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5 09:44: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中數學觀課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255-02
1 調查起因
為了在社會中形成“多讀書,讀好書”[1]的良好氛圍,提高全民閱讀水平,增進社會文明及配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實施。經賀州市有關部門領導批準,我們成立了“賀州市基層圖書館現狀與對策”和“中學圖書館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空間的實踐探索”課題組,對賀州市基層圖書館展開了調查。調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A卷主要調查賀州市、縣公共圖書館,該部分科研成果已在賀州學院學報上發表。第二部分B卷調查賀州市、縣各主要中學的學生利用圖書館和課外閱讀狀況。
2 調查目的
本次B卷調查目的是了解中學生利用圖書館和課外閱讀現狀,以便中學圖書館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空間,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服務。
3 調查方式
3.1 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廣西賀州第二高級中學、鐘山中學、昭平中學、富川高中各一個班的共213名學生。
3.2 調查程序
采取隨機無記名問卷和深度訪談形式進行,發出調查問卷213份,收回213份,回收率100%。有的問題在單項上作了多項選擇,對未選擇的問題則按棄權處理。
4 調查結果分析
4.1 利用圖書館狀況
4.1.1 對圖書館作用的認識
(表1)數據顯示,圖書館對學生學習的幫助和成長的作用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這是很可喜的。但還有少數人不認同或不去圖書館。
4.1.2 利用圖書館的時間
(表2)數計顯示,大部分同學常來圖書館,每周兩次以上,用時1~2小時的學生占1/3左右,有將近一半同學在繁忙的課業中仍能抽出時間光顧圖書館。有少數學生從來不去圖書館。這需要老師和圖書館員激發他們的興趣。
(表3)數據顯示,天天都上網或平均每周都上網4~6次,用時達5-6小時的是極少數學生。占的比例不到10%,按目前這四所中學圖書館的條件,電子閱覽室沒有天天開放。這部分學生一定是除了在學校電子閱覽室上網外,還用手機上網。半數以上學生平均每周上網1~3次,用時在1~2小時。不上網的學生占21.6%。
4.2 課外閱讀狀況
4.2.1 閱讀來源和閱讀載體
(表4)顯示,隨著科技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豐富多彩。主要借閱來源是圖書館。主要閱讀載體是紙質讀物,可見學校圖書館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網上閱讀也受到部分學生的青睞,但網絡資源浩瀚無窮,良莠不齊,學生需要正確引導。對少數不閱讀課外讀物的學生,要激發他們的興趣。
4.2.2 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喜歡的閱讀類型
表5顯示: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電視、網絡的興起,削弱了圖書館傳統信息服務對學生的吸引力。學生最喜歡的閱讀類型是小說等文學書籍,其次是報刊雜志,最后才是學習輔導、時事政治、科普類書籍。目前很多學校是統一幫學生征訂各學科輔導資料。這樣學生到圖書館自由選擇學習輔導書就相對少了些。
4.3 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
4.3.1 對學校圖書館的滿意度和借書快捷度的評價
(表6)顯示,學校圖書館滿意度比較高,說明圖書館的功能得到了發揮,但服務還不盡人意,有待改善。
4.3.2 到圖書館借書和不到圖書館借書的理由
(表7)認為圖書館書多,環境好、借閱方便的學生超過半數,說明圖書館的藏書滿足了多數學生的需求。但也有將近1/3學生認為圖書館的藏書、服務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不去圖書館借書的原因有一半以上是沒時間,可見課業負擔和高考升學的壓力確實很大。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認識到圖書館對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性,平均一周都能到圖書館1~2次,花費1~2個小時進行借書、閱覽和上網。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廣,閱讀載體和閱讀來源多種多樣,閱讀內容豐富,但仍以紙質閱讀為主。對圖書館的滿意度高,這是非常可喜的一面,但也存在不足。一是學生閱讀內容過于集中小說等文學書籍,尤其是武俠和言情類;二是圖書館的環境有待于改善,因為只有15%的學生認為圖書館有好的學習環境;三是圖書館的服務有待于提高,有1/3的學生認為圖書館的服務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四是有14%的學生不去圖書館,有3.8%的學生從不閱讀課外書籍,有21.6%的同學不上網。說明圖書館的工作有待改善。
5.2 建議
學生利用圖書館進行課外閱讀是對課堂學習的補充和延伸。學生在閱讀中能夠擴展知識面,鍛煉思維,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能夠培養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開拓創新的能力和習慣。“指導學生課內外閱讀,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2]是中小學圖書館的任務之一。也是時展對未來人才的需要。所以圖書館在新課改的環境下,如何探索出一套適合中學圖書館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為學生創造更好的自主學習空間,最大限度的發揮圖書館的功能。現提出以下建議。
5.2.1 想方設法把學生吸引到圖書館來
通過調查有14%的同學不去圖書館,有21.6%的同學不利用網絡,不去的原因有不了解圖書館,課業負擔重,環境不夠好等。針對這種情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解決。
(1)加大宣傳力度。
在一年級新生入學的第一周開展圖書館教育活動。賀州二高圖書館的做法是以班為單位,首先由圖書館老師到教室利用多媒體為學生講解圖書館的規模布局、圖書分類、排架及借閱方法。然后發放借書卡,帶學生參觀圖書館,圖書館老師象導游一樣邊講解邊讓學生實地觀看圖書館整體布局、藏書結構、分類方法、排架規則,規章制度,懂得文獻檢索、圖書借閱方法等。最后由學生自由瀏覽、閱讀圖書、做圖書筆記、或向圖書館老師提問題、借閱圖書。讓學生了解圖書館。
(2)營造良好的圖書館閱讀環境。
精心設計書架、閱覽架、閱覽桌椅、閱覽座位的配置和布局。在圖書館、閱覽室懸掛名言、警句、名人頭像、擺放盆景、播放輕音樂等,營造一個優美舒適、洋溢著文化氣息的典雅、清新、恬靜的閱讀氛圍。
(3)正確認識和處理課業與課外閱讀的矛盾。
圖書館員要因勢利導,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好閱讀時間,督促他們挑選好合理的閱讀材料,多和科任老師溝通,有意識的把課內外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成績。
5.2.2 培養檢索意識,加強閱讀引導
調查中78.4%的學生都上網,48.8%的學生喜歡看小說等文學書籍,但網絡信息質量良莠不齊,所以圖書館員要引導學生獲取健康信息,閱讀對身心發展有益的書籍。
(1)為學生營造綠色、健康的網絡自主學習空間。
指導學生如何選擇、查找、收集健康的閱讀內容,讓學生在浩瀚的網絡資源中吸取精華。如賀州二高圖書館多次組織師生參加“中國知網杯”數字閱讀活動,向全校師生免費開通CNKI中小學數字圖書館,課外活動時間向學生開放,圖書館員指導學生閱讀,還把閱讀指導課和電腦課搬到CNKI中小學數字圖書館,讓科任老師指導學生在網上閱讀。
(2)定期向學生推薦優秀圖書、介紹讀書方法。
圖書館員要引導學生多看名著、唐詩宋詞,精美散文,提高文學素養。利用圖書館宣傳欄、講座等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介紹讀書和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5.2.3 政府部門應該有專項資金投入中小學圖書館
目前中小學校圖書館存在資金嚴重不足的狀況,政府部門沒有專項資金投入,每年征訂的期刊數量不多,購買圖書少,有些中小學校圖書館幾年都不購進圖書,有些中小學校圖書館是為了應付示范高中或兩基檢查才去購買圖書,造成館藏圖書不足、資料陳舊,無法滿足師生需求。如果政府部門每年有專項資金投入中小學圖書館,規定用于購買圖書或圖書館設備,那么館藏資源和設備就可以得到充實。
5.2.4 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要更新觀念,重視圖書館的建設
北京教育學院圖書資料中心李主任分析認為,圖書數量、質量及經費方面的不足只是表面原因,人的觀念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3]因此,只要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到圖書館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那么中小學圖書館會在領導的支持下有很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根據區委和我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總體安排,在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環節,我們采取走訪干部職工、召開座談會和發放征求意見表的形式,廣泛征求了各方面對我局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的意見,現就征求到的意見建議梳理如下:
一、對局領導班子的意見
(一)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方面。
一是存在因循守舊的思想。循規蹈矩、求穩怕亂、怕擔風險。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上思路窄、辦法少。陷于傳統思維模式,運用市場機制破解發展難題缺思路,少辦法,不善于尋找突破口。二是存在封閉狹隘的思想。開放精神不強,創新意識不濃,坐井觀天,不善于走出去,請進來,因而,先進的觀念、經驗和做法不能為我所用。特別是在引資上手段不活、辦法不多,缺乏前瞻性。三是存在孤立片面的思想。認為本局有職無權,職能有招商引資、旅游開發行業管理、外事、僑務四項,但所從事的只不過是一些基礎的事務工作,無多大作為,因而,工作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在市區兩級職能交錯的特殊體制下,由于職能不全,加之某些職能交叉不清,關系錯綜復雜,難免產生大樹底下好乘涼和反正有市局在管,某些工作懶得去做的想法和做法。四是存在消極畏難的思想。面對繁雜、矛盾多的基層工作,主動出擊的少。特別是碰到棘手問題,一味強調客觀條件,怨天尤人,有時甚至回避。五是存在小進即滿的思想。進取精神不強,滿足于已有的成績,安于現狀,夜郎自大,自我要求低,工作標準低,發展境界不高,缺乏加快發展、奮力趕超的緊迫感和危機感。
(二)在改善工作作風,服務社會,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方面。
調查研究少,紙上談兵多;浮在上面多,沉到基層少;帶著問題了解情況多,深入細致分析少。在實際工作中,表面工作多,實際解決少;講工作原則多,靈活機動少;議論問題多,解決問題少。
(三)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優化發展思路方面。
缺少經常性的理論學習,更談不上運用科學發展觀來提升整體工作能力。總認為抓發展是上級領導的工作,我們基層多想也沒用,想了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開展工作,始終把自己擺在唯上是從、能干就干、不求有功、但求不過的位置上。不能從全區發展的大局上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探討,只是依照上級的文件和指示照樣畫葫蘆,得過且過。
(四)在落實工作措施,創新工作機制,提高工作成效方面。
整體工作存著重安排,輕檢查的問題,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和措施。一是一些難點問題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對仙女寨的開發,上級有要求,下面群眾有呼聲,但我們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方法。二是自身的一些職能沒有很好履行。由于主觀和客觀原因并存,旅游開發、外事僑務職能一直沒有履行。三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差,工作方法缺少有效的措施。結果是匯報問題多,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建議少,如:利用外資問題。
(五)在加強班子建設,增強執政能力方面。
一是班子成員之間交心通氣少,配合默契程度有待進一步磨合。二是班子成員工作指導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獨擋一面的工作能力。三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在如何調動干部職工工作積極性方面沒有有效的方法,往往會造成苦樂不均,干與不干一個樣,完成任務和不完成任務一個樣,積極工作和消極工作一個樣,調動發揮不了同志們的工作積極性。
(六)在黨風建設,反腐倡廉方面。
總體上對加強黨風建設、反腐倡廉的認識還不夠高,總認為我們商務部門是“清水衙門”,沒有腐敗可反,我們也沒有條件搞腐敗,而看不到自己在實際工作中政績不高的不良作風一面。口頭上大家都懂得加強黨風建設的重大意義,但在實際工作中以黨風黨紀嚴格要求還不夠。
二、對班子成員的意見
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學習不夠全面、深入。在政治理論學習方面,學習內容不系統、不廣泛,缺乏深度和廣度,淺嘗輒止,浮在面上;在業務知識學習方面,不善于用“鉆”勁和“擠”勁抓緊點滴時間用于學習,學習內容和學習效果也沒有落實到位,有時只注重實用主義,急用急學,不注重業務知識的全面、系統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7-0182-02
一、引言
現今的高校圖書館的價值評估并不僅僅局限于館藏資源的利用率[1]、讀者滿意度[2]等方面。伴隨著各個高校長遠發展戰略目標體系的構建,高校管理層在權衡優先建設項目、分配有限資源時,就需要確切掌握及衡量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與服務的核心價值所在,需要圖書館提供支持學校長期戰略目標的具體證據。此時,雖然無法提供全面衡量圖書館在高校教學科研活動中的所有價值體現,但如若提供了一個具體的量化方法來從局部(如: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活動的影響)來評估圖書館為整個學校所創造的價值,無疑為圖書館增添了一個極大的競爭籌碼。高校圖書館的投資回報率(Return On Investment,簡稱:ROI)[2]的研究,正是因此而生。本文主要研究了圖書館在單個功能領域的投資回報率問題,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簡稱:NNSFC)申報過程中的投資回報率;總結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出一個衡量高校圖書館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活動中的ROI模型。雖然這個模型無法全面衡量圖書館對整個學校教學科研活動的全部價值,但是的確提供了一種量化的方法來評估圖書館對學校的學術氛圍、學術聲譽、經濟收入的貢獻。
二、理論模型的研究
本文中所使用的投資回報率模型最初來自于美國研究人員針對企業圖書館而構建的模型,計算了企業在圖書館的投入而因此獲得的經濟效益[4],這可視為投資回報率在圖書館領域中的較早成功應用;而后美國Florida州的公共圖書館構建了條件評估模型來計算投資回報率[5];Colorado州的8個公共圖書館也用類似方法計算其投資回報率[6]。King和Aerni等將投資回報率的研究擴展至高校圖書館,并將其構建的理論模型對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圖書館的紙質文獻和電子資源的投資回報進行研究[7][8]。Carol Tenopir、Amy Love等對其進一步改良,改良后的模型更加適用于高校圖書館的研究環境[9]10]。國外研究人員從實踐中借鑒了投資回報率方法,應用于企業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但是沒有一個方法測量過某個具體科研項目經費收入的圖書館的投資回報問題。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有三個因素來評估基金申請的成功多少歸功于圖書館:(1)項目申報書撰寫過程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有多少是來自于學校圖書館。(2)引用館藏文獻在基金申請獲得成功的過程中是否起到了重要作用。(3)項目申報書中引用圖書館所提供的文獻的比例大約是多少。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應用的擴展投資回報率(ROI)模型如下:ROI=■(μ>0,且μ∈R)
其中,μ為高校圖書館總的經費預算,A=■,F,G模型的數學表達如下所示。
F=β1×a1×p1+β2×a2×p2+βi×ai×pi+K+βm×am×pm=■βi×ai×pi(其中,設λ=a1+a2+K+am=■ai,0≤i≤m,且m、i∈N);G=b1×q1+b2×q2+K+bj×qj+K+bn×qn=■bj×qj(其中,設γ=b1+b2+K+bn=■bj,0≤j≤n,且n、j∈N);
G的計算過程中,未計算申報基金項目類別的計算系數,是因為在基金申請過程中,申請不同類型項目給所體現出來的價值是相同的,卻不具備擴大或縮小的價值意義。
而申請獲得的基金類型98%以上僅限于三種:面上項目、地區項目、青年項目,在此,我們主要研究這三類項目,少數其他各類項目,依據價值接近原則,歸入到這三類之中,故m=n=3。針對這三種基金類型的特點及不同類型項目給學校帶來的影響力的不同,其計算系數也會不同。βi是指成功獲得NNSFC資助經費的面上項目(或地區、青年項目)的計算系數,為固定值,根據重要度的不同,給其設置相應的固定值。此處β1是面[EB/OL].[2010-08-09].
1引言
21世紀是一個經濟、科技、人才各方面激烈競爭與發展的時代,德育作為21世紀教育的靈魂,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點。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實施,德育教育已經成為新課改中的重要內容。高中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主要是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幫助我國人才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贏得優勢。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其內容比較抽象,使得很多教師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雖然高中數學是一門自然性學科,比較抽象,但是,只要在具體地教學實踐中加入重視高中數學教學的情感因素,并準確把握教育的切入點,就一定能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例如:在一次課堂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當堂完成一道選擇題,并將題目中的答案做出了修改,很多學生自己算出來的答案是A,但是,有的學生記得書上的答案應該是B,于是有的學生選擇了B,在對學生的做題情況做出解答時,首先筆者對學生的這種修改答案的行為提出了批評,告訴學生他們這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更是缺乏實事求是科學態度的一種表現;其次,又進一步指出學生要在學習中不僅要向別人虛心學習,還必須擁有批判的精神,切忌不能人云亦云。在點評中的這幾句話不僅情真意切,更有效調節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可見,只要教師準確把握德育教育的切入點,就一定能在枯燥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實現德育教育。
2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德育教學的策略
新課標的實施改變了一線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數學學科中蘊含的德育教育思想,結合數學學科的基本特點,將德育教育實施到高中數學教學中。
2.1學校必須加強對數學學科德育功能的重視
我國教育部提出在新課標的實施中應注重“育人為本、德育為首、注重實效”的基本原則,將德育教育回歸到生活中、回歸到基礎教育中。在高中德育教育中,應通過不同的渠道來實施,各學科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體,因此,高中數學德育教育應結合學科特點來實施,這是最有效途徑。在素質教育深入實施的今天,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還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但是,由于受到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很多學校對學科德育功能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這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影響了一線教師對數學學科德育功能的有效挖掘。這就要求學校應加大對學科德育功能的挖掘,加強對教師師德隊伍和人格修養的培養。例如:鼓勵教師外出學習或參加培訓來提升自己的師德修養。
2.2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數學教學觀主要是指數學教師對數學基本信念、基本看法、基本態度,這種觀念決定了教師的授課方式、授課過程。只有數學教師樹立了正確的數學觀,并充分理解新課程的理念,加強對數學學科育人重要性的認識,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數學學科的德育功能。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我國數學史上的輝煌成就來培養學生的祖國榮譽感。
2.3加強對數學課外實踐的重視
新課程要求加強對學生合作交流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因此,高中數學應盡快占領第二課堂領域,加強對課外實踐的重視。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基本特點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實習作業:成立數學實驗室、設立數學活動課、數學建模等實驗活動都是數學第二課堂的重要形式。可見,數學第二課堂也是實施學科德育功能的重要陣地。例如:在高三數學的選修Ⅱ中,在學生學習完“概率與統計”這一章的內容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實習作業:要求本班的每名學生對自己家庭中的月均用水量進行調查;然后,學生可以將調查所得到的數據進行整理、計算和分析,并完成教師設計的一份實習報告。學生要想完成這個作業需要通過一個寫作、交流、實踐的過程,需要學生將平時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才能完成。通過這次調查研究,不僅可以使學生懂得珍惜水資源的珍貴性,更能使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節約用水。這樣就將智育與德育教學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4通過改變對學生的評價融入德育教育
一直以來,我國受教育體制的影響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集中在對學生成績的評價上,而對于通過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個性化品質的評價、情感體驗等德育成效的評價內容幾乎并未涉及。心理學方面的實驗表明,如果對學生進行不同方面的評價將會讓學生產生不同的情感反應,學生良好的情感反應也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而不良的情感反應也必將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智力活動等產生一定的受挫感,從而造成學習上的困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評價觀念,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并在評價中充分發揮數學學科德育功能的作用。總之,教書育人是每一名教師的職責,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育人的作用任重而道遠。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切入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充分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將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追求、有品質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周花香 單位:泰州中學
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通過典型、生動、適宜的課堂練習案例進行知識內容的強化鞏固和訓練提升。如何設計貼近課堂教學實際、貼合教材內容要義、貼切學生學習實情的課堂案例,成為有效課堂教學活動研究的重要方向和重點課題之一。高中數學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推動者,不僅要在如何推動教學活動有序、深入發展上“動腦筋”,還要在如何讓高中生有效、高效學習上“想辦法”。教育學認為,課堂練習設計是課前預設活動的“一部分”,自然要遵循教學活動的基本準則,結合教學構建要素的基本特性,進行科學布局精心設計。筆者通過對部分高中數學教師課堂練習案例的研析發現,其課堂練習設計存在隨意性、應付性、單一性、局限性等現象,未能對練習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導致課堂練習內容難以達到鞏固強化的教學功效。基于上述認知體會,我現結合高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這一話題,從以下方面進行論述。
一、緊扣教材目標要義,設置針對性的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具有鞏固、發展和反饋等三方面的功效。其中之一就是幫助學習對象鞏固強化數學知識素養。數學教師必須以數學教材為“根本”,緊扣數學教材內容、緊貼數學教學要求,遵循數學教材目標,開展和實施數學教學活動。課堂練習設計是預設活動的一個環節,這就要求課堂練習設計必須“備教材”、“貼教材”,根據教材內容、要求及目標等進行綜合考慮和精心設計。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練習設計過程中,要具有針對性、有所側重地設計課堂練習,要針對教材內容中的重點、難點考慮課堂練習內容,使所設計的課堂練習內容能夠成為教學重點和難點的“代言”,讓課堂練習成為高中生再次認知和掌握數學教材內涵要義的有效“抓手”,讓課堂練習成為高中生破解教材難點重點的有效“工具”,讓課堂練習成為高中生提升學習素養的有效“階梯”。
如“不等式的性質”第一課時的課堂練習設計,教師根據該節課的教學重點:“比較兩實數大小”、教學難點:“理解實數運算的符號法則”,設計出“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各式,并利用不等式性質解不等式。(1)a的是非負數;(2)m的2倍與1的和小于7;(3)a與4的和的20%不大于-5”等課堂練習內容。這些練習案例的解題過程,主要考查了學生對“不等式的性質1、2、3”知識點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時也有助于高中生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有效理解和掌握。
二、緊扣主體學習實情,設置層次性的課堂練習
學生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中堅力量,也是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教育學明確指出,學生作為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客觀存在社會個體,其個體相互之間在學習技能和數學素養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差異性,并且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教學實踐證明:個體之間的差距可以通過有效舉措進行縮減和拉近,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整體進步。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安排課堂練習內容時,要對高中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綜合考量,針對不同的學習群體,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設置不同程度和難度的練習內容,讓不同學習能力水平的高中生學習群體都能在層次性的課堂練習內容中找準位置,找回自信,深入研究 ,共同進步。
三、緊扣問題發散特性,設置多樣性的課堂練習
數學學科知識體系中包含了眾多的數學知識點,并且數學知識點之間又有著深刻、密切的關聯,一些數學知識點的掌握能夠為學習探知其他數學知識內容打下基礎,做好鋪墊。案例作為數學學科知識要義的生動概括和集中體現,數學知識內容可以通過不同形式進行數學案例進行展示。教學實踐證明:多樣性課堂練習內容的設置,有利于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提高高中數學學習效率。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練習設計時,要緊扣練習案例所呈現的發散特性,在認真研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找尋本節課知識點與其他章節知識點的深刻內在聯系,一方面設置一些綜合性的案例問題,另一方面提前謀劃,對練習內容進行變化創新,設計變式問題,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達到舉一反三、鞏固升華的效果。
如“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課堂練習設計時,教師按照鞏固、發展、提升的目標,在原有課堂練習案例設計的基礎上,利用該節課數學知識點與其他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結合近年來高考數學政策內容,進行變式訓練,將近年來關于平面向量數量積的高考模擬試題放置于練習內容中。高中生在解答探析此練習內容的實踐過程中,綜合運用能力、解題技能素養等得到鍛煉,同時還能夠借助這一多樣性的案例,對高考政策能有初步的認知和了解,有助于高中生綜合解析能力素養的提高。
總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練習是重要的環節。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練習設計進程中,要緊扣教學要素特性,科學謀劃,精心預設,讓課堂練習內容成為助推教學活動效能“騰飛”的“強勁動力”,實現高中生學習能力及品質在課堂練習中的提升。
參考文獻:
高中數學是建立的初中數學的基礎之上,并不斷深化和提高,在側重常量和定量等形象思維基礎之上側重于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對知識要求嚴謹和連貫。新課標的使用,較之傳統的教學理念有了革命性的變化。新形勢下對高中人才的需求迫使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新課標應運而生。新課標指導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是建立在改革和創新基礎之上的。筆者長期在教學一線工作,結合具體教學實踐特點,對新課標的改革和發展提出自己的淺顯見解。
一、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應該以問題為中心開展
根據高中數學的特點,單純的記憶或者模仿無法有效的完成高中教學任務,教師一味的講,學生機械的聽,教學中所設計的研究、發現和實踐動手能力不能實現和完成,這就給新課標高中數學的講授帶來阻礙。根據新課標的特點,教師應該以問題的形式將知識點展現給學生,學生要通過自己研究,小組討論,通過實踐等多種形式探索答案,分析信息,在掌握知識點的過程中突出自我價值,有助于更牢固的掌握知識點。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有力的引導,為學生提供可以轉化為知識的資源,協助學生吸收各類信息,以便學生獲取知識,并通過自主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提升學習技能,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新課標指導下的高中數學,強調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模式和方法,對問題的提問或者設定問題情境是自主學習的前提條件。教師要對學生對知識點所進行的猜想給與答疑,并對學生猜測的方向進行引導,尤其是當學生失去方向沒有把握時,要不斷增加學生的信息和信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正。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質疑,可以對教科書和其他同學的看法產生質疑,并對所質疑的知識點進行闡述,尋找有利于自己理論的證據,要在遵循規律和事實的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和肯定敢于挑戰權威的態度。
二、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應該以情境為線索拓展
新課標指導下的高中數學要不斷的擴展教學課程資源,強調以情境教學模式為支撐,有利拓展教學水平。高中數學的課程在設定問題時通常與情境聯系在一起,不可分割。離開情境的問題就是去了思考的基礎,失去了問題的情境就無法構成課堂教學的表征形態。數學模型的建立是有效完成高中數學教學內容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主要是針對或參照某種事物的特征或數量相依關系,采用形式化的數學語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來的一種結構。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涵蓋了數學概念、數學理論、數學公式、各類方程、算法系統等等,這以情境設定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數學建模構建的過程。
新課標下的數學模型的構建,要以問題為根本出發點,建立模型并試圖尋求結論,拓廣應用與發展,根據這一基本過程,學生再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所學知識融合在其中,結合高中學生的生理發展狀況和心理特征,設計符合高中生思維的并且能夠吸引高中生感興趣的情境,將周圍學生所熟悉的環境納入設定情境之中,通過熟悉理解抽象,讓學生在學習符號的基礎上喜歡數學,理解數學。數學建模的構建,有助于學生將理論所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這也就能夠促進學生將文字轉化為知識,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更好地指導學生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加深對數學的領悟和理解。通過不斷的觀察、操作、交流和反思,逐步拓展學生學習和應用的意識,逐漸形成學生的基本實踐能力。
三、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應該以探索為導向創新
新課標指導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打破了傳統高中數學教學的內容、授課方式和教學形態,它使一言堂的填鴨教學法轉變為師生共同探討,師生互助,共同探索的平等的學習過程。學生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努力通過自身實踐或者同其他同伴合作,充分利用已知條件,不斷獲得新知識的理解和體驗。這一教學方法有別于“告訴”,強調自主性和平等性。教師對于學生的探索要給與積極的鼓勵和高度的評價,對學生在實踐探索中所產生的問題要正確引導,而不是批評或者給出低分。學生只有通過自身學習,感知世界的真實性,獲取知識經驗,提升動腦、動手、人際等多種能力,才是新課標對于深度學習理念的詮釋。要通過感性事物和實物增加學生對數學的思考,把握符號,提升理解力。通過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批評的態度。要承認個體差異,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鼓勵學生自主的,個性的學習,不斷增加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質疑的精神,鼓勵合作和交流。
高中數學課程所追求的是通過豐富學生學習方式,不斷改善學生學習方法,提倡終身學習的目標。高中數學學習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概念和結論的層面,要通過對事物的觀察,結合所學知識點,模仿、接受、思考、探索、實踐、交流,最終配合教師的指導,找到解決高中數學問題的方法,牢固掌握知識點,這是自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新課標下高中數學學習的創新之處。學生作為主體參與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協助學生開發有效資源,給與合理的指導。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挑戰。教師要適時的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根據高中數學課程的理念和目標,結合數學學習的規律和特點,探索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以外,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第二課堂,參加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探索規律的途徑。借助圖形,將符號形象化,將數字直觀化,揭示數字及符號之間的性質和關系。教師給學生留言適當的思考空間,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對知識進行延展,形成獨特的授課風格。
四、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應該以多元化為評價標準
新課標的改革,注重評價方法,在構建高中數學新體系時,評價目標多元化是還總要指標,它強調評價主題和手段多標準化,要將過程和結果放在同樣重要的地位上,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我們在明確高中數學教學評價特點的基礎上不斷樹立高中數學教學的新理念,承認學生個人差異,強調尊重個體,在面向大眾教學的同時,多角度的對待學生,發現學生的有點,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特長。在考評時,除了傳統的考試方式之外,要將平時的學習情況納入到考核體系當中來,通過觀察、訪談、自我報告和成長記錄以及表現性評價等多角度、多元化的科學、有效、簡易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教師將學生的學習成果分解量化,給出等級分數評價。
五、結論
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需要長期的實踐過程,新課標既給教學帶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顛覆性的教學模式和觀念是以學生為主體,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設計的,因此,要積極的深入挖掘教育教學資源,確保新課標的順利開展,不斷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翟淑紅.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改革[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3.
當今世界,國家間競爭異常激烈,而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在于擁有高素質的人才,而提高人的素質和增強人才競爭力的關鍵在于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高中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承擔著重要任務,再者它作為高考的重點科目,備受教師、學生、家長的關注。雖然自新課改開展以來,我國的數學課堂面貌有所改觀,但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在高考的指揮棒下,重理論、結論,輕實際、實踐的應試教育依然存在;課堂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乏味;占用休息時間補課現象比較猖撅;學生學習積極性依舊不高、負擔依舊重,這都涉及教育效益的問題,這是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一、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低效的表現
1、課堂枯燥乏味教學方法單一
課堂枯燥乏味,這里的枯燥乏味指的是,由于現在的教學依然是圍繞高考,功利色彩嚴重,加之數學內容多、抽象且難理解、教學時間緊、考試難度大,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重理論、結論,輕實際、實踐。其實中學生邏輯抽象思維還比較弱,他們的認知還是應該建立在感性認知的基礎上,所以教學中還應該多給學生具體操作的機會。而我們現在的課堂教學不注意強調學生的自主參與,采取的教學形式也過于陳舊且單調,教學不注意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學生學習情緒不高,從而造成整個課堂教學氣氛不活躍,甚至可以說是只能聽到老師一人在上氣不接下氣的講,學生昏昏入睡。具體講,在我們課堂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個人報告會”、或者是“教師盲目提問,學生盲從回答”,甚至出現一節課從頭問到尾的提問式教學,表面上看是有問有答,實質上并沒能從根本上改變枯燥的本質。這與課程標準中提及的“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對概念、結論和技能的記憶、模仿和接受,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觀點相違背。
2、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生態度消極
學生在課堂上被動的接受知識是課堂教學低效性的主要表現,因為學生們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因此他們就不會主動地去思考、去探索,只能是老師教到什么程度,他們就學到什么程度,老師沒有講到的地方,他們就不會去主動思考,而對于知識的應用,也只能是老師說可以這樣用,學生們就只會這樣用。雖然花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老師也做到了盡心盡力,但是學生面對大量的老師灌輸的“填鴨式”的知識,只能適量接受,甚至無所適從,對于那些必須掌握的知識都可能感覺到理解困難,更不用說舉一反三了。學生學習態度上的消極,表現為學生對學習知識的一種反感。這也是學生通常在長期教學中被動接受和感覺課堂學習枯燥無味之后,常常會采取的一種態度。一般來說,學生們會因為種種原因,對所學的知識有種抵觸的情緒,之后慢慢開始轉為對課堂教學的反感,最后轉變為對學習采取消極態度。學生態度消極的危害非常大,有可能會損害學生的學習動力、動搖學生的學習信念,甚至可能會造成學生對于未來的仿徨。
二、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途徑探析
數學是一門有很強邏輯性又非常嚴密的自然科學,高中數學是學生接受更高層次科學教育的工具和基石。相比初中數學,概念更加抽象,運算也更加復雜。因此,高中數學教學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對學生學好這門科學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重視數學基礎知識的牢固與熟練掌握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的哲學思想也適用于數學科學。高中數學對于數學基本定理以及相關基礎推論的掌握要求極高,因為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萬變不離其宗,只有把握住基礎概念,學生才能夠在解決綜合性數學問題時掌握解題方法,找到問題的突破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必須注重學生對于基本概念的掌握,做到熟能生巧,不能為了多做復雜題目而忽略對基本概念的熟練掌握。大量的教學實踐和考試結果分析證明,很多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并不是高難度的數學題目拉低分數,在一套試卷中高難度題目數量比例很小,而往往是對于基本概念的不熟練、掌握不準確使得基礎題和中等難度題丟分過多。因此,高中數學教學必須培養學生牢固、準確、熟練的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這是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2、重視師生的情感交流
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教學的劑,處理得好,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首先。把握學生的情緒。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注意情緒控制,以好心情踏入課堂,把握好學生的情緒,充分調動學生進入良好的情緒狀態,并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準確把握其思維動向給每一名學生以教師正注意他的感覺,充分發揮“講臺效應”。其次注重師生之間的開放流。師生之間的交流不能停留在教學內容上要擴展到學生的思想狀況、興趣、愛好,甚至家庭環境和課外活動等上面,形成相互信任的師生氣氛,這種方法有利于師生心靈相通,形成有機整體。最后,重視差生的特別引導。對于成績較差的這類學生。要通過課后的引導去發現他們的優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根據他們自身的特點摸索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自控方法,并在言語上尊重成績差的學生,不能過于指責,使他們盡快適應教學的進度和難度。
3、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意識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教學的靈魂,它能使學生領悟數學的真諦和內涵。學會運用數學的方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提升學生解決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高中階段已經涉及了很多的數學思想,比如劃歸思想方法、類比思想方法、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等。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注重數學知識學習中思想方法的教授。就某種程度而言,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高層次和高水平的思維活動,而創造性思維離不開數學思想這條主線的貫穿。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意識,堅持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為導向,使教學有效性不斷加強。
一、《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背景及意義
進入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力越來越依賴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創新型人才。人才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而教育則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就是說綜合國力提升越來越依賴于教育發展的水平和質量。為適應新形勢的挑戰,我國在教育上強化了教育改革,但改革的帶來的常常表現為學生學習內容的增加,負擔的加重。早在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習——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就指出:通過不斷加重課程負擔來滿足社會對教育無止境的需求,既不可能也不合適。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國參考美國、英國、日本等各國政府在推進教育改革中的一些做法,結合國家對學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探索了中學教育改革的途徑和目標,實時制定了“新課標”。
“新課標”是課程教育觀念和課程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是實現課程教育培養目標的指南,是組織課程教育教學的主要依據,直接影響者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直接影響教育培養人才的質量。“新課標”的出版為啟動為新一輪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教師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指明了道路。結合“新課標”要求,作者認為應該從以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將教學體系轉化為學生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從而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目的。
二、“新課標”背景下增加高中數學教學實效性的路徑分析
1、更新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為本
“新課標”明確提出:高中教育屬于基礎教育,高中數學課程應具有基礎性。高中數學課程由必修系列課程和選修系列課程組成,必修系列課程是為了滿足所有學生的共同數學需求;選修系列課程是為了滿足學生的不同數學需求,它仍然是學生發展所需要的基礎性數學課程。因此,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也應做實時的調整和轉變,特別是課堂中的教育教學理念,都要從新的教育發展規律出發,從傳統教育理念轉向現代教育理念。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變課堂教育管理為課堂教育服務,由整齊劃一教學模式轉向尊重個性充分發展教學模式,要將灌輸式教學轉變為引導式教學,將教學結果考核轉變為教學過程考核,充分尊重學生,一切教學活動以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創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參與,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標”在教學理念還指出要“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必須要善于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引導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相關數學知識、形成數學分析技巧、提高數學分析能力。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提出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同學之間先相互點評,老師最后進行結,這種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更容易地接受課本知識,并找到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3、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增進師生互動,實現“教學相長”
傳統高中數學教學重基本原理及相關數學公式的傳授,輕知識產生進程的學習體驗,有的老師甚至直接把原理和公式拿出來,給學生進行硬性灌輸,然后通過題海戰術、反復練習達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這種應試教育模式中教師不過是一個“搬運工”,學生成為做題的機器,而不是知識的掌握著和運用者,題海戰術讓學生喪失掉了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激情,創新意識和能力受到扼殺。因此,改變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運用現代教學理念,增進師生的互動,比如說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說課、講課,教師還可多采取問題導向法,讓學生進入數學問題情境,激發學習和探索熱情,孕育創造精神。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師生成為數學學習的合作者、研究者,師生在課堂教學中分享思考和創造的喜悅。
4、善用數學思維方式,培養學生數學意識
近年來,在不斷的教學改革的推動下,我國的高中數學教學質量顯著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也是得到了很好的顯現.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不斷加強,本文重點探索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操作模式,以便于更好地實現高中數學的教學任務.
一、認真對待課前準備工作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不僅適用于舞臺藝術大師,同樣適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備好一節課,往往能夠為教師增加更多的自信,并且,在教學中更好地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立足課本,遵循課標,目標明確
教材始終都是教師準備教案的重要參考依據.所以,教師要對教材中的每一個定理、定義、例題以及習題進行深入掌握,理解編者的寫作思路,分清主次,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查漏補缺”.課標的設定,就是為了更好地為教師教學指明方向,所以,教師要嚴格按照課標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更加貼近考綱要求.在掌握了教材以及課標內容之后,教師便可以對自己所講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并根據教學目標設定具體的教學過程.
(二)備“學生”,備“自己”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當前的高中生都具有比較明顯的“個性”,這有利于引導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但是,其亦為教師增加了不小的教學難度.所以,教師在備課階段,要對學生的認知結構以及性格特點等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掌握,以便于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把握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實現“因材施教”.
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一) 理論聯系實際
“理論聯系實際”已經是被無數次實踐證明了的“真理”,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也是不斷地被大力提倡,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隨著人們對社會中的事物發生原理的理解越來越透徹,數學在其中起到了作用也是越來越為人所知,在注重實際應用的年代,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也便日益凸顯.高中數學知識盡管并沒有多么高深,但是,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都是可以借用其進行闡明道理的,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地借助“理論聯系實際”,將數學知識深入地“填充”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同時,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都會顯著增強,并對數學知識的進一步探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將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前提.
(二) 選擇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
發散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運用.目前,我國的高中數學教學理念正在由傳統的教學理念向素質教育理念轉變,而轉變的過程中,教學方式的轉變則是一個重要環節.新課程改革,探究式、啟發式以及數形結合方式已經成為高中數學實踐教學的重要教學方式,其能夠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并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思維的高度發散,進而實現解決方案的不斷創新,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三、注重例題的恰當選擇
(一) 設置巧妙的例題,并構建有效的教學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實際生活充分地融入到教學情境的創設中,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知識的“優美”,使其不再認為數學知識僅僅是“抽象的”、“抓不到的”,而是實實在在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的.
(二) 借助“一題多變”,培養發散思維
思維的發散只能在不斷地尋求不同的解題途徑中產生.如果學生永遠都遵循固定的思維模式,那只能是“存儲器”,而不會成為歷史的“創造者”.這樣的人才并不是創新型國家所需要的.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不斷拓展思維,將各方面相關知識融會貫通.“一題多變”的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就能夠很好地完成這樣的任務.
四、不斷反思,查漏補缺
教學前,反思以往教學設計上的不足和成功之處,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揚長避短,提高教學實效.教師還應充分地反思學生,反思學生已有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對某些問題的習慣解法,對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會提出的問題進行前瞻預測,知己知彼.教學中,教師多班任教時,在上一個班中的講解時遇到的實際問題,在下一個班的教學中就要反思改進.反思學生的學習過程,引領學生體會知識的生成過程,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反思能力,對知識的總結、歸納能力.
五、做好教學評估
傳統的高中教學評價是靜態的、功利性的,過于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錯誤地認為評價方法等同于紙筆測驗,強調的是評價的鑒別和選拔功能.新時期課程改革重點提出:應樹立發展性評價觀,評價的目的在于全方位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改進教師的教學和激勵學生學習.提倡建立多元化、多方法的評價體系,既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也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多種評價方法結合起來,采用口試、筆試、作業分析、課堂表現、建立成長記錄、活動報告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關注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的提高,表揚、鼓勵后進生的進步.
【參考文獻】
(一)開設“數學史選講”的背景
“數學史選講”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標準)中要求開設的一門高中數學選修課程。屬于選修系列3,“是為對數學有興趣和希望進一步提高數學素養的學生而設置的”,這一選修課的設置,體現了課程標準的“提供多樣課程,適應個性選擇”的基本理念,主要是針對以往數學課程過分重視數學學科自身體系的完整性和學生對基礎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卻忽視學生情感培養這一問題而提出的。數學新課程認為數學內容應適當反映數學的歷史、應用和發展趨勢,數學對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數學科學的思想體系,數學家的創新精神,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
(二)開設“數學史選講”的意義
法國數學家龐加萊曾說:“如果我們需要預見數學的未來,適當的途徑是研究這門科學的歷史和現狀。”因此,數學史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史,對于揭示數學知識的現實來源和應用,引導學生體會真正的數學思維過程,創造一種探索與研究的數學學習氣氛,發展學生數學學習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探索精神,揭示數學在人類文化史和科學進步史上的地位與影響,進而揭示其人文價值,都有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講,“數學史選講”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1.揭示數學知識的來源與應用。任何知識都有其發生、發展的歷史。數學史往往揭示出數學知識的來源和應用,從而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文化史和科學進步史上的地位與影響,認識到數學是一種生動的、基本的人類文化活動,進而引導他們重視數學在當代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并且關注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
2.理解數學思維。一般來說,數學史不僅可以給出一種確定的數學知識,還可以給出相應知識的創造過程。對這種創造過程的了解,可以使學生體會到一種活的、真正的數學思維過程,而不僅僅是教科書中那些已經被標本化了的數學。從這個意義上說,數學史可以引導學生創造一種探索與研究的學術氣氛,而不是單純地接受知識。這既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還有助于他們理解掌握數學思維過程。
3.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通過“數學史選講”課展示歷史上的開放性數學問題等,將使學生了解到數學并不是一個靜止的、已經完成的領域,而是一個開放性的辯證的系統,認識到數學正是在猜想、證明、糾正錯誤中發展進化的,數學進步是對傳統觀念的革新,從而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和正確的數學觀。數學中有許多著名的反例,通常的教科書中很少會涉及它們。綜合歷史介紹一些數學中的反例,可以從反面給學生以強烈的震撼,加深他們對相應問題的理解,培養他們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4.榜樣的激勵作用。數學發展的過程是人創造的過程,特別是一個個偉大的數學家的創造的過程。在他們的身上,集中體現了人類精神追求的偉大過程。這些杰出數學家的精神力量,對于今天的每個學生來說,有著巨大的激勵作用。
5.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愛好。英國科學史家丹波爾曾說:“再沒有什么故事能比科學思想發展的故事更有魅力了。”數學是歷史最悠久的人類知識領域之一。從遠古結繩記事到現代高速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從量地測天到抽象嚴密的公理化體系,在數千年的數學歷史長河中,重大數學思想的誕生與發展,構成了科學史上最富有理性魅力的題材。這些理性魅力的題材對于開闊學生的眼界、啟發思維和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基礎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時,這些歷史故事還會為課堂增加許多文化韻味,并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有助于學生對數學建立良好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動力,對日常的數學學習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數學史選講”課的要求
“數學史選講”課旨在通過生動豐富的事例,使學生了解數學發展過程中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與重要成果,初步了解數學產生與發展的過程,體會數學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作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對數學的理解,感受數學家的嚴謹態度和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因此,它對教師和學生兩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對數學教師而言,它需要教師具備開設“數學史選講”課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系統、全面地了解數學史。教師要能充分利用圖書館、網絡、多媒體課件等課外資源,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拓寬視野,并指導學生對某一專題進行專門研究;對學生而言,數學史知識淵源流長,其中蘊藏的數學思想很多,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是無法一一涉及的。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外能通過各種途徑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專題作進一步的探討,切身感受“做數學”的好處。
(四)“數學史選講”課的內容
本專題由若干個選題組成,內容反映出數學發展的不同時代的特點。要講史實,更重要的是通過史實介紹數學的思想方法。教學內容可參考標準給出的可供選擇的專題,并可根據“數學史選講”專題的內容要求補充一些專題,如三次數學危機、數學的嚴格性與三個數學學派、數學之神阿基米德、牛頓與萊布尼茨、海岸線與分形、從透視學到射影幾何、計算機技術與對數、著名未決猜想的發展(如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等)、兩項影響最大的國際數學獎――菲爾茲獎和沃爾夫獎,體現課程內容的彈性和開放性。
(五)“數學史選講”的教學建議
1.“數學史選講”的內容選擇。從“數學史選講”的作用來看,“數學史選講”應該主要是一門數學課,而不是歷史課。它的目標和重點應該在很大程度上圍繞高中數學課程的目標和重點,同時兼顧義務教育階段已經涉及到的一些重要數學內容。在知識性上不應要求過高,重在突出數學思想方法,突出啟發性和引導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由于本課只有18課時,不可能系統講授。又由于這門選修課是為在數學方面具有一定實力和足夠興趣的學生開設的,因此在內容的選取上要精心考慮,“不必追求數學發展歷史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通過學生生動活潑的語言與喜聞樂見的事例呈現內容,使學生體會數學的重要思想和發展軌跡。”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接受水平,呈現方式應圖文并茂,豐富多彩,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2.“數學史選講”的內容安排形式。本專題的內容安排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既可以由古至今,追尋數學發展的歷史,也可以從現實的,學生熟悉的數學問題出發,追根溯源,回眸數學發展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數學史選講”的教學方式。“數學史選講”課的“教學方式應靈活多樣,可采取講故事、討論交流、查閱資料、撰寫報告等方式進行。教師應鼓勵學生對數學發展的歷史軌跡、自己感興趣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寫出自己的研究報告。”在教學的時間安排上,可考慮教師的課堂講授與學生課外閱讀、查閱資料相結合。教學可按照如下模式進行:提出問題引導閱讀(課外)學生討論交流分享教師的概括與提升進一步的閱讀。另外,可以考慮現代教育技術和網絡的應用。如利用圖片、幻燈片、錄像、計算機軟件等,也可以引導學生建立以數學史為主要內容的學生博客,應用博客、維客、BBS論壇、QQ群、百度貼吧等構建以數學史為主要話題的教育虛擬社區,讓學生創建自己的數學史學習和研究平臺,在交流創造中實現“讀者也是作者”的時念,體現學生的創造價值。這些工具和手段的運用,將會使得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具體化、網絡化、趣味化。總之,本專題的教學應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意識,力求使學生切身體會“做數學”的好處 。而不應當照本宣科,成為大事年表和流水賬,枯燥乏味,缺少啟發性等,使學生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從而對數學史失去興趣,對數學失去興趣。
4.“數學史選講”的評價方式。“數學史選講”是為對數學有興趣并希望進一步提高數學素養的學生而開設的,主要是試圖通過數學的歷史發展線索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方法和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因此,建議選擇比較靈活的評價方式,如通過撰寫研究報告、討論發言、總結等形式進行評價。
“數學史選講”這門選修課是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適應高中數學教學需求,適應數學發展現狀、社會發展現狀和學生心理發展現狀的產物。它的產生,將激起學生對數學的更大興趣,滿足廣大學生想要深入了解數學的欲望。同時,它的產生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一方面,“數學史選講”課對教師的數學專業素養和數學史素養提出了較高要求,另一方面也對配套的課程資源提出了要求,如教師參考用書、學生課外讀物、電子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計算機網絡等。因此,“數學史選講”課要走向成熟還有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但應當相信,經過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數學史選講”課會扎根于中學數學課堂,成為中學數學教學內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