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3 11:31:0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二級醫院醫生幫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是建立區屬醫院與鎮衛生院對口幫扶機制。區人民醫院、區婦保院與全區8處鎮衛生院全部簽署幫扶協議,實施定點綜合幫扶;區中醫醫院和區口腔醫院對鎮衛生院實施特色專業幫扶。幫扶關系確立后,區屬醫院安排專家定期到鎮衛生院坐診、查房、授課,鎮衛生院派醫生到區屬醫院進修學習。截至目前,區屬醫院累計派出專家1800余人次。同時,區屬醫院對鎮衛生院在資金設備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鎮衛生院免費配備心電監護除顫儀等醫療器械,有效增強了衛生院的診斷能力。二是強化人才支撐。制定城市醫生申報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前到基層服務政策機制,要求區屬醫院向幫扶的鎮衛生院每年至少派駐2名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醫師,服務時間不少于半年,醫師晉升副高級職稱前累計幫扶時間不少于一年。派駐人員幫扶情況記入個人檔案,作為職稱晉升、聘任的重要依據。三是探索建立醫療聯合體。為推進城鄉衛生一體化進程,實現區級優質醫療資源延伸下沉到鎮衛生院,臨淄區于2015年首批確定區人民醫院與朱臺鎮衛生院開展醫聯體試點。區人民醫院派出專業管理團隊,對朱臺鎮衛生院的運行管理、設施設備、功能布局、病人轉診等進行了通盤規劃和科學設計。2015年11月,區人民醫院朱臺分院正式掛牌成立,運行以來,朱臺分院日均門診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61%,住院人次增長205%;今年1-6月份,該院門診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160%,住院收入增長210%,出院病人隨訪滿意率達到100%。2016年上半年,區人民醫院鳳凰分院、南金分院、金嶺分院先后成功組建。
二、以實施信息化工程為支撐,組建區域診斷“四個中心”
以醫聯體建設為契機,依托區屬醫院信息技術平臺,先后建成了4處區域診斷中心,有效發揮了遠程會診和區域診療作用。一是遠程會診中心。以區醫院遠程會診系統為基礎,投資300多萬元,建成投用301醫院遠程會診、省立醫院遠程會診、重癥醫學遠程查房車等項目,上聯省市專家會診系統,下接各鎮衛生院,大大提高疑難急危病例的診療水平。二是心電圖遠程會診中心。該中心與8處鎮衛生院、12處社區診所及136處村衛生室實現聯網,實行24小時服務。患者在村衛生室由鄉村醫生做心電圖后,自動上傳區心電圖會診中心,由中心醫生診斷后將診斷結果通過系統發回,前后不到幾分鐘,村衛生室的患者就可得到區屬醫院醫生的診斷。中心成立以來,累計傳輸心電圖1.7萬余份,發現異常心電圖10461份,共有123例急性心臟病人得到及時救治。三是區域影像中心。區影像會診中心與各鎮衛生院CT及DR數字化醫學影像檢查設備全部聯網,鎮衛生院醫生拍片后,通過網絡把影像即時傳到區影像會診中心,十幾分鐘內就能反饋回診斷結果,實現了“檢查鎮上做、診斷區里做”,群眾在鎮衛生院就能享受到三級綜合醫院的診斷服務。四是區域醫學檢驗中心。以區屬醫院檢驗中心為平臺,每天由區屬醫院派車分別到鎮衛生院收集標本、化驗檢測,檢查結果通過網絡傳送回鎮衛生院,既最大限度提升了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又為鎮衛生院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與設備投入。截至目前,該中心已與9家基層醫療機構聯網,累計接收檢驗標本5100余份。
三、以“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診、上下聯動”為目標,建立分級診療新機制
(一)抓好區、鎮、村三級醫療機構建設。一是強化區屬醫院龍頭作用。自2012年被確定為全省首批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綜合試點區縣以來,臨淄區以破除“以藥養醫”為重點,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完善管理運行機制,公立醫院實力有了較大提高。其中,區人民醫院與省立醫院建立醫療聯合體,正式掛牌為“山東省立醫院集團臨淄醫院”,并于2015年成功晉級三級醫院;區婦保院與國藥集團攜手成立了國藥集團臨淄血液凈化中心;區中醫醫院創建為全省第一批二級甲等中醫醫院。今年7月,全區4家區屬醫院全部實施了醫療責任險,實現了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醫療責任險全覆蓋。二是增強鎮衛生院樞紐作用。區財政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鎮衛生院醫療設備更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600多萬元,完成金嶺衛生院病房樓、朱臺衛生院病房樓兩處鎮衛生院改擴建項目和稷下、雪宮兩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同時,從房屋改造、設備更新、人員配備等方面入手,大力開展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三是提升村衛生室網底作用。配合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投入690萬元實施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統一配備必需醫療設備設施,全區190處村衛生室通過省級規范化衛生室建設改造驗收;投資230萬元新上村衛生室信息管理系統,對村衛生室基本藥物采購渠道、藥品質量等進行全面監控管理,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部署推進情況
縣衛健局多次健康扶貧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全縣健康扶貧工作,按照上級提出的新的工作要求,全面抓好落實。全縣貧困人口就診綠色通道暢通運行,“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制度全面落實,貧困人口疾病分類救治和大病專項救治穩步推進,實施健康扶貧防病先行專項行動,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履約服務全面落實,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因病致貧返貧問題明顯得到遏制。
二、工作完成情況
(一)繼續實施了三重醫療保障政策。三重醫療保障政策連續實施,確保了貧困人口城鄉醫保個人繳費降低、起付線降低、大病住院不設起付線,報銷比例提高、封頂線提高、醫療救助比例提高,實現了“三降三升”。2019年以來,全縣共提高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救助待遇26288人次,提高待遇補償2346.37萬元;其中基本醫療5223.43萬元,大病保險104.78萬元,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補償比達90%以上。
(二)繼續落實了“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政策。在縣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和鄉鎮衛生院開設貧困人口看病住院綠色通道,貧困人口個人住院無需繳納押金,出院結算時只繳納個人自付費用;貧困患者住院出院手續精簡,在辦理出院時做到基本醫療、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最大程度的方便貧困患者。截止目前,全縣共實現貧困人口“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17321人次,完成了貧困人口住院合規費用自付比不超10%的工作目標。
(三)繼續開展了21種大病貧困患者集中專項救治工作。明確定點醫院為縣醫院、成立救治專家組、制定診療方案、規范救治流程,進一步細化人員臺賬,對罹患21種大病患病人員的病種、救治狀況進行分類,有序組織救治對象到縣醫院進行救治,統籌做好政策銜接、資金安排、人力調配,對新增加患者精準錄入信息,及時進行救治,救治對象實行動態管理,按時報送救治進展情況,及時更新救治臺賬,做到了精準到戶、精準到人、精準到病并組織專人在健康扶貧系統中填錄救治信息,確保了專項救治工作落實到位。全縣共有貧困大病患者719人,截至目前,集中救治719人,救治率100%。
(四)繼續做好了貧困人口慢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健康狀況核查,掌握農村貧困人口健康狀況,優先為農村貧困人口每人建立一份電子健康檔案,定期核實更新,實行動態管理,做到了全縣貧困人口全部建檔。對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按照“慢病管理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相結合、集中履約服務與義診相結合、健康教育與健康干預相結合”原則,組建服務團隊,逐戶走訪,逐人簽約,切實履約,細化服務內容,形成特色簽約服務,對簽約服務相關檔案實行分村分類和雙編號管理,共簽約69772人,簽約服務率100%。
(五)繼續提高了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縣醫院遷建已經開工,以縣醫院為龍頭的醫聯體建設和遠程醫療服務正在扎實推進,完成了19所鄉鎮衛生院改擴建項目,完成了142個貧困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并配有鄉村醫生,衛生室面積達到了60平米以上,四室分開,縣政府還拿出財政資金200萬元為村衛生室配備了制氧機、病床、TDP電磁波治療儀、電子血壓計等基本臨床醫療和公共衛生兩大類設備,并為貧困村衛生室安裝了水、暖、電等配套設施,確保了村衛生室規范運行。
(六)繼續開展了對口支援幫扶和實施“春雨”工程和“春雷”行動。繼續接受市級三級和二級醫院對我縣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對口支援幫扶,制定詳細對口幫扶對接方案,與上級對口幫扶醫院精準對接,簽訂幫扶協議書,明確幫扶目標,明確派駐團隊,根據全縣實際情況采取“組團式”支援方式,到各受援醫院進行駐點幫扶。扎實實施“春雨”工程和“春雷”行動,切實提升了全縣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
(七)繼續加強了人才隊伍建設。繼續實施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我縣共有18名訂單定向醫學生,截至目前11名訂單生正在進行為期三年規培,規培結束的7名醫學生已有3人到崗上班;我縣近三年來共招聘73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到基層鄉鎮衛生院;集中組織培訓了全縣各類醫療機構從業人員1500余人次。
(八)繼續深化了公共衛生保障能力建設。一是依據農村貧困人口不同健康狀況,實施分類干預,加強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和健康管理,因戶因人精準施策,逐步減少和有效控制農村貧困人口各類疾病的發生,降低實際醫療費用支出。目前全縣累計發放各種健康教育宣傳手冊70萬份,通過門診、入戶、電話等形式開展健康知識和技能的普及,針對不同服務人群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二是全面實施兒童營養改善、新生兒疾病篩查、白內障免費篩查和手術治療、孕前優生健康免費檢查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組織全縣各鄉鎮做好宣傳發動,由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組織工作人員下鄉進行免費孕前優生檢查,免費為所有農村孕婦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三是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腫瘤登記、隨訪管理,免費實施“兩癌篩查項目”。四是委派醫師參加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加強對精神障礙患者的管理。截至目前,全縣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總數為2681人,規范管理率為95.86%。五是結核病、艾滋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防治和宣傳工作在持續加強。通過疾病預防、健康促進和及時巡診體檢,確保人民群眾少得病和有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在源頭上減少了因病致貧返貧情況的發生。
(九)繼續強化了健康扶貧政策宣傳,提高貧困人口知曉率。通過利用宣傳品傳播健康扶貧政策、利用培訓班層層解讀健康扶貧政策、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健康扶貧政策和利用健康體檢面對面講解健康扶貧政策,確保了貧困人口健康扶貧政策知曉率達到了100%,基本做到了“一家一張明白紙”、“一家一個明白人”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一家一份實用工具”。
三、推進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制定下發了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組長由政府主管縣長擔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任由縣衛健局局長兼任,衛健局成立工作專班,層層傳導壓力,夯實責任,細化任務,為確保健康扶貧各項工作領導有力、開展有序、落實到位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建立健康扶貧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判形勢,及時整改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實現全縣各項脫貧攻堅工作統籌推進、同部署、同安排和同檢查。
(二)強化醫療三重保障。資助貧困人口參加城鄉醫保,做到100%全覆蓋;實行政策疊加,建立三重保障機制,醫保基金支持,提高政策內報銷比例,降低起付線,降低貧困人口自付比例,貧困人口實現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劃卡結算,對21種大病貧困患者實行集中救治;完善醫保付費總額控制制度,實行重點藥品監控制度,控制藥占比,提高基藥使用率,實行臨床路徑管理,防止過度檢查用藥,降低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和自付比。
(三)強化督導檢查落實。建立督導包聯工作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對工作進行大排查,進村入戶大走訪,及時發現基本醫療保障存在問題,認真解決問題,確保健康扶貧真正讓貧困群眾受益,有效減少因病致貧返貧。同時制發健康扶貧工作提示,確保各醫療機構按照要求規范開展健康扶貧工作。
四、典型亮點工作
(一)對重點大病針對性救治,減輕貧困群眾就醫負擔。我縣在做好21種大病集中救治的基礎上,又針對我縣比較多的終末期腎病患者提出了具體的專項救治辦法,一方面是縣醫院在房屋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擴建血液透析室,購置12臺高通血液透析機、6臺血液透析濾過機,并更新先進的鐒爾水處理系統1套,在現有人員基礎上為血液透析室增加執業醫師1名,執業護士8人,不斷提高醫療救治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是對全縣所有終末期腎病患者集中到縣醫院進行血液透析維持治療,縣財政為透析患者每次補助100元。同時,血液透析患者是本縣農村戶籍的全部納入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門診慢性病統籌、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綜合報銷比例達90%以上,通過財政補助和增加報銷比例,切實減輕了透析患者的就醫費用負擔。三年來共治療患者49498人次,縣財政投入資金474萬余元。
(二)“健康扶貧、大型義診”活動的舉行,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滿意度。在市衛健委的大力支持下,我縣認真研究、精心組織,舉全市醫療衛生之力,25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針對我縣142個貧困村逐村開展義診活動,2017年和2018年分別舉行一次,共義診4萬余人次,免費發放藥品60余萬元。通過舉行“健康扶貧,大型義診”活動,積極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全縣貧困人口簽約率100%,特別是雙山子中心衛生院結合市人民醫院專家義診活動中,一天就簽約35戶72人,在全縣起到了家庭簽約履約服務工作的帶動示范作用,不僅有效提高了群眾對健康扶貧政策的知曉率,又大大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三)“春雨”工程和 “春雷”行動的實施,全面提升了基層鄉鎮衛生院的服務能力。自2018年省市衛健委組織開展“春雨”工程和“春雷”行動以來,各鄉鎮衛生院按照幫扶醫師不同專業安排在不同科室,指導衛生院臨床醫生進行病例討論等理論聯系實際工作,開展帶教診療活動,切實提升了鄉鎮衛生院的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如:到雙山子中心衛生院的幫扶人員孫偉同志,帶領衛生院臨床大夫進行病例討論,講解急診急救的要領,開展門診服務,每天接待轄區內患者二十余名,增加了衛生院的門診診療量,提升了對門診患者的醫療救治服務水平;到肖營子中心衛生院的幫扶人員肖書娟同志,幫助衛生院開展了宮頸癌篩查、白帶常規檢查,改善了衛生院婦科在人們心中的新認識,改良了衛生院對疝氣手術的做法,使得病人的復發率明顯減低,增加了病人對衛生院的信任度,有力的推動了分級診療制度的落實;到木頭凳中心衛生院的幫扶人員鮑艷紅同志建議由她牽頭建設中醫理療科,采購必要的設備,利用全縣脫貧摘帽迎國檢前夕下鄉免費健康體檢的機會,為貧困人口進行診療,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截至目前,該院中醫理療科共治療4000余人次,收入由0元上升到20萬余元,專家們在出診的同時還為該院醫生們講課、帶教查房,使該院年輕醫生們的技術水平顯著提高。
五、存在問題建議
一是由于我縣貧困家庭外出務工人口較多,留在家里有好多是疾病、殘疾和孤寡老人,健康扶貧政策宣傳“一家一個明白人”還未全部覆蓋,有待創新方式方法,確保做到“一家一個明白人”。二是村衛生室實施鄉村一體化“六統一”管理后,鄉村醫生的準入和退出機制還未建立,鄉村醫生青黃不接問題突出,人員工資保險待遇保障機制也未出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級衛生室的整體規范運行。三是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畢業規培后,不到崗上班問題突出,還缺乏剛性約束機制。四是貧困患者住院時,醫保目錄外用藥、耗材、檢查等與患者簽訂的知情同意書還不是很規范,存在漏項;五是在家庭簽約履約服務記錄中的處理意見不精準,針對性不強;六是青龍鎮還沒有衛生院,全縣還有9個非貧困村沒有建設集體產權的村衛生室。
節目剛開始,主持人便問我舉證倒置與患者舉證,支持哪一方。我選擇支持后者,大多數民眾選擇支持前者,雙方開始激烈討論。這時,主持人請上來一位神秘嘉賓,此人曾因被診斷為乳腺癌而在深圳一家醫院做了乳腺切除手術,術后10年她依然活著,便將該醫院告上法庭。
此時,主持人介紹節目現場請到名律師,可以現場為她“主持公道”。我立刻打斷主持人:“你主持的目的不是和諧醫患關系,而是挑撥醫患矛盾。身為主流媒體,怎能這樣引導嘉賓與觀眾?!”第一,錄制節目前并未事先告知會邀請患者;第二,她的病情未經法律判決,卻讓律師評價;第三,主持人明顯傾向于她,也沒有請來為她手術的醫院當面對峙。侯耀華也說:“你怎么能挑動群眾斗群眾!”
大眾媒體的夸大其詞與傾向性引導,的確成為醫患矛盾的助燃劑,但醫患雙方的苦衷才是矛盾的根源。患者情緒急躁可以理解,但醫生每天診療人數之多,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2017年須實現的“分級診療”目標
①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達標率≥9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65%。
② 試點地區30萬以上人口的縣至少擁有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和一所二級甲等中醫醫院,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③ 每萬名城市居民擁有2名以上全科醫生,每個鄉鎮衛生院擁有1名以上全科醫生,城市全科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30%。
④ 居民2周患病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比例≥70%。
⑤ 遠程醫療服務覆蓋試點地區50%以上的縣(市、區)。
⑥ 整合現有醫療衛生信息系統,完善分級診療信息管理功能,基本覆蓋全部二、三級醫院和8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⑦ 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醫療機構轉診的人數年增長率在10%以上。
⑧ 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與二、三級醫院建立穩定的技術幫扶和分工協作關系。
⑨ 試點地區城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化診療和管理率達到40%以上。
⑩ 提供中醫藥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占同類機構之比分別達到100%、100%、85%、7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占同類機構診療總量比例≥30%。
512件
8月份全國醫藥價格被舉報的數量
9月9日,國家發改委《2015年8月份全國價格舉報情況分析》。其中,醫藥價格排在第四位,共有512件,包括舉報247件、投訴265件;九江市某醫院違規收取床位費及檔案費,還被當成典型案例通報。
300億
國家支持醫衛科技攻關五年投入總額
9月1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司長秦懷金介紹,“十二五”以來,中國在醫藥衛生領域科技投入持續加大,國家財政在醫藥衛生科技領域投入總計近300億元。“十三五”期間,國家將在人口健康領域加大科技投入,圍繞群眾需求展開科技攻關。
100倍
中國器官捐獻率6年增長倍數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器官捐獻在數量上已處于亞洲國家首位,百萬人口捐獻率達到2左右,相比2010年增長了100倍。但目前我國器官移植供體缺口依舊大,每年約30萬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中,移植手術僅為1萬余例。
5%
江蘇嚴控的患者就醫費用年均增幅
近日,江蘇省衛生計生委下發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內部管理,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到2017年年底,在江蘇省公立醫院,無論是門急診平均醫藥費,還是出院患者平均醫藥費,年均增幅都不得超過5%。
2.目標任務:每年開展一次“健康幫扶村村行”活動,為低收入戶居民提供衛生健康指導和疾病診療,讓各類疾病得到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全面降低醫療費用支出,減輕低收入戶經濟負擔,逐步減少因病致貧現象發生。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間的精準扶貧任務。
二、活動形式
組織城區一、二級醫院及各鄉鎮醫院和衛計服務中心,組成8個義診小組,分片對各鄉鎮所有低收入群眾所在行政村每年開展一次義務巡診活動。
三、具體安排
1.任務分工。由縣衛計委負責城區醫療機構和鄉鎮衛計醫療單位活動的統籌安排和組織協調工作。
[關鍵詞] 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 R192 [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1673-7210(2011)08(a)-131-02
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師、護士等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是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現小康社會目標、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也對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從根本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有重大意義[1]。本文筆者分析了長沙市基層醫療人才隊伍現狀,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對象為長沙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執業醫師、助理醫師、護理人員、各級衛生機構及病床數量,重點是本市基層衛生隊伍。
1.2 方法
2009年,長沙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摸底調查中,對各類醫療機構及醫療人才進行了調查登記,并將本市衛生人才狀況與全國及世界水平進行對比分析,找出本市存在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探討解決措施。
2 結果
2.1 全科醫師、護士、各類技師比例不足
①全科醫師嚴重缺乏:本市全科執業醫師不足200人,僅占執業(助理)醫師總數的1.26%,低于國際水平(30%~60%)及國內平均水平(3.5%)。②護理人員嚴重不足:本市每千名居民配備注冊護士數(0.82)低于2008年國際平均水平(2.80)及2009年國內平均水平(1.39);長沙市2009護醫(護理人員/醫師)比例為0.5,低于國際水平(2.9)和2009年國內水平;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病床與護士比低于2008年國際平均水平和世界銀行建議的1∶2比例水平。③各類醫療技師嚴重不足:2009年底,全市社區及鄉鎮衛生院從業人員中,醫生與護技藥之比為1.00∶0.85,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具備檢驗、特種、藥劑等資質的技師不到500人。與衛生部、教育部關于《護理、藥學和醫學相關類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中指出的到2010年醫生與護技藥之比要達到1.0∶1.5, 2015年達到1∶2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見表1。
2.2 基層衛生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城鄉和地區差距顯著
全市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8 700名衛生工作人員中,本科學歷約700名,大、中專學歷約5 500名,無正規學歷約2 400名;高級職稱者約300名,中級職稱約1 300名,初級職稱約4 500名。不具備規定學歷者占28%左右,25.49%(2 566/10 066)的鄉村醫生無執業(助理)醫師資格,1 366個村衛生室工作人員中,90%以上無學歷或僅有中專學歷,無相應技術職稱。
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的學歷、職稱較高,農村鄉鎮衛生院次之,農村衛生室最低;瀏陽市鄉鎮衛生院的學歷、職稱較高,長沙縣、望城縣次之,寧鄉縣最低。2009年醫改調查數據顯示,由于醫療技術骨干或臨床輔助人員缺乏,有38.46%的衛生院沒有開展手術,有19.66%的衛生院沒有開展生化檢查,有21.37%的衛生院沒有開
展3大常規檢查,有43.59%的衛生院出現麻醉機、呼吸機、洗胃機、生化儀、心電圖、B超、X線機等儀器設備閑置現象。
3 討論
3.1 本市醫療隊伍現狀分析
本次調查發現本市除全科醫師缺乏(低于國際及國內水平),護理人員相對不足(每千居民配備護士數低于巴西、南非、泰國等國家[2])。醫護比低于世界銀行建議標準[3]外,基層醫院人才流失現象也需要引起重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別是鄉鎮衛生院難以吸引和穩定人才,主要表現為:①大量醫學本科畢業生到城市社區和農村衛生機構“下不去、留不住”;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缺乏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專業人員;③一些經過培養的優秀人才大都流動到城市大醫院或私立醫院工作;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大批人員無學歷、無執業資格,但又無法分流,嚴重制約了基層衛生事業發展。
本市人才需求情況:依據國家和省醫改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精神,國家醫藥衛生人才發展調查,2009年每千人口衛生人員數、每千人口醫生數、每千人口護士數及醫護比分別為:4.15、1.75、1.39及11.00∶0.79[4]。預測各項指標至2015年達到5.21、1.84、2.02、1.0∶1.1,至2020年達到6.26、1.88、2.82、1.0∶1.5。①全科醫師:按照每萬居民配備2~3名全科醫師標準,目前我市僅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村衛生室至少需要新增3 316名全科醫師。②注冊護士:按照世界銀行建議的醫護比1∶2的標準要求,我市需23 822名注冊護士。目前,我市有20萬老齡人口需要護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健康水平提高,居民壽命延長,老齡人口增多,護理人員需求亦逐漸增大,預計未來20年,平均每年還需增加護理人員1 500名左右。③各種技師:按照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2名檢驗師、2名特種技師、2~3名藥劑師的標準,全市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需要新增約2 000名檢驗、特種、藥劑等資質的技師。
3.2 原因分析
3.2.1基層衛生人員待遇無保障根據2009年的抽樣調查,有40.17%的衛生院在職人員月均工資低于1 000元,3.84%的月均工資低于600元。地方財政僅給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辦工作人員撥款0.4~1.0萬元/(人?年),離退休生活無保障,與教育等行業相比差距較大。醫學生錄取分數高、學制長、學費高,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后,工資福利待遇低于當地其他事業單位。
3.2.2 缺乏培訓進修的制度保障目前國家規范化培訓制度尚不完善,基層衛生人才缺乏培訓培養的機會和資源,基層就業的醫學畢業生不能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技能培養,導致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基本功差、動手能力弱、誤診率高、治療效果不理想等,與二級以上醫院衛生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差距不斷拉大,診療水平難以得到居民信任。
3.2.3 缺乏社會保障政策支持目前,鄉鎮村衛生人員收入低、無社會保障的問題突出,在戶口、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方面也存在制度缺失。
3.2.4 缺乏編制和崗位管理政策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人員編制和崗位設置難以滿足基層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受市場經濟影響,部分區縣(市)基層衛生機構無編制、無財政保障政策支持,處于自生自滅狀態。基層單位缺乏用人自,“想要的進不來,想出的出不去”,只能通過招聘解決“人員缺乏”問題,但臨時聘用人員流動性大,難以成為單位技術骨干。
3.2.5基層衛生人員生活條件艱苦基層工作生活條件艱苦,交通不便,住房無保障,婚姻不理想,子女上學就業難,導致高學歷畢業生、執業醫師、技術骨干不愿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現有的人才也相繼向城市醫院流動。
3.3 解決對策
各級政府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財政保障、編制管理和職稱晉升等政策,強調基層醫療衛生工作是我國衛生工作的重點,基層衛生人員素質是我國衛生人才培養教育的重點。
3.3.1 財政保障政策①政府負責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按國家規定核定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人員經費及公共衛生服務的業務經費。②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與當地事業單位平均工資水平銜接。③對村衛生室采取政府扶持、集體投入、自籌經費等多種形式籌集建設資金,對其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等任務,政府給予適當補償。④逐步解決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人員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小戶型公有周轉房建設等問題,使其在社會保障方面無后顧之憂。
3.3.2 編制管理政策①按照每萬服務人口配備12~14名醫療衛生工作人員的比例,為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按事業編制性質核編。②全面實行人員聘用制,建立能進能出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務質量和服務數量為核心、以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的考核和激勵制度。
3.3.3 職稱管理和對口幫扶政策①制定農村衛生技術職稱晉升優惠政策,單獨設置農村衛生中、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序列,使農村衛生技術骨干安心基層醫療衛生工作。②繼續落實城市醫院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生晉升中、高級職稱前到農村服務一年的政策,達到為基層帶教骨干的目的。③繼續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從城市三級綜合醫院選派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業務骨干到縣級醫院開展醫療衛生服務,從二級以上醫院選派醫務人員到鄉鎮衛生院開展對口幫扶工作。④城市二級以上醫院領辦或對口幫扶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效開發利用衛生資源,完善雙向轉診機制,提高社區診療水平[5]。
3.3.4 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在政府和相關部門協調組織下,利用現有醫藥院校,培養高中起點的大專層次人才和開展在職衛生人員繼續醫學教育工作,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大專層次的人才需求瓶頸問題。①在志愿到基層工作的臨床醫學畢業生和基層在職臨床醫生中招生,采用訂單定向政府免費培養等方式,進行規范化培訓或轉崗培訓1~2年,學習全科醫學課程,加強醫患溝通、團隊合作、健康教育、社區預防保健、衛生服務管理等教育,強化臨床實踐和社區實踐教學,分階段、分步驟地為全市培養一支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相適應的全科醫生隊伍,滿足“小病在基層”的人力資源要求。②面向社會或直接在現有無學歷、無執業資格的在職衛生人員中招生,培養一支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相適應的特種技師隊伍,打牢三級救治網絡的網底基礎,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診療水平和服務能力,基本滿足城鄉居民健康檢查需求。③快速培養無學歷、無執業資格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工作人員勝任崗位工作。通過學習、培訓、考試獲得相應學歷和執業資格的基層衛生人員,享受報銷學費、提高工資、調整職稱等待遇;對通過學習、培訓仍不能獲得相應學歷和執業資格的基層衛生人員,實施退出機制,兌現“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6]。
[參考文獻]
[1]譚瓊,曹永鵬.醫院人才隊伍現狀分析與發展思路[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8(4):45-46.
[2]周巍.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的現狀、問題與建議[J].中國全科醫學,2010, 13(7):685-688.
[3]周曉敏,吳芳,夏迎秋.我國農村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現狀與發展探討[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9,20(6):9-12.
[4]黃哲毅,鄒宇華.我國社區衛生服務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07,24(2):120-122.
第二,要繼續加強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培訓,推動全面落實鄉村醫生補償政策,積極研究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問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監督管理,加快基層信息化建設。
第三,要進一步鞏固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建立穩定長效的多渠道補償機制,落實財政專項補助和經常性收支差額補助,保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合理核定編制總量,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考核,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總量、財政補助、醫保支付等掛鉤。建立上下聯動機制,推動基層轉變服務模式。
第四,要繼續推動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013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將由25元提高至30元,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人數要保持在7 000萬人和2 000萬人以上。要加強項目的組織與管理,強化項目資金落實與監管,完善績效考核制度。
劉謙副部長在總結講話中要求,各地要進一步轉變服務理念,完善服務模式,調動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要深入總結新農合工作取得的成功經驗,完善新農合制度,加強基金監管,提高使用效率。
麝香保心丸臨床注冊登記研究正式啟動
2013年3月11日,麝香保心丸醫院注冊登記研究首場啟動會在上海舉行。會議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范維琥教授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吳圣賢教授介紹研究項目。
目前,中成藥上市后臨床再評價研究包括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藥物上市后安全性研究(PSS研究)、比較效果研究(CER研究)。2011年,中國學者正式討論CER,并引入中醫研究領域,麝香保心丸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常用中成藥之一,憑借其安全、有效的特點受到社會的認同。CER研究是在既往麝香保心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的基礎上,開展實用性醫院登記臨床研究,是繼麝香保心丸循證醫學研究之后的又一重要研究項目,將為實際臨床應用增加大量數據支持,開啟冠心病中成藥創新臨床研究的新篇章。
江西 清理整頓基層醫療機構
近日,記者從江西省基層醫療機構集中整頓工作電視電話會上獲悉,江西省今年將對全省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全面清理整頓,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保障醫療安全。
據了解,此次整頓將歷時9個月,范圍包括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重點規范抗生素、激素、維生素和輸液等藥品的使用。在合理使用基本藥物方面,要求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抗菌藥物品種、品規必須全部采用基本藥物目錄。據《大江網》
江蘇 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
近日,在江蘇省藥政工作座談會上,省衛生廳藥政處處長趙淮躍指出,該省將把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全省50%以上縣(市、區)的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配備使用并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
據悉,2012年,基本藥物制度已覆蓋全省所有政府辦村衛生室。全省鄉鎮衛生院門急診病人中。使用抗生素患者的比例由29.3%下降到20.6%。據《中國日報》
太原 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項目啟動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588-01
為深化醫改工作,促進醫療優質資源下沉,切實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方便群眾就醫,石嘴山市積極探索,在轄區內建立了醫療服務聯合體,取得了一定成效。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在全市選擇了5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和中醫醫院與區域內若干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區域內醫療聯合體,試點開展不同模式管理。在三個縣區分別由市第一、第二、第三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牽頭,試行“院辦院管”、“團隊幫扶”“對口指導”參與運行管理模式的聯合體;發揮二級、三級醫院的人才、技術、設備優勢,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目前,醫聯體內160余名專家定期到基層坐診,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已經建立,向上轉診患者90余人,康復期下轉患者12人,開展健康講座180余場。
1.2方法
1.2.1搭框架,構建區域內醫療資源配置平臺。按照“專業相關、形式多樣、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初步搭建由市、縣(區)衛生行政部門組織,5家牽頭醫院聯合區域內的若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動醫療資源向基層流動。制定了《石嘴山市醫療聯合體工作實施方案》,召開醫聯體啟動會部署工作。召集相關單位負責人商討具體工作辦法。在推進過程中專題召開醫療聯合體工作觀摩推進會,通過觀摩讓相關單位學習好的經驗,查找工作中薄弱,進一步推進全市醫療聯合體工作。
1.2.2以管理和技術為紐帶,推進機制創新。按照逐步建立“基層首診、分級診治、急慢分治、雙向轉診”工作機制的原則,制定了《石嘴山市醫療聯合體建立分工協作工作機制的意見》和《石嘴山市基層醫療機構實施雙向轉診工作的意見》,指導具體工作。拆解300余萬元,為基層配置15種、共計827件基層常用醫療設備,鼓勵醫聯體內多樣性、創新性合作。縣區實行兩級管理,建立重點專科對口扶持、延伸醫療服務、醫師多點執業等9項重點工作,促進醫聯體內資源統籌和互補協作。各牽頭醫院:一是發揮人力資源優勢,選派專家到基層坐診,基層設置專家門診定期接診,并對基層衛生技術人員進行一對一帶教。組織百名專家進基層,開展健康知識講座,據統計專家每次平均接診量在35人次左右,萬名群眾受益于健康知識講座,隨著專家定期坐診和健康講座等長效機制的建立,基層門診就診人次呈現上升趨勢。二是發揮技術資源優勢,開展幫扶與指導。基層醫務人員隨時到醫聯體內綜合醫院進行培訓。綜合醫院管理人員和專家定期到基層進行技術指導,在院感控制、業務查房、病例分析、護理規范等方面進行指導和交流。三是開展延伸醫療服務。醫院優勢專科對基層進行業務科室扶持建設。開通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并達成協議。建立便捷轉診機制,為基層轉診患者提供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等便利。在醫聯體內進行CR、生化、心電圖等輔助檢查項目互認,初步聯通了雙向轉診通道。
1.2.3實施多種管理模式,穩步推進醫聯體。基層機構與有行政隸屬關系的綜合醫院實行行政、業務、財務、藥械、人員和績效考核的“六統一”管理,試行“院辦院管”、“團隊幫扶”參與運行管理模式。基層機構與無行政隸屬關系的公立醫院實行計劃、業務、實施、信息、檢查、考核的“六統一”管理,試行“對口指導”模式。各基層醫療機構主動積極提出個性化需求,與聯合體醫院擬定協作計劃,簽訂協作意向書,確定具體協作內容。二是依托綜合醫院的優質資源,采取醫療衛生服務各層次、各環節有序連接,靈活安排人員到綜合醫院學習,定期參加醫院的查房和學術活動,提高自身專業技術能力。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向居民宣傳、動員,讓居民了解專家的業務特長、坐診時間,做好協調和綜合保障,增強基層機構醫療服務核心競爭力。
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合理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更好地發揮三級醫院專業技術優勢及帶頭作用,進一步推進建立大醫院帶社區的服務模式,實行分級診療制度。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與宜秀區衛生局共同協作,同安慶市第八人民醫院組建了安慶市第一個“醫療聯合體”,實行“一院三區”的發展規劃,有效實現了醫聯體內的醫療資源重新優化配置,達到了推動資源縱向流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而醫聯體內三級醫院帶動二級醫院的發展,人才資源的雙向流動和優化配置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也為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醫療聯合體”組建及試運行效果
2014年1月1日起,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與宜秀區共同組建的首個“醫療聯合體”在安慶市第八人民醫院正式掛牌成立。三級甲等醫院的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領航“醫聯體”的運行,實行“一院三區”的發展規劃。運行之初,醫院對作為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東區的第八人民醫院房屋進行改擴建,床位由62張增加到152張,病房設施配備一新,住院環境煥然一新。近兩年以來,醫聯體實行了統一的政策、人事和財務制度;院區之間通過信息傳輸實現互聯互通,建立了醫生、護士工作站及PACS臨床圖像調閱等系統。在“醫聯體”內實現了患者信息的共享,人力資源的優化組合,發揮了三級醫院專業技術優勢及帶頭作用,推動了三級醫院帶動二級醫院更快更好地發展,目前,東區分院每天住院病人比同期增長了4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雙向轉診也進一步推進了分級診療制度,合理利用醫療資源;醫保政策分層級實施,內部轉診免收二次起付線費用,也有效控制了醫療費用的增長,提高了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
二、“醫聯體”內人力資源整合
1.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是調整衛生資源布局的迫切要求。目前的醫療市場,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大醫院專家云集,小醫院人才匱乏。在區域內組建醫療聯合體,目的是引導患者分層次就醫,而非一味涌向三級甲等醫院。這里,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而目前醫聯體運行最大的障礙就在于醫療資源分布的不均衡,說到底也就是人才優化和合理利用的問題。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宜秀區醫療聯合體從組建到運行近兩年,同樣發現,只有建立三級醫院與基層醫院之間深度融合,加速醫務人員的相互交流,彼此間業務技術能力、服務質量的差別才能逐步縮小,而成功實現在醫聯體內人才資源的流動和優化配置是一條捷徑。因此,醫聯體模式可以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重要參考方向。
2.人力資源的整合,必須以改進“醫聯體”內基層醫院的軟硬件條件為基礎。利用三甲醫院相對的經濟實力,幫助改良基層醫院硬件設施的配置,三甲醫院一方面在提高自身硬件條件的同時,改善基層醫院簡陋的環境條件和硬件設施,解決醫院網絡化建設需求,實現信息化資源共享,使得基層醫院的硬件條件能夠支撐醫院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醫院發展的關鍵在于人才,提高基層醫院人力資源的質量是重點,著力提高基層醫院的業務水平是當務之急。這就要求充分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醫療資源和患者資源縱向流動,減輕三級醫院的負擔,實現醫療體內醫院的協調共進。
3.在醫聯體內建立統一的管理制度,實現一體化管理。要實現三級醫院帶動二級醫院共同發展,這就要求首先要從管理入手,在目標上實現醫療服務質量同等化和文化的一體化。通過兩年來的醫聯體建設,醫院在“醫聯體”內建立了統一的管理制度,實行統一的政策、人事和財務制度,建立了統一的醫療護理管理制度、服務行為規范和診療規范,實現一體化管理。由于二級醫院相比三級醫院來說,在管理歸屬、管理制度、管理政策及組織架構上存在著不完善性,職工對組織有著過度的依賴性,對統一管理信任度和安全感缺乏。這就必將影響到二級醫院的職工對一體化管理缺乏認同感。這種情況下,一方面需要構建一種強有力的一體化管理模式,派駐行政管理、財務管理、醫療、護理及醫院感染管理干部,直接深入基層醫院,提高新院區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建立統一的教育培訓制度和崗位輪訓制度。通過集中或定期安排二級醫院專業技術人員到三級醫院進行崗位培訓,對口安排到業務科室進行學習、實踐;基層管理人員則被上派到本部學習管理理念,在管理模式與流程上與本部接軌,從而實現醫聯體內的“同質化”。
4.創造條件,促進人力資源雙向流動,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整合。啟動“醫聯體”建設,為“醫聯體”內醫療機構雙方在管理、醫療、教學、科研、人才、服務等方面搭建了深度融合的平臺,通過人力資源雙向流動,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的縱向整合。三級醫院利用自身人力資源的優勢,組織多個科室學科帶頭人或技術骨干,不定期深入 “醫聯體”內部的二級醫院,定期開展坐診、查房、講課和技術指導。這樣,三級醫院的專家一方面支援了基層,服務了基層,為基層解決醫療服務上的疑難病例;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技術指導帶動基層,把經驗和技術帶到基層,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同時,通過崗位輪訓制度,為二級醫院在職人員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踐、鍛煉的機會。二級醫院職工走進三級醫院,學診療,看管理,將三級醫院的新技術、新理念帶回基層。安慶市一院集中半年時間對二級醫院干部職工進行規范化培訓,包括管理、業務及醫院信息化工作站流程等。同時,根據二級醫院的發展實際,逐步完善績效考核體系,通過優勢學科帶動醫療體內二級醫院的發展。這種“醫聯體”內人力資源的雙向流動,結合“醫聯體”內患者的雙向轉診,實現了醫療人才合理流動和配置,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優質整合,提高了“醫聯體”內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實實在在地為患者服務。
5.加大人力資源投入,統一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根據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各自發展的實際情況,統一制訂進人用人計劃。統一人員招聘、統一崗位管理和按崗公開競聘、統一薪酬待遇和考核獎懲政策。對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按照“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的原則,采取統一公開招聘的辦法,嚴格標準及條件,擇優選拔人才,面向全社會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在招聘計劃范圍內,有計劃、分批次作好人才招聘工作,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增加人才儲備。通過“醫聯體”內多點執業的優勢,促進人才的雙向流動,多給人才鍛煉、考驗、成長的機會,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按照“口才、文才、實才”不同類型的崗位要求,實行量才使用,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一、基本情況
__區現有醫療衛生單位 97 個,其中區級醫療衛生單位 8個、中心衛生院 10 個、鄉鎮衛生院 65 個(含地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8 個、有民營醫院 6 個;有行政村衛生室 803 個。全區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人員 5649 人,其中公立醫院衛生機構 2696人(含自收自支人員 67 人、臨聘人員 634 人),民營醫療機構686 人,鄉村醫生 2258 人。有高級職稱 65 人,中級職稱 319 人,執業醫師 1060 人,執業助理醫師 1395 人,平均每千人口有醫務人員 1.15 人。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核編 1996 個,實際在編 1606人。全區設開放病床 2357 張,平均每千人口有病床數 1.7 張。
全區已形成了以區級醫療衛生單位為中心、中心衛生院、鄉鎮(含地名)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衛生室為網底的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一)完善服務體系,讓患者有地方看病
走進__區雪山中心衛生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依勢而建的嶄新的樓房,那錯落有致、造形各異的花壇、亭榭,那溫馨舒適潔凈整齊的病房,見證了__區實施災后重建等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后的變化與發展。近 7 年來,__區共積極爭取和實施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近 300 余個,總資金達 3 億元,改擴建房屋11.59 萬㎡,及時將 900 余臺件價值近 600 萬元的“新五件”、10 余臺救護車輛配備到農村衛生院,各醫療衛生單位自籌 5000余萬元改造危房或添置更新醫療設備。同時在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中,對被撤并鄉鎮做到了衛生機構不撤、人員不少、服務不弱,將撤并鄉鎮衛生院更名為地名衛生院,實現了每個鄉鎮、辦事處、行政村都有政府舉辦的衛生院和村衛生站,有醫有藥、能防能治。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人、財、物全面實現了上劃區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區已經形成以區級醫療衛生單位為中心,中心衛生院、鄉鎮衛生院、地名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衛生站為網底的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解決了群眾有地方看病的問題。
(二)織牢衛生網底,讓患者方便看病
為切實解決群眾方便看病的問題,__區不斷加大對村衛生室的投入,加強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強化鄉村醫生培訓,提升村衛生室的服務能力。一是共投入村衛生室建設資金 3000 余萬元,建標準化村衛生室 250 個,占村衛生室總數的近 30%。二是為全區所有行政村衛生室配備了電腦,為行政村衛生室和其它村衛生室安裝空調 841 臺,分批對所有村衛生室負責人、部分鄉鎮衛生院信息管理人員共 900 余人進行了計算機知識培訓,基本實現了信息上下對接、資源共享。三是區衛生局為全區所有村衛生室配置了檢查桌、診斷桌椅、搶救包等基本醫療設施,并統一制作了藥品目錄、價格公示牌,讓老百姓看病后可以自己算帳。四是全區實行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覆蓋面積達 100%,群眾用藥更方便安全。五是已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8 個,服務人口近 30 萬,其中恩陽、東城辦事處被授予“全省示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六是認真落實鄉村醫生勞務報酬,20__ 年區財政在對每個村衛生室補助 6000 元的基礎上,再按所轄人口每人每年 8 元的標準核撥均等化工作經費和按參合人數每人每年 6 元的標準補助一般診療費。七是積極推進“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加大并優先保障對重點鎮、中心村、聚居點衛生的投入,不斷滿足“園區+社區”模式所承載的新型產業工人和居民的衛生需求。八是對全區所有村衛生室實行“統一機構設置、統一人員調配、統一技術服務、統一藥品配送、統一業務管理”的“五統一”運行模式,加大基本公共衛生及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情況的督查與考核力度,逗硬落實考核獎懲,確保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方便及時的醫療衛生服務。
(三)提升服務能力,讓患者看得好病
為滿足患者需求,全區醫療衛生機構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增加服務項目,引進新的醫療技術,添置或更新醫療設施設備,加強中醫、理療等特色專科建設,加快中醫藥適宜技術擴廣應用步伐,讓患者看得好病。一是實行區級醫療單位幫扶農村衛生院、農村衛生院幫扶村衛生室的定點幫扶制,通過人才培訓、業務指導、設備支持等多種途徑,努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據不完全統計,7 年多來共幫扶農村衛生院大中型醫療設備500 余臺件,幫扶村衛生室常用醫療設備 4000 余臺件,派駐鄉村指導醫師 300 余人次,免費培訓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人員近8000 余人次,全科醫師、全科 護士 200 余人次,開展送衛生下鄉活動 180 余次,義診患者近 12 萬人次。二是各醫療衛生單位的臨床人員通過自考、函授、進修、繼續醫學教育等方式不斷增強自我造血功能,提高服務技能,各醫療衛生單位平均每年派駐上級醫院進修的人數占醫技人員總數的 15%,參加自考、函授和繼續醫學教育的平均占 20%以上。三是狠抓等級醫院創建工作,目前全區已創建一級甲等衛生院 12 所、示范衛生院 30 所、二級乙等綜合醫院 1 所、二級甲等中醫院 1 所。四是不斷壯大隊伍,合理補充衛生人才。20__ 年、20__ 年兩次共為全區醫療衛生機構補充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250 人,通過“雙選會”引進大專院校學生 60 人,實施執業醫師項目為鄉鎮衛生院補充 10 人,20__年區編辦為區級醫療衛生單位增加編制近 100 個。
(四)認真實施項目,讓患者看得起病
1、有序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一是農民參合率逐年提升,由 20__ 年的 72.4%提高到 20__ 年的 96.67%。二是不斷調整完善報費補償方案,讓參合農民更多受益。自 20__ 年起全面實行了門診統籌,增加慢性病種達到 17 種,上調住院補償封頂線為 10 萬元;對 0-14 周歲的農村參合兒童患白血病、兒童先心病實行提高醫療保障水平補償,在規定的省、市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針對本病的醫藥費用按總額的 70%報銷,農村醫療救助由民政部門對符合條件的患兒按其醫療費用的 20%進行醫療救助;兒童白血病實行最高限價治療,兒童先心病實行單病種付費,對患惡性腫瘤、白血病、尿毒癥、重性精神病、肝硬化、艾滋病、器官移植、0-14 歲腦癱患兒的參合住院農民試行提高保障水平試點,在省、市、區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針對本病的政策范圍內費用總額報銷不足 70%的按 70%報銷。近 7 年來全區共補償參合農民 6.7 億元,切實緩解了農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__區新農合工作 20__ 年、20__ 年兩次在央視新聞中播報,受到好評。
2、扎實推進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等補助項目。一是自實施“降消”項目、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以來,__區共對3.2 萬名農村住院分娩孕產婦進行了補助,補助資金達 1600 余萬元。二是配合殘聯對 600 例白內障患者實施了減免手術費用治療,補償資金達 48 萬元。三是為 3.5 萬適齡婦女增補葉酸,免費篩查乳腺癌 0.8 萬人、宮頸癌 7.1 萬人。四是配合區總工會對7300 名困難職工及環衛工人進行了免費體檢。五是積極開展“五進社區”、“六免費”服務活動,對 6 萬名確診的高血壓和 1.8 萬名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規范管理,共建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10.4 萬人份。
3、按時啟動和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一是 8 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有農村衛生院、803 個行政村衛生室先后按時啟動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和四川省增補藥物,藥品實行統一配送、零差率銷售。據統計,自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門診量大幅度增加,平均增長率達 31.5%,門診均次費用下降 33.2%,住院均次費用下降 28%,藥品費用支出占醫藥費用支出的比例由實施前的 48.5%降至 27.8%。二是新農合、城鎮職工醫保均提高“基藥”5%的報銷比例。三是深入開展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整治,嚴格實行大中型醫療設備論證審批制度和政府招標采購制度,各級醫療機構主動下調藥品價格 300 余種。四是對“三無”病人、特困患者,采取職工捐助一點、單位減免一點的辦法實行了及時的醫療救治,據不完全統計近 7 年來全區衛生系統職工共為患者捐款捐物價值 80 余萬元,減免醫藥費用近 500 萬元。
(五)推行優質服務,讓患者看病滿意
一是積極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大力加強醫院內涵建設,認真落實 13 項核心管理制度,努力提升服務質量,減少醫患糾紛。二是大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和廉政文化進醫院活動,召開現場會議、警示教育會議和創先爭優總結表彰大會,努力營造創建“人民滿意醫院”“人民滿意科室”和爭做“人民滿意醫務人員”的競爭與發展氛圍。三是有力開展民主評議衛生行風活動,聘請民主評議員、行風監督員,發放行風測評表,設立投訴信箱,公布舉報電話,徹底糾正大處方、濫檢查、“紅包”、回扣等行業不正之風,保護患者利益,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據統計全區衛生系統共設立舉報電話 92 部、投訴信箱 92 個,每年至少聘請 8 名黨代表、10 名人大代表、12 名政協委員、20 名群眾代表為常年行風監督員和民主評議員,共印發《優質服務承諾書》、《衛生系統行風測評表》共 5 萬余份。
三、幾點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