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4 16:46:1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財會行業現狀,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F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15- 0019- 02
1 公路養護行業財會深入隊伍建設概述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公路建設等基礎性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目前我國公路建設已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這也促使公路養護行業在公路建設當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然而,就公路養護行業自身而言,市場經濟的理念已深入到行業的運營當中,不少組織部門都將公路養護作為獲取巨大利益的途徑,從而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弊端。在公路養護行業內部,財會工作對于降低組織領導腐敗、減少豆腐渣工程出現有著較為顯著的作用。因此,提升公路養護行業財務工作人員業務素質,提升財會工作水平勢在必行,這對于公路養護行業的資金管理及資金運用的有效性而言,具有關鍵性作用。
在當今社會,我國公路養護的經營管理模式與制度都在不斷更新,這就要求公路養護行業會計人員必須不斷深入學習會計知識,擴展組織的經營業務,正確指引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2 公路養護行業財會隊伍建設現狀
目前盡管公路養護行業財會隊伍建設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財會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提升。
首先,財會人員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目前在我國公路養護行業的財會制度當中,財會人員的委派制仍是主要的員工任免方式。即公路管理部門直接向養護行業派遣財會職工,并對這些職工進行統一的人事管理。盡管委派制度對于保障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提升會計工作的高質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卻也容易出現會計信息交流過程中的不均衡狀況,而委派的財會人員通常對公路養護行業缺乏清晰的認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導致工作過程中不同部門之間矛盾突出,委派的財會人員也容易被孤立。
其次,公路養護行業財會人員的激勵制度不夠完善。目前公路養護行業對于財會人員工作的激勵制度方面仍不是很完善,存在著對于財會崗位的說明不明確,導致財會人員工作指標缺乏可衡量性的狀況。由于財會激勵制度存在漏洞,不少從業人員也會運用不合規的方式騙取領導的信任,盡管在工作上比較懈怠,但獲得較為可觀的報酬等。另外,在對財會人員進行崗前培訓環節上,也存在著較多的不公平狀況,使得培訓難以促使公路養護行業財會水平的總體提升。培訓課程在內容設計上也缺少與公路養護行業工作情況的融合,因此培訓效果也難以體現[1]。
最后,公路養護行業財會工作者未能很好地掌握財會信息技術的運用方法。當前公路養護行業對于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財會人員很少能夠掌握財會信息化工具的運用方法。
3 提升公路養護行業財會人員素質的對策
面對上述公路養護行業財會人員素質水平的不足,相關部門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對這些不足進行修正,從而提升財會工作的效用。
第一,加強公路養護財會人員職業道德有效性建設。針對財會人員道德水平的建設,公路養護行業相關部門應大力開展會計人員誠信培養活動,從而引導財會人員對自身工作形成有效的認識,忠于職守,在公路養護行業內部形成誠實守信的工作作風,并不斷影響其他部門的工作狀況,而這種誠信環境的形成也能夠進一步影響財會人員的工作,恪守財會職業道德。
第二,公路養護行業應從多方面入手提升財會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財務會計工作具有很高的專業性,財務會計人員在提升自身會計專業知識儲備的同時,也需要深入了解企業管理、經濟學、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從而在保障自身業務水平提升的同時,也能夠為公路養護行業高效率工作運轉提供足夠的幫助[2]。
第三,對公路養護行業財會工作及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尤其是對會計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必要的強化。總體而言,組織的任何日常經營活動都與能否開展有效的內控工作有著極大的聯系,尤其對于財會工作而言,其重要性更為明顯。在具體開展會計內部控制的工作中,應聚焦于這一工作的動態性與連接性,因此相應的制度建設也要將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各項內容融合到制度當中。就公路養護行業而言,內部控制制度也應該與自身的實際工作情況相融合,從而達到提升控制力度的目的。
最后,公路養護行業工作人員也應注重自身業務能力的多方向轉變。包括從單一型的財會知識獲取轉變為綜合知識的獲取,從理論化的學習轉變為與實踐水平相融合的學習,從對簡單會計工具的運用向技術型會計工具運用轉變,從隔離式的工作狀態向融合式工作狀態轉變,從而提高整個組織的效益。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體之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并為我國社會穩定和勞動力市場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然而,受到外部宏觀經濟形勢、傳統的經濟體制、技術含量低、資本匱乏和企業規模有限等因素的影響,很多中小企業在財會稅收管理方面都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并成為了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1、中小企業財會稅收管理的意義。第一,財會稅收管理有助于國家稅收制度的完善,對于中小企業財會稅收中出現的避稅、逃稅問題,國家稅收管理部門可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斷完善稅收管理制度以及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第二,財會稅收有助于中小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財會稅收管理是以企業對自身經營管理清晰了解為基礎的,能夠對企業的資金運動過程進行清晰的反映,也是企業整個經營管理過程所必須貫徹的基本原則。企業經營決策的制定也應以財會稅收為基礎,因此,加強企業的財會稅收管理,有助于企業經營、籌資、投資過程的科學化和規范化,以及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第三,財會稅收管理有助于降低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防止企業因稅務問題而遭受經濟損失。財會稅收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所面臨的潛在稅務風險,以及“稅務風險”所帶來的損失,從而有助于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2、中小企業財會稅收現狀
2.1中小企業并未充分重視財會稅收問題。很多中小企業并無專門的財會稅收管理人員,對于稅務問題的規劃管理也僅僅流于形式,并未真正開展有效的財會稅收管理。而且,很多企業對于財會稅收重要性的認識層次也較低,對于企業稅務籌劃缺乏戰略性的、整體的、長遠的考慮,在進行稅務籌劃和管理時,僅僅從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階段出發,只對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安排購銷活動、選擇會計方法和選擇經營規模等問題進行規劃,卻很少涉及新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經營銜接段以及企業設立之前等階段的規劃[1]。
2.2忽視財會稅務風險。在中小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并非全部的財會稅收管理都能夠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一旦稅務管理出現漏洞,企業就會面臨較大的稅務風險。筆者通過對財會稅收失敗的中小企業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導致企業財會稅收失敗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小企業財會稅收信息不真實、企業稅務管理人員主觀判斷不合理、財會稅收管理造成的投資失敗、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存在認識差異、企業稅務管理意識較弱等等[2]。
2.3 中小企業財會稅收管理不專業。企業財會稅收管理與會計、稅收等多方面知識都存在直接聯系,同時涉及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管理科學。現階段,這種適用于中小企業的“一專多能”的稅務管理人員數量較少,無法滿足中小企業日益增長的需要。所以,中小企業現有的財會稅務管理制度通常經不起稽查和推敲,企業的稅務籌劃方案經常被稅務管理部門,因而不僅需要補繳少繳的稅款,還需要繳納罰款或滯納金[3]。
3、中小企業財會稅收問題的應對措施
3.1強化中小企業財會稅收意識和風險規避意識
首先,樹立明確的稅務管理目標。中小企業通常缺乏明確的財會稅務管理目標,僅僅著眼于近期經濟利益,而選擇不交稅或是少繳稅,而這種行為實際上會對其長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企業應從長期發展需要和戰略目標出發,制定長期的稅務管理目標,為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礎。其次,奠定良好的會計核算基礎。若中小企業財會稅收制度不完整、不健全,就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若以失真的會計信息為基礎進行企業財會稅收管理,則會增強企業的稅務風險。最后,加強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各個中小企業應熟悉稅務征管的具體要求和特征,系統學習國家相關的稅務政策和宏觀調控政策,從而為企業財會稅收管理的合理性、規范性與合法性提供保證[4]。
3.2加強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培養工作,加快稅務行業的發展。一方面,國家應制定實施促進稅務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我國應在借鑒國外相關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稅務師法》、《稅務法》,從而明確規定出稅務的法律責任、義務、權利、范圍、宗旨和性質等,將業務監督、后續教育、規章制度的制定、執業范圍、資格認定和資格考試等內容納入稅務管理體系之中,從而為稅務市場的良好、健康運行提供保證。另一方面,還應不斷加大對于稅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投入,為現有的稅務和會計管理人員提供培訓和教育機會,從而提高其執業能力[5]。
4總結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然而,受到資金籌集能力、融資渠道單一、管理水平滯后、經濟規模較小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從財會稅收方面入手,建立和實施規范、合理的財會稅收制度,能夠為中小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楚悅.現代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貿.2012,1(6):106--107
[2]金永龍.淺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集解決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7,1(14):45--46
就目前來說.我國高職院校財會專業主要是培養理論與實踐雙能型會計人才,學生能夠通過課堂教學完成財會專業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還能在有效的在校時間內具備實踐操作能力。這是高職院校財會專業的具體的教學目標。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在走出校門時就能夠勝任社會崗位,增加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率。然而在實際的會計專業教學中,顯然沒有將教學要求真正的做到位。很多高職院校名義上是根據教學要求進行教學,往往會將會計的理論知識課程縮短時間,同時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看起來是在進行會計行業新人才的培養,殊不知,學生能夠掌握實踐操作能力的根本首先是理論知識的扎實。但是由于大大縮短了理論課程的時間,學生的理論知識還沒有學好,就著急的將學生拉到實踐教學中,結果就是理論知識半個懂,實踐能力空把式,這種重形式,不重質量財會專業教學現狀最終導致畢業的學生空有一張畢業證書,其實還是無法融入實際的社會工作中。這種財會專業教學現狀不禁讓人擔心。
二、分析面向教學目標的財會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雜亂的人才培養目標
就當前來說,基本上不同高職院校對財務會計專業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各不相同,呈現出雜亂的人才培養現象。可以說財務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和靈活性,因而在教學活動上會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這樣培養出的學生也就具備不同的財會專業素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積極的影響,但是就各個高職院校來說,不同的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上會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具備自身的特色,這種雜亂的人才培養缺乏比較規范的統一。
(二)隨性開設的會計課程
很大一部分高職院校在開設財會課程時,往往只重視建設較多財會專業,存在著追求利益的想法,認為開設的財會專業多了,就能招到更多的學生進而利益也會更加豐厚。因而一部分高職院校不管有沒有具備培養學生財會技能的能力,只管申辦較多的財會課程,至于學生學成什么樣,學校也不會過多問津,同時由于財會師資力量的薄弱,這些高職院校往往會根據教師的多少隨性的開設會計課程。
(三)無序的會計課程結構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會計教學結構上還存在松散無序的現象,在會計課程結構的設計上往往由學校領導的主觀思想定奪,如果學校師資力量充足,校領導根據不同財會專業教師進行課程結構的安排,會開設較多的會計課程,會計課程結構也就相對緊密豐富一些,如果師資力量較單薄,就會根據學校現有的教師,進行課程結構設計,這種無序的會計課程結構往往會嚴重影響學生會計課程的學習。
(四)形式化的會計教學評價
所謂的會計教學評價就是對實際的教學活動進行分析總結,探求教學中的優勢和弊端,進而為之后的教學提供參考依據,促進教學目標更好的實現。但是很多高職院校在財會教學評價中卻重形式,將教學評價作為一種任務去做,顯然沒有發揮教學評價的實際作用,教師無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的改變教學方法,依照不變的教學內容行使著重復無新意的教學活動,教學目標可想而知。
三、探析高職財會專業的教學改革方向
(一)科學合理的設置課程計劃
所謂的科學合理的設置財會專業的課程計劃具體來說可以從兩方面著手,首先,要設置財會項目課程,也就是以完成任務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具體的課程內容,根據自己所選的內容完成相應的任務。在中等職業教學中的項目課程指的是完成具有實際使用價值產品生產任務的教學,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將會計理論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實踐操作中,教師可以規定具體的任務時間,學生在此期間內通過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對任務進行合理的計劃和安排,進而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完成任務。其次,要進行會計課程的科學設計。高職院校和教師都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著手,根據每年的就業行情和會計專業具體涉及到的社會崗位分析以及會計從業人員實際需要具備的專業素養著手,來進行對會計課程的設計。
(二)突出財會專業實踐教學
我國財會專業的教學目標雖然很明確的要求了理論結合實踐,但是就目前財會專業教學現狀來說,所謂的實踐教學并沒有真正的發揮本身的作用,學校重實踐形式,輕實踐質量的現狀使得突出財會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成為了空頭支票,真正的實踐教學具體應該在進行理論課程講解中設置相應的實踐環節,把理論知識真正的消化,再結合實踐操作來反復鞏固理論知識,加深對其理解,這種教學的好處在于,學生不僅掌握了扎實的會計理論還具備了對應理論的實踐操作能力,高職院校和教師都應該注意理論課程和實踐操作相脫離的問題。
(三)搭建新型財會師生關系橋梁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在高職院校財會專業教學中,由于對授課教師厭煩而缺勤,曠課的學生占有20%的比例,由此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財會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師生關系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況,還影響了整體教學目標的實現。因而搭建起新型的財會師生關系橋梁至關重要。所謂財會新型師生關系就是高職院校教師要改變上完課即走,念課本、零溝通的課堂教學現狀,能夠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時將課堂教學變成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教師要耐心聽取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幫助學生走出學習困境,真正的將自己融入到學生當中。
(四)培養財會專業學生職業道德
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革和進步,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僅是只會工作的人才,而是具備相關職業道德的高素質人才。高職院校以及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時必須要注重培養財會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眾所周知,財務人員是企業中直接接觸經濟核心的人員,一旦出現違法違紀行為,影響就不單單是財務人員個人,而是整個企業未來的經營發展。因而對未來從事財務工作的財會專業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的培養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把一些違法違紀的行為案例講解給學生,讓學生掌握技能的同時也是一個優秀的專業從業者。
1.課程安排缺少合理性
多數中職院校都存在課程安排不合理的現狀,其中職教育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出具備較強技能的專業人才,令其掌握較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且兼具較強的實踐與操作能力。但是,多數學校都沒有合理設置與安排課程,難以和社會及經濟協同發展。在課程中其財會規章制度與經營管理等相關制度沒有和社會發展同步更新,甚至部分課程教科書沒有具體調查財會崗位,將有些不熟悉的內容列入課程中,令學生不能正確掌握知識體系以及理論知識等。此外,部分院校的課程側重于選取理論性分析或是財會制度,導致學生在就業中才知曉財會工作崗位的規章制度,不能靈活運用所學法規及制度。
2.落后的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的落后源于中職院校缺少較高質量的師資團隊。部分教師在長時間的傳統教學熏陶之下,將記憶作為知識傳授的主要方式,繼續使用高中階段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完全是教師講、學生記的模式,很難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教師也是長時間從事理論性工作,和現階段財會工作相脫節,故在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另外,一些教師經常使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很難調動學生高效學習的主動性及培養學生形成獨立性思考。該教學現狀還和硬件設施存在直接關系,這些都是影響學生提升實踐能力的關鍵因素,進而影響財會教學的質量、效果等。
3.較差的就業前景
由于中職教育財會專業至今無勞動部門頒發的相應等級標準,學生要想被社會所認可,就需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因而學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各中小企業主要以私營為主,通常運用家人、親戚等進行經營,彰顯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因而,學生應該對就業有準確的定位,自身歸屬于哪種層次、領域,中職學生和高校學生相比,具有較低的專業水平以及較低的英語能力。學校所設置的課程以及采用的教學措施,應滿足適用準則,從而使學生適應各企業工作崗位的需求。
二、對中職教育財會教學提出的解決措施以及展望
1.強化專業考核標準
在財會教學實踐性考核中,更要重視對操作技能的實踐考核,該行業具有快、準等顯著特征,因而在實踐性教學中,需結合定性、定量等原則。在靜態、動態結合中,對實踐考核實施現場性評估,通過觀察與模擬和口試及筆試等實踐,提高對實踐操作者的技能要求,此評價具有一定的規范性、準確性。此外,還要對學生在學習中表現的態度、遵守紀律情況等同步展開評價。
2.合理安排課程內容
中職學生的就業崗位集中分布在各中小企業、大企業中基層的部分崗位中,這就要求財會課程在內容上設置或安排實用性課程,刪減一些繁瑣部分以及較低使用價值的內容,進而補充其崗位所需的實踐內容。加強提升財會工作技能的訓練力度,通過開展具有擴展性的課程內容使學生的擇業范圍、社會實踐能力等得到進一步拓展。
一、會計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缺乏科學的指導思想。在會計教育觀念、教育思想上,沒有完全脫離應試教育模式,單方面強調會計知識的理論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從而導致會計實踐教學缺乏實驗場地、設備和教師、實踐內容單一、教學方法落后、評價方法不科學、控制措施失效、影響到會計教學質量。
(二)缺乏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⑴實踐教學的內容和范圍狹窄,目前高校開設的實踐課程大多是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而涉及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稅收金融等課程的實習項目很少;⑵忽視與電算化教學的結合,電算化與手工實驗相互脫節,導致學生無法深入理解會計軟件各模塊相互之間的銜接關系;⑶會計模擬實驗的層次較低,完成從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到編制會計報表的一整套過程,只是培養了學生的賬務處理能力和一定程度的手工操作能力,但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卻顯得不足。
(三)會計實驗教材不夠完善。表現在內容狹窄陳舊,不具有超前性,跟不上相關法規、制度和準則的變化,更缺乏會計網絡模擬的素材;缺乏層次性和針對性,實驗內容不能全面反映企業會計業務中遇到的各種復雜的經濟問題。
(四)教師的實踐經驗缺乏。目前的會計專業教師,雖然有較豐富的會計理論知識,但會計實踐能力匱乏,一部分老教師對網絡在會計領域的運用知之不多,教師隊伍的現狀,使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以上會計實踐教學的現狀,在許多高校會計院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工科院校由于會計專業設立時間相對較短,在建設中避免了某些傳統的弊病,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因此在工科院校開展會計實踐教學及建立實驗室,需要認清現狀,揚長避短,發揮優勢,體現特色。
二、工科院校財會專業實驗室教學建設思路
(一)借鑒工科院校實驗室管理經驗
實驗室是工科院校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長期以來,工科院校開設有各類工程技術專業,涉及機械、自動化、計算機、化工、紡織等不同領域,并普遍擁有與各類專業配套的實驗室。這些實驗室經國家和院校多年不斷的投資與建設,加上各類專業實驗技術人員的辛勤工作,不僅擁有開展實驗教學所需的完善的設備硬件系統,而且擁有完善的實驗教學大綱、實驗教材。在長期的實驗教學與管理實踐中,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實驗教學與管理體系,還培養了一批既懂理論知識又掌握實驗技能的實驗教學師資,這些都為建立高水平的實驗室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工科院校財會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可以借鑒上述經驗,綜合考慮基礎設施、實驗師資隊伍、實驗教學體系等軟硬件建設問題。
(二)重視工科院校財會專業實驗室的基礎設施建設
實驗室建設首先是基礎設施建設,工科院校對實驗室的重要作用有較高的認同度,這就為基礎設施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取得資金、場地、設備方面容易納入學校整體規劃,作為學校整體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協調展。因此,財會專業實驗室的建設要重視、研究這個優勢,充分規劃基礎設施建設,使財會專業實驗室在硬件基礎建設上一開始就有一個較高的起點。
(三)工科院校財會專業實驗室的規劃要與財會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相適應
工科院校財會專業以應用型教育為特色的要求,體現在實驗體系上,可將培養學生能力分為初級實驗、中級實驗、高級實驗層次;將實驗教學內容分為財會基礎業務實驗、財務業務綜合實驗、財會業務研究和創新實驗層次;將實驗教學模式分為教師主導型、師生互動型、學生自主型。上述各層各類實驗優化整合,形成了財會專業實驗教學體系(見下圖)。
依據財會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要求,在財會專業實驗室的建設過程中,就要突出考慮整個實驗室的邏輯架構層次,各層次之間的有機銜接,財會信息的流通渠道和有效利用等問題,還要考慮綜合性、設計性等板塊實驗項目開展的各種條件,同時還要滿足創新性、系統性、綜合性、層次性、仿真性等要求,以此為該實驗體系的運行提供良好的實驗環境,保證財會專業實驗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
(四)財會專業實驗室建設中要注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現代信息技術已在國內外財會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其中許多技術成為財會專業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術。在工科院校中,計算機、信息、數學傳統專業擁有雄厚的專業基礎與實驗資源。因此,在財會專業實驗室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非常有基礎和優勢的。財會專業實驗室建設與運行過程中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不僅可使財會專業實驗室軟硬件資源得到網絡化整合與智能化運作,而且可實現實驗內容綜合化、實驗手段現代化,從而全面提高財會專業實驗室的綜合水平。
按照依托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智能化技術進行規劃與建設的思想,財會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可改革傳統的“手工實驗室+電算實驗室”的傳統財會實驗室體系架構,搭建以“財會信息系統實驗室”為核心,以“財會基礎業務實驗室”為基礎,以“財會業務集合仿真實驗室”為紐帶的財會專業實驗教學硬件平臺,然后在硬件平臺的基礎上開發相應軟件,實現實驗室內部“實驗信息流”、“財會知識流”與“人員流(教師與學生)”的有序流動和財會實驗資源共享(見上圖),從而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為開展財會類本科專業實驗教學與研究提供有力支撐。
財會專業實驗室硬件平臺的具體功能可簡述如下:
1.“財會基礎業務實驗室”主要依托現代多媒體技術,提高傳統的手工模擬實驗的效果與質量。還可以進行案例教學、課件教學、多媒體演示、實物展示等。
2.“財會業務集合仿真實驗室”突出環境仿真、業務仿真的特點。仿照現代公司財務部門內部崗位的設置,引入公司財務活動的外部環境。
3.“財會信息系統實驗室”為適應現代財務管理的視野已從傳統的產業財務向資本財務拓展的狀態,滿足培養資本運作管理型的財務管理人才的需要,可與國內資本市場連接,將證券市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等的實時交易數據引入財會專業實驗室,使實驗教學內容具有動態性、真實性、綜合性的特點,初步實現利用實驗室研究資本運作、財務分析、財務監督控制的功能。
(五)財會專業實驗教師隊伍建設是財會專業實驗室建設的保障
中圖分類號:G712;G71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1-0044-02
目前,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已形成一套專業化教學新模式,該模式具有創新性,力求培養出具有多元化、復合化、多層次的財會人才。但是,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也存在著一些需要改善的問題。本文簡析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定義,論述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并從完善培養模式,合理分配社會資源,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中職生的財會專業素養等三個方面來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定義
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選擇一名有經驗的會計師(師傅)對受訓者(中職財會專業的學生,也稱為“學徒”)講授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工作的基本技能要求,使學生對財會工作有初步了解,然后由“師傅”向學徒示范財會工作的每一個步驟,讓學徒學習和觀摩,最后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掌握全部工作過程,并由“師傅”現場指導和糾正,直到“學徒”全部掌握財會工作技能。
二、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
1. 政府職能的缺失
目前,政府職能的缺失是影響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的首要問題。部分地方政府對于中職學校所開展的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的宣傳力度不夠,雖然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法規,但是并沒有針對性,缺乏特色,在具體的政策落實環節依然存在一些誤差。在政策的實施評估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沒有建立有效的權威的專門監督部門,而且缺乏科學的效果評估,對于中職學校情況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的了解很少。同時,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或者校級教育評估部門主要對院校的教學質量和招生情況比較關心,對于企業真正缺少什么樣的財會人才卻較為忽視。這些政府職能的缺失,會使中職學校與企業合作處于盲目或者自發的狀態,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校企合作的可持續性和穩固性,而且難以提升財會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
2. 經費投入不足
從微觀角度來看,個別地方對于教育的經費投入較少,而且經費的來源過于單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職學校的發展。如果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就會使得中職學校的經費總支出下降,從而導致許多中職學校培養專業人才的硬件和軟件設施都無法得到有力的保障。“學徒制”教學模式培養的人才,具有“雙師型”的特點,如果經費不足,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雙師型”人才的培養。同時,也會使中職學校的教學師資力量出現薄弱現象,削弱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難在課程研究開發和教學質量方面有大的提高。在校企的合作方面,還會使目前的教學硬軟件無法與教學的實際需求相匹配,極大地影響學生理論與實際的有效結合,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財會職業素養。此外,當學生參加企業的定崗培訓時,部分企業又會擔心學生犯錯誤而不愿意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工作中,從而使得學生的校外實踐失去了意義。
3. 校企合作層次較淺
中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層次較淺,這已經成為了目前困擾我國中職類院校主要的障礙之一。目前的校企合作缺乏深度,部分中職學校財會專業教學只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在學生在校外企業實習期間只是進行最簡單的技能操作,而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職業道德、職業規劃、綜合素質等層面考查的比較少。同時,校企合作方式上過于單一,一些中職學校在進行財會課程實踐活動時,通常只是安排學生到企業中去學習一些簡單的會計操作技能,依據企業的財會人才訂單培養財會職位需要的專業人才。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校企合作形式有待提高,部分中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缺乏實效性,而且由于中職學校與企業之間存在著各自的利益問題,也沒有達到信息真正的無縫對接。同時從現階段校企合作的形式來看,企業在與學校的合作中缺乏主動性,無法從院校的實際發展方面進行考慮。中職學校本身存在著獨特的優勢,并且這些優勢對于財會人才的培養起著關鍵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校企合作過程中,有些企業并沒有看到這些優勢,這對于中職學校財會專業與企業的長期合作是非常不利的。
三、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策略
1. 完善培養模式
中職學校應與企業共同致力于完善“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建立有效的合作平臺,從而更好地促進兩方之間的合作,做好財會人才的培訓工作。從國外優秀的校企合作的案例中可以得知,形成行業組織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相對成熟的企業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中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在許多歐洲國家,行I協會在院校與企業之間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比如,德國的行業協會能夠充分運用自身有利的信息平臺,將本國的企業信息、學校人才信息、社會人才需求進行定期統計和科學分析,然后針對學校、企業、社會的真實需求進行財會人才的培養和無縫對接,并將整合的信息統一發送到平臺上,從而使企業和學校都能夠及時得到自己想要的行業信息,促進校企之間的合作。因此,當前我國校企合作也應該堅持在政府規定的行業規范的指導下,增強自身的實力競爭優勢,并找到屬于自己的行業優勢。只有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才能夠促進企業與院校之間財會人才的高效率、高質量的輸出。
2. 合理分配社會資源
政府要將中職教育納入社會和經濟的整體發展當中,適當增加對于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的支持,定期更新和維護教學設備。更重要的是政府要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參與到中職學校財會專業的實訓培養當中,從而在促進校企合作積極性的同時,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
3. 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中職生的財會專業素養
中職學校和企業應共同創新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高中職生的財會專業素養,讓中職生建立與時俱進的工作理念,了解企業財會工作的基本要求,學習財會理論知識,學習與財會相關的法律知識,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強自身處理信息數據的能力、財務預算能力、協調組織能力和財務決策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充分發揮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作用,培養高素質財會人才,必須重視完善校企合作“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合理分配社會資源,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學生的財會專業素養,增強學生的財務預算能力和決策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
參考文獻:
現如今國際交易頻繁發生,不論是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還是稅務咨詢等崗位對具有英語背景的財會人員需求量越來越大。高校作為不斷輸出就業人才的砥柱力量,肩負著培養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的重任。而民辦高校作為高校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基于自身定位,努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財會人才。
隨著國際市場開放,就業市場對財會行業的應用型人才要求越來越高,求職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熟練地英語使用能力。民辦高校面對這一就業市場變化,在加強會計專業知識應用性教學的同時,應該強調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財會英語作為一門專業英語課程,結合了英語知識與財會專業知識,應該受到高校的重視。尤其應該重視財會英語課程教學,其中包括財會英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分類、教材選擇、師資水平以及成果體現。對此,筆者基于ESP(專門用途英語)的部分理論知識探討民辦高校財會英語教學。
一、ESP理論概述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就是“專門用途英語”或“應用英語”,例如法律英語、醫學英語、新聞英語、旅游英語、財會英語等。它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先后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分別包括了語域分析階段、語篇分析階段、目標情景分析階段、技巧策略分析階段以及以學習為中心階段[1]。與ESP(專門用途英語)相對應的是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就是我們日常所學的、《大學英語》課程所教授的“普通英語”或“公共英語”。根據專門用途英語的專業領域又可分為EST(科技英語)、EBE(經貿英語)以及ESS(社會科學英語)。本文所討論的財會英語即是經貿英語,它需要遵循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特點,同時又具有自身教學的獨特性。
二、民辦高校財會英語教學現狀
現如今,民辦高校專業英語教學未受到相應重視,導致專業英語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不理想。學生對專業英語課程不夠重視,大部分學生無法產生對專業英語課程興趣,導致不能把所學專業英語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在這一背景下,民辦高校財會英語教學還面臨諸多問題,例如,財會英語師資匱乏,教師學習背景單一:民辦高校教學力量是由專、兼職教師共同構成,在某些情況下兼職師資多于專職師資。在師資條件不穩定的情況下,聘請具有財會知識背景和英語教學能力雙重學習背景的合格教師成為民辦高校師資聘請的難題。教學內容不分類,教材使用無針對性:民辦高校未能根據專業特色、知識構成、就業崗位需求等內容進行有針對性地選擇教材,致使教學內容尚未根據需求進行分類,大部分專業學生所學財會英語課程內容一致,人才培養無差異性。教學成果不理想,教學過程不能結合實際需求:學生在就業中不能利用財會英語知識提高就業平臺;在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未能利用已學財會英語知識進行正確的論文摘要翻譯。
三、ESP理論在民辦高校財會英語教學中的指導作用
民辦高校財會英語教學涉及到若干問題,本文中筆者分別從財會英語課程設置、財會英語教學內容分類、民辦高校財會英語教材選擇、民辦高校財會英語師資培養以及會計英語教學成果體現等方面探討ESP理論應用。
1、財會英語課程設置
財會英語課程設置應注意兩點,分別是財會英語課程與財會專業課程的銜接性以及財會英語課程與公共英語課程的關聯性。
財會英語課程與財會專業課程的銜接性:一般高校專業英語課程往往設置于高年級階段,目的在于學生學過相關的專業知識能夠更好地理解專業英語知識,民辦高校財會英語課程自然也遵守這一設置特點毋庸置疑。但是,根據自有學生學習水平及所學知識深度,民辦高校財會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合理結合專業知識和英語知識,必要時調整專業知識與英語知識的授課比例,設置適合本校學生的會計英語課程。
財會英語課程與公共英語課程的關聯性:公共英語是財會英語的基礎,財會英語是公共英語的延伸。根據李春蘭于2008年發表文章《淺析“普通英語”和“會計英語”的關系》一文中所述,首先,財會英語沒有自己的語言系統,仍然屬于“普通英語”的語言系統;其次,固然財會英語有很多專業術語, 它的基本詞匯都是普通英語所具有的;最后,財會英語沒有自己獨立的詞法和句法, 所使用的語法構造與普通英語所使用的是一致的。據李春蘭文章統計,在一本財會英語書里普通詞匯占 80- 90%;財會英語中約有 80%的專業詞來源于基本詞匯[2]。在此分析基礎上,民辦高校應加強公共英語課程重視程度,在財會英語授課過程中融合公共英語教學方法及理念。例如,財會英語中多出現結構復雜的長難句,教師應按照公共英語的教學方法,結合公共英語語法知識,明確句中結構成分,抓住關鍵詞語,從分析公共英語的簡單句入手,從而分析語句意義。
2、財會英語教學內容分類
ESP課程具體內容的制定在于對目的語的真實使用情況(Target Language Use)的分析,從而確定課程的任務內容,因此,ESP的課程內容應建立在行業需求分析的基礎上[3]。而行業需求可以進一步細化為崗位就業需求。由于財會行業需求及就業崗位不同,財會學生根據專業培養目標不同,未來就業方向亦有不同,可能從事的崗位包括會計核算類、財務管理類、審計、稅務咨詢類等。根據不同專業學生未來就業需求,民辦高校應有針對性地開設與專業貼合度較高的財會英語課程。例如,從事會計核算崗位的學生開設的財會英語課程應貼合企業會計實務,教師應著重講解企業從經濟業務發生進行建賬到最終編制會計報表整個財務流程,其中可根據學生學習進度增加英文模擬訓練完成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實務操練。
3、民辦高校財會英語教材選擇
Dudley-Evans和St. John(1998)指出了在ESP教學過程中使用ESP教材的四個重要原因:其一,ESP教材是語言的來源;其二,可作為學習的指出;其三,能激發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可作為一種參考資料[4]。財會英語教材的選擇是財會英語教學至關重要的部分,它是教學內容的基礎和來源,需要和具體分類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同時,它需要結合授課對象自身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部分高校趨向選擇國外原版英文教材,旨在使學生接觸第一手的會計信息,培養學生用英語學習財會知識的能力。但是,由于國外原版英文教材學習難度大、生詞較多,如果民辦高校直接選擇國外原版英文教材會削弱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一定適合民辦高校學生學習。在此,民辦高校應該有意識地選擇國內知名出版社或會計專業人員編寫發行的中英文對照教材,這不僅較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并且便于學生課后自學與復習,達到財會英語學習從簡入難、循序漸進的效果。
4、民辦高校財會英語師資培養
Hutchinson和Waters(1987:163)認為,ESP教學并不側重于專業教學而是屬于語言教學,ESP教師應該是由語言教師發展而來。寧天舒認為,ESP教學作為應用語言學的分支,屬于語言課程,ESP教師應該首先是一名合格的基礎英語老師。而我國目前ESP教師教育專業空缺,專業英語課程由專業教師承擔,ESP教師隊伍不穩定[5]。實際上,民辦高校由專兼職教師隊伍組成,兼職教師占有較大比例,師資團隊不穩定,師資背景無法保障。同樣地,民辦高校也面臨缺乏能夠有機結合財會知識與英語知識的合格老師。為解決這一問題,學校不得不選擇專業課教師或英語教師擔任財會英語授課任務。不論是專業課教師或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專業課老師缺乏英語教學經驗,無法進行雙語授課,只能基于自身專業知識理解語篇內容,從而進行課程翻譯。而英語老師欠缺專業知識,只能做到直面釋義,無法擴展專業知識,形成知識關聯性與完整性,甚至造成專業英語課上成翻譯課、語法語句分析課。對于這種情況,學校應努力培養雙語授課教師,可以針對專業課老師進行英語知識培訓或培養外語教師考取國際會計執業證書,例如ACCA、AICPA、CMA等。
5、會計英語教學成果體現
根據Widdowson提出的“目標定位”需求,即學生想從課程中獲取什么和在課程結束后學生能夠做什么[6]。民辦高校應該以反觀的角度重新思考財會英語課程教學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或者成果,而不是僅僅授課結束就是完成教學目標。筆者分別從畢業論文摘要和就業崗位需求兩方面進行分析。
畢業論文摘要,階段學習成果體現。據筆者統計陜西地區某民辦高校2013年畢業論文英文摘要發現,80%的學生英文摘要采取機器翻譯,句中多出現無主語,結構混亂,用詞不當的現象。論文作為大學生階段學習成果體現,英文摘要可以被看作學生財會英語課程的學習成果體現,不能在現階段學習的匯報中體現財會英語學習成果,應該引起民辦高校及財會英語教師的深思。
就業崗位需求,面試環節的加分項。面對激烈的就業市場,民辦高校畢業生需要體現出自身的就業價值,擁有熟練地英語表達能力無疑成為就業的加分項目。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應用水平能夠提高民辦高校學生就業平臺。對此,民辦高校應加強會計英語學習重要性的引導,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添加授課內容,例如,論文摘要翻譯、專業英語面試模擬訓練等。
四、結論
面對如今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民辦高校需要迎合就業市場需求,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層次,引導學生財會英語課程學習,合理設置財會英語課程,使財會英語課程與公共英語課程的相互促進,努力培養雙語師資提高教學水平,使學生的財會英語學習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體現成果,為就業做好鋪墊工作。
【注 釋】
[1] 程世祿,張國揚.ESP教學的理論和實踐[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4)23.
[2] 李春蘭.淺析“普通英語”和“會計英語”的關系.中國成人教育,2008.3.30.
[3] 陸偉成.專門用途英語(ESP)課程設計原則、程序及教學指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
畢業生就業率問題一直都是影響地方高校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對于財會類本科畢業生來說尤其重要。由于教育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使得許多高等職業學校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他們的主要培養核心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這對地方高校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造成很大競爭威脅。本課題旨在通過比較研究的方法探究地方高校財會類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問題,并希望能夠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地方高校財會類本科畢業生就業狀況。
一、地方高校財會類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現狀
據統計2007年湖北省應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0%,相對于2006年的86.3%,這一數據是令人鼓舞的,但地方高校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卻不容樂觀。以財會類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例,2007年會計人才被列為十大急需人才之一,很多部屬高校的財會類畢業生幾乎是百分之百就業,工作環境和薪酬也較理想,但各個地方高校內部統計數據顯示其財會類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正在緩慢下降,2005年就業率幾乎是100%,2006年為92.6%,2007年為83.4%。這反映出伴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的總體上升,地方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水平并沒有同步提高。為此,本課題采用問卷調查與訪談結合的研究方法,針對地方高校財會類畢業生的就業現狀進行了研究。
二、地方高校財會類本科畢業生的“夾心層”地位
地方高校財會類本科畢業生在求職中經常是處于一種“夾心層”的位置,有好的工作職位,他們處于劣勢,競爭不過部屬院校的高才生和研究生,一般的職位他們又比不過一些高職生,這樣一來他們的就業機會少,就業面也窄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部屬院校軟件硬件的條件相對于地方高校要好許多,學生受到各種鍛煉的機會比較多。知名院校經常會與企業開展一些交流活動,學生在校期間有更多的機會與企業聯系,借此可以了解企業用人的要求、工作的內涵、職責分工,這樣在學習中也就有的放矢,同時也因為是名校,畢業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容易被企業所認可,相同的崗位地方高校的畢業生是競爭不過部屬院校高才生的;二是和一些高職生相比,地方高校的畢業生在動手能力方面又顯得有些不足,高職院校是以動手能力的培養作為其教學核心,其教學過程中安排有大量的實踐環節,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比較突出,學生往往一畢業就可以上崗,而且對薪酬的要求也不高,較受中小企業鐘意青睞。地方高校的培養模式是介于以上兩者之間的,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科學研究水平相對薄弱,動手能力不夠熟練,也就變成了大家常說的“既不能文也不能武”的狀況,這樣在應聘中就顯得非常被動和尷尬。
三、提高就業率方法的措施
(一)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
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是提升有效就業率的最主要因素,這種需求包括專業需求和人數需求,學校應積極按市場需求來合理地調整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使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與市場需求逐步趨于一致。
1.加強財務決策類課程設置
企業對財會專業本科畢業生的期望不再是簡單的會做賬就可以了,還要有一定的理財能力和財務決策能力,而這些能力又是建立在對賬務流程全面熟悉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在進行會計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中,就要在原課程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投資理財類的專業課程,如投資分析、投資理財實務、稅收實務等,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財知識,這些課程通常安排在三、四年級,在學生學完了會計類的基礎專業課以后開展。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應維持一定的彈性,不應該是許多年固定不變僵化的,它應該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和水平而有所調整。
2.專業不宜過分細化,保持大專業方向
當前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都是嚴格按專業來制定的,為了區分各專業的不同,專業課程也就有所不同,如會計專業就會開設銀行會計、會計理論、會計制度設計等專業課程,而財務專業開設高級財務管理、跨國公司理財等專業課程。筆者通過對同一年級兩個專業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如果從就業的角度來講,學生們更希望能將專業打通,課程設置上不要區分的過細。因此在培養方案的設計中可以考慮采取大專業小方向的方法,也就是說在本科的一至三年級兩個專業課程的設置基本保持一致,這樣學生就能對兩個專業的知識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掌握,在四年級學生進行實習和畢業論文完成階段,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畢業后的就業意向對財務與會計專業區別對待,從選修課上區分專業特點。
3.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目前用人單位招聘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是不容忽視的:就是往往都要求應聘者有實際工作經驗,如果應聘對象是應屆生,他們更多的傾向于招錄高職生,因為高職生所接受的教育模式是以動手能力培養為主的。本科教育對動手能力的培養確實存在很大的不足,在四年的教學環節中只有一個畢業實習環節是組織學生到社會上的單位參加實際鍛煉,時間很短,往往只有一個月,而且一般安排在第四學年的上學期,恰好是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月,其效果不是很理想。
通過調研筆者認為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入手,第一、增加動手能力培養環節的課時量,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增設專業認知實習,社會實踐、模擬實驗等環節。以財會類學生為例,通過實踐環節,既要讓學生知道如何做賬,也要學會查賬、審賬、通過報表分析能做出合理的預測,讓學生在動手能力方面比高職生更勝一籌;第二,指導學生利用暑假期間來進行實習,現在有很多大學生都會主動地利用寒暑假來打工,但多數選擇的都是一些促銷類的工作,雖然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對感知社會有一定的好處,但對于專業能力的提高作用并不是很明顯。學校可以和一些企業聯系建立實踐基地,讓學生利用寒暑假有針對性的進行實際動手能力的鍛煉,最好是能與所學專業相關聯,讓學生所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在實際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4.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要有超前意識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如果在內容上能有所超前,也許可以避免大學四年時間而造成的部分知識體系的落后。以財會類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為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會計的核算將逐步與國際要求接軌,這就要求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不僅僅只涉及我國的會計準則還應增設國際會計準則、核算等內容的講解,這樣學科體系才能逐步更新并與時展保持一致。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擇業觀
正確的擇業觀是成功就業的一半。為避免出現盲目求職,低效率求職的現象,在學生開始參加各種招聘會之前,學校相關機構非常有必要開展相關的應聘輔導活動,指導學生合理地評估自己,正確地認識社會需求,突出競爭力優勢,了解行業動態和職業內涵,幫助學生確定方向。在學生求職期間,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校方應既當“導師”和“紅娘”又做助理和參謀,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在遇到挫折時及時調整心態,使其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來面對人生的各種選擇,不因一時的挫折而對未來失去信心。
(三)從學生入學起就幫助其確立就業方向并不斷調整
就業是畢業生人生角色的一個重大轉變,學生轉變為工作者也是不一樣的。要求校方從學生進校時就開始設計,并在大學四年的時間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調整。以會計專業的學生為例,許多學生在進校之初都希望自己畢業以后能成為一名會計,這是他們對會計專業的最初認識,但是在學習了會計專業的一些專業課程以后,逐步認識到會計工作是非常繁瑣和辛苦的,而且通過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他們也了解到基層會計人員的收入并不是很高,許多都是一些職校畢業生在崗。筆者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進入三年級后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比較迷茫,既不愿意和一些職校生競爭一般會計崗位,高級別崗位又競爭不過研究生,不知道以后的定位應該在哪里。
因此在學生進校之初,學校就有義務對學生進行專業認識介紹,讓學生知道自己將要學習的內容,并對以后的就業有個初步的設想。在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中,學校輔導員應該積極主動地多找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具體情況,并根據社會的發展需求來幫助學生調整學習計劃和發展方向,比如財會類的學生可以學習一些注冊會計師、注冊審計師、估價師之類的課程,也可以鼓勵他們學習第二學位,這樣他們畢業后就可以選擇層次更高的職位。
(四)培養復合型人才
要讓地方高校的財會類本科畢業生在應聘中跳出“夾心層”的不利狀況,在學生的培養中可以進行有特色的教育,培養復合型人才。比如現在市場上房地產、營銷、環保、咨詢等行業比較熱門,在對學生的教學中可以結合這些行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讓學生了解各個不同行業經濟業務的特點,比如房地產行業的會計核算所涉及的經營周期會比較長,往往超過了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年時間,存貨的計量不能只是按計劃成本來核算更應該按市價來估算,其應收款項金額會比較大等。通過這種方式的培養,地方高校的財會類學生既有會計專業知識又能了解各行業的特點,在實際操作中可以設身處地從企業的角度來計錄經濟業務,競爭力自然就提高了。
結束語:
提高地方高校財會類本科畢業生就業水平是地方高校發展的核心,而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從學校內部來說可以根據市場發展需求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培養學生正確的擇業觀,從社會環境來說政府要創造條件鼓勵畢業生多種方式就業。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253.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混凝土行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1、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有的企業未設財會部門的稽核崗位,有的即使設置了但不規范,形同虛設;二是對外分包工程的結算無詳細的結算控制程序,結算隨意性大;三是租賃設備、采購材料無合同,特別是合同中材料單價不明確,對材料沒有質量要求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職責不分、越權行事、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從而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它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都反映出財務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2、財務管理制度有些流于形式。目前企業管理層重生產經營,輕內部管理的現象時有存在,有些負責人甚至把財務管理看成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而沒有把財務管理放在整個企業經營管理的策略高度來考慮。如財務付款方面手續不健全,未按照合同規定付款,合同規定無工程預付款,實際卻因各種原因支付一定的預付款;合同的簽訂、執行及付款手續的辦理全部由一人完成等。
3、內部審計作用沒有得到發揮。我們知道內部審計是財務管理的特殊組成部分,是對財務管理的再控制,由于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審計工作質量,.以及領導對審計的重視程度等原因,導致合理的建議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甚至審計出的問題得不到及時合理解決,影響了內部審計在財務管理中作用的發揮。
4、混凝土行業內部會計控制觀念比較淡薄。一是施工企業的支柱在于工程項目,多數項目與公司簽訂經濟承包制,項目經理是項目管理的主體,他往往考慮節約運行成本,不按內部會計控制規范配置財會人員;權力過于集中,以承包為由,逃避、忽視內部會計控制。
二是工程項目的流動性使內部會計控制缺乏有效的信息傳遞。對施工企業,由于工程項目的臨時性、流動性,不論會計人員配置在公司還是在項目部,都會增加會計信息傳遞的層次和途徑,造成財會信息傳遞的困難,使公司管理層、決策層缺乏會計系統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可靠性,增加不良決策機會。
5、混凝土行業存在財會人員的層次低、素質差的現象。施工企業的傳統觀念,任人唯親,特別是一些項目部,往往不按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的要求配置財會人員,從關系親密、所謂可靠上選用而不管人員是否其各相應的財會資格和素質。
二、建立混凝土行業現代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1、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這四個方面都涉及到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建設。
2、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需要。完整而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僅可以堵塞漏洞,防止舞弊,而且更能防范和發現企業內部和外部的欺詐行為,有效地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杜絕貪污、腐敗等違法亂紀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為此在混凝土行業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能夠及時發現影響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糾正決策失誤,堵塞管理漏洞,改善經營管理,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三、加強混凝土行業財務管理的策略
1、 建立新型的現代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發展到今天,也要與時俱進,不但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而且要把內部會計控制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既包括“會計控制”,又包括“對會計的控制”。為此施工企業不能實行公司經理一人統一負責制,必須為各施工項目分派項目部經理,實行項目經理責任制,項目經理對施工項目經營成果直接負責。公司經理對項目具體的經營情況的了解主要來源于其會計資料及報送的報表資料,其資料的真實可信性也要求建立以會計人員為主的財務管理制度。
2、 用《會計法》來保障有效實施財務管理制度。《會計法》的第六章規定了單位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但對公司經理、項目經理的相關責任和處罰力度還是不夠的。為此單位負責人要想辦法使公司經理、項目經理真正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以保障財務管理的有效實施。
3、用財政、稅務等部門的監督來推動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只有各級財政、稅務等部門認真履行《會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賦子的相關責任,繼續深入開展《會計法》執行檢查,加強外部監督,就能夠遏制弱化單位財務管理行為事項的發生,對不認真建立和實施財務管理的單位加人處罰力度,建立起有效的企業違法行為的追究機制。
4、 對企業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進行教育培訓。只有通過對企業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進行《會計法》、《內部財會控制規范》等有關教育和培訓,使他們真正認識和理解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設置必要的機構和配置較為充分的資源,使財務管理落到實處。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4)05-0030-01
高校財會部門是對高校綜合管理過程中的財務進行預算、全面執行國家相關制度規范、進行財務核對的清算的重要部門。近些年來,高等教育行業迅猛發展,高等院校在學校全面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也逐漸升高,越顯突出,財務人員的業務量也在逐漸增加,而在這種充滿誘惑的外界環境下,使得很多的高效財會工作人員無法抵抗壓力和誘惑的吸引,違反原則,不能按照相關法律規范進行正常的工作,最終造成做出很多觸及法律的事情,害人害己。
現階段,很多的研究人員都在針對這方面的工作做以研究,對于如何提高高校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素養在做各方面的探討,以此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制約,但是這些研究提出的相關策略旺旺僅是停留在道德的基本層面,無法對這類現象的本質產生任何的影響,其實若想要從根本進行治理,依然需要制度的支撐。然而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因為存在太多的外界影響因素,緊靠單一的制度也是不行的,無法有效的解決問題,想要從根本治理這種現狀,必須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治理和規劃。
一、定期教育制度
(一)理想教育。
根據職業發展的相關階段分析可知,能夠清楚的認識到某一時期對于財會人員進行理想教育的重要性。在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職業發展不同階段,財會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和看待工作的心態等等影響因素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在工作伊始階段,這一時期工作人員處于職業生涯的適應時期,這一階段新工作的人員主要的工作便是對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對學校的工作環境進行深度的熟悉,學會學校中的為人處事方式,使得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到工作的環境中,與同事和諧融洽的相處,調整已有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找到自己的價值區的階段;隨之進入到的是職業生涯的成長階段,按照年齡段進行劃分,這一時期正是由青年期向中年期過渡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工作人員已經具備了很強專業技能,并且能夠通過工作的反饋情況對自我實力進行檢驗,從而逐漸開始擔任更多的工作,從中尋求能夠晉升的適宜機會。最后當進入到職業成熟階段后,每個工作人員的生活閱歷和工作經驗并日漸成熟,這將是在學校工作過程中承擔重要工作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經濟需求較大的一段時期。很多的財會相關工作人員在這一時期容易對工作出現懈怠,工作熱情也會明顯的下降,很多不良的心態和行為便開始出現。所以這一時期必須對工作人員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最先便是理想教育,使財會人員認識到不能夠僅僅因為眼前的小利益和困難,放棄自己的理想,走上歧途,一定要牢記自己的做人信念,努力奮斗,不可懈怠。
(二)思想教育。
高尚的職業品質和素養不是短時期內就能夠形成的,它是一個長期慢慢進行培養和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思想教育。我們知道,思想可以影響甚至會決定行動,換而言之即為一個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會直接引導其作出相應的行為,漫長的工作時期,若一個高校彩會部門工作人員僅僅依靠上學時期保留下來的思想教育水平來堅持自己的職業道德,很明顯是行不通的,這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所以每一個財會人員都要定期進行思想教育,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包含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從而以一個職業的成功者角度對生活、工作、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再次的深入理解和感悟。最終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品質,為未來的工作態度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警示教育。
合理運用警示教育的方式,用正在服刑人員的親身經歷進行現身說法,適當教育,利用犯罪服役人員親自反省自身的經歷帶來的教訓和感悟,分析從墮落到最終犯罪的整個心理以及思想上的變化,以及失去自由的傷痛等進行實際的展現;組織高校財會人員進行對監獄或看守所的參觀活動,讓他們通過觀看和體驗服刑人員的生活環境以及工作和生活環境等等,對自身的條件和行為進行對比和反思,明白平安與自由的重要性,感悟自己的幸福。通過組織財會人員進行實際的學習和培訓,讓他們在真實的案例中吸取教訓,反思自身,從而保持頭腦的清醒,認真嚴謹的做事,不斷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素養。
二、定期交流制度
(1)業務交流。在進行業務交流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到一下兩點內容:1.重視定期進行業務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一內容主要是讓平日負責不同類型的業務財會工作人員之間、會計與出納之間或者其他財會部門之間的工作人員進行內部和外部的定期交流。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弊兩方面,定期交流會出現短期內對自身業務的生疏的現象,但是定期交流可以降低違紀形成的出現頻率,改變長時期內工作人員固定業務和壟斷業務的現狀,這也會為選拔綜合性管理人才提供了考察與選拔的環境及途徑。2.重視定期校際之間進行交流,讓這部分人員在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交流工作經驗,提高各自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強內部控制的程度,最終使得財會人員均在制度的規范下認真工作。
(2)崗位之間進行交流。這部門交流實際上是指定期內讓財會工作人員進行不同崗位之間的交換與調整,從而能夠拓寬工作人員的業務范圍,提高業務水平。并且交換業務的過程中,工作環境也會隨之改變,繼而調整工作的態度以及與人交流的能力,增進自身的滿意度。
(3)系列交流。由于財會工作人員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專業性,使得其相應的工作變動比較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財會工作人員的職業發展空間,那么學校在對這部分人員進行工作或者制度上的安排時,一定要考慮到這種實際的情況,盡量的能夠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學歷以及技能,并能夠按照不同工作人員的不同個人意愿進行師生之間的交流,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三、定期培訓制度
對于定期培訓這部分內容,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和法規的規定對財會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在這個過程中要以知識的更新為主要的教育內容,加強職業道德素養和職業操守為基準的相關教育,全面的對財會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提高。通過對其進行業務的培養和訓練,使其能夠對自身的行業現狀和未來發展狀況做以深入的了解,確立自身的發展方向和榜樣,提升職業滿意度,增強工作的信心以及工作的能力。
四、專項審計制度
現階段校內的審計工作可以劃分為多種,但是很少有專門針對財務工作進行的審計,所以在實際的運營中要不斷的完善相關的審計工作制度,規范這部分工作的基本內容。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 若想規范高校財會工作人員的職業水平和素養,就要從多個角度相互融合進行培養,多關注其思想和生活以及工作等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并及時的提高幫助,使其能夠正確的樹立人生觀與價值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