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7 05:05: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單個事件研判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數據源
數據源是指由公安交通管理綜合平臺、交通指揮平臺及機動車緝查布控平臺等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采集匯總的交通管理大數據。
1.2數據倉
庫數據倉庫是為各級交通管理決策制定過程提供支持的所有類型數據的戰略集合,是在整合多個交通管理數據源的基礎上形成的單個數據存儲,出于分析性報告和決策支持目的而創建。數據倉庫包括明細層和輕度匯總層兩個層面。其中,明細層基于數據源、采用鏡像復制和增量同步技術建立;輕度匯總層在明細層基礎上,參照研判分析實際需求,對數據進行抽取、轉換、清洗后建立。
1.3數據集市
數據集市是根據不同專業用戶群體在分析、內容、表現及易用性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從數據倉庫歷史數據中抽取的一個針對性數據子集,用以滿足特定部門、團隊、客戶或應用程序分析和報告需求。
1.4數據應用
在數據倉庫或數據集市基礎上,采用聚類、關聯分析、時序分析、分類、值預測等挖掘技術,有效提取交通管理大數據中固有的、以前未知的潛在有效信息,并進行多維度、個性化集成、查詢和展現。
1.5數據管理
對數據處理流程、數據質量檢查及元數據進行有效管理,確保數據研判分析工作順利開展。
2、數據流向及處理來源
豐富、內容完整、及時準確的信息資源是有效開展分析研判的必要基礎。因此,分析研判系統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收集匯總信息應用所需的各類來源數據,通過數據整合處理形成分析研判分析數據庫。
2.1數據流向
公安內部綜合應用平臺所采集形成、開展信息工作所需的業務信息,包括各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采集形成的數據,如駕駛人管理、機動車登記、違法處理、事故處理、交警隊信息平臺、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等業務信息和異常業務預警信息。緝查布控系統產生車輛通行信息及主干公路監控數據在部級平臺中直接獲取;氣象信息等跨行業數據通過互聯網服務接口獲取,并通過邊界接入平臺或人工方式轉入公安網。
(1)綜合應用平臺、主干公路監控數據通過數據采集器按分類寫入數據倉庫與分布式文件系統。
(2)氣象信息通過程序調用數據訪問接口寫入數據倉庫。
(3)分布式文件系統通過批處理的形式,將數據清洗轉換后寫入數據倉庫。
(4)數據倉庫采用實時復制技術,按方案將數據復制至內存數據庫。
(5)內存數據庫為COGNOS、SPSS分析平臺提供分析數據來源。
(6)內存數據庫、分布式文件系統同時為數據檢索分析平臺提供數據。
2.2數據整合處理流程
數據整合處理時以ETL工具為核心,包括數據抽取、過濾清洗、轉換、整合加工等功能的數據提取處理工具,主要用于按照預先設計的數據抽取整合處理方案,執行從各種數據來源上提取新鮮數據、比對數據進行清洗、轉換、傳輸、整合加工,并裝載數據到目標數據庫、記錄問題數據、記錄處理日志等一系列數據加工處理工作過程。數據整合處理過程應具有較好的可監控、可維護能力,可支持處理任務的安排調度管理,并可接受信息資源管理應用的運行監測。業務信息綜合分析研判系統建設中,數據整合處理主要用于將各種來源數據經抽取整合處理進入信息綜合數據庫群,并可用于根據專題應用建設需求,將分析數據庫中已有的相關數據進行抽取整合處理,形成數據集市數據。數據整合處理所執行的數據抽取整合處理方案應根據應用的需求,利用信息資源管理應用上的信息資源注冊信息、標準信息、結合相關數據的特點及有關信息化標準規范進行定制設計。分析數據庫建設中用于實現數據抽取整合工作的工具主要需要負責從源業務數據庫提取新鮮數據、對數據進行清洗、轉換、數據傳輸、數據裝載、問題數據記錄、轉換日志記錄,錯誤處理與異常日志記錄等工作。
(1)數據抽取和標準代碼庫創建:產生的數據是轉儲數據和標準代碼庫。
(2)數據清洗:對轉儲的業務數據,根據定義的數據清洗規則進行清洗。產生的數據是問題數據庫。
(3)數據轉換:定義好數據轉換的規則,對經過第一步清洗的數據,進行轉換。產生的數據是經過轉換的數據。
(4)數據集成:對轉換完成的數據去查找關聯,同時把數據按照要素和層次進行組織。
(5)數據裝載:把完成前面步驟的數據裝載到分析數據庫中。
(6)數據校驗:對完成整合的綜合數據通過校驗器定義好校驗規則進行數據校驗,找出第二批的問題數據,使得數據的質量進一步提高。
3、關鍵技術研判平臺
總體功能包括數據處理、數據管理、統計研判、挖掘研判、多維度展現、應用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其中數據處理、數據管理、多維度展現作為基礎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這關系到平臺建設的可行性及可用性。
3.1數據處理包括數據鏡像復制、數據抽取/清洗/加載、數據建模等功能。
(1)數據鏡像復制
通過全庫鏡像及增量數據同步,將各數據源數據加載至數據倉庫明細層。
(2)據抽取/清洗/轉換/加載
將分布、異構的多個交通管理數據源中的數據抽取到臨時中間層后進行清洗、轉換、集成,最后加載到數據倉庫或數據集市中,成為聯機分析處理、數據挖掘的基礎。
(3)數據建模
數據挖掘建模是指為特定的交通管理數據挖掘目的,做出一些重要簡化和假設,運用適當的數據挖掘工具獲得模型,然后利用該模型來解釋特定現象的現實形態,并預測對象的未來狀況,提供處理對象的優化決策和控制。數據挖掘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數據特征、建立和檢驗模型,利用適合的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連續過程。建模是數據挖掘工作的核心環節,數據挖掘中具體使用哪一種算法建模,取決于數據集市的特征和需要實現的目標,在應用中,往往是對多種建模方法的比較和綜合。
3.2數據管理包括數據質量管理、數據處理流程管理、元數據管理。
(1)數據質量管理
通過探查數據內容、結構和異常,建立數據質量度量并明確目標,設計和實施數據質量業務規則、檢查異常并完善規則等,消除數據中存在的重復屬性、錯誤的值、錯誤的數據依賴、錯誤的計算、錯誤的范圍、缺少數據、缺乏引用完整性、稀少的實體解釋、多種數據源中缺乏數據對應、主鍵重復、源數據和目標缺乏同步、沒有理由的關聯、違反規則、不標準的格式等質量問題,切實提高數據真實性、完備性、自洽性。
(2)數據處理流程管理
數據處理對數據(包括數值的和非數值的)進行分析和加工的技術過程。數據處理包括數據采集、存儲、檢索、加工、變換和傳輸等過程。數據處理流程管理是指對數據處理過程進行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確保數據處理工作高效性。
(3)元數據管理
采用集中管理方式,對技術元數據和業務元數據進行管理。技術元數據主要用來描述數據實體和數據處理過程中的技術細節和處理規則。如表結構、ETL映射關系等,技術元數據使用人員包括技術人員。業務元數據主要是對數據實體和數據處理的業務化描述,包括業務規則、業務術語、統計口徑、信息分類等。如KPI定義和報表統計規則等,業務元數據使用人員包括業務人員、決策領導等。
3.3多維度展現包括即席查詢、專業報表、多維分析、事件處理和門戶整合等。
(1)即席查詢
提供自助式即席查詢功能,用戶可以基于業務邏輯、按照個性化需要通過鼠標拖拽的方式查詢自己關心的內容,設置查詢條件,設置過濾,定義格式,套用模版,提高個性化信息查詢速度。
(2)專業報表
提供專業報表功能。報表支持多頁設計,支持多查詢,每個查詢支持多數據源。報表的制作、、共享、權限控制等采用純瀏覽器方式。用戶只需要在瀏覽器中通過簡單的鼠標拖拽、屬性設置等操作就能進行各種報表的制作,如列表、交叉表、圖表、儀表盤報表、KPI報表、復雜嵌套表頭的非平衡報表等。
(3)多維分析
提供多維立方體和關系型數據庫多維分析功能(MOLAP和ROLAP)。用戶在Web界面中通過簡單的鼠標拖拽等操作,就可以進行各種OLAP分析,如上鉆、下鉆、切片、旋轉、切塊等,同時支持用戶進行混合粒度的分析,支持用戶自定義子集,支持混合維度的分析,支持多維立方體之間的相互鉆取,多維立方體和關系型數據庫之間的鉆取,能夠使用用戶從宏觀到微觀的決策思路和過程。
(4)事件處理
提供系統自動監控和管理管理功能,并通過門戶新聞等方式通知和提醒用戶,能夠自動啟動業務處理,觸發各種任務的執行,如報表執行、新聞、數據庫刷新、系統備份等。
(5)門戶整合
提供將后臺分散的應用和信息在用戶界面上的整合功能,使用戶得到統一的入口。同時用戶可以方便地進行個性化定制,形成自己的門戶界面。
一、議題管理導入的動因分析
動因之一:監管實踐的總結。近10多年來的監管實踐證實,慈溪工商部門一直處在市場整頓的“風口浪尖”,僅大的事件就有:1995年,減壓閥產品質量問題被省政府確定為22個重點區域34個重點行業之一:2001年,軸承假冒問題被列為全省整規重點;2005年,假冒火花塞,引起國務院領導關注,吳儀副總理批示要求嚴查;2007年,網絡配件事件又成為中國品保委重點關注對象等。上述事件處置中,工商無一例外重任在肩,也是沖鋒在前、攻堅克難。雖經多方努力、協同作戰,基本上都得到了妥善處理,社會評價卻不高。同時,在當今行政供給能力相對有限的條件下,政府、企業、社會公眾等多元化需求傾向明顯,工商要履職到位,就必須革新這種被動整治、疲于應付的做法,務必對監管對象進行輕重緩急排序,走出“頭痛醫頭,腳痛治腳”的管理困境。這是議題管理導入的歷史背景,
動因之二:慈溪產業的特質使然。近30年來長期發展積淀,特色產業主導下的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群成為慈溪經濟一大“品牌”,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家電、紡織服裝、化纖、軸承等塊狀行業30個,個體私營企業65000多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69.17億元。通過產業細分卻發現,慈溪產業基本處于全球或全國同類產品價值鏈的下游、價值曲線的底部,相對于高附加值的攝計、品牌、營銷,生產加工投入大卻附加值低、缺乏長遠規劃且研發投入不足直接導致行業競爭能力弱小,“模仿”便一度成為慈溪塊狀經濟的主色調、主旋律,行業性、普遍性、地域性的產品質量和商標侵權“危機”事件頻發。工商部門作為商標監管執法的主要職能部門,面對轄區經濟特色和現有監管體制,就必須積極行政,努力實現從簡單、專項低水平重復執法轉向綜合監管、事前預防、主動服務。這是議題管理實施的產業背景。
動因之三:工商資源整合的結晶。合理、科學設定議題是議題管理的前提和基礎。無論是2007年度7大重點行業的選定,還是2008年6大重點行業、2大市場的設定都是工商現有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原生性數據和繼發性數據綜合分析的結果。工商現有的登記數據提供了特定行業甚至產業的整體規模和區域分布狀況:監管數據提供了特定行業生產經營的動態情況和發展趨勢:案件查處數據提供了特定行業違法集中度、受國內外知識產權機構及權利人的關注度:12315申訴舉報數據提供了特定行業的產品質量狀況、誠信經營水平等。在數據分析和行業整體評估基礎上,確定可能會引發普遍性、行業性問題的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隨之列為“議題”。上述“議題”隨著整頓深入和行業規范程度實行動態管理。這是議題管理實施的技術背景。
動因之四:工商監管求變的探索。2007年以來,國家工商總局相繼提出的“四個統一”、“四化”戰略目標,要求各級工商機關走創新監管機制之路,實現“監管領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監管方式南粗放向精細轉變,監管方法南突擊性、專項性治理向日常規范監管轉變,監管手段南傳統向現代化轉變,從而,構建長效監管機制”。同時,地方政府也要求工商在加強監管執法的同時,更要增強監管的針對性、長效性,積極服務企業發展壯大助推地方經濟有序發展,這正成為了議題管理實施的制度和政策背景。議題管理的初步實踐――從被動整治轉向主動服務、從單一處置轉向綜合運籌,從無限低效管理轉向有限高效管理――基本符合這一要求,也探索了商標專用權保護變革路徑。
二、議題管理的內核
議題管理源于企業管理,發展在公共管理,是因公共服務環境而生的管理哲學。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方式,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單個問題處理,也不同于事后為主的危機處理,而是一種全面、系統、互動式的管理過程,它包含了從認知到回應、公關,再到反饋的完整步驟。以商標專用權保護為例,議題管理的內核是深挖工商現有信息數據資源并綜合利用,提高監管執法的精準度,加強對市場秩序的可控度,牢牢把握市場監管執法的“話語權”,真正實現以監管促發展的宗旨。它具體包括:
第一,議題認知:蘊含事前防范的前瞻理念,即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議題認知主要是指力圖對“潛伏危機”進行識別、研判,發揮有效偵測市場環境的功能,使危機在潛伏期就能被有效鎖定。如通過對歷史數據和產業發展趨勢分析、研判,火花塞、軸承、洗衣機、電熨斗等4個行業被列為2007年“議題”,2008年又調整為鞋服、制筆、洗衣機、飲水機、服裝、冰箱、網絡配件(電腦耗材)等行業以及勝山布角料服裝市場、工業品市場等2大市場。通過事前引導、整頓規范,有效防止了“危機事件”再次發牛,
第二,議題回應:凸現務實高效的執法能力,即精準打擊、治患于已然。議題回應主要是指對“現實危機”進行有效甄別,對該危機作出精確反應,務實高效處置危機。根據議題可能性識別到現實情況的差異程度,又可細分為順應性回應和調整性回應,順應性回應,根據議題可能性識別所確定的既定方案,聚集力量,有序推進,完成目標;調整性回應,則根據情勢變化,及時調整議題,隨后按計劃實施。如根據國外權利人的集中投訴,慈溪工商將火花塞調整設置為2005年議題。與此同時,一方面綜合運用工商職能,對違法行為進行準確打擊基礎上對該行業進行綜合治理:另一方面與權利人進行“面對面”溝通,及時公開執法情況,既有效處置了“危機”,還有效約束了公司的違規行為。
第三,議題公關:營造良性互動的監管氛圍,即開誠布公、除患于已
然。議題公關主要是指在議題管理中充分運用媒體宣傳、座談溝通、第三方評論等公關手段,正面展示議題回應成效,與核心受眾溝通態度,引導輿論向有利于增強行政執法部門主流話語權的方向發展。如在2007年處置網絡配件事件中,慈溪分局針對中國品保委關于慈溪網絡布線行業假冒侵權投訴,核實投訴內容,結合議題實施情況,及時與投訴人溝通,消除誤解,增進共識,同時又積極對個案進行有效處置,起到了事半功倍、多方共贏的效果。
第四,議題反饋:彰顯永續改進的監管服務導向,即調整充實、城防治患。議題反饋是對議題認知、回應、公關的總結回顧,一方面科學分析行政組織實施中的優劣勢,另一方面整合外部需求信息,不斷改進監管服務手段,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如慈溪分局通過議題管理的初步實踐,提煉了知識產權保護區域性立體保護機制,包括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區域性協調機構、行政執法協作機制、品牌創建機制、打擊預警機制、經營者防范制假售假機制、行政司法雙軌制、執法督查機制等,有效提高了監管服務效能。
三、議題管理對行政執法的啟示
雖然議題管理在慈溪還僅限于商標專用權保護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功,尚需以創新、務實的態度不斷完善和改進。但其作為一種獨特監管執法理念已充分彰顯其生命力,對深化行政執法丁作具有一定的啟示。
一是有必要發揮體制優勢,實現對復雜多變的監管對象有相對準確的整體把握。這既是部門職能到位的前提,也是不斷改進行政執法的基礎。工商監管執法對象的多元化、監管執法內容的多樣性、監管執法環境的復雜性、監管執法隊伍的客觀差異,決定了工商監管執法任務的艱巨性,這也是在責任政府背景下工商主動實現監管執法轉型的難點所在。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追根溯源,唯有充分運用工商恢復建制30年的積淀成果,發揮體制優勢,加強源頭監控,多途徑充實完善工商數據庫,形成對市場主體和市場環境的客觀評價,確定工商監管執法的著眼點和突破點。議題管理模式架構中的“議題”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已充分證實了這一點,議題管理的實踐說明這也是可以做到的。
接種疫苗后致死,是否能“歸咎”于疫苗,如何界定?中疾控免疫規劃中心主任醫師王華慶坦言,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過程”。
“判斷一個疫苗和疾病是否存在關系,除了時間上的關聯之外,還要遵守特異性、關聯強度等原則。”他說,疫苗接種后的疑似異常反應,是指疫苗本身合格、操作過程無問題,但出現了損害的現象。此外還包括多種情況,例如偶合癥、心因性反應,或者是輕微的不良反應等。
他表示,界定是否系接種疫苗致死,需由流行病、臨床醫學、疫苗學、法醫等領域專家共同確定。
他介紹,目前國內對于疫苗不良反應監測是獨立系統。根據世衛組織建議,2005年開始在10個省試點,現已全面鋪開,去年監測數據突破10萬例,“疫苗異常反應發生情況沒有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范圍。”
2.乙肝疫苗接種是否安全可靠
針對公眾對乙肝疫苗接種安全性疑慮,昨天,中國疾控中心公布了乙肝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的數據統計。
據王華慶介紹,2000年至今年12月,接種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疑似異常反應病例已上報188例。其中,最終確定為疫苗異常反應的18例,近年每年有四五例。
他介紹,出現的異常反應主要是過敏性休克、水腫等,這188例病例中,疫苗質量均屬合格,接種過程無問題。
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賈繼東認為,乙肝疫苗是相當安全、成熟的,嚴重異常反應發生率非常低。在國際上,接種乙肝疫苗是沒有任何禁忌癥的;在我國,像急性疾病、嚴重的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發作、神經系統疾病等情況,建議不要接種。“不是接種會加重疾病,只是避免復雜問題的出現。”
賈繼東表示,按照接種乙肝疫苗的規程,新生兒中早產兒、低體重兒等暫時不予接種;如果母親乙肝表面抗原呈陽性,應當作個案分析評估,到底是接種風險大,還是感染風險大。
3.康泰停供會否造成市場短缺
此前深圳康泰公司負責人披露,乙肝疫苗市場份額中,該公司最頂峰時占據60%-70%。暫停康泰乙肝疫苗后,市場空缺如何填補?
“停用是基于保障安全的角度。”李國慶表示,考慮停用康泰乙肝疫苗時,國家食藥監總局已經初步作了評估預判,即停用之后,能否保證乙肝疫苗市場供應。
他介紹,目前國內除康泰公司之外,還有5家企業能生產乙肝疫苗。其中,北京天壇生物是“大戶”,另外還有大連漢信,其他幾家的產量不是很大。“但這主要是受市場的限制,而不是生產能力限制。”
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化監管司司長李國慶認為,這5家企業能釋放較大產能。今年5家企業共有2500萬乙肝疫苗通過批簽發,準予上市銷售。
他說,正考慮給企業發通知,在保障質量前提下,盡可能釋放產能。“一個批次原來可能是幾萬只,現在要擴大到幾十萬,原材料的供應、生產過程等都面臨一定考驗,因此要強調保障安全。我們對企業所在地的監管部門也提出了要求。”
4.為何叫停康泰全部乙肝疫苗
此次藥監部門分兩次“叫停”深圳康泰疫苗,第一次是涉事批次,第二次則是所有批次。這樣的決策方案有何依據?
李國慶解釋,對藥品的停用遵循的一般原則,是控制措施和風險大小相適應。他說,對于一般產品,當臨床上出現與藥品質量相關的不良反應后,如果涉及單個批次,會單獨對一個批次進行控制,停止使用、召回;如果多個批次產品質量不合格,包括質量檢驗和臨床不良反應,則懷疑是系統性問題,要求這個產品所有批次都采取控制措施,包括停用和召回。
此外,如果不是單一產品問題,而可能是生產線出了問題,不管生產多少產品,整條生產線都要停產。
他表示,在湖南報告3例疑似不良反應事件后,基于當時對風險的判斷和審慎評估,作出了暫時停止兩個批號產品使用的措施,涉及湖南、廣東、貴州3個省。這是和當時風險評估相互適應的。
“而深圳再現疑似報告后,風險大大增強了。”他表示,基于風險信號增強,經過衛計委、食藥監總局共同研判,為了保證免疫接種安全,決定停用康泰全部批次的乙肝疫苗。
5.24小時內注射會否提高風險
近日有媒體對新生兒24小時內注射乙肝疫苗的免疫規定提出質疑,認為提高了風險系數、使偶合反應增多。
昨天,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莊輝介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統計,已有181個國家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127個國家要求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占65%。
他解釋,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母嬰傳播、血源傳播和性傳播。其中母嬰是發生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且感染越早,發病比例越高。感染之后,成人95%能自愈,而新生兒90%的概率會變成慢性。
莊輝說,若母親為“雙陽性(兩種抗原均為陽性)”,新生兒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僅有4%不能阻斷病毒。如果24小時之后接種,不能阻斷的幾率將提高至20%。
賈繼東表示,母嬰傳播乙肝病毒大多數是在生產分娩過程中傳播。有數據顯示,在接種乙肝疫苗之后,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率都有所減少。“我們對于計劃免疫的信心應該保持。”
6.進口疫苗國產疫苗哪個更好
針對“打疫苗就要打進口的”說法,昨日,中疾控和國家食藥監局負責人均明確回應,國產疫苗質量并不比進口的差。
王華慶表示,不論是進口疫苗還是國產疫苗,在國內的質量檢定過程是一致的,執行同樣嚴格的控制標準。“尺度是一樣的。”
李國慶表示,這些年疫苗是我國的戰略產業,國務院為此專門印發了國家級疫苗檢測規劃。近年來,疫苗生產能力、水平、新疫苗研發水平都很大提高,像甲流疫苗的率先研制就是一個例子。同時,我國還建立完善了疫苗監管體系和疫苗上市批簽發制度。
“我們疫苗質量標準不低于發達國家疫苗標準的水平。”李國慶介紹,從某些指標來看,國產疫苗甚至是領先的。“基于生物制品的特殊性,我國的標準是非常嚴格的。”
疫苗是如何監管的?
生產規程
目前國內使用的疫苗大概有三種,一種是釀酒酵母的,是康泰和天壇生產的,還有一種是大連漢信的,還有一種是CHO疫苗。我國自己制定了生產規程,對質量標準提出了嚴格要求。
疫苗生產
食藥監部門不僅是對產品是否合格進行檢驗,同時對企業生產行為是否合規進行嚴格的檢查。如果企業生產行為有不符合規范的地方,即使產品檢驗合格也不允許上市。
疫苗上市
我國對于疫苗的上市檢驗執行批簽發制度。每一批疫苗都要經過批簽發,除了企業出廠檢驗之外都要經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批簽發后,才能上市銷售和使用。
疫苗存儲
中圖分類號:F830.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5(2)-0083-04
一、引言
自1825年第一次爆發金融危機以來,頻繁發生且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造成了諸多破壞性影響。據IMF統計,1980-1995年期間大約有65個發展中國家發生過銀行業1危機,而公共部門用于處置銀行業危機的成本約為2500億美元。在至少12起的危機事件中,公共部門的處置成本約占到該國GDP的10%以上。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泰國和韓國的銀行重組成本高達GDP的30%,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則為20%。隨著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的深入和金融業務與工具的創新,金融危機的影響范圍和程度也較以往大幅延伸。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加劇,世界主要經濟體至今尚未從危機的泥潭中擺脫出來。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的直接損失約為35萬億美元。
除巨大的經濟損失,銀行危機也導致全球經濟的嚴重衰退,阻止國民財富向最具生產效率部門的配置,限制了各國貨幣政策運作的空間,增加了貨幣危機發生的概率2。IMF(1998年)調查發現,在作為分析的31個發展中國家樣本中,平均需要三年多的時間才能使其產出增長恢復至危機前水平,產出累計損失平均為12%。在嚴重的貨幣危機中,新興經濟體遭受的損失平均達到實際產出的8%。
二、金融風險早期預警體系理論綜述
正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巨大,因此各國理論界和監管機構均試圖建立適當的風險早期預警模型對其加以預測。Edison(2003)認為早期預警模型體系應包括危機的準確定義和對危機進行有效預測的機制安排。總體上,這些分析都是針對宏觀經濟、金融部門等宏觀審慎指標,然后采用各種分析技術與模型,從而得出分析結果。根據所采用的方法途徑不同,國外對于早期預警模型的研究分為參數和非參數模型兩種:參數技術包括probit/logit和向量自回歸VAR模型,非參數技術則指的是主要指標法和信號法。具體又可以分為三類:
一是指標或信號法。通過選取宏觀經濟與金融主要指標(宏觀審慎指標MPIs)作為分析變量,確定作為危機信號的閥值,并統計MPIs的“報警信號”的次數來預測危機發生的概率。當與危機相關聯的指標觸發其特定閥值時,報警信號就會產生。
二是采用線性回歸或受限因變量probit/logit技術。主要用于檢驗不同指標在確定金融危機發生概率時的重要性程度和有用性,通過監測危機發生之前指標的行為變化來計算危機發生概率。
三是最新技術。包括使用二元遞歸樹來確定主要指標的危機閥值,人工神經網絡和基因演算法來選取最合適的指標和馬爾科夫區制轉移模型。
(一)指標/信號分析法
Honohan(1997)認為,金融風險起源主要分為宏觀經濟事件、微觀經濟不足和區域性危機,那么風險預警則對應不同的警示信號。宏觀經濟事件導致的危機通常涉及內生性的衰退與繁榮周期,微觀經濟中能夠發生的危機通常因為風險的過度承擔和內部人融資,而區域性危機通常與政府主導下的金融體系相關。針對這三種情況,他設定了選取變量的基準條件,如貸款余額、存貸比、利差收入、流動性比率、政府債務等作為分析變量。雖然其指標分析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研究者的主管判斷,但仍被理論界和市場分析人士經常使用。
Kaminsky和Reinhart(1999)的KLR法針對危機前的表現出異常行為的指標的演變進行分析,當指標超過既定閥值時,該指標將發出信號,表明危機在未來24個月內可能發生。變量主要包括:M2乘數、國內信貸/GDP,真實利率、存貸比、M2/儲備、銀行存款、進出口、貿易條件、真實匯率、股票價格等。Kaminsky(1999)提出構建基于單個指標基礎上的金融脆弱性多種合成指數方法。其中第一個指數是所有可以作為危機信號的指標匯總;第二個合成指數通過界定單個指標極值的第二閥值來解釋信號的嚴重程度;第三個指數旨在通過添加最新信號來表示基礎面情況的持續惡化,最終的合成指數是所有解釋變量根據其統計上重要性程度的加權平均值,合成指數的擬合概率可以作為危機概率的重要預測。
Berg和Pattillo (1999)模型對KLR模型的部分特性進行了修訂。其構建的合成指數在考慮了各個變量的相關性和邊際貢獻的基礎上匯總了解釋變量,可以驗證每個變量的重要性和回歸系數的穩定性,從而消除了KLR法無法檢驗變量及合成指數對于危機預測的邊際和真實貢獻度。
Borio和Lowe(2002)利用信號法分析了銀行危機與資產價格、信貸、投資三者之間的關系,研究了資產價格、信貸等指標對銀行危機的警示作用。Davis和Karim(2008)則針對105個國家的銀行危機事件,研究了102次系統性銀行危機事件。Christain(2008)詳細介紹了信號法在工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銀行危機預警的應用。
(二)受限因變量模型法(受限probit或logit回歸法)
鑒于危機的爆發是一種二元性的離散事件,因此可以運用受限回歸法(probit或logit模型)來對危機的發生進行預測。將危機指標作為二元性變量,通過一系列的解釋性變量來加以估算。采用logit或probit預測法,預測出的結果被限定在單元區間,并被解釋為危機發生的概率。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可以評估每個解釋變量對于危機的貢獻度,并可通過數理統計技術進行檢驗。
Frankel和Rose(1996)首次采用年度數據和probit模型來預測金融危機的發生。Eichengreen和Rose (1998)在分析新興經濟體的銀行業危機時,采用了多元二項式probit來進行預測,結果顯示國外環境變化對于發展中國家銀行業危機的重大影響,其國內變量貢獻度相對較小,但是匯率的估值、國內商業周期和外債水平非常重要,并為金融問題的產生創造了現實舞臺。另一方面,財政政策變量、匯率機制和結構則作用較低。但年度數據的使用導致危機發生的概率的上升幾乎與危機同時發生,從而限制了概率作為銀行業危機的主要指標的使用。
Demirgü和Detragiache (1998a, 1998b)運用多元二項式logit模型研究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系統性銀行危機的決定因素,認為一系列的解釋變量包括:宏觀經濟變量、金融變量和機構發展進步的估值等。結果顯示宏觀經濟變量是銀行脆弱性的主要決定因素,尤其是當通脹率和利率水平均處于高位時,隨著增長放緩,危機的概率將會增加。同時,當存款保險機制不明確和機構發展疲軟時,危機的概率通常較高。在其進一步的研究中,他們將probit預測用于早期預警,并認為閥值與三個因素相關:與閥值相關的類型1和類型2錯誤的概率、銀行業危機的無條件概率和提前采取措施預防危機發生的成本與發生危機的成本比值,并認為不良貸款率超過10%或者銀行救助成本超過GDP的2%時,銀行危機發生。
Hardy和Pazarbasioglu (1999)采用多元多項式logit模型來預測銀行業危機,根據危機時間分別將一個離散變量定義為2(危機發生期)、1(危機發生前的一年期)和0(其他時間段),由此建立獨立于危機年度的主要變量的預測能力。當因變量達到閥值時,銀行業危機的早期預警隨之啟動。
Hutchinson和Mc-Dill (1999)建立了多元probit模型,發現包括產出和股權價格的下降的宏觀經濟變量與銀行業危機密切相關,而其他變量(如匯率波動、通脹、真實利率信貸增長、儲備/M2)總體上與銀行業危機的爆發無關。但體制因素(央行獨立性、顯性存款保險、道德風險)與銀行業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密切相關。
Kamin, Schindler和Samuel (2001)、Bussiere和Fratzscher(2001)分別運用了二元多變量量化分析。Lestano、Jan Jacobs 和 Gerard H. Kuper(2003)運用因子分析和logit模型,并將因子分類作為解釋變量,采用1970年1月-2001年12月的嵌板數據,對象是6個亞洲國家的預警體系,研究發現貨幣增長率(M1和M2)、銀行存款、人均GDP和國民儲蓄水平、M2/外匯儲備、國內利率水平及通脹率與銀行危機密切相關,
Bussiere和Fratzscher (2006)設計了多元logit回歸早期預警模型,對安全期、危機時期和后危機時期進行比較分析,發現這種模型比二元logit模型更好地預測了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危機。Beckmann(2007)采用20個國家的1970-1995數據,比較參數和非參數早期預警模型,發現參數預警模型可以更好地預測危機事件。
(三)神經網絡3ANN模型
Nag和Mitra(1999)用ANN來構建貨幣危機的早期預警體系,通過預測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的貨幣危機來進行檢驗,并將結果與信號法得到的結果進行比較,認為ANN的效果要好于KLR模型。
Kolari等(2000)提出了非參數特征識別模型TRM。他們認為受限因變量回歸法存在兩個缺陷:無法確定哪個變量在預測銀行破產中最有用,結果只能反映變量在區別破產與非破產銀行的有效性;預測結果沒有就每個變量如何影響類型1和類型2錯誤給出信息;這些模型不能很好地檢驗變量間的互動。
Franck和Schmied(2003)證明了一個多層級感知器在預測貨幣危機方面優于logit模型,尤其是能夠預測發生在俄羅斯和巴西的貨幣危機和投機沖擊。
三、金融監管部門的早期預警體系實踐
借助這些理論,目前已有若干國家金融監管當局建立或正在建立危機早期預警體系的模型。根據他們對危機的預測、破產和破產時間以及預期損失模型,這些具體實踐活動可以分為:
(一)評級預測法
這種方法旨在預測金融機構在現場檢查中的可能評級。該模型得以確定銀行定期報告中的一系列變量和現場檢查評級的歷史關系,其結果將再次被用于評級的定期檢查中。預測可以反映銀行的當前狀況,并可以定期反映銀行狀況的惡化情況。如美聯儲的SEER評級模型和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SCOR模型。
SEER作為風險排序的模型,可以預測兩年內的銀行破產概率。該模型收集1985-1991年的橫截面和時間序列數據,用probit回歸模型來預測概率。除了每個銀行的破產概率,該模型還可以就風險屬性分析得出結論,比較既定銀行的結果,與其歷史演變及與屬于同類的類似銀行進行比較,為銀行體系的整體風險提供了一種估量。
SCOR基于季度財務數據,運用CAMELS等級的有序對數模型來估計當前CAMELS等級為1或2的銀行在未來信用等級下降的可能性。模型將上年的財務報表與當前現場評級相匹配,從而估計被評估銀行未來的等級次序。若銀行當期評定等級為1或2,則其未來降級的可能性等于分別轉變為等級3、4、5的概率之和,且模型將臨界值設定為30%。
美國OCC運用這種方式也設計了兩種模型,第一個估計破產概率和銀行在兩年后復活的概率,第二個模型(銀行測算體系Bank Calculator)運用標準化logistic回歸模型來預測破產概率。其解釋變量包括:來自銀行報告的金融變量,以及可以解釋銀行業務環境變化的變量,并根據風險種類(銀行投資組合風險、銀行狀況風險和銀行環境風險)進行分類。
(二)預期損失模型
這種模型主要適用于那些銀行破產情況不多發,沒有足夠的數據來支撐的國家或部門。法國銀行業委員會的銀行業分析支持系統SAAB通過估計潛在預期損失來預測銀行的破產。該系統借助數據庫和外部評級機構的信用等級數據,估計個人和企業貸款的違約率,然后對每一筆個人或企業貸款提取損失準備金,計算未來三年的潛在損失,并將損失總額從銀行準備金水平中扣除,如果調整后的準備金水平仍高于其法定標準,則預期該銀行在未來三年內可以持續經營并免于破產。
(三)其他類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宏觀審慎指標評估通過眾多指標變量反映金融和實體經濟體系面對沖擊的脆弱性程度,如通脹率、資產價格等,和微觀審慎指標如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商品價格風險和收益率等。借助這些指標,宏觀審慎分析可以來評估和監測金融體系的穩健性,對一國的經濟或金融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如機構和監管框架現狀或與國際標準的契合度等。其中,金融穩健指數FSI主要用于定期監測金融機構和市場、公司和儲戶的健康與穩健性。
英國RATE系統綜合地評估銀行風險,評估每個業務部門、機構及銀行整體框架。其中業務因素包括銀行的總體業務和外部環境。除了銀行當前風險,還評估下一階段風險演變,運用綜合性評估中得到的信息和監管部門對于市場的預測。這種方式可以識別潛在脆弱性的部門并根據每個機構的特殊性進行分析,同時從整體上勾畫銀行業活動的藍圖。
亞洲開發銀行的“早期預警系統VIEWS”(2005)以信號法為基礎建立了東亞地區的銀行危機預警非參數型模型。模型構建步驟為確定歷史上危機發生的時段;選擇主要指標如經常賬戶、資本賬戶、金融業、財政賬戶、實體經濟和全球經濟等六大類;設定噪聲/信號比例最小化的百分位值即閥值;構建綜合指數確定比較某個時期有多少個預警指標發出了危機信號;估算以綜合指數為條件的危機概率。
四、啟示
在總結和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建立既符合我國國情又與國際標準接軌,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金融風險早期預警體系,在研判金融體系的風險走勢進行科學的同時,對高風險金融機構予以標識。可綜合考慮我國宏觀經濟狀況、金融市場運行、金融機構風險,選取相應的多個層次、指導性強、易于操作的預警指標,以實現對金融風險的全面監測和管理。依據國際標準已有的相關指標設置金融風險預警指標的臨界值,并根據金融創新、金融風險以及金融危機的發展變化特點,對各個指標的臨界值加以修正,同時注意早期預警模型應在兩類錯誤4間進行權衡。
參考文獻
[1]Carmen Reinhart and Morris Goldstein (1998)“Assessing financial vulnerability,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emerging
markets”, http://mpra.ub.uni-muenchen.de/13629/.
[2]Honohan,Patrick (1997).“Banking System Failures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Countries: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BIS WP No39.
[3]Kaminsky, Graciela and Carmen Reinhart(1999).“The Twin Crises:The Causes of Banking and Balance-of-Payments
Problem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3),June 1999,P473-500.
[4]Kaminsky, Graciela L.(1999).“Currency and Banking Crises:The Early Warnings of Distress”.
[5]Lestano, Jan Jacobs and Gerard H. Kuper(2003).“Indicators of financial crises do work! An early-warning system
for six Asian countries”.
The Study on the Theory on the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System: A Literature Review of Foreign Theories
SONG Ying
從各方面的分析研判和全球經濟發展態勢來看,今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是錯綜復雜,充滿變數。全球仍處于應對金融危機的狀態之中,根本走出這場危機還需時日。這對上海這樣一個對外開放度高的特大型城市,會帶來嚴峻的沖擊,對面向競爭市場的華誼集團來說,也會有特別的影響。比如,全球貿易面臨下行的巨大風險,一半以上的跨國公司都削減投資,上海經濟的外貿走勢不容樂觀。對此,我們必須充分估計存在的風險和挑戰。
2從國內環境看——發展態勢挑戰嚴峻
一方面,我國已進入全國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我國的發展仍然具備難得的機遇和有利的條件;另一方面,仍然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三不”(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有的還相當嚴峻,例如與化工生產制造業有關的“三個并存”十分嚴峻,即經濟下行壓力與產能相對過剩的矛盾并存、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與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并存、消化過剩產能與穩定社會就業的兩難并
存。這些瓶頸、難題對我們來說是種約束也是挑戰,我們不能回避,必須主動謀劃、主動應對。
3從上海環境來看——驅動轉型面臨攻堅
上海正處在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時期,尤其是進入了推進“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攻堅階段。穩增長壓力更多,調結構難度更大,促創新要求更高,轉方式挑戰更廣,各種潛在矛盾和隱性風險已經凸顯。比如,上海開放程度高,不僅外界關注,而且對外來的影響也很敏感;上海改革發展在前,再要深度推進,矛盾就會凸顯,某些社會矛盾短期內也難以緩解。這特別需要我們居安思危,克難奮進;居危思危,攻堅奮進。
4從華誼環境看——壓力動力交替呈現
壓力來自于集團面臨的挑戰,從當前來看主要有六個方面:
(1)產能過剩不減
去年以來,全國化工行業產能過剩的狀況一直未有明顯改觀,異地投資、重復建設,華誼集團生產的甲醇、醋酸、丙烯酸、PVC、輪胎等產品都面臨市場的惡性競爭,這些產品的企業開工率普遍偏低。華誼集團必須主動適應“去過剩化”的挑戰,堅持高端發展。
(2)改革紅利不多
30多年的改革進程,國有企業獲得了巨大發展動力,并通過改革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平心而論,更加深化的改革,特別是進一步發揮市場經濟的配置作用,國有企業由此獲得的紅利將會減少。時至今日,原來改革的“紅利”基本釋放、邊際效應越來越小。華誼集團要加快科學發展,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而改革的效益較之從前會有所減少,但維持現狀,沒有出路;停滯不前,沒有希望。
(3)創新步伐不大
近幾年來,華誼集團的科技投入不少,也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不斷支撐著集團的持續發展,但與跨國公司相比、與我們的競爭對手相比,我們的創新步伐還不夠大,產品的技術進步還不夠顯著,尤其是在做長產品鏈的研發創新上落后于競爭對手,落后于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創新步伐,使高端發展有足夠的技術支撐和創新驅動。
(4)安環壓力不小
黨的十特別強調要建設生態文明,并把它列為“五位一體”的總布局,這對華誼集團的安全環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增加了更大的工作壓力。一方面,就地處上海這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來說,我們的生存空間受到限制,我們的發展余地變得局促;另一方面,就已經“走出去”的華誼集團來說,我們在上海以外的企業同樣也面臨安全環保的巨大壓力。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走出去”的企業一旦遇到安環方面的突發事件和重大事故,對集團的影響更大、輻射更廣,不僅在上海而是在全國。因此,華誼集團必須以更高要求、更好管理、更嚴舉措,首先抓好安全生產和環保工作,以此來贏得更多的生存時間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5)調整余時不寬
隨著上海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對化工產業的調整提出了更緊迫的要求。不久前召開的市委十屆三次全會,對南大地區、吳淞地 區、高橋地區的調整、改造、整治和升級都提出了總 體要求,有的時間表也是非常明確的。對我們來說:華誼集團現在的調整和升級,已從單個企業的退出轉為集團整體內部的優化,而我們調整和升級的時間并不寬裕,有的已列入倒計時。我們必須及早謀劃,加緊落實。同時,調整的過程也會伴隨有穩定的壓力、和諧的難度,會面臨更多的困難、更大的挑戰, 但我們堅信,早調整早主動,早行動早有利。
(6)精神準備不足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深化的改革開放和緊迫的企業調整,我們一些經營管理者思想準備不足,精 神振奮不夠。同時,還表現在領導水平、結構配備、素養提高和應對水平上還有許多差距。我們必須自我 加壓、自我完善,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新發展。
面對新的挑戰新的壓力,華誼集團也有比較有利的條件。這些有利條件就是我們的成功機遇,也是我們的發展動力。
(1)擁有“正能量”
黨的十提出“我們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確保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并要求全黨“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協同創新”。這樣的發展趨勢、改革大勢和經濟走勢,為化工制造產業、為華誼集團持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環境,形成了強大的“正能量”。
(2)整并“好時機”
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整合社會資源、提升救援能力,保障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工作有序、快速、高效、安全地開展,減少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以及對社會、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確保把道路交通事故危害降到最低水平,實現救災、減災目的,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江西省處置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市處置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興國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
1.3分類分級
本預案所稱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
車輛發生傷亡人數較多的路外交通事故時,也應按照本預案立即啟動應急救援工作。道路交通事故按照其嚴重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Ⅳ級(一般)。
特別重大交通事故包括: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或100人以上重傷,或載有易燃、易爆、化學等危險物品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需要緊急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的安全事故。
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包括: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事故,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載有易燃、易爆、化學等危險物品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需要緊急轉移安置5萬人以上、10萬人以下的事故。
較大交通事故和一般交通事故的分級標準以*部制定的為準,待*部制定后再補充寫進本預案。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縣行政區域內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需要由縣人民政府負責處置的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道路交通事故的應對工作。
本預案指導全縣的道路交通事故應對工作。
1.5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依法規范。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減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切實加強處置事故人員的安全防護,提高科學指揮的能力和水平。按照有關程序制定、修訂應急預案,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實施應急預案。
(2)防治結合,預防為主。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交通安全設施、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提高交通安全意識的義務。
(3)整合資源,信息共享。按照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對人員、資金、設備、物資等進行有效整合,保障應急處置工作的正常進行。加強情報信息的溝通與交流,以信息網絡等為載體,建立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為科學決策提供正確的依據。
(4)快速反應,密切協作。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立即進入應急狀態,啟動應急預案,確保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緊密銜接,在最短時間內控制勢態。各有關部門(單位)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分工負責,互相支持,協調聯動,整體作戰。
2組織體系
2.1領導機構
2.1.1成立興國縣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縣應急指揮部),作為負責全縣道路交通事故應急工作的指揮機構。縣應急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根據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以下簡稱縣應急委員會)啟動處置道路交通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的指令,統一組織、指揮縣內的應急處置,向縣應急委員會提出結束應急狀態的建議等。
2.1.2縣應急指揮部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總指揮,縣*局交警大隊、縣交通局、縣政府辦公室、縣安監局負責人任副總指揮。縣人武部、縣*局、縣環保局、縣政府辦、縣交通局、縣監察局、縣安監局、縣衛生局、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縣氣象局、縣廣電局、縣政府法制辦、縣*局交警大隊、縣*消防大隊為成員單位。
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及其職責:
縣*局交警大隊負責對道路交通事故現場進行處置。
縣*局負責領導和組織*機關依法打擊交通事故中涉及的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
縣交通局負責優先運送救援人員和物資,組織調配緊急救援物資所需車輛等運輸工具。
縣安監局負責對交通事故的倒查工作。
縣衛生局負責組織醫療衛生部門對現場傷員的救治和緊急處理,并將傷員迅速送往醫院救治,全力搶救傷員,減少人員傷亡。
縣環保局負責因運載危險化學品車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環境污染的調查及環境監測工作,以及對事故現場污染物的處置工作。
縣民政局負責協調有關單位及時運送交通事故尸體并提供相關救助。
縣*消防大隊負責交通事故現場的滅火、控制和排除易燃、有毒物質泄漏等工作,協助組織搜救傷員工作。
縣司法局負責協調律師、人民調解組織、基層司法所在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參與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交通事故的調處。
縣政府法制辦負責提供涉及法律法規和政策問題的咨詢意見。
縣監察局負責組織對有關部門(單位)履行職責情況進行監督。
縣氣象局負責監測事故現場氣候,做好分析預測,及時提供氣候分析預測信息;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預警機制,對雨、霧、冰、雪等惡劣天氣情況,做到“早預測、早發現、早通告”。
縣政府辦公室會同縣宣傳部門和*交警部門,負責收集信息和資料,由上級指揮部授權統一通報事故情況,做好宣傳工作。
縣廣電局要通過廣播電視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播發交通事故案例情況,提供公益性的交通安全宣傳廣告等。
縣人武部負責緊急情況下協調解決部隊車輛、人員的調動。
2.2辦事機構
縣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于縣*局交警大隊,由縣交警大隊主要負責人擔任辦公室主任,分管領導擔任常務副主任。其主要職責是:
(1)負責應急信息的接受、核實、處理、傳遞、通報、報告,及時傳達和執行應急指揮部的各項決策和指令,檢查和報告應急指揮部應急指示的執行情況。
(2)負責與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和現場應急指揮部保持聯系。
(3)協調組織道路交通事故原因調查和快速評估,了解、匯總應急工作情況。
(4)負責處理應急指揮部日常事務,辦理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它事項。
(5)辦理應急狀態終止后決定的有關事宜。
(6)對縣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履行預案中的職責進行指揮、督促和檢查。
2.3工作機構
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后,在事故發生地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由縣應急指揮部指定人選任指揮,縣屬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為指揮部成員。現場應急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在縣應急指揮部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指揮現場的應急處置工作,全面掌握事件發展態勢,及時向縣應急指揮部報告有關情況,為上級決策提出建議等。
2.4專家組
縣應急指揮部設立專家委員會,作為其決策咨詢機構,必要時參加交通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專家組由事故處理、法律法規、醫學等有關方面的專家組成。其職責主要是:現場指導交通事故的處置;對交通事故進行調查評估;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等。
3運行機制
3.1應急處置
3.1.1信息報告
建立健全縣*局交警大隊、基層交警中隊交通事故信息常規監測網絡,及時收集、監測發生在本行政區域的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由縣*局交警大隊對監測的信息進行匯總、風險分析,并報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進行研判、劃分等級。報送信息必須客觀、真實、準確、及時,防止片面性,嚴禁報喜不報憂。
縣*局交警大隊對已經發生的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交通事故的信息,應立即報告縣應急指揮部和縣人民政府,對較大以上交通事故的信息應在半小時內報告市*局,其中重大以上交通事故信息應在1小時內呈報至省*廳,并按規定或要求上報上級及有關部門。
縣*局交警大隊接警后,應在半小時內報告縣應急指揮部,縣應急指揮部應在半小時內報告縣應急委員會。報告內容主要包括:報告單位、報告人,聯系人和聯系方式,報告時間,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的初步估計;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事故發生后已經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其它需要報告的事項。
縣應急指揮部應立即執行縣應急委員會的指令,并及時掌握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及一般交通事故信息。
3.1.2先期處置
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后,事發地鄉(鎮)人民政府、當地*派出所和有關部門(單位)在及時上報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的同時,要對事故進行先期應急處置,全力防止事故損害后果擴大。處置措施主要包括維護現場、搶救人員和財產、對現場實施交通疏導、維護正常的治安秩序、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及一般交通事故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由縣應急委員會迅速啟動道路交通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由縣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調度,進行應急處置。
3.1.3應急響應
當事態難以控制或者有擴大、發展趨勢時,縣應急指揮部應當迅速報告縣應急委員會,請求支援。當事態演變擴大到新的級別時,縣應急指揮部及時報請縣應急委員會做出啟動新的等級應急機制的決定,并按照該決定進行應急處置。
3.1.4指揮與協調
預案啟動后,縣應急指揮部統一組織、指揮應急處置工作。必要時,建立現場指揮部,具體負責指揮事發現場的應急處置工作。主要包括:
(1)現場搶救。事故發生地的鄉(鎮)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單位)應當迅速組織人員,搶救人員、保護財產。必要時,可以請求武警部門予以協助和配合。
(2)交通管理。根據處置道路交通事故的需要,縣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可以依法決定采取管理措施,限制人員進出交通管理區域,對進出交通管理區域人員的證件、車輛、物品等進行檢查。
(3)醫療救護。縣衛生部門應當緊急派遣專業隊伍,為受傷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盡量減少人員傷亡。經采取初步急救措施后,醫療救護人員應當將傷病人員及時轉送有關醫院搶救、治療。
(4)調集征用。根據交通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縣應急指揮部有權緊急調集人員、資金和儲備的物資、交通工具及相關的設施、設備。必要時,可以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向社會征用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的設施、設備。
3.1.5應急結束
一般交通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完成后,由縣應急指揮部組織有關部門(單位)進行分析評估,提出結束應急狀態的建議,報縣應急委員會決定,并撤銷現場應急指揮機構。
宣布應急狀態結束后,相關部門(單位)應按照交通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及時補充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重新回到應急準備狀態。
緊急狀態終止的決定以及決定的宣布、公布由有關機關依據法定程序辦理。
3.2事故后恢復
3.2.1善后處置
縣人民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單位)要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以下善后處置工作:
(1)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地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單位)應當迅速采取措施,開展救濟救助工作,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
(2)縣應急指揮部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單位)及時組織調查、統計道路交通事故的影響范圍和受災程度,評估、核實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損失情況,報縣應急委員會、上級應急指揮部和相關部門(單位),并按規定向社會公布。
(3)縣衛生部門應當組織做好受傷人員的救護工作,縣民政等有關部門做好喪葬撫恤工作。
(4)縣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及時歸還征用的物資、設施、設備或占用的房屋、土地;不能及時歸還或者造成損壞的,應當依照國家規定予以補償。
(5)參加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導致傷殘或者死亡的,其撫恤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3.2.2調查與評估
處置結束后,縣*局交警大隊要會同縣事故發生地鄉(鎮)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對交通事故的原因、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恢復重建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并向縣應急委員會做出報告。調查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事故發生后接警、出警及組織施救、現場處置情況,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肇事和受損機動車駕駛人的基本情況、肇事和受損機動車的情況及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對交通肇事行為人、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追究刑事或黨紀、政紀責任的情況以及整改措施。
縣應急指揮部要于每年第一季度對上年度發生的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交通事故進行全面評估,向縣政府報告。
4應急保障
縣政府各有關部門(單位),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道路交通事故的應對工作,同時根據本預案切實做好對道路交通事故的人力、物力、財力、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群眾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復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
4.1人力資源
(1)組建處置道路交通事故的應急預備隊伍,按照突發事件具體情況和縣應急指揮部要求,具體實施應急處理工作。
(2)縣應急預備隊由*、人武部、醫療衛生等部門人員及有關專家等組成。
(3)鼓勵和引導預備役部隊、民兵、大中型企事業單位以及志愿者等社會資源組建各類群眾性的應急處置隊伍。
4.2財力保障
設立交通事故應急專項資金,保障應對交通事故所需經費。主要為應急機制、通信系統、數據庫與信息系統、救援排險、醫療救治、應急裝備器材、專業應急隊伍訓練和演習、人員培訓與宣傳教育等應急準備和處置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縣審計、財政等部門負責對應急經費的使用進行監督和管理。
4.3物資保障
(1)建立處置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物資儲備制度,儲備足夠的交通事故應急物資,包括搶險救援設備器材、防護器材、救治藥品等,滿足現場專業力量和公眾防護的需要。儲備物資以實物形式為主,在保證適當儲備量的同時,應當進行生產能力和技術的儲備。對有保質期或者有效期的儲備物資,在保質期或有效期內或期滿后,應及時調劑使用或更換。儲備物資應存放在交通便利、貯運安全的區域,確保應急需要。
(2)有關部門(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和應急預案的要求,擬訂應急物資保障計劃,做好相關物資保障工作。
(3)衛生部門應當建立藥品、試劑、醫療器械、救護設備、防護用品等應急物資的儲備和調度制度。
4.4醫療衛生保障
(1)衛生等部門組織和參與因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負傷人員的現場醫療救護工作,應根據應急預案的要求,制定相應的應急準備措施,建立醫療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醫療救治網絡。
(2)縣應急委員會辦公室和縣衛生局要建立醫療救護動態數據庫,包括醫療救治的各種資源分布、救治能力等。
4.5交通運輸保障
(1)*交警部門負責對事發現場實施交通管制,對災區的交通路口實施定向、定時封鎖,嚴格控制進出事故現場人員,根據需要組織開辟應急“綠色通道”,保證救援車輛優先通行。
(2)交通部門要利用城市道路監控系統進行監控指揮,及時通報道路維修地段狀況,隨時引導救援車輛的通行。
(3)根據救援需要,調集一切可利用的交通運輸工具,保證應急救援人員、物資、裝備的優先運輸。
4.6治安維護
(1)*機關要制定應急狀態下維護治安秩序的各項工作方案。應急期間,組織強大力量參與現場和局部地區的現場管制、交通管制等工作;要采取各種預防性緊急措施,全力維護事故發生地周邊地區的社會穩定和治安秩序。必要時,依法對事發現場或在一定區域內實行緊急狀態。
(2)*機關要堅持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加強情報信息工作,積極預防,有效預警。
4.7人員防護
在處置交通事故時,應當對事故發生地現場的安全情況進行科學評估,保障現場人員的人身安全,并攜帶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具。
當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交通事故正在或者足以對公眾的生命和身體健康造成威脅時,事故發生地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等部門應當及時疏散人群。
4.8通信保障
發生交通事故后,依托電信、移動通信、衛星通信等社會公眾通信網絡,建立通信調度指揮網絡和現場移動通信指揮網絡,保障通信暢通。*交警部門應充分利用現代通信手段,發揮社會基礎通信設施的作用,為處置交通事故提供通信與信息保障。
4.9公共設施
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協調或落實煤、電、油、氣、水的供給,以及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等有害物質的監測和處理。
4.10科技支撐
依托相應的科研、業務機構,建立相關的交通事故應急技術支持系統。組織相關機構和單位開展交通事故監測、預報、預警、應急處置和綜合防范的技術研究。
5監督管理
5.1預案演練
按照預案要求,適時組織不同類型的一般及以上交通事故的實戰演練,包括應急機制的演練、指揮協調系統的演練、應急專業隊伍的演練、應急處置過程的演練等。演練科目可分單個、多個或綜合性科目,采取現場模擬或模擬現場方式實施,綜合性科目的演練原則上每年組織一次。對每次演練,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評估并認真總結,不斷完善、強化和提高各項應急處置的實戰能力。
5.2宣傳和培訓
對外公布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及報警電話等。宣傳、法制、教育、衛生、*等部門應廣泛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常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定期組織各鄉(鎮)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單位)的領導干部以及指揮部工作人員進行常規培訓或專業培訓,將有關道路交通事故應急管理的課程列為行政干部培訓內容,增強領導干部的應急意識,提高防范能力和應急指揮與處置能力。各應急成員單位、聯動單位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對指揮員、工作人員、救援人員及專業應急力量上崗前的培訓和日常培訓,不斷提高本部門(單位)預防和處置交通事故的能力。
5.3責任與獎懲
關鍵詞:大數據 并案偵查 立法 完善建議
目 錄
摘要 I
一、相關概念概述 1
(一)大數據的概念 1
(二)大數據對并案偵查的作用 1
二、大數據時代并案偵查的困境 2
(一)并案意識中的問題 2
1.注重同類案件并案偵查,忽視異類案件并案偵查 2
2.注重靜態并案偵查,忽視動態并案偵查 2
3.注重重特大案件的并案偵查,忽視小案的并案偵查 3
4.時空跨度觀念存在缺陷 3
(二)挖掘并案線索的問題 3
1.偵查基礎工作存在缺陷 3
2.偵查情報信息工作存在缺陷 4
(三)串并分析中的問題 4
1.過于依賴刑事技術 4
2.不能有效區分本質差異和現象差異 4
三、大數據下并案偵查的完善建議 5
(一)強化并案意識的對策 5
1.既要注重同類案件并案偵查,又要注重異類案件并案偵查 5
2.既要注重靜態并案偵查,又要注重動態并案偵查 5
3.既要注重重特大案件的并案偵查,又要注重小案的并案偵查 5
4.利用大數據改進并案偵查中的時空跨度觀念 6
(三)深挖并案線索的對策 6
1.重視偵查基礎工作在并案偵查中的作用 6
2.完善偵查大數據情報信息工作 6
(三)提高串并分析能力的對策 8
1.建立大數據綜合分析模式 8
2.注意區分本質差異和現象差異 9
結語 9
參考文獻 10
一、相關概念概述(一)大數據的概念2011年6月,世界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了一份關于大數據的報告,正式表明了大數據的到來。該報告把大數據被定義為:“大數據是一個數據集,其大小超過了典型數據庫軟件的功能,像采集,存儲,管理和分析”,不過早在一九八零年,未來學家Alvin Toffler就撰寫了“第三次浪潮“提到大數據是”中國音樂的第三波“。由于時代的不斷發展,大數據的概念將得到有效補充。由于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將大數據定義為:“大數據是指其數據量,采集速度或數據表示,這限制了使用傳統關系方法進行有效分析的能力,或者需要使用重要的水平縮放技術實現高效處理的數據。研究機構Gartner將大數據定義為:大數據是一種新的流程模型,需要更大的決策權,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高增長率和多元化的信息資產。此外,大數據與“海量數據”有較大的差別,大數據不僅僅強調數據的數量多,也包含對數據的專業處理,以及數據不同的表現形式、數據的復雜形式等。以云計算為依托的大數據技術,更是能夠快速提取我們所需要的信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變革。
不同機構或者學者對大數據的定義并不一致,這也使我們可以從不同方面認知大數據的一些特點,通常的觀點認為,大數據的特征為四個方面:數據規模大、種類多、其要求處理速度快、數據價值巨大但密度低。
(二)大數據對并案偵查的作用“并案偵查,就是指偵查部門對判明為同一個犯罪嫌疑人,所做的多起案件相互合并,然后實行統一組織、指揮,以及行動的偵查措施。”而由同一個或同一伙犯罪嫌疑人實施的案件被稱為系列性案件。并案偵查是打擊團伙、系列性犯罪以及高發、多發犯罪的有力措施。該措施在應用過程中存在兩個難以把握的重要環節:其一,在一定范圍之內,偵查人員難以判定已經發現的刑事案件是否屬于同一人或同一犯罪團伙所為。特別是在同一性質的案件發案數量較大,作案團伙較多的情況下,難以將不同團伙與其實施的刑事案件聯系起來。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協助偵查時,亦能夠幫助犯罪人突破時空局限,隱匿身份。對于串并案件來說,時空范圍越大,案件數量越多,串并的準確程度就越低。從串并案件的結果來看,若所串案件非同一犯罪人或犯罪團伙所為,則不但不能匯總、集中發現犯罪嫌疑人特點,還會造成單個案件的偵查陷入僵局之中。若所串案件雖為同一犯罪人或犯罪團伙所為,但串并的范圍過小,許多案件不能被納入偵查范圍,則第一不能發現犯罪嫌疑人特點,第二弱化并案偵查 “一舉多得”的效用,團伙所實施的其他案件不能被發現。其二,串并之后難以發現并抓獲犯罪嫌疑人。偵查人員在決定對某些案件進行并案之后,需要根據系列性案件材料中反映出來的案件或犯罪嫌疑人特點總結發案規律,刻畫犯罪嫌疑人。但在案件基數龐大且仍處于增長中的我國,即使經過串并,面對系列性案件中隱含的海量信息內容,偵查人員仍舊難以憑借簡單的主觀判斷在分散化的,特征各異的刑事案件構成要素中提煉出指向犯罪嫌疑人的線索。因此,文章主張在并案偵查實施過程中應用相關性分析方法。一方面提高串并案件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幫助快速認定、抓獲犯罪嫌疑人。
二、大數據時代并案偵查的困境(一)并案意識中的問題1.注重同類案件并案偵查,忽視異類案件并案偵查通過案件的類型進行傳統劃分,其并案偵查的一般做法就是分別串并。過去在這樣的指導下,我們也破獲了很多系列的案件,而這樣的做法會讓偵查人員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也就是只注重案件的串并,就會對不同性質案件串并造成忽視。就現階段社會上,犯罪主體案具有一定專制性,還有遷移特征,其犯罪動機、目的都是多樣化,若是出現機會,就會實施“多棲”犯罪。還有案件偵查失誤,就是偵查人員沒有將作案手段與性質不同的案件進行串并分析。
2.注重靜態并案偵查,忽視動態并案偵查靜態的并案偵查一般都是對以往已發案件的并案偵查,其動態并案偵查的關注點就是在這里,其既兼顧了將要發生的案件。而靜態并案偵查處于被動、滯后的,但是動態并案偵查更具有主動性與根源性。在實際過程中,很多偵查人員只是較為專注已發的案件控制與串并,對于打較為關注,并沒有將注意力轉為案件中可能演變的程度,從而不能有效進行一體化掌控,也就不能有效防范案件的再次發生。
3.注重重特大案件的并案偵查,忽視小案的并案偵查隨著這幾年來的不斷發展,并案偵查的啟動總是對社會影響較大的重特案件,在面對多發盜竊、搶奪、詐騙等一般刑事案件,都是因為案件值不高,所以也不被重視,更加不會進行串并分析,長期已久,造成這類的破案率就非常低,越隨之積多。重特大案件只是占刑事案件的一小部分,而其小案就會形成刑事案件的主體特征,這與群眾的關系有一定聯系。通過“沙堆理論”,小案件的積累非常容易造成重大案件,很多重特大系列的案件,其犯罪主體都是從小案件實施。很多原因都是小案件偵查中非常容易忽視的部分。
4.時空跨度觀念存在缺陷其主要在兩個方面表現出來:一是注重本地案件的并案偵查,以此忽視外地案件的并案偵查。二是在重案中進行并案偵查,忽視了遠期案件的并案偵查。針對流竄作案、跨區域都是新形勢下刑事案件犯罪的特點,有些案件少的地區,很多都涉及到十幾個地域,特別是侵財類的案件上,有非常明顯的流竄作案特點。不過在偵查人員的思維上并沒有跟上,而在案件串并過程中,并案的視角依舊集中在本地區中,并沒有拓展到全國各地,從而反映出偵查人員的思維性不強。不僅如此,在實踐中,并案過程只是較顧忌近期案件的串并,對于長期的案件,并不能及時納入偵查視野中,以此反映出偵查人員縱向擴展的思維發展。
(二)挖掘并案線索的問題1.偵查基礎工作存在缺陷由于高效春并案的基礎,就是廣辟案件來源。在實踐過程中,因為偵查基礎工作并不扎實,也不到位,很多案件的線索、痕跡物證都不能發現,所以就造成并按渠道、角度過于單一,不能有效滿足硬件條件的實施。在此,我們以陣地控制為例,一些列的犯罪特征都是具有較為固定的侵害目標,以及銷贓渠道,而偵查部門就需要加強對重點行業與地域的控制,以此獲取并案線索,不過在實際中,偵查人員在開展陣地控制上,比較傾斜與維護治安穩定與抓獲現行犯罪,沒有過多的考慮在陣地控制過程中搜集犯罪的并案線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制的效果。
2.偵查情報信息工作存在缺陷隨著部級、省級、市級各類大數據平臺建設的深入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各類信息平臺層出不窮,加大了串并案件的整合力度。 不過由情報信息調查中得出,依舊存在很多問題。 比方說,信息分散在各個地區,部門和警察之間,就不能實施共享政策。也就是說, 相當一部分信息在數據庫中依舊處于睡眠狀態,未被激活,價值最大化,效益優化尚未真正體現。 以此,對手機的信息并么有進行過濾,就不能有效體現出信息效果,各級政府情報信息能夠利用的關聯不夠,資源的疊加程度較低,其社會輻射面也較小等。
(三)串并分析中的問題1.過于依賴刑事技術同一犯罪主體就是所實施的多起案件具有內在的同一性,這樣的同一性能夠在很多層次加以體現,不過這對案件的價值影響缺失不相同的。痕跡、無證的價值在案件中顯得非常重要,因為這是直接作為同一認定的依據,在并案偵查中是硬件條件,另外軟件條件就是犯罪時空、手段以及心理特征等,因為其顯示的力度不夠,分析難度大,所以在實踐中一些偵查人員總是忽視對軟件條件的運用,機械地強調現場的痕跡、物證等硬件條件,過于以來刑事技術部門提供的相關證據結果,并沒有通過其他內在聯系的并案條件發現有效線索,開辟偵查途徑,這樣就降低了破案效率。但是像硬件的條件是非常準確的,能夠為并案偵查的實施提供很大方便,不過若只是局限與硬件線索,就會顯得過于偏頗。就現階段,特別是犯罪主體反偵察能力較強,刑事案件中普遍存留的痕跡中發現、提取與利用效率等,若是過依賴刑事技術,而忽視軟件的做法,就會限制并案偵查的進度,造成一些案件的最后職能作為孤案處理,從而影響偵查工作的質量。
2.不能有效區分本質差異和現象差異在串并案件分析的過程中,一些偵查人員對應急調查并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導致在沒有獲得充分證據的情況下,盲目共軛或消除串通的可能性。 如果偵查人員不能全面了解案件,就不能對案件異同形成的條件進行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討。 它們不僅是膚淺的,還與案件之間的不同和相似之處不一致。 從機制上類推,案例的分析只能是形式上的,而且從表面差異中找到基本的共同因素是不可能的。當作為犯罪手段和數量的增加或減少引起不同犯罪現場表征的不同場景,犯罪現場證據的不同場景,因為犯罪主體的反調查行為或環境,載體等方面的差異,一些調查人員會主觀上認為它與犯罪不是同一主體,以此阻礙了案件的判決,甚至造成了案件的錯誤。
三、大數據下并案偵查的完善建議(一)強化并案意識的對策1.既要注重同類案件并案偵查,又要注重異類案件并案偵查像各種犯罪尤其是犯罪團伙的犯罪主體并不少見,隨之這幾年來,其現象一直在上升。所以在注意類似案件并案偵查的時候,要拓寬視野,建立不同類型的案件也能夠提供并案線索的意識。比方說,盜竊與搶劫、搶劫與案件等,都是可能造成同一犯罪主體的進行,要客觀仔細分析,發現其中是否存在并案線索。
2.既要注重靜態并案偵查,又要注重動態并案偵查在著眼于偵查的過程中,其發生的案件的同時,還需要重視對可能案件的研究。 犯罪主體在犯罪過程中有一定的心理傾向。 這種固定的情況將表現為犯罪的外部特征。正如拉·別爾金所說:“觀察表明,如果犯罪分子犯下多重罪行,他通常會采用其喜歡的方法,結果就成了他的“筆跡”。 犯罪主體在犯罪時間,犯罪手段和侵權客體等方面都會有一定的維度。 存在一定習慣性和穩定性。根據這一特點,偵查人員可以研究犯罪發展的趨勢,分析下一次可能發生的犯罪行為的目標和犯罪時間,從而有效預防犯罪,抓獲犯罪主體,并防止或減少危害的后果。
3.既要注重重特大案件的并案偵查,又要注重小案的并案偵查由于現階段的社會治安形式非常復雜,刑事案件數量也逐漸增加,然而小案的積累又占多數。也就是說,刑偵部門在努力破大案時,也需要在小案上盡心。由此可見,能夠通過小案的并案偵查,其人員既能夠使違法者數量得到有效的減少,努力維護社會治安,更加重要的一點,能夠及時掌握偵查的主動權,遏制犯罪的發展升級。
4.利用大數據改進并案偵查中的時空跨度觀念由于交通的便利性加快了人員的流動性,犯罪主體在一定時間內,流竄的地域犯罪也在不斷擴大,進行跨區域跳躍性式作案非常明顯,這已經成為犯罪主體逃避法律制度的一種手段。從而就需要偵查主體的橫向性,并案思維進行擴展案情,能夠與現階段犯罪形式一致,通過案件的相關現象,將并案視角從本轄區擴大到其他省市中,或者是全國。
(三)深挖并案線索的對策1.重視偵查基礎工作在并案偵查中的作用利用科學技術的手段,提高偵查機關打擊犯罪的能力,另外,不過也存在著對技術的過度依賴,忽視了傳統手段的現象,導致了重大的案件分析,甚至難以找到案件線索。“事后,立即在網上進行傳播,得到獎勵”是這一現象的生動寫照。不可否認的是,科學的偵查技術給偵查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偵查手段只是對偵查工作進行科學技術的優化和完善或補充,不能完全取代傳統偵查。也就是說,在運用科學技術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傳統的偵查方法,挖掘出案件線索,避免單調。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綜合效應,不斷探索偵查思路。
2.完善偵查大數據情報信息工作(1)建立綜合串并查檔信息數據庫
根據“橫向交流與縱向交流”的思路,建立調查信息網絡,讓資源流動伴隨著信息流動進行轉移,從更大的空間掌握犯罪信息,改變信息落后狀態,以及分權管理和獨立擁有,促進信息快速轉移和共享,從而提高案件偵查的質量和效率。 集成數據庫包括三個子數據庫:各種類型的案例信息數據庫,行為庫和行為軌跡庫。
建立一個行為軌道庫。流竄和跨地區性是現階段犯罪的突出特點。 鑒于此,有必要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建立行為軌跡庫,對嫌疑人的軌跡,時間軌跡,位置信息和交通信息進行全面,智能分析。另外,根據案情,信息相互碰撞,找出軌跡與案件的相符性,不僅可以確定犯罪主體,還能夠實施從人到案的偵查方式,增強偵查主動權。
(2)構建統一的情報共享機制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情報共享的優勢非常明顯,更多的就是關聯信息能夠利用相互印證,分散的案件線索也能夠有效相連,其正確性與打擊犯罪的力度也不斷提高。不過現階段的情報壁壘較為嚴重,其阻礙了并案線索的收集、并案范圍的拓展,降低了一系列犯罪相關性分析的質量,因而實現情報信息無阻礙流動,這是一項盡職調查,為偵查開拓了更廣闊的業務空間。
首先,要走出自我封閉的道路,樹立信息共享的工作理念。 在調查機構和相關社會部門發展情報共享文化使情報成為一種責任。 其次,在共享信息技術中發揮作用,破除技術隔閡。由公安部牽頭,與有關信息技術公司和人員合作,研究開發了警情共享協作系統,建立了信息數據模型和標準參考模型。形成單一的信息環境,優化所有調查信息資源的配置,提高協調運行和快速響應能力。三是,完善情報共享機制。在傳統的管理體制下,情報被視為自己的資源,其價值無法得到充分利用。也就是說,有必要減少信息使用的分散化,突破傳統信息共享管理系統的局限性和信息共享程序的范圍。信息共享的責任、激勵機制、統一的管理方法和運行機制,為信息共享提供組織支持。
(3)積極發揮情報研判在并案中的功能
在此,我們以犯罪情報分析為核心偵查工作模式將未來的方向。
由此可見,對情報研究判斷在并案偵查過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成立專門的情報研判團隊,進行串并分析。然后還要梳理重點地區與時期案件的特點與規律現象,對重點人員與多發案件特別是小案實行積分進行預警制度,能夠將案件的總體掌握。這樣的分析在普通偵查人員串并分析具有常態化、相對主動性以及質量較高的優勢等。其次,建立高智能的研判分析平臺,增強研判的主動性與客觀性,實現偵查信息的深度與應用。根據深層次的并案偵查,對原有串并的結果進行反復研究分析,實現又人工并案向職能并案跨越。
(三)提高串并分析能力的對策1.建立大數據綜合分析模式由于并案偵查的硬件和軟件條件都有優缺點。盡管硬件質量較高,不過因偵查對象犯罪意識的增強,其數量卻在減少。而軟件環境很差,不過在這一領域廣泛存在,利用的軟件條件越來越受到重視。從犯罪主體客觀暴露的角度抽象出軟件條件,反映出犯罪主體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知識和經驗、需求特征、生活體驗、心理痕跡等。根據分析這些要素的相關特征,進行分析。在相同情況之間的相似之處,也能夠實現案件的串并行為。在此,值得我們關注的就是,在不同的犯罪主體進行犯罪的過程中,因為人類的認知、行為存在共性,學習與模仿以及相同的犯罪類型、環境影響,在軟件的要素上也會出現相同或是類似的現象。也就是說,運用大數據下軟件條件應該結合系列案件的基礎,進行全面分析案件要素的制約因素,而能夠找出并案加的不強要素,以此增加并案結論的可靠性,能夠利用相關痕跡進行找出并案的線索。
2.注意區分本質差異和現象差異事物的發展規律有重要本質與現象規律。在深入了解案情的基礎上,偵查人員充分關注案情,從特殊案件中找出基本規律,排除突發事件,深入實施。排除具有相同表面和不同屬性的情況。不僅如此,必須解釋并案跡象之間的差異。公安部特別刑偵專家吳大友在偵破蘇南地區一系列謀殺案過程中,將犯罪嫌疑人解散出境,以20多個細節離場,并進行了比較研究 由一個人找到共同點。 并對犯罪數量,犯罪時間,作案方式,人口聲音懷疑等情況作出合理解釋,認為不足以影響案件。 這是決定性的條件,加上其他條件為案件的最終檢測打下了基礎。也就是說,不解釋差異的并案,就是較為盲目、主觀的,只有在差異得到合理的解釋下,其偵查才能夠真正實施并案,也發揮自身的作用。其現象的差異化并不會影響案件的發展,而偵查人員有時候卻不能正確的認識,以此產生錯誤的本質差異,另外,還應該注意考核反偵察行為,心理素質、環境因素以及犯罪對象的反映等,都能夠造成差異的產生。
結語大數據的提出和迅猛發展,與人類古代文明中對數的特別關注和深入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論文通過追溯歸納大數據的哲學淵源,深入思考數字、數學、數據與人類科學技術發展的辯證關系,提出數與人類文明發展是密切相關、休戚與共的。由于并案偵查本身就是一項復雜的偵查行為,需要經過多次而反復的深化認識才能夠真正實施。通過犯罪的發展趨勢,應該樹立正確的偵查意識,能夠用戰略性眼光預測犯罪發展的變化,將各類偵查資源利用好,這在并案過程中,非常重要。另外,也應該把并案偵查作為一項常規性措施,能夠對其起到制約行為,用最大的限度解放人力、物力、財力等,為偵查工作奠定基礎。從大數據的視角看并案偵查,從本體上是由數據構成的,偵查工作的科學方法論也是在依法調查各類數據信息的過程中形成的,數據是偵查工作的基礎和前提,要在偵查中全面貫穿大數據理念精神,依托大數據組織開展好偵查工作,同時還要重點關注數據倫理要求,切實保護社會主體和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參考文獻[1]楊婷. 論大數據時代我國刑事偵查模式的轉型[J]. 法商研究,2018,(02):25-36.
[2]徐永勝,徐公社. 試論大數據背景下偵查合成作戰機制[J].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7,(04):73-79.
[3]方斌. 大數據時代偵查思維變革[J].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3):89-97.
[4]王彬. 論基于大數據的犯罪偵查[J]. 犯罪研究,2017,(02):2-9.
[5]王夢瑤,陳剛. 大數據時代犯罪與偵查動態發展研究[J].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7,(02):74-80.
[6]杜晉國. 大數據時代對傳統偵查模式的影響[J]. 法制博覽,2017,(08):10-13.
[7]郝宏奎. 大數據時代與偵查學術創新[J].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6):38-43.
[8]樊崇義,張自超. 大數據時代下職務犯罪偵查模式的變革探究[J]. 河南社會科學,2016,(12):39-46+123.
[9]倪北海. “大數據”時代偵查(思維)模式初探[J].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6,(06):11-16.
[10]劉洪波. 公安大數據背景下的偵查思維考量[J].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6,(06):17-25.
[11]趙峰. 大數據偵查模式之下相關性關系的證明淺議[J].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6,(06):30-36.
[12]董邦俊,黃珊珊. 大數據在偵查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16,(02):7-13.
1.1.1 選題背景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在近 30 中對外投資的區域和范圍逐漸擴大,遍布世界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和存量在世界范圍內所占比例越來越高,中國正成為全球矚目的境外直接投資大國。聯合國貿易發展組織在《2011年世界投資報告》中指出,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年流量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發展勢頭良好①;中國商務部歷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中國企業近年來在境外直接投資發展呈明顯躍升趨勢,2002-2006 年間,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流量以年均近 50%的速度增長;截至 2010 年底,中國境外投資覆蓋率達 72.7%,共有 1.6 萬多家境外投資企業遍布在世界 178 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亞洲、非洲地區最高,分別達 90%和 85%。境外直接投資流量也創造了歷史最高值,相當于“十五”時期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總額的 2.3 倍,達到了 688.1 億美元;據中國商務部中國對外投資與經濟合作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至 2011 年底,中國企業共對 132 個國家和地區的 3391 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非金融類境外直接投資累計達到 600.7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②。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順利實施,中國境外企業項目和人員不斷增加,我國企業持續增長的大規模對外直接投資己經成為“中國崛起”的新標志,對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日益提高以及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產生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但是,由于國際經營管理環境的錯綜復雜以及中國企業本身的管理能力水平的缺失,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活動面臨著很多的風險,企業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損失。一方面,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利潤率數據被不斷爆出。2009 年,中國貿促會在第三屆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上了《2009 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現狀及意向調查報告》,指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盈利率、虧損率和盈虧平衡率相同,都各占 1/3。另據在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2011年度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報告會上,商務部合作司商務參贊石資明介紹,根據商務部統計,中國國有企業在海外設立的企業將近 2000 家,其中虧損的企業占三成,這一虧損率要明顯高于世界投資虧損率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虧損的案例一次一次沖擊著國人的眼球。
1.2 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目前,國內外學者已對境外直接投資進行了許多研究,加大了境外直接投資相關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
1.2.1 國外研究文獻綜述
1、企業境外直接投資的動因
由于每個國家國情的不同,其進行境外直接投資的動因也會存在差異。Wells(1983)認為發展中國家進行境外直接投資主要是為了獲取廉價勞動力和原材料,并降低產品的運輸成本。Lecraw(1993)以印度尼西亞為例進行了研究,發現其對發達國家進行投資是為了獲得技術和管理經驗,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投資的目的在于占領市場。Stephen(1994)的研究發現:本國政治狀況存在不足時,該國企業就會向具有完善政治體制的國家進行投資。Ozawa(1979)將境外直接投資看做是增強本國競爭實力的途徑。另外,很多學者對中國境外直接投資的動因進行了研究。Deng(2004)認為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主要是為了獲取市場、技術和資源等。Morck 等(2008)分析了中國國有企業境外直接投資的動因,指出企業的投資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國家政治目標及政府的影響。
2、境外直接投資風險的影響因素
企業境外直接投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Thomas 和 Grosse(2001)利用實證分析研究了墨西哥的境外直接投資,發現自由貿易程度、區域差異性、經濟水平、政治風險是投資的重要影響因素。Buckley 等(2007),Bala Ramasamy 等(2010)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認為貿易聯系、資源稟賦、文化等會對境外直接投資產生正向影響。
政治風險是企業境外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Agarwal(1980)很早就進行了政治風險對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他認為政治穩定性影響了境外直接投資活動。而 Dunning(1981)則提出了相反的觀點,他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對外直接投資活動并沒有受到政治風險的影響。Oseghale(1993)將上述研究結論的不同歸結于實證分析自身存在的缺陷。然而,在 2007 年,EIU 組織在其研究報告中明確提出政治風險是影響企業境外直接投資的最大威脅。Gatignon 和 Anderson(1986)進一步指出,企業采用合資的形式進行境外直接投資是將面臨更高程度的政治風險。另外,Jinjarak(2007)研究了政策風險與水平型境外直接投資和垂直型境外直接投資之間存在的不同關系,并且 Jakobsen(2010)指出政策風險依舊是境外直接投資者面臨的最大風險。Boddewyn 和 Brewer(1994)認為東道國政策愈加寬松,其境外投資也就愈多。
第 2 章 境外直接投資風險理論概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境外直接投資
境外直接投資( Overseas/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簡稱OFDI,作為國際投資的主要形式之一,也可稱為海外(對外)直接投資。目前,對境外直接投資概念的界定,學術界相對來說比較認可的定義一般源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四個權威機構。
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界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 IMF)定義境外直接投資為:投資法人在非本國的國家或者地區所經營管理并持有控制權的投資。直接投資是跨境投資的一種,其特點是:一國家經濟體的居民(直接投資者)對另一國家經濟體的居民企業產生了重要影響或在管理上實施了控制。除了通過直接投資獲得直接的外部股權控制或影響外,境外直接投資者也利用債務、合作控股或者逆向投資的方式獲得間接的企業控制權①。直接投資者指這樣的一個實體或一組關聯實體他能夠對另一經濟體內的另一居民實體施加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有些情況下,就經濟實體與其他企業的關系來說,一個實體可能既是直接投資者,又是直接投資企業和聯屬企業。因此,直接投資者可以是: (a)個人或住戶;(b)企業——可以是公司型或非公司型,也可以是
公營或私營企業;(c)投資基金;(d)政府或國際組織。對于出于財政目的而擁有直接投資企業的政府的特別處理;(e)營利企業中的非營利機構,但兩個非營利機構之間的關系不在直接投資之列;(f) 財產管理人、破產管理人或其他信托 ;(g) 或者以上任何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合②。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7 年公布的《國際收支手冊》,境外直接投資資產包括:如圖 2-1。③
2.2 馬克思的投資理論及風險防范思想
2.2.1 馬克思的資本投資理論
(1)對投資動機的一般論述
資本主義經濟增長從資本主義發展史來看主要來源于資本投資。企業和資本家追求的主要目的是利潤,而要想使利潤不斷增加,單個資本家就要把所獲得的盡可能多的剩余價值進行外部活動即投資。這種行為也符合資本主義運行的內部規律,即不斷的占有更多的剩余價值。由于資本家求利的心態是一致的,在市場上,這種競相投資的行為就形成了市場競爭,競爭攤薄了企業的利潤率,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最終令企業的經濟利潤為零。在獲利心態的強力推動和競爭規律作用下,資本家會不斷地進行新的投資行為發展新的行業,以獲得相比其他企業或資本家的額外的經濟利潤。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規律表現為資本的外部運動,……作為競爭的強制規律發生作用,從而……成為單個資本家意識中的動機”①。馬克思認為,剩余價值和超額剩余價值是資本家總在追求的,而剩余價值的一部分作為投資的資本又被投入到生產中,獲得更大的剩余價值。在投資過程中,貨幣作為資本運動的起點,充當了購買手段和支付手段,經過生產過程,生成增殖的貨幣,它是投資過程的終點和又成為投資過程的新起點。這一周而復始的運動過程便是投資。馬克思在對于資本的論述中,認為投資是資本增長和經濟發展的推動力。貨幣資本被當做“是每個單個資本登上舞臺,作為資本開始它的過程的形式。因此,它表現為發動整個過程的第一推動力”①。
與此同時,投資資本對剩余價值的追逐過程,對利潤率低的行業來說,意味著失業和資本存量的浪費,是經濟蕭條的源頭。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經論述了經濟危機:“雖然資本投入的那段期間是極不相同和極不一致的,但危機總是大規模新投資的起點。因此,就整個社會考察,危機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個周轉周期的新的物質基礎”②。在經濟危機期間,商品積壓、物價下跌和生產下降等現象變得普遍。為了避免經濟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資本家要摒棄就得生產方式,引進效率更高的機器設備、新的生產工藝方式和新的企業管理理念,這引起了全社會范圍內的固定資產的更新潮流,帶動了與固定資產相關的行業的發展,擴大了生產部門的生產,引導了生產資料部門的部門內的投資,增加了生產資料部門的就業人數,促進了生產資料部門的就業人員素質升級,同時擴大了消費資料生產的市場與需求。這樣,一環扣一環的經濟性蝴蝶效應使得社會的生產擺脫了經濟危機束縛,經濟又進入一個新的循環周期,在新的經濟周期中,資本的收益率要高于上一個周期,社會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最終必然導致社會的總供給要大于社會的支付能力下的總需求,資本家要摒棄舊的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一個循環。由此看來,資本投資活動與經濟危機的發生都具有周期性,相輔相成。
與此同時,投資資本對剩余價值的追逐過程,對利潤率低的行業來說,意味著失業和資本存量的浪費,是經濟蕭條的源頭。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經論述了經濟危機:“雖然資本投入的那段期間是極不相同和極不一致的,但危機總是大規模新投資的起點。因此,就整個社會考察,危機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個周轉周期的新的物質基礎”②。在經濟危機期間,商品積壓、物價下跌和生產下降等現象變得普遍。為了避免經濟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資本家要摒棄就得生產方式,引進效率更高的機器設備、新的生產工藝方式和新的企業管理理念,這引起了全社會范圍內的固定資產的更新潮流,帶動了與固定資產相關的行業的發展,擴大了生產部門的生產,引導了生產資料部門的部門內的投資,增加了生產資料部門的就業人數,促進了生產資料部門的就業人員素質升級,同時擴大了消費資料生產的市場與需求。這樣,一環扣一環的經濟性蝴蝶效應使得社會的生產擺脫了經濟危機束縛,經濟又進入一個新的循環周期,在新的經濟周期中,資本的收益率要高于上一個周期,社會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最終必然導致社會的總供給要大于社會的支付能力下的總需求,資本家要摒棄舊的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一個循環。由此看來,資本投資活動與經濟危機的發生都具有周期性,相輔相成。
第 3 章 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風險現狀................38
3.1 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的發展歷程 ............38
3.1.1 探索起步階段............................39
3.1.2 穩步調整階段.........................41
3.1.3 迅速發展階段.......................43
3.1.4 后危機時代.............................46
? 3.2 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的風險形式 ..........51
3.2.1 政治風險............................51
3.2.2 經濟風險...........................56
3.2.3 文化風險............................61
3.2.4 法律風險.........................62
3.2.5 企業并購風險.........................63
3.3 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風險致因分析 ...........65
3.3.1 宏觀層面的環境性風險因素................65
3.3.2 中觀層面的結構性風險因素................69
3.3.3 微觀層面的操作性風險因素........................71
第 4 章 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風險量化及案例分析..........76
4.1 模型構建 .......................76
4.1.1 構建指標體系..................................78
4.1.2 數據分析方法——F-AHP 模糊層次分析法 .............88
4.1.3 模型應用實例..........................91
4.2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風險案例分析 ...................96
4.2.1 案例一:中國民生銀行收購美國聯合銀行...............96
4.2.2 案例二: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
石油期權交易............100 4.2.3 案例三: 利比亞局勢對我國 企業直接投資的影響.......103
第 5 章 企業境外直接投資風險防范的國際經驗借鑒...........108
5.1 發達國家企業境外直接投資風險防范策略 ...............108
5.1.1 美國企業的境外直接投資風險規避經驗..................108
5.1.2 日本企業的境外直接投資風險防范策略..................109
5.1.3 德國企業的境外直接投資風險管理對策................112
第 6 章 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風險防范機制建構
與企業國內投資的風險相比,企業境外直接投資風險的范圍更大、形式更多、產生的原因更復雜。因此,在積極促進我國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同時,也應該有效地引導企業控制和防范對外投資風險,這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建設系統性的投資風險防范機制,從系統性的角度降低風險給對外投資企業造成的損失。境外直接投資風險防控機制的建設由兩個層次組成,即宏觀管理層次的風險控制機制和微觀層面的風險管理機制。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風險防范的保障。
6.1 宏觀層面的企業境外直接投資風險防范機制
6.1.1 創造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良好宏觀環境
1.優化投資環境
無論是國內投資還是跨境投資,企業投資行為依賴于政府提供的良好商業環境。相較于國內投資,企業境外投資的不可控因素更多,維護商業環境是企業一己之力難以掌控的。為此,我國政府可以通過建立區域、雙邊或多邊投資合作機制,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快,且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些東道國對我國企業的境外投資及收購行為抱著敵視的態度。因此,中國政府在國家的層面上與各國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會極大地降低企業在境外投資與經營的風險。企業進行對外投資既是企業自身獲取利益最大化的自主經濟活動,也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施手段。企業的境外直接投資活動能充分地利用境外的資源和環境發展我國經濟,同時也有利于引導和帶動國內其他企業的發展。因此,基于宏觀角度,政府除了應對企業境外直接投資過程給予積極鼓勵和支持外,還應該創造多方面條件,為企業境外投資提供基礎性公共產品。其中,風險防控機制的建設就屬于涉外經濟中的公共產品范疇,應當由政府提供最基礎的風險管理機制。
結 語
一、本文的主要結論
現狀:
無法忽視的“國際性”影響
當前,業界很多呼聲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太低,與發達國家資本市場開放相比差距很大,并列舉出很多具體的“事實”來證明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不足,尤其是各種“數字”,如國內企業在海外發行上市的數量和金額、國內境外機構投資者數量、國內市場上可交易的國際性金融產品種類等。這樣的看法似乎不無道理。
實踐中,有的人認為,資本市場國際化是資本在運動過程中實現的證券發行、證券投資以及證券流通在國際間的自由化,是資本跨國界流動的必然產物。有的人則認為,資本市場國際化是指資本(證券)市場與國際資本(證券)市場接軌,國內市場成為國際市場的組成部分。還有的人認為,資本市場國際化是指法律法規接受國際通行的概念,接受國際會計準則和信息披露原則,市場間互相開放。
如果按照上述對“國際化”的界定,我國資本市場目前發展水平與之相差甚遠,遠遠無法達到“國際化”的要求,尤其是考察國內企業在海外發行數量金額、國內市場上的國際性金融產品數量等“硬性”指標,國內資本市場離“國際化”程度更是遙遠。但現實中的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
自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幾乎所有的國際性金融事件都能影響到國內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國內金融市場尤其是資本市場對國際金融市場上“風吹草動”的反應也幾乎同步,如眾多分析均認為不會對中國造成影響的迪拜債務危機依然在第一時間引發了中國股市的巨幅震蕩。反過來,中國資本市場變動、證券交易市場波動的國際影響力也愈加顯著。國際資本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研究和預測都離不開對中國市場情況的考慮和參照,中國資本市場的變動往往能夠引起全球資本市場第一時間的“連鎖反應”。2009年8月31日的A股暴跌中,上證指數下跌6.74%,深成指數下跌7.55%,這次國內市場的突發性下跌隨即引起全球股市紛紛跳水,恒生指數跌4.84%,其他亞太主要股市也大幅下挫,稍晚,美國道瓊斯指數下跌1.74%,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06%,歐洲各主要股指跌幅也在1%左右。A股暴跌的影響不止于此,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隨后大幅收低,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期銅價格跌幅超過4%。國內市場變動產生如此程度的國際影響力并非個案,中國資本市場尤其是中國股市已經成為國際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任何人都無法忽視。
國際資本市場間的互動關系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互相“滲透”、沒有一定的“國際化”是無法實現的。當然,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對外資進入的領域、額度和程序以及其他很多方面仍存在較多的限制,并沒有完全開放。應該說,這些方面更多是對我國資本市場“國際性”水平不高的反映。“國際性”代表一國資本市場自身在制度、規則等各方面建設和完善的程度,它可以衡量一國資本市場“成熟”與否和發展到達的階段如何。我國目前資本市場仍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健全的方面,國際性水平和影響力相比發達國家仍顯不足。如何在不斷改進各種內部設計、完善相關規則方面下大力氣,努力提高市場的成熟程度和“國際性”水平更需要引起廣泛的關注。
博弈:
“迫切”不能“急切”
“高效”更要“安全”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金融是市場經濟的核心,資本市場是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內容,建設一個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資本市場既是前面提到的“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重要戰略任務。政府和有關部門一直致力于我國現代資本市場的構建和完善。
我國現代資本市場的構建和完善是一項充滿難度和挑戰,需要穩健推進的綜合性“工程”。雖然經濟的發展對現代資本市場構建不斷提出新的“迫切”要求,但考慮到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仍很不完善、金融中介機構還不成熟、創新工具依然缺乏和匯率波動仍不靈活等實際限制,資本市場的改革和開放不能“急切”,要更加注重“穩健”和“安全”。
韓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始于上世紀80年代,在其《資本市場國際化計劃》中制定了4階段發展步驟,即間接參與(1981~1984年)、有限度直接參與(1985~1987年)、進一步開放(1988~1989年)和完全開放(1990年后),穩步推進本國資本市場的開放進程。臺灣的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歷時20年,貫徹先間接投資后直接投資、先機構投資后個人投資,根據市場發展實際情況逐步放寬限制的原則,經過三個發展階段實現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日本同樣采取慎重的漸進式方針,有步驟逐步放松金融監管,引進競爭機制,在長達40年的時間里實現了本國資本市場的全方位對外開放。
上述國家或地區對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穩健”與“安全”的重視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當然,也有國家對于開放本國資本市場過分“急切”,忽視對風險的分析和控制,導致風險的累積和爆發,致使國內發展受到嚴重損害。智利在本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中,忽視本國資本市場實際承受能力,盲目制定過高、過快的發展要求,特別是1974年開始的金融部門改革措施過于激進,與其自身尚不完善的經濟基礎和金融監管水平極不適應,最終導致國內利率大幅攀升,大量外資涌入,為拉美債務危機的爆發埋下禍根。
可見,資本市場的改革和對外開放必須要與經濟系統發展水平相適應,協調好與經濟系統和制度間的均衡關系。否則,資本市場脫離實際“國情”的盲目對外開放將面臨巨大風險,如所謂的“波動溢出效益”等。這些風險經過“連鎖反應”被放大,甚至可能侵犯到國家的經濟乃至國家。
當前,隨著國際資本流動的日益“順暢”和金融衍生操作的大肆使用,風險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無限”擴大,任何單一資本市場的小波動都有可能引起多國資本市場“風起云涌”。“迪拜世界”在短短幾日內“橫掃”國際資本市場,造成全球范圍內股市暴跌和匯率大幅波動:在亞洲,日經指數下跌1.7%,港股恒生指數重挫2.7%,澳股S&P/ASX 200指數大跌2.4%;在歐洲,英國FTSE 100指數跌3.2%,德國DAX基準股指跌3.2%,法國CAC-40指數跌3.4%;而美元兌日元匯率創下14年來新低。國際資本市場上這種風險傳遞“牽一發動全身”的特點,使得任何一國在本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中所面臨的風險和不穩定因素都大大增加,脫離經濟系統實際發展水平的“超前”對外開放,必將對一國資本市場造成難以估計的不良影響和沖擊。
因此,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和對外開放不能過分追求“速度”,要更多注重“穩健”和“安全”。要從間接開放開始,穩步做到國內市場的開放后再“安全”地實現更高層次和程度上的對外開放。要制定詳細周密并具有一定靈活性的開放計劃和實施措施,把握好對外資進入我國資本市場渠道和手段的控制,從各個層面保障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和開放進程的有序、高效、穩健和安全。
開放與監管:
雙向開放內外交流
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早已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任何國家都無法“置身世外”,否則就只能在“閉關鎖國”中快速落后,離開國際活躍舞臺。理論上,一國的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完全應該自主決定,即是否開放、如何開放和開放步驟都完全由一國自主決定。但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在全球普及后,要求單個經濟體“開放”和“交流”的國際壓力愈來愈大,這在某種程度上對一國資本市場開放的自主決策產生很大影響。
概括來講,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包含兩個方面:國內資本投到境外和國外資本進入境內,即“走出去”和“引進來”。這兩方面的“開放”和“交流”對促進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和對外開放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必須堅持兩者并重。實質上,一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和“國際化”發展是一個內外部各項制度不斷協調適應的過程,是內外部市場運作規則有效對接和轉換的過程。國內外資本市場規則對接的難度越小、越容易,越有利于資本在兩個市場間的流動,越有助于提高我國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在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和對外開放探索中,要適應國際慣例,與國際要求接軌,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并重,加強“內外交流”。
但是,在“內外交流”的過程中,一國資本市場將面臨更多來自國際資本市場的風險和沖擊,正如前文所述,國際資本市場“牽一發動全身”的風險傳遞特點將使得我國在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中面臨更多的風險和不穩定因素。如何防范和化解這些風險和不穩定因素對資本市場監管提出了嚴峻考驗和要求。
一切如約而至,2017年-2018年實現上市早已列入眾安保險當初的規劃。市場預測,如一切順利,眾安保險將在今年三季度完成上市。
一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資深人士表示,雖然成立時間短,但A輪融資已過去兩年,正處于燒錢期的眾安保險“不能再等了”。從宏觀形勢來說,在滬港通、深港通相繼開啟的政策利好下,也算趕上了好時機。另外,其兩大股東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下稱“螞蟻金服”)以及中國平安保險集團(下稱“中國平安”)旗下的陸金所遲遲未上市,亦促其上市提速。
然而,對于眾安上市,業界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估值預期:一邊是互聯網金融概念下500多億元的估值,另一邊則是基于保險業績30多億元的估值。作為科技保險第一股的眾安保險究竟價值幾何?天壤之別的估值,恰恰反映出業界對處于風口之上的金融科技概念股的定位和認知上的分歧。
在互聯網金融元年銜玉而生的眾安保險,背負“三馬”共建的基因,在亮相伊始就成為焦點。其成立之后不久,借互聯網金融的熱潮,易安保險、泰康在線和安心財險等三家互聯網保險公司亦相繼成立,從而形成四家各執一端的互聯網保險格局。截至今年首季,四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7.03億元,同期增長達179.64%,在網銷業務中的占比已達15.42%。
如果具體而微地分析公司個體以及具體的業務指標,可能會是另一番景象。從眾安保險來看,三年來雖然勤于各種技術探索,但似乎“殺手級”產品并沒有出現,車險保費亦與預想中的數億規模差距甚遠,險種幾乎全線虧損,過于依賴股東業務,成本支出高企。基于這些表現,互聯網和金融界各自從不同視角,給出了相差懸殊的估值。
兩年前A輪融資時,眾安保險的巨量估值,便引發不同的評判。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眾安保險作為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被加持的“關注溢價”,是其獲得遠高于保險同行估值預期的主要原因。
眾安保險誕生以來,一向強調自己的科技基因,在招股說明書中更是定位為“保險科技公司”。而在保險業看來,無論從其產品結構、經營模式、盈利模式乃至監管主體來看,眾安保險本質上仍是保險公司。
有互聯網金融人士指出,在金融牌照門檻提高、監管趨嚴的當下,特別是去年央行對金融科技劃出“不得直接從事金融業務,須與持牌機構合作”的底線之后,作為持牌金融機構的眾安保險,盡管保險業務不盡如人意,但其投資價值遠超普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這是其高估值的邏輯。
眾安保險亦深諳其一手保險一手科技的價值。眾安保險CEO陳勁此前曾對媒體表示,眾安保險以保險為工具,以技術為基礎,構建一張價值網絡。
去年成立子公司眾安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眾安科技”)之后,眾安保險加快了打造科技板塊的步伐,頗有向其股東螞蟻金服和中國平安看齊的意味。登陸H股后,是否能夠借資本之力實現新的謀篇布局?
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對即將成為首只互聯網保險股的眾安保險,“一直聽說,從未了解”。在長達500多頁的招股說明書里首次披露的諸多數據,將勾勒出眾安保險怎樣的面目? 上市估值分化
6月的最后一天,香港聯交所公告欄里出現一則招股說明書,迅速引起市場關注:這是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遞交的H股IPO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如獲順利上市,其將成為保險科技第一股。
IPO團隊陣容不可謂不豪華:JP摩根、瑞信、UBS瑞銀、招銀國際組成聯席保薦人。據媒體報道,眾安保險擬向數家戰略投資者出售5%-10%股權,H股IPO集資規模高達12億-16億美元,估值原則上不低于90億美元(約合610億元人民幣),不過,據《財經》記者了解,上述事項目前還未最終確定。
成立三年有余就登陸資本市場,無論是作為互聯網金融公司還是保險公司,速度不可謂不快。據了解,無論是投行還是眾安保險內部,都感到出乎預料。
不過,對于眾安保險來說,上市早已是其既定戰略。早在2014年12月,眾安保險股東大會批準設立以權益結算及以股份為基礎的補償計劃。隨后,眾安保險實施員工持股計劃,2015年初授予董事和員工6000萬股股份。2015年修訂員工持股計劃,上海灝觀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上海謙果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入場,接盤其并列第二大股東優孚控股有限公司所持6000萬股股份。
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被業界視為其IPO的前奏。據了解,很多公司上市前以原始股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既利于明晰股權,又能穩定核心團隊,分享上市成果。參與者的成本亦比較低。以眾安為例,其員工持股計劃每股為1.5元。
與此同時,眾安保險亦啟動A輪融資。2015年6月7日,完成A輪I資,摩根士丹利、中金證券(香港)、鼎輝投資(CDH Avatar,LP)、凱思博基金(Keywise ZA Investment)和賽富基金(Equine Forces Ltd)五家新股東加盟,以每股24元人民幣、總計57.75億元認購眾安保險2.41億股外資股。與原始股東主要來自互聯網業不同,此次進入的五家新股東悉數來自投資界,此舉亦被業界理解為其在鋪路IPO。
此外,去年眾安保險董事會和管理層有所調整,引入數位有投行或操盤IPO經驗的新成員。比如,來自螞蟻金服、出任眾安保險董事的韓歆毅,曾操盤阿里巴巴集團IPO、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和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架構重組等項目,眾安保險獨立董事杜力是國內資深投資并購專家,去年初任總經理助理的胡天睿曾在瑞銀投資銀行等重要管理崗位任職。去年12月出任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的畢仕宇,曾就職于埃森哲,帶領兩家企業在美國和香港上市。
此次登陸H股,根據眾安保險此前的規劃,A股亦在其考慮之中。今年2月,業界曾傳聞證監會擬為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提供IPO“綠色通道”,有報道稱,眾安保險亦在名單之上。
無論是在A股還是H股上市,市場對于眾安保險的關注焦點和分歧在于其估值。比如,IT桔子數據庫的《2016年度中國互聯網金融公司估值榜TOP100》顯示,2016年眾安保險估值為552億元,僅次于螞蟻金服和陸金所兩家千億元估值公司之后。而中華保險研究所的《中國保險公司市場價值排行榜》,給予眾安保險的市場估值則為31.74億元。互聯網領域和保險業對其的估值差距甚巨,恰恰反映出對眾安保險定位和屬性的不同認知。
據《財經》記者了解,早在A輪融資時,市場對眾安保險的估值就存有爭議。眾安保險曾與一家傳統保險公司洽談,對方認為其估值過高而未談攏。
彼時,內蒙君正收購華泰保險的股權時,參考人保財險H股的估值,給予其80.16億-96.92億元的估值。因此,眾安保險的估值不為該傳統保險公司接受,亦在情理之中。
從估值方法上來說,據了解,當時眾安保險曾把陸金所、螞蟻金服和美國的Lending Club作為估值樣本,參考了中國大型互聯網公司23.1的P/E倍數中位數和高成長保險公司16.2的P/E倍數,采用FY+2P/E估值法,得出來的估值基礎為134億元,假設估值倍數是15倍和25倍。而中華保險研究所估值采用的是保險公司動態非線性一般均衡定價模型(Insurance Company Pricing Model)。
有互聯網風投界觀點認為,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對于用戶數的價值判斷,不僅看軟件安裝量、下載量以及活躍用戶數,還要看傳播因子和用戶留存率。對于流量的考量,則主要看其變現能力即ARPU值。
眾安保險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成立以來累計銷售72億份保單,服務逾4.92億名客戶。截至2016年,78%客戶至少被服務過兩次,每名客戶年內平均獲得10.3份保障。眾安強調用戶數量和流量規模,頗有以互聯網企業其用戶量做估值基礎的意味。
但如果從保險公司角度來說,眾安保險的業務過于碎片化,2014年-2016年的件均保費僅分別為4元、7.30元和9.9元。如果以每個客戶年均10份保單來算,年均保費亦不過百元左右。有保險公司人士指出,這種碎片化保險大多數是賺流量不賺規模,而且平臺成本較高等于為平臺打工。
分子實驗室創始人劉揚表示,市場對眾安保險估值的分歧,主要是對其定位的不同理解。如果從互聯網保險邏輯來看,眾安保險最大的問題是作為保險公司成立,而不是科技公司。從傳統的資本邏輯上來說,把握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概念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劉揚認為,眾安保險資本的價值大于保險本身,這或是其股東的初心,“所以不能以保險公司估值的邏輯看待”。
一位互聯網保險從業人士認為,眾安未來的價值在于是否能通過科技實現重塑保險價值鏈,打造金融科技生態。
對于眾安保險發行價的估算,一些互聯網金融和投資領域人士認為,低于其A輪融資的24元可能是大概率事件,“這個價格太貴了,可能個位數較合理”。一位互聯網金融領域資深人士表示。
一位投資界分析人士則表示,香港市場通常給予科技股的估值不高,2004年騰訊控股在H股上市時,發行價僅3.7港元。本月上市的游戲硬件廠商雷蛇估值最高不過50億美元。
今年5月,彭博數據顯示,滬深300信息技術指數的市盈率在40倍,恒生綜合資訊科技業指數41只成份股的市盈率中值僅為16倍,兩地之差創歷史新高。上述投資界分析人士表示,除非眾安保險出現“全城熱炒”的現象,否則在當下的港股估值水平下,股價恐怕很難達到A輪融資時的股價。
無論眾安保險最終以何種價格發行和開盤,作為首只保險科技股,其話題性有望引發市場對互聯網保險的關注。劉揚認為,以眾安上市為觸媒的保險投資熱,會提升互聯網保險業整體的估值水平,對所有資本市場的保險投資人來講,投資的安全邊際都會提升。
一位保險業人士表示,成為上市公司之后,能極大提升眾安保險的品牌知名度,由此也將獲得更多的客戶和流量。 利潤與成本齊飛
對于一只腳已邁進IPO大門的眾安保險來說,講好一個動人的資本故事,博得一個漂亮的股價很重要。但動人的資本故事和高估值并非空中樓閣,亦需要數據和業務做支撐。
作為保險消費者和資本市場投資者,亦有必要充分了解眾安保險的基本面,透析數據背后的經營實質,研判其真實的投資價值和未來的發展潛力。
分散在500多頁招股說明書里的各項數據,勾勒出眾安保險既有重視創業開局、不憚成本“燒錢”的互聯網企業的風格,又有新興保險公司賺快錢的激進投資風格。
如果以盈利指標來看,眾安保險表現不錯,迅速打破了傳統財險公司七八年才能盈利的“慣例”。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2016年,凈利潤分別為3698.1萬元、4425.7萬元和937.2萬元。不過,這一持續盈利的局面,卻在今年首季被打破,眾安保險以虧損3.17億元,位居虧損規模首位。
眾安保險的利潤結構亦與傳統保險公司一樣,主要來自投資收益,三年投資收益凈額分e為8006.2萬元、5.21億元和9862.4萬元。
在投資策略上,眾安保險顯示出較為激進的風格。2015年權益類投資占比高達23.4%,高于15.18%的行業平均水平,其中股票投資占比為16.7%。2016年這種投資風格得以延續,權益類占比亦有23.1%之多,高出13.28%的行業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其中股票占比17.8%,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
具體到投資品種,除了股票,眾安保險在2015年-2016年大筆投資在資管計劃、信托計劃和理財產品,其中,僅通過“眾安樂享1號”賬戶投資于“上海信托-武漢四環線”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就達3.5億元。截至2016年底,并表的四只資管計劃產品認購總額為6.16億元,未并表的信托計劃余額為9.70億元,理財產品則為8.01億元。無獨有偶,泰康在線2016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亦顯示,其2016年亦主要投資于信托計劃和保險資管產品。
在2015年以來牛熊疊市的震蕩行情下,眾安保險較高的權益類投資占比,使其投資收益產生較大波動:2014年和2015年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7.3%和12.6%,分別超過行業平均投資收益率1個和5個百分點,但2016年卻降至1.7%,遠低于5.66%的行業平均收益率。
眾安保險招股說明書顯示,平安資管公司是其投資管理人。據了解,如此低的投資業績,引起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震怒,平安資管公司內部已為此檢討和問責。
眾安保險資產端的投資收益起伏不定,負債端則面臨高企的業務成本。眾安保險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2016年,綜合成本率分別為108.6%、126.60%和104.70%。從決定綜合成本率高低的兩大指標來看,費用率分別為35.2%、58.10%和62.70%,賠付率分別為73.4%、68.5%、42%。以2016年為例,這三個指標分別高于99.52%、39.85%和59.94%的財險業平均水平。
招股說明書顯示,眾安保險業務開支的最大部分來自咨詢及服務費、手續費及傭金,咨詢及服務費主要用于通過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平臺銷售保險產品的費用。其中,咨詢及服務費的三年數據分別為9446.2萬元、5.91億元和10.93億元,在已賺保費凈額的占比分別為13.3%、30.7%和33.9%。手續費及傭金分別為1615.4萬元、1.01億元和2.87億元,在已賺保費凈額的占比分別為2.3%、5.2%和8.9%。從增速上來看,這兩項指標已超過總保費增速。
對比另外兩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其技術服務費開支占比亦不算低,泰康在線2016年的技術服務費為1.34億元,在已賺保費中占比23.39%。易安保險則為1.74億元,占比76.99%。
一位財險公司業務部門人士指出,其實互聯網保險的成本并不比傳統渠道低,一些大型互聯網平臺代銷航意險、航班延誤險等險種的手續費高達70%-80%以上,有的險種甚至能達到90%。不過,據《財經》記者了解,眾安保險與各平臺合作,并不是按平臺代銷手續費方式付費,而是按以雙方共同研發產品和系統的項目來打包收費。
一位保險公司網銷部門人士則表示,做互聯網保險,誰的成本控制得好,誰就是贏家。但是在激烈競爭中,大型互聯網平臺非常強勢,即使是大型保險公司也沒有多少議價權。目前,電商獲客成本已高達300元以上。
然而,以高成本獲得的流量客戶的轉化率并沒有想象的高。上述保險公司網銷部門人士透露,一般在千分之一。不過,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眾安保險通過嵌入場景的模式獲客的轉化率能達到10%以上。
一位保險公司人士表示,互聯網平臺對于保險公司的意義在于,一是收集保險需求甚至創造需求;二是用標準化降低邊際成本,使保險產品從低頻轉向高頻,逐漸形成規模效應。盡管成本高企,勢必仍要聯手平臺。
去年成立眾安科技后,眾安保險加快打造科技板塊的步伐。截至2016年,其研發資金高達2.14億元,占總保費的6.3%。《財經》記者獲悉,隨著科技平臺的擴展和更多項目孵化,今年眾安保險在科研上的投放還將增加。
在諸多指標中,對于資本市場投資者來說,最為看重的是體現企業盈利能力的凈資產收益率(ROE)。“股神”沃倫?巴菲特有句投資名言:“看企業,我最看重ROE指標,能維持高ROE特性的股票,才是我最終的選擇標的。”
以眾安保險為例,其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2016年該指標分別為3.7%、1.1%和0.1%,而同樣具有金融與互聯網屬性的中國平安2016年的該指標則達16.27%,騰訊控股攤簿后的ROE亦達23.53%。一位互金領域人士表示,上市后的眾安保險ROE能否成長,來看其未來科技保險模式打造出多大的想象空間。 創新與發展困局
對于秉持價值投資的投資者來說,對持有保險公司牌照的眾安保險,難以忽略對其保險業務結構和質量的考量。
根據眾安保險2014年-2016年的三年規劃,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面向未來,完成業務上的布局,其中包括車險、信用險等重點險種。
截至2016年底,這些業務線的布局如約完成。眾安保險招股說明書顯示,目前已形成生活消費、消費金融、健康、車險和航旅生態等五大主要生態系統。
在各險種中,投資人最關注的莫過于國內財險業的頭號險種車險。一位財險公司人士曾對《財經》記者表示,正是因為眾安保險所構想的車險保費預期,才獲得高額估值。
根據眾安保險在A輪融資路演時所展示的發展藍圖,2015年-2020年的車險保費收入將分別為1億元、13億元、30億元、60億元、110億元和180億元。眾安保險CEO陳勁2015年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曾信心滿滿地表示,對于當時高達7000億元規模的車險市場來說,這一預期并不算高,只要能進入這個領域,眾安保險“一定有辦法做到規模”。
然而,夢想豐滿,現實骨感。眾安保U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6年,車險業務保費收入為372萬元,距離其當初13億元的預測差距甚遠。對于車險保費規模較小的原因,眾安保險表示是與經營區域較少有關,2016年底該業務僅在6個地區展業。
不過有多位財險公司人士指出,眾安保險車險保費較小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與中國平安的保費分成政策。由于沒有線下機構,眾安保險只能借助于中國平安開展線下業務,聯合推出的保T車險,保費和索賠付款比例皆按“三七開”劃分,即眾安保險占三成、平安占七成。
在市場競爭和發展壓力之下,眾安保險亦采用傳統保險公司常用的營銷套路,并為此付出了監管代價。因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眾安保險通過PC官網、手機官網等自有渠道銷售車險業務時向投保人或被保險人贈送禮金或禮券共計4.57萬元,今年2月保監會對眾安保險罰以20萬元,并對分管車險的高管和車險部門負責人處以警告和個人罰款。
近日,保監會啟動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出臺銷售行為回溯制度,并開展車險亂象整頓工作。種種跡象表明,重拳治亂之下,車險尤其是網銷車險在規范的同時規模可能下降。從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數據來看,今年前四個月的網銷車險銳減了40%。而眾安保險未來車險如何發展,令市場關注。
《財經》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目前眾安保險對于車險保費規模已不太刻意而求,而是側重于以車險為切入口,打造與之有關的生態系統。
高企的綜合成本率之下,眾安保險主要險種的利潤承壓不小。2014年-2016年財報顯示,幾大險種的承保盈虧情況頗為飄忽:2014年責任險、保證險和信用險實現承保盈利,意外傷害險、家財險和其他保險(主要是貨運退貨險)承保虧損。2015年,除了信用險承保盈利,其他險種皆承保虧損。2016年,責任險、健康險和其他保險承保虧損,保證險、信用險和意外傷害險承保盈利。
今年以來,眾安保險主要險種承保利潤進一步惡化。眾安保險在招股說明書中已預警,預計今年一季度,健康、消費金融和航旅生態系統的保費將大增,綜合成本率亦將繼續超過100%,經營開支的幅度將超過凈保費收入,首季將由盈轉虧。據了解,首季巨虧除了研發成本繼續增加,投資收益亦不佳。
相比業務難獲承保利潤,眾安保險的業務更令人質疑的是,過于依賴其股東的業務支持。招股說明書顯示,眾安保險的前五大保單持有人(支付寶、贏眾通、招財寶、攜程和順豐速運),2014年-2016年的合計占比分別約占總保費的9%、29%和28%。其中,來自支付寶的保費收入最多。
眾安保險在招股說明書中坦承,螞蟻金服和平安保險是最重要的生態系統合作伙伴,沒有股東的支持和資源,將無法實現快速增長。
據了解,雖然起步于股東資源和支持,隨著自行研發的科技的逐漸運用,眾安保險正在謀求股離與單個場景平臺提供方的合作,轉向電商全生態的連接,目前已連接了180多個合作方。
而在成立伊始,因為眾安保險與這些股東平臺的合作并不具有排他性,為了在同業紅海中殺出重圍,眾安保險推出頗多創新的產品點子。
彼時正值互聯網金融興盛,一批所謂創新型保險產品推出市場,在引發互聯網用戶對保險的興趣的同時,也因存 在噱頭遭到非議,有些則不符合精算原理被監管層叫停。
初涉保險領域的眾安保險,亦遇到創新與監管的邊界如何厘定之困,屢因踩線收到監管措施。2014年8月,其網絡交易平臺責任保險和個人航空行李托運丟失保險兩款產品,因費率厘定不符合公平性原則被叫停。2015年1月,因對航班延誤險的產品描述不準確,以及消費金融擔保產品的風險披露不足被叫停。
在一些險種被叫停的同時,相關監管政策的調整,亦對眾安保險的發展帶來影響。比如,其2015年獲批試點的經營投資型財險,今年初該類險種受到嚴格監管,再次被叫停。受去年底發生的“僑興債”事件影響,今年6月保監會《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要求不得為保險公司的控股股東、子公司和關聯方的融資行為提供該業務。該險種是眾安保險承保利潤大戶且是唯一一類三年都獲承保利潤的險種,有業內人士預測,作為“僑興債”事件涉及的一方,在此新規之下,眾安保險的該類業務可能將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其盈利情況。不過,《財經》記者獲悉,眾安保險已對該業務進行過梳理,內部判斷新規對其沒有太大影響。
兩年前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眾安保險的自我認知是其業務模式尚不具獨特性,也沒有做出核心產品。兩年來,盡管眾安保險已形成比較齊備的產品線,但其保費規模仍不盡如人意。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2016年,眾安保險總保費收入分別為7.94億元、22.83億元和34.08億元,已賺保費凈額則分別為7.12億元、19.21億元、32.25億元。
對于眾安保險業務上的乏力,一位互聯網保險研究人士表示,從資本方的角度來說,眾安保險講述的是一資本的故事,如果保險業務做得好,自然是錦上添花,即使業務不盡如人意,也未必影響其未來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因為對很多投資者來說,模式比業績更重要。對于眾安保險來說,僅靠發展業績恐怕也難以支撐太久,通過上市籌資并實現賺錢效應,發展才能持續。 探路科技賦能金融
隨著互聯網金融領域“黑天鵝”事件頻出,在今年金融監管全面趨嚴形勢下,創新已讓位于監管。4月保監會下發《中國保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保險公司要重點防范互聯網保險等新型業務的風險,防范互聯網跨界業務風險。
以創新立本的互聯網金融,將何去何從?自我定位于保險科技公司的眾安保險,將如何在與傳統保險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
在撞了幾次監管紅線之后,眾安保險對產品形態創新的嘗試有所收斂,轉而在定價、形態分銷、核保、理賠和技術后援等環節進行技術上的創新探索。
陳勁2015年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如果不走向服務,永遠做不大。眾安保險必須思考如何運用互聯網技術,改變既有的服務形態。”
2016年7月,眾安保險下設的子公司眾安科技成立,并迅速形成基于眾安科技的機構網絡。隨后,眾安科技斥資120萬元收購杭州企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斥資1000萬元成立上海員寶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今年2月成立北京有我在科技有限公司。
3月,眾安保險為眾安科技增資4.5億元。隨后,眾安科技成立上海分公司和全資子公司眾安(深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眾安保險已初步在京、滬、深、杭構建了科技板塊布局。
眾安科技內部提出“1234”戰略,顯示出占位科技版圖的野心:輸出一個平臺區塊鏈云平臺;立足金融、健康兩個命題;以信任、連接和加速為三大使命;堅持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四個領域進行長期探索。
眾安保險招股說明書顯示,眾安科技將進行S、X、T三個系列的技術輸出,今年4月其基于區塊鏈技術開發的“安鏈云”平臺已進入商用階段,是全球第一個部署在云端的保險核心系統。
目前,眾安科技已向一些小保險公司合作輸出S系列,為其打造互聯網平臺和系統。據了解,未來該系列將覆蓋各類保險公司、經紀公司、公司和保險平臺等保險業態。
去年11月在眾安科技品牌會上,陳勁表示,眾安正在逐漸形成自己的“科技大腦”,并在未來向生態圈輸出科技能力。
向金融生態圈輸出技術,正是螞蟻金服當下之舉。甚至在一些科技輸出和運用上,雙方已頗有對壘的意味,比如,5月螞蟻金服推出基于圖像定損技術的定損寶之前,眾安保險已在其手機碎屏險等業務板塊自我研發和應用了該技術。
眾安保險在科技領域的布局,引起業內對其是否做成“小螞蟻”或“小平安”的猜測。頗為微妙的是,自從推出Techfin概念、轉型要做“技術流”以來,螞蟻金服保險事業部所推出的首款產品車險分,平安和眾安保險都未出現在合作名單中。
目前,平安已基本完成自建生態和入口,而螞蟻金服則形成入口全覆蓋的生態體系,正對中小保險公司形成吸附效應。據了解,眾安保險內部并不認為三方存在競爭,因為其是以保險切入,圍繞保險生態輸出與之相關的產品、技術和服務,而螞蟻金服以支付切入金融科技生態圈,輸出技術。切入點不同,決定其不同的發展路徑和模式。眾安保險開始謀求占位金融科技和賦能技術,隨著其完成上市,借助資本市場的資金支持,是否會迅速長大成為可以比肩螞蟻金服或平安的小巨人?
對此,一位保險公司業務部門負責人認為,短時間內眾安保險尚無實力和平安或螞蟻金服抗衡。即使相對于大中型傳統保險公司,眾安保險的科技投入不菲,但將科技轉化檣產力并形成效益,還需要時間。其能否借助科技重塑保險價值鏈,形成金融科技生態系統,并實現保險業務的提升,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