時候技術的相互融合之間就能產生藝術感,在美術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學習一下藝術大師們是如何進行會化和構思的,尤其是藝術,始終會對大師們進行詳細的傳記描寫,例如西方有一個美術大師的繪畫是利用放大鏡,為媒介工具進行作畫的,碰到進本身,會對實物進行一個放大的扭曲作用,但是由于凸透鏡本身焦距的限制,所以其距離不同放大的效果不同,所產生的扭曲程度也各不相同,作產生出來的藝術效果也不一樣,因此學生可以適當的利用媒介工具進行對美術的繪畫。
(三)豐富高校美術教學方法,尋找出適合學生自己學習的方法
目前教學方式較為單一,都是教師傳授了基本繪畫知識之后,由學生自己去不斷的臨摹練習以提高實際的繪畫能力和技巧,這種教育方式下學生的學習很難進行提升,而要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就要不斷使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例如聯想教學,人的思維在大腦的錯誤提示之下有時會自動的扭曲現實,而這種扭曲的現實本身也是一種獨特的藝術,例如梵高在生命的后期由于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因此繪畫的內容也有一定的扭曲性而呈現特殊的美感,所以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合理的聯想和想象來進行藝術創造,這樣的學習可以會為美術創作放向打開新的大門。其實在更深層次的教學方法上,其實并不一定要照本宣科的將所有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最好的方式還是要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有的學生喜歡畫實物,那么演示法是較為方便的方法;有的學生比較喜歡畫山水國畫,那么冥想法就比較適合這類的學生,鄭板橋在畫竹時胸有成竹,便能下筆成竹。所以首先要了解學生自身喜歡什么類型的美術藝術,在了解的基礎上不斷引導學生去找到自己最合適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四)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一定的實踐教學
美術本身就源于現實且應用于現實,例如遠古時期的圖騰文化、建筑文化、后期的民族風俗繪畫文化、服裝文化等等其中都蘊含著一定藝術,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我國的少數民族、特色風景區、敦煌莫高窟等特色地域進行實地考察并進行寫生等繪畫活動,實踐教學最為客觀真實,也是能夠不斷提升學生對于繪畫學習能力的方式之一,我國的繪畫藝術也是非常豐富而精彩的,而學生就可以在不斷的實踐教學中提升自身對美的認識和學習如何將不同的繪畫藝術融合貫通,不斷磨練自己對藝術的感知度,最終形成自己獨有的美術風格。除了實地的進行實際教學之外,學校也可以跟相關的高級美術室或者美術協會進行合作,這些專業的大師們為學生的繪畫提供一定的幫助,而學生所繪畫出來良好的作品可以放置在美術協會或者美術室進行展覽或者售賣,形成一個雙贏的局面。
三、結語
高校的藝術培養應該是多種方式的,深入淺出的教學,首先教師自身也要不斷與時俱進來吸收更多的美術知識培養自身的藝術感,其次要對學生因材施教,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天賦來分層教學,引入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美術本身的表現方法上也是沒有任何限制的,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的去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種方式,最后不斷練習和不斷創作,最終百煉成鋼。
近年來,由于廣告、動漫和藝術設計等行業的迅速發展,社會對具有扎實美術基礎的優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美術成為高校的熱門專業之一,得到廣大學生群體的追捧。但是,美術專業學生的數量得到極大的提升,教學質量和美術人才的培養方面卻很難得到質的上升。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適應現代化的課堂,學生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抵觸也十分強烈。因此,高校美術教學體系的改革不容忽視。
一、高校美術教學改革中突出問題
1.忽視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美術是一門深奧和具有極大想象創造空間的藝術課程,美術的創造需要源源不斷的靈感和創造力,不僅對學生的繪畫技巧有著較高的要求,還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不能一味抄襲和模仿前人的藝術作品,而沒有自己的體會和意境。而今,由于社會功利和浮夸之風的盛行,尤其是九零年代學生的非主流潮流,導致很多美術專業學生只追求另類和獨特,忽略培養扎實的繪畫功底,不能體會真正的藝術精神和藝術的內涵。高校美術教師很多時候只注重培養學生的繪畫技巧,對學生的個人內涵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重視程度不夠。美術是作者心靈的窗口,能反映作者的思想內涵和藝術修養,因此高校美術教師要注重學生個人內涵和藝術修養的培養。
2.忽視文化課的建設
如今,很多家長和學生為了應對高考帶來的壓力而選擇了美術專業。由于我國的教育制度是對藝術生放寬上線分數,藝術生相對于普通考生更容易通過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學,在這種教育理念的影響下,相當一部分高校都只注重對學生繪畫技巧的培養,而忽視了文化課的重要性。在這種教學體制的影響下,學生也認為只要學好繪畫,在繪畫上拿高分就能考上理想的學校并且找到理想的工作。美術的內涵和精神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人才能理解,美術的創造需要文化內涵作為支撐,因此只有繪畫技巧而沒有文化內涵的美術學生不是新世紀所需的創新型人才。在這種情況下,高校要轉變落后的教學理念,改革傳統的教學體系,第一步就要提高對文化課的重視程度,其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建立健全高校科學合理的教學體制。
3.實踐和理論課程教學設計不合理
很多學校都存在著實踐和理論教學設計不合理的情況,一方面大多數學校的實踐教學基地和設備不夠完善,另一方面是為應對應試教育而產生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理念影響深遠。實踐是扎實繪畫功底的唯一來源。古人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美術專業學生必須不斷通過實踐練習來提高自己的繪畫技巧。因而高校美術教師要調整不合理的教學結構,實行理論與實踐相并重,不能單純給學生介紹各種的繪畫方法和畫風流派,卻缺乏實際操作。
二、針對美術教學改革問題的對策
1.加強文化課建設 培養創新型人才
文化底蘊是評價一個藝術家的重要標準。縱觀世界優秀的美術作品,無一不是凝固著作者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意識,一個沒有文化底蘊的藝術家創作出優秀作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沒有文化底蘊的作品只是一件沒有靈魂和思想的工藝品。文化是支撐一個藝術家終生創作的靈感來源,也是藝術家創作優秀作品的支撐,沒有文化內涵的作品只是膚淺、空有其形的美術作品。因此,高校加強文化課建設是培養優秀美術人才不可或缺的環節,高校的美術教育不能只著眼于美術技巧的訓練,而忽視文化課的建設。
2.加強外出寫生實踐教學
外出寫生是美術專業的一大特色,外出寫生是培養學生創作靈感和實踐技能的重要途徑。外出寫生既可以使學生了解和感受各地的民俗風情、地域特色,還可以作為學生提高思想境界和眼界的歷練。此外,外出寫生為學生帶來與課堂沉悶的氣氛不一樣的創作環境,創作之余還能豐富生活經驗,從而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繪畫技巧。外出寫生既是實踐教學的要求,也是學生了解各地文化和祖國秀麗風光的重要途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開闊了眼界、獲得了許多的創作靈感,繪畫技巧在實際生活中得到了提升。
三、結語
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如何提升美術專業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好,不僅需要高校教育者的積極探討,還需要高校積極借鑒國內外成功的教育經驗改革自身落后的方面。高校只有積極進行教育革新才能應對社會發展的形式,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空間成為一流的優秀學校。
參考文獻:
[1]趙君.淺談高校素描教學存在的問題[J]. 教育教學論壇,2011(05)
[2]范麗.職業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18)
[3]李文希.綿竹年畫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S2)
作為特長生的藝術院校或高校藝術系的學生,他們對于自己從事的美術專業或較為感興趣,孜孜不倦的刻苦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但是相對于專業繪畫課程的理論課程,學習起來就感覺枯燥無味,學生要么經常曠課、逃課,要么在理論課堂上睡覺、玩手機、做其他作業等,教師也懶于過問,認為大學生靠的是自覺學習,只要自己盡職盡責、問心無愧就行了。如此以來,美術理論課程的教學形同虛設,尤其是現在普通高校藝術學院擴招,導致美術理論教學都是集體上大課,一個班往往幾十人甚至上百人,教師只顧自己的講授,也顧不上課堂的秩序或所謂的教學效果,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的失敗,學生對于學過的美術理論知識掌握的寥寥無幾。對于那些考研學生只能從頭自學美術理論,可謂是書到用時方很少。本來這些藝術生的文化成績就很差,再加上他們上大學后更是重技能不重視理論,文化知識與藝術理論素養的嚴重缺乏,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成為畫匠,成不了高水平的畫家。如何改觀這種尷尬的美術理論教學局面,很多美術理論教師也在積極探索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轉變教學態度,更新教學觀念
作為美術理論教師在美術理論知識傳授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教師的教學態度至關重要。教師自己如果抱著不負責的態度進行教學,就會導致學生懈怠于理論學習,他們自己就認為美術理論課程可有可無,認為只要學會繪畫技法進行繪畫創作就行了。作為從事美術理論教學的老師,首先從思想上對大一學生進行教育,教育他們如何做人做事,懂得珍惜大學時光,不能浪費父母花錢買來的每一節課學習時光;教育他們進入大學不是來享受的,而是來學習更多更有用的知識,為畢業工作積累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教育他們學習征程剛剛開始,讓他們了解一些國外大學學習理念,人生最重要的學習階段不是初高中而是大學,剔除他們貪圖享受的思想和準備懈怠的念頭;教育他們具備一定的美術理論知識是必要的。一個藝術家的藝術理論修養的高低決定他未來的發展,沒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和藝術理論修養,就不會有很大的發展。作為一個身高為范的教師,一定轉變教學態度,自己首先不能放松對于學生學習要求,在開頭的第一課就要搞好思想教育,自己帶頭從不遲到、曠課、早退,從不耽誤學生一節課,課堂教學認真負責,把高中階段學生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一直延續下去,不給他們一個過于放松的機會。在教學上積極改變以往陳舊過時的教學觀念,積極融入現代先進的教學理念,及時更新教學觀念,使自己教學緊跟時代,不給學生產生教師觀念落伍的思想,師生之間那種年齡之間的所謂代溝盡量減小或消除,讓學生從教師身上學習到更多、更新的思想觀念和知識,學生就會尊重你、敬仰你、學習你,對你所從事的美術理論課程自然而然從事學習興趣和動力。
二、積極更新陳舊的美術理論教學方法
作為一門比較枯燥無味的美術理論教學,如果教學方法一成不變,必將導致學生的厭倦。藝術生本來文化功底就比較薄弱,尤其是現在藝術生很多是因為文化課差而轉入藝術學習的,他們很多通過走捷徑進入本科院校,所以他們開始學習美術理論課不僅枯燥帶來的厭學,更多的是他們聽不懂這些比較深理論知識,從而不想學進去。那么教師就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著想,這樣讓學生對所學的課程產生興趣。大一下學期一般開設《中國美術史》和《外國美術史》,這2門美術史論知識相對來說知識淺顯易懂些。如何在大一階段激發學生對新鮮知識的渴求欲望,對解決學生畏懼理論心理起到關鍵作用。教師在講授《中國美術史》時,結合生動有趣的歷史知識和美術典故,用講故事的方法,生動有趣的灌輸美術史理論知識,把中國歷史典故和美術典故加進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采用一些幻燈片把生動的中國歷代美術作品展示給學生看,利用美術欣賞的方式邊欣賞邊講解美術史論,學生一定會在生動的講故事當中欣然接受美術史知識的熏陶,從而不自覺的喜歡美術史的學習。當學生學完中國美術史之后,再進一步學習外國美術史就相對的容易多了,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美術史論的教學方法適宜于美術生初學美術理論階段。
在講授外國美術史時采取同樣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體手段放映大量的美術作品和美術影像資料,讓學生了解更多西方國家各個時期的代表畫家和作品,極大豐富學生美術理論知識儲備。通過這2門美術史論的學習,學生具備了一定美術理論知識,在大二階段進一步學習《美術概論》或《藝術概論》就容易的多。對于藝術概論的學習,同樣結合美術史論的知識,邊學習一些藝術基本概念、藝術流派、藝術創作等理論知識的同時,教師同樣可以結合藝術欣賞的方式,給學生一種直觀形象生動的理論講解,不要為理論而理論的教學,那樣很容易把課堂上得死氣沉沉。在大三階段從事《中小學美術教材教學法》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教師講完理論教學內容后,通過網上美術教學視頻的演示和教師自身的課題教學演示,讓學生學習和評價優缺點,然后讓學生自己制作一課時的課件進行試講,師生共同點評,這樣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通過實踐來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能力。總之,美術理論課程的教學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實踐,既學得了理論知識,又很好的把美術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改變了以往那種沉悶的完全理論講授的局面,讓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
三、改變落后的美術理論教學模式
過去理論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很多美術教師本身就缺乏藝術理論修養,認為培養學生創作出來的作品只要能參加省級或國家級展覽就是最大的成就了,他們不明白藝術作品的創作需要藝術理論的支撐。現在高校藝術理論教學還是采用以前那種集中的大課形式,幾個專業的學生在上公共美術理論課程時都是擠在一個大教室里,學生上課完全是應付式的,由于學生人數過多,教師也顧不過來,學生在課堂上聊天的、睡覺的、上網的等現象很多,教師只顧自己一味的講授,下課后教師、學生各走各的路,這種教學模式已經嚴重滯后。教師不妨打破這種傳統的固有模式,采取有效的大課與小課結合的形式。在大課上,教師集中講授每章重難點,然后布置學生自學后面的新內容,把不同專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利用各專業閑暇的課堂時間,集中給每個小組上課,在小組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采取公平座談交流的方式進行美術理論教學。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給以解答,也可以是學生提出疑難問題或答疑,教師給以解答。對于一些有分歧或歧義的問題,師生展開討論,直到弄明白為止。這種平等的探究式教學,很好解決了師生以誰為主體的問題,學術上問題的討論和交流應該是公平公正的,不該教師是權威的問題。把不同專業的學生分成各個小組,很好解決了大課上的因材施教的問題,也避免了那種頗為應付式的學習方式。同時也解決了學生無法集中上課的時間,因為不同美術專業學生上課時間都是不一致的,所以利用小組上課形式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空閑時間來上課。雖然教師的工作量加大了,但是教學質量提高了,教師的勞動強度減小了。
四、改變美術理論的考試制度
關于美術理論考試制度一直沒有什么大的變化,一般都是在學期期末進行一次總測試,從試題庫中取出一份試卷打印出來給學生進行考試。平時成績按照20%計入期末總成績,期末測試按照80%計入總分。即使如此,所謂的平時成績也不過是一種形式,要么成為期末考試不及格成績的補救措施,這種考試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真正考核學生的真實成績,往往造成不公平的現象,那些平時不學習的學生,在最后要么突擊性的死記硬背考得高分,要么就是利用各種作弊手段抄襲高分,結果那些真正用心學習的學生反而考不過那些不愛學習理論的學生,其結果造成了很多學生不再用心學習美術理論,他們都學會了期末抄襲和死記硬背。這種考試弊端一定要根除,否則對于美術理論的教學改革極為不利。那么如何真正考核出學生的真實成績呢?這就要真正把平時的學習效率重視起來,教師不妨把很多因素考慮進去:平時的出勤率、課堂的學習態度、平時的學術交流、課堂上的回答問題、藝術理論的實踐、期中期末的考試成績等等因素結合起來,最終給出一個公平公正的總成績,雖然改革之初增加了教師工作量和評定難度,但是對于最終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風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后的教學輕松得多了。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是比較關注于自己的學習成績,因為各科的最終成績高低決定了他們能否獲得國家勵志獎和學校的獎學金,所以成績評定的公平公正影響著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
總之,高校的美術理論教學只有加快教學改革步伐,積極改革落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不合時宜的考試制度,轉變教學態度和更新教學觀念,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理論的興趣,方能適應新時期教學改革的要求,方能與時俱進,提高高校的美術理論教學水平,為我國的藝術教育培養更多更合格的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凡.高等師范院校美術理論課程教學淺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04
[2]廖溪、曾霖華.高師美術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的設想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2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2-0173-01
一、高校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校美術教學的傳統教育,主要是通過不斷地練習,將模型畫到逼真的程度。這樣的反復臨摹,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使教學內容變得枯燥,學生變得不感興趣。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在教學中,很多學校還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反復示范,枯燥地講解,學生的主動性難以發揮,也只能被動地跟著模仿。另一個原因則是我國很多美術專業在招收學生時要求不高。有部分美術專業學生并不是因為喜歡美術才來就讀,而是因為自己文化課基礎薄弱,于是在高中時期匆匆找一個培訓班,學一點美術基礎知識,然后報考美術專業。這樣的學生內心不喜歡美術,因此在學習中積極性難于提高。
而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我國素質教育沒有從小學抓起。目前我國很多小學中都沒有認真開設美術課,有的開設了,也沒有認真教學生美術基礎理論知識。一些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是在校外培訓班學來的,而美術培訓班大多不是正規教學。
二、多媒體對高校美術教學的影響
而電腦技術的發展也對傳統教學的手繪方式帶來了沖擊。而多媒體對于高校美術教學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可以改善傳統的枯燥教學方式,學生通過聲音、圖像等多重感官刺激,能提高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美術知識和一些美術大家的作品,拓展他們的想象能力。作為美術專業的學生,最主要的就是要具備豐富的想象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創新。
美術教學涉及到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有些立體圖形因傳統的方式很難表現出來,也難于用語言表達。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在點、形、色、線上給人生動的視覺感,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和藝術氛圍,體現美術作品要表達的意境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揮。
多媒體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傳統的教師講解需要費很大時間去演示,在多媒體上,可以用動畫的形式將要掌握的步驟表現出來,學生也更容易接受這種方式。尤其是工藝制作,這是美術專業必須要掌握的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能詳細而又多方位地進行演示,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就能掌握。多媒體教學在提高教學效果方面,還在于對軟件的運用,可以大大減少手工繪制的時間。
三、改革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高校美術教學改革要從四個方面抓起,學生、教師、學校和教學方式。
學生方面要提高入學門檻,不能為了招到生源而降低學生素質要求。美術是一種藝術,要具備一定的天賦,更要有一種為藝術而獻身的品德。那些為了逃避文化課要求而倉促補習的學生由于缺少學習動力,是無法學好美術這門藝術性強的課程的。因此在招受學生時,要將興趣放在第一位。唯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的美術人才。
教師方面,除了要加強個人修養之外,還要學會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同時,在教學觀念上也要改變,要培養美術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開發他們的想象力才是學習美術的最終目標。縱觀世界,無論是成功的畫家,還是各種以美術為基礎的設計工作者,他們成功的前提就是想象力豐富,因而才有所創新。
學校方面,要緊跟時代步伐,將培養創新人才和社會需要相結合。在教學設備上要給予資金支持,對于教師的培養也要加強投入。在教學方式方面,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水平,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要讓學生通過畫面來學習國內外大家的優秀作品,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
教育都是為生活服務的,和社會脫節的教育會對學生產生不利影響,作為美術專業的學生更要走進生活中,在生活中發現美。因此美術專業的學生外出寫生,也是教學的重要手段。外出寫生關鍵是要讓學生能真正了解生活,不能流于形式,讓外出寫生成為變相旅游,這樣不僅影響教學進度,也浪費時間和金錢。
美術教育也不能光顧著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反而忽視了民族文化,我國的美術種類繁多,民間工藝豐富,應當在教學中多學習民族文化,這樣在創新中才能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對于美術教學尤為重要。
四、結語
高校美術教學改革要建立在創新和保持民族特色這個基礎上,結合世界的先進教學理念,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需要高校和師生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理想目標。
參考文獻:
[1]梁佳卿,蘭娟.高職美術課程教學對學生基本職業能力的培養影響淺析[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07).
[2]吳莉杰.談美術課程的改革[J].才智,2008(1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115(2013)11-99-1
色彩構成教學是美術專業學科中最主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同時也是美術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由于形與色是物象與美術形象表現的兩個基本要素,要使學生在比較有限的課時內更好地掌握色彩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基本功,就需要美術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施教。
因此色彩構成就需要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進入學生的教學設置當中。這樣可以讓學生學會很多實用的理論,幫助他們在其他專業課中舉一反三。對于色彩構成,我們可以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改進研究。
一、色彩構成訓練
那么我們學習色彩構成到底應該怎么學?什么是科學的適當的訓練方法呢?應該著重于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通過這種創新思維方式的開發,使色彩構成的作用呈現嶄新的面貌,為以后的色彩設計,色彩寫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更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敏銳鑒賞能力。特別是對于計算機,CAD等專業的學生,我們可以使用電腦為輔助教學工具,他可以大大節省制作時間,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色彩構成的興趣,并起到開拓大腦、活躍思維的作用,有效地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思維訓練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上。
二、色彩欣賞與借鑒
如在訓練當中要求高質量的作品那就需要真正提高色彩的審美能力,用心去理解和思考。有很多優秀的美術作品,是過去藝術家藝術勞動成果的結晶,也是藝術家藝術修養的濃縮。在色彩構成課中我們還可以注重對已有優秀色彩案例的分析和審美,讓學生去感受和領悟色彩的本質、情感和規律,以培養色彩的表現和應用能力。比如有計劃地,有針對性地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特別是對色彩表現成功的名作,可以使學生從中吸取營養,受到啟發。另外,借鑒傳統色彩,將本土傳統文化和西方色彩構成理念融會起來,借鑒民族色彩中的精華,將它有效地運用到現代構成理念中去,引導學生觀察傳統的色彩和那些過去他們曾熟視無睹的色彩搭配,喚起他們對色彩的地域特色的感知,幫助他們認識中國傳統色彩的審美規律。如在中國傳統色彩典范中建筑彩畫、宗教壁畫、民間年畫以及中國服飾、京劇臉譜等等,是今天用以當代設計的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源泉,它給人們以許多的啟迪和廣泛的內涵。這些典范凝聚著人類對色彩規律研究的智慧與經驗,是我們學習民族風格的極好途徑。而民族風格仍是現代設計的重要課題,可以提升我國現代色彩設計中的精神內涵特別是今年,民族風引領了時尚界的流行風。這些寶貴的民族精華不僅對教學課程還是素質教育都是受益匪淺的。
三、色彩構成與設計思維
我們的高校學生在設計與其他國外學校學生在設計上相比,我們的學生在操作中是占有利地位的,缺乏的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我們學生的設計水平還未躋身于先進行列,雖說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創意上的不足是一個主要的因素。用英國利茲大學教授M?索斯馬茲的一句話可以總結:“傳統學院式教學的貶值在于它不注重領會和體驗,而過于注重僅僅是驗證那些理性的即成“事實”……。致使技巧方法變得比創造能力更為重要;問題解決的有教養變得比個人靈感體驗和自己探究的能力更為重要。”,目前來看我們高校的教科書多從原理入手來展開色彩訓練,注重對色彩原始本質的理性分析,這個是需要的而且是必要的。而我們在重視原理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開始想想在教學中怎樣注重對色彩現象創造性的主觀分析和開發。怎樣“在教學過程中重新樹立創新意識”是當前我們亟待偏重和重視的教學傾向問題。在色彩的基礎設計教學當中,主題性的色彩構成訓練,是探索色彩表現力的重要基礎,是如何靈活地掌握和創造性地運用色彩的關鍵。那么,首先在課堂中老師怎樣給學生一個有空間有創意的好課題,是至關重要的,如“來自音樂的感受”等主體性設計課題,這類課題可以強調多元化,教師可播放一些古典或現代音樂,一些風景圖片,然后師生一起去實現,一起研究與分析,是一種互動的主題性設計教學。這樣做,可以在主體性設計課中,把設計觀念引入色彩構成課中,使學生在學習色彩的同時,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學生根據感受制作出色彩構成作品,就能增強學生的設計能力,能滿足學生的創作欲望,另一方面也達到了色彩訓練的目的,使學生掌握色彩的情感表現力,發展學生的藝術個性。
我們應該更多地根據高校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當今社會實際發展情況相結合,實事求是,運用科學的色彩構成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探究,使學生學會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華麗的色彩,去體會生活之美。在美術教育中,以顏色的規律性為基礎,通過美術活動提示,培養提高學生認知顏色的能力,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同時也為相關學科的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讓學生融會貫通。
參考文獻:
[1]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組織編寫.色彩基礎[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6,2.
[2]姜余.教育信息化環境下色彩構成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06,(03).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172-03
長期以來,美術藝術專業的大學語文課程無論是以傳授知識為主,還是以講究故事性、趣味性的“百家講壇”模式為主,都存在著學生不感興趣,教學效果差的問題,從而面臨著課程的存在危機。其背后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一個重要的原因不能回避,那就是在就業壓力重重的當下,美術專業學生認為專業課才與其就業密切相關,是“有用”的,除此之外的大學語文等公共課對其未來的就業沒有多大用處。針對此種狀況,大學語文教學必須正視學生的就業處境與修課心態,做出適當改革。而將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寫作內容,通過地域傳統文學文化的媒介,與其專業內容關聯起來,就是筆者教學方法創新嘗試之一種。
一、宿州地域美學傳統簡述
之所以選擇通過地域文學文化的媒介,而不是普泛的古代文學文化的媒介進行此種關聯,其原因一是因為地域文化情境與氛圍是學生每天行走并置身于其中的,是隨時隨地可觸可感的。二是因為教師對此領域相對熟悉,通過學生的相關習作,較易辨別學生的能力和興趣點,從而能更好地幫助其尋找到他自己的情感與藝術的“鄉土”。三是地域傳統文學文化在中古以前,是領先于時代、名家輩出的,在近代則由于災害等原因,被一種刻板印象所貶低,而未能加以有效汲取和利用。對于這一點,參照賽珍珠以宿州地域為背景創作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大地》就是最好的回應和實例。從這個意義上,課程的此種練習肩負著某種重新認識地域文化的義務。而且學生很可能將來要在本地的設計企業實習乃至就業,自然需要熟悉本地的文化習俗與地域美學傳統。
北宋末期以來,宿州地域以水患為主的自然災患漸趨頻仍,環境的變化,影響了地域文化在不同時期的文化特征。唐宋及之前,地域文化昌繁、人文薈萃;北宋以后,則田園寥落沉滯、民風勁武有余。相應地,地域內產生的文學作品的風格則隨時隨境而遷。
魏晉時,宿州地區文化豐富、思想包容,文學家的創作風格,不同于晚唐五代以及后來的金元明清時期,呈現的是道家思想影響下的無比超然。具有代表性的有“竹林七賢”之首嵇康四言古詩:“肅肅宵征,造我友廬。光燈吐輝,華幔長舒。鸞觴酌醴,神鼎烹魚。弦超子野,歌過綿駒。”(《雜詩》)“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十九首》其四),其中道家思想的痕跡,在這組詩中的第十八首中體現得最鮮明:“琴詩自樂,遠游可珍。含道獨往,棄智遺身。寂乎無累,何求于人。長寄靈岳,怡志養神。”
到了唐代,一位客居的著名詩人把宿州視為故鄉,從少年時代起,在宿州以北的符離斷續生活了二十二年,除了婦孺皆知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其中一處云閑泉靜的山寺與白居易的名字亦聯系在一起:
九月徐州新戰后,悲風殺氣滿山河。
唯有流溝山下寺,門前依舊白云多。
――《亂后過流溝寺》
在符離,還留下了他永生難忘的戀情,女主角湘靈姑娘盡管出身平民,但天生麗質,芳姿天真,當時十五歲。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冬至夜懷湘靈》
今后,在羈旅人生的路上,詩人不經意間就會想起湘靈,而且他最富于悠長的浪漫氣息的詩(詞)章,多是關于這段青春戀情的,洋溢著濃郁惆悵的相思之情: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長相思》
后來他居官江州三載,雖曾留連于陶潛式的鄉居,但他筆下的桃花源卻是宿州山地的朱陳村,這是一首五古長詩,自那之后,朱陳村的聲名開始流播。
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余里,桑麻青氛氳。
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
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
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生為村之民,死為村之塵。……
――《朱陳村》
北宋時期,汴河又重新起到了物資輸送大動脈的作用,當時,“歲槽江、淮、湖、浙米數百萬,及至東南之產,百物眾寶,不可勝計。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輸京師之粟,以振河北之急,內外仰給焉,故于諸水,莫此為重。”[1]當時士大夫有相對較好的生存境遇,作品多閑逸之作,如蘇軾《書竹并前題竹詩寄宿州刺史》:“寄臥虛寂堂,明月漫疏竹。泠然洗我心,欲飲不可掬。”除了“山”,蘇軾的天才創作力又為宿州的地域文學文化貢獻出靜謐的適宜遐思的“庭”,這一點,在他的《靈壁張氏園亭記》中有明確的體現:“道京師而東,水浮濁流,陸走黃塵,陂田蒼莽,行者倦厭。凡八百里,始得靈壁張氏之園于汴之陽。其外修竹森然以高,喬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為巖阜。蒲葦蓮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檜柏,有山林之氣;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態;華堂廈屋,有吳蜀之巧。其深可以隱,……”宿州不再是以前的凄涼蕭瑟景象,而是“不似白云鄉外冷,溫柔,此去淮南第一州。”(蘇軾《南鄉子?宿州上元》)
時展到元代,由于之前金人在這一帶的亂政和戰事,又加之“連歲大水”,表現在詩歌題材上,增添了敘事和紀實的色彩,表現了城市的蕭瑟和民生的艱辛,如“扶疏亭畔多荒草,惠義堂前有斷碑。官府不須頻賦斂,鄉民比屋正號饑。”(金元素《書宿州惠義堂》)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封相山為崇惠侯;1131年,金又封相山為顯濟王。“庇貺一方,興云致雨,祈應若響”[2]的山成為了吉祥崇寧的象征,與平原意境一起,成為了宿州地域文化中富于意味的意象。
但進入相對安定的明代,地域文化中關于庭院的審美,即使是不知名的詩人也能將其表現得很出色:“遠寺鐘聲入枕低,綠槐陰重翠煙迷。閑庭睡起不知曉,山雨乍晴山鳥啼。”(周獻玉《宿州口號》)這種環境與風格之間的對應令人感嘆。明末,崇禎九年,盡管沒有大的水災,但散文大家侯方域對宿州的曠野所作的白描式的刻畫:“宿州前路上,衰草尚縱橫。大野龍蛇跡,荒原雉兔行。馬饑鳴后隊,寇亂泊孤城。”(《乙亥宿州作》),伴隨著這年“七月,大星西隕”[2]的末世感和社會的動蕩,顯得格外悲涼。
不過,即使已是明末,在觸及到“山”和“庭院”這兩種意象、意境時,仍然富于閑靜的況味。如“松杉十里卷秋濤,山勢重圍碧殿高。霜露滿庭深院閉,居人指點說先朝。”(李化龍《徐王墳》)再如“何須把酒問青天,風雨亭前亦自然。臥向陶窗惟有夢,坐來管榻不知年。閑心已許棲明月,幽興只堪理素弦。此外煙塵誰來染,試將雅意與君傳。”(李銘《曬書堂》)實際上,在當代知名宿州籍作家許輝那里,他早期的成名作《幸福的王仁》中,王仁的幸福也正是從一個院子的營造、落成開始的。也許是作者的地域文化基因令他不由自主地首先想到的是“院子”,這一封閉又寧靜安適的空間意象,其實是宿州這一地域遺傳下來的經典文化乃至文學情境,富于深厚的審美意緒和象征意味。
總體來說,“山”與“庭院”二者是從地域文學審美意境、意象中沉淀而出的經典性美學資源,這一點,在地域被外界視為貧困落后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賽珍珠的筆下,以土深水厚的質樸表現出來,其中依然有令人過目難忘的雁陣飛越的深深庭院。
二、語文教學中專業相關性寫作情境創設
筆者之所以對地域文學文化傳統多加介紹,主要原因是,這些均可以作為大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結合其專業特點進行寫作命題的資源。在交待完地域的經典性傳統審美情境之后,為加強接受效果,可以進一步進行與其專業相整合的情景寫作訓練。
比如,教師可以提供一段地域古代先賢的創作,啟發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想象,并鼓勵其在專業設計中書寫與草創出來。如提供一段嵇康的故事以及短詩:“輕車迅邁,息彼長林。春木載榮,布葉垂陰。習習谷風,吹我素琴。咬咬黃鳥,顧儔弄音。感寤馳情,思我所欽。心之憂矣,永嘯長吟。”(《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十九首》其十三)要求其深入體味思想相對自由的魏晉時代的名士風流,想象和創作一段文字,描繪嵇康的生活環境,并提煉其中關鍵的環境要素:輕車、寬袖布衣、竹林、庭院、詩酒等,并鼓勵其最后再以速寫乃至山水畫的形式草創出來。這樣,學生就通過關鍵詞的形式初步了解了隋唐之前地域美學傳統中富于審美意味的環境要素,并通過寫作和繪畫的形式進行了一番創意性想象與創造。
學習到白居易的時候,結合他和湘靈的愛情悲劇,教師以詩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天涼的時候,我想起/在窮鄉,共過孤單的你,/沉靜的微笑的傾聽的你。/像遭遇滿月,/既近又遠。然后引導學生進一步閱讀白居易好友元稹的《遣悲懷三首》,使其深度體會此中的情感,再結合自己的經歷與想象,以文字的形式描繪出地域富于環境性意象的情境,在教師綜合評閱的基礎上,提供給同學關鍵而有效的環境要素與人物情態要素,并鼓勵同學以美術作品的形式固定下來。
對于地域的經典美學意境“庭院”,更可以將前述《靈壁張氏園亭記》等詩文介紹給同學,指出其提供與象征的是宜居的田園中人生可能獲得的恒久而怡人的寧靜與閑適,繞屋的“綠陰重翠”、幽窗、池塘、明月、深院、田園是其中包含的重要意象,鼓勵學生結合自己故鄉的美學環境,將這些意象合理地編織成一個美的意境,并以山水寫意的形式將其美術作品化。
教師還可以更為自由一些,在地域古典文學美學資源之外,給出一段地域現代詩歌素材,如有感于如今環境的污染、鄉村人口和鄉情鄉愁的流失,教師自創一段短詩展示給學生:如今啊,盡管還要懷著深愛,走遍鄉村。/但還有哪扇木門如姥姥當年一樣為你而留,/在桃花灼灼的三月,為你溫暖地打開。/暮色晚風何以為鄉/我只是,想在春天的桃花野莊慢下來。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鄉村與故鄉經驗進行想象、擴充和再創作,將詩中的鄉村元素乃至親情,用關鍵字詞的方式提煉出來,并鼓勵其以特色旅游或主題餐廳的形式創出草圖。盡管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此一來,和同學今后的專業與就業方向結合了起來,并帶有創意的高度,學生只要有所思考和創作,就是一種很好的啟發和經驗的沉積。
本校還提供了外出教學實踐的機會,教師選擇了在春天三月去北部的碭山看梨花的內容,日后的習作則是創設了意象較為密集方便美術設計專業學生操作的短詩:空氣中涎長著梨花的氣味/帶著古代書窗中落第者的哀憐愛憐和緋望!/聊齋里,我選擇的美人精是桃花精/這一樹青春的、完整的花語,讓我不忍離去…/春風的私語…/襟懷里解下的落紅…/打開的突然褐紅的芯蕊…/有時是長帷善展……/青春的絕色,粉嫣的桃花/一株一副儀態,一樹一種神情/白天也只能寂寞地亮出秘密的心思……/春風偕暮色升漲/深夜高燒的紅燭映亮紅妝與赧顏/而屋后的梨園,漸漸掌燈/次第有,闔家的晚飯和團圓。要求同學進一步結合實習經歷進行文字上的補充和完善,并結合地域環境特點,提煉和創設出鄉村旅游農莊的環境要素乃至做出設計草圖。
針對同學的不同水平、感受與表現能力,教師也可以設置降低難度的習作內容,如在學期臨近結束的冬季教學中,提供一段地域相關的歲末意象意境:“月黃湖藍年遠人微/梅枝紅燈 春夕雪靜。/杏花一夜,斷續落入溫暖的身體。”要求其以主題餐廳壁畫的環境要求,進行文字上的合理想象與增刪,以散文的形式進行自己的個性抒情,并鼓勵其以圖畫的形式加以寫意草創。
如此種種教學創設,不勝枚舉,其中既有停留在書面的設想,也有教學初步的嘗試,其中最難的部分,是體現創意的階段,因為學生領悟水平良莠不一,效果也并不總是十分理想。
三、“創意寫作”帶來的借鑒與啟示
和創意寫作比較起來,盡管這種練習并不以文學創作為目的,而是通過對地域性文學文化資源的學習,以文字的形式提煉出其中可供汲取的意象意境,以供從藝術設計的專業角度對之進行轉化、取用,但是,在對文學的理解中,英美發達國家把創意寫作歸入了美學學科門類之下,創意寫作也最能體現出文學“藝術性”的學科本質及應用性的特點。因此,由于本練習強調鄉土資源的美學創意以及與藝術的密切聯系,創意寫作的一些原則仍然是可以加以借鑒的。如創意寫作要求“不斷從個人的經歷、回憶、觀察、思考中深挖素材,寫出以往沒人寫過的原創作品。”[3]這就提示出一個問題,即一名外地的學生,面對異質的鄉土,加之對農業時代的田園之美沒有切身的體認,或許寫得并不理想,此時,教師的作用就體現在,通過這種練習,藉此發現這個學生擅長想象和表現什么;他的審美感受力如何;如同一個畫家(作家)的作品有一個故鄉,每個學生自己可以依憑的“鄉土”是什么,啟發其對家鄉地域文化資源的思考、追憶和吸收。在這一點上,英國相當多的高校創意寫作學科把“自傳”、“家族史”寫作,作為創意寫作訓練的重要起點和環節的事實,也正是基于文學創作自我發掘的考慮。[4]同時,教師要憑借自己的感受力,指出他寫得出色之處和可以寫得出色的領域。這里也就同時包含了對教師的要求――即除了對地域鄉土文化的熟悉外,他要有感受力,最好本身就是個不錯的創作者,這和美國“創意寫作”課的教師多有作家身份也不謀而合[5]。
在授課的環境方面,從創意寫作課程得到的借鑒是,理想的條件是有一個氛圍自由舒適如咖啡館般的討論教室,如實現不了,教室的桌椅擺放最好利于相互討論、作品評鑒,班級人數也務必控制在二十人以下的合適范圍內[6]。
除了硬件,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依然集中在:相關部門要重視、行業要轉變觀念、學生要勤奮、教師要有較充裕的備課授課時間以及閑適的心態,顯然,在當下,對此依然缺乏有效施行的氛圍和語境。
總的來說,此種練習通過非應用的地域傳統文學文化講授,以想象性寫作為紐帶,達到了部分與學生專業相結合的應用性的效果,對以往的大學語文教學和寫作訓練,是一種跨越性的、亦能使學生更感興趣的嘗試。
參考文獻:
[1](元)脫脫等.宋史:卷九十三“河渠三?汴河上”[M].北京:中華書局,1977:2316-2317.
[2](清)何慶釗主修,丁遜之等纂.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輯?光緒宿州志:卷三十二“藝文志?碑記”[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515.
[3]張蕓.創意寫作與美國戰后文學[J].書城,2009,(12):80-83.
[4]葛紅兵,許道軍.中國創意寫作學學科建構論綱[J].探索與爭鳴,2011,(6):66-70.
[5]陸濤.西方創意寫作與我國大學寫作教學[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7):72-77.
[6][美]馬克.理解愛荷華――“創意寫作”在美國的誕生和發展[J].朱矗鄭周明譯.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9):121-125.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創造的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向世界傳播中華民族文明的重要載體,理應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并得以發展。但實際上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中國畫教學在高校美術專業中卻有走向衰微的趨勢。中國畫教學在高校美術專業中衰微的原因較多,有藝術生生源的問題,有高校藝術教育基礎的問題,有高考制度的問題,也有高校課程設置的問題。對于這些存在的問題,必須對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進行改革,進而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
一、中國畫教學近年在高校美術專業中衰微的原因
(一)藝術生源素質較低
中國畫教學近年在高校美術專業中衰微的原因之一是藝術生源素質較低。我國的高考大部分是文化考生,同時也存在一部分藝術考生。藝術考生往往是由于文化課跟不上,而又想要上大學才不得已選擇的學習美術專業,經過短時間的突擊便得到合格證書。此外,由于高校近年的不斷擴招,錄取分數線不斷降低,從而造成了藝術生源素質較低的情況,進而使得中國畫美術專業的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二)藝術教育基礎薄弱
中國畫教學近年在高校美術專業中衰微的原因之二是藝術教育基礎薄弱。我國由于存在中考、高考,因此學生在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都是以文化學科為主,對于其它學科往往不予以重視,其中便包括美術、音樂等學科,使得學生的藝術基礎薄弱。
(三)高考缺失國畫教育考察
中國畫教學近年在高校美術專業中衰微的原因之三是高考缺失國畫教育考察。在當前的美術專業考試中,考試的內容大都是水粉、水彩、速寫、素描等,而這些全都是與西方繪畫課程相關的內容。這一情況使得我國的美術教育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偏向了西洋畫教育軌道,給我國傳統中國畫教學帶來了極大的阻礙,使得中國畫教學在高校美術專業中出現衰微。
(四)高校課程設置不合理
中國畫教學近年在高校美術專業中衰微的原因之四是高校課程設置不合理。當前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課程設置方面較為落后和陳舊,并且教師在中國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也較為落后和老化。甚至有的教師采取西洋畫教學的方式來進行中國畫的教學,這無疑是嚴重脫離實際的,這樣會導致學生失去對中國畫的學習興趣,對中國畫的繼承和發展更加難以實現。
二、我國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重視國畫基礎性教學
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實現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條件,因此在對我國中國畫教學中,必須重視基礎積累,進而實現中國畫的繼承發展。基礎性教學的重點對象便是小學生,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較強的時期,因此往往會對美術非常有興趣。小學美術教師應及時發掘,并建立一些中國畫興趣班等,讓小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學習到國畫知識。這樣的教學,在發掘學生興趣特長,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同時,也對我國國畫教育的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二)完善美術高考制度
當前,美術高考制度存在的問題,影響了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的發展,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完善。在美術高考的過程中,應將書法、國畫作為我國美術高考和高考過程中的一項基本內容,增加有關國畫山水畫、花鳥畫等的創作和臨摹,將西洋畫中的水粉畫和水彩畫弱化。這一做法能夠使我國藝術考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對中國畫的重視和學習,進而促進我國國畫教育教學工作的進步。
(三)改革藝術教學模式
我國高校的美術專業在大一和大二的課程設置上普遍是水粉、水彩等西洋畫教學,只有到了大二下學期或是大三才開始進行專業細分。這樣會導致學生在畢業的時候所掌握的真正專業知識只有后來一兩年的儲備,覺得自身所學到的只是皮毛。因此必須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大一下學期或是大二上學期的時候便細分專業,使學生對于最感興趣的專業能夠有2.5年至3 年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尤其是國畫教學,在大一的時候就應讓學生進行一定量的學習,讓學生學習白描等國畫知識,鍛煉并提高學生的用線造型能力,還可以要求學生每天進行一定量的書法練習,進而將真正愛好國畫和中國傳統藝術的學生提前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國畫班。
(四)改革國畫教學內容
國畫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繪畫技法、書法、創作、構圖,但是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略掉一些教學內容,如書法教學。書法是國畫教學過程中基礎性但十分重要的內容,能夠培養學生線條造型的能力,因此高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這一教學內容。
三、結語
中國畫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理應得到繼承和發展,在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中對于存在的問題,必須加以解決,以積極正確的措施實現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的發展。而要實現我國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的改革發展,就必須重視國畫基礎性教學,不斷完善美術高考制度,加快改革藝術教學模式,并改革國畫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