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10 14:52: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自然災害房屋風險普查,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20年,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深入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積極貫徹“預防為主,防、抗、避、救”相結合的抗震防災工作方針,切實履行本部門抗震防災管理職能,全面推進城鄉建設和工程建設領域的抗震防災工作。現就2020年抗震防災工作總結如下:
一、2020年抗震防災工作開展情況
(一)著力加強新建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工作。
一是認真貫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管理規定》、《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管理規定》等規章,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指導全省各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加強對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設防質量監管。
二是加強超限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監管工作,嚴把超限工程審查關,有效提高了超限工程的抗震設計水平。同時加強監管,對在工程設計、審查、監管過程中存在漏報、瞞報、不報等違反超限工程申報規定的有關責任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嚴肅處理。
三是下發了《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工作的通知》,督促各級建設主管部門進一步提高對做好抗震設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增強抗震設防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扎實做好抗震設防工作。
(二)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要求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按照省政府普查工作方案安排,配合牽頭單位做好普查試點工作。下發了《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調查技術網絡培訓的通知》,組織各地區參與住建部開展的全國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調查技術網上培訓,為全面開展調查做準備。
(三)建立健全超限審批網上申報系統。下發了《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吉林省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網上申報系統上線運行的通知》。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審批網上申報系統依托施工圖聯審系統的技術手段,是全國第一個能夠實現全部技術資料網上傳輸、網上審閱,全過程無實體圖紙的超限審批系統。不但節約環保并且減輕了企業負擔,提高了審批效率。
(四)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吉林省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相關工作。下發了《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做好吉林省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深刻認識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抗震設防工作的緊迫感和政治責任感,加大工作力度,層層壓實責任,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把工作抓緊抓實抓細,確保完成三年明顯見效的任務目標。
二、2021年抗震防災工作安排
一是繼續抓好新建建筑工程抗震防災管理工作。把抗震防災管理工作落實到建設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將新建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監管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抓緊抓好抓實。通過對超限工程的嚴格審查,使超限建筑既滿足使用性能要求又達到抗震設防要求。
二是繼續抓好地震應急管理工作。積極按照省委、省政府相關要求,繼續貫徹“預防為主,防、抗、避、救相結合”的抗震防災工作方針,做好職能范圍內地震應急管理工作。督促各地進一步完善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地震應急預案。
三是吉林省超限工程抗震專家委員換屆工作。第四屆專家委員會任期到2019年7月。為更好地貫徹落實有關超限工程抗震設防的相關規定,做好我省超限工程抗震管理工作,擬改選吉林省超限工程抗震專家委員。
四是配合牽頭單位開展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指導督促各地區結合棚戶區改造、危房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等工作,有計劃分步驟的推進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作。組織省內專家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支持。
五是按照建設部及省政府工作安排,協調各行業繼續做好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
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大多數情況下,自然災害不以單一災種出現,往往會以災害鏈的形式存在,一種自然災害會引發一系列的次生災害現象,形成災害鏈。常見的災害鏈有4種,即臺風-暴雨災害鏈、寒潮災害鏈、干旱災害鏈和地震災害鏈(史培軍,2002),因此,對致災因子的監測需要結合災害鏈形成演化的特點,對致災因子的強度、頻率、持續時間、區域范圍、起始速度、空間擴展、重現期等指標進行監測。承災體包括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監測的目的是對人類、財產、資源等脆弱性進行評估評價。災情監測指標包括生命線、生產線、城鄉住房、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等損失破環情況,為人員受災情況和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災害社會影響評估提供空間信息支撐。在以上基礎上,利用數據處理、信息挖掘、災害模擬與仿真、災害應急監測、空間數據管理和智能決策等技術,通過集成轉化空間數據應用處理和服務的先進成果,圍繞防災、抗災、救災不同階段的需求,開展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自然災害災情評估、恢復重建規劃與評估,開展災害信息服務和決策支持。
1.2自然災害監測評估與空間數據需求
傳統的地面監測在時效性和覆蓋面上局限性比較大,目前,衛星遙感、航空遙感技術已經進入一個能動態、快速、多平臺、多時相、高分辨率地提供對地觀測數據的新階段。隨著遙感技術在重大自然災害領域的應用深度不斷擴大和延伸,災害管理對空間技術應用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從災害管理周期角度分析,在災害預警與風險評估階段,利用空間數據可以實現大范圍的災害普查,以及對孕災環境、致災因子、承災體等災害背景信息的提取與分析,開展災害脆弱性評估評價,從而對災害發生的風險等級、災害高風險區進行劃分與評估,為減災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在災害應急響應階段,利用空間數據可以實現對災情信息的動態監測與評估,為開展必要的災害應急救助、災害監測、綜合評估,以及次生災害的風險預警提供重要的空間信息決策依據;在災后恢復重建,以及減災階段,空間數據能夠支持災區恢復重建規劃編制,并對恢復重建的進度、效益、質量進行動態的監測評估,為恢復重建,以及減災設施建設的監督提供準確的決策依據。以2013年4月20日發生的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為例,空間信息技術在減災救災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地震發生后,由于地震造成災區交通和通訊中斷,災害管理部門迫切需要及時了解地震災區的受災情況,為災害應急救助工作提供直接的決策依據。在地震災害應急響應階段,需要開展災害應急救助、災害信息監測、災情綜合評估、次生災害風險預警等工作,包括衛星、有人飛機、無人機在內的航空遙感系統,及時地獲取到了地震災區的災情信息,為各項減災救災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客觀、科學、準確的決策信息依據。圖2所示為利用重大自然災害無人機合作機制獲取的高分辨率無人機影像制作的災后雅安市蘆縣寶盛鄉房屋倒損、滑坡崩塌、道路損毀的監測評估圖。
2空間數據資源分析
2.1國外遙感衛星的發展
自從20世紀60年代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衛星遙感就成為觀察、分析、描述所居住地球環境的行之有效的手段。21世紀,隨著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和日益廣泛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國家進入民用衛星研制和運行的行列。據不完全統計,僅2006~2008年,全球已經發射或計劃發射新的民用航天遙感衛星系統就有18個,其中包括新一代高分辨率衛星,這一領域的國際競爭與合作都在加強。由于空間技術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全球主要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均發展了各自的遙感衛星系列。目前,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整體上呈現三大趨勢:一是衛星系統由單一系列向星座組網發展,提高重訪周期和綜合觀察能力;二是衛星傳感器由中高分辨率向高分辨率延伸,由單一角度觀測向多角度和立體測量跨越,由空間維向光譜維拓寬;三是衛星定位精度不斷提高,遙感應用由定性向精確定量化發展。
2.2中國遙感衛星的發展
中國作為自然災害種類較多、發生頻繁的國家之一,遙感技術已經在防災減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加強我國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提高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應急管理和綜合評估水平,在不斷完善自然災害監測站網、災情上報和統計核查系統建設的同時,更加重視對地觀測技術在國家防災減災中的科學、技術和應用能力建設,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由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氣象衛星、海洋衛星、資源衛星和航空遙感系統等構成自然災害空間基礎設施并建成了相應的業務應用系統,在應對近些年來國內外發生的多場重大自然災害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3防災減災空間數據資源分析
理論上,任何一個遙感衛星系統都可以用于防災減災工作,能夠為防災減災提供服務的主要遙感衛星系統包括光學遙感、微波遙感等幾種衛星系統。目前,國內外在軌運行的遙感衛星包括高、中、低軌衛星系列(星座),最高空間分辨率達到0.41m,最短重訪周期達0.5d,可以用于災害發生地區的災情快速、精確提取和科學評估。國內外在軌主要微波遙感衛星覆蓋了X,C,L,S等頻率的多種極化模式,可以用于多云多雨多霧地區的快速成像、地面目標識別和災情損失評估等。航空遙感能以較短的反應時間對特定區域進行大范圍多次重復觀測,提供高時間、高空間、高光譜分辨率的遙感數據。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2011年云南盈江縣地震、2012年的云南彝良地震及2013年的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中,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利用最高分辨率達0.1m的航空影像對災區的災害范圍、基礎設施實物量、直接經濟損失進行了精細評估,對交通線擁堵、堰塞湖、滑坡泥石流、居民安置點分布與規劃、房屋恢復重建等情況進行了監測評估。
3重大自然災害監測評估的空間數據共享存在的問題
空間技術減災涉及空間數據的獲取、傳輸、管理、應用和服務等多個環節,空間數據獲取是前提,交換共享是保障,海量數據智能管理是基礎,集成應用是核心,信息服務是目標。事實上,我國空間基礎設施及其空間數據資源分布在多個不同的部門,由于體制機制等多種原因造成空間數據共享不暢,重大自然災害應急協同意識不強,使得空間數據的優勢在提升國家防災減災能力過程中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3.1空間數據獲取缺乏統籌協調
我國空間基礎設施及其空間數據資源分布在多個不同的部門,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尤其是在重特大自然災害發生時,各部門均能夠在災害發生后第一時間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能力,組織協調所擁有的空間數據獲取資源,對受災地區進行應急觀測,快速獲取災區空間數據。但是由于缺少以災情和救災工作為整體需求的國家空間數據應急獲取任務的統籌規劃與協調,各部門所制定的應急觀測任務存在大量冗余,導致應急獲取得到的衛星遙感和航空遙感數據在空間和時間覆蓋完備性上存在嚴重不足,一些災區被大量重復觀測,一些災區則缺少必要的應急觀測數據,同時觀測時間上也難以保證必要的持續性、連貫性,不能滿足災害全面系統評估在空間維度上災區范圍全覆蓋和時間維度上災害過程關鍵時段數據獲取的基本需求。
3.2空間數據共享缺乏機制保障
我國空間數據的獲取和生產正在大規模開展,國家、部門、地方和單位每天都在獲取和生產大量的空間數據和專題應用產品,全國已經建成多個大型空間數據庫。由于體制機制、部門利益、狹隘的政績觀、安全保密考慮和缺乏組織協調等多種原因,目前大多是各自為戰,許多數據庫只是限于本部門、本單位使用,重大自然災害監測與評估空間數據共享機制建設尚未形成,更難以達到多個系統之間的業務協同,導致一方面空間數據資源嚴重不足,難以滿足實際需要,另一方面重復建設現象嚴重,有限的空間數據資源大量閑置,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限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于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會出現多個部門根據自身所掌握的空間數據生產出的大量信息產品,基本上是互相模仿、低水平重復和災區的局部信息反映,難以生產出具有綜合性、全面性和針對性的能夠體現高水平的專題信息產品。同時,空間數據共享機制建設和運行存在重災時輕平時、重大災輕小災的現狀,嚴重地影響了包括災害科學研究在內的綜合減災能力的提升。
3.3空間數據共享缺乏技術系統支撐
空間數據共享技術系統是指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建立的用于空間數據接入、傳輸、交換、共享的分布式技術系統,橫向將同一層級的相關部門數據獲取與共享系統互聯,縱向實現國家到地方與部門業務相關的多層級數據獲取、分發和服務系統互通。空間數據共享需要技術系統作為支撐保障,然而,在國家防災減災領域這樣的技術系統尚未形成,主要體現在跨部門的數據共享缺乏長效穩定的數據共享鏈路,特別是軍民數據共享鏈路缺乏技術支撐,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時,在已經建立的共享聯絡機制保障下,部門間數據共享交換仍以不同存儲介質通過人員運送進行,工作量大,時效性差。跨部門、跨層級的空間數據共享平臺尚未建立,盡管已經建立了多個與防災減災相關的技術支撐系統,相互之間從數據共享標準體系、技術接口、交換共享協議和系統間的連通性均存在較大差距,形成了一個個的封閉孤立技術系統,導致綜合利用多源空間數據開展應急處置任務反應速度慢,多系統的整體效益低下,嚴重地制約了空間數據的共享乃至防災減災工作有效的信息支撐保障。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天地一體化的端到端的“一站式”防災減災空間數據共享網絡和技術平臺,以滿足減災與應急工作的需求。
3.4空間數據應用缺乏相互協同支持
防災減災領域空間數據應用需要在深入分析空間信息產品與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建立產品與服務體系,根據各部門在災害管理中的職能定位,確定空間信息產品研制、生產和服務的任務分工,建立數據鏈、信息鏈和產品鏈,實現部門間相互支持、協同服務的工作模式。然而,這種工作模式的建立已經在專家層面上有所研究和呼吁,但尚未在工作中實現,這也是造成空間信息服務低水平重復和服務不充分并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1~2015年)》中提出了實施“國家綜合減災與風險管理信息化建設工程”,正是基于這種現狀,計劃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多種基礎信息資源,建立災害管理及空間數據減災應用“系統的系統”和業務協同機制,加強空間數據集成應用能力,實現相關部門之間涉災業務協同、資源共享和規模化應用,提升自然災害信息獲取、分析、研判、決策能力。
3.5空間數據共享缺乏統一標準規范
標準規范是空間數據共享和協同應用的軟環境保障。在基礎類標準規范中,目前只有“地球空間數據交換格式”成為國家標準,但缺乏相應的軟件工具,國內使用還不普遍。一些重要的數據標準,如空間元數據標準、空間元數據系統運行規范、空間數據共享模型等還停留在方案設計階段,與真正成為國家標準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一些重要的基礎性標準,如空間信息系統軟件功能標準、空間數據傳送協議、空間互操作協議、空間信息查詢與服務標準等尚未開始研究。在應用類標準規范中,尚未建立一個行業的空間信息系統技術規范或標準。在行業和工程標準規范中,也沒有建立空間信息系統軟件質量標準、空間信息應用工程質量標準、工程承擔單位資質論證標準、建設標準等。
4解決途徑
4.1加強重大自然災害空間數據共享統籌協調
為加強空間數據共享,促進重大自然災害應對空間信息服務能力,需要在不斷完善國家綜合防災減災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圍繞各類自然災害和災害管理全過程信息支撐的重大需求,加強國家空間數據資源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建立健全防災減災空間數據獲取與共享機制,不斷強化統籌協調力度,明確和細化空間數據共享和應用各節點責任,固化和發展與國家防災減災工作機制相配套的空間數據共享運行流程和程序,確保機制落到實處。防災減災空間數據獲取與共享機制建設需要與時俱進和不斷優化,需要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空間數據獲取與服務全社會有序參與的社會動員能力,需要健全部門之間、區域之間、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協調聯動,最大限度避免以往一些機制存在的對接不暢、運行效率不高等問題。需要建立空間技術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空間數據獲取、共享和應用的各關聯單位建立應急預案和響應工作規程,注重應急預案可操作性和可應用性,注重各級預案有效銜接,形成應急預案體系并定期開展演練,充分發揮各方力量,提高重大自然災害應急工作效果。
4.2加強重大自然災害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加強重大自然災害空間數據開放共享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安全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公用和業務協同,深化空間數據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充分利用國家正在建設的人口信息資源庫、法人單位信息資源庫、空間地理信息資源庫、宏觀經濟信息資源庫和文化信息資源庫等,面向防災減災業務要求,加強空間數據與它們之間的集成應用、融合應用和綜合應用,發展面向防災減災應用的空間分析模型庫、方法庫和決策支持系統,形成一批防災減災空間數據共享應用信息系統和業務支撐系統,實現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防災減災信息系統的協同互動和資源共享,提高對我國大城市、城市群、人口密集區和經濟核心區的災害風險調查與評估能力,提高城鄉區域和基層社區的空間信息服務能力,提高重大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和應對能力,提升應急救災信息預測預警通報、綜合分析研判和決策指揮支持能力。加強自然災害空間數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地觀測系統的天地統籌、地面應用系統統籌,全面提升我國衛星遙感和航空遙感數據資源的自主保障能力。完善自然災害“天、地、現場”一體化立體監測體系,提高綜合觀測、高分辨率觀測、應急觀測能力,逐步建成國家統一的衛星遙感數據接收和處理系統,構建物理分散、邏輯集中、共享開放的遙感數據中心和共享服務平臺。加強衛星遙感、通信廣播和導航定位基礎設施融合,提高信息傳輸與服務能力,縱向上實現多級平臺互聯互通與協同服務,橫向上連通各類用戶,實現便捷、及時的一站式空間數據共享服務。健全技術體系,完善服務能力,實現全天候、全天時、全球范圍的災害監測業務運行系統,形成為防災減災公共服務提供標準化、規模化和可持續更新的空間信息產品與服務體系,提高跨部門協同的高層次空間數據綜合應用服務水平。同時,要積極建立和利用空間技術減災領域的各種國際合作機制,拓寬空間數據資源獲取渠道,在重大自然災害應急情況下共享盡可能多的實時衛星數據。
4.3加強重大自然災害空間數據共享軟環境建設
目前,國家在空間數據信息共享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相對滯后,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備,關于對地觀測數據采集、共享、應用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仍處于研究論證階段,需要從國家戰略高度,根據空間基礎設施持續發展和空間數據開放共享的需要,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法律法規體系,完善和制定單項法律法規。在防災減災領域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基本上都是由各部委牽頭制訂的單災種法律法規,相關法律法規的銜接性較差,需要建立一部“總攬全局、立足綜合”的綜合減災基本法,并將空間數據獲取與共享的相關規定納入其范疇。在空間數據共享政策方面,需要加強對空間數據共享過程中產權保護的政策創制,提高全社會對空間數據資源及其產品著作權的保護意識,明確空間數據信息的產權歸屬、產權的具體內容、信息共享中的產權定位,以及產權轉讓過程中的保密要求,防止出現盜版行為,保障空間數據獲取、生產和增值服務投資方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權益。按照我國的著作權法,空間數據信息產品中存在的著作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和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在數據政策方面,需要在平等無歧視原則下,制定關于空間數據獲取、原始數據共享、國產衛星數據推廣、產品分類分級、增值產品服務、數據存檔、數據記錄、數據檢索、數據保密、數據分發、數據共享、數據版權和許可、國際服務等方面的政策,并規定在重大自然災害事件應急期間,空間數據獲取管理單位應該根據國家應急工作實際需要,根據應急等級確定優先目標區域,在保證時間指標和質量指標的前提下開展空間數據共享服務。
在防災減災領域空間數據共享標準規范體系方面,需要加快多層次、多專題的數據與服務標準規范制定和完善,從國家層面強化部門、領域空間數據的標準化,建立空間數據標準產品、災害監測信息產品和災害預報預警、模擬仿真、評估評價等專題產品,以及資源共享、互聯互通、數據整合、網絡集成應用等構成的防災減災標準規范體系,統一各級空間數據及其減災專題產品的時空基準、信息編碼、數據網絡交換協議和元數據標準,既要重視分類建立,也要重視綜合集成,形成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促進防災減災領域空間數據共享、聯動更新、應用集成和協同服務體制機制建設,保障防災減災領域空間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和跨部門、跨地區網絡化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同時,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空間技術應用的人才培養、專業隊伍和機構建設,加強專業教育與科學普及、知識評估和知識更新并使之常態化、機制化,也是重大自然災害空間數據共享軟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 干旱災害;風險區劃
Key words: drought disasters;risk zoning
中圖分類號:S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5-0323-04
0 引言
氣象災害是制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全球氣候變化大背景下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增加,各種氣象災害出現頻率增加,因而減輕氣象災害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是各級政府關心的問題,也是氣象部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黨的十報告提出“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御能力”,新形勢下提高氣象防災減災能力,需要加快建立“監測預警、預報服務、風險評估、應急處置、應對防范、風險管理”有機統一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體系。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工作可以為政府防災減災提供決策科技支撐,有效增加防抗災害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為我縣氣象防災減災規劃利用、重大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等提供科技支撐。
干旱是涇陽縣境內主要氣象災害之一,1997年4月8日-9月10日長達156天期間。涇陽縣無一場透雨,較常年偏少78%,加之氣溫較常年偏高,蒸發偏多29%,日照偏多26%,使土壤水分損失加劇。全縣秋糧受旱11400.0公頃,嚴重受旱8933.3公頃,絕收5800.0公頃;2001年2月24日-4月19日54天降水5.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87%,4月25日-7月9日76天降水53.6毫米,較同期偏少65%。兩次干旱造成6666.7公頃小麥受旱,其中嚴重受旱2666.7公頃,18000.0公頃玉米受旱,絕收3600.0公頃。為此,本文利用GIS作為工具,在收集相關數據,通過建立模型,對涇陽縣干旱災害做風險區劃,以期為氣象防災減災規劃利用、重大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等提供決策科技支撐。
1 研究區概況及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涇陽縣位于陜西省“八百里秦川”的腹地,咸陽市南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北部和西北部系嵯峨山、北仲山、西鳳山及黃土臺塬。中部為沖積平原,自西向東逐漸展寬降低,大部分海拔400米左右,地勢平坦。南部為黃土臺塬,位于涇河以南,塬面開闊。總面積792平方千米,人口51萬。涇陽縣地處關中平原腹地。自然條件優越,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美稱。農灌設施比較發達,糧食產量很高。涇河流過本縣,自王橋鎮謝家溝入境,張家山出谷,東南流至桃園村附近出境。縣內河長77.3公里,流域面積634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8.67億立方米。張家山谷口建有著名的涇惠渠引水樞紐,是涇陽縣地面灌溉的主要水源。縣域內為八百里秦川沖積平原區,地勢地坦,水流平穩,比降僅1%,土壤肥沃,宜于灌溉。
涇陽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冷暖、干濕分明。年平均氣溫13℃,冬季(1月)最冷為-20.8℃,夏季最熱(7月)為41.4℃。年均降水量548.7毫米,最多降水量829.7毫米,最少為349.2毫米。日照時數年平均為2195.2小時,最多(8月)為241.6小時,最少(2月)為146.2小時。無霜期年均213天。
1.2 數據來源 研究的氣象資料來源于涇陽縣氣象局,包括涇陽縣氣象站1961-2010年的日降水量數據、年高溫日數、年最高氣溫及區域站資料等;災情資料為1984-2011年涇陽縣以鄉(鎮)為單元的干旱災害普查數據(受災人口、受災面積、直接經濟損失等);社會經濟資料包括以鄉(鎮)為單元的行政區年末人口(人)、土地面積(平方公里)、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元)、年末耕地面積(公頃)、GDP(億元)、農作物播種面積(公頃)、大牲畜年末存欄(萬頭)等數據以及有效灌溉面積(公頃)和旱澇保收面積(公頃);地理信息數據:包括涇陽縣1:25萬數字高程(DEM)、土地利用資料、水系數據和植被數據等;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的數據資料包括各鄉鎮應急預案指標、氣象預警信號能力、政府防災減災決策與組織實施水平等。
2 干旱災害風險區劃的技術方法及區劃因子
高慶華、黃崇福和趙阿興等學者從災害學的角度出發研究認為,自然災害風險是自然力作用于承災體的結果,可以表示成災害危險性、物理暴露敏感性、承災體易損性和區域防災減災能力的函數。根據自然災害風險的定義,氣象災害風險定義為災害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系統、社會和經濟造成的影響和危害的可能性,而不是氣象災害本身。具體而言,是指某一時間內、某一地區氣象災害發生的可能、破壞損失、活動程度及對自然環境系統、社會和經濟造成的影響和危害的可能性的大小。
借鑒相關學者研究思路,結合涇陽縣實際,本報告中基于災損的氣象災害風險區劃主要是根據各地過去出現過的各地各類氣象災害產生的損失的大小,計算各地災害風險度,然后將每個氣象災害分成幾個等級,求它們的出現概率,再結合各地的物理暴露敏感性、承災體易損性和區域防災減災能力得到每個氣象災害的風險區劃結果。
2.1 干旱氣象災害危險性 氣象災害危險性指氣象災害異常程度,主要是由氣象致災因子活動規模(強度)和活動頻次(概率)決定的。一般致災因子強度越大,頻次越高,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破壞損失越嚴重,氣象災害的風險也越大。影響干旱災害的致災因子因素主要包括:旱災規模、強度、頻率和影響范圍等。而這些因素變化的程度越大,旱災對人類社會經濟系統造成破壞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造成的損失也就越嚴重,相應地,災害風險就可能越高。反之,旱災的風險就越小。在災害研究中,致災因子的這種性質,通常被描述為危險性,其高低通常可用干旱災害的變異強度和干旱災害發生的概率來表達。
在ArcGIS中采用自然斷點分級法對各地市分五級將干旱災害危險性進行區劃,分別為低危險區、次低危險區、中等危險區、次高危險區和高危險區。
2.2 干旱災害發生地的自然物理暴露敏感性 自然物理暴露敏感性指受到氣象災害威脅的所在地區外部環境對災害或損害的敏感程度。在同等強度的災害情況下,敏感程度越高,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破壞損失越嚴重,氣象災害的風險也越大。自然物理暴露是孕育災害的溫床,自然物理暴露是指人類所處的自然地質地理環境(又稱為孕災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海拔高度、山川水系分布和地質地貌等。
影響干旱災害的自然物理暴露主要有以下幾點:地表水文因素(流域、水系、水位變化、地表濕潤度指數等)、土壤因素(土壤類型、質地、田間持水量等)、地形地貌(海拔、高差、走向、形態等)和植被狀況(植被類型、覆蓋度、分布等)。自然物理暴露包含因素較多,各因素間關聯比較復雜,分析時應綜合考慮。對于自然物理暴露的分析,采用植被覆蓋度、田間持水量和地表濕潤度指數三個因子為評價指標。植被覆蓋度越大,物理暴露度也越弱;土壤田間持水量越大,物理暴露度越小;地表濕潤度指數越大的地區,物理暴露度越弱;三個指標的變化都與旱災的敏感性成反比。
在ArcGIS中采用自然斷點分級法分五級將物理暴露度敏感度進行區劃,分別為低敏感區、次低敏感區、中等敏感區、次高敏感區和高敏感區。
2.3 干旱災害的承災體易損性 承災體易損性指可能受到氣象災害威脅的所有人員和財產的傷害或損失程度,如人員、牲畜、房屋、農作物和城鎮生命線等。承災體是災害風險作用的對象,是蒙受災害的實體。潛在氣象災害只有作用于相應的對象(包括生命、財產和社會經濟活動安全)時,才可能造成災害,而存在危險性并不意味著災害就一定會發生。一個地區人口和財產越集中,易損性越高,可能遭受潛在損失越大,氣象災害風險越大。
對于干旱災害的承災體易損性的分析,通過選取涇陽縣人口密度、人均GDP、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有效灌溉面積比、地表濕潤指數和干旱災情等評價指標,構成涇陽縣干旱氣象災害易損性指標體系,并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涇陽縣各個鄉(鎮)進行干旱氣象災害易損性評價與分析。
在ArcGIS中采用自然斷點分級法將承災體易損性指數進行區劃,分別為低易損性區、次低易損性區、中等易損性區、次高易損性區和高易損性區。
2.4 干旱災害防災減災能力 區域防災減災能力是指受災區對氣象災害的抵御和恢復程度,包括應急管理能力、減災投入資源準備等各種用于防御和減輕干旱災害的各種管理對策及措施,包括減災投入、各種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資源準備、管理能力等,表示受災區在短期和長期內能夠從災害中恢復的程度。防災減災能力越高,資源設備先進,管理措施得當,管理能力強,可能遭受的潛在經濟損失就越小,干旱災害的風險也就越小。
防災減災措施是人類社會、特別是風險承擔者用來應對災害所采取的方針、政策、技術、方法和行動的總稱,一般分為工程性防減災措施和非工程性防減災措施兩類。非工程性防災措施包括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政府防災減災決策和組織實施水平以及公眾的防災意識和知識等幾個方面。
對于區域防災減災能力的分析,采用財政支出、旱澇保收面積比和非工程性防減災措施等,包括應急預案指標、氣象預警信號能力、政府防災減災決策等多個因子。
根據專家調查問卷,根據各災種防災減災的特點,采用不同的因子,建立干旱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指數模型,在ArcGIS中采用自然斷點分級法將防災減災能力進行區劃,分別為低防災減災能力區、次低防災減災能力區、中等防災減災能力區、次高防災減災能力區和高防災減災能力區。
2.5 干旱災害風險區劃 在災害危險性、物理暴露敏感性、承災體易損性、防災減災能力等因子進行定量分析評價的基礎上,為了反映各鄉(鎮)干旱災害風險分布的地區差異性,根據風險度指數的大小,將風險區劃分為若干個等級。然后根據災害風險評價指數法求干旱災害風險指數,具體計算公式為:
FDRI=wh×(VH)+we×(VE)+ws×(VS)+wr×(1-VR)
式中:FDRI為氣象災害風險指數,用于表示風險程度,其值越大,則災害風險程度越大;VH、VE、VS、VR為分別表示風險評價模型中歸一化的災害危險性、物理暴露敏感性、承災體的易損性和防災減災能力各評價因子指數;wh、we、ws、wr為各評價因子的權重。針對不同類氣象災害,wh、we、ws、wr取值不同。通過專家問卷調查法(Delphi法),經過對調查結果綜合分析,確定各個評價因子及指標的權重。涇陽縣干旱災害的精細化風險區劃評估指標權重詳見圖2。
在ArcGIS中采用自然斷點分級法分五級將干旱災害風險指數進行區劃,分別為低風險區、次低風險區、中等風險區、次高風險區和高風險區。
3 涇陽縣干旱災害風險區劃結果(圖3-8)
①從區劃結果來看,涇陽縣西北部大部分地區為干旱災害中等及低危險區,其余大部分地區則為干旱災害次高及高危險性區域;受海拔和植被分布影響,白王鎮東部、口鎮西部、王橋鎮大部、橋底鎮、中張鎮、太平鎮為干旱災害次低及低敏感性區域,高莊鎮、崇文鄉、三渠鎮小部分則為高敏感性區域,其余部分為次高敏感性區域;受人口分布、經濟發展水平等的影響,涇陽縣大部為干旱災害高易損性區域;更多受經濟發展水平和防災減災行政能力等影響,王橋鎮、云陽鎮、涇干鎮、永樂鎮為干旱災害高防災減災能力區域,其余地區多為中等及以下防災減災能力區域。
②綜合以上因素的涇陽縣干旱災害風險區劃顯示,東部龍泉鄉、永樂鎮、崇文鄉、高莊鎮東部、三渠鎮南部為干旱災害高風險區,白王鎮、口鎮、王橋鎮為干旱災害次低及低風險區,中部大部及其余地區則為中等及次高風險區。
③影響區域干早災害風險的因素很多,而且有些數據資料不易獲取,所以要將干旱災害風險影響指標完全定量化研究有很大的困難,并且有些指標的歸類存在模糊性。隨著數據的易獲取性及處理技術的提高,在研究干早災害風險時,還應該考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土壤類型及質地、河流密度及緩沖區等指標對成災環境敏感性的影響,社會經濟要素方面還應該考慮當地的灌溉條件、水利設施、產業結構等指標的影響。
④本文所建立的干旱災害的社會屬性,即承災體易損性和防災減災能力評估體系,是靜態分析的結果。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騰飛,相應的社會經濟數據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加之數據處理的技術會不斷提高,相應的承災體易損性和防災減災能力評估結果也會發生變化,這就需要對社會經濟要素的變化規律和趨勢做出準確的分析和預測,在此基礎上完成的風險區劃才可以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發揮其防旱減災作用。
⑤盡管運用GIS建立指標模型的方法進行風險評估及區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為了更好使區劃結果為規劃所使用,必須進一步調試和改進干旱災害風險區劃的各種指標及模型,如旱災的致災因子危險性、成災環境敏感性、承災體易損性和防災減災能力各因子和指標如何使得其選取與量化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如何更合理將各因子和指標及綜合風險指數分等級等,從而使區劃結果更合理,更接近實際。
參考文獻:
(一)自然災害
我旗共發生以下自然災害:一是由于有效降雨過少,致使全旗旱災嚴重。全旗245嘎查村中,有195個受災,重災農牧戶已達3.06萬戶、涉及11.3萬口人。全旗嚴重受災農作物面積56.4萬畝;全旗受災草牧場1090萬畝。受災飼料地61.5萬畝,有19.9萬畝人工草場被旱死。受災大小畜達到159.4萬頭只。二是進入汛期后全旗有8個鄉鎮、89個嘎查村遭受洪澇和冰雹災害襲擊。受災18970戶,65731人,受災農作物107820.5畝,其中絕收15000畝;倒塌房屋155戶,496間;損壞房屋158戶、440間;死亡牲畜7078頭(只);直接經濟損失4402.32萬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3452.97萬元。
(二)事故災難
我旗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未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全年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41起,死亡4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起,下降了2.4%,死亡人數上升4人,去年同期未發生傷亡事故。其中工礦商貿企業事故4起,死亡4人。
(三)公共衛生事件
我旗未發生公共衛生事件。
(四)社會安全事件
全旗道路交通事故311起,死亡20人,傷201人,經濟損失8.19萬元,較上年相比,事故起數下降8%,死亡人數下降4.8%,受傷人數上升2%,經濟損失下降7.2%。13起,分別為村務管理,土地、林地、草牧場使用權、邊界糾紛,村委會選舉遺留問題及水庫移民資金使用等,較下降2.3%。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均得到妥善處置,社會治安大局平穩。
二、應對工作總結評估
(一)加強應急管理組織建設
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將其作為安全穩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擺上議事日程。一是成立了旗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旗政府辦明確了一名副主任具體負責此項工作,并抽調專(兼)職工作人員,協調辦理應急管理日常事務。旗公安、民政、衛生、安監、國土、教育、水務、農牧業等部門明確承擔應急管理工作的具體辦事機構。同時,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辦事機構。二是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旗政府建立了領導帶班和值班制度,嚴格實行24小時值班。工作人員加強學習,熟悉預案內容和管理規程,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
(二)加強應急演練和隊伍建設
建立了以公安、消防、抗洪搶險、民兵預備役為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進一步加強地震、森林防火、衛生、交通等專業救援隊伍建設,為有效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相關部門舉辦各類培訓,增強了應急意識,提高了避險和應急自救能力。
(三)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和處置
一是強化信息報送工作。各鄉鎮、各部門按照要求,及時上報信息。二是建立風險隱患排查責任制。定期組織力量開展風險隱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區域、本行業領域各類風險隱患情況,建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層層落實責任制。
(四)廣泛開展應急管理宣傳工作
一方面,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宣傳應急救援工作,增強公共安全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另一方面,充分依靠各級領導、技術人員和廣大群眾,提高科學決策、科學指揮的能力,組織和動員人民群眾參與應對突發公共事件。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預案體系還不夠完善
預案體系尚不完備,一些部門尤其是工礦企業還沒有制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部分預案不夠規范,可操作性不強,存在著操作規程不完善等問題。
(二)工作基礎比較薄弱
建設專業化的應急救援隊伍有待進一步加強,專業救援與群眾自救相結合的救援體系有待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應急救援物資裝備保障能力建設有待強化,預案演練、應急培訓、宣傳教育等還沒有走上正常化、規范化軌道。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預案體系建設
繼續高度重視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注重提高預案質量,不斷補充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增強預案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二)加強預案的宣傳、教育、培訓和演練
圍繞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推進應急管理建設,開展應急管理宣傳教育、人員培訓、預案演練,提高各級領導干部指揮水平和管理人員、應急救援的專業技能。加強應急體系建設工作的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規范運作,落實到位。重點加強對企業員工的宣傳、教育與培訓工作,通過宣傳、教育與培訓,讓企業各方面人員尤其是崗位操作人員了解預案內容,懂得應急程序,掌握相關知識,提高應急能力。
(三)加大資金投入,促進應急體系建設
我國發展住房反向抵押貸款背景分析
我國發展反向抵押貸款的必要性。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按國際通行的標準,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總人口的10%,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總人口的7%,即可看作是人口老齡化社會。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00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已達到1.32億人左右,占總人口的10.26%;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8811萬人,占總人口的6.96%。按國際標準,我國從2000年開始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近幾年來,老年人口占比高居不下。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2005年,60歲及以上和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較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分別上升了0.76%和0.73%。根據全國老齡委辦公室2006年的《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2020年以前為快速老齡化階段,從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齡化階段,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人,老齡化水平推進到30%以上。我國是在尚未實現現代化、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進入老齡社會的。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在5000至10000美元以上,我國目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超過1000美元,給我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帶來嚴峻挑戰。
現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健全。1991年,我國開始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經過十幾年的建設,新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初步形成,但一系列現實問題不容回避。目前的社會保險模式只是名義上的個人賬戶制度,實質依然是現收現付制,社會養老保險金的實質缺口很大。根據世界銀行2005年5月公布的數據,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到2075年間,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收支缺口將高達9.15億元。我國基本養老保險水平較低,不足以保證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從20世紀70年代我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國家庭從結構復雜、規模龐大的傳統模式,向結構簡單、規模較小的現代模式轉化,倒金字塔式“四二一”結構的家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數據顯示,到2050年,每100名年輕人負擔的老人將達到49人,傳統“養兒防老”的家庭養老模式很難承擔如此龐大的養老責任。
我國發展住房反向抵押貸款的機遇與挑戰。經過近二十年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我國擁有房產的家庭占比提高,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對住房的調查顯示,城市中擁有各種自由產權住房的家庭高達72%。由我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組織的“我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一次性調查”顯示,到2003年底,全國城鎮老年人家庭約有2000多萬戶,城鎮老年人家庭戶均住房面積為70.3平方米。按照房產均價2000元/平方米計算,老年人家庭擁有房產的財富價值達2.8萬億元。我國多年實行低收入、低消費的政策,絕大多數老年人并沒有多少積蓄,難以保證他們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但在我國福利住房制度改革階段,老年人往往以低于市場的價格獲得住房,從而成為“房子富人”。如果能夠盤活這批資產,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我國老年人養老問題。近幾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也取得較快發展。商業銀行存款、國家外匯儲備、保險公司資產規模都持續大幅增長。2006年我國保險資金運用額約17883.3億元,比上年增長26.83%。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住房二級市場已經全面啟動。據專家預測,今后幾年,北京等大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每年將以15%至20%的速度遞增。國內金融市場和住房二級市場的逐步成熟,為發展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基礎條件。但是,住房反向抵押貸款在我國還是全新的產品,距離真正投向國內市場還有許多不確定性和阻礙因素。
缺少國家的政策支持。住房反向抵押貸款不僅是一個金融產品,更是具有明顯社會屬性的社會產品。住房反向抵押貸款的推出是為了解決社會養老問題,得到多數國家政府的支持。從各國經驗來看,在發展初期政府進行引導示范,提供資金發展公立的咨詢機構;積極開展政策宣傳、解釋工作,促進潛在需求變成現實需求;制定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并通過保險或擔保等,降低市場風險;出臺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比較詳實的實施計劃,規范業務經營行為,為業務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目前,我國的政策導向不明朗,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政策變動和規劃變遷都會給住房反向抵押貸款的推出帶來不確定性。我國城市土地屬于國有,土地有償有限期使用,土地使用權實行批租制度,規劃用途為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70年到期后地面附著物的計價和處置目前尚不明朗。盡管《物權法》已經出臺,但對房地產的價值影響仍有不確定性因素,無形中加大了貸款機構(保險人)的風險。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城市建設和重新規劃設計到路橋建設、城區改造,產業結構的布局調整也會帶來搬遷,有關住宅拆遷補償的政策走向很難預料。
市場風險缺乏規避工具。鑒于稀缺資源土地的不可再生性,從長期來看,房地產的價值是上升的,雖然會有周期性的波動,應該不會大幅度下降。實際上,房地產受到土地供給的限制,供求難以達到均衡容易形成泡沫,現實中房價暴跌的例子并不鮮見。由于房產是反向抵押貸款的惟一還款保證,房產價值的變化與反向抵押貸款的安全性和收益息相關。一旦對房產行情預測失準,房地產泡沫破裂的風險就會轉嫁到反向抵押貸款提供機構,破壞性相當大。美國等國家也是在規避市場風險的法律法規及金融工具出現后,才獲得長足發展的。美國Finan-cialFreedom計劃通過證券化運作,把原來由貸款機構獨家承擔的房產價格波動、利率變動等風險分散給了眾多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由大家共同承擔,從而使貸款人的風險程度大大下降。我國現行的金融環境缺少風險分散機制,住房反向抵押貸款的風險完全高度集中于提供商,不利于調動金融機構經營該業務的主動性。
中介市場發展滯后。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業務的開辦涉及房地產評估、信息咨詢、法律等中介市場的發育。反向抵押貸款業務首先要求對申請貸款的房屋價值進行評估,在保險合同結束時要通過中介結構對房產進行處置。評估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貸款金額的大小以及貸款提供商的風險水平。同時,通過房地產經紀公司交易房產可以有效降低保險公司處置成本。我國房地產評估市場建立時間較短,評估機構資質混亂,執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市場管理不統一,評估程序不規范,評估結果不科學等,使得房產價值評估的準確性受到質疑,給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業務的推出造成不利影響。
傳統觀念的阻礙。我國的文化傳統和消費觀念與國外差別很大。西方國家崇尚獨立,子女長大成人后父母沒有義務給予經濟幫助,很多人選擇將遺產捐贈給慈善機構而不是留給子女,高額的遺產稅也強化了這種做法。而在我國,社會捐贈行為并不普遍,法律對成年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及遺產的繼承權有嚴格的規定,遺產稅目前尚未推出。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我國居民能否接受住房反向抵押貸款還需要驗證。
流動性風險的防范。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業務在開辦時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在長達十幾年、數十年的時間內需要持續向借款人支付貸款,資金回收卻要在房主死亡、永久性搬遷乃至出售房屋之后,在相當長時間內市場情況可能發生很大變化,支出的剛性和收入的不確定性,容易使貸款提供商的資金周轉陷入困境,出現嚴重的支付危機,進而引發流動性風險。
我國發展住房反向抵押貸款前景分析
反向抵押貸款的組織模式選擇。住房反向抵押貸款的組織模式可以是完全市場模式、完全政府模式以及二者的兼顧。我國發展該項業務的模式應該在政府主導下,充分發揮包括人壽保險和財產保險公司在內的整個保險行業的優勢,聯合商業銀行、房地產中介的力量,走政府模式與市場模式相結合的道路。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模式承擔了社會管理的重要職能,具有促進社會穩定,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承擔著較大的風險,完全具有外部經濟屬性,政府有責任支持該業務的發展。我國信用體系建設不健全,法制環境不完善,單純市場化運作容易出現問題。由于這項業務關系眾多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任何環節的失誤都會造成社會負面影響。開發該業務風險較大,需要政府在稅收、資金來源等方面給與開辦機構政策性鼓勵和扶持。從已經推行該業務的國家來看,都經歷了普及基礎知識、提供業務咨詢的重要階段。為增強居民的信心,這項工作離不開政府的介入。
反向抵押貸款的產業模式選擇盡管美國模式有其不可取代的優勢,但在我國社會養老體系尚不健全的情況下,現階段很難采取這種完全以政府為主的模式,從國內金融體系的建設來看,保險業在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業務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從住房反向抵押貸款產品性質來看,主要包含了利率風險、客戶長壽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道德風險等。其中市場風險(房地產價格波動風險)屬于系統風險,從國外經驗來看,一般通過建立共同保險基金、政府擔保,或者通過資產證券化實現風險的轉移或共擔,無論由銀行或是保險公司承當產品的提供商都無法最終化解該風險,必須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建立保險基金或實現資產證券化,從而消除該風險,這也是我國推行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最大的障礙。剔除該風險的影響,保險業在甄別利率風險、客戶長壽風險方面具有壽險精算技術優勢。人壽保險公司在資產的配比方面,本來就以長期資產為主,因而流動風險明顯低于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具有先天優勢。道德風險、逆選擇風險則需要在具體產品設計中加強客戶選擇,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發展住房反向抵押貸款保險業大有可為,充分表現保險業發揮社會管理職能、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作用。
反向抵押貸款的經營模式選擇。借鑒國外經驗,我國住房反向抵押貸款可以采用以保險業為主或“銀保合作”模式。在以保險業為主的模式下,主要的做法是保險公司將已經擁有房屋產權的老年投保人的房屋產權抵押,利用精算方法計算其每月可獲得的金額,直到貸款人亡故,保險公司將其抵押的房屋收回,進行銷售,拍賣或出租。在“銀保合作”模式下,有兩種操作辦法:一是以保險公司為主設計年金產品,銀行將貸款用于購買這種產品,保險公司負責向客戶定期發放年金;二是借款者首先將住宅抵押給銀行,銀行跟借款人商定反抵押貸款的期限(如10年)并每月向借款人發放月付款,同時銀行每月向保險公司支付一定的保金投保用于購買延期年金。如果達到期限,借款人還健在,其后的月付款由保險公司支付;如借款人去世,銀行可將房產回收,然后通過房產中介機構進行處置。以保險業為主模式的主要優點可以使保險公司的精算技術力量、經營養老金的業務優勢、豐富的理賠經驗以及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特點得到充分發揮。但是,開展此業務需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提供大量的資金,特別是在業務開展的開始幾年之內,現金流出會非常大,而沒有任何的現金流入,加上該業務具有的非贏利屬性,如果沒有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保險公司獨自開展此業務將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及盈利壓力。在“銀保合作”模式下,一方面,商業銀行擁有大量的資金,財力雄厚,能夠滿足反抵押貸款的啟動預算,結合壽險公司在產品設計、定價等方面的優勢,使得該模式比僅由保險公司或商業銀行單獨開展反抵押貸款業務具有明顯的優勢。在銀行提供大量啟動資金的情況下,銀行面臨的風險狀況要比保險公司的風險要高,這有助于減輕保險公司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由于“銀保合作”模式涉及銀行和保險兩家金融機構,在制度的設計中要考慮合理的利益分配,以便調動兩家機構的積極性。我國現實行分業監管的監管體制,反抵押貸款業務的監管對監管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保險產品創新。年金保險產品。年金保險產品由人壽保險公司提供,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在具體設計中可以采取靈活的年金支付方式,包括等值、遞增或遞減式年金、通貨膨脹率掛鉤式年金。還可以推行信用額度產品,即投保人可以獲得一個固定的信用額度,在每次限額內可以靈活取用;也可采用信貸額度與一固定時間內分期等值年金相結合的方式,其中信貸額度中未使用的額度將按與貸款利率相同的利率隨著時間而增長。在確定借款者的領取金額時,可以考慮只對房產全部價值的一部分提供貸款,以減少未來房產價值變化的不確定性對保險公司的影響,特別是未來房地產市場整體低迷時該業務對保險公司的不良影響,這樣做亦可從一定程度上降低房產的維護風險。同時,所設計的產品可以考慮一套允許養老者“贖回”的辦法,在不損害保險公司利益的前提下,為投保者留下一個隨時可以退出的通道。
在設計年金產品之初要考慮到投保人可能會在未來贖回房產,保險公司應該在要求投保人償還全部給付金本息之外,還可要求投保人按預定的某一比例對保險人進行補償,“贖回”視同于投保人清償了曾以房產權抵押向保險公司借的一種高息貸款。借款人亡故后,保險公司還可以給予其子女以購買這套房屋的優先權。當然其價格要由房屋的所有者———保險公司來提出,這有助于滿足我國有些老年人希望身后讓其子女繼續擁有這套房屋的愿望。反向抵押貸款保證保險。為預防老年人居住的房屋因火災、爆炸、自然災害等事故損失,房屋價值減少,導致老年房主到期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反向抵押借款合同約定的房屋交付責任,由財產保險公司開發反向抵押貸款保證保險,承擔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應承擔的全部或部分還貸責任,保障貸款人或年金保險人已發放的貸款額度不受損失。房屋保險。由財產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障老年房主的財產安全的家庭財產保險。反向抵押貸款保證保險在實際中保障的是年金保險人的利益,而房屋保險則是保障老年人的利益,當其賴以生活的房屋遭受火災、爆炸、自然災害等事故導致損失,保險人負責賠償超過還貸責任部分的財產損失。利率保險。對未來的利率走向,往往很難給與預期。這就需要對利率實施相應的保險,以對可能發生的利率的增減變化,并對由此帶來的收益或損失,能夠建立一種在借款人和保險公司之間的收益分享或損失共擔的新機制。
改造傳統農業的關鍵是要引進新的生產要素,而貧困農戶缺乏引進新要素的資金,所以信貸是扶貧工作中的重要力量。但金融機構出于控制風險、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的權衡,在擴大機構種類與服務范圍的同時,將一些農村和邊遠地區的分支機構紛紛關閉,并排斥了對一些低收入人群的服務,從而造成了這些相對落后地區缺少金融機構、貧困人群缺少金融服務[1]。所以,單純依靠增加農村信貸投入或設立新的金融機構網點而不考慮分配效率,也無助于改善農村信貸排斥程度[2]。目前,貧困戶可供抵押的資產和擔保資源都少于普通農戶,因而對貧困戶信貸排斥的研究更是當務之急。本文以河南省淮陽縣為例,運用普查數據,從基層信貸員的視角列出了四個導致貧困戶貸款被排斥的信用特征,并針對這些原因探索緩解信貸排斥的路徑。
一、金融服務貧困戶的現狀
中國人民銀行周口市中心支行、淮陽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對淮陽縣建檔立卡的戶主情況、信貸需求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貧困戶基本金融服務得到滿足,但信貸排斥現象仍然突出,對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信貸支持仍然薄弱。
(一)金融基礎設施較好,貧困戶存在“自我排斥”現象
淮陽縣共有18個鄉鎮級行政區域,有銀行機構網點77個,助農取款服務點217個,全縣共布放ATM機204臺、POS機2298具,手機銀行賬戶36萬多戶,網上銀行開戶2012萬戶。其中,ATM布放達到了鄉鎮覆蓋100%,助農取款服務點行政村覆蓋率24%,已經消滅了金融服務村級空白。貧困戶可在最近距離不超過2公里的范圍內辦理取款、現金匯款、轉賬匯款、繳費等業務,可以說現代支付結算服務網已覆蓋該縣全部貧困人口。但是,把現代的支付結算手段送到貧困人口身邊并不意味著其能享受到金融基礎設施的便利,調查發現貧困人口存在“自我排斥”現象。農村地區居民,特別是貧困人口長期以來依賴現金支付,習慣于“錢貨兩清”的傳統觀念,對銀行卡等不能直觀反映交易明細的支付手段接受度不高。據調查,72%的貧困戶戶主不了解或不敢使用銀行卡的轉賬、消費等功能,只是單一地把它看成一個存取款工具,對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移動支付等支付方式更是感到陌生。
(二)貧困戶貸款比例偏低,正規信貸存在“馬太效應”
目前,銀行傾向于以現有資產抵押為主要風險防范措施,而貧困戶缺乏相應的資產,所以貸款困難。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以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為例對河南省做了調查,結果顯示,物資資產在10000元以下的家庭獲得貸款的戶數為0戶,物資資產在50000元以下的家庭獲得貸款的戶數為15戶,物資資產在100000元以下的家庭獲得貸款的戶數為54戶,物資資產在200000元以下的家庭獲得貸款的戶數為98戶。這充分說明隨著農村家庭物資資產的增多,其獲得貸款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缺少物資資本的貧困家庭很難獲得貸款支持。本文的調查顯示,貧困戶有較強信貸需求,其中22.51%的貧困戶有利用信貸資金發展項目的意向;11.35%的貧困戶上了脫貧生產項目,并從非正規金融渠道(親朋間的互助借貸、高利貸等)借入資金;5.59%的貧困戶向信貸員進行了咨詢或提交了信貸申請。但信貸的滿足率并不令人樂觀,數據顯示,貧困戶獲得貸款的比例僅為1.87%,比該縣普通農戶獲得貸款的比例低2.35個百分點。本來就缺乏資金的貧困戶獲得貸款的比例嚴重低于一般農戶,本文推測正規信貸的“馬太效應”將會進一步顯現。
(三)貧困戶授信空間狹窄,金融機構介入
困難貧困戶在經濟上處于相對弱勢,從事的主要是農業這個弱質產業,脫貧致富項目一般規模較小,所以無論從可抵押財產或未來現金流來考量,其潛在可授信空間都十分有限。本文的調查顯示,淮陽縣有信貸需求的普通農戶平均貸款期望額度為13.74萬元,而有信貸需求的貧困農戶平均貸款期望額度僅有5.53萬元。盡管扶貧的意識提高了,金融機構也試圖做到應貸盡貸,但受信貸準入條件、抵押品價值等多重因素制約,淮陽縣農村信用社通過普查,僅僅為337戶貧困戶授信1282萬元。在缺乏政府擔保或保險介入的情況下,基層信貸員普遍認為貧困戶貸款風險大,金融機構介入困難。
(四)貸款質量劣于一般農戶貸款,金融機構懼貸
為解決貧困戶的融資難題,政府和監管部門動員金融機構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貸款集中營銷、銀農對接、信貸產品創新等活動,但貸款不良率居高不下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本次調查數據顯示,被調查的貧困戶貸款不良率為27.80%,逾期貸款比率為2.24%,分別比普通農戶的對應指標高16.77和1.08個百分點。貧困戶貸款質量較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部分貧困戶習慣于享受財政“給予式”錢物支持,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將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貸款,特別是優惠貸款混同于國家補貼,還本付息意識不強。二是金融機構缺乏必要的抓手。貧困戶一般缺少易處置的抵押資產,即使違約金融機構也缺少相應的風險救濟措施。貧困戶的主要財產是房屋和土地經營權,但貧困地區土地、農房流轉、交易市場尚未得到培育和發展,甚至還存在法律障礙,導致金融機構介入貧困戶時缺乏必要的風險屏障。三是保險分散轉移機制不健全。豫東屬于農業災害多發區域,一旦發生水旱風雹災害就會陷入血本無歸的地步,貸款的貧困戶即使有較強還款意愿,也會力不從心。本文對周口市的調查顯示,貧困戶對保險的認知存在盲區,雖然有政府補貼,參加農業保險的不足30%。如此高的不良率使金融機構產生了懼貸思想,強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分散銀行信貸風險。
二、信貸員視角下貧困戶的信用特征
(一)戶主年齡
在60歲以上在信貸員所列“不符合信貸條件”的貧困戶中,戶主年齡超過60歲的占比高達66.65%,老年貧困已成為貧困的首要原因。從全國來看,幾乎所有的銀行對貸款者年齡都作了一定的限制,大多數銀行規定申請人年齡加還款年限不得超過60周歲,部分銀行對借款人年齡控制在65周歲。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老年人缺乏穩定收入,面臨健康風險,還款能力相對較弱,如果銀行給他們放貸,形成不良債務的風險較大[3]。目前,淮陽縣的金融機構也把不超過60歲列為貸款的必要條件,年長的貧困戶戶主從正規金融機構求貸無門。由于失去信貸支持,60歲以上的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路上缺少引進新技術、新要素的資金支撐。從淮陽縣的實際情況來看,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呈加速流出態勢,從事農業的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導致金融支持農業的整體效果弱化
。(二)人戶分離
人戶分離是指戶籍仍在原籍但全家或主要勞動力常年在外地的現象。據調查,在人口大規模流動的背景下,淮陽縣貧困戶人戶分離現象也日漸突出,占比14.85%。在人戶分離狀態下,貧困戶要想從戶籍所在地貸款,必須由戶籍所在地的金融機構赴開展項目的地方進行調查。金融機構遠距離提供服務產生的費用會向貧困戶全部或部分轉嫁,導致貧困戶無力承受。而本文的調查顯示,貧困戶戶主或主要勞動力在外務工的占52.5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21%,說明距離、溝通能力很可能會成為他們在戶籍所在地貸款的雙重“攔路虎”。另一方面,貧困戶缺乏遠距離與金融機構溝通的能力,所以信貸員一般直接把其列為“不符合信貸支持條件”的客戶。當然,理論上講,貧困人員也可以在務工或擬創業地獲得貸款,但由于戶籍不在當地,往往需要更充分的抵押或擔保,其信貸需求被排除在外。
(三)身心不健全
部分貧困戶經濟條件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戶主身體或精神方面不健全,在發展經濟的能力上處于弱勢,獲得信貸資源的能力更加不足。調查顯示,有7.33%的貧困戶戶主身心不健全,收入來源狹窄,同時治療身心疾病又需要大量資金,在貸款終身責任制情形下,基層信貸員拒貸行為更加明顯。以創業擔保貸款為例,雖然淮陽縣把殘疾人列為重要支持目標,但是金融機構往往按照貸款人的償還能力進行授信,貧困主體受惠面有限。據統計,周口市2016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69億元,扶持6320人自主創業,但本文抽查數據顯示,殘疾人獲得信貸支持的不足總支持人數的1%。再如,扶貧貼息到戶貸款是我國一項重要惠民扶貧政策,但大部分貧困戶發展能力不足,很難滿足銀行貸款的基本條件,因而只能望“貸”興嘆。同時,貧困戶能參與經營或務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資金匱乏,難以壯大。如果能設計適當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農戶貸款入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解決資金問題,再由其帶動農戶發展(例如提供種樣技術并包銷產品、簽訂務工合同等),則可以解決這部分自我發展能力偏弱的貧困戶人口的脫貧問題。
(四)征信記錄有瑕疵
《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借款人須信用狀況良好,無重大不良信用記錄。但調查發現,淮陽縣不符合信貸條件的貧困戶中征信記錄有瑕疵的占1.47%。進一步調查顯示,有信用瑕疵的近一半是因為疏忽或農活耽擱,未按時、足額還清貸款本息。經催收后雖結清了貸款本息,但仍形成了不良記錄。另一部分是,貸款發展項目時,遇到了自然災害,又未參加農業保險,導致無力償還貸款本息,逾期信息進入了征信記錄。即使從親朋好友處借錢歸還貸款,不良信用記錄仍將繼續保留5年才能刪除,5年后方可重新獲得借款。若不能償還銀行貸款,征信逾期記錄將終身伴隨,他們將從此無法重新獲得新的貸款。
三、緩解貧困戶信貸排斥的途徑
(一)加強貧困地區信用環境建設,優化扶貧金融環境
一是廣泛開展信貸、征信知識宣傳,強化金融意識和信用意識,消除“自我排斥”。本文的調查顯示淮陽縣雖然推出了“惠民小額貼息貸款”,積極發放創業擔保貸款,但有55.32%的被調查貧困戶不知道這些可申請的優惠貸種。目前,應緊密結合小額信貸扶貧工作中的到戶采集信息、幫扶等,向貧困戶宣傳信貸、征信、金融知識,確保每個貧困戶中有一個金融“明白人”,使每個貧困戶都會使用金融基礎設施,熟悉信貸渠道,逐步消除金融消費中的“自我排斥”現象。二是依托河南省農村信用信息系統,通過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評級、“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戶”創建等,為銀行信貸提供參考基礎,促進信用信貸相長。三是實施“一寬三嚴”措施,引導金融機構支持脫貧攻堅行動。政府相關部門要督促引導金融部門“寬授信”,使貧困戶增強獲得信貸資源的信心。金融機構要“嚴啟信”,幫助和引導貧困群體通過自身的努力逐步達到信貸條件。貧困戶要做到“嚴用途”,把有限的資金用到發展生產上。司法部門要對失信主體做到“嚴懲戒”,維護銀行合法債權。
(二)采取風險緩釋措施,消除“信貸高地”
貧困戶自有財產少,自我發展能力有限,農業項目市場自然風險偏大,一直是“信貸高地”。要綜合采取風險緩釋、轉移手段,把信貸資源引向貧困主體。一是在貧困縣設立縣級風險補償金,按照一定比例對建檔立卡貸款、擔保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商業性擔保機構的合理損失給予補助。二是設立貧困縣風險代償補償金。市級、縣級財政設立一定規模的風險代償補償金,對本級政府性擔保機構所發生的代償損失給予補助。三是拓展“信貸+保險”業務。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覆蓋范圍,鎖定農戶經營風險,在此基礎上信貸積極介入;拓寬小額扶貧保險的使用范圍,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風險進行保險,降低精準扶貧的信貸風險。四是推廣貸款入股模式,帶動脫貧致富。在該模式下,引導貧困戶向銀行申請貸款,入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統籌使用貸款資金、承擔還款責任,并承諾為參股貧困戶提供穩定的分紅。同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可以為參股貧困戶提供種養、加工、銷售等服務,使貧困戶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下獲得發展。
(三)激活貧困戶主要財產,提高融資能力
目前,貧困戶的貸款不良率高于一般農戶,金融機構要求足額抵押也無可厚非。土地經營權、農房和林地是貧困戶的主要財產,但目前還未被部分金融機構列為合格的抵押品,因而,應當著眼合格抵押手段的“供給側”,激活貧困戶的潛在財產權。以淮陽縣為例,該縣貧困戶擁有的農村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含宅基地)的抵押價值在1.5萬元左右,如果能納入銀行抵押范疇,可以解決部分創業資金。如果是貧困戶聯合創業,把“三權”集中抵押給金融機構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要加快確權登記進程,建立流轉機制,為金融機構創造條件,早日把貧困地區農民的“三權”納入可抵押擔保范疇,為貧困戶創業貸款提供有力支持。
(四)消除征信瑕疵
“庫存”,重建融資通道產生征信瑕疵的原因多種多樣,應認真甄別,把其對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經調查,屬于實際收入低于預期收入、收入周期與還款周期不配套、貸記卡手續費到期未告知等原因造成的逾期記錄要區別對待,破除其5年內不能重新獲得貸款的壁壘,清除扶貧道路上的信用障礙。對于確屬因疾病、災害以及建檔立卡農戶有產業發展意愿之前形成的不良信用記錄等情形,金融機構要在當地政府提供風險緩釋手段的前提下,把這些貧困戶列入信貸支持范疇。對于支持征信有瑕疵、風險控制較好的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要適當加大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提高其重建農戶融資新通道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1 廣大群眾已經意識到氣象的意義所在
最近幾年,由于科技不斷發展,各種先進的設備被用到農業工作之中,此時農業活動的機械化非常顯著,產值也在不斷提升。然而還是有著眾多的影響要素,干擾到農業活動的開展。通過分析我們可知,由于我們國家的國土面積十分廣闊,環境復雜,導致各個區域的農業活動不盡相同。不過不管是何種區域,農業收入依舊是廣大農戶的主要收入。絕大多數的農民群眾都認為氣象要素對農業有著非常明顯的影響,尤其是降雨較少的區域,氣象要素的意義更為明顯,它會直接的影響廣大農戶的收入。
1.2 農戶無法獲取大量的氣象信息
對于絕大多數的農戶來講,要想獲取氣象信息主要還是依靠氣象預報,其渠道較窄,在一些較為落后的區域還有人只能通過聽取廣播或者是報紙來獲取信息。有個別的農戶使用自己的方法獲取氣溫情況,比如在自己的溫室棚內安放溫度計,以此來獲知溫度情況,便于為大棚通風。上述的這些渠道都相對落后,渠道較窄,無法幫助農戶更好的安排農業活動。
1.3 氣象探測無法完全滿足農民需求
不論是哪個地區的農戶,都明白氣象信息的重要性,都會參考氣象信息安排活動。不過,在農忙的時候,本身的高強度勞動使得他們根本沒有心思關注氣象信息,更別提去電?咨詢了。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農戶都認可氣象探測工作對其生產工作的幫助,普遍認為氣象播報在短時間內的精準性在不斷提升,不過較長時間的探測和具體情況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特別是對干旱氣象的預報,它會直接的影響到缺水地區的農業活動,會對廣大農戶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相關機構就要切實依據氣象信息,制定抗旱策略。
1.4 加強災害預警的重要性
因為受到經濟要素的影響,落后區域的群眾更加重視災害預警。由于其獲取氣象信息的方式不是很先進,無法在第一時間得知信息,就不能夠盡快的開展預防活動,最終會造成很嚴重的損失,有時候還會危及到相關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為了避免問題出現,就要積極擴寬信息傳播途徑,確保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所需的信息。
2 氣象探測如何為農業生產服務
第一,要確保信息精準,提升預警力度,輔助廣大農戶開展好農業活動。第二,積極開展氣象研究工作,做好技術服務活動,作為氣象工作者還要深入了解廣大群眾的需求,幫助他們更好的開展農業工作。第三,要提升信息傳遞速度,確保以最快的速度開展好信息的收取以及處理和播報等工作,將災害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還要細致記錄和留存有關的氣象資料,便于后續出現類似事情的時候加以參考。第四,積極使用高新技術,比如借助遙感科技探測空氣中的水汽量,積極分析資源布局特征,劃分好氣候區域,確保廣大群眾能夠了解所在區域的氣候特征。第五,積極預警,在災害出現之前的時候,要通過多種渠道告知廣大農戶,此時群眾就能夠依據信息開展應對工作,最大化的降低災害帶來的負面影響。
3 氣象條件對于農業生產影響
(1)大風。通常,我們將風力超過8級,速度大于17m/s的都定義為大風。目前我們國家的大風類型有三類,分別是臺風侵襲、雷雨大風、北方冷空氣南下大風。在這三種中,以最后一種較為常見。不論是何種類型的大風,一旦出現都會對植被以及房屋等造成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對莊稼的影響最為嚴重,個別情況下會導致絕收。
(2)連陰雨。所謂的連陰雨,指的是持續降雨超過5天,降雨總數超過30mm的氣候現象。在這個過程中,光照非常稀少,濕度大,很顯然這對于莊稼的生長是非常不利的,如果在莊稼成熟期出現了這種天氣的話有可能會導致絕收。其中像是花生以及棉花等的質量會大打折扣,假如這種氣候出現在播種階段,會導致播種時間推后,導致農業生產受到很明顯的干擾。
(3)低溫冷凍。低溫凍害同樣會作用于農業活動。具體來講,因為冷空氣以及寒潮的影響,溫度會不斷下降,給作物造成嚴重的影響,導致產量降低。
(4)干旱。在眾多的自然災害中,干旱是最為嚴重的。如果一段時間之內持續不降雨,就會導致土壤中的水分散失過快,水域之中的水分也隨之減少,對廣大群眾的生活和作物生長都是非常不利的,會使得莊稼產量明顯減少。
(5)洪澇。所謂的洪澇指的是因為持續的降雨導致地勢較低的區域出現了存水或是淹沒之類的問題。對于我們國家來講,降水一般集中在每年的夏季,而每年的雨量是不一樣的,時而發生洪災。一旦出現的話就會導致作物生長受限,產量降低,干擾農業活動的開展。這類災害的影響非常嚴重,會作用于廣大群眾的生活和社會穩定。
(6)冰雹。除了上述的幾種災害之外,冰雹的影響也非常嚴重,發生幾率較高。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其成因主要來自對流特別旺盛的積雨云,云中的上升氣流相對一般雷雨云強的多,小冰雹是在對流云內由雹胚上下數次和過冷水滴碰撞增長起來的,當云中的上升氣流不能支撐時就下降到地面造成災害。通常它不是單獨出現的,一般出現在風雨交加的天氣中。它帶來的影響非常嚴重,導致農作物產量明顯降低,個別情況下還會絕收。
4 減少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影響的措施
4.1 提高農業氣象服務的針對性、準確性與及時性
農業氣象服務要建立綜合氣象的監測站。氣象站的監測要遍及農田、環境、交通、林業等多個方面,實行全天候的監測,提高綜合監測的能力。根據農民以及農業生產的需求,構建新型的農業氣象服務系統,注重氣象信息播放的時效,將短時播報與滾動播報相結合。努力開發氣象服務的新產品,積極利用網絡,構建專業化、可視化以及動態化的氣象服務體系,幫助人們隨時便捷的了解氣象信息。構建長效的服務機制,加強鎮、村的合作,保證氣象信息準確、及時的傳達到農民那里,用來指導農民的農業生產。
4.2 建立完善的災害防御機制
相關氣象部門一定要加大對于災害防御機制的探索力度,加強災害防御體系的建設力度,針對冰雹、低溫冰凍、洪澇、干旱、臺風等常見的農業災害,加強評估、預警、預報和監測的力度,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完善災害防御的信息系統,提高災害防御能力,根據農作物的生長特點,進行季節性的災害預報。不斷的進行氣象災害的評估風險活動,加強災情的普查力度,編制災害風險規劃,加強農村地區的雷電預警,對于災害防御設備要進行定期的檢查維修,確保設備能夠正常的運轉。還要加強人工對于天氣的干預力度,完善相關的技術系統,比如,當旱情出現的時候,可人工降雨。
4.3 分析氣象規律積極布控農業活動
通過分析可知,氣象災害的出現都是有特定原因的,比如自然條件改變等,因此,作為工作者一定要了解氣象規律,要結合氣象變化情況積極監測,認真開展災害測報工作,以此為農業活動提供災害預警,對于農業生產工作來講,要經過科學的布局生產活動,切實提升抗災水平,帶動農業朝著高產優質方面發展。
4.4 切實提升群眾防災認知水平
具體來講要做到如下兩點:第一,積極開展宣傳活動,確保廣大群眾能夠意識到氣象災害給農業活動造成的影響,提升群眾對災害的認知能力,確保他們能夠真正的了解氣象災害的形成原因以及它們造成的影響,掌握自我防御方法等,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在災害出現的時候可以制定正確的策略來應對。第二,要提升氣象工作者和防災減災人員的工作能力,提升他們的防災意識和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他們更好的開展災害預測和應對工作,才能夠降低因為氣象災害而給農業帶來的損失,進而幫助廣大農戶提升經濟效益,更好的增加農業收入。
4.5 完善災害保險以及補貼體系
積極探索研究,制定適合我國基本情況的農業保險體系。該體系應該是以國家機構為主要領導力量,同時聯合社會力量共同維護。作為政府,應該從政策條例方面予以扶助,做好協調工作,不斷完善保險模式,合理應對氣象災害給農業活動造成的風險。結合所在區域的具體情況完善補貼模式,盡最大努力降低災害造成的負面影響,確保農業發展穩定高效。
4.6 提升群眾的環保意識
2012年1月10日,四川省省長蔣巨峰在該省十一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表示,汶川特大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
2月24日,四川省常務副省長魏宏在國新辦會上通報,四川納入國家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29692個項目已完工99%,概算投資8658億元已完成投資99.5%。
同時,納入省重建規劃的12個重災縣和91個一般受災縣的13647個重建項目已基本完成。三年多來,四川全省142個受災縣用于恢復重建和發展重建的資金達到1.7萬億元。
目前沒有完工的極少數項目,主要是受地震次生災害和二次受災影響,或工程量大、建設周期長的項目,以及港澳援助的個別項目。
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的全面鋪開,其標志性事件為2008年9月19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下稱《重建規劃》)正式文本出臺。
這個《重建規劃》提出了“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恢復重建的主要任務,基本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達到或超過災前水平”的總體目標。
三年多來,對于這場規模空前的災后重建,各方報道贊譽有加。然而,一些基礎信息,如災后重建的資金需求規模、籌措渠道、投向何處等卻未見完整梳理。
應當承認,重建對災區的社會經濟,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貢獻,民生亦得到相當的改善。
同時,毋庸諱言,在多重因素之下,災區和對口援建政府幾乎成為重建的唯一主體,也成為各級龐大財政資金、信貸資金以及捐款的實際管理者和使用者。
政府主導的重建模式,客觀上也將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排除其外,在看到動員和籌資能力強大迅疾的同時,亦當預警可能埋藏下的財政和金融隱患。
直接損失如何認定
回溯至2008年7月12日。震后兩個月,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史培軍領銜的地震災情評估小組,向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提交了《汶川地震災害范圍評估報告》,并獲得通過。
這份報告根據地震及地質災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蹤人員、倒塌房屋、轉移安置人員的數量及比例,以及地震烈度和地質災害危險度等因素,確定了10個極重災區,全部位于四川;確定41個重災區,其中四川29個,甘肅8個,陜西4個;另外還確定186個一般災區。
史培軍在國新辦會上通報,汶川地震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451.4億元,其中四川占到總損失的91.3%,即7716億元,甘肅占5.8%,陜西占2.9%。
在直接經濟損失中,城鄉居民住房的損失最大,占27.4%;其次為道路、橋梁和其他基礎設施損失,占21.9%;第三類為學校、醫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損失,占20.4%。這三大類占到了總損失的七成。其他損失則來自工業、服務業、農業、居民財產、土地資源、社會事業、文化遺產、礦山資源、自然保護區等。
據《財經》記者了解,各受災省區政府2008年8月初上報的災害評估報告中,因災直接損失總數為11948.1億元,這一數據高于最終的國家評估,其中四川11109.9億元,甘肅593.5億元,陜西244.7億元。
對于國家和地方災評數據的差距,四川省一極重災區的官員解釋:“我們上報的各項損失數據,比如民房倒塌的數據,基本都被國家采納了。差距源于不同的評估方法。”
國家災情評估組主要采用的是成本概算法。比如地方上報的農村房屋的倒塌、受損間數,按平均每間15平方米概算倒損房屋總面積,同時依據2006年農業普查數據,按每平方米鋼混結構房屋、磚混結構房屋平均800元、竹草土坯房300元進行估算,對于一般損壞房屋按每間1000元估算;對于城市房屋損失,則將房屋分為鋼混結構和非鋼混結構,每平方米鋼混結構定價為1200元,非鋼混結構則為800元;針對非房屋部分損失評估,則按照綜合災情指數和因災損失量兩個變量進行分析,最終得出綜合數據。
地震發生后,由于時間和人力所限,地方政府上報的統計數據難以做到準確、客觀。
比如,北川縣在地震后又相繼發生堰塞湖、泥石流次生災害,全縣皆忙于救災,而且地震中政府單位人員傷亡較大,短期內做不到充分調研。權衡之下,國家評估組采用的成本概算法,相對科學。
評估組的具體評估方式為,根據各省政府提交的損失報告和統一填報的“地震災害損失統計報表”,依據國家各部門專業人員、工作組赴災區的樣板調查報告,并利用遙感資料,以及民政部、中國地震局、地震專家委員會確定的“綜合災情指數”,制定了一套詳細表格,分成13大類、25個指標、229項要素進行統計。
史培軍稱,“經過再三核實,最終確定直接經濟損失――8451.4億元。”
萬億重建規劃依據
基于這一災損數據,2008年8月12日,國家發改委牽頭45個國家部委和災區省級政府共同制定了《國家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公開征求意見稿)》(下稱《重建規劃》)。隨后略加修改,9月19日由國務院印發。
《重建規劃》提出,將10個極重災區和41個重災區,納入國家統一重建規劃中。其重建資金可從多種渠道獲得,其中由國家出資的中央基金約占30%,其余部分則依靠對口援建、地方政府配套、自籌以及社會募集、資本市場融資、國外優惠緊急貸款和信貸資金等渠道籌集。
地震專家委員會針對重建初步投入估算后,得出的結論是:恢復重建不僅是簡單恢復,需要提高建筑的抗震標準和企業的技術水平,還要考慮到物價上漲的因素,因此重建成本要高于地震的直接損失。最終,對重建資金作出了較直接經濟損失提高約20%的估算。
根據這一思路,《重建規劃》提出“恢復重建總需求,經測算約為1萬億元”。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解釋,這個數字是根據先期的災害損失統計,分成城鄉住房、城鎮建設、農村建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產業重建、防災減災、生態環境和精神家園等九個類別的恢復重建,進行不同比例投資測算最終得出的。
至此,萬億元重建規劃正式出爐。至2009年5月,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出臺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即包括這1萬億元重建資金。
作為最主要的受災地區,四川省被納入國家統一規劃的重建項目資金為8658億元,但該省顯然并不滿足于這個資金規模。
2008年9月,時任四川省副省長的黃小祥多次表示,包括國家規劃之外的重建項目,四川省災后重建需要投入的資金為1.67萬億元。2009年3月,這一數字提高到約1.7萬億元。
四川省省長蔣巨峰在同年的全國“兩會”上表示,除去中央財政資金、省級財政資金、對口援建資金及社會捐款,四川省災后重建存在1.3萬億元的巨額資金缺口。巨額投入的背后,是四川省將最初的“恢復性重建”,逐漸升級為“發展性重建”“跨越式重建”,即所謂“原地起立、發展起跳”的重建戰略。
類似的擴大重建規模之舉,在四川之外的災區也有類似。
針對資金債務和缺口問題,以及項目建成后的運行管理難題,三年災后重建進入尾聲時,四川省曾編制《災區發展振興規劃》(下稱《振興規劃》),并試圖將其納入到國家層面。2011年5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振興規劃》,同意由四川省實施此項規劃,后者試圖從中央獲得資金支持的計劃未果。
“發展遇到的問題,最終需由地方政府自行來解決了。”一位災區發改局局長說。
信貸“限時優惠”
僅從國家規劃的8658億元資金需求來看,其來源包括:中央財政下撥的四川省恢復重建包干基金2203億元;18個對口援建省市的援建資金約805.13億元;香港、澳門特區援助資金折合人民幣約130億元;特殊黨費捐贈80億元;社會捐贈資金201億元。
由此推算,有超過5200億元的資金需要四川自籌。這一數字相當于2007年四川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50億元的6倍有余。
而自籌渠道首先是調整政府財政支出結構、壓縮公用經費支出、整合各類專項資金,由此籌集了400多億元。
另一個最主要的資金來源就是銀行信貸。為增加災區信貸供給,監管層對四川省部分銀行機構在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比、信貸額度、新機構設立等方面提供了“限時優惠”。
在2008年-2009年,各大銀行在災區的分支機構往往從總行獲得了“不受限制的額度”,監管部門對此也實行“單列管理”,以鼓勵銀行放貸。隨著2010年宏觀調控政策收緊,各銀行也隨之收縮了災區信貸業務。
“大災剛過,我們確實沖了一段時間,但也由于網點未深入縣域,所以發放的貸款集中在大中型企業中,”四川當地一家主要商業銀行負責人說,“這些貸款多為一年至三年的中短期貸款,現在額度緊張,災區業務已經非常少了。”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災區重建貸款已經到了回收尾聲階段,而繼續發放的貸款也不再帶有“災后重建”的標簽。
不僅額度優惠已經收尾,包括存款準備金率等方面的優待也逐漸淡出。
自2010年以來,中國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大型銀行此指標一度達到歷史高位的21.5%,但災區各銀行機構基本維持9%的超低比率。這是央行第一次在存準率上對地方信貸進行傾斜。據央行測算,僅此項政策,便可為災區增加資金供給404億元。但自2011年7月開始,央行對災區銀行機構分六次將存準率逐步恢復到18.5%的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在金融機構網點建設上,監管層也一度“特事特辦”,增加災區“名額”,此舉恰好符合此前地方金融機構異地擴張的期待。但由于極重災區和重災區多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增加的名額多被用做向經濟發達地區擴張,并未緩解災區銀行分支機構稀少的狀況,再加上各銀行機構又在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損失,其對災區的資金支持能力進一步被削弱。
在銀監會放寬銀行在災區新設分支機構限制三年后,災區金融網點的數量也僅與震前持平。
重建資金的另一項來源是發行地方債。2009年3月,財政部發行全國地方債2000億元,四川省獲得其中9%,計180億元。
而在一些國家災后重建中作用明顯的保險資金,在四川災后重建中的作用幾乎可忽略不計。
根據此前四川保監局通報的數據,該省共接到涉及汶川地震的保險報案30多萬件,其中有效報案23.6萬件,僅支付賠款20余億元。
巨量貸款風險
顯然,銀行信貸構成四川重建資金的重要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統計,至2011年9月底重建三周年之際,四川全省金融機構累計發放災后恢復重建貸款4336.6億元。其中,國開行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提供了約七成的災后重建貸款。
大災之后,“限時優惠”的確迅速加大了災區重建資金供給。但與此同時,巨量信貸的快速投放,也使風險隨之而來。
西南財經大學財稅學院原副院長馮俏彬曾帶領團隊,對四川災后重建展開調研。
他們發現,災區各級政府事實上是大部分信貸資金的真實貸款者,這種狀況可能的后果之一是,地方政府債務累積額趨大,而對于提供貸款的銀行機構,則要承擔對等的風險。
國開行四川省分行人士介紹,截至2011年5月底,該行災后重建項目貸款余額535.96億元,其中政府性融資平臺余額為463.91億元,占比高達86.56%。
從2011年起,監管機構對地方融資平臺進行了全面清理整頓。
比如,銀監會要求,在滿足“現金流全覆蓋”“定性一致”和“三方簽字”原則后,平臺貸款才可轉為一般性公司貸款,并按照商業化運作,才有機會獲得貸款展期以及新增貸款。在這樣的要求下,除了部分符合條件的收費公路和保障性住房項目,其他融資平臺貸款已受到嚴格限制,展期和借新還舊幾無可能。
此外,銀監會對平臺貸款還本付息作出規定,要求“嚴格按照每半年一次償還貸款本息”,這對部分尚未產生現金流或是現金流不足的項目造成很大壓力。加之此前銀監會推動“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貸款新規,貸款方試圖通過騰挪貸款資金來滿足現金流需求已幾無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尚未完成認定和劃轉的地方融資平臺面臨貸款停止發放的問題,可能形成“半拉子工程”,這給存量貸款本息回收會帶來一定影響。而銀監會方面曾表示,“預期銀行業不良率增長2個-3個百分點。”
隨著平臺貸款償還的首個高峰到來,各銀行也將面臨第一重考驗。對于地震災區而言,相當部分的貸款被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短時間內難以獲得收益,還款壓力可能隨之放大。
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官員還認為,另一個主要的信貸風險來自農房重建貸款。此前災區對農房重建資金的籌集采取“農民自籌、政府補助、銀行借貸”拼盤解決方案,但因為農房重建集中在地震的極重災區和重災區,農戶本身在地震中損失慘重,還款能力孱弱。
馮俏彬告訴《財經》記者,根據他們的調研,因為“項目小、贏利少、風險大,再加上受災農戶收入不穩定,無法辦理產權證或土地證作為抵押等原因”,商業銀行對農房重建貸款“避之唯恐不及”。在各家銀行中,僅農業銀行和郵儲銀行提供了農房重建貸款5%,其他商業銀行干脆沒有參與。因此,農村信用合作社成為了發放農房重建貸款的主體。
一項2011年的統計顯示,四川全省農信社已累計發放農房重建貸款156.7億元,支持69.2萬戶受災農戶重建家園,發放的戶數和金額分別占全省金融機構的95%和93.4%。
但是農信系統本身控制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就比較差,再加上四川農信社系統有165個營業網點在地震中倒塌,2986個營業網點受損,財產損失44.3億元,亦使其抗風險能力更加脆弱。
四川省各級政府還成立了多個擔保基金,總額40億元。但政府的強力推動和事實擔保,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央行成都分行一份題為《關于城鄉住房災后重建金融支持工作情況的匯報》(下稱《匯報》)中談道:“據金融機構反映,(2009年)6月以來,綿陽、德陽、廣元等地部分貸款農戶還款意愿下降,貸款欠息有所增加。”
四川省財政系統一名官員則告訴《財經》記者,無論是災后重建的貸款,還是其他地方債,“其實無需多慮,因為這些可以用時間來慢慢消化;實在消化不了的,還有中央政府和中央財政最后來兜底埋單”。“受災后,很多人把貸款看成了‘免費午餐’,”一位四川當地銀行人士說,“雖然簽訂了貸款合同,但是最后不了了之。”
《匯報》提示,截至2009年7月末,四川35個重災縣農信社平均不良貸款率21.08%,比全省農信社平均水平高5.63個百分點,比全省金融機構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
不平衡的投資
在重建資金的投向方面,依據《重建規劃》共分為城鄉住房、城鎮體系、農村建設等九大領域。其中,城鄉住房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資金最多,兩者相加幾乎占到了總投資的一半。
四川省常務副省長魏宏此前通報,重建三年多時間,四川解決了540多萬戶、1200多萬城鄉居民的住房問題。
而在基礎設施中,交通恢復重建項目是重點,總投資約為1220億元。這些項目包括六條高速公路,成綿樂城際鐵路、成蘭鐵路等。截至2011年9月30日,這些項目皆完成投資95%以上。
與基礎設施建設相比,九大重建領域中的生態環境、防災減災和精神家園等排在最后,其投入總額僅占全部投資的5%。
具體到各災區縣,資金的分配情況亦類似。如茂縣,其防災減災規劃投資5.29億元、生態恢復規劃投資8.56億元、精神家園規劃投資5500萬元,三項總計14.4億元,只占到重建規劃總投資155.62億元的9.25%。
而這三個領域不僅所占資金份額很小,且投資進度最為緩慢。防災減災及生態環境整治項目的比重較小、進度較慢,可能一定程度上與震后災區地質災害頻繁互為因果。震后三年多,汶川、北川、青川、綿竹等極重災區,地質災害依舊頻繁發生。
在各重建投資項目中,包括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出現了財政資金、對口援建資金、社會捐贈資金和特殊黨費“扎堆”的現象。顯然重建資金的配置存在效率偏差。
在地震中被媒體和輿論廣泛關注的幾所中學,在災后重建中尤其被看重。都江堰市八一聚源中學,由投資1.33億元建設;茂縣中學,由山西援建,投資1.877億元;廣東援建的汶川縣第一中學,投資更達到了2.7億元。這些學校最后建成的硬件設備,部分超過了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水平。而投資接近2億元的新北川中學,設計可以容納5000名學生,實際只能招到3000余人。
在同樣擁有一流硬件設施的阿壩州茂縣醫院,一位官員稱,“(我們縣)醫院里的設備肯定是第一流的,且大大超過援建省山西自己的水平。可這醫院里既沒有相應的醫療軟件,醫護人員也不懂得如何操作使用,所以建好后,很多設備就‘擺’在那里。”
這些新修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對當地來說,其后續運行和維護的成本負擔也頗重。
茂縣曾做過測算,全縣的學校、醫院及辦公樓等設施的日常運營及維護,每年要新增兩三千萬元成本。未來這些要依靠當地的財政收入承擔。
茂縣一位官員稱,在地震之前,該縣每年轉移支付資金2億余元。地震后,受益于大量重建工程帶來的“建安營業稅”等稅收的增加,茂縣一般預算財政收入持續增長,2011年達到1.4億元。但由于重建結束,2012年財政收入可能隨之下滑。
茂縣并非個別情況。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安全發展的理念,全面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積極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圍繞降事故、保平安的目標,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完善機制,強化措施,促進全鄉安全生產形勢穩步好轉,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進一步落實企業及各基層單位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鄉各辦公室的監管主體責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和薄弱環節,認真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監控機制和重大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及分級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三、排查治理范圍、內容和方式
(一)排查治理范圍:根據鄉的行業范圍和特點,“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的排查治理范圍主要包括:
1.礦山、冶金(機械)、化工產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等工礦企業及其生產各類設備設施;
2.道路交通以及城市基礎設施;
3.漁業、農機、林業、水利等行業(領域)的企業、單位、場所及設施;
4.商(市)場、公共場所、旅游景點、學校、醫院、飯店、網吧、勞動密集型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
5.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
6.“三合一”企業以及其他有關行業和領域;
7、易受臺風、風暴潮、暴雨、洪水、暴雪、雷電、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影響的企業、單位和場所。
(二)排查治理內容具體包括:
1.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規程標準的貫徹執行情況;
2.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3.高危行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繳納等經濟政策的執行情況;
4.企業安全生產重要設施、裝備和關鍵設備、裝置的完好狀況及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情況,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情況;
5.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和危險物品的存儲容器的完好狀況及檢測檢驗情況;
6.對存在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重點環節、部位危險源普查建檔、風險辨識、監控預警制度的建設及措施落實情況;
7.事故報告、處理及對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情況;
8.安全基礎工作及教育培訓情況,特別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和生產一線職工(包括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情況,以及勞動組織、用工等情況;
9.應急預案制定、演練和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配備及維護情況;
10.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三同時”(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和使用)執行情況;
11.道路設計、建設、維護及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等情況;
12.對企業周邊或作業過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危險點排查、防范和治理情況等。
(三)排查治理方式。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四個結合”:
1、排查治理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堅持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與各地、各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特點和相關專項整治工作結合起來,突出工作重點,狠抓薄弱環節,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2、排查治理與監察執法相結合。以全面排查治理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以加大監察執法力度保證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3、排查治理與基礎建設相結合。要大力探索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推進隱患排查治理的全面化、經常化、制度化。
4、排查治理與加強應急管理相結合。要在排查治理工作過程中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加強企業應急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體系。
四、職責分工
按照“屬地為主,條塊結合”的原則,鄉各辦各線負責所分管的單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認真組織實施“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
1、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由鄉政府統一部署,鄉各辦公室負責各自管轄范圍內生產經營單位的組織和指導工作,并開展經常性的執法檢查,受理和查處群眾舉報。
2、各生產經營單位和行政村是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要制訂工作計劃,明確分管領導,成立專門班子,根據本單位的安全規范和標準做好經常性的安全檢查,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建立檔案,及時進行整改治理,并將整改治理情況按時上報鄉政府主管部門。
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具體分工如下:
1、冶金(機械)、針織企業、“三合一”場所、鍋爐、壓力容器企業中的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冷凍企業、化工企業、電器企業、煙花爆竹經營單位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由鄉工辦負責組織實施。
2、礦山、民爆器材生產等企業、敬老院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由鄉政法民政辦負責組織實施。
3、建設工程、房屋基礎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城市基礎設施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由鄉城建辦負責組織實施。
4、學校、幼兒園、衛生院、酒店、食品攤位、商(市)場食品安全、公共娛樂場所、網吧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由社會事務辦負責組織實施。
5、道路交通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由交警中隊負責組織實施。
6、易受臺風、風暴潮、暴雨、洪水、暴雪、雷電等引發泥石流、山體滑坡、漁業生產、森林防火、水利設施、農機管理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由鄉農辦負責組織實施。
7、文保單位、旅游景區、教堂、廟宇的安全排查工作由鄉宣傳教育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
8、電力設備、農業用電設施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由鄉供電所負責組織實施。
五、實施步驟和措施
(一)動員部署階段。制訂鄉隱患排查治理的具體實施意見。根據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廣泛動員,統一認識,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并公布“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的時間、范圍、標準,提高生產經營單位整改隱患的自覺性。
(二)排查梳理階段。鄉各辦各線要對照事故隱患認定標準,組織自己所分管的生產經營單位及行業進行全面排查。同時,要指導和督促本辦所分管單位加強隱患自查和整改,做到邊查邊改,不留死角;對暫時難以整改的事故隱患,要督促相關單位落實責任、資金、措施和監控手段;要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臺賬,對排查情況及時進行分類梳理、建檔、督查,并每月5日前以表格的形式向鄉隱患排查辦公室上報。鄉隱患排查辦做好登記匯總工作,每季度公布全鄉各辦排查治理進展情況。
(三)認定掛牌階段(5月份)。各辦要做好事故隱患的認定工作,逐級報送重大隱患排查認定情況,并加大隱患整改的督辦力度。鄉各辦要認真梳理重大隱患,并公布分級掛牌督辦的隱患治理單位,落實督辦單位、整改措施、整改期限,鄉隱患排查辦要在4月30日前報縣安委會辦公室。
(四)整改落實階段。鄉各辦要加大事故隱患整改力度,做到“發現一起,整改一起,整改一起,消除一起”。存在重大隱患的單位要落實責任,限期整改。未消除重大隱患的單位不得開展生產和經營活動。鄉各有關辦公室要結合行業、領域特點,加強指導、服務、監督和督查。同時,要充分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隱患排查整改不力和拒不整改隱患的單位予以嚴厲查處。
(五)督查驗收階段。鄉各辦要組成本辦督查組,對各自領域和行業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和整改結果進行督促檢查,并于11月10日前將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督查驗收情況報鄉隱患排查辦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鄉政府成立“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鄉工辦,負責本次活動的領導和組織協調工作。各辦要結合本辦分管行業實際,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狠抓工作落實。凡涉及其他辦公室的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合力,進一步完善齊抓共管的局面。
(二)突出重點,強化督導。各辦各線要對本轄區、本行業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開展經常性的督促、檢查和指導,并結合工作實際,突出重點,克難攻堅,做到重點時期抓“早”,重點領域抓“緊”,重點隱患抓“整”,解決突出問題,強化監督檢查,切實消除事故隱患,增強事故防控能力。
山洪災害是指由于受暴雨影響,山洪暴發而給人類社會所帶來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山體滑坡、泥石流和溪河洪水泛濫造成的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其特點是來勢猛、毀滅性強,恢復難度大。山洪災害的發生屬于自然災害,在一定程度上受客觀環境、氣候、地質、天然植被等因素影響。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為活動對自然界的破壞也是影響山洪災害發生的重要因素。
1、丹東市山洪災害區域生態環境特點
丹東市山洪災害易發區受自然地理、人類活動及歷史綜合因素影響,生態環境現狀有較大差異,依據其特點,可劃分為二個生態環境區。
1.1 丹東市北部地區山地丘陵生態環境區
丹東市寬甸縣、鳳城市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區,位處長白山余脈的延伸部分。地勢較陡峻,最高海拔在1336.1m。區內大小河流800余條,屬鴨綠江水系,集流快、流量豐富。
區內山地多,耕地少,主要分布在坡麓和山谷。由于開發與保護失衡,水土流失較為嚴重。
該區域是主要林木分布區和木材生產基地。由于管理和保護意識缺乏,森林破壞較為嚴重。
由于過度采伐,樹種單一、結構失調,使天然次生林質量不斷下降,外加毀林開荒,礦山開采和不利自然因素的作用,使生態環境功能不斷下降。
1.2 丹東市東部生態環境區
本區地勢由南向北呈下降趨勢,直至鴨綠江沿岸。區內土地面積較大,地勢低洼,海拔高度僅為5―7米,本區山植被覆蓋少,涵養水源和生態調節功能很低,每遇降水便迅速從地表流失,地下水資源補給功能差。該區內島嶼及臨江土地面積較大,由于近幾年過度開發加之保護力度不夠,導致河道及生態環境遭到一定的破壞,水土流失較重。
2、山洪災害影響分析
由于各區生態環境的不同特點,在山洪災害的影響上也呈現出程度上和后果上的不同。
從丹東北部山地丘陵生態環境區看,山體相對坡度較大,該區又是省內大到暴雨中心,幾乎每年都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坡度大,重力加大,加之水流短促,加重了水土流失,極易造成泥石流和山體崩塌。近年來,較大規模的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約60%發生在該區。
丹東東部地區臨鴨綠江,地勢低洼,植被條件較差,現有的防洪體系年久失修,侵占河道大搞開發之風預演欲烈,加之挖沙和取土等人為破壞活動日益加劇,使得洪澇災害越發突出。
客觀分析,出現持續性特大暴雨、短時降雨強度過大,是造成洪澇災害的直接原因。深入分析,這些災害還受生態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森林植被結構不盡合理,水土流失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防災減災能力,從而使特大暴雨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力。
近年來,我市林地面積和森林覆蓋率雖然保持著增長勢頭,但森林質量卻沒有達到防災減災要求。一是天然混交林逐漸減少。據有關資料分析,結構較好的原生森林樹冠能截承降雨量的15%~40%,能夠降低降雨強度,削弱雨滴對土壤的侵蝕,而天然林地表枯枝落葉形成的腐殖質豐富,土壤疏松、孔隙多,降雨容易被吸收和滲透,使地表徑流大部分轉變為地下徑流。但由于濫砍亂伐闊葉樹木,破壞了林層結構,使森林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能力弱化。二是人工林增加。這類林絕大部分是單純的針葉樹種,針闊混交林少。這種單層林,林冠下少有灌木、草本植物和地被物,截滯降雨能力低。再則未成林減少地表徑流的作用一般較弱,保持水土的能力不強。三是薪炭林破壞嚴重。人們過量砍伐薪炭林,把草本植物都割去當燃料,這加劇了森林植被的破壞,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降低了森林蓄水保土能力。
現階段人們在進行各類社會活動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對水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一是導致山體滑坡、泥石流暴發。由于水土流失區域沒有林冠承雨功能,沒有水保工程措施攔蓄降雨,雨滴直接擊濺地表,破壞了土壤結構,使土壤松散,隨降雨迅速形成坡面泥沙徑流。因而每遇特大暴雨,就出現山洪暴發、山體滑坡等災害,甚至形成泥石流。二是破壞水利,妨礙航運。由于上游泥沙沖擊下來,淤積河道,河床逐年抬高,洪水水位也相應漲高,使歲修任務逐年加重,同時使航運受到影響。三是危及到農業乃至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水土流失的同時土壤中的有機質也隨之流失,植物的立地條件將隨之惡化。
綜上分析,山洪災害的主要環境影響有,沖壓植被,改變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和生存條件;影響工農業生產;淤塞河流,毀壞橋梁,中斷交通和通訊;威脅人畜生命安全,引發疫病流行;破壞基礎設施和原有地貌,引起自然景觀變化。
山洪災害的發生,由于其強度不同,對自然植被的破壞影響也不同。程度較輕的山洪僅對草本植被及灌木影響較大,洪水及泥石流會沖刷和淤覆原有草木,造成植被的沖移和掩埋。而較大的山洪災害則對所有植被構成嚴重威脅,特別是山洪引發山嘯、山體滑坡等重大地質災害情況下,灌木、喬木等山地植被均會蕩然無存,造成野生動物的死亡,嚴重時可能改變野生動物的棲息生存環境。
山洪災害一般會致使農田被淹被毀,淤塞溝渠,改變河道,破壞農業生產等基礎措施,影響農業生產,造成作物減產甚至絕收,對災區的人民生活和社會治安構成威脅。嚴重的山洪會徹底改變原有地貌,改變土地的生產質量和利用條件甚至改變其使用性質,也會帶來人畜死亡,特別是由于房屋倒塌,水源被毀,食物來源中斷,生活條件急劇改變,會引發疫病流行,影響人群健康。
3、山洪災害的防治對策和措施
山洪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關鍵是要通過切實的防治對策和措施:
3.1 提高全社會對山洪災害的認識
各級政府要從穩定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山洪災害,通過各種媒介和手段對群眾進行防御山洪災害教育,提高全社會對山洪災害的認識,增強緊迫感和危機感。
3.2 加強防御山洪的工程建設
全面開展退耕還林、還草,強化水土保持和山區生態環境建設;加強河道管理,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并按河道管理要求,規范河道采砂行為,并對河道內的各類行洪障礙物堅決清除;加大防御山洪災害的工程建設力度,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增強防洪能力,集中對影響防洪安全各類水庫的樞紐進行除險保安。
3.3 重視落實防御山洪災害的非工程措施
建立強有力的防御山洪災害指揮體系。提高防治山洪災害的整體水平;要對山洪災害易發區進行全面普查,確定山洪災害的易發區、危險區和山體滑坡、泥石流的重點地段,調整這些區域的整體發展規劃,完善各項避災措施;建立災害易發區科學的防災、減災預案,并要嚴格執行預案。
3.4 加大對山洪災害防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