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18 16:13: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學科課程體系建設,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縱觀財政學科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其他學科向財政領域滲透,即移植其他學科原理和方法研究財政問題和解釋財政現象,為現代財政學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堅實而寬廣的學科理論基礎,使財政學演變成為一門融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以及社會學于一體的交叉學科。
1、財政學的經濟學基礎
2、財政學的政治學基礎
現代財政學在具有經濟學基礎的同時還具有政治學基礎。首先,財政學與政治學研究的行為主體具有一致性。政治學以國家或政府機構為中心進行研究,而財政是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的分配活動,因此政治學的理論與觀點,尤其是政治學上的國家理論或政府理論會直接滲透到財政學研究中來。在財政學著作中,有些直接冠以《政府經濟學》來體現財政學與政治學之間的密切關系。在西方財政學中,一直存在著將財政學與政治學相聯系的傾向,西方經濟學家道爾頓在其《公共財政學原理》一書中更是開宗明義地指出,財政學是界于經濟學與政治學之間的一門學科。[3]其次,財政決策過程需要通過政治決策機制來完成。財政所研究的公共資源配置依賴于政治過程,政治決策機制與方法的差異對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財政收支活動與過程同時又是政治活動與過程。隨著1960年布坎南(Buchanan.J.M)《公共財政學:教科書導論》的出版和公共選擇理論的興起,為政治學建立了與經濟學相同的分析基礎,使得經濟學分析范式成功地拓展到政治領域,以經濟學為紐帶將財政學研究與政治學研究打通。公共選擇理論的政黨理論、官僚理論、投票理論在財政學中的運用,開辟了從完善政治決策機制的角度來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的新領域,使經濟學、財政學和政治學更為有機的結合起來,便于我們從經濟學和政治學兩個層面共同研究財政問題。
3、財政學的管理學基礎
財政從來都是同國家或政府的職能連在一起的,財政收支活動的目標就是要有效實現國家或政府的社會經濟管理職能,從這種意義上說,財政可以界定為政府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從經濟學角度考察財政,主要側重于財政運行規律的分析和揭示;從管理學角度考察財政,則側重于財政管理機制的構造和操作,兩者具有內在統一性。當今世界,傳統意義上的公共管理或稱公共行政已經或正在為“新公共管理”所取代。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論所謂“產業型政府”的解釋,政府部門實質上是一個特殊產業部門。因此,財政問題不僅是經濟學和政治學問題,同樣是管理學問題。[4]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論,吸收管理學的合理內核是構建合理的財政機制、提高財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財政管理歸結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過這種制度安排構筑利害相關主體的約束與制衡機制、規范財政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各種權利配置關系和利益分配關系,通過吸收企業治理理論來謀求財政的科學控制。從管理學角度出發,按照管理學的范式,將管理學中的制度、行為、組織和決策理論引入財政學來研究財政,必然會使財政學的學術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4、財政學的社會學基礎
財政制度運行于特定的社會環境之中,社會文化制度會通過財政行為主體對財政運行產生重要的乃至決定性影響。自德國宗教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提出其“韋伯命題”以來,人們越來越重視一國社會文化環境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透過經濟現象去探究隱藏其背后的社會文化根源日益成為人們洞察經濟問題的新視角。社會文化環境對經濟主體行為的影響,一方面是通過影響經濟主體的價值觀念進而影響其行為取向與方式,從而發揮其對經濟主體行為的導向功能與約束功能,進而使制定出的政策帶有較為濃厚的倫理色彩;另一方面,根源于社會文化傳統的非正式規則對約束、規制與調整人們行為起重要作用,其對正式規則的作用發揮將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事實上,就是在同種經濟運行機制(如市場機制)下,由文化傳統所決定的非正式規則的差異,會在經濟運行機制層面上得到反映,呈現不同特點,最終體現出制度效率的差異。由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同種制度在不同國度有著不同的運行狀況和運行結果,為什么一項制度在具體運行中會出現偏差,為什么我們不能完全照搬產生于西方社會環境下的某些做法。因此,我們研究財政現象與問題時不能忽略社會文化環境的客觀影響,否則,會使現實財政制度流于形式抑或趨于無效。
在經過幾個世紀的學科日益分化的歷程之后,人們已經開始強調學科之間的互相融合,甚至出現了學科綜合的趨勢。[4]財政學科的綜合性要求我們對財政學科中一些重大或重要問題必須結合有關學科進行交叉研究,將財政學建立在一個寬廣而堅實的學科基礎之上,并體現于財政學的課程體系設計之中,這樣才能達到“厚基礎、寬口徑”的財政人才培養目標。
二、財政學課程設置存在的主要問題
1、目前課程設置難以完全體現財政學的多學科基礎
為了滿足我國財政學科發展與財政人才培養的需要,許多院校對財政學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調整,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增加了經濟學基礎課程,但仍然存在缺陷。首先,財政專業主要學習的經濟基礎課程是《西方經濟學(初級)》,很少開設中級(或高級)《微(宏)觀經濟學》課程,而其中的經濟理論或分析方法正是許多財政問題分析所必備的,如稅收效應中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分析、最優稅制設計等。由于這方面知識的缺乏,大大降低了財政專業學生的分析能力。其次,隨著數學在經濟分析中的廣泛運用,數學分析方法日益成為財政領域的一個重要工具,基本的數理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知識對于財政專業學生是不可缺" 少的。但在目前的財政課程體系中,許多學校將《計量經濟學》僅作為選修課程開設,《數理經濟學》更是一個空白,導致學生對數學公式與推理只知數學含義而不知經濟含義,遇到財政專業課程中的數學分析內容,則以囫圇吞棗的方式死記結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財政學的管理學基礎、政治學基礎以及社會學基礎未能有效的通過相關的課程設置體現出來,財政專業學生的分析視角過于單一,對財政現象與問題的理解難以深入,就財政論財政的現象沒有得到改觀。[5][6]尤其是社會學知識的缺乏,使得學生無法準確理解中國財政制度的本土化要求,死搬硬套西方理論分析財政現實問題的現象較為普遍。
2、學科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結構、專業課程內部結構不夠合理
撇開公共基礎課不論,在財政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結構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頭重腳輕”現象,即學科基礎課程偏少而專業課程偏多,其直接反映出財政專業的口徑較窄而專業性過強,導致財政專業人才培養的市場適應性偏低;在專業課程內部結構方面,由于課程門數過多,過分強調單項課程結構完整,導致各門課程大而全、小而全,在不同課程名義下講授相近的內容,內容交叉重復,知識容量狹小。[7][8]如《稅收與實務》、《中國稅制》、《稅務管理》、《稅務稽查》和《稅務會計》等課程相互之間都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直接重復,極大地降低了教學效率。
3、財政實驗課程相對貧乏
財政學科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實踐應用能力培養是財政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之一。在財政學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稅收和稅收管理知識,還是政府預算管理和預算會計知識,基本上全部依賴傳統的“空對空”的課堂講授方式,既給教師授課帶來困難,同時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是事倍功半,不僅效率低下,而且無益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財政學課程體系建設的建議
1、優化財政學課程體系結構
財政學課程體系結構的優化應從這么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學科基礎課程的數量比例和課時比例,充分體現財政學的多學科相融合的發展趨勢。增加經濟學理論課程的門數和教學課時,如加大《計量經濟學》的課時量,增設《中級微(宏)觀經濟學》(針對本科層次)或《高級微(宏)觀經濟學》(針對碩士、博士層次),同時將反映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基本理論的課程納入學科基礎課程體系當中,在選修課程中擴大反映上述學科理論發展以及分析方法創新的課程,如《制度經濟學》、《信息經濟學》等。第二,適當壓縮財政專業課程門數或教學課時,或者將某些課程從必修課降格至選修課,為學科基礎課的教學留出課時空間。如取消《稅務會計課程》,將《公債管理學》、《稅收與實務》《比較稅收學》等課程作為選修課開設。第三,新設部分財政實驗課程或從現有課堂教學課時中劃出部分課時進行實驗教學。
2、整合現有財政學科各專業課之間的內容
在維持財政主干專業課程基礎上,對部分專業課程進行歸并整合,避免單項課程內容交叉重復,擴大知識容量,節約教學時間,提高授課效率。[7]如《稅務管理》與《稅務》可以合而為一,稱為《稅務管理與》;《國家預算》與《預算會計》聯系緊密,部分內容存在較大程度的重復,建議合二為一,改造為《國家預算與核算》課程;《財稅專題講座》則改造為《財經專題講座》以擴大其適用范圍和突出課程內容的一般性與實踐性,等等。
3、加強相關課程內容講授的協調與分工
在財政專業教材的編寫中,為了保證內容體系的完整性,內容的重復與交叉在所難免,因此需要我們就相關內容在講授過程中予以協調與分工。這樣做的優點除了可以盡可能避免授課內容的重復之外,還可以確保學生接受知識的邏輯順序以及連貫性,同時使各科課程的教學重點更為明確。在這方面,可以依據理論與制度兩大模塊來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工。[9]在理論部分,授課的重點應該是基礎理論的傳授和分析思維與分析方法的訓練;在制度部分,則應該將重點置于分析方法的運用和具體問題的解決。如對于《財政學》中的“國家預算”部分,只著重講述預算的一般理論與分析方法,而對于預算的具體做法、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可以不加介紹,留待《國家預算管理》中進行講述,遵循從一般到具體的認知規律。
「參考文獻
[2]加雷斯·D·邁爾斯 公共經濟學[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3]張 馨 當代財政與財政學主流[M] 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
[4]高培勇 “一體兩翼”:新形勢下的財政學科建設方向———兼論財政學科和公共管理學科的融合[J] 財貿經濟,2002,(12):33-36 .
[5]王世運,周巧紅 建立財政學科體系及其理論框架的新思路[J] 財政研究,1996,(3):17-19 .
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必須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方案。什么樣的課程體系是合理的,什么樣的課程是學生所需要的,這是高校地理科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不同類型的高校在師資力量、硬件設施等方面各有特色,這就決定各高校地理科學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內容等方面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否則無法向社會輸送更多的、合格的專業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均按專業招生、培養,也有部分院校按大類招生,分類培養,而地理科學類專業還沒有成熟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計劃。本文試圖根據高校的特色和地理科學類專業本身的特點,結合本校近5年來的實踐,對地理科學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和課程設置進行一些研究,以期促進地理科學類專業人培養。
一、課程體系建設的依據
進入21世紀以來,高校大力推行素質教育,重基礎、重能力、重創新、‘淡化專業方向已是大勢所趨。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地理科學類專業按大類培養人才成為必然。
地理科學類專業采用重基礎、寬口徑、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模式,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地理學專業基礎、城鄉規劃及地理信息系統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符合21世紀社會、經濟、科技發展要求,適應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以及遙感與地理信息技術等專業機構需要的專門人才。具體而言,gis專業合格本科畢業生能夠勝任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房地產、基礎設施等領域與地理信息產業有關的技術應用與開發、生產管理等工作;具備較好的科研潛質能力的優秀本科畢業生,可通過推薦免試或考試錄取為高校或科研機構的碩士研究生,繼續深造。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具備地理學和城鄉規劃、資源管理等相關應用領域寬廣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適合到規劃、國土、環保、城建、旅游、房地產等部門工作,或到科研部門、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相關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
二、課程體系構建原則
地理科學類專業本科教育既不同于職業教育,也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它既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背景知識,又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其職業定向性比較強,大多數學生畢業后都要在社會相應領域從事與自己專業知識相關的職業活動,為社會服務。本科階段的實習,既要求學生實習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更要比較熟練地掌握從事專業活動的基本技能,還要為將來研究生階段和繼續學習打下較好的研究基礎。因此,在目前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形勢下,課程體系的建設、課程的設置要和職業需要盡量縮小差距,以有利于學生將來的發展。
課程體系構建的根本目的是向學生提供一套比較完整的符合專業需求的知識能力結構。地理科學類專業應突出地理學的大背景,也更需要加強相關主干學科的專業知識、專業應用技術與技能,注重綜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地理科學類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口徑、強化能力培養、注重素質教育、增強適應性的基本思路,培養具有創新潛能和協作精神的高素質復合應用型專門人才。因此,地理科學類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具體應考慮以下幾個原則:(1)應是培養目標和促進培養目標的充分體現:(2)既要考慮地理科學這個大背景,又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這兩個專業特點以及發展需求;(3)應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并為繼續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4)有利于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5)應考慮加強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6)必須加強實踐課程的分量,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三、地理n-學類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及課程設置
1.課程體系的系統結構及特點
課程體系是一個具有特定功能、開放性的知識與技能的概念組合體系。其系統結構的形成不僅要使所包含的專業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技能課、專業應用課等形成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而且還必須正確地反映培養目標和專業要求,反映科學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符合學制及學時限制。前者是課程體系內各門具體課程的相互聯系,稱為課程體系的內部結構;后者是課程體系形成的環境條件和制訂依據,即為課程體系的外部環境。環境制約著系統,系統要適應環境:功能決定于結構,結構要適應功能。這二者的相互作用稱為課程體系的系統結構模式(見圖1)。
建立課程體系的系統結構模式,要求在以下兩方面進行分析:(1)課程體系形成的環境條件和制訂依據;(2)課程體系的內部結構。在此基礎上建設與相應科技發展、社會需求相適應,功能最優、體系先進、內容完整的課程體系。
2.地理科學類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方案
構建結構化的課程體系,突出分段式和個性化培養。按照綜合化與個性化相統籌的原則,改革課程體系,構建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發展課程和個性化課程“四位一體”的結構化課程體系。
構建系列化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科類型相同或相近的專業,強調大類培養,構建基礎性的課程體系,注重學生的寬口徑發展。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定位,設置專業發展課程,注重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的統一。根據學生多樣化發展需要和社會現實需求,設置個性化課程,注重學生興趣和特長發展。同時還鼓勵學生根據自身學習和實際,輔修雙學位,拓展知識面。
可以實施“1.5+1.5+1”分段式培養。前1.5年前主要開設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和學科基礎核心課程,突出學生的綜合素質、大類核心的基礎知識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中間1.5年主要開設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發展必修課程,突出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生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最后1年主要開設專業發展選修課程和個性化課程,突出學生的多樣化培養和特長發展。
轉貼于
要注意強化實踐教學,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完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性課程教學是地理科學類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專業課程實習實踐、課程野外綜合實習、專業綜合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和社會實踐等。專業綜合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可以利用學校教學實驗基地,社會實踐則需要建立社會實習基地,利用社會資源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和創新能力。
基于對地理科學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主要原則,筆者提出該類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方案(見圖2)。該構建方案包括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群、學科基礎課程群、專業發展課程群、選修課程群和專業實踐課程群5個課程群,每個課程群又包括若干課程類。
3.課程設置
根據前述課程體系建設依據和原則,結合本校實踐,筆者提出高等地理科學類非師范專業的課程設置具體方案(見下表)。
4.課程體系及課程設置的特點
(1)突出地理科學類專業綜合性的特點。上述課程設置突出了地理科學類專業按大類培養的特點。地理科學類專業牽涉面廣,主要涉及地理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同時與空間科學、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等學科緊密聯系。為此,本課程體系除涉及公共課和數學基礎外,涉及自然地理學、區域分析與區域地理、地圖學、測量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科學等有關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現代地理學的主要學科構成、基礎知識等有一個比較綜合的學習,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充分考慮各自的專業特性以及發展需求。雖然gis專業和規劃專業均屬于地理科學類專業,但它們又各有特點。gis專業具有比較明顯的技術性特點,對計算機技術等有較高的要求;而規劃專業又與資源科學、環境科學、經濟學、管理學、城市規劃等學科緊密聯系。因此,該課程體系充分考慮了專業發展需要。
(3)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方案非常重視地理科學類專業應用性強的特點,十分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針對地理科學類專業學生,在修完相應的學科基礎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個人興趣和將來發展需要,選擇相應的應用課程。
[作者簡介]蔣燕(1964- ),女,貴州安順人,安順學院外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應用語言學。(貴州 安順 561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安順學院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大學公共英語課程體系改革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1AJG03,項目負責人:蔣燕)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23-0138-02
一、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涉及學生面廣,其教學效果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后續發展,課程體系建設是大學英語課程實施的主渠道,關系到該門課程開設的教學效果。文章以西部某一地方教學型本科院校為切入點,通過觀察研究、資料查閱、問卷調查等方法,對如何建設地方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提出自己的設想。筆者通過中國知網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檢索近12年的情況為:輸入“英語課程體系”檢索詞,全部期刊檢索有128條;輸入“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檢索詞,全部期刊有31條;輸入“地方教學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檢索,全部期刊1條。可見,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薄弱。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特別是以前的專科學校升格為地方教學型本科院校,發展迅速,并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地方教學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層次定位是以培養本科生為主,兼培養專科生,培養少量研究生。服務面向定位是立足本地、輻射周邊、面向全國其他省區,為本地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建設服務,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此,在英語教學中,必須以應用為指導,努力構建應用型教學模式和方法,把知識和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對學生語言知識和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提高職業競爭能力,這就要求加強公共英語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分析
為了有針對性地對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進行研究,我們依據Richards所提出的需求分析方法,并參考國內外外語教學需求分析問卷,自行設計了調查問卷,以西部的幾所地方教學型本科院校文理科學生為調查對象,對所選定的大學英語授課班級發放問卷450份,當場收回有效問卷435份,并隨機抽取20名學生進行個別訪談。分析整理調查情況如下:
1.學生英語基礎較差。由于地方教學型本科院校生源質量相對較差,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欠佳或缺少良好英語學習習慣,學習英語很難達到教學目標要求,難以達到求學深造和英語交際的能力。
2.課程體系不完整。英語課程設置大致以基礎課程為主,以精讀教學模式為核心,以語法翻譯法為重;重視基礎英語,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忽略文化知識的融入,缺乏英語交際能力培養,導致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欠缺;基本上是在教材的課文中學習語言知識和有限的文化知識。其課程設置和整個課程體系重知識輕能力,文化教學缺失,導致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欠缺。
3.教學模式單一。一般是教師主講、學生聽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大班上課,滿堂灌,筆記加作業,采取單向式的課堂教學,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的語言能力主要通過教師課堂講授和布置作業的方式來提高。這種教學模式,教師居支配地位,忽視學生個體差異的、單一的教學模式,違背了語言習得的規律。
4.教學設施不足。由于貴州省各市州的地方高校在管理歸屬上是“省市共管,以市為主”,這就必然受到所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限制,有的地方政府投入少,學校辦學經費十分緊張,外語教學硬件設施較差,多媒體教室短缺,校園網絡化教學不能開展,英語學習軟件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即使使用多媒體教學也只停留在將黑板搬上屏幕的水平。
5.教師素質亟須提高。這類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在數量、質量上都有待提高。由于市州各方面條件比較差,很難引進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的教師。全校的英語教師一般只有30人左右,既要承擔英語專業課,還要承擔全校的公共英語課。加上辦學經費緊張,專項資金缺乏,不能對在職英語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
6.學生期盼學習英語。調查顯示,希望改革英語課程設置和課程體系的學生占89.66%,希望改變教學方式的占95.86%,希望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的占92.87%,希望開設四級后續英語選修課的占72.18%,希望能夠通過四、六級考試的占97.70%,希望所學英語能夠適應將來的英語崗位的占88.51%。可見,學生盼望學好英語。
7.用人單位的反映。在調查時用人單位反映,有的畢業生有英語四、六級證書在手,各門課程成績優秀,但一旦進入文秘、外貿、科技、新聞、金融等領域工作時, 卻寫不好英語書信,看不懂英文國際招標書,講不了英語談判,難以學以致用。原因是學生只掌握了通用英語,缺乏適用于各種特定語言場合的專門用途英語。而大學英語教學只是基礎階段的英語教學,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只是為檢驗學生基礎階段英語水平的考試,僅僅是英語語言需求的基礎,不能使學生應對各種具體的英語交流場合。
三、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構想
Richards認為,語言課程設計的內容和過程包括需求分析、目標設定、大綱設計、教學方法、測試和評估六個方面。應用語言學家James.D.Brown認為,只有準確了解不同類別的需求,了解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掌握群體概況,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檢查語言的運用情況,才能實施合理的課程設置。結合地方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構想:
1.以學生和社會需求為基礎,設置課程模式。基于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展需求,構建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時,首先應該進行學生需求和社會需求分析,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英語水平及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作為課程設計的基礎。其次,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要始終建立在需求分析上,遵循既要照顧英語水平差的學生,又要給好的學生以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既有扎實的語言基礎,又有較強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通過個性化學習,確保英語水平穩步提高并滿足不同專業發展需要以適應社會需求。教學大綱的設計與制定、教學方法選擇、測試與評估等都要以需求分析為基礎,遵循課程理論的原理和方法,探索一條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又有個性化、多樣化的地方教學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語課程體系建設之路。
2.以提高應用技能為中心,定位教學目標。教育部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明確定義:“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同時又規定各高校應參照《課程要求》,根據實際制定科學、系統、個性化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我們要以此為依據,充分考慮學生的應用技能、個體差異、學科專業要求等,建立個性化、多樣化、靈活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制定教學大綱既要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又要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對不同專業、各個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求。教學目標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而且要注重通過語言傳授文化知識、提升文化素養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要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按照教學目標要求決定教學內容。要以英語語言知識、應用技能和學習策略為主,并突出實踐,強化應用。
3.以教學理念為支撐,設計課程體系。教師的教學理念至關重要,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要有規律性的認識,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關注學生學習英語的進步,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為此,可以通過通用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兩個教學路徑和兩個階段,培養既懂專業知識,又掌握英語的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大學英語的課程設置應由語言基礎、語言文化、語言技能、語言應用等四個部分組成,其課程體系總體為基礎課程+選修課程。其中基礎課程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第一階段,可開設通用英語,供那些在語法、詞匯、語音、寫作和學習方法上有困難的學生選擇,并可以彌補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不足。第二階段,引入與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專門用途英語),根據學生的特定需要和目的設置課程,如開設西方社會與文化、跨文化交際、高級閱讀、英語寫作、英漢互譯、旅游英語、文秘英語、商務英語等各種課程,供學生選擇。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在一定工作環境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交際能力和所學專業的英語運用能力。
4.以分類指導為原則,轉變教學方式。外語教學的實踐證明,需要根據學生不同的英語基礎和各校不盡相同的教師整體水平、教學資源,采取分類指導原則和分級教學方式。采用不同起點、適合不同類型學生的教材,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學習目的學生要求。根據不同學生、不同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情況,開設的課程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由通用到專業,由綜合到實用,進行不同級別、不同課程的學習,如通過開設綜合英語、專門用途英語課程,并結合拓展英語課程在語言技能類、應用類、文化類的應用供學生選修,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增加人文知識,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只有采取分類指導、分級教學的方式,才能使不同英語知識水平的學生達到不同級別的課程要求。
總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是一個復雜、完整、系統、多學科交叉的工程。需要通過需求分析,了解學生主體的需要和社會需求,轉變教學理念,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大綱,實施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需要抓好通用英語教學和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進和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1]陳彩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范點院校課程設置的特色與啟示[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7).
[2]郭宇路.談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開設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的必要性[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4).
[3]韓戈玲,董娟.多元生態化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1(3).
[4]劉富強,孫建奎.多重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J].職業時空,2007(18).
[5]孫建奎,宮欽言.論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
[6]嚴明,馮莉.國外ESP教學研究及其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4).
[7]楊淑俠.新建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建設探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5).
[8]楊玉蘭.學生需求對大學英語選修課,課程體系建設的啟示[J].外國語文,2012(6).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6-0254-02
應用型地方高校承擔著培養高質量、創新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實驗課程作為應用型技能基礎課程,它的建設必須圍繞適合本地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分析目前生物科學專業實驗教學課程體系中普遍存在的相關問題,探索以“符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應用型地方高校生物科學專業實驗課程體系建設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提高應用型人才的素質,增強學生對于社會需求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率[1]。
一、以“符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的生物科學實驗課程體系建設實踐的內涵
所謂“符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是指生物科學專業實驗課程體系的建設必須根據院校所在地的社會需求為基礎,使之不斷地適應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對人才的需求的變化。它的建設必須以服務地方,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宗旨,不能離開本地社會經濟發展進行自我的發展。也就是說,生物科學專業實驗課程的建設要根據學校所在地經濟發展大方向和人才的需求不斷地調整課程的相關組成,專業實驗課程的建設與本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要相互促進,在和諧統一中得到發展[2]。
二、生物科學專業實驗課程教學現狀
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大,高校教學資源日益吃緊,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問題日漸突出,實驗教學環節受到影響導致現行實驗教學存在如下問題:1.長期以來實驗教學一直處于理論教學的從屬地位,實驗僅僅是為了驗證理論,教師在教學中仍以注入式實驗教學為主,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教師課前做好實驗的一切準備工作,然后講解實驗目的、原理、操作要點,實驗室備齊了全部材料、藥品和儀器,本科生完全按教材按部就班地操作,毫無探索、創新可言,學生對實驗結果不去分析,不去總結,從根本上忽視了實驗的實際意義,使本科生養成了不善思索、“照方抓藥”的不良實驗習慣,日積月累使得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科學實驗研究能力沒能得到培養[3]。2.部分教師對學科現有發展現狀和生產實踐技能缺乏深入分析,對社會經濟需求了解不夠,現代科技發展成果很少能在教學實驗中得到及時的反映,實驗教學內容缺乏綜合、交叉和與專業前沿結合的新興實驗項目,不能充分利用現代儀器、技術和方法。本科生對實驗課的興趣較缺乏,阻礙了本科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達到注重實踐和提高學生素質,實現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教育目標。3.由于招生規模的擴大,學生人數增多,但實驗室場地、設備、人員難以大幅度增加,這嚴重妨礙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失去了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的優勢。單門課程的實驗學時分散,培養學生能力、個性和創造能力的綜合性和設計探索性實驗過少,不利于本科生進行系統的訓練和引入新的實驗技能,難以進行綜合能力訓練;課程的實驗存在知識點分散、欠缺系統性。這種課程實驗教學內容如果比例過大,顯然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4.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實驗課的開設是依附于各門理論課。各專業課程都追求知識體系的完整性,造成實驗室重復建設,不利于儀器設備、實驗材料等資源共享;各課程之間一般聯系松散,內容重疊而又有遺漏,學生實驗素質和能力訓練零星而不系統,實驗內容單調而不豐富,近年來,由于教學改革和教學計劃的調整,在修訂教學計劃,削減總學時的同時,實驗時數和實驗項目也在減少。這種相對分散而未獨立設課的實驗教學內容,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也是極其不利的。
三、解決主要問題的思路和策略
如何建立“符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生物科學實驗課程體系呢?首先,地方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學校的一切課程設置都必須體現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特別是為了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適應本地的人才需求,學校的生物科學專業實驗課程體系建設與規劃同樣都不能脫離本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所以,生物科學實驗課程體系的建設也必然既適應經濟發展,又要突出人才的應用性特征[4]。1.突出生物科學專業特色。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真正厘清生物科學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突出本專業特色,建立生物科學專業特色的實驗課程體系,才能提升教學質量,同時也有利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大力培養具備生物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現代教學理念,具有較好的人文、科學素養,愿為教育事業服務、體魄健全、心理素質良好,能適應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需要,能在生物學及相關領域從事教學、科學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創新型人才,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以學生畢業后的社會需求為依據,優化課程體系,重視專業基礎和實踐教學,強調個性教育。提升學生的教師能力素質的培養,實現學生由學校到社會的無縫鏈接。2.建立系統的實驗課程體系,突出課程結構體系的效能,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對生物科學專業實驗課程體系的研究宗旨是通過一個完整的實驗課程體系和與之相應的課程建設,以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來達到使本科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科學的研究方法和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讓學生學到“有用、能用、實用”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不但具有動腦能力還具備動手能力[4]。3.統籌課程中的實驗內容,優化實驗內容的質與量。實驗內容是實施實驗課程體系最直接的載體。由于目前各實驗課程之間交流不充分,聯系不緊密,會存在實驗內容重復與遺漏的現象,并缺少明顯的指向性與針對性。對實驗課程體系的研究與改革必須優化實驗內容的質與量,并且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精選學生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以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我實現為價值取向[5]。4.圍繞“個性化”生物科學實驗課程體系建設開設實驗內容。首先,堅持“以服務地區經濟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個性化’生物科學專業實驗課程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使課程設置具有鮮明生物科學教育特色,增強學生的興趣和適應就業的需求。其次,在“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需求為導向的”生物科學專業實驗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必須注意實驗教學與教學實踐相統一的原則。生物科學專業課程設置中,要加強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銜接。按由易到難、從校內走向校外的步驟組織實踐教學,構建由實驗課程、專業見習、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等組成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將有關實驗內容分散到各階段的教學中,逐步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提高實踐技能,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思維。再次,作為一種教學實踐,其中教學的評價與考核是實驗課的重要環節,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對教學過程和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監控與評價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生物科學專業實驗課程體系建設必須結合具體的教學評價。制定科學合理的具有應用型特色的實驗教學考核體系,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規范學生的實驗過程、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而且科學嚴謹及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有助于有效引導高校生物學實驗教學,對于培養優秀的中學生物學教師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和參考價值[6]。總之,如何圍繞生物科學專業知識結構的需要和培養目標的要求,加強與經濟社會的需求緊密聯系,構建科學化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強化本科生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校期間學到的知識技能學以致用,有助于畢業進入社會后的就業,由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驅動學生內心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培養具有實踐開拓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是生物科學專業實驗教學深入研究解決的關鍵問題。
參考文獻:
[1]潘懋元.什么是應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7(2):3-5.
[2]羅鳴,吳定敏.以服務地區經濟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個性化”高職英語課程體系建設實踐研究[J].OverseasEnglish,2015,(01):37-38.
[3]金冶.地方高校生物科學專業轉型發展的困境、動因與路徑[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413(31):31-32.
[4]馮唐鍇,韓文華.以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的生物工程本科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3,28(6):20-21.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ourse system on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Lan Yamei, Wang Shiming, Song Qiuhong, Liu Shuang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working practice on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which is rated as Shanghai elit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ourse system is discussed on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on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eaching content, textbook publishing, 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 training of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course system; innovation
隨著我國海洋戰略布局和海洋經濟的發展,我校在海洋學科和相關專業建設方面發展迅速,流體力學知識的應用愈來愈廣泛。流體力學是工科院校普遍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科的滲透性很強,與所有基礎和專業學科之間都有交叉,在學生知識能力培養和知識體系結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2013年,我校流體力學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在4年多的建設過程中,流體力學課題組先后承擔了校級、上海市級重點課程建設及重點教材建設等多項教改項目,堅持以培養海洋工程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在流體力學教學體系的建設方面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1 結合海洋大學特點,調整教學內容,完善課程體系
我校流體力學類課程覆蓋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海洋環境、海洋技術、熱能動力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專業,每年選課學生超過700人。針對各個專業學生的不同需求,我們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上都做了相應的調整與完善。本課程在我校的定位是:以海洋學院的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海洋環境、海洋技術、環境工程專業為重點的海洋類本科生的專業基礎主干課程;面向食品學院和生命學院的熱能動力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環境科學專業的工程應用類本科生的專業基礎平臺課程,滿足工程學院的機制專業培養要求。以工程流體力學課程為龍頭,以培養海洋人才的創新能力為目標,完善優化流體力學類課程群的配置、學時安排,并完成所有課程新教學大綱的編寫工作,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重點完成了實驗課和仿真課程軟硬件的配套建設,突出強調流體力學的應用實踐環節。根據工程實際需要,將流體力學的教學內容分為三個層次,即流體力學的基礎理論、流體力學知識與進展、流體力學應用與實踐。根據不同專業對流體力學知識的需要,設計了不同的模塊組合。如對海洋相關專業的學生,增加了水波理論,重點強調實驗實踐環節;針對食品專業的需要,增加了氣體及熱力學類內容,并編寫了多套相關自測題供學生選用;針對水產及生物類專業的學生,為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研究魚類等的動物習性,增加了數值仿真模擬,克服了以往過分重視理論知識的介紹,輕視其應用的弊端。此外,還相繼開出了流體力學獨立實驗課、計算流體力學等。
2 出版多部教材,完善流體力學課程教材體系完備
2002年,《工程流體力學》教材被列為上海市教委普通高等學校教材重點建設項目,歷經3年多的編寫和有關專家的評審,我校教師編寫的《工程流體力學》于2006年2月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教材的最大特點是考慮到普通工科院校非力學專業學生的情況,尤其是一般工科專業學生的基礎和專業需要,盡可能簡化對公式、定理的數學推導,注重對物理概念的闡明、理解和應用,特別強調知識的實際應用。2007年,《工程流體力學》教材被上海市教委評為優秀教材三等獎,2008年獲上海海洋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11年,我們對第一版教材部分章節的內容進行了更新、充實和修訂,更加注重拓寬知識面和實際工程應用。2012年9月,第二版《工程流體力學》及配套教材《工程流體力學習題解析》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2011年3月,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力學基礎實驗指導―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其中的流體力學部分(第三大部分),重點強化課程體系中的實驗環節,完善了流體力學課程的教材體系。我們還完成了流體力學試題庫建設工作,提高了試題質量,真正做到了教考分離,為相關師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庫,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早在2006年,我們就開始了“流體力學研究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上海水產大學(2008年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一般課題項目的研究工作;為配合新出版的教材,我們還申請了校級一般課程建設項目“工程流體力學(CAI課件)建設”,制作了與教材配套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課件光盤,課件共有700余張PPT,圖片色彩鮮明,其中插入的20多個原創動畫形象生動逼真,做到了工程流體力學電子教案光盤版與教材同步發行。
3 完善實驗教學條件,形成完整的實驗教學體系
隨著我國,特別是上海市海洋戰略布局和海洋經濟的發展,我校海洋學科發展迅速。首先,為配合新開設的獨立實驗課,添置了多種類、多套數的多功能流體力學實驗裝置、動量定理實驗儀、空化實驗儀等流體力學常規實驗設備,保證了高質量完成流體力學本科實驗教學任務。根據購置的實驗設備,自行編寫了實驗指導書,明確了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實驗過程的具體步驟、實驗結果的分析和處理以及實驗中的注意事項等內容;為了實現實驗教學的多樣化,自行編制了工程流體力學實驗教學演示軟件,內容形象直觀,使學生一目了然;合作研制了小型循環水槽及直流式風洞,并配備了數據測試采集系統,可進行圓柱、翼型、浮標、波能裝置等模型的流場顯示及水動性能測試,使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了提高。針對個別專業的特殊需要,開設了流體力學獨立實驗課。實際的流體運動非常復雜,而流體力學實驗是揭示流體運動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為此,經多方籌建,我校海洋環境專業于2009年開設了流體力學獨立實驗課,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理論的理解,更好地用所學理論解決生產實際中的問題。實驗課共16學時,實驗內容主要包括:能量方程實驗、雷諾實驗、動量定律實驗、沿程水頭損失實驗、局部水頭損失實驗、畢托管測速實驗、管道測流量實驗、流動顯示實驗、虹吸實驗及勢流疊加實驗等。針對食品專業的需要,開設了氣體及熱力學類實驗。
為了滿足海洋學科對流體力學實驗的更高要求,我們陸續建成了大型室內動力深水壓力桶,配備了數據測試采集系統,可進行圓柱、翼型、浮標、波能裝置等模型的流場顯示及水動性能測試。我校地處臨港,旁臨東海,學生參加各種海試試驗方便。利用這些實驗平臺,相繼開設了多種設計性、綜合性實驗,主要包括湍流、流體數值模擬計算應用、波浪能發電裝置開發等,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 以科研促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構建創新型培養體系
近三年,教師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SCI收錄4篇;課題組教師主持省部級及以上科研課題共2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2項,農業部專項3項,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2項,國家海洋局重大專項2項,上海市教委創新項目2項。有20余名碩士研究生、多名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得到了培養與鍛煉。近年來,學生在科研創新方面熱情很高。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2011年,我校羊曉晟、侯淑榮、馬利娜、沈小青的“一種新型海洋波浪能發電裝置”獲得全國競賽三等獎;2012年,曹星、陳功的“風浪發電轉換機”獲得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上海賽區二等獎。工程學院學生孫奇結合所學流體力學知識,自主創業,創立了上海鑫靚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開辦節水高效汽車洗車業務服務師生。2011~2012年,學生成功申報市、校、院級涉及海洋工程方向的大學生創新性項目16項。在流體力學教師指導下,學生還獲得4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另有多項發明專利進入實審階段。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19項,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中,海洋工程類流體力學相關研究比例較高,特別是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心的組織下,我校成為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的團體會員單位,并在我校建立了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學生分會,流體力學的師生參與熱情較高。
5 結束語
工程流體力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它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抽象性和實踐性。筆者主要介紹了我校工程流體力學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實踐,主要包括:多層次、多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先后出版了《工程流體力學》《工程流體力學習題解析》和《力學基礎實驗指導―理論力學、材料學、流體力學》教材,流體力學課程教材充足;完善實驗教學條件,形成完整的教學實驗體系;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構建創新型培養體系;以科研促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構建創新型培養體系,不斷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提高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掌握該課程的核心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徐文娟,趙存友,候清泉.《工程流體力學》精品課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設計與實踐[J].高教論壇,2009(2):50-52.
[2] 陳國晶,趙存友,徐文娟.“工程流體力學”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5):105-106.
[3] 黃蔚雯,趙世明.打造職業特色鮮明的國家級精品課程[J].現代教育技術,2009,18(12):125-127.
[4] 鄧輝,張志宏,顧建農.面向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流體力學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科學,2013,16(5):72-74,78.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11-0033-04
課程是依據人才培養方案對教學內容進行的總體規劃和布局,是一切教學工作的核心。課程體系是在特定課程觀指導下的課程類型、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諸要素共同作用的教學內容組織形式。裝備教學功能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程體系的正確定位與自適應能力的發揮。確立與裝備教學相適應的課程觀,厘清課程類型、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等問題,是從根本上加強裝備教學針對性、適應任職教育轉型的關鍵環節。
一、裝備教學課程觀
確立與裝備教學相適應的課程觀是開展裝備教學課程體系建設的理論先導。裝備教學是軍事任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為部隊培養裝備使用與維護人才、開展裝備原理教學和維護技能訓練為主要任務。目前裝備教學課程體系建設與任職教育轉型建設還不是很協調,受學歷教育慣性思維影響,以本科或大專的課程體系為藍本,將學歷教育課程體系復制成任職教育課程體系的現象比較普遍;或者根據已有教材體系(無論是否符合任職教育要求)和實踐教學條件,反向確定課程體系與教學計劃。這兩種做法都沒有體現出課程觀的指導作用,是盲目的、隨意的、不科學的。
課程觀是人們源于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技術學、教育學、課程論等方面的原理或主張,進而形成對于課程的基本觀點或一般看法。課程觀需要回答的問題主要包括:①課程的宗旨和目的是什么?演變與發展的決定動因是什么?②課程優先滿足誰的需要?哪些課程內容最有價值?③開發課程應以什么為基礎?由誰來有效地開發?課程開發的原則和方法是什么?④在何種教育程度、何種職業生涯發展階段實施?確立與裝備教學相適應的課程觀,必須首先對上述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課程觀不是孤立存在的,課程觀的形成建立在對學科、專業、課程三者關系準確把握的基礎之上。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是院校的三項基本建設,它們相互包含、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學科建設是龍頭,專業建設是依托,課程建設是基礎。院校開展教學以專業為單位,專業是課程的組織形式,課程是構成專業的元素。專業的人才培養功能通過課程實現,課程為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服務。因此,課程建設必須以專業建設為依托。學科是專業和課程的基礎,專業和課程不論是對知識進行分解還是綜合,都是以學科為出發點。提高專業和課程水平,必須以提高學科水平為前提。因此,課程建設必須以學科建設為龍頭。
裝備教學的學科是指完成裝備使用與維護任務所必需的多個學科知識的綜合,是從橫向角度對學術進行的分類。裝備教學學科知識由分布于多個學科的知識點構成,不要求特定學科的知識體系完整。裝備教學的專業是根據部隊裝備發展現狀以及裝備使用與維護任務分工,分類分層實施裝備原理教學、維修技能訓練以及職業道德培養的教、學、研、訓等教學活動的基本單元。裝備教學專業設置不以學科分類為基礎,而是以部隊裝備使用與維護任務分工為基礎,一個特定專業即是一組相關任職崗位工作技能的集合。
明確了裝備教學的學科、專業內涵,課程觀的確立也就順理成章了。
首先,課程的宗旨和目的是什么?演變與發展的決定動因是什么?筆者認為,裝備教學課程的宗旨是服務部隊、服務裝備,裝備教學課程的目的是滿足學員任職崗位能力需求,演變與發展的決定動因是武器裝備的跨越式發展。
其次,課程優先滿足誰的需要?哪些課程內容最有價值?裝備教學課程應優先滿足學員的需要,更具體地說是滿足學員初次任職的需要,兼顧學員任職發展的需要;裝備教學課程內容中最有價值的是與獲得和形成裝備使用與維護能力直接相關的知識點或知識體系。
第三,開發課程應以什么為基礎?由誰來有效地開發?課程開發的原則和方法是什么?裝備教學課程開發應建立在對教學穩定性與需求發展性這一院校教學主要矛盾進行準確把握的基礎之上,通過課程開發保證院校教學、科研質量穩步上升,同時滿足部隊人才需求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要求;裝備教學課程開發還必須建立在對裝備人才任職能力結構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之上,任職能力是多方面的,必須找出具有代表性、指導性、決定性的核心能力,圍繞核心能力組織教學內容。
裝備教學課程開發隊伍應由院校課程專家領銜,院校教學專家、部隊技術專家共同參與。課程專家熟悉任職教育規律,是構建課程體系的領軍人物。教學專家在專業領域有較高的理論造詣,部隊技術專家則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三方相互配合密切協作,開發出的課程才能符合裝備教學課程的宗旨與目的。
課程開發的原則和方法應根據教學目的予以確定。筆者認為,裝備教學課程開發的原則主要體現為三個結合:一是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將專業業務能力培養與軍政素質提高相結合;二是遵循規律,注重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將部隊對裝備人才的需求與院校的教學要求相結合;三是量身定做,科學分析任職崗位能力需求,將專業知識寬泛性與教學內容的深度相結合。裝備教學課程開發的方法主要體現為六個統籌:一是統籌重點建設課程與一般建設課程的關系;二是統籌課程組內部各門課程的建設進度;三是統籌課程標準規范性與實施過程的靈活性,既有高水平教員的自由發揮余地,又能通過規范性操作過程,確保年青教員的教學質量;四是統籌課程所含各要素建設,在課程組長統合下,以備課,編寫成套標準教案為抓手,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展開建設工作;五是統籌教學內容的相對穩定性與部隊裝備快速發展變化的關系,以講義或補充資料的形式,及時將最新的裝備知識傳授給學員;六是統籌模擬訓練與實裝訓練的關系,逐步過渡到以模擬訓練為主的訓練格局,逐步形成從多媒體課件到模擬訓練裝置的模擬條件體系,輔以部分實裝,組成完整的訓練保障體系。
第四,在何種教育程度、何種職業生涯發展階段實施?裝備教學作為軍事任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建設應符合任職教育的基本要求,主要在裝備人才初次任職培訓階段實施。
二、裝備教學課程類型
課程對于各類教育的界定和發展(分化與融合)有十分重要的工具意義。各種教育活動的性質或類別的區分、以及不同層次級別的劃分,實質上是課程內容的不同類型和不同成分的程度與比例的區別。即在課程方案中,課程類型(按課程內容的性質、實施方式和靈活性劃分的課程種類,如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文化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等)的選擇和不同比例,形成了教育活動質的區別;而課程內容各要素(知識、技能、態度)的不同廣度與深度形成了各自層次級別的區分。
裝備教學課程類型包括基礎理論課程和實踐應用課程,它們既擁有各類教育所具有的共性特征,更應具備裝備教學獨特的個性品質。
裝備教學基礎理論課程(含專業基礎理論課程與文化基礎理論課程)應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并達到公認的、相應的學術水準,具有學歷教育學科性課程的基本特征。但是,裝備教學專業基礎理論不能與學歷教育或工程教育雷同,尤其與工程教育以形成規劃與設計能力為目標的基礎理論課程不同,裝備教學基礎理論課程的目標是形成在任職崗位貫徹和實施這些規劃與設計的技術能力所“必需”的陳述性知識(技術原理)和程序性知識。因此,在裝備教學基礎理論課程中占主導地位的不是學術學科課程和工程學科課程,而應是技術性學科課程。發展技術學科并形成技術學科體系是裝備教學來自于學歷教育并高于學歷教育的課程體系特色。
裝備教學實踐應用課程也應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實踐應用課程必須具有明確的任職崗位、專業或分工指向,課程可顯著地促進培養對象工作知識、技能、態度的獲得,滿足具體的任職崗位或崗位群工作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裝備教學實踐應用課程既不是開發型、設計型或研究型的(學術性的,適用于學歷教育),也不應完全是操作(體力)技能型的(技能性的,適用于部隊訓練),而是介于兩者之間,屬性比重應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予以確定。根據教學任務(或人才培養方案)尋找學術性與技能性之間的平衡點,是包括裝備教學在內的所有任職教育實踐應用課程建設的邏輯起點。總的來說,裝備教學實踐應用課程相比學歷教育不僅比例高,而且更貼近任職崗位需要(變更和適應快);相比部隊訓練在技能的性質和寬泛度上也有較大區別。一般的,院校裝備教學中的技能訓練不能簡單地與部隊訓練實施的單項或多項操作技能深化等同起來,院校技能訓練的范圍更大,技術性更強。
總之,裝備教學課程的技術方向性(非學術性、非工程性和非技能性)特征,是適應部隊裝備使用與維護任務分工的客觀存在。尤其隨著武器裝備系統越來越復雜、技術越來越先進,技術性工作需求持續增長、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裝備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規模與前已大不相同,裝備教學課程技術方向性特征將不斷得到強化。
三、裝備教學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指一定的學習階段所要達到的標準,包括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培養目標以及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兩個層次。課程目標引導裝備教學過程及其結果的總體走向,是發揮其獨特教學功能的根本保證。
首先,裝備教學與學歷教育相比,更密切地與任職崗位相關聯,所培養的均是在一線直接從事裝備使用與維護工作的技術人才。裝備教學課程目標應致力于體現一線實際工作的知識、技能、態度以及能力結構要求,還必須及時反映武器裝備和部隊使命任務的發展變化。由于裝備人才在實際工作中的分工界限并不是很嚴格,受人員自身發展、武器裝備和部隊使命任務發展變化影響大,因此,裝備教學的課程目標相比學歷教育種類更多、層次更復雜、變化更快。換言之,裝備教學課程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應當是實時更新、動態生成的。
其次,裝備教學同時也是一種高層次的繼續職業,它的課程目標應實現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常規教學與短期培訓、院校教育與部隊訓練、文憑與證書等多元目標并舉,以滿足武器裝備、任職崗位、個體發展的多種需要。
第三,裝備教學課程應強調但不局限于培養與初次任職崗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還應放眼培養對象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的自我完善和可持續發展,提高個體的適應能力。因此,裝備教學課程目標應是針對性和發展性的統一。
四、裝備教學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由知識、技能與態度三個基本要素組成。針對不同的教育類型,課程內容三要素各自內涵與相互比例的確定也不盡相同。裝備教學課程目標具有明確的崗位指向性,課程內容必須使培養對象獲得與任職崗位相適應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因此,課程內容三要素的設計主要考慮培養對象的任職崗位需求。
首先,如前所述,裝備教學培養的是裝備使用與維護的技術,因此技術能力的獲得是衡量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
裝備教學課程體系的構建應以技術能力形成和綜合素質培養為主線,現場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和必要的相關技能是裝備教學課程內容三要素的重心。所以在裝備教學課程內容中,不僅技能占有較大比例,而且知識和態度的選擇與安排也以技能的要求為尺度。技能在課程內容三要素中占據主導地位是裝備教學的顯著特征。
在具體的裝備使用與維護工作實踐中,人員必需的技能是一個由各種技能組成的綜合體,以何種技能為主體,體現了人員工作職責、任務和性質的區別。因此課程內容中技能這一要素還制約著不同類別裝備人才的成長。在裝備教學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明確技能的主導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強化技能訓練”是一個總體要求,但強化何種技能訓練針對不同類別裝備人才的培養必須區別對待。
其次,在裝備教學中極端理解“技能本位”也是一種片面的認識,課程內容中知識和態度同樣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根據現代教學心理學的研究,廣義的知識包括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兩大類,技能本質上是一套操作程序控制了人的行為,包括外顯的身體活動(動作技能)和內在的思維活動(智力技能),也是屬于程序性知識概念范疇。因此,技能和態度的養成是在與掌握知識同時進行的,強調技能主導并不是只要操作技能而忽視知識的獲得。
裝備教學理論知識應合理確定基礎理論、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術知識三者比例,應側重于專業理論(技術原理)。態度方面應注重創新精神、敬業精神、合作精神的培養。
第三,裝備教學的崗位指向性特征,要求課程內容必須滿足特定的崗位、專業需求,即知識、技能、態度等課程內容堅持適用性(適宜、實用)原則。
所謂“適宜”,就是要符合實際需要;所謂“實用”,就是要能在實際中應用。適用性原則的具體要求主要包括:①裝備教學課程給予學員的技能與態度既不能過時,又不能超越現實太遠;②知識既要堅持專業方向,又要具有一定發展潛力;③根據裝備使用與維護任務的現實需要,內容選取傾向于成熟、實用的經驗知識(技術與規范等);④側重于理論知識中相關結論的使用,忽略或弱化其推導過程;⑤應更重視知識的綜合運用。
五、裝備教學課程模式
課程模式是指課程開發活動和課程方案、計劃、文件中各個過程環節及組成要素等結構關系的概括性呈現方式。它是在一定的課程觀指導下,對課程開發活動和課程本身所作的原則性規定和法則(有時也包括慣例)。每種課程模式的背后總是隱藏著一種課程觀,或者是幾種課程觀的平衡與調和。
裝備教學課程的制約因素及其發展變化相比學歷教育更多、更復雜,因而裝備教學課程模式更趨多樣化。學歷教育演進過程中出現的多種類型課程模式(學科中心型、問題中心型、能力中心型、活動中心型等)在裝備教學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加之部隊、人員、崗位、專業的不斷調整變化,使裝備教學的課程模式表現出許多特殊的、非典型特征。
任何課程模式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裝備教學課程模式的確定受教育系統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方面,教育系統內部各種因素(學員個性發展、學科專業發展、院校生存發展、學制高移等)推動課程模式演變和觀念更新;另一方面,教育系統外部各種因素(武器裝備更新換代、科學技術發展進步、部隊使命任務變化等)刺激或作用,也常常成為促使課程模式發生變化的重要動因。因此,裝備教學課程模式必然隨著教育系統內外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應當具備較好的自適應性。
自適應性首先是對有效需求(或稱“可靠培訓要求”)變化的適應。裝備教學課程模式只有適應諸多有效需求,才能有效益可言。例如,裝備教學要適應武器裝備跨越式發展的要求,課程模式就要逐步改變低重心模式,部分高移化;同時課程要增強文化理論基礎和專業理論基礎成分(增強并不僅僅是增加內容或增加學時,更重要的是針對性),以適應培養高層次裝備人才的需求。不僅課程模式中內容的表現形式要因應人才需求的變化而改變,相應的課程觀、課程結構等都要作出調整和改變。另外,自適應性還要求裝備教學課程具有較大的彈性和靈活性,逐步實現課程的模塊化。
具有自適應性的課程模式應是多元整合的——在原有課程模式的基礎上或融合、組合、疊加,有機地組合成一種靈活實用的、新型的裝備教學課程模式。
多元整合課程模式的內涵是多方面的,它至少應包括:①課程觀的多元整合——多元互補、博采眾長,建立以任職崗位能力為導向的裝備教學課程觀;②課程內容的多元整合——“知識”、“技能”、“態度”三要索中各個成分的多重、多種綜合,選擇有價值的課程內容;③課程結構的多元整合——架構模塊化、綜合化、階段化、柔性化、個性化相結合的課程結構。
多元整合課程模式的構建沒有一定之規,就此筆者給出普遍意義上的構建思路:在確保課程目標具有明確崗位指向性(任職崗位能力為導向)的前提下,實施課程內容綜合化(通過課程內容綜合,提高課程設置效益)、學科設置技術化(改造學術的、工程的學科為非學術化、非工程化技術學科)、教學單元模塊化(將學科、專業、課程與教學活動組成靈活的教學單元)、教學過程階段化(按基礎定向專長分階段實施)以及學習過程個性化(變被動的、共性的學習為主動的、個性的學習);教學策略也應與多元整合課程模式相配套,實施能夠充分實現院校教學與部隊工作緊密銜接的、以學員為主體的項目式教學。
參考文獻:
[1]廖哲勛.課程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2]鐘啟泉.現代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黃克孝.職業和技術教育課程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243-01
課程建設是教學計劃、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環節,關系到學生對本學科知識結構的科學理解和準確把握,直接影響到中藥學專業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能力結構,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面對高等教育的轉型變革,為使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滿足行業對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需求,形成特色鮮明、質量突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中藥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及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多層次修改與補充,希望能夠為加強中藥學課程體系建設,提升中藥學專業教學質量提供一些啟示。
1.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
《本科中藥學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指出,中藥學專業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的,具備中藥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職業素質、創新創業意識和社會服務能力的畢業生。
我院中藥學專業以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中藥學人才為根本任務,根據社會對中藥人才的需求,修訂了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出了“2+1+1”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明確了“培養系統掌握中醫藥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性,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在中藥開發、生產、檢驗、流通、使用與管理等領域從事中藥新藥研究、中藥制劑生產、質量控制與評價、臨床藥學服務、醫藥營銷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將人才培養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 第一階段執行統一的教學進程,第二階段實現專業方向分化,第三階段學生開展專業實踐與畢業實習。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突出學生個性與創新能力、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目的,遵循了人才成長規律,體現了現代中藥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發展要求。
與此同時,我院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2013起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充分體現中醫藥院校師生“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學生依興趣方向選擇導師,在導師的指導下,圍繞中藥提取、制劑生產、新藥開發、中藥分析、市場營銷等學科方向進行相應的理論、實踐學習,拉近了師生距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2.課程體系的調整與改進
課程設置是指學校選定的各種課程的設立和安排。我院中藥學專業的原課程設置結構不夠合理,實踐學時偏少,課程門類缺乏系統性,難以滿足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既不利于開拓學生知識面和保證中藥學專業教學質量,也不利于發揮我院中藥學專業教育對地方中藥產業的引領作用。因此,我們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對中藥學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調整與改進。課程體系調整與改進主要包括:
2.1“2+1+1”分段式培養
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及人才需求的變化,我院在2013年修訂了中藥學專業本科課程計劃,對中藥學專業學生實施“2+1+1”分段式培養,課程模式為:“2”:第一階段為一、二年級,執行基于基礎課程的學進程。為滿足“厚基礎”的培養目標,基礎課程由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組成。“1”:第二階段為三年級,實現專業方向分化式教學,分為中藥制劑與檢驗、臨床中藥、藥品營銷三個方向。“1”:第三階段為四年級,進行專業實踐與實習。新的課程計劃作為“2+1+1”分段式培養模式的課程載體,旨在培養能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2.2 學科交叉
近年來,多學科交叉融合迅猛發展。為適應新形勢,我院制訂專門的政策促進其他學科與中藥學的交叉與滲透。以中藥學主干學科為基礎,整合學科力量,打造優勢學科,鼓勵學科間的多方位交叉與融合。如中藥藥物分析學、中藥資源開發、市場營銷學、藥膳學、制藥工程學等,這些新興學科近幾年來發展很快,體現了現代中藥學的特色。
學校為提升中藥學專業學生綜合素養,采用學分制,鼓勵學生攻讀雙學位、輔修第二專業,培養具有多重知識結構的復合型人才,提高畢業生的社會競爭力。
3.革新教學手段與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在以教師講授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針對中藥學課程體系的教學內容與特色,采用PBL等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強調學生的課程參與度與自主學習性。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能動性,為構建學生創新性思維打下基礎。
通過近年來的中藥學課程體系建設,我院在中藥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亦面臨著許多問題。我們將繼續大力改革,扎實推進中藥專業課程體系的探索與建設,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藥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本科中藥學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S]. 2015, 07.
[2]顏紅, 楊晶, 夏新華,等. 中藥專業“2+1+1”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4, 12(24):80-82.
[3]劉海波, 沈晶. 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課堂教學方法[J]. 計算機教育, 2014(13).
中國分類號:C41
中等職業教育擔負著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國家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背景下,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中職學校辦學基礎能力顯著提高、產教結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入,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不斷加強。但是,目前一些中職學校職業教育特色不鮮明,同普通教育模式趨同,課程設置與社會實際脫節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積極探索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推進專業技能課程體系建設已成為當前重要課題,以理論創新推動實踐創新。
一、課程體系建設的原則
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應以專業建設為依托,以就業為導向,以實踐應用能力為主線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專業課程結構應強調針對性和實用性,教學過程應體現工學交替的職業教育特點。課程體系建設應堅持以下原則:第一、系統優化原則。教育有其自身規律,職業學校的專業建設與課程體系開發,在強調市場需求導向的同時,必須考慮學校專業結構的優化以及自身實踐實訓條件,能否保證專業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第二、實踐性原則。實踐性課程是職業學校課程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為了發展學生的實踐技能,專業課程的設置要充分體現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素質,并且能體現可操作性。第三、實用性原則。課程要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的職業潛能,專業建設與課程體系開發應注重以市場為導向,充分考慮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確保課程對學生職業生涯的實用價值。
二、課程設計思路分析
課程體系開發設計首先應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描述,明確課程目標;結合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課程新技術的發展確定課程內容,以及職業教育課程觀、教學觀、能力觀,以問題關聯教學為導向來組織課程內容;將課程內容以完整的項目或任務為載體,完成課程的實施;通過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考察和評價,來完成對課程的考核。課程設計思路,課程應該對接崗位職業能力,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活動。
二、課程體系框架結構分析
目前中職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學模式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重視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的教學,技能實訓和頂崗實習教學環節比較薄弱。根據職業教育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和職業學校課程設置的管理體制,結合市場調研和崗位分析情況,科學設計職業教育課程框架體系(如圖),根據崗位職業能力及素質要求,圍繞文化基礎課程模塊、專業理論課程模塊、專業技能模塊等三個模塊進行課程建設。第一、文化基礎課程模塊服務于職業生涯發展。文化底蘊與修養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不竭源泉。第二、職業教育必須服務于學生就業,強調技能培訓,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訓實習兩個模塊是專業課程開發的重點和突破口,需要打破傳統學科型課程體系,針對工作崗位能力素質要求,科學設計和開發專業課程體系。第三、實踐實訓教學的組織和實施。以工作崗位任務為驅動,以職業活動為主線,以培養職業技能為本位,重新設計和研發教學環節和內容,建立完善的實施和管理細則。
三、課程體系建設的現實路徑探索
課程是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載體。中職學校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或開發適合本校的課程體系。第一、采取多種途徑,開發課程資源。深入開展市場調研,結合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實際和行業、企業的現實需求,依托學校專業建設,整合學校、企業和社會的課程資源,尤其應注重爭取行業專業技術人才參與課程體系開發,整合跨界專家資源,優化課程開發團隊結構,或者引進優質專業課程資源,學習借鑒再創新。開發校本教材,建立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第二、“理實交融”的課程實施模式建議。工學交替課程體系將理論與實踐的內容進行整合,以學生為中心來實施教學。在教學中應積極改革教學方法,積極探索和綜合使用項目教學、任務驅動、角色扮演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做合一”。第三、完善課程考核評價機制,尤其應注重技能考核。將考核評價重點放在考核學生的能力與素質上,一是考核學生自主學習、參與性學習和在實踐中學習的狀況;二是考核學生利用本課程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筆試和實踐操作等方式進行。注重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課程考核與職業技能鑒定、競賽相結合,實現課程考核評價的多元化、全程化、自主化。
【參考文獻】
【1】杜連森:談析“職業帶”理論對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啟示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J】2013.15(旬刊)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50-0251-02
沈陽建筑大學2003年提出申辦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2004年開始招收第一批學生。至今已經連續10年招生,有六屆學生順利畢業。通過10年的教學,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建設好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課程體系是十分重要的。
一、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存在的問題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教育部在1998年頒布的一個新專業,是由信息科學、計算數學和運籌學等學科交叉滲透而形成的。由于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成立時間短,全國各大專院校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在具體的教學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很多大學對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與結構不是很清晰,沒有形成特色。例如遼寧省有23所大學開辦了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但由于缺乏統一的教學規范,各學校都碰到了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設置等問題。其次,大多數學校把基礎課和專業課設置的很多。但是,實際開設多少,開設多少學時,講授什么內容,差異還是非常大的。這些開設的課程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是否相互協調都存在很多問題。再次,大多數學校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相對滯后。實驗教學以驗證課程理論為主要目的,教學方法單一,內容更新不夠快,很難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最后,由于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設置混亂,給社會和用人單位造成一種假象,該專業看似是“什么行業都能勝任”的“萬金油”,實則是“蜻蜓點水”,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生的就業前途。因此,深入研究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與結構對提高該專業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該專業的健康發展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巨大的經濟利益,并將不斷促進為國家的信息技術行業培養越來越多的高級人才。
二、依據學校的特點,制定具有特色的培養目標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由信息科學、計算科學、數學、運籌學與控制科學和計算機軟件等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個新的專業,因此,數值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編碼與信息安全、計算智能等都構成信息科學的核心方向。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一個集信息科學、計算科學、數學和計算機軟件等作為一體的本科專業。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當今社會每年的信息量都以幾何級數的比例在快速增加,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需要進行大量的信息處理與研究,尤其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作為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誕生,正好符合社會這一需求和今天的時代特征。沈陽建筑大學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本專業的師資特色和招收學苗的情況,制定既符合該專業的規范要求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培養目標,即培養的學生具有堅實的數學基礎,良好的計算機素養,掌握信息處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信息處理和信息計算中的實際問題,能在科技、教育、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軟件開發公司、信息公司、以及經濟等相關部門和機構從事計算機軟件或與之相近的研究、教學、管理以及信息處理與分析和信息化平臺建設等單位工作。沈陽建筑大學有5名該專業的教授和8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從事數學、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編碼與安全方面的教學工作,在數學和計算機教學和科研兩個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實力。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重點加強數學基礎課、專業課和計算機專業課的教學,突出數學和計算機知識培養的特色。
三、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辦學指導思想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作為由信息科學、計算科學、數學、運籌學和計算機軟件等交叉滲透而形成的專業,其主要特點是:要求本專業的畢業生具有堅實的數學基礎和計算機軟件開發及應用能力。根據沈陽建筑大學在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堅持數學和計算機軟件能力都要過得硬的辦學指導思想,有利于提升該專業的辦學水平和學生的以后專業發展。作為以數學學科為基礎的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學生的必須具備堅實的數學基礎;同時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又具有計算機軟件專業的特征,即具有工科專業的特點。然而,該專業的教學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應該進行不斷的改革,以達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首先要研究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方向定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設置。該專業不是簡單的“一部分數學課”+“一部分計算機課”+“一部分管理科”+“其他部分課程”的組合。多數資料都認同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主要應以數學知識、計算機和網絡科學知識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一個新專業。因此,該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與計算數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教學有著一些本質的區別,它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要充分體現數學、計算機和網絡知識的特征,能夠滿足社會和用人企業的實際需求。其次,要深入研究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數學、計算機和網絡課程的具體分配學時和具體講授的教學內容,以及講授課程的先后順序。第三,要深入研究該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和每門課程的上機實驗學時和實驗目的。上機的課題不應該全是驗證實驗,還應該包含一定比例的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第四,深入研究該專業的課程設計。課程設計是一門課程收尾的關鍵環節,也是對學生進行工程訓練的重要環節。怎樣才能使學生能精通本門課程,并和已經學過的其他課程知識相結合,解決和本專業相關的技術問題,是課題要研究的內容。最后,進一步研究該專業的畢業設計選題、管理和答辯。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大學畢業生的畢業設計就是一個畢業生的“收口”階段,也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訓練階段,并使學生受到科學研究的基本培訓。畢業設計質量的高低,反映了一個學校的辦學質量和對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
四、根據培養目標和辦學指導思想,制定相應的基礎課和專業課
為了強化數學知識的訓練,我們不但開設了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復變函數、概率統計與隨機過程、數值分析、數理方程、離散數學、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等數學課程,而且設置的學時數也很多,要求講授的內容可以滿足培養目標的需要。在計算機知識的教學中,我們主要開設了計算機基礎、C語言、Java語言、VC++、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計算機網絡編程技術,還開設UNIX操作系統、云計算等選修課。此外,還給該專業開設了信息科學基礎、信息安全與信息編碼、數學模型和運籌學等課程。我們還根據信息與計算科學學生的特點及畢業后就業的實際需求,增加了C語言、Java語言、數據庫原理、數據結構等課程的學時數,使得學生能充分掌握這些課程的精髓,能在實際應用中得心應手地使用這些知識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比計算機軟件專業的數學基礎要牢固很多,并具有很強的計算機軟件開發能力;該專業與計算數學專業的計算能力相當,但比計算數學專業具有更強的軟件開發能力。
五、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強化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學生多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入學時數學基礎課都不錯。因此,學習數學基礎課和專業課都能很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節奏。但是,當開始學習計算機的基礎課和專業課時,多數同學都有些不適應,首先是不適應計算機的基本上機操作;其次是缺乏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方面的知識;最后,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知識還很膚淺,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上升到理性知識。這需要學生連續不斷地學習計算機知識才能達到,而在達到這個水平之前,必須加強學生的實踐教學管理,尤其是具體的上機操作。讓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工具,開發一些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小程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己的計算機知識。度過了這一關,絕大多數學生就能順利地跨過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初始門檻,就會為繼續學習計算機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總之,在實踐教學環節上,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使他們能正確的學習方法完成計算機課程的學習。
六、對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建設的進一步思考
全國有500多所大學都設置了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遼寧省有23所大學設置該專業,且大部分都依托于數學學院或理學院開設,多以計算數學和應用數學為研究方向。一個適當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與結構首先對制定該專業的培養計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培養計劃已經為學生制定好本科四年具體的學習課程、實踐教學課程、畢業設計等所有的學習內容。培養計劃一旦制定,就不容許做大的改動,因此,一個適當的培養計劃是培養高質量畢業生的重要保證。其次,對制定具體的每門課程開設的教學內容、理論教學學時和實驗教學學時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根據社會發展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每門課程的主干部分是必須要保證的教學內容,不可隨意減少和改動。最后,對具體的實踐教學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雖然授理學學士學位,但是,該專業不同于數學等理科專業,它還具有計算機軟件專業的許多特點,即它具有工科專業的特征。因此,該專業的實踐教學是該專業教學的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求該專業畢業生具有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與今天的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息息相關[2],因此,在深入研究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時,必須要考慮到實際應用的需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動態地調整課程體系中的不完整和不適合部分內容,使其能達到培養適應經濟發展的復合型高級應用人才的目標。
高校實驗課程,是高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實驗課程體系將有助于深化化學生對理論課程的學習,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學專業實驗課程體系的重要性
(一)是對金融學專業理論課程的有益補充
現階段,我國財經類高等院校都設置了金融學專業實驗課程體系,可見它在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學專業的學生進入金融領域工作會接受崗前培訓,但是培訓的時間是很有限的。學生要真正能夠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還需要較長時間。因此,大學四年對理論知識的積累與足夠多有效的實驗、實訓課程的結合是必不可少的。從目前情況來看,由于金融企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夠接納學生實習的機會不多,因此實驗課程更多采用實驗室教學的方式。
(二)是適應金融領域高度競爭的需要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金融領域的科技創新和業務創新日益增多。對現有金融學專業人才的培養而言,已經不僅僅需要扎實的金融學專業理論知識,學科交叉已經在所難免。因此加快實驗課程體系的改革與設計,將會使現有的實驗體系發揮更大的作用,幫助學生交叉運用金融、市場營銷等學科的知識。
(三)是高校培養復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復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具備金融學基本知識和能力之外,還具備其它學科較高相關技能的人才。例如,隨著網絡金融的發展,it技術技術經完全融入銀行、保險、證券業務之中,復合型金融人才將在未來幾年內顯得十分緊缺。因此高校金融學及相關領域基礎課程的實驗必不可少。從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金融業將不斷吸收國外金融企業的先進經驗,從國外引入高端人才,這會加劇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競爭程度,沒有相應技能的學生將很難脫穎而出。
二、當前實驗課程體系的局限性
(一)實驗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當前許多高校對于實驗課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像一般高職院校實驗課程體系那樣完備。教師在教學思想上對實驗課程不如理論課程重視,對于教學方式、手段等的革新認識不足,固有模式的教學往往使實驗課不能吸引學生。另外就是學生不夠重視實驗課程,從學生調查問卷顯示:在經過專業方向選擇后,學生往往只對感興趣的實驗課程認真完成職。例如選擇銀行方向的學生消極對待證券實驗課程,選擇證券方向的學生又會消極對待銀行課程等。
(二)實驗課程安排與實際有脫節
從課題組發放問卷的統計情況來看,金融學專業學生認為實驗課程體系設計中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一是即將畢業的學生在參加金融機構崗前培訓時,感到學校實驗課程設置不足,有的課程未開設實驗課,有的課程實驗課時太少,對于提高學生技能的作用不明顯。二是當前高校金融學專業的實驗課程主要采取實驗室教學的模式,校外實訓、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少,實驗課程的設置容易受到市場上金融教學軟件開發的限制。三是許多高校實驗軟件都是從軟件開發公司購置的,軟件開發公司與金融企業的實際業務脫節,影響了軟件的實踐可操作性。
(三)未能結合社會需求設計實驗課程
現在高校實驗課程體系主要圍繞理論課程體系來設置。按照教育部的整體規劃思路,首先設置專業核心課程,再設置非核心課程。實驗課程的課時安排及設計不是根據金融企業的需求來進行設計,而更多的是根據課程的安排來設計。例如,很多高校取消了銀行信貸管理課程,它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相關實驗課程也被邊緣化了。而對于商業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來說,信貸仍舊是最主要的、對商業銀行利潤貢獻占絕對優勢的業務。
(四)實驗教學方式單一
我國高校對實驗教學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學習理論知識,然后進實驗室做實驗;或者單獨設置某些實驗課程,加大課時量,變成單獨的實訓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實驗課程指導教材,因此需要教師先熟悉軟件操作再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很難提高,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也難調動起來。此外因為文科類實驗課程固有的缺陷,學生的實驗結果很難用一個好的方式來評價,教學方式的創新也就無法實現。
三、構建新的實驗課程體系的建議
(一)實驗課程設置要體現社會需求
高等院校應轉變思路,加強與金融企業的合作,圍繞金融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目標,設計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實驗課程體系。為了解決知識更新速度快的難題,高院可以根據需求變化靈活組合實驗課程,綜合考慮學生的就業實際,供學生根據個性特點自由選擇。實驗授課教師要積極尋找企業需求信息,力爭在實驗教學方式上突破現有模式,把學生吸引到實驗中去。而學生則可以在完成基礎性實驗課層次后,選擇增加綜合性實驗層次的課程。
(二)加強實驗軟件系統建設
高校需要改變過去實驗軟件針對性不強的選購方式,要多進行比較,反復對各個實驗軟件進行運行測試,選擇與教學結合緊密的、能夠真正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實驗軟件。另外,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術力量的優勢,督促教師關注金融形勢的發展,關注金融創新力量的發展,自主開發研制部分實驗軟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結合現有軟件設計出新的程序,以便使實驗軟件更加適應學生理論課程的學習。在軟件設計中可以積極調動學生,選拔優秀學生參與到軟件設計中去,提高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
(三)改進實驗教學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產、學、研相結合的優勢,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入金融企業參觀或是組織部分學生進入企業實習,讓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有更加感性的認識,這是加強實驗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步驟。具體的設計可以是這樣的:實驗室實驗+企業實訓+假期實習的方式。高校要積極與金融企業聯系,設計出校外實訓課程的內容,并布置學生做好實訓報告。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金融企業的暑期工實習,在實習過程中跟隨指導教師寫出實習心得,并要求提交實習報告。
(四)加強實驗教師素質的培養
實驗教師隊伍的素質將決定實驗課程體系改革是否成功。可以單獨選送實驗教師到企業再學習,以便積累實踐經驗,貫穿到課堂教學中去。也可以由實驗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到企業進行學習,在實踐中既可以提高自身素養,又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另外還要求實驗教師必須擁有金融專業的技能證書,從而提高教師的業務技能,以適應不斷更新的實驗課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