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3 14:50:5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新媒體時代特征,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美聲藝術是一種唯美自然的藝術形式,從開始傳播中國到現在,只有短短幾十年,卻以一種特有的方式迅速成長為大家喜聞樂見的藝術。它的欣欣向榮毫無疑問是與新時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密不可分的。中國在經歷改革開放后,社會發生巨變,各種外來的藝術形式、表演手法沖擊了中國人民的文化觀念,直接影響人們意識形態觀念的形成,人們的審美觀念在逐漸更新。
隨著現代化媒介的更新換代,大背景下經濟持續增長,人們生活水平在逐漸提高,大眾對信息多元化的分享趨勢日益明顯,新媒體的概念體系在不斷豐富和完善。以互聯網、數字電視、手機電視等為媒介的大眾傳媒以新的姿態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這給新媒體時代下的中國美聲藝術帶來更多的挑戰和發展機遇。
一、中國美聲藝術發展概括
美聲在中國的發展不足百年,“”爆發后,美聲唱法隨著當時先進文化的傳播,一同來到中國,受到廣泛關注和喜愛。通過十多年的發展,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漸漸被國人所接受,并在聲樂教育領域逐步奠定其主導地位。一九六六年“”的爆發,阻礙了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美聲藝術”本身作為一種外來藝術形式,受到抨擊和批判,致使從事音樂教育者不得不放棄。
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大地,中國美聲藝術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國作曲家懷著滿腔熱情創作了許多家喻戶曉的作品,如《那就是我》、《黨啊,親愛的媽媽》、《我愛你塞北的雪》、《滾滾長江東逝水》、《夕陽紅》等,這些優秀作品不但提高了我國歌唱家的演唱技能,更提高了整個民族的欣賞水平。時至今日,由數字網絡技術所構建的新媒體手段對于傳統藝術傳播媒體造成巨大的沖擊,但以數字化互動性為其基本特征的新媒體相較以往的傳統媒體更具開放性與融合性。其所具有的優勢和潛力必將會對國內美聲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傳播與交流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美聲藝術的概念及歷史淵源
“美聲唱法”是十六世紀末起源于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意大利佛羅倫薩。“美聲唱法”以先進的教學體系、完善的表演形式、科學的發聲方法、豐富的作品創作等,對世界聲樂藝術產生深遠的影響,經久不衰,它不僅是一種唱法的代表,更是一門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一代代藝術家,把“美聲藝術”傳播到世界各處,深受其他國家音樂愛好者的推崇和喜愛。
(二)美聲藝術的特點
《辭海》中對美聲唱法的定義為:“十七、十八世紀形成于意大利的一種演唱風格。其特點是:具有飽滿的氣息支持和靈活自如的呼吸控制能力,音色優美、明亮、圓潤、豐滿,音與音的連接平滑勻凈,花腔裝飾樂句流麗靈活。”
(三)新媒體時代下中國美聲藝術發展環境的變化
由數字網絡技術所構建的新媒體手段對于傳統藝術傳播媒體,如音樂廳、廣播、電視等媒體造成巨大的沖擊,但以數字化互動性為基本特征的新媒體相較以往的傳統媒體更具開放性與融合性。其所具有的優勢和潛力必將會對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傳播與交流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并對音樂創作、音樂欣賞、音樂教育乃至整個音樂文化思想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何在新媒體時代下探尋我國美聲藝術的發展方向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美聲作為有史以來最具科學性的聲樂演唱方法,在世界音樂發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是無可爭議的。從17世紀初誕生至今其仍以歌劇、音樂會等形式活躍在世界音樂的舞臺。因其從至今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僅有百年左右,不可否認美聲藝術在我國并不是當下時代的主流,但因其作為經典音樂的本質特征和狹窄的受眾面使得國內美聲藝術大眾化發展長期受到制約。
二、新媒體時代下中國美聲藝術的定位
(一)從美聲藝術的審美特征定位
審美是對事物或藝術之美的欣賞和領悟,但藝術在網絡時生很大變化,在一定范圍內人們可以欣賞一切出新的事物,甚至超出傳統美感的范疇。國內美聲藝術的發展從到改革開放至今經歷從無到有和蓬勃發展的過程,在此期間許多才華橫溢的歌唱家,國內外聲樂比賽的興起和美聲作品的創作都促進美聲的發展和大眾化。但近年來充斥在各大電視和網絡媒體之中的歌唱類選秀節目和流行音樂類綜藝節目對時下絕大多數國民的音樂審美傾向產生直接的交互影響,美聲藝術這類經典音樂的傳播空間一再壓縮,其在現代大眾生活的聽覺和視覺范圍內已然只剩星星點點。
與流行音樂相比國內美聲藝術的發展明顯滯后,日趨邊緣化。為迎合現代大眾的普遍審美傾向,歌唱類選秀節目和音樂類綜藝節目傳播的幾乎都是流行音樂,華麗的舞臺包裝,各式宣傳炒作,加之不乏好聲音的選手和明星,使大眾對流行音樂更加追捧。同時以網絡為交流平臺的方式使得觀眾充分參與到即時有效的互動中,當然在此過程中也產生不少千奇百怪的審美變異,例如時下部分觀眾過于追求個性的嗓音而選擇忽略音質的美感,或是歌者為給觀眾呈現更多聽覺刺激而過于追求“喊高音”的演唱方式。但總的來說,這一現象使本來的擁護者們更狂熱,也讓本不太熱衷于流行音樂的人不得不開始關注。正是流行音樂的大眾化和繁榮程度使得電視于網絡媒體對其宣傳的力度更大,范圍更廣。與此同時,新媒體時代下音樂多媒體的流行性與交互性的體現導致美聲藝術欣賞越來越小眾化。
這一現象一方面加劇了大眾對美聲藝術審美需求的斷層,即只有少數懂得欣賞經典音樂的人對美聲藝術保有持久的熱情和關注度,另外為數不多的人則對美聲藝術稍有興趣小有關注,但對絕大部分國民來說,與美聲藝術的審美需求仍長期處于為“零”的狀態。另一方面,它同樣加劇了大眾對美聲藝術審美方式的差異,對于保守的聽眾來說,以傳統的方式欣賞美聲藝術是最佳的選擇,但對于部分“新聽眾”來說多元化的類綜合藝術欣賞方式或許更能激起對美聲藝術的興趣和喜愛,事實上受到場地、設備等因素的制約,要在實際演出過程中同時滿足以上兩種審美方式是有一定困難的。
(二)從中國美聲藝術的發展走向定位
新媒體手段下的數字化傳播推進音樂藝術的商業化變革。互聯網高速傳播并可實時更新的傳播方式,是作為意識形態的音樂藝術不再受限于傳統物質手段諸如磁帶、光盤等載體的傳播,并完全打破物理上的空間概念。在滿足必要設備的前提下,人們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實時的獲得美聲藝術的享受。
國內大量的古典音樂網站為經典音樂愛好者們提供欣賞美聲藝術與溝通愛樂心得的良好平臺,但對于其傳播與大眾化發展卻作用甚微。它的受眾面主要針對古典音樂專業人士和愛好者,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對這類網站的檢索和瀏覽仍存在較大程度的盲區。當我們仍在琢磨如何使更多民眾能通過這一方式了解和關注美聲藝術的同時,“云音樂”的新媒體商業模式又已孕育而生。提及在線音樂市場人們對于酷我音樂、QQ音樂、百度MP3搜索和新浪樂庫等音樂平臺都不陌生,這類軟件成為所有民眾電腦和智能手機上的必備。新媒體時代下人們對音樂的追求已然成為日常生活需求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行走的各處都有音樂的包圍,它可以隨時隨地想在人們耳邊。然而這類音樂軟件中可供搜索和下載的美聲藝術資源卻是極其有限的。
(三) 從中國美聲藝術“民族化”定位
音樂是一種沒有國界的語言,是飛躍民族障礙的橋梁。意大利美聲唱法作為一種科學的唱法,它表達不同民族風格的聲樂藝術作品的可行性和二者結合的完美性,已被歐洲諸國如法、德等國的聲樂藝術家所證實。在當今的世界,中國的民族聲樂藝術要走向世界和國際聲樂藝術接軌,掌握美聲唱法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途徑。
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對人類的影響,開始超越軍事、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乃至民族與國家。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時代的文明程度和精神狀態都與文化息息相關,我們應當以全球化為背景和觀照,加強文化建設的自覺性與責任心,與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對話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經濟的全球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聲樂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一個部分,面對21世紀,必須面臨全球化與多元化的沖擊,必然面臨如何處理本國聲樂藝術文化與他國聲樂藝術文化的關系問題。
三、新媒體時代下中國美聲藝術的特征
(一)中國美聲藝術的技術理論特征
新媒體時代下,快餐文化的沖擊, 也是美聲唱法難于順利發展的瓶頸所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而日漸加快。快節奏的生活狀態直接影響著現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需求。大眾娛樂更傾向于簡單、快捷的消費,優雅、古典的聲樂藝術則少人問津。再者,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國外舶來的各種各樣的文藝娛樂形式及價值觀念,都對中國人的生活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思維習慣等方面產生巨大的沖擊和影響,人們的審美傾向于多元化、個性化。而傳統文藝形式中所蘊涵的思維形式、審美形式、價值觀念等與現代文明環境中的藝術形式相沖突。傳統、經典的高雅的藝術因其富麗、繁雜的篇章,所承載的思想感情,反映的時代背景和內容,均和現代快節奏的生活脫節,傳達感情的手段過于細膩,而為現代人所疏遠。
像聲樂領域中的流行唱法, 由于其內容貼近現實生活、難度適中、演唱風格時尚前衛, 因此容易被人接受和傳唱, 成為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傳播速度很快, 普及程度很高。反觀美聲唱法, 由于其作品難度普遍較高, 音域跨度大, 氣息寬廣且富于變化, 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人是很難表達好一首作品的,很難被人傳唱; 加上美聲唱法的表現形式過于嚴肅、伴奏形式過于單一, 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娛樂選擇多元發展的今天, 人們很難帶著觀摩、學習的心態欣賞, 因此更難得到普通百姓的認同。
(二)科學的字韻“微調”是漢“字”與美“聲”結合的特定技術
所謂美民結合, 就是把美聲科學的發聲體系和中華民族的語言、生活和審美習慣有機地結合起來, 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美聲學派。美民結合有兩個關鍵: 一是如何結合美聲的特點, 充分運用民族唱法中的十三轍理論, 解決個別漢字打開困難的問題。如“言前轍”中的“關、年、線、天、全”等字,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 在歌唱中就是很難打開的, 咬字吐字也會很別扭。十三轍的理論科學地把“n”母音分為“弧焙汀n”,發聲時由“弧笨始,同時帶有鼻音的色彩,最后將舌前部與上腭自然接觸;歸鼻韻時,使氣流從鼻腔出去。這樣,咬字準確了,發聲歌唱時可以像美聲唱法那樣充分打開,達到良好的聲音效果。美民結合的第二個關鍵是對高位置判斷的認同。美聲唱法強調“貼著后咽壁吸著唱”,從氣柱的反射方向獲得高位置(先氣息而后位置);民族唱法要求掛好面罩向下唱(先位置而后氣息)。兩者顯然各有特色,唯一的辦法是,只要有利于歌唱的發揮,采用哪種方法就行。由此可見,注重美民結合、加速美聲的中國化,是發展中國美聲的根本需要。
四、新媒體時代中國美聲藝術發展前景展望
(一)創作有中國特色的美聲作品并重視中國歌曲的演唱
美聲唱法的民族化是眾多聲樂教育家的夢想。發展中國的美聲,將母語和美聲唱法科學的發聲技巧融為一體,形成有自己風格、自己特色的美聲流派,這不僅有利于美聲唱法在中國的普及和發展,更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藝術的創新和貢獻。
中國聲樂事業的先驅者在了解到美聲唱法后,發現中國傳統的民族唱法至今未形成一整套科學的、系統的訓練體系和唱法規格,主要是以本聲為主,演唱形式缺乏個性,其聲音效果和規格也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則是缺乏統一的、科學的歌唱方法,更多的是依賴各自的嗓音條件。美聲唱法的科學性和中國傳統聲樂藝術的結合,正是科學的唱法與民族風格的結合,中國的聲樂人應該沿著這樣一條道路不斷積極地探索與總結。將西方的合唱藝術與本民族的音樂風格很好地結合起來,在藝術上提高一個新高度,形成獨特的風格。
(二)強化市場意識并加大美聲藝術的推廣力度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在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型期,由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上層建筑:政治體制、文化、文化體制、思維模式等都隨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文化形式之一的美聲藝術也是如此。這種轉型就是按照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以市場為配制方式,把美聲藝術納入市場的調控,市場是以供求關系調配資源的分配。當美聲藝術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的娛樂、審美要求時,它就會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否則會有被市場無情淘汰的命運。這就與美聲唱法能否滿足人們的審美和娛樂的要求相連,即美聲唱法的民族化,這是人們能否接受這種藝術形式的關鍵所在。
任何新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美聲唱法民族化亦是如此”,但經驗告訴我們,一種新事物只有在得到廣泛的支持時,才能有長足的發展。在中國市場經濟在大環境中,只有強化市場意識,讓更多的人了解美,參與美聲。這樣,在全民的參與中,美聲唱法才能發展與繁榮。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電視、網絡等現代傳媒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加大美聲唱法的技術含量,用現代音樂制作手法打造美聲唱法的時代精神,才能更好地利用現代傳媒技術,開拓視聽市場,讓美聲唱法像民族和通俗唱法一樣,成為百姓生活的組成部分,美聲唱法在中國才會有更好的傳播和發展。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較大的提高,商品經濟迅速發展。海外家電涌入大陸,錄音機、音像制品開始大量進入家庭和公眾娛樂場所。伴隨錄音機成為最時尚的家用電器,錄音盒帶開始迅速普及中國大陸。錄音機與盒帶的出現普及,為美聲藝術走向市場提供發展的契機,盒帶的流行是美聲藝術走向大眾化、商品化的第一步。因此,這類個體化、家庭化的欣賞方式,意味著在電視、電臺這類傳播之外,大眾的音樂接受一個完全自主的選擇。這不但意味著主流意識形態影響力的削弱,而且表明受眾與音像出版發行市場形成一個最大的供需。
中國作為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泱泱大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又正逢社會安定、政通人和的好年代。要發展美聲,抓住大好時機,努力開拓市場,在演出場所、音像出版、藝術培訓等方面做些有益的工作,把美聲藝術推廣普通百姓中。像民族唱法、流行唱法一樣,成為百姓生活的組成部分。只有這樣,美聲唱法在中國才會得到更好的傳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輝.新媒體時代網絡音樂文化傳播特征解析[J].中國音樂學,2009(03).
[2]匡文波.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3]曾遂今.音樂社會學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
[4]曾遂今.音樂網絡傳播與當代人的音樂觀[J].中國音樂,2006(4).
[5]王超.淺談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發展[J].音樂生活,2007(7).
[6]陳虎.美聲中國大眾化之思考[J].藝術評論,2006(9).
[7]汪毓和.20世紀華人(大陸)音樂創作概述[M].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8,2-4.
[8]徐敦廣.關于新時期美聲唱法民族化的思考[J].藝術教育,2005(4).
[9]蒲濤.20世紀中國聲樂的發展[J].藝術探索,2003(6).
[10]石惟正.20世紀末中國聲樂的特征[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2(3).
[11]楊仲華,尤志國.論金鐵霖民族聲樂學派的確立[J].中國音樂,2005(1).
[12]詹橋玲.20世紀中國歌劇發展談概[J].音樂研究,2005(1).
[13]王曉俊.中國當代聲樂藝術發展現象管窺[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3(1).
中圖分類號:J9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01-0098-02
新媒體紀錄片,很多人認為是互聯網平臺上播出的紀錄片而已,并不認為與傳統的電視或電影等媒介上播出的紀錄片存在顯著區別,但是近幾年隨著新媒體平臺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平臺播出的紀錄片逐漸產生出異于普通紀錄片的典型特征,新媒體紀錄片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紀錄片類型。
一、新媒體紀錄片的概念
新媒體是指除了傳統媒體之外的,基于現代計算機技術發展而來的媒體形態,主要包括網絡媒體和移動媒體。若我們將新媒體看作是平臺,那么新媒體紀錄片從簡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新媒體平臺上播出的紀錄片,但是這僅僅是新媒體與紀錄片在簡單意義上的相加。正如話劇在進入電視媒介之后吸收其他藝術形式,從而演變為適合電視媒介播出的電視劇一樣,它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兩種藝術形式的堆砌,而是兩種深層次的屬性之間的滲透和融合,新媒體紀錄片也是如此,它是指具有互聯網基因的,純網生的紀錄片類型。相對于傳統紀錄片而言,新媒體紀錄片在內容、形式及傳播方面都具有鮮明的特征,能夠更加適應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傳播和欣賞習慣。
二、我國新媒體紀錄片的現狀
首先,依據智研咨詢的《2017-2022年中國互聯網市場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末,我國網民規模為6.88億,同比增長6.1%,互聯網滲透率已達50%,網民數量穩居全球第一。另據CNNIC的《2015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76.7%的視頻用戶選擇用手機收看網絡視頻,手機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3.54億,手機已經成為網絡視頻收看的第一終端[1]。我國的網民數量正處于高速增長的階段,互聯網用戶對于紀錄片有著巨大的消費需求,但是在國內較為著名的優酷土豆、愛奇藝PPS、騰訊視頻三大主流視頻門戶網站可以看出,占據主流的是娛樂節目、電視劇和電影等,紀實性節目只占據很小一部分比重,而且更新速度和宣傳推廣方面遠遠不及娛樂節目、電視劇和電影等。
其次,除優酷土豆、愛奇藝PPS、騰訊視頻以外,鳳凰視頻、央視網也是網絡紀錄片播放的主要平臺[2]。不論是三大主流視頻門戶網站,還是鳳凰視頻、央視網等在紀錄片領域深耕的平臺,其播放的紀錄片大都是將傳統紀錄片直接搬到互聯網上進行播放的,此類紀錄片是依據電視的創作理念創作而成的紀錄片類型,不論從形式上的50分鐘左右長度、構圖平穩以及色彩平淡等,還是內容上的題材宏大、節奏緩慢、講究敘事的完整性和影片的教育意義,將影片在深層次的意義盡可能地呈現給觀眾等,這些都不是符合互聯網下的受眾欣賞習慣,在互聯網的環境中,碎片化、扁平化是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最直接的特征,那么只有符合這一特征,⒓吐計在內容和形式上符合互聯網下觀眾的欣賞習慣才會獲得觀眾的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從這兩年的發展來看,部分網絡平臺除了在自制劇方面發力以外,在自制紀錄片方面也取得不俗成績,獲得廣大用戶的認可和歡迎。優酷土豆的《侶行》《季錄》《了不起的匠人》等紀錄片,不僅制作精良,并且在內容和形式上較為符合互聯網用戶欣賞習慣,獲得了一片好評。《了不起的匠人》這部紀錄片被稱為亞洲首部治愈系匠心微紀錄片,在每集15分鐘的影片中大量運用特寫鏡頭,通過別具匠心的構圖和柔美的燈光,配合林志玲獨具特色的臺灣口音解說,為觀眾呈現出一部溫情、細膩又清新的紀錄片,該片將主人公的作品與電商購買環節打通,讓觀眾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實時轉化為消費者,完成影片中對應商品的購買,這種跨界營銷行為紀錄片的創作開創了一種新的模式,將互聯網的思維運用于紀錄片當中。
三、新媒體紀錄片的特征
新媒體紀錄片是具有鮮明的網生特征的,將互聯網的特性與紀錄片這一類型深度結合起來。
1.形式上的豐富性被放大
新媒體紀錄片符合互聯網的碎片化、淺層化特征,影片的時長不再是電視式的50分鐘左右,而是15分鐘甚至是5分鐘左右的長度,極大地壓縮時長,滿足用戶在工作、移動等閑散時間甚至是通勤時間的觀看習慣。影片在視聽語言方面變得更加隨意,晃動、虛焦等都可成為影片中的元素,色彩和燈光更加鮮明,將視覺效果置于前所未有的地位。同時,新媒體紀錄片的互動性也是有別于傳統紀錄片的鮮明特征,在新媒體紀錄片當中,互動性融于紀錄片創作的全過程,將互聯網的思維模式結合影片的選題策劃、拍攝剪輯、營銷傳播等過程中,新媒體紀錄片的互動性不僅體現在觀看評論、留言回復等淺層次,而是將互動植入影片的進程當中,依據用戶反饋、觀眾喜好等因素決定紀錄片的播放內容等。
《遇見你》這部紀錄片是由優酷土豆推出的一檔溫情類紀錄片,講述了男主人公丁一舟為了實現身患企鵝病的女友賴敏的夢想,在她生命的倒計時里帶她周游全國,在旅途中遇到許多感動的故事。從形式中,該紀錄片并沒有遵循傳統紀錄片先拍攝再剪輯和播放的流程,而是以邊拍邊播的形式呈現,先將前四集連續播出,然后再依據網絡平臺的播出情況與網友進行互動,許多網友在觀看該紀錄片之后自發前往幫助兩人,影片除了將主人公們偶遇的故事拍攝成片,而且將影片播出后觀眾幫助的場景也加入到后續的劇集當中,以平臺的影響力為后續的播出增加了故事和感動。
除此之外,傳統的此類題材紀錄片只局限于表達關懷和傳遞溫暖,以影片感動的力量來洗滌人們的內心,但在《遇見你》這部紀錄片中不僅如此,更將影片與關注“企鵝病”這一群體聯系起來,在觀看內容過程中,右側會彈出互動列表,展示關心“企鵝病”群體的愛心捐助入口,將影片的內容與愛心捐助平臺打通,讓感動實現“價值”。影片正是在互動的及時性、深度性以及多元跨界的互聯網思維模式創作下才獲得了較大成功。
2.內容上的深度性被削弱
新媒體紀錄片的淺層化特征非常明顯,影片不再追求深層次的探索,而是將淺層的、娛樂化的、新奇的作為重點,影片的敘事不再是宏大和完整的,力求在碎片化的時間當中為觀眾呈現出一種小而美的記錄。敘事節奏和結構的安排更加突出互聯網時代下影片的傳播和網絡用戶的欣賞習慣,緊湊的節奏和多樣的結構力求在短短幾分鐘時間內講述一部完整的故事。在新媒體紀錄片的題材選擇方面變得更加多元,除了將鏡頭瞄準下層人群的生活,反映他們的生活狀態,突出紀錄片的人文關懷以外,表現不為人知的、獵奇的內容成為新媒體紀錄片的一大傾向[3]。
在《遇見你》這部紀錄片當中,將原本充滿感動和淚水的題材故事以一種輕松、幽默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但是在輕松幽默的過程中又會收獲更大的感動。在總共10集的影片當中,觀眾除了被丁一舟與賴敏兩人身上的“勇敢”、“堅強”、“樂觀”和“青春”所感動,還有被影片播出之后許多網友自發幫助他們實現夢想的舉動所溫暖。整部紀錄片并沒有同類題材紀錄片在主題呈現過程中慣用的手法,而是突破性地以快節奏的處理方式,在較短的影片時長中傳遞更多信息,以內容上的豐富性實現影片本身的價值。
在影片的題材選擇上,正是選取互聯網上的熱點事件進行追蹤,利用網友最關心的熱點為題材。在丁一舟和賴敏兩人周游全國的故事被傳遞到網絡上之后,才被發現從而拍攝成《遇見你》這部紀錄片。同時該紀錄片在題材上非常具有新媒體紀錄片的特征,以兩位情侶在旅程中所發生的故事為題材,賴敏患有“企鵝病”,她的男友丁一舟為她在生命的倒數日子里圓夢。以一輛自行車拉著輪椅與一只狗開始的旅程,本身就充滿了話題性,也正是因為話題性讓丁一舟和賴敏這一對情侶才會在網上獲得廣泛的關注并得到眾多網友的自發幫助,并且幫助了影片自身在故事上的S富性。該影片在剪輯與結構的處理上借鑒了影視劇的方法,在每一集的開始都會以快剪配旁白的形式開場,以快節奏的鏡頭畫面將觀眾迅速帶入故事本身,在影片當中將不同時空的鏡頭畫面雜糅在一起,以不同時間地點的不同人物來襯托出二人去的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及心路歷程。
四、新媒體紀錄片與互聯網思維
紀錄片正是在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過程中形成獨有的風格與創作流程。以熱點事件為切入點,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包裝,將跨界、互動、邊看邊播等元素融合到紀錄片創作過程中。將網友的反饋與參與加入影片當中,讓觀眾在紀錄片中的互動性和參與性不僅停留在“彈幕”、“留言”等形式上,而是體現到影響故事發展的深層次上,而且這種干預故事發展的參與性與互動性并不影響紀錄片本身的真實性。
新媒體紀錄片是新媒體環境與紀錄片交融結合的產物,因此該類型的紀錄片不僅符合紀錄片的一般特征,在傳播規律、受眾特點等方面與基于電視創作的紀錄片存在著較大區別,在把握和認識新媒體紀錄片的發展現狀與特征的前提下,將互聯網的思維深入融入到紀錄片的創作過程,才能創作出真正符合新媒體環境下播出的紀錄片類型。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媒體;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自然辯證法
隨著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新方案的調整,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要做相應的變革。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傳統教學方法面臨巨大挑戰,如何充分結合網絡、手機終端,在微博、微信、數字電視、數字網絡的影響下,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成為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者和管理者積極探索的問題。本文結合西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教學的長期探索與實踐,探尋現階段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趨勢,并分析影響這一趨勢的原因,并進一步提出了在網絡化、信息化條件下,構建以碩士研究生為本、師生雙向互動的“321”教學模式。該方法主要是指研究生教學必須堅持“三個轉變,兩個結合,一個核心”的教學法。“三個轉變”是指教師教學逐步由“主導向引導轉變”,學生學習由“被動向主動轉變”,課堂氛圍由“單一被動向雙向互動轉變”;“兩個結合”是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一個核心”是指整個教學成敗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在教學中起著核心作用。研究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在新媒體條件下的特點,并探尋適合時展的方法,增強教學的可行性和時效性,對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覺悟,培養主業能力強、政治素質過硬的高層次社會主義建設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不足
“對青年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性質和辦學宗旨決定的,是社會主義教育區別于資本主義教育的根本標志之一。”[1]自我國研究生招生以來,我國培養了大批的專業精、政治素質過硬的高層次人才。這其中與對研究生有效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是分不開的。但是,隨著我國研究生的擴招,研究生規模越來越大 ,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授課的效果出現了下滑的趨勢。特別是近幾年來,新媒體迅速發展,網絡化、信息化的大量普及,微博、微信充斥豐富了我們生活,同時對研究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帶來了巨大沖擊,這為我們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帶來了巨大挑戰。
(一)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總體來說是積極上進,有責任感。但由于顯示各種因素的影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是表現出了不僅令人滿意的一面,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 ,政治素養不高。研究生從小學開始就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接受理論教育,到了大學本科階段,進行了比較系統和全面的學習理論,并要求他們能以立場、觀點、方法去研究新情況、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新問題。但從現實情況看,不少研究生對的基本立場和觀點都不熟悉,更不要說運用的立場去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一些理工類研究生對政治不感興趣,專注自己的專業,結果出現了一些“政治文盲”,經常鬧出政治笑話。
第二,道德行為與其學識極不匹配。研究生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高層次人才,不僅要求其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同時也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道德水平,能夠在社會、生活中做出較好的道德表率,成為道德模范。但是,有些研究生卻表現出了與其知識和學歷不相匹配的道德意識和行為。具體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其一,責任意識薄弱。由于受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有的同學以個人利益為中心,片面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因而缺乏社會責任感,缺乏社會擔當,甚至一些研究生連研究生班的干部都不愿意擔當。其二,集體觀念淡薄,團結協作意識差。研究生由于學習的特殊性,研究生集中學習只有一年,其余時間大部門都是各自做試驗和課題,這必然導致研究生參與集體活動的機會比較少。再加上自私和自我封閉,長期以來必然導致他們集體觀念淡薄,團結協作意識差。其三,心理素質較差,缺乏克服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近年來,由于競爭日趨激烈,研究生在學業、經濟、就業、以及處理個人問題上的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些壓力使得他們難以平靜心情專注學問,生活中變得自私自利,學習上急功急利,在各種壓力下,心理這些年來各高校頻頻出出現各種問題。歷年來的研究生跳樓事件就典型的說明了這一點。
第三,研究生創新能力不強。研究生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教育培養的高層次人才,“自然辯證法”作為研究生的公共課,其開設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把握自然、科學、技術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與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理工科學生的科學和人文素養。自然辯證法在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方面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但從現實來看,研究生創新能力的表現卻不令人滿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但其根本原因確是創新文化的缺失。研究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受一定文化影響,這種文化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中國文化,二是西方文化。從通行的 《自然辯證法》教科書?內容來看,的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社會論、科學技術觀與創新型國家五個方面,全書是以科學技術的成就和哲學認識的巨大進步為基礎進行論述,全書僅在文末提到科學技術與中國現代化的問題,涉及中國文化內容很少,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因此,“在課堂中引入中國文化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彌補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本土文化底蘊的不足。”[2]而我國研究生在在整個人生學習過程中,受西方形式邏輯的影響非常嚴重,因此,缺乏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在實踐中則表現為創新能力不足。
(二)從教師層面看,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展要求,教師個人的素質和能力也影響著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第一,傳統的教師“一言堂”已經不能時展的要求。在舊媒體時代,媒體對學生的影響是有限的,媒體傳播的信息是可靠的 ,大眾往往是被動地接受媒體傳播的知識和信息。除此之外,學生大量的知識是靠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也主要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但是,隨著網絡化、信息化的發展,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微博、微信廣泛發展,新媒體影響著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學生也成為媒體終端,學生對信息的獲取也由過去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學生更直接成為各種信息的提供者和者。所以,學生對教師在課堂中“滿堂灌”不感興趣,對教室教授的不感興趣的話題也在關注。所以,出現了現在課堂中教師在課堂上“口沫四濺”,學生在自己座位上毫無反應,低著頭,關注自己的手機的不協調現象。所以,教師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引進與現時展的新的教學方式。
第二,教師的個人素質和能力也影響著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效果。從我國研究生師資培養來看,我國研究生教師隨著招生的規模逐年增加,總體上滿足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需要。但是,隨著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教學改革,《自然辯證法》這門課程由原來54個學時,變為現在的18個學時。隨著學時的改變,所需教師就大量迅速減少,一些學校原來打算引進這方面專業的教師,現在也不在引進。隨著老教師的逐步退休和一部分教師轉上其他專業課程,自然辯證法方面的專業教師就越來越少,一些學校就臨時找來上公共課的教師臨時湊數,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教師也不在是真正的“傳道、授業、解惑”者。教師成為了一種職業,部分教師也放低了對自己的要求,把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做一份職業,他們只關心自己完成的工作量的多少和報酬的高低,對上課的真正實效漠不關心。教師的責任心的缺失和專業素質的不高必然導致教學效果的偏低。
(三) 學校管理部門的考核方式也直接影響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效果。從目前各高校對于教師教學也記得考核來看,大多數學校只注重教師教學工作量的完成,比較注重數量的考核情況,而不太注重教師教學的真正實效。就其原因,數量的考核直觀、清晰,易于把握,而質量的考核則不易把握。在公共政治理論教學中更是如此。一些學校也采取了“專家評價+學院領導評價+學生評教”的方式對教室授課進行考核,從實際情況來看,效果也不盡如意。如果說是這個領域的專家,那還能真正提出一些實質性的效果。但有些學校所謂的專家,其實就是退休教室,甚至出現文科專家聽取理科教師上課,理科退休教師為文科教師打分的荒唐現象。學科的不同,教學思路與理念會出現較大差別,難怪一些年輕教師對所謂專家不屑一顧,對專家的評價極其不滿。在學生評價方面,最初學校設置評教系統,是便于教師認識到自身教學的不足,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最終提高教學效果。但從我校實際操作效果來看,結果完全相反。這是由于管理部門的“懶惰”所造成的。由于管理部門簡單、直接利用學生評教結果,把學生給教師打分直接當做教師授課水平考核的依據,并將這一結果與教師的獎金、評優、評職稱掛鉤,這就必然導致教師不得不認真對待學生評教。甚至一部分教師為了學生對自己評分高些,不得不采取一些迎合學生的措施。所以,學校出現了教師怕得罪學生,不愿意管學生的敷衍教學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必然變差了。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存在的特點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本科生相比,具有其自身特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對象,它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以及人們掌握和運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爭取最佳教育效果的規律。同其他學科相比,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論性、現實性和實踐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創新有其獨特要求與特點。目前不同學校教育者都在努力探尋適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點與方法,并結合本校研究生的具體實際,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如復旦大學學院王賢卿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最核心的是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創新理念。山西財經大學學院武曉峰則認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力求做到“四個突出”,即:要突出培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理論思維能力與科學研究能力;突出教學內容的時代性、實踐性與針對性;要突出研究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突出考核目標中的綜合素質與研究能力考查。西南民族大學賈秀蘭則認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要實現教育觀念的轉變、加強教學內容的現實性和針對性。教學方法的探索是一個重點,要把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列為專題加以講授,并進行課堂討論,形成教學互動,促進師生交流,可有效地提高研究生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這些教學方法探索與教學特點的探尋還是具有單一目標,缺乏對學生現實時代環境的分析與考量,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要充分考慮網絡、微博、微信、數字網絡與數字電視等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影響和沖擊;同時也應充分考慮在當今網絡化、信息化時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要求,探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點和方法,并充分利用新媒體具有的優勢,并結合傳統媒體的優勢,探尋更加符合研究生認知心理和可接受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時效性和時代性,培養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創造型社會主義建設者。為此,西南科技大學政治學院和研究生院出臺研究生改革和創新計劃,支持教師大膽改革。為此,《自然辯證法》課程組對本課程教學進行了大膽探索,提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的“321”模式教學法。該方法是指研究生教學必須堅持“三個轉變,兩個結合,一個核心”的新教學模式。其具體內容包括:
第一,“三個轉變”是指教師教學逐步由“主導向引導轉變”,學生學習由“被動向主動轉變”,課堂氛圍由“單一被動向雙向互動轉變”。首先,教師在具體授課過程中,必須改變傳統“一言堂”的授課模式,改變教師完全忽略學生的主控課堂的教學習慣,教師在課堂中要引導學生向有關問題的方向思考,教師職責則由主導向引導方向轉變。其次,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學生被動學習、聽課和做筆記的習慣,要通過事先設置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通過網絡、圖書館等途徑完成有關問題的學習,并在課堂中和其他師生探討,從而提高自己的認識。其三,課堂教學中要實現由“單一被動向雙向互動轉變”。由于過去是教師完全主導課堂,忽略學生這個主要主體,所以教學效果不佳。現今要充分發揮學生這個主體。因此,在進行問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這個主體的切身實際,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要引導學生對有關話題有話說,想要說,而且必須說,從而實現教師與學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參與性,從而引導學生朝著積極、健康、正面發展。
第二,“兩個結合”是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為了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時效性,教育部開設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踐課,目的就是把大學生在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用于分析現實社會問題,增強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通過此環節,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有了正確的認識,用有關理論解決現實社會重大問題的能力也不斷得到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雖然沒有專門的實踐課,但是各高校也都設置了相關的實踐教學環節。但是,目前很多學校這一環節都是由學工部在負責,因此往往與理論教學相脫節。為了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踐性,同時也為了增強學生實踐環節的目的性,本課程教學過程中強調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讓理論教學的教師參與實踐教學,并把實踐教學中的事例和材料引入課堂,從而達到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增強了時效性,學生也能真正感同身受,從而真正達到對研究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正確引導。
第三,“一個核心”是指整個教學成敗的核心在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課堂的把控、課堂問題的設置、課下材料的準備、課堂互動的引導與把控,各方面工作做得好壞與否,效果怎樣,核心人物還是在教師。所以,教師在課前要做充分地準備,要詳細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問題。否則,就可能失敗。正因為有這樣那樣的擔心,所以有些教師完全不讓學生參與發言,怕掌控不了課堂。有些教師又完全讓學生發言,教師掌控不了課堂,起不到正面引導的作用。
三、“創造5分鐘”,是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
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還要受到創新環境的影響。創新環境包括硬環境( 由物質環境和剛性的管理體制及人員組成) 和軟環境( 由人文環境、彈性的研究方向和評價體系組成) 兩大類。本文主要涉及創造過程的人文環境中課堂創新氛圍的小環境的營造,具體途徑就是在每堂講課前設置“創造5 分鐘”。所謂“創造5 分鐘”,就是研究生通過創新文化等的熏陶、創新意識的培養,把自己在生活中或學習科研中最有創意、最有心得、最受感動的一件事用5 ~ 10 分鐘的時間在課堂上通過視頻、圖片、講演、實物、表演等向大家展現。由于這個活動是一種自由、開放靈活的交流活動,參與活動的人只要有靈感、創意、創作,都可以走上講臺。通過這個活動,其目的在于交流研究生的創新心得,打破思維定勢,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從而喚醒每個研究生潛在的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新沖動并最終投入到創新實踐中。“創造5分鐘”這一活動環節最先由中國科技大學劉仲林教授創立,筆者作為劉仲林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深深感到這一環節的時效性,所以在筆者回到西南科技大學后,在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中推行這一教學實踐環節,也贏得了同學的廣泛好評和喜愛,效果非常好。
總結: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效果決定著我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質量,關系到中國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敗。只有各級研究生管理部門和廣大教師學者深入探討,才能不斷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水平,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養和政治覺悟,從而為早日實現中國夢獻出自己的力量。
[注釋]
①目前各高校使用的 《自然辯證法》 教材版本不盡相同,本文主要以郭貴春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13年1月第 1 版) 的 《自然辯證法概論》為依據。該教材是教育部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配套用書?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社科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文獻選編》( 1949-2008) [M].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商業文化價值觀變得無孔不入。消費的特征使得建筑產生了圖像化的趨勢,人們體驗建筑的模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從感受三維的建筑空間轉變為針對其外在形式的二維欣賞。表皮的概念由來已久,但是表皮的內容與形式真正豐富起來要歸功與當代建筑技術的飛躍和審美標準的多樣化發展。當前建筑表皮的多樣化和復雜性反應當代社會的多元化和快速發展變化的信息時代特征。建筑表皮成為建筑師日益關注的焦點,并形成了各種建筑表皮的設計方法和潮流。總的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建筑表皮的獨立,使得構成表皮的物質基礎——材料及其建構豐富多彩;探索運用媒體化的建筑表皮來反應信息時代的特征;從生態角度探索建筑表皮的氣候調節性。
建筑表皮的獨立
隨著建造技術的發展,新材料和新的生產方式為建筑表皮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建筑表皮擺脫了承重結構功能的強制束縛,取得了革命性的進展。但是,現代建筑設計理論更熱心于建筑體量和空間的表現,表皮只是作為他們的附屬品而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建筑的一些法則收到質疑:當一個建筑的生命周期之中有幾次內部功能上的改變時,我們還能在原有表皮上讀出改變后的內部功能嗎?或者當一個建筑由幾個功能不同的部分組成時,我們又如何讓建筑表皮去反映這些不同的功能呢?另一方面,表皮與支撐結構的分離已使表皮成為一個真正的膜,并隨著人們對舒適度越來越高的要求和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使得附加在表皮上的技術也越來越多,規范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建筑表皮不再是簡單的內部與外部的分隔,而是要實行一系列功能(通風、采光、隔聲、隔熱、防火、安全、美學等)。多層的建筑表皮設計方法就成為探索的捷徑。將建筑表皮按照不同的功能等級分為不同的功能層,并依據建筑特定的功能要求,地域和環境特點等。可以強化或弱化某項功能層。于是建筑表皮不再附屬于體量,而是附加于體量,甚至可以游離于體量之外,取得了相對獨立的地位。
建筑表皮的媒體化
我們常說建筑是“石頭的史書”,意味著構成的這組石頭凝聚了“歷史的信息”。如今,人們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就能輕易地獲得大量的信息,信息的表達方式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豐富多彩。作為這個時代的許多建筑師,正試圖通過建筑表皮來捕捉來自信息時代的精神,反應信息時代的特征。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最新的技術手段將各種信息符號置入建筑表皮,如運用釉層、絲網印刷或在玻璃內置入全息薄膜,使建筑表皮具有生動的圖像,疊印的文字或具有動感的信息。法國建筑師讓•努維爾是建筑表皮媒體化的極力倡導者。他積極探索運用新的技術信息技術把建筑表皮轉化成信息的屏幕,一種“裝飾性的外表包裝”。以此來反應我們的媒體時代特征。他相信“空間的品質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即使建筑的本質是掌握空間。材料、質感及表皮的含義已變得越來越重要,物體間的張力呈現在外表或界面上”。讓•努維爾設計的法國歐萊利爾(Euralille)商業中心,灰色的背景的建筑表皮上點綴具有跳動感的信息符號和印在玻璃幕墻上的圖案,增強了商業中心的特征,產生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圖1)。
圖1,歐萊利爾商業中心
伊東豐雄在1986年設計的“風中之塔”是將真實的外界環境,如風、噪音和光的變化通過電子程序轉換為信息注入表皮上。燈光沿著圓柱體上下穿梭,并因風速變化和周圍噪聲的大小而虛實交替,以不斷變換惡燈光奇景反應東京城市的特性。隨著城市商業化和信息化的發展和深入,建筑表皮上的信息符號將成為城市景觀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信息符號被置入建筑表皮內而不是以附加的方式黏貼在建筑表皮上。使得建筑表皮與信息符號成為一個整體。信息符號不再是建筑表皮上可有可無的純裝飾物,信息就是表皮,表皮就是信息,信息與建筑表皮一體化,建筑表皮媒體化了。一些立面的設計要素,比如比例、體量、分隔,需要重新定義,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信息時代特征的媒體化表皮。這些表皮正改變著我們對建筑的視覺審美觀,我們現在不僅是被建筑表皮所包圍,今后有可能被充滿信息特征的建筑表皮所淹沒。
可調節的建筑表皮
傳統建筑的立面與屋面主要是被動的保護建筑室內環境,防止雨水、風冷與熱等不利自然因素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建筑表皮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室內外分隔,而是內部與外部的過程器,具有可調節氣候的能力,即有能力通過改變其自身位置、形狀、密度、顏色來增強、衰減、拒絕或誘導通過建筑表皮的自然氣候資源。
性能不斷改進的材料組合各種控制系統,使得活動遮陽的面積和位置,產生不斷變化的動態建筑表皮效果,反應居者的生活節奏,位于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的Wohnen am Lohhach住宅被覆蓋一層由用銅皮包裹形成的可以折疊的遮陽板,住戶可按各自的需要開啟與關閉這層表皮。隨意變化的表皮使得簡單方形體量的建筑形體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雙層皮”幕墻是當今生態建筑中普遍采用的一項有效節能技術,被譽為“可呼吸的表皮”,它主要針對以往玻璃幕墻耗能高,室內空氣質量差等問題。雙層玻璃內的空氣在太陽能輻射作用下,通過合理設置進出風口,在夏季產生煙囪效應,帶走室內多余熱量,達到通風降濕作用;在冬季產生溫室效應,被加熱的空氣起到室內外溫差的緩沖作用,并被輸送到室內,起到防寒的作用。在雙層玻璃表皮內增設可操作的遮陽或熱保護膜,就可以達到調節太陽光進入室內的強弱。由于該層免受風雨侵蝕和陽光直射,其運營、維護、更新更加方便。在實際運用中,根據不同的地域氣候的條件,改變各層表皮的功能特性、表皮層的數量、重疊的方式、順序、或運用新技術、新產品,我們可以得出不同形態和性能的建筑表皮系統。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日新月異的新材料正不斷出現,許多感應設備和新技術正侵入建筑表皮,使建筑表皮具有新的功能。如建筑整合太陽光伏電系統(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簡稱BIPV),不僅具有發電與儲能的經濟效益,還能替代既有建材,形成建筑的某一表皮層,成為主動發電的載體。由此可見,在不久的將來,那些現在昂貴的用于填充液晶顯示屏內的液晶成本將不斷下降,以至于我們也能用于填充雙層玻璃內,起到一種電控的遮陽或廣告屏幕的作用。建筑遮陽變得具有液態特征、隨著季節的變化改變其顏色、透明度等。
今天不再有占有主導地位的統一風格,眾多潮流同時進行。本文論述的建筑表皮設計趨勢顯然不能涵蓋所有的潮流。前面兩種趨勢更多地從形式上探討建筑表皮的表現,反應多元化、信息化的時代特征,但要防止走入極端,將建筑表皮的設計演變成一種時髦的“包裝設計”。第三種趨勢似乎更符合當前所提倡的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觀。但也要防止借著生態建筑的口號設計一些僅起裝飾作用的無效生態表皮。建筑表皮已經成為當今建筑界所關注的焦點,在不久的將來,多層、柔軟、動態、變色龍式的建筑表皮最終將與我們快速變化的時代相融洽,瓦解永恒不變的立面。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170-01
一、設計當隨時代
標志設計是依據品牌或企業特定的需求用一種特殊的文字、圖形和色彩等視覺要素組成的信息化符號,以傳達特定信息和含義的視覺識別符號。隨著科學技術、信息互聯和傳播媒介的發展與變化,數字媒體技術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延伸到設計領域,這也促使了設計師在標志設計時創作思維、視覺語言和表現手法等方面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基于新媒體環境在當下的發展趨勢,并兼顧視覺傳達專業標志設計課程自身的特點,對課程中動態標志設計的教學內容進行革新和完善,這將是本課題研究的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設計觀念和設計形式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變化。設計領域的每一次創新與媒體變革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數字媒體技術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標志動態化傳播成為可能,而且將標志本身的形態推向無限化。標志作為承載時代特征和企業文化的視覺載體,擔負著信息傳播、溝通企業與受眾關系的社會作用,在標志設計創作時應緊跟時代脈搏、關注消費者的審美取向,并充分了解市場營銷的規律和特點,以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適應時代的變化,這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作出符合時代潮流的標志作品。
在傳統的標志設計課程教學中一直將標志作為某種靜態和固定的形態展現,隨著數字媒體化時代的到來,標志設計的教學理念出現了一定的滯后。標志設計只有大膽借助最新的數字媒體技術平臺,不斷打破舊有的設計束縛,才能創造出更為多元、多維、多效的標志設計新形式,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時代特征和品牌傳播的更高需求。因此,標志設計課程內容不應固守21世紀標志造型程式化的規律,在教學中應打破傳統的幾何化、扁平化設計模式的藩籬,并結合當代標志動態化的流行趨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性設計能力。
二、標志設計課程教學的創新探索
在數字信息化時代日益發展的當下,標志設計課程的講授應大膽嘗試突破標志單一、靜態、固定的外形與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標志內部結構的韻律和動態平衡來表現視覺形象的本質。因此,標志設計課程應該適時運用當今的新媒介、新技術和新理念,設計更富有文化張力,設計形態靈活、多元、豐富的標志作品。
高校課程的教育實踐性教學改革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國內外高校教學改革研究的熱點。在標志設計課程教學上應充分借助數字化媒介傳播的時效性和多樣化優勢來表現標志的動態化,這也是增強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創新實踐能力的必要內容。現如今在影視片花、頻道包裝、網頁設計都有動態標志的身影,而且標志的動態化設計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如圖形學、傳播學、符號學、影像學乃至設計心理學等知識,并需要選擇適合的媒介表現方式和傳播平臺,這就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需要有豐富、多元的知識儲備和敏銳、獨到的視角,而且具有熟練操作譬如Flash、AfterEffects等新媒體制作軟件,這是對視覺傳達專業學生動態思維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其電腦技術處理能力的鍛煉。
根據筆者近年對視覺傳達專業的教學經驗與學生就業情況發現,學生所掌握的軟件技能往往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其原因主要在于視覺傳達專業要求掌握的軟件工具比較單一,僅局限于二維平面設計軟件的運用,在標志設計課程中對動態化設計內容改革也是對學生認知新媒體軟件的有效途徑,在數字媒體平臺下提升學生的設計藝術的表現力。因此,數字化的媒體環境為動態化標志提供了生存空間,屏幕媒體為動態化標志展示提供了展示舞臺,而Flash、ImageReady等新媒體軟件則為標志的動態化呈現提供了技術支撐,這將為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增強就業競爭力的砝碼,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強崗位勝任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而達到培養高素質、綜合型視覺設計人才的目的。
在標志設計教學內容中適時滲透現代標志設計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接觸到現代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新動態對標志設計產生的影響,通過標志設計課程的改革強調學生的實踐性培養,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發揮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的相互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二、新媒體時代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獨特優勢
伴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它逐漸演化成了一種最為獨特以及便捷的信息傳播的技術和手段。伴隨著這種新技術的面世,它對于自身的技術水準也相應地提出了更高的技術標準以及實踐要求。這種新型的技術也逐漸被各大高校所利用,逐漸地在高校的教學活動中得以廣泛的應用。這樣逐漸被擴大優勢加以利用是有其自身的優勢的,具體說來,新媒體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優勢。具體說來:
(一)新媒體所獨具的權威性的特征。新媒體時代在繼承傳統媒體傳播信息優勢的基礎上,繼續發揚了傳統媒體的優良作風,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新的時代特征做出了很大的突破和進步,正繼往開來的為國家以及人民傳播信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一與眾不同的輿論監督力量是其他行業不具備的媒體優勢。也正因為如此,新媒體繼成為國家進行宣傳的窗口之后又一在高校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的重要陣地。
(二)新媒體所獨具的覆蓋性的特征。這里所提到的有關于的新媒體的覆蓋性特征是指新媒體在面向社會公眾的環節上,它充分的實現了向更廣范圍內的社會大眾,更大面積的傳播相應的信息,伴隨著這個過程,也逐漸實現了信息傳遞的強覆蓋性以及強輻射性。眾所周知,各種媒體類型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都是各有所長,也存在著相應的不足和缺點。這樣不同的媒介之間可以充分彼此搭檔,優勢互補,促進信息傳播的最大化。新媒體充分受這一與特征的影響,結合高校學生這個群體的年齡夜店、性格特點以及生活習慣等,使其成為新媒體信息傳播過程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做法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著巨大作用的。
(三)新媒體所獨具的先進性的特征。新媒體以及自身所獨具的信息技術優勢逐漸擴大了信息在大眾化傳播過程中的獨特魅力,促進了信息的接受的便捷性、快速性。與此同時也促進了大眾所接收到奧的信息更為準確、及時以及更加富有時代特征等特點。眾所周知,大學生更為樂于接受和主動樂于嘗試很多新興的技術,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新媒體所獨具的先進性的特征。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性發展
新的歷史時期,各高校在對本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過程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痕跡越來越明顯和突出。
(一)將新媒體作為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媒介。高校努力的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素質,將新媒體這一媒介廣泛地應用到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環節的課堂教學之中。充分利用現有的媒介技術,引導當代大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創新,在通過充分的課堂實踐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深入到其各個方面。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網絡群體的特殊作用,并且伴隨著這個環節的開展,需要時刻注意引導學生的“育人、樹人”的教學觀念,逐漸引導學生突出和強化自身的主體性學習觀念,不斷錘煉自身的意志,提升自己的品格。
(二)逐漸培養出相對專業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研究者。新的歷史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需要逐漸成長為現代化的先鋒,更應該與時俱進,結合新的歷史特點,及時地對自身的教育觀念進行及時的更新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更需要感覺到時代競爭的壓力,在充分把握時代特征的基礎上,主動出擊,合理結合新媒體的優勢,把握好思想政治發展的規律,雙管齊下,做好評對當代大學生思想引導以及教育的工作。
(三)需要充分發揮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形式之間優勢互補的特征。熟悉和掌握新媒體的特點并不是學習的根本目的,而是在了解的基礎上就好好地利用,以便其可以更好地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作。比如現在很流行的通訊新媒體形式,諸如QQ、MSN等等通訊形式,都可以輔助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快捷和實時性。例如Email的廣泛使用可以有效并快速的幫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主客體之間的平等互助活動。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新的媒體形式,微博的出現。它同樣是作為一種新的社交以及傳播軟件而在新媒體領域極度活躍的。伴隨著社會上對它的關注度日益提高,以及它自身的優點也在切實的顯現出來,我們發現,這一新的媒介形式如果可以有效地應用到大學教學菱悅的話,其自身的優勢可以說是極其明顯的。
四、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需要大力開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理論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只有在充分擴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育教學的主要渠道的基礎之上,只有這兩點做到完美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實現高校學生之間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活動的互動發展。通過廣泛的利用好新媒體這一技術手段可以更好地實現對高校優秀課堂的廣泛傳播。
目前,國際社會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變革,為了實現變革的根本目標,逐步實現全球信息化已經成為了一條主要途徑。實現全球信息化主要體現為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逐漸引入了先進的設備來代替傳統的人工操作,從而使企業的發展逐步邁向自動化、智能化。其次,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也不斷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使信息的傳播更加高速高效。最后,信息和信息及其成為了一切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設備,甚至還參與了人們的知覺活動、概念活動以及原動性活動。由此可見,信息化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改變生產的過程,而且還能夠從本質上改變社會相關信息的傳播結構和方式。隨著信息化技術越來越好的進行普及發展,信息技術的本質特點也將會在實現全球信息化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現。
1.2信息化的時代特征
社會信息化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所呈現出的必然形勢,信息化的時代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使人類以最便捷的方式傳遞一切文明成果
信息化的實現主要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以及生物工程技術等相關先進技術基礎上的。社會信息化在加快信息的傳播速度的同時,還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為人們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增進了國際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將國際社會變成了地球村,促進了人類社會的共同繁榮。
1.2.2是人類社會從工業化發展到信息化的主要標志
信息化設備在工業生產中逐漸代替手工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工業生產的腳步,促進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隨著越來越多先進設備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已經使人類社會整體向信息化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信息化的轉換主要是體現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在信息化這個新階段里,人類生存的一切領域,在政治、商業,甚至個人生活中,都是以信息的獲取、加工、傳遞和分配為基礎。
二、網絡傳播對新聞采編的影響
網絡傳播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傳播方式,具有其特有的優勢和條件,而作為傳統信息傳播途徑的新聞媒體行業來說,在網絡傳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網絡傳播對新聞采編的影響可以從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兩個方面來分析。
2.1網絡傳播對新聞采編的正面影響
如今,網絡作為第四媒體憑借著自身的諸多優勢,在人們的生活和企業的生產中被廣泛地應用,它的出現彌補了傳統新聞傳播的一些不足之處,對目前新聞采編也產生了一些正面的影響,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將新聞傳播變為多媒體化的傳播
傳統模式下,對信息的傳播的方式往往都比較單一,僅僅只是限于文字和聲音。然而,利用網絡來對信息進行傳播,不僅可以將文字與聲音結合起來,而且還能夠將傳統模式下的多種傳播形式同時使用,比如說,使聲音、文字、圖像以及動畫出現在同一界面,使新聞的傳播呈現出立體化和多媒體化,使人們能夠更加充分地對所傳播的信息進行全面掌握。
2.1.2將新聞傳播的時效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對周圍所發生的具有新聞價值的事情進行及時準確的報道是新聞媒體的生命力,雖然傳統的新聞傳播對時效性的要求也非常高,但是由于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仍然會導致所發生的新聞不能第一時間進行跟蹤報道。網絡傳播具有不受任何因素限制的特征,可以充分實現即時與遠程傳播的統一,從而確保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地,使新聞的時效性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2.1.3新聞傳播的信息容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傳統的信息傳播載體都會受到容量的限制,比如說報紙、雜志等等,都會受到篇幅容量的制約,從而不能詳細地將新聞的全貌向人們傳遞。而網絡傳播則不會受到文章容量的限制,可以將新聞信息的容量進行大幅度的提升,也可以實現無線連接,從而使新聞的報道更加全面。
2.2網絡傳播對新聞采編的負面影響
雖然,網絡傳播對新聞采編在諸多方面都產生了正面的影響,但是,由于網絡的復雜性和隨意性等特點,也同樣會對新聞采編的一些方面產生負面影響。
2.2.1新聞的嚴謹性受到挑戰
新聞的嚴謹性與時效性一樣,同樣是新聞媒體的生命線,而如今,由于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的容量比傳統的信息載體要大得多,這樣就會導致新聞的報道質量得不到充分的保證,無論是文字措辭方面還是信息的準確度方面都缺少相應的嚴謹性,加之有些網絡虛假信息與謠言到處可見,也給新聞傳播帶來不利影響。
作為一名中學政治教師,不但要承擔學校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而且還要擔負著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學生的思想僅靠政治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學生的思想是和其心理狀況緊密相聯的。因此,筆者認為要搞好學生的思想教育,首先必須要搞好學生的心理教育,以心理教育促進思想教育。也就是說中學政治教師也要搞好學生的心理教育。當然,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不是一回事,但政治教師進行心理教育具有獨特的優勢。那么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政治教師如何搞好學生的心理教育,以達到促進思想教育的目的呢?
一、當代中學生的心理現狀
(一)獵奇求新,追求時尚而缺乏持久力。當今的中學生,大多出生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缺乏傳統思想的熏陶,缺乏艱苦生活的經歷,他們對父輩們的生活一無所知,也缺乏興趣,簡單的艱苦奮斗的教育和憶苦思甜的講解他們根本接受不了。他們的時代是中國改革開放由摸索走向逐漸成熟的階段,是人們的思想從壓抑到解放而釋放巨大能量的階段。他們面對的生活是豐富多彩、搖曳多姿的,他們的世界是物質充裕的世界,與物質匱乏的年代相比有天壤之別。外部環境作為成長的外因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心靈,并外化為相應的行為和實踐,使他們的各方面都表現出新一代的時代特征――獵奇求新,追隨時尚而缺乏持久力。
(二)逆反與偏激。逆反和偏激的心理主要源于兩個因素。一是來自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溺愛。這說明我國的家庭教育亟待進一步的改進,應該成為關注的熱點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二是時代對學生心理特征的影響。現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成為時代的潮流,成為人們觀念轉變的動力。人們的民主意識、價值評價標準、思維方式、傳統習慣都在深刻反思中得到了重新錘煉。思想上一旦被解除,人們對傳統就會產生一種激進的逆反和偏激心理,甚至不惜矯枉過正。受這種大氣候的影響,這一代的中學生無疑會有這樣的心理特征。要對這種逆反和偏激心理加以引導使其趨利避害,單靠思想政治教育肯定是不行的,因為它涉及學生的心理特征問題。
(三)盲目大膽而不計后果。獵奇求新、追求實現自身價值成為時尚,必然引發人們對自我的大膽展示。開放的時代賦予開放的意識。一些中學生盲目探險、逃學(如去網吧通宵達旦地上網)、與異往過密等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已司空見慣,更大膽的行為也在不斷地發生。許多人對此憂心忡忡而又感到不可思議。這是代溝在作怪,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代際關系使兩代人形成隔閡,彼此不能理解與溝通,從而不能對他們的行為加以正確的引導。還有,我們的時代已經進入信息社會,眾多的媒體如互聯網、影視、報刊雜志等渲染烘托出一個開放的世界,與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父輩們相比,新生代們的視野更廣、觀念更新、更有膽魄。不可避免的是有些行為又顯得出格。盲目大膽而不計后果的心理特征根源于此。
當今的中學生心理上具有以上這些時代特征,那么如何把握中學生心理上的時代特征,以便進行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呢?
二、進行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方法
(一)周記法。現在的學生與教師代際隔閡較大,彼此成為知心朋友的可能性不大,而且過于密切的關系也不利于正常教育活動的開展。相對而言,寫寫周記,進行書面交流,乃是溝通師生心理的有效辦法。這種方法從形式上講并不新穎,但也不算過時。周記要反映學生的心理,它的內容可以別具一格,教師應首先以學生的傾聽者身份出現,然后以學生的疏導者的身份出現,這樣才有可能使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了解這些感受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和疏導,會激發學生更真實地流露內心世界,對工作的開展起促進作用,有助于教師樹立起自己的權威,思想教育工作就會水到渠成。
工藝美術的歷史起源于人類開始制造工具的時代,它主要是因人們的實際生活要求而產生,因此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工藝美術大多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與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密切相關,也因時代、地域、技術和文化及民族等諸多因素而產生迥異的風格特征。根據史料記載,遠在冰河時期,人們就學會了用符號來進行裝飾,同時也發展了各種加工技巧,包括石質的、骨質的、象牙的、泥土的圓雕、浮雕以及這些材料上各種各樣的刻畫符號等。此外,從出土的石器時代的文物看,原始人所使用的工具上也常有各種符號和物形,并以此為裝飾,加工很是精美,成為最初的工藝美術品的雛形。正是由于古人對于這種形式美感的追求,以及在此基礎上累積起來的各種工藝技巧,才使得某些藝術或是造型成為可能,也正因此工藝美術經歷了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疊加、發展、創新,才逐漸形成今天的工藝美術的態勢。
二、工藝美術的發展制約與優勢
目前,大多數工藝美術品過于陳舊,缺乏鮮明的時代特征,是制約工藝美術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很多工藝美術品由于仍然采用手工作坊和家庭經營的模式,使得其形態特征還停留在最初的審美尺度上,沒有及時的更新,不能很好的適應新時代的市場需求,因此也就是老樣子、老傳統、老技術,缺乏時代特色和新藝術風格,不具有時代感,很難被現代消費者所喜歡所接受,從而喪失了一大部分市場和消費群體,因而也羈絆了其向前發展的腳步,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固守陳規、不思進取、失去市場、被時代淘汰,這就是市場經濟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在迫使你改變、必須改變,在工藝美術技藝的承襲中,也要與時俱進,充分考慮時代特征,并進行相應的變革和創新,這樣才能與市場接軌,真正達到產銷合理的良性循環。工藝美術的厚重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是其最鮮明的優勢。工藝美術一般都是經過百年歷史的沉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較大的社會價值及影響力,作為一個傳承歷史的載體,具有其顯著的歷史特征和烙印,其后深藏的故事和品牌價值使得很多的工藝美術成為非遺產物,其獨有的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都是其他產業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在市場經濟中,必須嚴把特色,不斷嘗試和挖掘自身內在的文化內涵和現代文化的相互交融,以及不斷發展新的技藝、新的風格和新的時代特征,注重市場需求和品牌建設,增強創新意識,提升品牌價值,融入時代特色,發揚傳統核心影響力,取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多豐收。
三、工藝美術的傳承與創新
區域文化是某一特定區域的人群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民俗習慣以及這個特定區域人群意識所折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它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反映的是該區域的人類活動。作為人類活動的一部分,地方媒體在傳播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區域文化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并不是單向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而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一方面,地方媒體無論從傳播內容還是傳播形式上,都受到區域文化的影響,并承擔起區域文化傳承的重任;另一方面,地方媒體不斷地在解構固有的區域文化,建構符合時代特征的區域文化。
首先,從媒介的功能來看,地方媒體具有廣泛推行符合區域特征的社會價值規范與社會價值意識的社會功能。地方媒體以其符號傳播的方式確立和強化社會主流文化價值體系,這部分價值規范和價值意識事實上也就是區域文化中的一部分。不同區域的歷史、環境、制度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豐富的區域文化。媒介時代之前的區域文化傳播主要是通過區域內人們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或者是書籍等方式傳播,在信息時代下,由于社會交往的擴大和對于信息資源的需求,媒體成為區域文化傳播的最佳平臺。
其次,從媒介的傳播過程來看,地方媒體在信息傳播活動過程中,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方式、受眾無一不受區域文化的影響。傳統意義上的大眾傳播如今也走向了分眾化傳播,受眾面對浩如煙海的信息越來越無從選擇。此時,與受眾相關或者和受眾有共同心理體驗的區域信息將越來越受歡迎,而文化則是把受眾和媒體聯系在一起的紐帶,區域性的文化使得受眾和媒介之間的關系變得十分緊密。地方媒體在進行信息傳播或者節目編排過程中,應當以“地域性、故事性、文化性”作為主旨,充分展示、挖掘區域歷史文化資源,揭示出區域文化對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深層約定以及人對生存在其中的文化的積淀和傳承,彰顯地域文化特色、傳統觀念、生活方式、行為特點、歷史變遷、時代風尚等。因此,展現和傳承區域文化成為地方媒介的生存與立足之本。
最后,從媒介傳播的效果來看,地方媒體對于區域文化不僅是一種傳承,同時也是一種建構。區域文化是長期歷史積淀的結果,其中的絕大多數成份符合時代特征,具有合理性的一面,當然,也存在一些不符合時代特征不合理性的另一面。因此,有必要對區域文化進行一定的整合和揚棄。文化從來都不是一個靜態的概念,而是在不斷前進中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揚棄自我的動態過程。著名傳播學者麥克盧漢說過:“媒介是人體的延伸。”它延伸的正是人類的精神文化。信息時代中,這部分工作基本上是由地方媒介來完成的,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一個建構的過程。
地方媒體在區域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從現實情況來看,區域文化建設過程中地方媒體起到了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全球化時代下,各國和地區越來越重視區域文化的保護和建設。然而這一過程中,地方媒體存在許多失誤與不足。
地方媒體的“自我中心”意識。地方媒體在區域文化建設中存在“自我中心”意識,從媒體自己的立場與觀點出發去認識事物,而不能以客觀的、他人的立場與觀點去認識事物,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他人,造成忽視地域差異性的單向思維。這種“自我中心”意識往往是一種無意識的意識,很多情況下,媒體自身并不清楚內容傳播過程中是否帶有“自我中心”意識。
地方媒體的“都市媒介文化霸權”現象,脫離群眾文化。區域文化大多是經過千百年時間積淀的民間文化的升華,它們源于群眾且歸于群眾,許多能夠體現地方特色的文化現象都與群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據了全國總人口的大多數,孕育在廣大農村地區及農民群體之間,質樸且源遠流長的“農文化”實際上已經成為區域文化的代表。媒體的發展則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結果,特別是在市場的作用下,媒介關注的往往是能夠給自身帶來經濟效益的事物,“都市行為”因此成為媒介傳播的重點內容,“廣告”成為媒介傳播的源動力。在都市媒介集群和話語霸權的操控下,最能代表區域文化的“農文化”日益被媒介邊緣化,地方媒體的傳播內容逐漸脫離群眾文化,造成區域文化傳播的弱化。
全球化語境下本土文化意識覺醒,但地方媒體缺乏區域文化守護意識和能力。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而來的是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將全球范圍內文化的一元化、統一化,把本來異彩紛呈的不同文化標準化,這將給本應當多元化的世界和以地方文化為特色的區域文化造成巨大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本土文化意識開始覺醒,從政府到民間,不同國家和地區開始注重地方文化的保護和建設。由于具有將區域文化擴散為大眾文化的優勢,地方媒體自然而然地承擔起區域文化傳承和傳播的責任。然而,很多的地方媒體依然缺乏這樣的一種意識,作為工業時代的產物,媒介仍舊把信息傳播作為西方國家創造的流水線工作中的一項,從操作模式、節目形式、節目內容都采用同一模式,媒介傳播的同質性越來越強,缺乏代表理性特征的個性。媒介變為工業時代的一個符號,區域文化慢慢融入這樣的時代當中,逐漸邊緣化并且消散。還有一些地方媒體可能已經有這種區域文化守護意識,但是由于受到資金、政策、市場監管等多方面的壓力,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結果只能讓這種意識匯入市場的大潮當中,無聲無息。
區域文化建設中地方媒體的功能彰顯
盡管地方媒介在區域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諸多不足,但就現實情況來看,地方媒體依然是最好的傳播與傳承平臺。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地方媒體在區域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成為一個重大問題。
地方媒體傳播內容要堅持傳統價值理念。受市場、地方政府、受眾三方面限制,地方媒體必須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現實中,很多地方媒體只考慮到經濟效益,忽視了社會效益,造成節目同質化、虛假廣告、新聞節目娛樂化等現象,嚴重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進而弱化媒體功能。區域文化經過千百年發展,反映的是區域內人類生活和社會行為,其價值理念必然是普羅大眾信守的,也是衡量社會效益好壞與否的重要標準。因此,地方媒體在傳播內容上必須堅持導向原則,堅持傳統價值理念,宣傳區域文化。另外,地方媒體傳播重點要關注本區域。區域化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受眾文化認同,一種個性化,也是大多數地方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對于同質化日趨嚴重的媒介生態現狀來說,區域化成為在分眾化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的最有力武器。在傳播過程中,地方媒體要加重區域信息內容,比如電視臺可以多開辦一些關注民生的節目或開辦方言節目,民生節目可以加強媒體的親和力,方言節目可以加強觀眾的文化認同。
地方媒體要堅持“地域性、故事性、文化性”原則,以區域化的內容、新穎的形式、深厚的文化內容來吸引受眾。將區域內的傳統觀念、生活方式、行為特點、歷史變遷等在事件、人物以及故事發生的情節中潛移默化地輸導給觀眾,使觀眾在關注身邊發生的故事的同時,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和道德理念。通過地方媒體單純的文化傳播方式可能會比較單薄和枯燥,但通過情節展示或者故事的方式來傳播,就更容易被受眾接受。比如某地方電視臺向觀眾介紹該地一處歷史遺跡,如果僅是通過影像展示加畫外音解說的方式很顯然過于平淡,但電視臺以紀錄片的方式,通過人物、情節、歷史源流各方面用故事的形式來拍攝播出,其效果立馬可見,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同時讓觀眾學會歷史,了解知識。所以說文化是基礎,媒體是平臺,表現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