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3 14:50:5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物流一體化的特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詞:一體化 二元物流 戰略路徑 物流孤島 帕累托最優
城鄉物流一體化是城鄉經濟一體化的一個戰略方面,是城鄉經濟一體化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城鄉經濟一體化又是城鄉一體化的一個戰略方面,是城鄉一體化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成都市作為城鄉一體化的先行試驗區,在城鄉物流一體化方面也是有作為的。
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這“三集中”是成都市城鄉一體化的特色。雖然集中化并不就是一體化,但是適當正確的集中有助于產生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城鄉經濟一體化必然要追求集聚效應、規模效應、互補效應。散、小、孤很難獲取上述三效益。工業、農民、土地的適當集中也從戰略上為城鄉物流一體化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
城鄉物流一體化
城鄉物流一體化就是要破解城市物流與農村物流二元物流之間的分隔、分離,把各個物流孤島聯系起來,協同起來,求得協同效益,求取全域物流系統整體效益最大化。
城市物流是指為城市服務的物流,它滿足城市經濟、政治、社會、人口、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對于物流服務的需求。與農村物流相比較,城市物流具有集中性、常年性、同質性、復雜性、廣泛性等特點。
農村物流是一個相對于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為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以及其他經濟活動提供運輸、搬運、裝卸、包裝、加工、倉儲及其相關的一切活動的總稱。與城市物流比較,農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節性、差異性、多樣性等特點。
城鄉物流一體化是站在戰略的高度,結合城市和農村的特點,結合城市物流和農村物流的特點,運用現代物流技術和現代物流理念,對城市物流和農村物流兩個系統進行戰略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謀求提高,謀求發展,謀求協同,謀求較大的城鄉全域物流系統的戰略協同效益,從而提高城鄉經濟一體化水平,進而實現城鄉一體化并提高其水平。
城鄉物流一體化的非零起點
由于社會經濟技術等的發展,由于環保意識和競爭的日益加強,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在居民生活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企業競爭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從而受到極大重視。
在城市和鄉村早已都存在物流,只是由于社會經濟技術地理上的歷史局限性等原因,城市物流和農村物流表現為兩個“物流孤島”,在物流規劃、物流建設、物流運營、物流資源分布、物流能力分布、物流人才分布上各自為政,自成條塊,相互區隔,沒有形成協同效應。城鄉物流一體化就是要解決城鄉物流分離化、分散化問題,通過整合城鄉物流資源,提高物流資源的效率,優化和構建城鄉物流一體化體系,從而提高城鄉物流的效率、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保效益)。
城鄉物流一體化的戰略路徑
所謂戰略路徑就是起始于現狀,面向未來目標,由特定時間和空間及其他戰略狀態要素所構成的一條有向、不規則的開放式曲線段,是成長方式、戰略方案和實施途徑選擇的集合。
(一)城鄉物流一體化的戰略流程
城鄉物流統籌規劃城鄉物流統籌建設城鄉物流統籌運營城鄉物流一體化體系績效評估和改進是城鄉物流一體化的戰略流程,在整個流程中應實行統一管理,至少要有統一的職能協調。
本文主要分析城鄉物流統籌規劃。以成都市為例,2004年成都變過去的“城市規劃”為覆蓋全市的“城鄉規劃”。成都市是把中心城區、縣城、區域中心鎮及鄉村區域作為城鄉一體化統籌規劃的四個不同的戰略狀態要素,這也應該是城鄉物流統籌規劃的四個不同的戰略狀態要素。
在進行城鄉物流統籌規劃時,明確上述四個戰略狀態要素及其內在關系的非零起點很有必要,必須考慮已有的戰略性物流資源,盡量把其納入新的物流體系中,不能視而不見,棄置不用,這在當今特別值得重視。
對此,應建立科學的項目評估體系,把項目運營期望值和原有物流資源利用率作為關鍵的評估指標中的兩個。還要建立項目績效評估體系,用以判斷項目的績效,以便總結經驗,構建城鄉物流一體化的經驗曲線。
城鄉物流一體化規劃的本質:利用物流經驗曲線和物流預見曲線,規避城鄉物流一體化建設中的盲目性、動蕩性、隨意性、雜亂性、無序性、狹隘性、短視性,從而降低整個城鄉物流一體化工程的總成本(規劃成本+建設成本+運營成本+閑置成本+沉沒成本等)。建設成本,特別是基礎建設成本、固定成本往往發生了就是沉沒成本,具有較強剛性、不可逆性,成本大,而規劃成本相對較低,規劃的彈性較大,調整起來也較容易,調整成本相對較低。一分錢的物流規劃成本可能降低十分錢的物流建設及其相關成本。科學的、可行的城鄉物流一體化規劃的效益比較巨大,可以說是戰略性的效益,成本的節約是戰略性的節約。
(二)規劃和實施的組合矩陣
需要明確的是實施路徑中必須遵循輕重緩急原則,規劃上則應是全域性、整體性、系統性、未來性的。城鄉物流一體化既要促進城鄉經濟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又要服從于城鄉經濟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還要服從于全國、大經濟區區域以及省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和物流發展戰略規劃,還要協調于鄰近區域的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和物流發展戰略規劃。規劃和實施的組合矩陣如圖1所示,規劃分為詳細的和粗略的,實施分為立即整體實施、分步實施、暫不實施。
有的是規劃后即刻全面建設,該規劃較為詳細,其前瞻性可能在5年之內或者10年之內,且不確定性較小,主要是用于抓住當前的物流建設的戰略性機會;有的規劃是分步實施,該規劃中詳細部分和粗略部分并存,其前瞻性可能在10年之內或者20年之內,其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相互參雜,既可抓住物流建設的戰略性機會,又可規避將來物流建設的戰略性風險;有的規劃是規而不建,即先規劃暫時不實施,以備將來情況較為明了、條件較為成熟時實施,其前瞻性較大,常在20年至100年之間,相應的不確定性就較大,確定性較小,以便從戰略上規避物流建設及相關風險。
如成都市在1990年修建完工的成都市區到郊縣新津縣的成新大件路,當時設計為雙向兩車道,該路在促進該地區及鄰近地區的人流、物流的發展上做出了較大貢獻,但是當時在該路的規劃設計時就缺乏較大的前瞻性,以致在2008年進行改擴建為雙向六車道時付出巨量居民拆遷安置成本,如果當初在規劃時具有20年至30年的前瞻性,禁止沿路兩百米以內進行永久性建筑修建,上述戰略性成本絕大部分可以規避。
(三) 城鄉物流一體化的戰略實施路徑
圖2中所示的4條戰略實施路徑中大、中、小城市(群)、城鎮(群)和鄉村區是路徑的5個節點,節點的不同排列順序構建成不同的路徑。不同的路徑有其各自的特點、各自的優劣、各自的適用條件。
路徑1:以大城市為核心,充分發揮大城市在物流方面的核心輻射功能、物流擴散效應,首先整合與其相似、彼此聯系較為緊密、融合度較高、一體化基礎較好的中等城市(群),同時強化中等城市(群)的極化效應,為下一步整合小城市(群)及城鎮(群)和鄉村區域的物流,實現全區域物流一體化積累一體化經驗,構建一體化經驗曲線,打下一體化物質基礎和理論基礎。其優勢在于充分發揮大城市對于中小城市、城市對于鄉村的各方面的中心作用、示范作用、輻射作用。其適用條件是城市的極化效應、集聚效應已達到相當程度,城市已發展到相當發達階段,其擴散動力強大,擴散意愿強烈,擴散作用明顯。這時采取該路徑的戰略利益極大,戰略風險較小,全域物流一體化的進程可能較快、水平較高。該路徑是始于大城市,終于全區域,先城市后農村,城市包圍農村,屬于漸進性的戰略路徑。成都市的三圈層戰略路徑類似于該路徑,成都市在規劃時把全市分為一圈層(中心城區)、二圈層(近郊區)、三圈層(遠郊區)。
路徑2:先從整合難度較低的城鎮(群)和鄉村物流一體化開始進行初級的一體化,其一體化的程度較低、較簡單易行,所涉及的利益主體不很復雜,由于大部分城鎮(群)和鄉村的開發度不是較高,其整合效益、一體化效益容易顯現出來,利于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該一體化不僅是城鎮(群)和鄉村物流內部的一體化,而是面向整個城鄉物流大系統一體化的。其適用條件是城市的極化效應還未達到相當程度,其擴散動力不強、擴散意愿不強、擴散作用不明顯,而城鎮(群)和鄉村物流的一體化意愿強烈、動力較強、利益較大。這時采用該路徑較為穩妥,也可逐漸構建城鄉物流一體化的經驗曲線,全域物流一體化的完成總時間可能較長,該路徑屬于漸進性的戰略路徑。該路徑特別適用于未開發即將開發的城鎮(群)和鄉村,可規避先散建亂建后治理后規范的戰略性調整成本。該路徑是始于農村,終于全區域。類似于改革開放的區域戰略路徑――先農村后城市,農村包圍城市。
路徑3:類似于路徑2,其差別體現在起點有些不同,比路徑2的起點高了一些,比較注意發揮城市對城鎮(群)和鄉村的帶動作用,其前提條件依然是城鄉物流互動意愿和能力較強。
路徑4 :該路徑的起點和終點與路徑1相同,但也有不同。路徑1是漸進式,路經4是突進式的,該路徑實施成功的話會極大縮短全域物流一體化的時間,可盡早盡大地謀求城鄉物流一體化的利益,其前提條件是一體化所需的經濟、社會、文化、技術、生態、政治、自然等條件的具備,即物流一體化的天時、地利、人和三條件都完全具備,至少基本具備。此戰略路徑的戰略利益可能較大,其戰略風險也較大。
這四種路徑只是示例,還有其他的路徑可供選擇,不過基本思想是要分輕重緩急,要考慮客觀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觀的物流供給能力及其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
(四)城鄉物流一體化的戰略實施路徑選擇的戰略約束變量
當地的政治、經濟、社會、人口、文化、技術、生態、自然等方面的狀況,及其決定的客觀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觀的物流供給能力及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以及更高層次的物流規劃都是其戰略約束變量。
結論
城鄉物流一體化是城鄉經濟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乃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戰略方面。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城鄉經濟一體化、城鄉物流一體化的實踐和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本文涉及的問題值得進一步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探討。
參考文獻:
1.李仁良等.中國農村物流市場及其特征,物流經濟[J],2008(6)
2.謝守祥等.戰略新視角:戰略路徑及其控制,江蘇商論[J],2008(5)
伴隨江蘇城鄉經濟一體化的推進,城鄉物資流通需求增長,物流業同樣也面臨著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問題。城鄉物流是城鄉經濟聯系的紐帶,是構成供應鏈、價值鏈的載體和基礎,已成為城鄉經濟共同發展的“加速器”。城鄉物流一體化作為城鄉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城鄉經濟一體化有重要支撐作用。從城鄉統籌層面考慮江蘇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既是江蘇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要求,也是江蘇“兩個率先”戰略實施的重要舉措。
一、 江蘇城鄉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江蘇區域經濟的整體持續健康發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進,江蘇城市物流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很多城市把發展物流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舉措。在江蘇城市物流加速發展的同時,農村物流發展卻相對滯后。因此,江蘇物流業在實現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在結構上卻逐漸呈現出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態勢,呈現出城鄉“二元”形態,影響了城鄉一體化的順利推進,礙了城市與農村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1. 農村物流基礎設施滯后。伴隨江蘇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全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為物流業提供了強大市場需求和發展機遇。2012年江蘇省社會物流總額168 567.9億元,同比增長13.6%,占全國的9.5%。省內一些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和經濟開發區,逐漸成為物流集聚的區域,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物流基地(園區)。然而,在江蘇城市物流快速發展過程中,農村物流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占全省社會物流總額比例很低。管理部門對農村地區物流、農產品物流重視程度還不夠,農村物流場站還不完善,相關運輸裝備和技術較為落后,多種運輸方式。儲運環節銜接不暢,物流標準化、信息化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和完善。
2. 農村物流主體發展滯后。近年來,江蘇城市物流主體發展迅速,一批具有現代物流意識的物流企業快速成長,已形成了由多種所有制、不同經營規模和服務模式構成的物流企業群體。相對城市物流來說,農村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低,農村物流發展緩慢。農村物流具有參與個體或組織規模小、層次低、離散型強、聯合性差、組織化程度低等特點,使得物流企業將物流網點布置在每個鎮村的難度比較大,難以形成規模經濟,嚴重制約了江蘇農村物流主體的發展。此外,農村物流服務提供商資金、規模、管理、創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他們資源整合能力不足,難以融入供應鏈全過程管理,難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3. 農村物流技術水平低下。目前,江蘇農村物流體系尚不完善,服務農村物流的生產組織、流通組織和物流企業物流技術裝備水平較為落后,現代物流信息技術、裝備應用較少,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益普遍較低。在商品儲存和保管方面,用于農產品冷藏設施、制冷設備不足,影響了農產品的高效流通。農村運輸、包裝、流通加工等技術發展相對落后,導致農村配送作業速度緩慢、破損率大、差錯率高。此外,農村物流信息化基礎落后,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在農村物流中幾乎為空白。
4. 農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目前,農村物流基礎設施落后,物流渠道模式單一,流通環節過多,延長了可控物流時間,使得物流的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農村商品配送的物流成本普遍比全省平均成本高25%左右,同時貨品更新速度慢,使得農村居民難以享受到質優價廉的城市工業品與生活用品。另一方面,流通環節過多,物流損耗嚴重,增加了農產品的流通成本,也使得農產品不能及時投放到城市商貿市場。目前,全省農產品物流環節的損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則為3%、甚至更低。
5. 農村物流與城市物流對接不暢。由于城市物流和農村物流在組織形式上存在差異,兩者在組織空間、組織時間、組織結構層面存在脫節現象。一方面,農村物流是分散的,城市物流是集中的;另一方面,城市物流需求持續、穩定,而農村物流具有季節性特點,經營風險更大;此外,城市物流經營主體大多規模較大,而經營農村物流的則是供銷社機構和個體經營者,他們規模小、實力弱、技術落后。這些導致了,城市物流和農村物流組織差異性,進而造成城鄉物流對接不暢。要注重城市物流和農村物流的有機銜接,發展創新城鄉物流對接模式,密切各環節主體之間的協作,統籌安排好,保證整個物流體系和各環節的順暢。
二、 江蘇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的必要性
城市發展離不開農村的支持,農村發展也需要城市的助推,要打破目前的江蘇城鄉“二元”形態、建立城鄉一體化網絡,只有在實現江蘇城鄉物流一體化之后,才能真正起到實質作用。加快江蘇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是江蘇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經濟競爭力的戰略舉措,也是推動江蘇早日實現兩個“率先”的重要支撐。
1. 促進江蘇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城鄉一體化發展,統籌謀劃,聯動改革,是一條新路,也是解決“三農”問題和城市痼疾的根本出路。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江蘇就提出了“以城市為中心、小城鎮為紐帶、農村為基礎,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思路;2007年,江蘇明確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為重點,大力推進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五個一體化”;2010年,更進一步,將城市化戰略拓展為城鄉發展一體化戰略,成為貫穿全省“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靈魂。通過江蘇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能有效推動江蘇城鄉統籌發展,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
2. 提高江蘇農業競爭力的手段。江蘇不僅是經濟強省,也是農業大省。2012年江蘇省糧食總產達674.5億斤,超過沿海廣東、福建、浙江、上海4個沿海省市糧食總產之和,繼續保持全國第4位。然而,當前農村物流發展的滯后影響著農業現代戰略的推進,也是制約江蘇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的“瓶頸”。通過江蘇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能暢通農產品、農資的生產流通渠道,推進農業生產與流通的組織創新,提高農產品加工、農資流通技術水平,提升江蘇農業綜合競爭力,力爭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
3. 推進江蘇城鎮化發展的舉措。江蘇城鎮化必須創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必須把化解“三農”難題作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中之重,把“減少農民、致富農民”作為新型城鎮化的戰略重點,走上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型城鎮化之路。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能推動改造江蘇中小城鎮的工業,有助于加快江蘇城鎮化發展的步伐,也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4. 提高城鄉農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江蘇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能帶動農村地區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鄉商貿的發展,加速農村和城市雙向物資高效便捷流通,有利于形成全面融合、全域覆蓋的城鄉物流體系,適應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保障居民食品安全的需要。
三、 江蘇城鄉物流一體化體系框架設計
1. 建設目標。江蘇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是城鄉經濟一體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其總體目標根據江蘇城鄉物流資源狀況及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求,基于統籌發展思路,采用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技術,破解城市物流與農村物流二元物流之間的分隔、分離,促進城鄉物流資源的有效整合、共享,推動城鄉物流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發揮城鄉全域物流系統的戰略協同效益,以達到物流供求的相對平衡,保障城鄉生產建設與人民生活的需要,真正實現江蘇城鄉經濟共同、協調發展。
2. 總體架構。江蘇城鄉物流一體化要結合江蘇城市物流和農村物流的特點,分地區、分階段統籌規劃好城市物流和農村物流發展。一方面依托已有的城市物流基礎設施體系向農村方向擴展,另一方面大力加強農村物流設施建設,與城市物流相對接,進而促進城鄉物流網絡融合,實現物流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發揮城鄉全域物流系統的戰略協同效益,促進統籌城鄉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提高城鄉一體化水平。
四、 江蘇城鄉物流一體化體系建設重點
1. 城鄉物流基礎設施一體化。在推進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過程中,規劃的“龍頭”作用至關重要。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江蘇省政府《江蘇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的要求,從宏觀性、戰略性、前瞻性高度,統籌城鄉物流發展規劃,合理布局城鄉物流網絡;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梯度建設的原則,統籌城鄉物流發展,構建有利于推進農村物流業可持續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引導農村物流業可持續發展;加大對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形成市級物流中心、縣級配送中心、鄉(鎮)級配送站、村級聯托運網點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物流四級聯動網絡。
2. 城鄉物流渠道一體化。由于城市與農村經濟活動分布于產供銷網絡及物流體系的不同環節中,因此,要以城鄉物流渠道一體化為紐帶,發揮城市物流對農村物流的輻射與帶動作用,將城鄉間產供銷、產加銷業務各個環節連為一個有機整體。城鄉物流渠道一體化需要重點依托聯盟或供應鏈核心企業,統籌安排好“工業品下鄉與農產品進城”雙向流動,注重城市物流和農村物流要素合理流動,加大城鄉物流資源的整合、共享和銜接,積極發展創新城鄉物流對接模式,保證整個物流體系和各個環節的順暢,促進城鄉物流之間的合理分工,實現城鄉物流暢通直達、無縫銜接。重點依托各大商貿市場和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配送基地,完善農村物流集散體系和城市物流共同配送體系,促進城鄉物流渠道對接,形成縱橫交織、共生共榮、緊密聯系的網絡化城鄉物流服務體系。
3. 城鄉物流配送一體化。從江蘇城鄉居民生活物流需求來看,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居民消費結構的快速升級以及綠色消費理念的加快普及,將帶動電子商務、網絡購物、郵政快遞、城鄉配送等新興物流市場需求,生活性物流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因此,因此,要進一步加快農村物流網點建設,引進和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向農村延伸,大力發展面向城鄉流通企業和消費者的社會化共同配送。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建設工程”,依托中心城市和供銷等大型綜合商貿流通企業,加快建設多層次城鄉日用消費品和農資配送中心,完善鄉村服務網點,推行連鎖經營。利用遍布城鄉的郵政網點資源,整合農資生產企業、農家店等社會資源,拓展農村郵政物流服務體系。探索建立以“物流企業為龍頭、農村客貨運站場為載體、鄉村農村物流服務站點為節點”的縣、鄉、村一體化的新農村物流網絡,加快推進農產品從產地到銷地的直銷和配送以及農資、農機、日用工業品的配送下鄉,打造便利、快捷、高效的城鄉一體化配送物流體系。
4. 城鄉交通資源一體化。交通設施是城鄉商貿發展的硬件,對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空間集聚的引導作用。能否加快推進城鄉物流一體化進程,關鍵在于城鄉交通的銜接程度。統一規劃干線、城市道路、鄉鎮公路等的網絡布局是城鄉物流發展的基礎性的工作,也是當前城鄉物流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只有首先實現城鄉空間形態上的一體化,建立有效聯結城市與農村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才能將城市物流和農村物流體系建設統一納入物流業發展整體系統之中。城鄉交通資源一體化具體包括交通場站資源整合、交通場站優化布局、運輸方式的銜接、城鄉公共貨運與共同配送的推廣等。
5. 城鄉物流信息一體化。鼓勵和支持城鄉物流企業,廣泛采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條形碼、無線射頻(RF)等技術,構建全程可控、可溯、可視的新型物流配送體系。鼓勵有條件的批發市場、物流中心建設基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形成覆蓋主要城市、輻射農村的快捷、便利、暢通的智能配送體系。在中心城市引導建立一批以網絡平臺為依托、以第三方物流服務為主體,集信息、交易結算、跟蹤、信用評價等功能于一體的農產品、農資網交易中心。加快城鄉物流供需信息共享,引導物流企業發展一體化、多功能、全流程的物流業務,推廣應用VMI、JIT模式,通過城鄉全域庫存的分級、分類、集約化管理,促進城鄉庫存共享,合理調配安全庫存量,控制庫存水平,提升物流服務質量。
總體而言,當前江蘇城鄉物流“二元”狀態的存在,導致城市物流和農村物流在自我封閉、自我循環的環境里發展,使得大范圍的物流資源配置受到局限。這種發展不平衡,也阻礙了城市與農村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影響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不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從城鄉統籌發展、雙向流通的視角,加快構建江蘇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體系,分地區、分步驟、差異化推進城鄉物流基礎設施一體化、物流渠道一體化、物流配送一體化、交通資源一體化、物流信息一體化等重點工程建設,有助于江蘇城鄉生產要素的雙向流動和經濟互融,加速江蘇城鄉一體化的整體推進,保障江蘇“兩個率先”戰略目標的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 張鋒.江蘇城鄉一體化的探索與實踐.中國名城,2012,(1):28-32.
2. 白晉湘.湘西城鄉物流一體化研究.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2):62-65.
3. 李漢中.基于PEST分析法淺談江蘇農村物流產業的發展.江蘇商論,2010,(12):57-59.
4. 丁俊發.城鄉經濟一體化與物流業發展.中國流通經濟,2011,(8):8-10.
5. 鐘鈴.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城鄉物流體系構建.商業時代,2010,(22):31-32.
6. 盧美麗.基于城鄉物流一體化的連鎖經營配送網絡優化研究.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2,(22):71-78.
7. 劉寶.我國物流發展的城鄉“二元”形態及其破解思路.經濟問題探索,2008,(4):47-49.
8. 王忠偉.城鄉物流一體化的內容體系的戰略探討—以成都市為例.中國商貿,2009,(10):109-110.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1-0095-01中國圖書分類號:F253.7文獻標志碼:A
1供應鏈視角下的企業物流管理體系特點
1.1市場反應性特點
在市場需求產生變化的同時,企業應對這種變化趨勢進行快速反應,這樣才能使企業更快的做出決策來適應這種變化趨勢,而這就需要企業對市場的反映情況來對自身生產、采購等各個環節進行調整,這樣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而在供應鏈視角下,企業只有對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調整,才能使物流的流通速度得到提高,并能在市場競爭環境中對市場需求變化進行快速反應,這樣不僅能夠避免企業在進行物流配送時的資源浪費現象,還能使企業的生產成本得到降低,進而使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1.2技術性特點
在傳統的企業物流管理中,信息的推廣與普及程度并不深入與廣泛,再加上企業對于物流管理的不夠重視,這也使企業在對數據進行處理時效率效低,而且極易產生數據誤差,這也使企業中各個部門的信息得不到及時的反饋,從而影響了企業的物流水平提高。而在供應鏈視角下,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上述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這也使企業在供應鏈的鏈接中變得更加完善、精確與及時,使企業的內部信息反饋變得更加快速高效,從而極大程度的降低了企業在供應鏈中的運營成本,使企業的供應鏈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而這一目標的實現也需要企業對信息技術進行更加高效的掌握,由此可見,在供應鏈視角下,企業在物流管理中具備明顯的信息技術性特點。
1.3服務性特點
在供應鏈視角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使供應鏈的一體化進程得到顯著加快,而企業在這種發展形式下,使企業能夠通過物流職能來實現資源的整合利用,進而使企業的物流成本降低,提高了企業的物流服務水平。特別是物流服務商的誕生,使其能夠對物流供應鏈進行協調,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使企業與消費者間的矛盾有效減少,也使企業的物流服務質量顯著提高,服務優勢更加明顯,有效滿足了不同群體的需求。
2基于供應鏈視角的企業物流管理體系的優化設計
2.1供應鏈一體化物流服務意識的優化
在供應鏈視角下,企業要想優化物流管理體系,就必須將供應鏈引入到物流管理體系當中,優化自身服務意識,使企業從傳統的物流服務意識轉變為供應鏈一體化的物流服務意識,通過供應鏈一體化物流服務意識的樹立,能夠使信息共享進一步加快,使企業的物流管理體系服務范圍得到進一步拓展,同時還能使企業對市場服務變化進行快速適應與調整。由此可見,優化企業的物流服務意識,使企業能夠與供應鏈達成戰略伙伴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2.2利用供應鏈整合資源、簡化程序、重視客戶關系管理
供應鏈視角下,企業要想對自身的物流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引入供應鏈理念來對物流體系中的各種資源進行整合,同時將原本較為分散的分工結構進行整合簡化,使不必要的程序得以簡化,以此提高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
2.3建立供應鏈一體化物流管理庫存模式
在企業物流管理體系優化設計中,建立供應鏈一體化庫存管理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在以往的企業物流庫存管理模式中,通常會設立多個庫存中心,而這就使企業的資源被分散,這種也使企業對資源的管理難度加大。而以企業為中心建立供應鏈一體化物流管理聯合式庫存模式,能夠使資源更加集中,便于企業進行管理,同時還能節省存儲成本,實現風險的共同分擔,企業能夠隨時根據市場變化趨勢來對生產計劃進行調整,從而顯著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作者:丁卉
2依托城鄉一體化下的農村物流發展新機遇
城鄉“二元”結構直接導致了城鄉物流的“二元”形態,而城鄉一體化則可以為農村物流的發展帶來新契機。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可以使城市先進生產力滲透到農村地區,加快農村現代化發展,促進農村物流發展。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深入,農村經濟逐步繁榮,農村物流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1)道路運輸的城鄉一體化為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保障。建立聯系城市和農村的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實現城鄉空間一體化是城鄉一體化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促進農村物流發展的先決條件。目前,交通運輸網絡已初步形成,2011年底,全國農村公路(含縣道、鄉道、村道)里程達356.40萬km,全國通公路的鄉(鎮)占全國鄉(鎮)總數的99.97%,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國建制村總數的99.38%。農村道路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為農村物流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城鄉道路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可以實現農用物資、農副產品的便利高效運輸,從而以道路運輸業的發展來支撐農村物流的建設。道路運輸業“十二五”規劃中也提到在“十二五”期間政府將積極推進農村地區貨運站場建設,完善縣(市)、鄉(鎮)、村三級物流節點網絡。進一步完善農村道路一體化為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保障。我國城鄉道路一體化管理的體制格局已初步形成,城鄉客運的統籌發展與物流市場的管理都歸為道路運輸行業管理工作的職責范圍。城鄉道路一體化的下一步目標是逐步打破地方行政壁壘,實現運輸資源在城鄉內的優化配置,構建對接現代物流的政策標準體系。
(2)政府管理體制和經濟結構的城鄉一體化為農村物流的發展環境提供保障。自城鄉一體化政策提出以來,我國在稅收制度、戶籍管理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和就業制度上不斷加大改革力度,力圖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并在制度、經濟、交通、教育和文化等領域取得了一定成就,為農村物流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平臺和政策環境。厲以寧教授在《論城鄉二元體制改革》一文中形容道:“城鄉二元體制的改革將導致農民收入的增加和農民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由于社會最低保障的基本建立而導致社會低收入家庭后顧之憂的逐漸消除,必定會引起內需的大突破。全世界最大的待開發市場在哪里?就在中國農村。”也就是說城鄉二元體制改革定將推動農村經濟的改革和發展,農村經濟的發展必將帶動農村物流的發展[5]。近年來城鄉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得到穩步推進,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深入發展的同時推進農業現代化。同時政府的財政投入不斷加大,“三農”累計支出4.47萬億元,年均增長23.5%。農村金融服務不斷加強,涉農貸款余額由2007年末的6.12萬億元增加為2012年末的17.63萬億元。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2012年底,城鎮和農村人均居住房面積為32.9m2、37.1m2。在“十一五”期間,城鄉一體化各項事業取得了明顯進步,農民生產條件和生活質量得到很大改善。據統計,2012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82414億元,增長14.3%,而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7893億元,增長14.5%。
3基于城鄉一體化的農村物流發展措施建議
城鄉一體化戰略的實施,大大改善了農村物流的基礎設施,提高了農村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為農村物流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環境。發展我國農村物流的當務之急就是基于城鄉一體化將城市物流與農村物流統籌發展,實現規劃一體化、布局一體化和管理一體化。統籌城鄉規劃,大力引進現代化物流技術、物流裝備和物流經驗,優化物流相關產業結構,探索新型農村物流發展模式,加大市場管理和政策扶持,逐步形成以城市為中心、聯合周邊鄉鎮物流節點、與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現代化農村物流運作體系。通過分析我國物流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結合我國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為農村物流發展帶來的契機,筆者提出基于城鄉一體化的農村物流發展措施建議:
(1)城鄉規劃一體化、統籌城鄉物流站點規劃,完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首先將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統一納入到城鄉建設規劃中,各鄉鎮的農村物流站場規劃也納入到地方統一規劃。要在規劃農村物流網點布局時,做到有效的前期控制。其次政府及交通部門應加強政策扶持,培養物流龍頭企業;對改造、租賃客運站的物流企業給予鼓勵支持;對有意向農村物流市場發展的城市物流連鎖超市企業給予優惠扶持;對發展小件快運的客運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在建設農村物流站點的時期要做到全面扶持。再者,根據“政府統籌、市場引導、企業參與”的理念,整合利用已有資源,將農村原有的各類站場資源改造開發成物流網點。集結“農村客運站、郵政所、交管站、城鄉連鎖超市、糧食收購站、農資配送店”等多種社會已有資源,改造為城鄉配送點或農村客貨一體站,設立為農村物流網點,物流配送服務直接通村達戶,實現城市與農村物流配送節點的融合。
(2)城鄉經濟一體化,打造產銷一體的“城鄉物流連鎖超市”。在城鄉經濟發展一體化的趨勢下,根據農村物流市場的需求,政府應鼓勵兼具物流服務功能的城市商貿連鎖超市開拓農村市場,按照“市場引導、政府扶持、企業運行、農民參與”的運營方式,重點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城鄉物流連鎖超市品牌,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配載、統一配送、統一結算”的經營管理模式,搭建集“物流平臺、倉儲配送、運輸服務、信息服務”為一體的物流運營體系[6]。在政府統籌規劃城鄉物流場站、整合農村已有物流資源的基礎上,物流企業可充分利用改造后的物流服務網點作為倉儲、中轉中心或開設連鎖超市,使城鄉物流連鎖超市網絡覆蓋鄉鎮的各個角落。農戶只需將自家生產的貨物送至附近的連鎖超市,由農村物流超市負責集貨,及時運送到城市物流超市,再由城市物流超市負責加工包裝賣到城市居民手里。這種城鄉一體的物流模式減少了不必要的流通環節,實現產銷一體化。同時,農戶生產所需的農資用品、生活用品也可以經由城市物流超市運送至農村物流超市,最終送到農戶手中,農村物流超市也會將城市物流超市反饋回來的需求信息傳達給農戶,從而實現了城市農村物流、信息流的雙向流通,達到城鄉經濟一體化、城鄉物流一體化。具體如圖2所示。
一、供應鏈一體化和物流管理的概念
經濟發展中不能離開的是物流,物流會隨著商業、資金、信息等的流動而產生變化,這對企業來說是生產的發展。物流并不是簡單的商品流通,而是包含了如資金的流通、知識信息的流通等多方面的內容。從原料的購進到最后成品的完成以及運輸再到客戶端,物流都顯得非常的重要。現代的企業已經邁入到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物流時代。物流成了企業與市場交流的必要保障。在這個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要想保證企業大量的產品運輸到消費者手中,就必須依托于物流以及供應鏈一體化。廣義的來說,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供應鏈的含義較物流來說更為寬廣。而目前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供應鏈逐步走進了物流中并成為了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供應鏈就是指從企業的上、下游環節直到消費者手中的產品供應鏈條,它是貫穿著產品整個生產環節的紐帶。供應鏈一體化的產業形態是強調核心企業與相關企業通過信息、技術、資源等優化配置共同實現產業鏈條的共贏。由此可見物流在供應鏈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實現產品價值的關鍵。因此一體化的供應鏈對物流產生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二、供應鏈一體化對物流管理的影響和作用
1.供應鏈一體化加快了物流管理的速度。供應鏈的形成往往需要依托于網絡技術的支持,其成員之間通過網絡技術來相互交換信息,因此要想對市場的需求做出更準確更敏捷的反應,這就要求物流過程中盡量減少成本的浪費以及資源的閑置,這樣才能解決降低生產制造成本這一問題,從而達到靈敏、精細的物流管理標準,提高了整個物流管理的效率,這是供應鏈一體化給物流管理帶來的最為明顯的影響。
2.供應鏈一體化使得物流管理體系更加順暢。整個物流過程中各個環節都沒任何明顯的對接環節是供應鏈一體化協調運行的前提和基礎。在供應鏈一體化系統中,任何物流過程的阻礙都會影響整個產業鏈條的正常運行,從而導致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物資采購受阻,銷售終端斷貨等情況,給企業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只有保證順暢的物流管理,才是提高供應鏈一體化實施的前提。
3.供應鏈一體化需要提高物流的服務質量。通過上文所述,說明了供應鏈一體化是指整個產業鏈條,從原材料供應到客戶端的使用,都是供應鏈一體化的重要節點。因此,供應鏈一體化的終端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客戶終端,而是整個產業鏈條的多個單位或者個人。這就對物流管理的服務對象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從以往對消費者服務的狹義上的理解拓展到對整個供應鏈企業的廣義上的理解,因此,在整個產業鏈條的運行過程中,要使得供應鏈一體化能夠更為順暢的實施,對于每個階段的服務意識就必須重新認識,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和意識,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完善、和諧、擁有高質量的供應鏈服務體系,這對于我們的物流管理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供應鏈一體化需要物流管理提高技術含量。各行各業都需要技術強有力的支撐,物流管理行業也不例外。對于物流管理來說,供應鏈一體化本身就是一個在高科技基礎上的產業鏈的大融合,是技術革命的創新,因此物流管理的目標也應當適應這種科技水平的提升,并且利用技術拓展服務方式,從而使物流管理的技術水平上升到另一個新臺階。
三、供應鏈一體化背景下的物流管理系統構建
1.樹立正確的服務供應鏈意識。供應鏈要想更好的發展必須建立在信息交互的基礎上,因此物流管理應當以此為核心拓展其范圍和能力。傳統的物流由于過分依賴市場的需求和交易機制,往往處在被動的地位,而物流提供的服務也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提供的僅僅是簡單的運輸服務。這時的物流管理就應當立即進行調整,在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對自己的服務進行調整,與供應鏈形成一種戰略合作關系,以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
2.整合供應鏈中的物流體系。高度集成化是供應鏈一體化最大的特點,物流管理也應當適應供應鏈一體化。改變以往一味以利潤目標為主、分工不明確、信息閉塞等情況,讓整個物流系統變成一個與供應鏈一體化相匹配的物流管理模式。通過簡化物流流程,來使得整個物流的節奏加快,信息傳遞,讓整個物流系統的管理簡單化。
3.完善客戶管理體系。供應鏈一體化中客戶之間的關系越來越重要,現在的客戶服務已經不再是被動式的滿足,而是主動式的利用對客戶潛在需求的調查而提出更豐富的服務形式。因此,物流管理應當搜集更多的客戶信息,建立完善的客戶管理體系以此形成一個反饋網絡,利用客戶需求的變化來指導物流體系的工作,以此滿足客戶的更高需求。
關鍵詞:軍事物流;地方物流;物流一體化
Key words: military logistics;civil logistics;integrative logistics
中圖分類號:E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3-0024-02
0 引言
軍事物流是將經濟轉化為軍隊作戰能力的橋梁和紐帶。現代戰爭對物資消耗的速度和數量越來越大的現狀,使加強軍事物流能力建設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加強軍地合作,探索構建軍地物流一體化保障模式,正是在這樣背景下開展的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1 概念辨析
在傳統意義上,物流是指物質資料從供應者經倉儲、運輸、裝卸和保管等一系統活動,并最終實現向資料需求者轉移的過程。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它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而物流的概念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延伸和拓展,軍事物流及其相關概念即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1.1 軍事物流與軍隊物流 軍事物流通常指的是為滿足部隊平時和戰時需要而進行的所有物流活動,其內容包括軍事物資經由采購、運輸、包裝、維修保養、配送等環節,并最終抵達部隊用戶而被消耗的全過程[1]。而軍隊物流是指由軍隊物流部門實施的物流活動。這是兩個既相似又有區別的概念,相似之處在于兩者都是為滿足軍事需要而進行的物流活動,具有活動目標的一致性。而區別在于軍事物流的內涵要比軍隊物流更豐富,因為前者只關注活動的目標而沒有規定活動的執行主體,而后者在規定目標的同時還既定的活動的執行主體為軍隊的物流系統。因此,可以認為軍隊物流是包含在軍事物流之內的物流活動。
1.2 民用物流和地方物流 民用物流一般泛指為滿足民用需要或以民用為目的而產生的物流活動[2],這是一個與軍事物流相對應的概念,強調物流活動的目的和性質。地方物流是指由地方物流系統實施的物流活動,這是與軍隊物流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強調物流活動的執行主體是地方物流系統。民用物流與地方物流之間有交叉但又不完全重合,即是民用物流通常由地方物流系統來完成,但地方物流并不只服務于民用物流,它還可以擔負軍事物流的任務。
1.3 軍地物流一體化 軍地物流一體化是指通過將相對獨立的軍隊物流系統與地方物流系統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優化,以實現軍地物流在基礎設施、物流技術、信息服務、組織管理與物流人才等方面的綜合一體化[1,3]。這里所講的一體化并不是將兩者進行簡單的聯合或疊加,而是要以整體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對兩者進行整體籌劃、統一建設,并融合形成一個新的軍地物流系統。但軍地一體化也不是無限制的整合,而是選擇兩個系統中可兼容、能夠相互彌補或增強的部分進行組合,而其余因各自系統獨特性而不便于或不利于整合的部分,仍然應當保持其相對獨立性。
2 實現軍地物流一體化的意義
2.1 軍事物流與地方物流本質上具有統一性軍事物流與地方物流是物流行業在社會經濟運動中發展深化所出現的兩個方向,它們在具有各自領域特點之外,其活動還都服從于物流活動的基本內涵和規律,同時也都是國家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從本質上講,軍事物流和地方物流是具有統一性的。而這種統一性在現實中則體現為兩種在物流基礎設施、物流運輸、物流信息服務以及物流人才等資源的共通性。正是這種本質上的統一性,為實現軍地物流一體化奠定了基礎。軍事物流和地方物流在多種物流資源上存在著共通性,如果堅持使兩者自成體系獨立建設,那么必然會出現重復投資、重疊建設,造成資源的浪費。而在相反方向,打破軍地物流體系之間的壁壘,軍隊向地方物流企業開放更多的通用物流,那么既有利于促進地方物流行業的發展,也有利于為部隊提供更優質的物流服務。因此,在統一性基礎上實現軍地物流一體化,是一種軍地共贏的物流模式,它將推動整個國家的物流體系向著總體效益最大化方向發展。
2.2 巨大的軍事物流需求急需加強物流能力建設 隨著現代戰爭激烈程度的不斷上升,物資的高消耗對軍事物流提出了越來越高的需求,同時也對軍事物流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但如果僅僅依靠軍隊物流系統自身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軍隊物流系統發展要受有限的軍事資源總體規模的限制,不可能得到足夠的投資,另一方面也難于實現軍事物流保障的多樣性,并由此帶來不能適應未來戰爭復雜的需求等諸多問題。所以,越來越大的軍事物流需求與軍隊物流系統有限的能力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矛盾。這個矛盾的解決為地方物流的引入提供了空間。地方物流是社會資源在物流行業聚集和表現,其在經過數十年發展后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物流體系。如果利用得當,這些地方物流中有許多優良的物流資源,完全可用來滿足目前正在迅速擴大的軍事物流需求。例如地方物流所包含的大量載重運輸車輛、貨運飛機以及大型船只,在需要的時候完全可以借以填補軍事運輸能力的不足。因此,適當地引入優良的地方物流資源,就可以為解決軍事物流所面臨的供需矛盾提供可行方案。
2.3 軍事物流為地方物流提供巨大的市場 就整個國家的物流體系而言,軍事物流是其中重要而且數量巨大的組成部份。換言之,在整個物流體系中,軍事物流也是一個產值巨大、需求穩定的市場,這對于競爭激烈的地方物流而言,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因此,適當地向地方物流開放軍事物流中的通用部份,實現軍地一體化保障,既可以使部隊獲得更好服務,同時還為地方物流企業創造了更多的機遇。但是也必須看到目前地方物流企業良莠不齊的現狀。軍事物流以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參與保障的物流實體必須具備較強的保障能力,以及正規高效的組織管理能力。因此,通用軍事物流市場的開放,一方面能夠促進整個物流市場向著有序、規范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還能夠推動地方物流資源進一步整合和優化,有利于逐步培育具有較強綜合保障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大型物流企業。
3 實現軍地物流一體化的機制和要求
3.1 建立軍地物流一體化的保證機制 軍地物流一體化是將軍事物流中的通用部分向專訪物流開放,并將吸納進來的優秀物流企業或實體,與軍隊物流系統進行融合和發展,從而為部隊構建軍地一體化的物流保障體系。在實現這種一體化的過程中,為了保證一體化物流的質量,除了建立必要的信息溝通、行動協作、人才及資源交流等常態機制外,還需要特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3.1.1 準入機制 高質量的軍事物流對維持和恢復部隊戰斗力至關重要,軍地物流一體化可以使這種重要性得到更好的滿足。要實現軍地物流一體化,就要求向地方物流企業開放部分通用物流市場,而軍事物流對保障質量的追求就意味著必須為進入該市場的企業設置一個門檻,也就是要建立準入機制。其作用在于將地方上根本不具備相應物流保障能力的物流企業擋在門外,以保證在實施軍地物流一體化過程中,吸納進來的都是地方物流里的優秀資源。
3.1.2 競爭機制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屬性之一。在軍事物流向地方物流企業開放的這個新興市場里建立競爭機制,是保證它能夠獲得良性發展動力并逐步走向成熟的一個必備條件。軍隊是該市場的最終需求方,參與競爭的則是主要是有意進入的地方物流企業。因此建立競爭機制,其根本目標就是要構筑一張無形的篩子,篩掉那些能力弱、競爭力差的而留下保障能力高、競爭力強的物流企業,與軍隊物流系統融合組成一體化的系統,為部隊提供優質高效的物流保障。
3.1.3 監督機制 實施軍地物流一體化,引入地方物流企業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為部隊提供物流保障和服務。但是這些引入的企業對經濟效益的追逐,和一體化物流系統對保障效能的追求可能成為一對矛盾,從而導致這些企業做出一些不當的行為。因此,為了實現軍地物流一體化的初衷,使一體化的過程切實起到增強物流保障能力的作用,必有建立有力的監督機制,對所有參與一體化的企業和實體,在物流保障的各個環節實施有效監督,及時發展和糾正存在的問題或缺陷,保證一體化的物流沿著正確的和最佳的路徑得以完成。
3.2 實施物流一體化保障的要求
3.2.1 統一機構,整合業務 目前的軍地物流系統分別處于各自相對獨立的管理體制,國家沒有統一領導軍地物流的權威機構,這造成了統一的軍地物流決策和行動難以實現。因此要實現軍地物流一體化保障,首先是要建立能夠統一指揮軍地物流實體的一體化領導機構,并整合一體化物流的各項管理業務,從而建立順暢的物流一體化運行機制。建立統一領導機構的原則,是要根據軍事物流戰略、戰役、戰術各層次物流建設需求,在國家到地方各級建立以軍隊為牽引的一體化領導機構,并以法規制度為基礎實施聯合領導,以此擔負起軍地物流一體化的規劃、決策以及業務管理。
3.2.2 建立法規制度,規范技術標準 要確保軍地物流一體化保障的順利運行,離不開健全的法規制度的保證。尤其是在當前缺乏對一體化物流保障廣泛的統一認識前提之下,更需要盡快通過立法,確立物流一體化保障的思想和地位,明確組織結構、程序方法,規定各方的權力和義務,從而約束和規范物流保障活動。如在現有的國防法規基礎之上,制定《物流動員法》、《物流設施法》、《物流運力動員及征用規定》等能夠直接有效約束軍事物流及軍地物流一體化的法規制度,使一體化保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如果說法規制度是物流一體化順利有效運行的保證,那么統一的技術標準則是其順暢高效運行的必備條件。軍事物流是涉及生產、倉儲、運輸、配送等多環節的鏈條,如果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無論是環節內的標準化還是環節間的有效銜接,都不可能做到步伐一致,參與保障的各企業、實體也必定會各行其是,毫無一體化可言。因此,如果認為參與軍地物流一體化保障的各種資源一顆顆珍珠,那么法規就是盛放珍珠的匣子,而技術標準則是將珍珠串成項鏈的絲線。
3.2.3 統籌考慮,系統優化 軍地物流一體化建設的根本目標是將原本分屬軍地的優秀物流資源,整合為一個具有更強保障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全新物流系統。因此在實現軍地一體化的過程中,就應當統籌考慮所有軍地物流企業、實體的能力特點和發展需求,充分調動他們既互為補充又相互競爭的發展活力,以系統優化的思想推進一體化物流系統整體向著不斷壯大的方向發展。
4 結束語
軍隊向地方物流企業開放通用物流市場,以軍事物流與地方物流內在一致性為基礎,以及二者間互為發展動力進行軍地一體化物流保障系統建設,是加強軍地合作、提高軍事物流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徑。雖然物流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仍然十分漫長,可能出現的障礙和需要克服的困難會有許多,但我們堅信只有沿著正確的不斷前提,軍地物流一體化建設定能成為我軍在未來戰場上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一、引言
作為三大經濟圈之一的京津冀經濟圈,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京津冀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雖然明顯落后于長三角、珠三角,但是可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而且有可能成為推動我國北方地區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引擎。因此實現京津冀現代商貿物流的協同發展勢在必行。
二、當前研究的現狀
通過對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將已有研究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內的研究
關于京津冀商貿物流協同發展的必要性,王成林(2015)認為,京津冀區域內的商貿物流消費服務需求層次多且需求穩定。物流服務發展潛力巨大,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智力流深入融合發展優勢明顯。很大程度上可以發展成為輻射東北亞、服務華北、甚至影響全球的綜合型物流服務聚集區。
關于制約京津冀物流一體化發展的因素,霍麗娟(2015)認為,區域協調發展觀念不強、區域性經濟中心城市缺失、區域間城際交通體系不合理以及物流人才的缺乏等嚴重制約著京津冀區域內的物流一體化發展。劉東英、程姿(2015)認為,當今京津冀區域內還沒有建立起物流產業和其他產業發展間的良好循環,物流業發展不均衡,多數企業規模不大,創新形式不夠,傳統作用為主,不能滿足區域內外高端的物流需求。寧丹(2015)認為,自然條件限制,信息不對稱,經濟發展水平落差大,地方行政主體的利己等形成了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邊界”制約了區域一體化的發展。
關于如何推動京津冀商貿物流協同發展,王成林(2015)認為提出物流服務質量應該提高,服務模式應該拓展,達到商貿消費量的提升,從而推動商貿物流產業的發展。可以打造京津冀商貿物流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服務,發揮整體優勢。同時,界定政府、社會機構和企業之間的界限,發揮各自的優勢,多方聯動助力商貿產業。紀良綱(2010)認為,實現京津冀經濟一體化的前提是物流一體化,而實現物流一體化的關鍵是實現物流網絡的一體化。高鐘庭(2015)認為應該共建三地科技創新平臺,謀劃京津冀三地數據共享,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此外石家莊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是公路、鐵路交通樞紐,擁有相當廣的輻射面,可發展成為北方商貿物流電商中心,集中發展電子商務、商貿物流。此外,為把石家莊打造成集公路、鐵路、航空集散功能為一體的區域商貿物流中心,要加大力度建設基礎設施,提升通達性,進一步發揮交通樞紐功能。
崔雯(2009)提出,京津冀物流一體化發展,應該揚長避短,發揮各自優勢,處理好各地方間的競合關系,減少重復建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合理規劃、科學規劃。并且提出了三種戰略來推進京津冀區域物流的發展,即依托區域主導產業的產業物流戰略、依托商貿市場優勢的商貿與物流集成發展戰略以及依托地理優勢的樞紐型物流節點輻射戰略。
(二)國外的研究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區域范圍內物流運作與物流節點一體化的合作。Tage Skjott.Larsen (2003) 通過研究歐雷桑德(Oresund) 是否可以成為新堪納維亞的重要物流中心,分析了它的制約因素以及促進因素,認為歐雷桑德區域的位置、物流競爭力和外部因素、區域思想、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是影響該地區能否成為物流中心的重要因素。2004年美國的物流年度報告主體為“全球化”,強調了未來供應鏈物流管理與運作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發展趨勢。Karen E Thuermcr(2005)在Global Expansion:European Loggistcs))這篇文章中,討論了區域物流中心的選址和區域自身狀況對選址的影響。他把研究對象限制在歐洲各國的城市物流中心,并且認為位于中央位置大型的區域物流中心非常重要。
關于經濟發展、區域發展戰略與物流的發展之間關系的研究。Talley Wayne(1996) 通過建立區域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和區域經濟生產之間的關系模型,得出,區域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所產生的服務質量與空間可達性對區域運輸和生產服務的影響。Donald J.Bowersox(1999)研究了全球供應鏈、區域物流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之間的關系。Maria Femanda Melendez 0.在他的博士論文(2001)中研究了拉丁美洲區域經濟發展與物流基礎設施發展,發現區域經濟制度環境是造成區域內物流效率低下、經濟活動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物流基礎設施的低水平、數量少。這與之前的研究背道而馳,可能是由于各地區的情況不同所致。Markus Hesse(2004) 以柏林布蘭登堡為研究對象,認為應該調整政策和計劃來應對經濟發展變化出現的交通貨運等物流問題,提出建設專業的物流中心,提高支付服務水平,建設郊區貨運中心等,并且討論了實施這些戰略之后可能出現的結果,也分析了它的局限性。
(三)現有國內外研究的特點
國內關于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問題研究較多,范圍廣,著力點也各不相同。
因為京津冀一體化屬中國獨有,國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區域物流一體化,并且國外在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了合作的必要性,并且較早得研究了區域經濟發展與物流發展的關系。
三、對現有研究的評論
(一)肯定性
通過對國內外研究的整理,我們發現區域物流業的發展已經成為當前理論與實踐上的研究前沿,關注點大都集中在區域物流的體系、物流規劃、區域經濟與物流關系等方面。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們研究特定區域、省市的物流產業發展對策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論成果與研究基礎。
(二)局限性
國內的研究還沒有形成系統體系,只是提出了發展物流產業對國民經濟有深遠的影響且非常重要,但是究竟在哪些方面影響深遠、重要到什么程度,至今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衡量度。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國內的研究水平。并且國內研究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學者很多,但是研究京津冀一體化下各城市的定位不多,更確切的說,目前學者的研究范圍還局限在很廣的方面,對于具體的某一點還沒有做到精益求精,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商貿物流如何實現高效發展,業內并沒有給出準確的答案,如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參考文獻: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5)19-0030-02
一、網絡經濟以及網絡經濟條件下物流業的新特點。
網絡經濟即依托互聯網技術,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銷售、物流、信息收集與反饋等日常經營活動,整合企業的內部資源并與國際市場緊密銜接,從而快速獲取外部信息資源與內部生產經營信息,合理制定企業運營計劃,明確企業的戰略定位,推動企業創新性可持續發展。網絡經濟下物流業新特點。第一,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已經發展成為企業日常經營及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依托互聯網技術,物流業可以迅速收集到相關信息,合理分配企業的任務,保證貨物的及時到達,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為企業做廣告宣傳,擴大企業的知名度,使更多的客戶了解企業的業務,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物流企業也可以通過瀏覽網頁了解競爭對手的情況,并及時根據競爭對手的情況來調整企業的戰略,適應競爭的形勢,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為客戶直接提供訂購服務以及售后服務,極大程度上滿足客戶的需求。第二,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并已成為當今時代的重要經濟增長源泉。很多企業都在傳統業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電子商務,通過網絡營銷擴大企業產品和服務的銷售,成功地減少了中間環節的成本,與消費者零距離對接,既方便了消費者又實現了企業的利潤。而電子商務發展離不開物流業的配合,一個再強的生產商如果不能優化物流系統,也會最終失去潛在消費者,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為物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第三,網絡經濟條件下,客觀上要求企業與企業間合作關系加強。
二、網絡經濟下我國物流企業發展現狀
網絡經濟的發展,開創了物流企業新的盈利點。與發達國家完備的物流體系相比,我國物流業發展網絡化尚未全面形成、企業間配合不夠緊密、互聯網技術應用局限等,因此我國物流業尚需進一步改革以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網絡經濟下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第一,物流業網絡化程度有限。許多的物流企業依然依靠傳統的手段開展物流活動,使企業的物流成本增加,也不能及時獲得有關客戶的需求信息,不能為客戶提供便利快捷的物流服務,難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物流網絡化的有限性極大地制約了物流業的發展。第二,服務一體化尚未形成。現代物流業一體化的服務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物流很大程度上發揮著運輸的功能,只要貨物送達消費者,物流活動就結束了,根本談不上物流服務。第三,專業物流技術人才缺乏。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化人才,但目前由于我國物流業起步較晚,國內物流人才儲備不足,雖然部分高等學校開設了物流專業,培養物流人才,但仍然存在銜接不上的問題。因此,加大引進或培養專業化物流人才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第四,全心服務觀念不足,有待加強。
三、網絡經濟下物流業發展的趨勢。
現代物流業應更加注重以客戶為中心,最大化滿足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物流服務,建立起一體化物流服務體系,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橫向一體化。物流業作為為廣大客戶服務的部門,必須做到全心全意提供優質服務。但由于物流行業的特殊性,客戶往往處于不同多樣化,單一的服務模式難以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企業也難以在短期內投入大量的資金及人力急速擴張,這客觀上要求物流企業間實現聯合,資源共享,以一體化的服務體系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未來物流企業間聯合將成為必然趨勢。橫向一體化意味著企業間的聯合,形成一體化的物流服務體系,企業間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全方位的服務。
(二)縱向一體化。物流業的縱向一體化就是指企業通過創建或兼并收購中下游企業,從而擴大自身服務范圍,更加快捷全面地為客戶提供一體化服務。通過逐漸減少中間商,促進企業與客戶的直接接觸,可以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更好地為顧客服務。但在縱向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物流企業要嚴格注意把握自身優勢及劣勢,要全面結合自身優勢,對上下游可行的企業進行考察,不能盲目實施;另外,縱向一體化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整合問題,如何最大化發揮縱向一體化優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縱向一體化的系統安排、人員安排,使其內部運作有序進行;如何衡量成本收益比,最小化成本且最大化利益,是企業走網路物流價值鏈必須考慮的因素;最后,要有一個完善的信息系統才足以保證內部信息有效傳達到每個部門,防止因信息傳遞延誤而喪失盈利機會。
綜上所述,只有在橫向和縱向分別完成一體化進程時,物流網絡化才得以全面構建,才能全面為客戶服務,這將是未來網絡經濟下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孫建豐.我國物流產業發展及研究綜述[J].物流科技,2007.
我國農村物流目前有哪些特點和問題?在落實十提出的“四化同步”和“城鄉發展一體化”任務中,如何構筑與之相適應的農村現代物流體系?最近一份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信息中心等部門聯合的《中國農村物流發展報告》指出了當前農村物流的“特點”和“問題”,提出加速構建農村現代物流體系十分緊迫。
農村物流的內涵,包括對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及信息處理等服務功能進行有機組合的一系列活動,是服務于農業生產和農村居民生活的多種物流活動的復合型物流體系。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服務于農村加工業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工業品物流、建材物流等都將獲得快速發展。特別是隨著“四化同步”的推進,農村物流和城市物流的界限必然會逐漸模糊,農村物流和城市物流必將走向和諧融合、一體化發展的新階段。
據這份報告分析,我國農村物流當下有特點:國家對農村物流高度重視,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物流(產業、加工)園區建設成為農村物流建設的熱點;電子商務、信息化和物聯網技術推動農村物流進一步升級;冷鏈物流成為農村物流發展的新動力;農村物流成為物流界研究探索的“熱點領域”;經營型服務與公益的融合助推農村物流拓展;“終端兼營”與“一網多用”是農村物流最顯著的特色;供應鏈理念得到有效普及和自覺性應用。
但農村物流有問題不容忽視:一是缺乏統一規劃,重復建設嚴重;二是基礎設施落后,設施裝備科技含量低;三是市場準入門檻低,多數企業經營粗放;四是市場管理乏力,企業競爭無序;五是行業集中度不高,制約行業整體水平提升;六是政策性支持資金分散,“一刀切”、“撒胡椒面”情況突出,難以形成解決關鍵問題的合力;七是缺乏在各物流系統基礎上區域供應鏈層面的規劃和協調,企業和系統各自為戰現象普遍;八是農村物流整體效益低下,城鄉物流發展一體化難度大等。該報告指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戰略設計明晰、多方合力推進。
“四化同步”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農村現代物流體系建設面臨的新機遇,應順應需求,用好政策,科學規劃,改革創新,推動農村物流資源整合優化,加速發展農村現代物流體系。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5)09-0049-02
“兩煙”物流一體化,是煙草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也是煙草行業物流發展的趨勢。今年,國家煙草專賣局將“兩煙”(卷煙、煙葉)物流一體化建設項目列為行業重點科技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兩煙”物流一體化是福建省南平煙草公司在行業物流中叫得響的重要名片之一。
南平是典型的“兩煙”(卷煙、煙葉)地區,轄一區四市五縣,面積2.63萬平方公里。服務卷煙零售戶1.3萬戶,年銷卷煙11.7萬箱。服務煙農2.2萬戶,年產煙葉約87萬擔。煙草物流系統涵蓋卷煙、煙葉(煙用物資)的運作和管理。2008年,南平市煙草公司在國內煙草行業先行探索“兩煙”物流一體化運行模式,克服了卷煙與煙葉(煙用物資)物理屬性差別大、兼容性差、節點多等困難,優化資源配置,落實“規劃一體化、組織一體化、業務一體化、信息一體化、評價一體化”等兩煙物流建設內容,建立了集卷煙、煙葉(煙用物資)統一管理和運作,集約化、專業化、信息化、標準化的“兩煙” 物流一體化運行體系。
一、優化資源配置,創新“兩煙”物流管理機制。
(一)重組組織機構,實行扁平化管理
按照母子公司的運行機制,組建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全資子公司――南平煙草物流有限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公司采用職能式、功能型的組織架構,內設7個部門,下設8個縣級中轉站,以職能鏈將“兩煙”物流各業務相連接,將煙草系統內原分別隸屬于市煙草公司、武夷煙葉有限公司(煙葉復烤廠)和金葉貿易有限公司等三個法人主體的“兩煙”物流資產、業務、人員從卷煙營銷、煙葉、復烤廠剝離;將原分散在各縣級煙草公司管理的中轉站剝離,統一整合到物流公司管理和運營,利用物流專業的人才、知識與技術盤活物流資源,改變了原來三個法人主體分治下的三個物流部門分別運作管理所形成的1+1+1
(二)優化整合資源,實行集約化管理
本著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則,認真做好人、財、物的整合,提升“兩煙”物流集約化管理水平。在人力資源方面,踐行人本物流管理。落實崗位職能,定崗定員定編,激發員工的活力,主動適應物流運行機制創新,促進人力資源的集中與共享,為打造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加強物流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員工參加學歷教育,搭建展示平臺,舉辦物流隊伍技能競賽,開展“十佳標準化中轉站”評選,如結合“兩煙”物流工作實際,煙葉、煙用物資季節性互補、卷煙銷售淡旺季的特點,實行煙葉與卷煙倉儲人員交替輪崗工作,建立“一人多崗、一崗多能”的管理方式。
在“物”的整合上,充分利用集約化優勢,綜合配置倉儲資源,充分利用存儲設施、搬運工具等,避免人員、庫房、設備的閑置和重復建設。根據煙葉與煙用物資調撥季節差異的特點,在煙葉收購淡季,利用閑置的煙葉倉庫存放除化肥以外的煙用物資,解決了淡季煙葉倉庫閑置,同時煙用物資外租倉庫使用等問題,節省倉儲面積約3600平方米,節約外租倉庫費用約16萬元,有效提高了倉儲利用率。
踐行精益物流管理。用制度抓管理,以管理促規范,以規范出效益。加強標準化建設,貫徹落實行業物流標準,制定了涵蓋人勞、財務、業務、流程、信息、安全、資產、績效考評以及禮儀等方面的《公司運行規范》,深入開展貫標對標工作,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關鍵指標與綜合指標相結合、經濟指標與非經濟指標相結為原則,認真開展5S管理、QC課題、“一點課題”、“四小(小改革、小發明、小創新、小建議)”等活動,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費,簡化節點,公司通過了中國物流采購與聯合會頒發的3A級物流企業認證,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核算管理,統一核算口徑;深化定額管理,強化定額標準執行;引進責任成本管理理念,導入先進的核算和分析方法,以全面預算為抓手,從計劃、考核信息的反饋與分析,到各項財務對標指標的下次修正、改善,反復循環,企業管理得到強化,財務管控得力。完善物流績效評價體系,建立考核標準,細化評價指標,完善評分規則,建立績效評價長效機制,提升精益物流管理水平。
(三)完善公司運行機制
進一步理順物流公司與縣級公司的權責關系和資產關系,既保證物流公司對全市物流活動的統一經營管理,又充分發揮縣級分公司就近管理的便利,共享煙草資源。完善縣級分公司在地方關系、安全生產、人員管理等方面協同管理機制,逐步建立一個專業運營、相對獨立、充滿活力、面向市場的物流公司。
二、再造業務流程,提升專業化運營水平
(一) “面”上集中,加強物聯網建設
按照“全面感知、全面覆蓋、全程控制、全面提升”的總體要求,以“資源整合、優化流程、系統集成、信息共享”為目標,加強物聯網建設,提高信息系統應用水平和支撐物流業務管理能力。
建設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運輸管理信息系統、批零在途信息系統,基本實現平臺統一、系統集成、運行可知、管理有據。實現了“兩煙”物流各信息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和自動化交互、無縫對接。構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物流管理分析體系,涵蓋成本、運營、服務、資源及專題分析、對標分析等模塊,實現了標準全統一、業務全覆蓋、流程全管控,管理全提升。在作業層面,卷煙存儲數字化庫位管理、RFID無線射頻系統;煙葉改每包掃碼為整托盤掃碼出入庫,與省外中煙公司物聯網對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提高了運行效率。運輸管理系統,實現了卷煙與煙葉調運計劃無縫對接。通過工商在途信息系統、批零在途信息系統、GIS地理信息線路優化系統和GPS監控系統,可在途跟蹤監控卷煙配送,到戶驗收等全過程信息,實現卷煙工商在途信息共享。運用物流園區門禁、車輛叫號自動排序系統讓運輸車輛準確有序進入作業區域,物流作業快捷順暢,園區管理井然有序。在管理層面,完成績效考評、成本費用、綜合管理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消防自動報警系統、周界報警系統、電子巡更系統等現代化安防設施設備,實現了對物流園區全方位、無死角的視頻監控,保障安全生產。
(二) “點”上發力,創新煙葉倉儲管理方式
收購環節,改手工打包為打包機標準化打包(每包50公斤);煙葉交接環節,改分散為集中中心庫交接;質檢環節,市公司質量檢驗小組負責所有煙葉的質量檢驗;倉儲環節,設計煙葉存儲專用托盤,對存儲時間短、周轉快的煙葉用托盤存放,存儲時間較長的煙葉用鐵筐存放,防止煙葉霉變,提高了煙葉在庫養護質量,解決了傳統煙葉倉儲防潮、隔熱、密閉、排濕等功能差,盤點難、庫容率低等問題。
(三)“線”上突破,提升煙葉運輸水平
推行“兩煙”雙向運輸。依托設立在同地的煙葉中心庫及卷煙配送中心,整合“兩煙”配送資源,推行“兩煙合一”運輸。有效解決了卷煙中轉送貨車、煙葉運輸車返程空載問題,提高車載率,返程空載運輸196車次煙葉2.6萬擔,運輸176萬片麻片、264萬根麻繩等煙葉包裝物117車次,共減少運費40.7萬元。統一煙葉運輸招標。物流公司利用規模效應,將分散在十個縣市的運輸招投標集中統一招標,有效降低成本,擔煙運費減少0.72元,降幅達15%,年減少運費約25萬元。為省外中煙公司提供片煙、片梗、碎片公路鐵路聯運代辦業務,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四)“鏈”上延伸,實現工商雙贏
在與屬地復烤廠的聯動運行中,根據打葉計劃,分別采取直調、中轉兩種方式,免去煙葉在復烤企業出、入庫環節的二次裝卸搬運,提高了倉儲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一是從煙葉收購站直調復烤廠打葉復烤,實行“一打(碼)一掃(碼)”;二是已完成工商交接銷售出庫的煙葉,從物流中心倉庫直調復烤廠生產線進行清選或打葉,調入物流中心庫的煙葉實行“一打(碼)三掃(碼)”,實現煙葉收購、運輸、存儲和打葉的全過程質量跟蹤和管理。在與省內外工業公司的聯動過程中,一是回收卷煙包裝箱返還工業公司循環使用,二是利用煙葉季節性特點,為異地工業公司提供代管成品片煙服務,提高存儲利用率,有效減低工業企業片煙保管費用。
三、“兩煙”物流一體化運行成效
南平煙草通過重組整合、優化協同,創建了“一套組織架構管理,一個物流園區運作,一套信息系統支撐”的“兩煙” 物流一體化運作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規模效益,取得明顯成效。實現了煙葉物流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變;實現了卷煙物流與煙葉物流的均衡協調發展;實現了卷煙物流管理經驗向煙葉(煙資)物流管理移植;實現了物流專業運作經驗和能力的積累,為省內外煙草工業企業及煙農提供專業物流服務。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達到了三個提升。
一是實現集約經營,物流效益提升。通過機構重組、統一管理、優化倉儲資源、實行雙向運輸、開展代管工業庫存等,實現“兩煙”物流的集約運營、高效運作,年可降低運行成本4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