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3 14:50:5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人體工程學的概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人體工程學主要研究科技和空間環境與人類之間的交互作用。在實際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中,人體工程學者應用相關學科知識進行設計,以達到人類安全、舒適、健康、工作效率提高的目的。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無處不存在與人體工程學相關的東西。我們上下的樓梯、坐具、家具、電腦、鍵盤、筆、垃圾箱等等,很多都或多或少地體現著人體工程學的應用。正因為這些運用,才使得我們的生活如此的方便、舒適。沒有這種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比如這樣一些不符合人體工程學的例子:手機的開機鍵關機鍵設置不合理;座椅的靠背設計不符合人體脊椎曲線;有的樓梯臺階高度設計不合理,走起來很累;公共場地的面積與實際需容納的人數不匹配,造成人員擁堵;有的公交車上的扶手設計也不合理,沒有考慮乘客的身高因素,統統設計為同一種高度,矮個子的人夠著很困難;兒童用的藥品藥盒沒有采用安全蓋,造成醫療事故;有的產品開啟不方便,鎖扣設計不合格,等等。
人體工程學有關于人體結構的諸多數據對設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了解了這些數據之后,我們做室內設計時就能夠充分地考慮這些因素,做出合適的選擇,并考慮在不同空間與圍護的狀態下,人們動作和活動的安全,以及對大多數人的適宜尺寸,并強調其中以安全為前提。比如,家具的設計就要適合人體靜態和動態時的特殊尺寸要求。同時,人們為了使用這些家具和設施,其周圍必須留有活動和使用的最小余地,這樣才不會使得活動在其中的人感覺約束、拘謹。另外,顏色、色彩及其布置方式,都必須符合人體生理、心理尺度及人體各部分的活動規律,以便達到安全、實用、方便、舒適、美觀之目的。人體工程學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就是特別強調家具在使用過程中對人體的生理及心理反應,并對此進行科學的實驗和計測,在進行大量分析的基礎上為家具設計提供科學的依據。同時,把人的工作、學習、休息等生活行為分解成各種姿勢模型,以此為研究家具設計,根據人的立位、坐位和臥位的基準點來規范家具的基本尺度及家具間的相互關系,
坐具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到最多的用品。作為家具一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坐具中的人體工程學知識運用則顯得格外重要。一旦椅子不符合人體要素,則會帶來很多麻煩。例如椅子的靠背如果設計不當,人坐在上面會感覺很累,后背很別扭,長期下去,脊椎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1.1體驗式教學促使學生不斷產生新創新、新認識
在高等教育大知識背景的前提下,體驗式教學使學生不斷產生新經驗、新認識,促進學生個性全面成長。景觀設計專業《人體工程學》使學生真切體驗、感受與認知相關理論知識,課程中實施體驗式教學,激發對抽象枯燥的數據理論知識的興趣。體驗式教學內容包括四個階段:親歷階段即學生親身經歷某一件事或某一個情境階段。形成階段即學生對上述親歷過程進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觀念。檢驗階段即學生在新情境中檢驗所形成的概念或觀念的階段。反思階段即反思已經形成的概念或觀念,產生新經驗、新認識。景觀設計專業注重生態的融合、人文的共鳴、群眾需求。在講授不同人體數據時,要考慮到人體靜態與動態功能尺寸,還有一定的使用狀態和方式。學生要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精益求精的設計態度,才能設計真正符合人體工程需求的景觀環境。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對單一的課堂實訓主動性不夠,被動學習的情緒明顯,由于不同環境因素的復雜性為主動學習設置障礙。因此,授課時應聯系學生日常環境,引導學生親自去體驗、感受、測量相關數據,主動思考與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和景觀環境等。
1.2以專題創新研討教學為主,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人體工程學》教學采用研討、生動直觀的教學方法,在課程重點章節內容安排專題任務研討,提出專題設計內容,讓學生分組展開討論。對項目進行分析討論和深入設計,學生分組討論制作ppt,創造互相學習的機會,闡述設計的理念思路和設計方法,在切磋、研討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在自主學習環境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研討課中提倡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觀念,也符合《人體工程學》多元化、人性化的發展,提升學習的能動性與個性體驗,既活躍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1.3理論與實踐結合,以實踐教學為目的
《人體工程學》是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為了使學生在今后實際設計時能有據可循。因此,課程面向實踐教學為主要依托。教師在理論教學中穿插一些實踐課程,以學生常見現實生活現象為題材,讓學生走出課堂,講授不同人體尺寸與相關景觀環境設施時,讓學生調研本地區不同年齡層人體特征與生活習性,調研300多名來自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人群,辦公與購物環境的消費心理需求等,收集分析大量人體尺寸,得出最佳舒適度,在教學過程中體驗獨立創造,參與合作的快樂,使學生在積極的體驗中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增長,如何滿足人們的需求變得尤為重要。人體工程學作為一門較為先進的學科,對人、物和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綜合的考慮和評估,從而實現三者的有機結合,在工程學的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隨著人們對設計要求日益提高,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始終將人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不但要加強室內的視覺效果,還應注意對物理環境以及人們的心理環境進行研究和設計。
(二)室內設計綜述
室內設計主要是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不同,按照相應的設計標準,考慮到建筑所處的環境和功能,利用建筑美學的有關原理和一些技術手段,設計出功能合理、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以此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室內設計的空間環境不僅要滿足建筑使用要求,還應該體現出建筑的使用價值,在此基礎上盡量設計出具有一定的建筑風格、歷史文化以及具有特色的環境氛圍的室內設計方案。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精神功能以及室內設計的實用功能兩個方面。人們的心理環境的變化會受到室內環境的影響,好的室內設計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心理健康程度。另一方面,室內設計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所以在設計時必須控制好建筑的實用性。
二、室內設計教學中人體工程學的運用
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就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
(一)室內設計教學中生理計測的運用
人體在活動的過程中,其生理變化的狀況是不同的,采用生理計測的方式能夠科學、客觀的測量出人體在活動時的負荷情況及能量的消耗狀況。通常的計測方式有能量代謝率法和肌電圖法。因為人體在消耗能量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耗氧量,活動時的耗氧量和平時的相比,強度狀態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通過能量代謝率公式進行計算就能計算出人體在不同情況下的代謝率。肌電圖法是利用活動過程中電流圖和肌肉伸縮的情況來確定人體的負荷和活動強度的。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生理計測的結果,使學生提高室內設計中對人體活動情況的注意力,盡可能保證設計的合理性。
(二)人體工程學的基礎數據在室內設計教學中的運用
人體工程學中的基礎數據有三個方面:人體尺度、人體構造、人體的動作域。這些方面在室內設計教學中都會被運用。其中,人體工程學研究的基本數據之一就是人體尺度,加強室內設計教學中對人體尺度的研究對保證設計方案的實用性具有深刻的意義。其次人體構造是和人的運動系統聯系最緊密的部分,如人體的肌肉、關節和骨骼,分別通過神經系統的分配,使人體各部分順利的完成運動。骨骼是人體的支柱,通過四肢骨、軀干骨以及顱骨這三個部分進行運動,再通過骨關節的連接加強活動,最后由神經系統向骨骼肌傳遞信號,形成肌肉的舒張或收縮,從而協調人體的工作。人體活動的區間以及生活的空間范圍就是人體的動作域。人體的動作域的大小和人體的活動情況息息相關,所以,準確的動作域的分析對確定室內空間的尺寸十分重要。在室內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盡可能的采用多種計測方式測定出人體的動作域,為人體工程學的研究提供基礎的數據。
(三)室內設計教學中心理計測的運用
心理計測的方式主要有尺度法和精神物理學法等。尺度法主要是在心理學中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劃分。精神物理學測量的方式就是采用物理的方式測量出最小的人體神經刺激量,以保證在設計中加以注意。在室內設計教學中,應該盡可能讓學生進行實踐、合作,組織相應的團隊,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通過自評、組評、互評以及團體評的方式進行教學,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現代社會對于“裝修”一詞大家并不陌生,一般而言就是進行室內設計與改造。主要指根據個人的審美要求,通過室內環境的裝飾與調整,使之形成舒適、衛生、自然、安全的空間環境,并且在精神層面賦予鮮明的含義。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室內設計面臨的要求(美觀、健康、環保、舒適等)越來越高,而且室內設計已經擴展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住宅、店面、辦公、旅館、醫院、學校、圖書館等等,與人們息息相關。科技水平的提高,天馬行空,人們的想象無止境,因而人體工程學也應運而生,并且在室內設計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因此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本文將為你揭開人體工程學的面紗,具體的看以下的介紹:
1 人體工程學的含義與發展
(1)〖JP3〗人體工程學的含義。人體工程學(Human Engineering),〖JP2〗又叫人機工學、人類工程學,或工效學(Ergonomics),主要是對環境中的人體活動、心理、生理等進行綜合性研究的學科。工效學(Ergonomis)源于希臘文“Ergo”,是指 “工作、勞動”,“nomos”就是“規律、效果”,更可以理解為人體工程學是探究人們的工作效果、勞動效能的規律性。[1]
(2)人體工程學的發展。人體工程學是起源于歐美,在1857年被波蘭的雅斯特萊鮑夫斯基教授提出的。此概念象征著健康、安全、舒適和高效能。起初在工業社會,為了探求人與機械設備之間協調關系而大量使用與機械設備上,直到二戰在軍事上廣泛使用,在坦克、飛機的內艙中,運用人體工程學原理和方法為了有效戰斗和操作,并且使人在小空間(人―機―環境)中盡量達到協調,減少人員疲勞,大大提高命中率和安全等問題。[2]二戰結束后,人體工程學迅速滲透各個領域(空間技術、建筑設計、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用品)等,成為當代室內設計的參考基礎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1960年創建了國際人體工程學協會,使得人體工程學在空間技術、建筑、工業生產及室內設計等領域得到有效運用。一直到當今社會,信息化自動化的發展,室內設計開始更加重視“以人為本”的融合理念,其中日本千葉大學小原教授認為:人體工程學可以探知人體的工作能力及其極限,進而使得人們所從事的工作能夠適用生理學、心理學以及人體解剖學的各種特征。人體工程學是以人為主體,將先進的人體計測、心理學計測、生理學測量等手段,使得“人――物――環境”緊密地聯系在一個系統中,讓人們能更主動地、高效能地支配生活環境。并且人體工程學所涉及的學科也較為廣泛,如人類學、心理學、生理學、工程技術學、醫學等諸多學科,各學科互相作用能更好適應時展的需求,提高生活質量。
2 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重要應用
跟隨時代的步伐,人體工程學在美國、英國、德國及日本等已經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學科,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的呼聲越來越高,人們在面對緊張快節奏的壓力下,想通過室內設計得到調節情緒、安全舒適的空間環境,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也尤為突出。
(1)確定了人以及人際關系所需要的室內活動的空間大小的依據。運用人體工程學知識,將人的尺度、姿勢、動作、心理、人際交往等進行相關計測,來確定空間范圍的大小。[3]具體分析:一般而言人所需空間既包括單人自身和心理空間,也包括兩人以上平行、相對等互為交叉空間;姿勢和動作不同,設計座椅或者工作臺高度也就不同;此外某些國外工作環境設計注重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在空間隔斷設施布置上都有多層含義的探索。
(2)確定了設施的形體、尺度、家具合理設計提供依據。家具是人們最為常見的設施,主要是實用,人體工程學確定了家具設計基準點(座位、立位),涉及生活各方面座椅、柜臺、書桌及床等,運用人體工程學為指導,使得人體尺寸與家具設計相協調,才能達到安全舒適,舒緩疲勞等功效。
(3)提供適應人體的室內物理環境最佳參數。室內熱環境(高溫低溫)、光照環境(照明參數)、重力環境(壓力和溫度)、輻射環境、聲音環境(聽得更清楚和噪音)等是室內物理環境的主要參數,通過這幾方面的參數測量,來確定人體最為舒適的設計環境。
(4)視覺四要素的計測為室內色彩環境設計提供依據。視力、視野、色覺、光覺就是人的視覺四要素,色彩的沖擊力和最佳的視野區域都可以通過人體工程學的計測數據來進行最佳的室內設計,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3 結語
在千變萬化的現代社會,每天人們都在步履匆匆地為生活和工作而奔忙,身心疲憊不堪。更加之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的生活、生存的空間更加縮小,人們面對殘酷的現實更渴求一種有人情味、安撫情緒的舒適環境。室內設計的作用不僅僅在于普通的坐、臥、睡,日常生活中的娛樂、購物、消遣、吃喝等可以通過環境一覽無余。人體工程學為重心的室內設計對人們生活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能呈現出人們的喜、怒、哀、樂等截然不同的內心感受。房屋不單單是住所,更是居住者情感思想的強烈體現。通過人體工程學進行的室內設計,可以使沉重的心靈得以減壓和釋放,在輕松舒適的環境下心緒得以平靜,更突出了人、機、環境相互協調統一,更能積極地為人們創造更安全合理的室內空間。
參考文獻:
關鍵詞:產品造型設計;人機工程學;并行應用
Key words: product style design;ergonomics;parallel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TG8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36-0153-02
0 引言
設計無處不在,有人甚至說設計就是一切[1]。工業設計是人類社會文明高度發展工程中,伴隨著大工業生產的技術、藝術和經濟相結合的產物。在工業設計中,與人有最密切和直觀接觸的就是產品造型設計,隨著設計深入到如此多的我們看到并使用的東西,人與產品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在傳統設計流程中,人機工程學常作為設計前期生理數據應用于產品概念設計階段。這容易導致在結構設計和工藝設計及后期模具設計中出現數據不足數據不符的現象,造成設計的變更和制造成本的提高,也遠未滿足“以人為本”的設計需求。本文通過總結產品造型設計的特點,針對性的提出從人機工程學應用要點出發,進行并行應用的思路。使人機工程學全方位為產品造型設計服務。
1 產品造型設計的特點
產品造型設計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技術與藝術的統一,另一方面是功能與形式的統一。其一,產品外觀設計是產品形態是審美的創造,結合了設計師的藝術趣味與審美理解。它與產品的價值相關聯,代表了產品的“氣質”。設計師運用點、線、面等不同的形態元素表達了不同的設計理念,懷舊或前衛、正統或反叛、簡潔或繁瑣、直接或含蓄、理性或感性。這些呈現出現的形象特點形成產品的“風格”[2]。但我們也應該很明確的認識到產品不同于藝術品,產品設計不能是簡單的設計師自身的直覺經驗,而是系統地將多重功能和多重限制聯系起來,其中有人的因素、經濟的因素、工程的因素等等,設計師需要系統地將設計、創造、工藝、生產結合成整體,才能讓創意更好地融入到產品之中。其二,功能是指產品所具有的效用,并被接受的能力,產品本身所具有的特定的功能能夠體現其應用價值,因此才會被生產和銷售。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產品其實是功能的載體,產品設計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某種特定的功能,產品的試題結構就是功能的載體。產品形態首先是為了表達產品的功能和性能特征,顯示出在技術上的合理性,使人們對其功能有形象的認知。優秀的產品形式能夠將產品的用途、用法、效果及公共價值準確無誤地告訴消費者[2]。在生活中,產品的功能超越了純粹的基本能力,呈現多元化趨勢,如產品在基本使用功能外,還有能帶來審美、娛樂等精神功能的作用。所以,好的產品造型設計是使用功能與精神功能相融合的外在表現,是形式和功能共存的產物。
2 產品造型中人機工程學的作用
從以上產品造型設計的特點中我們不難看出,優秀的設計最終是要獲得一種使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滿意的整體,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價值觀。這個設計價值觀直接推動了人機工程學的發展。人機工程學是20世紀80年代左右開始在國內發展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隨著現代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其發展更是超出人們的預期。該學科的顯著特點是研究人、機、環境三要素自身特性的基礎上,不僅僅注重對單一要素的優化,而是將“人”、“機”、“環境”三要素納入“人-機-環境”綜合體中進行系統的研究,旨在充分利用這三要素之間的內在關聯性探尋系統優化設計方案。人機工程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在工業設計中與人體有關的問題[3]。例如,人體形態特征參數、人的感知特性、人的反映特性以及人在勞動中的心理活動等。基于該學科的特點,其理論和方法可為設計中考慮“人的因素”提供人體尺度數據;可為設計中“機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學依據;可為設計中考慮“環境因素”提供設計準則;可為“人-機-環境”系統設計提供整體思路;可為貫徹“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提供可行方法。因而工業與工程設計成為人機工程學主要應用領域。在產品造型設計中,該學科理論與方法貫穿與設計的全過程,逐步將設計水平提升到人們所最求的高度。
3 產品造型中人機工程學應用的要點
在產品造型設計中考慮人機工程學也就是考慮人與產品的交互方式、交互界面的設計,運用人機工程學的基本原理分析產品中人的因素,從基本的生理要素、心理要素著手,并將人的因素的研究融入到產品造型設計的全過程中。
3.1 生理要素應用
人體尺寸是產品設計的基本資料,通過人體測量可獲得人體的靜態尺寸和動態尺寸。人體的靜態尺寸是結構尺寸,而人體的動態尺寸是功能尺寸,它包括操作者在工作姿態或某種操作狀態下的測量尺寸。動態人體尺寸測量的重點是人在執行某種動作時的身體特征。動態人體尺寸測量的特點是在任何一種人體活動中,身體各部分協調而連貫的完成動作指令[3]。但是對于大小不一的人體尺寸,其指令也有差異,設計不可能全部實現。根據尺寸的性質,在同一個產品的各個部分,為了適應不同的人體尺寸,滿足大部分的人體需求,必須參考不同的數據[2]。例如由Peter Opsvik設計的Balans凳(圖1),考慮到不同乘坐者年齡、坐姿。這款人體工程學椅子看上去似乎不穩想小孩玩的木馬,但是坐上去卻不是如此。坐上去以后椅子會子安前傾一個角度,保證你的脊柱是一條直線,脖子自然伸直,想彎都彎不了,而且肌肉完全不受力不緊繃。
3.2 心理因素應用
根據用戶的感覺、知覺特性、認識、學習和出錯情況進行產品使用方式、操作界面的設計,以適應用戶的職業需要、行動方式需要、認知需要和操作需要,以減少用戶學習的時間,減少操作出錯[3]。如:Nissan日產Pivo概念電動汽車設計(圖2),Pivo最特別的地方是革新式的360度車倉旋轉功能及90度車輪旋轉功能,當你駕駛Pivo時,從此不用再倒車入庫,只要將車頭做180度旋轉,即可正向開車入庫。這一操作方式的設計,完全從用戶感知特性出發,做到輕松駕駛。
3.3 產品造型設計流程中人機工程學的并行應用
傳統的產品造型設計采用階段性的流程進行,各階段的工作按時間組織順序進行。人機工程學被放在第一階段的概念設計中作為基礎數據使用,這容易導致在結構設計和工藝設計及后期模具設計中出現數據不足數據不符的現象,造成設計的變更和制造成本的提高。本文認為應將人機工程學的使用作為一個系統、集成的過程,在產品造型設計的各個階段設計中同步進行,相互協同。從全局優化的角度出發,達到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4 結語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產品同質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人性化”的設計才是未來的趨勢。因此在產品造型設計中,應從生理要素、心理要素兩個要點出發,結合人機工程學的原理分析產品中人的因素,在產品造型設計流程中并行應用。將人機工程學應用融入到產品造型設計的全過程中。
參考文獻:
[1][美]馬克斯(marks,T.)[美]波特(porter,M.)著.好設計[M].張嬋媛,譯.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1.
人體工程學起源于歐美,原先是在工業社會中,開始大量生產和使用機械設施的情況下,探求人與機械之間的協調關系,作為獨立學科有40多年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事科學技術,開始運用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飛機的內艙設計中,如何使人在艙內有效地操作和戰斗,并盡可能使人長時間地在小空間內減少疲勞,即處理好:人—機—環境的協調關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國把人體工程學的實踐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運用到空間技術、工業生產、建筑及室內設計中去,1960年創建了國際人體工程學協會。
及至當今,社會發展向后工業社會、信息社會過渡,重視“以人為本”,為人服務,人體工程學強調從人自身出發,在以人為主體的前提下研究人們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產活動中綜合分析的新思路。
日本千葉大學小原教授認為:人體工程學是探知人體的工作能力及其極限,從而使人們所從事的工作趨向適應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的各種特征。
其實人—物—環境是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的一個系統,今后“可望運用人體工程學主動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環境”。
人體工程學聯系到室內設計,其含義為:以人為主體,運用人體計測、生理、心理計測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體結構功能、心理、力學等方面與室內環境之間的合理協調關系,以適合人的身心活動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標應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適。人體工程學與有關學科以及人體工程學中人、室內環境和設施的相互關系。
人體工程學的基礎數據和計測手段
一、人體基礎數據人體基礎數據主要有下列三個方面,即有關人體構造、人體尺度以及人體的動作域等的有關數據。
1、人體構造與人體工程學關系最緊密的是運動系統中的骨骼、關節和肌肉,這三部分在神經系統支配下,使人體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運動。骨骼由顱骨、軀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組成,脊柱可完成多種運動,是人體的支柱,關節起骨間連接且能活動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經系統指揮收縮或舒張,使人體各部分協調動作。
2、人體尺度人體尺度是人體工程學研究的最基本的數據之一。
3、人體動作域人們在室內各種工作和生活活動范圍的大小,即動作域,它是確定室內空間尺度的重要依據因素之一。以各種計測方法測定的人體動作域,也是人體工程學研究的基礎數據。如果說人體尺度是靜態的、相對固定的數據,人體動作域的尺度則為動態的,其動態尺度與活動情景狀態有關。
室內設計時人體尺度具體數據尺寸的選用,應考慮在不同空間與圍護的狀態下,人們動作和活動的安全,以及對大多數人的適宜尺寸,并強調其中以安全為前提。
例如:對門洞高度、樓梯通行凈高、欄桿扶手高度等,應取男性人體高度的上限,并適當加以人體動態時的余量進行設計;對踏步高度、上擱板或掛構高度等,應按女性人體的平均高度進行設計。
二、人體生理計測根據人體在進行各種活動時,有關生理狀態變化的情況,通過計測手段,予以客觀的、科學的測定,以分析人在活動時的能量和負荷大小。
人體生理計測方法主要有:
1、肌電圖方法把人體活動時肌肉張縮的狀態以電流圖記錄,從而可以定量地確定人體該項活動強度和負荷。
2、能量代謝率方法由于人體活動消耗能量而相應引起的耗氧量值,與其平時耗氧量相比,以此測定活動狀態的強度,能量代謝率的計算式,以及不同活動的能量代謝率(RMR)。其計算式如下:
運動時氧耗量-安靜時氧耗量能量代謝率(RMR)
基礎代謝率耗量3、精神反射電流方法對人體因活動而排出的汗液量作電流測定,從而定量地了解外界精神因素的強度,據此確定人體活動時的負荷大小。
三、人體心理計測心理計測采用的有精神物理學測量法及尺度法等。
1、精神物理學測量法用物理學的方法,測定人體神經的最小刺激量,以及感覺刺激量的最小差異。
2、尺度法以順序在心理學中劃分量度,例如在一直線上劃分線段,依順序標定評語可由專家或一般人,相應地對美丑、新舊、優劣進行評測。
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由于人體工程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人體工程學在室內環境設計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有待于進一步認真開發,目前已有開展的應用方面如下:
一、確定人和人際在室內活動所需空間的主要依據根據人體工程學中的有關計測數據,從人的尺度、動作域、心理空間以及人際交往的空間等,以確定空間范圍。
二、確定家具、設施的形體、尺度及其使用范圍的主要依據家具設施為人所使用,因此它們的形體、尺度必須以人體尺度為主要依據;同時,人們為了使用這些家具和設施,其周圍必須留有活動和使用的最小余地,這些要求都由人體工程科學地予以解決。室內空間越小,停留時間越長,對這方面內容測試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車廂、船艙、機艙等交通工具內部空間的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1)005-163-02
工業設計是以工學、美學、經濟學為基礎對工業產品進行的設計,其理念是在符合各方面需求的基礎上兼具特色。工業設計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交叉性學科,它旨在形成和諧的實物環境,最充分的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工業設計在企業中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
1. 人機工程學教學的重要性
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各種因素;研究人和機器及環境的相互關系;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及休閑時怎樣統一考慮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適等問題的學科。本課程是工業設計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設計安全可靠、便于使用的產品提供了人機關系方面的理論依據和方法指導。
我國的工業設計專業教學,形成了兩種基本知識體系:一種是工程技術體系;另一種藝術美學體系。根據工業設計專業辦學基本要求,無論哪種知識體系,都必須學習人機工程學、工業設計工程基礎等課程。從人機工程學教學方面來說,傳統的理論知識灌輸過程所涉的工科知識較大,面對大量的原理和數據公式,藝術類學生聽起來費解,也容易產生疲勞和厭學情緒。課程的教學成效關系到后續課程教學是否能順利展開,而死記硬背、不加理解的學習方法和模式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通過人機工程學的課程學習,應該讓學生理解設計是什么,怎樣設計,設計達到的效果。具體來說,轉變成人機工程學課程中要解決的3個目標,就是“尋找產品問題、正確分析原因、重新改良設計”,再簡化一下可表達為設計上常用的述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3個教學目標實際上就是設計的三個階段。本文將從教學實際出發,探討人機工程學教學改革中的實踐與體會。
2. 人機工程學課程的教學目的
工業設計教育不應該試圖把學生教成每一方面都精通,能在事先熟知的所要設計的產品的各個方面的專家,事實上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而應該把設計教育的重點放在讓學生學會這門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研究方法以及培養他們對知識的應用和與再生能力上,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面對新問題時能夠迅速把握實質,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并以創造性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
由于工作對象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設計師必須經常面對各式各樣的人機問題,這種情況給人機工程學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人機工程學研究內容的涉及面廣,涉獵的學科繁多,再加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甚至可以延展出界面設計這樣獨立的設計課程,因此作為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不可能真正全面地掌握人機工程學各個領域的所有內容。人機工程學的教學目的也絕非是讓學生認真背誦書本的概念與數字,而是教會學生具有基本的人機工程學觀念,提高其人機意識,了解基本概念、內容和方法,在以后的設計實踐中能夠自覺查閱相關資料,深入學習,使其設計更科學和全面。
3. 人機工程學教學改革的探索
人機工程學教學方法的得失和教學內容的安排,往往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成敗。因此,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科學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合理的教學安排,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牢固地掌握并靈活運用知識。
3.1 聯系實際生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傳統的人機工程學教學,為了引起學生對課程的重視,在課程之初會用很多時間來探討課程的重要性。人機工程學興起的直接原因是二戰中大量因人機設計失誤而導致的飛機失事。軍事領域的人機設計問題讓學生覺得很新奇,但畢竟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太遠了。
那么到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不需要人機工程學,有沒有值得我們去改進的設計方面呢。教學中,我把這個問題作為第一次課后作業留給同學完成,并給了兩個學時的課堂討論時間。通過討論,同學們發現了很多在生活中運用人機工程學的例子,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面的例子有:階梯教室的座位高低錯落,保證了各個位置同學的視野;電腦腕墊設計有效緩解了手腕疲勞;椅子的腰靠設計有效緩解了腰部不適;高低可調的課桌椅適應了不同身高的客戶需求等等。反面的例子有:公寓床的長度不適合于身高過高者;固定式課桌椅不能滿足所有同學的身高尺寸;公用衛生間門后不設掛鉤,給入廁者帶來不便等等。
通過設置思考題并結合課堂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本門課程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既避免了傳統教學反復說道的枯燥乏力,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真實地感受到了課程的重要性感和實用性,從而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3.2 通過課程實踐,理解科學數據的由來
人體尺寸的測量,是人機工程學中人體尺寸獲得的基礎,更是產品尺寸確定的重要參考。傳統教學中,對于該部分內容,教師們會對照人體尺寸表格和圖示一一講解,以幫助學生理解。這種教學模式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一旦離開書本,學生很快就忘記了測量項目的名稱和具體測量的人體部位,更難以在產品尺寸的設計中,快速、有效地找出人體尺寸的參考值。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們在此部分設定了實踐環節:在同學配合下,測量自身的人體主要尺寸、立姿和坐姿尺寸,畫出尺寸圖,并進行1:2的人體模板制作。同學們對實踐課題表現得非常興奮,測量自身的人體尺寸讓他們覺得很親切。很多同學測量中發現出現各部分尺寸相加高于或低于身高,而十分不解。最后在老師的協助下,通過測點標記和輔助測量基準面都得到了解決。實踐環節進行的盡然有序,充滿歡聲笑語。
在完成人體尺寸圖和人體模板時,同學們都掌握了這部分的知識,很有成就感,并興奮地表示記憶深刻,十分難忘。由此可見,合理的實踐環節設置,對學生深入理解和靈活掌握知識,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3.3 分析設計案例,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顯示與控制設計在產品設計的應用極為廣泛,教材中設置了大量圖例來講解該部分的重要性與應用。在傳統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高同學的分析問題能力,實際教學中引入了櫥柜設計的案例,讓大家學會客觀地評價設計的優劣。
案例中,新櫥柜設計的主題是“生活如此簡單”,產品的使用方式非常方便。當我們用身體的任何部位輕輕觸碰柜門時,相應的抽屜就能迅速彈出,所有的餐具快速展現于眼前。在輕松愜意的背景音樂配合下,主人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廚房中,寵物狗也舔開了其中一個抽屜,享受屬于自己的美食。看完案例,同學們都很興奮,紛紛夸獎設計太棒了,操作方便,技術先進,十分完美。討論的最后,我肯定了大家的正面評價,并提醒大家分析一下設計有沒有什么問題呢?同學們頓時安靜了,在積極地引導下,同學們靜下心來,開始思考設計方案華麗外表之下存在的問題,并得到了正確的結論。
面對新的設計,大家已經習慣了給予高度的評價和贊許,而設計中還有沒有可改進之處,很多人都會忽略。而作為設計人員的我們,對產品的評價不應該限于此,我們還要看到比常人更深刻的方面,為后續的設計研究找到方向。因此,教學中除了教會學生現成的理論知識以外,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實際問題,任何問題都存在兩面性,我們要學會科學、客觀地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價。
4. 結束語
人機工程學是一門技術性學科,其相關理論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教學中應該突出其科學性和實用性,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實踐,杜絕死記硬背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工業設計專業的人機工程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突出基本原理、工程程序和研究方法,這樣既能確保設計師具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能使設計師在解決問題時具備正確的思路和開展工作的手段。
注釋:
①汪惠芬,劉婷婷,《人機工程學》課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應用研究,2007,36(9):71-75.
人體工程學是設計專業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專業基礎必修課之一。它主要服務于實用藝術,為提高事物的使用功效和舒適度提供科學依據和保障。在現代生活中,隨著科技成分在社會生活中所占比重的增大,人體工程學已成為實用藝術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門課程教學的成效也直接關系到后續的設計類專業課程教學是否能順利展開,對相應的設計理論課也起到示范作用。如何使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正確理解人體工程學的內涵,并將該課程的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際的設計項目當中,是一個值得所有專業教師共同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模式陳舊,缺乏針對性。人體工程學對于設計類的學生來說是一門非常頭疼的課。部分院校的藝術設計由于辦學時間不長、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在人體工程學教學時還是采取傳統的“課堂理論知識灌輸+課終閉卷考試”的模式進行教學。學生普遍有厭學心理,雖然靠在考前死記硬背都能基本過關,但考過之后很快就忘記。
2.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社會實際脫節,難以使學生從現實層面了解課程內容。人體工程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但在學校期間的學習往往和社會實際脫節,難以使學生從現實層面了解課程內容。
3.教學手段和方法缺乏啟發性。目前的教學比較趨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理論課程主要以教師授課為主,教授人體生理學、人體心理學的基礎知識等。課程中安排的實踐教學主要是對簡單的家具進行測繪,然后在計算機上進行仿真。這種授課方式沒有跳出傳統模式固有的框架,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啟發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二、教學方法探討
1.多元化的教學方法。(1)重視設計實踐教學。在信息多元化的社會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教師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目前的教育方法主要還是以教師單方面授課、學生個人動手實踐的模式居多。根據現實需要,教師也可挑選網上設計招標項目,如家具、展廳或環境小品的設計等,讓學生自組團隊,設計投標,當然教師也可虛擬課題進行。在這種實戰或模擬的互動教學中,學生會更加投入,互相協作并且了解哪方面欠缺,為以后自學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2)合理運用多媒體。在課件的設計上采用多媒體課件形式,將繁雜枯燥的理論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圖表,靈活運用多種直觀形式如文字、圖形、聲音、視頻等,將傳統教學中的各種信息表現出來,在較短時間里,讓學生的各種感官并用,利用多種信息渠道,提高對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3)結合案例進行講授。為了使學生在具體的設計中能更好地運用人體工程學原理,更好地理解其使用范圍和應用方法,在教學中就應注重運用豐富、典型的案例進行闡釋,通過對具體案例的評析、講解和討論,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人體工程學和本專業的關系,學會進行相關知識和方法進行設計。例如:在“人體測量與數據應用”這一章中,為了更好地理解各個人體測量數據的應用范圍及應用場景,除了選擇書中介紹的案例外,還參考了大量和藝術設計相關的案例,特別是大量的人體測量數據與環境設計和室內設計的關系,像室內展廳設計中的空間設計、展具設計等,就會涉及到身高、立姿雙手上舉高、眼高的相關尺寸等。
一、教學過程
《人機工程學》是一門大學二年級的專業基礎課,一學期之內教授完畢,學分設置為2-4個,主要面向藝術類學生,要求學生具備設計學等基礎課程的學習。在課程之初向學生梳理課程進行的流程,讓學生在課程開始的初期就對自己的作業有一個大致的規劃和方向。把課程流程告知學生后,在整個學期前半部分,加強對學生的理論指導,讓學生具備獨立操作的能力,之后再及時設置分段式步驟分數比賽機制,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將新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作品,在每個階段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分數評比,組織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自學自糾能力,及時對學生的作品作出反饋,幫助學生做出修改,及時修正設計的方向,讓設計盡量保持在一定水準之上,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激發學生對實際操作的興趣與激情。通過以柜體設計的教學個案來分析教學過程中真景實做的過程以及教學成效,歸納教師在課前需要做的理論準備,以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合理設置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學習的環節,總結如下:1.1了解柜體設計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構造在課程的一開始必須先向同學們介紹一下人機工程學的概念,大部分學生之前對人體工程學沒有任何概念,需要在前期先把概念及應用范圍先教授給學生。在教室里通過多媒體教學和實物演示讓學生明白什么是人機工程學、人機工程學與測量之間的關系,以及人機工程學的未來發展、研究對象等。通過舉一些生活中的人機工程學設計例子,讓學生感受人機工程學的實際應用,以此來激發學生對人機工程學的學習熱情。通過理論講解,學生明白了什么是人機工程學,了解了它的應用范疇和心理范疇,樹立了自己的學習目標。1.1.1人機工程學概述人體工程學強調以人為本,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系統地研究人體結構功能、心理、力學等方面與空間環境之間的合理關系,主要是研究人、機、環境三要素之間的關系,綜合平衡地使用人的機能,解決人的健康安全、機器的工作效率和環境的保護問題,以達到人體在物質、精神、文化層面的要求。1.1.2人機工程學的定義人體工程學是一門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各種因素,研究人—機器—環境的互相作用;研究生活中的效率、健康、安全和舒適等問題的科學。人機工程學是設計工作的基礎,在設計產品中,要充分體現人機工程學的理論,在每個設計階段,都要做好人機工程學設計,保障產品功能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1.2案例引導1.以玄關柜柜設計為案例進行前期鋪墊,分析玄關柜的實用功能,以及人機工程學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方面,為接下來的衣柜設計打下基礎。2.讓同學們模擬業主并結合書本知識進行情景模擬,分析總結玄關柜的用戶需求,把握設計方向,考慮人機工程學的具體實踐,把書本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案例中去。3.同學們對目前玄關柜設計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如使用感、高矮、舒適度等角度,分析當前設計產品的設計缺陷和成因,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來調整整改方向。4.對目前市面上玄關柜設計進行問題挖掘,除了現有的問題,還要激發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挖掘產品存在的隱性問題,充分考慮到使用者實際應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多方面、多角度立體地去思考人—機之間存在的隱性問題。通過對上述玄關柜設計環節的分析,結合生活實際應用情況,逐步引入到課本內容,將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重點講解人機工程設計的原則。1.3學生在教室內測量并設計衣柜的基本步驟(教師在一旁指導)本節課程選擇把機房空間改造為室內衣柜設計,衣柜設計貼近生活,是每個人每天都需要接觸到到東西,從而學生也更能夠有代入感,通過自身實際使用感受來對人機工程學有一個感性認識,對本課程也更容易理解上手,降低第一次實踐的難度。本課程不能脫離學生的動手實踐,而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正確的測量尺寸是最為關鍵的,也是室內設計的空間測量學習最關鍵的一步。大多數學生經過理論的學習,對于測量尺寸有了一點概念,但是如何從理論轉化為實踐還是不能很好的掌握,必須通過自己動手,才能將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實際的動手能力,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因此,指導教師要做好指導工作,細心耐心地觀察每一個學生的測量步驟,及時發現問題,并指導改正,讓學生意識到測量環節準確的重要性。1.4真景實做----室內教室空間改造衣柜設計在每一位同學都掌握了測量的基本操作、能夠獨立完成測量工作之后,接下來我們就進入最關鍵的部分-----測量機房空間并進行衣柜改造設計。1.學生分小組進行測量。2.把測量結果用手繪的形式繪制成圖紙,結合用戶需求進行產品設計。3.分組進行方案深化,對不合理的部分進行討論并商討出修改方案。4.教師進行分段式打分點評、指導修改。
二、教學條件與保障
2.1師資條件
第一,本課程需要由多名室內設計專業教師共同組成教師團隊。通過對課程進行集體備課,制定課程計劃,實施指導等教研環節,細化了課程的每個環節,對課程中的教學難點進行集中討論,統一課程方案,同時對每個班級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區別化教學,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第二,教師要具備全面專業的知識架構體系。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機工程學的發展熱點也在不斷改變創新,因此,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參與科研活動,跟蹤了解當前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第三,教師要有良好的教學能力。教師要提前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特點。在互動性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材施教,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發現問題,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案,調整教學內容、方法和進度。
2.2教學保障
學校為學生提供了相應的測量工具、機房以及相應軟件支持,以保證學生在上課期間能夠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進行實踐。同時,還要做好相應的應急措施,在學生實踐過程出現意外時,指導教師能夠及時作出應急對策,以免發生意外。
三、柜體設計的實施及成果整理
學生通過模擬真實場景進行實訓,記錄自己實訓的數據,實訓結束后把測量數據在電腦上用CAD軟件進行繪制,完成對學校機房的測量及柜體設計。在課后反思總結自己的實訓操作過程中的錯漏,結合理論知識與老師同學進行討論,看當前設計產品是否還存在應用問題、是否有更好的改進方案。由此經過一系列的練習,學生就完成了人機工程學中柜體設計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以下展示的是本課程的部分學生作品。
四、結束語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分段式分數評比機制,增強趣味性,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翻轉,使學生對于人機工程學這么課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分組實踐中能夠身體力行的對人機尺寸、使用感進行深入對討論與推敲,增強產品實際應用感。上課過程中學生之間也會對同一設計的不同看法進行討論,拓展學生思維,豐富課堂內容,使得整個課程更加具體化與立體化,極大的改變了“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學習方式,翻轉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教學效果。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存在著的一些問題。如:同樣的教學過程可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教學成果。有些學生上課比較認真,操作時積極主動,并且完成自己的任務后主動幫忙指導其他比較薄弱的同學,有些同學則比較被動,人云亦云、渾水摸魚。其次,由于測量環節的工具受到限制,沒有辦法滿足學生各個小組同時進行操作,只能輪流操作,造成教學時間浪費,導致一些學生監管有些困難。同時也由于學生對測量尺寸的不敏感,測量數據不準確,在教學效果上有所影響。最后,在教學上教師也要及時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改正問題,加大控堂力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大程度的去調動學生的學習思考興趣。
參考文獻
[1]劉力夫,李瑋.課程思政在《人機工程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工業設計,2020(12):36-37.
[2]劉暢,李曉娜.金課背景下的《人機工程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工業設計,2020(12):30-31.
[3]黃偉.項目教學法在《人機工程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7(12):206-207.
[4]周敏.以設計實踐為主導的《人機工程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包裝世界,2019(6):105-106.
1.室內設計人體工程學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現狀問題分析
人體工程學課程作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基礎課程知識容量非常大,它作為完善室內設計的綜合性學科包括室內心理環境設計、聲環境設計、光環境設計以及家具尺寸、擺設設計等內容;1)為確定空間范圍提供依據;2)確定家具、設施的形狀、尺度及其使用范圍的依據;3)為確定感覺器官的適應能力提供依據;4)提供適應人體的室內物理環境的最佳參數.這對學生了解室內設計的方法和提高創新思維意識十分重要,且具有一定的難度,因其授課的最終目的是通過理論向實踐過渡,從而對教師的要求更高。在目前高等教育教授此課程的老師大多沿用傳統理論的教學模式,繪制和記背相關概念與數據沒有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實踐指導意義,缺乏創新性的培養,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人體工程學教學與行業發展的主動適應性不強
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室內設計的需求日趨增加,此專業也發展迅速。設計理論不斷更新,設計技術和工藝快速進步,而人體工程學的教育發展和改革未能跟上時代的發展,積極主動適應性不夠,以致學生所學內容落后于社會需求。
(2)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性不強
環境藝術專業學生多數師藝術類考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思維方式多以感官為主缺乏理性。人體工程學需要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精益求精的設計態度。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比較單一,主要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學生缺乏動手實踐和創新的機會。再者有實踐的課堂上實踐大多都是教師給出的都是虛擬案例,缺乏實際項目練習。
(3)授課課堂主體定位不明確
授課課堂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定位為引導學生。在傳統的課堂授課活動中,教師大多很負責,充分應用課堂的四十五分鐘時間灌輸知識給學生,學法缺乏創新思考和實踐能力。
2.大學生創業創新模式下的人體工程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與實踐
以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學生視角下的課堂桌椅設計》引入室內設計人體供工程學課程教學為例,本課題研究的目標是在目前學生的視角下來解讀高校課堂桌椅的最優化設計,充分考慮當代高校學生的因素,通過調研和考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緊密結合國家建設部《基于室內空間設計的大學生人體尺寸的研究》項目的數據及其結論使得尺寸符合大學生生理尺寸和人體動作尺度保證大學生有一個健康良好的坐姿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減少疲勞和不舒適感。
(1)教學模式上
多維教學基本出發點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核心、理論作為指導進行教學:
①調研報告;調研我們現在學校現有校園環境下――寢室、教室、繪圖室等空間中的桌椅、寢具等硬件設備,用人體工程學的眼光去發現現有校園生活中不合理的人體工程學問題。以組為單位在課堂上內容將調研搜集結果進行討論總結,重點在深入發現問題確立研究項目從而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該項目中進行深入分析和提出相應解決方案。
②結合項目課堂實踐安排;根據學生已有的調研報告將每節課程安排成一次次小項目的設計。
(2)課程內容與專業現狀的銜接與調整
通過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教師布置大量的任務由學生動手完成,進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精神。教學內容不局限于教材,室內設計專業人體工程學應注重人體測量學及應用,空間環境行為與環境心理的知識相對應,相應刪除人體工程學關于生理學及解剖學的相關知識。1)調研(方法)、思考并產生自我觀念與想法,2)集思廣益(方法)、查閱、咨詢、討論,3)明確基礎課(人體工程學)與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融合的培養思路,根據培養目標及生源素質現狀具體分析,4)適應性教學模式改革、教學大綱、課程內容設計等改革、學生考核模式改革,5)分步實施與后期專業課程相結合推進項目進程。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根據學生能力,分組分階段完成項目內容;采用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對項目該階段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為優秀創作作品提供更多的展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