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3 09:11:5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世界經濟的發展階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非均衡發展的理論依據
非均衡發展理論最早由西方經濟學家提出,針對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發展的一種理論。后來在區域經濟領域,為了發展經濟,改變落后區域的狀態,非均衡發展理論就作為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選擇的重要理論基礎。具有代表性的理論主要有:佩魯的增長極理論,以及威廉姆遜的倒U型理論等。
佩魯提出了增長極理論。他認為增長是以不同的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部門,而后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并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影響,他強調規模大、創新能力高、增長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進其他部門發展的主導產業部門,著重強調產業間的關聯推動效應。
增長極理論忽略了時間變量,威廉姆遜首次將時序問題引入了區域空間結構變動分析,提出了倒“U”型理論,即經濟發展階段與區域差異之間存在著倒“U”型關系。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區域間趨于非均衡增長,區域經濟差異不斷擴大;當經濟發展到某一點之后,逐漸進入成熟階段,區域間趨于均衡增長,區域經濟差異將會縮小。
二、從安徽經濟發展的現實看,安徽亟需非均衡發展
安徽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的勢頭強勁,發展速度較快,根據統計年鑒數據,安徽在2004年到2009年GDP的平均增長率在12.8%,高于全國GDP增長率10.5%,在經濟總量絕對值上,安徽GDP在2009年達到了10062.82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2.9%,成為全國第14個躋身“GDP萬億俱樂部”的會員。安徽人均GDP也在2000到2009年的這十年里增長了兩倍多,從4779元人民幣上升到了16408元人民幣。以上的數據都充分的說明了安徽的經濟發展相對于其本身來說,在量和速度上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安徽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于全國,相對于東部發達省份來說是相對落后的,2009年,安徽GDP與其相鄰的江蘇、浙江兩省相比,只有江蘇的29%,浙江的44%,而人均GDP只占江蘇的37%,浙江的37%,全國的64%。
同時,就安徽內部經濟,南北經濟差異較大,主要呈現出南富北貧的局面。安徽皖北地區,包括亳州、宿州、阜陽三市及沿淮的五河、固鎮、懷遠、鳳陽、壽縣、霍邱六縣面積4.1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000萬,分別占全省的33%和50%,而2009年皖北地區的生產總值2169億元,僅占全省的21.6%。與皖北形成鮮明對比的皖江城市帶,包括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池州、巢湖、滁州、宣稱九市及六安的金安區和舒城縣,土地面積7.6萬平方公里,人口3072萬人,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6733億元,分別占安徽全省的54%、45.22%和66.91%。雖然南北經濟的差異已經顯示出了安徽經濟區域的非均衡發展,但是,皖南的經濟發展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皖江城市帶作為首個獲批復的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將皖江經濟提高到了一個國家戰略的高度,對于安徽經濟來說,是一次發展的重大契機。皖江城市帶,作為我國最為活躍的長三角經濟圈的腹地,不僅具有非常有利的區位優勢,是長三角向中西部地區實施產業轉移和輻射的最佳區域。而且具有產業基礎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強等綜合優勢,在資源方面,皖江城市帶具有突出的資源要素比較優勢,岸線資源豐富。非均衡發展理論強調,區域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條件較好的作為增長極的地區和產業,通過其擴散效應對整個區域的經濟起到帶動作用,設立皖江城市帶正是順應了這一發展趨勢。
三、發達省份經濟發展的借鑒中,安徽需要非均衡發展
作為與安徽最為相鄰的兩個東部沿海省份浙江和江蘇,從他們的經濟發展軌跡來看,其經濟的高速的發展,都是以區域內經濟發展差異的擴大為代價。
將江蘇按照蘇南(南京、鎮江、蘇州、無錫、常州)、蘇中(揚州、泰州、南通)和蘇北(徐州、淮安、鹽城、宿遷和連云港)分為三大區域,從人均GDP看,三大區域的經濟發展差異較大,尤其是蘇南和蘇北,1990年蘇南的人均GDP是蘇北的2.6倍,到2000年達到3.6倍,2009年蘇南的人均GDP是蘇北的2.9倍,比1990年更大。
將浙江按照浙東北(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和浙西南(溫州、臺州、金華、衢州、麗水)分為兩大區域,其人均GDP的差異顯著,在1990年浙東北的人均GDP是浙西南的1.9倍,2000年達到了2倍,十年后的2009年,浙東北的人均GDP仍是浙西南的2倍。
通過皖蘇浙三地區的近幾年來的人均GDP與GDP總量比較(見表1),不難看出,安徽的經濟的發展還遠遠落后與蘇浙地區。從這兩省的發展經驗中可以借鑒,作為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江浙的區域差異還是相對較大的。而安徽不管是在經濟總量上,還是在人均GDP上,都還沒有達到江浙地區的發展水平,更談不上經濟上的高速發展的階段,安徽現階段的主要任務還是不遺余力的發展非均衡經濟,加速培養區域經濟增長極,通過大力發展增長極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所以,現階段,安徽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不僅在理論上是有理可依的,在現實經濟條件下,也是安徽擺脫落后狀態,實現經濟上飛躍發展的必然之選。
參考文獻:
1、王成周.安徽區域發展總體布局探析[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0(3).
2、姜炎鵬,沈玉芳,賈利娜等.安徽區域經濟的空間發展戰略選擇[J].中國集體經濟,2008(3).
一是世界發展模式深度調整。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試圖改變消費模式,提高儲蓄率,減少貿易赤字,提出5年內貿易翻番,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國,這將迫使出口導向的國家和地區轉向內需發展,并引發國際貿易爭端多發和升級。中國外貿出口已占世界份額的9.6%,離10%的天花板相距不遠,面對發達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多的全球貿易份額的形勢,我們必須改變外貿出口方式,學會運用WTO規則解決國際貿易爭端。
二是實體經濟重新得到重視。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和英國謀求經濟轉型和“再工業化”,推動產業回歸和振興制造業,圍繞發展高端制造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同時,由于國際資本流動性減弱,加快“走出去”投資,實行低成本擴張,建立跨國的研發中心、資源基地和營銷網絡等正當其時。
三是氣候極端變化催生新技術革命。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節能減排將成為具有國際性約束的硬指標,這一方面會催生以發展低碳經濟為重心的綠色工業革命,促進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工程為標志的新技術、新產業、新產品、新市場加快形成,并成為各國搶占的制高點;另一方面對中國及浙江淘汰落后產能、壓縮過剩生產能力、限制“兩資一高”產品的出口等形成更大壓力。
四是國際金融體系面臨深刻變革。現行以美元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國際貨幣體系,將發生緩慢而深刻的變革,人民幣在實行新一輪匯率改革的同時,加快發展跨境結算,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將加快建立,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將有自己的“世界金融中心”。對此,毗鄰上海的浙江加快發展區域性的金融中心面臨歷史性的機遇。
其二,中國經濟進入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階段,但這個轉變不是消極的,而是通過大調整大布局大建設實現大優化大發展大提高。目前,中國雖然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但人均水平還很低,綜合經濟實力和競爭力還不強,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著力解決或緩解長期存在的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動力結構,以及城鄉結構、地區結構、分配結構等的失衡問題,由此釋放更多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由不可持續向可持續的轉換,實現經濟長期平穩較快增長,仍是中心任務。從市場需求和政策取向看,以下三個方面的結構轉換將構成中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空間和動力。
一是內需擴大和消費結構升級。中國有13.25億的人口,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人均GDP按照世界銀行最近年度《世界發展報告》提出的中上等收入經濟體在3706至11455美元之間的標準,已達到中上等收入經濟體的門檻水平,進入具有歷史意義的既有消費需求又有消費能力的階段。按照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理論,中國尤其是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開始進入大眾高消費階段和追求生活質量階段。也就是說,中國及浙江已進入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的重要階段,居民消費由一般消費品的普及向耐用消費品的普及轉變,對住宅、汽車以及公路交通、各種家用電器、高檔食品,教育、文化、旅游,以及品牌和奢侈品的需求大幅增長,由此必然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升級。
二是以城市化為主導的城鄉結構加速轉換。根本解決“三農”問題要靠工業化和城市化。城市是人類群居生活的高級形式,是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志。城市化是人口、產業和高端生產要素不斷向城市集聚的過程。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2009年,中國城市化率達到46.6%,浙江城市化率為57.9%,正處于城市化由30%到70%快速發展的中間階段,是農村人口、產業、資源要素等快速向城市集聚的階段,也是城鄉由分割向融合和一體化發展的階段。去年,全國城市投資占投資總額的86.3%,城市消費占67.9%。如果未來10年中國的城市人口比重能上升到2/3,年均20萬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就可以維持20年,年均社會消費額就可以從目前的10余萬億元增加到20萬億元。屆時,則無論國際市場怎樣風云變幻,中國經濟也可巋然不動,并且由此可以拉動浙江經濟走向由內需主導的長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的軌道。
三是新一輪區域經濟布局構筑新的發展格局。區域非均衡發展一直是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重要原因。上世紀80年代初實行的經濟特區政策,拉開了中國經濟非均衡發展的序幕。90年代末以來,國家逐漸形成東部率先、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的完整布局。從2009年起,中央又開始謀劃新一輪的區域發展格局,陸續將13個區域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經濟圈”陸續劃定。7月中央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今后10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目標和任務,提出把西部地區“建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最近,中央又對經濟特區采取重大支持政策,深圳特區面積由現在的395平方公里擴容為1948平方公里,擴大了4.9倍,接近香港面積的2倍;廈門特區的面積由131平方公里擴大到1573平方公里,廈門特區“長大”11倍;珠海特區也擴大到全市,擴容了7.5倍。總體上看,將來沿海省市的發展重心更多轉向濱海新區、特區等“沿海地區”;西部省市區的發展重心更多轉向地域廣闊、資源富集、人口稀少的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如、新疆、內蒙古、青海等省區。這樣,就構成了中國未來5年及更長一段時間各省市區“比、學、趕、幫、超”的發展格局,無疑會推動中國經濟長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據此,中國的經濟發展版圖和人口分布將面臨重大趨勢性調整。
第三,浙江經濟已步入工業化后期階段,面臨不轉型就不能發展、不發展就會落伍的嚴峻形勢,謀劃新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空間十分緊迫。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在缺少陸域自然資源、缺少國家資金投入、缺少特殊優惠政策的條件下,一路奮起直追,由資源小省發展為經濟大省,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創造了中國區域發展的奇跡。然而也要清醒看到,以“輕、小、民、加”為主要特征的浙江發展模式是階段性的,隨著發展環境和發展階段的變化,浙江的發展模式也必然要進行新的探索和創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堅持在轉型中發展,在發展中轉型,著力破解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素質性、體制性、資源性和社會性的矛盾和問題,既是浙江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浙江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經濟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也會退。轉型是手段,發展是目的,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因此,面對國家提出的長三角地區率先基本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和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這“兩個率先”的目標,面對“十二五”各省市區加快轉型發展的競爭態勢,面對人民群眾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浙江有能力也有條件謀劃好新的發展思路、路徑和空間。下一步,應著力打造“三個浙江”,開辟浙江發展的新天地。
一是抓住浙江作為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地區的機遇,充分發揮海洋資源豐富的優勢,再造一個“海上浙江”。浙江雖是陸域資源小省,但卻是海洋資源大省,開發海洋潛力巨大,這是未來浙江與其他地區相比的獨特優勢。2010年7月,浙江列入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地區,建設港航強省、發展海洋經濟迎來歷史性機遇。根據國家試點要求,浙江將規劃打造我國重要的國際樞紐港、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新型臨港產業基地、世界級城市群新型城市化先行區、海洋綜合開發體制改革試驗區、全國清潔能源和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如果實現這些目標,浙江就能把潛在的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經濟優勢,完全可以打造一個與陸域經濟總量大致相當的“海上浙江”。
(一)基本內涵
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核心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寧可主動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也要從根本上解決經濟長遠發展問題,把提高增長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放在第一位。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經濟發展體制轉變。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二是經濟發展動力轉變。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開放的推力、區域的合力等因素疊加起來,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三是經濟發展模式轉變。改變經濟發展對素驅動、投資驅動的過度依賴,轉向依靠通過技術進步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創新驅動,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形成促進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四是經濟發展目標轉變。放棄唯GDP論,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突出解決好教育、就業、社保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促進社會公平公正,保障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二)主要特征
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特點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中高速增長成為經濟發展新階段的新常態。由于我國經濟基數的增大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增長速度將適度回落,這也是經濟達到中等收入之后的普遍規律。二是轉型升級成為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主旋律。以要素驅動為主的傳統發展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成為大勢所趨。三是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成為經濟發展新階段的新特點。宏觀經濟管理將實施“底線”調控,著力增強宏觀調控政策的精準性、有效性、前瞻性和協調性,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四是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成為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助推器。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擴大同各方的利益匯合點,為經濟發展創造穩定的外部環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面臨的新形勢
(一)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
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仍在不斷發酵,在復雜多變、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形勢下,經濟低迷和轉型調整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世界經濟的新常態。發達國家致力于改變借貸消費的模式,吸引制造業回流,擴大實體經濟比重。新興經濟體則致力于擴大國內需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二)以貿易和投資安排為主要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加劇了多邊貿易體制建設的難度,加速了以區域貿易和投資安排為主要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近年來,雙邊和多邊的自由貿易和投資協定持續增加,美國正在努力推進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議(TTIP),中國也在積極推動建立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和亞太自貿區(FTAAP)。以貿易和投資安排為主要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新格局正在形成,必將對全球現有的貿易和投資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三)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正在孕育興起
進入21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事實讓人們開始感受到全球范圍內一場技術大變革正處在孕育期,很有可能引發新一輪的工業革命。美國著名趨勢學家杰里米?里夫金的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指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前兩次工業革命的經驗表明,工業革命決定經濟發展的未來,第三次工業革命有可能使全球技術要素與市場要素的配置方式發生革命性變化,引領全球產業分工新布局,催生世界經濟新格局。
(四)服務業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當前,服務業已居世界經濟主導地位,服務業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已達到70%左右,其中,高收入國家服務業比重為75%左右,低收入國家服務業比重達到50%。相比制造業,服務業具有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就業容量大等優勢,其發展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以及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已經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平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2013年,我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為46%,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發展潛力巨大。
三、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面臨的新問題
(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
2012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600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目前,經濟增長減速、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經濟發展方式不適應、貧富差距拉大、就業壓力上升、腐敗現象蔓延等其他國家在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出現過的問題,在我國也相當程度地存在。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不但關系到政府的公信力,也會給社會穩定造成極大的危害,甚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二)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基礎薄弱
當前,依靠大量廉價勞動力、大量消耗資源能源、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和大規模投資等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速增長的傳統動力已無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持續發展。同時,經濟轉型升級需要的新動力依然薄弱。一方面,國內消費需求增長乏力,2013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總額占GDP的比重為50%,而高收入國家一般在70%左右。另一方面,經濟升級的創新動力不足,我國企業普遍缺乏核心技術,企業轉型升級困難。
(三)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國際市場持續低迷,國內需求增速趨緩,我國部分產業供過于求的矛盾日益凸顯,傳統制造業產能普遍過剩,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消耗、高排放行業尤為突出,行業利潤大幅下滑,企業經營普遍困難。同時,這些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仍有一批在建、擬建項目,產能過剩呈加劇之勢。產能嚴重過剩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諸多問題的根源。
(四)局部金融風險增大
當前我國金融運行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流動性總量過剩而結構失衡,大量信貸在金融體系內空轉,金融沒有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同時,地方債務潛在風險增加,截止2013年6月全國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06988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9256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66504億元。此外,國內影子銀行快速發展,其背后的潛在問題可能波及金融機構,進而影響金融系統的穩定。
(五)房地產市場風險不斷累積
從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等指標來看,我國的房價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房價在全世界都算比較高的。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已經普遍在25倍以上,部分城市房產的售價與月租價之比偏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世界上十大貴的讓人難以承受的房地產市場,有七個都是中國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天津、廣州和重慶。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4年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與8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9個,持平的城市有1個,與2013年9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58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上漲的城市有10個。
(六)生產力空間布局與生態環境承載力不協調
當前,一些生態環境承載力較高的地區,要素聚集度不高,經濟活動不夠活躍;一些生態環境承載力弱的地區,卻過度開發,超出了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生產力空間布局與生態環境承載力的不協調既造成了資源和要素配置效率的損失,也帶來了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等問題,甚至出現了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和商務運行成本過高等“區域病”或“城市病”,資源被大量浪費或被低效率使用,造成了生產力布局和各地生態環境承載力不協調。
(七)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加大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貿易規模的逐漸擴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加大。2013 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呈快速上升趨勢,2014 年10月23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上升到6.1195,再次創下自3月7日以來的7個多月新高。同時,由于美元的短期調整而出現階段性加速升值,人民幣的升值趨勢仍會繼續。2005 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至2014年6 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28.33%,實際有效匯率升值36.51%。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將給中國經濟帶來諸多不利影響,擠壓我國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加大國內就業壓力,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增加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
四、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戰略選擇
(一)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要加快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的要求,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調動全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把政府職能轉變作為深化改革、創造制度紅利的突破口,加快推進財稅、金融體制以及一切有助于實現消費持續穩定增長的各項體制改革,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制度紅利。
(二)激發有效需求和供給,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
要從三個層次激發有效需求和供給:一是大力發展就業崗位創造能力強的服務業,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使居民有能力消費。二是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占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大力推進住房、醫療、養老等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消除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使居民敢于消費。三是運用供給經濟學的思路,推進技術進步,開發各種新產品和新服務,為消費者提供豐富多彩的可選擇的消費品,擴大消費者的選擇范圍。
(三)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創新驅動
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和形成一批通過競爭成長起來的創新型行業領軍企業,發揮其重大技術研發、技術集成、推進產業化的優勢。發展風險投資、信息服務、技術交易、人才服務、并購融資等創新服務業,支持小微企業創新活動。改革以項目直接撥款為主的科技經費支持方式,建立以基金等金融手段支持研發和產業化的財政支持機制,加大普惠性政策支持的力度,減少對企業點對點的資金支持。充分發揮人才在創新中“第一資源”的作用,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形成促進經濟發展的新方式。
(四)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創造更加穩定的市場環境
牢牢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這一基本方向,進一步用好增量、盤活存量,避免資金在金融系統“空轉”。與此同時,大力鼓勵和激活民間投資。把民間資本引導到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來。貨幣政策在保持穩健基調的同時,適時適度預調微調,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保持市場流動性相對寬松的局面,促使貨幣市場利率水平回到較為平穩和合理的狀態。研究治理影子銀行,對影子銀行分類處理、疏堵結合,在發展中進行規范,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五)加快推進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建設,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
深入研究住房建設的規律性問題,加強頂層設計,著力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注重發揮政策的扶持、導向、帶動作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調節人民群眾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經濟、適用、環保、節約資源、安全的住房標準體系。總結上海和重慶試點房產稅的經驗,加快房產稅立法,適時擴大房產稅征收范圍,抑制房地產市場投機行為。推動農村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進入市場,逐漸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城鄉建設用地市場體系。
(六)建立長效機制,加快化解過剩產能
堅決控制增量、優化存量,深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強化產能盲目擴張的控制機制,建立淘汰落后產能的引導機制,完善開拓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扶持機制,建立化解產能過剩的管理機制,逐步形成以市場為主導的化解產能過剩的長效機制,遏制產能過剩矛盾進一步加劇。理順資源、要素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完善差別化價格政策,提高產業準入的能耗、物耗、水耗和生態環保標準,切實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七)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
抓住世界經濟深度調整的戰略機遇期,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擴大內陸沿邊開放,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推動建立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和亞太自貿區,不斷擴大同各方的利益匯合點。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
廣播劇(Broadcasting Play)是指通過廣播電臺播送,主要由播音員或配音演員演出的戲劇,也可以稱為放送劇、音效劇、聲劇。①廣播劇是為適應電臺廣播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藝術形式,以人物對話和解說為基礎,同時充分運用音樂伴奏、音響效果來加強氣氛。與其他戲劇藝術表現形式一樣,廣播劇情節居于各要素之首,人物對話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主要手段。通過個性化、口語化并富于畫面感的配音演播來展開情節、刻畫人物并表現主旨。
與電視劇相比,廣播劇的傳播無法借用視覺手段,但是不能機械地認為電視劇剔除畫面元素后就等同于廣播劇。廣播劇雖然只能通過語言、音樂和音響等聽覺手段傳播,但是可以充分調動聽眾的想象力,使其直接獲得特殊的藝術享受。同時,由于不用視覺手段,廣播劇在展開情節時可以不受畫面的限定與束縛,獲得更大的時空自由,并加入幻想、夢境、回憶等電視畫面難以支撐的超越時空限定的內容,使廣播劇題材更豐富、創新點更多、可聽性更強。
分析現階段國內廣播劇生存發展狀態,剖析廣播劇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其成因,對進一步推動我國廣播劇發展創新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廣播劇現狀及發展瓶頸
1.國內廣播劇的發展歷史
我國廣播劇創作至今已經有80年歷史。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可查到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廣播劇是刊載在1933年1月20日《中國無線電》雜志的一部名為《恐怖的回憶》的劇目。這部劇在制作公司組織募捐支援抗日前線將士的活動中播出,對激發廣大上海人民的抗日熱情和斗志起到了一定作用。②
解放后,特別是自1955年以后,廣播劇處于上升時期,先后出現了一批富于思想性、藝術性并且具有影響力的劇目。至上世紀80年代,國內掀起又一輪廣播劇發展浪潮。1981年至1983年間,國內廣播劇年產量多達數百部。上世紀90年代,隨著廣播劇錄制技術的不斷進步,陸續出現《刑警803》《三國演義》等掀起收聽熱潮的名劇。
進入21世紀以來,廣播劇的發展有了新的飛躍。“十一五”時期我國廣播劇類廣播節目制作總時間達8.02萬小時,比“十五”末的7.54萬小時增加0.48萬小時,增幅為6.37%,年均增長1.24%。廣播劇類廣播節目播出時間為57.48萬小時,比“十五”末的41.18萬小時增加16.3萬小時,增幅為39.59%,年均增長6.89%。③但與其他形式的藝術產品相比,廣播劇在產量、質量、創作單位和專門的創作人員數量等方面還有很大不足。
2.廣播劇發展的主要瓶頸
盡管廣播劇誕生以來,在國內一直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廣播電臺的傳統文藝節目形式,廣播劇在現階段表現出一定的傳播疲態,節目播出效果受到影響。具體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廣播劇種類單一,缺乏新意。目前,電臺播出的廣播劇主要是說書式廣播劇,間或播出以小說為原作制作的廣播劇。相比之下,以動畫或游戲的附屬故事所制作的廣播劇和情景喜劇式廣播劇則比較匱乏。而原創廣播劇雖偶爾有之,但通常以制作單集或短篇幅劇為主,播出連續性不強,可聽性受到影響。
第二,廣播劇題材陳舊,缺乏創意。目前,電臺播出的廣播劇大多依賴傳統劇和所謂經典“題材”,內容大多比較老套,欠缺時代感。《楊家將》《封神演義》等動輒上百集的老故事仍然充當廣播劇的頂梁柱劇目,既影響到新劇目的推出,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作乏善可陳的現狀。
第三,播出時間有限,黃金播出時段逐漸被其他節目取代。廣播劇原本是廣播文藝的“龍頭”品種,是廣播文藝大餐的一道“主菜”。但是,目前很多文藝廣播中,廣播劇類節目占據的播出時段大多是午間及夜間,而早間及晚間黃金時段則讓位于相聲小品及其他文化類節目。以北京電臺文藝廣播為例,《評書連播》節目安排播出時間為1:30~2:00、5:30~6:00、12:30~13:00;《評書演藝》節目安排播出時間為3:00~3:30、10:00~10:30;《小說連播》安排播出時間為12:00~12:30;《廣播劇場》安排播出時間則為22:30~23:00。
二、廣播劇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廣播劇專業制作機構及專業創作人員缺乏,導致國內廣播劇專業制作機構創作的廣播劇集數量有限。以2005年高峰產量為例,盡管絕對產量非常可觀,但其中90%以上都是各地的“新聞報道劇”。這種以敘述的形式進行新聞播報的廣播節目,在情節上并不具備原創性,嚴格地說,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廣播劇”。除去這一部分,全國廣播劇年產量實際只有150部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專業人才欠缺,廣播劇創作缺乏養分,不僅新作數量有限,也難以保證質量。
二是國內廣播劇專業制作機構創作的廣播劇內容含金量不高,使得廣播劇類節目與其他文藝節目相比,競爭力減弱。目前,多數文藝頻率的定位正在趨向多元化。一些電臺的文藝頻率在傳統文藝節目基礎上融合相聲小品及脫口秀類節目,增添娛樂元素,呈現出具備文娛特色的廣播頻率。這樣一來,廣播劇類節目既沒有很好地體現出時代感,部分劇目更難稱得上是思想底蘊深厚、經得起推敲的優秀作品,自然難以在節目競爭中延續強勢地位。
三是廣播劇銷售及贏利狀況不佳,銷售價與成本價倒掛,影響創作人員的創作熱情,進而損傷廣播劇的生命力。據市場測算,一集廣播劇的制作成本大約需要幾萬元,其中包括編劇、導演、演員、音樂、聲音效果和使用錄音棚的各項支出,而市場出售價格卻僅維持在百元左右,收回成本存在一定困難。
四是網絡技術的普及使受眾接觸到更多元的媒介形式,擁有更多接收信息的途徑。特別是多媒體影音通過互聯網的傳播,擴大了受眾的選擇余地。面對新媒體發起的挑戰,傳統廣播劇受到沖擊在所難免。
三、廣播劇的創新途徑與措施
盡管面臨一定程度的發展困境,但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廣播劇依然有其穩定的生存空間和固定的受眾群(見表1)。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覆蓋北京地區的廣播頻率為例,說書式廣播劇節目無論在調頻覆蓋的文藝之聲的收聽率、市場份額排行榜,還是在中波覆蓋的老年之聲、娛樂廣播的收聽率及市場份額排行中,都位居前列。其中包括上午、午間及晚間時段,均不在黃金時段之列。也就是說,廣播劇節目的收聽率仍有增長空間可以開掘,當然前提是解決目前國內廣播劇面臨的問題。
第一,加強廣播劇專業機構及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對現有廣播劇專業制作機構及創作人員進行系統性培訓,提高創作水平。通過開設研討班、參觀廣播劇制作基地、錄音棚實踐以及獲獎作品學習研究等途徑,對包括劇本創作、配音演播以及后期制作在內的各個環節進行培訓。通過培訓,達到提高創作人員的創作水平,降低制作成本并鍛煉創作隊伍,培養新人的目的,使廣播劇的創作得以保持鮮活的生命力。二是吸納廣播劇人才,擴充創作隊伍。盡管目前各地電臺專業從事廣播劇創作的人員尚比較少,但是民間涌現出的廣播劇制作團體卻能為廣播劇創作注入新鮮血液。目前,民間已經有以華音社為代表的網絡廣播傳媒社團,以及凌霄劇團、剪刀劇團、聲創聯盟等數十個原創廣播劇社團。未來,各地電臺可以考慮吸收民間廣播劇團的創作班底,并鼓勵民營制作公司參與制作,這樣既能夠緩解人手不足的問題,也能夠起到擴展創作思路的作用。
第二,開發新鮮的廣播劇作品,拓展廣播劇的節目來源。通過比對日本廣播劇的創作可以看出,目前日本絕大部分廣播劇是以小說、輕小說或動畫等為原作來創作的作品,同時,也有不少原創廣播劇作品。相比之下,盡管我國動漫產業成熟度遠不及日本,但是仍然可以打開思路,從新生的文學作品中汲取廣播劇創作的養分。在這方面,目前香港地區廣播劇創作的表現優于內地,不過,內地也已經進行了一些嘗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改編自當紅小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同名40集廣播劇,2009年5月5日起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之聲午間《黃金劇場》播出后,受到了媒體、聽眾以及書友們的高度關注和支持。據統計,這部廣播劇的網絡及電臺同步收聽率刷新了此前同類廣播劇所創下的紀錄。可以看出,經典作品固然能夠保證鐵桿聽眾的收聽忠誠度,但積極開發具有時代感的新鮮作品能夠吸引更多新的受眾,促使廣播劇回歸當下大眾審美。
第三,打造廣播劇品牌形象,注重廣播劇品牌建設。縱觀國內特別是大陸地區廣播劇發展的歷史,像《刑警803》這樣廣受聽眾好評的標志性經典劇目并不多,更難說由此建立的品牌形象。未來,在擴充內容的同時,更應當進行整合營銷傳播,著重打造廣播劇品牌形象,使優秀的廣播劇作品不僅收到良好的本臺播出效果,有效樹立聽眾對廣播劇的忠誠度,更能夠打開銷路,通過制播分離找到更多的銷售渠道,使資金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并獲得循環發展的動力。
第四,聯合新媒體,拓寬傳播途徑。廣播電臺播出的廣播劇,在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時,更要注重把握新媒體帶來的發展機遇,利用新媒體高效的傳播速度及便捷的接收方式,為廣播劇的傳播尋求新的方式。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為例,為克服廣播傳播稍縱即逝的弱點,通過建設中國廣播網,實行臺網互動、臺網一體,經廣播播出的節目,受眾不僅可以在網絡上同步在線收聽,也可以點播往期節目。中國廣播網保存的大量珍貴音頻資料,大大提高了節目覆蓋面。此外,手機媒體的介入、微電臺的出現,也為廣播劇搭建了新的傳播平臺。因此,在全媒體時代,廣播劇如能把握機遇,仍然可以獲得發展良機。
作為廣播領域重要藝術形式,廣播劇已經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環境與條件。但廣播劇能否像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得到更大提升、更快發展,還取決于廣播劇的上游(制作)、中游(媒介)、下游(運作)各方的積極努力與配合,以及政策的扶持。
注 釋
①百度知道,。
③“十一五”時期廣播電視發展狀況,,2010-01-15。
0 引言
21世紀人力資源管理既有著工業文明時代的深刻烙印,又反映著新經濟時代游戲規則的基本要求,從而呈現出新的特點。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經歷了一個從人事管理到戰略管理的轉變的過程,人力資源經理也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從高級辦事員到企業戰略合作伙伴的角色轉換。這其中包含了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從空白到豐富,從從屬到主動,從事務性到戰略性的歷程。
1 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發展階段
1.1 人事檔案管理階段 人事檔案管理與我國的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密切相連。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人才的流動受到了嚴格的政策限制,人力資源的優勢完全被忽略了,企業用人年功制,競爭選拔憑資歷,工資分配搞平均。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完全沒有發揮出來。
這個時候的人事部基本上是一個象征,是企業的總后勤,完全服務于國家的政策,配合有關國家政策完成工作。本上屬于聽命型,企業內部聽總經理的,企業外部聽政策部門的,除此之外,就是重復業已熟練的流程,工作的技術含量極低。作為人事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事務性部門,作為人事經理則是這個部門的高級辦事員,人事經理充其量是一個高級辦事員的論斷由此得來。
所以至今還有人多人認為人力資源是一個沒有專業的工作,只有那些專業不好,技術能力不強的人才會去做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什么人都能做。可見,認識經理的高級辦事員的形象在人們中的影響是多么的深刻。
1.2 人力資源管理意識喚起階段 隨著市場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才的流動的限制被打破,人才的市場化趨勢日趨明顯,求才擇業開始雙向選擇,人才作為一種資源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越來越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和企業管理者的認同。
同時,人才政策的開放帶動了企業間人才流動速度的加快,企業的管理遇到了挑戰,開始注意人才的動向,如何留住企業的人才成為企業關注的一個焦點。
企業的管理層特別是高級管理層紛紛研究對策,督促人事管理部門研究解決留人這個難題。在這個階段中,高層管理者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主導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方向,而人事部門則處于被動聽從的地位,主要目標是完成企業管理層的用人留人決策。
1.3 人力資源管理形成階段 隨著從人事經理到人力資源經理的角色轉換,人力資源經理開始注重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學習研究,開始研究有關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書籍,參加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研討會,培訓班,咨詢公司也順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通過的系統的學習和研究,人力資源經理初步形成了相對完成的理論體系,對人力資源的觀念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并在企業中初步建立了招聘管理、培訓管理、績效管理、薪酬體系管理等為框架的人力資源構架。人力資源經理的工作已經邁出了一大步,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出擊,在觀念和意識上都前進了許多,這個階段是未來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形成階段,意義重大。
1.4 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階段 在形成階段的基礎上,隨著人力資源經理對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的深入,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開始逐步成熟,從追求數量轉到追求質量。人力資源經理的工作逐漸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員工的績效管理,建立現代化的薪酬體系。開始考慮整和企業人力資源,通過崗位分析和人才盤點,更加合理配置企業人力資源,通過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和績效能力,通過改革薪酬管理體系,優化薪酬的分配作用,使之更加具有激勵性。 轉貼于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手段,人力資源經理不但強化了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提高了管理技能,更在企業里培養了重視人才,開發人才,激勵人才的企業用人觀,帶動了企業管理層和員工的人才觀念,使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更趨成熟和發展。
1.5 人力資源的戰略管理階段 隨著企業競爭的加劇,未來的不可預知性加強,企業間對人才的爭奪戰也越演越烈,人才競爭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誰掌握了人才,誰掌握了人力資源的核心競爭力,誰就是掌握了競爭制勝的法寶。
于是,人力資源經理終于名正言順地站到了企業的戰略管理層,成為企業管理層中至關重要的一員,作為企業管理層的戰略合作伙伴參與決策。
2 人力資源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
作為上述變化的回應,人力資源管理呈現出許多新的可能發展趨勢。
147戶國控企業環境監察工作稽查情況
對以上縣市區監管的列入《2010年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環辦[2009]154號)的47戶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2010年度現場環境監察工作進行逐一稽查。嚴格按照環辦[2011]68號《關于深入推進環境監察稽查第一批試點工作的通知》中實施方案的要求,采用逐案打分的方式開展。具體分為“案卷評審”、“現場驗證”兩部分進行。
“案卷評審”包括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監察檔案建立完善情況及12份《現場檢查(勘察)筆錄》記錄完整規范情況。
(1)稽查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檔案建立完善情況。對47戶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監察檔案中應存檔的企業基本信息表、環評審批文件、竣工驗收文件、自動監控系統驗收文件、排污許可證、營業執照、機構代碼證、法人身份證、減排監察系數表等基本資料進行逐一核實。
(2)稽查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現場檢查(勘察)筆錄》記錄完整情況和準確性并按要求進行逐一打分。對12份《現場檢查(勘察)筆錄》份數進行逐一核對,缺少一份,扣5分。對“基本信息”、“現場監察情況”、“現場監察意見”、“確認信息”、“文字要求”五方面內容進行認真核對,并根據國家環保部打分標準進行逐一打分。
“現場驗證”包括對47戶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逐一進行現場檢查,對“建設項目基本情況”、“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自動監控系統建設運行情況”、“整改意見落實情況”等五項內容與《現場檢查(勘察)筆錄》的一致性進行逐一核對,并根據國家環保部打分標準進行逐一打分。
對以上47戶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環境監察稽查情況,全部按規定填寫制作了《污染源現場監察工作個案稽查表》。
2176件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現場調查取證工作稽查情況
對各縣市區2010年度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現場調查取證工作進行全面稽查,稽查率達100%。
自8月3日起,在對襄汾縣、侯馬市、曲沃縣、翼城縣、鄉寧縣、蒲縣、堯都區、洪洞縣、霍州市、古縣及安澤縣11個縣市區環保局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環境監察工作進行稽查的同時,分別對以上縣市區2010年度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現場調查取證過程中形成的證據材料進行逐案稽查。
根據國家環保部要求,對“環境行政處罰案件主要證據”、《現場檢查(勘察)筆錄》兩部分進行逐一核對,并根據國家環保部打分標準進行逐一打分。
對被稽查縣市區2010年度所有的176件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現場調查取證工作稽查情況,全部按規定填寫制作了《環境行政處罰案件調查取證工作個案稽查表》。
在對11個縣市區環保局轄區內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2010年度現場環境監察工作及2010年度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現場調查取證工作全面稽查結束后,均分別與縣市區環保局主要負責人進行座談,反饋稽查所發現的問題,制作《臨汾市環境監察稽查記錄》并由稽查人員和縣市區環保局主要負責人共同簽字確認。
3建立環境監察稽查檔案
根據國家環保部環辦[2011]68號《關于深入推進環境監察稽查第一批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們對47戶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2010年度現場環境監察工作稽查情況和176件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現場調查取證工作稽查情況逐一建檔。
4稽查發現的問題
通過此次稽查,發現各縣市區環保局在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2010年度現場環境監察工作及2010年度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現場調查取證工作中存在以下問題。
(1)2010年度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環境監察檔案中存在無環評審批文件、竣工驗收文件、排污許可證、自動監控系統驗收資料等環保手續復印件;無企業基本情況登記表、照片等影像資料;無在線監測設施運行情況記錄、季度監測報告等問題。減排監察系數檢查記錄表存在記錄不完整或記錄不規范等問題。
(2)《現場檢查(勘察)筆錄》未使用國家環保部規范格式,部分筆錄存在未記錄執法人員執法證號、被檢查人職務、被檢查企業生產狀態,未記錄被檢查單位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建設、運行、聯網、驗收、比對監測及定期校驗情況,對被檢查單位執行環評、竣工驗收等情況記錄不完整,被檢查單位現場負責人、環境執法人員未逐頁簽字并注明日期等問題。
(3)在對各縣市區2010年度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環境監察工作進行現場驗證稽查過程中發現,存在被檢查單位有未經驗收擅自投產的建設項目、被檢查單位部分污染防治設施未按環評要求建設,但在《現場檢查(勘察)筆錄》中沒有記錄的問題。同時,存在部分被檢查單位未按要求落實整改意見,《現場檢查(勘察)筆錄》中未依法提出進一步處理處罰意見的問題。
(4)2010年度環境行政處罰案件調查取證檔案資料中存在無當事人基本情況及單位營業執照、企業代碼、個人身份證等證明資料,無影像資料等取證記錄和取證照片不清晰,無法證明違法事實的問題。
(5)2010年度環境行政處罰案件調查取證工作中,部分《現場檢查(勘察)筆錄》無擬處理處罰建議或擬處理處罰意見不完整。同時,存在調查取證證據鏈不完整的問題。
(6)2010年度環境行政處罰案件調查取證工作中,部分調查違法事實與案由不完全匹配,部分案件調查報告處罰建議適用法律法規不準確、不恰當。
針對以上稽查發現的問題,2011年9月7日,我們按國家環保部、省環保廳要求,制作并分別下發了《臨汾市環境保護局環境監察稽查整改意見書》,要求有關縣市區環保局對稽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全面整改,并要求在15日內將整改結果書面上報。
通過此次環境監察稽查,可以看出,基層環保部門環境監察執法工作中存在著很多不規范、不到位、不符合規定的問題。通過開展環境監察稽查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規范基層環保部門環境監察執法工作。
(1)規范使用環境監察執法文書。通過稽查,要求全部使用國家環保部同意規范的《調查詢問筆錄》、《現場檢查(勘察)筆錄》等執法文書,完善執法人員執法證號,被檢查人職務,被檢查企業生產狀態,被檢查單位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建設、運行、聯網、驗收、比對監測及定期校驗情況,被檢查單位執行環評、竣工驗收等情況以及被檢查單位存在的環境違法行為等記錄內容。同時,要求環境執法檢查人員、被檢查單位負責人以及參加人員必須在筆錄上逐頁簽字并注明日期等。
關鍵詞 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方式 經濟增長
一、經濟發展方式的界定
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離不開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認識。經濟發展的方式就是經濟發展的方法和形式,包括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結構優化、經濟運行的質量、經濟效益、收入分配、環境保護、城市化水平、工業化水平及現代化程度進程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含有可持續發展等。經濟發展方式包含經濟增長方式,但不等同于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發展方式反映了經濟的數量、質量、結構和制度的根本性變化的總體特征。惟有從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來研究發展方式才有意義。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必須尊重所處的歷史情境、地域經濟發展的約束條件,選擇與之相匹配的發展方式,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觀點綜述
經濟增長方式被引入中國后,經濟學界和實務工作部門從現代主流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制度主義的范式等多個維度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進行了探索。十七大又明確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戰略方針,要求盡快實現發展理念的轉變,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從近年來的相關研究動態來看,主要研究了以下五個問題。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
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發展方式的轉型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方針來指導經濟建設的開展。為此學術界針對新時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涵展開了研究。
(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問題與難點
從提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強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歷了12年的時間。一些學者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問題和難點展開了研究,以期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原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持續穩定的高增長和高發展,中國實現高增長的動力是什么?來10―20年,是否能繼續保持這種強勁的勢頭?劉慶寶、未良莉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對經濟增長理論的源動力進行系統的分析,構建了擴展的索洛(So-low)模型,對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拉動及其相互作用進行了實證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消費作為經濟運行的主要動力,對拉動經濟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途徑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必須有科學的途徑,要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更深刻、更自覺地把握經濟發展規律,下更大的決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三、現有研究的評價及其啟示
從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特征出發,對相關研究動態加以梳理后,筆者認為近年來,國內學者從不同維度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具體措施,但這些研究存在一些問題: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內涵尚缺乏統一的界定;未能從中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認識經濟發展的轉變;從動力結構優化的視角尋求解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效途徑,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因此,今后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研究。
(一)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涵界定展開研究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的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二)從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研究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保持了持續30年的強勁增長勢頭。他們都在懷疑,中國經濟能走多遠?因此,如何正確理解和把握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理論內涵和現實特征,確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方向和思路,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成為研究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問題的新趨勢。
(三)研究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動力結構優化問題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要繼續保持量的增長,更要注重質的提升。當前世界經濟仍未停止萎縮,盡管經濟下滑的速度放緩,但缺乏后勁的經濟增長依然有下滑的可能。面對這場全球性經濟衰退的挑戰,我國政府采取了積極措施調整經濟發展方式的動力結構,以擴大國內消費、加大投資為主,積極穩住出口來啟動經濟。
參考文獻:
[1]歐志文,蔣均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科學理念與時代內涵.消費導刊.2008(2):209-211.
[2]吳樹青.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前線.2008(1):17-31.
[3]楊玉霞,邢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內涵及實現機制.學理論.2008(6):15-18.
二、國際貿易對世界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1.經濟增長機制。現在社會上有兩種的經濟增長機制。一種是傳統模式,只是增加原材料或勞動力的投入來提高產量;另一種是規定原材料及勞動力的投入分量,采用最新的科技,提高原材料及勞動力的使用效率,優化其配置,以提高產量。因此可以得出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有兩種方法。一是增加基本要素的數量;二是運用最新技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而國際貿易也主要是通過這兩種資源的進出口貿易,以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國際貿易出口貿易的結構受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的變化而變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也在不斷的變化,并不斷的進行調整、優化升級,使世界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國際貿易的發展,讓各國可以將本國富余的資源出口到稀缺的國家,取得較大的資金收益;再用這筆資金向其他國家進口本國稀缺的資源,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和居民生活需要,達到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和人們的工作效率,從而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2.國別經濟層面。國別經濟是構成世界經濟活動的重要部分,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對國別經濟的分析,得出國際貿易對世界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國際貿易已經成為國別經濟增長的主要途徑。國際貿易對經濟的增長作用主要體現在貿易的進出口上。
(1)進口
①國家進行進口貿易是因為本國對于所進口的商品比較稀缺,而國內又需要對這種商品進行消費。國家為了以后能夠減少對這種商品的進口,就會研究這種商品,形成新的產業。②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富余的資源,也會有自己稀缺的資源,這是就需要進口稀缺資源,增加本國的要素供給。還可以進口其他國家的最新技術和設備,以提高本國的生產力和生產率。③企業在日益激烈的進口要素競爭中,可以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并進行完善,優化企業的產業結構,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2)出口
國家將自己剩余的資源出口到其他國家,既可以為這些資源提供市場,還可以減輕因這些多余資源所帶來的壓力。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的發展,只有某商品有市場、有需求,國家就會增加商品的生產量,推動國際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并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3)概括
國家進行貿易進出口會對國家經濟產生以下影響:①國家進行國際貿易可以打入世界市場,擴大市場范圍,使國家經濟增長不再局限于本國市場。②進行國際貿易可以引進本國沒有的商品,刺激本國消費,產生新的需求,促進新的產業的出現。③通過國際貿易將剩余資源換取稀缺資源,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④國際貿易所引起的需求和資源效應,可以促使企業進行企業改革,優化企業結構。以便國家淘汰效率低的企業,扶持效率高的企業。⑤企業的增加引起競爭的加強,可以刺激企業引進新技術,提高創新意識,提高勞動生產率。⑥開展國際貿易活動有利于加快國家增長經濟發展速度,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出口貿易可以加大企業的生產率,提高人們的就業率,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一、當今世界經濟金融發展的特點分析
1、經濟金融進入復蘇和緩慢調整階段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持續進步,世界經濟也處于逐步深化調整發展階段,不同經濟體的宏觀經濟成冊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化。美國經濟復蘇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工業生產水平恢復較為緩慢,產能利用率依舊較低,私人消費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十分有限,失業率依舊較高。而歐元區受到債務危機的影響,其復蘇的力度十分有限。新興市場的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普遍遭受了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
2、宏觀經濟政策取向明確
由于國際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風險,全球股市產生了相應的分化。世界經濟處于復蘇階段,然而其復蘇是不平衡的。而主要經濟體宏觀政策趨向明顯分化發展。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長緩慢,失業率持續居高發展,市場發展缺乏支撐,在短時期內依舊需要寬松財政貨幣政策的有效支撐。然而美國等發達經濟體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對國內經濟的刺激作用十分有限,新頒布的貨幣供應向新興市場國家流向。而主要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增長速度趨于緩慢,然而受到通貨膨脹壓力,較多國家需要頒布貨幣緊縮政策。全球流動性增長較快的發展中國家聚集,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通貨膨脹管理的難度。貨幣升值壓力增加,同時資產泡沫也有所增加。
3、經濟再平衡難度較大
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要實現再平衡具有較大的難度。全球治理模式的變革處于長期的發展階段,要緩解世界經濟失衡現象,需要主要經濟體消費、儲蓄以及投資結構的推動以及調整。其關鍵以及核心在于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的超前消費以及透支消費結構體系的調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實質上是對世界經濟不平衡的強制性調整,然而隨著經濟的復蘇,世界經濟要實現再平衡發展具有一定的難度。
4、寬松貨幣政策負溢出效益影響加大
主要經濟體國家例如美國、日本、歐盟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當中,采取了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從而給金融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太高資產價格,從而幫助政府、金融機構以及家庭資產負債表,降低利率以刺激國內投資以及消費,壓低匯率以及拉動出口,然而寬松的貨幣政策在國際上具有十分明顯的負溢出效益。一方面,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以及新興經濟體的利益競爭,提升了資產泡沫;另一方面,流動性泛濫增加了通貨膨脹的壓力;最后,若是資產泡沫以及通貨膨脹壓力持續增加,為了應對經濟發展的滯脹局面,則被迫進入加息通道,從而將逆轉流動性過剩現象,充分暴露出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最終對實體經濟復蘇產生影響,并對金融體系造成沖擊。
4、跨國公司全球化戰略對經濟不平衡調整的沖擊
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世界經濟不平衡的發展現象受到跨國公司全球化戰略的發展影響。這種經濟不平衡,在發達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都存在。其根本的原因可歸結于跨國公司在全球擴張以及追逐利益的結果,也是全球產業轉移以及重新分工當中,國際資本以及發展中國家廉價要素的結合發展。在全球化趨勢無法逆轉的背景下,資本、要素的不對稱分布,難以扭轉跨國公司的投資行為。同時,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壓力之下,將要求發展中國家進一步開放市場,主要的發展中國家增加較快以及明確的成本優勢,則能在很大程度上對跨國公司的投資行為進一步的強化。世界經濟的在平衡發展需要調整各國的發展方式以及治理結構。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通過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發展,實現推動消費并且逐步擺脫過度依靠投資以及出口拉動經濟發展模式,從而實現對經濟利益的重要調整,需要大量的投入。若是不改變當前以美元為主的國家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的調整依舊也需要一個長期的調整發展階段。
二、當前世界經濟金融發展的形勢
1、發達國家的擴張性貨幣政策
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大幅度波動,世界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為了有效應對債務危機而實施的財政緊縮政策使經濟復蘇進程緩慢,為了有效推動經濟的復蘇發展,主要的發達國家將持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
2、增強對國際資本流動性的監督管理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報告可了解到,持續大規模的資本流動擴大是引發世界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國際資本流動利弊并存,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性的監督和管理,各國政府也應加速監督管理以及改革的發展進程,逐步完善金融框架體系,提高對資金流動性監督管理的有效性。
三、我國的應對策略
當前形勢下,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較為嚴峻,宏觀緊急面臨調整。世界經濟的內生動力依舊不足,發到經濟體的私人需求乏力,美國依舊面臨失業率增加困擾,并且歐元面臨財政緊縮壓力,日本則持續面臨通貨緊縮壓力,發展中國家的通貨膨脹壓力持續增加。
要在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中趨利避害,則應抓住經濟發展方式變化的機遇,首先,通過擴大內需,保證投資的合力增長,同時優化經濟發展結構,尤其是擴大內需,增加消費需求,在推動城鎮化以及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過程當中建立消費需求增長的長效發展機制。同時,還應采取更為積極主動的對外發展戰略,培養我國商品以及服務國際競爭的新優勢,尤其是通過體制改革以及政策的配套發展,持續形成我國的開放型經濟發展優勢。
參考文獻:
[1] 丁斗. 全球貨幣流動性泛濫與國際金融危機的防范[J]. 國際政治研究. 2010(02) .
[2] 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 共克時艱推動經濟復蘇[J]. 中國統計. 2009(02) .
陳安主編的《國際經濟法學專論》將國際經濟法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分為3個階段:(1)萌芽階段。時間為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l7世紀,以羅得法、羅馬法中的“萬民法”、中世紀的國際性商事法典、“漢薩聯盟式”的商務規約為主要內容。(2)發展階段,時間為17世紀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以雙邊國際商務條約、多邊國際商務專題公約、多邊國際專項商品協定、近現代國際商務慣例以及近現代各國商事立法為主要內容。(3)轉折、更新階段,時間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至目前.主要形成了布雷頓森林體制和關貿總協定.多邊國際商務專題公約得到發展.出現了區域性或專業性國際經濟公約.各國的涉外經濟法不斷發展.而經濟全球化明顯加快.國際經濟法面臨新的挑戰認為國際經濟交往中所發生的國際經濟關系.在每一個特定歷史階段.往往形成某種相對穩定的格局、結構或模式,即國際經濟秩序。國際經濟秩序的建立和變遷,取決于國際社會各類成員間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的對比國際經濟秩序與國際經濟法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國際經濟法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始終表現的是國家利益的維護和爭取國際經濟法是建立國際經濟秩序和鞏固與發展國際經濟秩序的重要工具國際經濟法的產生與發展的各個階段前后相承.又各具特色。在國際經濟秩序的建立過程中.各國均以爭取最大國家利益為根本出發點郭壽康、趙秀文主編的《國際經濟法》[,]認為國際經濟法的產生與發展經歷的3個階段是:(1)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2)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3)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至今他們認為國際經濟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一個新興的、獨立的法律部門。國際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是由于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任何法律部門的產生都基于一定的社會物質關系國際經濟交往和商品交換活動的發展.是國際經濟法得以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調整各民族間的商品交換關系的法律規范.主要表現為調整國際經濟交往中當事人之間相互關系的私法規范當時的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是自由資本主義政策.而自由資本主義是當時發展到最高階段的商品生產.故此時為國際經濟法的產生時期l9世紀末出現了少量的國際公約.作為國際經濟關系的調整規范。各國間頻繁的經濟交往和商品交換.是國際經濟法產生的物質基礎.而大量出現的調整此類交往和交換關系的國內法、國際公約、國際慣例,是國際經濟法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張曉東主編的《國際經濟法原理》•]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為國際商法時期.這個時期沒有形成現代意義上的國際經濟法規范。中世紀時期.在歐洲逐漸形成了國際性的商事習慣規則.繼承和發揚了羅馬法的內容商人習慣規則時期是國際商法的萌芽時期.這時的規則大多是習慣性規則這些規則嚴格說起來不是法律規則.不具有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而產生的普遍適用性和強制性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由于各國采取的是自由經濟政策.對國際經濟活動干預很少.也就不存在國家對國際經濟活動進行管制的國際立法和國內強行法.就不存在國際經濟法的國際法規范和國內法規范因此.國際經濟法產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發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2O世紀60年代末和7O年代初以來為國際經濟法的現狀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跨國財產流轉關系和國家對其管理、管制關系的綜合體,國際經濟法的法律規范中必然有管理、管制的強制性規范。對跨國財產流轉關系調整的法律規范中有強制性規范存在.是國際經濟法產生的一個顯著標志
二、對國際經濟法產生與發展階段的討論
(一)自由貿易與國際經濟法的起源
國際經濟法調整的對象是因國際經濟交往而產生的國際財產流轉關系以及國家對這種國際財產流轉的管理與管制關系.它的產生涉及私人間國際經濟的交往而更多的是國家對跨國經濟關系的干預.包括相關法的廢除和創設國際經濟應當是自由發展的經濟.國家對自由經濟的立法規范和保護應成為國際經濟法的開端在古代至中世紀.國內法中涉及的國際法規范主要是由于國際貿易和經濟交往的出現而形成的私法性的習慣規則.調整的是各國商人之間的貿易關系.很少有調整國家之間或國家政府之間經濟貿易關系的規則中世紀末期.北歐國家首創了調整國家經濟關系的商事條約.其中最有名的是“漢薩聯盟”城市國家間締結的商事條約“漢薩聯盟”更多體現的是14一l7世紀期間北歐各城市國家結成的商業和政治聯盟.它涉及城邦國家間的商事關系.但還不能與現代的國際商事條約相提并論.因為在當時現代意義上的國家還沒有出現且在英國的《谷物法》廢除之前,這些商事法律規則主要調整的是商人間平等的商事貿易關系.還沒有出現國家對跨國財產流轉關系的管理規范。所以這一階段.現代意義上的國際經濟法規范并沒有正式形成.直到英國《谷物法》的廢除。1815—1846年間,英國《谷物法》的變革是保護貿易制度向自由貿易制度過渡的典型反映,《谷物法》是英國自由貿易進程中一個最難逾越的障礙。到19世紀前半期,強大的英國工業已經不再需要國家來進行貿易保護了,而這個法律只能阻礙商品的自由流通.不利于英國國內經濟的發展及對外經濟交往的開展。1864年《谷物法》的廢除象征著自由貿易的開始.是國家對國際間財產流轉關系管理的開始之后.英國與歐洲大陸各國簽訂了自由貿易的協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自由貿易隨著壟斷經濟的產生而淡出.這個時期應當是國際經濟法的起源階段
(二)壟斷經濟與國際經濟法的調整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期.這是國際經濟法的調整階段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十預.制定了一系列對跨國經濟行為管制的國內法規范.并與他國訂立了協調彼此對跨國經濟行為管制的國際條約。這其中有雙邊的.也有多邊的;有一定區域內的,也有世界范圍內的:有專項性的,也有概括性的從國際貿易到國際投資.從國際貨幣金融到國際稅收.都無一例外的成為國家間或國際組織之間的談判內容,如《英美金融協定》《歐洲經濟合作條約》《圍際砂糖協定》《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解決國家與他國國民之間投資爭議公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訂等等此階段的國際經濟規范更多體現的是大國間的利益維護和爭取及大國對世界統治范圍的再劃分,是殖民經濟的新發展。故此階段是建立公平公正、自由發展、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法的調整階段.是弱小國家爭取經濟獨立和為平等參與世界經濟往來的斗爭階段。
(三)合作經濟與國際經濟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