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5 15:40: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好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目標任務
區2012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示范推廣項目目標任務:
購買安裝頻振式殺蟲燈225臺(盞),全部安排在2012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區內實施,示范覆蓋農田面積4000畝。
區2012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科技培訓項目目標任務:
根據我區產業發展實際和農民培訓需求,以集中培訓、現場指導、技術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培訓,累計培訓人次280人,印發科普資料280份。
三、投資概算
項目計劃總投資19.8萬元,其中:示范推廣項目9萬元,科技培訓10.8萬元。
四、組織領導
為確保示范推廣項目按期按質按量完成任務,成立由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區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區發改委、財政局、水務局、審計局、農業開發辦、項目鄉鎮等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示范推廣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示范推廣殺蟲燈滅蟲技術推廣工作的組織與協調,區農業開發辦抓項目建設的具體實施。
五、實施安排
區2012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示范推廣項目:
(一)宣傳發動階段
通過各種宣傳方式,入鄉進村向項目區干部群眾大力宣傳殺蟲燈滅蟲等綠色植保技術的好處,積極引導種植、養殖、農業生產企業開展殺蟲燈滅蟲的技術推廣,充分調動項目區廣大農民推廣殺蟲燈滅蟲等綠色植保技術的積極性。
(二)規劃布局階段
區農業開發辦要按照殺蟲燈滅蟲范圍的有效覆蓋要求,嚴格技術標準,深入田間地頭踏勘,征得項目區干部群眾意見,科學合理完成規劃布線任務。
(三)采購安裝階段
在12月前采用政府采購所有殺蟲燈,確立殺蟲燈經銷商,訂立供貨合同,全部安排在2012年度高標準農田項目區。
(四)交付使用階段
示范推廣項目經區領導工作小組驗收合格后,為確保正常運行并持續發揮效益,按照“建管并重”、“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及時將項目工程移交到項目區的村委會運行管護。要求接受方明確管護主體職責,安排好管護人員,落實管護責任與義務;要求接受方應做好示范推廣項目工程管護的組織管理、協調指導和檢查監督工作。
區2012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科技培訓項目:
(一)為了全面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加速推廣農業先進技術,提升農村致富帶頭人和農民科技素質,實現我區農業工作更好更快地發展,著力培養性技術、會經營、善管理、能致富的農村實用人才、專業戶和創業致富帶頭人,我辦聯合區科協、農函大分別在富田、東固兩地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①培訓時間:2012年4月16日—19日。②、培訓內容:a、優質水稻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田間指導;b、果樹(甜柚)栽種技術以及貯藏管理和實地指導;c、油茶林更新改造技術;b、油茶林病蟲害識別與防治技術。③、培訓對象:a、農函大黨員;b、果業、水稻、油茶種植大戶、專業戶;c、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村干部;d、熱心果業、油茶種植的廣大干部群眾。④授課老師:高級農藝師周吉兆、市林業局林業總工程師曾昭漢。
(二)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策應我區實施“全省統籌城鄉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全面提高農民科學素質,提升群眾科技致富水平,增強農民致富奔小康能力,我辦聯合區科協在鴻遠大酒店舉辦一期《農業種養新技術培訓班》。①培訓時間:2012年5月12日—13日。②、培訓內容:a、無公害大棚蔬菜栽培與育苗管理技術;b、西紅柿、辣椒、茄子、冬瓜、苦瓜栽培管理技術;c、良種繁育新技術;b、瘦肉型豬飼養與管理。③、培訓對象:a、歷屆學蔬菜、養豬專業的農函大學員;b、值夏鎮項目區種菜養豬專業戶;c、熱心種菜、養豬新技術的部分黨員干部、群眾。④授課老師:市蔬菜所高級農藝師肖火根、養豬大戶劉精山。
11連增秘訣一:
合作經營
激發農業生產活力
2014年1月18日,克山縣仁發村仁發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會議室里,桌子上擺滿了成捆成捆的人民幣,合作社社員們一張張樸實的面孔洋溢著歡喜:“分紅啦!”
在克山,所有農民都羨慕仁發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社員,人家帶地入社每畝土地收入922元,比自己種強多了。目前,仁發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入社成員發展到2638戶,涉及10個行政村18個自然屯,入社土地5.4萬畝。從黑龍江省農委農機局了解到,像仁發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這樣的規范社,目前黑龍江省已經達到了61家。
近年來,黑龍江省以推進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為契機,大力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黑龍江省現代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實踐證明,農民的土地流轉到現代農機合作社后,土地規模化經營程度提高,農民生產經營成本降低,實現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在現代農機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下,黑龍江省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逐年增多,目前全省1164個現代農機合作社土地規模經營面積已達1500萬畝。
2014年10月20日,在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省農業委員會主任王忠林作了省政府關于全省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發展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全省農村土地已流轉6507萬畝,比上年增長16.2%。全省農村土地規模經營面積發展到5971萬畝,比上年增長17.1%。全省2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發展到10.5萬個。
“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項目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民帶地入社的新型經營主體培育,使大型機械更好地發揮作用,規模經營更大范圍地普及,標準化生產更精準地落到實處,實實在在地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了糧食產量,提高了糧食品質。記者從省農委獲悉,今后,黑龍江省將在完善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基礎上,推進農村土地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切實做好流轉信息、土地經營權證抵押貸款等服務,推動農村土地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現代化大農業建設步伐。
11連增秘訣二:
基礎設施建設
筑牢農業發展根基
“地里有機井,地邊有排水渠,旱能灌澇能排,不用再看老天爺臉色吃飯啦!”說起這幾年水利工程為農民帶來的好處,綏濱縣東方村紅發屯的馬景濤大爺樂得合不攏嘴。
從黑龍江省水利廳獲悉,近年來,黑龍江省累計投資338億元,開工建設尼爾基引嫩擴建骨干一期、三江平原14處大型灌區、19處灌區續建配套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和田間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業生產西旱東澇的心腹之患。目前,總投資300億元的黑龍江、松花江、嫩江“三江”工程已經全面啟動,將興建加固堤防3000公里,保護著全省五分之一的耕地面積。有了能抗旱排澇的水利工程,農民種地自然是“心中有底”。
從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近幾年,省國土資源廳通過土地整理項目和中低產田改造項目,進一步釋放土地潛能,增加土地產出和糧食產量。2009年,鴨綠河農場抓住三江平原東部地區土地整理重大工程的機遇,第一管理區土地整理項目在省國土資源廳通過立項。土地整理項目一期工程結束后,增加有效耕地面積3800畝,新增耕地率12.56%,增加水稻產量380萬斤。同時項目的實施把原來的6000畝低產旱田改為水田,可增加水稻產量600萬斤。“有了這個項目,我家地里能新增加45畝水田,農場還免收前2年的承包費,大體算一下,這兩年能多得近6萬元的收入,這可是實打實的效益賬!”說起農場的土地整理項目,鴨綠河農場第一管理區職工劉寶林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土地開發整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建設億畝生態高標準農田的戰略目標。到2025年我省要承擔1億畝生態高標準農田建設,“十二五”期間要完成3197萬畝建設任務。2014年,國家下達我省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918萬畝,我省大力推進已下達建設任務和投資項目的實施,通過各類建設項目驗收報備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920.50萬畝,可超額完成國家下達我省的任務指標。
11連增秘訣三:
科技服務
助力農業增產增收
“農事專家大院走,種田示范園區瞅,四季科技培訓勤,百姓致富項目有”,“農民種地用科技,串換良種別忘記,拖拉機去耕整地,耕作深度要注意”……“有了這些‘順口溜’,科技常識不再是‘天書’了!好種子、好技術、好機器,加起來就是咱老百姓致富的‘金鑰匙’啊!”牡丹江農民李玉榮看著地里成熟的玉米高興地說。
近年來,黑龍江省不斷提高農民的科學素養,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要求,通過深入實施“科普之冬”,廣泛開展農業科技培訓等活動,打造了一批有科技種田意識的“新型農民”。
2014年,黑龍江省把落實強農惠農政策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嚴格程序,規范運作,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在保持原有惠農政策不變的基礎上,在農業科技創新、新品種培育研發、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2014年3月初提前下撥了143.11億元的糧食補貼、良種補貼資金,并于3月底前全部發放到農民手中,確保在春耕生產中發揮作用。為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標準,整合資金6億多元,支持農村新建水稻育秧大棚2.78萬棟、智能化催芽基地200個。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進一步調動了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今年全省共投入春耕資金600億元,比上年增加15億元。
項目名稱:農業綜合開發
項目單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扶持范圍:包括土地治理項目、產業化經營項目兩大類。土地治理主要包含基本農田及高產田建設,生態治理、沙漠化治理、小流域治理以及灌區的節水灌溉改造等;產業化項目,主要指農業種植、畜牧水產養殖等種養殖項目,同時包括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產地批發流通設施項目。
扶持對象:土地治理項目扶持對象應以農民為重點;產業化經營項目扶持的對象包括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含省級農發機構審定的龍頭企業)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
補貼標準:資金扶持方式主要分為貸款貼息和財政補助兩種方式,約為80~160萬元。
往年申報時間:3月
案例:
云南省通海縣積極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2014年總投資近2000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7200畝,實現年新增保鮮蔬菜近6萬噸,使更多的農戶享受到了農業綜合開發帶來的好處。據了解,2014年度通海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分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和產業化經營項目兩類。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改善了九龍街道、四街鎮的7200畝農田基礎設施,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培訓,項目區的農民收入有了明顯增加。產業化經營項目則進行保鮮蔬菜集配中心擴建,實現了年新增保鮮蔬菜產量近6萬噸,有效帶動了農村就業和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2.
項目名稱: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項目單位:國家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扶持范圍:現代種業、食品加工、飼料、生物農藥、農業機械裝備、生物質利用與生物能源、林產加工、鄉村環保、鄉村物流等涉農產業的重大技術成果轉化。
扶持對象: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項目的承擔者,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提供者和農業技術實際使用者。
補貼標準:根據項目和企業特點,實行不同的扶持方式,通常分為貸款貼息、無償資助、資本金注入三種方式。無償資助主要是針對社會和生態效益較大,但投資回收期及效益不明朗的項目,資金額度一般不超過200萬元。
往年申報時間:4月
案例:
2012年,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實施了“酸棗優良品種產業化生產技術示范”項目。項目注重產學研結合,針對鮮食、加工、藥用酸棗的市場需求,以選育出的“邢州1號”“邢州4號”“邢州6號”“邢州9號”等酸棗優良品種為基礎,建成了酸棗優良品種快繁技術體系,示范了酸棗開甲技術,比常規栽培增產25%。項目建成酸棗優良品種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5個,研發出以酸棗仁為原料的葛根酸棗仁口服液、酸棗仁口服液等功能性飲品配方,實現了酸棗快繁、種植、加工、銷售產業化一條龍發展。作為綠化荒山的先鋒樹種,酸棗還具有防風固坡、防止水土流失的優良作用。
相關技術成果的轉化示范,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快速增收致富,而且對改善太行山區生態環境產生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3.
項目名稱: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
項目單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扶持范圍:農副產品及農資配送中心、連鎖經營網點、批發交易市場改造;農副產品冷鏈物流系統改造;農副產品及農資市場信息收集與、農化服務體系、質量安全服務體系等公益項目。
扶持對象:申報主體必須是符合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和再生資源四大方向的法人企業,并且要求供銷合作社在申報企業中持股比例不得低于34%。
補貼標準:200~400萬元
往年申報時間:4月
案例:
鄭州市城關鄉高袁寨村村民王麗峰心里樂開了花,今年她再也不用為賣菜發愁了,鄭州市供銷社滎陽中心超市將她的一萬多斤蘿卜全部收購走了。
2010年以來,為讓市民吃上干凈、衛生、新鮮的蔬菜,鄭州市供銷社圍繞打造標準化龍頭企業這個中心,全力抓好“新網工程”建設和業務經營,給供銷社的發展帶來了生機,為“農產品-超市”對接奠定了良好基礎。供銷社中心超市員工每逢蔬菜成熟季節,安排職工利用休息日到菜地幫助菜農解決采摘、運輸等環節難題,減少了流通環節、縮短了時間、降低了成本,實現了“農超”真正對接,為菜農、果農解決了賣難買難問題。
4.
項目名稱: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
項目單位:農業部、財政部
扶持范圍:重點扶持蔬菜(包括食用菌和西甜瓜等種類),適當兼顧果、茶,每個設施基地200畝以上(設施內面積,下同),每個露地基地1000畝以上。此外還有改善畜產品和水產品的生產條件以及質量安全。
扶持對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民合作社。
補貼標準:5000元/畝,不超過300萬
往年申報時間:7~8月
案例:
內蒙古磴口縣水產管理站為了能夠更好地實施“雙十萬”工程,大力推進水產健康養殖,2014年共爭取漁業“菜籃子”項目建設2個,改造池塘面積200畝,修建進排水渠2000米,購置餌料機、增氧機各30臺,新建倉庫300平方米,新架設電纜線路9000米,購買魚種9000公斤,購買飼料30噸等其他配套設施,項目總計投入資金80余萬元。承擔扶持“菜籃子”項目建設的單位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為宗旨,制定了適宜本場條件的養殖生產技術規程,推進規范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生產模式,抓住水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關鍵環節,實施全程質量監控,2014年所有健康養殖示范場水產品自檢和農業部抽檢都沒有發現違禁藥物殘留超標現象,水產品合格率達到100%。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已經成為漁業發展、漁民增收的助推器,較好地促進了全縣漁業健康平穩發展。
5.
項目名稱: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資金
項目單位:國務院
扶持范圍: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排灌機械、畜牧水產養殖機械、動力機械、農田基本建設機械、設施農業設備和其他機械等12大類48個小類175個品目機具。
扶持對象:符合補貼條件的農牧漁民、農場(林場)職工、從事農機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
補貼標準: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實行定額補貼。每檔次農機產品補貼額按不超過此檔產品在本省域近三年的平均銷售價格的30%測算,重點血防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及植保等大田作業機械補貼定額測算比例不得超過50%。
往年申報時間:6~12月
案例:
2014年,云南省宣威市兌付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782.986萬元,帶動1906戶農戶投資1826.76萬元,購買各類農機2668臺,新增農機總值20609.7萬元,并爭取到省級財政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組織項目資金100萬元。為當地農民的增產增收做出了一定貢獻。
小貼士:
拿到農業補貼的三大方法
國家惠農信息雜多,并不是所有的農業補貼政策都適合自身情況,而且申請時間往往有限,要想提高申報成功率,有3個方法可以提供思路。
方法一:查條文,篩信息
想要得到補貼的農民和農業企業要及時關注科技、發改委、財政、農業、商業、林業、供銷總社、水利、工信九大部門及其相關的省市部門網站農業補貼類信息,了解關鍵技術、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篩選出適合自身的補貼類信息,從而向對口部門申報相關的農業補貼。
方法二:結合自身特點
中圖分類號:TU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 我國基本農田保護中的問題
1.1 基本農田保護的責任體系有待完善
國家有關文件規定要建立耕地保護責任考核體系,嚴格土地管理責任追究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本行政區域內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負責,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這些規定對于進一步完善和強化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度起到了作用。但在當前以經濟建設為主的大環境下,在眾多的考核指標中,招商引資、經濟增長等指標排在前頭,被放在突出位置,而耕地保護指標所占權重過小。因此,當經濟建設和基本農田保護發生沖突時,通常是基本農田保護處于劣勢。
1.2 保護基本農田的經濟機制尚未真正建立
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分析:一是對于各級國土資源部門來說,基本農田建設與保護的相關經費有相當大的部分還未落實,即使部分地區落實了經費,但由于經費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工作需要;二是對于農戶來講,并沒有足夠的經濟收益刺激其保護耕地及基本農田;三是對用地者的成本而言,國務院第28號文件和第31號文件提出的征占基本農田按最高標準征收土地開墾費和征地補償費的規定各地還未落實,從征收補償上,基本農田的補償標準與一般耕地還沒有區分開來,也是基本農田被輕易占用的重要原因。
1.3 基本農田質量不斷下降
目前有四大因素直接造成基本農田質量下降,帶來的損失不亞于基本農田的亂占濫用。加劇了基本農田資源的供需矛盾。一是酸雨侵害的面積大、頻率高、PH值偏高,直接影響到土壤酸堿度和農作物根系對土壤有效成分的吸收。二是農藥、化肥、添加劑、農用薄膜的濫用,農田中有機廢棄物含量高,污染了農田環境,惡化了土壤結構,不僅影響農作物產量,而且影響農產品的質量達標和市場準入。三是地表水污染嚴重,經農作物有害物質的吸附效應和生物鏈的傳遞累積,最終影響到人類的健康。四是工礦企業、鄉鎮企業、建設工程項目的排污、傾渣占壓土地、破壞灌溉和生態植被,造成土質惡化、地力衰退,有的甚至使農業生產無法進行。因此,做好基本農田質量管理工作是依法洽農、依法興農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
1.4 農業生態環境變劣
由于城鄉工業的發展,大量有毒、有害物質進人農田,城市垃圾占地,化肥、農藥、農膜使用不當,造成水體和農田污染。據報道,我國因重金屬超標而造成經濟損失達100億元,全國面源污染面積近20%如過量施用氮磷肥,不但起不到增產作用,反而防礙作物對養分的吸收,病蟲發生嚴重;除造成經濟損失外。還污染土壤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因此,加強基本農田保護,除嚴格控制耕地數量外,還需防止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
1.5 基本農田保護的規劃不夠科學
我國有關土地管理法規明確指出。各級人民政府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應將基本農田保護作為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明確基本農田保護的布局安排、數量指標和質量要求,應將優質農田優先劃為基本農田。然而當前基本農田保護規劃方法基本上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傳統思維,由上級政府向下級政府進行層層指標分解。不少地方政府并不認同上級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指標,而是把地方經濟建設放在第一位,將大量優質高產的農田劃定為經濟發展區域。優先考慮將遠離建設需求區的耕地劃為基本農田,“劃遠不劃近”、“劃劣不劃優”現象很普遍。
1.6 基本農田的占補不夠到位
根據“基本農田占補平衡制度”,建設占用多少基本農田,就必須補劃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耕地。確保本行政區域內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但在實施的過程中。由于對“質量相當”并可操作的硬性指標無法控制,對基本農田的“占優補劣”已成為一種通病,占補變成了單純的數量平衡,補劃的基本農田的生產能力不及被占用的基本農田,最為典型的就是城鎮四周或交通要道沿線兩旁的大量生產條件優越的高產穩產基本農田被占用,而補劃的卻是區位偏遠、農田基礎設施差的耕地,結果造成基本農田數量雖然沒有減少,耕地質量卻大大降低,使區域基本農田總的生產能力下降,從而違背了基本農田占補平衡的本質要求。
1.7 基本農田保護帶來的機會成本不能合理分攤
劃定為基本農田的耕地,就意味著只能從事糧食等社會需要的農產品生產,而不允許其非農化,也就等于放棄了發展權。基本農田的使用者、所有者就不能實現其非農化帶來的土地增值,這種發展權的放棄,應該得到社會的補償,因為基本農田保護帶來的種種好處是由全社會分享,社會必須為此支付相應的成本,然而目前我國對基本農田保護并沒有進行相應的補償,基本農田的使用者、所有者幾乎承擔了全部的保護成本。這種不公平的現象無疑會打擊基本農田保護區農民、村集體及地方基層政府保護基本農田的積極性。這也是造成目前我國基本農田保護的執行主體缺位的根本原因。
2 針對上述問題應采取的措施
2.1 提高對基本農田保護的認識
開展基本農田保護是加強農業法制建設,保護農民利益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各級領導在重視農業生產的同時,要將基本農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的質量保護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農業部門要積極主動爭取各級領導的支持。
2.2 依法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
強化土地執法,遏制違法占地,對越投批地和各類違法占地行為要嚴格運用土地監察手段依法查處,加大基本農田保護法規建設的力度。在保護區內,不準挖沙取土,不準打坯燒磚,不準建房,不準閑置拋荒,嚴格加強基本農田管理制度。
2.3 加大改造中低產田力度
要廣辟有機肥源,擴大綠肥種植面積,增加有機肥施用量,推廣秸桿還田,開展化肥質量監測及地力監測工作。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和改造中低產田,提高農民科學施肥水平,實現用地和養地相結合、改良和利用相結合、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地力建設和良種良法相結合、當前利用和長遠利用相結合,逐步把各類型耕地建設成具有較高生產能力的高產、穩產農田。
2.4 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
嚴格控制工業企業“三廢”排放量,定期檢查,經常監測。使“三廢”排放量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合理施用化肥、農藥、農膜,減少化肥、農藥、農膜的殘留,加強對土肥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通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藝措施相結合、農林牧相結合的方法,實行山水田林草綜合治理,發展生態農業。
2.5 加強基本農田保護的輿論宣傳
土地管理部門應求真務實地開展一場基本農田保護宣傳活動。讓社會各界充分認識基本農田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強化基本農田保護法制意識,形成一個人人知道農田保護、人人遵守農田保護、人人監督農田保護到社會環境,將我國的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做得扎扎實實,深入持久。
3 結束語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耕地是基礎的基礎。保護現有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因此,必須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有限的土壤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和最佳生態效果。耕地數量的變化比較直觀,容易引起重視;而耕地質量的變化是緩慢的、隱形的,不易引起關注;但如不引起全社會的足夠重視。將進一步制約農業生產、農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約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因此,加強基本農田保護,除嚴格控制耕地數量外,還需特別重視耕地質量。
參考文獻:
7月中旬,記者來到中國(鶴壁)農業硅谷產業園,我們希望能在這個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高新技術支撐的新型企業里,揭開農業物聯網的神秘面紗。
中國(鶴壁)農業硅谷產業園位于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由農信通集團旗下的鶴壁農信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承建,計劃總投資19.7億元。這是一家在物聯網智能裝備及移動智能終端制造方面有著一定影響力的企業。
物聯網被世界公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它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綜合信息傳感設備,把物體與互聯網連接,進行信息交換,進而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新技術。物聯網在農業上的應用既能改變傳統粗放的農業經營管理方式,也能提高動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能力,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比如,運用農業物聯網,可以通過傳感設備遠程監測到棚內的空氣濕度、溫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濕度等環境參數。土壤濕度過低了,系統就會聲光報警或自動給管理員發送短信,管理員馬上通過數據分析進行相應處置或是用手機發條短信后,大棚內就可以自動澆水了。管理員也可以預先設定好控制程序,系統會根據內外情況變化,自動開啟或關閉大棚機電設備,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管理的現代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傳統農業,澆水、施肥、打藥等,農民全憑的是經驗、靠的是感覺,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在土地上耕作,并把這些經驗與方法一代代傳授,延續至今。但是,這一切已經開始發生了變革。”北京農信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物聯網事業部技術總監陳紅波告訴記者。
現代農業的“千里眼”
在陳紅波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距離中國(鶴壁)農業硅谷產業園東邊不遠的鶴壁市淇濱區喜洋洋現代農業文化生態莊園。這里的蔬菜大棚和一般的大棚有點兒不一樣,里面不僅有可旋轉360度的攝像頭,還有盒子狀的物聯網無線測控終端,盒子底部有三根電線,其中兩根插入泥土,另外一根吊在半空。
“插入泥土的兩根線分別是測土壤濕度和溫度的,懸空的一根是測空氣的溫度和濕度的。”陳紅波說,無線測控終端測出的數據將被傳遞到不遠處的電子監控室電腦上。
該莊園使用的正是鶴壁市去年開始建設的設施農業智能物聯系統。通過這個系統,不僅可以在電腦前或者手機上看到大棚的環境參數,還可以通過攝像頭的變焦,清楚地看到每一片菜葉的情況。
“今后,如果在大棚里安上風機、噴灌等設施,如有需要,只要在電腦上遠程操作,即可控制大棚空氣濕度和溫度。”陳紅波介紹說。
如今,鶴壁農業已建成“一中心六系統”的農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將物聯應用、遠程診斷等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進行了應用。“下一步,我們將開發建設新的農業信息化應用系統,并充實平臺內容,同時加快應用步伐,提高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水平。”陳紅波說。
申現國是淇濱區大賚店鎮曹莊村和董莊村的“大學生村官”,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氣象信息員。每天,他的手機總能收到一條氣象短信,而他只要將這條短信轉發至氣象部門在村委會安裝的大喇叭接收機,該短信就能從文字狀態自動轉換為語音狀態,將信息及時播送給廣大村民,指導農民群眾科學安排農業生產。
而像他這樣的氣象信息員,鶴壁市還有890余個。據介紹,鶴壁市在每個鄉鎮都建設了一個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在每個行政村建設了一個氣象信息服務點,為農民提供澆水、施肥、噴藥和收獲等方面的參考信息。
這些參考信息的獲取,來自農田氣象信息監視器,這也是物聯網在農業方面的成功應用。農田氣象信息監視器可以實時監測溫度、濕度、墑情、作物長勢等農田信息參數,實現了農田生產信息可視化。據悉,目前鶴壁市實現了對全市所有縣區、所有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共1700平方公里范圍的農田氣象信息的全覆蓋,現代農業用上了“千里眼”。
如今,鶴壁市除建成全國首家、國際先進的星陸雙基遙感農田信息協同反演技術試驗基地外,還積極創建國家級農業氣象試驗站,大力開展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為糧食高產創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鶴壁,小麥、玉米畝產連續創造1萬畝、3萬畝成方連片同面積全國高產紀錄,國家氣象局、中國農科院等部門聯合在鶴壁建設全國首家、國際先進的星陸雙基遙感農田信息協同反演技術試驗基地,都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陳紅波說,同時,鶴壁作為河南省確定的電子信息產業“一體兩翼”產業布局的其中一翼,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有一定的優勢,作為投資方,之所以將中國農業硅谷產業園的總部定在鶴壁,正是看中了鶴壁現代農業的高速發展。
發展中的資金瓶頸
如今,我國物聯網技術已在大田農業、設施農業、果園生產管理中得到了初步應用。比如,溫室智能控制、智能節水灌溉、農情長勢與病蟲害監測、水產養殖管理、氣象環境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與溯源等方面,都已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特別是在食品安全這一當前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上,物聯網結合傳感、云通信、云計算等技術,可以實現對農產品的生長環境及生長、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等過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提供了技術保障。
2013年年初,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農業部也適時印發了《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工作方案》,首先選擇有一定工作基礎的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開展試點試驗工作。根據方案,設立天津設施農業與水產養殖物聯網試驗區、上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試驗區、安徽大田生產物聯網試驗區。可以看到,我國農業已經開始向“智慧時代”邁進。
雖然農業物聯網對于農業發展所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是也存在著投入大、利益產生及其附加值滯后、農戶和一般農企不愿參與的事實。目前,河南農業在物聯網應用方面還形不成規模,有應用的也僅限于少數規模大的農企。很多農企對物聯網的認識并不夠,他們多止步于物聯網前期投入的高額費用前。
“與傳統農業相比,農業物聯網的前期投入比較大,在沒有見到效益之前,讓農民提前投資是很難的。”陳紅波說。“而且對于普通的農戶使用這套系統目前還不是很現實,現階段我們更多的也是在大中型農企中推廣。”
這一現狀決定了農業物聯網發展初期資金瓶頸制約嚴重,更多的需要政府資金扶持和大型企業的前瞻性投入。同時,應盡快建立適應農業發展需求的商業模式,由市場引導、向市場要錢,推動物聯網的發展。
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進程
農業物聯網由物聯網概念派生而出,是近幾年興起的新技術。不過,目前物聯網的感知能力仍處于不斷發展過程。據介紹,現在能測土壤中氮磷鉀等微量元素的傳感器還存在著成本過高的瓶頸。
河南農業大學信息與管理科學學院院長馬新明透露,他的博士生正在研究一項用于農業的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通過高清攝像頭拍攝的圖像,分析農作物葉片含水率、葉片含氮量等,以此來判斷是壯苗或是弱苗。
將物聯網技術引入農業領域,將徹底改變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有專家認為,這種改變會從以人力為中心、依賴于孤立機械的生產模式轉向以信息和軟件為中心的生產模式,從而大量使用各種自動化、智能化甚至遠程控制的生產設備,可以避災減災、節本增效,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設施農業和物聯網技術結合,可自動調控農作物生長。”馬新明告訴記者,河南農大在方城縣的溫室大棚能利用紅外線技術,感應二氧化碳、光照等,進而自動調節大棚內的通風和遮光設施,達到農作物生長的最佳環境。目前,智能大棚在河南不少地方已經使用。
對于農業大省的河南,糧食生產中能否全面推廣物聯網技術?馬新明等物聯網專家都認為,目前從各方面的技術條件來看,物聯網技術完全可以用于河南農作物生長管理。
2廣開投資渠道,推動農田水利配套工程建設
當地政府由于限于本地資源及先天條件,沒有充裕的資金推動當地農田水利配套的工程建設,這就需要借助外部資源來提高當地的基礎建設,而國家的政策性資金就是很好的外部推動手段,國家承擔著本國經濟建設,對農村農田起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而當地政府就要積極配合和爭取得到國家的支持。設立農田水利配套工程項目專項負責小組,對當地灌溉基建及周邊配套設施等農田的綜合開發進行合理評測,把資金合理運用,改造中低產田、調和鹽堿地,進行保護性耕地,對灌溉區的基礎建設進行完善,堅持發展好每一寸農田。設立小型農田水利基礎建設補助資金,巧妙分發各地農田建設資金,特別關注旱澇堿沙荒等地農田,做好田間的水利工程配建工作。政府可以對部分水利工程進行外包,對于重難艱工程政府可以對外進行招標建設,政府掌握較大話語權利用融資手段實現最大的惠農惠民,促使農田水利基礎建設朝著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政府通過引進社會公益,尋求社會關注利用社會集體力量從而推動當地的農田水利配套工程建設。在公平決策的前提下,施行實行政府補助,吸引農民資金投入勞動投入。對于農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項目建設,政府可以通過政策性鼓勵,必要時對農村水利設施項目落實好的農戶進行獎勵,帶動周邊農戶為當地的農田水利基建做出貢獻。
3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農田水利建設團隊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智慧,農田水利建設也是如此。農民作為一個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群體,他們的知識水平不高,又因為農民本身的魯莽性格,在一個不受束縛、沒有領導的境況下,很容易惹生事端。如果農田水利建設的隊伍僅僅在技術方面有所成就,而缺乏優良的素質,不能很好地帶動農民理性進行農田水利建設,那么我們就可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現象:素質低下的建設團隊與莽撞的農民意見不一,兩人引起口頭爭議,逐漸演變為肢體沖突,然后就極可能引起農民群體和建設隊伍兩大陣營的對立,引發更復雜的關系糾紛。這種情況一旦真實的存在,那么,農田水利建設的進程肯定受到影響,難以保證農田水利建設的效率和質量。如此,現代農業建設受阻、農業發展進程停滯,這對農業和國家來說,都是極其不利的。所以,在發展現代化農業的過程中,要考慮各個方面的問題,看清每一種事物可能存在的漏洞,對建設的整體工程進行全方面的統籌。所以說,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農田水利建設團隊,就能盡可能的把這種問題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這對農業發展具有極大的意義。
4將水最大化地利用,以保證農業的供水
我國水資源分配不均,所以在某些季節,甚至可以看到地區兩極分化的情況,即某些地區遭遇強大旱災,尤其是西北地區,更有甚者,這樣的干旱會直接讓當地百姓顆粒無收,而在這時,與子相反的南方,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極有可能會出現洪澇災害。這種兩極化的情況大都出現在每年的夏季,南方多雨而北方干旱,所以我們國家才會有了“南水北調”的措施,這樣可以盡可能地降低因水而帶來的農業虧損。將水資源最大化的利用以保證農業用水,主要有下列3個措施:
1)興建蓄水工程。興建蓄水工程,這種做法在我國古代已經實行,我國古代就已經采取運河等措施了。當然在現代,隨著高科技的發展,我們可以興建起更多更好的水利工程,政府部門應該實地考察自己當地的情況,結合當地的環境、地勢等等進行合理的策劃,然后興建起適合當地的水利工程。比如在平原區可以建設平原水庫,這樣可以達到蓄水的目的,使得農業發展的同時自身有一定的供水量;如果某些地區有較大的河道,也可以直接在河道上建水庫、塘壩、攔河閘,這樣可以增加地表水資源的利用率。
2)除了政府部門興修水利這樣的比較大型的硬件措施外,還要加強農民的節水意識,讓農民在農業生產時可以充分認識到水的利用性,這樣的意識無疑是很重要的,當然除了意識,還要有行動,在農民自身有了一定的節水意識后,政府應當配以一定的節水改造設備,大力推進田間工程的節水改造,積極引導農民把農業生產與水利工程結合,將整體效益充分發揮出來。農民在農業生產時也可以采取滴灌等方式進行農業勞作,此外政府在對當地農民做好了宣傳時,還要培養有著高素質的農民隊伍,因為在農業這一生產中,本身工作的辛苦,使得較少的高學歷、高素質的知識人才不愿前往農作物的前方,這時候當地政府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吸引一些高科技人員,尤其是水利和農業著兩方面的人才。在人才過來后,應對其進行一定的培訓,讓他們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出實地考察,這樣才能將他們的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出來。
3)改革稅費制度,其實這一措施與第二個措施還有一定的重復性,因為改革稅費制度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提高農民的節水意識,在將農民自身作為考慮重點,以其為中心去思考問題,去改革時,可以提高農民的積極性,這樣的好處是可以讓農民更容易地區接受政府宣傳的節水意識,從而不會產生抵觸心理。
5利用現代硬件科技設備,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科技在不斷發展,科技的成果也在不斷升級更新,在越來越現代化的科技發展中,科技的研究成果也要靈活應用于社會生產事業。在農田水利建設的項目工程中,引進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利用現代化設備設施,來達到農作物豐收,農業發展良好的效果,是正確利用科學資源的做法。將科學發展的成果在農田水利建設得到應用,需要做到:
1)要大力推廣新科技對農業發展生產的作用。在整個農田水利建設的過程中,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網絡系統,由信息網絡對每個部分的建設進行統一分工和統一調配,對農田資源的合理利用,統一各資源進行排灌設施的調配以及水的合理利用。
2)對農田區域開展節水措施。用先進的節水技術對農作物實施管理,最大化發揮資源的效益,發揮農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幫助現代化農業發展。對現代農業技術的正確利用,是對科技成果的尊重,也是對科學技術和農業生產的負責。
2土地迅速流轉的主要動因
調查研究表明,現階段推動農村土地流轉主要有三方動力:一是黨和政府各種惠農政策聚合的拉動力。如農業開發職能部門每年在各地安排的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項目,給農村產業發展打下了基礎。如高效農業、設施農業扶持項目1500~3000元/667m2補貼,還有農機具、農資補貼和種、養產業達標補助等等。所有這些改善了農村環境條件,減輕了創業投資成本大的壓力,為創業投資者創造了條件。二是廣大農村家庭承包戶內在的推動力。在新形勢下,因家庭勞力變化,種植規模小,傳統農業耕作水平難提高,使原土地承包戶能種足種好的不足50%。近年來,農民667m2土地出租費加國家對糧田補助已超過千元,而家庭承包的667m2地,年凈效益難超千元。農民們認為把承包地集中起來,租給有實力的企業,實行規模化生產,既有利實行現代化種植增產增值,又使青壯年勞力外出多掙錢。三是地方政府積極支持,幫助協調辦理各種事務,成為承上啟下管理好土地流轉的承辦者、維護者和依靠力量。這三方面動力,互相推動,使農村土地流轉樂見其成。
3新型農業經濟實體,在經營中暴露的問題
一是社會化服務跟不上,種糧產業效益下滑。如稻米專業合作社,每年稻田病蟲草防治,肥水管理等,仍以人工傳統操作為主,用工用本偏大,加上生產資料上漲,種糧效益不樂觀。2013年初步核算,生產成本達1300元/667m2,加上租賃土地由700元上升到950元,這樣總成本達2250元/667m2。該合作社夏熟小麥產量350kg/667m2,2.2元/kg,秋熟水稻產量600kg/667m2,2.6元/kg,年產值為2330元/667m2,加上其它支出,效益微微,經營合作社的積極性不高了。二是有的承包戶因承包期偏短,產生短期行為。臨移交承包田時,放松管理,稻田千金子和自生稻等雜草叢生,如不及時拔除,將為下一輪承包戶造成后遺癥。也有個別承包戶因自己經營不善,不肯兌現土地租金,直到雙方打官司。三是新創業的家庭生態農場,基礎設施和管理不規范。有創名牌,拓市場的雄心,對“四季鮮果”的科學栽培和新品種畜禽的科學飼養心中無數。基礎設施簡陋,沒有規范的技術操作程序和必要的防疫監測措施,一旦發生疫病,后患無窮。他們也打算要引進科技人員或聘請有關部門專家當顧問。我們認為,目前正是由家庭承包經營體制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實體經營體制過渡時期,各種矛盾是難免的。根本出路應要不斷加強社會化服務功能和提高企業自身管理經營水平,在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后,讓農民看到好處,才能吸引農民自愿將土地資金入股,建立股份制利益共同體,增強內生動力,從而成為緊密的規范的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經營實體。
4對策和建議
目前鹽城市發展了比較規范的各類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他們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未來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平臺和載體。企業實體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創造諸多的內部和外部條件,主要在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培養新時期農村建設人才,建立產業化經營體制和機制上下功夫。
4.1明確新農村發展目標和方向
農村承包土地的流轉,已為現代農業創造了一個平臺,但實現農業現代化,要靠現代工業化成果武裝農業,現代科技提升農業,現代產業化管理體制經營農業。社會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只有讓現代生產力(科技人才、設備)和社會生產關系(經營體制和機制)兩個輪子的互動協調相向共進,才能有效地發展現代化農業。農村目前家庭承包為主的傳統經營方式還不能適應今后現代化大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需要。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土地流轉,逐步形成大大小小種、養、加、銷的新型經濟實體,再通過發展、規范、重組和壯大,逐步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大農業經營實體,成為農業現代化的新型載體,使農民從產業化經營實體中,取得合理的平均利潤率。像東臺富安蠶絲綢公司那樣實行二次分配,這就是農業產業化的核心內涵。
4.2努力培養新一輪農村職業化人才
未來農村各類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領軍人物,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組織管理水平,其數量應超過現有村級組織的數十倍。想從外地引進或大專院校培養,不夠用、不實用,應立足農村選拔一批有高中文化,種田能手,退伍軍人和回鄉知識青年,委托市級有關職業院校定向培養,政府投資。主要從事農藝、農機、農經等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二年畢業后,分配到相關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實體工作,享受大學生村官待遇。實踐二年后經過考核,發給職業化農業資格證書,成為各類新一代產業化經營實體領軍人物。
(一)充分認識科學發展觀是建設生態市的行動指南
生態市是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去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決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建設經濟發達、生態高效的產業,體制合理、社會和諧的文化以及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環境,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自然生態與人類生態的高度統一和可持續發展。建市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按照“森林式、環保型、園林化、可持續發展的湖濱特色生態城市”和“兩河兩湖水鄉、綠色生態XX”的城市和市域環境定位,穩步推進循環經濟,全力打造“生態XX、綠色家園”的特色品牌,加快全國生態示范區創建步伐,全面開展生態市建設,不斷推動全市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一是以人為本原則: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也是生態市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就是要構建協調發展的生態效益型經濟、永續利用的資源保障、自然和諧的城鎮人居環境等體系,不斷壯大市域經濟總量,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努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二是可持續發展原則: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生態市建設必須確保經濟發展質量,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延長產業鏈,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建立社會、經濟、環境復合生態系統,實現全面、協調、持續穩定地發展,并在可持續發展中達到動態平衡和整體優化。
三是生態興市原則:生態環境優良是我市的一個比較優勢,華東地區的“一塊凈土”、江蘇的“一盆清水”、淮海經濟區的“一片森林”、黃淮海地區的“一個氧吧”優勢凸顯。必須牢牢抓住做足文章,做優做強“螃蟹之鄉”、“意楊之鄉”、“花木之鄉”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品牌。積極實施差別競爭戰略,引導發展生態產業,搶戰國際、國內市場生態產業分工的制高點,促進XX市產業結構的升級,變生態優勢為經濟強勢。
四是保護優先原則:環境資源屬稀有資源,具有多種比較價值和生態服務功能,因此在開發中必須科學分析,按近期與長期統一、局部和全局兼顧為原則,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科學合理開發和利用。重要生態功能的區域,應優先保護,充分發揮其生態功能,堅決摒棄“先污染后治理、先開發再恢復”的發展模式。
(二)生態市建設
基礎條件分析
1、建設生態市的主要優勢因素有:
(1)生態環境特征突出,部分資源優勢明顯。一是具有優越的氣候條件。XX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1℃,日照時數2235.3小時,年均降水量892.3mm,豐富的光熱水資源為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二是部分資源總量和人均擁有量較高。水資源總量、人均水資源量均居全省前列;森林覆蓋率26.8%,居全省首位。三是境內河清湖秀,環境質量優良。市區環境空氣污染綜合指數全省最低,境內從未發生過酸雨,主要河流、湖泊基本達到水域功能區劃標準,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
(2)以實施生態產業和循環經濟項目工程為重點,“螃蟹之鄉”、“意楊之鄉”、“花木之鄉”優勢凸現,生態經濟優勢顯現。一是實行項目分類管理和項目進園區管理,工業突破取得階段性成果。認真做好各工業園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實行項目進園區和產業布局分類管理制度,實施污染集中控制;2004年全市進園區竣工項目366個,總投資26億元。全市有10家企業通過ISO14000認證,25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驗收;二是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技術。在沿湖地區大力發展稻田生態養殖,建成了有機大米基地1700畝、有機水產養殖基地10000畝。三是瞄準市場,大力膨脹花卉苗木產業規模。沭陽縣把花木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的一條重要渠道,目前,全縣共有花木面積20.5萬畝,全縣花木年產值8億元,農民收入的80%來自花木。四是引導廣大農民因地制宜“發楊財”。建成了江蘇省楊樹良種繁育中心,林農菌復合經營是全省的樣板工程,木材加工業已成為我市第一支柱產業,并成為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和鄉、鎮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的重要行業。林菌套作優勢凸顯,全市林菌套作面積達2.2億平方尺,既消化了農作物秸稈,又致富一方百姓,“發楊財”已經成為農民增收渠道。
(3)大力開展系列創建活動,為生態市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2000年6月,經國家環保總局批準,我市各縣、區被列入第五批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地區。泗洪縣在2001年底率先通過了國家驗收。全市創建省、市級綠色社區8個、綠色學校30個、環境優美鄉鎮4個、生態村15個。中心城市建成了省級
園林城市,江蘇泗洪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展順利;市政府批準設立了洪澤湖洪水調蓄、駱馬湖濕地、淮沭新河飲水源、古黃河四大市級生態功能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得到有效地保護。
⑷區域潛在優勢明顯,經濟發展成本低。我市地處蘇北腹地、淮海經濟區中心,接受隴海、沿海和沿江三大經濟帶的交叉輻射。:借鑒外地先進經驗,降低發展的探索成本;具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⑸產業結構升級空間較大。由于長期的投資不足,傳統產業不發達,無法和其它地區競爭發展傳統工業,客觀上具有結構調整的空間優勢,有利于實現產業的跳躍式發展。
2、生態制約因素
⑴自然因素:受區位和氣候因素影響,我市易遭受自然災害的危害。主要河流、湖泊受上游客水污染,加之地處黃河沖積平原,揚沙揚塵天氣影響,生態環境較為脆弱。
⑵生態環境問題: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農灌用水有效利用率較低。人均占有耕地面積較少,土地墾殖率較高,后備耕地資源不足;部分水體污染尚未得到全面控制。
⑶社會因素:產業結構層次不高,傳統農業觀念根深蒂固,各類人才緊缺。人口總量中農村人口所占比重仍較高,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仍較為嚴重。
⑷政策因素:政策法規建設在生態建設中極其重要。目前我市在有關生態建設的政策法規方面仍不夠健全,缺少一個按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的規范社會、經濟活動的政策體系。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明確生態市建設目標
(一)總體目標
經過13年的努力奮斗,至2017年,把XX建設成為生態經濟發達、城鄉人居環境優美舒適、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生態環境全面優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生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城市。
(二)階段性目標
1、第一階段:啟動期(2005—2007年),全面啟動生態市建設,初步建成生態經濟支持體系,完成生態市的體制建設、產業轉型、典型示范和能力培育。
2、第二階段:重點建設期(2007—2012年),建成一批生態工程并初見成效,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改善,自然資源做到合理開發利用,以拓展綠色產業作為重點,實現環境與經濟“雙贏”的綠色經濟目標,初步形成優質資源、良好環境和產業技術創新體系,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基本步入協調發展的軌道。
3、第三階段:發展完善階段(2013-2017年),全面提高人的素質,鞏固和完善已進入的良性循環的經濟體系,基本建成生態社會。
三、明確主攻方向,穩步推進生態市建設進程
(一)構建協調發展的生態效益型經濟體系
1、生態效益型工業
⑴優化產業結構,接受國內外產業梯度轉移。開發區和工業園區,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集中區、城市拓展的新建區、財政收入的主產區、體制創新的實驗區,而且更是招商引資項目、接受產業轉移的承載區。
一是分類指導,進行科學合理的定位,充分體現行業功能特色。根據各類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區位特點、資源狀況、企業集群和產業配套延伸的內在要求,市經濟開發區定位為高新技術產業、外向型經濟和支柱企業的創業平臺,縣區工業園區主要是區內農副產品加工業、地方優勢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的載體,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北區則是以造紙、印染、醫藥、化工等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園區,禁止不符合國家和本省有關產業政策的項目進入園區,市經濟開發區和宿豫縣、泗陽縣、泗洪縣、宿城區新引進的造紙、印染、醫藥、化工等項目要全部進入市經濟開發區北區建設。
二是優化產業結構,建設環保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產業園。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以優化產業結構為主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北區積極推進以資源再生為主導產業的環保工業園和循環經濟產業園,充分利用XX廢舊資源回收產業優勢,形成以廢舊金屬、廢紙和廢舊塑料再生加工項目為支撐的新技術產業園區,吸納這方面項目的產業轉移。①金屬材料回收再生及加工業,重點引進和研發高效回收再生鉛技術和設備,生產合金鉛、氧化鉛和硅酸鉛等產品。②廢紙再生主要生產用途廣泛的高強瓦楞紙、黃板紙等包裝用紙。③塑料制品產業要重點發展板材、管材新型材料和汽車、機電儀表等高附加值產品的配件配套設備。④環保產品及技術開發主要從事工業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開發和產品生產、生活污水資源化技術、節水技術、設備和器具的研究開發和生產。⑤大力發展城市廢水資源化、工業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城市垃圾資源化、清潔生產設備、環保材料和藥劑等行業,加快對先進、成熟環保技術的推廣應用,發展環保產業服務體系,規范和培育環保市場。⑥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及綜合利用產業,推進市域危險廢物的集中安全處置進程。
三是加快實施各工業園區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在產業梯度轉移過程中保護好生態環境。按照“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高質量施工、高速度推進”的要求,加快推進各工業園
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園區集中供熱和污染物集中控制工程。同時要結合XX產業結構調整,在工業園區內有計劃地建立多個企業或產業的相互關聯關系,組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和“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資源循環利用模式,并通過產業、企業間的協調合作,逐步形成產品或廢物加工鏈,實現物質循環和能量多級利用,使得園區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過程之中。
⑵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步伐,逐步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重點調整改造化工、水泥、熱電、印染等污染行業,推進清潔生產,加快改進生產工藝,減少污染排放。要把節能降耗、減少排污、實施污染全過程控制、工業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納入生產管理。大力開展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和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加快京杭大運河沿岸(兩岸500米以內)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市區段(通湖大道至開發區大道)沿岸企業實施“退二進三”措施,其它段有計劃搬遷,逐步將沿岸工業企業遷入各類工業園區,實行污染集中處理。
⑶壯大支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規劃建設一批新的生態循環型項目和企業。按照高技術、外向型、上規模、創特色的總體發展戰略,在全市范圍內基本建成木材加工、輕工食品、紡織絲綢、農用工業、新興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體的現代工業體系。
2、生態農業
發展以無公害、綠色及有機食品生產及加工的優質農產品產業。加快建設一批綠色、無公害和有機食品基地,培育一批農副產品加工貿易龍頭企業;發展楊樹產業。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日趨成熟的栽植技術,科學育護,更新品種,擴大楊樹資源總量,實現“空中看XX、森林蓋大地”的總體目標,實現林業興市、林業強市和林業大市的目標,進一步推動林業產業進程;積極發展花卉產業。新崛起的花木產業已經成為我市生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大力發展花卉及相關產業(土地流轉、科研、銷售等),促進花卉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提高花卉產品的科技含量;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業。突出發揮水產業優勢,抓好漁業戰略性結構調整,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根據市場需求,以開發創建優質品種、綠色食品為目標,以稻田養殖、圍網養殖為重點,建設一批無公害的名特優新水產品生產基地,不斷開發創匯漁業生產,在一些沿湖地區建立大規模河蟹、青蝦、銀魚及龍蝦仁加工等水產品出口創匯生產加工基地。
3、生態旅游
XX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古就有“第一江山春好處”之譽,為全國著名的水鄉,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發展有著廣闊的前景,應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旅游經濟,推動本地區旅游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堅持科學規劃,合理開發,突出特色,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開發旅游資源,發展休閑體驗、人文風情、田園風光等特色旅游項目。
4、綠色消費
鼓勵開發和營銷生態產品。倡導綠色消費,減少消費過程產生的廢物和污染物。鼓勵科研機構和企業研制、開發無污染、不危害人體健康的產品。控制和禁止生產、銷售含磷洗滌劑,使用可降解無毒性、可循環利用的生態產品,樹立生態品牌;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體系,爭取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生態食品標準體系,并在食品行業實行綠色標志產品制度。
(二)構建永續利用的資源保障體系
按照“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原則,以提高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能力為目標,突出資源節約、合理利用和保護,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形成有序開發、有償利用、供需平衡、結構優化、集約高效的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新格局。
1、森林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
優化森林結構。生態林、用材林、經濟林協調發展,沿路建成綠色通道,沿河形成防護林帶,湖區形成自然景觀,農田建成高標準林網,莊臺建成生態景點。發展林業集約生產。重點建設林紙一體化、人造板、林產化工企業以及外資、私有經濟創辦的基地林,推進林業強市進程。同時大力發展環保型人造板、天然香精香料等林產深加工產品。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開展打擊獵捕野生動物的專項行動,做好洪澤湖、駱馬湖、黃河故道等濕地保護工作。
2、土地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
實施基本農田保護工程,保證基本農田質量和面積;加大荒地、荒丘、荒灘等“三荒”資源的開發力度;重點推廣以節水灌溉、以測土配方平衡施肥等現代農業技術,保護好土地肥力。
3、水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
制定全市水資源利用與保護規劃;科學劃定全市水功能區,明確各功能區的水質保護目標;制定主要飲用水源保護規劃;加強河岸和河床整治,強化采砂管理;控制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工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改革水的管理體制,運用經濟手段和價格機制,調節水資源供求關系,嚴格取水許可審批,引導節約用水,創建節水城市。
4、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
我市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向連去港送清水重要的調水送水地區之一,調水通道的京杭大運河、徐洪河、淮沭新河以及調蓄水庫的洪澤湖和駱馬湖具有重要生態功能,也是我市涉及生態安全地區之一,為此,我市設立了洪澤湖洪水調蓄、駱馬湖濕地、淮沭新河飲水源、古黃河四大生態功能保護區,出臺了《市級生態功能保護區管理辦法》。要按照管理辦法要求,嚴格生態
功能保護區內建設項目的審批,禁止一切產生環境污染的工程項目建設,禁止一切導致生態功能退化的開發活動和其他人為破壞活動,凍結征用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林地、濕地。切實維護其生態功能,確保生態安全。
5、礦產資源合理開發與保護
科學劃定礦產資源禁采區,突出解決礦業開發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制度,促使采礦權人全面履行環境保護措施,禁止新建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的開采項目,對已造成水土流失、水體污染等問題的采礦行為注意提出整改方案。
(三)構建自然和諧的城鎮人居環境體系
1、建設生態型城市。發揮我市生態優勢,因地制宜,建成凸顯自然風貌和人文特色的園林城市。擴大城市綠色空間,突出抓好城市中心區綠地和大型公園綠地建設,嚴格保護歷史文化遺跡和風景名勝資源。有效整治城市居民區生活環境,重點抓好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加快整治城市內河以及餐飲業油煙污染;推廣使用液化氣和天然氣,嚴格建筑施工噪聲管理,對全市廢險廢物進行集中處置。積極開展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環保城市、文明城市和生態城市創建活動。
2、建設生態型綠色社區。逐步建立水循環利用、垃圾分類處理,太陽能利用與節能、立體綠化、安全防衛和智能化信息服務管理系統。推廣應用生態環保節能建筑材料。開展綠色社區、文明社區創建活動。
3、發展生態型村鎮。加強村鎮規劃管理,不斷改善村鎮環境設施,加大對“臟、亂、差”治理力度,加快改水、改廁、改路步伐,推廣使用無害化衛生戶廁和衛生公廁,突出河溝的污染治理,實行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推進沼氣生態村建設步伐,開展“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創建活動,以點帶面改善村容村貌。
(四)構建良性循環的農村生態環境體系
加強農村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控制和削減農藥、化肥等污染。推廣平衡施肥和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大幅度降低化肥、農藥對土壤的污染,增施有機肥,使用土壤改良劑,減少和抑制農作物對重金屬的吸收。綜合整治養殖業污染,強化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綜合治理,使畜禽糞便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五)構建穩定可靠的生態安全保障體系
實施洪澇干旱災害防御工程。以工程措施為主體手段治理洪患,全面提高我市骨干防洪河道地的工程建設標準,提高灌溉和調水能力。同時依據國家南水北調工程規劃,抓住機遇,加快配套水利工程建設。加強農林水產疫病防治,建立健全全市農畜產品質量監測和動植物疫病診斷檢疫中心,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使我市動植物病害、疫情的監測、預報和防治服務能力達到先進水平。
(六)構建先進高效的科教支持與管理決策體系
基礎要素在東林合作農場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中,規制性、規范性與文化—認知性三種制度基礎要素共同發揮作用。首先,規制性要素特別強調明確、外在的各種規制過程。從制度建立的視角,地方政府出臺的規制性政策文件對合作農場的制度和組織屬性作出明確界定。2010年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發展合作農場的意見》的通知。當前人力資源的短缺,是合作農場發展面臨的主要制約之一。應農民加入合作農場后轉型為“職業農民”的需求,地方政府于2012年印發《關于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意見》的通知,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和人才成長機制。實行持證職業農民制。強制性的規制性要素是合作農場制度創新的核心成分,為合作農場的建立與完善提供了基礎。政府還在引導、財政和信貸扶持、稅收減免、經營范圍與建設用地等方面給予支持性規制。合作農場成立之后,內部建立起一套運行規章制度,涵蓋合作社章程、農場協議、種植管理合同、農場員工規章制度(種植員、放水員、倉庫保管員等)。但對合作農場的雇員來說,職位規則的激勵作用尚不明顯。種植農場的雇員,有2/3對于前一年的農作物單產、小麥和水稻的標的產量、獎金計算方式等一概不知情。然而,這種形式的好處是不用擔心下雨影響生產等。因此,標準制定不合理也不會說。償付規則的制裁中,包括由雇員自己填寫打分表的形式,涉及偷拿集體財產、偷賣集體糧食等處以加倍罰款,2-3次以上將解雇。其次,規范性基礎要素,強調的是社會生活中的制度,還存在說明性、評價性和義務性的維度,包括了價值觀和規范。東林合作農場制度的主要創建者是東林村村兩委,來自村集體層面的其他規則和價值觀構成了合作農場的規范性基礎要素,主要有《東林村村民自治章程》和《東林佳苑小區管理“十不規范”》。《自治章程》為村委會管理本村屬于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財務這一職責提供了規范性基礎,賦權村委會組織村民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經濟。村成立由黨員、老干部、村民代表組成的理財小組,對村財務活動進行監督。早期的規范性制度理論家帕森斯就將共同規范與價值觀視為穩定社會秩序的重要基礎之一。因此,基于村集體的共同規范和價值觀為穩定合作農場的發展提供不可或缺制度基礎要素。第三,制度的文化—認知性要素構成了關于社會實在的性質的共同理解,以及建構意義的認知框架。合作農場的社員大多生活在同一個行政村的村域共同體之中,東林合作農場的管理層與村兩委屬“一套班子”:場長即理事長,由村主任擔任;副理事長也是村兩委成員;其他成員則是按照技術分類的小組長(僅有日常生產管理的權責)。關于農場發展及利益分配的重大決策主要是由以村書記和村長為代表的村兩委共同決策。在村民自治的情景中建立起來的行政權威,構成了管理者與農場雇員之間互動的支持。在東林村,身兼私人企業老板的村書記與曾任蔬菜合作社社長的村主任,不僅具備科層制權威,同時也擁有魅力型權威。合作農場每月召開一次黨員代表議事會,文化—認知性要素為合作農場提供了一定的信任基礎。
2三位一體的合作農場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建立合作農場成立以后,村兩委與上級相關農業部門開始密切的業務往來,通過與外界的溝通交流,拓寬了農場產業化生產的思路。村兩委領導去河南考察后,提出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項目(獲得六項專利)。與高校、科研機構、科技公司及地方農委等合作,實現定性、定量生產有機富硒的水稻、小麥,單位產值約10.5萬元/hm2,效益6.0萬元/hm2。由富硒有機大米項目,因一個科技項目落戶而產生了“一頭豬、一畝地”和“富硒水果園”的生態種養殖項目,應用發酵床養豬及豬糞干濕分離新技術建設萬頭生豬生態養殖基地。用米廠的青糠、谷糠、小麥喂養生態豬、有機硒豬,并實行母豬生產智能化管理、數字化生產、肉豬生產的百分之百發酵床、自動給料系統。并與政府部門合作建成土壤氮磷攔截工程。當前生態養豬場占地3.5hm2、總投資1350萬元,設計年產肉豬10000頭,其中5000頭為生態優質豬肉,產值3500萬,效益600-800萬,爭取三年內實現每畝平均效益10000元。創建有機水果生產基地,占地4.0hm2,投入250萬元,建有設施大棚、保鮮倉庫,引進水果新品種12種,年產水果90t、產值70萬元。繼有機水稻項目、生態養豬和富硒水果園等生態種養殖項目之后,村兩委帶領下的合作農場正在積極創建東林生態旅游基地。利用3%的農業設施用地指標(政策規定)開展建設,打造集果園采摘、農場體驗、生態農家樂、營銷門店購物等于一體的生態游線路,打造集生態生產、文化創意、休閑旅游等多功能的現代農業模式。整合外部的信息和技術支持,借助各類涉農項目,東林合作農場生態循環農業正走向“機械化”、“生態化”和“科技化”的新“三化”之路,打造“種植業(稻田和果園)+養殖業(豬場和羊場)+生態旅游業”三位一體的合作農場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合作農場收益的60%歸村集體,40%用于支付農場員工工資和獎金。在農場層面,實行“大承包、小包干”的經營方式和“成本核算、績效掛鉤”的利益分配機制,包括支付管理費及管理人工費的標準、獎勵方式、支付方式,畝均管理費、月基本工資等。由村兩委制定承包管理標的(年際有波動,一般以農戶經營方式的平均畝產為基準),如2011年的標的為水稻7500kg/hm2,小麥4125kg/hm2,定獎賠各20%(按正常年份產量)。與種植農場不同,生態養豬場很難制定承包管理標的。當前村兩委也開始著手入股分成的分配機制。當前的養殖業激勵主要來自規模生產,通過循環農業規避個體養殖所面臨的豬場環境壓力,且能更好地分擔市場風險。當前合作農場實現的利潤,在按章提取公積金、公益金和擴大再生產所需資金后,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紅,每人200元(基本可以解決一人一年的口糧所需),共60萬元。同時,合作農場蔬菜基地生產的蔬菜以低于市場價20%供應村便利店,村民可憑糧食銀行卡定量購買。
二、合作農場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的制度創新機制
1規制性、規范性與文化—認知性共同約束機制
規制性、規范性與文化—認知性三種制度的基礎要素共同發揮作用,建立起集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村民就業保障與社會管理多重功能于一體的合作農場型現代農業模式。地方政府出臺的規制性文件,是合作農場制度創新的核心成分,為合作農場的建立與完善提供了基礎。它不僅有利于解決土地流轉、設施用地、風險保障等家庭農場經營中存在的問題,而且有助于通過政府規制有效控制龍頭企業經營中的“非糧化、非農化”現象。基于村集體的共同規范和價值觀為穩定合作農場的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制度要素。在村民自治的情景中建立起來的行政權威,構成了合作農場中管理者與農場雇員之間互動的支持性制度要素。以村集體為單位的合作農場,發揮著生產發展、就業保障與社會管理等多重功能。地方政府和村兩委作為制度創新的主體,發揮了積極作用。地方政府作為合作農場發育的積極推動者,在組建引導、宣傳動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召開現場會、推進會、動員大會、大討論等,出臺扶持政策、營造輿論氛圍,規范土地有序流轉、統一村干部的思想。2010年太倉市出臺《關于發展合作農場的意見》,明確了發展合作農場的方法和形式、基本原則,組建的基本條件和程序及主要政策措施等。在土地、人力、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方面,政府出臺了具體措施;其次,村兩委作為合作農場運行的管理主體,在決策、操作、監督制裁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作為一種將治理組織和經濟組織有機結合起來的制度設計,合作農場的管理層與村兩委屬同一班子,運行規則主要是村兩委決策。在東林合作農場,村莊層面對土地、人力、資金、技術、信息及社會資本等各類內外部資源進行優化整合,順應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
2合作農場型生態循環農業的模式創新與運行機制
生態循環農業的生產機制的再生產,是三位一體的合作農場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創新的制度誘因。對于合作農場的成員,由于農業生產(特別是養殖業)的特殊性(生產的周期性、以及面臨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等),難以制定生產的管理標的。長遠來看,土地規模化集中經營的面積將會受到規制性和文化—認知性制度要素的雙重制約,不僅在政策上面臨穩定糧食生產與發展高效農業的雙重目標,在土地集中流轉方面也會因邊界不重合而受到村莊治理邊界的限制。從土地規模經營主體創新的視角,總的來看,土地流轉實行“三權分離”的目的就是保障承包經營權帶給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原承包農戶以更多的財產收益,而經營權在更大范圍內得到有效配置。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實現土地規模經營的主體,東林合作農場模式,一方面構建了“集體所有、集體經營、農民參股”的承包地規模經營,強調了集體產權的合作優勢;同時,它整合了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的統籌收益與置換,強調了農民作為承包主體的財產權和合作參與,進而突出土地合作化經營的規模優勢和組織優勢有效整合。最為關鍵的是,不單是土地資源,合作農場有效地在行政村層面進行各類資源要素的整合,包括人力、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為最大化土地規模經營效益創造最佳條件。
三、合作農場型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1多途徑提高合作農場型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績效
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的過程表明,農業必須按照產業的特性(即以市場為導向)來發展。但完全依靠市場化不可能順利實現農業現代化,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對于提高合作農場型生態循環農業至為關鍵。基于太倉東林合作農場的案例,政府部門應采取多元方式積極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合作農場;加大財政、信貸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土地整治、農業基礎設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扶持合作農場的發展;依法減免合作農場稅收,享受國家規定的對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服務和其他涉農經濟活動相應的稅收優惠;支持合作農場參與糧食和農資經營,包括開展自用農業生產資料的購銷業務,向本組織成員農戶代購和代加工自用糧食;保障合作農場建設用地,如規模化畜禽養殖所需用地、農業機械存放場庫用地,按照農用地進行管理。加工企業所需的建設用地,由當地國土資源部門統籌安排用地計劃。在當前的發展階段,發揮政府在外部的農業公益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對合作農場的發育尤為關鍵。對地方政府的績效考核中,加大發展現代農業相關的指標權重,縮小GDP的考核權重,激勵地方政府在追求產業績效的同時,避免農業產業的非農化、農業種植的非糧化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