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7 07:15:2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大禹治水教學反思,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大禹治水教師教學反思范文一《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民間傳說故事:古時候,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民間傳說故事:古時候洪水泛濫成災,百姓過著悲慘的生活,大禹用疏導的辦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終于制服了洪水讓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通過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從大禹“走遍千山萬水,吃盡了千辛萬苦”“挖開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的描寫中體會到大禹的頑強意志。
在教學第一自然段中,讓學生觀看洪水泛濫的情景,讓他們直接感受當時的狀況。并在動畫情境的渲染下提問:在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讓學生在想象中,再現故事發生時的生活場景,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繼續播放洪水泛濫的情景,讓學生說說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這主要是為朗讀作好情感的鋪墊,再讓學生通過讀來釋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將畫面與音樂良種刺激融為一體,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對語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過讀來表現起內心的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教學中,我先出示一組詞語:走遍 挖通 察看 引導 劈開,讓學生按順序排列一下,從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過程。并緊扣“千辛萬苦”、“千山萬水”、“走遍”、“察看”等重點詞語引領學生細細品讀從而理解和體會大禹治水的艱辛和他的吃苦精神。
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未對“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故事做具體的描述,對這個自然段的理解,為了避免個別太過現實的孩子說出“他不愛妻子和孩子”而誤導其他孩子。我先出示了三過家門而不過的有關資料,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大禹的奉獻精神。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讓學生放聲朗讀,說說心情如何,為什么。學生可能會說: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組與第一自然段作對比朗讀,這樣安排,與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鮮明對照,加深學生對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讀最后一句話:從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傳。師述:讓我們記住這位偉大的英雄——(學生接:大禹),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無私奉獻的偉大英雄——(學生接:大禹)。課堂氣氛調動起來了,學生對大禹的崇敬之情達到。有意識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語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隱而不晦,使學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問: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小朋友可能會說:“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偉大!”言語的發源來之于具體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慶祥和的氛圍中,在情動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進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教師教學反思范文二《大禹治水》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傳說。大禹的精神是可貴的,作為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也是極具典型性的,可是,作為二年級的學生,理解課文所要頌揚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達的特點,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由于學生缺乏對洪水感知的實際經驗,因此無法體會到百姓無家可歸的悲慘情景,情境創設從一開始就有障礙。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讓老百姓無家可歸”這一課文內容,我讓學生在讀完第一自然段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輔助以視頻加深、鞏固印象,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的了解洪水的可怕與危害。
在禹治理洪水的過程中,教案通過“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說明大禹為治水付出了艱苦的勞動,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這是全文的關鍵句,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吃盡千辛萬苦、走遍千山萬水、挖通、劈開”等關鍵詞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以及個人談感受等形式,從學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艱苦與不易。
同時,這一教學內容是全文中最為困難的一部分,學生不能理解“千辛萬苦”這個詞語中所包含的深刻含義,從而也就感受不到禹這個人物的個人形象,體會不到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所以,能讓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之下結合生活實際,發揮想象力是最為有效的方法。這一環節的教學,我認為設計還是比較流暢、到位的,我設計了用動畫理解“挖通”“劈開”,讓學生直觀的掌握了這一部分的內容。
禹在治理洪水中發生的感人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個。如果從煽情,調動課堂氣氛這一角度來說,這一小節是個很好的切入點,于是,我采用創設“情景對話”這一方式來進行教學。問學生“如果你就是禹的兒子,你想問媽媽什么呢?”“如果你是大禹,你會怎么說呢?”利用師生的交流,來對禹的個人形象進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撲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顧大家,是個無私奉獻的人。
反觀自己的教學,我深有感觸,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還需要不斷努力和改進:
第一,對教材分析還應更加深入地鉆研,這樣才能使教學設計合理有效。沒有深入的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只有對文本反復鉆研,才能體會文本的精華,從而生發出屬于自己的東西。
第二,應該嚴格遵守“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這一要求進行,教師在教學中只扮演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學生能回答的,教師一定不能代為回答,一定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教學的主人。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一點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要改進的。
第三,規范教師的語言。說話時應該盡量簡煉,評價語應該盡量多元化。
第四,要關注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合,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仔細研究和學習的。
總之,這堂課帶給我很多的啟示,也為我今后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和歷練,希望我能從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大禹治水教師教學反思范文三《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學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艱辛,感受體會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我就在教學中以文本內容和有關大禹治水的資料相結合進行講解,拓展延伸。
在教學第一自然段中,讓學生觀看洪水泛濫的情景,讓他們直接感受當時的狀況。并在動畫情境的渲染下提問:在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讓學生在想象中,再現故事發生時的生活場景,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繼續播放洪水泛濫的情景,讓學生說說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這主要是為朗讀作好情感的鋪墊,再讓學生通過讀來釋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將畫面與音樂良種刺激融為一體,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對語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過讀來表現起內心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學生沒有親身經歷過洪災,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就無異于紙上談兵,而學不好這一段,也會影響到后面內容的教學效果。我先讓學生自由讀,問:“你的心情怎樣?為什么?”這時學生的回答只基于想象,并不深刻。接著,播放了一段洪水沖毀家園的片段,隨即又配樂朗讀了第一節,這時再問:“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這次學生的回答從簡單的字面理解升華到了感性的認知,一個個感同身受,發言積極,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讀好“無家可歸”一詞,進而讀好第一節,便顯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在此環節的教學中,通過激發感性認識來促理解練朗讀,打響了頭炮,為整課教學奠定了基礎。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課文第二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教學中緊扣“千辛萬苦”一詞,引領學生細細品讀。首先通過看圖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難,以及“走遍千山萬水”的艱辛,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想象大禹可能會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險,使學生對“千辛萬苦”有形象的認識。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通過反復朗讀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難以言說的辛勞,從而加深對“千辛萬苦”的理解。最后,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大禹的看法。這樣,大禹不怕吃苦,頑強治水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一段時,我出示了一組填空,讓學生從這一組數字中來體會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教師設計了“兒子會問媽媽什么?”“媽媽會怎么說?”這樣的問題,將學生帶進課文情境,學生不禁會結合生活經驗,將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反之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偉大。最后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過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讓學生說說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個老百姓,你會怎么感激大禹。另外,課文教學的結尾也相當精彩,在結尾點題:“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個‘大’字,叫他‘大禹’呢?”這個問題點明了文章中心,點出了課文結尾“偉大”一詞,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歸納和升華,起到了點題和總結。
教材解讀與兒童理解合二為一的關鍵,是在兒童的世界和教材的世界中找到關聯之處。
為了準備全國蘇教版課堂教學大賽,我選上《大禹治水》這篇課文。研究組齊力斟酌,就是難以跳出“教師主控”這樣一個怪圈。就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張老師支了一招,熟能生巧,這個“熟”不僅是文本,更重要的是對兒童的“熟讀”。熟讀兒童,是要了解孩子對文本的理解,尋找孩子自己的世界與文本世界之間的鏈接。
大禹治水方法的科學性是本課教學難點之一,如何突破這一難點,張老師提醒我,“讓學生來總結評價大禹父親‘鯀’的治水方法”是兒童經驗與文本語言的鏈接點,因為兒童有關于“疏”與“堵”的具體生活經驗。這樣,我就準確地尋得了這樣一個切合點。
師:課文學到這兒,我想起了“鯀”這個人。他是禹的父親,用了“堵”的辦法。大禹為什么不用這種方法?
生:不行,因為土會變松,還會被沖走的,會引起更大的洪水。
生:因為他看到父親用“堵”的方法失敗了,他如果也用這種方法,也會失敗的。
師:(追問)那么大禹用的是怎樣的方法?
生:他用“疏”的方法。
生:他疏通,讓水從高的地方流向更低的地方。
生:(突然,一個清瘦的男孩站了起來)堵的方法不是完全錯誤的,得在“堵”的基礎上進行疏通,要疏堵結合。
師:(舉起他的手,揮向大家)真是個金點子。(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課堂就應該超越“唯師范式”,讓教材解讀與兒童理解合二為一,基于兒童的生活經驗就突破了教學難點,也使兒童與文本真正相遇,學生成了真正的探索者,敢于質疑,敢于挑戰!這讓我真正觸摸到了“學生有無限可能性”的實際意義,教學只有從這里開始,才會成為一種藝術,才會充滿生命的氣息。
課中:兒童的表達是教學的第二文本
此處兒童的表達是指兒童與文本對話后的感受、理解、困惑或思考。只有建立在這個基礎上,讓兒童的表達成為教學的第二文本,課堂才有可能從需要走向教學目標,課堂才可能展現精彩的一幕。
如何讓兒童的表達成為教學的第二文本?看張老師執教《牛郎織女》的片段。
生:七月七的時候,牛郎織女為什么不趁機帶著兒女回到人間去生活,還要回到原來的地方?
師: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專業,如果你樂意接受的話,給你取個外號叫“牛郎織女研究專家”。(眾笑)
生:我知道為什么七月七的時候,牛郎織女相會了卻不“私奔”的原因,(哄堂大笑)因為王母很厲害,再跑,王母娘娘會再劃幾條銀河,說不定以后再也見不到了。(眾笑)
師:每年能見一次總是比沒得見要好啊!但這里有個問題,“私奔”是什么意思?現在,喜鵲,甚至天上的王母、天兵天將等都看著、都知道的情況下,這叫不叫“私奔”?
生:不叫“私奔”,叫“公奔!”(大伙笑得前俯后仰)
師:你創造了一個詞,但為了表達得更清楚,我建議再換個詞。
生:公開地私奔,公奔。(眾笑)
師:這樣說也行,不過要在私奔這兩個字上打個雙引號,這表示不是真正的“私奔”,而是逃跑。我們就要像他這樣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探索,這就是學習,這就是研究。我們再來研究一下:他們可以逃跑,為什么不跑呢?
兒童為本的教學必須建立在兒童與文本相知相遇的基礎上。之所以孩子說到“私奔”,是對文本的理解不到位,而追問“私奔”,讓兒童的表達成為教學的第二文本,這是為了進一步還原文本,讓兒童成為發問、表達和思想的主體,把語言以及意義的建構還給兒童,讓兒童成為課堂的建設者、開發者、實踐者。
課后:兒童的評價是教學反思的依據
一堂課成功與否,我們要關注孩子的感受,孩子的評價與建議是我們課堂教學反思的關鍵。逐漸成熟的課堂就應該踏上全面傾聽兒童、理解兒童之旅,在不斷發現與改進中生長。
張老師三上《九色鹿》,兩次傾聽孩子的心聲。第一次,引進課外名人名言與《農夫和蛇》的故事,制造矛盾沖突——你救不救調達?深入地探討了人性,課講得很深。上完后教師們議論紛紛,貶褒不一。而張老師卻是請孩子來座談,結果有一半孩子喜歡,一半孩子搞不懂。張老師只說了一句話:“一半孩子說不行,這課就不行。”
于是,張老師在梳理孩子們意見的基礎上,重新設計教學。第二次試教,以“讀出表情、讀出心理、讀出見解”為基本方法,抓住“慚愧”“斥責”“懲罰”“下令”這幾個詞聯系生活,展開想象,最后也在不同的角色身上得到了不同的啟發。但遺憾的是,盡管學生學得快樂,語言落實也比較到位,但想象出來的諸如吊死調達、鞭刑等“酷刑”卻成了張老師心中的隱憂。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10-019-1
本人在平時的教學與聽課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回答錯誤,教師大多否定其回答或不置可否,然后另請他人。有時連續幾位同學答不出,教師只好自己作答。這種簡單的評價學生課堂錯誤回答的方式,往往會對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影響,從而降低學生的參與熱情,抑制學生的思維,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惰于思考。試問作為“上帝”的教師在“給學生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有沒有給學生開啟一扇打開思維的“窗”,解脫心靈的“窗”?有沒有給自己開啟一扇合理利用學生課堂錯誤,變錯為寶的“窗”?那么究竟該如何評價課堂上的錯誤回答呢?我結合自己的學習、實踐與反思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做法和認識。
方式一:“孩提學步”――多引少否,領略窗外的“春暖花開”
著名詩人海子曾經說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確只有面朝大海,我們的心胸才會變得一如大海般博大寬廣、純凈透明;我們才會更多地給予那些犯錯誤的孩子,以及那些錯誤更多的欣賞與理解。我們面對犯錯誤的孩子,才會表現出如同父母面對自己的孩子孩提學步時的欣賞與耐心。這樣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學生才能共同感受到“春暖花開”般美好的教育真諦。
在一節高年級A部分語篇教學的市公開課上,教師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有一個環節Read and judge,此環節針對課文內容,讓學生判斷句子是否正確,主要檢測學生是否正確理解語篇及培養學生捕獲相關信息的能力。其中第一個句子是:1.Jim only opened the present for his grandpa.方同學被請到回答這個問題,他回答:“True.”下面有學生舉手,但教師并沒有急于讓答錯的方同學坐下,而是開始引導:“How do you know that? Can you find the sentences in your book?”方同學從書上找到了相關句子并讀了出來。教師追問:“Who opened the present for Jims mum?” 方同學答:“Jim.”教師繼續追問:“Who opened the present for Jims dad?” 答:“Jim.”學生此時立刻意識到自己剛才對句子的理解錯誤,隨后方同學作出了正確的回答。
如果是我,在公開課這種場合下,絕不可能讓一個回答錯誤的同學繼續分析下去,多半會讓他先坐下,再另請其他同學解答。但這樣的處理方式往往會使得答錯的同學開始被動地等待其他同學的答案。這位老師用引導代替否定的處理方法,讓很多聽課老師感覺眼前一亮,對這個學生的錯誤處理也成為這節公開課的一個閃光點。我們不難看到,學生的思維并沒有因為回答結束而終止,而是從回答結束進入了新的開始。教師真正做到了讓學生通過錯誤得到提高與發展。我相信方同學通過這次的錯誤,對句子的分析和課文的理解必定更加深刻。
方式二:“大禹治水”――多“疏”少“堵”,演繹錯誤的“美麗”
“大禹治水”的傳說千古流傳,我們要為大禹的精神擊鼓而歌,更要為大禹治水的方法拍手稱贊。大禹吸取了父親“只堵不疏”,最終失敗的教訓,巧妙采用“多疏少堵”的方法,成功治理了黃河流域的洪水泛濫。作為教師,面對學生如洪水泛濫般的錯誤,何嘗不可以多“疏”少“堵”呢?
在一節重點學習past和to時間表達法的課堂上,我問學生:“What time is it now?”當時教室里鐘面顯示的時間是9:10。大部分同學舉起了手,我隨即請了成績一般的A同學回答,A說:“Nine past ten.”班上立刻響起一片驚疑聲,更有很多同學將手舉得老高,欲給出正確解答。而A同學眼見周圍同學異狀,似有頓悟,欲言又止。我示意全班安靜,等待A同學重新回答,他很快地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給出了正確的答案,然后自信地坐下。再比如有一次進行隨堂聽寫,我請B同學上黑板書寫。他給出了這樣的句子“May I have this a ball pen?” B同學回到座位,周圍同學立刻提醒他哪里出了問題,B同學仔細一看,發現自己犯了個很低級的錯誤,頓時懊惱不已。我看到B同學的表現,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讓他自己上黑板點評一下自己的解答。結果B同學評講得十分認真,還告誡同學不要學自己的馬虎大意,然后帶著不好意思的笑容回到了座位。
試想,如果當時教師立即去糾正或請其他同學去糾正,那么給這兩位同學留下的可能只是遺憾,長此以往,更可能導致學生害怕回答問題,拒絕回答問題的情況的出現。上面的案例中教師沒有直接否定學生,而是給學生一次重新分析的機會,多“疏”少“堵”這種處理學生錯誤的方式能夠讓學生重新進行思考,會使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更深刻。并且如果學生能給出正確的自我評價,也會使學生對今后的學習充滿自信,起到一種激勵的作用。
方式三:“揚長避短”――“盤活”課堂,解脫學生負重的心
平面的、靜止的文字是難以真正調動起學生質疑的興趣和熱情的,只有將原本孤立的文字置于生動、鮮活的情境中去,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感官,給予他們真切的體驗,讓他們在這種體驗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種質疑才是有意義的。以激發學生質疑意識為目標導向的情境創設,要著力于誘導學生積極提問,推動他們情緒高漲、思維活躍。
如在教學《送給盲婆婆的蟈蟈》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在新課伊始就大膽質疑,喚起他們質疑的興趣,凝聚學生質疑的重心,教師精心創設了如下情境:
①播放關于蟈蟈的視頻。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告訴學生蟈蟈是一種身體綠色、善于蹦跳、能發出響亮清脆聲音的昆蟲。
②展示盲婆婆面露笑容的圖片。告訴學生,婆婆年紀大了,而且雙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見了。
③出示課題。啟發學生:你想知道些什么?
通過視頻、圖片的情境渲染,幫助學生基本掃清了認知上的障礙,使他們從一開始就扣住關鍵展開質疑。
二、在定格中展開質疑。使學生問之得法
在從“有疑”邁向“善疑”的^程中,教師要體察學情、深挖教材,從教學各個環節中找到可以“定格”之處,引領學生在閱讀中的重點、難點處體會疑點,做到三“點”的契合。要把握好定格的時機積極進行質疑探究,可以從預習中進行質疑。強調“讀書必發問”;可以從課題上定格,仔細揣摩文章的眼睛;還可以在反思階段定格,組織學生對文本進行反芻等。
如在教學《誰的本領大》一課時,教師在課始、課中和課末三個環節中適時“定格”,給學生留下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促進學生更深刻地領會文章主旨。在導入階段,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有學生提問:“太陽和風究竟誰的本領大呢?”教師鼓勵學生暢談太陽和風都有哪些本領,營造自由辯論的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本文第4-8自然段時,讓學生回顧前面內容進行質疑,有學生提出:“為什么又要進行第二次比賽呢?”教師要學生品讀課文,感受太陽的得意與傲慢。在課末總結階段,啟發學生對全文展開質疑,有學生問道:“這個故事真好,還有像這樣的故事嗎?”教師抓住這一疑點,引導學生展開課外拓展閱讀,向學生推介了《伊索寓言》。通過及時恰當的定格,使本節課的學習活動飽滿而又深刻,讓學生有了充盈的收獲。
三、在激勵中展開質疑。使學生問之得趣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20-02
一、引言
水不僅是繁衍萬物的生命之源,也是孕育人類智慧和文明的天然搖籃。水作為一種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生命要素[1],貫穿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的始終[2],并將其內在涵育的文化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人類的思想意識中[3],錘煉民族性格,呼喚情感共鳴,凝聚共同記憶,形成一個觀照全人類的水文化圖騰。從某種程度上講,人類文明史也可以視為一部水文化的發展史。
中華民族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中與水有關的文化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比如,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長江作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成就了絢麗繽紛的楚國文化。因此,水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來源之一。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水文化,即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從物質層面的角度來說,水文化主要記錄了人類對于水的認識與改造,屬于人類活動實踐范疇。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以及對大自然的不斷認知與探索,對水文化的認識也由物質的表層提升到一種更高的精神意境,即水文化的精神層面,它主要包含了人類對水及其變化的認知,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種哲學思辨和審美意識[2]。
在古代漢族的神話傳說故事中,就流傳著大禹治水的傳說,記錄了大禹率領民眾,與洪水斗爭,最終戰勝洪水的故事,其治水的精神也受到后人的頌揚。可以說,大禹治水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的“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為邦本”、“科學創新”等為內涵的大禹治水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標志與象征。另一方面,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文明歷史發展進程中,農業生產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水又對農業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農業灌溉需要水,而洪旱災害的頻繁發生又會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的影響。因此,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也可以看作是一部興水利、除水害的歷史。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治水實踐中,形成了十分豐富的水文化,包括與水相關的科學、人文等方面的精神與物質水文化遺產,從一定意義上講,水文化已成為中華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4]。
當今社會,水問題仍然十分突出,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愈發尖銳。頻繁發生的洪澇災害仍是心腹大患(即“水多”的問題),水資源短缺仍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即“水少”的問題),日益惡化的水環境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即“水臟”的問題),水土流失和生態退化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即“水渾”的問題)。2006年,聯合國確定第14個“世界水日”的主題為“水與文化”,試圖引導各成員國認識到提高水文化知識、開展水文化教育等在解決當前水資源問題與危機中的重要性。然而,水文化在解決當前面臨的水問題方面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深入探索和研究水文化與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等的內在關系,探討水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為解決我國目前日益突出的水問題尋求文化的支撐,這方面的工作已經越來越受到學界和業界的關注和重視。而高等院校,尤其是為水利改革和發展提供支撐的水利院校,作為水利學科發展的重鎮和該領域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開展專門針對水文化的宣傳和教育更是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水文化教育的內容
水文化作為一個文化體系,涵蓋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諸多方面[1]。因地域、氣候、環境等區位因素和自然稟賦的差異,世界各地所具有的水文化特征也不盡相同。因此,在我國開展水文化教育時,必須緊密結合我國的水情、國情和中華民族文明的歷史發展進程,綜合考慮水的社會經濟屬性、哲學屬性、政治屬性、民俗屬性、藝術屬性等要素[5],深入挖掘水文化在水利改革和建設、社會經濟發展、文明進程演化等方面的影響和意義,尋找水文化在社會發展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系和外部延展,這不僅能夠使得民眾可以接觸水文化、熟悉水文化、理解水文化,進而可以傳承水文化,最終能夠“以點帶面”,使得全社會逐漸認識并重視水文化在當前水利工程開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重要性。
關于“水文化”的定義,學界觀點不一,因此對于“水文化”內容也沒有明確界定。但百變不離其宗,都是圍繞“人”、“水”和“自然”關系的探討。總體來講,筆者認為,我國的水文化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水文化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意味和人生啟迪。自古以來,就有很多關于水的傳說與故事。既有廣為流傳的“大禹治水”,也有家喻戶曉的“李冰治水”,這些傳說故事得以延續,不僅因為他們對水的治理有功,更歸功于他們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在我國古代從春秋戰國到唐宋元明清各個時期的一些詩詞歌賦中,也充斥著諸多關于水的元素,其中也可以折射和反映出水文化的發展和演化。比如,《管子:水地篇》中的“是以水者,萬物之準也,諸生之談也。”“水,萬物莫不以生”,均將水當做萬物的本源。老子的《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在道家學說里,水為至善至柔,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沖突。《荀子?勸學》說:“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詩經?關雎》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等等。這其中,既有水之治理、水之道、水之德、也有水之哲學、水之精神。
大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加強思想教育和成長引領是大學教育不可回避的議題之一。思想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結合實際事物的講授方式,才最深入人心。在這方面,水文化教育具有天然的優勢。
(2)近代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科技文明的不斷進步,我國對于水文化有了更加科學、合理和全面的認識,無論是從水文化的概念與內涵的角度,還是水文化與社會、經濟等的關系,都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和高度。這其中涉及到的內容,包括對水資源的認識、水法規、節水知識、水生態、水利科技等相關的諸多方面。水是人類生存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資源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它和其它自然資源一樣,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也同樣具有資源的“不可逆”性。尤其是支撐人類大部分生活用水的淡水資源,正呈現出一種驟減的態勢。在“節約用水”的全球呼聲中,人類開始審視自己的行為,開始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了“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理念。
(3)水文化產品。這個方面可以說是以上兩類水文化內容的具體形式,包括的內容比較廣,既涵蓋了以水文化為主題,開發的文學、藝術、紀念品等新的文化產業內容[5],也有在不同地區和風景區的開發中融入和結合水文化內涵,例如在諸如城市景觀設計、居民區景觀設計、碼頭改造與設計當中重視和體現水的特色,圍繞水文化,設計一些水文景點等等,提升水工程的文化品位和藝術格調。另外,在我國古代的一些音樂、繪畫與古典園林中,也有與水文化相關的知識可供研究與宣傳,對于學生人文素養的熏陶大有裨益。
三、水文化教育的形式
水文化的教育涉及到學校、社會和水利行業3個層面的教育[6],然而,綜合來看,目前關于水文化的教育相對滯后。因此,需要整體布局、綜合考慮、統籌規劃,立足于前文提到的水文化教育的內容,從多個渠道、多個角度、多個方位發展水文化教育的形式,這其中既包括堅持既有的傳統的水文化教育方式,也要適應當前形勢,開發與發展一些新的水文化教育方法和手段。具體來說,水文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重點考慮:
(1)編撰“水文化教育”教材,開發“水文化教育”特色課程。目前,專門針對“水文化教育”的教材,尤其是專門針對高等院校學生的教材尚不是很多,需要加強對于這類教材的編撰。在全國水利專業高等院校需要開設專門介紹水文化的公共選修課程甚至是必修課程,如“水利史”課程、“水文化”課程等。除此之外,在所有的其它高等院校也應該開設此類課程。高等院校中也應該專門設置一些針對“水文化”的大學生創新課題,通過課題項目的帶動和引領,用以激勵學生自主的學習水文化、認識水文化、弘揚水文化等。
(2)開展“水文化教育”特色實踐活動。只有將水文化教育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將水文化根植到每個人的心中。目前,在水利高等院校中,水利實習已經比較普及,在其它非水利高等院校中,也應該逐步的開展和推廣與水文化教育相關的特色實踐活動,比如參觀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水利工程、三峽大壩工程等)、水利景觀等等,或者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等事件,組織開展水文化主題活動,以此為契機,深化人們對水的認識。在高等院校中,也可以定期開展一些與水文化相關的主題活動,吸引全體師生參與,營造水文化教育的氛圍。
(3)打造特色“水文化教育”的新媒體平臺。要充分利用報紙雜志、廣播影視、網絡電信等大眾傳媒資源,注重宣傳的針對性、廣泛性、多樣性,使先進的水文化進城市、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7]。當前,隨著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新興媒體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較之“單向直線式”的傳統傳播路徑,新媒體“點對點”式的網狀傳播方式,體現出超強交互力、廣泛傳播力和形象表現力。這一技術特性使新媒體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教學工具。因此,水文化教育除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外,還可以融入一些新媒體教學手段。
例如,可以專門建設水文化網站,開發特色水文化教學平臺;搭建水文化教育的微信公共平臺,專門負責維護,不定時推送與傳播有趣的水文化知識;播放關于水文化的影音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從而給他們留下直觀、深刻的學習印象;讓學生自己創辦“水文化”電子雜志、微視頻等,讓他們主動思考、主動學習。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一味追求新媒體的“短”、“平”、“快”,而忽視了傳統媒體的經典和深刻。可以適當引導學生閱讀水文化相關的書籍和報刊。例如,曾經風靡一時的《水知道答案》,通過水不同的結晶形狀,感化人向上向善。盡管這本書的科學性備受詬病,但不可否認,它確為水文化教育帶來了新的思路。
(4)推動和實施“走出去”戰略。不僅要學習和熟悉中國的水文化,也要了解國外的水文化,如水政策、水法規、水治理等方面的信息,緊跟時事、與時俱進。另一方面,鼓勵老師和學生積極參與國際活動,進一步擴大國際交流,借鑒國外水文化傳播的形式和手段,同時增強中國水文化的國際影響力[7]。
四、總結
總的來看,水文化教育影響重大,意義深遠。構建水文化教育體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在觀念、體制、方式等多方面有創新和突破。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更是應該要在水文化教育中發揮主動作用和帶頭作用,營造良好的氛圍,推動建立水文化教育,實現水文化教育的發展繁榮,提高水文化在全民族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培養人們親水、愛水、節水、護水的意識,共同助力“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艾菊紅.傣族水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
[2]王海波.水文化視角下洪湖體育旅游開發與推廣的研究[D].湖北大學,2014.
[3]王娟.城市居住區景觀水文化研究[D].南昌大學,2014.
[4]羅湘萍,王偉英.水文化傳播教育新媒體平臺的構建[J].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4,26(4):9-12.
小學語文課標對第一學段朗讀提出明確要求:“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那么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從讀通、讀順到讀出感情呢?在平時教學中我不斷反思,對課本中的文章做到每篇必讀,并且找來錄音,仔細地對照,反復練習,直到讀出感情。工作之余大量地查找有關閱讀教學方面的資料,經常觀摩校內外老師的演練課、研究課,一改以往的指導方法,注重發展個性,充滿靈性的朗讀。
一、情境體驗朗讀法。根據教材和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盡量用兒童化的、幽默的、充滿情趣的語言去激勵學生,使孩子的實際生活經驗與書本的世界實現對話、互動。如《雨后》這篇課文所描述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很貼近,而且又富有童趣,教學時利用多媒體將孩子帶入情境,先展示雷雨前后的場面,并配有打雷、下雨的聲音,教師面帶微笑提問:“下雨了,你們最喜歡干什么呢?”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因為每個孩子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和體驗,所以各自的想法、做法都不相同:“我想打傘在雨地里走路”“我要雙手捧著接雨水”“我想穿涼鞋在雨地里踩水”“我會頭仰起來張開嘴喝雨水”……正當孩子們說得帶勁時,我引導他們:“孩子們,雨后的廣場上可熱鬧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學生帶著那份開心、興奮、得意讀第一自然段,通過回憶喚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親近感,感受體驗快活得像神仙一樣的童年生活,更有利于教學的深入。又如在教學《家》的開始部分,我出示課件――溫馨的全家福照片組合畫面,說:“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家,誰來說說你有一個怎樣的家?”孩子們在暢談完家的幸福、溫暖和可愛后,我又接著問:“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引導讀課題,“這是個小家,我們還有個大家呢!讀一讀《家》這首兒歌,你就明白了。”我在學生對家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家更深層次理解的興趣,將學生帶入一個教學的情景之中,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二、鼓勵個性化朗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教學《猴子種果樹》時,為了讀出小猴“急切”的心情,老師抓住重點詞語,進行重音訓練,讓學生思考:猴子為什么天天澆水、施肥……大部分孩子透過文字體驗猴子的內心世界揣摩出老師的用意,說這是一只沒有耐心的猴子,急著吃桃子,而有些學生卻認為這是一只很勤勞的猴子。又如《狐假虎威》這則成語故事,故事的結尾也很清楚地點明了蘊含其中的思想意義,狐貍“狡猾”的形象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得淋漓盡致:眼珠子骨碌一轉,故意扯著嗓子,到了百獸面前更是裝模作樣,神氣活現,搖頭擺尾……但是和開頭狐貍的“竄”和老虎的“撲”形成對比,學生在品讀中認為遇到危險時能急中生智,從兇殘的壞蛋那里保住性命,狐貍真是太聰明了。所以面對文本,教師應該有自己的見解,但是不能束縛、左右學生的思想,孩子的想象、理解非常豐富,對課文更有不一樣的感受和獨特的見解,只要是合理的,在思維不背離的情況下教師應及時引導,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從低年級起就敢于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鼓勵個性化朗讀,“想怎么讀就可以怎么讀”,更讓學生感受到“其實讀出滋味就是這么簡單”。
三、讀出意境,讀出感情。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可以使文章描繪的意境在學生頭腦中浮現出來,從而使學生與文章描繪的意境水融,感受文中強烈的思想感情。如在講讀課文《大禹治水》后,教師提問:“大禹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說:“他很聰明(想到的治水辦法)、善良(洪水危害百姓)、堅強(走遍了千山萬水、吃盡了千辛萬苦)……”為了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又讓學生再次通讀本單元課文《要好好學字》《的扁擔》《孔繁森》等,在讀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實踐證明:朗讀對于處在初學階段的小學生格外重要。它有助于學生掌握每一個漢字的音、形、義,有助于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層次結構。我認為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把“讀”的訓練貫串于教學始終,使學生從“愛讀、會讀”到“讀懂、讀好”,在朗讀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體驗情感,逐步學會讀書。
新時期下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歷史教學的功能也實現了轉變,從以往的“傳授歷史知識,培養學生學科能力”向“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思維,進而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轉變。同時歷史學科在教學方式、教學實踐、教學管理、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方面都實現了創新和改進。本文主要針對以生存與發展教育為導向的中學歷史教學進行探究,對推動歷史學科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一、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生存與發展教育
以人為本是開展生存與發展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新時期教育創新的重要思想。生存與發展是人類社會的兩大主題,而歷史教學的目的就是以史為鏡,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歷史教學,教會學生如何生存、如何發展。生存教育的目的不僅是教會學生生存的方法,更是讓學生明白生存的意義,發展教育的目的則是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個體精神。在新時期下生存與發展教育更符合時代與社會的發展。
二、將生存與發展教育貫穿于中學歷史教學的具體措施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歷史教學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特別是歷史教師,一定要充分抓住素質教育的機遇,勇于接受教學中的各項挑戰,開拓進取、負重自強、勇于創新,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課前準備、課堂教學、教學評價以及教學反思等環節,貫徹生存與發展教育,并且以此為導向,滲透給學生發展意識和生存意識,陶冶學生的人文情操,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進而開展主動學習,提高自身的人文修養和道德品格。
1.教學準備環節
在教學準備環節中教師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科學制定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水平選擇教學策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學生創設擬真的教學情境,進而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要仔細分析學生情況,以生存與發展為立足點,通過問卷調查、提問、談話以及觀察等形式,了解以及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每個學生的智力因素,同時還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愛好興趣、年齡意志等因素進行有效分析;其次,教師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將生存與發展教育融入教學材料中,如在學習“大禹治水”這一故事的時候,教師要突出講述在惡劣的環境下,大禹為了部族的生存,帶領人們與洪水抗爭,開挖水渠,成功治理水患;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水平科學選擇教學手段,通過教學滲透給學生發展意識和生存意識,通過歷史圖教學、歷史劇編演、歷史調查、歷史訪談、問題探究以及資料研習等策略開展課堂教學。
2.教學實施環節
教學實施環節是貫徹生存與發展教育的關鍵環節,但是由于教學實施環節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例如,教學環境變化、教學思路調整、應急事件處理以及學生狀態變化等,這些因素可能導致教學實施不能按照教學設計而進行,對課堂教學效果帶來一定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靈活選擇教學策略,通過鮮活而具體的課堂教學,實現歷史教學與生存發展教育的充分融合。如在學習“生命起源”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實際,與學生共同討論生命是什么,人在社會中應該如何生存,實現自身發展。通過討論,學生或許無法完全理解生命的意義,教師還要利用教學設備、環境以及教具為學生創設情境,進而開展生存與發展教育,帶給學生深刻的印象,實現預定的教學效果。
3.教學評價環節
在教學評價過程中要以生存與發展教育為評價導向,在通過成長檔案袋法、學生自評法、活動法、觀察法以及考試法等方式進行評價的同時,教師還要注重評價的效果和評價可能給學生帶來的影響。在重視學生發展、知識掌握以及思維鍛煉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發展與生存的能力,將生存與發展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評價中。
4.教學反思環節
在教學結束后,教師要及時進行教學總結和反思,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是否以生存與發展為教學導向,是否落實教學目標,是否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生存意識和發展意識,生存能力有沒有得到提高。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豐富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總之,在新時期下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中學歷史教學迎來了發展新機遇,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生存與發展教育為教學導向,從學校環境、自身情況以及學生實際為出發點,積極參與到歷史教學創新中,進而發揮歷史作槿宋難Э頻幕極作用。
一、明確治班理念、目標與底線
1.理念:教會學生追求高境界做人、高品位生存,并付諸行動。這是所有市級重點高中教師共同的使命。為國家儲備科技生力軍,為社會延續與發展提供必備人才,我們責無旁貸。
2.目標:所有學生100%達二類線;力爭完成20%一類線目標;讓每一名學困生堅持不懈,考上理想職校。
3.底線:安全零事故;大型考試,班級得分不連續年級靠后;高考一類線有人;學校量化管理每月不連續低于95分;學校重大事件零失誤;給師生留下良好印象。
二、學生違紀使用關鍵詞:高壓、堵、疏
1.對“小事”高壓。班主任的主要職責是什么?能使班級全體師生正常、有序、高效地投入到教學中去。不要認為處理差生,培養優生是重中之重。課堂內外學生說小話、教室吃東西、寢室違紀、值日生不認真值日,衛生一團糟、課代表收繳作業不及時等遠比學生個人上網、打架等更為惡劣。前者影響整個團隊,擾亂正常教學秩序。后者只是個人行為。如果教室里連安靜、衛生等都不能保證,何談求學、升學。針對小事,鐵腕政策、高壓為主。
2.個人違紀堵、疏相結合。學生有幾種主要違紀現象:玩手機、看小說、抽煙、男女同學不正常交往。如果剛性懲罰對處于叛逆期的中學生不一定能治本。他們需要的是自我反省與矯正,排除極個別學生,重大違紀堅決執行學校違規處理辦法。對玩手機、看小說的大禹治水疏導為主,讓其主動認識到學習更重要。抽煙、不正常交往的停課,反思后寫出承諾書。
三、自己所任學科確保“中庸”
班主任的德育主陣地,從時間來看不僅是在讀報、團隊活動和晚自習時間偶爾講話,還要通過自己任教學科的課堂教學滲透來詮釋自己的各種管理理念。很難想象自己所帶學科落后而學生會相信你引導的學法;作業經常遲遲未改,學生會相信你言必行,行必果;課堂效率低下學生會相信你引領風潮,追求卓越;板書雜亂無序,學生會相信你規范書寫的言論;擠占別的學科時間,學生會相信你合理安排時間的高談。因此我堅決做到了以下幾點:(1)平和心態,換位思考。從心里尊重各個層次學生,想想自己讀書時的層次,在學生作業、考試不理想時就會少一些抱怨,多一份思考;少一點批評,多一點反省。(2)備課中多備學生。學生會的讓學生講;學生不會的,可能不會的,重點講,深講。(3)講解時反映自己的“原生態”。對學生而言最難的是審題不清、不準,敢于講出自己思考該題的全貌。
四、班級管理“成人化”
1.寢室長負責制。半學期一次學生測評,結合量化管理成績,能者上。新寢室長負責挑選成員,無人選的學生,老師和家長教育后簽訂承諾書,經寢室長同意方可入住,否則家長陪讀。
2.班干部一月至少開一次民主生活會。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深層次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若有違紀情況,當月解決,不留尾巴。
3.座位調整“自選”為主。
4.值周組輪換班級值日。
5.正確看待體育課與班團隊活動的作用。
五、調動班級所有任科教師的積極性
“一個好漢三個幫”,片面強調班主任的地位而忽略所有任科教師的共同打造是不合實際的,因為一天的絕大部分時間是掌握在非班主任教師手中,再好的班級構想如心態、理想、學法、習慣、人文建設……若沒有任課教師的積極參與都是紙上談兵。要正確認識學生反映出教師的課堂問題,強調學生的問題是核心,要能站在一定高度認識到這些問題是教師個人成長歷程中的必修課,多一份幫助,少一份責怪,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同時每次大型考后質量分析會開到實處,力爭化解這些問題。
六、學會欣賞鼓勵自己的學生
汽車需要加油,人的心靈更需要加油,孩子最需要的是精神財富,而不是物質財富。班主任只有發自內心地愛學生,尊重學生,欣賞學生,才能成為一個精神財富的給予者。只有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才能成為學生真正的朋友和導師。學生才愿意為你創造奇跡。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尋找值得贊揚的地方,哪怕在我們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時也要堅信這一點。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上帝送給我們的禮物。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各有高招,每個班主任都在兢兢業業中尋找各自的支點,“求”為可知也。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809(2010)12-0079-01
人文精神就是指一種注重人的發展與完善,強調人的價值和需要。關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義,并且在現實生活中努力實踐這種價值、需要和意義的精神。
在當今,有這樣一種反差極大的社會現象:在播放《雍正王朝》、《康熙帝國》等歷史劇的電視屏幕前,人氣火爆;在銷售《》、《左宗棠》等歷史書籍的柜臺前,人頭攢動;而在中學歷史課堂上,卻是一片死氣沉沉的景象。許多調查證明,歷史課是最不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這不能不引起歷史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現實和歷史都告訴我們,人文精神必須重新回歸,讓歷史教學彰顯人文精神。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學歷史教育,更是承載著人文精神涵育的重要責任。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呢?我認為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課堂教學應加強情感投入
歷史教師首先必須對歷史教學有情感,在實際教學中注入情感,從而使歷史課堂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古往今來,眾多的歷史人物和無數的歷史事件,或讓我們扼腕長嘆,或讓我們深深思考……歷史本身的無盡滄桑,給我們留下了可供發揮的廣闊的情感空間和絕好的素材,當王昭君一曲琵琶飄然出塞,我們怎能不為她的命運不公而嘆息,怎能不因她為民族友好而自我奉獻的精神所感動?當戰亂四起,烽火連天,“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我們怎能不為生靈涂炭、山河破碎而憂思?當我們講到近代中國百年的屈辱史,怎能不痛恨列強的侵略、清政府的無能?怎能不為民族的悲劇而思考?……以言感人、以情感人,把強烈的情感色彩有機地注入歷史課堂教學,不僅能給學生以極大的感染力,而且還會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學生必然在這種情感碰撞中,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我們所傳導的知識和理念。如果歷史教學仍片面強調學科知識,而不將觸角伸向人類靈魂的最深處,以人文關懷來觸動學生的心靈,那么,它將永遠沒有出路。
2、深挖教材的人文內涵
歷史學科本身所具有為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濃厚的人文內涵,如能得到較好的挖掘,真正地讓學生感悟,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將大有裨益。
華夏古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無不閃爍著人文精神的光彩。其優良的傳統道德修養、品格情操,不勝枚舉。有精忠報國、捐軀濟危的愛國情懷;有富貴不、威武不屈的氣節操守;有自強不息、精進不止的積極人生;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有溫良恭儉、推己及人的人間關愛;有坤德載物、謙下若水的的博襟;有民貴君輕、政在養民的民本思想……
人文精神具有“關注現實,感時憂國”的特點,而培養學生從認識歷史提高到觀察現實和預測未來的能力,既對今天的時代有正確的認識,又對歷史的前途有樂觀的信念,正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真正意義上的嘗試。
3、尋求歷史與現實的契合點
“鑒前世之興衰,考古今之得失”,尋求歷史與現實結合,在歷史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同時也是歷史服務現實,啟迪未來重要作用的體現。
以“大禹治水”為例,學生可以總結我國與水有關的一系列知識: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治水英雄及其品格;水與四大文明古國;水與農業,水利與王朝興衰;水與生態平衡;水與中國文化及中國人的性格;認識、利用自然規律等,總結前人用水、治水經驗、教訓、智慧,從而針對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和三江流域發生的特大洪水,以史為鑒,獻計獻策,提出治理方法,反思人類對生態平衡破壞的錯誤。
4、重視歷史人物的剖析,提升學生的人格境界
黑格爾曾經說過:“賢良方正的實例足以提高人類的心靈,又可以做道德的教材,以灌輸善良的品質。”革命志士譚嗣同面對生與死的抉擇,他心中所想的是“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流血而犧牲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這種甘愿為革命流血犧牲的豪邁氣概,使我們的感情真正得到了升華,真正體驗到革命先烈為改造中國而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之可貴。因此,教師必須關心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感受歷史學科所具有的人文內涵,完善人格素質。
5、重視美育熏陶,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歷史蘊含著豐富的美的因素,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殿堂。古今中外各個歷史時期的藝術珍品、名勝古跡;杰出人物燦爛的人生、閃光的思想;各個時代的科技成就、發明創造;文學寶庫中的瑰麗詩詞、不朽篇章……這些,無不是對學生進行品行美、心靈美、自然美、藝術美教育的最好的素材。讀此素材,可陶冶情操,凈化靈魂,進而引導學生對美的追求。
6、以學生為主體,營造民主的教學環境和氛圍,激發學生獨創性思維
較大的地震在來臨之前,都會發生征兆。在這種征兆出現的地方,說明原來不是震中的地帶,但一旦發生地震,該處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樣,在某個地方如果發現類似地震的征兆,有關當局就應該迅速采取措施。如果在短時間內不能作出明確的判斷,那就向直屬機關報告,要求采取緊急應對措施。或者一方面發出預警信號,一方面采取預防措施。也許有些人認為,這樣做會引起恐慌,使人們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最終證明不是地震,那就會給人們造成一種反方面的損失。從這種想法來看,是害怕承擔責任,還是存在某種僥幸的心理——或者認為地震一般不易發生?俗話說:一萬不怕就怕萬一。如果真的發生了地震,導致過多人員傷亡和發生嚴重的經濟損失,那最大的責任又是誰?地震是我們人類無法避免和抵抗的,從這種作為我們人類共同的敵人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去承擔。
如果要提高全民的抗震意識,就應該在教學內容里得到相關領導的高度重視。我們可以從地球每次地震發生的征兆中尋找共同規律。
地震實質是地殼運動中巖層錯位裂變所造成的一種情緒發泄,是地球內部構造和變化的一種本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