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22 15:35:3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會計核算一貫性原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8月21日
一、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含義及與其他信息質量要求之間的關系
(一)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含義。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要求企業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而不應當僅僅以法律形式為依據。它體現了對經濟實質的重視,保證了會計核算信息與客觀經濟事實相符。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于強調對經濟實質的反應。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不僅僅要求企業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而且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在實際的工作中,外在的法律形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其實質和經濟現實。如果企業的會計核算僅僅按照交易或事項的法律形式來進行,而其法律形式或人為形式卻又沒有反映其經濟實質和經濟現實,那么其最終結果不僅不會有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反而會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產生誤導的作用。
(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與可靠性的關系。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修正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是對衡量會計信息質量的一般原則和確認計量的一般原則的補充,起到修正會計信息的作用。實質重于形式是對會計信息可靠性的修正,旨在準確反映業務的經濟實質,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我國要真正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參與國際貿易競爭,就必須要按照國際慣例向國際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真實、公允、可比的會計信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沒有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企業就不可能正確地進行管理、決策,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也就得不到合理的保護,金融證券市場缺乏透明度,市場風險自然也就得不到有效的防范和化解。
(三)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與一貫性原則的關系。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是對一貫性原則的補充。一貫性原則要求企業采用的會計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但是,如果某種會計政策更能反映企業的經濟實質,能更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時,可以恰當地變更。這正是有意無意地對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體現。比如企業原先對固定資產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也許用加速折舊法更能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我們就不必拘泥于一貫性原則的形式,而應看其經濟實質,采用加速折舊法。
(四)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與謹慎性原則的關系。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和謹慎性原則相輔相成。對資產計提各種減值準備,一方面是謹慎性原則的體現,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由于資產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發生減值,在年度終了時,其實際價值與賬面價值發生背離,原賬面價值已不能反映企業資產的真實狀況,根據發生時所作的記錄也只能作為形式上的參考。因此,對于企業的一些資產應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計提減值準備,對原有的賬面記錄作調整,能真實、恰當地反映資產的經濟實質。
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運用
(一)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核算。固定資產的租賃業務可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兩種方式。其中融資租賃是指在實質上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租賃,其資產所有權最終可能被轉移,也有可能不轉移。從法律形式上來說,在租賃期間內,承租一方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但是,由于這種形式的租賃在租賃合同中所規定的租賃期限一般是很長的(一般超過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的75%),大多數都接近于資產的有效使用年限,又或者是到租賃期滿之后,承租方獲得購買資產的優先權等等。從經濟實質上看,承租方相當于利用貨款購置了固定資產,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承租方在租賃期間應將租賃物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同時在進行會計處理時,確認為企業的一項長期負債項目。能夠將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確認為企業自有資產核算,其原因是源于“資產”的定義,也是應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結果。即根據租賃協議,租賃期間該設備的所有權歸屬租賃公司(形式上),但企業(承租方)實質上取得了對該設備的控制權,并承擔由該設備引起的風險(可能因技術進步而引起貶值等)。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企業應予確認為企業固定資產。
(二)收入的確認。如果要將一項經濟業務流入確認為收入,除了滿足收入的定義之外,還需要同時滿足:(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3)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4)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從這些條件分析,在商品交易中,強調企業在確認收入時應從實質上判斷商品所有權的主要風險與報酬的轉移,而不再是形式上的商品是否已經發出;強調企業實質上的經濟利益是否能夠流入企業,不再注重形式上是否已經取得收取價款的權利。比如,企業在處理售后租回業務時,如果出售和租回的價格是公允的,那么在出售時并未確認收入;受托代銷商品只有在收到受托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時才能確認收入而并不是在發出商品時就確認收入
(三)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企業的各項資產,如果不再滿足資產的確認條件,即應該將其從資產中轉出。如果資產的價值高于可收回金額或可變現凈值,說明資產發生了減值,即資產不再值資產的賬面價值,因此應將資產減損的價值計入資產減值損失,以將資產賬面價值降至可收回金額或可變現凈值。這中間減值準備的計提是對“失效資產價值”的一種提前剔除,體現了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三、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一)不能過分強調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實質重于形式”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我國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與證券市場對會計信息質量的進一步要求之間形成的巨大反差,是該原則出臺的背景。它運用得好,有利于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但如果被過分強調,反而又會影響會計信息的可核實性,甚至為會計人員進行會計處理時主觀臆斷提供借口,不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是財務報表提供的信息的四項主要的質量特征,可靠性又包括如實反映、實質重于形式、謹慎、中立性和完整性等次級質量特征。可見實質重于形式在會計概念體系中處于較次要的地位,而不應被過分強調。
(二)會計人員應關注會計風險。會計準則給了會計人員一定的獨立性和專業判斷空間,勢必對會計人員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當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與其外在形式不相一致時,會計人員要如實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判斷能力。而個人的專業判斷能力總有高低之分,因此存在即使會計人員運用專業判斷仍有不能如實反映企業的實際經濟活動、真實反映會計信息的可能性,這就是會計風險。會計風險概念的提出,反過來對會計人員的素質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運用的完善建議
(一)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建設。根據經濟人假設,任何人都偏向于將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作為會計人員在處理會計交易和事項時,會計處理也必然偏向有利的一方。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時,正確利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存在實質。在會計監管者與被監管者之間的博弈中,監管者不能期望“實質重于形式”這一依賴于會計報告主體職業判斷水平的會計原則能夠在會計核算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實施。這一條原則的使用也會成為有關部門操縱利潤的好方法。為了避免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濫用和誤用,就需要會計人員有較好的職業道德。因此,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確保該原則適度運用的關鍵所在。會計人員作為會計實踐活動的主題,有著較強的主觀能動性,在一定范圍內可以左右會計處理。由于會計準則并不能窮盡所有發生的情況,對于特殊的交易,會計人員必須以扎實的基礎和對客觀事實的判斷,較強的職業意識,良好的職業意識為基礎才能做出恰當的職業判斷,才能力求公允,避免主觀隨意性。
(二)提高會計人員職業判斷水平。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并不是個人的主觀臆斷,而是建立在熟悉和理解各項會計法規和制度的基礎上對其精神的延伸和補充,其中也含有一定的創造性。作為個人的判斷能力,勢必會有差異,如果脫離會計相關標準的精神,過分強調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反而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在職業判斷中,必須以一貫性、可比性為基礎,不能使職業判斷超過保證信息一貫性和可比性的范疇。
(三)建立會計信息檢查制度。對于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運用,會計信息質量監管過程中應該在現有的會計信息質量事后檢查制度(如財政部、證監會、國家審計機關等政府監管部門的會計信息質量抽查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以事前控制與事中控制相結合為導向的磋商制度、請示制度。這樣,才能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反映經濟實質為目的,減少風險。
主要參考文獻:
[1]邱嵐琨.關于實質重于形式的運用.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3.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2)13-0080-02
會計的基本前提是財務會計基本假設或會計假設,它是組織財務會計工作必要的前提條件,若離開這些條件,就不能有效地開展會計工作。也無法構建財務會計的理論體系。財務會計的基本前提是從具體的會計實踐中抽象出來的,是為了確保會計核算資料的實用性、合理性和可靠性。一般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期間與貨幣計量等內容。企業為實現會計目的,確保會計信息質量,要明確會計的一般原則。即會計核算的基本規則和要求,這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企業會計核算人員,必須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則要以會計核算工作支持企業的運行和發展。
1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1)會計主體。開展會計工作必須明確會計主體,明確會計人員的立足點,解決為誰記賬、算賬、報賬等問題。會計主體獨立于其本身的所有者以外,會計反映的一個特定會計主體的經濟業務,而不是企業所有者的財務活動。明確會計主體要求會計人員認識到,他們從事的會計工作是特定主體的會計工作,而不是其他會計主體或企業所有者的會計工作。
會計主體的規模沒有統一的標準,它可能是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獨立的法律個體;也可以是不進行獨立核算的內部單位,從財務會計的角度看,會計主體是一個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特別是需要單獨反映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編制獨立的財務會計報告的實體。
(2)持續經營。持續經營是會計主體的企業,它的經營活動要按既定目標持續進行下去,在企業正常的經營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承擔的債務也要如期償還。財務會計的一系列方法是以會計主體持續經營為條件的。只有在持續經營的條件下,企業的資產才能按歷史成本計價,固定資產才能按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若企業不具備持續經營的條件,如已經或即將停業,進行清算,則需要處理全部資產,清理全部債權債務。會計處理要采用清算基礎。
(3)會計期間。持續經營的企業不能等到結束其經營活動時才進行結算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為定期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向相關各方提供信息,就要劃分會計期間,把持續不斷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較短的經營期間。會計期間一般為一年,即會計年度。
把會計年度的起止點定在企業經營活動的淡季一般比較適宜,由于在企業營業活動的淡季,各項會計要素的變化較小,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尤其是對計算確定本會計年度的盈虧比較有利。還因淡季的經濟業務較少,會計人員能有較為充足的時間辦理年度結算業務,有利于及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但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目前各個行業的企業的所謂淡季并不明顯,這樣的劃分也存在著弊端。
因此,我國《企業會計準則》 規定,以日歷年度作為企業的會計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一會計年度。企業為及時提供會計信息,滿足各方對會計信息的需求,也可把會計年度劃分為更短的期間,如季度和月份。
(4)貨幣計量。企業會計提供信息要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企業的經營活動各不一樣、非常復雜。企業會計要綜合反映各種經營活動,這就要求統一計量尺度。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貨幣最適合充當這種統一的計量尺度。以貨幣為計量尺度,為會計計量提供了方便,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為簡化會計計量,方便會計信息利用,在幣值變動較小的條件下,通常不考慮幣值變動。但是,因普遍性的較高的通貨膨脹給企業發展帶來較大影響,對會計核算怎樣反映通貨膨脹的影響,因此出現了通貨膨脹會計。這是按物價指數或現時成本數據,把傳統歷史成本會計進行調整,考慮消除物價上漲因素對財務報表的影響,或改變某些傳統會計原則,真實科學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一種會計方法。
進行會計核算,還要確定記賬本位幣,在企業的經營業務涉及多種貨幣的環境下,需確定某一種貨幣為記賬本位幣;涉及非記賬本位幣的業務,需要采用某種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登記入賬。按照我國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的規定,境內企業要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2 會計核算的幾項原則
(1)會計核算要客觀實在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企業的會計記錄和財務會計報告要真實、可靠,不可失真,能客觀反映企業經濟活動。會計核算要以企業實際產生的經營業務為依據,反映實際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真實性和可靠性是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
(2)會計核算要互相可比的原則。為比較不同的投資機會,信息使用者必然要比較不同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以評估各個企業不同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狀況。所以,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要遵循互相可比的原則,對同種經營業務,要采用同一會計程序和方法。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要盡可能減少企業選擇會計政策的余地;同時,企業應嚴格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選擇會計政策。
(3)核算要堅持一貫性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會計核算方法要遵循同一律,前后保持一致,不能隨意變更。企業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不僅要通過閱讀某一會計期間的財務會計報告,把握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還要比較企業不同會計期間的財務會計報告,明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化狀況和趨勢。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一定遵循一貫性原則。
企業所采用的會計程序和方法如果已經不符合客觀性與相關性原則要求時,企業就不能繼續采用,出臺新的會計政策。
(4)相關性原則。這一原則是會計信息要滿足信息使用者的經濟決策相關性要求,是人們能利用會計信息要滿足國家宏觀經濟控制的要求,相關各方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要求,企業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要求。對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要求,隨著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家對企業的管理,主要是利用經濟杠桿進行宏觀調控。與之相適應,國家對企業會計信息的需要也出現了變化,隨著企業籌資渠道的多元化,企業之間的經濟聯系也在增強,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已不僅僅是國家,而擴大到其他投資者、各種債權人等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群體。隨著企業自的擴大,會計信息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因此,現在強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要求企業會計信息在符合國家宏觀調控要求的同時,還應滿足其他方面的需求。
(5)及時性原則。此原則主要是及時記錄與及時報告:及時記錄要求對企業的經濟業務及時地進行會計處理,本期的經濟業務要在本期內處理;及時報告是將會計資料及時傳送出去,把財務會計報告及時報出,財務會計報告要在會計期間結束后規定的日期內呈報給應報單位或個人。及時記錄與及時報告緊密聯系。及時記錄是及時報告的前提;而及時報告是會計信息時效性的重要保證。所以,企業會計要把及時記錄與及時報告有機統一起來。
(6)權責發生制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對會計主體在一定期間內發生的各項業務,凡符合收入確認標準的本期收入,不論款項有沒有收到,都要作為本期收入處理;不符合收入確認標準的款項,就是在本期收到,也不能作為本期收入處理。權責發生制所反映的經營成果與現金的收付不一致,它主要應用在需要計算盈虧的會計主體中。采用權責發生制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也有局限性,若按照權責發生制反映,有時企業雖然有較高的銷售利潤率,但現金流動性差,也可能遇到資金周轉困難。在企業工作中,可能不嚴格采用權責發生制或者收付實現制,一般企業是以權責發生制為主,輔之以收付實現制。
(7)配比原則。這一原則要求企業的營業收入與營業費用要按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正確配比,以便正確計算各個會計期間的盈虧。按營業收入與營業費用之間的不同聯系方式。一是按營業收入與營業費用之間的因果聯系進行直接配比。企業的某些營業收入項目與營業費用項目之間在經濟上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這些營業收入是因一定的營業費用耗費而出現的,這些營業費用是為取得這些營業收入而發生的,凡是這種存在因果關系的營業收入與營業費用就要直接配比。二是按營業收入與營業費用項目之間存在的時間上的一致關系。某些營業費用項目雖然不存在與營業收入項目之間的因果關系,但要與發生在同一期間的營業收入相配比。
(8)謹慎性原則。即穩健性原則,它是在存在不確定因素的條件下進行預計時,采取不造成高估資產或收入的做法,防范損害企業的財務實力,避免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持盲目樂觀的態度。這一原則的基本內容是:不預計收入,但預計可能出現的損失;對企業期末資產的估價寧可估低,也不能估高。
(9)重要性原則。這一原則是在保證全面完整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條件下,按一項會計核算內容是否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產生重大影響,決定對其進行核算的精確程度,及是不是在會計報表上單獨反映:凡是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有較大影響的業務和項目,要作為會計核算和報告的重點;對不重要的經濟業務可以采用簡化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可不在會計報表上詳列。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原則,在較大程度上是對會計信息的效用與加工會計信息的成本的考慮。若將企業復雜的經濟活動,都詳細記錄與報告,不但能提高會計信息的加工成本,還可能使使用者無法有針對性地選擇會計信息,反而對正確的經濟決策不利。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 需求彈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同時第十一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民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其中央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具體登記發證機關由國務院確定。確認林地、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認水面、灘涂的養殖使用權,分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有關規定辦理。依據法律規定人們只能取得土地的使用權。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并按本制度規定的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筆者試從無形資產的特征、性質淺論土地使用權的歸屬界限。
無形資產人們普遍認為具有以下的特征:一是無實體性、二是獨占性、三是有償取得、四是價值的不確定性及效益的長期性。這四個特征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因為無實體是相對于有形資產而言的,如果把無實體都劃分為無形資產,那么在資產內不具備實物形態的就多了,如涉及債權內的就有: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待攤費用等,因此無實物形態并不是區分有形與無形之分的主要特征,更況“土地使用權”其依附的是實實在在的實物-----占有使用土地的面積,它的無實體實際是有確定的相對實體,只不過這個實體是國家用法律的規定明確取得的只是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而已;二、三兩點是所有資產類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資金產的定義中“是企業擁有和控制的”但對同一有形的資產其獨占性遠比無形資產的獨占性明顯,如某企業擁有一臺機器設備,就該機器而言,它的的確確是整個市場的唯一,因為它不能衍生。而無形資產卻不同,它的獨占性受法律的約束和地域的限制。如同一項專利技術可以在不同區域內同時存在,但土地的使用權卻只能在一個區域存在,它的使用權限受限于其本身確實存在的實物-----土地;第四個特征堪稱是無形資產的精髓,其“價值的不確定性,效益的長期性、不確定性”是所有有形資產無法具備的,具體地表現在當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產品的更新換代、技術的替代達到了驚人的速度,使得除了在法律中人為規定的某些權利的有效期間壽命之外,其實所有的無形資產的經濟壽命都難一準確的預計。有些無形資產可能存在在法律規定年限以外還能繼續發揮經濟效益,而有些無形資產可能在法定年限內不復存在的現象。由于使用期限的不確定性決定了未來價值的無法確定,從而使得無形資產價值帶上“朦朧”的色彩,因而也帶來了無形資產管理上的預測、決策及會計核算上的計價、攤銷諸多不便。而企業的實物資產計量是確定的,可以估算其未來期間可能帶給企業的經濟效益。如工廠生產一批產品銷售后能得到多少經營利潤,商家一批經營交易能賺多少錢。“土地使用權”并不能象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那樣可以憑借其自身的優勢搶占市場以獲取超額利益,而只是其保證生產或經營的先決條件,就旬生產和經營需要資金一樣。土地取得的價值是根據地塊面積的大小、地段位置的優劣來確定的,價值是確指的,其使用年限是根據土地的取得方式 ,國家法律有明確的規定,它與支付地租的形式類似。會計完全可以準確的計量、核算和攤銷。
從土地資源和智力資源性質來看:土地屬于稀缺性資源它的稀缺性還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這是它與其他無形和有形資產的一個最大區別。人類居住的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但沒有特殊的狀況也不會減少(人為、地震、地球運行的變遷等因素除外),它屬于自然資源,與空氣一樣對人類是有益的,而且是永久性資源,原始的取得無需付出任何勞動,其開發的過程也只是簡單的體力勞動和機械運作。而商標權、專利技術、著作權、非專利技術是腦力勞動的產物,設計、研制開發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取得的過程遠比制造有形資產更艱苦、更復雜,花費的勞動時間更長,是人類智力勞動的結晶。
從交易的方式看:一是土地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其交易是國家憑借掌握土地的壟斷權進行的,它雖然有拍賣、招投標、掛牌等多種交易方式,但都在基本地價基礎上進行的,機時基本地價是政府制定的,發球政府定價范圍,政府定價的出發點本應考慮供給與需求,但因為土地資源的稀缺,是無可替代的“吉芬商品”,其市場的價格不是、“看不見的手”進行調節的,而完全是人為操縱下的價格,因此其交易在某些特定因素下還有暗箱操作。從價格需求彈性看,土地需求彈性介于缺乏彈性和完全無彈性之間,需求者沒有選擇,其彈性逼向于完全無彈性趨勢。從供給彈性看它同樣屬于供給缺乏彈性和完全無彈性之間,其走勢與需求彈性雷同,因此就形成了壟斷下的單一價格。而智力資源則不同,它的價格取決于需求者對某項智力成果的擁有權、相信度,基本是在市場調節下達成的,它的需求與供給彈性遠遠大于土地的使用權;二是二者的交易市場不同,土地使用權是在“房地產市場”上交易,而智力資源是在“技術市場”或民間交易;三是交易的次數和范圍不同,“土地使用權”在房地產市場上是一宗土地只能就地轉讓一次,是不動產交易,只不過是權利易主而已,不會產生增量的增加。而智力資源可以在同一市場或不同市場,在法律準許的情況下,可以向同一地區或不同地區進行轉讓,隨著轉讓次數的增多,社會的擁有量也隨之增加;四是交易的稅種不同等等。
從“土地使用權”與智力資源的權益歸屬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土地所有權分為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我國城鎮土地發球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不管土地性質如何,從表面看企業取得的只是依附土地而存在的使用權,它是無形的,但現實會計核算中這種“無形”的現狀比比皆是,如國有企業法人治理下的資產,資產的所有權屬于國家,而企業擁有的只是該資產的使用權,與土地的使用權如出一轍;再如企業的融資租賃,企業對融入的固定資產也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而智力資源則不同,企業一旦擁有或獲得某項智力資源,在擁有獲得使用的同時也相應的取得了所有權。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應按實際支付的價款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并按制度的規定進行攤銷,待該項土地開發時再將其賬面價值轉入相關在建工程(房地產開發企業將需開發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轉入開發成本),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無形資產”科目。
筆者認為這項賬務處理背離了會計核算的一貫性、可比性、明晰性原則。
一貫性原則是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前后各項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如有必要變更,應當將變更的內容和理由、變更的累積影響數以及累積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的理由等,在會計報表的附注中予以說明。一貫性是從縱向角度出發,要求企業的會計政策前后各期保持一致,其目的一是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只有保持一貫、連續的會計政策,前后各期的會計信息才能可比;二是為了防止企業隨意改變會計核算方法,人為掩飾經營行為,但一貫性原則并不排除企業會計政策變更的可能性,當國家出臺新的法規規定或企業因經營環境的變化使得現行的會計政策不再能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時,可以改變會計政策。
可比性原則的要求,企業會計核算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指標應當口徑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是從橫向角度要求企業嚴格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選擇會計政策,以使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時點所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具有可比性。
明晰性又稱為理解性,指會計信息應簡明、易懂,能讓具有一定專業知識或受過一定教育水平的報表使用者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根據這一要求,會計記錄應當準確、清晰;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應做到摘要完整,賬戶對應關系清楚;編制會計報表時,應做到勾稽關系清楚、項目完整、數字準確。
現行的土地使用權的賬務處理是人為將簡單會計實務處理復雜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并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地的集體或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準機關批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法使用權;該項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無論是從會計制度規定的核算或是法律的相關規定,將土地使用權作為無形資產核算是“短命”的。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個企業擁有無形資產的多寡代表著該企業技術開發、應用、成果的推廣、市場拓展和競爭能力,從嚴格意義上說,土地使用權并不具備這一特殊功能。另外,土地使用權和智力資源在取得、維護、管理方式 、價格轉移、擴散、滲透等功能諸多方面各自都具備不同的形式。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土地使用權”不能列入無形資產。為適應科學技術和市場經濟發展趨勢,使會計核算適應市場經濟管理的需要,使經濟資源的發育拓展正常進行,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源優化配置,真正監測無形資產的運行、考核無形資產運行成果,使資源各得其位、各有其位,使會計核算具有一貫性、可比性及明晰性,應當將土地使用權從現行的無形資產中剝離出來,將其設置于“固定資產”類下的土地類,讓其在會計核算中占有名副其實的一席。
參考書目:
[1]企業會計準則.
[2]企業會計制度.
[3]高鴻業主編.西方經濟學.中國經濟出版社.
[4]于長春.無形資產會計.立信會計出版社.
穩健原則的《制度》實施以來,逐漸暴露出其局限性,并可能形成新的“利潤調劑”手段,這既有客觀上各項政策配套原因,也有執行《制度》上主觀方面原因。
一、穩健原則在實際運用中的局限性
1.穩健原則由于其在實務操作中存在著主觀隨意性,因而會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與其他會計原則發生沖突。
(1)與客觀性原則的沖突。客觀性原則要求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和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而穩健原則要求在會計實務中確認可能發生但尚未發生的損失與費用,這明顯與客觀性原則相矛盾。同時,成本與市價孰低法中的市價確定、未來預計現金流量現值的計算、或有損失的確定等都帶有很大程度上的不確定性,包含著一定的難以辨認的主觀因素,直接威脅著會計信息的真實反映。此外,穩健原則在維護出資者和企業利益方面的傾向性十分明顯,它以種種方式促使企業采取“審慎”的行動達到既定目標,最終可能失去“不偏不倚”的立場。
(2)與歷史成本原則的沖突。歷史成本原則要求各項財產在取得時應當按照實際成本計量。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另有規定外,企業一律不得調整其帳面價值。但在穩健原則下,存貨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固定資產按帳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量,短期投資收到的現金股利或利息沖減其帳面價值,這樣可能會造成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累計折舊的計算、短期投資成本的結轉等背離歷史成本原則。
(3)與權責發生制原則的沖突。權責發生制原則要求凡屬當期已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應當作本期的收入或費用,它強調的是確認收入、費用發生的時間及其歸屬。而穩健原則將現在尚未發生的、未來可能發生的損失、費用提前計人損益,這顯然違反了“不是本期發生的費用均不得計入本期”的權責發生制原則。
(4)與配比原則的沖突。配比原則要求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其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同一會計期間內的各項收入和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而穩健原則要求盡可能在當期確認可能的損失、費用,滯后確認或不確認可能的收益,這種核算方式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當期利潤的正確計算。
(5)與可比性、一貫性原則的沖突。可比性、一貫性原則要求,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指標應當口徑一致、相互可比,會計核算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穩健原則允許企業根據自身具體情況的變化改變會計核算的口徑和方法,因而會與可比性原則和一貫性原則發生沖突。如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對存貨進行計價時,不同企業的存貨、同一企業不同品種的存貨,有的用成本計價,有的用市價計價;同一品類不同時期的存貨,隨著市價波動,其計價基礎不斷改變;當本期成本高于市價時,按市價計價,下一期市價高于成本時,又按成本計價。又如根據穩健原則,不同企業可以選擇不同的折舊方法、壞帳準備金的計提方法。所有這些都破壞了會計的可比性、一貫性原則,使企業本身前后各期之間以及不同企業之間缺乏統一的核算標準,失去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2.穩健原則在我國實際運用的不均衡性
《制度》明確規定境外上市公司、境內發行外資股和香港上市的上市公司必須按上述方法計提四項準備金。其他上市公司則只是參照執行,而對于占國民經濟主導地位的非上市國有企業,則更未明確,因而穩健原則在我國的運用范圍上就存在極大的不均衡性,這對于同為發行A股的公司和在同一市場競爭環境中的企業來說存在著苦樂不均;他們體現出來的業績更存在著不可比性,因而同樣經營效益的企業由于有著A、B股的區別,則有B股的企業不具備配股條件,而無B股只有A股的企業則具備配股條件;同時,它們的市場形象、股票價格及信用等級也大不一樣,這不能不說是穩健原則在我國運用的一大局限。
3.市場價格機制對穩健原則運用的制約
目前除對上市公司股權投資及上市債券投資以及少數商品在市場上和有關部門頒布的價格信息外,絕大多數商品及股權難以確定其公允價格,即難以確定資產的可變現價值,包括應收賬款的回收率及可能性均是會計人員(包括注冊會計師)難以把握的,這往往靠他們的職業判斷力。鑒于目前市場價格機制及價格信息披露狀況和我國廣大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均難以使穩健原則得到適當落實。
4.配股條件對穩健原則運用的局限
現行制度規定,上市公司配股必須三年平均凈資產回報率達到10%,年凈資產回報率最低不得低于6%,而上市公司發展所需資金的籌資主要渠道便是配股,因而保配股資格便成為許多上市公司(尤其是一些處于配股資格邊緣公司)的主要目標之一,而四項準備提取又主要由公司自己決定,故使穩健原則的運用大打折扣,如存貨跌價準備的提取是以可變現價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為依據,而可變現價又主要是以最近的銷售價為依據,企業如想不提存貨跌價準備,則可以較高價格出售少量此類存貨(當然,也許此交易為直接關聯交易或間接關聯交易),從而使利潤得以保證在配股條件以上,反之亦然,同樣其他準備金的提取也存在類似情況,而這些都是會計人員(包括注冊會計師)難以界定清楚,使穩健原則難以達到其目的,反而可能成為企業“調節”當期利潤的手段。
5.稅法對穩健原則運用的制約
現行稅法對稅前列支的費用規定有別于會計制度的規定,如四項準備金的提取,在計算所得稅應稅所得額時,超過3‰以上的壞賬準備金及提取的其他三項準備金均應調整應稅所得額,這就導致企業當期賬面利潤因四項準備金的提取而減少的同時,還需補交所得稅,并直接增大企業當期的現金流出,這不能不使穩健原則的運用受到局限。
二、規避穩健原則局限性而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
通過對穩健原則在實際運用中局限性的分析,如何揚長避短,改變其可能成為企業調節利潤的手段,做出以下改進措施。
1.縮小稅收政策與會計政策的差異
為解決企業實施穩健原則的后顧之憂,在國家財政承受能力范圍內,適當縮小稅收政策與會計政策的差異,如,各企業在會計制度范圍內選一四項準備金的提取方法及比例,報稅務部門備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后應允許在稅前列支。
2.完善市場信息報價系統
隨著我國市場體系的逐步建立,各種證券市場、生產資料市場、產權交易市場、期貨市場及房地產市場的逐步發達和完善,有關部委及各省應完善各種價格信息中心及信息報價系統,定期正常地向社會全國或全省的各類商品的交易價格,就象目前人民銀行公布匯率那樣,則使各企業對存貨、投資的計價具有合理統一的依據。
3.逐步擴大穩健原則運用范圍
通過穩健原則在上市公司的實施試點,應逐步擴大穩健原則的運用范圍,促使各不同類型的企業在同一市場中進行公平競爭,使投資者及債權人對企業的分析有較強的可比性,從而使會計信息成為其真正決策的有效信息。
4.適當增加財務報表附注
近年來,財務報表附注已成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且越來越受到廣大投資者和債權人的重視和關注,但非上市企業仍未足夠重視,而且財務報表附注不應只是報表數據的延伸,也不宜局限于財務數據,而應有不依附于財務報表而存在的信息
5.把預計損失放入主導
中圖分類號:C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施工項目成本核算意義
建筑施工項目成本核算指的是采用一定的成本載體對施工項目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歸集,從而形成滿足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需要的成本信息。成本核算是在成本計劃和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對各成本對象的實際耗費進行計算和比較的過程。經過成本核算得出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對企業獲得真實的工程成本信息,計算盈利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概念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管理,是指施工企業結合本行業的特點,已施工過程中直接耗費為原則,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項目從開工到竣工所發生的各項收、支進行全面系統的管理,以實現項目施工成本最優化目的的過程。它包括落實項目施工責任成本,制定成本計劃、分解成本指標,進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監督的過程。
3.成本核算管理
為了發揮施工項目成本管理職能,提高施工項目管理水平,施工項目成本核算就必須講求質量,才能提供對決策有用的成本信息。要提高成本核算質量,除了建立合理、可行的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系統外,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遵循成本核算的原則。概括起來一般有下列幾項內容:
3.1確認原則
是指對各項經濟業務中發生的成本,都必須按一定的標準和范圍加以認定和記錄。只要是為了經營目的所發生的或預期要發生的,并要求得以補償的一切支出,都應作為成本來加以確認。正確的成本確認往往與一定的成本核算對象、范圍和時期相聯系,并必須按一定的確認標準來進行。這種確認標準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主要側重定量,但也會隨著經濟條件和管理要求的發展而變化。在成本核算中,往往要進行再確認,甚至是多次確認。如確認是否屬于成本,是否屬于特定核算對象的成本 (如臨時設施先算搭建成本,使用后算攤銷費)以及是否屬于核算當期成本等。
3.2分期核算原則
施工生產是川流不息的,企業 (項目)為了取得一定時期的施工項目成本,就必須將施工生產活動劃分若干時期。并分期計算各期項目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應與會計核算的分期相一致,這樣便于財務成果的確定。《企業會計準則》第51條指出:"成本計算一般應當按月進行",這就明確了成本分期核算的基本原則。但要指出,成本的分期核算,與項目成本計算期不能混為一談。不論生產情況如何,成本核算工作,包括費用的歸集和分配等都必須按月進行。至于已完施工項目成本的結算,可以是定期的,按月結轉,也可以是不定期的,等到工程竣工后一次結轉。
3.3相關性原則
也稱 "決策有用原則"。《企業會計準則》第I1條指出:"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滿足有關方面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因此,成本核算要為企業(項目)成本管理目的服務,成本核算不只是簡單的計算問題,要與管理融于一體,算為管用。所以,在具體成本核算方法、程序和標準的選擇上,在成本核算對象和范圍的確定上,應與施工生產經營特點和成本管理要求特性相結合,并與企業 (項目)一定時期的成本管理水平相適應。正確地核算出符合項目管理目標的成本數據和指標,真正使項目成本核算成為領導的參謀和助手。無管理目標,成本核算是盲目和無益的,無決策作用的成本信息是沒有價值的。
3.4一貫性原則
這是指企業(項目)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應前后一致。《企業會計準則》第51條指出:"企業也可以根據生產經營特點,生產經營組織類型和成本管理的要求自行確定成本計算方法。但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動"。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各期成本核算資料口徑統一,前后連貫,相互可比。成本核算辦法的一貫性原則體現在各個方面,如耗用材料的計價方法,折舊的計提方法,施工間接費的分配方法,未完施工的計價方法等。堅持一貫性原則,并不是一成不變,如確有必要變更,要有充分的理由對原成本核算方法進行改變的必要性作出解釋,并說明這種改變對成本信息的影響。如果隨意變動成本核算方法,并不加以說明,則有對成本、利潤指標、盈虧狀況弄虛作假的嫌疑。
3.5實際成本核算原則
這是指企業(項目)核算要采用實際成本計價。《企業會計準則》第52條指出,"企業應當按實際發生額核算費用和成本。采用定額成本或者計劃成本方法的,應當合理計算成本差異,月終編制會計報表時,調整為實際成本"。即必須根據計算期內實際產量(已完工程量)以及實際消耗和實際價格計算實際成本。
3.6 及時性原則
指企業(項目)成本的核算,結轉和成本信息的提供應當在要求時期內完成。要指出的是,成本核算及時性原則,并非越快越好,而是要求成本核算和成本信息的提供,以確保真實為前提,在規定時期內核算完成,在成本信息尚未失去時效情況下適時提供,確保不影響企業 (項目)其他環節會計核算工作順利進行。3.7配比原則
是指營業收入與其相對應的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合。為取得本期收入而發生的成本和費用,應與本期實現的收入在同一時期內確認入帳,不得脫節,也不得提前或延后。以便正確計算和考核項目經營成果。
3.8權責發生制原則
這是指,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作為當期的收入或費用處理;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都不應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極責發生制原則主要從時間選擇上確定成本會計確認的基礎,其核心是根據權責關系的實際發生和影響期間來確認企業的支出和收益。根據權貢發生制進行收入與成本費用的核算,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特定會計期間真實的財務成本狀況和經營成果。
3.9 謹慎原則
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成本、會計核算中應當對企業 (項目)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作出合理預計,以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為此,《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可以采用后進先出法、提取壞帳準備、加速折舊法等,就體現了謹慎原則的要求。
3.10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
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是指成本,會計核算應當嚴格區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界限,以正確地計算當期損益。所謂收益性支出是指該項支出發生是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僅僅與本期收益的取得有關,如支付工資、水電費支出等。所謂資本性支出是指不僅為取得本期收益而發生的支出,同時該項支出的發生有助于以后會計期間的支出,如購建固定資產支出。
3.11重要性原則
是指對于成本有重大影響的業務內容,應作為核算的重點,力求精確,而對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瑣碎的經濟業務內容,可以相對從簡處理,不要事無巨細,均作詳細核算。堅持重要性原則能夠使成本核算在全面的基礎上保證重點,有助于加強對經濟活動和經營決策有重大影響和有重要意義的關鍵性問題的核算,達到事半功倍,簡化核算,節約人力、財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12明晰性原則
是指項目成本記錄必須直觀、清晰、簡明、可控、便于理解和利用。使項目經理和項目管理人員了解成本信息的內涵,弄懂成本信息的內容,便于信息利用,有效地控制本項目的成本費用。
4.結束語
成本核算的理論機制和方法選取問題逐漸開始沉寂,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施工項目成本核算問題已經得以完善解決。隨著地價、機械費用、人工費用的進一步抬高,我們相信如何妥善做好成本核算以達到合理成本控制的問題將會持續的尖銳下去。
參考文獻:
[1] 李銳著,施工企業工程項目成本核算若干問題研究[J],2010.3
根據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第22號意見書規定:會計政策實質上是現行環境下,管理當局為準確把握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而遵循的相關會計原則。
根據英國標準會計慣例說明(SASP)第2號規定:會計政策是指企業所選定的、一貫遵循的、特定的會計基礎,并以列舉的方式指出會計政策包含外幣的折算、折舊方法等。
我國研究和總結其他國家對會計政策的定義,之后結合我國的實際狀況,出臺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規定: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確認會計、計量會計及編制財務報告時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其中原則即為會計原則;基礎即為計量基礎,如重置成本、歷史成本及公允價值等;會計處理方法即為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所采用的具體方法,如收入確認法、固定資產折舊法、存貨計價法及壞賬損失核算法等。
(二)會計政策選擇的動機目前,各國均以制定出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會計政策。筆者通過分析會計政策發現,會計政策之所以產生,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利益的共享性、會計計量與報告中的主觀性、企業會計實務的多樣性與復雜性。因此,需要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嚴格遵循下述幾大原則:一貫性原則、適用性原則、成本與效益相結合原則、合法性與相對獨立性相結合原則、遵循職業道德原則。
在我國,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均在行政法規范疇,其中會計政策中所涉及到的會計原則、計量基礎及會計處理方法由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共同規定,其具有一定的強制性特征。由此以來,這就要求企業結合自身的特點和需求,在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范疇之內選擇最佳的會計政策,從而為推進我國企業穩定發展提供基礎,營造良好穩定的外部環境。
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提出一種攤銷處理和虛提折舊的核算辦法,其折舊額和攤銷額均列入非流動資產當中。由于固定資產折舊中新增了“累計折舊”的項目,所以在對舊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核實時應進行補提折舊,借記固定資產項目貸記需要進行累計折舊的項目,進行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新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制度增加了無形資產核算及攤銷,原賬目中的無形資產余額反應的是未進行攤銷處理的無形資產價值,因此可以將無形資產余額直接轉進新賬,而相應的事業基金余額也可以轉入新帳中非流動資產基金中的無形資產科目。
(二)注重了法律法規一貫性,增加了會計科目及相應核算內容
增設會計科目和相應核算內容是為了配合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部門預算管理、政府收支分類、政府采購等改革相關規定,新增了與國庫集中支付、部門預算管理、政府收支分類等財政改革相關的會計科目分類以及其核算內容。比如在國庫集中支付中,就增加了“財政應返還額度”和“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這兩個科目,充分落實各項財政改革政策,有效實現了會計制度和法律法規的有機銜接。
(三)修正會計原則,實現基建數據與會計“大賬”數據合并
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注重了法律法規的一貫性,引入了權責發生制度,爭取建立中國特色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舊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的會計賬務與基建數據無法有機聯系在一起,而新會計制度則將基建數據納入在大帳數據中,以正確完整的反應整個事業單位資產負債情況。按照權責發生制可以從根本上評價事業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活動,全面反應資金流動情況,并將其作為債務列入資產負債表。
(四)完善財政投入資金的會計核算,加強精細化、科學化管理
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財政補收入指“事業單位按照核定的預算和經費領報關系收到的由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撥入的各類事業經費”,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加強了精細化、科學化管理,縮小了財政補助收入口徑,去除了從上級單位獲取的事業經費,僅僅指事業單位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撥款,調整了凈資產項目的構成,增設了“財政補助結轉”、“財政補助結余”,明確設計了財政補助收支、結轉的處理流程,對其收入支出進行核算明細,推動財政資金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五)明確資產計價和入賬計量,規范非財政會計核算
新制度中將財政補助結轉結余和非財政補助結轉結余徹底區分開來,并增加了“非財政補助結轉”的科目,以實現結轉和結余的分開核算,進一步規范了其分配支出活動。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并進一步明確了計量內容,比如捐贈和無償轉入的計量口徑,以加強此類資金的入帳管理,對于沒有憑據、同類或者類似資產市場價格不明確資產一律按照名義資金的項目進行入賬,并編寫附注,按照規定不進行攤銷和折舊計算。新制度中明確了資產計價和入賬計量,規范了非財政會計核算,保證了國有資產的安全不受侵害,保證了會計信息的質量。
(六)完善科目分類體系和財務報表體系
完善科目體系,科目體系更為嚴格,信息披露的程度更加的廣泛。比如新增了“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累計折舊”等科目,修改了部分科目,如將“材料”、“產成品”等科目統一改為“存貨”科目等,完善了核算內容,明確核算設置,為資產負債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更是增加了“財政補助情況表”,使整個報表系統更加完善,以滿足會計預算和管理方面的要求。此外,還按照國際慣例,將報表項目分類按照流動/非流動資產、流動/非流動負債的方式分類,結余分類按照財政補助、事業、經營等板塊進行分類,并將報表的結構該為豎列,使整個報表更加條例清晰,同時也對日常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銜接探討
新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銜接要求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新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制財務報表,根據原賬編制科目余額表,按照新制度設立新賬,調整原有的各科余額,并編制科目余額表,以作為新賬中的期初余額。此外,還應該對原有的會計軟件進行更新,以完成數據的轉換處理,實現新舊帳的有效銜接。在進行余額轉賬時,應該將資產類、凈資產類、負債類、收入支出類進行有效銜接。比如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將“材料”、“產成品”等統一劃分為“存貨”科目,因此在轉賬時,就應該將此類余額全部轉入“存貨”科目中。另對于不滿足固定資產標準的余額,也應該劃分入“存貨”科目中,而滿足固定資產標準的劃分入“固定資產”科目中,同時做好登記管理工作,對于已經領用出庫的存貨,借記“事業基金”的同時貸記“存貨”科目。并且新制度中還設置了“預收賬款”等科目,由于其核算內容與原有的內容相差不大,因此轉賬時可以將此類科目的余額直接轉入相應的新帳科目中。此外,由于新制度中的“其他應付款”科目范圍相對縮小,因此轉賬的時候應該先對原賬進行分析,將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險金等余額統一轉入新賬中的“應付職工薪酬”科目,將償還期限在一年以上(含1年)的余額轉入“長期應付款”科目,其余余額轉入“其他應付款”。按照新制度將基建賬相關數據并入新賬。由于增設了“在建工程”項目,因此事業單位中應在“在建工程”項目下設各類明細科目,以方便核算。應當按照新制度規定編制2013年1月1日資產負債表以及月度、年度財務報表。由于新制度中增設了“累計折舊”的科目,因此在進行會計核算時,要注意累計折舊額的核算,此外,在實行新制度后形成的固定資產,應按照相關規定重新進行計提折舊。
會計準則是處理會計工作包括會計計量和會計編報工作的規范,同時反映了人們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信息的要求。因此,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應該是會計準則的一個組成部分。按照葛家澎教授的劃分,全國統一會計準則大致可分為兩個層次:基本會計準則和具體業務準則。基本會計準則對各項業務的核算過程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是對會計工作的一般規范,反映的是對會計信息的一般要求。具體業務會計準則是反映具體經濟業務對會計實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時所應遵循的業務處理準則,它是對工作的具體規范,反應人們對會計信息的基本要求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應包含在會計準則的第一個層次“基本會計準則”里面。但盡管如此,基本會計準則也并非與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等同。從上看,基本會計準則包括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四個方面。而在會計報告準則中主要是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因為會計信息對于外部使用者來說,最主要的還是會計報告信息,因此,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對會計報告信息的質量要求。
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從屬于會計準則,是會計準則的一個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問題的將有助于會計準則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作為對會計工作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范,會計準則健全完善與否,無疑會對會計工作產生十分巨大的影響。
二、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是完成會計目標的要求
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會計作為一個特殊的信息系統,它是對的資財和外界對這些資財所持有的權利,以及對企業經營所得和所用的原始資料進行加工計量和傳輸以使人們了解管理經濟所需要的信息的過程。會計工作是一項自覺的有目的的經濟管理活動。作為會計目的,從根本上說,是為了實現最大程度的經濟效益,但會計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管理活動,其目的就有其特殊性。這種特殊性表現在:會計是通過會計信息,滿足信息使用者對有關企業經濟業務的財務信息要求,幫助信息使用者評價和比較該企業的財務狀況:如資產及產權結構。
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要,決定了提供會計信息的類型和質量,因此深入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共同的以及特殊的需求,對于改進會計工作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是大有幫助的。
由于我國當前制定的統一會計準則是一個有限定性概念,特指企業財務會計而言,不包括管理會計。因此,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是指外部使用者,相應的對于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也是指企業對外報告提供的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
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一般認為主要有投資人和債權人。因而對投資人和債權人需求的滿足,便構成了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主要組成部分。企業的投資人和債權人通過企業財務報表來取得有關企業業績、財務狀況以及財務狀況變動的信息,其目的在于了解能否從企業獲得盡可能多的現金流入量。當然,對企業會計信息的需要者還有政府機構和其它非盈利性組織。它們要求通過會計信息獲得評估該企業資源管理效率以及企業經濟活動對社會環境造成的影響等方面的信息。由于這些使用者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和途徑均有限,因而對其主要依賴的財務報表所提供的信息就要求具備一系列的質量特征,以便他們能夠正確地預計,比較和評估企業的獲得能力和有效利用資源的能力。
在我國,對會計信息還有一類特殊使用者,即國家。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國營企業的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而國家作為全民的代表對這些生產資料擁有所有權,它是作為一個特殊的投資人而存在的。國家作為投資者要求會計信息能夠客觀真實反映企業的資金流動狀況,企業的獲得能力和償債清算能力,而且還要求了解企業執行國家財政、、稅收、物價等政策的情況,以及企業在改善經營加強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借以考核企業的業績。對這些信息的需要是基于國家履行其宏觀調控,計劃管理和綜合平衡等職能的需要,對這些需要的滿足應該在我國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中有著充分的體現。
三、對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從整體上加以研究
綜上所述,對于會計信息有著來自多方面的需要,因此確定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應該是各方面利害關系的協調,應該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我國作為主義國家,立足于我國的實際情況,信息的質量特征應該有“特色”,下面就我國會計信息應具有質量特征談一些看法。
(一)決策有用性是會計信息最核心最根本的質量要求。
會計之所要提供財務報告,是因為企業內部和外部決策對財務報告使用價值的需要。我國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歸納起來,應包括合法性、可比性(包括一貫性和統一性兩方面)、相關性、可靠性、明晰性、成本效益原則等。這些質量要求的最終目的在于是否對決策有用,因而可以看成是決策有用性派生出來的具體特征。
決策從本質上看是一種選擇,即在不同的可能方案中進行決斷。這種選擇的基礎就是會計提供的信息。如:企業的投資人和債權人,在兩權分離的經營方式下,能不能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其手中的資金是否停止投入或繼續投入該企業,同樣需要進行決斷,決斷的依據只能是企業會計的財務報告信息。因此,是否有利于決策人進行決策,就成為評價會計信息的最根本的質量標準。
(二)作為決策有用性的派生特征,合法性與可比性應是會計信息首先應具備的質量特征。
我國企業的會計信息均以“合法”作為其先決條件。這一點是與我國社會主義管理體制分不開的。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企業財務會計較之以往有較大的獨立性,但會計核算的很多內容仍然要受到國家財政、財務、稅收等制度和法規的制約。至于企業會計核算,還要受到國家其他有關法規如投資法、企業法等等的約束,是很顯然的。
可比性是國家為實施宏觀經濟管理而對會計信息的又一需要。可比性包含統一性和一貫性兩個方面的內容。從橫的方面看,各企業的會計核算均應符合國家的統一規定,以使其提供的會計信息口徑一致、能夠相互可比,這是統一性方面。統一性的存在,有利于企業主管部門對下屬企業會計信息的合并編報,有利于國家對各行業各部門企業會計信息的合并編報,同時也有利于國家有關部門和主管部門對各類企業的業績進行評估,客觀上使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的企業處于平等的競爭位置上,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統一性是發揮會計信息宏觀經濟管理中價值的必要條件,但由于統一和集中又會帶來各個方面的弊端。為適應深化會計改革的要求,企業會計信息應該具有統一性,但非常重要的是要掌握統一的度。
從縱的方面來看,會計信息應該具有時間上的一貫性。企業按照制度的規定可以選擇確定一種會計處理,如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存貨計價方法,損益方法等等。這些方法一旦確定,便不得隨便變動。如確因企業規模擴大或其他必要原因需要變動,必須報請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經批準后方可變動,并且還須將變動的原因和因變動對企業財務狀況造成的在會計報告中加以詳細說明。一貫性是會計信息可比性的另一個方面,也是基于滿足宏觀和微觀經濟管理的需要。會計信息前后各期必須連貫一致,互相可以比較。只有這樣,財務報告使用者才能通過前后各期財務報告的對比,計算差異,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從而采取相應的對策。
(三)相關性是指會計信息要與決策相關。
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要能夠對決策有用,那么要求這種信息與該決策相關。不相關的信息是談不上對決策有用。企業會計信息有著來自各個方面的使用者,不同的使用者,對會計信息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同一種會計信息對不同的使用者,其相關程度也會不一樣。一種會計信息對這個決策者相關。但對另一個決策者可能不是很相關。因此,決策相關性取決于不同的決策者對會計信息的不同的要求。同時,這種相關性還依賴于決策者的決策水平和具體的決策模式。具有相關程度的會計信息如果對于不同的決策人,采取不同的決策程序,其結果也會是不一樣的。
(四)可靠性是一個概括性的質量特征,它以真實的客觀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為基礎,并通過計量和檢驗等手段向信息使用者做出保證,所以它的內容不僅包含真實性、公正性,還應包括可計量性和可檢驗性。
真實性和公正性是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基礎,真實性要求會計信息必須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本來面貌。會計核算的各個環節,從憑證到賬薄再到報表,它們反映的經濟業務都必須是真實的,反對弄虛作假,賬實不符。公正性又稱無偏性,它要求會計人員在提供會計信息時不帶偏見,不偏重于任何特定利益者的影響,不追求預定的結果,對會計信息不施以任何主觀的影響。真實性和公正性其實是一致的,缺乏真實性,難以保證信息的公正性,反之亦然。
可計量性和可檢驗性是從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公正性所采取的手段這個角度來說的。可計量性和可檢驗性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公正性,最終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
另外,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在時間上,要求會計信息必須具有及時性,會計業務處理上不得提前或滯后,在范圍上,要求會計信息必須具有充分反映性,同時遵循重要性原則。
知識經濟下,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核心所在。我國2006年通過的“十一五規劃”明確要求把提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這表明,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在研發方面大力投入,而在會計核算中如何處理由此產生的費用將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業績及經營者的信心。因此,對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的探討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研發費用會計處理的歷史回顧
國際上,研發費用會計處理主要有全部費用化、全部資本化和部分資本化三種方法。在我國,研發費用會計處理也經歷了這三個階段,其歷史沿革表現如下:
1.資本化階段。我國1993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企業財務通則》第27條規定:“在會計核算上,購入或按法律程序取得的無形資產支出通常都予以本金化,在企業的各受益期內進行分攤”。因此,此階段我國對研發支出采取的是一種資本化的會計處理方式。
2.全部費用化階段。我國2001年1月1日生效的《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規定:“企業自行開發并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賬價值應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為基礎進行確認;在研發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用、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借款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已經計入各期費用的研發費用,在該無形資產獲得成功并依法申請取得專利權時,不得再將原已計入費用的研發費用資本化”。由此可見,在這一階段,研發費用被全部計入當期損益。
3.部分資本化費用階段。2006年2月25日頒布的新《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階段的支出,能夠證明符合相關條件時,可進行資本化處理,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可知,新準則對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采納的是有條件資本化方法。
二、新準則研發費用會計處理及可能存在的問題
新準則對研發費用處理較以前的費用化處理方式更嚴謹、科學。其優點體現如下:
1.符合真實性原則。這種方法將資本化的開發費用列入賬簿,并在資產負債表中列報,可以使會計信息使用者了解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資力度及研發項目預期收益等真實信息,客觀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有利于投資者做出恰當的投資決策。
2.體現謹慎性原則。新會計準則將企業的研發活動分為研究和開發兩個階段。開發活動的實質在于它是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經過可行性分析,能夠確定其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當這種經濟利益可以可靠計量時,就可以確認為一項資產。這種做法充分考慮了研發投資活力的風險性,體現了謹慎性原則。
3.有利于克服企業的短期行為,增強企業競爭力。將開發費用支出資本化,可避免將研發費用全部費用化而導致的企業經營業績減少的現象。這樣,經營者才有積極性通過新產品開發和舊產品的升級換代來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
4.遵循了配比原則。成功的研究和開發項目在授予專利權、商標權等后,往往會持續若干會計期間為企業帶來收益。而將開發支出作為企業自創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在未來收益期間分期攤銷恰恰體現了收入與支出相配比的原則。
但是,該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其操作難度大。由于正確劃分研究與開發階段費用支出的界限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將給企業利用研發費用資本化進行盈余操縱提供可乘之機;其次,對研發費用會計處理不符合一貫性原則。這是因為,研發活動往往跨年度,如果開發成功的項目僅以當年開發支出計入資產,則其無形資產價值反映不全面。研究活動成果不能在資產負債表上得到反映,報表使用者將很難從會計報表中了解企業在研究開發方面的投入情況。如果對以前年度發生的研發費用重新計算,并將己費用化的支出對以前年度利潤的影響進行追溯調整,此時,又會增加企業會計核算的工作量。因此,新會計準則對研發費用的處理不符合一貫性原則。最后,它未能體現重要性原則,不便于考核無形資產研究開發的投資效益。根據重要性原則,只有研發費用達到一定比例或金額才可資本化,否則將其列入當期費用。
三、對研發費用有條件的資本化會計處理的設想
鑒于新準則對研發支出處理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限制這種方法的使用。具體而言,對企業研發費用可采取“費用化并有條件轉回”的方法。
當開展一項研發活動時,若對其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預期價值為負,其支出在發生期間應予以費用化。如果該研發項目以后獲得成功并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應將原已計入費用的研發費用資本化。資本化過程應將生產成本減去費用化到資本化的這段期間的累計攤銷額,作為以前費用化的成本進行轉回,轉回的費用應當控制在歷史成本金額以內。另外,為轉回以前費用化的成本,企業在其會計記錄中應該已存在一項研發費用支出的記錄。當然,鑒于研發項目未來收益的不確定程度大,研發費用發生時只能費用化而非資本化。而當這項事先記錄的研發項目開發成功并加總到潛在研發形成的資本的組合當中去時,企業才能將滿足確認條件的、已經費用化的成本予以資本化。由此來減少新準則下企業通過研發費用的處理而進行盈余管理或操縱的可能性。
2.國家的財會法規中應對初次采用新準則的處理方法運用未來適用法。這樣不會加大會計核算工作量,并保持將來會計核算口徑的一致性。
3.為保證企業研發費用有條件資本化符合重要性原則,可以按各企業情況規定其具體的指標。如規定某企業在連續三年內,每年的研發費用占當年營業收入的5%以上方可資本化。
參考文獻:
[1]劉玉晗:研發費用中外之比較[J].財會月刊,2006(12)
[2]黃道利:再析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J] .商場現代化,2005(30)
“實質重于形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會計原則。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和經濟活動頻繁創新的現代會計社會里,這一會計原則受到世界上主要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一致推崇,成為研究的熱點。經濟現象越復雜,其表現的形式日趨多樣化,從會計的職能來看,會計必須反映交易或事項的真實,保證會計核算信息與客觀經濟事實相符,同時也體現了對經濟實質的尊重,而不是簡單地依據法律形式。
2000年12月,財政部的《企業會計制度》中,首次正式提出“實質重于形式”的會計核算原則,這是繼1992年的《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12項會計核算原則后新增加的,它對規范單位會計行為標準,從事會計工作管理具有指導意義。但事實上,作為一項重要的國際會計慣例,在以往的會計實務工作中,該原則是會計人員在處理具體交易或事項時經常不自覺運用的原則,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核算”就是一例,它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原則之一。
1實質重于形式在會計準則中應用
1.1在國際會計準則中的運用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1989年7月公布的《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中將實質重于形式作為財務報表的質量特征之一。其指出實質重于形式是指:“信息如果想如實反映其所意圖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項,那就必須根據它的實質和經濟現實,而不僅僅根據它們的法律形式進行核算和反映。”并進一步闡述道:“交易或事項的實質并非總是法律的外在形式或人為形式一致,比如,企業通過用文件宣稱將某資產的法定所有權過戶給某實體來處置資產。然而,協議中仍存在保證企業繼續享有所轉讓資產中包含的未來經濟利益的條款。在這種情況下,把這項資產轉讓作為銷售來報告就不能如實反映這筆交易。
1.2在各國財務會計準則中的應用
實質重于形式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APB)于1970年的第四號公告“基本概念與會計原則”中。APB認為,財務會計應該強調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而不論該交易或事項的法律形式是否不同于其經濟實質。英國的會計準則可能對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重要性說明得最詳細的一個。在其財務會計準則第5號《報告交易的實質》規定“財務報表要反映交易的實質而非僅僅是他們的法律形式”。公告要求報告主體的財務報表要報告其所記錄的交易實質,并指出會計師須考慮交易各方在正常情況下的邏輯動機和期望值。
1.3在我國會計準則制度中運用
我國的第一個具體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1997)中首次提到了運用實質重于形式具體判斷是否存在關聯方關系,即有關各方是否存在關聯方關系,應當按照其關系的實質進行判斷,而不能僅僅依據其法律形式加以確定。我國《企業會計制度》正式將實質重于形式作為企業會計核算時應遵循的原則之一:“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雖然在《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未包括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但是,它是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在處理具體交易或事項時所經常運用的原則,也是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具體會計實務中,交易或事項的實質,往往存在著與其法律形式明顯不一致的情形,例如,企業將某項固定資產出售給其他單位,出售方已經收到了價款,并且已經辦理了有關資產劃轉手續;同時,交易雙方又簽訂了補充協議,規定出售方待日后某個時間內必須將其出售的該項固定資產以原出售價格購回。在這項交易中,如果僅僅從固定資產出售這個事項看,似乎資產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給購買方,出售方可以確認出售固定資產的收益,但是,由于補充協議又規定了出售方在未來某個時間內必須購回所出售的固定資產,即該項固定資產的風險和報酬并未真正轉移給購買方,因此,從交易的整體上看實質是一項融資行為,而不是一項銷售行為。1998年及以后陸續的具體會計準則,也多次提到運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判斷交易或事項的實質,在此基礎上進行會計核算。近幾年來,在對上市公司的某些重大案例判斷時,也多次運用了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如融資租賃方式租入資產、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銷售商品售后回購、收入的確認、代銷商品處理及合并會計報表等情況的運用。
1.4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實踐中應用
(1)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融資租賃是指實質上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租賃,租賃資產的所有權最終可能轉移,也可能不轉移。企業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在承租期內,雖然其所有權在法律形式上仍屬于出租方,但由于資產租賃期占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承租方因擁有該項資產可獲得經濟利益,相應地也承擔了有關的風險,其經濟利益實質上屬于承租方。因此,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如果租賃期滿租賃資產歸承租方所有或承租方有廉價購買權,且在租賃時可以判定其行使購買權,在此類情況下,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理應作為自有固定資產進行管理與核算。
(2)自建固定資產。自建固定資產包括企業自行建造的房屋、建筑物、各種設施以及大型機器設備的安裝工程等。自建固定資產應從何時起計提折舊,其長期借款利息何時停止資本化,何時從“在建工程”科目轉入“固定資產”科目等的核算,關系到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以前是根據形式上的辦理竣工驗收手續為標準。《企業會計制度》則規定,是否“達到預定的可使用狀態”是對自建固定資產進行以上核算的關鍵所在,這體現了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3)無形資產確認要解決的問題是,滿足什么條件時才能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入賬。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規定,無形資產在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企業才能加以確認:一是該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二是該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根據這兩條標準,企業自創的非專利技術、自創的商譽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然而,經濟發展的現實對這一看法產生了沖擊。自創商譽是過去若干交易的綜合結果,是企業經自身的努力創造出來并加以維護發展的,為企業實際所擁有和控制的超額經濟利益,因而它同外購商譽一樣,都符合資產的定義。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其就應當加以確認。
(4)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商品銷售收入只有在同時滿足四個條件時才能加以確認。這些條件強調,在商品交易過程中,企業在確認收入時應從實質上判斷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與報酬是否已轉移,而不再是形式上的商品是否已經發出;強調企業實質上的經濟利益是否能夠流入企業,而不再注重形式上是否已經取得收取價款的權利,如收入確認的條件之一是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判斷一項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已經轉移給購貨方,需要關注每項交易的實質而不是形式。大多數的零售交易都是在商品所有權憑證轉移或實物交付以后,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才隨之轉移;相反的情形是,商品所有權憑證轉移或實物交付以后,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并未隨之轉移。
(5)售后回購、售后租回。實質上是一種融資行為,并不能確認為收入。售后回購是指企業將某項資產出售給其他單位,在出售方已經收到了價款,并且已經辦理了有關資產劃轉手續的同時,簽訂書面或口頭協議,約定在將來的特定時期,以特定價格無條件將貨物購回。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租賃業務,是指賣主(即承租人)將一項自制或外購的資產或正在使用的資產出售后,又將該項資產從買主(即出租人)那里租回。
(6)合理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反映企業資產真實狀況。計提壞賬準備,不做虛無的債權人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及謹慎性原則,企業應當在期末分析各項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對于預計產生的壞賬損失,計提壞賬準備。有些債務企業,欠款時間未超過3年,企業也沒有撤銷、破產,從形式上看,債務企業還存在,這項應收賬款完全可以收回。但實質上債務企業已經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或因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停產,在可預見的未來會發生倒閉而在短時間內無法償付債務,債權企業也應確認壞賬損失,計提壞賬準備。
何時全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的存貨應當在期末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按可變現凈值低于存貨成本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根據這一規定,對一些在形式上仍然有完整的實物外形、仍構成企業的一項資產,但實質上已毫無價值的存貨應全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在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中,除《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一般情況外,要對一些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有些資產,從形式上看,它們的單個價值超過了2000元,使用期限也遠超過2年,完全符合固定資產“使用期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定義,應當在期末按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但在實質上,這些固定資產一經使用,從表面上看仍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固定資產,可是其本身已無可能變現,它的可收回金額近乎于零。例如,政府從環保的角度考慮,強行要求企業停用的水塔、煙囪、橋梁等,這些固定資產停用后既無使用價值又無轉讓價值,對于這樣的固定資產,就應在期末全額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2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中的重要意義
2.1實質重于形式是對已有會計核算原則的補充和完善
(1)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是對權責發生制原則的補充。權責發生制原則是會計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通常在確認收入和費用時要遵循這一原則。但是由于各個企業處在紛繁復雜的經濟環境中,企業的現金流量也許在某些方面更能反映其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以后的發展前景。這也就是為什么在以權責發生制為確認和計量原則的基礎上,仍然需要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原因所在。
(2)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是對一貫性原則的補充。一貫性原則要求企業采用的會計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但是,如果某種會計政策更能反映企業的經濟實質,能更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時,可以恰當地變更。這正是對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體現。比如企業原先對固定資產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也許用加速折舊法更能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那么就不必拘泥于一貫性原則的形式,而應看其經濟實質,采用加速折舊法。
(3)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和謹慎性原則相輔相承。對資產計提各種跌價準備,一方面是謹慎性原則的體現,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由于資產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發生減值,在年度終了時,其實際價值與賬面價值發生背離,原賬面價值已不能反映企業資產的真實狀況,根據發生時所作的記錄也只能作為形式上的參考。因此,對于企業的一些資產應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計提減值準備,對原有的賬面記錄作調整,能真實、恰當地反映資產的經濟實質。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強調和運用,標志著我國的會計制度又向國際化、規范化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2.2在具體運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時,應注意的問題
(1)不能過分強調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實質重于形式”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我國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與證券市場對會計信息質量的進一步要求之間形成的巨大反差,是該原則出臺的背景。運用得好,有利于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但如果被過分強調,反而又會影響會計信息的可核實性,甚至為會計人員進行會計處理時主觀臆斷提供借口,不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2)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是貫徹這一原則的可靠保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交易或事項在經濟實質與法律形式方面不一致,甚至發生背離。一方面,這給會計人員帶來了困惑,在選用會計政策時無所適從,因為制度所賦予的不是對交易或事項的絕對規范;另一方面,也給會計人員一定的獨立精神和專業判斷空間,對會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與其外在形式不一致時,會計人員要如實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判斷能力。因此,會計人員應注重職業判斷能力的提升,培養高標準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
3充分理解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努力提高會計職業判斷水平
會計的職業判斷是會計人員的一項基本技能,是將所學的會計理論知識公允地運用到會計實務中的能力,也是一個會計人員素質的綜合反映。會計的職業判斷水平的高低能集中反映會計人員對會計理論。會計方法全面準確理解和把握,以及對企業客觀經濟環境與經營管理目標的透徹了解的程度。實質重于形式的會計核算原則留給會計人員越來越多的進行職業判斷的余地。因此,企業會計人員面臨著如何運用職業判斷,對會計業務進行恰當處理和客觀公允地揭示問題。針對這一要求,一方面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理論水平;另一方面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提高自己的職業敏感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編報出高質量的財務報表。會計界已清醒地認識到,編制財務報告的目的在于客觀公允地反映企業財務信息,為投資者決策作依據,所以公布的財務信息不得虛假列報,應反映其經濟實質。目前,我國相繼出臺了許多具體會計準則,其中有些就是基于實質重于形式這一原則的考慮,如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會計處理和披露,按照會計分期假設,可以不進行賬務處理;但為了確保財務報表使用者做出正確評價和決策,對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首先區分出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和非調整事項,然后分別進行會計處理和披露。另外,在會計實務操作中,基于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而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往往與歷史成本、權責發生制等會計原則是相互排斥的,因此,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協調問題,如在《企業會計制度》中規定,如果各項財產發生減值,應當按規定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這就是歷史成本原則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協調問題。筆者認為,當實質重于形式與其他會計原則發生矛盾時,應該以更能提高會計資料的質量,注重經濟實質,即公允、全面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狀況,向會計報表使用者提供更加相關、可靠的信息作為判斷和抉擇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