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30 02:11:0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德育建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新課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開,在德育教學中,一個突出的改變就是提出了“生活德育”的口號,這個口號的提出,不僅在德育的課程基本理念、建構方式、教材編寫要求、課程評價側重等幾個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而且在德育的網絡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出現,不僅是對以往德育的一個反思,也是對有效德育網絡建設的一個重新闡釋。
一、以往德育網絡存在的問題
在以往的德育中,學校作為德育的主要陣地,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家庭和社會作為輔助陣地,其重要性一直沒有得到重視。雖然以學校為主,家庭和社會為輔的德育教育網絡一直是德育網絡建設的基本框架,但建立在以往德育課程上的德育教育網絡,很難把學校、家庭、社會這三者結合起來,其原因在于:
1.德育在學生總體測評中地位薄弱
長期以來的教育政策使得文化成績一直是衡量學生好壞與否的主要標準,而學生的道德水平作為文化成績的輔助評價標準并沒有得到普遍的重視。對于家長而言,孩子如果成績好,在品德方面只要不出現重大的問題,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不會成為影響家長評價的因素。加之高考這根指揮棒的作用,使得人們更多關注的是文化成績,雖然在近幾年的高考選拔中,對道德的要求也是逐年上升,但出于升學率和學校聲譽的考慮,學校經常會人為拔高學生的道德評分,尤其是成績優秀而道德水平不高的學生。這就給學生和家長傳達了“德育不重要的訊息”,從而使得家庭這一德育環節一直處于薄弱的態勢,隨之社會對此也會采取漠視的姿態。
2.德育的課堂化難以開展校外德育網絡的建設
德育教學一直以課堂教學為主,這是我國多年以來的慣例,忽視了其他的德育方式,往往是出了課堂,德育也就算是結束了。這種德育方式人為的把德育分割了開來,沒有看到德育是滲透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教育,教育方式的刻板,使得家庭和社會都沒有看到自己在德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家庭往往認為德育是學校的事情,加之學校往往不主動采取措施進行社會德育,所以家庭和社會也就在無形之間被排斥在德育的圈子之外。
3.書面考試為主的德育測評把德育限定在書本上
德育的測評一直是引導德育教學的指揮棒,而以書面測評為主要考試方式的德育測評把德育變成了道德知識的教育,重向學生傳授道德知識,輕學生自身行為實踐,重道德認知考察,輕道德情感內化。這種測評方式使得德育教學很難在課堂之外開展下去,學校及師生都沒有在課堂之外,書本之外進行德育的意識。這就使得家庭和社會德育的開展比較困難。
二、新課程改革對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教育網絡的促進
“生活德育”的提出,使德育教育網絡的建設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時間上,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在空間上,不再僅僅局限于學校里,而是把德育擴散到了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滲透在了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包括了家庭和社會。其理論立足點在于:
1.生活德育符合了學生生活的真實情境
作為社會人的學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來自于各個方面的信息的沖擊,僅僅憑單純的書本德育很難全面的反映學生生活的實際。生活化的德育在德育內容上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社會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點,道德始終存在于人的社會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務于維護社會秩序和增進社會團結的社會需要,脫離了人與他人、集體、國家的社會關系,無所謂道德可言。生活化的德育把學生真正融入進了這個社會,真正地去體驗這個社會的道德準則,而社會生活本身是綜合性的,它從家庭、集體、社會、國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現出人與他人、社會、環境、文化的多種多樣的相互作用關系,進而對人的道德發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層面、多水平的要求。[2]
2.生活德育重視社會實踐內容的教育
新課程內容是動態綜合性的,其立足點在于學生的生活范圍是逐漸從家庭、學校、社區向更廣泛的社會領域擴大的,他們的思想品德是伴隨生活范圍的擴大而發展的。因此,當前學校德育課程以“品德與公民”為主線,按照學生生活范圍不斷擴展的邏輯,從“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家庭、學校、社區、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等相互遞進的層面,將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國情等內容有機綜合于“品德與生活”(小學1-2年級)、“品德與社會”(小學3-6年級)和“思想品德”(初中)課程之中。[3]這樣的建構方式,既使當前學校德育課程適應了學生成長的動態性,又使學校德育與社會和家庭德育緊密結合了起來,充分調動了家庭和社會的積極性。
、新課程改革中德育教育網絡建設的注意點
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模式長期以來一直被作為口號在提倡,雖然說的很多,但在實際實施中卻存在諸多困難,一方面固然因為以往德育課程設置上的不合理,沒有提供可以調動家庭和社會參與的機制;另一方面學校在建設家庭和社會德育環境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從而使得校外德育網絡的建設一直處于很薄弱的地位。因此在構建三位一體德育網絡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家庭教育對學生道德發展的影響,學校要與家庭保持密切聯系。
以往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基本上以家長會為主,偶爾穿插一些教師家訪或者家長的校訪,但無論數量還是時間上都是屈指可數,對學生的德育發展并不能產生多大的實際作用,因此,學校在與家庭的聯系上應將家訪作為對班主任考核的內容之一;同時,辦好家長學校,分期分地區舉辦各種活動,交流和推廣經驗;其三,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研究對學生的教育問題。[4]
2.學校與社會有機結合,創建良好德育社會環境。
社會德育一直是我國德育領域較為困難的領域,隨著社會媒體的迅猛發展,各方面的信息對學校德育起著巨大的沖擊,如何在這種變化迅速,充滿各種誘惑的時代環境下讓學校德育的效果真正體現出來,社會德育體系就必須充分建立起來。社會德育的建立,應該包括兩方面,其一是小社區德育體系,這包括學校所在社區的德育建設和學生所在社區的德育建設兩個領域。隨著社區范圍的不斷擴大,社區對學生的影響也與日俱增,成為不容忽視的力量,如何對這股力量好好加以利用,也成了放在學校和家長面前的一個難題。要建立良好的社區德育網絡,要求學校充分調動社區的教育資源,互相合作,為學生提供一些參與社區建設或實踐的機會,并且充分發揮社區的監督反饋作用,對學生的不道德行為要迅速做出反應和向學校反饋。社會德育的另一方面是大社會德育體系,這是針對全社會的德育而言的,這是全民素質的提高,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而不僅僅是學校的一己之力可以為之的。對于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學校的教育目標和社會的教育目標必須要保持一致,在其中,社會大眾媒體的作用不可忽視,而事實上,媒體已經成為了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工具,其擁有的觀點往往成為了學生主要的道德引導機制。因此,加強媒體的道德宣傳力度對學校德育的成效起著重要的影響。
總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網絡的建立對受教育者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在教育方式及教育內容上各具特點,難以互相取代;三者的分離與脫節也不利于德育的發展。因此,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德育網絡,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德育質量和效果的重要方式。[5]
參考資料
[1][2]喬建中.當前學校德育課程改革的走向.[J]思想·理論·教育.2003.12
(一)職業學校宿舍文化的一般性
1.分離性特征聯合國國際21世紀委員會主席雅克?德洛爾在《論未來教育》一書中指出:“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是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導致社會競爭加劇,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使生存教育更加重要。職校學生中多是獨生子女,且大多第一次離家寄宿,生存能力普遍缺乏。在我校每年的新生入學場景中,父母在宿舍里忙前忙后,子女在一邊閑來無事是較普遍的現象,導致住宿期間自理能力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對他們進行生存教育十分必要。2.感染性特征人是群居的動物,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用在宿舍文化的相互感染上同樣適用。同一個宿舍的在長時間的相處下,耳濡目染,相互學習彼此的優缺點,根據問卷調查的數據分析,大部分同學在經歷校園活動時做出的決策會受其他宿舍成員的影響,只有極個別的同學會堅持自己的意見,因此宿舍文化具有極強的感染性,宿舍某一人的某一些品質例如:積極上進、守望相助、講究衛生等會成為這個宿舍的集體品質,反之,某一人的好逸惡勞、頹靡不振、冷漠自私也會影響整個宿舍。
(二)職業學校宿舍文化的獨特性
1.專業化特征職業教育堅持以能力為本位的辦學理念,強調動手能力培養。職校的宿舍文化一般與所學專業和課程相結合,在宿舍的內部建設中,每間宿舍除了要達到的諸如:地面干凈、學習與生活物品擺放有序這些常規要求之外,各系部可因地制宜,將自身的專業特長滲透到宿舍文化中,使宿舍成員的技能得到有效提高,例如,筆者所在學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會在宿舍內張貼極具視覺沖擊力的畫面,甚至室內藝術設計方向的學生會重新設計裝潢其宿舍;服裝設計系則是會將縫紉布藝的元素體現在宿舍內,統一的床帳、統一的靠墊坐墊等,無不體現出專業化特征。2.封閉性特征就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職業類學校的后勤化管理就略顯滯后。由于空間的局限,宿舍區主要由一間間宿舍構成,缺少一個公共活動的區域,導致住宿生回到宿舍區域等于直接進入自己的小天地中,宿舍間自發性的互動甚少,造成職校宿舍文化的相對封閉與單一。同時,我校根據學科的特點,將大部分男生劃分在一個校區,女生劃分在另一個校區,長期的人際交往中都相對缺乏異性的正常參與,久而久之,投射到宿舍文化上也表現出狹隘封閉的一面。
二、德育功能在職校宿舍文化建設中的體現
宿舍是職校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職校宿舍文化是作為一種子文化,產生于學校這樣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和環境之中,毫無疑問,它總是會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大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行為習慣、心理健康以及職業素養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發揮重大作用。
(一)宿舍文化建設體現出的生存教育功能宿舍文化的首要環節是宿舍文明,包括宿舍環境文明、住宿生行為文明等方面,屬于生存教育的功能范疇。如室內外環境保持清潔衛生,物品放置整齊有序—被子疊成豆腐塊,鞋子擺成一條線,臉盆牙具排成線。整齊劃一,嚴格規范,起床入寢有章必循等。這些可培養學生自我料理個人生活的能力;嚴謹有序的生活作風;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從而達到居住環境和個人起居生活文明化。寢室同學舉止合乎規范——開門輕輕,關門悄悄;說話講教養,辦事講形象,此為人際行為的文明化。這些可增強同學與人共處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生活修養。大學生人際行為文明的關鍵是室友的長期共處,在互助磨合中成長。容人律己,。培養理解和寬容之心,悅納別人的同時,感到被悅納的快樂。培養同學與各種人長期共處和處理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能力。
(二)宿舍文化建設體現出的律己與律他相互促進的功能宿舍是校園里參與人員最廣泛、最具自主精神的校園文化活動。“學生是校園文化的主體”在這里得到淋漓盡致地證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生活起居,自我料理,“自己的事自己辦,自己的家自己管”。無處依賴的生活,增強了自主性。在學校,同學們一般以單個寢室為單位參加班級,以班級為單位參加系部,以系部為單位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這樣不僅鍛煉、完善了自己,而且使一些原本缺乏獨立性、自主性的學生在寢室文化的熏陶下也形成了“自立為榮,自主為本”的思想意識。
三、開拓職業學校宿舍文化的方法
(一)制度落實與完善設施建設并重建立健全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各種規章。學校制訂如《學生宿舍管理條例》、《學生宿舍治安管理條例》、《宿舍衛生管理條例》等一系列規章條例。建章立制固然重要,宿舍文化建設的重心更應放在制度的落實上,首先要讓學生認真學習學校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自覺遵守、認真執行。要狠抓學生日常管理和行為養成,要把學生在宿舍內的表現與其綜合測評、評獎評優等掛鉤,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積極性。推進物質文化的建設,學生宿舍是開展宿舍文化的載體,建設好的宿舍文化離不開宿舍硬件的支持。我們應完善學生宿舍的各項設置建設,優化學生的住宿生活環境,在宿舍內部盡可能的增加現代化的通信設備,如借助電視屏幕來宣傳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表彰一些學生先進典型,還可以天氣預報、對某某同學的生日祝福或失物招領啟示等生活化的。另外,盡可能的開辟一些文化活動場所,例如住宿生周末影院、閱讀沙龍、情緒宣泄室等,豐富住宿生的休閑活動空間。
(二)宿舍文化活動上傳統與創新的并舉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宿舍文化中最活躍的因素地是與學生思想發展聯系最緊密的因素。因此,宿舍文化的健康穩固發展,必須依靠一定的活動來推動。宿舍文化活動是從抽象的理論原則轉換為形象化的活動,起到把枯燥的說教生動化的作用,圍繞宿舍的布置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如“寢室文化設計大賽”、“我的地盤我做主”、“宿舍勞動技能競賽”等。同時,在設計活動的理念上可以適當的創新,活動的組織者由教師向學生的轉換,活動實施權利的下放;活動內容的多樣性,如由室內轉向室外,布置走道、讓墻面“說話”,再如“交換空間——你的地盤我做主”。抓住學生的好勝心理,舉辦主題各異的競賽,如、生活物品DIY大賽、包餃子大賽、疊被子大賽等。這些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勞動習慣。而且美化了生活環境,優化了育人場所,提高廣大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
校園文化以校園環境為載體,有廣義的校園文化和狹義的校園文化之分。廣義的校園文化指的是由師生、后勤行政人員等校園主體共同形成的校園價值觀,并反映在認知或實物層面上表現出來的具體文化形態。狹義的校園文化由校園物質文化、校園精神文化和校園制度文化三部分構成[2]。校園物質文化以物質形態直觀表現出來,如校容校貌、校園建筑、校徽、校旗、校園標志、校園雕塑等,是校園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校園精神文化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育人觀、治學觀等內容,是校園群體的主導意識形態,以校訓、校風等方式表現出來,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健康成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校園制度文化包含教學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勤工儉學制度、獎懲制度、社團活動制度等校園內各種規章制度,對學生的思想行為起規范和約束作用,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2德育
德育是培養人的思想品德素養的教育活動,學校將被社會所肯定的社會規范和社會意識傳遞給受教育者,并內化為受教育者自身的優良素養。學校需要遵循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滲透特定社會或階級需求對受教育者進行施教傳道,所以具有時代性和階級性的特點。從德育的基本內容來看分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個部分[3]。
1.3校園文化和德育的關系
校園文化是職業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之一,學校德育工作的指導方針是校園文化建設展開的依據,德育工作反作用于校園文化建設,德育工作開展得好有利于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展開。
2校園文化建設的德育教育作用
2.1導向作用校園文化建設所傳遞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形成具有導向作用,健康向上、高雅的校園文化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選擇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價值觀、道德觀、生活觀屬于思想意識范疇,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學生的這些思想觀念會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在正確思想觀念的引導下,學生的得到素養會得到不斷的提高。在價值觀多元化的社會大環境下,學生容易出現理想信念迷茫、道德標準模糊、政治信仰缺失等問題,這就需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導向作用,校園文化建設應側重于學生人生價值和生活追求的引導上,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另一方面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穩定產生重要影響。德育是人才培養深層次的內容,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德育的作用,既不是被動的,也不是傳真式的中介,而是需要校園師生的主動參與,要靠長期的影響來實現。
2.2激勵作用
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反映校風、校貌和師生在長期過程中形成的共同意識形態。當學生置身于潔凈優美、高雅怡人的校園環境中,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沉浸在崇尚美德、朝氣蓬勃的精神氛圍時,心態會受到影響,心靈會受到凈化,情操會得到陶冶。所以說優秀、高雅的校園文化反映的是健康向上的校園整體意識,在尊重理解師生的基礎上,學校的校風、學風、辦學理念可以有效地激勵全校師生,正是校園文化“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的魅力所在,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技能,更激發了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健全學生的人格。
2.3凝聚作用
校園文化精神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學校師生共同認同的價值觀和道德意識。校園文化猶如磁場般對學生產生向心力、凝聚力,這就是校園文化對德育工作的凝聚作用。優美的校園環境、富有內涵的校園標識、健康向上的校風學風等校園文化建設內容是連接學校與師生的紐帶,喚起師生共同的情感歸宿,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也是學校與學校間的重要區別。空洞的說教不能代替校園文化建設帶來的共同價值觀念和情感歸宿,如校訓是校園精神文化最直接的體現,“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是我校的校訓,反映了我校立信求實、勤奮努力、崇尚美德的校園風貌,是“立信人”的精神標志,對師生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體現校園厚重的文化積淀和傳統風格。
新課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開,在德育教學中,一個突出的改變就是提出了“生活德育”的口號,這個口號的提出,不僅在德育的課程基本理念、建構方式、教材編寫要求、課程評價側重等幾個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而且在德育的網絡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出現,不僅是對以往德育的一個反思,也是對有效德育網絡建設的一個重新闡釋。
一、以往德育網絡存在的問題
在以往的德育中,學校作為德育的主要陣地,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家庭和社會作為輔助陣地,其重要性一直沒有得到重視。雖然以學校為主,家庭和社會為輔的德育教育網絡一直是德育網絡建設的基本框架,但建立在以往德育課程上的德育教育網絡,很難把學校、家庭、社會這三者結合起來,其原因在于:
1.德育在學生總體測評中地位薄弱
長期以來的教育政策使得文化成績一直是衡量學生好壞與否的主要標準,而學生的道德水平作為文化成績的輔助評價標準并沒有得到普遍的重視。對于家長而言,孩子如果成績好,在品德方面只要不出現重大的問題,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不會成為影響家長評價的因素。加之高考這根指揮棒的作用,使得人們更多關注的是文化成績,雖然在近幾年的高考選拔中,對道德的要求也是逐年上升,但出于升學率和學校聲譽的考慮,學校經常會人為拔高學生的道德評分,尤其是成績優秀而道德水平不高的學生。這就給學生和家長傳達了“德育不重要的訊息”,從而使得家庭這一德育環節一直處于薄弱的態勢,隨之社會對此也會采取漠視的姿態。
2.德育的課堂化難以開展校外德育網絡的建設
德育教學一直以課堂教學為主,這是我國多年以來的慣例,忽視了其他的德育方式,往往是出了課堂,德育也就算是結束了。這種德育方式人為的把德育分割了開來,沒有看到德育是滲透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教育,教育方式的刻板,使得家庭和社會都沒有看到自己在德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家庭往往認為德育是學校的事情,加之學校往往不主動采取措施進行社會德育,所以家庭和社會也就在無形之間被排斥在德育的圈子之外。
3.書面考試為主的德育測評把德育限定在書本上
德育的測評一直是引導德育教學的指揮棒,而以書面測評為主要考試方式的德育測評把德育變成了道德知識的教育,重向學生傳授道德知識,輕學生自身行為實踐,重道德認知考察,輕道德情感內化。這種測評方式使得德育教學很難在課堂之外開展下去,學校及師生都沒有在課堂之外,書本之外進行德育的意識。這就使得家庭和社會德育的開展比較困難。
二、新課程改革對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教育網絡的促進
“生活德育”的提出,使德育教育網絡的建設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時間上,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在空間上,不再僅僅局限于學校里,而是把德育擴散到了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滲透在了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包括了家庭和社會。其理論立足點在于:
1.生活德育符合了學生生活的真實情境
作為社會人的學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來自于各個方面的信息的沖擊,僅僅憑單純的書本德育很難全面的反映學生生活的實際。生活化的德育在德育內容上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社會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點,道德始終存在于人的社會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務于維護社會秩序和增進社會團結的社會需要,脫離了人與他人、集體、國家的社會關系,無所謂道德可言。生活化的德育把學生真正融入進了這個社會,真正地去體驗這個社會的道德準則,而社會生活本身是綜合性的,它從家庭、集體、社會、國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現出人與他人、社會、環境、文化的多種多樣的相互作用關系,進而對人的道德發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層面、多水平的要求。[2]
2.生活德育重視社會實踐內容的教育
新課程內容是動態綜合性的,其立足點在于學生的生活范圍是逐漸從家庭、學校、社區向更廣泛的社會領域擴大的,他們的思想品德是伴隨生活范圍的擴大而發展的。因此,當前學校德育課程以“品德與公民”為主線,按照學生生活范圍不斷擴展的邏輯,從“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家庭、學校、社區、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等相互遞進的層面,將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國情等內容有機綜合于“品德與生活”(小學1-2年級)、“品德與社會”(小學3-6年級)和“思想品德”(初中)課程之中。[3]這樣的建構方式,既使當前學校德育課程適應了學生成長的動態性,又使學校德育與社會和家庭德育緊密結合了起來,充分調動了家庭和社會的積極性。
三、新課程改革中德育教育網絡建設的注意點
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模式長期以來一直被作為口號在提倡,雖然說的很多,但在實際實施中卻存在諸多困難,一方面固然因為以往德育課程設置上的不合理,沒有提供可以調動家庭和社會參與的機制;另一方面學校在建設家庭和社會德育環境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從而使得校外德育網絡的建設一直處于很薄弱的地位。因此在構建三位一體德育網絡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家庭教育對學生道德發展的影響,學校要與家庭保持密切聯系。
以往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基本上以家長會為主,偶爾穿插一些教師家訪或者家長的校訪,但無論數量還是時間上都是屈指可數,對學生的德育發展并不能產生多大的實際作用,因此,學校在與家庭的聯系上應將家訪作為對班主任考核的內容之一;同時,辦好家長學校,分期分地區舉辦各種活動,交流和推廣經驗;其三,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研究對學生的教育問題。[4]
2.學校與社會有機結合,創建良好德育社會環境。
社會德育一直是我國德育領域較為困難的領域,隨著社會媒體的迅猛發展,各方面的信息對學校德育起著巨大的沖擊,如何在這種變化迅速,充滿各種誘惑的時代環境下讓學校德育的效果真正體現出來,社會德育體系就必須充分建立起來。社會德育的建立,應該包括兩方面,其一是小社區德育體系,這包括學校所在社區的德育建設和學生所在社區的德育建設兩個領域。隨著社區范圍的不斷擴大,社區對學生的影響也與日俱增,成為不容忽視的力量,如何對這股力量好好加以利用,也成了放在學校和家長面前的一個難題。要建立良好的社區德育網絡,要求學校充分調動社區的教育資源,互相合作,為學生提供一些參與社區建設或實踐的機會,并且充分發揮社區的監督反饋作用,對學生的不道德行為要迅速做出反應和向學校反饋。社會德育的另一方面是大社會德育體系,這是針對全社會的德育而言的,這是全民素質的提高,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而不僅僅是學校的一己之力可以為之的。對于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學校的教育目標和社會的教育目標必須要保持一致,在其中,社會大眾媒體的作用不可忽視,而事實上,媒體已經成為了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工具,其擁有的觀點往往成為了學生主要的道德引導機制。因此,加強媒體的道德宣傳力度對學校德育的成效起著重要的影響。
總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網絡的建立對受教育者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在教育方式及教育內容上各具特點,難以互相取代;三者的分離與脫節也不利于德育的發展。因此,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德育網絡,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德育質量和效果的重要方式。[5]
參考資料
[1][2]喬建中.當前學校德育課程改革的走向.[J]思想·理論·教育.2003.12
對師恩的淡漠是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表現之一。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來之不易,他們都是高考中表現優異的學子,也都經歷了高中階段的魔鬼式訓練,因此他們應當對家人、社會和老師的幫助心懷感恩。但是,能做到這一點的學生并不多。他們遲到早退,上課不認真聽講,無視老師的勞動。日常生活中師生禮節嚴重缺失,甚至有的學生在私底下給老師起外號。這種對老師的調侃和嘲諷正是師恩冷漠的最典型表現。對師恩淡漠的另一個突出表現就是老師在學習和生活中曾特別關心的某些學生,在畢業或者師生關系發生變化之后,沒有表現出對老師的感恩之舉。老師對學生的培養與教育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一種負責任之舉,其實這也正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互動。但是這些曾經被老師關心和照顧過的學生在畢業后基本都是再無音信。因此,對師恩的淡漠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感恩教育不得不解決的一個問題。
2.拒絕還貸,誠信缺失。
在一些貧困地區或者困難家庭,有些學生因上不起學而放棄大學生活的現象被社會普遍關注后,我國高校和社會各界及時伸出援手,為這些學生提供助學貸款。在接受國家助學貸款的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并沒有按時還款。值得警惕的是這些學生在有了償還能力之后還是沒有還貸。甚至在銀行的催促之下,竟明確表示拒絕還貸。還有些受到熱心人士資助的大學生在升學之后,既沒有書信感謝,也沒有電話問候,這對于愛心人士的感情付出和物質付出是十分不當的。因而有的企業家在制定了愛心扶貧計劃后,竟明確表示不再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學生。筆者在百度以及中國知網數據庫等搜索引擎中以助學貸款違約,拒絕還貸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竟有大量的報道和文章對大學生的還貸違約問題進行專門的研究。文章數量可見對此問題的社會關注度之深,由此也暴露出了大學生對于那些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和機構感恩意識的嚴重缺失。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加強大學生德育中的感恩意識教育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3.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意識不強。
當代大學生大多為90后,他們多為獨生子女,父母及其他家人從小對他們百依百順,由此也養成了他們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的性格。這種自私的性格影響著他們在校期間與別人相處的行為。他們對和自己無關的事情異常冷漠,絲毫沒有集體榮譽感。對母校的感恩情懷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在往常看來十分正常的情感在他們身上也很難有所體現。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在他們看來只是思想政治課中需要記憶的一些東西,離自己很遙遠。
二、大學生感恩意識不足的成因分析
從感恩意識的缺失可以看出大學生德育任重道遠,提升德育水平、提高大學生的感恩意識還需進一步分析其內在原因,以制定有針對性的對策。
1.社會發展大環境的影響。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社會轉型是最大的時代特點,也是各種問題和矛盾的凸顯期。這一時期人們的道德意識最容易產生負面變化,導致社會道德層面斷裂。西方思想不斷侵蝕和影響人們的思想,拜金主義、極端自由主義涌入社會主義陣營。大學生在價值觀的形成階段面臨眾多的價值選擇。他們在缺乏正確引導的情況下極容易走上偏路,甚至是錯誤的道路。而此時學校教育恰巧沒有及時跟進,由此導致了大學生德育建設的不足。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生入學以來一直專注知識的學習,以提升成績為己任,以能考上重點中學或者名牌大學為榮耀。而這些重點中學和名牌大學選擇學生的標準只有成績。這種教育上對思想道德的極端不重視導致當代大學生沒有受到過正規的啟發式道德教育,出現這些感恩缺失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2.學生壓力過大,無暇顧及感恩教育。
自1999年高校實施擴招以后,我國在校大學生人數屢創新高,說明高等教育已經由原來的精英教育變為現在的大眾教育。人數的激增需要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但我國經濟建設的步伐與高等教育發展并不同步。當我國的經濟增長點還主要依靠簡單的加工制造業拉動的時候,大批大學生已經接受完教育進入就業階段。眾所周知,在一個以簡單的加工制造業為主的經濟環境里,低素質、低學歷的人才就可以勝任大部分工作。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形成“人才過剩”的奇怪現象。社會為大學生提供的就業崗位與龐大的就業大軍之間極不平衡,這就導致大學生之間競爭激烈。同時,千軍萬馬考公務員的社會現象,也導致家庭教育的投入無法收回。總而言之,生存壓力、就業壓力成為大學生最大的困擾,他們已經無暇再顧及德育和感恩了。
3.德育中對感恩教育的疏忽。
德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感恩教育。然而,當前的德育主要體現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又過多地體現為形勢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感恩教育在整個高校德育中被一筆帶過,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僅用一節課,甚至幾分鐘的時間就將這一內容介紹完畢,導致德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三、提升大學生德育建設水平的對策
1.培養知恩意識。
德育中應將培養大學生的知恩意識列為教學目標。意識對行為的指導作用應當在感恩教育中有所體現。馬克思認為,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對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會產生重大影響。感恩首先得知恩,所以,通過德育應當讓學生意識到別人對自己的付出并非理所當然,當接受別人的幫助時應當心存感恩。只有內心體會到感恩的溫情,他們才會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感恩之手,這樣也才能在大學生中間和社會中形成良性循環。感恩意識的來源是多渠道的,大學生獲得感恩意識的主要渠道便是課堂,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科學知識。但是在目前高校沒有設置感恩教育課程對大學生進行專門的感恩教育。同時由于評估和測試上的不可操作性也使得眾多高校不得不放棄這一內容的教育。針對這種不足,政府教育部門首先應制定大學生德育綱要,要突出感恩意識的重要性,明確要求各高校應當設置并具體實施專門的感恩教育。編制相關的教材或者添加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的章節對大學生進行專門的感恩教育,并探索相關的評估手段。評估應當延長時間范圍,不限定在在校期間,即使大學生畢業之后出現違背誠信的行為也應當追究畢業院校的責任。在這種約束下高校感恩教育方可形成動力。
2.設置系列的校園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活動應設置感恩教育主題。活動開展中尤其要注重針對特殊人群,例如接受社會幫助的人,享受國家助學貸款和各類補貼、補助的學生群體等。我國高校中對貧困學生的感恩教育已有開展的先例,并且越來越普遍。但是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還沒有走上規范化道路。據中國新聞網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有高達527萬的貧困學生,他們大多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對這一人群的感恩教育是需要格外加強的。但這并不是說針對其他學生的感恩教育就可以放松,每一名大學生都應當懂得感恩。為此在校園系列文化活動中可以舉辦演講、講座、文藝晚會等形式的活動,讓曾經接受過幫助的學生講述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以便在校園中形成良好的氛圍,增強學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3.感恩教育要從細節入手。
加強感恩教育可依托制度載體。制度的能動性是規范和提升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執行制度同時也是遵守道德準則的一個準繩。戰略決策往往需要好的執行權支撐,若執行權滯后也容易導致戰略決策的失效。以制度體系為支撐,營造一個充滿感恩教育的環境,是大學生德育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具體而言,在大學校園內可以懸掛感恩標語、制作新穎的條幅、設計宣傳欄、校園人文景觀等,突出全方位的“感恩”主題,營造良好的校園感恩文化。這些細節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也可以很好地體現出高校對感恩教育的重視。
2.通過扎實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加強學生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通過扎實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形成的培養教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小組自治以及班級自主管理。在班內實行班干部管理制度,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學生在復雜環境中的辨別是非能力、行為約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總結反思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教師要充分相信班干部,引導學生對自己準確定位,讓每一位班干部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做好調控,引導班干部將班內問題處理在萌芽階段。教師在開展班內集體教育活動的同時,也要準確結合班內的具體情況組織班干部進行教育活動的組織,幫助班干部準確梳理班內問題,將學生之間的互評、自評工作開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做到心里有數。
二、搭建平臺,讓學生在自主自治中走向成功。
1.教師要為學生搭建平臺,成立班級自治委員會。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師要為學生搭建獨立自主的平臺,將學生的做人提上班級自治管理日常。教師要讓班內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健康發展,就要為所有的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教師要讓每一個孩子平等地參加到班級事務的管理當中,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技能。因此,教師要懂得放手,要適時發動學生進行班級管理,讓班內每一個孩子都能參加到自治委員會中來,能夠擁有自我鍛煉的機會。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在合作小組的基礎上,可以實現小組長輪流負責制,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小組自治中來。同時,教師可以選擇小組表現好的成員,讓他們輪流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讓學生從自信走到自主,從自主走到自立、自強。
2.對班內學生自治管理,教師要在班干部的輔助下收放自如。班級自治管理,不是讓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進行班級管理。班級自治管理,不僅是班內的德育教育問題,還包括班內的紀律與衛生、學習問題。首先,教師要在班干部的輔助下掌握班內每一天自治管理的現狀,對班級自治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解決,進行疏導。對班級自治中出現的好的經驗,教師要能夠進行表揚。對學生能夠獨立處理的管理問題,教師要做到“放”,對學生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適當進行“收”,讓學生在教師的收放中逐步掌握班級管理辦法。需要教師注意的是,班級自治管理是每一個學生都參與的管理,即便是能力有些欠缺的孩子,教師也要給這些學生機會,讓每一個孩子在班級自治管理中都有自己的崗位。
三、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德育教育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其生理與心理的發展、學業與社會經驗的豐富,逐步開始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但是由于現代社會與經濟的轉型、外國文化的移入、就業形勢的嚴峻等因素影響,造成大學生價值體系建立的復雜性與多維性,甚至出現了價值困惑。
一、當代大學生主要價值困惑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多元化的社會,充滿了機遇與挑戰。面臨復雜的社會環境,大學生已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白面書生”了,而是與社會進行信息、能量、物質交流的“準社會人”。尚未成熟的他們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時,不能理性地分析其本質和發展趨勢,產生了價值觀的困惑。
1.大學“學什么”?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認知體系的建立是以系統接受一定的信息為前提的。如果一個人接受的信息是零亂的,在建構認知體系時就要受到一些不利影響。大學是大學生建立合理認知體系的黃金時期,因而必須系統學習相關知識。大學的學習方法和內容均與中學截然不同,中學的目標極為明確——那就是考大學,考上大學就有一種“船到碼頭車到站”感覺。而且他們感覺到學習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就沒有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處于茫然和無所適從的狀態中,不知道學什么、怎么學。
2.活著“為什么”?
“人活著為什么”是一個古老卻不斷翻新的話題,實際上它就是一個人活著的目的何在的問題。人生目的是規范和引導人前進的方向。如果沒有目的那只能是“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無所事事地終其一生。如今,這個問題在當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
自從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急促加大。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害怕畢業,不知道人活著除了讀書還有什么可以做的。他們原以為讀到大學,怎么也會混個一官半職,月薪在幾千元之上。這才能達到自己的標準,才能對得起自己這么多年的寒窗苦讀,如果不是這樣那活的就沒意思,也沒面子見“江東父老”。然而,現實并非如此,所以人到底為什么而活著是困惑許多大學生的一個難題。
3.人生“信什么”?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和靈魂,也是人生的航標。如果一個人沒有一定的信仰,就不會有明確的生活方向。因而,信仰是一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起到中堅作用的精神力量。但是許多大學生不明白自己到底該信仰什么,不知道該使自己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真理與金錢到底哪個是自己該追求的,奮斗和命運到底哪個是自己該相信的。而且在這其中還存在著到底到哪里尋找真理,到哪里賺更多的錢的實際問題。一個人的幸福和成功是奮斗得來的,還是命中注定的。所有這些問題使他們不知何去何從。
4.做人標準“是什么”?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做人的標準,這個標準時刻都在激勵人、監督人、規范人、提升人。正是有這樣那樣不同做人的標準,才有這樣那樣不同的人,才在現實生活中有各不相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
現代社會為大學生掌握信息提供了極為便捷的渠道,使他們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所需要的大多數信息。面對良莠不齊的各種信息,加之大學生自身甄別能力有限,判斷和認識信息的方法和結果也就不同,并且不斷地、反復地影響和改變大學生的做人原則,使他們難以確立正確的、合理的做人標準。
二、促進德育建設,重新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
1.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的基本要求
高校明確了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的價值取向,還要搞清楚如何發揮其功能,實現其價值的問題,即要探討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優化融合的基本要求。學校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擔負著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特別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內容和實踐環節,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書育人的有效途徑。新的歷史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抓住舉國上下貫徹落實《公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精神的契機,切實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和造就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型人才。
2.增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育人功能
增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育人功能,就要使高校校園文化成為加強德育的最佳載體,這是由其自身的內涵所決定的。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堂文化和課余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校園為空間的多方面、多類型的文化活動。校園文化建設就其內容而言,它主要由學校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構成的。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和群體意識,高校校園文化通過特定的人文環境的熏陶,滲透和升華,將其長期培育和沉淀的專業精神與傳統作風,形成該環境中人們共同的觀念追求、價值標準、行為規范,從而不斷作用于校園文化主體,實現以德育人的目標。
3.突出高校德育建設的主導功能
新時期高校德育如何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住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動權,增強高校德育的實效,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須正視的問題。
4.大學生文化素質、大學教師文化素質、校園文化理念,三者合一的協調教育
“素質是指人們由先天察賦與后天教育(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形成的,是人們為實現其社會價值和自身發展所具備的基本品質;其支撐要素是知識、能力、態度和體魄;它涵蓋了思想道德、文化知識、業務能力和心理體格等幾個方面。”校園文化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有它自身的結構要素。其中主體要素,主要指校園的師生,師生是校園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其自身素質的高低,將直接決定或影響著新一代人才的成長和培養;校園文化中的客體要素,主要指校園中的文體環境,是師生在校園建設過程中認識和實踐的對象,在這一過程中所形成的校園文化理念成為大學師生所認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成為高校辦學的靈魂。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大學教師的文化素養以及校園文化理念,這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推進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的全面發展。
5.主課堂、輔課堂、社會課堂三堂合一的綜合教育
主課堂、輔課堂、社會課堂三堂合一的綜合教育強調的是校園文化中的人文環境影響作用。優良、高雅的文化品味,濃郁人文氣息的育人環境,在這樣的校園文化中生活和學習,有益于促進人才的成長。“近朱者赤”,大學生置身其中,就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與感染,成為高素質的人才,而殘缺不全的校園文化培養出來的人也必定殘缺不全。公務員之
家當代高校校園文化中的德育建設主要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主課堂(第一課堂),這是培育大學生高尚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主陣地;二是輔課堂(第二課堂),這是通過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實施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陣地;三是社會課堂(第三課堂),即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同學們在了解社會,在社會實踐中接受社會公德和公民道德教育。在校園文化指導和統領下,三堂合的高校德育建設,相輔相成,相互滲透,對于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己成為當代高校德育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6.宿舍文化、網絡道德、黨團組織三場共振的場域教育
高校德育建設是項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努力。高校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后勤工作、網絡建設及高校學生的黨團組織等工作,都應朝著培養合格人才的既定目標而奮斗。實踐證明,許多高校加強宿舍文化、網絡道德,黨團組織的綜合教育管理,齊抓共管,使之三位一體,形成一股合力,其德育效果特別突出。
最后,必須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的原則。貼近實際,就是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要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貼近生活,就是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要深入到大學生現實生活和日常生活中,通過開展生動活潑的社團活動,舉辦一些富有知識性、趣味性的講座等形式,將科學文化知識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灌輸到他們心中,并內化為一種自覺主動的行為。貼近大學生,就是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要貫穿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針對大學生關心的思想熱點、疑點和難點問題,采取靈活多樣的活動或方式進行疏通引導,努力提高高校校園文化與德育建設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力之.先進文化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高職院校的發展必須走特色辦學的道路,這已經成為共識。評價一所學校的辦學特色,不僅僅是指其辦學硬件設施、管理機制、人才培養模式“特”,更主要是表現在辦學理念、特色、價值觀念等軟實力方面的“特”,也就是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有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既是培育和提升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又是特色辦學的主要內容。
一、校園文化的內涵
校園文化是指以學校為載體,通過歷代師生的傳承和創造所積累的精神成果和蘊涵這種精神成果的物質成果的總稱。學校的精神是校園文化的靈魂;學校的價值觀、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學生的文化素質、教師的文化修養、學校的文化品位是校園文化的重要標志;學校著名的人、事、物、聲、圖等,是校園文化的基本象征。
校園文化的內涵包括三個層次:分別是物質文化層,精神文化層和制度文化層。物質文化層主要包括校容校貌,建筑布局和規劃、教學手段和科研條件、課外體育和科技活動等,這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精神文化層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學校精神、學校發展目標、校園學風等,這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制度文化層主要包括教學、科研、后勤管理制度、學生學習管理制度和各種規章制度等,這是校園文化的保證。
二、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因素
目前影響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因素是投入上的不足。高職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在投入上普遍逐步在增加。但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要求相比,投入上普遍不足。大部分院校注重專業學科的建設,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投入不夠充分。
另外影響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因素是歷史積淀的薄弱。高等院校是近幾年在國家宏觀政策的指導下如雨后春筍般地蓬勃發展起來的。他們的前身大多數是中專學校或成人高校,作為全新意義的高等職業教育性質的院校的歷史很短。這注定了學校校園文化底蘊的淺薄、傳統的缺乏。而校園文化形成和發展的規律表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良的傳統是校園文化繁榮發展的根基,離開了傳統的秉承和歷史的積淀,校園文化特色的發展會比較困難。
三、從校園文化內涵的三個層次方面來闡述建設特色校園文化的思路和途徑。
1.物質文化層,要重視校園大環境的建設。把物質文化作為構建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的基礎,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校園物質文化作為一種物質的客觀存在,能為人們的感官所直接觸及,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它們對身居其間的師生有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古代哲學講究“天人合一”,現代文明強調“生態平衡”。我院北校區屬于新校區,校園的文化環境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在校園改造時應該充分體現上述思想,強調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凈化,融校園、公園、樂園、家園于一體;精心的規劃設計,使功能配套合理,又賦予人文底蘊,使校區成為一座環境優美、設計合理、功能齊全、和諧流暢的現代化人本校園。學院以物質文化形態影響學生,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培養學生的現代環境倫理道德,使學生們熱愛、尊重自然,樹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意識,激發學生的愛校熱情和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激情。學校應該著力建設“文化長廊”,充分發揮宣傳欄、廣播站等宣傳陣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園里布置“警句”、“雕塑”、“校訓”等,讓校園文化滲透各個角落。
2.精神文化層面,加強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
為了使校園文化建設落到實處,學校應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全校性的文化主題活動,讓整個校園動起來。
應結合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大力開展學生科技學術活動,營造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如舉辦“秘書文化節”、“讀書節”、“科學節”等。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同時,逐漸感受到“合格+特長”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才有利于自身的全面發展。
為了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形成自我教育的動力機制,我們在學校的德育活動中應努力把學生的舞臺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參與組織評價文明宿舍、文明班級。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參與開展學校的各項文化體育活動,實現教師指導下的自我管理。如開展文化藝術節、學生辯論賽、校運會等,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能力,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充實學生的課余生活。
學校還應創造機會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學生的專業組織“便民服務”、“青年志愿者”等活動,只有積極主動地參加這些活動,才能感受到各種職業被社會尊重與重視的程度,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制度文化層面,將制度文化與具體的校園文化活動有機結合,使和諧的、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得到全方位滲透,讓師生更加信任學校,愛護學校,與學校融為一體。
學院各級領導都應十分重視這個問題,要統一思想認識,有統一的組織領導機構,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活動,在教師干部中,應有核心的隊伍,指導學生的活動;在學生中,也應有核心力量,并依靠他們去開展全校性的工作。學校應有固定的經費給予支持。應定期展示學生的成績,獎勵優秀者。總之,文化陶冶及技能的培養工作是經常性的,有持之以恒的制度管理才見成效。
高校的黨政領導者是學校教育的組織者和決策者,領導者的教育觀念、價值取向,常常決定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風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學校的物質文化的創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學校精神的培育。如梁啟超先生在清華大學倡導“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先生在北京大學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清華、北大師生,歷經百年而不衰,已成為兩所名校發展的靈魂。高職院校也應該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獨特辦學理念,并以獨特的辦學理念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四、如何構建農工商特色的校園文化
有個性的高職校園文化才是有活力。社會對高職的需求是多樣的,每所高職院校都應有自己特色的辦學目標、辦學理念、人文精神,并努力營造有個性的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其處于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核心。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經過自身努力、外部影響、歷史積淀而逐步形成的獨特的東西,這種能夠為學校和個人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和支持力就是學校的文化力,亦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我院要在“以人為本,特色強校,求實創新,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基礎上努力建設有農工商特色的校園文化,以特色的校園文化來樹立學校的特色品牌。
1.農工商特色的校園物質文化建設要“本土化”
校園物質文化是以物質文明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文化景觀,即通常所說的硬件,以校園基本設施、圖書資料為主,包括校容、校貌、學校的整體規劃、布局、校園的綠化、美化、凈化等。對于我院來說,在北校區的校園環境設計上要結合學校的地理環境以及學校的辦學定位進行精心設計。重點要體現我院辦學的南亞熱帶作物產業特色,在校園內多種植一些南亞熱帶特色植物,使整個校園別具一格,獨顯風韻,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能體現學院的辦學理念和獨特的校園文化氣息。
2.校園精神文化建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實用感性文化的陶冶,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我們必須加強對校園感性文化的審美指導,使校園感性文化具有美的色彩,美的旋律,美的精神。要在發展中求新意,求精品,不斷拓寬主題;突破傳統,積極開展更多的反映時代氣息、豐富多彩的品味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使校園文化建設實現傳統性與現代性的完美整合;以第二課活動作為創新文化活動的平臺,以“系、年級、班分散活動”為基點,“校團委、學生會、社團集中活動”為重點,分層次開展各類活動。“系基層點”,就是以系、年級、班級為基層單位,靈活地把校園文化活動分散安排在每月進行。“校集中活動”就是以校團委、學生會、社團為高層單位,恰當地把校園文化活動集中安排在一年中的幾個特殊節日,利用有歷史紀念價值的傳統節日,有組織、有計劃地組織和開展規模宏大、影響深遠、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內容,豐富活動形式,貼近大學生的實際,走進大學生的心間,使校園文化深入人心。
另外,要發揮好校園文化的增智作用。學校的主要工作是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為更好地配合這一中心工作的完成,校園文化建設應與培養學生愛科學、愛專業的治學風氣相結合。可以舉行一些大學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等科目的大獎賽;開展大學生科技發明、科技創新、課程設計大獎賽;針對大學生思想活躍的特點,舉辦一些專題辯論會;針對理工科學生知識面窄的狀況,舉辦百科知識競賽。
這些活動都可以促進學風建設,擴大學生視野,豐富知識,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
3.校園制度文化建設上要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突顯高職院校的職業特色。
如何讓學生畢業后甚至在校期間能夠迅速適應并融入到企業,迅速完成從學生到員工角色的過渡,是高職教育必須妥善解決的課題,也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和關鍵問題。我院培養出來的學生,未來所從事的崗位大多是各行各業的一線具體工作,要使學生面向社會,適應市場,就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拓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新路子[1],做到學以致用,打造“職業”特色。校企文化合作可以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戰略。一方面是把企業文化引入校園,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積極創造條件,吸引企業的參與,例如舉辦企業文化成果展覽,邀請企業成功人士來校開展企業文化講座、學校與企業相關合作活動等。另一方面是走向企業,體驗企業文化,學生可以利用到企業實習、實訓等機會,感受企業的文化氛圍,并把這種感受帶回校園,融入校園活動當中。這樣,使學生在提升專業知識水平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為今后更好地適應企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
娛樂是人類自己的創造物,正常的娛樂無疑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類需要娛樂來放松自己,娛樂就是可取的放松和調節方式之一。然而,在商業文化日益發達前提下,在網絡的放大功能日益強化的刺激下,泛娛樂化現象越來越凸顯。
高等學校是培育先進文化的場所,是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可以說高等學校的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先鋒,它是通過孕育和營造各種良好的學術環境和文化氛圍,使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研究的是在泛娛樂化沖擊下,如何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如不作特別說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亦簡稱為校園文化建設。
一、泛娛樂化對大學校園文化的消極影響
所謂“泛娛樂化”,就是原來屬于純粹娛樂體驗的各種形式、元素開始向非娛樂領域的滲透和蔓延,使得非娛樂領域里的各種活動過程都帶有娛樂化表征的一種現象。目前,雖然對“泛娛樂化”現象褒貶不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不管人們是否承認、是否贊同,在大眾傳媒的推動下,特別是在網絡的作用下,“泛娛樂化”已經成為影響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一種客觀、普遍的趨勢。今天,“泛娛樂化”趨勢也不可避免地滲透在校園文化的方方面面和各種活動之中,大學生在使用網絡和現代通訊技術共享全球娛樂資訊、參與娛樂體驗的同時,也把自己的娛樂需求延伸到校園文化活動上,從而給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新的困惑,引發了新的課題,提出了新的挑戰。
值得警惕的是,隨著近年來娛樂文化不斷對教育進行影響,校園文化應該具備的隱形德育作用正日益受到實質性的挑戰,一些校園文化活動在泛娛樂化背景下,商業氣息濃厚,越來越具有娛樂的特征,原有的對大學生的引導作用也開始逐漸淡化。甚至原本以傳播主流價值觀為使命的一些新聞媒體在娛樂風潮的沖擊下,對于轉型時期的重大問題、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和關乎民生疾苦的主流話題卻常常處于“邊緣”的窘境中。[1]
二、建構中的支撐:校園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核心的必要性
盡管泛娛樂化趨勢已成一定規模,但還是要堅持辨證地看待泛娛樂化現象和趨勢。既要看到大學生娛樂需求自發延伸對校園文化建設造成的不利影響,又要看到泛娛樂化趨勢的必然性和可借鑒性,因勢利導,使滿足學生娛樂需求與實現德育目標達到內在統一。過于刻板、正統的校園文化不利于大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叛逆情緒的產生。所以,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適當引入娛樂元素是有必要的,但不能過分夸大它的作用。因為歸根到底,娛樂是一種感官的享受。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價值觀具有導向的作用。價值觀念一經形成就會左右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在校園文化受到泛娛樂化沖擊之下,要建構校園文化必須要有支撐。這建構中的支撐,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會主義制度在價值層面的本質規定。這一豐富的理論體系不僅事實上成為社會思想共識的基礎,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在本文特定的語境下,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意義就在于:它既要認可娛樂方式上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又要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思想文化領域的主導權,避免和防止泛娛樂化趨勢的加重。尤其要注意各種反的社會思潮借娛樂之名,動搖人們的主流意識形態。因此,泛娛樂化背景下,在校園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如果脫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那么教育引導是無任何意義的。
三、建構中的依托:校園文化建設的幾個依托
1.依托高校黨建的力量
依托高校黨建的力量不僅有利于增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政治特色,保證校園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而且可以保證黨對校園文化建設直接或間接的領導。泛娛樂化影響最大的便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可塑性極強的大學生,校園文化建設建設中依托高校黨建工作的力量,是抵制泛娛樂化趨勢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抵制泛娛樂化趨勢,必須加強高校黨建工作,尤其是要發揮學生黨員的重要作用。大學生是高等學校的主體,學生黨員則是大學生當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如同“三個代表”中“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發展方向”一樣,學生黨員在大學校園里就是要代表著高校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校園文化建設必須依托學生黨員的力量,把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出來,特別是把學生黨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引領作用發揮出來,這既是大學生黨員這個特殊身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在高校黨建工作指引下,學生黨員必須牢記自己的特殊身份,切實履行黨員義務,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爭優創先”活動為契機,積極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當中去,從而使黨員作用的發揮對校園文化建設產生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促進作用。[2]
2.依托全員育人的力量
高校這塊思想文化陣地歷來是意識形態領域比較敏感的地方。在高等學校里,校園文化是引導人、鼓舞人、激勵人的一種內在動力,但是這種內在的動力不是哪個部門哪個老師一己之力就可以提供的,必須要全民皆師、全員育人。校園文化建設需要黨、政、工、學、團等部門密切配合,充分依托全員育人的力量,只有在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上步調一致,統一思想,大學生受教育的機會才能無時無刻無地顯現。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在高校黨建工作的指引下,與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學科建設、師資建設緊密結合,與學校長遠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重大舉措和內容緊密結合,貼近學校實際,營造全員育人的環境,才能真正讓校園文化成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一面旗幟,才能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行為規范產生深刻影響。
3.依托網絡資源的力量
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一種,其力量不僅取決于自身的大小,更取決于是否被傳播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當前,信息技術和網絡的蓬勃發展也給校園文化建設帶來契機。目前,全國網民總數達到4.57億億,[3]互聯網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誰控制了互聯網,誰就控制了輿論陣地。不僅泛娛樂化趨勢經過互聯網得到強化,而且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依賴感很強,甚至平時的生活和感情交流都通過網絡虛擬化了。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從實體平臺拓展到網絡平臺是時代的必然。湖南涉外經濟學院2011年4月22日的首屆學生工作論壇、2011年5月4日的“與信仰對話——黨史報告進校園”活動都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初步展示了網絡資源的力量。在這兩場活動中,均采取了微博直播和微博墻互動,校新聞中心和學工處的微博直播隊伍全程參與,微博墻上不斷刷新著聽眾的微博內容,臺上臺下互動交流活躍,效果極佳。
4.依托紅色文化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可以讓一個人振作、一個民族復興,紅色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瑰寶,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應和不能丟棄。在紅色文化熏陶下,大學生接受傳播和教育是必然的,但只通過簡單的方式來接受紅色革命洗禮。增長歷史知識顯然還不夠。因為校園文化是先進文化的創新基地,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和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文化始終體現先進性和永藻生機的源泉,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創新,紅色文化也不例外。研究發現,高校學生的政治價值取向與社會青年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學生脫離社會,脫離實踐,認識較淺;而社會青年更為現實,貼近生活,較為成熟。[4]這實際上給高校德育工作者一個昭示,高校肩負著引領社會文明發展的重任,它需要對社會文化的優劣進行鑒別,并用紅色文化來引導青年學生。但僅僅在校園里唱紅歌,在課堂上大談特談紅色文化還不行,必須進行文化創新,而文化創新一個最基本的取向就在于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5.依托“兼容并包”的力量
在泛娛樂化沖擊下,高校在校園精神文化的塑造過程中要根植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沃土,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西方大學精神中的精華與中國大學的歷史使命、時代精神有機地融合,促使中國大學精神發揚光大。高校要建設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必須樹立寬容的態度對待文化的多元化,在大力發展精英文化的同時吸收大眾文化和各國優秀的文明成果,使大學精神更富有時代性和全球性。要以寬容的態度允許邁向科學的道路中存在的種種失敗,尊重校園中師生的個性差異,在鼓勵多元化、全方位人才發展的同時也要給予有獨特專長的人以尊重和支持。但最重要的是,在“兼容并包”各種優秀文化時,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基礎,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弘揚主旋律,從各個方面來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其他社會思潮的控制力,在多元中形成共識,在差異中擴大認同。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并且是一種特殊形態的德育活動形式,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同時,校園文化本身很難準確測量、考評,特別是校園文化的影響是長遠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可以明顯地表現。因此,本文所提的幾個依托僅僅是從個案出發,提出的一些觀點與建議,關于校園文化建設更多的規律和做法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地探索。
參考文獻
[1]張立勤.泛娛樂化浪潮與主流價值觀傳播[J].中國記者,2007,(5):60-61.
認為,戰爭是政治通過暴力手段的繼續,而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經濟則是政治作為階級之間、國家之間、民族之間關系的根源。高度發達的經濟水平需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較完備的基礎設施也是國防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強大的國民經濟能夠為國防建設提供大量的資金、物資和優秀人才,能夠有效地改善國防設施,更新武器裝備,加大國防科技投入,從根本上提高國防力量。
(二)經濟建設所必須的安定的國內外環境來自國防實力的增強和發展,國防建設是經濟建設的保證
國家是階級斗爭的產物,有國家就要有國防。同志曾說:“一個鞏固的國防是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基本保障”。縱觀歷史,一國的強盛莫過于一個強大的國防力量作后盾。如果國家的國防實力不強,其安全就會受到威脅,經濟建設就無從談起。每個國家無論大小都把國家的獨立自主、和經濟建設視為國家的基本利益,而國防建設是保障三者的先決條件。
(三)國防建設為經濟建設起著先導作用
馬克思說過,軍隊在經濟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它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且在生產力的發展中起開路先鋒作用,對經濟建設起著先導作用。加強國防建設能夠促進科技的進步。國防建設分娩出來的高新技術能促進經濟革命。
可見,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是對立統一、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在服從國家整體發展目標的前提下,根據國情需要,正確處理二者關系,選擇適當的比例協調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關系的創新
(一)定位創新:富國和強軍統一
正確認識和處理富國與強軍的關系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帶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在經濟建設為中心初期,強調軍隊建設服從經濟建設;在經濟高速發展之后,“加快中國特色軍革”寫入了十七大報告,標志著追求“富國”和“強軍”新目標的統一。
“富國”與“強軍”二者不可偏廢的定位創新的提出,繼承和發展了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有關原則和方針,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進一步突出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兩者均衡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性,體現了統籌和發展的有機統一。在具備了強軍的經濟基礎后,需要擁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是保持經濟建設繼續穩步推進的重要保證。“做好軍事斗爭準備”作為一種和平年代的常態表達,被寫入十七大報告并非空穴來風。
(二)成效創新:質量與效益統一
十七大報告,第一次提出積極推進“加快中國特色軍革”,適應世界軍事發展趨勢,打贏高技術含量的現代戰爭。我國軍革的成效要實現質量與效益相統一。
成效創新來自于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尤其是武器裝備采購體制的變革。從改革開放之初到1986年為軍品市場探索階段,確認了軍品作為市場客體的商品屬性問題;從1987—1997年為軍品市場的初步建立階段,確立了軍品研制者和軍品使用者作為市場供求主體的地位;從1998年后為軍品市場逐步發育走向完善階段,逐步確認總裝部的統一規劃和集中管理。1999年,國防科技工業五大總公司改組為十大集團公司,完全按照企業方式運作,逐步形成了國防科技工業既有壟斷又有競爭的有效市場供給主體。所以,十七大報告提出“調整改革國防科技工業體制和武器裝備采購體制,提高武器裝備研制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質量效益。”從武器采購體制來說,形成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有效分割,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節約軍費。國防科技工業也躋身市場化的行列,武器采購體制的發展順應了市場體制的要求。
(三)科技創新:軍用與民用統一
十七大報告提出,“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堅持勤儉建軍,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軍用與民用統一是國防科技工業的一種國際化的趨勢。軍用與民用統一的實質,在于將軍事工業內部剩余產能在民用領域充分釋放,將領先技術向民用領域合理轉移。
1.軍用與民用統一要完善寓軍于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相對于軍工市場有限份額,民品市場空間巨大,二者結合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和配置我國的生產和技術資源,增強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從科技創新的角度來講,軍民統一是實現軍用和民用兩個領域相得益彰的有效手段。
2.軍用與民用統一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中統籌考慮軍需民用、平戰銜接,可以使平時的國防經濟與民用經濟的發展比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3.軍用與民用統一要建立和完善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又好又快發展,要求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新途徑新方法,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全面推進經
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
三、科學統籌,確保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要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國防和軍隊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這一論述在充分肯定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戰略地位的基礎上,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處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關系應該遵循的指導方針。
(一)要謀求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內在統一
經濟是國防的物質技術基礎,只有國民經濟發展了,才能為國防現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質技術基礎。國防現代化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國防建設,增強國防實力,是確保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
(二)要促進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協調發展
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從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戰略全局來看,堅持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協調發展,既是富國之策,也是強軍之道。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構筑國家的安全盾牌,建立起強大的軍隊和鞏固的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穩定、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正確選擇。
(三)要統籌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資源配置
富國和強軍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大基石。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重要依托,國防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當今時代,只有經濟獲得空前的發展,強軍才有可靠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