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8 15:17: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教育技術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我校于98年12月進行全國電化實驗課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課題研究,研究項目的主要內容和目標是:
1、探討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促進實施素質教育主渠道-課堂教學的結構模式的優化,的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優化學生資源,研究現代教育技術與促進學生思想品德、文化、生理心理、審美等多種素質形式提高之間的聯系,提高學校育人水平;
3、研究制作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CAI課件,滿足教學需要;
4、建立一支具有現代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學技術的師資隊伍,提高新一代教師的教學水平;
5、建立系統,加強與全國名校的聯系與合作、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以下對課題4,就本校工作進行回顧和探討。
教師是實施上述內容的主體,轉變教師的觀念,提高教師應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他們進行教育加工的能力,是我校師資隊伍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以全體教師為目標,骨干中青年教師為重點,掌握現代教育手段為內容的崗位培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課題的實施
1、學習與準備階段
我校重視現代教學的學習,下發了《現代教育技術》(全國中小學繼續教育公共必修課教材)和多篇的有關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的學習材料,提高了教師們的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學校領導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親自參加全國和省的電教培訓及會議,多次帶領電教教師赴廣東、上海、及本省的廈門、晉江、南安等地的兄弟學校參觀學習,并派出電教、數學、物理、化學、、語文等多個學科的教師參加省內外組織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學習班,形成了小規模的骨干青年教師隊伍。98年10月,學校新建了多媒體綜合教室,配有多媒體機、液晶投影儀、實物展示臺、VCD紅外同步聽力系統等電教器材;備課室配有5臺實達電腦、掃描儀、打印機、數碼相機、光盤刻錄機等器材,基本能滿足教師制作課件的要求。又于99年配置了62想雙子恒星電腦的網絡教室,學校還制定了獎勵政策,資助教師購買電腦,為培訓教師和提高教師的現代化教育水平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實踐階段
教師的培訓采用分期培訓、個別輔導和用教學光盤軟件自學的三種形式。96~98年,我校先后組織了四期的青年教師計算機培訓班,培訓的內容有"計算機基礎知識"、"DOS操作系統"、"WPS文字處理系統"、"Foxbase數據庫"、"Windows95操作系統"等。并組織教師參加全國計算機一級B等級,有90人通過考試,其中獲優秀的教師有45%。隨著多媒體綜合教室的建成,我們編寫了多媒體綜合教室使用指南和開設了多媒體綜合教室如何使用的講座,培養了一大批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青年骨干教師。
2000年的5~6月份,我們利用雙休日和晚上的時間,在培訓青年教師的基礎上,對全校教職工進行三期的初級班和高級班的計算機培訓,高級班培訓的內容為"Authorware5.0多媒體工具軟件"和"Photoshop5.0圖象處理軟件";初級班培訓的內容為"Windows98操作系統"、"Wps2000文字處理系統"、"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通過此次培訓,我校教師80%會操作計算機,中青年教師都會用"Powerpoint"制作小課件,有30多個中青年教師會用"Authorware5.0"制作課件。2001年3~4月份,我們又舉辦了教師課件制作培訓班,除電教組的教師講課外,我們還邀請各學科的教師將制作小課件的經驗介紹給老師,另外除分期分批進行教師培訓外,我們電教組老師在完成各自的教學任務的同時,對電子備課室進行排班值日,保證電子備課室星期一至星期五對全體老師開放,教師們可隨時在電子備課室制作課件,遇有技術性的,值班老師都能熱心地指導,極大地提高了教師制作課件的水平。某些課件,由學科教師提供腳本,與電教老師合作制作,在合作的過程中亦提高了學科教師的制作課件水平。
1999年和2000年學校先后舉行了以"創新教育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創新教育與啟發式、討論式教學"、"課堂教學模式優化探索"為主題的每次為期2周的公開課交流活動,共開設50多節優質課供校內外老師觀摩、討論(其中多媒體教學課有40多節)。為廣大教師開辟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通過公開課交流活動,有的老師深有感觸地說: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使我認識到只有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再學習、不斷吸引新知識、新信息、才能使課堂教學具有生命力。另外,在制作課件過程中,正如有些老師所說的:課件制作過程中,要老師思考再思考,拿出好的創意,無形中對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這種跨校、跨學科的大型教學觀摩活動,得到了市教委領導和各縣市(區)學校聽課老師充分的肯定和好評,有力地促進了我校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亦檢驗了我們培訓教師的成效。
3、取得的成果
通過培訓,各學科都有2~3名能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操作,能利用素材資源庫與制作平臺相結合,獨立開發小課件教學軟件的骨干教師隊伍。有60多位中青年教師能較好地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并在各級比賽中獲獎,如我校的林峰老師,在2000年湖北宜昌舉行的全國第二屆思想優質課評比中,參賽的課題是高一常識中的《國家的宏觀調控》這部分,理論性較強,學生感性認識不足,為解決這一問題,他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創建一個或多個的教學情境,在此情境中,師生交流、相互討論、相互啟發、較好地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氛圍,教學效果好,取得了全國一等獎的第一名;所授的課題《國家的宏觀調控》被評委會確認為模式課向全國推薦交流。數學張建梅老師和電教組邱旭華老師合作用"Authorware軟件"制作的說課課件《二面角》,在2000年南京舉行的數學說課比賽中獲全國一等獎;1999年徐輝老師獲省物理說課一等獎。二年來,有幾十位教師所制作的課件獲市課件評比一、二、三等獎。其中張俊老師制作的《晶體結構》化學課件獲省三等獎、市一等獎。邱旭華老師和張俊老師制用的《常用有機反應類型》化學課件獲市一等獎。通過實踐獲得收益,并不斷地出經驗,積極地探索,我校教師共撰寫了20多篇有關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論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認識和今后的設想
我校雖然在培訓教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中心大樓剛剛啟用,校園網也于2001年的9月10號才開通,跟其它兄弟學校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培訓教師中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如對教師全員培訓中,我們是以教研組為單位來分期培訓,由于新老教師年齡的差距,出現了老教師聽不懂,新教師又覺得教學進度太慢的情況,了教師的效果。現在,隨著我校現代教學中心大樓的啟用,大樓內的龍巖一中校園網、課件制作中心及教師備課室、視聽閱覽室、機教室、各學科多媒體綜合教室等都將建成,信息點已進入每個校內教工家庭,教師在家中可共享校園網內和因特網上的資源。我們將充分利用此先進的教學設施,堅持校本培訓,抓骨干帶全體,分層推進的,繼續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不斷地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充分利用校園網做到如下幾點:
1、提高教師獲取使用信息的能力
繼續培養全體教師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如:網上查詢資料,下載文件等網上操作。做到每個教師會上網查詢各種教學信息,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更加豐富、新穎和富有活力。利用網絡,拓寬教師的知識面,全面提高教師的素養,培養駕馭知識能力和創造性教學能力。
2、探索網絡教學模式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日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將面臨重大改革。利用教育網絡環境,讓師生共同使用計算機,實現個別化教學或協作型教學,還可將"個別化"與"協作型"二者結合進來。我們將利用計算機網絡,探索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并通過網絡使更為理想的交互式學習成為可能。根據網絡教學模式的實驗,對中青年教師在教育觀念、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知識水平等素質方面提出相應的要求。
3、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本文提供的是一種數形結合的設計,以同一種幾何圖形個數的組合和變化作為直觀教具操作材料,讓孩子在觀察、擺弄中感知數概念、理解數概念,下面以圓形系列設計為例:
吹泡泡的金魚
這10張卡片,圓形個數從左到右分別是1個~10個,從一個圓開始逐一遞增,最后變成了一條吹出了四個泡泡的金魚。卡片中,可以從左到右順著數出各張圖片中的圓形分別是1個~10個,也可以從右到左倒著數,從第一張始,間隔一張數出單數(1,3,5,7,9),從第二張始,間隔一張數出雙數(2,4,6,8,10)若再讓孩子在圖片背面相應寫上數字1~10,這套卡片就成為數形結合的學習數概念的操作材料了。下面例舉使用方法供家長借鑒:
一、數的實際意義(區分基數、序數)方面:
任指圖片一張(如圖1),讓孩子數出有幾個圓?(6個,這里的“6”表示的是基數含義),說出它排在第幾個?(第6個,這里的“6”表示的是序數含義)。又如讓:孩子取出3張,這個“3”表示基數,可在10張中任取3張,如要求取第3張,那末,這個“3”表示序數,只能取圖2。
二、數的守恒方面:
分別取出圖3和圖4,讓孩子判斷圓的個數。孩子可能會說,兩張相連圖片中的圓多(因其中有兩個大圓且排列松散,看上去多了)其實是一樣多的,都是3個。可用一個對一個或數數的方法驗證)。
三、數的形成方面:
引導孩子看圖,依次邊指邊說:1個圓添上(這里是再上一個的意思)1個圓是2個圓,2個圓添上1個圓是3個圓……然后概括為:1個添上1個是2個,2個添上1個是3個……(讓孩子觀察、數數驗證),再將圖片翻到背面,出現1~10抽象數字,讓孩子知道:1添上1是2,2添上1是3,……自然數1~10就是這樣形成的。還可引導孩子逆向思維:10去掉1是9,9去掉1是8……
四、數的組成方面:
可由孩子在10張圖片中取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張(如圖5),數出上面有5個圓后,讓孩子再找兩張圓的個數合起來是5個的圖片放在這張卡片下面(如圖6)。
再引導孩子看圖說出:
5個可以分成1個和4個,2個和3個;
1個和4個、2個和3個合起來是5個、如孩子擺成圖7亦對。5的四種分合法都出現了,5個圓形可以分成1個和4個,2個和3個、3個和2個、4個和1個,再將圓形卡翻到背面,那末,就出現數字,得到5的4種分法了(如圖8、9)
五、相鄰數方面:
在10張卡片中任取相連的三張(如圖10),數出中間一張是7個圓,比前一張多1個圓,比后一張少1個圓,再翻到背面讀一讀數字卡,那么7的相鄰數就是6和8了。連續玩幾次后,讓孩子發現規律:單數的相鄰數是雙數,雙數的相鄰數是單數。
這種系列設計可選用各種不同幾何圖形。下面分別例舉、設計,供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作為操作材料用(圖形個數分別為1~10個,排在第幾就有幾個缺少的圖形鼓勵孩子按規律添畫上)
以上操作材料亦可混合用,如認識5時可讓孩子找出所有五個圖形的卡片。將不同幾何圖形的卡片按需要進行分類、排序、比多少、配對、找朋友、接龍、分合、算得數等各種數學智力游戲,幫助孩子從中形成和鞏固數概念,家長可舉一反三,啟發孩子在玩中學!
注一:要添畫的是:
半圓形系列:第五和第七張圖片,添加后為圖11、12。
美術是視覺及造型藝術,具有可視的形象特點,因而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使美術教學手段向多元化發展,如實物展示、投影運用、多媒體音像的引進,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和科技量。這樣也適應學生認識的發展和身心發展的需要。從而使美術教學用簡易、新型、交互、愉悅的學習方式,滿足學生個體自我發展的需要,實現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目標。
一、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的美術學習活動。“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十分強調自由表現和大膽創造。在低年級尤其注重感受、體驗和游戲等靈活的教學形式。使看看、畫畫、做做、玩玩融為一體。在教學時,利用互聯網、校園網,收集有關的美術課題的信息資源,制作色彩紛呈的教學軟件,開展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例如教學《各種各樣的魚》、《可愛的鳥》、《鮮花世界》、《游太空》、《海底世界》、《可愛的動物》等耳熟能詳的課題,運用現代多媒體組合教學,通過聲音、動畫、視頻、投影等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亦動亦靜,能再現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學習。高年級要求運用形、色、機理、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主體造型的手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表現所見、所聞、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造能力。同樣,借助信息技術的有利因素,為學生創設有利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認識與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運用電腦、投影、錄像等多媒體組合的教學,引導學生主動進行造型活動,激發想象力和創新意識。也通過對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制作過程的探索與實驗,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設計意識,使學生學會按美的規律去設計生活。這一學習領域主要是讓學生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美化生活及環境。例如用廢品泡沫拼砌《高樓》、用碎布貼《可愛的家鄉》用畫報貼《南海之濱》等,我們可以先攝錄一些優美的環境與建筑物,指導學生分析、感悟與理解。再用攝錄投影等方法表現設計制作過程,使學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創意,設計和制作活動。在學習圖案、紋樣、封面設計等內容時,則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從設計初稿、骨格、設色到完成作品,設計制成教學課件。分層次地展示不同的變化的骨格形式,不同的色彩配置、引導比較與分析。還有,在電腦繪畫軟件里設置各種特效處理功能,如對圖象進行各種變形、復制、縮變、旋轉、鏡像合并、及色調調整等。進一步擴闊學生的視野,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也使教學過程加強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簡易的設計制作。通過操作鼠標變換設計形式和各種特效的處理,使他們信息技術教育與美術設計意識與應用都得到互相促進、互相提高。
四、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著重培養學生美術欣賞的最基本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述能力。對高年級的學生,突出引導他們學會在網上瀏覽欣賞適合自己的藝術作品,學會在網上收藏自己喜歡的優秀作品,反復感受、認識和理解,具體內容如《民間藝術作品》、《中國建筑介紹》、《中國優秀雕塑作品》、《精美的郵票》等和通過一系列的瀏覽、收藏,再運用語言、文字、繪畫等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真正達到培養欣賞與評述能力的目的。
那么,如何把一堂語文課上得形象生動、引人入勝,如何把原汁原味的文學美感盡可能直接的傳達給學生,如何真正的從素質教育上下工夫,如何結合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打破原有傳統的“手寫式”教學方法,這些就是我們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下面我就以《木蘭詩》的教學為例,談談我對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有關問題的一些想法。
《木蘭詩》是一首敘事詩,故事性很強,所以圖示法尤其利于講授此類課文。我采取的就是圖示法,用一幅幅圖畫來反映整篇課文的故事情節。簡單的講,就象小時侯我們看的連環畫,圖畫和故事情節聯系得十分緊密恰當,色彩豐富,形象直觀,符合初中學生的學習規律,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在觀賞圖片的同時不自覺的掌握了課文內容。高爾基說:“藝術的作品不是用敘述,而是用形象、圖畫來描寫現象。”強烈的感官刺激使學生甚至在尚未完成對課文原文的記憶之前已經牢牢的記住了那幾幅圖畫,而圖畫又跟課文原文緊密相關,學生在課后回憶的過程中就能根據對畫面的記憶追本溯源的回到課文本身上來。多媒體的性質是什么?或許有很多老師都會回答:多媒體是教師講解演示教學內容的工具。然而,這并不是完全的理解。現代教育理論下教學媒體的性質已經發生的根本的轉變。現代教育理論要求要注重對學生認知方法的培養,教育技術的應用應能引導學生通過發現、探究和意義構建的途徑獲取知識。也就是說,教學媒體應該是學生進行發現、探究、認識社會、接受新信息并最終完成進行意義建構的工具,是學生學習的幫手,而不再是教師講解演示的工具。所以在每幅圖畫展示完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我又加入了對課文內容的總結及理解,并且用配圖文字的形式展示出來。這就避免了純粹用形象思維代替抽象思維,學生在接受具體而直觀的信息的同時,也在積極的進行總結概括等抽象思考,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多方面能力的鍛煉。
比如課文的開頭部分,“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我就用兩幅圖畫來展示課文內容(見圖一、圖二)
從木蘭停機嘆息引出母女對話,說明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從中看出木蘭深明大義,既體貼父親年老、家中無成年男子從軍的困難,又考慮到天子征兵是保家衛國的大事,毅然決定代父從軍。(心事重重、軍情緊急、忠孝兩全、)
(圖一)(圖二)
課文的畫面感本身就具有藝術欣賞的價值,何況課文純粹是運用文字來達到畫面的效果的,所以展示范圖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通過老師的講解課文字句,學生能夠比較快、比較準確的掌握課文內容情節。
如分析課文中“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一段,因為是描述性文字,而且非常凝練卻又意蘊豐富,所以學生理解課文必須摻入自己的想象。這段文字雖寥寥數(圖三)
語,卻很具畫面感,生動形象的描繪出木蘭橫刀跨馬、飛度千山萬水的矯健英姿,凜冽北風傳送孤寂的打更聲,冷森森的月光映照著明晃晃的鎧甲,活脫脫一幅塞外戰地景致,正如(圖三)所示。“一切景語皆情語”,用邊地戰場的殘景來反映戰爭的冷酷無情、悲壯慘烈,同時又與“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的少女木蘭形象構成強烈的對比,從而更加突出戰爭的殘酷性。有了畫面
的提示,學生的想象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依據,
甚至可以引發他們對戰爭場面更多的想象,
在他們的腦海里誘發更多的生動畫面,起到
“拋磚引玉”的作用。
同樣的,在課文主題的挖掘上,通過圖(圖四)
示法也能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如(圖四)所示,我們就能夠從畫面中木蘭的兩種不同裝束體會到她既有巾幗英雄的豪氣干云,又有纖纖少女的兒女情懷;既有對國家的忠,又有對父母的孝。這樣的人物形象就顯得十分的豐滿和富有人情味了。
另外,課文的審美價值不光是體現在畫面感上,文字的優美也是審美的一個重要方面。課文文字的音韻十分和諧動人,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等,無不鏗鏘流美,讀來使人有珠圓玉潤之感。
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象、文字等多種信息于一體,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了學生對多媒體課的極大興趣,于是很多教師便在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課件中集中了大量聲音圖象信息,并在課堂上充分運用,但課堂上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讀書聲越來越稀小,以前的那種書聲朗朗的語文課堂在現在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沖擊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勢。有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現代教育手段,還要不要花費課堂時間讓學生去讀?答案應該是不容置疑的。中學語文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通過教學活動的進行,促使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發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中學語文教學。很多非語文學科的老師在聽了語文課之后都會說:現在的語文課已越來越不象語文課。這給只注重多媒體課件的多種信息的融合,而忽略了朗讀這一最能體現語文教學特點的課堂活動的教師提了一個醒。
一、藝術設計教育的現狀
20世紀以來,人們在探討藝術設計教育時,不能跳過和忽略的就是“包豪斯”,它幾乎成為了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代名詞。人們不斷研究其帶給藝術設計教育的廣泛指導意義,表現在其本身的工作效果和教育成就,以及思維方式的根本轉變等,而后者才是包豪斯能夠取得如此大成就的核心和根本。
包豪斯體系強調的是:
1.設計應自由創造,反對模仿抄襲,墨守成規;
2.將手工藝同機器生產結合起來;
3.強調各類藝術之間的交流融合;
4.學生既有動手能力,又有理論素養;
5.將學校教育同社會生產掛鉤。
如果說,現在的藝術設計教育和從業人員都達到了以上幾點的要求,或許今天也就不需要來探討這個問題。可以說,藝術設計教育相對落后于現代設計的實踐。縱觀國內的藝術設計行業,社會不滿意,主要表現在藝術設計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不能滿足和適應市場需要的問題;業內不滿意,最核心的表現就是沒有基本可以成為指導思想的設計教育理論,教育的方向無法清晰透徹,教學方法一定程度上不能適應設計教學實踐的需要。僅有二十幾年歷史的中國現代藝術設計,還沒有建立一套自己滿意、社會滿意、相對完整的教育體系。正因如此,各個院校的藝術設計教育都存在著較大水平上的差異。但是,經過二十多年的摸索,藝術設計教育有經驗也有教訓,這些都是我們藝術教育過程中寶貴的指導思想。
二、設計和設計師
何謂設計?它指的是把一種計劃、規劃、設想、問題解決的方法,通過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設計還同時肩負著把制造產業與尖端的軟件產業一同吸納進創造磁場的重任。”①而設計師,則是從事設計這一職業的人的一個統稱。
設計師,是特殊的族群,與設計師們的對話有時可顯示出更寬廣的胸懷,改善環境的渴望,打造更美好的世界,提高大眾對藝術、設計的品位,去幫助或改變這個社會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時候,有些設計師們的世界是很“窄”的。
筆者認為這和中國的一些知識分子的弱點是一樣的。有些知識分子大多缺乏一種大文化觀,他們看問題多只是從專業的、局部的、個人的、地域的角度出發,這對于整件事情和整個層面來說,是相對狹隘的。而有些藝術設計師,將自己圈在一定的小文化背景里,其認識和境界或許就停留在較窄的層面。
設計師以及設計師的創作,應面向社會。對于社會,設計師應積極參與并有責任感,在文化意識上發生作用,并把個人和現實文化聯系起來。相應來說,藝術設計教育教會學生一種思考藝術的能力,教他們對生活、對社會反應的敏感力、認知力、藝術表現力和責任感。推動的不是某一層面的技術載體,而是思想上的變化,這比教技法更重要。
三、設計和設計管理
管理需要設計,設計必須加以管理,設計管理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的出現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日本學者認為,日本產品之所以具有國際競爭力,是因為他們在設計的應用和行銷上經常進行創新,其重要因素就是掌握“設計管理”,強調在設計部門中所進行的管理,以提高設計部門活動的效率化,將設計部門的業務體系化進行整理,以組織化、制度化進行管理。
設計管理,很多人對于這個詞還是比較陌生的。1965年,英國皇家藝術協會(TheRoyalSocietyofArts,簡稱RSA)頒發“設計管理最高榮譽獎”。此獎目的在于借以“鼓勵企業設計活動,經由廣泛性、合理性、計劃的步驟,使顧客、公司員工及相關人員對公司有整體品質的認同”②。有一個問題不能忽視,設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使顧客、公司員工及相關人員對公司有整體品質的認同。設計管理的第一個定義,是由英國設計師MichaelFarry于1966年提出的,他認為:“設計管理是在界定設計問題、尋找合適的設計師,并且盡可能地使設計師在既定的預算內及時解決設計問題。”③他把設計管理視為解決設計問題的一項功能,側重于設計管理的導向,而非管理的導向。不難看出,MichaelFarry是站在設計師的角度提出定義的。
設計管理,從企業層面的理解指的是企業領導從企業經營角度,以企業理念和經營方針為依據,對設計活動進行組織與管理,是借鑒和利用管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對設計本身進行管理,使設計更好地為企業的戰略目標服務。設計管理,企業的設計管理,在目前看來還處于較初級的階段,企業品牌形象CIS戰略的運用,是最典型的設計管理的實例,也是目前企業運用的設計管理。
四、如何進行設計管理
在現代的企業行為中,不管是以設計為背景,還是以管理為背景去理解設計管理,其基本的內涵已漸漸走向統一。那么,設計管理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又該如何進行設計管理呢?相信這是很多人目前真正關心的,下面,筆者以多年的教學和從業經驗談一些理解。
第一,設計戰略和策略管理。
設計戰略和策略,是企業根據自身情況(企業情況、市場情況、產品情況等)作出的針對設計工作的長期規劃和方法策略,是對設計部門發展的規劃,是設計的準則和方向性要求。它是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企業形象的總體性規劃。企業必須要制定自己的設計戰略,并加以良好、有效地管理。
第二,是設計目標的管理。
設計必須也應該有明確的目標。除戰略性的目標要求外,企業的設計部門應根據企業的近期經營目標制定近期的設計目標,這一點很重要。前面在說到設計師們是一個特殊的族群,一般較為感性,在目標的設定、執行等方面最好能有強有力的管理,使之切實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標。
第三,設計程序管理。
設計,是一個講究創意、思想的工作,但并不表示設計就不需要流程。設計的流程管理,是為了對設計實施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與控制,確保設計的進度,以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目標和任務。
第四,設計作品的品質管理。
設計作品的品質管理,是使設計師的設計方案達到預期的目標,并在生產階段達到設計所要求的質量。在設計的過程中發揮集思廣益的作用,有利于設計質量的保證與提高。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集思廣益”,即發揮集體的智慧,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這在設計管理過程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另一個環節是我們不能忽略的,即設計成果轉入生產以后的管理對確保設計的實現至關重要。在生產過程中,設計部門應當與生產部門密切合作,通過一定的方法對生產過程及最終產品實施監督,才能使設計的效果得到最完美的體現。
第五,知識產權的管理。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產權的價值對企業經營有著特殊的意義。對設計工作者來說,首先要保證設計的創造性,避免出現模仿、類似甚至侵犯他人專利的現象。應有專人負責信息資料的收集工作,并在設計的某一階段進行審查。設計完成后應及時申請專利,對設計專利權進行保護。
結語
設計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在“軟件、技術和管理”這一大背景下不斷發生變化,設計管理的定義和影響也在發展過程中。作為一門新的研究領域、一種應對激烈競爭的最具潛力的工具,設計管理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和討論,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在目前以及將來,對設計管理的探討和發展應當被我們關注和重視。
注釋:
①(日)榮久庵憲同等著,楊向東等譯.不斷擴展的設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第279頁.
②劉瑞芬.設計程序與設計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第1頁.
③劉和山等.設計管理.北京:國際工業出版社,2006.第10頁.
參考文獻:
[1]陳鴻俊編著.現代設計史.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
[2](日)榮久庵憲同等著,楊向東等譯.不斷擴展的設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3]陳屹,謝華編著.現代設計方法及其應用.北京:國際工業出版社.2004.
[4]劉和山等.設計管理.北京:國際工業出版社.2006.
表一:關于學生比率的研究
感覺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
比率83%11%3.5%1.5%1%
表一可見:視覺和聽覺在學習中所起作用最大,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上述研究成果有效地體現出來,能使學生充分地利用視覺和聽覺去獲取知識。
表二:關于學習知識比率和記憶的研究
統計內容視覺聽覺視聽并用
學習比率83%11%79.4%
記憶比率(三小時之后)70%60%90%
記憶比率(三天之后)40%15%75%
從表二可見:以視覺和視聽并用為主的多媒體教學能獲得最佳的記憶和學習效果,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交互功能,提高學生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多媒體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塊“綠洲”。它給課堂教學帶來活力,給學生帶來生機,給老師帶來希望。“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發孩子身上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夸美紐斯)。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使面向學生的畫面生動活潑,色彩鮮艷,聲情并茂。這就改變了以往課堂上學生只能看黑板、聽老師講的單調的模式。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豐富多彩的聲、光、電等各種信息,使課堂變得絢麗多彩,大大優化了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系統變得豐富而生動,學生置身于這樣一個合諧的教學情境,學習興趣得到極大的提高,都帶著一種高昂的主動情緒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如:上口語交際《有益的動物》,上課前,我精心制作課件《可愛的動物王國》:讓動物們隨著音樂出場,并生動的展現了它們平時的生活,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引導學生進行聯想。課堂上,學生交際的愿望非常強烈,他們每說一種動物,這種動物就會出來表演它是怎樣對人們有益的,大大激起了學生參與的熱情。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設置直觀動態情境,設置想象聯想情境,設置激趣悟道情境,設置遷移思考情境,設置啟迪心智情境,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熱情,拓展了語文思維;融聲像動畫于一體,藝術地再現教材內容,變抽象為形象,變繁復為簡明,化靜為動,化難為易,點亮思維火花。如此語文教學,焉然不是別有一番新風景?
二、利用多媒體的渲染功能,讓學生身臨其境,突破難點,提高教學效果。
學生感知課文不是孤立地進行,總是跟課文相關背景知識相聯系,背景知識越清楚,對課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這就是感知的選擇性。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于運用音樂、圖畫、動畫、影視等手段強化感知,加深學生對情境的內心體驗。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我就采用了這種感情強化刺激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這篇課文抒發的是人們對的痛悼緬懷之情,表達了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對這位世紀偉人的共同心聲。但由于時空造成的感情阻隔,今天的學生已不易產生感情共鳴。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詩歌感情,我剪輯了記錄片《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歷史場面,編入教學軟件,進行課前感情導入,播放了十里長街人民送別總理的視頻影像:哀樂聲中,天安門前,總理靈車緩緩開過,十里長安街兩旁站滿為總理送行的群眾,人們手捧白花,臂纏黑紗,眼含淚水,悲痛欲絕;天安門廣場降半旗,北京在悲哀,整個中國在哀悼……并伴有沉痛的話外音:“1976年1月8日9點57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長眠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為了中華民族的騰飛,嘔心瀝血……”。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催人淚下,令人難忘。利用多媒體營造的悲哀氛圍成功地突破了時空造成的教學上的難點,迅速有效地讓學生在感情上產生強烈的共鳴,從而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果.
一、集群的定義
廣義上說,相互獨立的一些系統構成了一個組就是集群。一個客戶與集群相互作用時,集群的行為像是一個獨立的系統一樣。
從狹義上講,集群是一些相互獨立的計算機,這些計算機作為一個整體對外提供服務。對于客戶來說,這些計算機的行為就好像一個計算機一樣,但是其處理能力、可靠性、IO能力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二、采用集群的目的
采用集群技術的目的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性能.一些計算密集型應用,如:天氣預報,核試驗模擬等,需要計算機要有很強的運算處理能力,現有的技術,即使普通的大型機其計算也很難勝任,這時,一般都使用計算機集群技術,集中幾十臺甚至上百臺計算機的運算能力來滿足要求。提高處理性能一直是集群技術的一個重要目標之一。
降低成本.通常一套象樣的群集配置,其軟硬件開銷要超過$100,000。但與價值上百萬美元的專用超級計算機相比已經相當便宜。在達到同樣性能的條件下,采用計算機集群比采用同等運算能力的大型計算機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提高規模擴展性(Scalabilitry).,計劃擴展系統能力的用戶必須購買昂貴的最新的服務器,才能獲得額外所需的CPU,驅動器和內存。如果該服務系統采用集群技術,則只需要將新的服務器加入集群中即可,對于客戶來看,服務無論從連續性還是性能上都幾乎沒有變化,好像系統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升級。
增強可靠性.據統計每年由于系統停運,全美國損失40億美元。在零售業,平均每次停運損失140000美元,保安業每次停運平均損失450000美元,集群技術使系統在故障發生時仍可以繼續工作,將系統停運時間減到最小。集群系統在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的同時,也大大減小了故障損失。
三、集群類型
最常見的三種群集類型包括高性能科學群集、負載均衡群集和高可用性群集。
1、科學群集
科學集群是并行計算的基礎。通常,科學群集涉及為群集開發的并行應用程序,以解決復雜的科學。科學集群對外就好像一個超級計算機,這種超級計算機內部由十至上萬個獨立處理器組成。但它卻使用商業系統,并且在公共消息傳遞層上進行通信以運行并行應用程序。
我們常常聽說又有一種便宜的Linux超級計算機問世了。這種超級計算機實際上是一個計算機群集,其處理能力與真的超級計算機相仿,但是硬件以及運行維護費用要比真正的超級計算機低很多,具有極高的性價比。
并行群集系統之所以可以達到如此高的帶寬和低延遲,是因為它們通常繞過使用協議,如TCP/IP。雖然網際協議對于廣域網很重要,但它包含了太多的開銷,而這些開銷在節點相互已知的封閉網絡群集中是不必要的。節點之間可以使用直接內存訪問(DMA)來進行通訊,它類似于圖形卡和其它設備在一臺機器中的工作方式。因此橫跨群集,可以通過任何節點上的任何處理器直接訪問分布式共享內存。
同樣也可以使用低開銷的消息傳遞系統,在節點之間進行通信。消息傳遞接口(MPI)是并行群集系統間消息傳遞層的最常見實現。MPI存在幾種衍生版本,但在所有情況下,它為開發者訪問并行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個公共API,這樣開發者就不必手工解決如何在群集的節點之間分發代碼段。
2、負載均衡群集
負載均衡群集為需求提供了更實用的系統。如名稱所暗示的,負載均衡群集使負載可以在機群集中盡可能平均地分攤處理。負載通常包括程序處理負載和流量負載。這樣的系統非常適合向使用同一組應用程序的大量用戶提供服務。每個節點都可以承擔一定的處理負載,并且可以實現處理負載在節點之間的動態分配,以實現負載均衡。對于網絡流量負載,當網絡服務程序接受了太多入網流量,以致無法迅速處理,這時,網絡流量就會發送給在其它節點上運行的網絡服務程序。同時,還可以根據每個節點上不同的可用資源或網絡的特殊環境來進行優化。
與計算集群一樣,負載均衡群集也在多節點之間分發計算處理負載。他們之間的最大區別在于缺少跨節點運行的單并行程序。大多數情況下,負載均衡群集中的每個節點都是運行單獨軟件的獨立系統。但是,不管是在節點之間進行直接通信,還是通過中央負載均衡服務器來控制每個節點的負載,在節點之間都有一種公共關系。通常,使用特定的算法來分發該負載。
網絡流量負載均衡是一個過程,它檢查到某個群集的入網流量,然后將流量分發到各個節點以進行適當處理。它最適合大型網絡應用程序,如Web或FTP服務器。負載均衡網絡應用服務要求群集軟件檢查每個節點的當前負載,并確定哪些節點可以接受新的作業。這最適合運行如數據等串行和批處理作業。那些系統還可以配置成關注某特定節點的硬件或操作系統功能,這樣,群集中的節點就沒有必要是一致的。
3、高可用性群集
可用性(availability)當集群中的一個系統發生故障時,集群軟件迅速做出反映,將該系統的任務分配到集群中其它正在工作的系統上執行。
考慮到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易錯性,高可用性群集的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群集的整體服務盡可能可用。如果高可用性群集中的主節點發生了故障,那么這段時間內將由次節點代替它。次節點通常是主節點的鏡像,所以當它代替主節點時,它可以完全接管其身份,并且因此使系統環境對于用戶是一致的。
高可用性(HA)群集致力于使服務器系統的運行速度和響應速度盡可能快。它們經常利用在多臺機器上運行的冗余節點和服務,用來相互跟蹤。如果某個節點失敗,它的替補將在幾秒鐘或更短時間內接管它的職責。因此,對于用戶而言,群集永遠不會停機。
某些HA群集也可以維護節點間冗余應用程序。因此,用戶的應用程序將繼續運行,即使他或她使用的節點出了故障。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序會在幾秒之內遷移到另一個節點,而所有用戶只會察覺到響應稍微慢了一點。但是,這種應用程序級冗余要求將軟件設計成具有群集意識的,并且知道節點失敗時應該做什么。
HA群集也可以執行負載均衡,但通常主服務器運行作業,而系統使輔助服務器保持閑置。輔助服務器通常是主服務器操作系統設置的鏡像,盡管硬件本身稍有不同。輔助節點對主服務器進行活動監控或心跳觀察,以查看它是否仍在運行。如果心跳計時器沒有接收到主服務器的響應,則輔助節點將接管網絡和系統身份。
在群集的這三種基本類型之間,經常會發生混合與交雜。可以發現高可用性群集也可以在其節點之間均衡用戶負載。同樣,也可以從要編寫應用程序的群集中找到一個并行群集,它可以在節點之間執行負載均衡。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種集群類別的劃分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是絕對的。
四、集群的科研應用
1、科學群集與并行計算
科學集群是并行計算的基礎,在科研領域,如:天氣預報,核試驗模擬等領域,科學集群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因為科學集群涉及為解決特定的而設計的應用程序,需要有一定的學科背景知識,所以這里不作具體介紹。
2、負載均衡群集的遠程
對于教育應用來說,負載均衡集群是應用面最廣,最有潛力的集群應用形式。
隨著網絡教育的發展,網絡教育系統的用戶將成幾何方式增長。由此而導致教育類網站的訪問量大幅增長。由于教育網絡資源很多是多媒體素材,包括音頻、視頻、動畫等,這就會產生極大的網絡流量負載以及額外的處理負載。
在這種情況下,單機的處理能力很快得到飽和,一種方案就是升級系統。升級系統的會導致服務器工作在降級模式下或服務器關機,對于客戶來說,其效果和服務器遭受DOS攻擊時的效果時一樣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許多網站在升級的過程中,比如(同學錄),會不能訪問或者有個提示:"系統升級中,請稍后再訪問"。這個"稍后"的概念通常是半天左右;而大家也可以注意到,象google這樣的網站,在比(中國同學錄)的客戶訪問量上要大很多的情況下也幾乎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就在于google采用的是集群服務器。Google系統升級在后臺進行的時候,其處理和IO負載被自動分發到集群中的其他服務器上,所以對于用戶而言,幾乎感覺不到在響應時間方面的差別。
另外一種方案就是添置新的服務器,但是在網絡上,一臺機器唯一的對應于一個IP地址,一個IP唯一的與一個域名綁定,客戶需要在訪問一個URL的時候得到相同的響應,而不是來自不同主機的不同響應。這就要求新添置的服務器和原有的服務器應該對外看起來就像一臺服務器一樣,而不是多臺服務器。而這正是集群所產生的效果。
當教育網站的處理能力和IO能力超出單機的負載能力時,考慮性價比、運維成本、可靠性等多方面因素,集群技術就成為最佳的選擇。下面給出一個集群技術在教育科研網中的應用實例。
五、實際應用方案舉例
方案名稱:寧波市教委教育與科研網絡整體系統
按照寧波市教委的意見,要求在2010年基本上實現全市范圍內教師、學生、家長共同使用互聯網進行教學與管理。依據寧波市發展的總體水平與增長趨勢,這個目標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由此,教科網的構建成為整個目標的關鍵一環,其中包括了教育與科研網主干、教委辦公系統、教委網上平臺、網上學校、資源、內部E-MAIL等部分。而基于Turbolinux的整體教育解決方案以其出眾的性價比、高可靠性和可擴展性,出色的擔當了這一重任。
1、項目背景
1999年寧波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含幼兒園)3078所,在校生95。28萬人,教職工5。72萬人。是年,全市新增了公安海警高等專校等5所學校,使全市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總數達到11所,在校生超過3萬人。全市共有11185名學生升入全日制高校,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0。5%。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普通中等專業學校24所。成人中專22所,在校生4。2萬人,有普通中學326所,在校生25.12萬人;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學習的比例為78。81%,據全省第一,普職招生比例保持在4.1:5.9,城區已經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小學1195所,在校生43.38萬人。幼兒園2024所,在園幼兒15.05萬人,幼兒園入園率達到93.64%。全市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為100%。可以看到,寧波市的教育狀況走到了全國領先的地步,而整個教育系統的上網也就提上了日程。
2、業務挑戰
寧波教科網由于組成部分多,多功能需求也就比較復雜,大體包含以下部分。
2.1大容量郵件
根據規劃,需要將市教委直屬機關、寧波市區所有學校的老師和學生的電子信箱集中放在教育和科研網絡中心的電子函件服務器中。因此電子郵件服務器的容量估計需要10萬。而且,今后可以依據需要擴充。
2.2LDPA;
為了保證整個網站的一致性和安全性,需要采用LDPA認證。
2.3支持Webmail:
為了方便使用,必須支持Webmail,用戶只要使用瀏覽器就可以完成所有的郵件操作。
2.4Web
寧波市教委網站市一個為全市3000所中小學提供網上服務的平臺。該平臺應該以方便使用為目標,各個中小學、教委機構通過注冊用戶自己的網上信息。網管中心負責整個網站系統的安全和穩定工作
2.5辦公自動化系統(OA)
教委辦公信息系統的實現市整個教科網的軟件實現的第一步,所以它不僅要在功能上能符合現在教委業務的需要,而且在整個體系結構上必須和以后要實現的學校辦公系統,教委義務管理系統、學校業務管理系統之間有很好的接口。另外在市教委系統和各縣(市。區)教委系統之間有較好的接口。
2.6網上學校
包括課件、教師、學生、練習、答疑、討論、點播、交互等多個部分
2.7資源
包括各種音頻、視頻、文本、動畫等資源
3.項目實施
3.1Web系統
通過Turbolinuxserver和turboClusterserver構建WebServer集群。實現Web、FTP等服務的負載均衡和高可用性方案。WebServer為Apache。對于基于BS結構的OA系統。可以通過此接口為用戶提供可靠的服務。
3.2數據庫系統
通過TurbolinuxDataServer+Oracle8i和TurboHA構建Database集群,提供高可用性的數據庫,數據庫為Oracle8i,通過TurboHA實現雙擊熱備份功能。對于OA系統,可以提供可靠的數據庫服務
3.3Mail系統
通過TurbolinuxServer和TurboHA為Mail系統提供穩定的系統平臺
3.4OA系統
根據具體需求合作開發,使用TurbolinuxDataServer+Oracle8i為開發工具,該軟件提供構建復雜的網站的開發、部署、服務等全套方案。系統硬件平臺采用基于intel至強處理器的服務器。
4.效果評價
該系統構建已經完成,預期的功能都已經得到很好的實現。對于寧波教委的日常工作、網上教育有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當然,這只是整個教科網構建的第一步,而寧波市教委也正在大力推廣應用Turbolinux教育解決方案的經驗,爭取早日實現全市全校網上教學的宏偉目標。
【英文摘要】AtpresentChinese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isintheprogressofindustrializationandinformationalizationfacescomplicatedandvarioussocialdemands,whichneedsustomakestrategicchoicefromthecombinationofrealisticdemandsandlong-termdevelopment,thatis,constructingtasksandachievingmodesindifferentstagesofdevelop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accordingtolife-longeducationalideaandtargetoflearningsociety,infiltratinglife-longeducationalidea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andgraduallyformingthesystemof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whichcanmergeintolearningsociety.Solearner,learningorganizationandlearningsystemmustbechanged.
【關鍵詞】職業技術教育/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學習者/學習機構/學習制度
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learningsociety/life-longeducation/learner/learningorganization/learningsystem
近代職業和技術教育是伴隨著產業革命和工業社會的興起而逐步發展的,隨著產業結構高度化和技術在發展中作用的提高,經歷了以技能為主向以技術技能為主的轉變;從為制造業服務向同時為制造業和服務業服務的轉變;從學歷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轉變。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職業技術教育也必然要經歷這種性的轉變。
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具有自身的特點,也就是說我們在還沒有真正形成與工業化進程相適應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的同時,卻面臨著邁向學習型社會的新要求,即工業化和信息化平行發展,這就使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面臨更加復雜而多變的要求。
一、職業技術教育發展面臨的主要社會需求
(一)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
當前,我們既面臨著國內市場的需要,又面臨著國際市場的競爭。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以后,這種國際市場的競爭對我們培養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由于境外教育機構的進入,使我國的職業教育面臨國際教育的競爭。
(二)技術進步和勞動就業
化的必然要求技術進步,技術進步要求我們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專業人才。但是,我國的技術進步是在有大量的低素質勞動者、非常嚴重的對比下來推動技術進步的,這就產生了一個“兩難”問題:推動技術進步就會加劇低素質勞動者的失業,而要滿足低素質勞動者的就業,就必然會技術進步的推動,所以,職業技術教育需要探索出一條新路,既能為技術進步加快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業人才,又盡可能地適應的實際,為解決低素質勞動者的就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二元結構和城鄉教育統籌
工業化過程中,要面臨一個從二元結構轉向發展城鎮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城鄉教育資源統籌問題、勞動力轉移問題,包括城鎮制造業的相當一部分就業人員向工業轉移的問題,均影響到職業技術教育結構的調整。
(四)工業化與信息化
我國的工業化處在全球信息化,尤其是發展的背景下,因此我們需要新型工業化發展。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加快信息化發展,用高新技術來改造產品,要求我們在發展職業教育、為工業化服務的同時,為加快信息進程提供更多的教育。
面對如此復雜而多變的需求,我國職業技術教育需要從現實需求和長遠發展的結合上作出戰略和策略的選擇。既要以終身教育理念和型社會的目標,總攬和架構職業教育發展不同階段的任務和實現形式,又要在現階段職業教育發展進程中滲透和體現終身教育理念,逐步形成融入學習型社會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因此,把握職業技術教育與學習型社會的關系及其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體現,對于構建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具有重要的與現實意義。
現階段職業教育的主要問題還是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如何發展職業教育模式,如何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在這個過程中,要討論終身教育理念,要體現終身教育理念,要把職業技術教育體系融入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中,要從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背景來構建終身教育體系。
二、建設學習型社會過程中,職業教育必然經歷相應的轉變
建設學習型社會是社會形態和教育形態的深刻變革,它是以知識革命、知識、知識社會的興起為前提的,將從以制度化教育為主要形態的工業社會,轉變為以終身教育為主要形態的知識社會。這個轉變是覆蓋全社會和全部教育的,職業教育也必然會經歷相應的轉變。
這里需特別提及“知識革命”這個概念。“知識革命”在國內提得不多,但是在國際上關于這一概念的討論已相當普遍,在很多國際機構的報館之間都會提到正在經歷的這場革命對未來的影響。《美國國家知識評估大綱》里對知識革命描述如下:“近幾年來,由于技術的發展,世界運動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長途通訊價格的下降,機的普及,全球網絡的出現,以及生物技術、材料科學和工程等領域的發展,創造出10年前根本不可能想像的新產品、新服務系統、新興行業和新的就業機會,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知識革命。”
這里面講到的知識革命是上個世紀90年代出現的,它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是相當深刻的,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影響同時需要考慮。因為這場知識革命正在改變著世界運動方式,改變著產業結構,也在改變著產品生產方式,改變著就業方式。從學習型社會對職業教育影響這個角度,應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學習者
制度化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的學習者主要是學習某種職業技能(技術)的謀職者,學習只是他謀生(職)的手段,習得某種知識和技能就實現了學習目的。而在學習型社會的終身學習體系中,學習者面對的是職業、職業崗位以及職業知識和技能不斷變化的環境,同時隨著進步,各種職業崗位的知識含量也不斷提高。這種情況一方面對學習者的綜合素質會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要求知識和技能不斷更新。
在型里,學習者面對環境的變化會有新的要求。2001年一份題為《與知識》的報告提到了這一點,知識經濟帶來工作崗位的變化和模式的變化。社會時期的勞動者,在泰勒制的管理下能夠按照崗位規范化要求完成崗位工作,就可以稱為工業社會的合格的工作者。當然,這種要求往往注重一些常規。而知識社會的工作經常會發生變化,面對的是很多非常規的問題。因此,知識社會的工作者不僅要按照崗位規范去完成崗位工作,而且要具備處理非常規問題的能力,尤其強調不僅要執行上面的指令,而且要能主動地發現問題并提出建議,或者說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這種能力也是學習者在工業社會、知識社會發生變化的,當然還有組織的變化,在工業社會是相對固定的,在學習型社會是相對變化的。這就給我們的工作者和學習者提出新的要求,學習者必然要具備全面的綜合素質、更加寬廣的知識基礎、職業能力基礎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關心:21世紀的教育》的報告中曾經這樣講過:“歸根結底,21世紀最成功的勞動者將是最全面發展的人,是對新思想和新的機遇開放的人。任何把對勞動者的教育計劃局限在可能產生短期效益的勞動技能上的企圖,都將導致大量長期的結構問題。其代價將是一個僵化的非學習性的勞動市場。這種市場面臨快速的不可預測的變化會風險很大。”這里強調培養不斷變化的有預見的應變能力。按照這個要求,我們在對學習者的培養上提出幾個問題。
1.近期需要與長遠發展的問題
我國的職業教育要針對崗位群的需要來培養人,但是這種針對性地培養人和一個人的長遠發展是不可兼顧的,我們既要把學生培養成能夠勝任某種職業的人,同時又能夠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里面有一個近期和長遠發展的關系。學生應在現有的職業學校里更好地學習各門基礎課,打好基礎,具備再學習的能力,知識遷移的能力,以及再學習以后轉換經驗的能力。同時,在普通學校教育中,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選擇。
2.培養職業素養與綜合素質的關系(略)
3.技術技能與人文道德的關系(略)
4.就業與創業
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培養的人中有沒有創業人才。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數據,今后10年左右每年新增的就業人口為1000萬~1300萬,而我們自己能夠提供的崗位為500萬~600萬。經濟增長所能提供的就業增長已越來越少,所以如何創出一條創業教育之路,需要我們探討與關注。
5.就業與升學
前幾年在職業教育發展比較困難的情況下,我們開通了一條中等職業學校可以繼續去升學的途徑,這為不同學生今后進一步發展創造了一個條件。但是應處理好就業與升學的關系,職業教育絕不能搞成一種升學教育,否則就失去了中等職業教育的本質。
(二)學習機構
在制度化教育體系中,學校是惟一的學習機構,而在學習型社會中,各種社會機構都應該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的建立,即所謂的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不是僅僅靠學校來支持的,各種社會機構都應該成為學習型機構。所以,需要探討的是在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環境中,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習機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1.學校
這是職業教育的主要載體。由于技術的突飛猛進,知識和技術、技能的更新速度加快,學校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會有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學校教育再也不能局限于傳授現有的知識和技能,而是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基礎;二是學校教育具有相對穩定性,且受經費、信息等因素的,常常不能與和工作場所的技術更新同步,所以實行學校與企業合作教育或者學校教育與工作場所的交替學習,應該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途徑。
2.工作場所()
在逐步建設型組織的條件下,企業將成為實施職業技術的重要機構,其主要作用是:與學校聯合進行職前教育,企業應該成為職前教育的合作伙伴;進行在職教育和繼續教育,為學習者提供終身學習的場所。未來的職業教育應該是不斷的繼續教育。
3.教育培訓機構(略)
4.(虛擬學校)
依托互聯網開展的網絡教育,正在成為新的教育體系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它既可以作為學校教育和企業教育的技術補充,又可以獨立承擔某些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尤其是它在未來教育中的前景更是值得關注的。
利用網絡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和公共場所教育的一個補充,是我們應該關注的。當然職業教育如何利用網絡這個還有待探討。
對于職業技術教育學習機構的討論涉及體系構建中的實體部分,而關于學習制度的討論則涉及體系構建的軟件部分。
討論這幾個學習機構之間的關系,應該從能力建設的角度來討論。世界勞動組織2003年了題為《公共學習與教育培訓》的報告,主要講知識社會到來以后,工作、學習的變化對于教育培訓的,其別談到能力和能力建設:
基礎能力——讀寫能力、能力、公民資格、社會技能、學會學習的能力、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核心能力——在以上能力的基礎上,個人能力(自尊、目標之確定和動力、個人發展和職業發展技能)、集體能力(人際關系、團結合作精神和談判技能)、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
職業(崗位)能力——普通職業能力、特定職業能力、終身學習能力。
基礎能力主要在學校里面培養,崗位、職業能力在工作崗位中培養,而核心能力應由工作崗位和學校共同培養,網絡則為能力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因此,在學習型社會環境中,學習機構擴展為社會學習型組織,各種機構之間的合作和互補為終身教育提供服務。
因此,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的構建必須考慮在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大背景中,各種教育機構的相互關系,及其所擔負的主要責任,在這些職能里面如何合作,如何整合。
“終身學習和終身教育的要求表明,教育體系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尋求新的合作伙伴。學校再也不會是一個為學生一生準備一切的地方。實際上,終身教育意味著學校可以從為人計劃一生的沉重負擔中擺脫出來。只要社會能為人們以后的生活提供很多學習機會,人們就能取得適應并在一個急劇變化的復雜世界中生活的知識和技能。即使整個職業工種消失和出現整個的全新職業,也不應構成重大威脅。”
(三)學習制度
從制度化教育向學習型社會的轉變,并不否定制度在教育發展中的作用,而是從單一的學校教育制度向終身教育制度轉變。
2003年世界發展報告《變革世界中的可持續發展》指出:“制度是用以協調人類行為的法規、組織機構和社會規范。”按照國際上一位很有名氣的學者哈耶克的觀點,這種制度是“由規則調節著建立起來的秩序”。
職業技術教育要建立一種制度,能夠按照這種制度共同的爭取這種規范來維持職業技術教育的運作秩序。所以,關于邁向學習型社會職業教育,特提出這樣幾個問題供討論。
1.就業導向與文憑導向
以就業為導向,對職業技術教育而言,不管是民辦,還是國辦,體制的健全都是一個前提。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遇到的首要問題是當前的文憑導向。如何從文憑導向轉為就業導向,從近幾年高校擴招和能學生就業的變化來看,很重要的一條,是市場會逐步改變文憑導向這種觀念和意識。
2.學歷本位與能力本位
職業要體現能力本位,必須強調能力建設。不能走普通教育完全學歷的路,而應突出能力建設,當畢業生真正在市場競爭中顯示出能力優勢時,就可以看出職業教育的強大生命力。2003年國務院提出,大專畢業生不能就業可以到職業學校去技能,拿證書。這就體現了能力對于人們在上謀職的重要性。天津的一所信息工程學校2003年計劃招收500多名學生,報名數遠遠超過計劃招生,其中20%的報名者有本科和專歷。所以,突出能力建設,是職業教育的優勢所在。
3.單向考核與多向考核
現在的選拔基本上以成績、知識作為衡量的標準,盡管現在考高職也是有一些側重的考核,但是能力考核還沒有在考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包括經驗,經驗也是一種能力,這些都不包括在考核里面。所以,要真正體現能力本位,應該在選拔制度上調整。
4.彈性學制與模塊教學
的職業教育學制是根據普通教育模式制定的,中等職業教育為高中段教育,為期三年,不管是哪個專業,不管實際需要,在時間與專業教學安排上缺乏必要的針對性。因此有必要強調在職業教育中推行彈性學制與模塊教學。
5.銜接、溝通、滲透(略)
6.政府與市場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職業教育還是要強調政府起主導作用。但是,職業教育應主要通過市場調節,即使是在政府的主導下,也要更多地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因為職業教育有沒有生命力,最終要接受市場檢驗。
最近我到四川瀘州合江縣看了一所民辦的中等職業學校,學員12000余人。這所學校設備條件非常簡陋,但是讀的人非常多,而隔壁一所公辦職業學校卻關了門,后來被這所民辦學校買下了。同樣是中等職業學校,民辦學校靠的是市場,而公辦學校沒有利用好市場機制來增強競爭力。所以,職業教育發展固然需要政府支持,或者某種程度上政府要給些政策,但是市場機制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是更重要的。
本文提供的是一種數形結合的設計,以同一種幾何圖形個數的組合和變化作為直觀教具操作材料,讓孩子在觀察、擺弄中感知數概念、理解數概念,下面以圓形系列設計為例:
吹泡泡的金魚
(附圖{圖})
這10張卡片,圓形個數從左到右分別是1個~10個,從一個圓開始逐一遞增,最后變成了一條吹出了四個泡泡的金魚。卡片中,可以從左到右順著數出各張圖片中的圓形分別是1個~10個,也可以從右到左倒著數,從第一張始,間隔一張數出單數(1,3,5,7,9),從第二張始,間隔一張數出雙數(2,4,6,8,10)若再讓孩子在圖片背面相應寫上數字1~10,這套卡片就成為數形結合的學習數概念的操作材料了。下面例舉使用方法供家長借鑒:
一、數的實際意義(區分基數、序數)方面:
任指圖片一張(如圖1),讓孩子數出有幾個圓?(6個,這里的“6”表示的是基數含義),說出它排在第幾個?(第6個,這里的“6”表示的是序數含義)。又如讓:孩子取出3張,這個“3”表示基數,可在10張中任取3張,如要求取第3張,那末,這個“3”表示序數,只能取圖2。
二、數的守恒方面:
分別取出圖3和圖4,讓孩子判斷圓的個數。孩子可能會說,兩張相連圖片中的圓多(因其中有兩個大圓且排列松散,看上去多了)其實是一樣多的,都是3個。可用一個對一個或數數的方法驗證)。
三、數的形成方面:
引導孩子看圖,依次邊指邊說:1個圓添上(這里是再上一個的意思)1個圓是2個圓,2個圓添上1個圓是3個圓……然后概括為:1個添上1個是2個,2個添上1個是3個……(讓孩子觀察、數數驗證),再將圖片翻到背面,出現1~10抽象數字,讓孩子知道:1添上1是2,2添上1是3,……自然數1~10就是這樣形成的。還可引導孩子逆向思維:10去掉1是9,9去掉1是8……
四、數的組成方面:
可由孩子在10張圖片中取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張(如圖5),數出上面有5個圓后,讓孩子再找兩張圓的個數合起來是5個的圖片放在這張卡片下面(如圖6)。
再引導孩子看圖說出:
5個可以分成1個和4個,2個和3個;
1個和4個、2個和3個合起來是5個、如孩子擺成圖7亦對。5的四種分合法都出現了,5個圓形可以分成1個和4個,2個和3個、3個和2個、4個和1個,再將圓形卡翻到背面,那末,就出現數字,得到5的4種分法了(如圖8、9)
五、相鄰數方面:
在10張卡片中任取相連的三張(如圖10),數出中間一張是7個圓,比前一張多1個圓,比后一張少1個圓,再翻到背面讀一讀數字卡,那么7的相鄰數就是6和8了。連續玩幾次后,讓孩子發現規律:單數的相鄰數是雙數,雙數的相鄰數是單數。
這種系列設計可選用各種不同幾何圖形。下面分別例舉、設計,供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作為操作材料用(圖形個數分別為1~10個,排在第幾就有幾個缺少的圖形鼓勵孩子按規律添畫上)
以上操作材料亦可混合用,如認識5時可讓孩子找出所有五個圖形的卡片。將不同幾何圖形的卡片按需要進行分類、排序、比多少、配對、找朋友、接龍、分合、算得數等各種數學智力游戲,幫助孩子從中形成和鞏固數概念,家長可舉一反三,啟發孩子在玩中學!
注一:要添畫的是:
半圓形系列:第五和第七張圖片,添加后為圖11、12。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教育革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推動力和技術條件。無線通信領域中出現的藍牙技術,可以同步傳輸語音和數據,使語音、圖像、文字等在網絡傳輸各個方面的技術要求得到滿足,是實現移動網絡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技術。
一、現有網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組織形式缺乏靈活性
傳統的網絡教學大部分是采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來進行的,老師面對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很難滿足學生因材施教,適應不同個體發展水平。即使是利用現在的網絡多媒體教師上課的話,學生也只能是在有限的時空范圍內學習,即學習的可移動性很弱,教學組織形式缺乏靈活性。
2、教學方法不完善
教學中的互動是網絡教育技術中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革新中要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傳統的教育模式割裂了知識內容與其產生的真實與豐富情景的關系,造成學習被動與知識呆滯的狀態,這不利于知識的有效建構和不斷創新。所以我們應根據新的信息技術、學習理論、教學理論來為學生創造一種更有益的知識建構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能夠與教師、教學資源等通過多途徑的互動與合作,能夠主動學習,積極協商建構知識,能不斷激發和滿足學習者的求知興趣,充分開發學習潛能。
3、教育資源及其呈現缺乏多樣性和靈活性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和教材統治課堂,學生不能獲得比較感性的、不能多元表征的學習資源,并且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性很差。學生只能根據抽象的言語信息和單一表征的視、感知覺信息來學習。從而造成感覺力、想象力和實踐能力不能協調統一發展。
4、網絡教育評價方式不健全
在傳統的學校中,學生學習的評價經常是采用考試的方式來進行:在限定的時間內用一些有固定結構的題目來測驗學生,但是這樣只能測驗出學生有限的認知知識和技能。隨著學習定義的進一步拓展,我們漸漸發現用紙和筆來進行的測驗只是收集學生學習情況信息的一種方式。與之相適應對學生的評價也要進行相應的拓展。對學生的評價除了紙和筆的方式還要從其他的方面考慮如:等級的衡量、觀察學生的績效、評判學生的成果、進行采訪、以及回顧學生的背景和以前的技能。在現有的網絡教學環境下如果再用以前的教育評價方法顯然是不合適的。這也就是說評價的單一性還不能有效地預測評價出學生的多元智能。
*哈佛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HowardGardner已經提出了一個多元能力,才能和技能的理論體系。Gardner指出傳統學校教育只強調兩個能力:一個是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書面表達能力),一個是數學邏輯能力。然而,還有很多的知識和技能它們不但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適應環境。如:
*視覺空間能力能夠正確感知視覺世界并調整或者控制一個人的初始感知。
*身體運動知覺能力能夠控制一個人的運動并且熟練操作各種物體。
*音樂節奏能力可以創作并欣賞節奏、定調、音色和欣賞音樂表現形式。
*人際關系能力可以辨別并根據別人的情緒、脾氣、動機和期望作出相應的反映。
*對自己感情、實力、缺點和愿望的自我認識以及利用這種認識來引導自己行為的能力。
*數學邏輯能力可以辨別邏輯或者數字圖案并處理復雜的邏輯推理。
*對聲音、韻律、詞義口頭語言敏感性能力;對不同的語言功能的比較敏感。
所以我們應根據網絡教學的特點開發出相應的評價軟件,從而使得評價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手段。
二、藍牙技術簡述
1、什么是藍牙技術
藍牙技術是一種無線數據與語音通信的開放性全球規范,它一低成本的近距離無線連接為基礎,為固定與移動設備通信環境建立一個特別連接的短程無線電技術。其實質內容是要建立通用的無線電空中接口(Radio-air-interface)及其控制軟件的公開標準,使通信和計算機進一步結合,使不同廠家生產的便攜式設備在沒有電線或電纜相互連接的情況下,能在近距離范圍內具有互用、互操作的性能(Interoperability),代替固定與移動通訊設備之間的電纜。
藍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ISM(即工業、科學、醫學)頻段。藍牙的數據速率為1Mb/s。跳頻技術是把頻帶分成若干個跳頻信道(Hopchannel),在一次連接中,無線電收發器按一定的碼序列(偽隨機碼)不斷地從一個信道到另一個通信信道,藍牙系統內地收發雙方是按這個規律進行通信地,而其他無線電設備不可能按同樣地規律進行工作。所以從很大程度上抑止了無線電電磁干擾。同時藍牙采用了擴頻技術,使整個藍牙頻段內噪聲影響變得最低。與其他工作在相同頻段地系統相比,藍牙調頻更快,藍牙設備與其他無線通信設備相比是低功耗地,藍牙技術地無線電收發器地鏈接距離可達10米,使用高增益天線可以將有效通信范圍擴展到100米。不限制在直線范圍內,甚至設備不在同一個房間內也能相互鏈接,并且可以鏈接多個設備,活動最多可達7個,在線設備可達200個,這樣就可以把用戶身邊地設備都鏈接起來,形成一個"個人微型網"(Personalareanet)。
此外,這種技術可以延伸到那些完全不同地新設備和新應用中去。例如:把藍牙技術引入到移動電話和膝上型電腦中,就可以去掉移動電話與膝上型電腦之間地令人討厭地連接電纜而通過無線使其建立通信。打印機、PDA、桌上型電腦、傳真機、鍵盤、游戲操縱桿以及所有其他地數字設備都可以成為藍牙系統地一部分。除此之外,藍牙無線技術還為已存在地數字網絡和外設提供通用接口以組建一個遠離固定網絡地個人特別連接設備群。
2、藍牙系統的構成
藍牙系統一般由天線單元、鏈路控制(固件)單元、鏈路管理(軟件)單元和藍牙軟件(協議棧)單元四個功能單元組成。
1、天線單元
藍牙的天線部分體積十分小巧、重量輕,屬于微帶天線。藍牙空中接口建立在0dbm(1mW)地基礎上,最大可達20dbm(100mW),遵循FC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有關電平為0dbm地ISM頻段地標準。
2、鏈路控制(硬件)單元
目前藍牙產品的鏈路控制硬件單元包括3個集成芯片:連接控制器、基帶處理器以及射頻傳輸/接收器,此外還使用了3-5個單獨調諧元件。基帶鏈路控制器負責處理基帶協議和其它一些低層常規協議。藍牙基帶協議是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地結合。采用時分雙工實現全雙工傳輸。
3、鏈路管理(軟件)單元
鏈路管理(LM)軟件模塊攜帶了鏈路的數據設置、鑒權、鏈路硬件配置和其它一些協議。LM能夠發現其他遠端LM并通過LMP(鏈路管理協議)與之通信。
4、軟件(協議棧)單元
藍牙規范接口可以直接集成到筆記本電腦或者通過PC卡或USB接口連接,或者直接集成到蜂窩電話中或通過附加設備連接。藍牙的軟件(協議棧)是一個獨立的操作系統,不與任何操作系統捆綁,它符合已經制定好的藍牙規范。適用于集中不同商用操作系統(Windows,unix,PocketPc等)地藍牙規范正在完善中。微軟計劃在明年為WindwosXP操作系統加入兩種技術的支持:USB2.0和藍牙。
3、藍牙技術的特點
(1)將設備無線互聯組成小型PAN,并可為其提供接入數據網的功能,能夠實現與Internet互聯。
(2)工作于2.4GHZ的ISN頻段,無需申請頻率許可證。
(3)采用1600hop/s的快速調頻技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物理層安全保證。
(4)采用正向糾錯編碼(FEC)技術降低了誤碼率,保證通信質量。
(5)采用FM調制方式,設備簡單。
(6)支持點到多點通信,具有自動查詢設備及服務類型的功能。
(7)協議體系完備,充分支持現有高層協議,具有多種工作模式。
網絡教育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但是由于低層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齊全以及網速傳輸的限制,我國的網絡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與不足。藍牙技術可以同步傳輸語音和數據,是實現多媒體網絡化網絡教室的理想技術。它克服了無線局域網的非同步化語音的問題,使網絡傳播在聲音、圖像、文字等各個方面的技術要求得到滿足。同時對教育的無紙化發展也是一個促進。它能提高效率、省時、省力、可以把學生從厚重的書包和筆記當中解放出來,同時得到最生動、形象的教學內容的傳達。雖然關于藍牙技術是否能成為信息家電的下一個主流產品的爭論很多,但在教育網終結點局域網接入技術領域,作為國家對教育領域的投資,依據國家教育產業化的思想,藍牙技術以其特有的技術優勢必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三、藍牙技術在網絡教育中的應用
1、藍牙無線教學網
校園網是一個寬帶、具有交互功能和專業性很強的局域網絡。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平臺、多媒體演示教室、教師備課系統、電子閱覽室以及教學、考試資料庫等,都可以通過該網絡運行工作。如果一所學校包括多個專業學科(或多個系),也可以形成多個局域網絡,并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起來。
在傳統校園網上增加適當的無線接入點,使得一節點設備尤其便攜設備能夠不用電纜連接也能接入校園網絡,這樣就形成了無線校園教學網。如果以上無線接入采用基于藍牙技術的網絡產品,我們相應稱之為藍牙無線教學網。藍牙無線教學網在校園網的基礎上增加了網絡教學的可移動性。
需要說明的是,無線連接部分是基于有線網絡主框架的適當擴充,而不是取代;考慮到不同的應用環境,如距離、帶寬等因素,無線連接部分也可能是不同技術標準(如802.11b)并存。
藍牙無線教學網絡可包括如下多種的具體應用方式:
點對點對等應用方式:其中一臺筆記本電腦可以與有線校園網互聯
集線器應用方式
無線接入點應用方式:無線接入點與有線校園網互聯
無線網蜂窩漫游應用方式:
藍牙技術與學校現有的校園網和多媒體計算機教室的結合能夠有效地創設真實的、模擬真實的或者虛擬真實的學習環境,鼓勵和支撐學習者的獨立和合作探索,從而實現真實世界與數字化虛擬世界的高度融合。利用藍牙技術構建起來的無線網絡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受到時空限制更小,使得學習網絡的可移動性加強。但是由于藍牙技術本身的限制,它的可移動距離還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相信它的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
2、構建藍牙教室
藍牙教室就是利用藍牙技術將各種媒體信息工具武裝起來的教室。我認為這里教室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是有形教室和無形教室的結合。
在藍牙教室中,面向全體學習者的教學將以生動形象的知識多元表征方式進行,藍牙教室的大容量也有利于更多的學生共享優秀教師的指導。同時,藍牙教室又為教師按照實際需要組織學習共同體提供了方便,從而促進知識的協商與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學習者還可以在藍牙教室中根據自己個人的情況來安排和組織自己的學習,從而充分適應個性化學習的要求,開發自主學習的能力。
當前,我國學校小班化教學正在逐漸推廣,小班化滿足了更好地適應學生個別差異的需要,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小班化也無可避免帶來教育成本的提高。藍牙教室便于移動、可以任意組合、靈活方便,利用這些特點,我們可以將不同規模、不同方式的教學活動統籌組織,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更大的自由,從而大大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
在藍牙教室中,我們可以通過開發多維評價軟件使教育評價應有的診斷、形成性評價功能得到發揮。通過創設多維評估情景,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能夠應用到具體的情景中,來完成復雜問題的解決。這樣不但可以評定學習者知識掌握的實際程度,還可以有效評價學習者多方面的能力如知識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3、構建家庭個人微型學習網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人們知識更新不斷加快,每一個人都要不斷地及時充電才能適應競爭日趨激烈的信息社會。終身教育正逐漸被提上日程,隨著互連網和多媒體信息工具的不斷普及發展,人們就可以在家或者在工作中通過互連網和各種多媒體信息工具實時的接受教育。利用藍牙技術可以方便地為我們搭建一個實時、快速、交互性教強的多媒體學習空間。因為藍牙技術的無線電收發器的鏈接距離可達10米,使用高增益天線可以將有效通信范圍擴展到100米。不限制在直線范圍內,甚至設備不在同一個房間內也能相互鏈接,并且可以鏈接多個設備,活動最多可達7個,在線設備可達200個,這樣就可以把用戶身邊地設備都鏈接起來,形成一個"個人微型網"(Personalareanet),能夠實現與Internet互聯。并且它能將所有設備的連接線"去掉",實現無線連接,使社會的每一個成員、每一件智能化設備都能時時刻刻、隨意隨地連接在網絡上。
學習者就可以在互連網上多途徑、廣范圍地學習豐富的教育內容資源。學習者就可以在豐富的資源學習環境中不斷搜尋、辨別、篩選、評價和綜合運用各種信息以主動構建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知識的構建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在教學內容的呈現上,藍牙技術將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多元表征,促進學習者多元智力的開發。此外,通過藍牙技術形成的多媒體信息工具網學習者與教學資源、教師以及學生之間的交互性也得到了較好的提高,交互過程中的信息表征方式也比較豐富,因而這種個人家庭微型學習網是進行終身學習的理想環境。
四、總結與展望
當然,每一種技術與媒體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具有更好的優越性。藍牙技術也同樣具有一定的不足之處,如藍牙芯片價格偏高、藍牙模塊難生產、全面測試難等等。但是我們相信隨著技術的改進和完善,藍牙技術將會引起網絡教育的一次較大變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