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21 14:55: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國民經濟評估,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鐵道部.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R/OL].2008..[Ministry of Railway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midlong term planning for China’s railway network(adjustment in 2008) [R/OL].2008..]
[3]國家鐵路局.中長期鐵路網規劃[R/OL].2016. http://nra.govcn/bf/gfxwj2/201607/t20160721_26055htm.[National Railway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midlong term planning for China’s railway network [R/OL].2016. http://wwwnragovcn/bf/gfxwj2/201607/t20160721_26055.htm.]
[4]MONZN A, ORTEGA E, LPEZ E. Efficiency and spatial equity impacts of highspeed rail extensions in urban areas [J]. Cities, 2013,30(1): 18-30.
[5]ZHENG S, KAHN M E. China’s bullet trains facilitate market integration and mitigate the cost of megacity growth[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 110(14): E1248-E1253.
[6]林曉言. 高速動車組的重要經濟影響[J]. 中國鐵路,2007(4): 45-47. [LIN Xiaoyan. The significant economic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way [J].Chinese railways, 2007(4): 45-47.]
[7]孫建波, 秦曉斌. 高鐵主導區域投資布局[J]. 資本市場, 2013(5): 99-103. [SUN Jianbo, QIN Xiaobin. Highspeed railway dominate the regional investment layout [J].Capital markets, 2013(5): 99-103.]
[8]黃愛蓮. 高速鐵路對區域旅游發展的影響研究――以武廣高鐵為例[J]. 華東經濟管理, 2011(10): 47-49.[HUANG Ailian. Effects of highspeed railway on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case of highspeed railway between Wuhan and Guangzhou[J]. East China economics management, 2011(10): 47-49.]
[9]SASAKI K, OHASHI T, ANDO A. Highspeed rail transit impact on regional systems: does the Shinkansen contribute to dispersion?[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7, 31(1): 77-98.
[10]FU X, ZHANG A, LEI Z. Will Chinas airline industry survive the entry of highspeed rail?[J].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2012, 35(1): 13-25.
[11]WESTIN J, KAGESON P. Can high speed rail offset its embedded emission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2, 17(1): 1-7.
[12]CHEN Z, XUE J, ROSE A, et al. The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 investment o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China: a dynamic CGE analysis[R]. SSRN 2636385, 2015.
[13]f序瑩, 侯敬雯. 高速鐵路、公路建設的財政投資效益研究――基于可計算一般均衡(CGE) 模型的分析[J]. 財貿經濟, 2012(6): 43-49. [ZHUANG Xuying, HOU Jingwen. Comparative study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returns between highspeed railway and highway construction: a CGE analysis [J].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2012(6): 43-49.]
[14]CHESTER M, HORVATH A. Lifecycle assessment of highspeed rail: the case of California[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10,136(5):123-129.
[15]CHANG B, KENDALL A.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assess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or California’s highspeed rail system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1, 16(6): 429-434.
[16]KERMAN J. The role of highspeed rail in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the Swedish case Europabanan from a life cycle perspective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1, 16(3): 208-217.
[17]MIYAZAWA K. Interindustry analysi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M]//Inputoutput analysi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1976:1-21.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1-0027-02
近年來,隨著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問題的發生,人們急需建立一個既能反映發展情況又能反應環境友好程度的體系,來對綠色發展整體程度進行測度。這項工作不僅關系到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綠色發展狀況的客觀反映,更重要的是對進步和環保方針的提出起著關鍵性的影響,有利于從基礎上實現經濟發展思想的變更,促進粗放性經濟發展形式轉變成節約的、能耗小的、排放少的、充分利用的形式,實現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1]其中影響力較大的評價方式有強調環境方面的評價生態或環境可持續性的“綠色指數”,有強調能源方面的全球替換能源指數,有強調生活質量的“綠色消費”行為,有強調經濟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也有強調綠色和發展并重的綠色發展指數等。[2]本文從國民經濟的總值為著手點,重視環保GDP的統計,對環保國民經濟總值的統計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綠色國民經濟統計的理念
貨幣單位是綠色國民經濟統計的標準單位,在統計的過程中要將制定好的環保規章制度考慮進來,分析經濟進步與生態的聯系,統計、記載生態破壞、生態保護、使用消耗,估算生態效益與生產行為對國民經濟總值的作用。
從狹義上來講,經濟統計是指國民經濟統計中已經有的與生態保護有關的活動統計。這主要是指生態企業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基礎建設中,以這些思想理念為經濟統計的出發點,相比較而言,比較簡單方便,由這種概念出發而進行的環境經濟統計,有利于環境保護。
廣義上來說環保經濟統計是把生態也看作為一類能源,統計進入國民經濟統計項目的一種構成成分。它是我們的自然財產,由該種思想理念出發進行的生態統計和國民經濟的主要結構中間存在著一種相互分離并且反向驅使的關系:第一,廣義上提到的生態經濟統計其實不是將其直接放到國民經濟統計的主要結構中間;第二,在對國民經濟進行了資產統計后再擴大生態財產,用這種方式進行國民產出目標的調整,以便于在獲得國民產出總數量的時候認識到生態資產的消耗以及環境狀況的變化。
聯合國統計總署在二十年以前提出的《綜合環境經濟統計規范》明確地規定了綠色GDP的思想理念,而且稱之為:綠色GDP將可持續發展觀念作為思想出發點是,以生態能源的總量改變和環境狀況的發展對已經存在的GDP加以改變,即在已有的GDP中減去生態破壞與能源消耗總數以后得到的數值。這一指標將生態能源和環境納入SNA體系,被國外統計學者稱為可持續發展的國內生產總值(Sustainable 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SGDP。我國學者則稱其為綠色GDP。在聯合國綜合環境與經濟統計體系中,綠色GDP是一個核心指標。[3]
除聯合國以外,其他一些世界組織和國家也對綠色GDP有著自己的統計體系,如由美國經濟學家Henry Peskin在美國國際發展署發起基金計劃下所發展出來的環境與生態能源會計賬方案(ENARP)、二十年前年由荷蘭官方設計工作組制定的并且在荷蘭、、方式國、葡萄牙、德國、瑞典、英國、芬蘭、挪威等地方實施的NAMEA等。不同的統計體系在總體思路和統計方案有著諸多差異,但對綠色GDP的定義是基本一致的。[4, 5]
根據統計局國民經濟統計司主要負責人的表述,在國民經濟統計的基礎上,綠色國民經濟統計實際上是將能源和生態這兩個成分進行了考慮之后才獲得所需數據的。它又是日常生產生活對經濟和生態以及能源的重新的科學的認識和了解后,才產生的一種統計。
二、綠色GDP的測算方式
為了解決前面所論述的外部性問題,進行國民經濟綠色統計,需要把經濟活動中產生的能源環境統計統計做GDP的統計中產生的消耗,減去能源和環境耗損的花費的國內生產凈值就是綠色GDP的數值。該方式是以聯合國計量委員會在20年前的SEEA版本中的《環境與經濟綜合統計方式》,在已經有的GDP目標地基上去掉能源損耗與生態破壞,然后獲得的綠色GDP的標準,也就是綠色GDP為GDP-能源損耗減量-環境破壞減量。
綠色GDP統計的關鍵構成成分有自然能源統計、生態統計、經濟和能源整體統計幾個內容。在這些構成成分中能源生態實物量統計是構成綠色GDP統計系統的關鍵性要素。能源生態價值數量的統計為構成綠色國民經濟統計結構的重要因素。要想有效地體現出能源生態與經濟相互間的關系,必須要科學、合理地體現出能源生態的經濟總值;要想實能源生態方式規和經濟發展方針和能源生態的有效配合,必須要從整體上客觀有效地體現出能源環境的生態價值,具體而言,與現有我國生產總量的統計方式一樣,綠色GDP總值的統計也能夠被劃分成支出方式,生產方式,收入方式這幾個形式。
生產方式:綠色GDP=總投入-中間投入-能源耗減和環境降級。
支出方式:綠色GDP=最終消費+凈出口+資本形成總額-能源環境支出。
收入方式:綠色GDP=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的消耗+生產稅凈額+營業純盈余。
在生產方式中,綠色GDP從投入總量里面去掉了中間投入和能源損耗以及環境破壞總值;在收入方式里面,綠色GDP的統計采用的是營業純盈余,而不是非營業盈余,也就是說每一個機構營業盈余去掉能源損耗與生態破壞之后的總數;在支出方式中,綠色GDP的統計讓能源生態支出這一項的數值變大了,綠色GDP的最后數值與已經有的產品的利用值需要去掉能源生態的支出。
大體上來講,對環境的總值有以下幾種評估方式:分析整體考慮方式;租金或者是計劃資金收益的資本化方式;邊際機會消耗方式以及其它的替換方式。[7]
分析整體考慮方式,也就是把生態價值加以劃分,例如根據環境的功能進行劃分,然后計推算出各個功能的總值,最后再加以綜合,得出生態價值總數。該類方式的最tipical的使用方向就是對樹林價值的統計。
租金方式或者是計劃資金收益資本化方式,是將某種能源的租金或計劃資金收益通過貼現率的方式轉變成現值,此處提到的貼現率不但要將時間價值統計入內,同時又必須將鮮見性也算進來。通過租金方式或者是計劃資金收益資本化方式統計環境價值的基本步驟是:根據經濟概念,生態作為一類自然財產,它在將來某一段時間內可以提供的實物產品和有用的服務總值,也就是計劃中的利益或租金,根據已有的社會貼現率兌換成現值,就可以形成生態財產的價值。
邊際機會消耗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對生態能源的原材料進行估價。目前的生態能源的價格很多只將開發費用和具體的利益稅款統計在內,沒有統計生態能源自身的總值,這個問題使得原材料價錢特別低,所以才會有生態能源的不合理消耗。根據邊際機會消耗估價的方式,生態能源產品也就是原材料的價格要與邊際機會消耗相等。邊際機會消耗又包含了能源的邊際生產消耗、能源生態的總量變少與質量降低(邊際使用成本)、還沒有被內部化的邊際能源消耗(邊際外消耗)。邊際利用消耗和邊際外消耗與生態能源的總價相等。假設生態能源的全球市場價錢已將能源的價值統計在內,就可以使用邊際機會消耗方式去獲得能源環境的總值。
統計環境總值的所有替換方式,關鍵是統計生態質量價值的方式。當生態質量的總值不能進行直接評估時,可以把生態當成是人們必須的一種實物與勞務,所以對生態的價值的評估,能夠從它的產出的利益和防止環境變壞的費用兩個點進行間接評估,所以應有有生態的效益和費用兩種評估方式。
生態的效益評價方式共有市場價值方式(生產率方式)、代替市場方式、考察評估計方式(意愿考察/或有估價/權變估價方式);生態質量的費用評價方式有保護費用方式、治理費用方式、影子工程方式。
以上這些方式均是以西方經濟學里面的主觀價值概念作為入手點,也就是效率價值原理的,通過它來建立能源總值和能源彌補理念,形成完善的能源補給體系,確定能源的總值實際位置,確證國家的能源總值的獲得一級損耗全部進入到國家財政系統中去,確保使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
三、我國進行綠色統計所面臨的困難和應對方案探討
綠色GDP統計經過統計步驟和結果、信息的研究,展現了一些不足之處,給生態總體和經濟政策提供一定的數據參考,然后確定了對生態保護和經濟前進“雙贏”的發展計劃。
對綠色國民經濟統計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該怎樣有效地評估能源與生態,因為有關原理還需要不斷優化,再加上現在全球范圍內仍然缺乏一個可以統計出最優綠色GDP的國家,可借鑒經驗比較少,污染損失的量化仍然難以解決。其次,現有基本支持信息還不夠合理,而考察統計工作繁瑣復雜,對原有信息的需求更加增加了這項工作的難度 。不僅如此,我國與綠色統計相關的方式律方式規還處在空白階段,而且公眾意識淡薄,相關知識普及不夠,也給我國綠色GDP統計體系的發展帶來了很多障礙。最后,綠色GDP是一項繁雜的項目,所以各個部門應該相互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
為了解決所面臨的困難,切實推進國民經濟統計綠色化進程,為我國構建能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兩型社會提供統計保障,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從下面幾個點著手:不斷完善已有的生態能源環境統計體系,優化綠色GDP統計的統計原則和標準,優化綠色GDP統計體系結構和措施方式系統;不斷擴大統計區域,內容,在生態能源統計過程中,有水能源統計、樹林能源統計、礦物能源統計等,在環境統計的過程中,有環境破壞損耗統計與本次統計未包含的生態污染損耗統計等等;不斷做好試點省份與城市的綠色GDP統計試點推廣工程;形成綠色國民經濟統計的有效體制,同時不斷促成國家生態經濟統計規范規章的合理化,優化統計工作中的督查管理原則、統計成果公布政策;進一步開發綠色GDP統計的方針內容,主要內容有著重分析怎樣使用綠色GDP統計成果來確定一系列的污染防治、生態稅收、生態補給等生態經濟和處理方針;分析該怎樣利用綠色GDP統計成果來不斷優化相關管理者的工作質量以及效率考察方法;將綠色GDP作為統計的圍繞點,形成對在可持續發展步伐中,最容易被生態破壞影響的弱小勢力的有效的補給體系;科學地形成經濟組織綠色會計原則與方針,實行和全球接洽的經濟組織綠色會計和審計方針,為更好地進行綠色GDP統計打下客觀的基礎;不斷提高宣傳和教育普及力度,培養公眾樹立綠色GDP統計意識,多管齊下,不懈努力最終一定能夠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符合可持續發展觀的綠色國民經濟統計體系。
參考文獻: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energy saving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of several major evaluation method, the conventional evaluation methods for doesn't take into accoun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project brings the pollutant emission re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s the benefit. So in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should complement of emissions reduction benefits related variables.
Key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s, economic evaluation
中圖分類號: TE0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引言
據統計資料表明全世界1970年能源消費總量是83億噸標煤,到1995年是140億噸,增長68.7%,預計到2020年將達195億噸,50年增長了1.35倍。眾所周知,能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大量的能源的消費不僅帶來能源的日益短缺,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節能減排變得日益迫切。
2、節能項目經濟評價方法現狀
20世紀80年代早期,我國開始重視節能工作,1980年前后,中國能源研究會在國家科委的領導下,組織有關專家對當時中國的能源形勢進行了研究,并編寫了《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報告》。這份報告作為我國最早的節能政策研究之一。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節能統計開始注意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出現了大量關于環保投資經濟效益評估的研究,采用了多種經濟技術評價方法,并且明確區分了財務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兩套指標體系。1994年出版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對節能項目的經濟評價即采用了財務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兩套指標體系。
從企業效益的角度出發,節能項目財務評價的指標有:財務凈現值、財務內部收益率、靜態投資回收期、投資利稅率等指標。其主要計算思路是把未來的現金收益以一個合適的收益率折現,以考慮節能的收益與成本之間的關系.典型的就是對財務凈現值(FNPV)的計算
n
FNPV=∑ (CI-CO)i(1+ic)-i
i=1
其中:CI為現金流入量(主要是節能收入);CO為現金流出量;n為計算期;ic為設定的基準收益率。
當FNPV≥0時,表明項目的獲利能力達到了期望的收益率水平,項目可以接受;當FNPV
對國民經濟評價的指標主要有經濟凈現值和經濟內部收益率;經濟凈現值ENPV反映了項目對國民經濟貢獻的絕對指標,是項目在計算期內用社會折現率R把各年凈效益折算到建設起點的現值之和
n
ENPV=∑ (CI-CO)i(1+R)-i (1)
i=1
當ENPV≥0時,表明項目的獲利能力達到了期望的收益率水平,項目可以接受;當ENPV
由于能源的消耗導致的環境污染由整個社會所承擔,因此在目前提高能源效率的研究中,越來越多地考慮了減少能耗對環境的影響。
3、節能項目經濟評價方法修正
在預測各種環境政策帶來的環境效益的計算中,少繳的排污費用作為節能項目帶來的經濟效益的一部分,但是能否僅把這部分費用等同于減少排放大氣污染物所帶來的全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呢?換而言之,同等的大氣排放物是不是只造成了相當于少繳納的排污費用的社會損失呢?實際上,政府對大氣污染物收取的排放費用,并不能等同于污染物排放所導致的對社會經濟效益的損害,而是遠小于污染物排放所導致的社會損害。
許多環境問題專家已經在呼吁,應將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納入綜合決策過程,否則會導致一系列問題的產生,這主要包括:1)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經濟代價沒有納入國民經濟核算;2)在確定環境問題的優先次序方面也沒有發揮評價支持的作用;3)環境費用效益分析沒有在經濟決策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因此從政府角度對節能項目進行評估時,不僅要考慮到節能對國民經濟帶來的利益,而且需要考慮由減排產生的環境效益.在節能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中,理論上應采用能反映資源真實價值的影子價格來計算節能項目產生的費用和效益,從而真實反映節能工作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但這樣評估節能減排項目存在兩個較為嚴重的缺陷:第一,無法確定資源的真實價值,實際中,也往往是用市場價格代替影子價格進行計算;第二,在國民經濟評價中,對環境污染而產生的GDP損失考慮不足.市場價格基本上可以體現資源的真實價值,影子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市場價格近似反映.這樣使得第一種缺陷對項目評估的影響較小,主要問題是沒有考慮減少環境污染帶來的收益情況。
因此,從國民經濟的角度出發,對式(1)進行修正,加入環境污染影響因素E1和E2得
n
ENPV=∑ (CI-CO+E1-E2)i(1+R)-i (2)
i=1
其中:E1是可以避免的各種排放物導致的GDP損失之和,E2是節能項目本身帶來的環境損失,即項目建設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燃料、動力和鋼材、水泥等物質所帶來的間接排放所導致的GDP損失之和。
k
E1=∑QiPi (3)
i=1
l
E2=∑mjPj (4)
j=1
其中:Qi為第i種減排的污染物質量,mj為因節能項目建設增加的第j種排放污染物質量;Pi為每千克第i種大氣污染物對GDP影響的損失。
將式(3)和式(4)代入式(2)得到
n kl
ENPV=∑(CI-CO+∑QiPi-∑QjPj)t(1+R)-t (5)
t=1i=1 j=1
在目前關于大氣污染物對GDP造成的損失的測算還存在爭議的情況下,可以暫時用各地的排放收費標準(fi)代替各種排放物導致的GDP損失。由于節能項目的生命周期通常較長(約3~10年),從全生命周期的觀點考慮,節能項目從開始建設到運營過程中,雖然消耗一定的燃料、動力和一些鋼材、水泥等建材,間接排放一定的污染物, 但這種排放量和燃煤發電(我國主要的二次能源來源)相比,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式(5)簡化為
n k
ENPV=∑ (CI-CO+∑fiQi)t(1+R)-t (6)
t=1 i=1
3、結束語
節能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是建設節能項目和可再生能源項目所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節能項目由于有利于優化大氣環境,具有明顯的公共產品特性,需要政府發揮對市場的調節作用.只有對節能項目進行充分的國民經濟評價,與財務評估進行對比,才能有利于發現政府在節能項目中發揮的調節作用。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對節能項目的經濟評估方法。
參考文獻
(1)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報告[R].北京:中國能源研究會,1982.239
(2)黃振管.效益費用分析法在評估環保科技效益中的應用[J].環境科學研究,1994,.
(3)徐嵩齡.中國環境破壞的經濟損失計量—實例與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8.
(4)郭元,周大地.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與溫室氣體減排[A].見:中國能源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2008SNA與其他統計標準、手冊的協調性高于1993SNA,強化了國民經濟核算在統計體系中的核心地位。首先,SNA與《國際收支平衡手冊》的修訂幾乎同時開展,保證了2008SNA與《國際收支平衡手冊》(第6版,BPM6)的一致性;其次,2008SNA中價格與物量核算采納了國際比較項目(ICP)和國際消費者與生產者價格指數手冊的成果;第三,2008SNA與國際勞工統計標準保持一致;第四,2008SNA中環境賬戶與《國民核算手冊:環境-經濟綜合核算》修訂版一致,后者有望成為國際標準;第五,2008SNA與主要分類體系最新標準《所有經濟活動國際標準產業分類》修訂第4版、《主產品分類》第2版是一致的;第六,《貨幣與金融統計編制指南》已基于2008SNA進行改進,并于2008年出版;第七,《政府財政統計手冊》(GFSM2001)與2008SNA的差異已作注釋,以備新版的修訂。相比1993SNA,2008SNA所做修訂主要涉及六大方面:①對統計單位的進一步說明與機構部門分類的修訂,包括對輔活動單位、非常住單位分支機構、多國經營企業常住地歸屬、特殊目的實體(SPE)、控股公司、總部辦公室、金融服務的核算處理,以及非營利機構與金融公司部門次級部門劃分問題的說明;②進一步闡明交易范圍(包括生產邊界),對研發活動、中央銀行產出、非人壽保險服務、再保險、自產自用產品的處理做出了澄清與說明,改進了計算金融中介服務產出的間接測算方法(FISIM);③對資產、資本形成和固定資本消耗概念做出擴展和進一步說明,引入了經濟所有權變化的概念,對資產邊界與分類、知識產權產品、資產物量賬戶其他變化的項目分類進行了修訂(劉偉,2010),對所有權轉移成本、礦產勘查和評估、土地改良、固定資本消耗、水資源等方面的核算做了詳細闡述;④進一步修訂完善金融工具和資產的定義與核算處理,包括證券回購協議、職工股票期權、不良貸款、擔保、指數聯接債務證券、與外幣聯接的債務工具、未上市權益估值、未分配黃金賬戶、特別提款權(SDR)、租約和許可證、養老金權益等的處理方法,并調整了金融資產的分類;⑤有關政府與公共部門交易范圍的進一步說明,澄清了私人/公共/政府部門的邊界,對重組機構和政府簽發許可證、公眾公司用累積收入和資產出售所得作額外支付、政府向公眾型準公司的額外支付、稅收記錄原則、稅收減免、公共-私人伙伴關系固定資產所有權、保有收益征稅的處理方法與原則等提出了詳細指南;⑥有關SNA與BPM6概念和分類的協調,例如,對個人常住地評判及個人常住地變更的資產所有權處理、貨物送往國外加工與中介貿易①的處理做了澄清與說明。從文本上看,此輪修訂并沒有根本性的顛覆和改變,保持了國民經濟核算的原有基本框架,以實現由1993SNA(甚或1968SNA,其框架仍在不少國家使用)到2008SNA的平穩過渡(Eurostat,2011)。但是,2008SNA幾乎所有部分都有所變化,涉及統計單位和機構部門修訂、交易范圍、資產概念、資本形成和固定資本消耗、金融工具和資產的處理與定義等各個方面(UN等,2009;許滌龍、周光洪,2009)。歸納起來,2008SNA的關鍵變化主要體現在五大領域:資產、金融部門、全球化及相關問題、一般政府和公共部門、非正規部門(見表1)。
二、對中國核算體系的影響
(一)主要影響2008SNA的大多數修訂是針對日益全球化的交易特點、金融工具創新、對私人和公共部門財富與債務來源等所做的反應(Eurostat,2011)。實際上,在本輪修訂的45個核心議題中有33個議題涉及金融資產與非金融資產核算,可見有關資本核算方面的研究是核算界關注的一個中心(楊仲山、何強,2008)。總體來看,2008SNA所做修訂對核算理論與實踐的影響主要涉及:①部分修訂將影響SNA主要指標如GDP、儲蓄和積累等的估算;②其他一些推薦涉及廣泛的元素,包括定義和分類的澄清、說明,對核算方法、流程與結果都將產生巨大影響;③相比1993SNA,此次修訂影響最大的領域包括養老金計劃、資本服務成本、研發、軍事支出、中間品等的核算處理。從對中國核算的影響來看,除上述三點外,需要特別關注的是金融核算、國際收支核算、非正規與服務部門核算三個領域。首先,金融核算是2008SNA最主要的貢獻之一,2008SNA框架下金融核算與其他國際統計標準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調整了金融資產分類,部分主要總量指標的估算、金融服務產出的核算和金融資產/負債的處理將因此而改變(陳夢根,2011;許滌龍、周光洪,2009),若采用“公允價值”核算呆壞賬以及用新的口徑計算FISIM,可能會導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國際投資頭寸表、資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等發生相應變化。其次,根據2008SNA中海外加工貨物的所有權原則和中介貿易的核算處理方法,中國對外貿易核算將發生顯著變化,這將直接影響到中國的國際收支數據(楊仲山、何強,2008),因為加工貿易在中國外貿中占比超過50%,采用新核算方法會導致中國對外貿易額大幅下降,進而影響國際收支平衡/失衡的評估。再次,非正規部門與服務部門核算一直是中國國民經濟核算中較為薄弱的環節,例如,中國尚未正式建立限額以下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物業管理和房地產中介服務業企業財務統計抽樣調查制度,私營和外資道路運輸業與水上運輸業企業財務統計資料也處于空白狀態(許憲春,2009),2008SNA對服務產出核算的要求更為細致、明確,對非正規部門核算的建議也更為全面、系統,采納2008SNA對完善我國相關核算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二)機遇與挑戰中國從1990年代初開始采用SNA體系,國家統計局先后頒布了《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試行方案)》(1992)和《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對國民經濟核算的概念、原則、分類、基本框架和核算內容進行規范,2004年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目前,中國已初步建立了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架構,但在制度和實踐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國家統計局,2003),例如,季度GDP核算制度尚不成熟;地區GDP核算制度存在明顯缺陷;環比核算與統計制度很不完善;服務業統計極不健全;機構部門賬戶存在眾多不足;金融核算留有太多空白;等等。與先進國家核算水平、國民經濟核算最新國際標準以及政府宏觀經濟管理部門、社會公眾和國際社會迅速發展的需求相比,中國國民經濟核算水平還有較大差距(許憲春,2009)。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各種新現象不斷涌現,如股票期權、非上市公司分紅、基金公司運營、新型金融衍生產品等一些新情況在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尚未得到充分體現。1993SNA的修訂和2008SNA的實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迎頭趕上國際核算最新發展的良機(楊仲山、何強,2008)。中國應充分利用實施2008SNA的契機,積極采納新的概念、分類、標準與核算方法,發展和完善中國的國民經濟核算,逐步建立起一個科學高效、符合國際標準的現代宏觀經濟核算制度。實施2008SNA代表了國民經濟核算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對整個統計體系的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中國實施2008SNA,重點應關注:①構筑適應2008SNA要求的統計制度,諸如完善與2008SNA要求相符的法律框架、發展統計系統的戰略規劃、統計與核算數據生產的科學流程等,這些構成了實施2008SNA的制度基礎;②完善統計與核算基礎設施,如企業注冊和分類、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傳輸與存儲系統、賬戶編制IT工具等,促進我國核算工作與2008SNA概念、分類、方法與原則框架的一致性;③改進數據收集與處理技術,如統計和行政數據來源、抽樣框、原始數據到核算指標的轉換機制等,2008SNA框架下許多方面如中央銀行服務產出核算、非人壽保險服務產出核算、未上市權益估值等對基礎數據要求更高,而且,改進數據收集與處理技術是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關鍵點之一;④改善2008SNA的實施環境,包括資源支持、組織環境、人力資源和管理方法、協調機制等;⑤編制國民賬戶部分特殊問題的處理,如發展中國家普遍較為薄弱的未觀測經濟、非正規部門和服務部門核算問題。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實施2008SNA面臨不少的困難與挑戰,主要體現在:①在中國部門權力分割明顯、統計部門較為弱勢的情況下,謀求強大的支持是全面、順利實施2008SNA的根本保障;②2008SNA提供了一個普適性的核算框架,在具體實施當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在有限資源(數據資源、人力資源和財政支持)條件下將2008SNA的方法要求適應本國國情,提高和發展中國的核算水平與能力,這需要大力加強對2008SNA的研究、開發;③采納新的核算框架需要更多、更強的統計資源支持,2008SNA對統計基礎設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執行2008SNA要求加大對統計基礎設施的各項投入,增強統計基礎設施對國民經濟核算的支持能力;④2008SNA對核算數據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SNA與其他國際統計標準、IMF的數據質量框架的協調性大大增強,對數據質量的各個維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核算數據質量是實施2008SNA時應關注的重點之一。
三、基于NSDS的實施戰略
(一)NSDS與2008SNA實施作為經濟統計國際新標準,中國采納和執行2008SNA是提升統計能力與改進宏觀經濟統計的重要步驟,提升國民經濟核算能力也是NSDS的重要目標之一,二者關系密切。
1.NSDS概念與SNA。NSDS旨在設計與實施一個發展統計的國家戰略,以提高統計能力,改進統計體系的績效。NSDS覆蓋整個國家統計,遵循戰略管理和公共統計的通用原則,為一國加強統計能力建設指明了途徑,是一國為發展統計所實施的未來4至5年的一整套戰略舉措和一系列行動計劃(陳夢根2008)。SNA作為描述一國經濟全貌的核心統計框架,為政策設計與評估、國際經濟比較提供支持,在政府統計體系占據非常特殊的位置(UN等,2009)。面對SNA的最新修訂,統計系統必須對概念標準化、分類變化、方法調整、信息可得性與執行時間表做出反應,因此,國民經濟核算系統的改革與發展是NSDS題中應有之義。
2.NSDS評估和SNA。在NSDS統計能力評估階段,實際也應包括針對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的評估①,相關問題如:目前生產的國民經濟核算數據有哪些;現行賬戶與2008SNA的差異;已有核算數據是否切合公眾的優先需求;用戶對核算數據的關注度如何及對所得數據是否滿意;比照2008SNA要求,國民經濟核算數據編制和當中的管理、方法和過程是否有改進空間;等等。在NSDS框架下,IMF的數據質量評估框架(DQAF)被用于統計能力評估的基準(邱東,2008),也是核算數據的評估基準,評估結果可用于指導2008SNA執行。
3.NSDS設計與SNA。NSDS戰略設計階段的目標是對計劃期行動方案做基本的選擇,有關2008SNA實施的戰略設計工作主要包括:①采用新的賬戶系列代替當前的賬戶系列;②評估戰略規劃期內是否簽署特殊數據標準(SDDS);③2008SNA實施的資源支持方案;④當前核算產品供給和未來核算產品供給計劃的協調,包括有待增加的部門賬戶與額外的數據生產;⑤國民賬戶編制的質量管理和賬戶修訂政策,以及時間限制、方法和數據機制等;⑥新的賬戶編制工具的采用(如ERETES)或賬戶編制工具的升級與更新;⑦SNA與其他機構的伙伴關系和規劃方案的協調,如ICP等。在這一階段,需要做好2008SNA實施與其他方案或行動的協調,動員更多資源支持核算發展,將2008SNA實施戰略融入NSDS框架。
4.NSDS實施和SNA。NSDS實施階段主要任務是在計劃的時間表內將規劃中對不同領域的調整措施付諸行動,并對行動進展和效果進行監控、評估(陳夢根,2008)。聯合國、IMF等機構倡導各國建立國民經濟核算委員會,作為國家統計系統的組成部分,負責2008SNA實施方案的制定、執行、監控與評估(Eurostat,2011)。NSDS與2008SNA在實施時間上比較一致,一般都是4至5年左右。目前,中國已經完成了NSDS的設計工作,形成了統計總體規劃(SMP)的文本,但尚未正式實施,可以通過對規劃文本做適當調整,將2008SNA實施戰略納入NSDS框架統籌安排。
(二)2008SNA實施戰略框架為提高執行效率,2008SNA實施戰略應高度重視過程管理。從流程上看,執行2008SNA一般包括四個階段:目標、組織、編制和(見圖1),共同構成實施戰略的基本框架。
1.目標。受數據來源可得性、統計能力、核算指圖12008SNA實施戰略框架標需求等因素制約,中國目前要完全實施2008SNA并不現實,不同時期對核算數據需求的優先次序也并不相同。因此,實施2008SNA可先設定一個4至5年戰略規劃期的實施目標。根據聯合國等提出的準則,設定實施目標通常應考慮的主要因素有:①國家統計能力現狀,編制國民賬戶目前可得的數據源;②采用正規部門數據來源的可能性,以及按活動或機構部門將這些信息轉換為核算指標的能力;③經濟結構,主要是非正規部門的范圍及核算能力;④實施和發展2008SNA的人力資源情況,包括數量和知識水平(ISWGNA,2011)。在1993SNA實施過程中,聯合國提出了六階段評估法和三個數據集方法用以評估各國實施情況(Eurostat,2011;蔣萍,2007)。聯合國2009年的一項調查表明,72%的會員國實施了1993SNA,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發達國家、轉型經濟體、西亞發展中國家、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國家都達到了第二個實施階段。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組(ISWGNA)指出,由于需要更及時信息以便做出適當的政策反應(如彌補金融危機和信息差距),編制季度國民戶、開發預警和商業周期指標、高頻率綜合業務周期指標等的重要性上升,2008SNA要求對實施階段和數據集的范圍標準進行調整,例如,擴大最低要求數據集的范圍,納入按行業或支出構成計算的GDP名義值和物量值的季度賬戶,以及整個經濟和世界其他地區直到借出凈額的綜合季度賬戶(ISWGNA,2011)。經修訂后的六階段評估法和數據集方法可用于分解2008SNA實施目標和評估2008SNA執行狀況,二者共同構成2008SNA執行目標結構與評估信息系統(分別見表2、表3)。按照聯合國的方法,第一個數據集是最低要求數據集(MRDS),采納1993SNA的國家已能覆蓋;最二個數據集是建議數據集(RDS),建議所有國家都編制;第三個數據集是理想數據集(DDS),如有可能應當編制(Eurostat,2011)。根據擬達到的實施階段,實施2008SNA可設定不同的分解目標:①分行業按支出法和生產法估計GDP,主要結果是支出法和生產法計算的現價和不變價GDP及其構成、生產、中間消耗、行業增加值,此目標對應第一階段,允許一國達到MRDS的部分要求;②估計國外賬戶的其他部分;③估計國民總收入和雇員報酬、混合收入、生產稅等其他基本指標;④分行業就業數據、估計供給和使用表(SUTs)、生產賬戶、按機構部門生成收入賬戶;⑤估計機構部門的所有賬戶序列、國外賬戶;⑥估計機構部門金融賬戶;⑦估計國際收支平衡表。一國實現某一實施階段則能夠生產與之對應的一組關鍵核算表,對應不同層次數據集,特定的實施結果反映了各國的核算能力差異,其中分解目標②、③④對應里程碑2,達到MRDS的要求(ISWGNA,2011)。隨著實施目標逐步增加,核算的復雜程度上升,第一個目標要求最少的數據,目標越復雜要求更多數據來編制核算賬戶,但是,復雜目標能對社會經濟結構和國家發展提供更現實的描繪,更適合用于政策制定和分析目的。
環境國民經濟核算以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為基礎,并對其進行了擴展,增加了經濟和環境之間關系的內容。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是基礎性的國民經濟核算,通過它能夠對國民經濟進行數量上廣泛和細致的刻畫。環境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作為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的輔助體系,從環境的角度對國民經濟核算進行了拓展,但同時仍然遵循標準體系的分類、規則和計算方式等。因此,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和環境國民經濟核算的數據是完全兼容的。聯合國在2003年《綜合環境經濟核算手冊》中,公布了這種包含環境輔助體系的計算方法,用以衡量各國扣除了自然資產(包括環境)損失之后的真實國民財富。環境國民經濟核算占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的比重越高,表明國民經濟增長的正面效應越高,負面效應越低,反之亦然。在德國,這種輔助體系主要是在聯合國綜合環境經濟核算體系建議的基礎上,在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的框架中實現的。
環境國民經濟核算的目的在于展示經濟主體(生產者或者是生產行業以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所進行的經濟活動(即在一段既定時間內的生產和消費)對自然的需求、消耗和損害,同時也展示對環境保護采取的措施。以上這些信息的總和是制定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政策,并檢測可持續發展政策的成果必不可少的數據統計基礎。
二、聯邦統計局的環境國民經濟核算
下圖展示了環境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采用哪些方式來展示經濟和環境的關系,并對經濟活動進行描述的。
環境國民經濟核算的關鍵,是要擴展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中關于財產的概念。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記錄“生產出的財產”,同時考慮部分的自然財產,即有市場價值的自然。與此相反,環境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還需要考慮到所有不是被生產出的“自然財產”。其中包括重要的環境組成部分,例如:礦藏,土地,生態體系和其他的自然體系。 這些部分不僅包括有市場價值的自然財產,還包括那些有效用,但還暫時沒有經濟價值的自然財產。
在德國,環境國民經濟核算有四項模本。
四項模本之一的“物質的財產計算”,是將財產以非貨幣單位的形式表現出來。模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經濟核算中的土地核算。它根據使用的種類以及經濟活動的不同類型對土地進行劃分。從土地使用的方式和對土地人為的改變中可以推導出土地的損害狀況。
作為環境經濟核算第二項模本的“物質流的計算”(或者被稱為物質、能源流的計算),展示了經濟過程中的物質流量。它沿用了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中的生產和消費概念。這里尤其將相應的流量,如對資源的使用和有害物質的排放,作為環境污染的指標包含到自然財產中去,但這些流量無法用相應的貨幣表示出來。同時,“物質流的計算”也考慮到了經濟中的物質流量。最后,“物質流計算”將由經濟活動產生的物質流量同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中的相應的貨幣量對應起來。
盡管人們已經在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中,用貨幣單位對經濟活動中相對于環境很重要的流量和存量進行了描述,但是,還是有必要從環境的角度,對傳統國民經濟核算中已有的數據重新進行分解。這就是環境經濟核算的第三個模本“環保和環境稅”的任務。目前,這一模本主要集中在統計有利于環保的私人和國家的支出以及與環境相關的稅費。
第四種模本“貨幣估價”,主要是制定規則和實施方式,對第一、第二種模本下的物質存量和流量賬戶進行估價。這種評估方式會產生各式各樣方法上的問題(評價/總和問題,地區差異,對因果關系的有限了解等),因此,這些計算結果應當由科學機構,而不是由對公布的數據必須有一定精確性的官方統計局來提供。所以環境GDP作為官方數據是不存在的。但是,對此還有其它的解決辦法,比如可以借助研究機構的國民經濟計算模型,對可持續經濟發展指明道路和方向。聯邦統計局可以和這些研究機構合作,為多領域的模型計算提供基礎數據。
在歐洲以及民族國家層面上,制定政策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將環境利益納入到各種產業政策中去。為了闡述這種政策和監督其運行,需要建立一個與之相適應的報導體系。環境國民經濟核算―――鑒于其體系的系統性和不同部分的穩固聯系―――能夠在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它顯示出了與現存指數體系相比獨特的優勢。為了滿足這種需求,聯邦統計局在環境經濟核算的框架下,建立了這個產業報導模本,通過環境國民經濟核算向所挑選的政策領域提供更深層次的信息。目前“環境和交通”模本已經建成。“環境和農業”,“環境和家庭”的匯報模本正在建設中。
三、社會參與和信息
從1990年至2002年期間,聯邦統計局關于環境國民經濟核算的工作,一直得到由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和反應堆安全部建立的顧問委員會的支持和幫助。委員會由科學界、不同部委、環保局和聯邦統計局的代表組成,任務在于審核環境國民經濟核算的設計草案,嚴格評估聯邦統計局的工作并且提供相應的建議。為了使環境國民經濟核算的工作獲得更廣泛的社會基礎,環境經濟核算顧問委員會從1994年起,擴大了其構成范圍,吸收了社會組織的成員作為代表。
一、引 言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本承載體,是在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過程中興起、發展所形成的獨立產業,同時又推動了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進展,己經成為現代社會經濟大系統中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都分。房地產業的產業鏈長,關聯度大,其自身特性決定了這一產業的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在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中處于平均水平之上。在我國,住宅投資的增加,被帶動的直接相關或間接相關較大的產業有60多個,有力地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房地產業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基本的物質保證,是社會一切產業部門不可缺少的物質空間條件,并具體構成各個產業部門。房地產發展的規模、產品結構、布局是否合理、水平的高低和發展速度的快慢,都將影響著各行業的規模、結構、布局、水平和速度。房地產作為產業部門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直接參與價值生產和價值實現的經濟過程,并形成商品生產和經營成本的重要內容。因此,房地產是構成整個社會財富的重要內容,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穩定而長遠的影響。房地產業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它既有國民經濟一般行業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產業內涵及活動領域十分廣泛,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中一個獨立且非常重要的部門,房地產業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和活動特點。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業,在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程,其中有著推動房地產業發展、成長的積極因素,又有影響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消極因素;每個國家根據本國國情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和利用經濟杠桿來扶持及引導房地產業的發展;同時又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影響著房地產業。
二、房地產行業概述
(一)房地產業的概念
房地產業是進行房地產投資、開發、經營、管理、服務的行業,屬于第三產業,是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帶動性和風險性的產業。房地產業是與建筑業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建筑業是物質生產部門,屬于第二產業;房地產業兼有生產(開發)、經營、管理和服務等多種性質,屬于第三產業。這兩個產業又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為它們的業務對象都是房地產。在房地產開發活動中,房地產業與建筑業往往是甲方與乙方的合作關系,房地產業是房地產開發和建設的甲方,建筑業是乙方;房地產業是策劃者、組織者和承擔發包任務;建筑業則是承包單位,按照承包合同的要求完成“三通一平”等土地開發和房屋建筑的生產任務。
(二)房地產業的分類
房地產業可分為房地產投資開發業和房地產服務業。房地產服務業又分為房地產咨詢、房地產價格評估、房地產經紀和物業管理等。其中,又將房地產咨詢、房地產價格評估、房地產經紀歸為房地產中介服務業。所以,房地產業的細分行業包括房地產投資開發業、房地產咨詢、房地產價格評估、房地產經紀和物業管理業。
房地產投資開發是指在依法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上投資進行基礎設施、房屋建設的行為。房地產投資開發需要土地、建筑材料、城市基礎設施、公共配套設施、勞動力、資金和專業人員經驗等諸多方面。
房地產投資開發除了取得土地、建造房屋、然后預售或出售新建的房屋這種方式,還有購買房屋后出租,購買房屋后出租一段時間再轉讓,或者購買房地產后等待一段時間再轉讓;開發也不僅是建造新房屋,還有把土地(生地、毛地)變為建設熟地之后轉讓,有對舊房屋進行裝修改造,有接手在建工程后繼續開發等。
房地產業具有資金量大、回報率高、風險大、附加值高、產業關聯性強等特點。
房地產咨詢業是指為有關房地產活動的當事人提供法律法規、政策、信息、技術等方面服務的經營活動。
房地產價格評估是指以房地產為對象,由專業估價人員,根據估價目的,遵循估價原則,按照估價程序,選用適宜的估價方法,并在綜合分析影響房地產價格因素的基礎上,對房地產在估價時點的客觀合理價格或者價值進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動。
房地產經紀是指向進行房地產投資開發、轉讓、抵押、租賃的當事人提供房地產居間介紹、的經營活動。
物業管理業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的活動。
(三)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的生產要素,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房地產業。反過來說,任何行業都擁有一定的房地產,都是房地產業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因此說,房地產業是發展國民經濟和改善人民生
活的基礎產業之一。由于房地產業關聯度高,帶動力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它的重要作用可以歸納如下:①可以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的物質條件;②可以改善人們的居住和生活條件;③可以改善投資環境,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④通過綜合開發,避免分散建設的弊端,有利于城市規劃的實施;⑤可以為城市建設開辟重要的積累資金渠道;⑥可以帶動相關產業,如建筑、建材、化工、輕工、電器等工業的發展;⑦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⑧有利于深化住房制度的改革,調整消費結構;⑨有利于吸引外資,加速經濟建設;⑩可以擴大就業面。以上這些重要作用,目前已初步顯示出來,隨著國民經濟和房地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必將發揮更廣泛、更重要的作用。
國民經濟動員工作的新特點,以軍事需求為牽引,突出重點、很抓落實,克服困難,努力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標和上級布置的重
點工作,同時也為全市“十一五”期間國民經濟動員規劃的實現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并為編制國民經濟動員“十一五”規劃奠定了良好的基
礎。
一、200*年國民經濟動員工作回顧
200*年,*市國民經濟動員工作堅持以國家和省關于國民經濟動員的方針、政策為依據,以科學發展統領全局,結合本市的區位優
勢和經濟特點,進一步加強了國民經濟動員組織機構建設。市級國民經濟動機構按照上級要求設置了專門機構,增加了新的工作人員,目前專職
工作人員已經達到三人,工作力量得到加強。各區、縣(市)進一步明確了(兼)職工作人員,建立了順暢的工作聯系渠道,國民經濟動員工作步
入正規,與此同時,進一步更新、充實,完善了國民經濟動員潛力資料庫的建設工作,重點是提高科技含量,著眼點是提高國民經濟的快速動
員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目標是逐步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協調發展的國民經濟動員體系,為戰爭和突發事件提供經濟保障。在200*年
的國民經濟動員工作中,動員辦堅定不移地突出“平戰結合、軍民兼容、寓軍于民”的工作方針,千方百計地引導和幫助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
下自主步入平戰結合軌道,并實現雙贏,而且在競爭中不斷提高裝備和產品水平。200*年是“十五”規劃的最后一年,是承上啟下十分重要的
一年,一年來,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標和上級部署的重點工作,主要是:
(一)按照省國民經濟“十五”計劃綱要的要求、繼續推進*市國民經濟動員信息系統建設,此項工作的開展得到上級主觀部門和*市發
改委的支持,截止目前,*市國民經濟動員潛力數據庫已經建立,并設兼職人員對其進行維護和管理。
(二)傳達貫徹了全省國民經濟動員工作會議精神,并將會議精神及時傳達到各區、縣(市)責任部門,同時結合*市國民經濟工作的實際
,制定了200*年*市經濟動員工作計劃,并下發至各區、縣(市)指導其國民經濟動員工作,從而對全市國民經濟動員工作起到了推動作用。
(三)按照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組織了*市幾十個部門和單位第三次開展國防動員潛力專項調查,潛力數據核實和國民經濟動員
潛力專項調查工作,全面完成了綜合實力、物資油料生產儲備,工程建設、郵電通信、衛生防疫、財政金融、科研設計、新聞出版、地質勘查
、氣象水文、重要經濟目標等14各方面,共32套表格和1500余組數據的調查核實任務,為編制*市國民經濟動員預案奠定了良好的基
礎。
(四)啟動編制*市國民經濟動員預案的相關工作。編制城市可用于戰爭和突發事件的國民經濟動員預案是國民經濟動員和交通戰備工作
的核心,動員潛力調查、信息系統建設都是為科學編制動員預案服務的,因此,國民經濟動員辦公室始終緊緊抓住這項工作,并收集了大量資
料和數據,為科學地編制預案做好了充分必要的準備。
(五)按照省國民經濟動員辦公室和市國防動員委員會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是國民經濟動員辦公室克服困難、創造條件圓滿地完成了上級
下達的各項任務。一是根據*市的具體情況,帶著問題按時參加了省國防動員委員在大慶舉辦的“油城-05”經濟動員暨后勤保障演練活動
。參加此項活動為編制*市國民經濟動員預案,解決好*市平時應對自然災害、搶險救災,維護社會穩定和戰時支援主要方向作戰,做好經濟
動員工作等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對抓好*市國民經濟動員工作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的推動作用。二是全面核實了*
市目前通用物資儲備達到6.5萬噸,糧食儲備達到62萬噸,石油儲備達到140萬斤,石油成品油儲備達到20萬噸,醫療床位3.3萬張
,移動手術車131輛,戰時藥品儲備4000噸,自然測量數據3萬組,年汽車制造能力30萬輛,年維修汽車能力17萬輛,年應急維修
飛機能力65架,擁有推土機187臺,挖掘機115臺,吊裝機110臺,移動式發電機84臺等動員潛力。
(六)規劃了*市國民經濟動員能源動力大隊,機械設備大隊、生活物資大隊、衛生醫療大隊、軍工產品大隊的預案,進一步充實完善了
一、2007年工作回顧
1、理清思路,明確目標。年初,全面分析200*年經濟運行情況,預測2007年經濟發展的環境,深刻認識面臨的挑戰和可能出現的問題,根據市委、市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編制出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出了2007年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思路、主要目標和工作重點,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描繪了奮斗目標方向。依此,撰寫《**市20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和2007年計劃(草案)》,依法向市人大會議報告,審議通過執行。
2、加強經濟運行監控和預警預測,當好領導參謀。根據年初市人大會議審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市委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做好經濟運行情況的調查研究,掌握執行情況,做好經濟運行的監控和預警,及時發現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做到一季度一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依法向市人大匯報2007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并根據市人大提出的審查意見,制定措施,加強重點經濟工作,確保經濟社會繼續持續健康發展。10月份,在科學預測2007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基礎上,深入分析2008年經濟運行情況,既充分看到各種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又深刻認識面臨的挑戰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初步編制出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出了2008年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思路、主要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并按照要求上報省發改委,為省發改委編制全省年度目標提供依據。監控“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為做好中期評估奠定基礎。
3、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項目工作是全市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發改委的中心工作。一年來,按照職責分工,增強項目意識,多方捕捉信息,搶抓政策機遇,加大向上爭取力度,項目爭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由于經貿方面項目屬于國家、省政策導向性項目,項目少資金量小,但是為了爭取有限的項目資金,我們充分利用擴權機遇,在幫助企業完善報批材料的基礎上,加大爭取力度,今年新爭取棉花加工企業400噸打包機發行項目3個,分別是華紡企業、銀和公司和第一油棉廠等,共爭取貼息資金75萬元,每個企業25萬元,項目爭取個數在五個擴權縣市中占第一位。根據國家產業政策,2009年將全部關停400噸以下的打包機,項目爭取資金數量雖小,但為企業今后的發展爭取到了入場券,求得了生存權,意義重大。
4、育特色,抓亮點。一是進口設備免稅申報工作創歷史新高,繼2006年該項工作權限下放我市后,我們積極學習各項相關政策,理清工作思路,迅速熟悉了業務,當年為永泰棉紡爭取12臺進口全自動絡筒機設備免稅。今年又為南陽裕祥、華紡企業等兩個企業爭取進口設備免稅,目前進展順利,兩家企業均已獲得國家發改委的確認,進口設備正在辦理,這兩個項目將為企業節約投資2000萬元以上,同時,大大地提高了企業的裝備水平,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二是積極爭取2008年進口棉花關稅配額。按照國家、省發改委通知要求,對我市棉紡企業進行全面調查,對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進行宣傳發動,增強申報信心,通過篩選,對符合條件的華紡企業,南陽裕祥、永泰棉紡和瑞達紡織等4家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認真審查,補充完善,達到上報要求。為加強爭取力度,委主要領導赴省發改委做工作,發改委同意部分項目上報國家發改委,屆時,將為我市企業減少原材料成本500萬元以上。
二、2008年工作重點
2008年,工作基本思路是: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委黨組的安排部署,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開展調查研究,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運行情況及問題的分析和預測,為市領導當好參謀。
工作重點是:
一)、綜合工作
1、科學制訂好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指導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2、加大調查研究力度,做好國民經濟運行的季度分析和均勢預測,為領導當好參謀。
3、做好年初和年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的起草,依法向市人大匯報,并依據人大提出的意見,進行調整。
二)規劃工作
1、認真做好“十一五”規劃的中期評估。2008年是“十一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要充分評估前兩年規劃執行情況,認真客觀預測后三年的運行情況和發展趨勢,提出主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工作重點和任務的評估意見,并以市政府名義向市人大匯報,對需要進行的調整的,待人大同意后進行調整。
2、全面收集整理全市主體功能區相關數據資料,積極配合省發改委規劃區做好主體功能區規劃。
3、完成丹江口庫區**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庫區六鄉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配合做好南水北調工程對口項目支援。
4、按照國家對進口設備免稅政策調整的要求,做好企業的宣傳服務工作。
三)經貿工作。
一是做好棉花加工企業加工資格的換證工作;
2、規劃聯動,爭取省級政策支持。我縣有大量可開發的低丘緩坡,根據省發改委《關于共同做好省低丘緩坡重點區塊綜合開發利用規劃工作的通知》(發改農經[]6號)文件要求,在征求建設、國土、環保、林特等相關部門以及鄉鎮街道意見,填報了低丘緩坡綜合開發利用重點區塊并向上報送。省發改委已基本確定了的西部產業基地(現定名為始平區塊)和石梁鎮4個地塊為省低丘緩坡開發重點區塊。爭取省級土地指標支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以及低限收取森林植補補造費用等優惠政策。主體功能區規劃方面與省級聯動,盡力符事各鄉鎮實際,以鄉鎮為單位報送主體功能定位。
3、首次啟動規劃評估機制。縣“”規劃綱要已經執行到中期,我們首次起動評估機制,對三年來“”規劃進行總體評估,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認真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評估結果形成報告向人大常委會匯報后作為修訂規劃的重要依據。目前,縣“”規劃中期評估報告初稿已形成。
4、及時跟蹤經濟形勢發展,做好經濟形勢分析。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和我縣經濟結構影響,我縣經濟增速大幅回落。針對這種復雜多變經濟形勢,我們高度關注我縣經濟運行情況,分析經濟運行中的趨勢性、苗頭性問題,確保經濟的穩定健康運行。在全省創建經濟運行監測網絡基礎了,擴充我縣7家重點企業納入全省經濟運行監測網絡。及時召開經濟形勢運行分析會,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形成年一季度全縣經濟運行分析報告在全縣經濟形勢分析會上交流。在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報告基礎上結合社會事業發展情況形成計劃執行報告向政協常協會匯報。
5、課題方面。為貫徹縣委關于要求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部署,營造機關濃厚的學習研究氛圍,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切實當好縣委、縣政府的參謀助手,年初在各科室基礎上安排年課題研究十七項。《縣年社會發展形式分析報告》及1-4月份經濟運行簡析已在研究與建議刊發。“研究與建議”今年以來已出刊九期。
6、爭取新增中央投資方面。中央財政新增1.18萬億投資計劃,到目前為止,已經分三批共下達了3000億。綜合計劃科一共向上申報項目30個,涉及農林水利、社會事業、欠發達地區基礎設施、資源節約等。其中:省發改委轉報國家發改委項目16個,已到位資金補助1572萬元。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繼續做好年度計劃管理和經濟運行情況監測,及時形成分析材料,完成半年度、年度計劃執行情況向人大常委會、政協的報告。及時提出對策建議,確保年度各項計劃指標完成。
2、繼續積極向上級爭取社會事業、農林水、循環經濟等各類補助資金;督促抓好新增中央投資項目落實工作;配合省、市做好新增中央投資項目的督查工作。
3、繼續做好“”規劃中期評估工作,完善決策,更好的服務““后半期的發展。中期評估報告報縣政府審定,再由縣政府提請縣人大常委會審議。
1國民經濟相關產業研究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我國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制造業(不含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此外,我國對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國家科技服務業、生產業、國家旅游及相關產業等進行了詳細的統計分類。
關于第一、第二產業,工作生產率更多地追求生產效率,關于第三產業中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等則追求工作效果。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產業發展已經逐漸由低附加值的傳統農業、制造業向高附加值的第三產業發展,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高,2015年服務業占GDP 比重50.5%,2016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占GDP比重為54.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59.7%。而現代服務業是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在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的供給側改革中發揮了重要力量。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生產率指標的制定是衡量生產率高低的關鍵,對不同行業制定具體的生產率指標,才能實現工作生產率的有效計量。
2生產率測評指標研究
Sink(1985)提出生產率測度及評估能夠告訴管理者什么是有效率的,什么是有效果的,潛在的質量問題。確定的生產率測度及評估系統能夠指明控制及改善的正確方向。生產率測度在績效管理的決策支持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管理者也必須考慮生產率的適宜測度。
肖敏(2013)采用文獻研究法、焦點小組訪談研究、個人深度訪談研究、統計檢驗方法以及比較研究方法,對生產率文獻研究中和企業管理實踐中的知識工作生產率評價指標進行統計研究,并分析探討其差距,提煉知識工作生產率的效用測評指標變量。研究結果表明高知識含量的工作生產率,重點測度工作效果,而質量、客戶滿意度、創新指標完整地體現了知識工作效果的內涵(相關指標定義見表1)。
3大數據時代知識工作生產率測評指標
肖敏(2013)選取研究型高校作為研究的實驗環境,高校教師和職工是典型的知識工作者,根據教師和職工的主要工作內容,制定了質量、客戶滿意度、創新三個指標的工作標準。實驗數據主要來源于高等教育行業高知識含量工作,高等教育是非盈利部門,而對于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生產業、高技術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相關服務業是盈利組織,為了更加全面衡量這些企業的工作生產率,本文在此基礎上增加利潤率指標,將高知識含量的工作生產率指標分為事業單位和服務企業兩大類,事業單位工作生產率指標采用質量,客戶滿意度,創新,服務企業工作生產率指標采用質量,客戶滿意度,創新,利潤率(詳見表2)。
在大數據時代,工作生產率的評估方法應將事業單位和服務企業進行分類研究,事業單位主要評估工作質量,客戶滿意度,工作創新等維度,而服務企業還應關注利潤率。這些指標的量化方法是大數據時代生產率評估的又一難點,也是未來的研究方向。在未來研究中,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重點研究不同類別的服務企業采用的具體生產率指標,同時對科研機構、事業單位等工作生產率評估指標采取具有可量化、可操作的計量指標,較好地實現生產率的評估,促進生產率的發展與提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