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3 14:50:5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現代外交學概論,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國際政治與外交學專業雙語教學的實施及相關問題探討
2.1授課對象初步了解及開展年級的確定
準備開展雙語教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在開設雙語課程之前,必須對授課的對象進行一個初步的了解。問卷調查中的第3題旨在調查學生們目前的英語水平。在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2009-2012級的四個年級的學生中,分別作了如下的回答:2012級國際政治與外交學專業的學生(73人),全都未考過國家英語四級。2011級國際政治與外交學專業的學生(53人),其中有41人通過了國家英語四級的考試,6人通過國家英語六級的考試,5人還未通過任何英語語言能力測試。2010級級國際政治與外交學專業的學生(79人),24人通過了國家英語四級的測試;10人通過了國家專業英語四級的考試;45人通過了國家英語六級的測試。2009級外交學專業的同學(25人)中,20人通過了國家英語六級的測試;4人通過了國家專業英語四級的測試;1人通過了國家英語四級的測試。第2題對于是否能夠適應學院開設的雙語課程,參與測試的一共230人,66人選擇了一直適應;155人選擇開始不適應,慢慢適應;8人選擇一直不適應。第5題:你認為哪個年級開展雙語教學比較適合?實際回收的228份問卷中,45人選擇了在一年級開設;103人選擇在二年級開設;66人選擇在三年級開展雙語教學;4人選擇在四年級開展;4人選擇在一、二、三、四年級均可以開展;2人選擇在二、三、四年級均可以開展;2人選擇在一、二、三年級均可以開展;1人選擇在二、三年級均可以開展;1人選擇在三、四年級均可以開展。綜合2、3、5題看來,絕大部分的大一學生的英語水平僅僅停留在高中階段,未通過任何考試,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較差。這說明如果在大一階段開展雙語課程,無疑對于學生們來說是一個負擔,對于教師來說,也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大一就開設雙語教學不切實際。大二本專業的同學中,絕大部分通過了四、六級的考試,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基礎并不是很強,所以開設課程時,在中英文的比例上需要有所調整。從問卷調查的反饋來看,大三的英語水平普遍比大二要更好一些,因此,大三也可以作為開設雙語課程的最佳年級,而且在中英文的比例上可盡量減少中文的比例,提高英文的比例。大四年級雖然全專業的同學都通過了國家英語四級的測試,還有部分同學參加了IELTS、TOEFL,甚至是GRE的考試,但是由于大四學生忙于找工作、考研復習、出國備課等實際壓力,他們的任務加重,因此不適宜在此年級開設雙語課程。雙語教學從性質上來講,是專業教學并非是語言教學。如果在課堂上,學生們常常對某句話或某個段落理解不透,詢問原句意思甚至是語法要點,而非對專業問題展開思考與活動,那就本末倒置,無法實現雙語教學的真正意義了。因此,在實施雙語教學的時候,就要根據開課年級的英語水平,適當調整中英文比例,使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不至于太難,教師也應該一再強調專業課雙語教學的目的。總的看來,開設雙語教學最好的年級是在大二和大三。
2.2開設課程的選擇
在初步對雙語教學的授課對象有了解,確定了開設雙語教學的最佳年級段之后,接下來要做的是選擇雙語教學的應用課程。問卷中第6題為:你認為如果開設雙語課程,開設哪些課程較為合適?此題為多選題。實際回收的228份試卷中,92人選擇專業基礎課,如國際關系理論、國際政治概論、政治學原理等課程適合開設雙語教學;51人選擇跨學科課程,如政治社會學、政治心理學、地緣政治學等課程;50人選擇歷史類課程,如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國近現代外交史、歐洲史等;66人選擇新興前沿課程,如非傳統安全與全球治理;48人選擇通識課程,如哲學、社會學、美學概論、倫理學等;141人選擇了實用性課程,如外交技能、外事禮儀、外事文書寫作等課程(見表1)。在這個問題上,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選擇了如外交技能、外事禮儀、外事文書寫作等實用性課程采取雙語教學的模式。接下來便是專業基礎課,如國際關系理論、國際政治概論、政治學原理等課程開設雙語教學;選擇在通識課程開設雙語教學的學生人數為最少。從教學實踐上來看,也并不是每一門課程都適合于雙語教學的。結合學生們的回答以及對專業的了解和雙語教學實踐的操作,在外交學與國際政治專業上,適合雙語教學的課程大致有以下三類:(1)實用性課程:這一類課程因實用性、操作性強而深受學生們的喜歡。例如外交學與國際政治專業的外交技能、外事禮儀、外事文書寫作、外交決策分析、外事翻譯等課程。這類課程的講解中較少涉及到理論,注重的是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課堂內容貼近于現實,不顯枯燥。在課堂中教師也可以較多的加入自學、討論、練習、場景模擬等環節,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增強課程的吸引力。(2)學科中的基礎課程:就國際政治與外交學專業的基礎課程而言,比如國際關系理論、國際政治概論、政治學基礎,美國外交政策等課程;基礎性學科都是必修課,為學生打好專業知識基礎的課程。大部分外交學與國際政治專業的理論都是從歐美發源起來的,目前學術界也仍然以歐美的理論為主的。在專業基礎課開展雙語教學對教師查找資料、提供資料、以及對理論的講解有很好的基礎,同時也對教學材料中英文的轉換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因為大部分經典的理論,中、英文的闡述都非常成熟。基礎課程可作為雙語教學的入門課程,先以普及知識為主,帶學生們走入國際視野。(3)交叉學科:以政治學為例,比如政治社會學、政治心理學、地緣政治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等課程的學習也是目前大學教育的一個趨勢之一,這類課程往往橫跨兩個甚至是三個專業,可以快速拓展學生們的視野,在不同的學科中轉換思維,兼容并包。相對于專業課來說,這類課程內容的講解不需要很深入、很專業,重視的是多學科的交叉與互補。交叉類學科的課程大多屬于較為新興的課程,研究成果新穎、獨特,就內容來說本身也能吸引同學們的興趣,在起點上就占了優勢;(4)新興學科:學科專業里目前有許多新興學科,很多學科在歐美都是近十幾年或近幾年才作為專業或課程設立起來的。由于這些課程是國外研究的熱門,網上有許多第一手的資料,可以直接運用到課堂里。在國際政治與外交學專業的新興學科就有全球治理、非傳統安全研究等課程。這些課程與實際接軌,大多可以在現實的國際政治新聞或事件中找到相對應的案例,能夠增加課程的吸引力,并能夠加強學生們理論運用的能力。開設這些學科的目的是及時把本學科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識介紹給大家,使學生在本專業的學術領域上盡可能的與國際接軌。新興前沿課程的授課對象應多為大三學生,因為大三同學的英語和專業知識都有一定的基礎。但是,也有一些課程不適宜開展雙語教學,或者說是就學生和老師而言,開設雙語教學的難度較大。比如問卷調查中提到的,同時也是較少學生選的課程,如歷史類課程與通識課程。此類課程涉及的信息量大,內容較為抽象、難懂,對事件的描述和理解要相當清楚和精準才能夠達到教學目標。
2.3雙語課程中英文比例與授課形式
關于開設雙語課程,中英文比例的選擇,228人中,38人選擇了全英文授課;126人選擇了70%的英文;61人選擇了50%的英文;3人選擇50%以下的英文。目前,學術界關于雙語課程中,中英文的比例問題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這給了我們授課老師的充分自由。根據長時間的教學觀察和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針對低年級學生開展的雙語課程中英文的比例可以是各占50%。另一方面,對于高年級的同學們來說,英語水平逐步提高,專業知識也越來越豐富,于是雙語課程中的中英文比例可以上調至70%以上直至全英文授課。從學生們的回答來看,也基本符合這一原則。71%的同學希望中英文的比例為70%以上,在遇到難點、重點時,適當用中文解釋。僅有1%的同學希望雙語教學的中英文比例在50%以下(見表2)。非語言學科的雙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講授英語知識;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同學們的專業知識,并讓同學們學習專業英語以及培養同學們用英文查閱資料、思考、辯論等能力。因此,在學生們英語水平欠佳、專業知識不太扎實的情況下,一味追求全英文授課,忽略授課對象的接受能力、接受程度以及課堂的效果,這樣的做法反而會得不償失。許多學生反映,用英文講授專業知識,大部分時間不太能夠聽懂,這就會影響雙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相對來說一個普遍的原則,具體授課中中英文的比例調整則需根據課程的難易程度、授課對象等因素做適當的調整。因此,雙語教學更需要老師與同學們之間的溝通與磨合。筆者建議,在上完第一節課之后,與學生們溝通交流,詢問學生們的意見,即時、合理的對自己課堂上中英文的比例做調整。在授課形式方面,每個老師應根據自身的情況編寫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活動與實踐。問卷調查中的15題涉及了雙語教學課堂形式的問題(見表3)。題目為:你認為雙語課程的教學過程應側重什么?228份問卷調查中,14人選擇應以老師的講授為主,171人選擇師生之間的交流為主,40人選擇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3份為無效問卷。絕大部分同學選擇了師生之間的交流為主,也就是雙語教學即強調學生們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又強調學生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雙語教學的課堂形式不能流于一般,不僅在語言表達上學習西方,還要在授課形式上也學習西方。可以采取分組討論、案例研究、角色扮演、課堂辯論、課上閱讀、場景模擬、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彌補傳統課堂形式單一、收效不高的缺點。提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以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室在講解課程內容上也不能夠完全的照本宣科,教室僅僅在課堂上閱讀書本,教材,這樣會顯得課程枯燥無聊。運用多媒體教學,用動畫、聲音、視頻等輔助材料,達到教學目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4雙語課程教材的選擇
問卷調查的7題涉及到實用教材或參考資料的方面。228人中,在98位單選的同學中,27人選擇國外原版教材;11人選擇國外教學參考資料;17人選擇中文教學參考資料;17人選擇國內編寫外文教材或講義;26人選擇原版教材+中文注釋的到讀本。123人多選,選擇國外原版教材與國外教學參考材料都可的有14人,9人選擇國外教學參考材料與原版材料加中文注釋的到讀本都可;12人選擇中文教學參考材料與國內編寫外文教材或講義都可;16人選擇國內編寫外文教材或講義與原版教材+中文注釋的到讀本都可;14人選擇國外原版教材與國外原版教材+中文注釋的到讀本;9人選擇國外教學參考材料與國內編寫外文教材或講義都可;4人選擇國外原版教材和國內編寫外文教材或講義都可;4人選擇中文教學參考資料和原版教材+中文注釋的到讀本都可;6人選擇國外教學參考材料和中文教學參考材料都可;4人選擇國外原版教材和中文教學參考材料都可;4人選擇國外原版材料、中文教學參考資料、原版材料+中文注釋的到讀本;3人選擇了國外原版教材、國外教學參考資料、中文教學參考資料、國內編寫外文教材或講義;2人選擇了所有選項;5人選擇了國外教學參考資料、國內編寫外文教材或講義、原版教材+中文注釋到讀本;10人選擇了國外原版材料、國外教學參考資料、原版教材+中文注釋到讀本;1人選擇了國外原版材料、國外教學參考資料以及中文教學參考資料;1人選擇了國外原版材料、國內編寫外文教材或講義和原版教材+中文注釋到讀本;1人選擇了國外原版材料、國外教學參考資料以及中文教學參考資料;1人選擇了國外原版材料、中文教學參考資料以及國內編寫外文教材或講義;1人選擇了國外教學參考資料、中文教學參考資料、國內編寫外文教材或講義;1人選擇了中文教學參考資料、國內編寫外文教材或講義、原版教材+中文注釋到讀本。另有5份為無效問卷。多數學生選擇了采用國外原版教材或原版教材+中文注釋的到讀本這一形式。雙語教學課程的教材選用非常重要。目前很多學科,特別是理工科,大多數都有了英文原版教材,有些老師拿中文授課,也使用的是英文教材。但是對于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來說,英文原版的教材相對來說比較少,而且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費用相對來說也會非常高。不過,國際政治與外交學專業有一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影印版本可以當做教材,有國際關系、世界政治、國際關系理論與爭論、國際政治經濟學、比較政治學讀本、全球議程、美國外交政策等。這一系列都是國外原版的教材或者是書籍,對雙語教學非常適用。這一個系列同時也涵蓋了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包括全球歷史、世界宗教等等,社會科學包括大眾傳媒、醫學社會學、跨文化閱讀、倫理學、心理學、語言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教材的選用要取決于授課老師對于這門學科的了解程度。一般來說可以通過網上查閱、閱讀英文報刊或者學術期刊時候,里面所提到的一些書籍、查閱原文書店等方法獲得。教材的選擇不能拘泥于形式。
2.5雙語教學考試考核方式
在關于考試試題和答題應采用那種語言一題上(見表4),228人中,21人選擇了英文試題,用英文答題;98人選擇了試題以英文為主,專業、生僻詞匯后附中文翻譯,用英文答題;69人選擇試題采用中英文對照,用英文答題,若語言上有障礙則允許用中文代替;36人選擇試題采用中英文對照,用中文答題。4份為無效答卷。從結果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同學贊成用英文答題,但是在試卷是否采用英文上產生了差異,大多數學生傾向在試卷上有中文的注釋或者是對照,便于對題目的理解。關于雙語課程的考試甚至可以超越傳統方式,在課堂表現、小組討論的貢獻、創新等方面給出一定比例的分數,再綜合課業論文,最后的期末考試可能僅僅占40%或者50%,這樣有利于學生們平時的表現和努力,不會出現期末考試靠自己硬背得高分的情況。
3.對國際政治專業與外交學專業雙語教學的建議
首先,為了增強雙語教學的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程,建議教師把每節課要涉及到的一些專業知識或者是生單詞或者是重點關鍵單詞列出來,發給大家,并把中文的意思加進去。這樣對教學目的的實施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政治學里的專業詞匯畢竟在日常生活中較少碰到,難度較大。另外,在課程設置上,每一節課的內容不宜過多,因為用英語來聽課本來對于學生們的負擔就會較重,如果內容過多,反而達不到效果,建議在上完第一節課之后跟學生適當溝通交流,調整自己的授課進度。關于教師自身的教案也要充分準備,才能夠完全掌控和把握這門課程。其次,雙語教學中通常會遇到學前忘后的現象,教師應在每節課講課完畢之后留出5-10分鐘對當日所講內容進行復習,促進學生溫故而知新,同時也使學生及時總結學習經驗。另外可以留一些課后練習與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鍛煉、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對某一個問題深入研究,從而形成研究性學習的氛圍。再次,雙語教學較容易出現學生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的現象,因此,教師的備課一定要充分且合理;根絕學生們的英語能力、理解能力與專業知識的能力,盡量把課堂趣味化,多與實際相結合。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也成為課堂的一部分,豐富課堂形式,使雙語教學達到其目的。
一、國際政治學概論課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可行性
案例教學法與國際政治學概論課教學的結合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也存在可行性。一是案例教學法的優勢提供了方法基礎。如前所述,國際政治學概論課課程邏輯嚴密,并且理論性強,因此教學上要求通過積極有益的調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分析綜合能力。而改革開放后漸漸流入我國的案例教學法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和直觀性。具體來看,其關聯性表現為注重從案例中分析理論的產生和應用等,有利于構建全面的知識體系,加強理論的基礎學習;而直觀性表現為將理論通過現實案例表現出來,有助于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分析與綜合能力。二是國際政治專業的特點提供了案例教學法應用的專業基礎。基于國際政治學學科基礎上設立的國際政治學概論課課程無疑同樣具有理論性、現實性和跨學科性的特點,案例教學法要求所適用的課程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深刻的現實性以及具有綜合性的知識網絡,這些要求都能從專業的特點中的到滿足。理論方面,不僅存在自由主義、現實主義和建構主義三大主流學派和女權主義等眾多流派的交鋒,而且與眾多學科存在聯系;現實方面,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局勢變化多端,因而,對此研究表現出緊迫性;跨學科方面,該學科具有較強的包容能力,一方面表現為對學科理論的包容性,如歷史學、法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的包容對于國際政治學都具有特別的重要性,[4]另一方面表現為現實的包容性,需將國內外形勢變化及學科研究相結合。這些特點體現了該專業深厚的底蘊,能夠為該方面的應用提供專業基礎。三是教學中的互動為該應用提供了融洽的氛圍。案例教學法應用過程中的互動相當重要。總結來看,互動又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的互動,即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避免單純填鴨式教授與被填鴨式學習。該課程主要針對本科生群體。從群體知識和能力結構來看,他們已具有了較豐富的基礎知識,以及一定層次的科研能力,并且主觀上研究興趣濃烈而且持久。因此,能主動與教師就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且往往能進行深層次的探討。無疑,能夠成為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提供主體。二是物的互動,即運用教學手段將材料與知識點的聯系結合起來,避免教學過程中知識點的單一羅列與材料的簡單描述。三是人與物的互動,即在物的硬件基礎上,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開展教學活動。通過以上方面的結合,達到教與學的最佳狀態。四是先進教學手段的運用為該方法的應用提供了物質基礎。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工具主要為課本、講義、黑板和粉筆。隨著現代技術不斷發展,更多新穎技術應用到教學中來,如多媒體,網絡和操作軟件Powerpoint、Photoshop等,由此,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手段發展為現代技術條件下的網絡多媒體教學。相較而言,后者更為案例教學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學習環境已經發生變化:一是應用技術來改善教學,如網絡的聯通可以是國際時事與課堂緊密聯系,多媒體能夠以更為立體的方式展現歷史等;二是網絡,如校園網、大量教學數據庫等亦應用于教學,[5]能夠提供大量的資料和數據支持。可見,先進教學手段能為該應用提供很好的物質基礎。
二、案例教學法在國際政治學概論課教學中的應用
國際政治專業教學呼喚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而且該方法的應用也具有極大的可行性。以下分別從內容、手段和形式上探討如何應用。
1.教學內容上,結合國際政治專業的特點,使教學更趨深刻。該課程理論性強,因此,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入各大理論,而且要在對西方主流理論的引入的基礎上,對國際形勢進行分析,并爭取特色創新,尤其在中國特色方面下功夫。因此,教學中應注重教學內容的優化。其最優化的步驟可以經過以下努力:教學內容符合教學任務;找出最主要、核心的任務;協調各學科的聯系;內容符合于教學時間規定;為不同的學生準備各種區別選擇。[6]如前文所述,20世紀以來國際政治理論經歷了四次論爭。如果與具體的國際環境相結合,設置案例進行講解,尤其注意選擇能突出理論關鍵點理解的材料,并注意層次上的引導,則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以民族主義為例,民族主義起源于19世紀,伴隨著資本主義與神權和封建主義的斗爭而不斷發展,并在不同歷史時期起到不同的作用。根據教學內容優化步驟的要求,教學前可做好如下準備。首先,確定教學任務為講授“民族主義”,并主要是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并圍繞以下問題展開,問題一:什么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有哪些表現?問題二:當代民族主義在發展中國家泛濫的原因;問題三:民族主義與戰爭的關系。其次,內容上,根據課程安排(時長為兩課時)來進行設定,按照導入功能、分析功能和結論功能的層次循序漸進安排教學材料。比如,根據需要,“民族主義”可以安排以下材料。材料一:巴以問題的由來。簡要列舉從猶太國的歷史、二戰的爭議到中東戰爭,以提供思考的歷史背景。材料二:巴以問題解決的幾個階段。材料三:巴以問題解決的障礙,此材料為分析性材料。以上三則材料展示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可以提供結論性材料,即材料四:學術界關于民族主義的研究的定論,如埃沃拉認為民族主義在7種情況下可能引發戰爭等。再次,以上材料一一展示后,教師可根據討論情況進行總結,知識點的講授可以告一段落。在教學過程中有幾個方面應當引起注意:一是課堂引導與課后思考相結合。引用的案例往往信息量大,分析只是引用了其中一小部分信息量,因此,可以課后交流的方式,如深度思考問題等,以推進探究程度。二是課堂上應啟發學生將了解資料和理順思維相結合。這也與案例信息量大有關。因此,討論時,應及時控制主題的進程,以不斷深入的問題加以跟進,而不至于討論白云跑馬,無果而終。三是材料描述與理論提煉相結合。材料往往是對事實的描述,與抽象的理論有一定距離。因此,應當及時引導從具體到抽象的升華。
2.教學手段上,結合網絡多媒體技術,使教學更趨生動。在教育教學中,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7]國際政治學概論課課程的教學要求將大量的理論、史實資料以及國家文化特色相結合,單純的口授筆傳難以全面將這些龐雜的內容有效呈現。相比之下,案例教學法更有優勢,不僅可以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并通過設置情境來教學,將知識點或者理論論爭得以立體展現,從而生動的還原知識內涵,而且可以借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通過視頻等影音資料展現案例的現實性,更可借助網絡技術,收集到豐富的資料,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國際政治的基本形式一章中涉及外交時,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有關外交的視頻。觀影后,就設計的問題,如“影響外交決策的因素”組織進行討論,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培養思維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網絡僅是教學的環境下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實施教學時,不僅要依托傳統課堂的平臺,更要提升運用技術對學習進行檢測、管理和指導能力。[8]因此,教師不僅應不斷提高駕馭課堂(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的能力,而且在具體技能上,應提高熟悉資料數據庫的運用,網絡信息的收集以及多媒體設備的運用技巧。
當前我國高校為提升辦學綜合水平和改進教育體制,一方面在國際上參與雙邊或多邊的交流活動日益頻繁,另一方面積極做好聘請外國文教專家到校任教的引智工作,外事工作在高校全面及高層次發展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外事工作涉及內容不斷拓寬領域,參與人群范圍不斷擴大,涉外交流活動能夠得以順利有益進行的前提和保障是涉外禮儀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恰當運用。在高校中目前有四類人群與外國文教專家或者外賓有較多跨交化交際,即外事管理干部、院校領導、學校教師和學生,而根據各類人群自身特點以及涉外活動重點不同,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涉外禮儀也有所區別。
一、外事管理干部全面培養涉外交往能力
作為學校的對外窗口和橋梁,高校外事工作要堅持以內事帶外事,外事促內事,真正為學校教學和科研做好服務。鑒于外事的特殊性和服務性,高校外事工作一般由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或者外事辦公室負責,而具體的外事工作都是由外事管理干部及工作人員來開展,他們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校外事工作的成效。外事無小事,外事工作的任何一個部分或者細節都應注意行為禮儀得當,因為這不僅代表著個人形象,更體現著學校乃至國家的尊嚴。
1、在思想政治立場堅定前提下,以得體的涉外禮儀進行外事工作。
外事管理干部與外專之間的跨文化交際非常頻繁且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在交流過程中必須做到有禮有節,切忌發生文化沖突。但是做到有禮有節并不意味著一味順從或遷就,正如總理對外事管理工作提出的“站穩立場,掌握政策,熟悉業務,嚴守紀律”十六字方針政策,首先要做到立場堅定,原則性強,因為所有的國際關系都是以本國國家利益為基礎,所有涉外活動也只有在不危害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進行。因此外事管理干部必須在相對開放的工作環境中,在不同思潮的影響下,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把國家和學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對外國專家不合理的要求和與其身份不符合的行為,一定要用得體禮貌的涉外禮儀,態度明確地予以回應,指出外專要求和行為的不合理性,即便看似小事也決不能糊涂或動搖,自覺維護國家和學校的利益和形象。
2、對外國專家進行適度人文關懷,注重東西方文化差異前提下的涉外交往。
外國專家離鄉背井來到我國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外事管理干部作為文化交流的使者應主動關心外國專家,做好適度的人文關懷工作,以誠相待,讓外國專家能安心舒適地在學校生活和工作,更好地為學校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首先應遵守涉外交往的基本準則,例如提前預約準則、信守約定準則、尊重隱私準則等;在外專生病不舒適時應主動關心和提供幫助;在西方節日和外專生日時應表示祝賀并共同慶祝;在日常交流中可表達對他們為學校貢獻的肯定與謝意。與此同時要注意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價值觀的不同,把握好涉外交流的度與分寸。價值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性格形成的基礎,是跨文化交際的核心。每一種文化的評判標準是不同的,例如我國崇尚謙虛有禮,面對別人的贊美都會以自貶來表現謙遜,而在西方文化中,人們會說“thanks”來接受別人的稱贊,或者還會稱贊對方的優點以回敬;我國推崇中庸之道,重視集體的力量和團隊合作,而西方觀念中更崇尚個體思維和個人價值的實現,重視個人獨立行為的能力,因此外事管理干部對外國專家的關心和幫助不能過度,不可包辦代替任何細小的事情,那樣外專會認為你懷疑其自身的行為能力。例如新到校外國專家在了解學校附近環境后想外出購物,可詢問是否需要陪伴,如果外專表示不需陪護,一人前往即可,就不要堅持認為外專是客氣或者不好意思,堅持要陪同購物,這樣外專就會認為不夠尊重他/她的意見,甚至以為你不相信他/她的能力。同時也應留意傾聽外專話語的言外之音,盡管外專有時很委婉地說:“I am not complaining, but I think…”, but后的內容實則為需要改進或者表明其想法的重點,不能只聽前半句,對其意見置之不理。
二、學校領導增強涉外交往意識
隨著目前高校對外開放的力度日益增強,學校領導作為高校形象的首要代表必須具備涉外交往的正確意識,熟練掌握涉外禮儀,做到言行得體、舉止優雅,從而塑造自身和所在院校的良好形象。尤其要注意以下涉外場合的交往禮儀:
1.會談會晤:首先應將雙方會見、會談的內容、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及其他注意事項及早通知對方,以便做好準備。出席涉外會晤應注重著裝打扮,因為這不僅是個人修養的體現,同時也體現了對來賓的尊重之意,因此一般以正裝出席或按約定俗成的較正式的套裝或西裝出席。會談過程中內容實事求是,態度不卑不亢,儀態彬彬有禮,展現自身氣質與風范。同時在會晤的公共場合不可吸煙,說話不宜太過大聲,響亮清晰即可。
2.宴請用餐:中華民族素以熱情好客著稱,在宴請賓客時認為美味佳肴多多益善,以此表示慷慨大方與熱情好客。但西方人習慣事先確定用餐人數,按量準備,避免造成浪費。宴請外國來賓應先確定用餐人數、餐飲形式、用餐場所等,做好充分準備。在用餐過程中,學校領導應表達對來賓的歡迎之意致祝酒辭,并積極與來賓交談,營造用餐和諧舒適氛圍。但應避免在參會上打嗝吐痰,或大聲說話,這些都是不雅的行為;也不要為表示熱情,夾菜到外賓碗里或不停地勸酒,在很多西方人眼里不僅不是熱情好客表現,反而會覺得是不衛生的飲食習慣或者不尊重對方意愿的強硬行為。
三、學校教師整體提高涉外交往基本素質
學校的所有教師及其他工作人員都是外國文教專家的同事甚至朋友,也是涉及涉外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職員工的行為舉止都直接影響到外國文教專家以及外賓對學校的印象,因此也需要注重涉外交往的意識,了解中西方文化、交往等方面的不同,整體提高交往的基本素質,對涉外交往起到正面的積極作用為宜。
教職員工應明白以下幾個中西方文化差異:1、中國人在交往中注重謙遜有禮,講求“卑己尊人”,可是在與外國文教專家相處過程中不用太過謙虛或自貶以表有禮,那樣會令他們很尷尬與不解,認為對方太過虛偽,因為大多西方人會愉悅地接受稱贊并表示感謝。2、在計劃行事方面中西方習慣也有不同:西方人做事喜歡事先做好一份較詳盡的計劃,或者提前預約,但是中國人常常會臨時行事,通常不會預約會見某人或提前擬定出行計劃。3、在低碳環保做事方面,西方人大多有著很鮮明的環保意識,節省資源,愛護環境。而中國人在這方面的意識還比較薄弱或行動力不夠。4、西方人看重自身個人價值,發表個人看法,認為討論爭執是很有效的交流方式;而中國人看重以和為貴,不愿很堅定發表意見,因此有時會附和他人或人云亦云。在了解以上中西差異后,教師在與外國文教專家或者來賓相處時就能,拿捏好分寸,更好做到交往的平衡與和諧。
四、學生應接受外事教育,具備涉外交往常識
大學生作為積極參與涉外活動的重要群體,有著數量巨大、朝氣熱忱、接受事物高效等特點,因此必須在參與涉外活動前接受正式的外事教育,具備基本的涉外交往常識,確保在與外國文教專家或外國友人交流過程中做到得體,展現當代青年的風采。尤其在外事教育中須教導學生具備中外有別的基本意識,例如不宜談論的話題不要提及,不能參觀的機要場所不應攜同外教前往,日常交流中不隨意開不雅或過度的玩笑,不在外留宿也不宜隨意留宿外國友人等。不要對外國專家的形象穿著等評頭論足,例如在遇到一位膚色較黑的外教時,不可武斷判斷或直接詢問外教是否為黑人,尤其不能隨便使用negro一詞,這個詞語對于美國外教來說幾近一種侮辱。另外在英語授課中或交流中,也許會遇到沒聽清或不明白外國專家的意思的情況,切記不要因為害羞或者不好意思詢問清楚而造成誤解其意,或自作聰明地答非所問。
無論是從外國文教專家作為高校特殊且重要的人力資源方面考慮,還是從高校作為積極發展涉外交流及發展的重要陣地出發,高校中的各類人群均是直接參與跨文化交際的主要群體。因此不斷規范涉外禮儀交際行為,提升師生員工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涉外禮儀風貌,正是促進高校與外國專家之間的合作更加有效愉快,同時有利于進行涉外交流從而使不斷擴展高校的涉外合作與發展的重要方面。
參考文獻:
[1]金正昆.現代外交學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劉玉學,劉振強.涉外禮俗知識必讀[M].中國旅游出版社,1997.
一、商務英語教學中語用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商務英語,是高等院校有針對性的培養涉外人才的專業科目,對我國跨文化交流及涉外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商務英語是職業應用型學科,它具有英語類學科的普遍特點,同時也具有其特殊性。掌握良好的商務英語技能,既要打造堅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具備語言基本知識,又要擁有職業所需的專業技巧和應用能力。語用能力是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掌握過硬的商務英語專業知識、具備靈活的實際應用能力即語用能力,在商務人才培養及國家對外貿易的發展中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二、如何培養商務英語語用能力
(一)注重專業知識積累打造堅實理論基礎。專業知識是語言應用的基礎,是語言能力的基石。商務英語屬專業型學科,培養和提高商務英語的語用能力,需大力強化對商務相關知識的積累和應用。商務英語知識涵蓋多、覆蓋廣,且有其自身特性。商務英語是以涉外商務為導向的學科,包括商務術語、交流主題、交流技巧等多種實用性內容,知識繁雜多樣且極具職業性。在培養商務人才過程中,要始終把積累準確的商務專業知識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強化基礎知識的記憶與演練,把商務術語、技巧、知識的學習針對化,具體化,立足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總方向,依據技能型專業的性質與需求,打造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強化語言實踐模擬實戰教學。商務英語屬于職業實踐課程,商務英語職業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在交際和應用領域的實戰能力。傳統的商務教學以傳授知識為主,學生積極性不高,專業能力發展失衡。面對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新環境,商務英語教學應調節自身成長模式,把被動灌輸,轉為主動運用,大力推進商務英語的實戰操作。通過模擬職場環境和選取精準商務主題,使學生自主實踐,身臨其境,提高商務領域的真實職場能力,培養符合人才競爭需求的高素質商務人才。
(三)搭建語用實訓平臺創造語用實踐機遇。商務英語語用能力的培養,需要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其以職場需求為定位,對語言的實踐環節提出了更高要求。商務英語的語言實踐是提高商務英語語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商務教育教學中合理搭建商務實踐環境是發展商務教學,提高商務人才專業素質的重中之重。提高商務英語的語用能力,搭建語言實踐環境,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通過多媒體如電子白板、音頻視頻等渠道,了解及模擬真實職場環境商務英語語言交際的特點及技巧,培養聽說讀寫譯等語言交際能力,大幅度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提高;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商務英語實習實訓平臺,利用電腦編程等技術,把現代教育領域的先進科技應用到教育實踐中來。學生通過實訓平臺對所學知識及時進行操作應用及演練,縮短知識的轉化流程,達到行業實踐效果;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在相關企業或地區設立實習實訓基地,定期、分批派遣學生在真實職場環境中實習實訓、積累經驗,提高商務英語知識在工作領域的應用水平。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達到有效交流,靈活運用的目的,促進商務人才的培養。
(四)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商務英語教學中,以培養學生語用能力為關鍵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語言實踐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可改良以往固定教學模式,采用任務法進行教學。任務教學法以任務為導向,充分發揮和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針對性的開發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知度和熟練度;除此之外,情景教學法在語用能力培養上也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鋪設商務背景,制定基本框架,擬定演練主題,在具體的商務情境中,對特定的語言和交流進行實踐,促進語用能力的提高。
(五)提高教師自身業務素質和實踐能力。教師是人才培養的中堅力量,商務英語教師業務素質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相關教育教學質量和結果。商務英語高等院校要大力培養商務英語優秀教師,多渠道提升教師能力水平,使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更快更好的進行。商務英語屬職業應用型學科,其專業屬性對教師提出了專業化得要求。商務英語教師除具備商務專業知識外,需精通商務英語相關的業務操作及涉外流程。學校作為教學主導機構,應加大對師資投入,特別要支持提倡教師擁有在涉外行業的工作和實踐經驗。在社會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環境下,涉外需求不斷加大,學校可創造機會,定期派遣教師去企業參與崗位工作,或在企業招聘符合需求的專業人才,使商務英語教師更加專業化,職業化,使商務英語教學把握職業市場一手動態和最新資訊,使學生對商務英語在現實工作中的語言技能更加運用自如。
三、結語
商務英語是國內外經濟發展及涉外溝通的重要技能。商務英語語用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化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作為新時期、新環境的商務英語教學,更應具備時代特征,拓展新思路,面向新未來,把商務英語語用能力的培養放在語言教學首位,讓學生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升華,真正成為高素質、職業化的商務英語優秀人才。
作者:邱紅柳 單位: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張洋.大學英語教學對學生語用能力發展的影響.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2]蔣柏明.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語境與語用能力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10,(4).
一、基于核心能力的翻譯碩士培養模式的發展
(一)起源和確立
國際上最早重視翻譯職業譯員培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東京審判中聘請了法庭口譯員進行英日交替傳譯。自20世紀60年代至今,國際上大約有270多所大學開設與翻譯有關的課程,比如開設翻譯專業長達30年歷史的英國巴斯大學、美國蒙特雷大學、法國巴黎第三大學等。國確譯人才的系統培養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同文館翻譯教學,在教學目的、課程設計、教學方式等方面同現今的MTI翻譯教學有諸多相似之處,為未來培養模式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7年,中國政府為了對外開放的政策需要,提高國內政治、經濟、文化實力,并融入全球化中,開始設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并公布了首批15所培養單位的名單,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等;同年,國務院學委制定了《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簡要提及了開設原因、漢英專業名稱及縮寫、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和方法等重要條款,強調該專業學位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單位可結合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和學校特色確定自身培養模式。如師范類、理工類和綜合類大學的培養模式各有不同;貴州大學根據本省獨特的地域特點和豐富的民族風情文化確定翻譯方向為旅游翻譯,因此在課程設置、實踐基地建設、師資素質等方面走的是貴州特色的培養模式之路。
(二)發展現狀
自2007年國家批準開設翻譯專業學位的15所培養高校到2014年的近200多所高校,不同研究院校在核心能力的培B模式上情況究竟如何呢?
根據國務院《方案》中以“高層次、應用型和專業性口筆譯人才”為核心的培養目標,不同高校在大背景下制定了具體的培養目標,如重慶醫科大學MTI目標是培養醫學翻譯人才,華北電力大學的翻譯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適合海內外市場的電力專業知識和語言翻譯人才”。另外,商務院校、政法院校等高校的培養目標也強調了其翻譯的自身特色。教學方式上除了傳統授課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之外,還學習了國外的創新模式,如研討式、模擬式、口筆譯工作坊以及“產學研”結合的項目翻譯等。考核上則不局限于期末考試,研究論文形式也有翻譯實踐報告、實驗報告等靈活考查方式。
二、我國翻譯碩士核心能力培養模式的基本內容
(一)課程設置
根據國務院針對翻譯專業碩士學位制定的《方案》,課程設置必須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以不低于30學分為標準;必修課中的公共課程指中國政治理論和中國語言文化兩門課程,另外還包括專業必修課和方向必修課;最后一部分一般指由學校組織的實踐或其他的學術研究報告。《方案》作為大綱對培養單位開設獨立課程有指導性文件,以下以中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MTI課程為代表來了解一下該專業的培養內容。
中南大學MTI的公共課程有4門;筆譯必修課11門,關于翻譯理論和研究有9門,如翻譯美學等,其余兩門是高級寫作和科技筆譯;選修課有14門,如法律翻譯等;口譯課程中和筆譯相同的必修課為高級英語寫作、中西思想史,不同的有10門,如視譯等;選修課與筆譯不同的是新聞口譯、商務口譯、文獻翻譯。
作為綜合性大學,從筆譯開設科技筆譯等必修課和法律、旅游、經貿、漢語典籍課程等選修課可知該校的MTI偏向于政經方面,將之與同類型的南京大學、暨南大學和西南大學MTI筆譯課程設置相比發現具有相似之處,即選修課中的非文學專題數量遠遠多于文學翻譯。如南京大學的筆譯工作坊中,非文學類翻譯課程有5種,如新聞類、公文類等,另外還有暨南大學的傳媒和科技翻譯等。因此首先可知這類院校的MTI課程設置對非文學翻譯的偏向;其次是對翻譯理論課給予了重視,如翻譯概論、翻譯史等有利于跨科的研究生迅速掌握與翻譯相關的重點理論,也有利于英語本專業學生系統地深入學習。
華東農業大學作為開設特色學科的高校代表,MTI分為筆口譯。專業必修課筆譯為:翻譯概論、筆譯理論與技巧、應用翻譯和文學翻譯;口譯方向有三門:口譯理論和技巧、交替口譯和同聲傳譯。選修課中筆譯特色專業有4門,如農學概論(英語)、農業科技文獻翻譯等,其他均為應用型專題翻譯,如計算機輔助翻譯、法律翻譯實踐等;口譯則開設了一門農業國際會議口譯課程,其他為外事口譯、專題口譯等。
全國不少培養學校根據自身學科優勢,在綜合考慮并參考《方案》和諸多院校口筆譯開設的主流課程和自身特色學科后,都積極開設了新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筆譯課程突出了“科技翻譯”,必修課中有8個學分全是英漢和漢英的科技翻譯,選修課中文學翻譯只占2分;政法大學MTI是以法律翻譯為培養重點,外交學院則是政經類,對外經貿大學或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課程設置重點不言自明。因此,可以發現大多學校都靈活利用《方案》提供的基本課程,主動做出了調整。
(二)教學方式
《方案》把MTI培養目標定為“高層次、應用型的翻譯人才”,表明對該專業的實踐應用性的側重,有高校如中南大學在培養方案中指出“翻譯專業碩士暫不要求公開”,因此在教學方式上同學術型的翻譯學碩士自然有所不同,除了傳統的課堂授課外,更多的是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實施“產學研”相結合等教學模式。下面通過列舉一些國內高校的教學方式來做對比分析。
中南大學的口筆譯都采用研討式、模擬式教學,為學生上課或開設講座。不同之處是筆譯課程可采用項目翻譯的方式授課,要求W生至少有10~15萬字的筆譯實踐;口譯課堂運用衛星電視、同聲傳譯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電子信息技術和設施、設備開展實踐,要求學生至少有累計180小時的口譯練習。另外每周都開設了翻譯工作坊。
通過將中南大學與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等高校的MTI教學方式對比,發現這幾所學校都采用了課堂授課、翻譯項目和研討會以及模擬會等具體形式。如翻譯工作坊,即由一群特定領域內具備專業知識的成員聚集在一起,并就某個特定領域、某個具體項目或某個課題進行研究、討論或從事實踐活動的研討會或系列會議(李偉,2006),這種讓學生親身參與、師生互相討論的方式有益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主動思考、研究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直接或間接經驗。另一種以實踐為基礎的教學方式是項目翻譯和去學校合作企業或機構實習,如貴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同貴州的英特翻譯公司合作,建立黔東南旅游局實習基地,方便學生學以致用,在實踐中出真知。
與國外的知名大學如英國的巴斯大學、美國的蒙特雷國際研究院等口筆譯的教學方式相比,相似點是課堂和實踐相結合,但在實踐教學以及培養翻譯職業化方向上,國內有些學校的引導力度不夠,專業實踐的課時很少,大多依靠學生自己在課余時間找尋相關的兼職或參加相關比賽活動提升實踐能力,而國外院校如英國的紐卡斯爾大學會定期組織口筆譯學生到相關企業或組織學習或實習,通過日常的“校企合作”到達實踐教學。
(三)考核方式
《方案》在第五條“培養方案”中提出實行“學分制,學生必須通過學校組織的規定課程考試”,但MTI畢業考核形式比撰寫論文為唯一形式的學術型碩士更為多樣,一般分為三種:一是字數不少于一萬字的項目翻譯和不少于五千字的翻譯問題研究報告;二是不少于一萬字的實踐報告;三是不少于一萬五千字的翻譯研究論文。因此得出結論:翻譯專業碩士的考核方式為考試或考查結合的學分制,畢業考核形式靈活多樣。下面通過舉例簡單了解國內一些培養單位的具體實施情況。
北京外國語大學MTI的所有專業(除了譯文賞析和批評、計算機輔助翻譯和學術寫作)必修課和選修課都采用論文和考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對考查的方式并未采用,同時增設了中期考核,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課程學習、專業素養、實踐技能進行考核。由此可知該校的考核方式較為嚴格,首先論文和考試的結合表明學校對翻譯理論和實踐并重,一般培養院校為了突出“實踐性”,不會將論文寫作納入必考內容之一,如中南大學、南京大學等,只對學位論文作硬性要求;其次,中期考核也起著監督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
同樣,北京大學對MTI的考核也增添了新要求,如學生在每一學期開學后要參加該校組織的英語水平標準測試,不及格者要在第二年或畢業前參加學習獲得通過評定;每學期每個月(不含假期)獨立完成4000字(漢字)自選英譯漢翻譯作業;第二年去翻譯實習基地參加專業實習活動,并獲得指導老師的合格評價。由此可見北大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視,而標準化測試則要求學生要不斷鞏固英語基礎技能。
華東農業大學的考核方式是必修課采用考試形式,考試方法可采用筆試或口試或兩者兼而有之,筆試必須有正規試卷或翻譯項目實踐,口試要有錄音記錄,最終的考試成績應按標準評定。選修課允許采用考查形式,可采用筆試、口試或撰寫翻譯實踐報告、翻譯研究報告等形式,考查成績記為合格或不合格。該校的考核方式較為豐富多樣。
在學位論文考核上各高校也有所差異。北京外國語大學、南京大學的筆譯完全采納了《方案》中的三種形式;北京大學則對《方案》第一項中“字數不少于一萬字的項目翻譯和不少于五千字的翻譯問題研究報告”做了調整,要求翻譯項目為80000字的英譯漢時政社科類作品以及5000或8000字的英文報告;華中農業大學增添了另一種形式: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參加口筆譯實習,并就實習的過程寫出不少于15000字的實習報告。因此可以得出,各高校在基于《方案》制定自身的《培養計劃》時會作些許改變,如提高筆譯翻譯字數、口譯練習時間等不同程度的要求。
三、我國翻譯碩士核心能力培養模式的實施
(一)培養模式的成效
教學設施逐漸健全。因為計算機輔助翻譯能使翻譯在人的參與下提高質量和效率,如今受到越來越多培養單位的重視,并納入必修或選修課程,如北京語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同樣,翻譯技術和應用、語料庫與翻譯也成為一些學校的課程。雖然該領域受關注程度有所不同,但發展勢頭呈良好的態勢。翻譯教學課程所需的新興設備,尤其是口譯專業,利用衛星電視、同聲傳譯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的電子信息技術和設施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實戰的學習氛圍,有些學校甚至配備筆譯實驗室輔助教學。
教學模式更加創新。該專業經歷近8年的發展,積極學習國外的先進教學模式,探索并實施了一些有效促師生和同學之間互動學習實踐的方式,如翻譯項目、模擬式教學、翻譯工作坊等。翻譯項目是指由培養院系單位承接翻譯任務,學生進行翻譯后再由老師點評講授,既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實戰應用能力,也能從老師的講授中進一步獲得改進經驗;模擬式教學也能讓學生間接感受真實情景,如口譯現場模擬等;翻譯工作坊和項目翻譯有類似處,也是學生進行翻譯實踐練習和討論的創新形式,其目的是希望通過專業訓練幫助學員走入職業的大門(呂雪,2014)。
實習基地陸續建立。為了達到“產學研”相結合的目標,很多學校都因地制宜建立了翻譯實習基地,方便學生進行實質意義上的操練,為進入職場做好鋪墊。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實習地點為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歐盟口譯司,或作為國際會議口譯員進行實習;北京大學的實習地點則為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總公司、世界知名出版社和世紀同文翻譯公司。另外貴州大學結合當地對外旅游業發展的需求,同旅游局建立合作關系,輸送翻譯實習畢業生。
(二)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翻譯專業碩士作為偏向實踐性的專業應該以職業化為導向,而現今該專業的潛在問題在于課程設置的局限性和傳統的教學方法,造成了畢業生仍然缺乏一定的實戰經驗,不能滿足高級翻譯市場的要求。中國翻譯協會發表的2014年《中國翻譯業服務報告》指出,翻譯服務企業嚴重匱乏高端人才,多數為薪酬相對較低的高學歷年輕群體;企業翻譯業務傾向兼職化,不利于保證質量。從該報告可得出加強學生職業化道路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培養中,一些培養單位并未接近或實現培養目標。
課程設置上的問題主要在于未能突出特色課程,而是一味地以市場上缺乏的幾種翻譯人才為參考,或者開設的實踐翻譯課程種類過多,造成學生看似“樣樣通”,實際上“樣樣不精”。非文學翻譯的源語文本如法律、商貿等本就存在一定知識專業性,合格的譯者不僅要對源語言理解充分,還要對要譯成目標語的專業術語和用詞等十分熟練,因此學校在提供幾種實踐翻譯課程的同時若能重點要求學生精通某一兩門翻譯,并開設相關輔助中英文課程提高這方面知識,才可能真正增添學生就業的砝碼。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MTI(筆譯)課程以“航天”領域的科技翻譯為重點,南京理工大學甚至將筆譯細化分為商貿翻譯、傳媒翻譯、法律翻譯等幾種專業系別。
總之,翻譯的職業化教育并不代表該專業等同于“高等職業”,或一定要達到理論和實踐的平衡,而是要真正實現國家《方案》“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所以課程設置上不但要考慮到市場的需求,培養的畢業生還要符合市場的高要求。
參考文獻:
[1]陳媛媛.同文館的翻譯教學及其對MTI教學的啟示[D].上海:
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2]何雯婷.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筆譯教學初探與設想[D].
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3]劉婷.翻譯項目管理與高校翻譯碩士教學[D].北京:北京外國語
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4]呂雪.“工作坊”式翻譯人才培養模式之創新與現實意義初探
[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10):130-131.
[5]孫琪.法國精英學校培養理念對我國翻譯碩士培養模式的指導
[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4,(10):150-151.
[6]王曉敏.貴州大學翻譯碩士培養模式之探索[J].考試與評價(大
學英語教研版),2012,(3):18-20.
[7]余振遠.市場視角下的翻g碩士(MTI)培養[D].長春:吉林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8]于艷玲.MTI教育“產學研”立體化教學模式建構[J].廣東外語
外貿大學學報,2014,(4):98-101+112.
[9]苑欣,裴正薇.國內外十所高校翻譯碩士培養方案分析[J].內蒙
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96-98.
[10]嚴杰,李婷.國內外翻譯碩士培養方案設計的比較研究[J].沈
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789-792.
[11]周亞莉,蔣雪芳.翻譯專業碩士(MTI)教育研究現狀與反思
[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1):138-143.
[12]仲偉合,穆雷.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外
語,2008,(6):4-8+14.
[13]仲偉合.我國翻譯專業教育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翻譯,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