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6 14:58:1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綠色飯店與生態文明的關系
綠色飯店(Green hotel)是指運用環保健康安全理念,堅持綠色管理,倡導綠色消費,保護生態和合理使用資源的飯店。它要求飯店的建設對環境的破壞最小、飯店設備的運行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小、飯店的物資消耗降到最低點、飯店提供滿足人體健康需要的產品和飯店積極參與社會的環境保護活動、宣傳綠色理念。飯店業是服務產業中的碳排放大戶,能否有效地節能減排成為政府和企業經營者共同關注的問題。綠色飯店的具體要求體現了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思想,其日趨完善的評價體系使飯店的“創綠”工作有章可循,促進了飯店業綠色化的進程,同時其“積極宣傳綠色理念”的要求也為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作出貢獻。因此,綠色飯店完全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特征和要求,發展綠色飯店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
另外,生態文明的理念對綠色飯店的發展具有指導作用。生態文明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協調共生的高度既考慮長遠又考慮眼前,既考慮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又考慮經濟效益,從整體上指導綠色飯店的發展方向,使綠色飯店能夠正確處理資源與環境、物質與精神、生態與享受之間的關系,真正走上綠色生態的發展道路。
二、廣西綠色飯店的發展現狀
我國現行的綠色飯店標準有旅游行業標準《綠色旅游飯店》(LB/T007-2006)以及國家標準《綠色飯店》(GB /T21084-2007)兩種。此兩種標準的評價主體不同,評分細則也存在差異,但差異不大。本文所指的綠色飯店包括符合這兩種標準的所有級別的飯店。
(一)廣西綠色飯店發展概況
廣西酒店業到目前為止按旅游行業標準被評定為《綠色旅游飯店》的共有82家飯店,其中金葉級18家,銀葉級64家;按國家標準被評為《綠色飯店》的共有2家飯店,其中5葉級1家、4葉級1家。廣西綠色飯店的分布情況見表1。到2012年底,廣西共有星級飯店456家,綠色飯店占比18.2%。
(二)具體調查
本次研究采取電話訪談、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資料。調查對象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廣西的綠色飯店,另一部分是沒有“評綠”的飯店,或稱非綠色飯店。這兩類飯店的對比可以體現出廣西飯店業對綠色飯店評定的態度,從而推測出廣西綠色飯店發展存在的問題。面向綠色飯店的問卷設計包括四個方面的問題:參評原因、政策支持、自身綠色宣傳和“創綠”獲益;面向非綠色飯店的問卷只涉及一個問題:是否打算參評及其原因。本次調查共采訪了22家綠色飯店,31家非綠色飯店,均按類型比例抽樣方式確定采訪對象,包括廣西各地區的星級和非星級飯店。
1、面向綠色飯店的調查
(1)參評原因
從對綠色飯店的訪談結果看,“評綠”原因包括四個方面:政府號召、政策支持、借此提高酒店的環保水平并節能減排、借此定位酒店市場形象,具體結果見表2。
(2)政策支持
對于飯店“評綠”過程中或“創綠”之后是否得到過政策支持這一問題,91%的飯店持否認態度。只有2家桂林籍的酒店提到“政府曾組織飯店企業就評綠工作進行過培訓和交流,并且上馬節能項目有財政支持”,但他們也補充“上節能項目的財政支持是其他部門給的,與評綠無關”。這也許是桂林籍綠色飯店占比較多的原因之一。
(3)自身綠色宣傳
對于飯店“創綠”之后是否有大力進行綠色宣傳的問題,82%的飯店回答是否定的。只有18%的飯店回答曾經宣傳過,但效果并不明顯。
(4)“創綠”獲益
對于“創綠”后飯店是否因此而獲益的問題,23%的飯店認為飯店聲譽有所提高,另外77%的飯店認為獲益較少,可忽略不計。有部分飯店提到成本的節約,但非綠色飯店也要進行節能等成本管理,這與“創綠”關系不大,所以本文不將其歸結為“創綠”獲益。
2、面向非綠色飯店的調查
本次調查的31家非綠色飯店包括星級飯店和未評星的特色酒店。對于“評綠”意向問題,他們全部表示近期沒有參評計劃。而不參評的原因及其分布情況見表3。
(三)調查結論
1、除桂林外,廣西飯店“評綠”動力不足
廣西共有綠色飯店84家,桂林一地就有49家,占比58.3%,這與旅游城市的飯店業順應國際綠色趨勢的前瞻性和桂林市政府的工作都有關系。本文的論述重點不是桂林個案,所以對桂林綠色飯店較多的原因不做詳細研究。
在廣西的其他地區,綠色飯店的數量屈指可數。到2012年底,南寧星級飯店總數68家,綠色飯店僅有9家,占比13.2%(見表1),綠色飯店的數量和從業人員規模均遠遠低于沈陽、杭州、南京、廣州等城市的水平。從表3可以看出,非綠色飯店不參評的原因大都是“自己做好節能管理就好,參評費時費力沒有用”,而即使是參評飯店,一半以上飯店的參評原因都包括“政府號召”(見表2)。所謂“政府號召”可以被理解成一種壓力,因為旅游行業標準《綠色旅游飯店》的評定機構就是全國旅游星級飯店評定機構,所以“創綠”和星級評定掛鉤是部分飯店參評的原因。這也恰好可以解釋廣西有82家按行業標準評定的綠色飯店,卻只有2家按國家標準評定的綠色飯店的原因。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廣西飯店業參評綠色飯店的動力不足。
2、“創綠”飯店收益不大
從調查中絕大多數綠色飯店認為“創綠”后獲益甚微的結果可以看出,“綠色飯店”稱號的獲得并沒有給飯店企業帶來明顯的收益,飯店感受不到它的價值。這說明廣西的綠色飯店評定并沒有真正幫助到飯店企業,使其在改善生態效益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綠色飯店的社會認可度低
從調查中得知,大多數飯店獲得“綠色飯店”稱號后,除了在大堂懸掛牌匾、在網站簡介里簡單提及之外,并沒有進行綠色宣傳。原因是飯店認為消費大眾對綠色飯店的認知度不高,進行綠色宣傳費時費力卻未必有效果。而另外幾家進行過宣傳的飯店的宣傳效果也并不明顯,說明綠色飯店的社會認可度確實不高,這與前人關于國內游客對綠色飯店認知的研究發現是一致的。
三、廣西綠色飯店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對綠色飯店的支持力度不夠,宣傳不到位
從調查中可以得知,廣西飯店業參與綠色飯店評定動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夠。在訪談中,大多數“創綠”飯店認為“政府對綠色飯店不夠重視,‘創綠’之后沒有任何政策傾斜,評與不評一個樣”。飯店是企業,絕大多數企業在考慮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之前會先考慮經濟效益。如果綠色飯店評定只成為飯店企業的負擔,卻不能為飯店帶來經濟利益,即便政府大力號召,也難以激發飯店的參評興趣。另外,社會大眾對綠色飯店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低,也是飯店業“評綠”動力不足的原因。“評綠”是說明飯店對生態、對社會具有負責任的態度,但如果消費者不認可,那“評綠”對飯店就會失去意義。而消費者對綠色飯店的了解和認可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政府的宣傳,因為公眾對一個理念的接受是不可能由個別企業來完成的,所以政府若想發展綠色飯店就必須肩負起宣傳的責任,為綠色飯店培養大量的綠色消費者。
(二)綠色飯店認證工作本身存在不足
在訪談中,一些飯店的不參評原因是“此評價不適合本類酒店”(見表3),還有一些飯店抱怨評價委員會“只評價、不輔導”。這些反映說明部分飯店企業認為綠色飯店認證工作存在適用面不夠寬、缺乏后續服務的不足。而這些不足已顯然影響到綠色飯店的發展。我國綠色飯店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認證范圍比歐美綠色飯店認證項目更窄,一些諸如“有中水系統”、“有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游泳池有水質凈化系統”、“有檢測合格的煙霧報警裝置、自動噴淋裝置、客用防毒面具”的評定細則成為小酒店申請綠色認證的障礙。另外,綠色飯店的認證評級不應該一蹴而就,從普通飯店到綠色飯店、從較低層級到較高層級的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被施以持續的輔導,通過輔導引領飯店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而我國的綠色飯店認證卻沒有任何后續輔導。
(三)綠色飯店進行綠色營銷的力度不夠
雖然現階段我國旅游者對于綠色飯店的總體認知程度不高,但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和綠色環保理念的宣傳,人們的生態意識和綠色消費意識將會逐步增強。有研究發現,入住綠色飯店的經歷能加大旅游者對綠色飯店的認知程度,即使沒有綠色飯店入住經歷,中青年旅游者也更愿意為入住綠色飯店支付額外費用。另外的研究發現,顧客是期望酒店綠色行為的,如果一家酒店沒有有效采用環保措施或者無法以良好的方式展現這些措施,那么它在綠色環保的競爭中可能失去潛在的客戶。而廣西的綠色飯店對消費者“綠色化”趨勢的認識明顯不足,對綠色營銷的態度是相當消極的。這種消極的態度會使廣西綠色飯店的發展進入惡性循環:越不宣傳公眾就越不認知,公眾越不認知飯店就越不宣傳。從而導致廣西的綠色飯店失去大量潛在客戶,錯失樹立綠色形象的良機,在未來的綠色環保競爭中失去競爭力。
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廣西綠色飯店的建議
(一)政府應給予綠色飯店足夠的支持
政府發展綠色飯店、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初衷是好的,但其行為的有效性取決于它是否符合企業需求和市場運行規律。行政命令或給企業壓力的方法只會造成表面上的繁榮,實際上卻適得其反,而真正可能被企業接受的做法是給予其支持和引導。所謂的支持不一定是財政上的獎勵或補貼,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節能項目的上馬和清潔能源的使用,這些都是“評綠”可以利用的。關鍵是要表明政府對綠色飯店的態度,它可以體現在市場宣傳和政府接待上。政府應在公眾平臺上大力宣傳綠色飯店的理念,讓公眾了解到綠色飯店是對生態環境、對消費者非常負責的飯店,是值得信賴的飯店,并且利用政府的平臺宣傳已經“創綠”的飯店,提升綠色飯店整體的市場形象和美譽度。同時,政府可規定政府接待原則上應在綠色飯店進行,表明政府“綠色化”的決心。以上兩種做法均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既讓綠色飯店看到了市場利益,又培育了綠色消費者,同時沒有增加政府財政支出。另外,政府應為“評綠”飯店提供咨詢和交流的平臺,引導飯店企業參與到綠色飯店的創建中來。
(二)行業組織應積極發揮作用,彌補認證工作的不足
對于綠色飯店認證標準和后續服務的不足,作為地方政府是不可能在標準制定層面上加以修改的,但是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可以有所彌補。行業協會組織可以在此發揮重要作用。廣西飯店協會、酒店學會等組織可以參考歐美綠色飯店認證項目的標準,從地方行業組織層面制定出面向小型飯店的綠色飯店認證地方標準,包括鄉村旅館、經濟型酒店、青年旅館、客棧等,并對其進行輔導和認證。對于“評綠”飯店的前期培訓和后續輔導也可由行業協會來組織完成。當然,這一切工作都應在政府的推動和支持下進行,因為我國綠色飯店的認證機構及認證方式具有強烈官方色彩,行業組織不太可能獨立完成以上工作。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水生態文明建設問題進行了分析,主要論述了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分析了當下水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一些普遍的問題,進而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的對策,以期可以為水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基礎。 【關鍵詞】水生態文明;對策;思考 中圖分類號:Q14 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水生態文明建設是近些年比較熱門的話題,水生態文明建設必須要與時俱進,同時,又必須要掌握合理的建設方法,明確需要注意的關鍵環節,以提高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水平。 二、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
1、水生態文明的核心是“和諧”
水生態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解決由于人口增加和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出現的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問題,使人和水的關系達到一個和諧的狀態,使寶貴有限的水資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久遠的支撐。
2、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是水資源管理
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是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實,“三條紅線”和“四項制度”全面建立。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就是圍繞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三個環節”,通過健全制度、落實責任、提高能力、強化監管“四項措施”,嚴格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入河排污總量“三項控制”,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能夠相協調。
3、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是水資源節約
當前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水資源節約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之舉,是構建人水和諧的生態文明局面的重要措施,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工作是厲行水資源節約,優化水資源配置,基本形成科學合理的水資源配置格局,構建一個節水型社會。
4、水生態保護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所在
建設生態文明的直接目標是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與環境,因此,大力開展水生態保護工作是建設水生態文明的關鍵所在。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水資源保護,推進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使生態脆弱河流和地區水生態得到有效修復;加強水利建設中的生態保護,使工程建設與生態系統保護和諧發展。
5、水生態文明理念是進行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保障 建設水生態文明,就是要按照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統籌兼顧的發展理念,改變單一的防洪、供水和發展生態的傳統思維模式,堅持人本理念、著眼人水和諧、實行統籌治水,從水資源開發利用為主向開發保護并重轉變,從局部水生態治理向全面建設水生態文明轉變。 三、目前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
1.2評價方法
1.2.1指數計算過程無量綱化處理。本文采用功效系數法對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經過以上變化之后,指標中的原始數據轉化成用于評價的值,使得所有值都集中在了[0,1]之間。若所用指標的值越大越好,則選用正指標,若所用指標的值越小越好,則選用逆指標。
1.2.2熵權法概述熵權法是一種客觀賦權方法。根據信息論基本原理,信息是系統有序程度的度量,而熵則是系統無序程度的度量。因此,可用系統熵來反映其提供給決策者的信息量大小,系統熵可通過熵權法得到。在具體使用過程中,熵權法根據各指標的變異程度,利用信息熵計算出各指標的熵權,再通過熵權對各指標的權重進行修正,從而得出較為客觀的指標權重。假設研究對象由n個樣本單位組成,反映樣本質量的評價指標有m個,分別為xi(i=1,2,…,m),并測出原始數據。
2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的結果分析
本文運用熵權法對指標體系進行評價,并對江西省2010年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2010年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穩健發展,生態經濟、生態制度和生態人均3大領域行相對于2003年有了穩步提升,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領域大幅度下降,這兩個領域的下降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總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制約。
2.12010年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情況
2.1.1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呈現平穩狀態以2003年全省生態文明總指數為基準值100計算,2010年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平穩。3.1.2全省生態文明建設三大領域全面提升2010年全省生態經濟、生態制度、生態人居指數分別為101.88、110.78、110.75,生態經濟增幅較少,而生態制度和生態人居則有大幅增長,反映了該省近年來實施的綠色、生態、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有了初步效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較好處理了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生態環境指數則有了大幅度下降,僅為70.05,生態文化下降幅度更大,僅為19.85,表明該省部分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沒有轉變發展理念、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環境質量的下降,見圖2。
2.1.3大約半數指標呈上升趨勢在所有選取的22項指標當中,有12項指標呈上升趨勢,其中生態環境投資占財政收入比例、環境信息公開率、人均可支配收入、萬人擁有公交車輛、新建綠色建筑比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比例等7指標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也是生態制度和生態人均指數問題提升的重要原因。相比較而言,生態制度和生態人居各項指標都在增長,生態經濟指標只有30%的指標保持較大的增幅,這反映該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注重生態制度的建設、關注居民的居住環境和身體健康,各項節能減排措施比較到位,經濟效益有所提高。但同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森林覆蓋率等指標在下降,嚴重制約了生態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導致生態經濟指數增長緩慢。表明該省在生態經濟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力度不夠、科技水平低。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呈現下降趨勢,而農藥使用強度卻在不斷攀升,表明該省仍需大力加強生化環境建設、發展綠色循環農業、提高公眾生態文明建設參與度。生態文化指數急劇下降,說明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忽視了公眾的力量,沒有充分調動公眾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導致生態文化氛圍淡薄、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只是唱“獨角戲”。
2.22010年江西省生態文明指數的分層分析以2003年全省生態文明總指數為基準值100計算,2010年11個設區市文明發展水平從高到低分別為新余、吉安、撫州、宜春、九江、景德鎮、鷹潭、南昌、上饒、贛州、萍鄉,見圖3。
2.2.1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層次分析根據2010年各市生態文明指數的高低,11個設區市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生態文明建設進展快的地區。新余市生態文明指數遙遙領先,達到了153.56,吉安和撫州生態文明指數分別為134.08和133.45,居于全省的第二和第三位。從具體指標來看,新余市生態制度領域居于全省第一位,生態文化和生態人居處于領先位置,但是生態環境處于落后的位置,各領域不平衡現象比較嚴重;吉安市在生態經濟、生態環境和生態制度領域均處于全省領先位置,但是生態文化和生態人居指數處在中偏下的位置,相對于新余市來說各生態領域不平衡的現象要輕微一些;撫州市生態環境位居全省第一,生態文化也處于第一層次,但是生態制度指數和生態文化指數偏低,各領域差異仍然較大。在生態文明建設較快的地區,今后仍然需要注重各領域的均衡發展,做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進步。第二層次,生態文明建設進展較快的地區。宜春市和九江市生態文明指數相對較高,稍低于第一層次的吉安市和撫州市,分別為118.31和116.5,居于第四、第五位。宜春市生態經濟處于全省第一,但是其他生態領域指數處于中等或中偏下水平,影響了生態文明總體建設水平的提高;九江市生態制度處于全省第一位,但是其他生態領域指數處在中下游,各領域差距明顯。兩個市的生態文明指數情況表明在生態文明建設進展較快的地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條件,努力消除各生態領域差距,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發展。第三層次,生態文明建設進展一般的地區。景德鎮市和鷹潭市的生態文明總指數分別為108.53、107.21,居于全省的第六和第七位。景德鎮市的生態經濟、生態制度、生態文化處于全省上游水平,但是生態經濟和生態文化卻大幅度落后,生態經濟指數排在全省最后,各領域差距顯著;鷹潭市生態環境指數、生態文化指數和生態人居指數均排在了全省第一,但是生態制度指數和生態經濟指數卻嚴重落后,分別排在全省倒數第二和倒數第四位。鷹潭市的生態領域發展極不平衡,生態文明建設總體水平不高。這兩個市區巨大的各生態領域指數差距說明在生態文明建設一般的地區,要重點關注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領域,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強有力的發展政策和應對措施,努力縮小各領域的差距,在保持相對優勢的同時,克服缺陷,達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第四層次,生態文明建設進展緩慢的地區。南昌市、贛州市、上饒市、萍鄉市的生態文明指數分別為89.43、84.61、82.75、80.38居于全省第八至第十一位,同時也是城市數量最多的層次。總體來看,四個市各個生態領域指數均處在中游以下的水平,總體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不高,各領域差距較大,而且遠遠落后于先進地區。該層次的四個城市應該緊緊把握住發展機遇,把自身資源、環境優勢轉化為某些生態領域的優勢,重點建設1~2個優勢生態領域,提升總體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質量,同時努力控制各生態領域的差距,實現協調發展。
2.2.2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差異分析從各領域發展指數的差異來看,2010年江西省五大領域的地區差異從大到小依次為生態文化、生態制度、生態經濟、生態人居、生態環境。生態環境領域地區差異最小,標準差為31.08,各市最高與最低水平之比為3.29,反映了該省在生態環境領域的高度重視,也是近年來該省各項重大生態環境工程實施的結果。生態文化領域差異最大,標準差高達123.03,11個市最高與最低水平之比為8.54,這充分體現了地區之間生態理念、生態知識普及程度間的巨大差異。生態經濟、生態人居兩項指標地區差異不大,呈現出地區間協調發展的良好勢頭。
2.311個設區市生態文明指數具體分析本文對江西省2010年11個設區市的22項指標和五大領域進行排序,將在11個設區市中位列前兩位的作為相對領先指標和相對領先領域,將排名位列最后兩位的作為相對落后指標和相對落后領域,通過比較相對領先/落后領域和指標,分析各個設區市單項指標的發展指數及五大領域在全省的相對領先和落后的情況,見表3。通過表3可以看出,相對領先指標大致決定了相對領先領域,而相對落后指標則影響著相對落后領域的數量,二者共同影響著該市的生態文明建設指數。南昌市雖然相對領先指標和全省首位指標均居于第一位,但是由于相對落后指標和全省末尾指標同樣居于前列,所以南昌市生態文明建設整體水平不高;吉安市相對領先指標和相對落后指標都不多,但是生態指數居于第一層次。江西省各市區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須注重各領域的均衡發展和整體的協調性,不可偏廢其一。
2.4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指標相對比較分析對江西省2003~2010年相對領先的生態經濟領域和生態人居領域,相對落后的生態環境領域和生態文化領域共18個指標根據綜合得分情況計算出每個指標所占的年份數來確定相對領先領域中相對領先指標和相對落后領域里相對落后指標,見表4。在生態經濟領域,相對領先的指標為:單位GDP能耗、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以及R&D經費占GDP比重;在生態人居領域,相對領先的指標為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比例。在生態環境領域,排名最后的三個指標為農藥施用強度、水環境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在生態文化領域,排名最末的指標為萬人擁有公交車輛。根據上文分析,2003~2010年江西省在生態經濟領域和生態人居領域處于五大領域的前兩位,生態制度領域處在第二層次,而生態環境領域和生態文化領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處在最末位。該省應充分發揮生態經濟和生態人居兩大領域的優勢條件,同時努力克服劣勢,大力建設生態文化,努力縮小各領域間的差距,保持均衡發展。
3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優化
3.1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先目標實現路徑示意圖根據上文分析,江西省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巨大優勢、取得了穩步進步,但也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一是生態文明建設區域差異明顯;其二是五大領域發展不協調,生態文明建設總體水平不高。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應做到重點突出、多管齊下、均衡發展:首先,轉變發展觀念,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其次,做好全省生態文明發展規劃,既要保持贛中和贛西北地區的領先優勢,同時克服贛南、贛東北等落后地區的短板;再次,要充分調動公共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和熱情;再次,以科技進步為動力,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最后,要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各項體制機制。在五大領域中,要以生態經濟和生態人居領域為重點,鞏固其優勢地位,帶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進步;完善生態制度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提供強力保障;持續關注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領域,以“點”為突破口,帶動該兩大領域“軸”和“面”的進步,從而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均衡發展,見圖5。
3.2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先路徑分析
3.2.1重點發展生態經濟,夯實生態文明物質基礎生態經濟領域6個落后城市中,贛南和贛東北地區占了4個(上饒58.27、贛州75.25、鷹潭76.98、南昌86.88),涉及全部7個指標,占總指標數的3/4,充分表明生態文明建設落后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粗放(主要能源消費量大、單位GDP能耗高、每平方千米產出值和R&D經費占GDP比重低)、生產結構不合理(第三產業占GDP比重低)、環境效益低(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和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低)。因此該地區應改變發展方式,調整和優化工業產業結構,重點培植技術含量高、核心競爭力強、產業關聯度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不斷提升工業“綠色”含量;積極改造提升傳統工業、淘汰落后企業,并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首先,在生態經濟領域相對落后的贛中和贛西北地區,通過大力發展科技,培育特色產業集群,九江重點發展汽車、航空、優質鋼材、電子信息、生物和新醫藥等產業;新余、宜春等贛西地區重點發展冶金、光伏、鋰電、醫藥、陶瓷、機械電子等產業;吉安、撫州等贛中南地區重點發展稀有金屬加工、電子信息、通訊終端、生物制藥、食品加工、紡織服裝、新能源、化工建材和機械制造等產業。其次,在生態經濟領域處于全省領先位置的贛南、贛東北地區,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綠色能源、綠色材料、航空制造、半導體照明、新動力汽車、生物醫藥等綠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對傳統工業進行改造提升;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繼續保持生態經濟領域優勢,夯實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物質基礎。最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第三產業比重:優先發展金融服務、現代物流、商務服務等生產業,拓展提升旅游、商貿服務、社區服務等生活業,積極培育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以區域性中心城市為中心節點,實施物流服務大通道建設工程,形成贛北(南昌、九江)、贛東北(上饒、景德鎮)、贛東南(鷹潭、撫州)、贛中南(贛州、吉安)、贛西(新余、宜春、萍鄉)五大物流服務大通道,構建支撐中部地區物流發展、服務全國的現代物流體系。
3.2.2克服生態環境劣勢,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全省生態環境領域指數不高,落后地區占了4個城市(南昌52.78、萍鄉73.77、上饒95.71、贛州98.81),主要表現為森林覆蓋率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低;領先的宜春(82.13)和新余(86.44)則表現在水環境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大、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贛南和贛東北地區要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造林綠化工程,構建沿湖、沿河、沿路生態保護帶,大力推動城鎮綠化建設,提高森林覆蓋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贛中和贛西北地區則要強化重點產業、工業園區和城鎮污水排放的處置和管理,進一步提升水環境質量,并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推行節能減排技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2.3加強生態制度建設,提供堅實生態制度保障生態制度發展指數雖居于前列,但是區域差異十分明顯,位于五大領域中的第四位。上饒(68.52)、萍鄉(89.65)、鷹潭(90.35)生態環境投資占財政收入比例和環境信息公開率低,而撫州(92.17)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和環境標志產品所占比例較低。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先地區應注重于生態人居和生態文化制度的建設,保持各領域協調發展。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不斷完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把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生態經濟等方面內容考核納入考核范圍,提高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環境標志產品所占比例;建立區域溝通融合互動機制,加強與本省落后地區產業、信息、資金和技術的溝通和聯系,主動幫扶欠發達地區,在接軌周邊較發達地區中謀求發展,積極融入長三角、海西區等區域,不斷拓展本區經濟發展的空間;建立全民參與激勵機制,主動運用各種手段和載體對全社會進行生態文明與環境文明教育,大力加強環境保護意識、節儉節約意識、綠色消費文化等教育,引導社會成員樹立起綠色生活理念,真正形成自覺講生態文明、重環境友好的社會風氣。在落后地區則重點加強生態經濟和生態環境制度建設,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環境效益、促進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建立生態經濟補償機制,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發展生態經濟,靈活運用價格、稅收、財政、信貸、收費等經濟手段,形成科學合理的發展生態經濟的補償機制,加大生態環境投資占財政收入比例;建立生態經濟激勵機制,提高環境信息公開率,研究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對符合生態經濟要求的重大建設項目,優先列入重點項目計劃,在能源、資源、水、土地等要素配置上給予優先安排;建立環境污染預警機制,進一步加強污染防治,防范環境風險,改善環境質量,增強環境承載能力。
1 現代林業發展的內涵和屬性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認識的不斷加深,林業建設逐漸成為改善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現代林業在實踐和探索中不斷發展成熟,并積極促進自然生態環境質量的提升。通常來說,現代林業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對生態的建設,提高對森林資源各種功能和作用的利用效率,引導社會群眾廣泛加入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的建設中,并在先進科學技術的有效支持之下,在和諧社會中建設“和諧林業”,以期更好地滿足人類生活的各類需求。
現代林業具有多種層面的重要屬性,除了作為國家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現代林業還能發揮自身巨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文化功能,承載著文化的內涵。在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過程中,現代林業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現代林業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場經濟不斷成熟發展的背景下,現代林業的發展也從木材生產供應為主,逐漸轉向以生態建設為主,并在新的歷史時期,不斷發展林業的多種重要功能[1]。
2 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歷史任務,為了不斷克服歷史發展改造過程中產生的負面效應,并合理改善人與自然之間的各種關系,生態文明建設勢在必行。林業發展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承擔著重要的生態任務,并逐漸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通過發揮植樹造林、保護濕地等功能,極大促進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在維護生態安全方面,現代林業的發展能夠極大程度上促進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的建設。在我國西部干旱地區,林業建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林業的發展在緩解森林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態危機方面更是不可替代。在新的歷史時期,林業的建設發展逐漸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領頭羊”,不斷創造出價值豐富的生態文明成果,推動著生態文明的良好建設[2]。
作為國家重要的公益事業和重要的基礎產業,現代林業的發展不斷煥發出新的動力。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生態文明建設對林業發展建設提出了新的歷史要求,同樣也為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現代先進的林業技術科技,林業發展中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益將得到不斷地提升,西部干旱地區的林業生產力也將不斷提高,為當地環境、社會、經濟帶來巨大的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并提高西部地區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3 加強綠色生態空間與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策略建議
3.1 宣傳生態安全知識,引導社會形成生態文明理念
首先,從文化意識的層面引導社會廣大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通過對生態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以及生態優先政績觀而體現,在社會各階層中樹立生態文明的觀念。這種方式能夠在國家政策方面體現出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從而良好引導群眾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并進一步重視林業生態文明的建設,形成綠色生態空間。
3.2 加強林業生態文明建設重點的實踐和探索
林業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戰場,在我國西部干旱地區,林業建設對于改善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荒漠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建設林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應當統籌規劃,突出建設的重點,并積極進行實踐和探索,加強林業資源保護,促進林業建設的綠色發展,維護林業生存空間,加強物種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積極推進林業生態文明和綠色生態空間的建設。
3.3 加強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激勵機制建設
在促進林業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應當重視相關激勵機制的建設,并規范實施細則。林業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應調動中央和地方的工作積極性,發揮政府和市場機制的力量,加強對于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投資和鼓勵。并在此基礎上,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分工,制定出相應的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經營方案以及林業生態建設的實施規范和細則。通過國家政府層面的有效資金支持和各省級政府的高效實施,以及對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經濟“無形之手”的良好協調,才能最大程度上獲取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在多種層面上推動我國林業生態文明的建設和綠色生態空間的形成。
樹立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理念,始終堅守生態底線,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生態產業體系,打造無錫經濟升級版,從源頭上緩解生態環境壓力、扭轉生態惡化趨勢。一是大力推進產業轉型。繼續實施產業升級行動,集中有限的資源要素和環境容量,重點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高技術、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產業,加快把無錫建設成為新興產業發展高地、先進制造業基地、旅游度假勝地和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集聚中心、文化創意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通過產業優化升級為環境減負、給生態增值。積極發展清潔生產,全面淘汰落后產能,降低經濟增長對資源環境的依賴。嚴格落實環保準入門檻,對不符合產業導向、排放標準的項目,一律不準立項、小予審批、不安排建設用地、不辦理相關工商登記。二是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有序推進循環經濟標準化,大力開發和推廣資源循環利用技術,促進產業間耦合、上下游配套,加快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促進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循環經濟發展,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川體系,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企業循環生產、產業循環組合和社會循環消費。三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抓緊編制和實施市級主體功能區實施計劃,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合理確定城鎮發展的增長邊界,促進城市和城鎮協調發展。積極引導產業向重點開發區域集聚,加快形成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發展集約的現代產業發展格局。
二、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舒適宜居的美好家園
堅持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并重,傘面實施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工程,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努力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一是加大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堅持科學治太、鐵腕治污,切實加強控源截污、生態修復、藍藻打撈、清淤調水等太湖治理重點工作,深化“河長制”管理,全面實施“斷面長制”管理,強化入湖河道環境綜合整治,協調推進太湖一二級保護區連片整治、生態濕地保護與修復等工程建設,重點推進太湖新城、望虞河西岸、直湖港、宜興太湖西岸四大片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促進太湖水質持續改善和Ⅲ類以上地表水比例穩步提高,確保供水安全。二是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積極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10條措施,大力實施“藍天工程”,加快推進電力、鋼鐵、水泥行業脫硫脫硝工程建設,嚴格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有毒及惡臭氣體排放,抓好機動車尾氣治理,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扎實開展揚塵綜合控制、秸稈綜合利用、綠色交通發展等專項行動,健全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體系和大氣污染監測體系,率先執行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不斷提高空氣質量水平。三是加大城鄉環境整治力度。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全過程,努力探索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路子。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植樹造林力度,不斷提高綠化覆蓋率,使無錫真正成為森林城市。大力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扎實開展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建設,打造具有濃郁江南特色的美麗鄉村。
三、著力完善生態制度。加快健全規范嚴密的監管機制
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多種手段,積極構建穩定規范、嚴格嚴密、監管有力的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這項長期的戰略性工程提供“硬約束”和“硬保障”。一是進一步健全環保法規體系。加強環境立法工作,根據國家、省相關法律法規,圍繞節能減排、節地節水、生態經濟、清潔生產、污染防治、生態文明建設信息公開等重點領域,抓緊建立完善符合無錫實際、具有無錫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地方法規、規章體系,以剛性約束促進綠色發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把無錫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化軌道。二是進一步強化約束激勵機制。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推進節能量、排污權、碳排放權、水權交易試點,重點推進排污權二級市場建立和運行,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定期公布鼓勵發展的生態產業、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項目目錄,完善促進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實行有利于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使用的優惠政策,用經濟手段調動企業和個人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三是進一步嚴格環保執法監管。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加大對重點園區、行業的執法檢查力度,對重大違法案件實行掛牌督辦,對環境問題突出的地區和企業實施限批,實現環境監督管理全覆蓋。探索建立環境執法聯動網絡,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有效扭轉“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切實加強環境風險防控體系與環境應急體系建設,提高環境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四、著力弘揚生態文化,加快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格局
充分發揮生態文化的先導作用,引導廣大企業和群眾了解、接受生態文明理念,在全社會營造共同追求生態文明、自覺踐行生態價值觀的良好氛圍,加快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全民參與的環保工作新格局。一是廣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大力開展生態文明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創作一批反映生態內涵的文化精品,充分發揮政府綠色采購的引領作用,積極倡導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加快培育生態型政府文化、企業文化和社會文化,不斷提高公眾的生態道德素質和生態文明素養,使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成為公眾的主流價值取向和自覺自愿行動。二是加快建設生態文化載體。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中的生態文化資源,加強對現有森林公園、濕地公同和植物園的建設管理,深入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示范工程、生態村、綠色企業等創建活動,加快建設一批融合自然、人文和文化要素的生態文化教育實踐基地,讓社會公眾更好了解生態文化內涵、感受生態文明魅力。三是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格局。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我行動”等群眾性環保活動,定期各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及時曝光典型環境違法行為,成立公眾參與的第三方咨詢調查機構,積極發揮環保志愿者、義務監督員等民間力量的作用,切實保障公眾的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參與權,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人人可以參與、人人積極參與、人人共建共享,營造全民建設宜居、綠色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
《水利部關于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水資源〔2013〕1號)文件提出,提出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水資源開發、利用、配置、節約、保護與水害防治的各方面和水利規劃、建設、管理的各環節,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2014年11月20日,江西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江西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目標體系52項指標中,有22項與水生態文明建設有關,占總評價指標的42%,在6項25條重點建設任務中,有13條與水生態文明建設有關,比例超過50%[1]。《江西省水生態文明建設五年(2016-2020年)行動計劃》提出了未來五年江西省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和目標。因此,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水生態文明的建設為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以及二者的有機結合提出了艱巨的課題。
1水生態文明的內涵
2008年,馬存利在《水生態文明的法理分析及其制度構建》一文中首次提出“水生態文明”的概念。左其亭[2]指出水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水和諧理念,以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保障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為主體的人水和諧文化倫理形態,是生態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礎內容。王文珂[3]對水生態文明的界定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人水和諧發展規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力相協調,取得的物質、精神和制度方面成果的總和。唐克旺[4]認為:水生態文明是指人類在保護水生態系統、實現人水和諧發展方面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馬建華[5]則提出,水生態文明是指人類在處理與水的關系時應達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類社會與水和諧共處、良性互動的狀態。張誠[6]指出水生態文明建設是以水生態系統為對象,通過工程性措施與非工程性措施建設,使其滿足人類社會發展需求,并最終形成一種可自我更替、完善的良性演化過程。丁惠君[7]則對前人提出的內涵進行了概括,提出水生態文明的核心是人水和諧,人類對水系統的利用、保護、管理、制度、文化以及理念的文明化,以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生態系統完整的文明態。
2水生態文明的研究與實踐
近年來國內眾多省市已經開始水生態文明的實踐,至2014年全國共有105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并取得了許多實踐性成果[8-11],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一定指導意義。但總體來說,中國水生態文明研究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在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視野等多方面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目前水生態文明的研究對象主要針對單個水資源管理問題。而現實情況是,現在的水生態文明建設因其操作的多元化,勢必會和其他部門發生關聯,也沒有辦法直接剝離出來創建獨立的部門,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形成了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因此,多部門的合作和推動應該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趨勢和要求,從理論上來說,應將水生態文明建設從單一的水資源問題上升到更高層面的綜合生態系統管理。
3江西省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與對策
建設的關鍵是推進,如何構建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與標準,并以此來評估江西省水生態文明發展水平、建設潛力和態勢,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與對策,改進和完善江西省的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體系,是文章重點關注的問題。
3.1構建健康優美的河湖水生態系統
江西水資源有“水量多、水質好、好利用、干擾少、潛力大”等明顯特點,充分利用江特水資源優勢和水系相對獨立完整性,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構建健康優美的河湖水生態系統。江西省的多數城市都將河流水系的治理和保護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大力提倡開展截污導流、岸線綠化、河道清淤、生態修復、水景觀建設等工作。政府的重視在一定范圍內解決了河湖水污染、河湖健康、水質水量穩定清澈、生態狀態完整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最終目標,也是構建健康優美的河湖水生態系統基本考核因素。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包括江西省在內的中國各大河湖生態系統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何在遵循系統自我修復規律的基礎上,實行科學的人工修復是當前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說主要涉及水質、水量兩個方面。從水質上來說,應進行截污、攔污,生態疏浚、水生態系統重建工程,減少污水和污染物質直接排入水體,增加河道、湖塘自凈功能,逐步實現水功能區的全面達標。在河流方面,采用河流水體凈化創新技術,助推河流水質升級改善,研發技術在贛江、鄱陽湖消滅一批黑臭河流并維持在Ⅲ類以上水質水平,為建設美麗江西提供重要的水質保障。在湖泊方面,創新湖泊生態修復與藍藻水華治理工藝,恢復健康的水生態系統,支撐鄱陽湖水質實現顯著改善。從水量上來說,依照水循環的自然規律和當地的水量條件,科學合理的調配可用的干凈水源,保障河湖所需的基本用水,切忌違背水資源的地域特征,偏離河湖水生態建設的宗旨,盲目興建所謂的水景觀面子工程。針對流域水生態系統健康現狀,孟偉[12]提出了構建流域水生態-經濟社會復合生態系統動態平衡的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基本框架,值得借鑒。
3.2重視水環境保護與水生態系統修復探究
江西省水環境惡化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①氣候變化影響的加劇。土壤的荒漠化程度加重,洪澇頻發。②水資源開發利用已經接近或超出水生態承載能力。地下水過度開采,廢水污水排放量持續增加。③水生態涵養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由于不合理的開發,水源涵養區、河湖沼澤區、蓄洪區等的水生態涵養空間遭受嚴重侵占、擠壓和破壞,使得城市水生態急劇惡化。④筑壩建庫和大規模引水改變河流、湖泊的水生態環境。在施工的過程中,過于強調工程的安全可靠、技術可行,忽視了生物多樣性、河流自凈能力和原有水質惡化。江西省經過30多年的發展,雖然經濟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代價也是相當大的,大多數水域都被污染,水生態系統亦呈退化之趨勢。可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①以點帶面的開展江西省相關水域環境保護與系統修復的現狀調查,實現水生態檢測的常態化,依托各級水生態系統監測網絡及站點,對重點觀測點進行長期監測和科學評價。②制定水環境保護和水生態系統修復專項規劃,采取適應性的修復和管理方式,不斷調整治理和保護的管理方式。以九江市十里河的治理為例,調水引流、截污、清淤、增加河床糙率、生物控制等措施,對十里河生態進行修復,劃定水生態重點保護和保留河段,禁止或限制開發。③以技術帶動管理,用先進技術確保水生態文明建設研究的持續性。通過水環境保護與水生態系統修復核心技術或工藝的研發推廣,不再受限于技術保障的缺乏而導致的末端治理,而是采取源頭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手段,實現十里河水自流的治理目標。④多部門聯合開展水環境水生態保護監督檢查,嚴懲損害水環境和水生態系統的行為,減少面源污染,減少污染物質的排放,水生態文明建設中至關重要的一個準則就是發展和保護的和諧共存,在保護中求發展,以發展來推進保護,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
3.3大力開展水資源與水文化理論研究,夯實水生態文明建設基礎
開展水資源與水文化理論研究是水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的基礎工作。只有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分析江西水資源時空分布以及變化情況,才能確定水生態系統的保護程度、水環境的承載能力、水文化形成的原因,為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保護、規劃及管理提供基礎依據。水生態文明建設涉及生態學、經濟學、管理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法學等多學科領域,深受多學科交叉影響,這也無形中增加了水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研究的難度。權利的享有都會伴隨著義務的產生,在流域水資源利用享有某方面的權利也就必然要承擔一定的義務,義務人在履行義務時也想有一定的權利,這也體現了權利和義務的對等性。那么一旦發生對水資源造成破壞或者環境資源減損的行為,就應該追究行為人的責任,從法律上保證各方利益的平衡,確保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性[13]。水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它能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帶來巨大的利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非常遺憾的是,不論是在經濟發達地區還是江西這樣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省份,水資源的價值并沒有得到合理的科學的評估,相關的理論研究成果也是較為匱乏的。在這樣的背景下,產權理論的提出是極有必要的。產權理論的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由于產權界定不清而造成的利益沖突,解決流域水資源利用過程中分配效率、保證社會公平、解決外部性問題。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人類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一門科學,其核心是生態系統理論。江西省作為農業發達地區,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耕種中與自然環境形成了和諧共存的穩定平衡,遵循水資源系統循環的“度”,很好的利用了有限的水資源承載能力[14]。這種樸素的生態學理念引領著人們尋求到人類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系統的平衡點。加上這些年各種媒介都加大了水生態文明的宣傳教育力度,通過持續曝光各類水生態環境成破壞行為,告知普通民眾如何以實際行動保護好生態。在一定區域和程度上培養了普通民眾正確的水生態文化價值觀,遏制了水資源環境持續惡化的發展勢頭。
4結語
水生態文明已成為黨的十之后中國生態文明問題研究的新熱點,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組成部分。綜合生態系統管理作為生態學、環境學和資源科學的復合領域以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新型交叉學科,成為當代科學發展的新方向。水生態文明概念的提出,極大的豐富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促進了傳統的社會經濟服務功能的發展。畢竟水生態文明程度的高低,是影響整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的直接因素。作為一項極富開拓性的工作,轉變現有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思路和策略,構建具有江西特色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為區域水生態文明建設指明發展方向,進而發現最為適合的提升水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途徑已經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孫曉山.建設江西水生態文明[J].當代江西,2015,11(2):44.
[2]左其亭.水生態文明建設幾個關鍵問題探討[J].中國水利,2013,54(4):1.
2.持之以恒,確定長期行動計劃。連隊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能一哄而上,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地穩步進行。因此,應當具有超前眼光,樹立大局意識,既要考慮現在,更要考慮長遠:一是要注意資源的集約節約使用,實現可持續發展;二是要根據地理環境和生產特點,建設特色連隊,形成旅游熱點和特色農產品基地,提高知名度,不斷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動力保證和支持;三是連隊規劃建設要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并和團場小城鎮建設管理形成一個統一整體,與團場經濟社會總體發展相協調;四是要與生產經營發展相結合,根據連隊特點,在農產品、工副業產品和環境保護管理中,形成自己的風格、優勢和特色,促進連隊的不斷興旺發展;五是要建立穩定的連隊建設運行體系,建立連隊基礎設施、公益事業改造維護的長效機制;六是要與兵團開展的建設生態文明連隊相輔相成,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構建節約型社會,更好地推動連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3.試點示范,推動連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開展連隊生態文明建設,應當試點引路、總結經驗,積極穩妥地推進。在摸清兵團連隊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首先要在每個團場選出1至2個具有代表性的連隊,對其長遠發展規劃進行合理統籌部署,建立工作體系,明確工作責任。在具體實施中,要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加以分析和解決,以促進試點工作能夠取得成效。試點期間,要及時對試點的經驗成果進行整理、歸類,供其他連隊借鑒、學習,以推動連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全面順利開展,確保連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有序健康進行。
4.自主管理,建立連隊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連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涉及兵團2000多個連隊,量大面廣,完全依靠上級或間斷式的管理是不會取得顯著成效的。應當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建立起完善的規章制度和各方參與、上下聯動的管理機制,形成合力。
5.抓好重點,切實解決連隊職工的實際問題。兵團在連隊生態文明建設中,要結合國家村莊建設和人居環境治理的指導性目錄,按照中央的統一要求,重點解決群眾在飲水、排水、行路、用電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難;給群眾提供經濟安全適用、節地節能節材的住宅設計圖樣;引導幫助群眾采取措施,處理好垃圾、污水;本著節約的原則,量力而行地對現有房屋和設施進行改造,扎實穩步地推進連隊治理。
“多管齊下”合作共建示范區
據了解,此次省環保廳與順德區政府合作共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將從五大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共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建設。
一是創新生態文明制度。順德區將建立和完善所有污染物排放監管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形成以排污許可證制度為中心的環境監管體系。同時,加快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的建立,加快推行環境監測社會化改革,并不斷創新環境經濟政策,健全黨政領導班子及成員生態文明考核制度,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干部綜合考核體系,實行問責制。省環保廳將支持順德區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區域生態補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環境監測社會化、施工期環境監理試點。
二是優化空間開發格局。順德區將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的定位發展,根據環境承載力,嚴格控制開發強度,調整優化空間結構,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空間、產業發展、生態安全格局。省環保廳則指導順德區開展生態紅線的劃定,支持順德區開展土壤環境保護優先區域的劃定。
三是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產業。一方面,順德區大力引導優勢傳統產業升級,加快發展互聯網、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的生態化升級改造,推進落后產能淘汰,同時,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產業,推行區域或社區循環經濟綜合性試點,在電鍍、家具等重點行業探索建立循環經濟生態示范工業園,全面推行企業清潔生產。另一方面,省環保廳支持順德區創建1至2個省級綠色升級示范工業園或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四是推進環境污染防治。順德區將從推進水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加快建設土壤生態安全監控系統、加快建設環境監管預警體系等方面進行多項優化與改革創新,而省環保廳也將對順德區加快飲用水源地整合及水環境綜合整治、VOCs達標整治試點示范以及黃標車淘汰給予支持,指導順德區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建設環境監管預警體系。
五是建立生態文化體系。順德區將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科普宣傳、公共教育和專業培訓,加大媒體對生態文明的宣傳力度,注重保護和修復嶺南水鄉特色文化、古建筑等原生態文化,確保城市發展和歷史文明的有效傳承。省環保廳也將在順德區開展公眾、媒體環保宣教活動,以及綠色學校、社區和環境教育基地建設。
探索“順德模式” 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
“省環保廳與順德區政府合作共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對于創新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省環保廳廳長李清在簽約儀式上擲地有聲。
他表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順德不斷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率先創立了經濟發展的“順德模式”。近年來,順德區以生態區創建為載體,積極實施“青碧藍綠”十年環保工程,強化推進“美城行動”,在環保統籌機制、責任考核、生態細胞工程、環境網絡執法等方面都有新突破,實現了生態環保工作的跨越式發展,也為省廳與該區合作共建生態文明示范區奠定了基礎。
李清強調,省環保廳與順德區政府共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主要目的是通過加強雙方合作,推動順德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和創新,為廣東乃至全國探索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經驗,形成可推廣的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模式”。
對此,陳敏在接受采訪時也透露,在順德區建立生態文明示范區,一方面是順德已有良好的工作基礎,同時在產業轉型升級、傳統產業改造和環境質量改善等方面仍有很大空間;另一方面,順德區已率先進行了大部制改革,在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方面先行先試,探索經驗后,可向珠三角乃至全省、全國推廣,并可發揮其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
在簽約儀式上,佛山市副市長許國對順德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也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近年來順德區在生態綜合整治工作方面成績顯著,走在全市前列。2013年,順德區在全年的環保考核排名中位居前列,并率先通過了創建廣東省生態區技術核查。因此,佛山市政府對順德區創建生態文明示范區充滿信心。
順德“蓄勢待發”重點推進
筆者從簽約儀式上獲悉,根據合作協議,省環保廳與順德區政府將會分別成立工作協調小組,并定期召開協商會議,省環保廳將在政策上給予全力支持,順德區將把任務落實到各相關部門,在協議框架基礎上制定實施方案,明確落實協議的項目安排、時間節點要求及具體工作措施,并抓緊組織實施。合作雙方約定,要適時總結經驗,及時加以推廣。
對此,許國表示,順德區與省環保廳共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將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系統工程。因此,既要立足長遠,抓好規劃,又應著眼當前,分步實施。現階段順德將重點開展四項主要任務:
首先,圍繞共建目標,與省環保廳建立順暢穩定的工作機制。順德要在省環保廳的指導下,盡快搭建專門組織架構,為共建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完善協商機制,充分借助省環保廳的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及時協商解決在創建工作中所遇到的重大難題。
1引言
宿遷市地處長三角地區,是淮海經濟圈、沿海經濟帶、沿江經濟帶交叉輻射區,也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互動的重要節點。建市以來,宿遷市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的發展戰略,突出生態富民,加快轉型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特別是立足自身獨特的生態優勢,全面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加快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生態資源轉化為富民資源。
2宿遷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
2.1堅持生態優先,著力凝聚思想共識
生態優勢是宿遷的最大優勢,宿遷始終堅持把生態立市作為第一戰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對宿遷發展指出的“建設生態大公園”大方向,加強生態保護治理,加快發展生態經濟,推動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互利共贏。在規劃引領上,制定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印發宿遷市生態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關于試行開展綠色發展評估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形成獨具特色的“1+1+N”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機制。注重從根本上轉變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進一步提高公眾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激發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情。在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百姓滿意度調查中,宿遷生態文明建設滿意率和政府重視程度評價值均位列全省第二。
2.2補齊生態短板,著力抓好環境治理
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深入開展“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全面推進污水治理、洪水防范、澇水外排、供水安全、節水管理“五水共治”,控制水土流失、防治土壤污染、防控土壤退化、治理地力透支、控制面源污染“五土整治”,燃煤煙氣、車船尾氣、工業廢氣、揚塵灰氣、餐飲排氣“五氣治理”,堅決消除各種環境風險隱患,不斷提升宿遷生態環境質量。在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江蘇期間,累計交辦宿遷市48件環境件,案件數量全省最少,占比不足2%,全部按時辦結。在召開的督察情況反饋會上,宿遷市是2個未被點名通報的設區市之一。去年,按照“徹底禁、禁徹底”的要求,全面開展耿車片區廢舊物資回收加工綜合整治,全市6978戶廢舊物資回收加工戶全部整改到位,清理廢舊物資60余萬t,清運填埋垃圾14.4萬t,用3個月時間,徹底解決了被國家環保部掛號、困擾城區30年、涵蓋氣水土多要素污染的歷史頑疾,耿車片區的“耿車味”已經變成了“耿車藍”,“垃圾鎮”轉型成了“淘寶鎮”,整治成果被《新華日報》頭版頭條、中國環境報專版進行報道。
2.3強化生態優勢,著力提升環境質量
深入實施“生態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沿大運河、沿古黃河、環洪澤湖、環駱馬湖和環中心城市等“五大生態走廊”建設,大力推進沿河、沿湖、沿路和農田林網建設,積極實施林相改造和樹種更新,加快構建布局合理、林種多樣、景觀優美的綠色生態屏障,全市林木覆蓋率達31%,居全國平原城市前列。集中禁止洪澤湖和駱馬湖采砂,整治716條非法采砂船,非法采砂得到全面控制。加大退漁還濕還湖和漁民上岸工程推進力度,新增受保護自然濕地10萬畝,濕地總面積達到256萬畝。圍繞林蔭、彩色、花園、海綿“四個城市”建設目標,著力推進景觀、生態、休憩相融合的復合型綠化,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2.6%;大力整治鎮村環境,創成國家級生態鄉鎮16個、省級生態鄉鎮46個。優化生態紅線,全市生態紅線區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0.73%,位居全省第二,為發展生態經濟留足了生態資產。
2.4發展生態經濟,著力加快綠色轉型
堅持把發展生態經濟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積極探索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發展新路,加快推進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實現產業競爭力和生態競爭力“雙提升”。科學編制《生態經濟示范區發展規劃》,以生態為基因,把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與轉變生產方式結合起來,大力推進“生態+”,推動生態與工業、農業、旅游、養生、文化等進行跨界融合,創造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實現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堅持以生態經濟示范鎮建設為突破口,在扶貧重點片區選取8個鄉鎮進行試點,推動人口向鎮區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建設生態宜居新家園、生態環保創業園、生態農業示范園,加快農民向股東轉變、務農向務工轉變、打工向創業轉變。近期,正在推進沿大運河、古黃河“兩河”生態富民先行帶建設,實施建設百萬畝生態成片林、百萬畝生態濕地、百萬畝生態高效農業、百條生態河道、百個風情旅游景點、百項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六百”工程。
3宿遷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更是一項長期任務。雖然宿遷市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受政策、資金等諸多因素制約,生態文明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3.1個別地方落實責任不夠主動
個別地方對環境污染問題仍采取遮遮掩掩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和方式來處理,或有案不查、有罪不究,或降格處理、以罰代刑。重地方發展、輕環境保護,對待環保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說起來重要、喊起來響亮、做起來掛空擋”的現象,不能真正做到“兩手抓、兩手硬”。尤其是少數基層黨委政府履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不力;相關職能部門對自己承擔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認識不到位。
3.2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滯后
一是農業結構不夠優化,與其他地區相比,養殖數量大,但產出效益低,且糞污收集、處理和利用設施缺乏有效投入,導致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比較突出。二是產業發展配套設施不夠健全,比如:產業鏈式集聚需要配套的金屬表面處理中心、紡織印染服務中心等公共處理平臺尚未建設到位,其他產業鏈式集聚需要的公共處理設施也較為缺乏。三是城市集中供熱覆蓋范圍不大,城市集中供熱尚未實現全覆蓋,工業園區供熱管網覆蓋率為80%,整體供熱能力不足,供熱缺口較大。四是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不到位,鄉鎮污水處理覆蓋范圍不足50%,村居不足25%。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管網密度僅達到8.7km/km2,與10km/km2的合理密度仍有一定差距。五是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及終端處理設施規劃與建設相對滯后,鄉鎮中轉站垃圾滲濾液未處理,餐廚垃圾處置場等設施建設也比較滯后。
3.3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任重道遠
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嚴峻。2016年宿遷市PM2.5濃度減降率和空氣質量達標率均達到省級考核要求,但秋冬季節受不良氣象條件和北方集中采暖燃煤影響,加之市區工業企業布局不合理、燃煤較多、機動車增長較快、道路和工地揚塵管控難度大等因素,導致宿遷容易產生污染天氣,持續減降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水環境質量提升空間較大。列入省考的26個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雖好于省考要求,但沒有Ⅱ類水體,且劣Ⅴ類水質比例高。局部地區土壤污染問題不容忽視。
3.4經濟發展綠色水平需要提升
目前,宿遷依靠資源消耗支撐經濟發展的方式還未徹底轉變,資源利用效率較低,集約節約化發展水平不高,擴大增量、盤活存量、增大綠量壓力很大。單位GDP能耗下降率未完成省下達的目標,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工程主要目標要求達到0.524t標準煤/萬元,而宿遷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為0.368t標準煤/萬元。三產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仍然較低,服務業發展的層次和品質也需要提升。
4加強宿遷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
4.1加快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
建市以來,宿遷一直秉持生態立市戰略,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宿遷得天獨厚的優勢。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宿遷在江蘇省率先建設生態經濟示范區,加快發展生態經濟,走出一條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發展新路。利用3-5年時間在全市開展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到2020年,力爭建成5個生態富民片區、8個生態經濟示范鄉鎮、5個生態特色產業園,50個生態農業示范園、50個生態經濟示范企業、50個生態養殖示范項目、5個生態旅游示范景區、5大生態走廊、25個美麗鄉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系列創建,全面治理大氣、水、土壤和異味等突出環境問題,在生態環境、創新能力、生態產業、綠色發展等領域力爭取得重大進展。
4.2推進重點生態治理工程建設
按時序進度推進尾水導流工程建設,做好馬陵河水環境治理工程掃尾工作、馬陵河水生態系統構建、馬陵河沿線智慧系統構建等。加快推進市區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項目建設,盡快完成可研編制、項目立項、實施方案編制等工作。督促駱馬湖宿遷大控制三角區退田還湖生態建設工程盡快開工。加快大運河、古黃河、環洪澤湖、環駱馬湖和環中心城市“五大生態廊道”建設,落實各項生態保護單項規劃編制工作,依據規劃細化方案,推進五大廊道重點生態保護項目建設。
4.3提升“四大能力”水平
環境承載力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對于宿遷來講,必須加大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通過加強“四個能力”建設,增強生態環境承載力。(1)提升污染物收集能力。加強污水收集,加快城市雨污分流和老舊污水管網改造,推進鎮村污水管網建設;加強污物收集,著眼垃圾分類和收運,構建城鄉一體大環衛格局。(2)提升污染物處置能力。強化生活污染處置,大力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著眼污染物處置,加快餐廚廢棄物處置終端和建筑垃圾處理中心、垃圾焚燒處理工程、危廢焚燒處置項目等建設;強化生產污染處置,開展畜禽養殖場提標改造建設,從源頭上控制農村面源污染。(3)提升清潔能源供應能力。推行集中供熱,加強供氣設施建設,提高供氣能力;嚴格使用合格煤、優質煤,全面提高煤質和燃用效率。(4)提升碳匯能力。全面構建生態保護林網,大力推進碳匯造林項目,切實提高碳匯水平。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積極推進100萬畝生態經濟林、100萬畝生態濕地建設。
4.4建設重點綠色生態屏障
重點圍繞洪澤湖、駱馬湖周邊,古黃河、京杭大運河、新沂河等流域性河流兩側,高速公路、國省干道、城鄉道路兩側等“三沿”區域,以及沭陽縣新河、廟頭、顏集、扎下、潼陽等西南花木產業林片區,泗陽縣盧集、高渡、裴圩、城廂等成子湖林果苗木片區,泗洪縣峰山、天崗湖、雙溝西南崗經濟林果片區“三大”片區生態林建設目標,全面排查確認林木種類面積,掌握并確定好規劃的任務數據,按計劃推進秋冬綠化造林工作,為打造特色生態林區、推進生態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文華.北京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問題及對策[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5,13(3).
[2]程楊.宿遷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研究[J].科技展望,2016(35).
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它是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準確評價、科學規劃、定量考核和具體實施的依據,目的是為了客觀、準確評價人與自然的和諧程度及其文明水平。目前一些城市構建了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將生態文明提升為政府行政決策考量的關鍵因素,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在黨政實績考核的比重,考核結果作為黨政干部評先創優、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雖然一些城市在生態文明建設考核上做過一些探索, 但截至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套統一、具體、有效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指標體系。
1.科學構建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的重大意義
1.1能夠為評價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具體化、實效化提供科學依據
構建生態文明評價考核指標體系是量化生態文明建設最有效的方法,建設生態文明不能僅限于理論層面,而是要將科學理論轉化為具體的行動,需要從實踐上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變為具體實際的要求。所以,要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目標進行細化、數量化,使大家對生態文明建設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從而把生態文明建設與自己的工作有機結合。生態文明建設采取考核內容量化、計分層次化、結果運用實效化的方式,使建設評價考核工作程序進一步標準化、規范化,考核結果更加具體化、直觀化,有利于形成科學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機制。
1.2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過程的監控、測評、考核提供前提條件
生態文明建設涉及面廣、內涵豐富,將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目標任務指標化,使建設主體指標明確,責任到位,才能使各級黨政領導機關及相關職能部門都各各盡其職,各負其。在現實的具體實踐中,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不能憑空而論,而是要有一個規范科學的考核監控指標體系。這種指標評價監控不能只靠上級機關來做,要靠廣大人民群眾來評價。不僅僅是靠上級機關監控,廣大人民群眾更要參與監控。在現實工作中,更多的不單單是主觀評價監控,重要的是客觀評價監控,最重要的是靠客觀真實的數據做依據。所以根據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涉及的重大目標、重點節點、重要問題,找準生態文明建設的著力點、切入點,構建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就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客觀性。有了科學規范的指標體系,能夠為各級黨政領導班子生態文明建設績效考核提供客觀真實的評價標準,為各個地區領導組織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準確依據,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化、常效化、自覺化。
1.3能夠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供輿論導向
健全完善一套規范科學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在一定時期內將考核評價結果進行公開,準確客觀地反映全國各地生態文明建設情況,有助于各級黨委政府機關及領導進行過去和現實比較,有利于加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和緊迫感,形成良好的社會導向。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站等媒體平臺常年開設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專題(專欄),開通環保政務微博,創辦環保手機報等手段,有利于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輿論氛圍。
1.4能夠為黨委政府謀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決策參考
生態文明建設指標考核情況,呈現的是各地區、各單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能夠檢查各個地區、各個單位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決策、執行狀況,真實反映實際情況,為環境保護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使各級機關和領導不斷創新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路和舉措,在源頭規劃和實際執行中,切實把經濟發展的速度、規模、結構、布局,都要與生態環境有機結合,不以犧牲環境作代價,努力建設高效生態經濟。
1.5能夠為全社會監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效途徑
建立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在一定時間向社會公布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評價情況,深層次、大范圍地接受社會公眾和媒體的有效監督,有利于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監督作用,有助于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參與和監督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力量。擴大群眾對各級機關及領導干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民主監督和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
2.科學構建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的主要思路
從目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來看,按照國務院的部署,環境保護部正在抓緊制訂全國生態文明目標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目前已行成初稿,正在書面征求地方意見,尚未完成。從目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的實踐來看,很多版本過于偏重生態環境方面的建設,而對經濟、民生、文化、社會進步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指標考慮得不夠深入,指標體系缺乏全面性和系統性,難以把生態文明的內涵和基本特征很好地量化表現出來,未能較好地達到促進經濟、資源、環境、人口、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目的。指標體系的不完善直接導致了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制度的缺陷。目前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實踐上,主要參考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的生態縣、生態省(2007修訂稿)建設指標體系,國家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新農村建設的指標體系,以及中央編譯局2009年的國內首個“生態文明建設(城鎮)指標體系”。這些指標體系要么偏重于生態建設,要么偏重于人民生活質量,要么偏重于解決城鎮或“三農”問題,簡單地將這些指標體系嫁接在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上必然存在缺陷。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要求科學構建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要在遵循系統性與區域性相結合、綜合性與代表性相結合、導向性與創造性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原則的基礎上,對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進行了探索研究,即圍繞一個中心――促進經濟、資源、環境、社會協調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同時糅合我國時下倡導的建設主題如“發展生態、低碳經濟”、“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兩型社會”,“建設和諧社會”等,借鑒我國生態城市建設指標、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指標、環保模范城市建設指標、可持續發展考核指標等,從生態經濟文明建設、生態社會文明建設、生態環境文明建設、生態文化文明建設、生態制度文明建設5個層面來構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指標體系包含3個層級,一級指標為生態文明建設總目標層;二級指標包括生態經濟文明建設、生態社會文明建設、生態環境文明建設、生態文化文明建設、生態制度文明建設5個層面;三級指標在二級指標下選取若干單項評價指標組成,共32個指標,其中生態經濟文明建設5個,生態環境文明建設6個,生態社會文明建設8個,生態文化文明建設7個,生態制度文明建設6個。
第一類指標―生態經濟文明建設:主要從經濟結構、低碳等兩個關注方向來構建。這一類指標反映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及產業綠色轉型的程度,包括單位GDP能耗下降率、四項污染物約束性指標減排率、節能環保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清潔生產審核通過率、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作物種植面積占播種面積比例等5個與我市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指標,總權數為30%。
第二類指標―生態環境文明建設:主要從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等兩大方面來構建。其中資源節約主要從保護水、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節約能源的角度來構建;環境友好主要從改善環境質量、加強污染防治和發展綠色農業等方面來構建。這一類指標反映我市生態文明建設中環境的優化和保護程度,包括環境空氣質量指數、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和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城鎮污水收集處理率、城鎮生活垃圾減量化及無害化處理率、生態保護地(受保護地區)面積比例、森林覆蓋率及人均綠地增加率等6個指標,總權數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