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31 03:16:2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合署辦公工作方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考核時間
2017年12月21—29日,考核具體時間由各考核組與被考核單位商定。
二、考核范圍和對象
考核范圍為廳直處級單位,已劃入xx文化演藝發展集團的企業由集團牽頭,省文化廳派員參加考核。
考核對象為各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
科級事業單位由廳人事教育處會同對口處室另行安排考核。
三、成立考核領導小組
此次考核工作在廳黨組領導下進行。成立7個考核組,由廳領導分別帶隊,每組4人,分別考核2-3個廳直單位。
四、考核方式
采取召開考核會議、民主測評、個別談話、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
(一)召開考核會議
參會人員:100人以下的單位全體干部職工參加;100人以上的單位中層以上干部、中級以上職稱人員及職工代表參加。
會議議程:(1)考核組組長講話。(2)廳直單位(黨委、總支、支部)書記作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情況報告;行政主要領導代表領導班子作年度工作報告,并進行個人述職述德述廉述法。領導班子其他成員進行書面述職述德述廉述法。(3)進行民主測評和后備干部民主推薦。
(二)進行個別談話
考核組分成兩個談話小組,談話人員由各考核組根據參加考核會議人員名冊現場確定。
(三)查閱有關資料
對照考核工作相關要求,現場重點查閱黨委(總支、支部)會議紀錄、班子會議記錄、干部選拔任用文本、黨支部“”記錄本、約談記錄本等相關文件和資料。
五、考核要求
(一)各單位要提前組織撰寫黨委(總支、支部)2017年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情況報告、領導班子年度工作報告、領導干部年度述職述德述廉述法報告。并按照《2017年省文化廳直屬單位年度考核需準備的材料清單》(附后)準備好相關查閱資料。
以黨的會議精神為指導,按照國務院完善行政復議體制、創新行政復議機制和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提高行政復議社會公信力,積極化解行政爭議,推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二、指導原則
1.依法實施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規定,結合行政管理體制特點和行政復議工作發展趨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切實做好相對集中行政復議權工作。
2.穩步推進原則
根據上級工作要求,立足我縣行政復議工作實際,將相對集中行政復議權工作納入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整體規劃和部署中,逐項實施、穩步推進。
3.注重實效原則
通過開展相對集中行政復議權工作,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制度“有效、便捷、公正”的優勢,優化配置行政復議資源,將行政爭議化解在基層、化解在初發階段、化解在行政機關內部程序之中。
三、實施范圍
相對集中行政復議權。縣政府及縣政府所屬部門的行政復議職權由縣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集中行使,集中受理、集中審理、集中決定。
四、實施內容
1.行政復議委員會的功能定位及主要職責。縣人民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行政復議委員會)是縣政府行政復議工作的議決機構,主要負責縣政府及所屬部門行政復議案件的處理(包括收案、受理、核查、聽證、審理、議決、送達及轉送等),按照職責權限,督促行政復議申請的受理和行政復議決定的履行等其他法定職責。
2.行政復議委員會的組織形式。行政復議委員會設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1名、常任委員8名、非常任委員6名。
主任委員由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副主任委員由縣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常任委員由縣行政復議委員會辦公室專職人員擔任;非常任委員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界專業人士和專家學者擔任,任期為3年,按《行政復議委員會非常任委員遴選辦法》采取向社會公開招聘和定向招聘相結合的辦法產生。
行政復議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與縣政府法制辦合署辦公,并由縣法制辦主任兼任行政復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3.行政復議委員會的功能定位和運行機制。行政復議委員會是行政復議案件審理議事機構,實行政府主導、專業保障、社會參與的行政復議工作機制。對事實清楚、案情簡單、法律責任明確的行政復議案件,由縣行政復議委員會辦公室審查,提出處理意見并擬定行政復議決定,報縣行政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簽發;對涉及公共利益、社會影響大、法律關系復雜、專業性較強,難度較大的行政復議案件,在案件承辦人員初步審查并提出審查意見后交由縣行政復議委員會進行議決,擬定行政復議決定,報縣行政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簽發。
五、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17年9月至10月完成行政復議委員會制度的學習、討論,擬定推行工作方案。
2.籌備階段。2017年10月至11月完成行政復議委員會人選的確定,確保辦公場所、工作人員到位,制定行政復議委員會工作規則等配套工作制度。
3.啟動階段。2017年11月底召開xx縣行政復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正式啟動縣行政復議委員會工作。
六、工作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服務創業、服務縣趕超發展為主題,以服務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提高檔案服務工作水平,優化投資創業環境,為經濟建設營造最優的投資興業環境。
二、活動主體和服務對象
創業服務年活動主體:縣檔案局(館)及其工作人員。
創業服務對象:優勢產業、新能源科技、高科技、低碳經濟等大項目、大企業的招商引資;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培育發展;企業“二次創業”和升級改造;全民創業。
三、重點內容
(一)抓好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綜合檔案館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工作。提高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綜合檔案館規范化管理水平。(牽頭部門:業務股;配合部門:各股室)
(二)抓好企業建檔工作。重點做好聯系點建檔工作,(牽頭部門:業務股;配合部門:各科室)
(三)抓好重大活動和重點工程(項目)建檔工作。及時跟蹤在建重點工程(項目)建檔工作,對涉及國計民生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的監督與指導,拓展檔案服務新領域,主動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牽頭部門:業務股;配合部門:各股室)
(四)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提高檔案查閱效率。圍繞優化政務環境主題,在檔案系統開展“創業比奉獻、創新比作為”實踐活動,改善服務態度,完善便民利民措施,規范檔案執法行為,提升服務創業的質量與水平。(牽頭部門:辦公室;配合部門:各股室)
(五)落實創業服務工作措施,深入推進機關效能建設。強化服務意識,完善服務機制,把握服務重點,爭創服務型機關,爭做服務型干部。大力改進機關作風,提升機關效能,優化創業環境,為創業者提供便捷、高效、和諧的政務環境。(牽頭部門:辦公室;配合部門:各股室)
四、工作步驟
(一)學習動員(2013年1月15日-2013年2月28日)
1、制定實施方案。結合實際,制定本局創業服務年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進度表,組建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
2、召開動員大會。在1月31日前,召開創業服務年活動動員會,傳達省、市創業服務年活動動員會議精神,部署本單位創業服務年有關工作。
3、開展大討論和獻計獻策活動。組織開展“我為服務創業作貢獻”大討論,集思廣益,獻計獻策,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參與創業服務的主動性。
(二)組織實施(2013年3月1日-2013年10月31日)
1、制定“創業比奉獻、創新比作為”主題實踐活動方案,并抓好工作落實。
2、選準工作切入點,制定“牽手企業”行動工作方案,開展一系列檔案業務服務,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
3、結合檔案工作安排,抓好重大活動和重點工程(項目)建檔工作,及時跟蹤在建重點工程(項目)建檔工作,對涉及國計民生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的監督與指導。
4、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創新活動載體,力爭自選動作有特色、有成效。
(三)總結考評(2013年11月1日-2013年12月底)
縣檔案局根據五個方面重點工作要求,制定量化、便于操作的考核工作方案。并對創業服務年活動進行工作總結。
11月底前,做好本局創業服務年活動自查和接受上級檢查各項準備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局創業服務年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與局效能辦合署辦公,具體負責日常工作的組織實施。
(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是貫徹市委、市政府抓項目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機關效能建設的重要舉措。全局要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引導干部職工積極投身創業服務年活動。
一、總體要求
為切實提高戒毒工作質效,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依據《禁毒法》關于社區戒毒(康復)的相關規定,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戒毒、綜合矯治、關懷救助”的原則,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由市禁毒辦牽頭,協調各方力量廣泛參與,形成以鎮(區、場)為主體,社區為基礎,家庭為依托,社區戒毒監護和維持治療康復等多種手段并重的社區戒毒(康復)工作格局,推動全市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長效化開展。
二、目標任務
(一)全市在冊吸毒成癮人員簽訂社區戒毒(康復)協議率達到100%;
(二)一年內參加社區戒毒(康復)人員違約率低于20%;
(三)參加社區戒毒(康復)人員違法犯罪率明顯降低。
三、組織體系
(一)組織機構。為確保社區戒毒(康復)工作有效落實,成立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市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為副組長,市政府辦、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人社局、衛生局、總工會、婦聯、團市委分管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市公安局禁毒大隊。
(二)工作職責。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全市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的業務指導、組織協調。各鎮(區、場)設立社區戒毒(康復)工作辦公室,與綜治辦合署辦公,加掛“社區戒毒(康復)工作辦公室”牌匾,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劃內社區戒毒(康復)日常工作。
(三)配齊配強專職工作人員。社區戒毒(康復)工作辦公室按照在冊吸毒人員20:1的比例,向社會公開招聘政治素質好,文化水平高,工作責任心強的專職管理員(禁毒社工),專門從事社區戒毒(康復)工作。各社區戒毒(康復)工作辦公室要成立由鎮(區、場)綜治干部、社區民警、專職管理員等人員參加的工作小組,共同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開展管控、幫教工作。
四、工作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節約能源資源基本國策,深入貫徹《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和《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根據我市公共機構節能“十二五”規劃要求,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淘汰低效照明產品、推廣使用高效節能照明技術、產品,開發應用太陽能光電等自然資源照明技術。把綠色照明工程作為完成“十二五”公共機構節能目標任務的重要抓手,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在海南文明生態省和國際旅游島建設中切實發揮示范和表率作用。
二、工作目標
到年底前,全市各級公共機構實現高效光源使用率100%;
到年底前,全市公共機構中的文化場館、體育場館、科技場館、禮堂及會議場所等大型建筑高效光源使用率100%;
年前,LED等國體光源及太陽能光電等可再生能源使用率10%以上。
三、改造范圍及技術、產品
(一)綠色照明改造范圍。全市各級公共機構管轄范圍內的綠色照明改造包括:室內辦公照明、室內公用場所照明(大廳、樓道、衛生間等)、辦公區庭院照明(路燈、草坪燈、建筑物泛光照明)、文化場館、體育場館、科技場館、禮堂及會議場所、各級學校、各級醫院、機關食堂照明等。
(二)綠色照明技術、產品。
高效光源包括:緊湊型熒光燈、直管熒光燈、高壓鈉燈、金屬鹵化物燈、發光二級管(LED)等;
高效設備技術:反射式燈具、智能控制裝置等;
可再生能源技術:太陽能光電設備等;
自然光采用技術:主要指部分禮堂、會議場所,通過在房頂安裝自然采光設備管理滿足室內會議或工作需要。
四、運作模式
(一)單位投資模式。對于數量較少、規模不大的照明改造項目,可由本單位拿出部分資金或財政專項撥款更換節能燈具。以國家和我省每年推廣使用節能燈工作為契機,充分利用國家和本省的財政補貼政策,及時進行更換。
(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對于數量較多、規模較大的照明改造項目,各級公共機構要積極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按規定程序通過招標方式確定合同能源管理服務公司,充分利用社會節能服務公司資金及技術對公共機構照明設備及燈具進行節能改造,落實綠色照明改造工作任務。
在綠色照明改造過程中,應充分利用中央財政政策的支持,積極爭取國家對建筑節能改造的財政支持或財政獎勵資金。
五、責任分工
(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為全市公共機構綠色照明改造的主管部門,負責此項工作的綜合協調和指導,并對改造實施的進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組織完成市直辦公大樓辦公區綠色照明節能改造任務,合署辦公單位要積極配合改造工作。
(二)市級及鄉鎮級機關單位、東方工業園區、住建局(路燈站)、教育(包括中專院校、科研所、中小學校等)、交通運輸局(包括車站、碼頭、公路等)、科技、文體(包括各大廣場、圖書館、電視臺、體育館等)、印刷廠、衛生局等系統負責制定本系統綠色照明改造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對本系統的綠色照明改造方案的進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市直獨立辦公單位負責本單位綠色照明改造工作,要根據本單位實際制定綠色照明工作計劃,落實工作責任,按規定要求和時間,完成綠色照明改造任務。
六、建設進度
年月前,市直公共機構完成辦公區室內綠色照明燈具的更換工作;
年月前,市直公共機構完成辦公區室外照明設備的改造工作;
年月前,市直各系統完成各類場館等大型建筑的室內外照明改造工作;
各鄉鎮和市級教育、科技、文體、衛生等系統及有下屬單位的主管部門可根據本地區、本系統、本部門的實際自行制定綠色照明改造工作計劃,但必須在市政府總體建設進度時限內完成。
全市公共機構綠色照明改造工作從現在開始全面展開,改造工作可以邊部署、邊進行,建設進度在總體時間要求內可根據各級公共機構實際作適當調整。綠色照明改造工作必須按照《建筑綠色照明示范省總體方案》(瓊府辦128號)的規定,在年底前完成。
七、相關政策及措施
公共機構綠色照明改造工作的相關政策及措施參照《綠色照明示范省總體方案》執行。
(一)綠色照明節能改造形成的節能量將依據《節能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城鎮公用事業(照明)附加費收支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和標準給予獎勵。
(二)“十二五”期間,市政府加大財政資金對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建設綠色照明工程的支持力度,推廣30萬只財政補貼節能燈(視需要可適當增加推廣數量),優先支持各責任單位實施照明節能改造計劃。
(三)綠色照明改造工作完成情況將作為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專項檢查和考核評價的重點內容。
市推進合同能源管理領導小組每半年對綠色照明改造情況進行一次檢查考核。
八、工作要求
(一)各單位要加強對綠色照明改造工作的組織領導,嚴格按照責任分工和工作進度安排抓好落實,同時做好宣傳培訓工作。
(二)各單位應于年月日前將公共機構綠色照明改造方案(計劃)和工作進度安排表報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備案。綠色照明改造進展情況按季度報送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匯總后報市推進合同能源管理領導小組。
(三)要認真做好能耗分類、分戶、分項計量,以及相關線路和控制系統的改造工作,為考核評估和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奠定基礎。
(四)實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采取公共招投標的方式選擇在市級積案或省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承擔項目施工任務。對項目改造使用產品的質量、節能效果進行嚴格評審。
以《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為指導,堅決落實依法行政,堅持以依法、公正、公平、透明執法為宗旨,合理界定大隊、中隊職權,在機構設置層面最大限度遏制和減少不作為、亂作為和“人情化”執法現象的發生,提高執法效率和水平,樹立良好的城管執法形象。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行政處罰中心的組建和“查罰分離”執法新機制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小組。
三、行政處罰中心職責
行政處罰中心在業務科的基礎上進行組建,實行業務科與行政處罰中心合署辦公的模式,不增加職數,業務科長兼任行政處罰中心主任,增調1-2名政治、法律素質較高,業務熟練、計算機操作較好的執法人員專職對中隊調查的情況進行審查,并提出處罰意見。主要職責如下:
(一)及時審核中隊上報的材料,做好與中隊的連接工作;
(二)現場查核存在疑問的證據;
(三)根據中隊提供的證據及相關材料,在《案情調查終結報告》中提出行政處罰建議報領導審批;
(四)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組織聽證;
(五)督促、指導中隊辦理案件,及時結案;
(六)指導中隊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對執法文書、案卷進行管理;
(七)核查發現中隊、分隊行政不作為、亂作為行為;
(八)嚴格按照《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行政處罰案件網上辦理工作規定》進行辦案。
四、中隊職責
(一)對簡易程序的案件實施行政處罰;
(二)在本轄區積極進行巡查,發現違法行為;
(三)及時制作《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和《立案報告表》并傳送至行政處罰中心;
(四)及時調查取證,調查終結后及時將相關證據傳送行政處罰中心,在《案情調查終結報告》填寫具體的案情;
(五)在分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按照程序制作并執行《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及時結案、整理、歸檔案卷;
(六)嚴格按照《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行政處罰案件網上辦理工作規定》進行辦案。
五、任務分工
(一)試點單位完成組建并開展工作(10月20日前);
(二)法規處指導大隊、分局開展工作,組織對各中隊、行政處罰中心(業務科)人員進行培訓;
(三)財務裝備處負責采購電腦、打印機、掃描儀等設備;
(四)建立市執法局查處違法行為信息管理平臺和網上辦案系統。法規處負責制定《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行政處罰案件網上辦理工作規定》和辦案系統操作流程。指揮調度室負責軟件開發。
六、具體要求
(一)試點單位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要選調素質高、業務強、作風硬的執法人員充實到行政處罰中心。
(二)試點單位在試點期間,要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查罰分離”工作機制新方法,逐漸完善工作流程。
通知
為進一步以干部作風大改進促全縣工作大提升,營造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在全縣開展“作風突出問題大討論大整頓”活動。現將《關于開展“作風突出問題大討論大整頓”活動的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XX作風建設辦公室
2020年8月 x日
關于開展“作風突出問題大討論大整頓”活動的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落實上級有關工作要求,切實改進全縣黨員干部工作作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營造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決定在全縣開展“作風突出問題大討論大整頓”活動,以作風大改進促進工作大提升。現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把握原則
開展這次全縣“作風突出問題大討論大整頓”活動,重點把握“三個堅持”:
(一)堅持查糾并舉。各鄉鎮街道、部門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敢于正視問題,以自查自糾、自我整改、自我提高為出發點,深入查找不足,認真解決問題。
(二)堅持開門搞整頓。積極踐行群眾路線,始終把群眾參與和群眾監督貫穿于活動全過程,廣泛征求廣大群眾、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杜絕閉門、自評自唱、應付了事。
(三)堅持務求實效。各鄉鎮街道、部門單位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防止“一陣風”“走過場”等現象發生,切實做到邊查邊改、即知即改,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對共性問題,要有針對性地建章立制,形成作風建設長效機制。
二、主要任務
結合省委有關部署,結合市委“五破五立”具體要求,結合我縣工作實際,著力解決以下六個方面問題:
(一)著力解決宗旨意識不牢、群眾路線不深入問題。具體表現為: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徹不到位;政績觀錯位,沒有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群眾觀念淡化,對群眾利益訴求回應不積極,特別是對群眾來信來訪不重視,調處化解力度不夠;工作方法簡單,生硬蠻橫,存在官僚主義;工作不接地氣、不下底,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少。
(二)著力解決不敢擔當、不愿作為問題。具體表現為:缺乏敢于擔當精神,面對發展“攔路虎”、改革“硬骨頭”,缺少主動觸及矛盾的膽識和勇氣;做事瞻前顧后、患得患失,該決策的不決策,該拍板的不拍板;奉行好人主義,不愿唱黑臉,發現問題不愿指出、不敢批評;優化營商環境不作為,政商關系不“親”“清”,服務企業不主動、不到位。
(三)著力解決精神懈怠、不思進取問題。具體表現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決策部署不積極、不主動,打折扣、搞變通;事業心、責任感不強,進取精神減退,工作平推平擁,不能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缺乏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對需多方協作完成的工作不愿出面、不愿牽頭,消極應付、推諉扯皮。
(四)著力解決標準不高、作風漂浮問題。具體表現為:缺乏精益求精的態度,抓工作浮在表面、沉不下去,沒有精品意識;缺乏認真鉆研的精神,工作做不到“門清”,吃不透情況,拿不出實招;缺乏嚴實作風,工作抓而不緊、抓而不實,滿足于“差不多就行”“交上差即可”;工作效率低下、執行力不強;法制意識淡薄,依法行政能力不足,不按法律規定辦事。
(五)著力解決墨守成規、創新不夠問題。具體表現為:思想觀念保守,開拓創新意識不強,習慣于按照舊辦法、老套路解決問題,面對新常態、新要求束手無策,思路不寬、辦法不多;缺乏進位爭先精神,沒有危機意識,自我陶醉、小成即滿;工作能力水平欠缺,平時不注重學習積累,知識儲備不夠,能力素質不適應事業發展要求。
(六)著力解決不守紀律、不講規矩問題。具體表現為:請示報告制度執行不到位,重大事項該請示的不請示,該報告的不報告,搞先斬后奏,甚至斬而不奏;廉潔自律規定落實不嚴格,為政不廉,利用職權吃拿卡要,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工作紀律抓得不嚴,自由散漫,紀律松懈,出工不出力,在崗不在狀態等。
三、活動方式
“作風突出問題大討論大整頓”活動從8月中旬開始,至11月底結束,大約三個月時間,不分階段、不設環節,各個步驟同步進行。主要采取以下方式開展:
(一)組織一次自查自糾。各鄉鎮街道、部門單位要對照本實施方案中指出的問題對號入座、主動認領,廣泛進行討論,并采取各種方式征求服務對象、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把問題找準找全,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完成時限和具體責任人。
(二)開展一輪督導檢查。開展跟蹤督導檢查,設立作風效能督查專員,成立督查組,隨機抽取單位進行督查。改進督查方式,緊盯重要時間節點、重點部門單位、重點部位和環節,采取明察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督查。
(三)開辟一個作風專欄。在XX電視臺開辟作風整頓專欄,與優化營商環境活動一體部署、同步推進,每周安排2個單位主要負責人上專欄公開表態,對本單位查找出的作風突出問題作出整改承諾,明確整改措施與時限,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四)設立一個舉報平臺。設立作風問題專門舉報電話和微信公眾號,通過新聞媒體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舉報,擴大社會參與度,切實提高監督效應。
(五)查處一批典型案例。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以及黨員干部中存在的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篩選典型線索,嚴肅進行查處,公開通報曝光。
(六)組織一次作風評議。堅持開門抓評議,采取群眾參與、群眾評說、群眾監督的方式,對全縣重點部門單位開展行風評議,評選作風效能建設先進單位;對教育、衛生等重點行業領域,開展“系統評”“歸口評”;縣作風建設辦公室聯合縣行政審批局對縣直政務服務單位、鄉鎮便民服務中心開展優秀窗口作風評議。
四、相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全縣作風突出問題大討論大整頓”工作專班,抽調骨干力量,與縣作風建設辦公室合署辦公,具體負責活動的協調調度、督導檢查和推進落實。縣級領導要督促指導好分管領域、包聯鄉鎮街道的活動開展。各部門單位要對照活動實施方案,精心謀劃,盡快研究制定具體措施,確保活動順利推進。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確保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及全鄉經濟安全的高度,增強保護電力設施的責任感和緊張感,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構筑群防群治電力保護組織網絡,嚴厲打擊破壞電力設施犯罪,努力實現無觸電傷亡、無涉電事故、無涉電糾紛、無破損壞標志物、無破壞電力設施案件,確保電力設施安全。
二、組織領導
鄉里成立以黨委書記粟偉明任組長,鄉長朱思宇、副書記黃生軍、大溪水庫管理所所長楊紹榮及鄉農電站站長梁美清任副組長,以米長富、陳光學、李建新、陳建軍、梁忠紅、王亨平、龍波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
三、創建標準
電力設施安全是指鄉、村轄內的電力設施,實行屬地管理,保證轄區內輸電線路安全運行,包括辦公、生產、生活等用電安全文明。
1、組織健全,責任落實。鄉鎮黨委政府與電力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把電力設施安全創建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成立電力設施安全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鄉、村分別明確一名領導負責,確定專人抓。創建辦與綜治辦合署辦公。有場地、牌子、經費、臺帳、檔卡完備,實行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評比。
2、打擊防范,措施落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沖擊擾亂發電、供電企業的生產、工作秩序,不得移動、損害生產場所的生產設施及標志物,不得興建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建筑物和構筑物。電力部門與鄉實現五無(無涉電糾紛、無涉電事故、無涉電傷亡、無破損壞標志物、無涉電治安刑事案件)工作目標。電力糾紛調處率達100,電力治安案件查處率100,電力刑事案件破案率達100,嚴厲打擊破壞電力設施設備的違法犯罪分子。
3、預防為主,教育落實。電力設施安全,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的義務。對危害電力設施的行為人,有權制止并向電力管理部門或當地公安部門報告及扭送。每年電力部門組織宣講團隊到鄉、或中、小學宣講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和有關電力常識至少一次。通過宣傳電力法、電力常識,以達到提高全民電力設施安全保護的意識。
4、制度健全,工作落實。修訂和完善電力設施的保護制度,推行領導負責制,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將目標責任量化到基層和廣大人民群眾當中,全力維護電力設施的安全。
5、依法清障,確保暢通。保護電力設施是人人應盡的責任。為確保管內的輸電線路安全暢通和砍青掃障順利。任何單位和個人在依法制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內,不得種植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樹木、竹子或高稈植物。新種植或自然生長的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樹木、竹子,應當予以砍伐,并不予支付林木補償和林地補償或植被恢復等費用。
四、措施要求
1、建立健全組織機構。鄉里成立相應組織領導,村里要明確分管電力設施安全工作的干部,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綜合治理。
2、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各村、單位要高度重視電力設施保護工作,并將其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范疇,鄉、村、組層層簽訂責任狀,專人專抓,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
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加快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
(一)目標任務。圍繞建立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的目標要求,用五年左右時間建立全省社會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主要任務是:以建立社會信用制度為核心,以公共信用為示范,以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為重點,以征信體系建設為關鍵,綜合抓好誠信教育、信用制度、信用市場、信用服務、信用監管、技術支撐等環節,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發展信用文化,創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實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協調各方資源,實現信息共享,規范信用服務,加強信用監管。按照完善法規、特許經營、商業運作、專業服務的方向,推動市場化運作,規范有序地建立社會信用服務體系。
堅持總體設計、統籌協調、分步推進的方針。結合我省實際,周密制定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各項工作,以點帶面,分階段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堅持宣傳教育與法治建設相結合的方法。一手抓誠信宣傳教育,一手抓法規制度建設,依法強化信用監管,懲治失信行為。
堅持統一標準,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路線。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信用信息的互通和共享。
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加強公共信用管理制度建設。著重從服務、決策、執行、監督等方面,加強公共信用建設,提高政府機關的公信度。轉變管理職能和管理方式,精簡機構和人員,理順職能分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公共服務,提高辦事效率,加快形成依法行政、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管理體制。完善科學決策制度,建立科學、民主、規范的決策機制。建立公共決策咨詢聽證制度,完善公共權力和公共責任的履行制度,做事到位,承諾有度,承諾兌現。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執法體制,防止和糾正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本位主義。健全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改善行政復議、等制度,加強對行使權力和履行職責的監督,及時糾正公共信用失信問題,特別是承諾不兌現、違法行政等問題。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增加透明度,擴大人民群眾參政議政,加強社會監督。發展電子政務,加快全省政務公眾信息網建設,推動政府采購、行政審批、行政管理、公共服務、政策宣傳等實現信息化,為社會各界提供方便、快捷、公平、低成本的服務。
(二)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本意見所指企業包括企業法人、其他經營性組織和個體工商戶。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
1.建立全省統一的企業征信體系和征信機構
(1)整合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實現聯合征信。依法組建省企業征信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利用福建政務信息網,由省企業征信機構統一采集全省范圍內企業信用信息,建立全省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省級各單位要建立全省本系統、本行業、本部門管理對象信用信息數據庫,并在保證國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管理辦法,向省企業征信機構提供法律法規許可提供的企業信用信息數據,支持該機構低成本、高效率地采集企業信用信息資源。省企業征信機構建立與省政務信息平臺相連接的企業信用信息數據交換平臺,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全省企業信用信息數據資源共享和聯合征信。
(2)省、市、縣(區)實行聯合征信。對于省級數據庫內容已涵蓋各市、縣(區)的省級部門和單位,由省企業征信機構直接聯通相應的省級部門和單位進行數據的采集;對于省級數據庫與各市、縣(區)數據庫分別設置的部門和單位,由省級部門和單位負責采集各市、縣(區)對口部門和單位數據,再提供給省企業征信機構。
(3)各企業信用信息數據源單位必須支持省企業征信機構的企業信用信息采集工作,以便征信機構定期、實時、方便、動態地采集數據。省企業征信機構要建立企業信用信息的自主申報系統,拓寬信用信息渠道。數據存入全省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時,應用加密技術確保數據的安全。
2.依法披露企業信用信息。省企業征信機構采集的企業信用信息數據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披露。對內為國家機關司法和行政提供依據,為在企業資質申請、政策審批等程序實施過程提供決策參考;對外向社會提供企業信用信息查詢,依法公示企業的信用信息,促進企業信用監督約束激勵機制的有效形成。對于需要獲取企業信用信息的企事業單位、中介機構和個人,必須依照法律法規,通過相應形式進行無償(指企業基本信息)或有償(除企業基本信息以外的信息)查詢。涉及國家信息安全、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信用信息,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各部門、各單位對其掌握的企業信用信息,需要披露時也應依法辦理。
3.開展企業信用評估(評級)。企業信用評估(評級)機構與企業征信機構分離,實行總量控制、適度競爭、依法特許經營和市場化運作,開展專業、科學合理的企業信用評估(評級)。
4.建立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按“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科學管理”的原則,發展各類信用擔保公司,鼓勵企業投保保證保險,以提升企業的社會信用度。
5.建立企業信用數據標準體系。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使用統一的企業組織機構代碼,制定統一的企業信用數據標準體系,實現企業信用信息數據源提供單位之間企業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運用數字安全認證技術對企業信用信息進行開放和共享的等級劃分,實現授權查詢和深度查詢的權限設置。
6.加強企業信用自律。以增強企業防范能力,強化約束監督,促進誠信守法為目標,建立企業客戶和員工的信用檔案管理、分析評估和風險警示制度,有效化解企業經營風險。規范企業自身行為,在生產經營、合同履行、商品質量、經濟鑒證、中介服務、稅金繳納、金融信貸、往來帳款、財務核算、數據統計等環節加強自律,不斷改善自身的社會信用形象。
7.發揮行業協會在信用建設中的作用。行業協會要在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統一框架下,制定行業信用管理和服務制度,建立行業內機構和人員的信用檔案。加強行業自律和組織協調,指導業內企業建立內部信用管理系統和樹立誠信意識,改善業內信用狀況。
(三)加強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成立個人信用征信機構,以現有的金融系統信貸網絡為技術載體,以居民個人在銀行開立的個人基本賬戶為主線,歸集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基礎信息,逐步整合工商、稅務、國土、房管等部門擁有個人信用信息的數據,實現聯合征信,形成個人信用征信系統,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方案,結合我省情況,全面組織實施。
三、社會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法規。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研究制定企業和個人信用的征信管理、信用信息披露管理、信用評級管理、信用保險與擔保管理、信用服務機構管理、信用服務從業人員管理、信用信息網絡管理、經濟鑒證類中介機構管理、失信制裁和監管等方面的法規。
(二)推行政府監管部門對企業信用的分類管理制度。政府各行政執法部門和監管部門應在各自監管領域,根據管理的需要和特點,充分利用企業信用信息,對企業實行信用等級分類管理。制定相關的企業信用分類和信用信息匹配辦法,建立科學的企業信用指標。
(三)建立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機制。建立由政府監管部門、各類授信機構、用人單位和公共事業單位等共同參加的市場聯防機制,對失信企業和個人依法進行信用公示、警告提示、限制消費、限制市場準入、降低信用等級、行政處罰等懲戒。對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和個人,政府有關部門在工商年檢、納稅服務、政府采購等方面給予政策性鼓勵,金融、商業和社會服務機構給予優惠或便利,促使企業和個人信用行為逐步走向規范。
(四)加強對信用服務機構的監管。對于開展企業和個人信用的征信、評估(評級)、擔保、調查咨詢等中介服務機構,應依法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建立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強化日常監管,對其執業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防止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失誤或被濫用,保護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五)加大誠信宣傳教育力度。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誠信建設輿論宣傳、職業道德教育、普法教育和信用管理基礎知識普及活動,樹立“信用福建”形象。發動社會各界參與,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教育單位,運用各種形式開展信用宣傳教育,增強公務員、企業員工和廣大群眾信用意識和法治觀念,樹立誠信為本、誠信興業的職業道德規范,形成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
(六)培育信用市場需求。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要充分利用信用產品和相關服務開展管理工作,在登記注冊、資質認定、年審年檢、專項檢查、日常監管、審批事項,以及財政支持項目等方面積極使用信用調查和評估資料,參考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記錄。對上市公司發行股票、企業發行債券和上市公司的信用狀況等,要實行信用強制評估。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完善信貸登記咨詢系統,依法使用信貸信息數據。引導各行業擴大征信需求、發展信用交易,擴大信用經濟規模,在簽訂合同、合資合作、消費信貸、投放信用工具等商業活動中,更多地利用征信服務,降低交易風險。
(七)政府對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給予引導性資金支持。國家相關各部門所需的企業信用信息數據源提供單位的數據庫轉換軟件和硬件配套以及省企業征信機構建設企業信用信息數據交換平臺等必需資金,各級財政部門要給予支持,其余采取市場化方式進行籌集。
(一)加強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領導。成立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省直有關部門、省級各主要金融機構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分管領導組成。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制定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和方案,研究部署工作,協調有關事項,督促各部門、各地區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任務,并相應成立公共、企業、中介機構、個人四個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協調小組。各設區市和省直各有關部門也要成立信用體系建設的領導機構,抓好本地區、本部門的信用體系建設。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省經貿委,與省整規領導小組綜合辦公室合署辦公。
(二)加強部門配合。省直有關部門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中要積極履行職責,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確保各項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開。有關分工如下:
由省委宣傳部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和媒體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工作;
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省政府法制辦等有關部門參加,擬制我省公共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案;
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會同省經貿委、工商局、財政廳等有關部門,擬制我省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其中由省財政廳牽頭,省民政廳等有關部門參加,擬制我省中介機構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由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牽頭,有關部門參加,做好我省個人信用體系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
由省政府法制辦牽頭,有關部門參加,負責起草我省社會信用管理地方法規規章草案;
由省質監局牽頭,有關部門參加,負責建立我省社會信用管理地方標準體系;
由省工商局牽頭,有關部門參加,負責建立我省失信制裁聯防機制。
(三)做好基礎工作
1.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各地、各部門要結合貫徹實施《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和普法教育,制定具體工作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
2.做好信用分類管理和登記上報工作。各地行政監管部門和執法部門要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統一框架下,結合各自工作需要,對管理對象實行不同形式的內部分類管理,建立信用檔案,完善信用信息記錄、收集渠道和內部評估機制,并做好信用信息的上報工作。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體現為民、便民、利民的城市管理理念,按照“各級政府組織實施,職能部門全程監管,行業系統監督指導,屬地鄉鎮(街道)全面管理,責任單位自行看護,廣大市民自覺遵守”的原則,嚴格落實“制訂方案、宣傳發動、安全監管、查繳非法、隱患排查、秩序維護、禁放看護、應急處置”等工作措施,努力實現“禁放場所、禁放時段禁得住,重大危險源場所、銷售點、燃放點安全,全縣不因燃放煙花爆竹引發重特大火災和傷亡事故”的工作目標。
二、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
(一)縣政府組織機構和職責
縣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由縣委常委、副縣長副主任,縣公安局、縣安監局、縣工商局、縣供銷社、縣交通局等單位抽調專人集中辦公。春節期間,縣煙花爆竹“打非辦”和縣燃放辦合署辦公。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負責全縣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部署協調全縣各鄉鎮(街道)和縣級有關部門開展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辦公室主要職責:制訂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督促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縣級有關部門切實履行監管職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全縣性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宣傳工作;督促有關部門查處非法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煙花爆竹行為;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按照煙花爆竹專營辦法統一采購、儲存、配送和銷售煙花爆竹;開展“打非”工作;落實縣政府和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職責
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屬地監管”、“誰主管誰負責,誰分管誰負責”的原則,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是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的責任主體,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具體責任人。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本區域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制訂工作方案,建立組織機構,落實工作人員和經費,搞好動員部署;組織督促有關部門按照《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認真履行職責,科學合理劃定禁放、限放區域,嚴格銷售網點設置和安全監管,加大各類非法煙花爆竹行為查處力度,落實重大危險源監控和重點燃放時段巡邏控制等安全防范措施;組織本區域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及考核。
(三)部門職責
根據《條例》規定,縣級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制訂工作方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齊抓共管,對煙花爆竹生產、運輸、經營等環節實行全程安全監管,為燃放安全創造條件,確保市民安全燃放煙花爆竹。
林業、園林綠化、文物、民政、電力、公交、國土房管等部門和單位,分別負責組織指導并監督本行業、本系統各基層部門、單位,開展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的組織部署、宣傳發動、隱患排查、秩序維護、禁放看護、應急處置等工作。特別是在春節期間重點時段,要明確責任領導、組織巡邏力量、準備應急措施,對單位內部開展巡邏檢查。
三、工作時間及步驟
第一階段:制訂方案(年12月上旬至2012年1月上旬)。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要研究制訂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明確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具體安排和保障措施。
第二階段:查堵整治(2012年1月上旬至中旬)。公安、工商、安監、交通等執法部門開展綜合執法,嚴格生產、經營源頭監管,打擊非法生產、運輸、經營煙花爆竹行為,查堵煙花爆竹非法流入渠道。
第三階段:宣傳教育(2012年1月中旬至下旬)。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要利用各種傳媒強化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宣傳,營造輿論氛圍,做到宣傳工作多層次、全覆蓋,使煙花爆竹安全常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第四階段:全面看護(2012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2012年1月22日(農歷十二月二十九日)至2月6日(農歷正月十五日),每日上午7時至次日凌晨1時為允許在限制燃放區域內燃放煙花爆竹時間。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對禁放點建立行業主管部門、看護責任單位、周邊協防力量聯動機制,落實守護力量部署,加強對限制燃放區域煙花爆竹燃放秩序的安全管理,強化對重點區域場所,特別是重大危險源周邊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嚴防死守,確保絕對安全。
第五階段:總結表彰(2012年2月10—28日)。對全縣2012年春節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進行總結、考核(考核辦法另發),對工作突出的先進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
四、工作措施
(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通過落實“六個一”工作(即制訂一個方案、召開一次大會、簽訂一份責任狀、形成一個會議紀要、組織一次督查,每月召開一次工作例會),達到“四個有”標準(即工作組織有方案、階段安排有部署、部署工作有會議、貫徹過程有督查),確保本地、本部門、本單位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二)強化檢查,嚴格執法,防止非法、偽劣、超標煙花爆竹流向市場
安監、公安、工商、交通等執法部門開展綜合執法,堅持“三條戰線”協同查處,即堅持點上緝私售、線上堵私運、面上查私存,從生產企業防止違法煙花爆竹流出,從運輸路線防止非法煙花爆竹流入,從儲存倉庫防止非法煙花爆竹私存,從零售網點防止非法煙花爆竹銷售,全面擠壓非法、偽劣、超標煙花爆竹的市場空間,確保煙花爆竹產品質量安全。
1.查堵非法煙花爆竹產品流入渠道。從即日起,公安、交通等部門要組織執法力量,在進入我縣的邊界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及進入主城區的主要交通路口,設立煙花爆竹安全檢查站,采取定點檢查與巡邏查控相結合的方式,加大進出車輛及人員的盤查力度,禁絕非法產品流入流出渠道。對有《爆炸物品運輸證》的,認真核查煙花爆竹運輸車輛、人員資質,并重點檢查運輸的品種、數量、路線、時間等,是否與運輸證相符。春節前,公安、安監、工商、城管等部門要加強對商場、市場、村鎮集貿市場以及車站的巡邏查控力度,及時發現、查處非法銷售、兜售和攜帶煙花爆竹行為,確保非法產品不流入群眾手中。
2.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煙花爆竹行為。春節前,有關部門要開展煙花爆竹集中整治,加強對集貿市場、出租房屋、閑置的廠房、庫房、養殖場等重點場所的清理排查,對無證、無照銷售、儲存煙花爆竹的,安監、工商部門要堅決予以查處取締,沒收其非法煙花爆竹產品,行為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公安機關要依法予以處罰。對銷售單位和零售網點采購、銷售非法、偽劣、超標煙花爆竹的,一經查實,安監、工商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進行嚴厲處罰。公安機關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執法工作,依法查處、打擊暴力抗法行為。對各部門查處收繳的非法煙花爆竹產品,不符合本縣規定品種和規格的煙花爆竹,交由公安機關統一組織銷毀,不得再流入社會。
3.加大非法燃放行為查處力度。公安機關要嚴格依法查處在禁放時間、禁放地點燃放煙花爆竹,或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財產安全方式燃放煙花爆竹以及在文化娛樂場所非法燃放煙花、“冷煙花”、“舞臺效果劑”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加強對焰火晚會燃放活動的監管,各地舉辦焰火燃放活動必須按照《條例》和《大型焰火晚會燃放安全規程》(GB24284—2009)的有關規定,提前20日向公安機關申報,取得許可后方可實施。未經許可舉辦焰火燃放活動的,要依法嚴肅查處。
4.積極受理各類舉報線索。縣燃放辦要公布舉報電話,積極受理人民群眾舉報非法生產、銷售、運輸、儲存煙花爆竹的行為,并現場督辦有關部門及時進行核查和查處。經查證屬實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對舉報人予以獎勵。
(三)廣泛宣傳,深入發動,提升市民依法、文明、安全燃放意識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應將燃放煙花爆竹宣傳工作與“平安”建設和創建和諧環境迎接“十”召開相結合,以“依法、文明、安全燃放,共建平安,喜迎十召開”為宣傳主題,突出政策法規、燃放知識、安全措施、注意事項、提升素質等內容的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宣傳資源,引導市民依法、文明、安全燃放,切實提升市民的安全意識。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要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通信等媒體和手段,以播放《煙花爆竹燃放安全宣傳片》、專題片、新聞報道、公益廣告、發送安全燃放煙花爆竹溫馨提示短信及在單位內部開展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宣傳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全縣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村(社區)等基層組織、駐梁部隊、市駐梁單位和物業小區,要采取懸掛標語、橫幅,設立板報、櫥窗、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
宣傳工作要堅持“九進”,即進單位、進學校、進工地、進農村、進社區、進部隊、進禁放點、進公交、進影劇院;做到“十有”,即電視有圖像、廣播有聲音、報紙有篇幅、網絡有點擊、街面有活動、公路有橫幅、小區有展板、手機有短信、單位有提示、禁放有標識;強化“四個禁放”提示,突出對禁放時間、禁放地點、禁放品種、禁放行為的宣傳,提高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節前要以重點宣傳打擊非法、禁放區域為主,節中要以宣傳安全文明燃放、維護燃放秩序為重點,節后要以宣傳禁放、回收剩余產品為重點。特別是節前應加大對非法生產、銷售、存儲、運輸煙花爆竹行為查處打擊工作的宣傳力度,做到查處一起、宣傳一起,對典型案例進行專題報道,以教育群眾,震懾違法行為。2012年1月15日為全縣安全燃放煙花爆竹“集中宣傳日”,全縣各鄉鎮(街道)要精心組織、周密安排,開展宣傳活動,使煙花爆竹安全常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四)依法劃定禁放和限放區域,設立禁放標識
2012年1月4日前,縣燃放辦、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嚴格按照《條例》有關規定,科學、合理地劃定縣城、本地區禁放、限放區域,并向社會公布。所劃定的限放區、燃放點要遠離城區環境監測點。年1月10日前,車站等交通樞紐及鐵路安全保護區,可燃、易燃、易爆物品生產經營單位,輸、變電設施安全保護區,醫療機關、幼兒園、中小學校、敬老院,山林、苗圃重點防火單位和文物保護單位、重要軍事設施以及小區化糞池等禁放區域、場所、部位的產權或使用單位要完成醒目的禁放標識設置、張貼工作。各單位不得擅自更改劃定的禁放范圍,也不得變更統一的禁放標志。
(五)嚴格市場監管,確保燃放產品質量安全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煙花爆竹專營管理“六統一”要求,加強煙花爆竹經營環節的安全監管,嚴把產品質量關,控制燃放總量,嚴禁禮花彈、超標準和不符合市規定的產品流入市場,有效降低燃放煙花爆竹的本質風險。公安、安監、交通、質監、供銷等部門和單位要嚴格生產許可、經營許可、運輸許可、車輛許可、品種許可,落實煙花爆竹生產、經營、運輸等全環節監督管理。
1.允許銷售、燃放的品種。按照“安全性能好、環保污染小、質量合格、觀賞性佳”的原則,我縣限制燃放區2012年春節期間允許銷售、燃放的煙花爆竹品種為:C級和D級產品中的噴花類、線香類、旋轉類、造型玩具類、爆竹類(“土火炮”、“大夾小”和“炮中炮”爆竹產品除外)、升空類、組合煙花類(飛行軌跡與地面小于70°夾角的品種,即扇形、V型、W型、Z型、S型等特殊造型煙花及在空中爆炸后有垂柳、雷、金屬漂浮物、漂浮物帶等燃燒效果的組合煙花產品除外),共7大類164個品種;具體品種、規格由市燃放辦于年11月30日在煙花爆竹網上向社會公布。
2.允許儲存數量。對具備安全儲存條件的銷售網點,面積在20—40平方米的,最大允許存放煙花爆竹量為100件;低于20平方米的,最大允許存放煙花爆竹量為60件。
3.運輸許可與安全監管。公安機關要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時限、條件等,嚴格審查托運人提交的供貨單位從事煙花爆竹生產、經營的資質證明材料,對不符合條件的,不得辦理煙花爆竹道路運輸證,并加強道路運輸煙花爆竹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違法違規運輸煙花爆竹行為。交通運輸部門要嚴格對煙花爆竹承運人、運輸車輛及駕駛員、押運員的資質進行審查和監管。
(六)開展隱患排查,消除安全隱患,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
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做到“五個堅決”,即發現隱患要堅決,整改措施要堅決,復查結果要堅決,逐級反映要堅決,盯住進展要堅決。堅決防止發現隱患不排查、不整改,整改不了不上報,上報以后沒跟進,必須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1.排查建(構)筑物隱患。春節前,縣級有關部門要開展可燃物清理專項行動,最大限度地消除各類消防安全隱患。重點是清除城鄉棚戶區、露天平臺、開放式陽臺、防盜窗護欄、建筑施工工地、外墻裝飾防護網、農村房前屋后等重點部位的可燃物,準備數量充足的消防器材,保持消防器材完好及消防通道暢通。市政管理部門要組織力量,對城市地下管線、檢查井、下水道、化糞池進行專項檢測、維護、清理,做好防燃、防爆排查和防范工作。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要確定整改責任單位、責任領導、責任人及整改時限。
2.排大危險源隱患。2012年1月10日前,縣級有關部門和行業單位完成對本行政區域內加油站、加氣站、危險化學品和民爆物品儲存倉庫、油氣管道、電力設施等重大危險源的排查工作,摸清其責任單位、所處位置、危險性質、安保措施、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制訂嚴密的安保方案和處置預案,明確每個重大危險源、禁放區域的責任人、責任單位、責任區域和控制措施。
3.排查銷售點隱患。對經許可的銷售網點,安監、公安、工商、供銷部門要采取聯合檢查的方式,對銷售網點的安全設施、滅火器材、禁放標識、專營標識、銷售品種等進行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同時,安監部門要加強對銷售網點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落實安全管理責任。
(七)強化現場監管,落實應急救援措施
1.維護限制燃放區域燃放秩序。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建立社區燃放秩序自治組織,組織社區志愿者維護燃放秩序。特別是除夕、初一、十五等重點時段,要組織黨政機關干部、村(社區)委會、內保單位的治保積極分子及其他社會力量,劃定維護力量責任區域,開展街面、小區、大院巡邏監控,保證維護力量責任區無縫對接,真正做到每條街道、每個小區、每個大院、每棟樓都有干部、群眾看守。各地禁放區域和禁放場所由各單位組織力量進行嚴防死守,要明確看護責任單位、責任人、責任區域和防范措施。要制訂應急預案,做好應急處置準備,確保禁放區域和禁放場所絕對安全。
2.強化重大危險源守護。2012年1月22日至2月6日,縣級有關部門和單位對重大危險源(場所)實行一個安全督導組包一個危險目標的工作責任制,采取“一對一”24小時守護,確保守護目標絕對安全。
3.嚴密銷售網點安全防范。安監、供銷部門要組織專門力量,加強銷售點安全監管,每個銷售點必須落實1—2人專門看護,尤其是除夕、初一、十五等重點時段,要做好周邊燃放秩序維護工作,防止因燃放引燃銷售點內的煙花爆竹。
4.落實消防滅火和傷員救治措施。縣公安局消防大隊要針對春節期間集中燃放煙花爆竹容易導致火災事故的情況,組織開展滅火演練,做好滅火準備。一是制訂詳細、全面的消防滅火方案。二是監督燃放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社區組織自備消防力量,并組織進行消防滅火演練。三是在除夕、初一、十五等重點時段,啟動二級戰備方案,派出消防車在各主要道路上進行巡視,在煙花爆竹儲存倉庫、重要目標駐地周邊等重點地區部署消防車現場備勤。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門要在巡邏車上配備滅火器、滅火毯等消防設備,隨時撲滅發現的火情。縣衛生局要組織各級醫療機構,制訂傷員救治工作預案,確保因燃放煙花爆竹致傷人員得到及時救治。
、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