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3 10:25: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博物館考察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對中國生態博物館總的印象
可以看出,中國博物館學會按照戰略意圖行事,考慮了(世界)幾代生態博物館,回顧和評價了生態博物館發展經歷,按照博物館的成長趨勢,擴大了國際合作。這是中國方面的一個明顯特點。
從大的方面看,中國表現出了根據幾個生態博物館的經驗,具有擴展建立國家生態博物館聯系網絡的潛力。這一現象和世界其他國家已經建立生態博物館聯系網絡的過程相似(例如法國、日本、意大利、波蘭、瑞典、巴西和墨西哥)。在這一過程中,重要的是給予每一個生態博物館和當地領導層以權利,允許他們在形成生態博物館的相互聯絡中發揮作為參與者的作用。對于這一點,緊迫的是伴隨著生態博物館聯系網絡的建設(這通常是學者和政府權力機構的任務),緊緊依靠各地生態博物館的合作。建立一個生態博物館聯系網絡,沒有強有力和勝任的地方生態博物館領導,將會影響生態博物館的有效發展。
現有的中國生態博物館中的信息中心是好的,既“臨近”又“遙遠”。“臨近”是指生態博物館有一個展示中心,介紹有關項目、地區和當地居民的信息。“遙遠”,是指七個生態博物館指南(中英文)介紹了地區和居民情況,但不幸的是,對于外國人來說,要想了解當地政府(關于交通、住房、教育、農業和手工藝)和當地居民的聯系很難。可能的情況是,將整個中國生態博物館發展項目的信息資料上網,這將使中外學者和七個生態博物館獲益,這將可能成為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的平臺。
去參觀中國生態博物館仍然有一些問題。比如旅游路線問題可能還沒有給予優先地位(缺少旅游設施,當地居民的收益潛力很低)。但是,盡管這幾個生態博物館位置遙遠,每一個生態博物館可以作為附近區域本民族的參照點。這些生態博物館的潛能已經超越了保護自身的遺產,而是為周邊類似村寨保護遺產樹立了榜樣。除了生態博物館自身,成百萬少數民族通過參觀這些生態博物館,會認識到自己遺產的重要性。
梭戛生態博物館
強勢:生態博物館的建立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例如有了供水設施),取得了居民的信任;大量居民參與保持當地遺產,依然保持此區域的生活特點;具有區域和當地居民的雄厚的獨特性。
弱點:大多數古老的記憶和傳統得到了保存,最難的問題是保存過去和連接現在(更進一步說,是“原真性”和“展示”);自治的生態博物館領導在當地政治因素面前軟弱無力(這是由于以前形成的后果)。
問題:誰從老房子中搬到了新房子中,是否現在居住于村寨的居民會在將來遷出?苗族居民是否需要金錢經濟?比如,他們是否能夠發展商業活動(例如紡織和刺繡)?苗族居民是否從生態博物館中有收益?生態博物館是否依賴居民自己可以發展?生態博物館是否影響了他們的發展(舉例來說,獲得更好的居住條件)?對于整個苗族來說,此生態博物館是否能作為參照點,其他苗族人是否參觀此生態博物館?生態博物館怎樣和地區發展計劃相聯系(例如,對景觀和環境較小影響的條件下,是否可以作為非苗族人修復歷史房屋的榜樣)?
鎮山生態博物館
強勢:從經濟條件看,生態博物館有收益(具有旅游飯館和商店);已經意識到房屋的修復要保持地區建筑風格;一些青年人(可能是專家)參與了生態博物館項目。
弱點:可能生態博物館獲益分配不均勻(有些青年人不理睬現存生態博物館)。
問題:關于現在營業的商店和飯館,是否由當地居民經營?還是這些活動依賴于地方商人?
敖倫蘇木生態博物館
強勢:15戶村民參與了生態博物館管理,具有潛力參與和連續;地方民族博物館(明年將在百靈廟城建成開館)的工作人員將指導新的生態博物館的工作;參觀途徑是特殊的(小批參觀者乘坐大篷車),對文化景觀影響較小;內蒙古民族風情看上去很豐富,具有獨特性。
2007年4月20日在天津剛剛邀請馮驥才、馬國馨等共同出席“瑰寶”叢書建筑文化研討會,4月23日京津兩地幾十位建筑師又聚在天津院圖書館展開了紀念“世界讀書日”的非建筑弼讀的AT。自3月“風雅運河全國攝影大展”后,申報作品已十分踴躍,為此在“煙花二月”的4月24日下了揚州,確定了可供“大展”的揚州博物館的場地等事宜。26日濱海新區“京津滬”城市建筑景觀設計研討會,則體現了一種新思維,它已展示根植沃土的規劃師及建筑師濱海新區的作品。同在4月29日,上午看望了文化學大家王世襄,品讀了講述他學兼中西長、盛不衰風范的《奇人王世襄》,下午由BIAD傳媒協辦且支持的“費菁+傅剛及其中央美皖等學生設計作品”展在泰康頂層空間畫廊開幕,我認為,它更意味著一種建筑與藝術的文化教育狀態的生成,表達了一批有志向的中國青年建筑師對文化自覺的追求。
對建筑的理解建筑家有太多的定義,但作家馮驥才的一席話,會使建筑師“吃驚”:“建筑是歷史留下的活著的空間,它是一方水土的創造……”這是別有意味的文人的建筑學評說,同樣“世界讀書日”的茶座,讀到建筑師們的“非建筑閱讀”的體會,使之相互滲透,溝通的不僅僅是建筑本身,而是在推進著文化的普及。為此我在“建筑師的書緣”茶座上倡言:我們的努力是希望讓城市可讀,讓建筑可讀讓建筑師可讀。因此,所有這些活動的推進都會營造起最廣博且“原創”之沃土
在4月29日造訪學輩王世襄老人時,他送我三本書刊有“李莊瑣記”的《讀書》雜志2007年3期;名家筆下的儷松居主人《奇人王世襄》及由王世襄書的《宋李忠定公荔支前后賦》,當我向他匯報《建筑創作》雜志自2006年11期開始系列刊出“田野新考察報告”時老人連連贊同,他希望這份“報告”應是對“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的一個繼承,應該成為當下反映中國建筑傳統并能思考傳統與現代如何結合的“新”營造匯刊。4月18日的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主題為“文化景觀和自然紀念物”,恰恰這一天《中國文物報》刊出徐蘋芳、羅哲文謝辰生、傅熹年的專家建議督促古建筑等遺存調查修繕報告的編寫出版,我想,建筑文化考察組所堅持的“田野新考察報告”或許正為此做出了一個有益的實踐。
“寫在建筑藝術學院成立之時”是中國美術學院許江院長在4月21日《美術報》發表的文章,他提出先生是在一個民族文化行將褪色的時期提出創建藝術大學的理想,他認為中國美院是一所備受活的歷史煎養的大學,對于學院的架構,先生早年就提出四大院設想即繪畫院、雕塑院、建筑院、工藝美術學院。面列先生構想的實現,訥江認為,建筑學科落戶美術學院,本身就是對傳統的工程學科的跨界和超越,其文化指向必須更為重視建筑的文化品格。這些聯想,或許是我們探討為建筑創作營造原創“土壤”、并最終走向世界的基本立意。
這里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著廣闊的華北平原,山前一條小河潺潺流過,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在這里,科學家們陸續發現了“北京猿人”、“新洞人”、“田園洞人”和“山頂洞人”等不同時期的古人類遺存,這些人類遺存跨越了幾十萬年的時間,涵蓋了人類演化史中三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是集地質變遷、生物演變、人類進化三位一體的珍貴遺存,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是聞名中外的史前人類遺存寶庫。
周口店鎮的龍骨山和太平山等處,從1929年發現震驚世界的第一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后,經幾次發掘先后出土了距今50萬年至1萬年前的古人類的遺骨、遺物、遺跡和古動物化石,其中包括近200件人類骨骼(代表40個男女幼個體)、上萬件石器、數層灰燼和200種動物化石。遺址有龍骨山50萬年前的“北京人”、10-20萬年前的“新洞人”、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遺址點共計27個,總面積約4km?。這是迄今世界同時代遺址中出土材料最豐富、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舊石器時代人類遺址,也是世界人類祖先頭蓋骨化石發現地。在科學研究、人類遠古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于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88年聯合國文化遺產保護考察團在考察報告中稱其“具有世界意義”,表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世界,它是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如今,猿人洞、山頂洞、田園洞等古人類生活過的洞穴仍保存完好。科學家們發掘出的各類化石展出在猿人展覽館中。探訪周口店,看到這些古人類生活留下的痕跡,就能幫助我們勾勒出人類祖先的生存場景。
新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于2011年7月開工,歷經三年多的建設,已于2014年5月18日對外開放。新館建筑面積8093平方米,限高9米,是老館的8倍。建筑層次分為地上二層,地下一層。其中,地上面積4813平方米,地下面積3280 平方米。新館創意源于“北京人”制作和使用的勞動工具――石器。建筑線條簡約、粗礪、剛毅,多折面的面與面之間形成鋒利的石器“刃口”結構。建筑由南向北逐漸降低,與周邊山脈天際線及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新館是集科學研究、藏品保護、科普教育、文化交流、展覽展示于一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收藏、保護和研究周口店遺址歷年來考古發掘實物,宣傳、弘揚中國古人類悠久歷史的遺址博物館。新館采取基本陳列、臨時陳列和遺址展示相結合的展陳體系,使用“實物展陳與互動體驗相結合、文物展示與場景再現相結合、傳統展陳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表現手段,從“發現、研究、保護”三個層面對周口店遺址進行全面、系統的展示。新館設有序廳、臨時展廳、4個常規展廳和4D影院,涵蓋了基本陳列、臨時展覽、互動展項、模擬場景、紀念品銷售、公共服務等內容。
“寧波商幫文化”的開設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創業意識、職業倫理和良好的職業人文素養,使學生通過學習,逐步具備或強化創新創業意識和誠信、務實、協作的精神,并增強愛國愛鄉的情感;同時培養提高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理念與思路
“寧波商幫文化”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職業人文素養和現代商業意識,故不以知識點的講授和掌握為目標,而重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有所觸動,有所感悟。所以在教學設計中考慮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全面實行體驗式教學,達到課內外、校內外有機結合,使以“創業、務實、誠信、協作”為核心的寧波商幫精神深入學生的心靈,從而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
(三)高職院校課程教學內容
1.課堂教學。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寧波商幫精神與人才培養、寧波商幫崛起的背景、寧波商幫的發展歷程、寧波商幫的典范人物、寧波商幫的經營謀略、寧波商幫的人文精神等。上述內容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生的專業情況進行有傾向性的講授。
2.參觀考察。在課堂教學結束后,由主講教師組織學生外出參觀考察寧波幫文化旅游區(含寧波幫博物館、江南第一學堂、包玉剛故居等),請資深講解員隨同講解,播放相關資料片,以從多個方位體會、感悟寧波商幫精神。
二、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寧波商幫文化”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寧波商幫文化”課程在教學實踐中明確采用體驗式教學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互動中體驗、實踐中體驗,逐步實現教師引導、學生主導,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且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使學習成為“體驗,認識,再體驗,再認識”的循環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不斷厘清自身的思想認識,對“寧波商幫精神”產生真切的感悟。
(一)教師引導,學生主導
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加入教學進程,共同探討。一方面,組織教師對“寧波幫”現象及其中的典型人物、事件作深入系統地研究,并結合其他商幫進行類比,貫穿古今,以更好地分析其精神實質和文化內涵,以真實的材料、生動的實例感染和引導學生;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老師解析的方法,就自己家鄉的經濟、文化、共同的價值取向和精神特質撰寫考察報告,在課堂上進行分析講解交流,開闊眼界,并加深認同感和自豪感。為交流方便,打破課堂的局限,建立課程網站,內容呈現方式符合學生課外學習需要,加強師生、生生互動。同時,利用QQ空間等和學生加強溝通、聯系,拓展教學時空。
(二)校內課堂教學與校外參觀相結合
在課堂教學結束后,組織學生參觀寧波幫文化園區,并請博物館提供導游和講解,實行現場教學,讓學生直觀印證教學內容,撰寫心得體會,從而對其思想、情感和行為產生深刻影響。為此,“寧波商幫文化”課程建立了固定的實踐體驗教學基地:寧波幫文化旅游區(含寧波幫博物館、江南第一學堂、包玉剛故居等),在導游、講解、信息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保證了校外教學的順利進行。專門組織學生參加在寧波幫博物館召開的“2011全國商幫文化研討會”,研討會的主題是“新時期下商幫文化的融合與發展”。研討會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全國職業經理人協會聯盟、寧波市人民政府主辦,寧波市職業經理人協會、寧波幫博物館執行承辦。本次全國商幫研討會有徽商、晉商、甬商、粵商、陜商、魯商等全國各地商幫積極與會,是國內商幫最集中、探討最深入的研討會之一,也是國內級別最高的商幫研討會。部分師生參加研討會的討論并作大會發言。
(三)課程教學與課外主題教育活動(現代商幫講壇)有機結合
現代商幫講壇以現代商業文化建設為核心,具體包括寧波商幫精神、商業經營之道、創新創業事跡、地域文化內涵等。主講人包括本省(市)寧波商幫、浙江商幫等研究專家,本省(市)地域文化研究專家,本省(市)經濟研究專家,行業協會負責人,知名企業家,創業成功的校友等。每學年開設10次以上大型講座,以達到進一步傳承寧波商幫精神,培養學生現代商業意識,營造出以現代商業文化(精神)為核心的校園文化的目的。在兩年中,現代商幫講壇開設了20多場,所開設講座包括:寧波商幫在上海的崛起、保稅港區建設與寧波經濟發展、寧波商幫的經營謀略、寧波幫成長的土壤、家電業國際發展趨勢及國內發展現狀、學生理財規劃、寧波中小企業生存狀況與大學生就業、寧波市工程造價行業現狀及其發展研究、如何成為優秀的外貿業務員、甬商大講堂—放飛心靈、甬商大講堂—激情與理性、甬商大講堂———職業精神、甬商企業轉型升級與產品創新設計、從甬商成功的秘訣談大學生創業、高職學生走向職場融入社會之要領、寧波商幫文化與當代企業家價值、當代高職生如何適應民營企業文化等。講座與課堂教學互相補充、有機融合,拓展了教育的廣度和深度,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給他們不同視角的體會與感悟。
(四)采用體驗教學評價方式
改變傳統的以考查知識點為主的卷面考核的方式,采用新的體驗教學評價的方式,從注重結果評價轉化為注重過程評價,更關注學生的心理歷程、情感交流與理解溝通而不是知識的增減,更關注教學的互動過程而不是教學的知識授受結果,更關注師生在情境中參與的程度而不是結果的正誤。由單一的評價標準轉化為多元化評價標準,在學習評價上,采取包括課堂觀察、測試與練習、學生作品評價(小團隊考察報告加現場匯報)、學生體驗與反思(參觀心得等)等多元化評價標準,著重評價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期中考試要求學生介紹、提煉自己家鄉的經濟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制作成PPT向全班同學匯報;期末考試要求學生將參觀考察寧波幫文化園區的情況進行介紹,并結合每位同學的參觀心得,也制作成PPT匯報,與全體同學共享。考試成績由任課教師和學生代表共同評定。從任教過的班級來看,進行考核方式改革后,期中、期末考試學生普遍參與熱情很高,現場氣氛熱烈,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冬天的拉普蘭銀妝素裹,空曠寧靜,顯露出芬蘭北部地區的樸實和純潔。
拉普蘭省的首府羅凡涅米(Rovanlemi)是圣誕老人的故鄉,是極地風光的極佳觀賞地,是世界上惟一設在北極圈上的省會。在來之前查到她的一個中文名字叫露云娜美,讓我們很早就對她展開了美好的想像和憧憬。羅凡涅米是一個很小的城市,人口才5.5萬人,二戰時期被全部炸毀,戰后由芬蘭著名建筑設計家阿爾托規劃設計,城市才得以重建,據說阿爾托是按照北部馴鹿的形狀來設計這座城市的重建藍圖的。
大家首先游覽了童話般的圣誕老人村(SantaaausVillage)和世界上最正宗的圣誕老人合影。參觀圣誕老人辦公室,終于實現了夢想:雙腳橫跨在北緯66度33分的北極線上。北極圈上的方向柱顯示,圣誕老人村距離北京6680公里。
到了極地,乘坐雪橇是必不可少的。馴鹿體格健壯,但性情溫順,拉起雪橇非常平穩。雪橇在茫茫雪原和冰凍的河床上穿行,天地廣闊,靜寂無聲。頗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意境,
我們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拉普蘭大學;拉普蘭大學建于1979年,是芬蘭最年輕的一所大學,位于北極圈上,也是芬蘭和歐洲最北的大學。拉普蘭大學有教職工600多名,其中71位教授,在研究藝術和設計、福利,少數民族、國際法學、應用和環境論等方面有著非常強的研究隊伍。該校大約有4200名本科生,400名研究生,120名國際學生,和214名國外交流學生,還有9200名左右的成人學生參加繼續教育。該校下設5個院系:藝術和設計學院,商業和旅游學院,教育學院,法律學院,社會科學學院。藝術和設計學院有著濃郁的藝術氣息,學院樓道里到處懸掛著藝術作品,新媒體研究實驗室的排演在緊張有序的進行。據介紹,當前芬蘭藝術學生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這從該校藝術和設計學院墻壁上的漢字可見一般。
羅凡涅米有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極地博物館,那就是ARKTIKUM博物館。博物館生動地展示了北極地區的自然和生命的演變過程,人類與北極的相互關系、北極圈內不同的種族文化等。展廳內還收集了生活在北極地區土著民族愛斯基摩人和薩米人的文物,記錄了他們的傳統和風俗習慣 利用多媒體技術,介紹了極地惡劣天氣情況下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博物館的內容如此豐富,讓我們在里面足足待了有四五個小時,在感受極地文化的熏陶之后,我們錯過了芬蘭著名的marttini刀場開門的時間。由于冬季光照時間極短,所以商場營業時間相應減少,一般上午10點到下午2點或3點。
薩米文化是我們這次北上考察的興趣之一。薩米人(Sami又稱拉普蘭人Lapps)是居住于北方極地的土著民族。他們的深藍帶紅彩花邊的傳統服飾,及精美毛皮制品和小刀、皮鼓等工藝品,用鹿皮措建的錐型蓬帳,飼養馴鹿的優良技術,代表著北方極地的獨特色彩,洋溢著濃郁的芬蘭風情。
按遠古石頭上的刻劃圖案所顯示的考古證據,薩米人約在1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完結后就已遷徙到北方極地居住。早期他們聚集于大西洋、北極洋與波的尼亞灣一帶,后來才逐漸移入內陸。本來薩米人占據大部份芬蘭工地,后期移居來的芬蘭人將他們推回北極圈之內。薩米人以前為游牧民族,他們狩獵野鹿,在荒原間捕魚和采集野果,在和暖季節則販賣肉類,皮衣與自家特制工藝品。但芬蘭境內的薩米人愈來愈多地開始農業生活,漸漸地他們比其它北歐國家的薩米人更安定地駐扎下來。
芬蘭的薩米人約有6500人,他們分散居住在北極圈以內的拉普蘭地區,主要在東拉普蘭的薩利色爾卡(Saariselka)一帶集結成較大村落及社區。伊納里(lnari)建有詳盡展示薩米人歷史和資料的Siida薩米博物館。并有畫滿薩米人圖畫的薩米教堂。可惜我們限于時間和交通,無法前往學習和欣賞,算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遺憾吧。
2
坦佩雷(Tampere)是芬蘭第三大城市,北歐最大的內陸城市,芬蘭南部名城。坦佩雷曾以木材、紡織、金屬等工業而聞名全球,在工業革命時期被稱為北方的曼切斯特。多年前的紅磚建筑的工廠大廈,因為城市轉型的原因,很多競相改建為商店、餐廳、酒吧。電影院等休閑中心,甚至有的還改建成了豪華的酒店,形成了坦佩雷與眾不同的城市風格。
坦佩雷大學是一所集科研及教學于一身的綜合性大學,其科研及教學重點主要集中在經濟。文化、健康等領域,大學的優勢整體上仍在面向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上,是芬蘭全國在這一研究領域的佼佼者。學校共有19000個學生,3000多個教職工。學校在市里各處都有學院分布且交通極為便利。大學主樓的建筑觀代感極強,整體來看,像一把蓄勢張開的彎弓,充滿著力量和活力,可能代表著積極探索,不斷前進的精神。由于是周末,很遺憾沒有機會深入了解學校的具體情況。
我們專程前往著名的俄國革命工人大廈,拜謁了全世界僅存的列寧博物館,對這位偉人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大家都是第一次了解到列寧同芬蘭有著不解之緣,芬蘭人民對列寧也有著不尋常的感情。十月革命前,列寧曾26次來到芬蘭,前后居住了近兩年的時間。列寧在芬蘭期間領導著俄羅斯的革命運動他的足跡踏遍了芬蘭的許多地方。1905年和1906年列寧曾兩次在此召開地下會議,醞釀后來的俄國革命。列寧曾擔任1905年會議的主席,并在這次會議上第一次同斯大林會面。目前博物館里保存著與列寧一生的革命活動有關的文物、圖片、文獻等展品上萬件,陳列了許多與列寧有關的油畫和雕塑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莫斯科列寧博物館展品的復制品。在這里可以買到列寧在芬蘭居住時寫下的名著《國家與革命》的芬蘭文版本以及各種有關列寧的紀念品和工藝品。
坦佩雷大教堂非常雄偉,內飾精美,是芬蘭民族浪漫風格最令人難忘的典范。尤其是里面那副環四壁而作的長條畫卷,上面代表12千月的12個小男孩或蹲或站,表情各異,捧著長長的花束,線條、色彩簡單而自然,畫面,布局淳樸而和諧,但感覺多少帶有一些傷感和壓抑,或許正是芬蘭這個國家完美的寫照吧。
3
圖爾庫是芬蘭最古老的城市,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229年,曾經是芬蘭的首都,擁有三所大學和科技園,其中還有芬蘭惟一的一所瑞典語大學,在生物化學、ICT和藥物研究領域成績斐然,也因此成為學術與科技重鎮,今天它依然是芬蘭西南部最重要的城市,是芬蘭第五大城市。Turku(圖爾庫)這個宇的斯拉夫語原意就是市場的意思,如今圖爾庫的市中心也稱為MarketPlace(市場)。城
中的奧拉(Aunm)河從市中心穿流而過,沿河兩岸成為圖爾庫的精華所在。
圖爾庫瀕臨瑞典,承襲了瑞典風格的建筑,成為芬蘭與俄羅斯文化分庭抗禮的城市。芬蘭文化包含兩個源流:一是瑞典,另一是俄羅斯,而古都圖爾庫就是偏向瑞典的一個典型。圖爾庫經常被認為是芬蘭惟一的西歐城市,因為一般中世紀歐洲城市有4個共同點:有一條運輸作用的河。一個大教堂顯示宗教權利,以及代表世俗力量的城堡和一個交易的市場,而圖爾庫樣樣都有。
建于17世紀的圖爾庫大學是芬蘭第一所高等學府,也是芬蘭著名的綜合性多學科大學之一。圖爾庫大學共有學生17000多人,基本授課語言為芬蘭語。這個大學沒有校門,沒有圍墻。連一個寫著“圖爾庫大學”這幾個字的地方都沒有,問朋友哪是大學的標志,他們竟是一股的迷茫。但圖爾庫大學的教室是對社會。對所有人開放的。圖爾庫大學幾乎完全融合在這個城市里,在平和中透出一種大氣。大音希聲,大巧若拙,是在大里有一種澄澈。靜默、開放、樸實的內涵,是大得結實而有無窮的力量。
志愿者又稱義工,志愿者是現代社會的標志之一。博物館志愿者大多由在校學生、退休干部和社會有志之士組成。志愿者是文博事業發展的需求,志愿者來自社會,能夠提供之服務亦是包羅萬象,不僅可以彌補現有館內人力的不足,也為館內節約了許多開支。此外,志愿者的責任感與素質較高,又能與參觀者平等交流,有利于實現教育和傳播知識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博物館志愿者的多少反映了這個博物館管理理念、開放意識和員工素質,也是衡量一個館管理成功與否的標尺。
在歐美發達國家,博物館志愿服務開展較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體制已十分成熟。近幾年,我國博物館志愿服務才剛剛興起,理論與實踐水平難與發達國家媲美,它們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作者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認識談談博物館志愿者的培訓與激勵機制,以期對博物館志愿者的使用和管理有一些參考價值。
1 我國博物館志愿者隊伍活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博物館志愿者隊伍發展速度十分迅速,他們來自社會各行各業,不僅擔當博物館的導覽和基本講解工作,還承擔起宣傳、幕后等工作。由此可見,博物館志愿者均具有較強的公眾參與意識;人員構成多元化滿足了博物館不同崗位的需求,志愿者已成為博物館重要的人力資源。
博物館招募志愿者的標準比較寬泛,凡是對文博事業感興趣并具備一定文化基礎的人都可參加。由于沒有對志愿者專業做出硬性限制,有時也會給志愿講解工作帶來一定“隱患”。一些志愿者自身素質有限,在講解過程中不自覺會說錯一些知識,降低了講解質量;一些志愿者認為只要熟記講解稿就行,講解中很少摻入自我感受,講解效果不甚理想。關于志愿講解水平的問題,作者認為關鍵不在志愿者身上,更主要的在于博物館自身。(1)不重視志愿者培訓。當前,一些博物館不大重視志愿者培訓工作,很少制定切實有效的培訓計劃。大多博物館沒有“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長遠眼光,只會在重大活動或工作任務繁重期間啟用一些志愿者,由于時間緊,大多志愿者缺乏相關的知識、方法和技能,最終獲得社會滿意度不夠。(2)對志愿者激勵不夠。眾所周知,志愿工作一個最明顯特點是為理想、為實現自我價值而工作,博物館志愿者也是一樣。但是,我國博物館普遍對志愿者精神激勵不夠,甚至有些館連最基本的關心都達不到要求。首先,博物館志愿者管理多采用指令模式,志愿者的任務基本是博物館單方面的分配,很少有自主處理權,更談不上提出任何建議。博物館一言堂的做法使許多志愿者失去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有些博物館管理者對志愿者工作不夠重視。由于志愿者隊伍組成復雜,人員素質高低不一,沒有針對性地給予他們精神獎勵,使得他們的工作得不到重視,慢慢失去了工作熱情。
細致分析博物館志愿者培訓與激勵存在的問題,作者認為存在以下原因:(1)人員招募方面。博物館志愿隊伍流動性大,必須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但博物館在志愿者招募中往往忽略人力資源規劃,造成志愿人士供過于求。博物館也沒有對志愿者的工作性質、社會角色等進行細致分析,一些人加入到志愿者隊伍后并不能勝任工作。(2)培訓方面。首先,資金來源成為最大瓶頸。博物館主要資金來源有財政撥款、社會捐助等非自創性收入,由于這些資金總額是有限的,應付日常支出已顯緊張,更別說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志愿培訓工作。其次,一些博物館未端正態度,對志愿者不夠重視,認為他們是廉價的勞動力,不需要投入費用。再次,培訓風險大。志愿者流動性很大,博物館如果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在他們身上,可能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博物館寧愿增加全職員工數量和資金投入,也不愿將精力放在志愿者身上。(3)激勵方面。志愿者大多是為了心靈的一種滿足,采用物質激勵的手段顯然不太合適。但是,不需要物質激勵并不等于沒有費用,如志愿服務中產生的電話費、車旅費、餐費等,這些費用是志愿者的基本保障。志愿者的精神需求增加了博物館的激勵難度,往往博物館與志愿者之間溝通不利,忽視了他們的精神需求。
2 國外博物館志愿者招募、培訓和激勵的經驗
一些發達國家十分重視志愿者工作,義工甚至成為他們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在國外,博物館每年會定期招募義工。由于義工服務情況比較穩定,招募的數量極其有限,所以許多人報名以后很長時間都未能如愿。志愿招募制度是非常嚴格的,它們通過對應征者的專業知識、經驗、興趣以及特殊技能等合理取舍,諸如一些家庭主婦、退休人員等單純為打發時間的人不一定能夠入選。經過繁復而嚴格的甄選,入選者幾乎都是學職俱佳的優秀人才,因此博物館也無償得到了一個高素質的人力資源隊伍。
被錄取以后將正式成為義工,博物館會根據具體情況予以一日以上的基礎訓練和專業訓練,然后到崗位上再進行數月的在職訓練,直到能駕輕就熟地執行任務為止。另外,博物館還有專門義務協調員,負責義工的調度、監督和考核。據有關資料,美國博物館通常要求義工每周工作四至七小時,最少不低于二小時,實際上很多義工的工作時間遠遠超過這一要求。紐約自然博物館擁有六百名義工,每年服務高達十萬小時以上,為此館方節約了巨額費用。芝加哥科學博物館與當地大學合作,規定大學生參加義工工作兩年可拿到導游執照。美國是非常重視義工人權的,義工的甄選范圍小至14歲的兒童,大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并規定了義工服務年限和終止服務的條款,他們不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
為了激勵義工,國外博物館還給義工“報酬”。雖然義工不是以報酬為目的,但一定的犒賞是對他們業績的肯定,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慰藉。許多博物館會在“義”的標準之下盡可能給他們一定的好處,如日常消費折扣,各種聚會的榮譽券等,還會頒發榮譽勛章掛在他們胸前,將他們的名字或服務成就發表在博物館的刊物之上。另外,政府也會給義工很多優惠,如交通(包括油料、損耗、停車等)、膳宿、服裝、娛樂等,可于納稅時據以減除。總之,博物館會盡可能想著如何滿足義工的精神需求。
3 我國博物館志愿者培訓和激勵的對策建議
我們看到,國外志愿者流失是非常小的,這跟他們的志愿服務發展階段有關。我國志愿服務才剛剛起步,必然不會像國外一樣,志愿者流失也在情理之中。但既然我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也找出了差距所在,我們就應當積極去完善和改進,不斷將志愿服務向成熟推進。
3.1 科學有序地開展志愿者招募工作
3.1.1 嚴格甄選志愿者
博物館可根據志愿服務領域的需求嚴格甄選志愿者,盡量保證志愿者從事自己擅長的工作。具體來講,根據服務項目及服務方式設計志愿者崗位,然后分析崗位需要志愿者有什么樣的技能,將這些作為招募志愿者的基本依據,從而實現志愿者供給資源的有效配置。
3.1.2 志愿者同樣可成為館內管理者
現代博物館需要有英明、睿智、意識超前的管理者,這樣的管理者完全可從志愿者隊伍中選拔,其優勢在于:他是志愿者中萬里挑一的精英,有足夠的能力擔當管理者;他有更多的實踐經驗,了解志愿者的心理,更善于溝通;他有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必然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管理者。
3.2 加強志愿者的培訓
3.2.1 對新志愿者進行引導培訓
上崗引導培訓可以為志愿者提供博物館基本背景知識,有利于消除他們對博物館的陌生感和焦慮感。引導培訓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簡單介紹博物館工作,第二階段在較長時間里對博物館有深入了解,第三階段則更長時間上崗實習,了解博物館現狀、遠景、服務領域、服務理念和宗旨等內容;對具體崗位作針對性教育,讓志愿者對自身工作有一個系統的認識。
3.2.2 科學進行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有兩點好處,一是降低成本,二是促進培訓實施效果。具體分析內容是:(1)需要志愿者提供真實的檔案信息,博物館對志愿者興趣、愛好、工作狀況、學業情況等有整體掌握。(2)組織志愿者開展討論,通過溝通了解志愿者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訓方法和培訓時間。(3)培訓要考慮博物館的經濟狀況以及未來發展規劃。
3.2.3 加強拓展培訓
(1)對從事某項服務的志愿者進行專門的拓展培訓,如根據不同的觀眾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面對突發事件又該如何自行處理等。(2)聘請國外專家。在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志愿服務已非常普及和成熟,為了更好地吸取國外優良經驗,可聘請國外從事志愿管理工作的專家,更多了解國外的培訓方式方法,以提高志愿工作的質量和效率。(3)重視志愿者外派交流學習。國內博物館應當聯合起來,組織志愿者之間多交流,互相學習雙方的先進經驗(4)定期變動志愿者服務項目,培養他們對新崗位的適應能力。
3.3 建立有效激勵機制
3.3.1 志愿者的內在激勵
(1)博物館應制定一些榮譽獎章或獎項,這些殊榮不僅肯定了志愿者的服務歷程,還可能影響他們的一生。同時,還可以舉辦表彰大會,在志愿者心中樹立榜樣典范。(2)要給志愿者一些自主處理工作的權力,這不僅是對志愿者的信任,還是一種尊重。志愿者有了自,就有了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實現自我價值的欲望也會更強烈。(3)為志愿者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良好的工作條件可激發志愿者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
3.3.2 志愿者的外在激勵機制
(1)政府要積極配合對志愿者的激勵。博物館具有教育和促進社會和諧的功能,政府要給予積極的政策支持。根據國情現狀,政府可根據志愿服務年限在升學、醫療、乘坐交通工具上給予志愿者更多優惠。(2)提高社會公眾的認識。志愿者最期望看到服務對象滿意的微笑和社會公眾支持、肯定的目光。因此,社會各界要廣泛重視志愿服務活動,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大力宣傳志愿服務,提高社會公共的認知度。另外,志愿者的人格是最值得尊重的,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有這樣的精神和勇氣難能可貴,社會公眾要給予積極的肯定,使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總之,伴隨著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博物館將越來越面向群眾,服務社會,也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參與和支持,可以說,志愿者已成為現代博物館的基本標志之一。隨著志愿服務管理的進一步成熟,志愿者必將成為博物館教育宣傳的金色橋梁和重要力量,必將為和諧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江汛清.與世界同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務[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感悟現代城市環境設計,了解行業的方向、特點及發展趨勢,認識環境設計的現實意義是環境設計專業考察實踐課程的又一重要內容。由于現代環境藝術較為集中體現在發達城市和省會中心城市。因此,該專業學生通常會在大三的第一個學期針對大中型城市的環境設計現狀進行考察,例如從懷化出發,向東組織懷化-杭州-蘇州-上海的路線,向北組織懷化-北京-天津的線路,向西組織懷化-成都-重慶-西安的線路,向南組織懷化-廣州-深圳-香港地區。考察內容涵蓋城市建筑,如公共空間、居住空間、主題空間、會展空間、流行商業空間,城市景觀、園林景觀,城市雕塑及公共藝術,公共設施,導視系統等典型現代環境設計實例。通過觀察、測量、繪制、采集設計元素等學習過程,加深學生對于實體設計的印象和理解。
1.2藝術形式認知與設計素質提升
現代社會是一個物質、經濟高度發展的社會,更是一個多元整合的強信息時代。就環境設計專業而言,不但要從本專業中獲取信息,還要從其他各門類藝術中吸收營養,如從現代美術、時尚藝術、流行色、新潮設計等藝術形式里吸收信息。在大中發達城市有各種藝術類展覽,組織學生參觀這些設計作品的展覽,可從中感受當代設計潮流、分析當今設計趨勢、學習經典設計案例。例如中國設計大展、北京國際設計雙年展、廣州國際設計周等,這些展覽專業性強,可供學習的資料全面,對畢業設計的創意能起到激發靈感的作用。再如中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上海美術館、北京的798藝術區和上海的1933創意生活中心等等,既能從中感受繽紛多彩的現代藝術魅力,又能認識傳統和現代的設計文化,提高綜合鑒賞能力。
2專業考察教學指導
專業考察過程是輕松愉快的,考察課程的實際教學難度也是較高的。帶隊教師應根據課程要求和不同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指導。
2.1發現式考察指導
一方面根據考察目標,教師預先設定一些題目供學生參考,例如“公共空間園林小品表現形式調查”、“有特點地面鋪裝調查”“、金屬裝飾材料運用調查”等等,然后指導學生進行專項收集和設計分析;另一方面,在考察過程中啟發學生主動發現和挖掘新的設計要素和表現形式,通過現場觀測、空間體驗,完成資料收集。例如在考察中,同學們發現湘西侗族建筑“三寶”壁飾藝術很有特色,柱頭掛滿金匾、對聯,重檐下的彩繪,有龍、鳳、魚、鳥、葫蘆、花草等圖案,或正梁頂上塑有雙龍搶寶、丹鳳朝陽等浮雕。經過采訪、拍攝、測量、寫生,加深了對少數民族建筑的理解。
2.2研究式考察指導
在考察過程中,不是只停留在以寫生或攝影記錄對象的純視覺認知形式上,而是引導學生對設計理念、設計組成、設計表現方法作深層次的探究,采用解讀性、記錄與分析并重的教學形式。例如:蘇州博物館,可采用一點多面的方法對建筑形式、空間組合,景觀構成,材料,表皮,色彩,文化內涵等多個方面進行觀察指導;還可以采用多點一面的方法,結合拙政園的案例,找到兩者統一性的一面;最后通過發散式思維,做出新的設計演變、設計改造等。通過對典型案例的解構、重組及重新認識,可以加深學生對建筑實體的理解,提高在后續設計課程中的審美意識及創造能力。
2.3取經式考察指導
即以參觀談訪、學科交流的形式探討學習,獲取設計經驗。在考察的行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到專業的設計與美術院校參觀訪問,與師生進行座談、交流,學習不同院校的教學設計思路,為設計創作取得有益經驗,當然還可以到校友工作的設計企業進行互動、交流。因此在專業考察出發之前,要聯系好走訪的院校、設計企業,安排邀請好本專業教師進行學術講座、與學生座談,參觀設計作品、企業工作室,與相關設計人員探討切磋。教師可以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教學形式與方法,學生可以為設計創作取得新的信息和寶貴經驗。
3專業考察課程作業
環境設計專業的考察課程作業形式易多樣化。除了提交一份圖文并茂的考察報告外,還應結合專業要求,加入一定的實踐環節,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表達。在這方面,懷化學院藝術設計系做了一些實踐探索,課程作業由“觀測”、“表達”、“設計實踐”三個步驟完成。
3.1“觀測”
即觀察測量對于考察對象,首先對其外觀形態、色彩、材質、周邊環境等方面進行觀察,形成感性認識。然后使用隨身攜帶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驗證,掌握觀察對象的準確尺度,獲取第一手資料。如筆者指導的2012級環境設計專業考察課程,教師帶領學生前往貴州鎮遠古城采風考察。在感受了古城的整體風貌后,輔導學生對當地典型的山地建筑進行重點觀察和測量。例如,將中原四合院形式搬到山上改造成的山屋、吊腳樓、回廊等多種形式的山莊式院落。學生經過觀測實踐,不僅鍛煉了自身在真實環境中的尺度感,還鞏固了測量學知識,為后續工作奠定了基礎。
3.2“表達”
即運用繪畫技法、制圖知識表現及還原觀測對象的過程,如在鎮遠的考察中,學生完成“觀測”任務后,便開始了寫生及繪圖工作。依據觀測對象的實際形態、尺度、色彩繪制透視圖,以采集的測量數據為基礎繪制平面、立面、剖面圖樣,在二維圖紙上較為完整的表達觀測對象。同時借助攝影、文字記錄進行了資料補充。這一階段主要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細致的觀察力。
3.3“設計實踐”
即在完整理解考察對象的基礎上,對其設計實質、傳統設計元素、文化背景及設計局限性等方面作深入思考,并進行新的設計應用。例如,筆者帶領學生結束考察后,分項對收集的資料進行了整理、分析,指導學生展開實驗性設計。有的學生對原有建筑環境做出了設計改造;有的學生則將某些傳統設計元素進行了演變并應用于新的環境中;還有的學生對鎮遠民居特色作了較深入的研究,并制作出大量設計圖樣進行說明。通過設計實踐環節,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造能力,達到了專業考察課程的教學要求和高度。
2004年5月6日至5月19日,以姚紀歡副院長為團長的運城學院教育考察團一行5人(成員有音樂系主任姚德利、美術系主任劉學生、合作辦學部部長趙嶺洲、翻譯胡連軍),應我院友好合作學校—烏克蘭盧甘斯克國立師范大學的邀請,對烏克蘭一些高校進行了考察。現報告如下:
一、烏克蘭是一個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的工、農業發達國家。
烏克蘭位于東歐西南部,南瀕黑海和亞速海。面積60.37平方千米,人口4970萬,共有110多個民族,其中烏克蘭人占72.7%,俄羅斯人占22%。1922年加入前蘇聯,1991年8月24日獨立,1992年1月4日同中國建交。官方語言為烏克蘭語,通用俄語。首都基輔。境內以平原為主,間有波狀起伏的丘陵和高地。大部分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300-1600毫米。礦藏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鐵、錳等共70多種,其中錳的儲量居世界前列。擁有肥沃的黑土地帶,耕地占國土面積70%,農業集體化、機械化程度高,素有“歐洲谷倉”之稱。交通運輸發達,有以鐵路為主,水、陸、空和管道等方式齊全的運輸網。城市化較高,80%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
此次烏克蘭之行,考察團主要看了三個城市:基輔、盧甘斯克、克里米亞,這三地構成一個大三角形。城際間我們坐火車和汽車,每趟都在15-18個小時,可以說以中東部為主的大半個烏克蘭國土盡收眼底。給人最深刻的印象:⑴植被非常好,到處是森林和綠地 ,幾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⑵環境污染少,空氣清新,到處可見藍天、白云、青山、綠水。⑶公民素質高,環保意識強,很少能看到亂扔紙屑和煙頭的行為,中國鐵路兩旁白色污染嚴重的現象,在烏克蘭根本看不到。⑷文明程度高,民風淳樸,見面相互主動問好,吵架斗毆現象我們沒有看到。⑸城市交通秩序井然,司機駕駛水平高,遵章守規,交通全靠紅綠燈指揮,沒有交警,但凡碰到的巡警,都是荷槍實彈,十分威嚴。⑹能源豐富,國家福利高,據說全國人民用電、用天然氣都免費,城市集中供熱供暖,居民住宅、賓館,都是24小時供應熱水。⑺城市文化品位高,個性化建筑、雕塑隨處可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博物館和展覽館,免費參觀。⑻高度重視對公民的愛國歷史教育,5月9日“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日”是法定節日,公民都要參加當地的集會和游行。衛國戰爭發生地,到處都有紀念碑和雕塑,坦克、大炮、機關槍,軍艦上的一些兵器,在每個城市都有多處露天擺放和陳列,供游人參觀,以醒后代。⑼公民非常注意個人形象和修養,外出和公眾場合,著衣整潔,談吐文雅,很少聽到大聲喧嘩。⑽篤信東正教,教堂建筑富麗堂皇,教徒們禮拜十分虔誠。
上面談了一些好的印象,也有些現象引起了考察團的思考:⑴烏克蘭人似乎在吃老本,他們的工業化、電氣化應該說比我們早了半個多世紀,但更新換代慢。賓館的電梯只能容納4個人,看樣子很笨拙,響聲也大。老式的有軌電車,在一些城市還在用,致使街道路面讓人看著不舒服。出租車中還有不少中國人熟悉的拉達車,有些伏爾加小車已跑了25年居然還在跑。這說明,在現代化的征途上,烏克蘭人落伍了。⑵烏克蘭人似乎缺少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朝氣。可能由于體制的原因,他們安于現狀,過著一種享受型的生活,大塊的黑土地有撂荒輪作的現象,城市中火車上也能看到一些酗酒的醉漢,還有不少年輕漂亮的女孩嘴上叼著香煙等。⑶在解體、轉軌中,烏克蘭產生了少數暴富戶。我們親眼看到一對年輕人結婚,坐的是加長的林肯車,引起好多人與車合影。⑷西方人的生活習慣成為烏克蘭年輕人效仿的榜樣,搖滾樂、迪斯科在年輕人中很流行,據說有不少烏克蘭的美女遠嫁美國佬,或者尋機離開國家。⑸等級觀念、傳統的長官說了算的習慣根深蒂固。烏克蘭走向現代民主的路可能還很漫長。
二、烏克蘭是一個高教資源豐富、略顯過剩的教育強國。
前蘇聯是教育強國,烏克蘭也不例外。從小學到高中(1-12年級),烏克蘭人享受的是免費義務教育。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普及階段。公民受教育程度較高。不到五千萬人口的烏克蘭擁有正規高校300多所,一個僅有60萬人口的盧甘斯克市就有5所正規大學,據有關資料講,基輔大學在世界排名第20位。與我院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的盧甘斯克國立師范大學有著80多年歷史,在烏克蘭同類院校中位居前列。
考察團在盧甘斯克停留了將近6天,認真考察了這所師范大學的校本部和一所分校,重點考察了他們的音樂學院和美術學院。留下的印象是:⑴校園整潔,綠化漂亮,有不少石雕塑像,據說是當地歷史的見證。⑵ 教學主樓雖然年代久遠,但收拾打掃得非常干凈,樓層高,樓道寬,教室全是木地板,使用的是無塵粉筆。樓道里張貼懸掛著各專業教學計劃和要求、名教授介紹和學校在國內外競賽活動中獲得的各種獎杯、獎章。樓道里的凸凹處,還擺著精美的皮沙發,供教師、學生課間休息用。⑶學校建有地礦地質方面的博物館,陳列著無數巖石標本和礦物標本,當地礦藏資源都能得到充分反映。⑷學校建有規模龐大、布置精美、制作精良的動植物標本博物館。大到鹿、熊、豹,小到昆蟲、蝴蝶,栩栩如生。學生在這里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據介紹,所有的地礦標本、動植物標本都是本校師生多年來親手搜集制作的,令人嘆為觀止。⑸學校的植物溫室建在教學樓的一層,溫度、濕度可調控,采光很好。⑹學校建有人體標本、解剖實驗室。⑺學校擁有體操館和室內藍球館。據介紹,這所師范大學培養的學生有不少曾在奧運大賽中獲獎,今年還將有兩名學生代表烏克蘭參加八月份的雅典奧運會。他們很希望在體育方面與我院合作。⑻分校距本部百公里,設有農學和畜牧專業,擁有2000公傾的農場和部分大型農機具,正在尋求開發合作伙伴。中國山東壽光一家公司正與他們談判。⑼盧甘斯克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實力雄厚。音樂學院的辦學地點是盧甘斯克市的文化宮,前蘇聯解體之后,當地政府把它無償劃撥給了師范大學,此處距校本部約3公里。考察團在音樂學院院長等人的陪同下進行參觀,并觀摩了鋼琴演奏、聲樂教學、指揮訓練、舞蹈排練、小號獨奏等教學實訓課。在主人熱情款待的午點上,雙方進行了座談交流。音樂學院有自己的小劇院,可容納200多人觀看各種演奏,排練廳、琴室等基礎設施齊全,隔音效果良好。音樂學院有教授6名,副教授多人,青年教師中70%有碩士研究生學位。教聲樂的老師,曾獲得過前蘇聯功勛演員的稱號。音樂學院重視學生技能培養,視唱練耳課開三年,除必要的理論課大班教學外,學生大多參與的是一對一的個性化教育和訓練。該院學生的演奏水平,演唱水平普遍較高,是我們無法與之相比的。這所學院還非常重視國際合作交流,他們常年聘請奧地利名師任教,學生也經常參與國際間的演唱表演活動。學院還積極拓寬辦學方向,他們現有7個專業,正在籌建中的電視媒體節目采編制作專業,硬件建設方面已經投入了200多萬人民幣。(10)盧甘斯克師范大學的美術專業極富特色。美術系設有服裝設計,美容化妝、金屬工藝(金銀手飾加工、鐵藝等)雕塑、陶藝、藝術設計、繪畫等專業,并有與專業配套的加工、制作廠房。從其教學與專業設置看,他們偏重實用性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藝術為生活服務的意識。他們的繪畫課主要是為其它專業打基礎和服務的。與我們相比,他們長在專業面寬,實用專業多,學生動手能力強。這種特色教育,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考察團在基輔逗留期間,擠時間參觀了著名的基輔大學。走進這所有200多年歷史的學術殿堂,讓人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教學樓寬敞的樓道里鋪著質地優良的深色帶有圖案的地毯,行走時沒有任何聲響。校門口馬路對面是一座城市森林公園,古木參天,芳草宜人。校園內,基大有自己堪于和市公園比美的學校公園。在這里學習和讀書該是怎樣一種舒適和愜意啊!難怪有不少世界各國的留學生在這里求學。
離開基輔的前一天晚上,考察團有幸觀看了柴克夫斯基音樂大學在本校劇院里演出的一場歌劇。據介紹這所國際享有盛名的音樂大學,每周都要搞幾次公演,不是音樂會,就是歌劇。演訓結合,學以致用,是這所學校的辦學特色,學生得到鍛煉,校方有了創收,兩全齊美。看高水平的演出是一種藝術享受。令我們吃驚的是,這座能夠容納800多名觀眾的劇院里(劇院分三層,一層400個,二、三層半圓式的看臺上各有200個座位)竟然沒有麥克風等任何音響設備,而音樂效果又是出奇的好。不論坐在哪一層,哪個位置,都能聽得 清清楚楚,真真切切,這不能不歸功于演員和伴奏人員的真功夫,也不能不歸功于當地優秀的建筑設計師。當天晚上上半場歌劇演出中,一位來自東北的中國留學生,留學一年多,就當上了第一號男主角,因而觀眾席上坐有不少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留學生。休息期間,我們與之交談,他鄉遇同胞,倍感親切。
三、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我們的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是我院的明智選擇。
《申報》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英美租界的山東路197號創刊。1949年5月26日停刊,共出報2560號。《申報》先后歷時78年,所刊稿件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一套《申報》實際上就是一部中國近現代史資料的百科全書。明末清初,西方美術潮水般地涌入中國,影響了中國畫的發展進程。作為中國近代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的商業性報紙,《申報》對西畫東進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1 《申報》關于晨光美術會傳播日本美術的報道
據《申報》載:晨光美術會發起成立之初,就抱定“使中國明白東西洋美術的精義”志向和興趣,特別注重西洋美術的引進。晨光美術會會員張聿光、朱應鵬二人赴日本考察美術,該會專門設宴歡送。[1]張聿光、朱應鵬在日本逗留期間,參觀了展覽廳、博物館、學校、美術商店等,并拜會日本美術名家。對日本美術的創作、展覽、教育、收藏和研究等方面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并由記者出身的朱應鵬完成《日本美術之觀察》的考察報告,發回國內由《申報》予以連載。《日本美術之觀察》為晨光會員及廣大民眾了解日本美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來源,在近代中日美術交流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21年10月31日,《申報》刊載了《日本美術之觀察》中對日本的二科會、美術院展覽會和帝國展覽會、印刷文化展覽會等,并對重大展覽活動進行了詳細介紹。日本人稱秋季為美術季,意謂美術展覽會多設于秋季也。其實日本藝術之發達,一日千里,展覽會幾乎每月有之,每日有之……二科會為新派畫家所組織。帝國展覽會,則是政府所特設。二科會純乎西洋畫,帝國展覽會則有西洋畫、日本畫及雕刻,兩會之關系,適如法國之新舊沙龍。張聿光、朱應鵬還考察了日本的美術教育,介紹說:“日本竭力從事小學藝術教育之注意”、高等師范學校設圖畫手工科、“均延聘美術家主任其事,小學圖畫手工教員,并受嚴格之試驗,非有真實學力者,斷無僥幸,非如中國學校視圖畫手工為無足輕重也”。[2]張聿光、朱應鵬對日本的美術收藏,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他們指出:中國社會對外國藝術品,素不注意,而“日本多事收藏,近時富豪巨族及有志研究者,對于西洋藝術品,尤不惜巨資,廣事收羅”。他們還向國人詳細地介紹了大阪的本吉左衛門,東京的中村彥吉、松方侯爵、太倉男爵、中村石折等著名的美術收藏家的情況。1924年3月,晨光美術會會員柳圃青、張德榮赴法國留學,晨光會員呂文彬4月也赴法國研究美術。晨光美術會非常重視中外美術界信息的溝通與交流,在法國設立通信機構,選舉蕭公權為美國通訊聯絡員,“函約法國圖畫留學徐悲鴻、趙廷良兩君,傳遞法國美術界消息”。[3]
2 《申報》關于倡導西洋美術教育的報道
據《申報》載:1921年3月,天馬會會員陳曉江、江小鶼去法國考察美術。[4]同年7月,天馬會收到江、陳自法來函,詳細介紹了他們在法國所見所聞之羅佛宮、大畫院、小畫院等博物館的陳列及藝術沙龍的活動情況。[5]1919年9月,留日畫家汪亞塵特邀劉海粟、俞寄凡、陳國良、賀伯銳赴日本考察美術。劉海粟一行不僅參觀了帝國美術院第一回展覽會、日本美術院第六回展覽會、二科會第二次展覽會,草土社第七回美術展覽會、日本美術協會第六十一回展覽會等,還參觀了東京美術學校、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太平洋畫會研究所、日本美術學校、日本美術研究所、京都高等工藝學校、川端畫學校等。他們還會晤了日本的美術家、藝術教育家藤島武二、石井柏亭、紀叔雄、本野精吾、松本亦太郎等。為了第一時間與中國美術界同仁們分享在日本的所見所聞,汪亞塵和劉海粟還共同撰文《日本之帝展》刊載于《美術》上。
3 《申報》關于美術名家演講的報道
據《申報》載:民國期間,一些繪畫社團常常以座談會、演講會等形式,安排關于西洋美術的專題講座,通過多種渠道向會員和民眾普及西洋美術知識。1921年3月6日,晨光美術會開學術談話會,汪英賓以《我們中國人要學的是哪一種西洋畫》為題,作了一場精彩的學術演講。汪英賓在演講中對西洋畫之印象派、新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立體派、未來派等繪畫派別的發生、發展與藝術特征進行了全面闡述。他指出:真正之西洋畫,其性質是自然的、活潑的、客觀的。中國人學西洋畫,不應該迷信主義,必須從藝術根本研究。[6]1926年7、8月間,晨光美術會假上海南光中學舉辦夏令文藝演講會,“每逢星期六、日下午四時演講,凡有志文藝者均可前往聽講,并不取費”。[7]著名的演講有:雕塑家李金發關于《今后中國到文藝復興的路》的演講,音樂家傅彥長關于《中西藝術思想不同之要點》的演講,畫家陳抱一關于《寫實與美術之趣》的演講,畫家周一舟關于《最近德國藝術狀況》的演講,學者徐蔚南關于《近代法國文學》的演講。這些名家精彩的演講,對中國大眾了解西洋藝術和西方文化,活躍社會的藝術氛圍,產生了積極作用。
4 結語
《申報》不僅為傳播先進的西方美術提供了重要的平臺,也促進了晚清美術市場的形成。《申報》關于西洋美術的報道,基本上呈現出了《申報》在傳播西洋美術方面所做的努力。可以肯定地說:經過歐美留學生們的努力,以校園為陣地,以適應社會發展的美術觀念為宗旨,以培養現代社會發展所需的美術人才為目的的新型的美術教育體制在中國逐漸建立起來。留學生為西方美術教育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和美術教育體制在中國的確立,促進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此外,還應該指出的是:《申報》在傳播西洋美術的過程中,明顯帶有洋務派“中體西用”的實用主義思維,就事論事,未能系統地介紹西洋美術。
參考文獻:
[1]申報[N].1921105.
[2]申報[N].19211031.
[3]申報[N].192176.
[4]申報[N].1921322.
[5]申報[N].192178.
然而赫定沒有想到,這時的中國社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過西方近代科學思想的傳入和的洗禮,中國學術界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中國學者已經開始具有現代意識與民族精神,此時的中國已非彼時的中國。赫定的考查活動遭到了中國學術界的強烈抵制。經過四十多天的談判,中國學者與斯文赫定簽訂了《中國學術團體協會為組織西北科學考查團事與瑞典國斯文赫定博士訂定合作辦法》。這個協定曾被當時的中國學者戲稱為“翻過來的不平等條約”,它是現代中國學者公認的、中國現代科學史上的第一個平等條約。
背 景
19世紀中期,西方探險家已經基本完成了對歐洲、北美洲的考察,南美洲、非洲、澳洲以及西伯利亞等廣大地區的地理概況也逐漸為學者們所熟知。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葉,東亞及歐亞大陸腹地作為僅有的幾個未知領域,引起了世界學者的廣泛關注。隨著地理考察的進展,西方學者逐漸把目光集中到亞洲腹地,尤其是中國的西部地區。
中國在東亞、中亞占有遼闊的疆域。這里不但有獨特的自然環境,而且有豐富的文化景觀。中國人對西北邊疆地理的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漢代張騫開通西域后,國內介紹中國西北地理概況的著作不斷問世。到了清代,西北藩亂不斷,為了加強西北邊疆的建設,有關西北地區的地理研究更加豐富。
經過清代幾百年的經營,中國人對于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現象已經有了概括性的了解,并出現了大量的西北邊疆地理著作。其中較為重要的著作,有徐松的《新疆識略》和《西域水道記》、椿園氏的《西域聞見錄》、祁韻士的《西域釋地》和《西陲要略》、張穆的《蒙古游記》等。但是中國傳統的西北邊疆地理研究多以地方官員、僧人及流寓邊疆的文人學者的著述為主,直到19世紀末期,還沒有科學意義上的探險和考察。
從19世紀的最后10至20年開始到20世紀初期,中國西北邊疆地理的研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形形的外國人云集這一地區,其中既有帶著侵略目的的政客,也有當時世界一流的地理學者和地質學者。俄國軍人普熱瓦爾斯基(H.M.Przewalski)和他的學生科茲洛夫(P.K.Kozlov)曾在中國西部地區考察,并掘走了大量的珍稀動植物標本和西夏文書;英國人斯坦因(M.A.Stein)、法國人伯希和(P.Pelliot)、德國人李谷克(A.von Le Coq)等人,也都曾劫掠過中國西部地區的文物和古生物化石。這一時期,有數百名來自英國、法國、瑞典、德國、俄國、日本、美國等十幾個國家的學者來中國考察。他們的足跡遍及中國的廣大疆域,考察報告和相關論文、論著數以千計。這些成果有些在中國發表,更多的則發表在世界各國的科學雜志和著作上。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中國西部地區的地理大發現時代。
在眾多的科學探險考察中,最著名的有美國地質學家龐培烈(R?Pumpelly,1837~1923年)于1862年至1865年的橫穿歐亞大陸之旅,和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i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年)于1868年至1872年對中國的廣泛考察。他們掀開了中國近代科學考察的序幕。尤其是李希霍芬提出的“震旦紀”、“黃土高原風成說”、“絲綢之路”等概念和學說,曾在中外學術界產生廣泛的影響。
幾十年以后,李希霍芬的學生、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再次來到中國,計劃組織一次大規模的科學考察活動。
赫定簽署的協定及中國學者的反應
當斯文赫定于1926年再次來到中國時,中國的科學事業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這時不但出現了像中國科學社這樣的綜合性學術團體,而且已經成立了大大小小各種專業性的學術團體十幾個。中國學者“歷觀前事,痛國權之喪失,恐學術材料之散失”,早就希望組織學術團體協會,以便聯絡各學術團體,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赫定的到來,成為中國學術團體協會成立的催化劑。
赫定來到北京后,首先尋求瑞典、德國駐華大使和北京政府的支持。他的計劃似乎進展得十分順利。不但西方的駐華大使表示全力相助,赫定的考察計劃還得到了北京政府的支持。赫定為了考察事宜曾拜訪了北京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顧認為中國政府肯定會同意考察計劃中的駝隊探險,但計劃中的航空探險,卻要得到中國軍方的同意。為此,赫定又拜訪了航空署長劉光克。劉對開辟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航線很感興趣,但他提醒赫定在駝隊探險結束之前不要提出飛行的請求,否則捅到報界,就會遇到更大的阻力。為了避免麻煩,赫定決定先進行駝隊探險,并取消了在中亞建立無線電臺的計劃。
在赫定的努力下,北京政府同意了他的考察計劃。當時駐扎在北京的奉系軍閥親自接見赫定,為赫定出具介紹信,并打電報給新疆軍閥楊增新,通知他探險隊的抵達時間和目的。
在爭取得到北京政府應允的同時,赫定也在積極準備具體的考察事宜。他派隨行的西方學者前往包頭籌建考察團總部,并準備購置考察用品。
正當赫定認為萬事俱備的時候,事態卻發生了突然的轉變。
事情起因于1926年底赫定與北京政府農商部下屬的地質調查所簽訂的協議。為了能夠更好地推進考察工作,赫定在當時農商部顧問、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J.G.Andersson)的建議下,與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達成了合作協議,并草擬了探險大綱。協定的原始文本現已無從考證,但關于協定的具體內容,目前中國學術界卻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協定要求赫定的考察隊吸收中國學者參加古生物考察,考察的結果將發表在中國的古生物學雜志上,考察團所有的采集品均留在中國。考察團定名為“中瑞聯合考察團”;而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協議規定,考察團采集的所有地質、考古材料和歷史文物先送瑞典研究,“一俟中國有相當研究機構,再送還中國一套副本”。中國派地質工作者兩人伴行,負責與當地各級官廳接洽,到新疆后即返北京,由瑞典人前去接替。而考察隊的名稱是“斯文赫定中亞遠征隊”。盡管目前無法斷定上述兩種說法哪一個更符合事實,但毫無疑問,1927年3月中國各界聽到的是后一種聲音,于是“全國輿論大嘩”。一時間,北京的大小報紙紛紛刊登消息,報道了赫定帶來數架飛機,當局無法阻止赫定偷運文物的消息。
不但中國報界反應強烈,中國學術界更是采取了積極的行動,反對赫定的考察活動。
1927年3月5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召集各學會代表二十多人召開聯席會議。會議決定成立北京學術團體聯席會議。第一次聯席會議有兩個主題:一方面是促進籌備建立永久的機構,進行學術資料的收集與研究,籌劃發掘采集國內各種學術材料;另一方面就是反對外國人私入中國境內收集資料。在第一次聯席會議的決議中,明確提出了反對瑞典遠征隊來華。
在3月19日召開的第三次聯席會議上,決定將北京學術團體聯席會議改稱為中國學術團體協會,并將其確定為永久機構。與會代表擬定了14條《中國學術團體協會章程》,并于5月2日呈報教育部。章程規定,協會由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北京大學考古學會、歷史博物館、京師圖書館、中央觀象臺、古物陳列所、故宮博物院、清華學校研究院、中國天文學會、中國地質學會、北京圖書館、中國畫學研究會、中華圖書館協會、地質調查所等14個學術團體及學術機構組成。
學術團體協會成立后的首要任務,就是與赫定談判考察事宜。
談判的經過及協議的簽署
自1927年3月5日,第一次學術團體聯席會決議公開反對赫定的考察計劃后,又于3月10日在北京各大報紙上公開發表《宣言》,反對斯文赫定的中亞遠征計劃,并致函中國外交部,要求停發斯文赫定等人的護照;11日,又致函甘肅、新疆等地的相關機構,要求阻止斯文赫定前往。
赫定不希望與中國學術界發生沖突,另外當他得知北京政府可能因為中國學術界的反對而收回曾經承諾過的支持時,赫定為了解釋情況和平息事態,于3月9日致函北大研究所國學門主任沈兼士,表示這次考察并未打算攜帶古物出國,并愿意與中國學者合作。10日赫定與安特生到北京大學面見沈兼士等中國學者,解釋這次考察的目的,并商談合作的可能性。
為此,學術團體聯誼會于3月13日召開第二次會議,討論赫定的來信,并于14日復函斯文赫定。信中認為,赫定信中提出的合作辦法,與第一次聯席會議中提出的由中國人主辦的方法相違背,因此不能接受。但信中仍向赫定表示,愿意與他“作友誼的晤談”。
3月17日赫定再次致函聯席會議,進一步解釋考察的目的及與中國學術團體合作的辦法。赫定還就中國學者反對中亞遠征隊的名稱問題,提出可將考察隊定名為“北京學術團體聯合組織之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或者其它中國學者認可的名字。
在3月19日的第三次聯席會議上,中國學者詳細討論了赫定的來信,決定推舉周肇祥、劉復、袁復禮和李濟四人與赫定接洽,并建議赫定于3月20日下午到北京大學第三院研究所考古室面商此事。
3月20日下午四時,赫定偕同當時擔任農商部顧問的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到北京大學邀請四位代表到六國飯店舉行了第一次面對面的談判。
這次談判,中國學者主要關心的是赫定此行的目的、是否涉及軍事內容、西方考察團的成員是學者還是軍人、考察路線、時間、經費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赫定一一作了說明。他尤其介紹了考察的目的主要是地理、氣象、天文及地磁學,而考古及地質學是附帶目的,如果中國學者反對,可以取消相關的考察內容。談判結束后,赫定向學術團體協會提交了他整理的14條會談紀要。
就在中國學術團體協會考慮如何與赫定合作的問題時,《順天時報》以“瑞典考古隊已首途赴新”為題,突然報道了赫定的考察隊已經出發的消息。中國學者大為驚異,于是再次致函赫定,請他“誠意答復”,并同時致函綏遠都統,請他們在協會與赫定談判沒有成功之前,監視考察隊的行動。3月22日赫定回復中國學者,稱報上的消息不準確。強調只是部分人員先到包頭做準備,他本人將留在北京商談此事。赫定還專門請安特生向中國學者解釋此事。
3月24日學術團體協會召開第四次會議,討論赫定整理的第一次會談的14條內容。經過仔細商議,與會代表向赫定提出11條合作辦法。辦法的內容包括:考察團的名稱應為“中國學術團體協會西北科學考查團”;考察團的具體事務由協會組織理事會負責;所得物品應全部交與理事會保管;不得毀壞沿途古物建筑;不得以私人名義向當地居民購買古物;不能夠繪制比例尺超過三十萬分之一的地圖等等。會議還決定由周肇祥等六名學者繼續與赫定商談。
3月25日,六名代表與赫定進行了第二次談判。
這次商談的內容涉及中西方團員的具體人數、薪金,經費的來源及使用辦法,氣象臺的設置,團長的人選,出版考察報告的方法等具體的合作內容。會談結束后,赫定要求中國代表將所提條件以西文形式送給他,并于29日復函,大體同意中國學者的要求。但赫定提出,在中方的要求中,理事會的權力太大,并希望在采集的古物和考察報告的形式上,中方能夠有所退讓。
就此,4月1日學術團體協會召開第五次會議進行討論。會議提出八點決議,表示,名義上可以商量,但在權益上不退讓。
4月2日,中國學者與赫定舉行了第三次談判,逐條討論中方的意見。會談中討論了雙方團長的權限、理事會的作用等問題。
就在中國代表與赫定商談合作辦法的過程中,各大小報紙不斷有關于赫定組織的考察團已經出發的報道。一時間消息混雜,難辨真偽。為了更好地交流與合作,第三次談判結束后,中國代表仍以電話或書信等方式與赫定交換意見,并又先后召開了三次會議,討論各項內容。最后,赫定基本上接受了中方的要求。
在與赫定基本上達成共識之后,中方推舉徐炳昶、馬衡、劉復三人負責起草合作辦法,李四光、袁復禮、李濟三人負責合作辦法的翻譯。
4月20日學術團體協會召開第十次會議,討論新起草的合作辦法。23日周肇祥與劉半農帶協議征求赫定的意見。赫定提出考察團的名稱應由“學術團體協會組織考查團”改為“學術團體協會與斯文赫定博士共同組織考查團”、外方團員應該由赫定任命而不由協會任命等意見。在24日的第十一次會議上,中國學者同意了赫定提出的要求。
經過四十多天的談判,4月26日下午七時,在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由中國學術團體協會代表周肇祥和瑞典學者斯文赫定簽訂了《中國學術團體協會為組織西北科學考查團事與瑞典國斯文赫定博士訂定合作辦法》。至此持續了一個多月的談判終于以中外合作、并以中方為主的形式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