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9 14:52:0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房屋建筑學實訓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實訓教學是房屋建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當代大學生學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實訓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縱觀當今時代教育發展的大趨勢,實踐環節在個專業人才培養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房屋建筑學》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建筑工程類的專業基礎課,其掌握程度對于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和效率有直接影響。然而,很多學生感覺該課程的學習難度大,往往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卻收效不大,這是由于該課程具有內容多、綜合性強、實踐性能力要求高的特點,單純地死記硬背只能是事倍功半。
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建筑構造和建筑設計原理兩大部分內容,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具有從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設計和建筑施工圖設計的初步能力,并為后續課程(如《鋼筋混凝土結構》、《地基基礎》、《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預算》等)奠定必要的專業基礎知識。
房屋建筑學實訓教學,是對建筑設計原理、建筑構造層次、構造做法的認識實踐過程,是將建筑方案設計過渡到建筑施工圖設計的一次嘗試,使學生了解建筑設計原理、設計方法,使學生了解建筑構造與建筑實體的密切關系,從而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建筑師的基本素質,并加深對建筑構造設計,即建筑施工圖設計工作的認識。因此,實訓內容包括:了解設計前期準備工作的內容和方法;學會利用建筑設計專用軟件繪圖;掌握繪制建筑施工圖紙的方法和技巧。
21世紀的教育特征是以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業能力為重點。房屋建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與實際聯系密切,因此要緊密聯系實際,盡量增加實踐性活動,以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房屋建筑學實訓的目標:房屋建筑學實訓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進行的第一次實踐,是將其所學的房屋建筑學知識和建筑制圖、建筑材料等課程結合起來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又是后續課程的基礎。同時,房建實訓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過程,是將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集訓。在實訓中,采用真題假作,讓學生逐步接觸實際工程,增強工程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那么,房建實訓應給予學生什么呢?
為學生提供綜合性全方位的訓練建筑是一個工種復雜而又相互協調統一的有機整體。它需要建筑、結構、設備等的配合。因此,房建實訓也需要構造、設備、經濟、施工等許多課程的知識都納入到房建中。為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在房屋建筑學教學過程中,安排一周的認識實習。在五天的時間里,針對建筑類型、結構形式、施工工藝等內容,組織參觀磚混、框架、框剪等多類公共建筑,以及單層、多層的工業建筑等。學生參與評圖。評圖是對學生設計成果的檢查評定過程,如果沒有學生參與,只是給出一個概括的分數,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提高。利用討論式評圖,可起到評定和促使學生提高水平的雙重作用。對一同學的作業大家一起討論、分析,并匯總意見;指出設計中的優點和不足,以及提出改進的建議。這樣做,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思維能力,也鍛煉了交往、表達等綜合能力。最后由學生介紹自己的設計成果和設計過程,談設計體會;指導教師進行總結,肯定長處,提出問題,指出改進方向。有條件時,將優秀成果予以展覽,以利學生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還將部分好的作業留下來作為范圖為以后的學生參考。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產業部門,國家的發展需要建筑業的發展,而建筑業的發展依賴于學校輸送大批的建筑方面的應用型人才,這正是房屋建筑學專業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條件,也正是我們探討房屋建筑學實訓改革的宗旨所在。
關鍵詞:房屋建筑學;教學方法;教學內容
Key words: housing architecture;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content
0 引言
《房屋建筑學》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它是研究建筑設計原理與建筑構造的一門學科。房屋建筑學的研究對象是:建筑構造和建筑設計原理。建筑構造部分,研究房屋的構造組成,各組成部分的構造原理和構造方法。構造原理研究各組成部分的構造組成及其要求,以及滿足這些要求的理論;構造方法則研究在構造原理指導下,用建筑材料和制品構成構件和配件,以及構配件之間連接的方法。建筑設計原理部分,研究房屋的設計原則、設計程序和設計方法,包括平面設計、剖面設計、立面設計、室內外裝修及總平面布置等方面的問題。本課程涉及建筑材料、建筑美學、建筑技術和建筑經濟等領域,可見《房屋建筑學》綜合性、實踐性極強,要用48學時完成好教學任務,首先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篩選梳理,其次根據不同的內容深入思考和研究不同的教學方法。
1 教學內容
教材的編寫為了使內容的系統性,寫的面面俱到,但給學生講授時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取舍。例如樓梯、樓板,教材介紹了預制樓梯、樓板,現在很少使用,那么在講課時就應去掉或提及一點即可。另外教材不可能與新規范同步,即滯后于規范規程,例如屋頂一章編寫教材時《屋面工程技術規范》是GB50345-2004,而講課時執行的規范是GB50345-2012,那么授課內容必須依據新規范內容的變化進行修改和調整,《屋面工程技術規范》新版將屋面防水劃分為兩級(原規范為四級),淘汰了細石混凝土防水層,那么講課時防水等級、合理年限就要修正,剛性防水屋面一節就去掉。總之教學內容一定要隨時更新。
2 理論知識教學方法
2.1 建筑設計原理部分 建筑設計原理部分的特點是敘述性強,內容涉及到許多建筑設計規范,學生常常會感到枯燥乏味。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的關鍵,要激發其學習熱情必須按照不同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2.1.1 采用案例式教學法 案例式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分析思考問題、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例如在平面設計的原理部分,帶幾套不同建筑的平面圖紙,如住宅樓、辦公樓、教學樓(幼兒園、中學),先讓學生閱讀圖紙,提出一些問題:為什么房間的面積大小、形狀不一樣?門的寬度不是固定的?門的數量不同、門的位置不同等等問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其自己總結為什么?最后教師引出確定房間面積、形狀以及門窗大小位置的影響因素,以及相關的設計規范。
實施案例教學,要做好兩點:①做好圖紙的選取,工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簡單易懂;②教師事先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對應的問題。
教師分析總結后,再讓學生去學習一住宅樓(結合生活緊密)的平面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圖紙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何修改就更加合理?為什么?并根據自己的想法來修改;這樣就把所學的識圖、畫圖及設計知識連貫起來,為下一步課程設計奠定一定的基礎。通過這樣的教學,鞏固了學生對建筑設計原理的知識,提高了學生識圖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對于剖面設計、立面設計都可以用此方法,同時立面、剖面的方案要針對做過的平面圖來設計,具有系統性,學生可以形成整體的思路。
2.2 建筑構造部分 建筑構造內容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外部構造的內容,如樓梯、屋面、散水、勒腳、臺階、窗臺、樓地面、變形縫等等;二是內部構造內容,如基礎、樓板等。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打破教材的章節順序,進行整體規劃教學內容。
2.2.1 現場教學法 現場教學法是根據一定教學任務,組織學生到工廠、農村和其他場所通過觀察、調查或實際操作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其優點是提供學生豐富的直接經驗,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理論性的知識,缺點是在室外干擾因素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學秩序不易控制。針對其特點要做相應對策。
房屋建筑學中外部構造的內容采用現場教學法,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更深刻地理解理論知識。例如講授墻體細部構造散水(明溝)、勒腳、窗臺知識時,將課堂移至校園內某一較安靜的建筑物前,一邊看一邊講,散水的坡度、伸縮縫等知識點一目了然。再如樓梯的構造,特別是一層平臺下做出入口時凈高要滿足2m要求的處理方法,學生不易理解,更不提自己設計,到現場看著實物講,很快就明白了局部降低地面標高,首層設長短跑梯段等等。 如何避免現場教學法的缺點?首先上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①設定好要講的知識點;②根據知識點選擇好建筑物,同時建筑筑物的周圍環境最好要安靜;③同時與任務驅動法教學結合,將教學內容轉化為相應的任務、問題,讓學生帶著任務走進參觀現場。其次現場教學回到教室后要做總結,將教學內容再系統梳理,這個過程要采用向學生提問的形式,同時針對回答情況打分,將其記入平時成績,促使下次現場教學時,學生能認真去思考問題。
2.2.2 提問式與多媒體相結合教學法 提問式教學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媒體教學法是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向學生傳遞信息,能將一些施工中的真實情形展示給學生。
房屋建筑學中內部構造的內容采用提問式與多媒體相結合教學法,例如,在講授建筑構造時,從具有代表性、針對性的施工圖中截取構造圖樣,特別是從正在施工或已竣工的實際工程項目中選取構造圖樣,加強構造內容的直觀性,講構造柱與墻體連接的構造時,演示砌墻時預留馬牙槎、拉接筋、構造柱澆筑完的一系列圖片,其中的一些數據很容易就記下來了,學生不必要死記硬背。在介紹屋頂時,首先提問:誰愿意住頂層?為什么?學生回答是都不愿意,怕熱、怕漏,這時肯定學生的回答,并將屋頂漏雨的圖片用PPT展示出來;進而提問如何防止頂層熱及漏雨的現象呢?即設計好屋面。在介紹門窗這章時,先提問:同學們的家、宿舍用的門(窗)是什么開啟方式?什么材料做的?通過設問,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同時讓他們覺得這門課程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學好這門課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的欲望。
3 課后學習方法
講授完《房屋建筑學》課程,與學生交流時,學生總說,聽懂了但記不住,房屋建筑學課程的內容缺乏連續性,比較零散,對所學的知識容易產生混淆、記不住。針對此問題,就給學生講各章節的相關性,實際上各章之間內在是有聯系的,如在民用建筑中主要講述建筑構造和建筑設計原理兩部分內容。建筑構造部分又分基礎、墻、樓地面、樓梯、屋頂、窗與門等章節來講房屋的構造組成、構造原理及構造方法。每章之間看似獨立但卻是相互關聯的,如:基礎是墻體的延伸,樓板支承在墻上并形成上下空間,這些空間的交通疏散靠樓梯,采光靠門、窗,頂部是屋頂,陽臺是樓板的延伸,散水、勒腳是為保護墻體設計的等等。這樣,在教學中注意前后相關內容的聯系、概念的重復,并使同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去認識,使學生鞏固記憶、靈活應用知識來理解問題,克服盲目學習、死記硬背現象。
4 實踐教學
大學的教育特征是以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業能力為重點,特別是應用性大學。房屋建筑學課程實訓(設計)是讓學生在掌握建筑設計、建筑構造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運用制圖知識和技能表達出自己的設計意圖,這是一個讓學生的知識得到升華的過程。通過教學,達到使學生既鞏固了建筑制圖、建筑材料知識,又掌握了房屋建筑學內容的目的。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進行的第一次課程設計,因而課程設計任務要簡單一些――住宅、教學樓等,旨在其掌握設計的方法。設計任務書應該在講設計原理前就下達(因課程設計時間緊),在每講到一部分內容時,提醒學生設計應注意什么問題、應去查閱什么資料,要讓學生通過查閱大量資料來開擴思路、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培養其自學能力(學會查閱圖集并會應用),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在課程指導過程中,注意在肯定其方案優點的基礎上指出不足,切忌否定其方案,令其失去信心,讓學生具有積極活躍的態度而不是消極被動地進行,引導其樹立踏實作風。課程設計評閱完成后,決不能將成績上報就了事。要與學生進行交流,錯在哪兒,如何改。同時要將優秀的設計展出來,讓學生從中學習優點,指出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的設計存在哪些不足,真正起到其應有的作用。
經過這樣的實踐教學方法,學生的錯誤率逐漸降低了5%左右。
《房屋建筑學》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它是建筑結構、建筑施工、工程估價等專業課的基礎。授課過程中應豐富、更新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注重房屋建筑學基本理論講授的同時,結合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才能打好土木工程專業的“建筑基礎”。
參考文獻:
宿州學院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將職業素質與學歷教育相結合,而非培養傳統的學術型人才.我院在2012年新開設土木工程專業,而房屋建筑學不僅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也是本專業的一門呈上啟下課程[1],設置的目的是通過學習本課程來讓學生在掌握相關建筑設計和構造理論知識的同時,又具備工程實踐能力[2].對房屋建筑學進行教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給土木專業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實戰平臺,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更好的體現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以能力培養為核心,而非培養傳統的學術型人才.
1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一些問題,并結合我校12級,13級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出總結:
1.1課時少且分配不均勻
房屋建筑學理論知識繁多,總學時只有48個課時,課時少,而且分配不均勻,講授課程只有12個課時,課程設計所占學時達到36個課時,雖然說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更加注重的是本科層次上的實踐動手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強調提升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只有扎實基礎知識的鋪墊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同時土木工程專業在教學內容上要有別于建筑專業的學生,所以不必對建筑設計的要求過高,只需要學生能進行一般的民用房屋建筑設計,以及選用合理的建筑構造的基礎上能繪出相應的建筑施工圖即可.
1.2認知實習和課程教學脫節
我校土木工程專業的認知實習和房屋建筑學是分開單獨開設的,認知實習是在大一下學期開設,而房屋建筑學是在大二下學期開設.認知實習主要是去施工工地現場去了解建筑建造的過程,而大一開設的課程中并沒有土木專業的專業課,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做后盾,即使在認知實習的現場有專業人員進行講解,學生仍然會感到很困惑,認知實習因此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開設在大二下學期的房屋建筑學有的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甚至學過就忘.認知實習和理論課程的脫節會帶來諸多弊端.
1.3課程設計積極性低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是我校土木專業學生接觸的第一個專業性強的設計課程.課程設計是通過手繪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建筑設計的原理、建筑的細部構造設計以及設計的基本步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表現、觀察、創意和整合的能力,最終讓學生逐漸適應用制圖這一“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3].房屋建筑學的教材對于建筑設計的原理介紹的內容比較多,而對相關具體設計規范介紹的比較少;同時學生首次接觸新的繪圖方式,以及自身讀圖和制圖能力不強,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會有一個隔離和潛抑的心態,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學生在課程設計的時候興趣不濃厚,不愿意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建筑設計的原則方法以及建筑的細部構造的做法,更不愿意去查閱圖集和相關規范等,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大,學生繪制出來的圖基本和上課講的案例很相似,沒有自己的設計思想.
2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以上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房屋建筑學的教學研究中,我們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2.1優化教學內容
房屋建筑學主要介紹了兩大部分內容分別是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這兩大部分,所包含的知識點繁多,學時相對來說比較少,課堂上可以對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的講解,把簡單容易理解的知識點留給學生課后自學,對現在建筑中較少使用的構件,比如:木樓梯、實腹式鋼門窗等構件不做進一步深入的介紹.雖然課時緊也應該要與時俱進,把一些新技術新方法要在課堂中傳授給學生,這樣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利于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關于建筑設計原理的內容比較空泛,在課堂授課的時候更應該多增加世界上各流派、各個時期的一些著名建筑案例的分析與介紹,比如在講到空間結構時介紹了日本丹下健三在結構表現主義時期的頂峰之作———代代木體育館;在講到建筑應該與原有建筑產生對話與延續時,介紹了貝聿銘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在講到建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時介紹了賴特的流水別墅.讓學生能從實際的案例中構建建筑背景和藝術知識體系,激發學生的靈感和求知欲,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建筑構造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有建筑構配件及節點的做法,除了運用多媒體技術把一些知識點更加直觀的展示出來之外,還要讓學生多利用網絡資源,比如網易建筑、國家建筑標準設計網、ABBS建筑論壇、筑龍網等,以及相關的國家技術規范如:國家標準圖集、建筑制圖標準等資料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即使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中遇到問題也可以通過這些資料得以解決.房屋建筑學的教材有很多,不同的教材在對某些內容介紹的時候側重點會有所不同.課堂上會按照學生征訂的教材做重點介紹,有的知識點教材上給出的不全面,可以上課時告知學生,讓學生課后利用網絡或者圖書館的資源去了解,并令其將了解的內容整合起來當作一次課堂作業.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加深其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比如說建筑物平面組合的形式,征訂的教材上概括為串聯、并聯和混合式,但是其它課本又會將其分為走道式、套間式、大廳式、單元式和混合式[4].課堂上重點介紹前者,后者的內容可以讓學生課后自學,讓他們去總結這幾類的布局方式,有何利弊等知識.
2.2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相結合
課程設計最終的結果是要求學生繪圖的深度能夠達到施工圖的深度,而且要符合相關的技術規范如: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建筑結構制圖標準、建筑制圖標準等.最終使學生在短期的課程設計中掌握建筑設計的思路、步驟及其他注意事項,為學生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讓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相結合,才能最終達到這一目標.課程設計分為構造設計和方案設計,根據設計要求的側重點不同,應將課程設計和理論課程穿插布置,其中的構造設計在相應構造講解完之后就可以布置任務書,比如墻體的細部構造就在講完這部分內容之前就開始布置課程設計任務書,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做到有的放矢.同時把構造設計安排在相應的理論課程之后還可以及時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理解具體的構造做法和原理.方案設計應該是在全部理論課程結束之后布置,因為方案設計相對來說比較復雜,需要學生綜合多個方面的內容才能完成[5].此外,把方案設計放到最后不僅可以讓學生綜合利用建筑設計原理和建筑構造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查閱建筑相關技術規范、圖集的能力.構造設計不分組,每個同學都要求獨自完成,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以及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后期方案設計可以將兩三個學生分成一組去完成,這樣可以讓一個完整的方案能夠在短時間內呈現出來,在這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各顯所長,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土木專業可以和宿州市城鄉規劃建筑設計院、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單位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甚至可以通過洽談將這些單位變成土木專業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生在做課程設計時參照設計院的設計任務,通過實際的設計任務書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3認知實習和課堂教學相結合
房屋建筑學和土木工程認知實習相結合,也就是說房屋建筑學不僅要有課程設計,還要有專門的土木工程的認知實習,這樣就可以把我校已有的土木認知實習作為房屋建筑學的一部分內容.在學習房屋建筑學理論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和實習實訓基地協調好,把課堂搬到工地上,組織學生去施工現場上課,因為現場教學會有很強的直觀性,在施工現場可以對照著建筑實體給學生介紹建筑物中各個構配件的形狀、尺寸和做法,比如后澆帶的位置,基礎的類型,主次梁的位置和尺寸等.只有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才能使學生真正的了解建筑的基本構造、空間組成及建筑設計等內容,在施工現場教學不僅可以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而且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上一些比較抽象的需要學生自己去體會的內容,比如建筑構圖遵循的均衡與穩定,變化與統一等規律,在認知實習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實習地一些成功的建筑案例來向學生詳細的介紹這些構圖規律是如何運用的.只有讓認知實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才能讓二者相互促進.
2.4教學方法的改革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板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讓學生參與進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通過案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視角來評判案例的優缺點,例如建筑物門窗的位置對建筑平面設計的影響,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對多個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從而讓學生意識到門窗的布置會影響到建筑平面布局,同時又可以讓學生以全程參與者的身份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此外,還可以采用雙向互動教學,在學習新課之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先自己實地調查,然后再講解理論知識,這樣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為透徹.比如在講到樓梯設計的時候,課前讓學去實地丈量身邊的宿舍樓和教學樓中的樓梯段的寬度、樓梯板的厚度,樓梯中踏步的高寬以及平臺的寬度等尺寸.這些準備工作學生既不需要用復雜的儀器也不會耽誤太多時間,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以及觀察能力,同時又能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
《房屋建筑學》是研究建筑平面組合、空間組合與建筑構造理論和方法的專業課,是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進行建筑設計的初步能力。筆者在十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察覺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不完善,大多數教師均無法在縮減的課時內完成教材的講授。加之實訓基地建設投入嚴重不足,無法開展實踐教學,因而造成了學生在實踐方面知識的匱乏。
一、“案例教學法”與房屋建筑學教學實踐
目前在國內房屋建筑學教學中,雖然在教學手段與方法上進行改革與探索,但還沒能夠跳出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口若懸河,然而學生反應平淡,其效果表現是消極的。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將學生引入到特定的事件現場,讓學生在事件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再現案例場景,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課本知識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案例教學的主要特點是運用案例個別的個性來說明、展示一般性。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從工程實例出發,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思路推進,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綜合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房屋建筑學第11章基礎案例教學的應用。教材選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七院校合編的《房屋建筑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情景設計:例如我校正在建設中的多功能露天活動場,建設場地是一幅中間低,四周高,高低差達5m,填土深度達十幾米的松填地段,東西方向寬約50m,南北方向長約70m。根據規劃要求,場地的中心地區為籃球場或表演場,四周為階梯式觀眾席。(2)問題的提出:根據場地情況采用何種基礎類型,上部結構如何滿足視線要求。(3)實施方法:首先參觀施工現場,收集相關資料,強化感性認識;然后組織課堂討論,讓學生充當設計者,根據書本知識提出個人見解及初步設計方案。(4)實施過程:學生獨立完成基礎的選型設計和上部結構的選型設計。上板作圖。審定成圖。(5)教師根據施工現場和學生討論、作圖情況進行總結,結合“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方針分析、講解。讓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到理論進行多次反復,在認識過程中有一個質的飛躍。(6)案例教學的效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程設計任務書的指引下,到圖書館借閱相關圖書,上網搜索相關資料,很快完成一草方案。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對一草方案進行認真分析并修改,完成二草圖。在二草圖的基礎上,進行正式上板作圖。在作圖過程中,涉及許多的規范,比如《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等。要設計,就必須遵循這些規范,這樣學生自覺去收集相關規范,自主學習規范。
二、教案及其編寫
(1)案例教學情景再現生動形象,改變了呆板、沉悶的課堂氣氛,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這是學校教學的目的所在。(2)案例教學可以將零散的知識點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一條線,進而擴展為知識面,實現教學內容的融匯貫通,使學生能夠綜合地掌握知識點,避免處理問題的片面性。(3)案例教學將理論與實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效防止了二者之間的脫離。以我校為例,目標是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所以在這方面就必須加強,在課堂上就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和技能。編寫案例時應特別注意,案例必須有針對性的進行深入調研,把書本知識與施工現場有機結合起來,把案例情景做得真實、鮮活、趣味性強,使學生易于接受;案例必須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趨勢,適應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案例案例必須是典型的。
三、“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1)選編案例。精心選編案例這是實施房屋建筑學案例教學的基礎和前提。(2)呈現案例。呈現的方式分為:運用投影儀呈現案例;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案例;教師宣讀案例;學生人手一份文字資料。(3)案例討論與分析。案例分析的關鍵是師生互動,將案例中的內容與房屋構造原理、建筑設計知識聯系起來,討論其發展變化規律。(4)案例總結和評價。這是對階段案例教學的概括和提升,討論結束時,教師要進行總結,指出過程中的收獲與存在的不足。并讓學生本案例的討論過程進行小結,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整個過程和結果,加深全過程印象。
參考文獻
[1]張新平.案例教學的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02
一、實施基于職業標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背景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為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然而在這些輝煌的背后,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有些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與行業發展相脫節,畢業生無法勝任工作,不懂得相關的職業標準。
學校培養的人才是否與社會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相吻合,畢業生能否受到社會歡迎、為社會所接納,是職業學校辦學的生命和人才培養的關鍵,畢業生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是評價職業院校辦學質量與效益的根本要素。建立基于職業標準的人才培養模式,既可以使學校找到與社會用人單位在人才培養上的結合點,又可以使人才培養規范化、科學化。
從行業現狀來看,與專業群相關的有《國家職業標準》和《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現場專業人員職業標準》;從科研現狀來看,關于基于職業標準培養人才的系統性文章很少。隨著近年來教育部和建設部“職業標準培養人才”理論的提出,相關的科研成果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
二、專業群職業標準概述
酒店工程專業群包含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工程造價專業、酒店工程管理專業、物業管理專業五個專業。酒店工程專業群將各專業所針對的職業標準細化分解為兩種職業標準,即近期職業的職業標準和遠期職業的職業標準。
近期職業的職業標準,指的是學生一畢業就能從事的職業的職業標準。五個專業近期職業的職業標準較多,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有房地產評估員職業標準,建筑工程管理專業有施工員、質量員職業標準,工程造價專業有預算員職業標準,酒店工程管理專業有機電設備維修工、維修電工職業標準,物業管理專業有物業管理員職業標準。其中施工員、質量員、預算員職業標準屬于《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現場專業人員職業標準》,其余屬于《國家職業標準》。
遠期職業的職業標準,指的是學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能力后,所能從事工作的職業標準。五個專業遠期職業的職業標準分別為注冊房產估價師、注冊建造師、注冊造價師、酒店工程部經理、注冊物業管理師職業標準。
三、專業群基于職業標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一)理論教學
高職教育是培養職業技術型人才,這就要求校內理論教學要與職業要求吻合,在教學總體計劃制定中,要以滿足職業標準為出發點和歸宿;在課程設計中,要按照職業標準使學習任務項目化、學習目標能力化、學習情境真實職場化。
首先,酒店工程專業群以各專業遠期職業的職業標準為依據,確定各專業的教學總體計劃。其次,以近期職業的職業標準確定相關專業課課程設計。最后,專業群自主開發了“酒店建設”方向的職業標準,包括將各專業均開設的“房屋建筑學”改為“酒店建筑學”;同時,將諸多酒店建設的標準(如凱悅酒店建設標準)融入到各專業職業標準中,形成了各專業的酒店建設類職業標準。
(二)實踐教學
要以職業標準為導向進行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酒店工程專業群在校內實訓室建設方面,按照房地產評估員職業標準建設了房地產估價、開發報建等實訓室,按照施工員、質量員、預算員職業標準建設了圖紙會審、建筑實型、項目管理沙盤等實訓室,按照機電設備維修工、維修電工職業標準建設了機電設備維修、強弱電工等實訓室,按照物業管理員職業標準,建設了物業管理沙盤、房屋建筑與維修等實訓室。在校外實訓基地方面,酒店工程專業群主要采取訂單班的方式進行校企合作,如工程造價專業與魯班軟件有限公司、建筑工程管理專業與魯商置業、物業管理專業與均豪物業按照職業標準進行校企合作。
(三)教師隊伍建設
專業技能扎實過硬的教師隊伍是實現基于職業標準人才培養的前提,要以培養既具有職業資格又能教授職業標準的教師為目的進行教師隊伍建設。酒店工程專業群采取掛職鍛煉、參與職業標準培訓、考察學習、編制校本教材等方式培養教師。要求所有教師每三年必須至少有半年掛職鍛煉、對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的教師進行獎勵、安排專業骨干教師參與職業能力培訓、編制多本以職業標準為特色的校本教材。以上工作結束后,要求教師對職業能力的提升進行總結匯報,并要求在今后的教學中體現所掌握的職業標準內容。
(四)教學質量評價及保障
制定相應的標準與規章制度,對基于職業標準的教學進行評價和保障。首先,酒店工程專業群制定了《職業標準引入制度》,要求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教師隊伍建設等各環節引入并落實職業標準。其次,根據職業崗位典型任務、職業能力要求,為所有專業課程設立職業標準質量監控點,確保教師按照職業標準授課。最后,建立導師制,對新進教師進行為期一年的職業標準教學培訓,以保障基于職業標準教學的順利進行。
(五)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工作
基于職業標準進行人才培養,要求學生不僅要具有與職業標準相符的職業技能,也應有相應的職業素養。在職業道德培養方面,要求教師在專業課時必須教授職業標準中的職業道德規范。在校企文化融合方面,邀請優秀企業冠名支持課外活動、開展企業文化和學術交流、按照真實工作環境建設實訓室。在就業創業教育方面,大二下學期開設2學分的“就業教育”課程,在其中引入用于國家職業資格鑒定的《職業道德-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強化職業素養。
四、結語
本文是我專業群“基于職業標準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青島酒店管理學院酒店工程專業群為例”科研課題的成果之一。本文的研究能夠有效促進高質量職業人才的培養,有利于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并對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形成和其他專業群的建設有著示范引領作用。
中圖分類號:TU-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1
通過自己的現場施工工作經歷和對建筑相關企業調研的基礎上,對所培養的高職土建類專業學生進行專業定位。在對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分析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施工及施工管理相應崗位典型的工作任務,進一步對施工員崗位的工作進行分析、取舍,凝練出行動領域和相應的學習領域。構建了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以"面向工程實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一、施工員崗位任務
作為土建施工人員應該具備以下要求,能貫徹執行國家的有關各項技術方針、政策、執行各項技術規范、規程和標準;具有識讀施工圖的能力;具有常用工程材料的應用能力;具有進行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管理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工程造價預算知識;具有主要工種的操作能力;具有施工質量檢驗的能力;具有處理施工中一般結構或構造問題的能力;具有計算機的應用能力,能熟練運用office軟件、AutoCAD軟件及有關專業軟件。
二、課程體系建設
通過對施工員崗位任務分析,建立課程體系結構和課程設置
1.課程體系結構
本課程體系由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三部分組成,通識課程由學校統一安排。
專業課程包括:專業平臺課程,建筑制圖與識圖、建筑材料、建筑測量、建筑力學、房屋建筑學、建筑設備、建筑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建筑法規、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專業方向課程,地基與基礎工程、砌體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裝飾工程施工、鋼結構施工、施工組織與管理實務、施工技術資料管理實務、建筑安全技術與管理、平法識圖;專業素質拓展課程,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建設項目管理、建筑電工基礎、市政工程概論。
實踐課程包括:集中實訓,建筑制圖實訓(平、立、剖面圖)、建筑測量實訓、建筑CAD實訓、地基基礎實訓(土工試驗)、工程計量與計價綜合實訓、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綜合實訓、工種操作實訓;專業實踐課程,認知實習、專業實踐、畢業設計、頂崗實習。
職業學校的技能大賽,依據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緊扣行業發展趨勢,十幾年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生產、管理、服務等方面的高技能勞動者,實現了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零距離上崗。技能大賽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若干意見》的有關精神,建筑CAD賽項主動把握新時代江蘇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要求,緊密對接職業教育“1+X”趨勢,有效引領職業學校加強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助推職業學校在培養技能型人才上的專業建設,引領教師進行教育研究,在專業結構、課程體系、課程標準等方面真正落實“產學融合”的職教理念,真正實現“做、學、教”一體化,有效地培養出“素質本位、德技融合、知能并重”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最終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目的。然而,隨著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的熱潮,也涌現出了不少問題。各學校為了取得技能大賽的優異成績,將整個學校的資源傾向于少數參加技能大賽的同學身上,難以做到學生全員參與,背離了職業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方向。如建筑CAD技能大賽項目,參賽選手經過系統的訓練,可以掌握CAD、房屋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等相關專業知識,并且能夠解決實際工程問題,但是付出的精力過多,難以兼顧其他課程的學習。同時,技能大賽與平時的CAD課程教學的聯系不甚緊密,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此外,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也不足以滿足實際工程和以后的工作需要。因此,對于技能大賽內容如何融入CAD課程改革,CAD教學如何為“1+X”證書制度服務,做到全體學生參與職業技能培養,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人才培養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一、學生關于CAD學習狀況調研
針對學生的CAD課程學習情況,筆者對于所在學校建筑系學生做了調查問卷,分為已學CAD課程的高年級學生及未學CAD課程的低年級學生。此外,對于已畢業參加工作的學生,關于CAD技能方面的情況,也進行了相關走訪和調查。
(一)已學CAD課程的學生
針對學過CAD課程的高年級學生,隨機發放了160份調查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147份。該調查問卷共10題,對于問卷的情況,共總結了以下幾點:①學生普遍認為CAD技能對以后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非常有幫助,或是通過家長、學長的親身實踐了解過其重要性;②以前的CAD課程學習階段,學的不夠透徹,已經遺忘了很多知識點,希望能有機會繼續學習CAD技能;③沒有關注過CAD課程與房屋構造、建筑工程識圖等相關專業課的銜接,導致圖紙有時候看不懂,或是自己畫的結構是什么也不清楚,就是一味地抄繪圖紙,難以做到融會貫通;④對于制圖規范、出圖標準不太清楚,只是學過手繪圖紙和電腦CAD繪圖,但是從沒有打印過自己畫過的電子圖,不知道出圖效果如何;⑤參加過CAD社團課的學生,則對于繪圖技巧、制圖標準等掌握透徹,也打印過自己畫過的圖紙,學習效果較好。
(二)未學CAD課程的學生
在對未學CAD課程的一年級學生的調研中,了解到他們心中的想法:其一,相比其他理論課程,在實訓室機房能自己操作練習的CAD課程顯然更具有吸引力。其二,這部分同學正在學習手工繪制圖紙和房屋構造相關知識,他們希望能在學習的時候也能加入計算機繪圖,邊學理論知識、邊手繪圖紙與電腦繪圖相結合,這樣的學習模式更為適合,學習效果會更好。
(三)已畢業參加工作的學生
采用企業走訪的形式,了解從事建筑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工作現狀。高同學是2017屆建筑工程系畢業生,曾經獲得2014年建筑CAD項目的省賽和國賽金牌,目前在本市建筑企業從事BIM建模相關工作,已參與過多個建筑工程項目的深化設計工作。在和高同學的談話中,了解到幾個關鍵信息:首先,在入職的前期,由于高同學具有較好的CAD繪圖和建筑識圖的基礎,對于工作上手非常快,一下子就在多位新同事中脫穎而出。其次,對于CAD社團的教學模式,高同學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CAD技能團隊的兩年時間中,由于競賽特點,對于參賽選手的識圖能力,繪圖規范、技巧,建筑規范等相關內容要求非常高,因此社團訓練中重點培養了這些方面,對于以后的從事相關工作奠定了基礎。最后,高同學也對CAD社團和CAD課程建設提出了一些建議,如CAD課程的考核可以將繪制圖紙打印出來進行評價,能夠更為直觀地看到自己的作品。同時,筆者也走訪了另外一位2017屆建筑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李同學,也在從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李同學表示,參加工作初期,自己就遇到了非常難的問題———看不懂圖紙,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只能跟在別人后面做做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在課堂中所學的房屋建筑學知識和識讀、繪制圖紙很難結合到一起,學了這個忘了那個,一方面自己學習基礎不夠扎實,另一方面也覺得課程內容難以滿足工程實踐要求。李同學是利用空余時間自己學習,并積極向項目上其他人員請教,重新學習了CAD知識和房屋建筑學理論,花費了大量精力才趕上進度,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施工技術人員。如果再有一次機會,他表示一定要珍惜上課的機會,并且進入CAD社團進行進一步加強練習,能夠像自己的同學高同學一樣,參加工作后就能迅速上手。
二、以社團課形式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改革是一項漫長而艱辛的工作,一下子在正式課堂教學中實施起來較為困難。因此,我們在CAD專業社團中率先開展起來,至今已有累積了近4年的經驗,最早參與社團的學生有已經有畢業的,也有踏上實習崗位的,更多的學生目前還在二、三年級繼續學習。
(一)改變課堂教學方法
傳統的CAD課程教學,從基本命令和基本操作開始,由線條到幾何圖形,逐步深入到建筑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繪制,學生一味模仿抄繪建筑施工圖,甚至都想象不出所畫的建筑結構是什么樣的,CAD操作和建筑知識互相剝離,學生缺少學習主動性,只是按照教師的思路按部就班,學習過程枯燥無味。另一方面,傳統CAD教學主要是軟件操作為主,對于制圖規范、出圖要求等要求不高,導致很多同學雖然能畫出圖紙,但是所繪制的圖形不滿足制圖規范,尤其是打印出來的效果,更是讓其他人無法識別所畫的建筑構件。在近幾年的建筑CAD社團課教學中,筆者將CAD軟件操作與建筑識圖內容融合,調整教學順序,以建筑工程案例出發,引導學生去認識建筑構件,去思考構件的形體需要如何通過平面圖形去表示,去研究需要哪些圖紙才能實現按圖施工完成該工程。之后再去分析建筑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詳圖等圖紙的圖形繪制,最后去研究完成圖形繪制的基本命令和操作,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進而將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此外,引入建筑CAD技能大賽部分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繪圖的規范性,尤其是社團課結束后對于學生的考核,是要將所畫的建筑圖打印出來評分,圖形是否表達清楚、圖線是否清晰一目了然。
(二)改變課程考核與評價方式
目前大多數課程的考核方式為平時分與期末考試分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時分主要是學生的上課表現情況、作業情況的評價,由于CAD繪圖的特殊性需要用到電腦,所以大部分的作業需要在課上完成,因此教師只能布置一些難度較小的基本圖形,否則學生將來不及完成作業。此外,期末考試為上機操作,同樣由于時間限制,無法考核完整的建筑圖形繪制,涉及內容較少,難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基于上述問題,筆者在CAD社團課中,會布置一到兩次大型課后作業,限時兩周左右,如繪制學生自己家里的建筑平面圖,或是家里所在樓棟的外立面圖,或者是自己感興趣的建筑結構圖等,來作為學生的期末考核分數。這種考核方式打破了常規,避免了一張試卷定成績的弊端,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知識點。此外,在評價方式上,也做出了巨大改變。傳統評價模式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的電子文檔圖作為評分依據,畫的多則得分高,側重于繪圖速度而忽視了成品圖的規范性和建筑理論知識的考查。因此,基于建筑CAD技能大賽的課程教學改革,在評價方式上也引入了部分技能大賽的評分標準,不僅要將最終成果圖進行評分,也要將繪圖是否滿足建筑規范要求、打印出的圖紙是否清晰等標準都納入進評分中。如學生繪制某建筑一層平面圖,所給素材中建筑散水結構的寬度未標注,需要學生自定寬度,那么學生對于散水的寬度規范不了解,就可能導致該處錯誤。另一方面,不再單一的以教師評分作為依據,而是以教師評價+學生之間互評+企業評價的點評模式。教師評價主要根據學生平時情況和成果圖進行打分,學生之間的評分主要由各小組互相進行打分,企業評價是企業人員來對成品紙質圖紙進行點評,每學期的社團課都會邀請設計院工作人員來進行一到兩次指導工作。該綜合評分模式,打破了原有的一份試卷定分數的考核辦法,能夠反映出學生的真實學生狀況。此外,打印出自己所繪制成品圖的方式,學生可以一下子就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趣味性。
(三)實行校企雙主體育人
根據企業工作崗位需求,開展現代學徒制合作,學校企業合作制定CAD技能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工學結合模式,實行學校企業雙主體育人。一方面,課程評價引入了企業專家,專家點評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少走了大量彎路。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也有機會去企業進行短期的培訓和實踐,能夠了解到建筑行業的最新動向,明確培養目標,學生和教師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三、實踐效果
(一)串聯專業課的學習,延伸學習空間
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先學習工程制圖,再學習房屋建筑學,最后學習計算機繪圖,按照授課計劃一條線的學習,學到后面就忘了前面,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將CAD繪圖與房屋建筑學、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等課程有效銜接,多門課程相互融會貫通,學生在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上,能夠得到有效延伸,避免了這些課程不在同一學期上而導致“顧此失彼”的情況。
(二)提升學生操作能力
建筑CAD社團課程要求選手理解建筑工程制圖原理,掌握建筑制圖國家標準,有較強的建筑施工圖識讀能力,熟悉民用建筑的構造原理、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了解建筑CAD的先進技術,熟練掌握建筑圖的計算機制圖技能,提升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質量。在社團教學中,教師經常組織學生交流繪圖方法和過程,分享各自的繪圖經驗,學習不同的繪圖手段,全面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內化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學生在逐漸掌握了平面圖形的繪制以后,部分同學會有枯燥乏味的情緒,不利于后續教學任務的開展。因此,在教學中引入了三維建模內容,要求學生將自己所繪制的平面圖形建立成為三維構件,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遇到樓梯平面圖、剖面圖的繪制中,學生難以看懂圖形的畫法,引入了樓梯的三維模型,切換不同的視角,能夠看到各個方向的視圖,這樣既加深了對常規理論知識的了解,又鍛煉了計算機繪圖的能力。
(三)推動“三教”改革
建筑CAD是一門典型的項目化課程,項目教學法及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在很多專業課程教學中非常實用且效果顯著。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一種。一個項目是一次計劃好的有固定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的工作,原則上項目結束后應有一件較完整的作品。參與社團課教學的幾位老師,經常一起總結教學經驗,通過課堂評價、教學咨詢、教學調查等方式進行跟蹤,激發教師教學潛能,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突破教學瓶頸。同時,結合了“三教改革”“1+X證書”等新的教育改革趨勢,挖掘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的亮點、特色,我系教師在網絡平臺建立了相關課程,錄制了大量教學視頻和實訓操作視頻,可供學生隨時瀏覽學習,提升學習效果。技能大賽融入CAD課程教學的實踐,促進職業院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有效提高“雙師型”教師素質。同時,也引導了職業院校進行教學改革,加快中職院校對建筑工程CAD技能人才的培養步伐。
(四)促進校企合作
職業學校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形成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培養機制,不僅發揮了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主體作用,更為學校培養了大量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CAD社團課在平時教學和最終評價等方面,需要企業專家的介入,來完善整個課程的系統教學。該教學模式加強了校企合作,推動了學校實訓基地建設、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優化了人才培養模式。此外,校企合作也為學生實習實訓、教師實踐、學生就業創業等提供了支持。學校和企業已經成功組織了多屆CAD技能大賽,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不僅是學生的職業能力大大提高,同時也為企業輸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
四、結語
CAD社團教學將CAD知識、制圖與識圖、房屋構造等相關課程有機結合,并融入技能大賽部分模式,經過幾年的實踐累積了大量經驗,這種教學方式逐漸成熟。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主動,學習興趣提升,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大大提升了學習效果,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建筑識圖與制圖的基本知識和計算機繪圖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結合“三教”改革,調整教學順序,改變固有思路,并積極開發數字教學資源,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好學生的同時自己的專業技能也在逐步提高。第三,企業專家參與教學和評價,學生和教師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到行業的最新動向,明確培養目標,學生跟著實際建筑項目展開學習,將來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第四,學校和企業以多種形式合作辦學,探索共同管理的教學新模式,不僅促進職業學校的實訓基地建設,同時也完善了企業的職業技能鑒定方案。最后,CAD課程的教學改革,不僅推動“1+X”證書制度的開展,為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工程識圖項目等級證書奠定學習基礎,更深化了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促進了校企合作辦學的體制變革。
參考文獻:
[1]靳潤成.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9):56-61.
[2]鐘蔚.中等職業學校項目創建工作的目標激勵機制研究———以江蘇省H中等專業學校若干項目為例[D].蘇州:蘇州大學,2020.
[3]覃川.1+X證書制度:促進類型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保障[J].中國高教研究,2020(1).
[4]張化平.職業教育中CAD教學改革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7(30):35.
[5]李新.基于建筑制圖與識圖技能大賽的建筑專業課程教學改革[J].建材與裝飾,2019(1):203-204.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18(2012)11—0169—01
一、引言
《建筑制圖》課程是建筑類各專業必修的一門技術基礎課。這門課程的主要特點是介于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為學生日后學習專業課如房屋建筑學、建筑構造等課程做好準備。本門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及分析能力;了解國家制圖標準,學習制圖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夠繪制和識讀建筑工程圖1 。其主要任務是:學習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論,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培養用正投影的基本理論繪制和識讀工程圖的能力;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二、《建筑制圖》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生源方面。
高職建筑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應突出實際操作及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基于高職教育的實用性特點,在傳統建筑制圖課程體系基礎上,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總要求;
(二)教學課時方面。
學時減少是高等職業教育建筑制圖課程改革后面臨的現狀,而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又要求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雙重原因導致改革后課程理論學時捉襟見肘;
(三)教材方面。
《建筑制圖》是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等與建筑相關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是學生學習建筑構造和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基礎。但由于該門課程難度較大,學生的學習成績一直難盡如人意,因此需要運用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四)教學設備方面。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師生的互動性。利用多媒體教學對于增強師生互動具有較大促進作用,師生的互動性是提高教學效果必不可少的,把多媒體教學的靈活性,動態性與教師的主動性相結合,能達到建筑制圖教學的良好效果。建筑制圖課程是表達建筑物的形狀、大小、結構、設備、裝修等方面有關內容的2 ;
(五)師資力量方面。
根據教學內容及不同章節的難易程度,可分別采用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地滿堂灌,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
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圍繞實訓項目組織教學內容
(一)圍繞教材闡述。
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三視圖、剖視圖部分,如果能充分利用三維模型,對教學是很有幫助的。利用三維模型,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對圖樣的理解,降低學習難度,增強感性認識,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制圖課程的三維模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模型:一是實物模型,二是計算機三維軟件繪制的仿真模型。實物模型最直觀,但攜帶不方便,而且模型的管理也是一個問題,時間長了容易損壞。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計算機三維軟件制作三維仿真模型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目前的三維軟件有很多,像SOLDWORKS、PRO—E、3DS MAX等。在軟件環境下,三維模型可以旋轉,進而可以從各個角度觀察物體,還可以對模型進行切割,形成剖切。在SOLDWORKS中,還可以用三維模型直接生成二維工程圖。
(二)圍繞教學內容闡述。
在專業圖的學習中,應大量增加實訓內容,提高技能素養,讓學生既能識讀專業圖,又能親手繪制專業圖。在專業工程圖教學結束后,安排一周時間進行繪圖實訓,讓學生用CAD繪制一套有代表性的簡單建筑工程圖,使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制圖知識形成連貫的認識。
(三)突出實踐和計算機能力。
在教學中突出實踐課教學,增加練習課的比例,重點訓練學生提高制圖的速度和質量。鼓勵學生在大量的制圖練習中探求和總結作圖技巧,在實際作圖時加以恰當運用;并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求得制圖水平的整體提高。通過一周的專業圖實訓,學生增強了對專業圖的圖示內容及圖示方法的理解能力。
四、以能力培養為目標,推行項目化教學方法
(一)與現代化教學相結合。
《建筑制圖》是建筑工程專業中一門技能性很強切具有一定難度的基礎課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多利用多媒體或動畫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演示教學,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提高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但是多媒體教學并不是萬能的,在制圖課上,教師仍然要借助制圖工具進行正確地演示,以嚴謹的工作態度感染學生,使他們養成認真負責、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3 。
(二)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在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之后,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要緊密聯系工程實際。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知道學習目的。因此,每次上課前都應首先讓學生知道本次課的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目的。
五、以學生為主體,實行理論加實踐的考核方法
高職院應改革課程考核辦法,課程成績應以平時為主,期末考試只作為參考,或者不進行期末考試。這樣,強訓平時成績,每次課都可以達到督促學生學習的效果,避免了學生平時不學習、臨考抱佛腳的做法,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提高了課程的合格率。
六、結語
總之,課程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作為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要不斷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一方面要不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另一方面要把今后工作重點放在不斷提高學生應用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上,積累經驗,不斷探索以應用技術為主導的建筑制圖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我院在面向市場需求的辦學思想指導下,為了實現“零距離上崗”的教育目標,重新修訂了我院的工程造價教學體系,對原有教學經驗總結、分析、修訂、更新,使新課程體系在設置和實施的過程中,體現高職特色,使開設的各門核心課程與支持課程與整個工程造價的全過程相適應。
一、理論課程體系的創新改革
(一)教學模式改革
首先我院對本專業創新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將高職三年的教學過程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為集中理論課講解階段。第二階段為實踐階段,該階段又分為院內教學實訓階段及集中頂崗實習階段。其中,在第一階段本著必須、夠用為原則,著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在該階段就逐步地將專業知識滲透到教學中去,使學生樹立專業意識,明確專業發展方向。在第二階段,組織學生在學院內部建設的實訓基地內參與某項建筑工程從招投標、綜合施工管理、工程圖預算、施工組織設計到預決算計算機軟件上機編制工程量清單及綜合單價的全過程,并到建筑工程工地現場頂崗實習,鼓勵學生在建筑工地兼職,承擔職責,初試身手,經受鍛煉。
(二)教學方法改革
在新一輪專業教學方法改革中, 我們以工程項目為載體, 以職業能力為本位, 構建以工作過程知識為導向的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思路, 在對執業范圍、職業能力、工作過程知識分析的基礎上, 將原有課程進行解構重構整合, 設計了新的工程造價專業學習領域,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學習情境設計, 盡可能保持項目的連貫性, 在不同的學習領域中選擇相同的項目來完成不同的工作和學習內容。例如,以框架結構辦公樓的建設項目貫穿建筑識圖、測量、施工、房屋建筑學、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安裝工程計量與計價、施工組織設計、招投標、工程造價控制等課程。在項目教學過程中, 以項目為主, 但又不局限于項目, 要求適當拓展有關知識, 以彌補項目內容的不足。
(三)課程體系改革
在課程體系改革中,我們將整個建筑工程的初始到其建筑功能的投入使用的全過程都相應設立了核心課程與輔助課程來幫助我們的教學,加深學生的理解,掌握相應的知識點。例如:在項目設計階段設立核心課程為建筑制圖與識圖、建筑力學工程經濟、輔助課程為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建筑經濟法與法規三門課程,在項目招投標及施工階段設立核心課程為工程項目招投標、工程計量與計價(含土建、安裝、裝飾),施工組織設計,輔助課程為合同管理、施工技術、工程測量、建筑力學四門課程,在項目竣工及后評估階段,設立項目管理課程為核心課程,會計學為輔助課程,并且在整個學習計劃的安排過程中計算機輔助教學貫穿始終,便于學生理解。
二、實訓課程體系的創新改革
在實訓課程體系的創新改革中實訓實習條件是保證教學質量與提升學生層次的關鍵因素。我院先后為工程造價專業建立了建筑CAD制圖實訓室、廣聯達、神機妙算實訓基地、招投標模擬實訓室使,我們的實訓培養模式可以分立認識實習、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四個階段,使專業教學按照 “全過程連續進行”的思路開展,使學生通過實習來獲得第一手的實踐資料。具體實訓課程安排如下:
(一)建筑制圖與識讀實訓
在這一環節中包含四大塊內容:①制圖: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一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圖紙以及該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圖的測繪,將測量實訓與建筑制圖實訓相結合。②建筑施工圖讀圖:該階段目的是要學生能獨立完成讀圖的工作,為后續的土建預算工作奠定知識基礎。③建筑結構圖識圖:完成一個工程項目結構施工圖的讀圖任務,使學生學會鋼筋圖的讀圖知識,尤其是將平法制圖消化理解。④設備施工圖識圖:完成相應項目水施、暖施、電施、通風空調施工圖的讀圖任務,讓學生讀懂安裝施工圖紙。
(二)工程預算的編制實訓
在工程預算的編制實訓這一環節中包括五方面內容:①建筑工程在定額計價方式下土建預算造價編制,鍛煉學生土建、結構、安裝工程的手工算量、套定額、取費的基本能力。②清單工程量表編制,使學生掌握工程量計價方法與計價原則;③清單組價工程(包括招標控制價、投標報價)工作,在這一環節將招投標模擬實訓安排其中,讓學生參與到具體項目的招投標全過程中,了解掌握清單組價的內容;④工程中間結算和竣工決算文件的編制,掌握預算、結算與決算的差別;⑤預算軟件的使用,使學生通過上機操作,將以前的手工計算的工程量轉化為電算成果,利用神機妙算、廣聯達軟件進行電算、套價,目的是鍛煉學生電算水平,為工作上崗做充分的知識準備。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1-0057-01
一、目前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現狀
(一)教材內容陳舊,無新的技術、工藝,與行業的發展脫節。
多數教材還在沿用多年以前的教材,沒有新的工藝知識,包括現行國家的規范、標準有些內容也沒有更改,給學生造成誤導,使得學生畢業后,新舊知識的轉換、適應需較長一段時間。這樣就要求教師對新的技術、工藝、材料對學生進行補充講解,使得所學的知識更實用。
(二)更新合適的教材。建筑施工技術是學生的建筑專業領域的一門基礎課。學生基本只能將建筑物整體及其各個構造部分作為一個復雜的組合體進行處理。原有課程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求知欲望;另外,原有課程教學內容與后續房屋建筑學課程的基礎內容雷同,需要進行調整。所以我們不能再采用傳統的建筑施工教材,現在有一種新的《建筑施工技術》的教材,將這些內容整合在了一起,解決了建筑施工技術原有的一些問題,所以,各個學校應該打破舊有的教學習慣,選用新的合適的教材。
(三)對建筑施工技術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對于從事中職教育的我們而言,教育固然神圣,但它必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將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的主要方法就是讓它快樂、有趣。建筑施工技術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它的每一樣施工要點都是廣大的工作在建筑第一線的人們日積月累所攢積的經驗,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同時,也含有大量的理論知識,與建筑力學、高等數學、建筑構造等學科的知識緊密相關,要教好這門課程,是必須要下功夫的。而如果能以學生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從生命的角度看待中職教育,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在歡笑中成長,讓他們能夠真實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從而為學生的一生快樂成長埋下可持續發展的種子,是我們每一個教育者心中最崇高的理想。
二、提升該課程教學效率的主要途徑
(一)緊密結合建筑技術的發展。由于專業教材內容的滯后性,原有教材許多技術內容為多年以前的工藝、技術,有些是早已被淘汰的內容,而面對建筑業的飛速發展,新的技術大量涌現,教學中應及時補充新的內容,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比如目前行業施工的工程,多數為高層、小高層及鋼結構工程,磚混結構工程越來越少,那么要求教材的重點難點也要轉移,把樁基工程、混凝土工程、泵混凝土、大型模板、滑升模板、鋼結構,外墻及屋面節能保溫、新型的防水材料技術,電梯、消防等,作為課程的重點內容予以補充。
(二)安排建筑施工技術實訓教學項目。實訓內容可設置一些基礎性的課程,如砌筑、模板、混凝土、抹灰、吊頂等,另設難度大重點的課程如:鋼筋混凝土樓梯的設計及制作模型,框架結構柱、梁、板鋼筋的下料加工制作。
(三)謀劃實用的工程實習。建筑施工技術的校外實習是學好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理論課相輔相成,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重理論,輕實踐,內容陳舊,學生完全靠記憶來掌握施工工藝,忽略了現場實習的能動性。理論教學針對抽象的內容、復雜的工藝和先進的技術,課堂講解是不能詳細表述的,通過校外的實習,把所學施工技術的每章節內容,每個分部分項工程的內容都通過實踐與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相結合,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施工現場學到更多的是國家現行的施工及驗收規范和標準,學習的是工程圖紙、圖集,在學校學到的只是個專業理論基礎,通過實踐使兩者緊密地結合,更快的使學生適應工程實際,這樣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潛能,學習效果顯著。
(四)利用對建筑從業人員進行在職培訓與校園課程進行有益補充。創新建筑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模式,積極探索開展繼續教育的新途徑。繼續教育要改革傳統的集中面授方式,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的培訓方法,采用情景模擬、案例教學、對策研討、外出考察、學術交流、專業深造、合作研究、學歷教育以及有組織、有考核的自學等形式,開展靈活多樣的繼續教育活動。研究開發繼續教育數據庫管理軟件,逐步改變手工操作方式,全面實現信息化,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繼續教育管理水平。積極推行繼續教育多媒體教學,探索利用網絡技術發展遠程教育,向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繼續教育政策、法規咨詢,提供建筑行業主要專業和相關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以及有關培訓內容、方式、方法、時間和地點等信息,擴大專業技術人員獲取知識和信息途徑,推進繼續教育模式的革命性變革,為廣大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終身教育”提供便捷高效的學習條件。
(五)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由于施工技術的實踐性,靠傳統的理論講解很難講解透徹,許多內容是無法表述清楚的,授課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圖片、模型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工程實例,從實踐出發,把現有的工程案例剖析講解,教學效果會更好。
(六)合理安排考核。由于把傳統的理論課教學分解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性教學兩部分,就要求考核要真實地反映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效果,宜采用理論考試和學生的實際操作或口試相結合來綜合評價。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養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創新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