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5 17:02:1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藥炮制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凈制法
主要是指藥材通過凈制的處理過后,使毒副作用祛除。例如:白首烏的外皮含有劇毒,經過加工之后,大大降低了何首烏的毒性。又如:巴戟天的木質心中含有大量的鉛,祛除木質心過后,使鉛的含量大大降低。再如蘄蛇:因頭部有個毒腺,并且含有大量的溶血性毒和出血性毒[3],當人畜被咬傷之后,即內臟出血,所以必須要祛除該蛇的頭部,祛除毒性。
3水制法
水中祛毒,毒性溶解于水中,降低毒性的含量。常用的方法有:洗、泡、漂、浸、潤、水飛等。下面介紹兩種。
3.1浸泡法
長時間的將藥材放進流水中浸泡,已達到祛除毒性的目的。例如:生天南星,該藥含有劇毒,在進行炮制之前,必須要用水浸泡上10天,并且每天都要換水,一直到該藥材沒有白心,口試稍帶麻辣感覺。檳榔的炮制也需置水中浸泡,每日換水,約浸3~5d,撈起置容器內,經常淋水,潤透,切薄片干燥
3.2水飛法
藥材通過反復的研磨,使其成分溶于水的毒性被祛除,從而達到祛毒的目的。例如:雄黃,有效成分As2S2是不溶于水中,但是劇毒成分的As2O3則溶于水;經過水飛制成了極細的粉末,并反復的操作,使其有毒成分逐漸溶于水,降低毒性。一般雄黃:水=1:500以內,水溫大于90℃,除去As2O3的效果最好。
4火制法
借助外力火處理藥材的方法。本法是使用最廣泛的,常見的方法有:炒、炙、煅、煨等。下面介紹兩種常用法。
4.1炒法
4.1.1清炒法
該方法主要是為了降低毒性增強療效。例如:蒼耳子,性溫,味較苦、辛;有毒。將干凈的蒼耳子放進鍋內,使用中火清炒,直至成焦黃色即可,然后碾去刺,篩干凈。該藥經過清炒之后,毒性降低,止痛、祛風濕,并且還能通鼻竅。槐花炭190℃以前制備的,其止血作用隨制炭溫度升高而增強,以190~195℃制成的槐花炭止血作用最強。所以有些藥材清炒時,對溫度的掌握很重要。
4.1.2米炒法
米炒主要是為了矯正臭味,降低毒副作用。例如:斑蝥,性熱,味辛;含有大毒。將米放進鍋中,中火加熱直到冒煙,再放斑蝥混合清炒,直至將米炒成黃棕色再取出,祛除米、頭、足、翅,晾干即可。炮制后的斑蝥,降低了毒副作用,氣味也得到了矯正,并可以內服。
4.2炙法
該方法包括多種:酒炙法、醋炙法、鹽炙法、姜炙法、蜜炙法等。
4.2.1醋炙法
該方法能夠引藥進入肝臟,從而增強活血止痛的功能,降低藥材的毒副作用,緩和藥材的性質,還能矯正臭味。例如:延胡索,性溫,味苦、辛;歸于脾臟和肝臟;能活血、止痛、行氣等。用定量的米醋讀延胡索進行悶潤,直至米醋被吸收完,然后將延胡索放進鍋內用文火炒干,然后取出晾干即可。一般醋炙法100千克藥物,用米醋20~30千克,最多不超過50千克。
4.2.2蜜炙法
該方法能夠降低副作用,矯正辛臭氣味,潤肺止咳、益氣補脾,緩和中藥材的性能等。例如:甘草,性平、味甘;先用水稀釋蜜,再將稀釋好的蜜汁倒入甘草中,攪拌悶潤,放進鐵鍋中使用文火炒至黃色,不粘手的時候再取出晾干即可。蜜炙后的甘草性溫,調和諸藥,和胃益氣等。蜜炙法每100kg凈藥材,用煉蜜25kg。
5水火共制
利用水和火共同炮制藥材,降低或者是消除藥材的毒副作用。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煮、蒸、淬等。
5.1煮
將藥材放進適當的容器之中,加上適量的清水煮,用以祛除藥材的毒副作用。例如:川烏,該藥材毒性較大,通過蒸或者是煮4~6h之后,能夠降低毒性。清半夏在炮制的過程中先清水浸泡(夏7天,冬14天左右),日換水1~2次,泡至稍有麻辣感,再加白礬煮透,或加白面制團切薄片干燥,即得清半夏。
5.2淬
1.2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論的研究炮制原理是指藥物炮制的科學依據和藥物炮制的作用,即探討在一定工藝條件下,中藥在炮制過程中產生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以及因這些變化而產生的藥理作用的改變和這些改變所產生的臨床意義,從而對炮制方法做出一定的科學評價。可見,炮制原理的研究是炮制學研究的關鍵問題。
中藥炮制在漫長的實踐中,結合中醫藥的理論,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論,這些理論雖然不能作為定論,但大多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因而探討那些規律性的本質,不但有利于炮制原理的闡述,而且將指導炮制方法的改進及創新。
1.3炮制方法的研究中藥的種類很多,品種繁雜,各地炮制方法也不一致。炮制工藝多屬于手工作坊生產,尚難適應現今工業化的生產,因此研究炮制技術,改進炮制工藝是當務之急。在今天,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很多新的科技成果又可供借鑒,在搞清炮制原理的基礎上,以炮制過程的本質變化為核心,向炮制工藝的機械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最大限度的利用藥材,充分發揮藥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4飲片質量標準的研究同一種飲片由于生產條件和環節不同,質量差異很大,直接影響療效。當前用以控制飲片質量的標準是各省、市自治區制訂的中藥飲片炮制規范,而規范中的標準多數是依據廣大藥工長期實踐經驗制訂的,主要依據形態、色澤、質地、氣味等感觀來判斷飲片的真偽優劣,比較模糊,不易掌握。為了保證臨床用藥的準確必須進行飲片質量標準的研究。首先要制訂統一的炮制工藝及飲片的質量標準,然后應用現代科學手段逐步以客觀化的指標感官控制的經驗性指標加以結合,建立起更為合理的質量標準,以更好的控制飲片質量,確保臨床用藥的效果。
2研究方法
2.1應用文獻學方法進行研究中藥炮制源于古代,所以搞清炮制歷史才能搞清炮制意圖,才能有目的地研究各種炮制原理及其優點。歷史上炮制技術變化很大,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盡合理的,也有誤傳誤用的,現代使用的炮制方法并不完全正確,只根據現行經驗進行研究,往往不能反映炮制的原來意圖,得不到正確的結論。所以通過文獻學研究手段,搞清炮制歷史的原始意圖、炮制方法及其變化,這是炮制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礎手段。
2.2應用實驗藥理學方法進行研究中藥的臨床研究由于受到復方用藥和患者對象的制約,一般不易進行,加之很多中藥化學成分研究還缺乏與藥效的緊密聯系,或者上屬空白,因此開展實驗藥理學的研究是最現實的選擇。應用實驗藥理學的方法研究中藥炮制,最好選用適合中醫病理模型的方法和指標來進行。在化學成分不清的情況下,通過實驗藥理學的方法來研究炮制前后的生物活性變化,可達到控制炮制質量和指導工藝改革的目的。
2.3應用化學的方法進行研究中藥的療效,是由其所含的化學成分決定的。中藥經過炮制后,所含的化學成分的性質和含量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因而藥理作用、臨床療效發生相應的改變,可見,研究中藥在炮制前后化學成分性質和含量的變化是中藥炮制研究的核心,它的研究結果不但能闡明炮制原理,而且能指導炮制工藝的設計和改進,也是制訂質量標準的依據。
2.4應用臨床療效觀察方法進行研究中藥炮制是為中醫臨床辨證治療服務的,目的是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經藥理學、化學等方法研究中藥炮制的結果,最終也必須接受臨床效果的檢驗。由于臨床研究影響因素復雜,不可能用臨床療效指標作為炮制方法優選的手段,而往往都在各項研究指標比較成熟的條件下以臨床療效觀察作為最后驗證的手段。在炮制研究中,一定要注意同一藥物不同炮制品的不同功效,并設法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闡明其科學性,切忌暫時說不清就輕率否定其炮制意義和作用的做法。
2.5應用多學科結合進行研究中藥炮制是一門知識面比較廣泛的綜合性學科,應盡可能借助其他有關學科的新技術、新成就,采取多學科的研究是開展中藥炮制研究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關鍵詞:
中藥炮制;集中式專業實訓;自主創新;科研習慣
中藥炮制集中式專業實訓,本著“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學與實踐相結合、課內外教學相結合、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教育理念,突破了傳統的驗證理論式實驗教學模式,有效地培養和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與創新意識,并對學生基本科研習慣進行進一步規范。[1]我院通過近8年來的中藥炮制集中式專業實訓,形成了中藥炮制集中實訓的針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培養和基本科研習慣形成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包括三個方面,現就三個方面內容進行詳述。
一、激發創新能力選題立項教學模式
(一)體現傳承與創新,立足有基礎創新的選題模式
中藥炮制是一個傳統而又新興的課程,因此要求學生在傳承基礎上創新,因此,要求學生創新有基礎。給學生提供大量數據源,包括古代及現代文獻,通過數據源的大量參閱,初步形成立項目標。
(二)提供自主創新空間,導引式教學創新模式
在學生有了充分知識及文獻儲備,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任務下達采用給定范圍,給規范,在學院提供的實驗平臺基礎上,以中藥炮制研究作為出發點,采用各種實驗方法進行課題設計,完成最終實驗過程,并鼓勵學生盡量使用先進的科研手段。
(三)梳理創新思路,立項采用開題模式
創新思路形成后采用專業模式表達,規范開題報告的書寫能夠為創新思路提供專業的梳理思路,并將思路系統完整呈現的好方法,開題報告采用規范模式,開題報告能夠點線面全面兼顧,學生創新思路就系統詳細的得到表達。
二、體現學生學習主體,自主管理的過程模式
(一)自主選題模式的建立
從文獻檢索,到項目選題,到選題論證的過程,都由學生自主安排,學生只需要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時間安排,實驗平臺條件和檢索工具及途徑進行具體工作安排,教師在此過程中配合學生的安排,應學生的要求對選題過程采用探討式的引導和論證。
(二)立項采用立項答辯學生自主模式
建立論題擬定后,小組根據開題報告書寫要求,再次自主安排文獻搜集,針對文獻資料的綜述,也是小組成員之間,通過討論擬定,每個開題板塊根據不同要求進行開題報告書,此過程完全由學生自主完成。
(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實踐過程模式
項目實施過程,學生自主安排每天的實驗內容,除了給定的實驗記錄要求和實驗操作規范,其他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建議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自主解決,可以借助文獻,借助教材,可以找老師提供幫助。[2]學生在相應規范的要求下,能夠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從而也提高學生對實驗實施過程的主體地位。
三、基本科研習慣養成的規范過程模式
(一)各操作區操作規范化
中藥炮制集中式專業實訓綜合性較強,涉及到很多實驗操作,對實驗室進行分區規范的模式,針對各區制定具體操作規范操作并將規范進行張貼,學生能夠隨時參閱在各區規范操作,提高實驗操作規范化。
(二)實驗記錄的規范化
客觀且詳細實驗記錄習慣的養成是良好科研習慣的培養的第一步,實驗記錄要求很大程度上能夠規范學生的科研習慣,給定學生規范有效的實驗記錄模版,實驗記錄強調原始性,實驗數據的翔實性。[3]該模版的給定使得學生通過每天的記錄能夠清楚每天要做什么,怎么做了,做的結果如何,最后進行分析,這樣就能夠每天都有清晰的科研思路。
(三)論文書寫的規范化
科研能力培養的其中之一即論文撰寫能力的培養,針對集中式專業實訓的實現,首先要培養學生論文書寫的規范化,給學生提供大量核心期刊文章,讓學生閱讀,并自己總結其中的規范,同時也為學生論文書寫提供統一的規范格式,指導教師針對每位學生論文的情況給與反饋,讓學生真正理解規范,做到規范。
(四)實驗室安全及衛生規范化
中藥炮制集中式專業實訓涉及實驗多,同時實驗室24小時開放,這樣對于實驗室的安全意識的加強就更為重要了。因此在實驗過程對實驗室安全進行反復強調,并在各實驗室張貼具體安全規范,指導教師每天進行安全排查,不斷深化安全意識。因此要求學生在每個實驗區完成實驗后都必須將實驗臺恢復使用前的潔凈狀態方可離開。該模式能夠將關系密切的幾門專業課程集中學習和實踐,能很好的將學過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激發他們對自主學習的興趣,非常有利于培養和提升了他們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動手及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學生們還深刻體會到運用學過的專業課知識,創造性學習和自主設計方案實踐成功后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黃文華,陳文,李秀英,等.基于中醫藥高職高專《中藥炮制技術》課程教學的探析[J].高教學刊,2016,3:175-176.
中藥炮制學是研究中藥的炮制方法、工藝、質量標準、歷史沿革及發展方向的科學,是中藥類專業的重點專業課程之一。中藥炮制是中藥傳統制藥技術的集中體現和核心,是最值得加以保護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這賦予了中藥炮制學極其重要的歷史使命。基于中藥炮制學的學科性質以及中藥炮制的特點,在遵循教學原則和教學過程特點的基礎上,我們通過教改立項研究中藥炮制學的教學方法,同時探索和建立符合中藥專業培養目標的課程教學方法,不斷提高中藥炮制學教學質量。
1 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相長
在世界教育史上,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學記》中提到教學相長的教學原則,他指出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在中藥炮制學的教學中,教與學往往處于孤立的狀態,課堂教學中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上課內容單調枯燥。學生一般都處于一種消極、被動的“聽”的地位。氣氛沉悶,學生無興趣聽,教師無激情講,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這幾乎成了固定的課堂教學模式。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教師不了解學生想學什么,而學生認為書本上的知識不能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想了解更多新知識,從而導致教與學脫節[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作為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師生之間應發揚教學民主、相互學習,教學相長,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
教學過程是一種師生雙方憑借信息的傳遞和反饋而進行的雙向活動。在中藥炮制的各論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嘗試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做法。具體做法是:首先,教師提前將個味中藥分配給每個學生進行資料查詢、整理、講授,并要求每個學生針對自己講授的中藥至少提出一個問題;其次,學生講授過程中,其他同學和教師可以隨時提出問題;最后由教師對提出且沒有解決的問題統一解答,對講授內容和目標的完成情況、教學質量進行自我評定和總結,找出不足并加以改進;根據互動表現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互動主動性等進行綜合評價,肯定成績并指出不足,使學生在以后實踐中不斷提高。同時,組織學生對教師的理論水平、互動方式等進行測評,督促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完善。
這種教學模式,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加教學互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綜合素質。這不僅改變了課上課下無人提問的狀況,改變了過去單一枯燥的授課模式,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每個同學真正參與到了教學的過程中來,還可以使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客體狀態轉變為主體的狀態,學會了思考。同時,學生在參與教學中提出的大量問題,促使教師必須切實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才能自如地應對和解答學生的各種疑問,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路。因此在這種教學活動中提高了教師組織、駕馭課堂教學能力和水平,真正體現了教學相長、師生互動、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增加了師生之間的各種信息交流的機會,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只有這樣才使教學充滿活力,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這種教學模式的進步在于它促進了單向交流向雙向交流、靜態交流向動態交流的轉變,使學生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接受。由單一知識教育向綜合素質教育的轉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2 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傳統講授教學模式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和基本素質的培養。新世紀需要的是復合創新型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庸才。現代教育質量觀不僅注重人才的知識儲備,更重視人才的能力和素質提高。知識是能力的基礎,有知識是有能力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能力是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經過培養訓練和實踐鍛煉而形成的。知識和能力升華固化而體現為素質。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統一是目前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教學中僅僅傳授知識顯然是不夠的,不應忽視學生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作為教師一定要提高教學改革的自覺性,營造良好的教改氛圍,改革教學方法,將能力培養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以培養全面發展的素質型人才。如我們在中藥炮制教學實踐中,增加藥學論文的撰寫這部分內容的講授,然后要求學生按自選或指選的題目進行綜述寫作,綜述完成后教師對其進行評價,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在論文的撰寫能力方面有了質的提高。這種模式使學生在文獻的檢索、資料的積累、論文的撰寫技巧、語言表達和多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等多方面都得到了鍛煉,使他們的多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轉貼于
3 重視啟發教學,調動學習積極性
目前中藥炮制學教學中,所謂的啟發式教學是:教師先提出一個問題,說出上半部分答案,略作停頓,“啟發”學生按著教師的思路走。這是“誘導”,不是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深入思考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是誘導學生向教師早已設好的條條框框的套子里鉆,把學生培養成教師教學方式的“套中人”。這種教學模式,漠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認知特點,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久而久之,這種枯燥的教學方式必然給學生帶來沉重的負荷,其結果往往導致學業成績下降,產生“厭學”的情緒。
我國教育學家孔子首創的啟發式教學,對當時的教學有很大的影響。這種教學模式對當今的中藥炮制教學也有借鑒和啟示的作用。它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多思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實現從“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的教學方向轉變。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引導者、激勵者、啟發者,而不再是灌填者。我們在講授中藥炮制目的內容時,穿插了一個雷公首次采用炮制法降低烏頭毒性的故事,故事大意是雷公無意中把劇毒的烏頭掉到了朋友的豆腐缸中,經過浸泡后的烏頭毒性大大降低。故事中并沒有提及浸泡過烏頭的豆腐的安全性問題,但確實存在豆腐服用后的安全性的問題,因此我們在講述完故事后,讓同學們根據烏頭的炮制原理分析豆腐食用后會不會存在危險的問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4 重視教學內容的選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了興趣很難將課程學好。因此,在中藥炮制學的課堂講授過程中要充分注意提高學生對中藥炮制課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要增加一些有趣的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我們在講授某些中藥時穿插一些關于該味藥的炮制故事、典故及謎語,改變過去枯燥呆板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如在講述半夏時,插入關于南方某官員吃鷓鴣中半夏毒以及中毒后解毒的故事,其解毒的方法與我們炮制中所采用的解毒輔料是一樣的,使課堂的教學變得栩栩如生;在講授烏頭時,插入《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烏頭是引起王后造反的導火索;古代以烏頭為主藥作麻醉劑等等,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昂然。
教師的職責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我們經常告誡學生,知識是活的,不是死的;知識是發展的,不是靜止的;學知識是為了用的,不是為了考的。如何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本領,應用所學知識為實踐服務。為此,我們結合當前的熱點問題,設置了專題辯論課,以拓展知識,開闊思路,活躍思維,訓練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體現學以致用。比如,針對目前吵得沸沸揚揚的廢中醫論,我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辯論。同學們查閱了大量資料,從網上下載了很多文章和短評,經過揉合加工,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學生收集的材料十分豐富,使辯論觀點明確,論據充分,內容詳實,層次明晰,語言生動有趣,顯示了良好的綜合素質。我們還組織學生對中藥炮制將如何發展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2],學生們僅僅是藥學科學的初學者,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給這樣重大的問題下結論,但是他們可以借助已經學習過的中藥炮制知識和中醫理論知識來分析問題,暢談自己的看法,得出自己認為比較合理的結論。我們選擇的這些討論題目,本身就有爭議性。教師的作用不是去揭曉正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開闊思維,拓展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科學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大有禪益的。
5 改變實驗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目前大學生實驗課的模式是實驗開始前教師對實驗的目的、方法、原理和操作方法進行一系列的講解,然后學生按著實驗講義的步驟一步一步的操作。學生根本不事先預習,實驗完成后一無所獲,達不到提高動手能力的預期效果。傳統的實驗考核方式是根據實驗報告的內容進行打分評定學生實驗的質量。這種傳統的方式往往忽視了在實驗操作環節中的很多內容,只注重了實驗結果和討論,而實驗過程中的實驗作風、實驗操作、實驗的預習等重要環境都被忽視。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在實驗課堂上采用打分的形式分別對實驗預習、實驗操作、實驗作風等進行評定,然后再結合學生實驗報告中的實驗結果及討論進行綜合評價。這樣對學生實驗的各個環節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達到了開設實驗的預期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實驗課中開設設計性實驗,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相關知識設計整個實驗,教師對實驗設計的報告進行批閱,認為合理后再付諸實驗。在實驗設計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應用各種相關的知識,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為畢業實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3]。
【參考文獻】
中藥調配系指按照中醫處方要求,將中藥飲片調配成適宜臨床患者使用的過程,它具有臨時調配方劑的特點,是祖國醫學理、法、方、藥理論和實踐的辨證統一,也是醫院藥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中藥調劑工作量大,涉及專業知識面廣,技術性強,因此調配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臨床療效與安全用藥。現就中藥調配中影響臨床療效的幾大因素進行淺析。
中藥調配劑量對臨床療效的影響
中藥的“量”與療效有重要關系,醫界有“中醫不傳之秘在于量”之說。中藥方劑依“君臣佐使”配伍組方,各藥劑量變化會導致處方功能、主治發生變化。劑量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臨床療效。但在調劑中屢見主觀估量,“抓藥”代稱的現象,造成配方總量、單劑量不準確。中藥調配劑量對處方療效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同一味藥,劑量不同,作用亦異。以肉桂為例,小劑量有引火歸原的作用;大劑量則有補腎陰,散寒止痛之功能。有些藥物劑量不一,還可導致作用相反,如紅花少量養血,大量則破血;還有些藥物有雙向調節作用,如黃連、黃柏之類,小劑量有興奮作用,大劑量則有抑制作用。這些都說明了藥物“量”與“效”的關系。②有些方劑中單味藥劑量變化,會使整個方劑主輔換位,藥效屬性發生變化。如張仲景的小承氣湯和厚樸三物湯,因各藥用量不同,其所治病證方劑名稱都不相同。③某些毒性中藥,其治療量與中毒量非常接近,應嚴格掌握。如馬錢子等,用量不足則療效不顯,用量過大則極易中毒,故應慎選劑量,以防中毒發生。
處方應付對臨床療效的影響
在調配藥物時,還要重視處方應付對臨床療效的影響,尤其要注意對藥名腳注及附加術語的審定。
中藥的處方腳注,是指醫師開寫中藥處方時在某味藥的右上角或右下角處所加的簡明要求。其目的是指示調劑人員對飲片應采取的特定處理方法。腳注的內容一般包括炮制法、煎法、服用法等。常見的腳注術語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沖服、烊化、打碎、炒制等。中藥腳注的特殊處理,直接影響著藥物療效的發揮。調劑人員必須按處方腳注的要求,認真執行,切不可有絲毫懈怠。有的處方雖未加腳注,但如果是需特殊處理的,仍應按炮制規范的規定處理。如生礦石類、動物角甲類,其飲片質地堅硬,應另包先煎,這樣可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制川烏、制草烏等有毒飲片可先煎,可降低烏頭堿含量,減少毒副作用。薄荷等氣味芳香、含揮發性成分的飲片不宜煎時間過久,以免有效成分散失,降低療效,故應后下。富含絨毛的飲片如旋復花、辛夷等包煎,可減少絨毛混入煎劑后刺激咽喉。阿膠、鹿角膠、飴糖、蜂蜜等膠類、蜜膏類中藥不宜與群藥同煎,以免煎液粘稠而影響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結底糊化,影響療效。因此上述各類藥物調劑時應執行腳注,單包注明用法。
藥物的炮制處理對臨床療效的影響
中藥炮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變或緩和藥性,便于調劑、貯藏和提高藥物療效。炮制方法不同,功效各異。中醫認為“酒浸外提,姜制發散,土炒健脾,醋制人肝止痛,入鹽走腎軟堅。”如土炒白術,長于補脾止瀉,焦白術,補脾而不滯氣;生甘草味甘偏涼,可瀉火解毒;炙甘草味甘性偏溫,可溫中祛寒等。如醋制元胡索,其有效成分生物堿可與醋酸結合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鹽,煎熬時易溶出,能增強止痛作用。因此在配方時應根據處方意圖付藥,應付炮制品者,一定要依方調配,不可混用、代用。此外,中醫用藥還講究“逢子必搗,逢子必炒”的原則,現代研究也證實了這一做法具有增加療效的作用。因此,如遇到預先不宜搗碎的完整類藥材,如大棗、蓮子、砂仁、豆蔻等,也必須在調配時臨時搗碎。這些都是在中藥調配時應遵循的基本規范。
藥物質量對臨床療效的影響
白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藥的去外皮干燥根,性微寒,歸肝脾經。白芍臨床上常用的入藥規格有生白芍、炒白芍、醋白芍或酒白芍等[1]。白芍含有芍藥苷成分,具有鎮痛、抗炎、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報道,炮制后的白芍中的芍藥苷含量均顯著降低。本文用HPLC法測定不同炮制品及生品中芍藥苷的含量,現將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
1.1儀器使用 島津LC2010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色譜工作站,頻率25k Hz的KQ2200DA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儀(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產品)。
1.2材料選擇 芍藥苷對照品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為110736-200933) 。色譜純甲醇(美國Tedia試劑公司);水為重蒸餾去離子水。生白芍 (天津飲片廠產品) ,白芍炮制品(按天津市中藥飲片炮制規范自制產品) 。
2方法
2.1白芍炮制 酒白芍:按白芍100kg用黃酒10kg的比例,將白芍片噴淋黃酒拌勻,放鍋內文火炒干。醋白芍:按白芍100 kg加米醋20 kg將白芍片用米醋拌勻,用文火炒干放涼。炒白芍:白芍片放鍋內文火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放涼。
2.2芍藥苷檢測
2.2.1色譜條件 色譜柱:Aichrom Bond-AQ C18(4.6mm×150mm),流動相:乙腈-0.1% 磷酸溶液(14:86)論文的格式。柱溫:30℃,進樣量20u L,流速1.0mL/ min。理論板數按芍藥苷峰約為4000。
2.2.2供試品溶液 將以上白芍炮制品中粉0.1 g放入50mL量瓶內,加入乙醇35mL,置80℃真空干燥箱內干燥,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藥學論文,放置后取上清液微孔濾膜過濾后制成1.0g/L的溶液,為供試品溶液。
2.2.3對照品溶液 取芍藥苷對照品2.1 mg用甲醇定容到5 mL量瓶內,即得對照品溶液。
2.2.4芍藥苷測定 用供試品溶液10uL,對照品溶液 5uL,注入液相色譜儀中,按色譜條件測定,樣品含量按干燥品計算,外標法計算芍藥苷含量。
3 結果
芍藥苷在白芍生藥材中含量最高,白芍片和酒白芍含量相當,含量較少的是炒白芍和醋白芍。RSD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具體見表1。
表1 不同類白芍藥材中芍藥苷含量測定(%)
樣品種類
芍藥苷含量
RSD
原藥材
白芍片
酒白芍
醋白芍
炒白芍
3.14
2.54
2.52
2.27
2.30
1.5
1.73
我國傳統中藥中含揮發性成分的中藥很多,臨床應用也十分廣泛,具有止咳、平喘、祛痰、發汗、解表、驅風、鎮痛、殺蟲以及抗菌和消毒等功效,被廣泛地應用于防病治病。由于調劑或制劑等工作需要,因而需進行加工炮制,以保證藥品質量與用藥安全有效。
1 要掌握揮發性物質的理化性質
揮發性成分是一類數量巨大,結構種類繁多,生物活性多樣。具有很高藥用價值的天然成分,包括醇、醛、酮、醚、酯、羧酸等含氧基團。由十余種及至上百種成分組成的混合物,而其主要成分是揮發油和萜類及其含氧衍生物,它們具有一定的理化特征。其中最常用的重要的物理常數有比重、旋光度、折光率和凝固點等。在測定揮發油的物理常數時,因測定折光率所需樣品極少、操作簡便迅速,故通常多采取先測揮發油的折光度。若測定的折光率不符合規定時,其余的檢查可不必進行。酸價、酯價和皂化價是指示揮發油的質量的重要的化學指標,揮發油中含有的各類成分,均因其具有的功能基而顯示獨特的化學性,可利用這些性質為含有揮發油的中藥定性。
大多數揮發油是無色或淡黃色油狀透明液體,少數呈棕色或黃棕色,個別揮發油具有其他顏色,多具有香氣或其他特殊氣味,常溫下可以揮發。
揮發油難溶于水,但制時可出現揮發性特殊氣味,若溫度高于100℃時部分分解。可溶于濃酒精和多數有機溶媒中。
經常與日光及空氣接觸可氧化變質,使其比重增加,顏色變深,失去原有香味,并能形成樹脂樣物質,也不能再隨水蒸氣蒸餾。因此制備揮發油方法的選擇是很重要的。產品應裝入深色瓶中,密閉塞緊,放于陰涼處保存。
由于揮發油是混合物,成分不同,其沸點亦不同,故可利用此性質來分離取舍揮發油。常壓下揮發油的沸點一般在70-300℃。揮發油多數比水輕。
酸堿性:用pH試紙測定揮發油的酸堿性,如呈酸性反應表明含有游離酸或酚類的化合物;如為堿性反應,表示揮發油中可能含有堿性化合物,如揮發油生物堿等。
氧、硫元素:可用鈉熔法檢識。
酚類:用含FeCl3的乙醇溶液檢查揮發油乙醇液,如產生藍、藍紫或綠色反應。表示有酚類化合物。
羰基化合物:用硝酸銀、NH3、H2O檢查揮發油,如有銀鏡反應,表示其中含有醛類等還原性物質。用苯肼、氨基脲、羥胺等試驗揮發油,如產生結晶型衍生物,表示有酮或磷存在。
內酯:于揮發油的吡啶溶液中,加亞硝酰鐵、氰化鈉試劑及氫氧化鈉溶液,如呈紅色并逐漸消失,表示含有內酯類化合物。因此,須根據其理化性質及臨床的需要進行炮制,采取“適宜”的方法,以確保飲片的質量與臨床療效。
2 炮制對藥物的影響及其注意事項
根據揮發油成分在常溫下可揮發的特點,故在加熱炮制時火候的大小與炮制的時間要掌握,據報道經不同的方法炮制后揮發油的含量有如下變化:炒炭減少約80%,炒焦減少約40%,煨或土炒等損失約20%,為此,為了保留有效揮發性成分不受或少受損失,應盡量避免炮制過度對成份的破壞和損失。否則會影響療效,特別是芳香類藥材更應注意。例如含揮發油的荊芥、薄荷、茴香、木香等。早在《雷公炮炎論》上就指出不可用火處理,例如對茵陳等中藥注明:“勿進火”。
水制時盡管揮發性成分在水中溶解度小但不宜久浸久泡,只宜“搶水洗”,否則香氣溢散。如陳皮經揀選后噴水濕潤鍘成細絲即可。又如木香用溫水洗凈后瀝干裝入罐內,均勻地噴溫開水(或灑)蓋嚴。燜2-3 h,待燜透后取出切片,晾干即可。總之,水制此類中藥材時,宜燜潤。即將藥材經淋濕后,堆放在一起。用潔凈的濕布蓋好,經常檢查翻動并灑水,使之內外保持濕潤一致,直至濕潤透心,軟度適合為度。取藥按要求切片晾干即可。
在臨床用藥時,某些藥材含揮發油過多,以至對人體有害。然又是治療所需的有效成分,故必須除去多余部分,以保證用藥安全有效。如蒼術、白術均有蒼術醇、蒼術酮等揮發油成分,對脾胃刺激性大,須用米泔水浸漂2-3d,瀝干水,透心后切成飲片,晾干再炒炙,由于米泔水有吸附作用,再加上高熱炒,受熱揮發油或破壞或減少15%以上,從而除去了蒼術、白術的副作用。
1.1儀器使用 島津LC2010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色譜工作站,頻率25k Hz的KQ2200DA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儀(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產品)。
1.2材料選擇 芍藥苷對照品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為110736-200933) 。色譜純甲醇(美國Tedia試劑公司);水為重蒸餾去離子水。生白芍 (天津飲片廠產品) ,白芍炮制品(按天津市中藥飲片炮制規范自制產品) 。
2方法
2.1白芍炮制 酒白芍:按白芍100kg用黃酒10kg的比例,將白芍片噴淋黃酒拌勻,放鍋內文火炒干。醋白芍:按白芍100 kg加米醋20 kg將白芍片用米醋拌勻,用文火炒干放涼。炒白芍:白芍片放鍋內文火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放涼。
2.2芍藥苷檢測
2.2.1色譜條件 色譜柱:Aichrom Bond-AQ C18(4.6mm×150mm),流動相:乙腈-0.1% 磷酸溶液(14:86)論文的格式。柱溫:30℃,進樣量20u L,流速1.0mL/ min。理論板數按芍藥苷峰約為4000。
2.2.2供試品溶液 將以上白芍炮制品中粉0.1 g放入50mL量瓶內,加入乙醇35mL,置80℃真空干燥箱內干燥,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藥學論文,放置后取上清液微孔濾膜過濾后制成1.0g/L的溶液,為供試品溶液。
2.2.3對照品溶液 取芍藥苷對照品2.1 mg用甲醇定容到5 mL量瓶內,即得對照品溶液。
2.2.4芍藥苷測定 用供試品溶液10uL,對照品溶液 5uL,注入液相色譜儀中,按色譜條件測定,樣品含量按干燥品計算,外標法計算芍藥苷含量。
3 結果
芍藥苷在白芍生藥材中含量最高,白芍片和酒白芍含量相當,含量較少的是炒白芍和醋白芍。RSD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具體見表1。
表1 不同類白芍藥材中芍藥苷含量測定(%)
樣品種類
芍藥苷含量
RSD
原藥材
白芍片
酒白芍
醋白芍
炒白芍
3.14
2.54
2.52
2.27
2.30
1.5
1.73
1.77
1.19
以2013年全國中藥臨床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為研究對象,共80篇。
1.2研究方法
從論文類型、研究內容、作者地區分布等方面對80篇會議論文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論文類型分布情況
本次會議80篇論文中,理論探討性論文占43.75%,調查分析性論文占22.50%,其余為綜述和實驗性論文,未有應用中藥臨床藥學干預疾病治療的個案報道。可見,全國中藥臨床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以理論探討性論文為主,中藥臨床藥學應用在中醫臨床的具體實踐性論文較少,這與中藥臨床藥學目前在全國醫療機構開展情況基本一致。
2.2論文研究內容分布情況
80篇會議論文中研究內容除中藥臨床藥學淺論最多外,還有中藥用藥分析、中藥不良反應、中藥藥動學、中藥煎藥及臨方炮制、中藥說明書及包裝、中藥處方點評、中藥藥源性疾病、中藥循證藥學等,研究內容較廣泛,涉及研究領域也較多。但是,涉及中藥藥動學、中藥處方點評、中藥藥源性疾病、中藥循證藥學的論文較少,且多以理論探討性和綜述性論文為主,缺少開展上述具體研究的成功案例和經驗總結性論文。通過統計還發現,在中藥用藥咨詢、中藥藥性理論研究、中藥生物利用度監測等方面未有相關論文。
2.3論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分布
80篇論文的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分布較廣,但投稿數量最多的為會議主辦地廣東(31.25%),其次為天津(18.75%)、北京(16.25%)、河南(10.00%)、江蘇(8.75%),其余11個省市只有1~2篇,投稿數量均很少,另外還有海南、廣西、云南、貴州、江西、山西、遼寧、福建、浙江、、寧夏等10多個省市未有論文。
3討論
3.1建立完整的科學的中藥臨床藥學學科體系,促進中藥臨床藥學由理論研究向具體實踐轉變近年來,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工作逐步開展起來,臨床藥學工作也成為醫療機構藥學服務的核心內容。但是,目前的臨床藥學工作多以化學藥臨床藥學為主,中藥臨床藥學開展較少,多數中藥臨床藥學研究僅停留在理論探討層面。本次會議80篇論文中,理論探討性論文較多,而實踐性論文較少。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一,目前還未建立有一套完整、科學的中藥臨床藥學學科體系,也未有一套規范的、行之有效的中藥臨床藥學開展模式,使中藥臨床藥學人員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其二,中藥臨床藥學人才的缺乏限制了中藥臨床藥學的開展。目前在我國尚無一名正式的中藥臨床藥師,也沒有中醫藥高等院校設置過中藥臨床藥學專業或開設中藥臨床藥學課程。現在從事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人員多為受傳統中藥學教育的中藥師經簡單的臨床藥學知識培訓而來。傳統中藥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中藥飲片鑒定,中藥制劑生產及質量控制各個環節的藥學人才[2],他們往往缺乏中醫基礎理論和中藥藥理等知識,導致難以勝任中藥臨床藥學工作;此外,還存在醫療機構主管部門及醫療機構本身對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重視不夠等因素。鑒于上述原因,大多數中藥臨床藥學理論研究成果均未能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應用,阻礙了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及水平的提高。隨著中藥臨床藥學相關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一些高水平的中藥臨床藥學理論研究成果也不斷涌現,本次會議論文中也有不少,如有2篇論文對中藥臨床藥學概念、主要任務和最新研究進展作了詳細論述;有的論文從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實踐出發,從思想認識、機構建立、編寫資料、信息服務、中藥調研和處方分析與點評等方面探討了醫院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方法;有的論文就中藥臨床藥師的定位、工作內容等作了深入探討;有的論文探討了醫院中藥房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模式;有的論文還深入探討了中藥臨床藥學研究內容中的中藥處方點評的科學化、系統化實施要點。此外,有的論文還從中醫藥院校的課程設置、實習安排及醫療機構的培養安排方面,對臨床中藥師的培養方法進行了分析,以探討及完善具有中醫藥特點的臨床中藥師培養模式。上述會議論文中一些有關中藥臨床藥學的理論研究成果和本次會議首發的《中藥臨床藥學》專著,對指導建立一套中藥臨床藥學開展模式甚至建立中藥臨床藥學學科體系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因此,本次會議論文中占多數的理論性文章為中藥臨床藥學學科理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使人們對中藥臨床藥學的開展內容、方法等有初步了解,為中藥臨床藥學工作者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有助于中藥臨床藥學由理論研究向具體實踐轉變,推動中藥臨床藥學發展。
3.2拓寬中藥臨床藥學研究范圍,進一步深化研究內容,有利于完善中藥臨床藥學研究中藥臨床藥學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以患者為對象,研究中藥及其制劑與人體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藥及應用規律的一門綜合性的學科[3]。狹義來講,中藥臨床藥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指導臨床醫師合理應用中藥治療疾病。從廣義上說,中藥臨床藥學研究的內容非常廣泛,除上述狹義研究內容外還包括中藥不良反應的監測與上報、中藥藥動學研究與生物利用度監測、中藥藥性理論、中藥之間及中藥+化學藥之間的配伍、中藥處方點評、中藥用藥咨詢、中藥藥源性疾病防治、中藥藥物經濟學、中藥循證藥學、中藥調劑與煎服、中藥臨方炮制、中藥臨床試驗與評價等多方面研究內容[4]。從中藥臨床藥學本身定義及其內涵外延的需要,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中藥臨床藥學研究領域絕不能局限于狹義的指導臨床醫師合理應用中藥治療疾病,必然會是多元化的研究領域。從本次會議論文的內容分布情況看,雖然中藥臨床藥學研究內容在多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績,但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力度、深度仍然不夠,且有些領域未有相關研究報道。因此,應積極拓寬中藥臨床藥學研究范圍,進一步細化、深化研究內容,豐富完善中藥臨床藥學的內容。
3.3調動醫院藥學人員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積極性,加強地區間合作與交流,促進中藥臨床藥學水平的提高中藥臨床藥學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現正處在一個研究探索階段,開展過程中肯定也會碰到不少困難和問題。為了使中藥臨床藥學更好的發展,需要組織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對其存在或碰到的個性與共性問題進行研討及學術交流,本次學術研討會正是以此為目的而召開的。本次研討會共有來自全國23個省市的專家、學者參加,有16個省市的專家、學者向大會提交了論文,論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區主要集中在廣東、天津、北京3個省市。雖然本次會議論文投稿數量較多,但僅分布在16個省市。由此可知,各地區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地區對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意識薄弱,缺乏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的積極性。因此,要加強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中藥臨床藥學的認知度,強化醫務人員的中藥臨床藥學意識,調動醫院藥學人員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積極性。同時,要注意加強地區間合作與交流,邀請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水平較低或未有開展相關工作的地區醫院代表參加有關中藥臨床藥學的學術活動,促進上述地區與較發達地區中藥臨床藥學工作人員的溝通和交流,以帶動該地區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促進各地區中藥臨床藥學水平的協調發展,最終促進全國中藥臨床藥學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
中國醫藥學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有豐富的內容和寶貴的臨床經驗,是我國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江西就因得天獨厚的中藥資源和“樟樹幫”精湛的加工炮制技術和中藥經營體系而享譽全國。
我省樟樹市是我國南方主要的藥材集散地,對傳統炮制有悠久的歷史和極為豐富的經驗,與河北省安國縣并稱南北兩大藥市。樟樹幫中藥選料上乘,炮制技術精良,且品種花色齊全,享有“藥不過樟樹不靈”、“藥不到樟樹不齊”的盛譽,自古以來被稱為“南國藥都”。
1樟樹藥幫的歷史
樟樹藥業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南方藥材集散和加工炮制的發祥地,被人們稱之為“藥墟”、“藥市”、“藥碼頭”,為我國南方中藥業的“中心”。眾多史料證明,樟樹藥業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1樟樹藥幫的起源樟樹藥幫起源于樟樹。樟樹背野面河,瀕臨贛江,扼袁贛二水四通之地,得地勢之便。沿贛江上達虔、吉、兩廣,下走洪、江(州)、皖、鄂,車通閩、浙,西連袁、瑞、湘、川,商賈匯集,成為貿易勝地。袁河贛水交江口沿江兩岸生產的枳殼、陳皮等風行各地,南銷東南亞,北運天津。早在宋神宗熙寧(公元1069~1077年)年問,這兩味藥即已作為“貢品”進入皇宮,樟樹藥業的聲譽因而遠揚。除樟樹藥商外,其他地方的藥商,特別是“兩廣”、“三巴”的藥商,也都順江而來,云集樟樹。隨著時間的推移,樟樹藥業益趨發達。
1.2樟樹藥幫的形成樟樹藥幫的形成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東漢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葛玄(公元164-244年)就曾到樟樹東南的閣皂山。東吳嘉禾二年(公元233年),他在閣皂山東側之峰,建起一座“臥云庵”,筑壇立灶,專心采藥,洗藥,制藥,修煉他的“九轉金丹”。從嘉禾二年到赤烏七年(公元244年),他在閣皂山煉丹整整十一年,在這十一年里,他對煉丹的水土選擇,對藥物藥性療效識別、鑒定、加工炮制等積累了經驗,是樟樹中藥材加工炮制的創始人,并吸引了一些丹術家、醫學家、道學家遠道前來閣皂山學道。
唐代來閣皂山學道、學醫者高峰時達五百人之多。這些人既學道煉丹,又采藥行醫。因閣皂山擁有豐富的藥材資源,盛產土茯苓、土沙參、烏藥、葛根、首烏等藥材達200余種,為他們從事藥業工作提供了極為方便的條件,有的人還兼營“藥圃”。其中著名的有明末的方以智(人稱“藥地和尚”)和清末的歐陽明性。直到民國時期,遺風尚存。
宋代樟樹醫藥有很大的發展。當時政府撰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州府均設有官辦藥局,出售各種成藥,私人經營的藥鋪不斷增加,經樟樹運轉的藥材日益頻繁,舟車輻湊,商賈云集,藥業市場興旺。
宋室南渡后,江南經濟驟趨繁榮,樟樹藥業貿易進一步發展。南宋詞人宋遠在《意難忘·題樟樹鎮華光閣志別》詞中寫到:“更與誰題詩藥市,沽酒新豐”,表明南宋時期樟樹鎮已經形成“藥市”。
明代樟樹鎮商販大興,賈人云集,各地藥商“百里環至,肩摩于途”,尤以四川、廣東的藥材為多,遂有“藥碼頭”之稱。當時國內經濟、文化、工商業和國外貿易的發展,使樟樹藥業空前興盛。藥學巨著《本草綱目》中收載的許多海外舶來品如郁金、番木鱉、大風子等,樟樹都有經營。由于樟樹藥材品種齊全,加之炮制精良,明萬歷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前后,皇宮特派“中使”來樟樹選購藥材。樟樹藥材貿易范圍,已從袁河贛水流域擴大到長江、珠江兩大流域,名聲大振,招來了更多的南北川廣藥商而成為南方藥材集散中心。這是形成“藥不到樟樹不齊”的重要因素之一。
明末清初,樟樹兒經戰亂,城市蕭條。鎮人多持空囊而奔走四方,“或棄妻子,徒步數千里,甚有家于外者,粵、吳、滇、黔無不至焉”。
清代初期,社會生活較為安定,樟樹多年在外的藥人曾掀起一股回鄉浪潮。各地藥號老板、伙計多在這股回鄉浪潮中帶回一些當地的道地藥材〕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地藥商到樟樹買賣藥材,因此,樟樹藥市出現空前興旺,四川的附片,河南的地黃,湖北的獲荃,安徽的棗皮等等,在樟樹藥市上是應有盡有。清代中期,隨著藥業競爭的出現,全國各地藥商漸漸形成幫派。樟樹藥商為了競爭的需要,也結合成幫,即“樟樹幫”,并且以人數眾多、經營獨特、管理嚴密見稱。與天津、北京的“京幫”、四川的“川幫”并稱為中國三大藥幫。
2樟樹藥幫的特色
2.1 "樟樹幫”的加工炮制特色樟樹中藥的炮制技術,不論炒、浸、泡、炙或烘、曬、切、藏均十分考究,獨樹一幟,炮制工具、輔料和仁藝獨具一格。樟樹中藥炮制技藝在不斷總結完善的過程中,創造了一套 自己獨特的傳統加工炮制工具。主要工具有:鍘刀片刀、刮刀、鐵錨、碾槽、沖缽、蟹鉗、鹿茸加工壺, 壓板和硫磺藥柜等。尤有片刀、側刀面小口薄,輕便鋒利,被稱為“樟刀”;飲片工藝獨具風格,有“白芍飛上天,木通不見邊,陳皮一條線,半夏魚鱗片,肉桂拜肚片,黃柏骨牌片,甘草柳葉片,桂枝瓜子片,積殼r眼片,川芍蝴蝶雙飛片,檳榔切108片,一粒馬錢于切206片(腰子片)”的說法;“樟樹幫”輔料非常講究,歷來反映“樟樹中藥炮制,輔料講究地道,歸經如擇,用量適度,療效增強”;樟樹藥工對中藥炮制芽有“術遵歧伯,法效雷公’之訓。在長期的繼承、實踐中將古人之經驗,各派之成就,按藥物性能與臨床-r合,獨創自已的一派風格,堅持以中醫藥理論指導卜的經典方法,做到藥為醫用,藥為病用之旨。
2.2“樟樹幫”的經營特色“樟樹幫”是一股強大的藥業勢力。它包括江西臨江府的新珍、新喻、峽江、清江和豐城五縣的藥人,故又稱“臨江幫”。其人數之多,輻射范圍之廣,影響之大,居全國之首。在長期的實踐中,樟樹藥人不斷改進經營管理方法,倉〔造了行、號、店、莊的獨特的經營方式,體現了樟樹獨特的經營藝術。藥行是“一把算盤一把秤”,資金不需太多,全靠為四方的藥商代購、代銷、代存、代運,從中抽取傭金;藥號是“深購遠銷,白行販運,零發整批”,藥號從藥行發展而來,有特定的業務范圍和經營的路子;藥店也叫咀片店,其特點是“前堂賣藥,后堂加工”,名氣大的有長春、黃慶仁、信豐、濟生堂等20余家;藥莊是樟樹藥店的派出機構或外地藥商弓樟樹的派出機構,任務是采購、銷售、 兼向本店通打行情藥價。樟樹藥市獨特的經價方式,靈活多樣,適應性強,幾乎壟斷了東南各省的藥材市場,故享有磚國藥都之稱。
3樟樹藥幫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