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5 14:52: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大眾傳媒的優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大眾傳媒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途徑
大眾傳媒從理論灌輸、實現互動、輿論引導等三種途徑來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影響。
1.理論灌輸。大眾傳媒強大的傳播優勢、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和權威性為向群眾灌輸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提供了堅實后盾。大眾傳媒可編織由聲音、圖像、動畫、數字化多媒體組成的網狀傳播結構,突出新興電子信息技術和電子傳播技術的優勢,借此發揮信息傳遞迅速、覆蓋面廣、權威性強的特點,以達到灌輸主流意識形態目的。另,營造典型形象宣傳氛圍,形成示范效應,也會影響青少年的意識形態。
2.實現互動。新聞改革不斷深入,大眾傳媒愈加重視人們需求,單向傳播模式逐漸發生變化,接受反饋機制不斷完善,給人們提供更多參與到傳播活動的機會,也為實現互動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創造渠道。鑒于此,大眾傳媒需把握信息交流方向、引導話題、控制節奏,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借由論壇、博客、微博等網絡上的交互式傳播方式出現和推廣,廣大青少年網民可以自由、真實地發表個人見解,闡釋剖析、解疑釋惑等。
3.輿論引導。在通過輿論引導的途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一要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二要讓大眾媒體占有大量豐富真實的信息。三要主動引導青少年關注的熱點問題。利用訪談、討論、參與、教育等方式方法,多角度、多側面地做好熱點問題的引導和教育工作。
(二)大眾傳媒實現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
1.信息載體。大眾傳媒信息傳遞廣義上是指引導人們按照科學理論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來認知事物、思考問題、統一思想、規范行為。狹義上,大眾傳媒有意識地選擇、傳播、灌輸有利于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信息。在增強人們政治敏感度的同時,堅定其政治立場,以此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借助傳播優勢,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可以在時間、空間上實現同步,有現場感、目擊感。由于傳媒對熱點信息傳播、討論,可讓青少年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還可對認知、價值、態度、行動進行全面引導。
2.文化載體。就文化角度而言,傳載信息是一個對文化批判、取舍的過程。透過大眾傳媒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重視青少年,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以此同時平衡好科學和物質的發展。社會處于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渡期,在這樣的文化與傳播語境下,大眾傳媒要傳播有利社會發展的文化,兼容并包地弘揚傳統文化與反映現實文化,倡導積極健康的價值理念。
3.娛樂載體。傳播媒介為了吸引觀眾,使得自身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娛樂性就成為了其必備的屬性。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傳播信息,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樂中,相較其他的方式,也更易于被他人所接受,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注意和警惕在娛樂化浪潮中,日益凸顯的享樂主義和消費主義等不良價值觀念的浸染與泛濫。
二、優化大眾傳媒影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一)重視教育功能,將商業職能與教育職能分離
大眾傳媒市場化容易導致一些個人或團體出于一己之利,將吸引青少年眼球的娛樂性和商業性放在重要地位。由于大眾傳媒在傳播信息過程中的無差別性,容易弱化大眾傳媒教育性的一面。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角度來說,要注意把商業性和教育性區分開,并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
(二)加強大眾傳媒對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輿論導向功能
大眾傳媒傳遞的信息時,要發揮輿論的導向作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時,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主旋律教育,則要重點宣傳核心價值;用科學思想理論武裝人、正確輿論工具引導人、崇高精神塑造人,挖掘、樹立典型事例,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傳播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要完成教育目標,可利用形式多樣的網絡媒介進行;要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可利用大眾傳媒反復強化。對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大眾傳媒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創造條件培養青少年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理想情操,引導青少年追求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建立以教育部門為主導、社會力量為支撐的傳媒教育網絡
依靠現有的教育資源,以網絡化模式構建,由政府引導、教育主管部門主導,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協同相關非政府組織、非贏利組織等進行多方協作的實施機制,把政府決策優勢與企業資金優勢聯系起來,發揮學校的教育資源來吸引社會資助,來建立和發展青少年大眾傳媒網絡。
一、大眾文化與影視藝術轉型
大眾文化是處于市場經濟下由消費意識形態引導大眾,采取時尚化運作方式的當代文化消費形態。現階段正處在繁榮時期的影視文藝、大眾音像等文藝形式,成為大眾文化生活中的主潮,具有開放變革的意義。
1.新時期影視文化的主要特征。
視覺文化是指脫離以語言為主導的理性主義,日益轉向以形象影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的文化形態。主要特征:一是組合性、綜合性。它以影視圖像為主要載體,組織了聲音、文字等一切可利用的符號形式與介質,是科學技術、工業生產與文化藝術的共同結晶;是傳統意識形態與科學、工業和商業文化多重價值的交匯。二是傳播運作的商業操作性。在講究效率、追求轟動效應的現代社會里,視覺文化以其快捷刺激的特點無疑最能迎合現代文化大眾的消費心理。三是生產方式的批量復制性。以現代工業的大規模批量生產代替傳統文化的手工創作,形成了視覺文化生產的新的景觀。四是內容的直觀淺白性。視覺文化藝術以生動、逼真、直觀的影視畫面,較之于傳統的延時文字傳播,視覺的電子媒介傳播更接近實時傳播,影響力更大,沖擊力更強。
2.大眾傳媒推動影視化轉型。
視覺文化的興起是以視覺藝術產生為先導即以20世紀初電影技術的誕生作為標志。由于影視文化所具有的直觀性與具象性,視聽元素必須先被觀眾感官感知才能吸引觀眾注意。21世紀在現代科技、經濟和文化的影響下,世界進入了視覺文化時代,從電視節目、計算機的多媒體操作和網絡傳播等都與視覺文化、生活的視覺化趨勢有關,視覺圖像成了電影電視、廣告美術及其它視覺研究者共同關注的中心。從美學上看,電影本身就有語言和視覺形象兩個方面,電視作為當今最大眾化的傳媒,比其它傳媒有更多的優點和功能,如傳播速度快捷、形式上音像并茂、制作技術多樣化、傳遞內容廣泛等,深刻地影響著全社會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影視藝術轉型是大眾傳媒由印刷文化向視覺文化的轉型,并由此導致了整個文化領域的相應變化。
3.應當多視角把握影視藝術轉型。
影視文化跨度廣泛,涉及美學、社會學、傳播學等多學科,作為影像視聽文化的電視文化,在深層次上更需要形象性、藝術性、審美性,需要借助各種藝術的長處來完善。在經濟與科技的雙重驅動下,當代電視文化已由以往的藝術文化向商業文化、大眾文化亦即電視大眾文化轉型。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特別是大眾傳播學的引入,促使電視研究從傳統的傳播者重心向觀眾視角變遷,強調藝術對當代社會的介入程度,關注人和人的生存狀態,成為一種跨學科的文化形態。任何單一的闡釋角度或評價尺度都是有局限的,因此有必要從多個視角給予觀照與描述,以客觀真實準確地理解和把握當代中國電視文化的存在事實。
二、新時期影視藝術發展趨勢
1.圖像時代等大眾文化背景對影視藝術發展的影響。
數碼相機、DV攝像機和電腦技術正以最快的步伐走向大眾化,影像藝術已經成為都市文化和當代藝術習慣采用的方式,更是改變了今日人類的審美觀念與視覺經驗,使現代都市由傳統的話語方式轉向圖像文化,進入所謂“讀圖時代”,創造了當代大眾消費群體及其文化觀念。隨著視覺文化轉型的出現,社會進入了一個空前的大眾文化時代而取代印刷文化,這在西方的著名學者如波德里亞、德波等人那里都有相當深刻的論述。在美學界引起廣泛關注和爭論的“日常生活審美化”其實也是影視文化所帶來的審美方式的嬗變,影視文化作為一種時代的文化其實有著深刻的商品經濟的背景,正是后工業時代的邏輯發展。
2.全球化背景下借鑒當代影視藝術的發展模式。
影視藝術傳播過程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不斷地受到新的技術與意識觀念的沖擊而更新。傳播觀念與一定的傳媒體制直接決定著媒體的功能表現,中西方傳媒在認知以及操作方式上的區別決定了各自社會的傳播生態。中國影視應在堅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借鑒當代世界影視傳播發展模式和成功經驗。借鑒經營運作方式集團化,統籌管理電視欄目,將資本運營引入影視增強競爭能力;根據WTO基本原則制定有利政策,盡快融入世界影視市場,實現產業化的運作方式,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影視集團,使影視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抗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3.關注受眾是未來影視發展的關鍵點。
影視傳播必須以接受者的注意為前提,要獲得目標受眾的關注,以人為本理念的廣泛應用是影視傳播觀念轉型重要因素。可以說沒有哪一種傳播方式能像電視那樣更具有吸引觀眾的參與感,大大縮短了傳播者與受眾的距離,從而增強了電視節目的親切感和真實感。隨著電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電視在實踐中日益凸顯其作為大眾傳媒的特殊性,從認識觀眾反饋的意義到重視研究觀眾,再到自覺運用觀眾研究指導傳播實踐,既反映出電視研究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變化,也反映了傳播觀念的變化。利用視覺思維通過直觀、選擇、發現等方法,將民族文化的底蘊與視覺思維的功能相結合,創造出更好的視覺形象。當然我們在面對無所不在的視像時不必采取抵制或排斥的心態,而應該將視覺審美納入到新的文化格局之中,引導發揮出積極作用。
市場經濟下加強我國影視藝術轉型研究具有顯著重要性,只有真正從中國的現實出發,把西方的影視發展理論有機融入我們的觀念,在研究新情況、新問題中不斷豐富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動與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影視實踐變革,使中華民族文化走向更高境界。
[參考文獻]
[1] 黃琳主編.影視藝術.理論?簡史流派.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1.
[2] 詹姆遜.文化轉向.胡亞敏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3] 孫宜君.影視藝術鑒賞學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2.
關鍵詞 臺灣 職業棒球 運動傳媒 關系
在通訊傳播技術迅速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各項傳播媒體都昂首闊步不斷精進。隨著各項體育競技、競賽活動的開展,報紙、廣播、電視、網絡、雜志等媒體都在日益更新戰況、報道、評論,使更多的受眾能在第一時間看到戰況分析并參與當日討論話題。各大傳播媒體在賽事尚未舉辦之前做賽前報道、賽中通過衛星連線使國內觀眾享受無時差現場轉播。運動轉播對現如今的競技運動、體育競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雖然有效媒介(報紙、電視、雜志等)有時并沒有親身參與競賽,但它們通過運動傳媒的傳輸使運動領域漸漸打入人心。許多人的生活常伴隨著運動聯盟、運動明星、運動節目以及運動報紙等變得多姿多彩。同時,傳播科技的發展使資訊的獲得變得更加便利、快速。
在臺灣民眾的生活中,觀賞職業棒球(以下簡稱為職棒)比賽已經轉變為民眾調劑身心、舒緩壓力的重壓組成部分。通過大眾傳媒的報道,更使得職棒成為臺灣民眾閑暇之余談論的話題。傳媒使訊息交匯,媒體也成為了社會風氣與文化的觀察點。而傳播媒介與體育運動競賽相結合,無疑使大眾傳播領域延伸、范圍更廣。因此,運動傳播在運動產業的發展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一、職棒產業
產業即一群類似企業與組織的結合,是一群產業服務類似、銷售對象類似或價值活動類似的企業組織結合。
(一)職棒表現部門(核心產品):以消費者觀賞的產品,即職棒本身;
(二)職棒產品部門(實體產品):指用以制造或影響職棒表現的產品,即服裝、裝備用具、場地設施等;
(三)職業促銷部門(隱身產品):用以促銷職棒運動產品的工具性產品,即職棒商品、媒體、贊助、代言等。
二、運動傳播媒體
大眾傳播是社會媒介組織通過文字、電波、電影、網絡等大眾傳播媒介向社會大眾公開傳遞自己用各種手段復制的信息的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即有效而迅速地把訊息傳送給大眾的科技型溝通工具。
(一)平面媒體:報紙、雜志、書籍;
(二)電子媒體:收音機、電視機、電影。
有人稱電視媒體為“強勢媒體”,因為它能傳送圖像與聲音,使受眾覺得很有說服力;電視不僅能為人們提供新的訊息、擴大知識面、消磨閑暇時間等等,網絡了各個年齡層面的觀眾。
大眾傳播媒體不僅能傳送訊息,也有教學、娛樂、商業等功能。從大眾傳媒的相關研究可以看出其變化:研究的風貌從短期、表面的效果變成現在的長期、間接效果,受眾也從被動接受信息變為主動、有選擇性的媒介內容用戶。
筆者認為大眾傳播業包括運動咨詢傳播、平面媒體、運動媒體網絡;服務對象包括重大賽事、職業競賽及其他體育相關活動。運動與媒介發展至今,它們已經相互融合并成為彼此重要的部分。
三、職業棒球與運動傳媒
近年來,由于大眾傳播媒體的快速發展,不但促使運動成為全球化的現象,甚至使運動成為一股風潮。來自于世界各地的體育運動賽事報道已經占據各大報紙、電視、雜志、網絡的體育新聞版面。世界舞臺上的大型的職棒賽,都通過電視實況轉播,成為各國觀眾矚目的焦點。大型的職業球賽之所以引人注意,電視實況轉播功不可沒,通過電視的畫面,與場內球迷一起歡呼感嘆,并隨著球賽越來越受歡迎,電視轉播的幾率越來越頻繁、轉播金漸漸水漲船高,成為媒體與企業競逐的目標。
縱觀職棒運動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職棒隨著傳播媒體的發展,從早期的廣播、報紙等平面報道,變為電視轉播等電子媒體的轉播,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探究其原因,媒體在這整個過程中擔任了推波助瀾的角色。在職棒產業發展過程中,大眾媒體的運用相當廣泛,職棒產業乃利用網路媒體的即時性、互動性、資料龐大性的優點融會貫通其中。筆者將職棒產業運用大眾傳播網絡的特性歸為以下幾點:
(一)即時性:雖然網絡媒體的影音效果無法和電視相比較,但網絡轉播使球迷在大眾傳播的媒介使用上又多了一項選擇,隨著傳播科技的發展,使用網絡觀看比賽轉播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二)互動性:通過網絡,球迷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互動,形成小群組、有了溝通的媒介。
(三)資料龐大性:網絡資料庫有著超鏈接的功能,將運動咨詢、比賽片段等保存起來供人參考。
體育運動沒有媒體的參與不容易聚集焦點。大眾傳播媒體對職棒產業的推展具有相當大的助力。分析臺灣地區職棒產業及大眾傳播媒介所傳達消息,可以了解到職棒產業的相關訊息需透過媒體的運作來傳播訊號至球迷本身,因此,媒體乃是提供球迷諸多有關職棒訊息的媒介,加強職棒的曝光率,可增強職棒的精彩性,同時,球迷也可獲得最新的比賽消息。換句話說,在傳播的過程當中,職棒隊是發信者、媒體是媒介、球迷是受眾,構成了這樣一段緊密的關系。
參考文獻:
構架起又一座橋梁
1998年9月11日對因特網來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期,美國獨立檢察官斯塔爾有關美國總統克休頓緋聞的報告在因特網的3個站點公布,一時間訪客如潮,每天上這幾個網站瀏覽的人數達300萬以上,就像海灣戰爭讓人們認識了CNN一樣,斯塔爾的報告讓人們認識了網絡,稱其為一個時代——網絡時代的開始,確是恰如其分。當然,與大洋彼岸的美國相比,中國的網絡才剛剛起步,但網絡在中國的飛速發展,已經讓我們感到了網絡時代向我們走來的腳步,伴隨著新世紀的曙光,網絡將成為中國人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
從傳媒的發展來看,每一種新媒介的出現都是對已有傳媒的整合與延伸。語言的出現彌補了肢體語言的不足,文字的出現,彌補了語言傳遞不遠、不易保存的不足,大眾傳媒的出現,使人類傳媒的廣泛性、持續性及沖擊力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網絡的出現不僅保持了廣播、電視、報刊等媒介的優點,又彌補了傳統大眾傳媒反饋間接、零散、遲緩的不足。在網絡傳播中,受者的反饋是迅速、直接的,在傳播的互動中,有時誰是傳者,誰是受者可能是無法界定的。
網絡傳播的巨大優勢,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無論是國際知名的跨國公司,還是剛剛起步的新企業,眾多商業機構和大眾媒介紛紛上網開設網站和建立主頁,廣告界更是推波助瀾。據美、日等國統計,因特網的廣告業務量增長迅猛,近幾年的增幅均在100%以上。據美國有關部門預測,到2000年,美國因特網的廣告業務量將達上億美元。隨著上網用戶數量的增多,網民正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群體和特殊的消費群體。據統計:美國使用因特網的人數已超過7000萬,中國的上網人數已在百萬以上;而美國的上網者中,有4400萬是使用網絡進行購物或比較同類產品以便購買。網上廣告的巨大商機,由此可見一斑。網絡將成為繼電視、廣播、報刊之后的第五大媒體,已成不爭的事實。
由于網絡傳播的互動性,網絡廣告的制作及經營模式與傳統大眾傳媒有著明顯的差別,網絡廣告不像電視或廣播具有強制收視的作用,網絡瀏覽者可以依自己的愛好下載文字、圖片、聲音或影像信息。根據廣告學者拉曼和萊肯比的解釋,從行銷傳播的觀點來看,網絡上的互動式廣告有兩個特點:因應個人需求而提供信息;允許廣告受眾來更改廣告內容,亦即選擇廣告內容。網絡廣告與過去傳統大眾媒體上出現的廣告最明顯的不同在于它的互動性和大容量。再不是僅給所有的消費者以單一的、少量的信息,而是給消費者去選擇不同廣告信息的廣闊空間,以滿足每個人對商品了解的需求。廣告由傳統媒體“大量生產”的模式,轉為以顧客為中心的模式。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中相當看好網絡在行銷、廣告上的應用,他認為未來的廣告可以比現在更有效地細分目標市場,能夠應觀眾的要求播映廣告,并可以因不同的觀眾播出不同的廣告內容。
網絡廣告從過去僅僅宣傳企業、宣傳商品的優點,到為具體的消費者服務,以提高受眾對商品的認知,滿足消費者的求知欲,并介紹企業的產品與服務,可幫助消費者作出明智的購物決定。在網絡中,企業與消費者的傳播關系不再是上對下單向式的,而是平行的,對話式的,這種以顧客為主的網絡廣告方式,會使消費者與企業雙方的溝通十分的人性化,個別化,并將增加網絡廣告信息與受眾的相關性,使資源得到有效地利用。
一、“文化霸權”中的“同意”
“同意”是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命題。葛蘭西認為“同意”是一種心理狀態,他將其分為兩種類型:發自內心的“自愿的”同意與選舉創造出來的“同意”。前者是在市民社會中,基于對“常識”的信奉,在不違背自己的良心與意愿的前提下的一種對國家和對政權的積極地認同;后者則是政治社會中對選舉結果的服從而創造出來的“同意”。
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中的“同意”的生成方式的差別
(一)傳統媒體的“同意”
在傳統媒體居于主導地位的大眾傳播模式中,受眾作為媒體信息的接受者,很少有機會向媒體以及大眾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的受眾處于一種被動狀態:只能選擇接受或者不接受媒體的信息,交流溝通的范圍很狹窄,向大眾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幾乎沒有。
在傳統大眾媒體的面前,受眾只有聽從而沒有反饋的權利。此時的大眾媒介作為文化霸權產生的一個場所,它在社會群體之間制造出來的是一種“消極”的“同意”,社會各個群體接觸媒體只是為了獲取其中對于自身的生產生活有價值的消息,對于其中能夠制造出對國家、對政府的“同意”等內容只是表面上的“了解”而不是深層次的“接受”。
(二)新媒體中“同意”的生成方式
首先,在網絡中,原本的媒介信息接受者變成了新媒體的使用者:原本十分有限的傳播內容變成了如今互聯網上海量的信息,單向傳播變成了新媒體中的互動交流。海量信息使用戶主動尋找自己“同意”的內容成為了可能,而參與式的傳播模式則使用戶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同意”,這種自己塑造出來的“同意”相比于“沉默”的“同意”顯得更加穩定。另外一方面,用戶利用新媒體參與一些在傳統媒體時代是無法完成的社會管理,也是一種制造積極“同意”的方式。用戶的參與本身就是“同意”的一種。參與即表示其對此事件的關心,并把自己作為事件管理的主體來對待,是對自身的主體地位的一種認同,這是傳統媒體時代的制造“同意”的方法中所不具備的。
其次,互聯網的一個特點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生產者,人們都有成為大眾關注對象的機會。海量的內容和日益先進的搜索技術結合在一起,人們可以更多的去接近自己“同意”的內容,在接近的同時,用戶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發到網絡上去,影響別人、征得別人的“同意”。這種“同意”的生產方式具有兩個明顯的優點:首先,每一個人都會試圖去影響別人,使自己的觀點能夠得到更多認同。傳統的大眾媒體時代,“同意”的制造者是國家和政府,人們并不愿意接受這種強行灌輸的“同意”;其次,任何人在尋找自己所“同意”的內容的時候都會遇到很多和自己的原本的信念相沖突的信息,人們在比較和篩選信息與觀點的過程中形成的“同意”將更加的穩定。
三、新媒體與“同意”的制造
(一)新媒體作為制造“同意”的一種方式,相對于教育、宣傳來講是一種更加隱蔽的、非強制性的制造“同意”的方式
教育和宣傳是國家和政府制造“同意”的兩種基本方式,教育和宣傳的內容都是固定的,不會隨著接受者的意愿所改變,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和十分明確的目的性。相比之下,新媒體在制造“同意”的過程就顯得更為隱蔽和溫和:新媒體制造“同意”靠的是交流和參與而不是強制地“灌輸”。人們利用新媒體形成對某一事物的“同意”的過程往往是一個參與的過程,意見在交流之中相互碰撞往往會形成“觀點的自由市場”,而新媒體的傳播速度又是極快的,這些觀點可以快速的傳達到用戶那里,人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對某一事件的“同意”(這種“同意”有些時候可能是非理性的)。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公認的處于領導地位的意見,“權威”的力量被眾多的聲音消解,媒介素養更高、更為理性的人們拒絕接受“灌輸”的思想而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
(二)新媒體非自覺地成為國家和政府制造“同意”的一種工具
以往的制造“同意”的機構(如學校、傳統的大眾傳媒機構、或者宣傳機構)都是直接或者間接的受國家的影響,國家對其有著很強的控制力,或者說,他們都有著一項明確的任務:為國家或政府的合法性做辯護,制造人們對國家和政府的“同意”。這種情況在網絡時代的新媒體當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家對網絡的控制力度在不斷地下降(許多自媒體是國家根本無法控制的),國家和政府對新媒體的直接利用的機會和可能性相比于傳統媒體已經明顯地減少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新媒體沒有為國家和政府制造“同意”。新媒體的受到國家和政府的干預相對很少,相對來說是很自由的傳播渠道,這種傳播渠道和傳統的自由度很小的大眾傳媒形成了互補,構成了兩個制造“同意”的不同場域:大眾傳媒由于受到國家和政府的直接影響,必須主動自覺的承擔起制造“同意”的責任;新媒體作為制造“同意”的一種工具,其受到國家和政府的影響相對較小,但是其“參與”、“交流”的方式仍然是一種很好的在社會各群體或階層當中制造“同意”的一種方式。因此,新媒體在這方面可以作為大眾傳媒的有益補充。
參考文獻
[1] 周興杰.批判的位移―葛蘭西與文化研究轉向[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一、新時期視覺藝術發展的現狀
1、大眾傳媒的視覺化轉型是對視覺藝術的推動。
21世紀是一個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知識經濟為標志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全球化”的時代,在現代科技、經濟和文化的影響下,世界也進入了“視覺文化”時代。視覺文化是指文化脫離以語言為主導的理性主義形態,日益轉向以形象、影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的形態。從我們生活中的報刊、書籍、電視節目、企業標志,計算機的多媒體操作和網絡傳播,甚至美容美發、形象設計、健美、瘦身以及整容術等等,都與視覺文化、生活的視覺化、美學化趨勢有關。視覺圖像成了從事攝影、電影、電視、廣告、美術、藝術史、社會學及其它視覺研究者共同關注的中心。
視覺文化的興起是以視覺藝術的產生為先導的,即以20世紀初電影技術的誕生作為標志。由于影視文化所具有的直觀性與具象性,影視作品中的視聽元素,必須先被觀眾感官感知、才能吸引觀眾注意。近十多年來日臻完善的電腦多媒體技術,以其對圖像的生成、加工、復制的優勢和憑借網絡通訊傳輸對影視技術的綜合運用,表征著現代文化工業憑借科學技術對傳媒領域革新的全面完成。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影視尤其是電影在視覺和聽覺兩方面都在盡其所能地將自身的功能推向極致。
從美學上看,電影作為視覺藝術,本身就有語言和視覺形象兩個方面,視覺藝術轉型是大眾傳媒由印刷文化向視覺文化的轉型,并由此導致了整個文化領域的相應的變化電視作為當今最大眾化的傳媒,比其它傳媒有更多的優點和功能。如傳播速度快捷、形式上音像并茂、制作技術多樣化、傳遞內容廣泛等,深刻地影響著全社會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
2、視覺文化的主要特征
視覺文化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征:
(1)、是組合性、綜合性。它是現代科學技術主導下的工業文明的產物,是科學技術、工業生產與文化藝術的結晶;是美學、藝術等傳統意識形態與現代科學文化、工業文化和商業文化多重價值體系的交匯融合,它以影視圖像為主要載體,組織了聲音、語言、文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符號形式與介質。
(2)、是傳播運作的商業操作性。在講究工作效率、貪圖生活享受、追求轟動效應、崇尚新奇的現代社會里,視覺文化以其直觀、淺白、快捷、刺激的特點,無疑最能迎合現代文化大眾的消費心理。
(3)、是生產方式的批量復制性。以現代工業的大規模批量生產代替傳統文化的手工創作,形成了視覺文化生產的新的景觀
(4)、是內容的直觀性、淺白性。視覺文化藝術代之以生動、逼真、直觀的影視畫面,因此其內容的表達具有直觀性、淺自性的特點。互聯網的出現標志著一種新的視覺文化的到來。較之于傳統的延時文字傳播,視覺的電子媒介傳播更接近實時傳播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視覺文化逐步走進數字化“虛擬影像”時代。
3、多視角把握視覺藝術轉型
視覺文化跨度廣泛,涉及哲學、美學、社會學、心理學、符號學、傳播學等多學科,視覺文化的研究本身就具有跨學科的性質。作為影像視聽文化的電視文化,在深層次上更需要形象性、藝術性、審美性,需要借助各種藝術的長處來完善自身。在經濟與科技的雙重驅動下,當代電視文化已由以往的藝術文化向商業文化、大眾文化,亦即電視大眾文化轉型。從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特別是大眾傳播學的引入,促使電視研究從傳統的傳播者重心向觀眾視角變遷。已超越單一的文化藝術領域而橫跨政治學、經濟學、傳播學等諸多學科,成為一種跨學科的文化形態。對待這樣一個復雜對象,任何單一的闡釋角度或評價尺度都是有局限的,因此有必要從多個視角給予觀照與描述,以期客觀真實、準確地理解和把握當代中國電視文化的存在事實。
當代視覺藝術的社會學轉型首先強調的是藝術對當代社會的介入程度,反映在當代藝術具有現實關懷,重要的是關注社會現實,關注人和人的生存狀態。從很大的意義上說,是為了使我們能夠從更廣闊的視野和多種角度來反思當代藝術、重建當代藝術。從不同的研究視角,對其進行全面的把握、理性的認識,以期更有效地規范和引導這種新型的文化形態。
二、視覺藝術轉型是時展的內在需求和外在表現
1、經濟發展、技術革命對視覺藝術轉型的影響
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持續發展,特別是入世后中國傳媒發展有了較大的提升。數碼相機、DV攝像機和電腦技術正在以最快的步伐走向大眾化,中國的現代都市正在由傳統的話語方式轉向圖像文化,影像藝術已經成為都市文化和當代藝術習慣采用的方式,影像藝術正在成為今日世界獲取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載體。無論“信息”還是“傳播”,今日之影像技術都呈現出、而且越來越呈現出擬真、逼真、亂真的高技術品質。
新媒體的來臨確實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與藝術之面貌,更是改變了今日人類的審美觀念與視覺經驗。隨著20世紀末期數字化媒體出現,社會環境也發生了質的變化,網絡技術、數碼藝術設計、數字電影電視、多媒體廣告短片等新興科技不斷地挑戰并充實著傳統的視覺傳播形式。與此同時,也使視覺傳播由以往形態上的平面化、靜態化,開始逐漸向動態化、綜合化方向轉變;從單一媒體跨越到多媒體從二維平面延伸到三維立體和空間;從傳統的印刷設計產品更多轉化到虛擬信息形象的傳播。視覺藝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互相融合相輔相成的,信息技術在視覺上的突破帶來了成功,視覺文化在新的信息技術環境中又孕生更多更有潛力的新價值。
入世來一系列同傳媒業相關產業的騰飛,有力地推動著中國傳媒業的快速發展。衛星信號傳輸技術的進步使電視節目有了更為優質的載體,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使各種介質的傳統媒體借助網絡實現了信息傳遞的現代化。彩電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尤其是數字電視傳輸技術的進步,使電視傳媒在傳播手段上呈現新的面貌,中國傳媒業獲得了實現騰飛的經濟力的巨大支持和科學技術基礎的有力保障。電視是科技的產物,在中國電視產業化改革的進程中,技術革命對電視傳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改變了新技術背景下的傳播行為意識。
2、圖像時代等文化背景對視覺藝術轉型的影響
電子影像媒體的出現使整個社會的文化開始向視覺文化轉型,大眾傳媒的發展變化給整個社會的文化變遷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如今的人們再也不像20年前那樣癡迷于 文學作品,名著幾乎成了陳列于書房中的擺設,數碼影碟早已取代小說成為受眾需求量最大的藝術品,進入所謂“讀圖時代”。我國電視事業在現實社會生活和國家歷史進程中,與經濟政治體制改革,與國際環境的發展變化都存在著密切的、多方位的互相促進與制約關系。社會轉型不僅是社會經濟生活的轉型,更是內含了思想和文化的轉型。文化與傳媒產業發展具有互動關系,既;中突又和諧。
以影視為主體的圖像文化的生產方式,與社會、經濟和科技關系的密不可分,其意義突出地表現在,它創造了一個當代大眾消費群體及其文化觀念。從生產方式看,圖像文化主要是一種“集體創作”,與社會、經濟和科技密不可分,其突出意義在于它創造了一個大眾消費群體及其文化觀念,這對推進文化的民主化進程有著重要作用。隨著視覺文化轉型的出現,社會進入了一個空前的大眾文化時代,它通過電子影像來傳播信息。取代了印刷文化而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化最為突出的現象,這在西方的一些著名學者如波德里亞、德波、詹姆遜、費瑟斯通等人那里都有了相當深刻的論述美學界近來引起廣泛關注和熱烈爭論的“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命題,其實也是視覺文化所帶來的審美方式的嬗變,視覺文化作為一種時代的文化癥候,其實有著深刻的商品經濟的背景,大量的視像消費,正是后工業時代的邏輯發展。
三 新時期視覺藝術的發展路向研究
1、在全球化背景下借鑒當代視覺藝術的發展模式。
視覺藝術傳播過程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不斷地受到新的技術與意識觀念的沖擊而更新拓展。觀念上要有所創新,西方媒體的現代化是伴隨著社會的現代化進程而來的,中國至今仍然處在向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之中,深層的文化層面,政治和經濟層面發揮著巨大影響。
傳播觀念與一定的傳媒體制直接決定著媒體的功能表現。中西方傳媒在認知新聞和新聞價值以及操作方式上的區別決定了各自社會的傳播生態。因此中國電視應在堅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立足中國的歷史與國情,在全球化背景下借鑒當代世界電視傳播發展模式和成功經驗,順應世界電視發展的潮流。借鑒經營運作方式集團化,統籌管理電視欄目,將資本運營引入電視,為了增強競爭和抗風險能力,發揮綜合效益。另外,加入WTO我國要認真研究“規則”,更新服務貿易觀念。只有熟悉掌握“世貿”規則,根據WTO基本原則才能制定一些對本國有利的政策,盡快融入世界電視貿易市場,實現電視產業化的運作方式,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電視集團,使電視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抗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2、以受眾為中心是未來發展的著力點。
視覺是人類認知客觀世界最主要的途徑,視覺傳播必須以接受者的注意為前提。高信息量的視覺符號會比低信息量的符號更容易引起接受者的注意。在視覺傳播中,要獲得目標受眾的關注,需要以與外部認知環境相一致來實現意圖。
視覺文化時代閱讀主體的變化,首先在于視覺文化形態的直觀形象性和視覺代碼表意的直接淺白性。以人為本理念在電視傳播觀念中的廣泛應用以及受眾的反作用是制導電視傳播觀念轉型重要因素。隨著電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電視在實踐中日益凸顯其作為大眾傳媒的特殊性,觀眾研究也受到愈來愈廣泛的重視。從認識觀眾反饋的意義到重視研究觀眾,再到自覺運用觀眾研究指導傳播實踐,觀眾研究的調節作用日趨明顯,既反映出電視研究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變化,也反映了傳播觀念的變化。時代的變遷,技術的發展,電視節目與多媒體技術互相借鑒、融合,形成了新的傳播模式。可以說沒有哪一種傳播方式能象電視更吸引觀眾的參與感,大大縮短了傳播者與受眾的距離,從而增強了電視節目的親切感和真實感。
[中圖分類號]C9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283(2012)04-0136-03
一、研究對象及意義
全國總工會《關于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研究報告》中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定義為:“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以后,年齡在16歲以上,在異地以非農就業為主的農業戶籍人口,是在改革開放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群體。”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2.3億農民工中,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占60%以上,他們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
然而,對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的界定不應只停留在傳統“80后”的概念上,當前的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已經出現了相當一部分的“90后”群體。在新時代背景下成長的“90后”群體成長于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思想更為活躍,更加渴望了解新生事物。
對構建新生代農民工教育體系的途徑進行研究,其首要意義在于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整體文化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在對新生代農民工的調查中發現,新生代農民工95%以上是建筑業、加工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普通操作工,平均收入水平較低,總體上對于生活狀態滿意度不高。而研究發現,教育文化水平的高低與生活水平的高低有密切的聯系,因此,構建適合新生代農民工的教育培訓體系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新生代農民工文化水平基本情況
1.文化水平總體不高與較高的學習愿望相矛盾
被調查對象中,小學文化水平占10%,初中文化水平占49%,高中文化水平占20.5%,中專文化水平占13%,大專和本科文化水平分別占5%和2.5%,職高文化水平為0%。初中以上學歷比例明顯較高,說明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顯著提高。在調查中,64%的新生代農民工都愿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繼續學業,他們結束學業有經濟、社會風氣和個人資質等原因,因為失去學習興趣而自愿放棄學業的所占比例卻很低,只占28%。說明如果條件允許,大多數的新生代農民工還想繼續學業,但是目前能夠提供給新生代農民工繼續學習的途徑相對狹窄。
2.缺乏有目標的職業教育
新生代農民工大多數在建筑業、加工制造業、服務業等從事基層工作,擔任普通操作工的占72%。基層的工作對理論知識要求相對不高,更加強調對職業技術技能的掌握。但從調查中看,新生代農民工中已經出現了大專及本科以上學歷,卻沒有經過職業教育的人群。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前用人單位提供培訓的只占21%,因此,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從整體上缺乏系統的職業教育,阻礙了其職業發展和收入提高。
3.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對下一代的期望值較高
調查對象中初中及以下學歷占六成以上,整體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70%以上認為知識文化對自身的影響非常大。被調查的新生代農民工中有50%以上已經結婚,他們對子女受教育的期望值很大,60%以上希望子女以后至少考上大學。
但是,被調查對象普遍反映在工作所在地缺乏提高自身知識水平的途徑,通過社會上的培訓機構或自身的努力學習的經濟和時間成本較高,同時家鄉文化公共設施建設水平低。提高文化水平不僅關系到新生代農民工自身的發展,還關系到這個社會群體下一代的發展。
4.知識信息的來源比較分散
新生代農民工獲取知識的途徑較為分散,其中通過單位培訓的占21%,通過網絡學習的占41%,通過社會上的培訓學校占10%,通過自己看書學習的占23%,其他途徑學習的占3%。67%的農民工認為目前的學習途徑對自己來說已經足夠,62%的農民工主要需要提高工作技能方面的知識。以上信息分析顯示,河北省新生代農民工學習的主要動力來自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以適應工作,文化知識對于文化修養、自身發展方面的作用還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因此沒有意識到知識獲取途徑上的分散和欠缺。
與新生代農民工處于同一年齡階段的大中專生可以在學校接受較好的教育,而新生代農民工知識構成比較分散,造成知識體系構成上的缺失。以勞動保護相關法律知識為例,違反勞動法律規范、侵犯農民工權益的事件屢有發生,但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權的農民工寥寥無幾,主要原因在于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并沒有學習相關知識。
三、構建新生代農民工的教育培訓體系
1.認識構建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性
新生代農民工是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農民工群體,他們已經逐漸成為社會經濟建設的核心力量,該群體文化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其自身的發展,更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發展。
被調查的河北省新生代農民工中,80%以上較少或根本沒有參加過農業生產,他們中相當一部分將在城鎮化建設中成為城市的新成員。構建適合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體系對于該群體的意義重大。
首先,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基層工作對技術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如果不能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將逐漸被科技含量較高的工作所淘汰,從而形成自身發展的阻礙。
其次,相當一部分新生代農民工最終還是將回歸農業生產,作為一個新生代群體,他們對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接受能力會影響當地農業生產的整體發展水平。因此,對于文化水平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農村發展也相當重要。
第三,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對待城市的態度是渴望與排斥并存,他們中很多人成長于城市,希望自己能夠融入城市成為其中的一員,但是同時深深感到融入城市之難,從而產生不被城市認同的不平衡感。這種心理的失衡從某種程度上會形成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文化水平的提高不僅是科技水平的提高,更是文化素質和認知能力等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高,而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群體融入城市的能力。
2.構建免費或者低收費的教育培訓體系
調查顯示,在新生代農民工中接受過9年義務教育者的比例占90%以上,高中以上學歷占40%,遠遠低于全國67%的平均水平。不能繼續接受教育主要有:“學費太高,無法承受”占31%,“成績不好,有心無力”占26%,“對學習不感興趣”占28%,受“家鄉社會風氣影響,到了年齡就主張出外打工”占15%。受教育的實際情況導致新生代農民工知識體系構成不全面,又缺少接受系統教育的機會,因此通過多種途徑構建適合新生代農民工的教育培訓體系十分必要。
新生代農民工受環境的限制,不可能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系統學習,因此在教育培訓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應考慮此因素,推出由政府提供的免費就業培訓。在知識體系構成上要全面并且有目的性,不僅有利于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就業,還可以兼顧其回鄉以后更好適應農業生產。
影響新生代農民工文化水平提高的因素除了時間和精力以外,還有經濟因素。調查顯示,河北省新生代農民工的收入集中在1000元~3000元/月,其中大部分用于家庭的支出和儲蓄,因此專門用于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資金十分有限,大多每月不到100元。缺乏繼續教育的資金又會影響其就業能力,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如果由政府出面組織低收費培訓,由政府、用人單位和個人各承擔一部分費用,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并連接用人單位的就業準入機制,對于國家、用人單位和農民工來說都是有好處的。用人單位以較少的投入提高了勞動者素質,進而提高整體生產力水平;農民工提高了勞動技能和收入水平進而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3.充分利用網絡等現代資源
新生代農民工基本接受了初中以上的義務教育,相對于傳統的農民工群體,他們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作為年輕人,他們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很強,對于網絡的依賴程度也相對較高。網絡成為新生代農民工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通過網絡資源,他們了解新聞、閱讀小說、與親人聯系、通過博客表達自己的想法、購物以及娛樂等。
在網絡閱讀中,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主要視角停留在新聞、故事、時尚信息等較淺層次的閱讀上,這是由網絡本身的特點決定的。網絡閱讀在給新生代農民工帶來大量信息和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首先,新生代農民工在打工遇到問題時,習慣于求助網絡而不是求助于周圍的朋友,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其思維能力、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在陌生的環境下長期缺乏交流,會加重他們內心深處的自卑感。其次,新生代農民工通過網絡閱讀獲取的信息往往是零散和淺層次的,閱讀僅以了解表面層次的信息為主而缺乏深度的思考,影響自身素質的提高,更不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三,新生代農民工缺乏對網絡上不健康內容、思想極端的信息的辨別能力,長期接觸負面信息,會使好奇心強、吸收能力強的新生代農民工道德感失衡,長此以往必將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
因此,應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發揮網絡資源豐富、方便快捷的優點,規避網絡的不良影響,使網絡成為新生代農民工群體提高文化水平的有效途徑。
有關部門應加強對網絡的監管,適時清理各種不符合法律和社會道德標準的內容,同時引導新生代農民工增強上網的安全和文明意識,為其提供健康的網絡環境。同時,有目的地加強網站建設也是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群體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徑。當前的網絡資源中很少有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知識,因此,有關組織部門可以針對其需要進行網絡資源建設,多提供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有文化深度的網站。此外,還應鼓勵新生代農民工群體通過多種渠道吸取文化知識,紙質閱讀和網絡閱讀相結合,既重視文化學習也重視對外交流。
4.充分發揮傳統大眾傳媒的作用
傳統的大眾傳媒是相對于新興的網絡等傳媒而言,包括報紙、通訊、廣播、電視和期刊等傳播媒介,范圍涉及較廣。調查中,傳統的大眾傳媒在新生代農民工中影響較大,新生代農民工在業余時間38%讀書看報紙,56%看電視,33%去影院看電影。可見,傳統的大眾傳媒在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中有一定影響。
新生代農民工的生活狀態游離于城市和鄉村之間,多數對自己的生活狀態不滿意,他們想通過到城市工作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并增長見識。然而在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背景下,他們發現自己很難融入城市的生活又難以適應家鄉的生活狀態。大眾傳媒完全有可能對新生代農民工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其積極作用:
首先,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大眾傳媒可以有針對性地推出提高生產技能的欄目,加強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術水平教育。通過這種方式,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可以通過更為便捷的途徑掌握相對系統的知識。較網絡來說,廣播、電視、報紙等大眾傳媒對于信息的傳播有一個相對較高的信息準入門檻和較為系統的信息傳播體系,有利于科技信息的傳播。
其次,通過多種方式開展普法教育。農民工在工作過程中勞動者權益受到侵害的時有發生,然而新生代農民工對于維權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的途徑。大眾傳媒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法律知識,將晦澀的法律條文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不僅能讓該群體了解和自身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更能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
第三,加強新生代農民工公德教育和文明教育。合格的大眾媒體不僅傳播信息資訊,更應宣傳社會基本道德觀,使其形成健康人生觀、世界觀,對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產生正面影響。
四、結語
新生代農民工群體是我國建設大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應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發揮各種社會資源的積極作用,提高該群體整體文化水平,這是關系到新生代農民工群體自身發展的大事,也是關系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大事。
[參考文獻]
[1]劉萬云.大眾傳媒在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中的作用[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7):40-41.
[2]段成榮,馬學陽.當前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的“新”狀況[J].人口與經濟,2011(4):16-22.
[3]司聰.對蘇州“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問題的調查與建議[J].農業科技管理,2011(6):61-62.
[4]何峰.關于新生代農民工出路問題的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8):11-12.
[5]鄖在廷,黃丹.論新生代農民工的教育培訓[J].教育與職業,2011(20):87-88.
[6]劉建民,劉偉.農民工教育培訓的策略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8).
[7]周葆華,呂舒寧.上海市新生代農民工新媒體使用與評價的實證研究[J].新聞大學,2011(2):145-150.
[8]龔旭芳.新生代農民工的教育路徑和策略[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6):12-13.
[9]李彥.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教育現狀分析[J].成人教育,2011(7):19-21.
在2010年對各種類型電視節目的受眾數量統計中,電視劇以20.2%的高份額擊敗新聞、專題片、體育等其他類型節目,成為受眾收視最多的電視節目類型。作為觀眾最常接觸也是最樂于接觸的電視節目,它的影響可想而知。而根據調查顯示,在所有電視劇的受眾中,觀眾最多的群體是中小學生以及未受教育者。對于這些文化程度較低的人群和思想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來說,電視劇所傳達的思想和承載的內容幾乎可以沒有抵抗地被完全吸收。因此,很多社會上流行的現象可以說都與電視劇尤其是被許多人追捧的流行電視劇有關。現代人的文化品格、審美情趣、價值標準幾乎都有流行電視劇中某些元素的烙印。
有學者指出,目前有些流行電視劇“宣揚以追求感官享受為人生內容,以‘跟著感覺走’為人生哲學,造就一種淺薄而不深刻、浮躁而不沉穩、油滑而不幽默、媚俗而不崇高的群體性鑒賞習慣,營造一種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求相悖的貪圖私利、尋歡作樂、不思進取、喪志的文化氛圍”。
二、流行電視劇消極影響的應對
1.電視劇創作應寓教于樂
即使在文化市場已經如此發展的今天,即使流行電視劇是一種大眾文化,它首先仍是一種文化,文化產業仍是特殊的產業,其生產的產品也是特殊的商品。它除了像一般商品一樣具有商業價值、可以賺取商業利益外,還負載著處理人類精神事務、宣揚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人們的文化品位的責任與義務。因而,電視劇要通過能被受眾接受的教育形式減少受眾由于對大眾文化的盲從而引起的審美標準的降低和價值判斷的模糊,消減流行電視劇的消極影響。
電視劇的創作不僅內涵要深刻,要有助于大眾的審美提升和價值判斷,其鏡頭的運用、畫面構圖、人物的語言和造型同樣應當體現美,避免庸俗,讓觀眾從內在到外在都得到美的享受。流行電視劇應當在畫面、鏡頭的運用上也做足功夫,讓它們在具有娛樂性的同時,也給受眾美的享受。
2.大眾媒介應正確引導
傳媒,作為影響大眾生活價值取向、審美標準的強大“導向裝置”,必須要在塑造健康、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態中發揮積極作用,實施正確引導。因此,媒體必須在兩個場域中都承擔責任。媒體在具備高度的文化自覺性的同時,要建立一種基于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的文化良知和自省精神。
當代傳媒不僅擔負著傳承文化、引導大眾文化的責任,同時肩負著宣揚主旋律、傳播高雅文化,提升大眾審美情趣與文化品位,引導大眾的文化消費朝著健康消費的方向發展的使命。
大眾傳媒是人類創造的傳播工具,在它的功能發生偏離時,人們就要規正和改進這種悖謬,使其更好地服務于人類,行使其義務。在傳播大眾文化的過程中,傳媒應當清醒地澄清它的意義,幫助人們辨別基本的是非善惡。在闡述其內涵時,要避免庸俗化、娛樂化,不因利益誘惑,一味迎合受眾,以致被動引導。可以說,多數人在接受某種文化尤其大眾文化時都有一種從眾心理,他們喜歡關注其他人對這種文化或文化產品的意見。美國藝術家哈克說:“他們正是銷售專家和公關專家在擴大產品或輿論市場時所瞄準的目標。”對于這些受眾,大眾傳媒的引導效果是非常突出的,若及時進行積極的、能為公眾接受的引導,可以避免受眾因為盲從大眾文化而產生的消極影響。
雖然電視劇的播放以電視為主要載體,但一部電視劇的流行絕不是電視一種媒體造成的,報紙的評論、雜志專刊的介紹,以及通過網絡這個平臺的意見交流都在其中起了不小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可以說是各種媒體“合力”的結果。
在眾多媒體中,報紙因其冷靜深刻的特點而使對某部流行電視劇的評論更有力度,更容易被接受。因此,報紙應更好地承擔這份責任,對流行電視劇的評論要有褒有貶;對于有些整體無傷大雅但很多細節處理粗糙的流行電視劇,也不能以其美遮其丑,要在肯定優點的同時,指出這些瑕疵。
報紙可以開設一些專版,專門刊登受眾對當下某部流行電視劇的意見,避免媒體因各種利益或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不足等,而造成意見“一邊倒”的現象。而且借此也可以讓受眾相互交流,通過對意見的選擇,媒體可以更容易地進行正確的輿論導向,使受眾在相互交流中感知一種趨向性意見,自覺地接受與服從為公眾所認同的價值標準,并得到審美提升。
(一)自我認識不夠準確。青少年因為年齡的限制,他們的心理仍然處于斷乳期,心智非常的不成熟,對成長過程中的遇到的問題想的過于簡單化、理想化,對于自己,認識不夠準確,有些自信甚至自我膨脹,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身上的優點和缺點,特別是許多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足夠的管理、控制能力,既不會照顧自己又不會顧及他人,缺乏集體意識,這些都會使青少年在同他人交往過程中造成困難。此外,現在的青少年從小到大有父母和祖輩們的呵護,成長道路順風順水,一旦遇到挫折,極有可能會一蹶不振,在自己成長經歷中留下極大陰影。青少年的成長非常關鍵,只有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才能不被社會上的消極因素影響,遇到困難時給自己帶來希望,順利成長。
(二)價值觀念存在偏差。轉型期的中國在高速經濟。發展的同時,國內外的意識也隨之而來,這些都給社會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首當其沖的就是價值觀念的功利化,正如上面調查研究所知,許多青少年已經有了功利化趨勢,部分青少年的行為遠遠超過了他們這個年齡段所應該具有的,部分青少年表現出了對金錢和關系的極大崇拜,網絡上多次出現“炫富”、“拼爹”的內容,而且他們的語言、行為、談吐也顯得相當成年化。青少年時期是人成長的重要階段,而上述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缺乏正確的是非判斷能力,而使價值觀形成的偏差,這些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極為不利,甚至受到國外資產階級價值觀念的影響,這些危機關系民族的興衰。
(三)信息鑒別能力較弱。根據之前統計分析,目前中國上網的青少年比例已經非常之大,這說明當代青少年基本都能使用現代化通信工具,但同時也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大眾傳媒特別是網絡的信息安全問題,現在的社會方方面面都有網絡的影子,比如普遍使用的網絡用語、火星字、口號等。青少年熱衷于互聯網是因為它所存在的特性,但是這個特性也導致政府和社會無法完全的對其進行監管,許多國內外網站上出現虛假信息,暴力、內容,而部分青少年因為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信息鑒別能力較弱,沒有能夠抵擋住這些誘惑,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這些都會對青少年的人格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使其道德觀念變弱,所以,在轉型期,大眾傳媒的信息安全問題和提高青少年信息鑒別能力亟待加強和重視。
二、影響青少年社會化的因素分析
青少年時期是人社會化過程殊并且極為重要的一個時期。“青少年的社會化渠道包括家庭、學校、同輩群體及大眾傳媒” [1]。當代青少年的社會化基本通過這些渠道接受影響,并且經過自己的內化,從一個生物人逐漸變為社會人。
(一)社會變遷的影響。青少年的成長發展不能離開社會。轉型時期社會所出現的變化、調整使社會和成年人的觀念意識很大程度上發生改變。青少年正在心理成長時期,他們熱衷于追求新的事物和人,但沒有必要的是非判斷能力做基礎依靠,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還沒有完整的樹立,轉型期社會的變化對青少年社會化造成了極大影響,有的是積極的,有些卻是消極的。如在一次抽樣調查中,關于對“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的理解上,有25%的人表示贊同,關于撿到財物后該如何處理時,大部分人選擇了占為己有,認可“拾金可昧”,這些要放在20年前是很難想象的,從本質上分析這些變化都是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因此,可以肯定,轉型期的社會變遷是青少年社會化過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家庭環境的影響。據統計,平均每個青少年一天至少在家里生活12個小時,因此,家庭對青少年社會化影響巨大,對青少年,父母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從嬰兒開始,父母、家庭就已經在發揮影響作用了。和學校影響不同的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對孩子的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也就是說家庭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對其社會化的幫助、促進上面。在家,青少年通常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吸收來自父母的影響,并且到了一定的時間段,當他們開始感受到來自社會對他們的壓力,就開始嘗試著扮演社會要求的相應角色。可以發現,女孩的著裝、說話方式開始相似于她??母親,男孩則模仿平時父親的行為,這些情況在國內外都的到了驗證,即使有些青少年會因為叛逆等因素的影響拒絕承認父母在家庭里的權威地位,但這一切也不會讓他們潛意識里的模仿行為停止。可以發現,青少年的許多言行舉止都顯現著他們父母的影子,例如,在教師家庭成長的孩子,其談吐普遍要比優于其他人,而離異家庭的孩子大部分都有著對婚姻的害怕,雖然20歲以后,青少年會在空間上和父母疏遠,但孩童時代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上存在下去。父母、家庭是對青少年社會化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之一,在青少年社會社會化的天平稱上,父母的職業、教養,夫妻關系、舉止、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未來期望和設想等等都是極重的砝碼。
(三)學校環境的影響。在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學校是繼家庭后青少年生活時間最多的地方,學校也肩負著幫助青少年完成社會化的重要任務,青少年在老師帶領下,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范。當前在學校里存在著學生們自有的文化,學校作為一個受政府控制單位,因為他們育人方式過于理性和強制性,導致有些思想不成熟的青少年產生排斥心理,學生對學校、老師產生了反感。自我信心膨脹,隨著人數的增加,這部分青少年自發的組成了一個組織或者形成一種文化,這些會對學校傳播主流文化造成極大沖擊。另外,由于社會的價值觀念的功利化,學校教育功利化趨勢也特別明顯,特別是中學里,學校、老師為追求升學率,對青少年進行應試教育,對學生應用能力、道德素質、價值觀念的培養有所忽視,老師更多關心的是學生的文化成績,中學的政治課有的被代替有的被取消,造成學生所學的內容和實際社會的生活不相符。這些誤區最終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培養出許多試卷上的巨人,行為上的矮個。
(四)同輩群體的影響。同輩群體是由一定數量的年齡、地位、志趣、性格、習慣都非常接近并常在一起互動的人結成的非正式群體[2]。轉型期,同輩群體已發展成為對青少年社會化產生影響的一股重要力量,青少年的心理還不夠成熟,缺乏經驗。青少年的社會化是循序漸進的,在這段時間,青少年尚未轉化?檣緇崛耍?但卻因為社會對于他們的壓力,逼迫青少年去扮演這些角色,他們需要有一個地方去扮演,在同學朋友之間,他們可以自由的擔任著許多角色,最后從這些中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在青少年社會化的過程中,同輩群體對其社會化的影響是在不知不覺中中發生的。在和同年齡段個體的交往中,每個青少年都不會有所束搏和緊張感,因為這里沒有上下之分,大家地位平等,可以自由參加活動,選擇同伴,大家暢所欲言,盡情交流,更容易拉近彼此間關系,成為朋友。同時,在這里,有大家默認的游戲規則,每個成員要遵守它,也會盡力的去維護它,這些內容有的和社會主流價值標準相符合,有的不符合甚至相違背。成員們還有自己喜歡的偶像、做人信條、發型等等,而這些細微的因素都會對青少年社會化產生不小的影響。
俗話說“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的神經系統較興奮,情緒比較愛激動,就會遺傳給孩子,父母不當的行為方式和教育方式也容易使孩子產生攻擊。同時隨著大眾傳媒的普及,幼兒會對影視作品中的暴力情節產生好奇心并模仿到現實生活中。家長應為幼兒營造一個非攻擊性的環境。
1.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
家長應為兒童營造一種融洽、和諧的家庭氛圍,以避免兒童出現攻擊。首先,父母間的感情要和睦,即使有分歧也避免在兒童面前吵架,并盡快達成一致。其次,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也應是民主、愉悅的。如果孩子不聽話時,家長不能獨斷粗暴地強迫孩子改變,而應理解并尊重孩子的選擇,然后加以和顏悅色地勸解。這樣既給了孩子機會表達內心的想法,也展現了濃濃親情的魅力,有效預防攻擊。
2.正確運用大眾傳媒的影響
現如今,隨著大眾傳媒的普及,幼兒容易模仿動畫片中的暴力情節。因此,家長在兒童動畫片的選擇方面要把好關,選擇有益于兒童身心發展的作品,借助動畫作品中的團結友愛等精神感染幼兒。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減少和避免兒童的攻擊,提高他們的親社會行為。
二、樹立正確的教養態度和科學的教育方式
1.正確對待孩子的需求
對于孩子的需要,父母不能什么也不問就立刻拒絕,也不能每次都毫無條件地一味順從。正確的做法是根據情況合理地滿足孩子的需求,最好是給幼兒一些任務,讓他通過努力才可以得到。長此以往可以形成良性循環,更加有助于父母教育幼兒。
2.采取適量的懲罰
當攻擊在幼兒身上體現時,家長可以適量地進行懲罰,但保證不能使幼兒的身心健康受到傷害。如取消一次幼兒戶外游戲的機會,或故意“冷淡”他一會,讓孩子獨處反思自己的行為,明白受到懲罰的原因,直到他真的知道自己錯了表示不會再發生這種情況。
3.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
首先讓孩子在親子閱讀中進行負面情感的體驗,如在相關的故事閱讀后引導幼兒思考如果自己被別人欺負后會是什么心情,是否覺得委屈、心里難受。其次家長應引導孩子以合理的方式來控制自己的情緒,如安靜的手工活動或建筑游戲,既可以擴展思維也能培養耐心以控制情緒的沖動。最后家長可與孩子一起記錄植物的生長、飼養小動物的過程,這樣,讓孩子切身地體會到生命的珍貴,萌發同情心與愛心;也可以在欣賞音樂,繪畫和其他有趣的游戲中,培養孩子良好的、積極的情感。
4.幫助幼兒掌握解決社會性沖突的策略與技能
學齡前兒童由于社交技能與水平比較低,當同伴之間產生矛盾沖突時,會采取攻擊來解決問題。這時,家長應利用移情訓練、角色扮演等方式展現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鼓勵兒童采取非攻擊性的方式,如等待、合作、分享等,以減少和避免攻擊。有時幼兒的攻擊也是由于對方的不反抗而逐漸形成的,所以當幼兒受到攻擊時,家長應引導幼兒進行自我保護,首先要表達自己的不滿,當攻擊者不以為意時可以適當反抗使攻擊者受到挫折。
5.努力發現兒童身上的閃光點,給兒童以心靈慰藉
事實上,兒童有攻擊也可能因為非常頑皮,雖然有缺點,但是也有閃光點,如他是愛探索的,聰明的,自信的,這些優點往往被父母忽略。如果家長正確地看待兒童,仔細地觀察,發覺其閃光點及潛能,及時地給予兒童表揚與鼓勵,就能促使攻擊性幼兒自主地往家長期許的方向前進,逐漸減少攻擊。
三、家園合作預防攻擊力行為
幼兒園與家庭是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需要幼兒園與家庭的通力合作。但有些家長的教育方式錯誤消極,如幼兒受到攻擊時對孩子說“誰敢欺負你,不要怕,你也打他”等,這與老師教導幼兒要團結友愛的教育目標背道而馳。幼兒園可通過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多種途徑,幫助每個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家長也應和教師經常保持聯系,相互交流幼兒的行為和表現,共同采取有利于幼兒心理健康的措施預防兒童的攻擊。
總的來說,家庭成員要堅持做好榜樣,以正面教育為主,給予幼兒足夠的關心與幫助,耐心地教導,正確地看待幼兒的攻擊。幼兒在表揚與鼓勵中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使攻擊轉變為積極向上的行為,從而減少攻擊的產生。
參考文獻:
[1]楊素琴.從家庭角度分析幼兒攻擊的成因及矯正[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0,05: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