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5 17:56:3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創客培訓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21世紀人才的核心素養,世界各國政府均把其作為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
學校教育教學變革的需要――在“創客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做”中進行的,需要做出具體的設計,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的理論,然后得出新的結論,再應用于探索創造中,全面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二)研究意義
前瞻性、推廣性――“創客教育”有利于培養發現問題、鑒定問題、解決問題、自我指導、社會責任感、民主協商等能力。
實踐性、指導性――在創客空間里,突破“被動接受式”學習方式,實現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結合,真正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與教育本質。
創新性、探索性――“創客教育”所引發的課程內容改革,必然也會導致評價機制變革。
二、理論基礎與依據
理論依據:做中學――實用主義教育理論, 情境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 在制作中學習――建造主義。
政策依據:總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國發〔2016〕43號)《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
三、核心概念界定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從而在新領域創造一種新生態。
創客培養――為希望成為創客的人提供一切條件,促使其順利成為真正的創客。
模式――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論。把解決某類問題的方法總結歸納到理論高度,那就是模式。
四、同類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比較多,從不同側面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支持。但是,還沒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就“中職學校創客培養模式”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因此本課題開展的“中職學校基于‘互聯網+’的創客培養模式研究”具有填補空白的作用。
五、本研究的創新及研究假設
(一)本研究的創新
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學習分析技術在學校中的應用, 是較前沿的研究方向,有效促進學校教學變革。
(二)重要假設
中職創客培養模式與大學等創客培養模式應該是不一樣的,當前還沒有成熟的可供復制的中職創客培養模式,當前中職學校創客培養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
六、研究目標及內容
(一)研究目標
使更多中職生成為真正的創客,提高畢業生就業、創業滿意度;培養一支基于“互聯網+”的優秀“創客教育”師資隊伍; 研究并開發出一批中職學校基于“互聯網+”的“創客教育”教學資源及教材; 研究并制定中職學校基于“互聯網+”的眾創空間建設標準及建設方案;研究并制定中職學校基于“互聯網+”的創客培養方案。
(二)研究內容
中職學校基于“互聯網+”的“眾創空間”建設實踐研究, 基于“互聯網+”的中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策略研究,中職學校基于“互聯網+”的優秀“創客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中職學校基于“互聯網+”的“創客教育”資源開發研究,中職學校基于“互聯網+”的創客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七、研究對象及范圍
(一)研究對象
本課題以具有招生資格的普通中專、職業高中的創客培養方式、方法和途徑作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范圍
中職學校基于“互聯網+”的創客培養方案的制定,中職學校基于“互聯網+”的眾創空間建設標準的制定。
八、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主要思路
“調查研究、理清現狀,構建模型、典型先導”。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將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研究方法。
九、研究計劃及步驟
課題研究準備階段(2016年4-8月):醞釀、調查、論證,確定課題的申報,完成并提交申報材料。
課題研究實施階段(2016年9月-2018年5月): 學習培訓、調查分析、實證研究、總結推廣。
課題研究結題階段(2018年6月―9月),撰寫研究報告,整理結題資料,申請結題。
成果推廣階段(2018年9月以后):將課題研究的成果在中職學校進行推廣。
十、預期成果
(一)成果形式:研究報告、研究論文。
(二)使用去向:在CSSCI上發表5篇以上系列論文。
十一 、課題組構成及分工
建立組織:為了使課題的研究出成果,成立專家顧問組、課題領導組、主研組,并建立完善課題研究責任制。
研究成員分工:姜迪輝負責課題領導、協調及經費保障,李云負責課題設計、制定開題報告、實施方案和研究報告,張建川負責課題的組織實施,廖瑞蘭負責成員的培訓工作,李緒寨負責撰寫階段總結。
十二、課題經費預算
本課題經費預算20000元。
總之,我們將嚴格按照《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管理細則》的規定,認真做好課題的管理和研究工作,高質量地完成課題研究任務。
創客技術是基于當代的信息科學技術,進行創造性的開發研究,并應用于市場當中,為人們帶來益處與便利。而將創客技術應用于小學教育就是以創新知識為主導,讓學生進行實際創作,通過親身體驗來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目前基于創客技術的教育在全球都受到了廣泛歡迎,這就要求我國的小學教育也不能落后,需要積極地將創客技術融入到課堂教育之中。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尋求知識,不僅提高學習的熱情,提升課堂效率,還可以獲得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1.創客技術應用于小學教育的益處
1.1創客技術使課堂教學寓教于樂
小學生處于天性釋放的階段,他們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觀察力,而創客技術產生的課堂氛圍可以讓這種好奇心變成學習的動力。輕松而又活躍的課堂可以讓學生邊玩邊學習,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自由去尋求知識,不會受到束縛,課堂參與性會得到極大的提升。教師受到這種課堂氛圍的影響也會提高教學的質量,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性來安排教學計劃,充分拓展他們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習靈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1.2創客技術使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
隨著創客技術的應用,教育模式與方法有了巨大變化。傳統的教育方法太過死板與枯燥,難以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將創客技術引進教育當中之后,教學不再只是一味地灌輸知識,而是讓學生親自去動手操作,在自由的環境里體驗著創造的美好與快樂。創客技術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變被動為主動,把課本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不僅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增強人際溝通能力。
1.3創客技術整合教育科技內容
科學研究的重要一點便是探究精神,對真理的不斷追求是科學的迷人之處。這種精神應該通過創客技術對小學教育起到指導作用。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路人,要尊重學生的天性,正確引導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主動探索科學的世界,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在互聯網的幫助下,人們不再受到傳統書本的限制,可以在網上尋找各種各樣的知識書籍,這可以讓兒童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2.創客技術應用于小學教育的實施措施
2.1建立健全創客技術的課程制度與體系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要應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開設有針對性的課程。低年級的小學課程可以以技術展現為主,給他們展示最新的信息技術,比如說3D打印,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等,引導孩子對技術產生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高年級的小學課程可以以自主探究為主,傳授基本知識之后開始實際動手操作。學校可以讓學生積極參加比賽,比如說機器人競賽,這種比賽不僅要求學生有良好的計算機編程能力和基本的物理電路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能夠有針對性的選拔出有興趣、有天賦的學生。不同年級的課程要有連貫性,從最初的了解到后期的實際運用,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為學生以后接受更高級的知識打下基礎。當然,學校不能拔苗助長,讓學生學習難度過高的知識,或者要求過于嚴格,這樣會扼殺兒童的興趣與好奇心,最后事與愿違。
2.2學校企業合作教學
目前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催生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學校可以與這些公司進行戰略合作,不僅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還可以促進創客教育的持續性發展。教師可以把創新創業作為引導的目標,與公司一起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學校可以安排學生實地參觀,接觸當前最前沿的信息技術,觀摩公司的創新模式,激發出學生的創客思維。比如現在流行的掃地機器人,可以自動清掃地面,不斷尋走于地面上清除灰塵,還能自動避開障礙物,防止碰撞。學生在公司的幫助下,可以親自動手參與制作,學習到清掃功能的實現主要是通過掃刷和真空吸附,而自動避開障礙物是依靠紅外線傳感器等知識。
2.3加強教師的創客技術培訓
教師是課程學習的關鍵,他們的業務水平能夠決定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并且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受到教師的影響。教師不僅要求具備專業的創客技術,還要求其針對不同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方法。所以,學校需要增強教師的培訓,努力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一方面,結合學校提出的培訓計劃,教師應該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在業務培訓、課程觀摩等活動中擴充所需的知識,通過脫產培訓或者網上學習等方式增強創客教育教學能力,提高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水平。另一方面,學校應該積極引進專業是電子信息類或計算機類的教師,提高擁有創客教育能力教師的待遇。
3.總結
創客技術應用于小學教育當中,可以使課堂教學寓教于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整合教育科技內容。而這益處的實現,需要建立健全創客技術的課程制度與體系,促進學校企業合作教學,加強教師的創客技術培訓。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17-0086-02
1 前言
當下,“創客”“創客運動”“創客文化”“創客教育”這些概念正在世界開始流行。美國創客行動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國政府也對創客教育發展高度重視,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眾創空間,增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辦好國家高新區,發揮集聚創新要素的領頭羊作用。2015年初,他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健全創業輔導指導制度,支持舉辦創業訓練營、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培育創客文化,讓創業創新蔚然成風。”隨著創客教育與互聯網技術融合,作為一項人人可以參與、鼓勵將創意變成行動的創新活動,讓學生“玩創新”、自主探究,激發其創新的興趣,培養其創造的能力,這一以融合、開放、實踐、分享等為顯著特點的創新浪潮,正在走進校園。
近年來,重慶市璧山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依托市技裝中心的指導得到快速發展。全區教育信息化建設按照“整體規劃、統一標準、分步實施、城鄉并進”的工作思路,用時4年,投入8000多萬元,66所學校實現了寬帶網絡“校校通”全覆蓋;全區1219個班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全覆蓋;全區62所學校、1121個
班、2.5萬師生實現了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搭建了璧山教育公共管理服務平臺和璧山教育優質資源公共服務平臺;6所學校6個班開展了“教育云課堂”數字化教學探索,4所學校開展了網絡遠程互動課堂教學探索,10所學校開展了網絡互動教研探索。
2015年,璧山區教育委員會、正則中學、文風小學成為重慶市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如何保持璧山區教育信息化發展勢頭,成為擺在面前的一個重要挑戰。經過多方考察、調研,確定了在2016年以創客教育為抓手,創新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目標。
2 具體做法
璧山區教委高度重視創客教育,教委領導帶隊參加了2015創客教育展覽,部署開展創客教育活動,將創客教育作為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促進改革人才的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及個性化學習,從而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明確提出在今后新建學校時必須將創客空間建設納入總體規劃考慮,2017年投入使用的御湖校區就已經將創客空間納入總體規劃中。區教委在2016年重點工作中把創客教育作為創新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璧山區技裝中心已向區教委上報了璧山區中小學創客教育空間建設及發展方案,正在審定中。璧山區抓好創客教育的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構筑創意空間,培育創新思維 校園創客空間是一種開放式創新實驗室,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把很多新奇的創意變為現實,創造出來,分享新鮮富有創意的技術知識和理念,普及創客思想。學生通過觀看、接觸、觸摸、感受以及實踐空間內的各類科技創新產品,對科技創新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通過配套的創新設計以及開源硬件創新課程的教學,促使學生接觸基礎的科技創新產品合作項目,并通過組織各類活動激發學生自發地提出自主創作項目并進行實踐。
璧山區將投資270多萬元為1所高中、1所初中、4所小學建設創客空間及配置相關的設施設備。創客空間包含4大功能室區:學習活動區、創意展示區、材料加工區、拓展區。在創客空間建設時,我們將充分考慮學生心理特點、知識和能力水平等,充分利用3D打印等技術對教學的影響,為學校潛在的創客們提供一個富有創造活力的空間,引導學生形成創新思維,為實現“萬眾創新、全民創業”理念打好堅實的基礎,實現“中國創造”提供最初實踐的舞臺。
實施“三種模式”,多元推進創客教育
1)“新拓展空間模式”。“新拓展空間模式”創客教育是指有獨立的創客空間,四大功能室區(學習活動區、創意展示區、材料加工區、拓展區)分區域設置。參照其他創客教育先進學校經驗,結合璧山區實際配置一套完整創客教育所需的設施設備。學生在創客空間通過一定的基礎創客課程學習,將新鮮的想法融入實際的設計,引導和激發學生獨立探索和創意創新能力。如利用已有的電子設備進行進一步的功能延伸,設計新穎的外形、功能和交互方法;利用已有的3D模型引入新的設計元素,創造出新的作品形態;借助已有的手工作品,設計出新的圖案或展示風格等。
2)“功能室共享模式”。“功能室共享模式”創客教育就是指沒有獨立的創客空間,學校結合已建好的勞技室、科技室創建創客空間,四大功能室區沒有嚴格的分區。空間配備設施設備時充分考慮勞技室、科技室已有設施設備的功能,結合創客教育的特點,適當配備與創客教育(信息技術)有關的核心設備。學生在創客空間開展的活動與“新拓展空間模式”創客教育一致。
3)“學科分享與融合模式”。“學科分享與融合模式”創客教育就是在沒有創客空間、沒有創客設備的條件下,將創客教育理念嵌入學科教學過程中。創客教育理念就是通過互聯網、優質資源庫等學習途徑讓學生自主、合作、協作開展學習,把想法變為現實,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教學資源構成形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從紙質資源到數字資源,從本地數字資源到網絡資源,教學工具從手工加工工具到自動化加工工具等,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學生根據的實際情況,會在不同的時間點分別引入教師的統一講解,個別輔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協作學習。創客教育人才的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這正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轉變思路,轉變方法,從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實踐、探究的教學方法,從一名教導者轉變為參與者。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成自主探究實踐式學習,通過團隊的合作交流、思維碰撞、互幫互助,進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通過創客教育活動,讓學科教師在課程里尋找創客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將創客教育理念與行為融入學科內,讓單一的知識學習與學生動手動腦學習真正結合,把新課程理念和思想落實在改進教與學過程中。
強化創客培訓,培養骨干團隊 為了讓學校能真正將創客空間使用起來,針對項目教師、學生開設專題創客培訓,讓老師、學生了解創客教育,了解創客運動,實現真正的在校創客。培訓內容主要從創客教育的發展、創客教育編程學習、創客作品功能實現培訓、創客教育課程開展方式交流、創客空間整體使用培訓、高級創客工具箱的學習使用、自由高級創客指導等多方面立體化進行。通過培訓,建設一支精湛的創客教育骨干教師團隊,在他們的帶領下,推動全區師生形成創客思維、創客精神、創客意識,推動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教育評價方式和方法。
開展教學科研,促進創客教育發展 目前,璧山區創客教育處于探索階段,我們將以教研科研促進創客教育發展。全區有7個單位申報了重慶市技裝中心在中央電教館成功立項的全國信息技術“十二五”規劃課題“基于互聯網+開展中小學創客教育途徑與方法研究”的子課題,其中,璧山區技裝中心申報了“創客教育促進區域化教育發展的途徑與方法”課題研究項目。通過課題研究,探索出中小學創客標準空間或簡易空間以及課程建設方案,探索出在創客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環境、教學目的、教學方法以及對象的教學設計,探索創客教育的探究式、協作式、互動式的自主及個性化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探索在不同層次、不同區域的學校發展創客教育,從而促進創客教育區域化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1高校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的概述與研究現狀
11 移動創客空間概述
“創客空間”是這個時代的新興產物,對行業拓展與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理解“創客空間”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創客”是新興名詞,是指將各種創新、創意轉變成為現實的人,也可以理解為創意的實踐者,他們努力付諸實際行動,并不以盈利為目的。在互聯網時代,創客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是指利用開源軟件以及互聯網,把更多的意念轉變成實實在在的產品。其次,我們在理解“創客”含義的基礎上再來理解“創客空間”一詞,“創客空間”是指將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們聚集在一起進行相互的合作、交流以及活動。相同的興趣愛好主要是科學、技術、數碼、藝術等方面的興趣愛好,創客空間通常也被稱為“黑客空間”,各用戶能夠一起自由分享自身各種知識與經驗、軟硬件相關知識等[1]。由于創客空間是時代的新興產物,所以全球創客空間的數量還是十分有限的。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的創客空間只有1 000多個。我國首個創客空間是2010年9月在上海成立的,取名為“新車間”。到2014年為止,我國創客空間的數量為30個左右。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創客空間會逐漸成為一種全球性的現象。移動創客空間主要是指借助網絡信息技術,使創客空間能夠隨時隨地為人們提供服務。大多數成功的移動創客空間實例的應用,一直得到各用戶的贊賞,所以這也能夠表明人們對創建移動創客空間及開展相關創客活動的需求與興趣。
目前,高校圖書館的功能主要是滿足師生學習知識、經驗交流以及成果分享等方面的需求。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也逐漸成為高校重要的教學目標,這為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的產生提供了有利契機。
創客空間所重視的既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創造,又是目前文化走向及思維導向。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的主要目的是為師生提供一個舒適溝通的創新平臺及平等交流的平臺。如果我們能將移動創客空間引入高校圖書館,必將不斷擴展與提升高校圖書館服務能力與服務體系,還可以為當下傳統的高校圖書館轉型注入新的活力。借助當前的創客空間平臺,不但可以讓眾多創客設計的大批新設備與新技術實現較好的經濟價值與社會效應,而且還有助于各類型的師生實現快速經驗交流。
12 高校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的研究現狀
通過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作為文獻統計來源,截至2016年10月20日,以“圖書館”和“創客空間”作為共同主題詞進行檢索,共檢索到176條結果;而再用“高校圖書館”和“創客空間”作為主題詞,檢索結果僅有41條,這就表明我國學術界關注的重點大多在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的研究上面,針對高校圖書館如何構建創客空間的研究還很少,對于高校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的構建研究更是廖寥無幾。在這為數不多的相關高校圖書館創客研究理論中,學界研究的角度與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如馬莉麗提到創客空間的概念,分析國內外創客空間建設現狀,探討了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建設的意義及方法[2];陳藝論述了美國高校圖書館建立“創客空間”的概況和相關建議,以及高校圖書館引入創客空間對學校教育的相關意義等[3];張亞君提到美國科學與工程圖書館開展創客空間實踐成功的原因研究,同時分析了國內高校創客空間發展的現狀,最后提出開展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的各種建議等[4]。
2高校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的構建分析
高校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的構建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較強的工程項目。該項目的構建需要按照一般的步驟進行,主要包括前期的調研與準備、中期規劃與部署、后期的總結與優化等三個步驟。在制定高校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策略時,一定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量:一是構建移動創客空間的動機及其是否與高校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戰略相契合;二是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的創建是否得到在館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工作人員是否愿意接受新的服務模式以及相關業務;三是構建移動創客空間的人力、財力以及物力是否準備充足,是否能確保建成后的正常營運等等。上述問題都需要經過詳細、認真仔細的調查與分析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實例研究還很少,所以可借鑒的研究理論方面的參考、文獻非常少。我國移動創客空間的構建一般都要參考國外的相關研究理論成果以及參考文獻來進行。國外相關學者指出創客空間的形式主要分為協作型、集中開發部署型和創業型等三種不同的模式[5]。首先,協作型創客空間在構建過程中,由于自身資源稟賦的不足,需要引入外部設備、資金等各類資源保證創客項目的可持續性,合作方在協議框架內實現項目的共建共享。其次,開發部署型創客空間一般是總分館體系選擇的構建方案,軟件和硬件設施較好,便于資源的統籌協調和集中管理。最后,創業型創客空間最具挑戰性,主要由獨立團隊全權負責項目的啟動、運營和維護,并允許開展經營性業務[6]。通過上述對三種模式的簡單分析,學界普遍認為,高校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的構建應該選擇協作型和開發部署型兩種模式,二者結合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能夠取長補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經濟方面的壓力。下面對高校圖書館移?喲純涂占淶墓菇ü?程進行分析。
21 載體與資源的選擇
選擇空間載體及配置相關資源設施是構建移動創客空間的首要任務[7]。空間載體的選擇方案可以視創客項目的特點、社區成員的需求和高校圖書館的經費預算等情況而定,堅持安全性優先、兼顧實用性的原則,以便于運輸、操控和置放為具體的遴選標準。移動創客空間與傳統的固定創客空間有所不同,它會受到載重性能、空間大小等各因素的影響,而無法支持各式各樣的不同類型的工具與機器設備。因此,高校圖書館策劃團隊的第一要務是確定適合于移動創客項目的軟硬件設施及其配套資源,設備、工具引入或者采購一般應遵從小巧、輕便的原則。像體積以及重量比較大的臺式鋸、鉆孔機等大型設備就不便于裝配及移動。在國外的亞羅海得圖書館系統中,移動創客空間的構建設備主要包括3D打印機、畫架、迷你iPad、燈箱、筆記本電腦、積木套件、電路板、麥克風、剪貼簿盒、縫紉機、單元電路組件、三腳架、閃存驅動器、攝像器材等等[8]。此外,還需要保持環境清潔與安全,容易產生廢料、廢屑及有害氣體的設備、工具不宜引入,加裝通風系統往往不太現實或可行性較低,因為這需要更多的資金和人力,而且只適用于較大的車載空間。
22 創客項目策劃及組織
創客項目是構成整個移動式創客服務體系的核心要素,設備、工具等資源的引入是前置條件,但若不能成功策劃、展演和組織好創客項目,將使前期工作功虧一簣[9]。因此,高校圖書館作為實施主體,需要統籌協調好各方力量,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制訂個性化的移動創客項目實施方案。可以借鑒一下美國圖書館的各種實踐案例,他們的移動創客項目各具特色。如:羅格斯大學圖書館已連續舉辦多屆“可食用圖書節”、節日賀卡制作和數字多項式方程比賽,并將預算、評獎、志愿服務和宣傳視為四項核心任務。這些項目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并不需要太多的財力投入,也容易協調。蒙蒂塞洛高中移動創客項目由圖書館實習生主持,每個星期四他們都會帶上移動創客箱子奔波于本地中學之間,為守候在圖書館的學生們提供創客項目。這種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圖書館的歸屬感,使圖書館員成為創客項目的協調員和促進者。伊隆大學移動創客空間團隊利用社區聚會的機會,面向社區成員現場演示創客項目,社區為移動創客項目提供協調和贊助,在公寓大廳為學生提供真實體驗,有助于提高創客項目的外部影響力和用戶的現場體驗感及其參與積極性。實施策略主要包括兩大要點:一是用戶需求調研與分析,根據調研結果確定活動方案的立意、內容等核心要素;二是硬件、軟件以及各類人員的配備,相關工作沒有權威性或者標準化方案可供參考,策劃人員需要根據項目的功能定位和用戶反饋做出設計與優化。
23 安全保障及相關知識培訓
安全對于創客活動來說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高校圖書館應在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培養正確的行為習慣和安全防護等方面執行嚴格的培訓方案并提供操作引導、使用指南及必要的保障措施。在創客活動開始之前,所有參與者都必須經過安全培訓,主要內容包括:保持著裝與穿戴規范,熟悉操作規則與流程,正確使用設備和工具,保持環境整潔并在活動結束后及時物歸原位,尤其是要注意避免飛濺、灼燙、有害氣體和金屬切割,參與者在受傷或感到不適時要及時上報、就醫。為避免發生意外并起到防范的作用,高校圖書館員可在設備、工具上貼上安全小提示,提供個人安防設施,如面罩、護目鏡、手套和耳塞等[10]。同時,由于創客活動的天然屬性,高校圖書館還需要考慮到為正式的創客、導師、館員以及其他參與者和重要的設備、工具購買保險,高校圖書館也可以要求參與者簽訂相關的免責協議。考慮到移動創客空間的特殊性,高校圖書館既要保證硬件資源在移動之后保持正常的可用狀態,也要確保其在展演和放置時不會丟失,如選用車載工具,應當考慮安裝GPS導航與定位系統,車門、車窗考慮使用透明的安全玻璃以便于可視化監管。
24 經費規劃保障
高校移動創客空間的構建,經費是必須重點考慮的對象,它對項目的構建產生最為直接的影響。實現高校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的可持續發展,獲取足夠的項目啟動資金及做好長期規劃成為直接關系到項目構建成敗的關鍵性因素[11]。移動創客空間有其特殊性,除了常規的啟動成本、運營費用和收益外,必須考慮到運載工具在汽油、保養和維修上的開銷,還需要將保險費用考慮進來。國外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的構建都得到了相關部門在資金方面的大力支持,我國高校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在創建時,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成熟經驗與做法。比方說,美國的圖書館協會等專業組織在創客空間經費保障上提供了很大支持,同時社會力量也在資金供給方面提供很多幫助。
25 績效評估及反饋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19-0011-03
【作者簡介】巫雪琴,江蘇省句容高級中學(江蘇句容,212400)教師,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創客教育提倡通過動手實踐來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力求讓每一個人的創意“照進”現實。創客教育為創新教育提供了一條重要路徑。基礎教育階段的創客教育是課程、活動和環境的總和,其中課程是關鍵,活動是推進,競賽是提升,都是在一定的環境的支持下完成。
本文首先就當前普遍存在的關于創客教育的幾種觀點進行梳理,然后以本校的機器人創新教育課程為例,從課程體系的創建、課程實施、課程生長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觀點商榷
現象一:言必談“玩”,認為創客教育就是帶學生玩,與課程無關。筆者認為,那種無目的的“玩”是高層次的、理想化的,玩出靈感,有了創意,然后開始制作,以制作為經線進行自主學習,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成人,或者說適合學習、生活節奏相對比較輕松的人。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相對輕松的低年級段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很難支撐“實現想法”這個重要的過程,而高年級階段學科學習任務很重,極少學生會投入時間與精力到看似與考試無關的領域。
如何能讓更多的人體驗到“玩”的樂趣,只能是把“玩”融入面向全體的日常課程中,在教師的精細設計、策劃下,引導學生體驗看似無序的“玩”。讓學生在課程中體驗到動手的樂趣,在體驗中增強創新意識,鍛煉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能力。
現象二:言必談“創客空間”,把創客教育與高額的投入畫等號。各地大大小小的創客空間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有愈演愈烈之勢。筆者認為,需要把更多的關注放在創客課程內涵上。
誠然,課程的實施、活動的開展離不開一定的場所與設備,但如果一味追求高大上,往往造成巨大浪費。一次性投入到位的思想也不可取,當前技術飛速發展,設備的更新換代迅速,應當根據課程需要添置,為課程服務。
現象三:言必談“師資”,常常以沒有相關的教師為理由,對創客教育望而卻步。筆者認為,創客教育的優秀教師是“動態生成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前各種技術高速發展,網絡普及,通過培訓、自主學習、網絡交流,掌握初步的知識與技能不是問題,然后教學相長,在實踐中提升。
二、創客課程的創建
1.立足實際,發現生長點。
創建創客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往往起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學校的推動作用也不能忽視,在學校的推動下,可以讓教師迅速成長起來。筆者認為,有生命力的創客課程必須從學校實際、教師實際、學生實際出發,只有符合校情、師情、學情的課程才是真正實用的。
以我校的機器人創新教育課程為例。我校機器人競賽小組從2006年就開始組建,輔導教師個人對編程與制作有濃厚興趣,專業水平很高,多次帶隊參加省市各級各類比賽,在機器人比賽的滅火項目中屢獲省一等獎,成為我校的一大特色。2012年我校成為江蘇省機器人創新教育課程基地,該項目獲得地區與學校的高度重視,資金上得到保證,政策上得到支持。這些都為機器人創新課程的創建提供了前提條件。
2.多維度融合,找到契合點。
目前少數學校每周安排有專門的校本課程時間,甚至實現了走班,學生能夠真正去自由選擇創客課程,這種環境下的創客課程實施是沒有困難的。然而大多數學校,所謂的校本課程與研究性學習往往是落實在紙上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找到創客課程與當前已有課程的契合點,是后期課程得以真正實施的關鍵。
筆者為了找到機器人創新教育課程與當前課程體系的契合點,做了以下梳理。首先,分析機器人教育的內容,學生在設計和搭建機器人過程中涉及機械、電子、運動學、動力學、控制理論、傳感檢測、生物、工程機械、能源環保、工業設計甚至音樂、舞蹈等學科知識。它的硬件部分涉及機械、電子、運動學、動力學、控制理論、傳感檢測等知識,在高中階段,與物理學科關系緊密。它的軟件部分,與信息技術學科中的“算法與程序設計”關系緊密,程序是C器人的靈魂,而機器人可以成為程序設計學習的最好載體,算法中的建模還用到相當多的數學知識,教學內容又向數學學科延伸,可見機器人創新教育融合了多學科知識,與基礎教育階段多學科有交集。接著,筆者梳理了高中階段技術課程結構,普通高中技術課程領域包含信息技術課程與通用技術課程,“簡易機器人制作”是通用技術選修模塊3的內容,而“算法與程序設計”是信息技術選修模塊1的內容。(如圖1所示)
通過分析與梳理,確定我校的機器人創新課程以通用技術選修課程作為契合點最為可行,教學內容盡量融合多學科,構建合適的課程組織框架和實施支架,在遵循機器人創新教育的規律和方法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一個多種能力得以綜合提高的獨特平臺。
3.立體設計,聚焦人才培養。
為了確保課程的良性生長,需要立體設計,以便能建構起系統的人才培養體系。我校的機器人創新教育課程為每個年級的學生設計相應的課程模塊。(見圖2)每個模塊內以課程為主體,以活動為推動,以競賽為提升,縱向拉動,自成一體,同時三個年級模塊之間也形成知識與能力階梯的橫向聯系。
創客課程內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需要根據技術的發展、環境的變化在實踐中不斷調整與完善。
三、創客課程的實施
在完成了理論層面的梳理、體系與模型的建構后,我們需要面對具體的操作層面。
1.教學環境的搭建。
創客教育的教學環境包括兩類,一類是物理環境,這是專門為創客教育提供的教學與活動場所,配備有相應的設施設備;另一類是在線教育平臺,這是專門為創客教育提供的在線學習、交流與分享的網絡平臺。創客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學環境與設施不必追求高大上,首x是對已有場所與設施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除了硬件環境,網絡教學環境也需要同步考慮。
我校虛擬機器人教學利用原有的網絡機房,依托IROBOTQ3D機器人在線仿真平臺開設,開源機器人教學場所在原有通用技術教室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教學設備直接在網上購置,每個位置的費用在100元左右,根據教學項目的需要不斷添置。
隨著基地經費、地區政府支持資金的到位,學校科技大樓的興建,目前已經完成了機器人系列實驗室、展廳的建設和機器人創新教育網絡學習平臺的建設,這些為機器人創新教育課程的實施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條件。
2.教學模式的探索。
我校教師通過4輪教學實踐,針對兩種課程分別探索出以下比較可行的教學模式。
虛擬機器人課程。情景教學:創設情景――設置任務――設計與競技――交流分享。首先利用IROBOTQ3D機器人在線仿真平臺為學生創設了類似游戲的逼真的學習情境,給學生以強烈的浸潤感。通過設置一系列由易至難的任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設計程序。安排最后優勝者分享自己的程序,最后是團隊競技賽,常常用來作為學生學習的階段總結與成果展示。
開源機器人課程。項目教學:“團隊+項目”――“創意+實踐”――“知識+能力”,即以團隊協助的方式,以項目為導向,任務引領,完成創意,最終達到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的目標。教學過程中依托Arduino控制板,從認識電子元件的小基礎項目做起,慢慢深入到與學生一起體驗1~2個與生活密切聯系的項目,最后是學生團隊自己選擇主題、設計項目、完成項目。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了這樣的過程后,部分特別有創意有興趣的學生進入活動小組,深入學習。
3.活動推動。
活動與競賽都是課程的一部分,我校機器人興趣小組活動采用項目組的方式,學生根據項目自由組合,小組內部分工協作,小組之間既競爭又合作。利用課外活動,學校冬令營、夏令營給他們提供一個相當寬松的網絡環境與制作環境,讓他們像真正的創客那樣去設計、制作、交流與分享。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就是協調、引導,必要時提供適當幫助。
4.競賽提升與拉動。
競賽是對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檢驗,學生競賽也能提升學校的形象,給教師帶來榮譽,進而激發教師的積極性。所以競賽活動是創新課程實施中一個增強動力的環節,課程體系中的重要部分。
如何在偏遠縣域和農村開展創客教育,并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去制作,在開放、思考、交流、分享的氛圍下接觸前沿技術,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潛力?下面,筆者就偏遠薄弱地區創客教育相關問題談些個人的粗淺認識,以求教于創客教育界同仁。
創客教育引入偏遠薄弱地區面臨的難題
創客教育走進偏遠薄弱地區縣域、農村校園,能夠有效推動教育均衡發展。但萬事開頭難,筆者認為,偏遠薄弱地區開展創客教育面臨的難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偏遠薄弱地區學校的教師對創客教育感到很迷茫,這是基層教師對創客教育“不熱情”的主要原因。
其次,缺乏相應的師資。因為沒有相應的培訓,無將可使,無才可用,偏遠薄弱地區學校校長感到無從下手。
再次,經費投入嚴重缺乏。經費的投入讓偏遠地區學校望而卻步。
在偏遠薄弱地區中小學開展創客教育的策略
1. 鼓勵感興趣的教師組成小團隊
促進創客教育與基礎教育的各學科融合,偏遠薄弱地區開展創客教育,師資可以采用教師混搭共同參與,雙師或三師同堂授課,用各種有趣的小科學項目吸引學生投入到創客活動中。圍繞所教知識,學生做一個個制作,如“智能書包”“智能保溫桶”“智能穿戴”,當然也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時間去探索實踐。他們邊學邊做,邊做邊創。開展興趣小組,教師、學生從模仿起步,模仿項目學習、小組協作、反復嘗試,經歷失敗和錯誤,最后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分享提升。筆者和創客教師將淘汰的舊液晶電視進行改裝,設計了觸控校園數字圖書館。教師參與造型設計、焊接、切割、拼裝、電子元件組裝,并加入了WiFi攝像頭,實現了留守兒童愛心互聯、全息、VR體驗和家長電子調查問卷等功能。
2. 掌握簡易編程控制物件
創客教育具有電子化、數字化、工程化、智能化和藝術化特征,中小學物理、信息技術、科學等學科教師,以及擅長手工制作的教師,都可以通過短時間的學習,通過掌握一門門檻很低的圖形化編程軟件來控制硬件。在玩的過程中慢慢加入編程,玩是為了提起學生興趣,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增加難度,將編程、動漫造型和手工制作相結合來玩。可視化編程軟件不但免費,而且可以直接控制硬件。如積木編程軟件Scratch、mBlock等軟件,這些軟件提供強大、豐富的可視化編程功能,將圖形堆放在一起,像搭積木一樣簡單,就可以控制硬件做出作品。編程門檻的降低,有利于普通教師在短時間內掌握編程。只要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程序結構方法,他們便會創造出很多令人驚喜的作品。
3. 組裝千元3D打印機
很多學校管理者認為創客教育一定要和3D打印、機器人設備等掛鉤。其實,創客就是要把創意變成現實,回歸到育人的本質,和課程結合。學校不必被硬件“綁架”,而應從學生的興趣和實際需求出發,利用他們生活中已有條件以及隨手可以找到的材料,從小制作、小創意、小發明、小種植、小養殖等這些“微創造”開始。開展創客項目的最終目的就是“做中學”,我們完全可以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有序開展學習,自己郵執蛟斕統殺鏡摹安莞”創客教育。從創意到“智”造,讓學生創造力得以可視化地呈現。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往往需要定制許多小零件,這些零件往往不容易獲得,這個時候3D打印機將會是個很好的幫手。前幾年的3D打印機動輒要上萬元,令很多學校望而卻步。隨著技術的日漸成熟,現在一些組裝型桌面級千元3D打印機已經可以打印出較高質量的物品。學習組裝一臺3D打印機,可以讓學生們在有限的條件下解決問題。有條件的學校購買一臺組裝3D打印機,就可以將學生分小組開展教學了。筆者帶領小學高年級學生組裝完成的第二臺900元的3D打印機,已經開始在創客空間“造物”了。
教師要盡量選擇學生容易上手的建模軟件,比如免費的Sketchup(草圖大師)。指導教師將軟件學習的難點部分制作成微課,通過微課導學來提高實操課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孩子們反復觀摩,幾節課下來,在適當輔導下,就可以獨立制作模型和打印物件了。
孩子學會用技術解決問題的思維,知道自己可以借助技術手段探索并改變世界。孩子的小想法落地實現,實現從虛擬建模到學習成果的物化。
4. 結構件選材
創客活動一般與信息技術及其產品關系密切,比如,需要采用開源軟硬件,目前網上幾十元能買到開源硬件,如Arduino板和各種幾元到十幾元錢的傳感器。這些相對低廉的電子元件器材,加上身邊可利用的資源和工具,就可以完成學生的創客項目。比如,制作“智能水產養殖箱”,教師用超聲波傳感器來測量水箱是否缺水,缺水時可以開啟水泵對魚缸補充水;用溫度傳感器和LED顯示屏,可以提示水溫;用定時傳感器完成智能換水。這個項目可以延伸,如在魚缸上制作一個定時投食器,控制馬達和齒輪傳動,實現定時為魚缸投食。這些創客作品可以用舊的鋁線、木條、冰棍桿做成骨架,一個礦泉水瓶做成存儲器,用卡紙做成卡通魚的外型。通過簡易的積木編程控制電機和傳感器,做出一個好玩、有趣、智能的創客作品。這個開放式的創客項目涉及電路、材料、編程、焊接和掌握穩定性等多層次綜合學習體驗。
學生還可以利用身邊的小物件進行改造,如陶泥、紙板、塑料管、木頭、竹筷、秸稈、蘆葦稈、金屬罐(線)、金屬片等材料。教師給予孩子一定的指導,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的靈感,制作出創客作品。比如,“智慧農業”項目中,制作一個可穿戴的智能馬甲。在手工紙膜上裝上傳感器、電路、馬達等材料,做成智能馬甲。馬甲上的光線傳感器控制閃爍的LED燈,提示夜間車輛避讓,保護早出晚歸的農戶安全。用多個偏心馬達實現智能馬甲的按摩頸椎功能,馬甲背部的數塊太陽能板為安裝的硬件傳感器提供必要電能,同時運用溫度傳感器可以為馬甲加溫。孩子們又為智能馬甲增加了語音點歌功能,用以緩解棚室農戶重復工作的疲勞。整個項目調動了孩子愛動手、善動腦的天性。對于偏遠薄弱縣域、農村學校來說,這些材料、工具使得開展創客實踐和探索變得更加容易。只有這樣,創客教育才不是少數人的活動,人人有創意,生生有項目,才能使學生從傳統的“知識學習者”轉變成“知識生產者”。
如何實現創客教育在偏遠薄弱地區的“本土化”
首先,偏遠薄弱地區的中小學開展創客教育的起點要低,建議鼓勵學生以項目為導向,使項目小型化。選擇難度適中的、符合孩子實際的學習和實踐,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和獲得成就感。開展一些接地氣的、學生摸得著和易于實踐的創客項目,更有利于偏遠薄弱地區的孩子掌握。在創客空間里,教師和學生一樣,都是探索者,一起思考、反思、改M。在偏遠地區學校開展創客培訓,起初筆者擔心技術難掌握,軟件學習方面,學生們確實難以在一兩次的演示操作中學會,后來筆者調整了學習周期,加大了入門階段和實踐階段的時間長度。學生進入下一階段學習時就會信心倍增。
其次,全民、終身學習時代已經到來,教師要充分利用線上的學習資源提升專業技能。創客教育對于偏遠地區中小學來說是一個新的領域,教師的角色也將被重塑,教師應具有不斷學習的能力,除了掌握必要的技能,還要有科學精神,分步有序地開展學習。短期培訓和視頻學習能為初期開展的創客教育提供幫助,但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經歷理論、實踐,繼續研究,教師在工作中要帶著問題,采取行動研究的方式補充專業技能。
互聯網最顯著的特征是開放和免費,偏遠薄弱地區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可為解決中小學創客教育各種問題提供機會。將搜索引擎作為學科融合的利器,借用網上資源為創客教育打開一扇門。現如今,網上免費軟件比較多,教師和學生可以參與網上在線創客空間的活動,比如作品展示、學習、交流,分享創作成果。筆者在開展創客教育的初期就經常通過網絡尋找免費資源,通過加入創客愛好者微信群、QQ群,學習創客分享的資料、作品,請教相關問題;線下動手體驗和實踐。
再次,要將創客課程納入校本課程。課程的建立是為學生服務的,學校借助校本課程推進創客教育,將創客教學納入地方課程體系,才能使創客教育得到課時上的保障。學生每周一次的興趣小組活動,可以考慮小學一至三年級每周1節,三至六年級每周2節,初中每周2~3節,將學生的創客課程成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將學校創客教育納入學校綜合評估考核范疇。
進入2015年,大量“創客”群體出現并活躍在不同行業的各個領域,而由“創客”所代表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然成為當下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活力引擎。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兵團高度重視經濟發展工作,堅持創業創新,在解放社會生產力的同時,更加注重解放社會創造力。7月29日,兵團黨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時重點指出,創業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兵團當前需要加強的薄弱環節。要認真落實國家扶持政策,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各類市場主體開辦新企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形成新優勢。
在兵團經濟發展新常態中,經濟發展方式由傳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兵團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同時,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推動兵團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
讓職工更加富裕
8月的清晨,天還未亮,四師六十二團職工姬建玲就早早地來到正在裝修的門面房內,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從土地經營的舊圈跳出,看準團場的建設和發展,我選擇了與團場發展息息相關的建材生意。現在,已有7名團場職工在我這里就業。”姬建玲說。
在四師六十二團,像姬建玲這樣自主創業的職工比比皆是,他們將目光投向如何增收致富、如何拓展增收空間上,搶抓團場城鎮發展機遇,紛紛投身于餐飲、建材、裝修等行業,創業熱情空前高漲。
同時,六十二團黨委加大產業結構調整,以加快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建設為主要路徑,以促進團場職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堅計劃為抓手,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優化收入結構、提高收入水平。通過制定嚴格的多元增收考核管理辦法,選樹致富能手、培育典型致富項目等方式,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加大對職工的扶持,通過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引導更多職工實現從一產轉移到二產、三產,促進職工多元、快速和持續增收。
作為兵團促進團場職工多元增收、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縮影,四師六十二團經濟發展的成功之路,已經在兵團形成一種新的潮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兵團經濟發展工作當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5年7月,兵團召開促進團場職工多元增收工作總結表彰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在總結表彰2014年度和去冬今春團場職工多元增收工作,部署當前及下一階段重點工作時,著重強調要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為職工群眾積極搭建創業平臺,加強創業培訓,完善公共服務,在調動增收積極性和提高增收參與度上提檔升級。
推動兵團經濟發展,要結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化職工多元增收。圍繞“三化”建設,大力發展商貿、餐飲、旅游、運輸、家政服務等傳統服務業和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和規范師、團勞務市場,為職工就業創業創造條件、搭建平臺。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依托各類園區和職工創業園,集聚創業要素,發展一批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不斷深化職工多渠道就業和多元增收。要鼓勵職工進企業、進園區、進社區,從事個體商貿、住宿餐飲、社區服務,拓展就業創業空間。要加強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發揮“訪惠聚”工作組作用,幫助職工群眾提升就業創業技能。
讓“小微”放飛夢想
2015年3月2日,科技部召開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全國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強調,2015年,中國將迎來創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各方面在研究、出臺發展眾創空間的措施和手段,加快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局面。
在之后的幾個月時間內,兵團各師、市開始陸續嘗試建立“創客”基地,六師、五家渠市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和十三師“紅星創客基地”在兵團首次掀起創客潮流。
為創客搭建創業平臺,創造“創客”經濟,為兵團非公有制經濟注入了新鮮血液。在六師、五家渠市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2000余平方米的辦公區內,近百個工作崗位上坐滿了年輕的創客,這群涌動著創新激情的年輕人,正在努力奮斗中實現著自己的價值,放飛著自己的創業夢想。
“電子商務具有創業門檻低、創業成本低、創業風險低的優勢。六師、五家渠市大學生孵化基地旨在為廣大創業青年提供優質的辦公空間和經營管理、咨詢等創業項目孵化服務,同時在融資渠道上為創業者提供幫助,多層次、全方位鼓勵和支持青年創業。”五家渠青格達晉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展介紹說。
7月在十三師皇后天街商業中心廣場成立的“紅星創客基地”,成為十三師及哈密地區首個創客基地。
“紅星創客基地”堅持“眾創、眾籌、眾智、眾贏”理念,充分發揮政策、產業、生態、服務等優勢,與中盟房產并肩攜手,傾力打造“紅星創客”品牌,在大數據、大文化、大教育、大旅游、大餐飲、“互聯網+”等重點領域,為創業創新人士搭建平臺,著力將“紅星創客基地”發展成為涵蓋創業培訓、創業引智、創業孵化、創業融資和創業服務的綜合體,全力為大眾構建一個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
由創客發動,帶動非公有制“創客經濟”,正在成為當下經濟發展潮流中的新詞。而由“創客”代表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推動中小微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像“創客”團體類型的中小微企業和非公經濟發展。中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重視抓好中小微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企業講道德、重誠信、循法治、守契約,推動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業創新文化,打造兵團人重誠信、重信譽、重質量的良好品牌,引導中小微企業把發展重點放在創業創新上。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把中小微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同職工就業增收致富結合起來,探索將面向團場和職工的興邊富民資金、扶貧資金和有關項目資金等作為國有資本金或職工投資,入股各類中小微企業,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微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的信貸資金投放,保障金融服務需求。
同時,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把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建設納入“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規劃,加快制定和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理順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積極探索“互聯網+農業”、“互聯網+商貿”、“互聯網+金融”等新產業和新商業模式。
讓連隊充滿活力
近年來,隨著兵團經濟不斷發展,為實現兵團特殊體制和市場機制相銜接,兵團積極探索發展連隊經濟。
走進五師八十四三連怪石峪牛羊養殖專業合作社,職工馬軍虎正忙著喂養黃粉蟲,2012年,八十四團引進了拓普生物科技昆蟲養殖產業項目,一些職工利用連隊廢棄住房發展這一項目。
近年來,合作社在原連隊的宅基地上開展畜牧養殖,并配種紅棗、開展育苗產業,吸引了像馬軍虎這樣的大田轉移勞動力和山區禁牧轉移牧工近百戶。在解決連隊閑置勞動力就業問題的同時,有效促進了連隊經濟的發展。
連隊與職工共同出資、共同參與經營,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經濟組織形式,使連隊經濟更好地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在為職工群眾帶來收益的同時,成為了兵團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成分。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paper first studied the maker movement under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 and its main development forms.Then it focused on analyzing foreign successful cases of maker movement with major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omestic and abroad.At last,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for maker movement with major in information movement,such as the domestic maker movement in the primary stage,immature big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insufficient specialized practice i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udent and so on,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such as setting a joint college library maker space,building online communication platform,positively promoting the maker culture,carrying out technical training and guidance activities,establishing community maker space,etc.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ker move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 in big data environment.
〔Key words〕the maker movement;big data;makerspace;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離不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顯露出隱藏在數據背后的信息價值,為全球創客方面的研究創造了更有力的條件。近年來,不少國家陸續開展創客活動,美國更將創客提升到新一輪國家創新競爭力的高度。2015年初總理考察深圳柴火創客空間,隨后兩會期間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創客一詞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國家提倡全民參與、爭做創客的同時,鼓勵創客勇于實現自己的想法,不斷嘗試,將創意的光芒照進現實,也讓中國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當然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管理專業的發展方向也發生改變,從硬件研發到軟件開發,然后從軟件開發轉移到大數據的管理。本文通過研究國內外大數據環境下創客運動的情況,分析其成功案例,就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面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
1 創客運動概述
1.1 創客定義
隨著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大量爆發,為創客運動創造了有利環境,它正在席卷全球。“創客”一詞來源于英文Maker(制造者)和Hacker(創造性運用技術資源的人)兩者的結合[1]。現在,創客是指利用新興的技術、網絡以及3D打印等,勇于將創意變成現實的群體[2]。通俗來說,只要你有想法,有創新意識,勇于動手去實現自己的創意,人人都可以是創客。
1.2 創客運動發展進程
創客萌芽于麻省理工學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發起的Fab Lab(Fabrication Laboratory,微觀裝配實驗室),它讓創造和發明走出了研究機構,走出了需要昂貴器材支撐的實驗室。換句話說,人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創意完成自己的發明創造。早期的創客團隊多由個人或小型團隊發起,項目由想法產生、創作設計、原型產品制作、產品展示4階段完成[3]。隨后國外創客空間、創客教育等取得了不少的成功,它為國內創客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中國的創客運動可分為以下3個階段:
1.2.1 1.0時代
以興趣愛好為中心,注重分享,創新意識強的小眾群體。這個時期國內的創客運動尚處于啟蒙階段,創客空間也是剛剛成立,早期喜歡發明創造的一批人就成為了創客運動的發起者。
1.2.2 2.0時代
從社區型創客到硬件創造。2012年,由硅谷掀起的硬件創業熱潮,基于硬件設備+互聯網+大數據的創新應用不斷推陳出新,在中國也引起不小的轟動。同時各地開始興辦創客空間,因地域的不同,產業特色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形態。
1.2.3 3.0時代
創客鏈接各產業,從小眾變大眾群體。2015年兩會的召開,“創客”一詞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被大家熟知,它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其隊伍從小眾人群擴張到大眾人群。同時它插上了“互聯網+”時代的翅膀以及大數據技術的興起,創客運動會不斷地走進各種產業。
1.3 創客運動的意義
互聯網的普及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有利于交流和溝通,客觀上為創客運動的興起創造了機會。信息技術尤其是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網及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增強了科技的普及性與可觸性,創客運動已不在只局限于高校、科研機構,全民都可以參與。這就是創客運動的意義所在。借助互聯網新技術和新工具的力量,創客可實現自己設計作品以及享受制作的過程。
新的時代,創新是國家競爭力核心的一部分,創客運動勢在必行。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面對新的形勢,我們需緊跟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方針,著力營造出全民參與、爭做創客的文化氛圍。創客已然提升到新一輪國家創新競爭力的高度,所以必須要嘗試不同的組合,創造不同的新產品和新應用。不久的未來,它會為實現經濟平穩持續增長、國家強盛、人民富裕做出不可磨沒的貢獻。
2 大數據環境下創客運動發展現狀
2.1 國外發展現狀
互聯網時代使得線上和線下的溝通渠道有機結合,獲取信息、資源的方式增多。伴隨著大數據相關技術的發展,加速了全球創客研究的腳步。其中國外創客研究中較為成功的是創客空間,全球有1 400多家,例如有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TechShop等。這些都各具特色,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作用,但都崇尚“自由”、“開源”、“共享”,價值觀一致,創新氛圍活躍,鼓勵全民參與。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更將創客納入到新一輪國家創新競爭力的范疇,并且建立了創客日。此外,創客教育的實施也已成為美國培養新型科技創新人才的手段,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整體來看,國外創客運動相對于國內來說,較為成熟,創客運動之風,席卷全球。
2.2 國內發展現狀
國內的創客運動尚處于初級階段,大部分創意的來源源自國外,中國還沒有形成具有顯著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各方面資源、技術和條件的受限,除了個別創客空間有所發展,例如深圳的柴火創客空間、北京創客空間、清華大學的i.Center等,其他還處于起步階段。借助國外的成功經驗,今后創客空間更趨向于專業化。除此之外,創客教育的實施、創客文化的傳播以及創客空間本身的運行模式也處于探討和摸索的階段。但隨著2015年全國兩會的召開,“創客”一詞成為了焦點以及總理親自參觀深圳柴火創客空間,加速了國內創客研究的步伐,營造了人人都可以是創客的積極氛圍。
3 大數據環境下創客運動主要發展形式
3.1 創客空間
目前全球最為成功、經驗最多的創客運動就是創客空間。以下是對創客空間的分析。
3.1.1 創客空間概念
創客空間概念起源于2009年,加拿大作家Cory Doctorow在書中首次提出創客空間的概念,并且形象地介紹了創客空間及創客空間對未來信息領域的影響[4]。隨后中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概念:黑客空間、制造空間等。
創客空間是指用各種形式吸引人們聚焦起來,是可以分享和交流自身創意的一個空間,然后通過利用工具和資源,自己動手實踐[5]。它其實就是創客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創客運動是原先DIY的升級版,現在立足于先進科技的發展,通過創做從原先的傳統手工制作變成數字制造[6]。同時創客空間也是一種社交平臺,利用線上和線下技術的相結合,方便成員之間交流、分享知識及資源,讓創意變成真實的存在,實現產品的孵化。
3.1.2 創客空間類型
第一種,社區型創客空間,是以自我管理為理念,強調自覺性,通過分享工具、資源和知識來進行研究和創造。
第二種,依托圖書館存在的創客空間,例如Fab Lab主要是利用數字化技術來完成制作。例如設計出可以保護女性的自動防御裙,在適當場合可以回放之前收集聲音的盒子,為某些動物設計出合適的計算機交互界面[7]。
第三種,商業模式類型創客空間,例如Techoshop用會員制來進行管理,用連鎖的方式運營。當然會員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才能使用空間中的所有資源。與前兩者比較,提供設備更加齊全,管理方面更加規范化。
3.2 創客文化
創客文化是創客精神的升華,將“共享”、“自由”、“開源”等綜合起來形成的小眾文化。憑借對愛好興趣的熱情和執著,自己動手,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資源進行發明創造,將創意變成現實。創新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實驗室和科研機構中,它們會讓中國不再只是一個廉價的加工工廠、復制工廠。創客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慢慢地改變人的思維模式,這樣更有利于創客的發展。
創客文化的流行也為中國的教育模式帶來了深刻的思考。學校是塑造人才的最好場所,中國的偏應試教育已經不適合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只會模仿、只會復制,缺乏自主創新思維是中國大多數學生的缺陷。所以很多學校正在將教育與創客文化相結合,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成為創新型人才。
3.3 創客教育
創客空間的成功創立引起了教育界對創客精神的思考和重視,推動了創客文化的普及,加快了創客教育實施的步伐。美國最早創客空間的創始人Mitch Aliman認為,創客空間不在乎物質條件有多么的優越,重點在于要為創客們提供一個有自由、可分享、要協作的空間。創客教育不再只是直接手把手教導學生學習知識,但也要以知識為地基,因為在實現自己想法的過程中,學生可能需要運用到多門學科的知識[8]。這就是創新和知識的有機結合,可創造出新的產物。
創客教育以“開放、自由、共享、創新”為教育理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思維,打造創新型人才。傳統的教育方式已不適合國家對所需人才的要求,創新才是新一輪國家競爭力的關鍵。美國地平線報告在2014年高等教育版中預測,未來3~5年,學生將從知識的消費者逐步變成創造者,創客教育將會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9]。
創客教育不再是被動的去接受知識的灌輸,而是提供一個自由的環境,讓學生聽從自己的心聲,去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并付諸于行動,必要時給予他們適當的建議。大數據時代需要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以及強烈創新意識的人才。他們可以整合資源、利用資源、分析數據,從而發現挖掘出新的東西。創新能力的缺乏一直是我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題。與國外相比,我國的教育系統更加復雜以及經驗的缺乏,創客教育的推行會面臨更多的壓力和阻力。
4 成功案例――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
4.1 創客空間建設背景
21世紀是互聯網時代,也是社交時代,更加注重交流與溝通。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軟件不斷地推陳出新,人們獲取外界信息方式不斷地增多。傳統圖書館對于人們的重要性下降,它只是儲存信息的地方,人們的需求不在只是獲取信息,更多的是通過交流和合作去解決問題。
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意識到要改變人們對圖書館只是查找信息的觀念,必須對傳統圖書館進行重新定位才能讓圖書館更好地適應大眾的需求。而這時創客空間的興起正好為圖書館的相關領導提供了新思路。于是克利夫蘭圖書館有了圍繞計算機為主題,對網絡進行集中化布置和管理的創客空間。下面是其服務內容,可分析總結進而得出一些成功經驗。
4.2 創客空間服務內容
4.2.1 提供信息技術服務中心
建立集中分布式網絡,提供計算機相關技術支持,例如不同類型計算機系統之間和網絡的連接;如何使用微軟辦公軟件及相關工具軟件;計算機系統操作流程的指導;建立具有適應能力強的技術站點;接入方便的無線網絡。圖書館會定期開展相關計算機技術的講座,提供培訓和指導。當圖書館內沒有培訓活動時,可以為團隊或個人進行服務。
4.2.2 提供私有云空間個性化服務
它可將用戶每次制造的經歷記錄下來,用戶可以通過登陸MyCloud設備隨時訪問自己的個性化界面,查看自己的成果。另外,提供可以體驗最新的電子產品服務,用戶可借走使用,為時1周。
4.2.3 學習服務臺
可與一些社區一起舉辦創客活動,鍛煉實踐能力,促進交流學習,并開辦計算機愛好者感興趣的課程。已開辦課程有:如何使用計算機軟件并利用3D打印機制作出模型并打印出產品;如何利用技術軟件制作視頻;如何開發移動應用程序等。
4.2.4 智造工作坊
它是用戶學習、體驗相關的一些實用工具的場所。其配備有3D打印機、激光切割機、交互式電子白板等計算機數控設備。對于如何使用這些工具設備制作作品,圖書館工作人員會教大家使用方法。
4.2.5 創客線下聚會
創客空間參與者們可通過聚會的形式來提供一個開放、自由、交互式學習的空間。他們可通過配有的Smart交互式電子白板去動手實踐或者利用它進行培訓工作。此外,也可對經驗豐富的創客們發出邀請函,希望他們帶領有興趣參與的用戶進行產品或者作品的制作。聚會中,參與者可通過3~5分鐘來介紹自己想做的項目,大家通過討論,組團完成項目,最后由各團隊進行項目的陳述和展示工作。項目例如:開源硬件Arduino開發、手工DIY、激光鍵盤制作、編程圖形化等。
4.2.6 青少年創意中心
服務對象重點為大學生和青少年,鼓勵和指導年輕一代去創造、發明、動手實踐。目前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已成功舉辦過兩屆創客大賽,內容如軟件開發、移動應用程序開發、產品設計、視頻短片等。
5 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問題及對策研究5.1 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面臨問題
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得到快速的發展,用戶產生了大量的數據,由此數據開始爆發性的增長,故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在此背景下,產生了龐大規模的數據,其數據類型呈現多樣化,有結構化、半結構化以及非結構化等多種數據表現形式,因此數據的價值密度值會較低。大數據的意義不只是數據量大,其核心在于通過對數據進行整合、處理、分析,從而挖掘出隱藏的信息,找到精確的需求點,創造出新的價值。所以在大數據背景下,創客運動可借助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去更好地創新,創造出好的產品或者作品。同時信息管理專業學生的發展方向也不再是硬件研發或者軟件開發,而是轉移到對信息數據的管理。創客運動是利用一些先進的技術或者工具進行創新,那么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應是利用關鍵的大數據處理分析技術或工具,挖掘出新的信息價值,滿足用戶的需求點,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新興的東西往往會面臨很多挑戰,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面臨問題如下:
5.1.1 國內大數據分析技術具有局限性
信息管理離不開信息分析,創客運動的目的就是通過分析找到其創新點。大數據時代依托大數據技術,而技術的關鍵就是數據分析,從眾多數據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這些數據中非結構化的數據價值含量肯定比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數據高,但目前國內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具有局限性,還不能對其進行快速有效的處理。因此要在其中找到用戶的新需求,找到創新點,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技術的不成熟會限制其發展。
5.1.2 國內創客運動處于初級階段
就國內大環境來說,國內的創客運動還處于初級階段,不夠成熟,而且創立的創客空間等屬于綜合性平臺,不專屬于某個專業領域,故不能為信息管理專業的創客運動提供很多的經驗。另外,國外的相關專業性成功案例很少,在這條道路上只能慢慢摸索。
5.1.3 國內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專業性不強
目前國內的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學習的知識面太廣,學而不精,在信息管理知識培養方面和技術軟件操作實踐這兩個方面,學生大部分都做不到深入學習,都不夠專業。高校在培養信息管理專業人才時,偏重于理論授課,這樣往往忽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缺乏實踐,對學習工具如信息分析工具軟件等操作不熟練,故做不到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對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專業知識不夠牢固、動手能力不強,對工具操作不熟練,這些問題都會阻礙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的發展。
5.1.4 創新效果不明顯
創客運動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的線上線下的操作工具和軟件以及自由發揮的空間,當然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也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大數據技術的引入、資金的投入、專業知識的指導、用戶的管理、成果的展示、設備的使用指導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雖然一直提倡創新,但效果不明顯。如何調動愛好者們的熱情,積極參與創作也是要克服的問題。
5.2 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相關對策研究5.2.1 聯合高校圖書館建立創客空間
首先,筆者認為讓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有所發展可以借助高校圖書館的力量引進大數據相關技術等建立信息管理專業特色創客空間。技術可以是例如Hadoop,一個軟件框架,用戶可在上面開發、運行和處理海量數據的應用程序,還有開源軟件、數據處理分析軟件、數據挖掘技術等。具體的信息技術還要參考專業老師的意見。因此圖書館提供的創客空間服務有利于將靜態顯性的知識激活形成可用實體表現的知識型產品,吸引到更多人參與其中,這樣可達到圖書館和創客之間的雙贏局面[10]。當然創客空間的建立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來給予支持,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向相關部門申請資金來保證創客項目所需的基礎設備到位;另外一方面可以與當地的一些企業進行項目合作,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而且可以得到一些資助,同時也鼓勵相關企業捐贈一些所需的硬件設施。
5.2.2 搭建在線交流平臺
搭建線上交流平臺,增多溝通交流的渠道和機會。我們可以將創客空間網頁嵌入到學校圖書館首頁上,方便用戶之間及時溝通的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學校師生的關注。圖書館不僅僅只需要在線下提供創作空間,還需要有在線論壇這樣形式的線上虛擬空間。這樣用戶可上傳自己的作品與其他用戶交流,有助于別人及時提出相關的建議。通過這樣不斷的互動交流,讓創作者受到啟發,進行改進,使作品更加完善。
5.2.3 積極宣傳創客文化
積極宣傳創客文化,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圖書館或者院系可經常舉辦一些創客文化交流活動來宣傳創客文化,從思想層面潛移默化地改變傳統的學習觀念。圖書館可以通過展示各種創意產品、3D打印機、自己制作的視頻,自己開發的移動應用程序等來顯示創客的魅力,讓用戶們接觸先進高端的技術,從而吸引更多感興趣的人,慢慢將創客文化根植到學習生活中去。
5.2.4 開展技術培訓與指導活動
圖書館可以在每周進行一次技術培訓,例如普及開源程序代碼、3D建模軟件、數據處理分析軟件等知識,讓新用戶對其硬軟件技術操作步驟進行了解,對有問題的用戶可以進行指導。同時圖書館也可以招募信息管理專業的學生志愿者,負責創客空間的相關工作,節省開支成本的同時,不僅培養了學生主動創新的意識以及動手能力,而且自己手有余香,為和自己一樣的愛好者們提供了更好的服務,從而建立起一支優秀的創客隊伍。
5.2.5 建立社團型創客空間
高校建立創客空間相對來說各個方面都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也可建立信息管理社團型創客空間,就是將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聚集在一起,用戶們需要自我治理,共享資源、工具以及知識來進行個人創作,通過使用開源軟件等技術對數據進行不同角度的剖析,找出人們新的需求點,從而產生新的創意。指導方面可以邀請專業老師或者有經驗的學長學姐們來幫忙指導。在這個空間,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介紹自己的想做的項目,然后經過交流討論,自愿組成一個團隊來完成項目的創作。
6 結束語
創新就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在大數據時代的環境下,創客運動的發展當然離不開大數據技術。大數據的價值就是在于通過研究、分析數據找到精準點,創作出新產品或作品,追求小而美的模式。創客所研究出的項目也是個性化、小批量,這兩點不謀而合。由此看出,創客運動的發展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就國內的創客運動情況而言,發展勢頭迅猛的創客空間屬于綜合性的平臺,如何趨向專業化值得我們不斷探索。所以我們還需要積極不斷地吸收國外的經驗和先進技術,同時就國內信息管理專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從而推動其創客運動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婀娜,李銀鴿.清華有一群懂技術、愛藝術、好搗鼓的學生創客科技動手派[N].人民日報,2014-08-26.
[2]李凌,王頡.“創客”:柔軟地改變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4-09-23.
[3]徐思彥,李正風.公眾參與創新的社會網絡:創客運動與創客空間[J].科學學研究,2014,(12):1789-1796.
[4]陶蕾.創客空間-創客運動下的圖書館新模式探索及規劃研究[J].現代情報,2014,(2):52-57.
[5]羅博,吳鋼.創客空間:圖書館新業態發展實踐與啟示[J].情報資料工作,2014,(1):96-100.
[6]孔祥輝,孫成江.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3,(21):85-88.
[7]宋剛.Fab Lab創新模式及其啟示[J].科學管理研究,2008,26(6):1-4.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b)-0234-04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大學生成為最具創業活力和潛力的群體。但是在雙創環境不斷優化的同時,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仍缺少與市場有效融合的機制和平臺[1]。高校“眾創空間”的構建,為大學生打造了全方位創業支撐平臺,將創新創業理念與實踐融入培養全過程,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2],創客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提高。因此雙創環境下推動高校“眾創空間”的發展,有利于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實現通過政策引導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目的。
高校眾創空間戰略的有效實施,需要對眾創空間內在規律有深入的理論認識。目前學界和業界等部門都對眾創空間的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對高校“眾創空間”促進創新創業的內在機制與功能規律在理論上的解釋不多,也間接影響了對實踐的指引。該文從生態系統視閾出發探究這種新型的創業組織發展規律和功能機制,對充分利用高校優勢資源、提升眾創空間運行質量提供一些借鑒。
1 高校“眾創空間”創業生態系統內涵
1.1 高校眾創空間創業生態系統概念與特征
眾創空間是順應網絡時代創新創業特點和需求,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的統稱。這類平臺為創業者提供了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是眾多創業活動在特定地理空間的集聚所形成的復雜創業生態系統。創業生態系統的概念是Katharine Dunn 在2005年提出的,她認為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業教育和培訓,應形成數十個項目和中心共同在校園內培養創業精神中的“創業生態系統”[3]。
眾創空間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各個組成部分就像生物有機體參與自然生態系統一樣,是系統有機體的一部分[4]。空間內各子系統之間不斷地進行價值的交換和信息的傳遞,形成共同生存、協同進化的生態關系,其與自然生態系統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眾創空間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相似性見表1。
從上述理論闡釋中推演眾創空間的生態性質,可以看出,眾創空間內的創客數量眾多、角色多元,創業資源與服務具有豐富的生態多樣性,創客與各種創業資源主體等之間形成縱橫交錯的創業生態網絡,而且不同層次的眾創空間相互嵌套,空間內的創業生態動態演化,因此具有鮮明的生態系統屬性。由此將眾創空間視作創業生態系統,是基于生態學隱喻所刻畫的一種創業組織新范式[5-6]。高校眾創空間是設在高校內的空間,其職能與社會眾創空間無本質區別,只是進駐企業限定為在空間注冊的大學生為主體的企業。因此高校“眾創空間”也具有生態系統屬性。在這個系統中,由大學生創客、資金提供者、社會中介機構和高校行政部門等主體構成彼此關聯、相互作用的統一體,共同踐行創新創業全過程。高校眾創空間創業生態系統可以定義為,在眾創空間內,創業受教主體大學生與各生態元素之間通過知識傳遞、理念交換、制度保障等活動所形成的相互共存,相互促進的有機統一體。
1.2 高校眾創空間創業生態系統結構
從創業生態系統的視角去剖析高校眾創空間系統結構,存在著眾創精神、創客生態圈、資源生態圈、基礎平臺與政策四個維度。高校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結構受這些維度要素的影響,在各維度要素的邏輯關聯和作用下,系統不斷進行信息傳遞、能量流動、知識交流、創新擴散等活動,形成具有自組織效應的創業生態系統結構。
1.2.1 眾創精神
高校眾創空間首先要有獨具個性的文化特質――眾創精神,眾創精神本質上包括:(1)創業夢想,某些創業項目或新的商業創意可能極具前瞻性甚至顛覆性;(2)合作共生,在創業夢想引領下,創業主體采用開放式的合作創新,尋求資源互補、分工協作與價值共享,協同共生;(3)個性化的行為符號,眾創空間能夠激發和包容創客獨特的創業行為方式,具有個性化特征。這些內容凝聚成高校眾創精神的實際內涵。
1.2.2 創客生態圈
高校眾創空間中的創客角色多元、種類豐富,主要包括眾多大學生創業者、教師身份的科技人才創業者。這些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學歷的人員,通過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創意,分享經驗交流與信息溝通,形成廣泛而縱橫交錯的聯結,這種聯結對大學生創客具有強大的學習與教育功能。基于共同的創業夢想與價值追求所形成的人際信任,構成高校創業空間的創客生態圈。
1.2.3 資源生態圈
創新背景下高校功能從教學科研延伸到開發、研究、成果轉化、服務等多種功能,具有產、學、研、科、工、貿多種經濟組織并存的優勢,這一優勢也會潛移默化到高校眾創空間中,所以高校眾創空間的創業資源極其廣泛,可以提供包括創業知識、創業培交流、創業導師深度指導、軟硬件技術、培訓和創業項目推介服務等全方位的資源。資源生態圈為大學生創客開拓了廣泛而豐富的商業視野,提供了市場信息和創業經驗。
1.2.4 基礎平臺與政策
高校眾創空間建立在基礎設施提供、配套服務以及運營管理的一系列職能之上,由此形成創業生態系統支持平臺。同時政府對高校創業空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政府參與方式逐步市場化,財政投入更多采取投資引導基金、眾創空間認定基金撥付等市場化運作方式,高校眾創空間管理機構也主導制定了一系列空間管理制度。這種基礎平臺與政策的結合,成為眾創空間創業活力與運營秩序的有力保證。
2.3.1 高校眾創空間內部集成協同
高校眾創空間可以集成高校的學術資源、專業設備資源。高校“眾創空間”的構建,打破了院系界限,形成跨學科交流氛圍,推進了學科專業間的協同。同時利用圖書館、實驗室、加工車間等實體空間構建低成本開放式的眾創空間,直接推動了產學研相結合。實質性的創業資源、功能集成包括:高校的信息、技術、人才等軟件條件和網絡設備、圖書資料、資金、管理能力等硬件條件;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專門機構;大學生企業孵化器等。通過整合這些資源,為進入高校眾創空間的項目和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既為高校大學生運用日常所學的技術知識、提高自身的創業能力提供了條件,也為將來真正創業積累了實踐經驗。
2.3.2 高校眾創空間外部校企協同
高校眾創空間需借助企業力量形成協同互動的長效機制。通過校企協同,吸收和嫁接社會眾創空間的資源整合、全鏈條創業服務、市場化管理功能。在眾創空間平臺中設置企業席位,承擔資源配置等任務;探索企業與高校的共贏面,拓寬合作渠道,通過技術、項目、人才等多種合作模式,增進眾創空間內校企創新人才培養的合作力度;對參與校企協同項目的師生給予及時激勵,引進業界創業導師全程指導,充分運用校友資源,構建完善的生態體系。
2.4 孵化能力提升機制
孵化能力提升機制是建立在前三個機制良好運行的基礎之上的,高校眾創空間要從法律法務、政策服鍘⑼蹲嗜謐省⑹諧乒恪⒉品營銷、社群管理等各方面提供孵化功能,才能助力高校眾創空間目標愿景的實現。因此也成為眾創空間全過程服務的關鍵機制。
高校眾創空間的孵化能力提升機制是有路徑的。首先,高校眾創空間提供物理空間、配套設施和創業扶持,組織創業團隊入駐,或整合學生中的優秀科技創業成果給予資助和孵化,通過提供創業場地、完善配套設施、協辦工商稅務登記、組織創新創業大賽、開展創業知識培訓以及創業咨詢輔導等方式,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使學生能夠在自己開辦的實體公司中總結提煉創業心得,切實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是孵化能力機制的基本標準。其次,為提升孵化能力,注重吸引師生合作型創業團隊進駐眾創空間。師生合作創業項目的一大特點是,創業項目具有主導領域,每個項目都是基于導師的研究方向,在不同產業鏈閉環中的各個環節及全品類設計,師生創業團隊以服務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對外轉讓、合作轉化、作價入股、自主創業等形式孵化科技成果,可以降低孵化難度,推動商業生態鏈的完整開發和建設。第三,眾創空間依托高校的技術資源優勢,將擁有的高科技項目進行包裝與孵化轉化,為創業大學生提供了一種將科技成果付諸實踐的機會和場所,可以促進更多的創新創業項目產生,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總之,孵化能力的提升機制,不能僅局限對創業項目提供創業孵化場地和基本運行設施,應使高校眾創空間真正成為產業技術創新的源泉,以降低創業風險,為走向真正創業開拓寬廣道路作為提升機制的判斷標準。
以上以眾創精神培育為出發點,通過培育創業者良好的創業知識、意識以及技能等,凝練創業項目,形成較高層面的創業素質,構成機制的起點,功效向整個體系下方輻射。然后再從左側出發,采取“網絡”這種自組織和無邊界的中間型組織形式,通過創客―創客―資源縱橫向網絡聯結,形成創業網絡嵌套機制;圖中間的模塊為集成服務基礎平臺,來自于創業網絡組織方式提供的資源,與空間發展的各項扶持政策,形成集成服務基礎平臺,發揮與校內外異質資源整合與全鏈條服務功能,即創業異質協同機制。最后,三個機制良好運行,融合一體,彼此之間相互影響,使孵化能力提升,共同支撐創業實效。
參考文獻
[1] 王濤.高校眾創空間的發展定位與建設路徑探微[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9):41-43.
[2] 任丹,何震.創新創業教育視閾下高校“眾創空間”的構建[J].傳媒與教育,2016(1):134-137.
[3] Dunn,k.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J]. Technology Review,2005(9):115-117.
[4] 王珊.基于自組織理論的網絡社會生態系統演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
[5] MUHAMMAD R K.Mapping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of Saudi Arabia[J].World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3,9(1):28-54.
[6] RON A,RAHUL K.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 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3):306-333.
[7] 梁春生.房地產企業融資生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8] 陳夙.眾創空間創業生態系統:特征、結構、機制與策略[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5(11):35-43.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6)10-0066-03
1背景
近日,文化部等4部委的《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若干意見的通知》已由國務院轉發,就圖書館如何開展文創產品的開發工作給出了指導意見,對充分挖掘館藏資源,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將會極大地促進圖書館文創工作的發展。這也要求圖書館集思廣益,努力開發出更多更好的文創項目。文創產品是指源自文化的產品設計思路,通過文化器物自身涵蓋的豐富文化底蘊,加以整合、分析、設計、重構后,形成符合現代生活信息的形式,并探求產品使用后其對人們精神文明的提升與滿足[1]。文創產品是圖書館文創產業的基礎,能起到延伸圖書館服務職能的作用[2]。因此,圖書館文創產品的開發需要緊緊結合圖書館品牌、館藏文獻信息資源、資深圖書館員業務技能等要素,根據市場消費的需要,研發質量上乘的適合不同類型用戶的產品,更好地服務于圖書館的工作。
2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項目
2.1館藏資源開發
2.1.1館藏資料整理。圖書館文創工作的實質是深入發掘館藏資源,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傳統文明。因此,文創工作首先要充分利用館藏資源。如:國圖下屬單位“國家典籍博物院”,其主要文創產品就是古籍資料整理,包括典藏與出版社合作出版中華醫藏,充分發掘館藏;珍貴館藏的禮品制作;充分發揮專業技能,開發古籍修復方面的設備研發[3]。這些項目都是將館藏資源加以整理、發掘,從而創造出新的館藏資源衍生品。
2.1.2可以借助互聯網+模式,大力加強館藏的數字化建設。館藏數字化不僅包括館藏數字資源,還包括它的存儲、管理服務系統。為更好地服務于讀者,充分發揮館藏的作用,圖書館可以將館藏資源特別是古籍、地方文獻類資源整理、分類,將其數字化,并且圍繞文獻內容開發一系列文創產品。
2.1.3利用館藏資源及業務技能進行深度開發。如:利用古籍修復人員的業務技能開辦業務培訓,增強修復能力,培養技能人才,可以在社會上的裝幀修復市場尋找商機。又如:繪本閱讀的延伸服務,可以在讀者閱讀的基礎上開辦興趣培訓班及學習輔導班。武漢圖書館成立的武漢圖書館文化藝術培訓中心,其學員按年齡層次、特征劃分,主要分為對初高中生的語數外等文化課進行的課外輔導、在崗人員的職業技能、外語及計算機等方面的培訓、針對室內裝潢、注冊會計師、教師資格、影視動漫等職業培訓班[4]。
2.1.4開展文化旅游。結合館藏優勢,圖書館可以選用不同方式來開發文化旅游。作為旅游行程的一部分,可以在圖書館設立地方文化資料室;在景點開辦館藏宣傳點,介紹景點文化;公共圖書館擁有大量的閱讀空間,可以供游客休息和閱覽;創辦特色的文化休閑旅行社,吸引高品質游客參與文化休閑游,打造一條獨特的文化之旅。圖書館通過挖掘、整合和建設數字化旅游文獻資源,提供給旅游行業及用戶,既讓顯性知識得以增值,也讓隱性知識得以挖掘,實現了知識的傳播價值[5]。特別是針對各地都有圖書館的獨特優勢,可以建立圖書館文化旅游地區聯盟,針對品質游客開展特色文化旅游業務聯網服務,會有力地促進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
2.2業務模式創新與流程的軟件開發
2.2.1利用科技力量實現圖書館文創產品的開發是各試點單位實現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結合創新服務模式,同時開發相應的管理流通軟件,如APP開發、微信服務等產品,創新服務模式,并形成相應軟件產品。創意離不開技術支撐,近年來圖書館在空間模式重構、框架模式搭建、技術資源整合、項目活動策劃等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均從不同角度詮釋了圖書館創意服務的巨大潛力[6]。特別是互聯網+為圖書館的文創服務提供了充足空間與無限可能,圖書館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結合創新服務模式,開發相應產品,既有利地幫助兄弟館開展創新服務,又獲得相應的經濟效益。
2.2.2圖書館工作模式的創新是開發文創產品的重要來源方式。如:“大杭州中心館―總分館”模式的創新服務,以杭州圖書館為中心,區縣(市)圖書館街道、社區三級圖書館為總分館,統一調配文獻資源,統一服務標準,運行效果大幅提升[7]]。這種工作模式的創新使原有配套的圖書館管理系統的功能需要加以改進升級,因此也給文創工作創造了機會。圖書館可以利用業務優勢結合科技力量,開發適合新的工作模式的文創產品。
2.2.3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ILAS)是深圳圖書館利用自身的業務技能與社會力量有機結合開發出來的軟件產品,是為信息的數字化提供服務的優質工具。從某種意義上講,除了館藏開發、工作模式及相應軟件、設備與創新是圖書館文創工作的重點,ILAS應屬典型文創產品。又如:河南省圖書館采用互聯網+思維,利用大數據分析,將圖書館采訪工作流程的書目收集、整理、分類、剔除、書目排序等工序,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自動采訪功能,研發出一套圖書館智能采訪管理系統,能夠減輕采訪人員的工作強度,節省時間,提升工作效率及館藏質量。該系統還可以完成館配各項數據分析、他館館配對比、電子書紙電同步、院系專家及讀者薦購、館配商管理等服務功能,將科技力量與圖書館業務智能完美地結合起來,并形成新的文創產品。
田利: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項目的構想*2.3圖書館出版服務與開發
在20世紀早期,商務印書館與它所創辦的東方圖書館通過出書、藏書相輔相成成為館社一體化的典范,是圖書館出版的雛形。另外,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依托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所擁有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對館藏資源重新發掘并加以整理出版,也成為館社一體模式的典型。目前,很多圖書館已經將服務領域擴大到學術界,相當于承擔了學術出版的工作,圖書館出版也會成為一種新型的文創開發產品[8]。
2.3.1自出版。自出版是指作者在沒有第三方出版商介入的情況下,利用電子圖書平臺自主出版圖書或多媒體產品,也稱為“原生電子書”[9]。圖書館自出版服務是指圖書館為作者在自出版的過程中所提供的服務。圖書館自出版服務涉及知識產權問題、書號問題、質量掌控問題、讀者使用問題、營銷問題等\[10\]。自出版雖然能夠獲得更多的報酬,但同時也意味著要經歷圖書出版的所有過程。而圖書館自出版服務是為了讓作者能夠專心寫作,幫助其完成除了寫作之外的其他出版工作。
2.3.2開放存取(Open Access,簡稱OA)出版。其方式包括建立開放存取資源的導航或整合平臺如南開大學圖書館的開放獲取資源導航、開放存取知識庫出版如北京大學期刊網與清華大學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期刊出版如《知識管理論壇》、資助開放存取出版如高能物理期刊開放出版計劃(Sponsoring Consortium for Open Access Publishing in Particle Physics,簡稱SCOAP3)、指導開放存取出版如清華大學機構庫的開放存取政策等\[11\],為文創工作參與圖書館出版服務與開發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2.4圖書館的創客空間服務
創客空間與圖書館具有內在的戰略相關性,能夠促進圖書館功能轉型與角色重塑。圖書館發展創客空間應該踐行堅持公益、體現平等、量力而行和旨在創新教育等原則\[12\]。圖書館創客空間的規劃與實施策略主要包括空間選址與設計、經費預算與管理、政策法規與協議、館員與用戶培訓、安全防范與教育、活動策劃與組織、外聯活動與伙伴關系、宣傳推廣與營銷以及效果反饋與評估\[13\]。
目前國家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等不少圖書館都開展有創客空間服務,如:上海圖書館的“創新空間”頗有特色,通過“閱讀區域”“IC共享空間”“創意設計展覽空間”“專利標準服務空間”及“全媒體交流體驗空間”等5大區域的配合,培養創客動手精神,拓展了服務領域。圖書館通過開辦創客空間,除了原有的公益服務功能外,更主要的是可以發揮創客空間為文創工作服務的作用,由僅提供平臺服務轉變為積極參與,盡快融入創客空間的工作氛圍,體驗真正市場環境下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了解經濟實體的發展狀況,并通過有計劃地引進科技型公司、藝術設計公司、文化傳播公司等未來與文創開發有關聯的經濟實體,在創客空間中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讓圖書館的文創開發水平盡快提高。
2.5館藏、讀者信息數據發掘分析與智庫服務
圖書館通過數據分析發掘,可以詳細了解館藏借閱種類分布,通過對讀者群體類型以及讀者借閱行為分析,總結資源購買規律,便于科學采購。其分析結果也有助于出版發行部門的內容整合、選題研究、營銷方向。這種分析系統可以使圖書館優化館藏資源結構,合理安排資金,也可以向發行部門提供分析數據,創造文創的經濟價值。在智庫服務方面,國家圖書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在智庫服務方面走在了前列。中國國家圖書館下設的立法決策服務部,被稱為隱形的國家智庫\[14\],后發展為國家圖書館立法決策服務平臺,已經成為成功的圖書館智庫案例。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通過建立科研成果數據庫和社會調查數據庫,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和廣泛的收集獲取渠道,結合各方面需求,為國家、企事業單位的發展規劃、各類項目提供智庫服務,以利于科學決策。2014年,該館承擔了廣東省佛山市“知識定制服務打造知識城市”的調研課題,為其提出了針對性的政策制定方案,有效地促進了資源與地方文化發展的深度融合\[15\]。圖書館智庫服務采用的人才模式是由行政人員、圖書館員、知名學者組成,其中行政人員和館員作為專業化的輔助人員,知名學者為智庫研究團隊核心,作為常駐研究員。智庫服務主要為圖書館文創工作發展提供政策咨詢;以智庫產品和智庫人才輸出為目標,搭建圖書館新型文創工作交流平臺;為國家和地區科技政策發展提供建設性方案等\[16\]。由此可以看出,圖書館文創工作若能提供智庫服務,不僅能夠收獲經濟效益,而且提高了圖書館的服務層次,真正利用了圖書館資源,發揮了圖書館文創人員的聰明才智,也體現了文創工作的重大意義。
2.6建立全國文創工作資源共享平臺
資源共享平臺是信息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信息的系統性、連續性、完整性等獨特的資源優勢可以成為較大的競爭優勢。各級圖書館館藏各具特色、種類繁多,文創工作需要建立統一的資源共享平臺,才能使館藏資源互通有無。通過平臺可以了解各館館藏特點及品種、種類,以便開發個性或共性產品,同時可以在全國建立銷售網絡系統,便于產品快速占領市場,使平臺共享的各試點單位合作共贏、共鑄輝煌。
3結語
圖書館文創工作是圖書館服務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其運行經營在很大程度上將受到圖書館事業體制的制約與影響。一方面要求圖書館文創工作在推進文創產品開發的同時,也要注重優秀的文創專業人才的培養\[17\],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從開發、設計、經營、管理等方面打造一支全面適應市場化的人才隊伍,從而實現文創產品和圖書館整體事業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另一方面圖書館需要平衡好免費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與文創產品開發的關系,只有在做好圖書館基本服務的前提下,才可以研發眾多的文創產品項目,才能符合《意見》的精神要求,為圖書館延伸服務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姜玲,王麗齡.文化創意產業集聚效益分析:以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為例[J].中國軟科學,2016(4):176-183.
[2]張紫馨.博物館文創實踐:首博文創開發與思考[J].首都博物館論叢,2013(27):144-152.
[3]周淵.讓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N].文匯報,2016-07-10(001).
[4]鄧攀.發展優質文化產業之路:以武漢圖書館文化藝術培訓中心的發展為例[J].圖書與檔案,2008(24):604-605.
[5]鄭紅京.區域文化發展背景下的圖書館旅游信息資源數字化管理與優化研究[J].圖書館,2015(8):90-93.
[6]梁亮,馮繼強.城鄉統籌的中心館――總分館模式研究:以杭州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