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2 00:49: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思路,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明確任務目標,合理規劃布局。遼源市把全市518個行政村分成強村、中等村、貧困村三個檔次,對不同經濟基礎、不同類型、不同區域的村分類規劃、梯次推進。選擇基礎相對較好、人口相對集中、布局相對合理、輻射帶動作用較強的100個村,分階段、有步驟地打造成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在示范村布局上,重點抓好以城區為中心的內環和以東豐、東遼為主體的外環和沿303國道線、沿遼長高速公路線、沿東那線、沿遼西線布局的“雙環四線”建設,構筑起立體式、交叉式、全輻射、廣覆蓋、內外呼應、點線面結合的示范村建設格局,切實發揮典型帶動效應。
農村經濟快速增長,發展能力得到提高。2015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110.26億元,可比價增長6.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973元,比上年增長4.5%;全市累計發展新型合作經濟組織211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達到23445人。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106戶。其中,國家級2戶、省級23戶、市級81戶。
一、完成了縣級生態公墓的建設,并順利通過驗收。并按要求建造了休息亭、焚燒池、公約牌、公墓牌等基礎設施,完成了公墓的全部綠化,硬化公墓的道路一條,總投資在30余萬,公墓建成后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也得到了松坑村村民的一致認可。
二、建造了村老年活動室。我村始終把 “老有所樂”、“老有所學”作為推進村級教育,構建和諧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7月份我村啟動了村老年活動室建造的工程,目前該活動室馬上可以投入使用了,合計花費了30余萬元。這項工作得到了我村廣大村民的一致認可和贊同并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
3、為了達到少部分村民的居住通道的硬化。目前我們正采取一系列整治措施,在年底前基本實現村民出行都是水泥路的目標,為明年的美麗鄉村建設打好基礎。
以上是我村2012年主要的重點項目情況,下一步我村將緊緊圍繞“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四方面要求,按照精品村的標準,結合本村各種資源特色,堅持以壯大集體經濟、改進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為總體目標,使農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1000元以上,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等進一步發展,確保明年成功創建重點村,力爭精品村。
具體開展好以下幾項工作:
1.力爭小流域治理的項目。
1、以松坑大橋兩邊為中心,以建設景觀河為重點,突出松坑村小流域治理的成果,展現松坑村的亮點。
2、建造村社區服務中心,以點帶面促發展,增強為民服務能力。
3、對生活污水進行無害化排污處理,建造污水處理池,使河道免受污染,凈化村莊環境。
4、做好村主要干道的路燈亮化,在美化村莊環境的同時,方便村民出行,做好中心村的綠化、亮化、美化,道路澆筑等工作。
5、繼續發展家庭產業,一是重點指導新辦家庭工業戶;二是主動關心家庭工業戶的發展情況;三是繼續引進其他可持續發展項目進村。
一、完成了縣級生態公墓的建設,并順利通過驗收。并按要求建造了休息亭、焚燒池、公約牌、公墓牌等基礎設施,完成了公墓的全部綠化,硬化公墓的道路一條,總投資在30余萬,公墓建成后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也得到了松坑村村民的一致認可。
二、建造了村老年活動室。我村始終把 “老有所樂”、“老有所學”作為推進村級教育,構建和諧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7月份我村啟動了村老年活動室建造的工程,目前該活動室馬上可以投入使用了,合計花費了30余萬元。這項工作得到了我村廣大村民的一致認可和贊同并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
3、為了達到少部分村民的居住通道的硬化。目前我們正采取一系列整治措施,在年底前基本實現村民出行都是水泥路的目標,為明年的美麗鄉村建設打好基礎。
以上是我村2012年主要的重點項目情況,下一步我村將緊緊圍繞“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四方面要求,按照精品村的標準,結合本村各種資源特色,堅持以壯大集體經濟、改進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為總體目標,使農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1000元以上,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等進一步發展,確保明年成功創建重點村,力爭精品村。
具體開展好以下幾項工作:
1.力爭小流域治理的項目。
1、以松坑大橋兩邊為中心,以建設景觀河為重點,突出松坑村小流域治理的成果,展現松坑村的亮點。
2、建造村社區服務中心,以點帶面促發展,增強為民服務能力。
3、對生活污水進行無害化排污處理,建造污水處理池,使河道免受污染,凈化村莊環境。
4、做好村主要干道的路燈亮化,在美化村莊環境的同時,方便村民出行,做好中心村的綠化、亮化、美化,道路澆筑等工作。
5、繼續發展家庭產業,一是重點指導新辦家庭工業戶;二是主動關心家庭工業戶的發展情況;三是繼續引進其他可持續發展項目進村。
我鄉從2013年以來,共實施了3個以工代賑建設項目,總投資37.5萬元,其中中央及省級預算內以工代賑項目專項資金3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7.5萬元。分別是2013年實施的XX村1.6公里道路建設工程,XX鄉甲背河河堤加固工程,2014年實施了XX村上丘坊道路改造工程。以上三個工程我們均按要求認真組織實施,并順利完工。項目的建設實施和帶動效應,極大地改善了相關建設點的生產生活條件,改變了當地基礎設施落后的面貌,社會效益顯著。
二、全鄉貧困村組現狀
我鄉地處XX縣西南部山區,有人口中6086人,轄4個村委會,63個村小組,目前有2個省定重點貧困村,全鄉貧困人口181戶776人。就我鄉而言,貧困村組落后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當地群眾居住分散村組公路未改造到位,存在出行難問題;居住環境、生產條件差,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落后;再者就是無優勢產業,貧困群眾增收困難。面對這些問題,因我鄉鄉域經濟及農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總體水平較落后,急需中央及省、市項目資金支持。
三、“十三五”以工代賑項目規劃
(一)工作思路及目標任務:我鄉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將以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和群眾脫貧致富為主題,以加強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創新組織管理方式,充分尊重和發揮貧困群眾的主體地位與積極性,著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著力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著力提高農民收入,為我鄉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奠定基礎。
(二)擬建設領域及建設項目
1、美麗鄉村建設
以圩鎮周邊及中心村莊等為重點,組織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計劃實施以下項目:
(1)下坊村下坊組美麗鄉村建設村道改造工程:改善當地200人居住及出行環境,擬投入建設資金20萬元,申請上級以工代賑資金10萬元,建設時間2016年。
(2)XX村十八石組美麗鄉村建設村道改造工程:改善當地180人居住及出行環境,擬投入建設資金20萬元,申請上級以工代賑資金10萬元,建設時間2017年。
2、鄉村道路建設
以25戶以上未修水泥路自然村為重點,爭取村村通水泥公路建設項目,徹底改變我鄉落后交通面貌,解決群眾出行難題。計劃實施以下項目:
(1)XX村XX至XX村上坊公路建設。公路長5公里,改善沿線600人出行難題,計劃投入建設資金125萬元,申請上級以工代賑資金20萬元,建設時間2016年。
(2)XX村XX至XX公路建設。公路長4公里,改善沿線400人出行難題,計劃投入建設資金100萬元,申請上級以工代賑資金15萬元,建設時間2016年。
(3)XX村XX至XX公路建設。公路長1.8公里,改善沿線180人出行難題,計劃投入建設資金50萬元,申請上級以工代賑資金15萬元,建設時間2017年。
(4)XX村XX公路建設。公路長1.5公里,改善當地150人出行難題,計劃投入建設資金45萬元,申請上級以工代賑資金10萬元,建設時間2018年。
3、水利工程建設
計劃實施圩鎮下游十八石段河堤加固工程。修繕加固河堤1公里,分兩年實施,每年投入建設資金30萬元,申請上級以工代賑資金20萬元,建設時間,2017年、2018年。
4、片區綜合治理工程
圍繞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改善,實施XX村孤江河畔特色農業產業項目。建設地點宗蔸組、黃家園組。該項目的實施可帶動當地300余群眾發家致富。工程分2年實施,總投資50萬元,申請上級以工代賑資金20萬元,建設時間,2018年、2019年。
四、實施以工代賑規劃擬采取的措施及建議
(一)具體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我鄉將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織實施以工代賑項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項目計劃申報和實施管理,對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2、多渠道落實資金來源。以工代賑工程項目建設是一項惠民工程,但實施起來,自籌資金投入壓力大,為此我們將在統籌鄉村兩級財力的基礎上調動社會投資和引導群眾自籌相結合的辦法,籌措項目建設資金。
1、引言
黨的十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1]。近幾年,廊坊市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按照環境美、產業美、精神美、生態美的總要求,以霸州市省級重點片區建設為引領,繼續深入推進固安縣和北三縣兩大往年省級重點片區,同步打造9個市級片區,突出抓好265個省級重點村。美麗鄉村建設由點及面、串點成片,不斷向全域拓展,逐漸步入由“建設美麗”向“經營美麗”轉變的新階段。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做法,鞏固建設成果,深入謀劃下步工作思路,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廊坊版建設。因此,針對廊坊市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下大力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的任務目標和規劃,采取治理與修復措施,從根本上改變廊坊市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順利進行。
2、廊坊市農村生態環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村經濟不斷發展,據統計,目前中小企業在數量上占到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創造全國50%以上GDP,尤其是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對農村的經濟發展上起到關鍵作用,但是在促進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表現在:
2.1污染嚴重的工業項目從城市轉移到農村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城市規模的擴大,一些城市周邊原有的工業項目,已經不再符合城市發展規劃要求,同時受到地價、環境治理成本升高的影響,這些企業從城市向農村轉移成為一種趨勢。一些不法企業,鉆法律的空子,打球,只顧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把環保不達標、污染嚴重的工業項目從城市轉移到農村,使工業污染在農村蔓延,加劇了農村環境的惡化。一些鄉鎮企業中從事電鍍、有色熔煉加工、廢塑料加工、包裝印刷等,由于工業技術落后、設備簡陋、管理和各種制度不健全,環保意識淡薄,經常出現偷排偷放現象,具有企業規模小,排放量大、造成污染嚴重的特點。粗略統計,鄉鎮工礦企業產生的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的排放量,目前已占到廊坊市工業污染物總排放量的50%左右[2]。隨著農村現代化步伐加快,農村經濟發展走向快車道,鄉村級“工業園、工業小區”如雨后春筍般遍地成立,一時間招商熱席卷各地。廊坊市許多的企業相繼在鄉村各種不同的工業園(區)落戶建廠,在當時確實對當地鄉村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增長作用,但由于鄉村園區規模小,而各種配套設施不健全,特別是應該建設的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造成園區工業廢氣、廢水、工業垃圾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致使鄉村環境污染問題日趨顯現,因環境污染而引發的民事糾紛集中暴發。另外,廊坊市農村工業企業大多以一家一戶的家庭作坊式工業為主,分散、規模少為特征,主要包括文安縣廢塑料(造粒、吹塑)加工,安次區的包裝印刷,霸州的小電鍍,大城的有色熔煉加工和巖棉等,其部份企業工業污染物未經處理直排環境,污染危害非常突出,環境壓力加大。
2.2農村環保基礎設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
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總體上處于落后狀態,大部份農村沒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隨意丟棄生活、生產廢棄物,到處排放污水等成為普遍現象。在一些農村呈現出“村中污水成流、村外垃圾成山”的景象。這些嚴重的污染現象,直接威脅著廣大農村居民的生存環境與身體健康,隨著污染加劇,同時也將嚴重污染了空氣、水源、耕地,進而影響農作物生長環境,影響糧食蔬菜等農產品質量,最終影響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3]。
2.3農業廢物綜合利用率低,畜禽養殖污染日益加重
隨著農業生產能力提高和新型農業種植方式的不斷普及,大棚蔬菜、地膜覆蓋已在廣大農村大量使用,除帶來農業豐收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棚膜廢棄物,其中棚膜由于便于利用,得到了一定程度回收利用;而廢棄地膜因回收成本高,綜合利用價值低而普遍得不到有效回收,更談不上利用;上述廢棚(地)膜長期滯留于土地中,對土壤質量構成污染。農作物秸稈利用方面,由于受到傳統農業意識和農機綜合處理能力的影響,加之回收利用的成本問題,當前農村除常規的秸稈還田、用作畜禽青貯飼料外,秸稈現場焚燒為主要消納方式,每到夏初秋末,焚燒煙塵是造成大氣嚴重污染重要來源之一。廊坊市畜禽養殖業發展迅猛,但以農戶散養和小規模養殖占主體,在畜禽養殖過程中,畜禽糞便隨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無無害化處理及肥料化利用,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2.4水污染日趨嚴重,部分農村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
近幾年,廊坊市受大氣降水減少和地表水上游入境水量不斷減少的雙重壓力,已使本區域內河流水體水質不能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要求。另外農村中的生活污水和一些企業存在污水處理設施不完善、污水超標排放到附近地表河流,更加加重了河流污染程度。一些村莊水源地靠近地表河流,河流下滲到補給地下水,則造成了農村飲用水的污染。此外,農村供水設施基本上靠農民和村委自籌資金建設,受投入不足影響,多為小型規模,長期在設備簡陋、處理工藝落后情況下運行,加之輸水配套管線老化嚴重,跑、冒、滴、漏現象時有發生,因此,農村飲用水給水水質難以得到安全保障,是當下農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5農業面源污染嚴重
我國農村大部份仍然處于粗放型經營,單純追求提高農產品單產數量,長期過量使用化肥、農藥的結果為土壤板結和酸化、有機質含量流失下降、導致部分農產品農藥殘留超出安全水平,對人體健康和生物安全構成威脅,破壞了農業生態平衡。目前,我國農業已超過工業成為我國最大的面源污染產業,總體狀況不容樂觀[4]。有統計資料顯示,中國農村化肥、農藥利用率不足35%,比發達國家低將近20個百分點。化肥、農藥的大量流失,長此以往,不僅增加生產成本,還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形成了惡性循環,首先在土壤中沉積,通過下滲進入地下水,被雨水沖刷流進河流、湖泊,有部分揮發到空氣中,造成土壤、空氣、水源污染。
2.6環保工作重城市輕農村
前些年環保工作存在重城市、輕農村的傾向,使得農村地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在人力、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情況下,已經成為全國環保工作的短板;部分領導為了追求GDP的高速發展,不惜犧牲生態環境,對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敷衍塞責,并對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有為難情緒,干勁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村民自身環境保護意識相對淡薄,缺乏自主性,對農村的"臟、亂、差"現象見怪不怪的不良習慣仍有一定市場。
3、建設美麗鄉村,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要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力度,要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
3.1加強農村環境監管與執法力度,嚴格依法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長期已來,在農村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與執法工作都非常薄弱。一是要加大組織建設,有計劃分步奏進行人員培養,盡快成立一支環境監測和環境監管的綜合執法隊伍;二是要加大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水平和執法力度,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環境違法行為采取高壓態勢,堅決嚴懲,使生產者經營者不想污、不敢污、不能污,自覺做保護生態環境維護者。三是對農業面源污染控制、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地、典型濕地等環境敏感地區,制定并頒布地方行政法規和政策及污染治理技術標準;加快制定農村環境質量監測、評價標準和方法。
3.2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
在農村各地由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對廣大農民進行環境科學知識普及宣傳活動,對村鎮有關人員和工業企業負責人進行有針對性環境法律法規講座,讓農民意識到保護環境應該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為,是關系到子孫后代,關系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的大事;讓農民時刻牢記破壞環境可恥,保護環境光榮,著力增加群眾在環境管理中的參與權和決策權,讓群眾在自覺地保護生態環境中承擔責任,獲得榮譽,做到發展與保護并行,建設與美麗并重。要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成為城鎮居民的美麗鄉愁。
3.3加大對農村污染防治基礎設施建設和資金投入力度
長期以來,在環境治理方面,國家層面對農村污染防治投資嚴重不足,地方各級政府又缺少資金投入,專項治理經費也難以申請到位,導致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壓力大、任務重。今后應采取財政和村集體補貼、住戶付費、社會資本參與的投入運營機制,加強農村污水和垃圾處理等環保設施建設。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扶持措施,培育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村污水垃圾處理市場主體。強化縣鄉兩級政府的環境保護職責,把農村的環保指標納入當地政府政績考核體系中,促進地方政府對農村環境工作的重視[3]。廊坊市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狠抓農村環境清理整治工作,在大力開展“兩改一清一拆”專項行動基礎上,推進“PPP”市場化運作模式,基本建立了有清運車輛、有保潔隊伍、有資金保障的“三有”長效管護機制。2016年全市省級重點村清理垃圾雜物297.5萬立方米,清理殘垣斷壁和路障1.6萬處,建立垃圾處理長效保潔機制的村莊達到3128個。據統計,美麗鄉村建設以來,全市省級重點村鋪設供水管道408萬米,完成村內主要道路和街巷硬化5026公里,改建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22.5萬個,鋪設污水管網129萬米,建設污水處理設施9934處。在推進農村“電代煤”和“氣代煤”工作中,深入推進榮烏高速以北涉及8個縣(市、區)的全域“電代煤”“氣代煤”,省級重點村已完成煤改電、煤改氣2萬戶[5]。
3.4加大對農業生產的資金技術支持力度,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污染
在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要統籌考慮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防治農村污染。盡快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加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加快推進化肥、農藥、農膜減量化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和無害化,鼓勵生產使用可降解農膜,完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制度。健全化肥農藥包裝物、農膜回收貯運加工網絡,減少農業生產和畜禽養殖過程中的污染。制定促進企業污染治理、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安全農產品生產、有機肥推廣使用的稅收、價格、信貸等優惠政策。對因秸稈禁燒引發的生產方式改變、農業結構調整、秸稈綜合利用設備購置等投入,應給予一定財政補貼。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規模經營和社會化服務,有利于有效化解農村生態惡化趨勢,保障農業健康發展[6]。
3.5大力推動農村生態工程建設
圍繞爭創國家森林城市和建設綠美鄉村目標,廊坊市啟動了“兩年大提升,創建森林城”工程。省級重點村完成村內街道和休閑游園綠化427萬平方米,建成環村林帶綠化4034萬平方米。三年多來,我市持續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共鋪設供水管道408萬米,覆蓋全市農村的10個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中心全部建成,隨時監測農村水廠飲用水水質[5]。
4、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全市美麗鄉村建設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省、市委關于美麗鄉村建設的總體部署,站位全局,統籌推進,以提升北三縣、固安縣和霸州市三大省級片區引領,突出打造香河省級重點片區和9個市級片區;以傾力打造40個省級精品村為抓手,全力實施“12個專項行動”,建設好268個省級重點村和161市級重點村;以推廣垃圾處理“PPP”模式為主導,全力提升“兩改一清一拆”工作水平;以打造旅游精品村為亮點,全面啟動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建設,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培植新業態,突出“環境美、產業美、精神美、生態美”,工作中努力實現“四個跨越提升”。
5、結語
做好美麗鄉村建設必須采取合理措施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快、更好的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是政府行為,同樣也是廣大農村群眾的熱切希望,要充分調動縣、鄉、村三級政府的積極性,上下同心,合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讓更多的農民分享建設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彥隨,.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挑戰與對策[N].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15,4,32(2):97~105.
[2]周穎輝,賈春雨.廊坊市農村環境保護現狀與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0,29(11):220.
[3]張長娟.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建設美麗鄉村[N].河南日報,2015-11-01.
[4]京華時報.農業部:農業已超工業成我國最大的面源污染產業[N].2015-04-1501:22:30.
以縣(市、區)為單位,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整縣推進新農村各項建設,加強農村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建設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生態建設和法制建設,實現“物的新農村”與“人的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全面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為創建美麗鄉村示范縣奠定堅實基礎。
二、推進原則
(一)科學規劃,統籌推進。堅持規劃先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農村城鎮化規律、經濟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科學編制村鎮規劃。按照先基礎設施、后環境整治、再提升田園景觀的順序,合理把握整體推進的進度和力度,防止不切實際盲目鋪攤子。
(二)整縣推進,突出特色。按照點面結合、集中連片、整體建設、補齊“短板”的原則,統籌推進建設,突出新農村建設整市、整縣、整鄉鎮、整村推進,重點打造一批大的片區、精品路線和景觀帶,形成系統規模,整體改變農村面貌。注重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堅持有重點、有突出,統籌推進農村經濟、政治、生態、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
(三)整合力量,強化合力。完善強化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主動參與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機制。加大投入,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突出重點,集中力量辦大事。
(四)提高標準,注重創新。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的發展規劃、建設模式、工作機制、政策措施,及時總結推廣試點經驗,統籌安排新農村建設,注重完善標準,建設一片,發揮作用一片。
三、主要目標
從2016年開始,每年選擇5~8個領導重視、基礎較好、投入較大的縣(市、區)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到2020年全省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縣(市、區)達到20個。
四、條件標準
整縣推進新農村建設應具備下列條件和標準:
――地方重視。縣(市、區)黨委、政府將整縣推進新農村建設納入重要日程,加強研究和部署,統籌推進各項建設。
――投入要求。縣(市、區)地方政府加大資金投入,整合涉農資金,凝聚力量,帶動多元化投資。
――隊伍建設。縣(市、區)有專門的新農村工作機構,備有充足精干人員,保證工作正常運作。
――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相對完善,社會事業建設比較配套。
――整縣綠化美化。具備條件的,整縣實現村屯四周、農戶房前屋后、農村公路兩側等綠化美化,實行整縣推進。
――農村文化品牌打造。縣(市、區)有1/3的行政村能夠打造特色文化品牌,2/3的行政村有豐富的文化生活。
――農民收入。年度內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五、建設任務
(一)強化科學規劃引領。認真編制縣(市)域鎮村體系規劃,積極組織編制村莊建設規劃和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規劃,規劃要與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相銜接,突出鄉村特色,優化民居設計,保護古村落、古建筑,著力挖掘人文歷史、鄉村功能、產業特征和鄉村風貌。規劃設計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確保有效執行和落到實處。
(二)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推進整縣建設,實現下列目標:基本消滅農村危房;實現安全飲水,集中供水和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0%~80%;農村公路“屯屯通”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提高通戶公路普及率;加強路邊排水溝和小流域治理;加強農村庭院綜合整治,圍墻大門改造取得顯著進展;農村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達到90%;積極推廣生態衛生廁所或水沖廁所;積極推廣農戶科學儲糧倉。
(三)強化農村社會事業建設。全面完成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的建設任務;普遍建立“一站式”服務群眾平臺,增設村電子商務服務窗口,配備電腦等必要的設備,為農民提供網絡代購、代銷、代繳、代送、信息查詢、免費無線網絡等各項服務;依托商貿流通企業,發展各類便民流通網點建設;全面提升休閑文化廣場建設品位,挖掘保護古井、古樹、古跡,搜集整理民間傳統技藝、民俗、傳說、祖訓家規,建設宣傳欄,繪制文化墻,修建村史館,宣傳國學和歷史名人。開展扭秧歌、廣場舞、文藝演出、農民書畫、攝影展等各項文體活動;加強新農合和大病醫療救助、“五保戶”供養、低保戶扶持和特困戶救助,擴大社會養老覆蓋面;加強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依托各村資源稟賦,開發名優特產品,打造一批鄉村旅游景點、花海基地、鄉村旅館、農業采摘園、農家樂等,帶動和促進整體環境和經濟效益的提升。
(四)強化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整縣(市、區)推進工程重點解決農村垃圾收集、污水治理、禽畜養殖污染、衛生改廁、河溝清理等問題。堅持不懈地開展春秋兩季農村垃圾專項整治活動,抓好農村環境衛生日常保潔。繼續深入實施以清垃圾、清柴草、清糞堆、清院落、清溝渠、清死角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清潔工程;繼續加強農村垃圾分類長效機制建設,全面落實垃圾處理設施、保潔隊伍和專項經費,健全衛生長效保潔管理制度,推動農民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實現農村衛生常態保潔,全面提升農村環境建設水平。
(五)強化農村綠化美化。按照“喬灌搭配、高低錯落、針闊混交、見縫插綠、露土栽花”的原則,因地制宜地種植本地樹種和多年生花卉,盡可能降低建設成本。同時,充分利用村屯周邊、道路兩側、溝渠塘壩等公共設施建設標志性景觀或休閑地,實現整鄉、整村、整屯推進和綠化美化全覆蓋;農戶院落內閑置地要栽花種草、美化環境,基本實現路邊有綠樹、庭院有綠蔭、視野有綠廊的效果。
(六)強化美麗鄉村建設。按照庭院美、居家凈的要求,集中成片打造美麗庭院和干凈人家,懸掛標牌或張貼標識,激發農戶講衛生、講文明、講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推進創建美麗鄉村和美麗鄉村示范縣。依托各地獨有地理優勢、特色旅游資源及人文歷史傳承,著力打造一批美麗精品鄉鎮、美麗鄉村學校、美麗休閑健身廣場、美麗休閑農業村莊、整體美化專業村屯、花海旅游基地和特色文化品牌自然村,不斷豐富美麗鄉村建設內容。
六、實施步驟
實施新農村建設整縣推進工作,要按照統一部署,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實施。
(一)規劃階段(1~4月)。主要是動員部署、籌集資金、征詢民意、科學規劃、綠化等前期工作。
(二)組織實施階段(4~7月)。主要是組織落實整縣推進工作總體規劃,包括深度規劃設計、施工設計、建設項目立項、招投標、組織實施、確保質量和進度等。
(三)績效評價階段(7~10月)。全面推進農村凈化、美化、亮化、道路(庭院)硬化、衛生保潔制度化、邊溝圍墻一體化建設。組織督查檢查、績效評價。對整縣推進建設資金的使用效果、建設成效情況進行考核檢查、綜合評價,形成績效評價報告報上級部門。
(四)總結驗收階段(10~12月)。全面完成各地鄉鎮村點建設各項工作內容,查漏補缺。在檢查考核、績效評價基礎上進行系統總結,逐片驗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成立以縣(市、區)主要領導為組長、各相關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對整縣(市、區)推進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進行組織領導、工作協調、督促檢查等,特別是在資金、技術服務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圍繞發展環境、完善設施、培育產業加強服務為重點,逐步推進新農村建設。繼續解放思想,創新工作的方式方法,轉變工作作風,做到謀劃要深、做事要細、創業要實,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案,使整縣推進工作有序順利進行。
(二)加大資金投入。一是發揮省級專項資金引導帶動作用,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主動參與的合力建設機制,多渠道籌集新農村建設資金;二是要鼓勵農民籌資投勞。既要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又要尊重農民意愿,搞好“一事一議”,動員和組織農民積極加大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公共事業;三是要整合各類項目資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之中。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群眾工作為核心、以開展鄉村治理活動為主線,堅持以改善貧困人口和移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扶貧對象和水庫移民自我發展能力,切實保障水電移民合法利益為工作重點,把扶貧、移民、兩資、以工代賑工作與學習貫徹云南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農牧民綜合素質,切實保障水電移民合法利益,全力推進新常態下扶貧移民工作科學發展。
(二)總體要求。緊緊圍繞群眾工作和鄉村治理工作,堅持以改善貧困人口和移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以實施民生工程為載體,不斷加強貧困地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產業增收和致富能力建設,促進全州扶貧、移民、兩資、以工代賑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工作思路
扶貧、兩資、以工代賑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2015年重點工作,堅持以精準扶貧為指導,用心用情,傾情傾智,深化扶貧機制改革創新,做實特殊困難群體幫扶,提升扶貧開發實效。按照“戶有卡、村造冊、鄉立薄、縣歸檔”的要求,全面完成建檔立卡工作。著力抓好基礎扶貧、產業扶貧、新村扶貧、能力扶貧、生態扶貧等“五大”扶貧工程,著力抓好兩資四小工程、民族新村、產業增收項目,著力抓好以工代賑千橋工程、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不斷夯實農牧區基礎設施,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2015年力爭完成扶貧、兩資、以工代賑資金投入8.2億元,完成34375人的減貧任務。
水電移民工作基本思路:認真貫徹落實“先移民、后建設”的水電開發方針,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政策,加大全州移民工作指導協調力度,加快推進大渡河流域水電移民安置工作,協調好各種利益矛盾和糾紛。同時積極探索移民安置與旅游全域化、農牧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的藏區水電移民安置模式。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提高后期扶持政策質量效益,著力完善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產業化發展水平,努力實現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
二、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
(一)圍繞民生改善,著力實施“五大”扶貧工程。一是新村扶貧工程。啟動實施43個整村推進工程、12個藏區連片開發項目、8個民族新村,完成2014年度21個彝家新寨項目和18個浙-川扶貧協作新村。二是產業扶貧工程。緊緊圍繞鄉村旅游,重點培育“酒、肉、果、蔬、茶、菌、藥、水、糧、油”十大農牧業產業,力爭啟動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1個,不斷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三是基礎扶貧工程。啟動實施兩資“四小”工程50個、以工代賑千橋工程34座,完成2014年度溜索改橋項目23座,繼續做好緩解農牧區群眾“行路難、過河難、飲水難、灌溉難、用電難”等“五難”問題。四是能力扶貧工程。完成對1000名建卡對象實施勞動力轉移培訓,對1萬名寄宿制學生給予生活補助,對6300人次庫區移民實施轉移就業技能和種養業實用技術培訓,實施農牧區增收創業帶頭人培訓1000名,繼續實施浙川東西扶貧協作人才培訓300人次。同時,力爭我州大骨節病綜合防治工程納入國家專項計劃。五是生態扶貧工程。對我州生態環境脆弱、生存條件惡劣、自然災害頻發、地方病嚴重地區的2366戶建卡對象,啟動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切實改善和提升搬遷戶的生存、生活環境。
(二)狠抓旅游扶貧,全面推進鄉村旅游富民工程。結合全域旅游戰略,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的機遇,以納入國家鄉村旅游規劃的112個貧困村為重點,圍繞旅游基礎設施、旅游特色產品、旅游人才培育,編制完成《州鄉村旅游扶貧規劃》。同時,以幸福美麗新村為載體,在全面完成2014年度下達的11個幸福美麗新村任務的基礎上,啟動實施12個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重點支持幸福美麗新村圍繞鄉村旅游,改善村容村貌,改善基礎設施,提升民居接待,培育特色產業,并且通過多種方式吸引扶貧對象參與旅游業發展,帶動貧困農村勞動力就業,確保旅游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三)探索村民自建,深化扶貧機制改革創新工作。全面貫徹和落實州委關于全面開展鄉村治理的決定,在深入推進六項扶貧機制改革創新的基礎上,出臺《關于創新扶貧項目建設管理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對創新扶貧項目建設管理機制進行試點擴面,將技術要求不高、安全風險不大的扶貧項目,按照村民“自選、自建、自購、自管”模式實施,即由村民自行選擇項目建設內容、自行實施扶貧項目、自行購買扶貧項目物資、自行負責項目后續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增加項目區群眾務工收入。
(四)加大社會扶貧,努力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積極做好中央國家部委(機關)、45個省級部門的定點扶貧工作,加大銜接力度,爭取更大支持。繼續做好浙川東西扶貧和經貿協作工作,完成2014年東西扶貧協作項目,協助相關部門做好經貿合作。同時,按照全省“結對認親、愛心幫扶”貧困農戶信息平臺的統一要求,做好愛心扶貧網絡的管理上報工作。
(五)突出工作重點,推進水電移民工作有序開展。一是大渡河流域。大崗山電站加快推進移民搬遷安置和生產安置工作,啟動生產安置人口對接和安置工作,完成得妥、繁榮集中、集鎮安置點移民房屋建設,力爭啟動移民搬遷入住;硬梁包電站完成“先移民后建設”范圍內移民搬遷工作。啟動扯索壩和二里壩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啟動相關專項遷建補償工作;瀘定電站力爭全面完成各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和移民建房,基本實現停止臨時過渡和大部分搬遷入住。完成瀘定電站移民生產安置人口對接和安置工作,啟動后期扶持和惠民補助工作;電站完成章古河壩、姑咱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和移民建房,力爭啟動移民搬遷入住。完成江咀右岸移民安置點墊高防護工程建設,啟動長壩和牛棚子安置點墊高防護工程建設;猴子巖電站完成格宗安置點墊高防護工程建設,啟動移民房屋建設,完成S211公路復建工程建設。力爭完成莫玉大橋主體建設,啟動莫玉對外交通復建;丹巴電站完成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的編審工作,啟動編制移民安置規劃。大渡河流域力爭完成移民投資67484萬元。二是雅礱江流域。兩河口電站加快推進瓦多、亞卓集鎮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移民建房工作。完成自主分散安置移民4703人的搬遷安置工作。加快雅新、雅道復建公路建設,完成省道S217線雅新路亞珠溝至君壩大橋段和溪工溝至尤拉西溝段工程建設。全面啟動雅道復建公路建設,力爭在8月開工建設庫周交通涉及的特大橋梁。啟動電力復建工程。啟動剩余集中、集鎮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寺廟補償和遷建進度,力爭年內啟動寺廟聯接道路及引水工程建設。牙根一級電站完成實物指標調查工作,并啟動規劃大綱編制工作,年底前力爭規劃大綱獲得批復;牙根二級電站完成移民安置規劃設計工作,力爭啟動“先移民后建設”實施工作;孟底溝、楞古電站完成實物指標調查細則及工作方案編審工作,取得省政府下達的停建通告,啟動實物指標調查工作;楊房溝電站完成左岸驛道工程建設。雅礱江流域力爭完成移民投資94897萬元。三是金沙江上游流域。加快推進蘇洼龍、葉巴灘電站的移民安置規劃設計工作,完成移民安置規劃報告和“先移民后建設”方案編審,力爭啟動實施工作;完成拉哇、巴塘電站實物指標調查工作、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編審,啟動規劃報告編審工作;金沙江上游力爭完成移民投資320萬元。四是中型電站。加強協調溝通,協同組織做好湯壩、蔡陽、插草坪、瓦格基、雄美、指島、確如多、雜扎、古瓦等中型水電站實物指標調查,移民安置規劃大綱、安置規劃編審工作,為電站核準建設打好基礎;完成溪古、金元、拉拉山、娘擁、洞松、古學等中型水電站移民安置和驗收工作,為電站蓄水發電做好服務。中型電站力爭年內完成移民投資20000萬元。
(六)注重后續發展,認真落實水電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堅持把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做好3017人的后期扶持工作。一是依法依規核定登記農村移民后扶人口,認真落實后扶政策,維護好移民的切身利益;二是做好納入移民后期扶持范圍農村移民資金直發直補工作;三是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加大后期扶持項目實施力度,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扶持培育移民產業發展,增加移民收入;四是抓好后期扶持政策監測評估工作;五是組織實施好州水電資源開發惠民補助工作。
(七)化解訴求,確保移民庫區社會穩定和諧。一是加強水電庫區移民穩定工作,特別是進一步加強移民臨時過渡人口管理,完善管理機制,發揮基層組織作用,實現政府對移民臨時過渡人口的社會化管理;二是繼續大力推行領導干部接訪和組織干部下訪活動,健全大流域分工協調責任制,明確責任領導、責任人員,形成領導帶頭、責任明確、解決有力,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工作機制。三是注重源頭治理,健全和完善“大調解”工作機制。完善群眾矛盾化解聯系會議制度,整合各方調解力量,努力構建大調解信息網絡,實現信息共享、矛盾聯調。完善矛盾糾紛定期排查、統一受理、綜合研判、分流處理、分級化解、跟蹤督辦、總結通報等機制,健全矛盾糾紛應急處置機制。四是明確工作重點,狠抓重信重訪、越級上訪和疑難案件的處理,確保初信初訪得到及時妥善處理。加強維穩信息收集和件督查督辦工作,強化工作責任,確保小事不出鄉,大事不出縣,矛盾不上交。
三、強化保障措施,努力開創2015年各項工作新局面
(一)提高認識,深刻領會,認真學習貫徹扶貧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總書記在近期一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把扶貧開發提高到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高度,對扶貧開發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是對貧困群眾、貧困地區的最大關心,是對扶貧開發工作的最大支持,是全州扶貧開發工作的行動指南。全州扶貧移民系統要不斷增強做好扶貧工作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提高工作的自覺性和針對性,要把學講話與落實今年減貧任務結合起來,與落實精準扶貧措施和提高扶貧成效結合起來。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履行政治責任,出實招、求實效,把中央和省州決策部署、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扎實推進我州扶貧開發工作,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決不讓我州貧困群眾掉隊。
按照中央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和省“五新一好”的目標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中心,以造福百姓、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目的,以特色產業發展、村鎮整治建設和農村社區建設為重點,以強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保障,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努力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把駐點幫扶村打造成具有廬陵風格,“生態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鄉風美”的“五美”鄉村。
二、工作安排
2013年,我局的新農村建設村點是鎮村衙前,今年的美麗鄉村建設駐村幫扶工作時間自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總體分三個階段:
1、啟動對接階段(2013年4月):組成幫扶工作組織機構,深入對口村開展幫扶工作對接,根據村發展總體規劃確定幫扶工作內容,明確幫扶工作重點,制定幫扶工作實施方案。
2、組織實施階段(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中旬):根據確定的幫扶工作任務,具體組織開展幫扶工作。
3、迎接考評階段(2013年12月下旬):迎接縣新村辦組織考評組對我局駐村幫扶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檢查考評。
三、工作任務
1、著力抓好村莊整治。以駐點村環境建設為重點,規劃村莊發展藍圖,加強環境建設和改造。大力修整村莊道路,實現路面全面硬化,村莊道路實現綠化,農民庭院基本實現綠化美化,主要道路實現亮化;改造村莊自來水設施,讓農民用上清潔飲用水;全面治理村鎮臟、亂、差現象,消除畜禽糞便、生活垃圾和污水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改善農村面貌;生活污水處理做到明、暗有序排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處理;改造畜禽舍,做到人畜分離;建設標準化廁所,改善衛生條件;重點整治無序建設和違規建房,堅決落實“一戶一宅”制度和省、市有關農民建房的文件精神,切實做到“八個禁止”。
2、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幫扶工作組要結合當地實際,指導駐點村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有機蔬菜、畜禽水產、井岡蜜柚、高產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種養業,積極推進庭院經濟、務工經濟、鄉村旅游、觀光等,培植壯大專業大戶和農民經紀人隊伍。使幫扶的新農村建設村點形成“一村一品”產業,農民增收走在全縣前列。
3、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指導幫助駐點村按照科學規劃、配套建設、完善服務、管理民主的原則,科學引導農村社區建設。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步伐。通過新社區建設,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實現鄉風美。
4、維護農村和諧穩定。引導村級組織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公共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妥善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對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協助村委會把矛盾、問題處理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加強村民理事會建設,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切實發揮好群眾在農村社會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加強宣傳教育,積極開展訪民情解民憂、保民安活動,組織機關干部與困難黨員群眾結對幫扶,定期走訪慰問貧困戶、五保戶等,促進農村和諧穩定。
四、工作要求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村自從2月12日千人誓師大會領回軍令狀以來,我支部積極開展工作,對黨員十二分制管理和黨員參加義務日活動、黨員生活會做出要求,嚴格按照街道黨工委要求進行,平時學習當中也將黨建加創建工作宣傳推進并協同村兩委積極開展工作,有針對性的對村環境整治、房前屋后入手,但效果不明顯,在4月份被授八面環境最差村的黃旗后,對村民及村兩委無比震撼,下決心要重整村環境,隨后,街道黨工委委派第一書記樓燦林同志前來村督促工作,也起到非常效果。隨即啟動了旱改水工程、環境大整治,并落實到位到人,對垃圾分類召集婦聯召開婦女大會,給她們講解如何從我做起,從小做起,不散養家禽、房前屋后整治得到較好的效果。
積極圍繞黨建工作的落實,細化到全體黨員聯系農戶走訪要求,各農戶積極參與環境治理和對美麗鄉村的提升,文化禮堂建設中并進行細化分工。在5月份分別完成了摘去八面黃旗和旱改水及門口塘亮化工程、空閑地復土整治、散養家禽、劣五類水等工作。6月初,對杭溫高鐵果木評估和拆遷農戶的資料收集。
接下來的工作思路是,盡早對文化禮堂、美麗鄉村提升工程進入招投標,杭溫高鐵無障礙施工等方面的實施階段。以上所做工作均在街道黨工委的正確領導和關懷下所完成的。真誠的希望各位領導各位同仁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村的各項工作,匯報工作到此,再次表示感謝!
1、鞏固完善鄉鎮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一是針對一些發放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不斷提升。二是對在鄉鎮財政國庫集中支付軟件操作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向省廳市局反映,以便省廳對軟件作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2、抓好惠農補貼“一卡通”發放工作。與各業務股室和業務部門加強聯系、溝通,將所有補貼給農戶個人的資金全部納入“一卡通”系統發放,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努力提高資金發放率,切實提高在全省的排名。
3、抓好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按照《關于印發縣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辦法和流程的通知》要求,做好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信息通達、公開公示、抽查巡查等工作,尤其是財政部聯系點大段財政所在資金監管中的示范帶動作用,以點帶面推動全縣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同時,做好充分準備,以迎接財政部鄉鎮財政資金檢查。
二、努力推進財政所雙基建設
4、推進規范化管理。按照“內強管理、外樹形象”的要求,進一步推進財政所規范化管理,通過健全規章制度,規范工作流程,優化服務形象等,使基礎工作更加扎實,內部管理更加規范,辦公條件顯著改善,工作效能全面提升。
5、抓好示范點建設。繼續抓好示范點帶溪、棋坪、排埠、高橋、港口財政所的新建和改造建設,通過示范帶動作用,全面提升鄉鎮財政管理水平。
三、做好鄉鎮財政基礎工作
6、健全檔案管理。包括財政所人員情況、崗位職責、內部制度、辦公用房、電腦打印機等其他硬件設施等,實行動態管理。
7、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強財政所計算機和網絡建設,搞好網絡的運行和維護,保持財政所網絡的正常運行。要將信息技術融入各項業務,相關業務工作統一在網上布置與審批,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8、編制報表。認真做好鄉鎮財政決算報表工作。
9、加強鄉村財務檢查指導。建立“村帳鄉”工作的監督機制,開展對村級財務情況的檢查指導,促進村級財務逐步走向規范。
四、抓好農村綜合改革工作
10、做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今年繼續按照省市關于一事一議的有關文件,嚴格審批程序,規范操作流程,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健康有序發展。并做好充分準備,迎接省市檢查。
11、做好美麗鄉村試點工作。按照省廳《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績效考評辦法》抓好試點村村、村建設工作。
五、加強鄉鎮財政干部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