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2 02:49: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民俗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中國文化受到世界動畫的廣泛關注與應用
中國經濟90年代后的突飛猛進,使世界各大動畫廠商意識到,這是個無比廣大的動畫市場,因此,迪斯尼率先利用中國化的美國動畫片,打開中國市場。迪尼斯的電影素材來源于各種文化,如阿拉伯的《阿拉丁神燈》,丹麥的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些影片都大獲成功。其高明之處就在于他們對不同國家的文化內涵的挖掘與深入。
三、國外動畫對中國民俗文化的研究與借鑒
國外動畫對中國民俗文化的借鑒,最成功最典型的非《功夫熊貓》莫屬。首先,片名,功夫+熊貓,都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產物。在片中,中國文化的痕跡無處不在。面館掛著燈籠,屋檐下的畫著倒福字的燈籠。過節的時候,舞龍、舞獅、煙花、鞭炮、轎子。神龍殿借鑒了故宮的設計,圖騰柱,房頂上的雕龍是中國龍,牌樓,都是很典型的中國文化的外在表現。除了外在表現,還有很多內在元素也充分體現。面條和包子,中國傳統音樂,李小龍,中國俗語和哲理,中國的針灸,書法。《功夫熊貓》乍看甚至會覺得是中國人自己拍的,可見制作團隊對中國文化研究得極為透徹與細心。除了功夫熊貓,還有很多國外動畫都大量借鑒了中國傳統文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比之下,中國自己的動畫卻一門心思模仿國外,缺乏對各國文化,包括本國文化的耐心細致的研究。丟失了當年的優良傳統。
二、民俗博物館在傳承地方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
民俗博物館的建立對于傳承與弘揚地方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民俗博物館與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不同,民俗文物與傳統博物館中的器物也具有本質區別,因此民俗博物館在傳統意義上的展陳文物的同時,除其所具有的展示的功能外,也兼具保護和傳承地方民俗文化的功用。
(一)民俗博物館在展示與傳承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文化與已經文字化、實體化的文化樣式不同,它具有活態性,與人和人的活動密切相關。因此,如高丙中所言:“文化是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同時,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為共同體全體享有的傾向和可能性,恰恰是這種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樣因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個人的占有份額越少,相反,它會因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價值,越受到尊崇。[2]”民俗博物館的建立對于展示和弘揚地方民俗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民俗文化逐漸進入普通百姓的視野,這些平時他們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匯聚成傳承傳統的民俗文化,從而形成一股強大的作用力,影響更多的人,成為一種公共文化體系,這便是民俗博物館在展示和傳承民俗文化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以煙臺民俗博物館的“煙臺近代家居陳列”為例,其分別展示了封建官僚家庭、買辦家庭、文人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四個代表性家居陳設。使得觀眾可從中領略或奢華優雅或質樸純粹的煙臺民俗文化,體味不同階層民俗生活的豐富內涵,從各個家庭的家居生活中窺見煙臺開埠后多元文化并存之民俗風貌,從民俗文化中領略老煙臺的公共文化生活,感受煙臺作為中國北方最早開埠的城市,在歷經近現代歷史的浸染后所具有的各個階層的日常生活情景。
(二)民俗博物館在宣傳與保護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博物館承載著地域社會內民俗文化的宣傳與保護功能,民俗文化具有活態傳承的特點,因此民俗博物館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也具有其獨有的特質,民俗博物館力求將民俗文化的動態展現出來,通過豐富的展陳手法,將地域社會內百姓的日常生活與民間信仰通過再現與還原的形式展示出來,將民俗文化的活態呈現在觀眾的面前。通過適合民俗文化的展陳方式,民俗博物館在宣傳和保護地方文化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老百姓們對于自己生活中的民俗事項司空見慣了,而將這些民俗還原于生活,通過展覽的形式集中體現出來,能夠起到喚起人們對于傳統文化和民風民俗的記憶,宣傳和保護地方民俗文化的功能。以煙臺民俗博物館的媽祖文化陳列為例,該展覽展示了北方區域中獨具特色的媽祖文化,媽祖信仰作為一種民間信仰形式,在沿海地區民眾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一種無形的文化財富,其承載著豐富的民眾精神需求,該陳列推陳出新展出媽祖相關民俗文物十余件,并通過形象生動的展陳設計,將媽祖信仰這一民間信仰呈現給觀眾,從媽祖由來,湄洲神女的傳說故事開始,將媽祖歷朝歷代受到疊獎褒封的情況以及有關媽祖的民間傳說故事展現出來,通過電子翻書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個民俗文化視覺的盛宴。
酒涉及人們生產、生活的許多方面,祀天地,祭宗廟,奉佳賓,農事節慶,婚喪嫁娶,生期滿日,慶功宴客,林林總總。秦城米酒,與民俗密不可分,農事節慶、祀天地、離不開酒,緬懷先祖,無酒則情感無以寄托;婚嫁無酒,忠貞不二的愛情,無以明誓;喪葬無酒,后人忠孝心無以表述;生宴無酒,人生禮教無以顯示;餞行洗塵無酒,真情友誼無以表達;壯士出征無酒,悲壯情懷無以傾述;修造喬遷,祭拜天地,無酒誠心無以表述。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俗。早在夏、商、周三代,秦城米酒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禮儀風尚就已緊緊相連。《詩經•七月》:“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友斯饗、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描繪的是先秦時期農村中鄉飲的風俗畫,人們屠宰羔羊,以酒慶賀,相互祝愿,生活富裕。秦城承襲周代的風俗禮儀中,就有冠、昏(婚)、喪、祭、鄉、射、聘、朝八種,大多與酒有關。“嫡子醮用醴、庶子則用酒。”男子年滿20要行冠禮,表示已為成年人,不過在秦城演變為男做十八,女做十六,冠禮之后,均為成年人。生宴,上有父母健在,子女一般不做壽。男女大壽時,男做虛,女做實,意思是男大壽要提前一年做,女大壽當年日滿時做,酒的貴賤使用,以壽星的經濟能力為準,一般沒有固定的規范和程式。
O.引言
主題公園始于1955年,誕生在美國。在我國經歷了“人造微縮景觀”、“人造景觀”、“人工景觀’、“主題公園”等階段。國內主題公園誕生伊始,對于它的定義,學術界、輿論界就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和興趣。一直試圖給出準確、統一的定義:保繼剛認為主題公園是一種人造旅游資源,它著重于特別的構想,圍繞著一個或幾個主題創造~系列有特別的環境和氣氛的項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則認為主題公園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內容為主題,以現代科技和文化手段為表現,以市場創新為導向的現代人工景區;董觀志把主題公園稱為旅游主體公園rI01urismPark),他認為旅游主題公園是為了滿足旅游者多樣化休閑娛樂需求和選擇而建造的一種具有創意性游園線索和策劃性活動方式的現代旅游目的地形態。
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作為主題公園的一個分支,目前尚無明確的定義,但從眾多學者對主題公園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是以民俗文化為主題,具有多種吸引物(包括餐飲、購物等服務設施)、開展多種有吸引力的活動而為旅游者的消遣、娛樂而設計和經營的場所。
1.研究目的及意義
旅游規劃的任務不僅僅在于發現、認識區域的特色,而且要在開發實踐中將其突出出來,形成鮮明的風格,具有一定的壟斷性,有著強勁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面對國內競爭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場.眾多旅游景區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旅游景區開發實踐中,設置哪些旅游項目、規劃什么旅游產品、如何將景區無序的空間通過旅游項目安排變成有序的空間、怎樣進行游客游覽線路的安排,這些問題都和景區的規劃主題息息相關。
在對景區進行規劃設計時。鮮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題是成功開發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基礎和重中之重。因為主題策劃是成功策劃的靈魂,只有將產品概念進一步提煉、升華成為形象化、情節化、甚至戲劇化的主題,才能對消費者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題策劃方法
2.1主題選擇原則
2.1.1與時俱進: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應注意跟上時代的步伐,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選擇那些與時代息息相關的主題。并在主題選擇上應有較大的擴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具有較大的彈性,能延展開發相關聯的旅游產品。
2.1.2注重地方文脈:任何一個成功的旅游規劃,都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以本土山川靈氣和地方歷史文化為根基,才能找到正確的旅游規劃指導思想,山川靈氣與人文歷史文化精髓的結合體是主題思想確立的根本。
2.1.3差異性:主題應具有鮮明的個性魅力,在能夠滿足現代旅游的時尚需求的基礎上,還要與周圍相類似的旅游景區形成區別,差異性競爭.滿足游客和當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場需求:旅游主題應具有個性、創意,并從旅游者的角度出發,反映旅游者的態度、愛好和動機,能貼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興趣取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體現“人文關懷”原則。
2.2構建主題框架
董觀志探討了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的框架,時問、空間和文明是主題選擇的基本軸線,三個軸線有機組合構成了旅游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框架。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策略:
2.2.1沿單一軸線方向的選擇策略:
2.2.2沿兩個軸線構成的平面型選擇策略:
2.2.3沿三個軸線構成的立體型選擇策略。
根據董觀志的旅游主題三軸線(時間、空間、文明1選擇框架,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的三框架為時間、空間和文化。時間軸是由紀年決定的過去、現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現代,期限為中期。在時間軸上選擇主題時,應通過特定的時間隧道縮短與旅游者認知的距離,形成旅游者容易辯識的民俗文化特質和旅游主題公園線索;空間軸應是現實可及的、大中系統的真實空間。在空間軸線上選擇主題時,要處理好空間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關系.應通過特定的空間轉換縮小與旅游者認知間的距離,形成旅游者容易辯識的空間特質旅游線索;文明軸也即文化軸,在該軸上,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主題定位座標只有傳統文化(具體為民俗文化)主題選擇應遵循文化差異原則進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辯識的文化特質和旅游線索。
2.3主題的甄選
2-3.1靜態類民俗旅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觀覽、品嘗、選購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飾、民間食品、民間工藝品等.它借助靜態的民俗物品展現一時一地的民間風俗。靜態類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當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館,以陳列展覽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標志性器物為主,呈獻給游客的是靜態的民俗畫面。
2.3.2動態類民俗旅游:即以活動的安排為主,游客通過參與或半參與進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圍的主題公園內,并從中得到愉悅和陶冶。
2-3-3精神類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轉化為旅游產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動。
2-3.4語言類民俗旅游:指對聲音、語言而傳承的民俗內容加以開發和應用.包括戲曲、山歌、曲藝、方言等。如廣西的三月三歌會。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上幾類,但隨著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長以及整體旅游開發的實際需要,單純的選擇某一類主題已遠遠跟不上當今的旅游發展趨勢.這就要求在開發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時,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時,注重主題的多樣化。例如韓國民俗村,在建成早期僅是一個純觀光型的戶外民俗博物館,經過一系列的調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動態類的民俗旅游產品如手工制作、傳統體育活動等;精神類的民俗旅游產品如祭祀活動等;語言類民俗旅游產品如傳統歌舞表演等,最終成為一個年游客量達到18O萬人次的國際著名民俗旅游景區。
3.主題策劃模式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地域環境下形成的人與環境互動的風俗傳統。從文化資源的整體來看,民俗文化是展現地域風采、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的有效載體,也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從民俗學視角來探討民俗文化,主要從其構成要素來分析,一方面民俗文化是對傳統物質文化生活的傳承,比如某一民族區域的生產、生活習俗、衣食住行特點等;另一方面是對民族社會生活的傳承,主要包括民族區域內的節日習俗、婚喪嫁娶禮儀習俗、家族文化、語言藝術及游藝競技習俗等內容。民俗文化旅游是對文化旅游的深化和發展,對其定義和闡述尚未獲得統一的界定。有學者從“民俗”與“旅游”的結緣上,提出民俗文化旅游是以民俗事象為主要載體的旅游活動;民俗文化旅游是借助于民俗來開展旅游項目,并將某區域的民俗事象和風俗文化作為旅游資源,進一步體現出鮮明的民族性和獨特性,并將其鮮明的文化內容和形式呈現給游客,以增強其民俗文化的深刻內涵;民俗文化旅游就是以某特定區域民俗事象為資源來吸引異地游客從事體驗和觀賞活動的總和;民俗文化旅游是建立在特定區域民族文化傳統風俗資源基礎上,以保護和開發旅游產品為主要方式,并以展現地方民族性風俗為主要標志的旅游產業。從廣義來看,民俗文化旅游作為民俗與文化的統一體,既要強調民俗旅游的生命力,又要開發民俗文化資源。隨著生態旅游發展趨勢的日益突顯,民俗文化旅游的生態性特征更是受到普遍的關注。藉于民俗旅游、生態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從民俗、文化、環境、人所構成的文化生態,將民俗文化、自然環境、人文環境進行融合,從而構成以文化為核心,強調文化與環境的生態和諧,從而實現對地域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保護與傳承。
1.2民俗文化與旅游的關系
民俗文化是建立在自然資源的基礎上,并作為一種生活文化得以傳承。民俗文化在逐漸被拋離原生態的生存環境下,作為被觀賞的對象,并在承載原有意義的形式外殼下,體現出獨特的文化底蘊和審美價值。民俗文化作為一種資源、一種產品,在越發需要給予保護的生存空間里,尊重和延續原生民族的有形、無形文化,從文化生態學的視角來審視民俗文化與旅游活動之間的關系,從而提出生態化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借助于生態旅游的發展思路,將民俗文化與旅游資源開發作為雙重目標的新型旅游模式,既能夠滿足游客對地域性民俗文化的精神需求,又能夠實現對民族區域自然和生態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從民俗文化與旅游的關系來看,民俗文化旅游將民俗文化的整合與保護作為旅游資源,增強了生態旅游的文化內涵,提升了生態旅游的文化品質,從而為民俗文化的生態保護和旅游資源的有效開發構建成雙贏局面。
2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2.1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的現狀
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產業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的迅猛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化發展勢頭也是顯著的。特別是基于民族區域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如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山西民俗文化旅游、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內蒙民俗文化旅游、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等資源的開發,更是將民俗文化旅游推向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民俗文化旅游作為新興的旅游產業,在展現民族文化風采、弘揚民族文化上,其地位和作用尤為突出。我國民俗文化資源豐富,既能夠滿足游客對文化空間“求新、求異、求知、求樂”的心理需求,又能夠從濃郁的民俗文化氛圍中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隨著全球化經濟發展新時期的到來,民俗文化旅游作為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發模式上逐漸形成了民俗觀賞、民俗活動、民俗商品、民俗服務四大類型,并從民俗文化資源基地建設到產品服務包裝、設計,以及民俗文化保護等方面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2.2我國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問題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國際化旅游產業迅猛發展的趨勢,對于民俗文化旅游產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在資源開發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不僅使得原本優秀的民俗文化資源失去吸引力,還造成對民俗文化的污染,降低了民俗文化獨特的個性。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一是在民俗文化資源整體開發上缺乏有效規劃,特別是依據常規開發模式,無法從歷史學、文學、藝術學,以及社會學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和全面挖掘,僅僅在民俗文化基礎上重視“旅游牌”,難以從旅游資源的規劃上體現科學性、文化性、時代性。淺層次的文化宣傳、一味地追求民俗文化項目,同質化、模式化、公式化現象不僅降低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品質,還帶來資源的浪費。二是在民俗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上顯得落后,特別是對于偏遠民族區域旅游業來說,由于交通不便導致的游客數量不足,不僅無法實現對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有效開發,也制約了區域旅游業的有效發展。三是在民俗文化旅游投入上力度不足。我國民俗文化資源是豐富的,而缺少有力的資金投入又是現實問題,因資金投入不夠而使得民俗文化資源只能“養在深閨人未識”。四是在民俗文化旅游人力資源管理上顯得不匹配,特別是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水平較低,如導游人才的缺乏,旅游資源開發專門人才的不足,不僅難以支撐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播,也給民俗文化旅游帶來發展瓶頸。五是在民俗文化資源開發上輕保護現象普遍。開發旅游資源是一把雙刃劍,在處理開發與保護問題上,以犧牲生態為代價的盲目開發,不僅對環境資源造成損耗,也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帶來災難。為此,積極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不足,協調好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在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同時,推動民俗文化旅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3我國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民俗文化旅游作為高層次的生態文化旅游,在推進民俗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上,既要遵循文化傳承的規律,又要協調好旅游產業的有序化發展思路,以實現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科學性、可持續性。
3.1文化生態視角下規劃好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設目標
科學規劃是實現民俗文化旅游生態化發展的前提,其設計目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處理好文化生態、自然生態與民俗文化之間的協調發展。民俗文化旅游在規劃上首先要平衡好生態民俗文化與社會發展及自然環境的關系,注重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多樣性、完整性,以及文化傳承的延續性,在維護民俗文化生態資源不枯竭的前提下來促進民俗文化、自然環境的健康發展。二是處理好旅游資源開發、社區居民、游客等多方利益平衡。作為對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者,要從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上,做好開發者、當地居民、游客多方的利益分享與公平,既要組織好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又要通過市場機制來促進旅游利益的合理分配,并在積極地改造自然、合理控制利用的基礎上,維護好民俗文化生態系統的完整與穩定。三要從生態民俗文化開發中體現生態教育的目的,作為以民俗旅游為導向的文化資源開發,要平衡好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的關系,通過對生態民俗文化的合理開發來傳播和促進各方面人群對生態環境的認識,提高維護文化生態平衡的自覺意識。
3.2文化生態視角下設計好民俗文化旅游產品
生態化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的設計,需要從其區域自身特點來進行分析,結合民俗文化生態旅游的特殊性,從生態民俗文化實體的開發、參與性民俗活動的開發、民俗精神文化的開發、民俗文化旅游商品的開發等方面來進行研究。對于以景觀實體為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設計,要注重以下幾點:一是對于原生態民俗村寨的挖掘與保護并重,在展示民俗文化的過程中要強調對原生態景觀的保護。二是對于人造民俗文化景觀的開發上,要在文化移植的同時,注重對民俗文化趣味性和觀賞性的挖掘,并能夠從鮮明的民俗文化氛圍中,運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增進游客對文化的認知和體驗。三是對于生態博物館的開發上,要從自然資源的整體性,民俗文化的思想性,以及文化遺產保護上來進行全面開發。對于參與性民俗活動的旅游設計來說,重在引導游客的參與,強調游客從親身體驗中來獲得對民俗文化的精神感受。如對于一些民間節慶活動,從活動內容的組織上要積極健康,并能夠在展現民俗文化的同時,讓游客從參與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鮮明性和差異性;對于民族餐飲文化,在體現“食”的同時,也要賦予其新的審美價值,如引入禮儀、禁忌、藝術等文化內涵,既展現民族傳統飲食文化,又對地方民俗特色飲食文化進行了宣傳;對于民間文藝如戲曲、繪畫、雕塑、歌舞等資源的開發,則從民族文化的歷史意義,以及傳統文藝的鮮明特征上來進行豐富和宣傳。
(二)星級酒店特色文化經營更符合顧客的要求。現如今,單一、快捷的酒店模式已經到了需要改變的情況,當在所有東西都標準化的同時,就缺少了那份特殊的魅力,所以說酒店需要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而不是完全的標準化。再有,酒店融入民俗文化能拉近與當地距離,更加讓人感受到當地的氛圍,同時,酒店融入當地的民俗文化也會使得當地居民有親切感,使得他們容易接受酒店,接受起來也不會有陌生感。只有這種標準里透著特殊,制度里透著民俗,會使得酒店本身散發出一種不一樣的氣息,從而使酒店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更會使它建立起穩定的消費群。
二、星級酒店文化內涵與民俗文化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理念不同會產生矛盾和沖突。中國地域幅員遼闊,各族人民的文化五花八門,為我國文化增添了不少魅力,但是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禁忌,在酒店建設和服務過程中如果沒有去注意,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例如滿族在飲食、住房、甚至在節日時期有很多禁忌。在飲食中,滿族禁止剁母豬或其它雌性畜肉,他們認為母親給了他們生命,剁雌性牲畜的肉會遭到復仇;禁止在屬雞的日子里吃新米,因為雞的消化能力很強,吃新米意味著常年都會肚子餓。這些獨具特色的文化,給民俗文化帶來神秘和獨特感,但在民俗文化與酒店文化交融時,也可能會導致酒店在經營和管理方面與當地名俗文化出現一些矛盾和沖突。
(二)可能會對酒店的整體利益有損害。有些少數名族會有不同尋常的民俗習慣,而酒店是以利益為主,從而導致了某些方面民俗文化與酒店文化不融合,出現一些利益上的損害。如有些地方民族會對某種動物十分崇敬而不去吃它,再有有些地區民族會有很嚴格的男女之防,而酒店要從全方位無死角的去服務顧客,這里面的矛盾沖突是無法調節的,一旦酒店妥協就會喪失許多財務收入,而長久以來形成的民俗文化是更加不可能妥協的,這就形成了一個怪圈,誰也都不妥協于誰,酒店無法去吸收當地的顧客源,而當地居民更不愿意酒店在此常駐,這種情況長期以來會造成酒店利益的嚴重損害,而且不僅僅體現于經濟方面,還可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名譽上的損失。
(三)文化特色不明顯,雷同現象嚴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顧客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這就導致了市場需求的差異性。而最大的差異性莫過于文化的差異性,如果通過文化表現出全方位的魅力進而引起顧客的共鳴,這樣就可以給顧客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回憶,可以大大增加酒店的核心競爭力。但由于與民族文化融合的酒店一般都會在具有豐富的民族風情的地域建立,當地的民族特征都會隱隱約約的被體現在酒店的設計與經營上,這就使得該地域以某一文化為主題的酒店在餐飲產品、裝修藝術以及環境氛圍的上會和其他酒店出現相似甚至雷同的部分。尤其是現如今跟風現象嚴重,民族風俗文化的酒店本身應該傳遞的是一個極具個性化的概念,但是在同一區域內非常容易發生模仿或者抄襲的現象,一系列雷同現象就會導致行業內的惡性競爭和消費者的審美疲勞。
三、星級酒店文化內涵與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建議
(一)明確酒店文化與民俗文化融合概念。對酒店功能、布局、發展趨勢的不完全把控是酒店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合過程中產生沖突和矛盾的主要原因。“中國酒店業教父”魏小安曾提出,酒店在設計中的基礎性原則是功能決定結構,結構決定形式。所以,對于一個酒店來說首要的一點是功能,而后是結構最終才是形式。在實踐中,我們應該從酒店的功能為出發點,功能是建立具有民俗文化的特色酒店的基礎,而后從結構出發,進而在決定在這個過程中所應該采用的形式。如果僅以模仿這種方式創建一個民俗文化特色酒店,那絕對是在文化的形式或核心的步調上有了部分的理解差錯。所以,具有民俗文化的酒店,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主題,然后確定結構,再從結構上確定采用何種文化形式。
(二)對民俗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酒店吸取民俗文化時,有許多民俗文化并不適用于酒店文化,這就依靠于決策者的判斷力了。一個好的決策者是一個酒店發展和建設的舵手,而在酒店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交融時,一個好的方向尤其重要,該舍棄的地方必須舍棄,一切為了酒店利益出發,找到適中的折中點,這樣既不會讓當地居民對酒店保持一種抵觸態度,又不會損害酒店的整體利益,將酒店文化和民俗文化完美融合。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民俗成分,可以成為教學的好幫手。中華文化可謂博大精深,高中語文中不少篇目涉及到民俗文化。如魯迅作品中就有許多民俗文化的滲透,在《祝福》一文中,魯迅借“祥林嫂”這個典型人物,反映了封建禮教對婦女精神的極度迫害,揭示了腐朽黑暗舊社會的吃人本質。其中還引入了“捐門濫”這一俗語,其實它是一種封建迷信,現代人早已將它拋之九霄云外,但在當時柳媽的這個詞分量卻極重,甚至影響著祥林嫂的一生,如果學生們對民俗文化沒有了解,就很難體會到祥林嫂當時的悲慘處境,學起文章來也就索然寡味。
2.拓展知識。
民俗文化存在于生活之中,其中蘊含著大量的文化科學信息,可以開拓學生們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在語言方面,如古詩人喜歡借“楊柳”一詞來抒發離別之意。其中“柳”與“留”諧音,所以古人常以“折柳相送”以示留念,如果學生不了解這一民俗文化,又怎能懂得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那種對情人的難舍之情。在禮儀禁忌方面,中國的封建社會有很多禮儀、禁忌,如果學生不了解,就很難理解某些文本。如小說《邊城》中塑造了一幅富有詩意的民俗畫卷,學習中我們了解到湘西特有的“走車路”和“走馬路”的婚戀習俗,與漢族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截然不同,這顯示了一種純厚的湘西風土人情,能夠讓學生領悟到《邊城》所表現出來的和諧、優美、自然。
3.德育作用。
民俗文化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它積淀了很多優秀的民族精神,具有極強的德育作用。如《三字經》中就蘊含了大量的德育知識;又如“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體現了主人公持之以恒、堅忍不拔的可貴品質;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勉勵年輕人要珍惜光陰;如“一個好漢三個幫”,告訴人們要齊心合力、眾志成城;還有臥冰求鯉、鐵杵磨成針等,都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將民俗文化融入的高中語文教育之中,可謂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民俗文化的策略
1.增強教師的民俗文化意識。
要想發揮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先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從教師角度來講,要不斷積累民俗文化知識,增強對民俗文化的欣賞和鑒別能力,進而身行于教。語文教師要認識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打破民俗文化難進現代課堂的思想誤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深刻意識到自身的職責與角色,熱愛民俗文化,積極將古人勞動智慧的成果發揚光大,開發更多的民俗資源,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大語文觀。
2.立足課堂,援引課外。
在課堂上進行民俗教育的滲透,首先要深挖教材內容。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導者,應對課堂教學做合理的規劃、統籌安排。對于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內容,要借助民俗知識,解讀課本,充分發揮民俗文化對教學的輔助作用。當然,民俗文化畢竟不是學習重點,所以民俗文化的滲透應以備課形式出現。單純挖掘教材民俗文化,無疑是畫地為牢,不要讓學生對民俗文化的索取局限在課上,要引向課外,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中挖掘身邊的民俗知識。“活”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真正魅力。
二、青年志愿者在海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保護中的作用
1、彌補政府和市場在海南少數民族文化保護中的不足
在海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工作中,政府與市場的作用不容忽視,然而,它們在實際的保護工作中逐漸呈現出一定的不足之處。對于政府機構,一方面由于其在資金周轉和專業性等方面都存在著缺陷,有時候會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另一方面,在其廣泛的“功利性”觀念的驅使作用下,在文化保護中常常會出現以忽視文化效益的提高為犧牲而去贏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對于市場,其最終的目標就是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這就決定了其在文化保護中的方式和手段。然而,青年志愿者便可以很好地彌補這兩者的不足,因為其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與人民大眾的生活實際有著緊密的聯系。如此一來,青年志愿者不僅可以極大地拉近與少數民族之間的距離,而且還便于深入地體會少數民族文化的真正內涵所在。由于青年志愿者這一群體的特殊性,他們在文化保護的具體工作中更具責任感與耐心等,可以積極取得足夠的資金來源,極大地減少了人力等方面的開支消費。此外,青年志愿者在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和聚集分散的社會人力方面具有很好的影響作用。
2、參與海南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及創新性傳承
青年志愿者在保留危在旦夕的海南少數民族文化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具體的文化保護工作中,其不僅能夠把海南少數民族遺留在民間的零散文化通過有形的書籍或者檔案等記錄下來,以便于保管于我國的少數民族文化知識庫中,而且還可以積極思考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來保護海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在海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工作中,青年志愿者正在并且即將采用更加多樣化的方式來積極對其進行保護工作,不僅在時刻提醒著人們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而且還把各種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大家面前。
3、通過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化實現其經濟價值的轉化
現如今,青年志愿者對海南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是一股全新的力量,他們能夠充分地使用文化所包含的經濟價值來完成文化的保護過程。針對海南少數民族的文化特色,可以精心設置一臺突顯民族特色的文藝表演,再利用演出賺取的費用,對文化保護工作進行展開。通過這種對海南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中,可以讓其文化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繼承與流傳,使得更多的人對其文化有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為海南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增添新鮮的力量。
二、分析中國民俗文化對中國油畫發展的影響
任何藝術的發展都離不開文化因素的制約,中國油畫作為一種文化的實踐藝術,更離不開民俗文化這一片泥土。事實上,我們希望中國民俗文化能夠對油畫藝術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也希望了解民俗文化是如何影響油畫發展的。我們探究中國民俗文化對中國油畫的發展影響,是對當代油畫藝術發展進行的深層次的透視、發掘、總結。1.民俗文化影響油畫發展中的題材創作從某種程度上說,油畫是一種生活的藝術,它需要在現實中汲取養分、發掘素材。而民俗文化恰恰是區域人們生活的真實反映,因而民俗文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油畫發展創作中題材的選擇。一般畫家創作都是依據自身的生活體驗,以發現者的角度對所要表現的油畫形象進行描繪,刻畫。當受到民俗文化熏陶的繪畫者進行創作時,他們會不由自主的選取與民俗文化有關的內容展開題材創作。這些紛繁的民俗文化自然豐富了中國油畫的題材創作,當然這也為油畫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2.民俗文化影響油畫發展中的審美判斷從來藝術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當民俗文化應用于油畫藝術之中,油畫藝術的價值便得以顯現。它以或輕描淡寫、或濃墨重彩的方式,表現出地域民俗文化的特點。通過民俗文化對油畫發展的指導,我們對民俗文化影響方式也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必定形成了一定的審美判斷。這種審美認識是創作者的切實感悟,也是欣賞者對民俗化油畫的深刻理解。對創造者來說,表面上看民俗文化的引入豐富了表現油畫藝術的語言,實質上是擴展了他們的審美認知。而對欣賞者來說,這種民俗文化的意義在于提升了油畫藝術的審美價值,也進一步影響發展了油畫的審美認知與判斷。3.民俗文化影響油畫發展中的情感融合與其說民俗文化應用與油畫發展是一種油畫藝術與傳統文化的無意識的自我選擇,倒不如說這是創作者與民俗文化的一次情感上的交流。民俗文化本身是不具備任何形式的感情的,它只是客觀事物的呈現,而創作者才是實現由內而外情感傳達的關鍵。很多時候情感都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是畫家基于客觀事物的反映。在民俗文化與油畫藝術結合的過程中,也實現了繪畫者的情感表達。創作者需要對民俗文化有所了解,更需要將這種理解轉變為審美表達,這恰恰表達了他們對于民俗文化影響油畫發展中情感融合的立場判斷。
首先,人與自然的和諧傳統與特質。自然地理環境對民族文化的生成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青海各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原環境對青海民俗文化的特質和內涵及其表達產生了重要影響。自然環境的嚴酷使得高原上的人們對賴以生存的土地更加敬畏,更加珍愛。牧民將草原視為生存的根本,禁忌任何破壞草原的行為;農民將土地視為生存的根本,收獲之時舉行儀式,感謝土地的饋贈。人們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自然環境,在藏族的觀念中,藏區處處是神山圣水,人們將這些賦予神性加以崇拜,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自然神靈祭祀儀式和習俗,如轉神山、神湖活動,生活在青海湖周邊的蒙藏民族有祭祀青海湖的習俗。通過這樣的習俗和儀式告誡人們,神山、圣水地域內為神圣之地,不得隨意破壞和污染。蒙古族也將草原、土地視為地神之所在,禁忌任何對土地的不敬行為,每當牧民轉場放牧時,一定會把生活留下的污跡打掃干凈,受到破壞的草皮加以修復。土族每年的播種和收獲時節舉行儀式,祈禱神靈降福保佑,感謝自然的饋贈。撒拉族的“地震神話”故事告誡人們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從自然,人要和自然建立和諧的關系,任意破壞自然最終會受到懲罰,其習慣法中也明確規定禁止濫砍濫伐、濫捕濫殺,嚴禁一切污染水資源的行為。
高原生存的艱難使得高原上的人們對生命更加親近和珍愛。把人、自然和一切生靈放在了同樣重要的地位上,因而就不會對大自然無限度的索取,對動物無限度地殺戮。他們以對待神靈的情感敬畏和崇拜山川河流、花草樹木,形成了“敬天惜地”的自然觀。這種對待自然的觀念和態度對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環境,保護自然環境,保護多元文化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其次,人與人、社會的和諧傳統與特質。青海各民族普遍奉行艱苦樸素的生活方式,對物質財富追求相對淡薄,減少了人際交往中的利益之爭,形成了互助、協作、和諧的道德風尚和社會文化氛圍。如藏文化中普遍將“慈悲、善良、自謙、和平、尊人、義務、知足等作為做人的原則”,[2]藏傳佛教“三因說”強調自然、神與人和諧相處,形成了宇宙萬物統一性、同一性和整體性的認識論,隨緣任運、順從自然、知足安適、忍耐克制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出世的姿態,遠離爭名奪利、好斗爭強、謀取認識富貴的惡習,而追求順從、忍讓、清貧的生活傾向”。[3]儒釋道文化“都要求信眾止惡從善,善于分辨善惡、是非、真假,從而保持身心清凈;……要有平等、真誠、慈悲、寧靜的心態和溫和、善良、恭慎、節儉、禮讓的五德氣質,滌蕩欲、憎恚、焦慮、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騷亂不凈。”[4]伊斯蘭文化中也有很明顯的和諧理念和內涵,如“你們當親愛近鄰、遠鄰和伴侶”(古蘭經4:36),要求信眾以和平善意待人,要誠信、寬容,提倡與人為善、與鄰為伴、以誠相待、公平相處等。這些直到今天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信念和教義不僅能凈化人的心靈,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而且還是青海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基礎。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和睦相處,互補互惠,形成了團結友好、互相幫助的良好傳統。如在經濟方式上,藏族、蒙古族以牧業生產為主,為高原居民提供了大量畜產品,漢族、土族以農業生產為主,補充了畜牧經濟的天然不足,回族和撒拉族的商業經濟則非常發達,他們奔波在高原各地,在牧業區和農業區之間互通有無,從而形成了高原特有的民族經濟互補模式。如在循化地區,“撒拉族不足的糧食、柴草需要文都、道幃等地的藏族農業區和回民供應,而藏族需要的蔬菜、果品、茶、布、工藝品等則由撒拉族和另族轉運過去,并將藏族牧業區的羊毛等畜產品轉運到外地。”[5]在經濟互補的過程中,各族人民締結了深厚的友誼,形成了和諧共存的傳統,這種優良傳統是青海和諧社會構建的堅實的歷史和社會基礎。
青海是我國一個特殊的自然與人文區域,有著多民族和諧相處的悠久歷史傳統。正如班班多杰所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結合部,北與西域、北方草原接壤,處于中原、、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帶,歷史上來自中原的漢文化、中亞的伊斯蘭文化、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與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這里長期碰撞、交融,文化類型多種多樣,且互相浸潤、涵化,形成了‘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異彩紛呈的民族文化親緣關系,生動體現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緣和合’、‘和而不同’的相處原則。”[6]在多元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在經濟上互相依存、取長補短、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互相交流、彼此交融、,形成了“和而不同”、“和睦相處”的和諧傳統和特質。
二、青海多元民俗文化的重疊認同
文化認同主要是指各民族之間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溝通形成相互依賴,彼此尊重,形成“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之局面。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影響下的多元民俗文化和而不同,和諧相處,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吸納和采借,構成了青海民俗文化的多元認同網絡。作為青海民俗文化載體的青海人,在多元民俗文化的場景中,其身份具有多重社會屬性,如國家屬性、民族屬性、地域屬性、宗教屬性等,認同體系是重疊的。
首先,青海各民族的每個社會成員高度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國家認同、中華民族認同應超越于其他認同之上。每個民族對國家擁有強烈的情感和高度的責任心。其次,文化往往跟一定的區域相關,既是同一民族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也會形成不同的文化風格,對地域文化的認同就是地域認同。各民俗文化圈內的成員隸屬于不同地區,人們往往對自己的國家、家鄉、故鄉、出生地擁有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隨著距離的越來越遠體現的越來越強烈,認同的范圍也越來越大,對故鄉人和故鄉文化情感也越來越濃烈。在世界范圍內認同的是中國人,在全國范圍內認同的是青海人,在青海范圍內認同的是某個州縣的人,在州縣又認同的是某個鄉村。這種認同的具體表現是對認同對象的成員及其文化的熟悉感、親切感、安全感以及強烈的依賴感和歸屬感,人們在建立地域認同時往往會淡化甚至忽視民族歸屬、宗教歸屬等。再次,青海是多民族地區,族群認同是其文化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成員對自己和他人的民族身份有著明確的認識和定位,在交往時會互相認定對方是什么民族,或強調自己是什么民族,會自覺不自覺地遵守本民族的禁忌,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并對各自的民族文化也有強烈的熱愛感和自豪感。最后,青海作為多宗教地區,藏傳佛教、伊斯蘭教、漢傳佛教、道教等宗教對青海各民族的影響較深,三大民俗文化圈內的各民族在共同的信仰基礎上建立起了文化認同,如藏、土、蒙古及部分漢族對藏傳佛教文化的認同和尊崇,回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對伊斯蘭文化的認同和尊崇,漢、土族對道教和民間信仰的認同與尊崇,這種宗教認同加強了各民族間的聯系和文化認同,如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其相互通婚的比例較高,社會交往也較密切,反之,信仰藏傳佛教與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之間的族際婚姻較為少見。
“從歷史時期以來,河湟地區各民族間就結成了文化上互相影響、互相滲透和互相吸收的多元多邊的互動關系,這種文化互動與河湟地區共同體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緊密相隨并產生了重要影響。”[7]青海各民族多元民俗文化的共生與融合體現在的吸納與采借、飲食文化的兼容并蓄、服飾文化的取長補短、文化藝術的共有共享等多個方面。[8]青海各民族間形成的這種文化共生與融合現象是和諧社會關系建設的前提條件,有效調節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社會各系統、各階層之間的和諧,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文化觀的生動詮釋。
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內聚力
文化凝聚力是在文化認同的基礎上,特定文化對共同體成員之間形成的統攝力、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共同體成員之間形成的親和力、向心力。文化凝聚力和內聚力是社會發展的巨大的潛在動力。文化凝聚力和內聚力能夠塑造道德規范和進取向上的價值觀。青海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民俗文化凝聚著青海人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青海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柱。鐘敬文先生說:共同的民俗信仰和習慣常默默地把跟別的成員的行為、心態牢牢地凝聚在一起,這是一種想象不到的、神秘的文化凝聚力。它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員被那無形的纖繩捆束在一起,它也把現在活著的人和已逝去的先輩聯結在一起,而且還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五大洲的華人也團結在一起。
青海的多元民俗文化圈自形成以來,便具有規范社會群體、維系和凝聚社會群體成員的功能,具有較強的內聚力和向心力。首先,優秀民俗文化塑造道德規范和進取向上的價值取向。青海各民族的民間文學、傳統曲藝、儀式禮儀等民俗文化中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哲理、倫理、道德,是民眾生活經驗的積累和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些優秀文化傳統在無形中規范著人們的行為、凝聚著人心,勸誡人們向善避惡、和睦相處,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向上進取的道德規范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次,傳統節日民俗和共享文化事象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在全國性的節日中,各族人民的節日飲食、儀式、慶祝活動大同小異,大家在和諧統一的歡樂氣氛中加深了對國家和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從而凝聚了人心,加強了團結。而在民族傳統節日中,本民族成員們聚集在一起,膜拜同樣的神靈,舉行同樣的儀式,展演自己民族的文化,無形中加強了民族內部的凝聚力。再次,優秀的民俗文化傳統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如伊斯蘭教文化圈內的回族、撒拉族、保安、東鄉等民族,由于都信仰伊斯蘭教,對彼此的認同感很強,凝聚力也很強。最后,優秀民俗文化增強社會的內聚力。過去,青海的民間組織較多,廣大農村的許多村莊都是以宗族為核心發展起來的單姓村,宗族組織的勢力較大,如撒拉族的“孔木散”,而以寺院和清真寺為核心的宗教組織影響也較大,如回族撒拉族的“者麻爾提”。此外,還有一些為舉辦社火或廟會而臨時組織的民間組織和民間宗教組織,如漢族的火神會、土族的排頭和嘛呢會等。這些民間組織不僅起著維系宗族、社區的社會秩序,規范和約束成員行為的作用,還加強了宗族、社區成員之間的交往與聯系,強化了宗族和社區的凝聚力。
民俗文化既是社會生活的普遍存在,又是一種隱性的社會文化規范,它在一定的范圍內,具有規范、維系和凝聚社會群體成員的作用。文化“卻像一只無形的手,無形中支配著社會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為舉止和心理意識,從衣食住行到婚喪嫁娶,從社會交往到精神信仰,人們都在不自覺地遵從著民俗的指令。”[9]民俗文化具有規范性和維系性,它對社會群體的“軟控”是一種有力的深層控制,它對社會群體文化心理的維系更是根深蒂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