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2 14:50: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傳統教育觀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教育本身承載的是一個國家民族素質的提高,文化和價值觀念的繼承與發展。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教育的發展,國家的強盛也離不開發達的教育。盡管人類的歷史寫地是戰爭史、帝王將相史,但人類發展的歷史是一部技術發展史。社會的每一次進步,每一種社會形態的更替背后都有強大技術革命的有力推動。同時,技術的發展又帶動了教育的發展。
每一次技術進步不僅給教育增加了新的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給教育帶來新的知識傳播形式。紙張的發明淘汰了沉重的知識載體--竹簡,汗牛充棟的竹簡被濃縮成薄薄的書本,極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傳播,"學富五車"的成語成了遙遠的過去;印刷術的發明把大量的人力從煩瑣的抄寫工作中解放出來,信息可以沒有損耗地被復制成千上萬遍,知識的傳播更加廣泛;廣播、電視的發明使單向的遠程教育成為可能。
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發明打破了書本是知識主要傳播載體的狀況,使教育邁入了全新的信息時代。互聯網將全世界的學校、研究所、圖書館和其它各種信息資源聯結起來,成為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量信息資源庫,全球范圍的優秀教師或專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提供同一知識領域的學習素材和教學指導,任何有知識需求的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通過網絡學習,形成一對多或多對多的教學交互。一種全新的教育形式即將形成。
二、互聯網極大地促進了教育以人為本價值觀的實現。
教育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中心,突出人類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受教育者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核心。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以人為本,就是老師以學生為本,校長以老師為本,各級政府官員以校長為本,學生受教育后以服務于社會為本。
教育以人為本,要從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出發,根據人的不同特點,實現不同層次的發展。每個人都有三個層次的需求:珍愛生命、維護尊嚴、謀求發展。
珍愛生命就是在維持生存的基礎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質量得到提升。互聯網不僅給我們的物質生活增加了財富,提供了方便,在精神生活方面也大大拓展了空間。互聯網使新聞的傳播速度更快,滿足人們的知情權和好奇心;在互聯網上人們參與時政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了解別人的觀點,溝通政府與民意,是發揮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種良好補充;在文化方面,互聯網已成為大眾喜愛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新興的文化空間。互聯網極大地提高了精神生活質量,使生命更加有意義。
維護尊嚴是人類特有的需求。沒有平等就無所謂尊嚴,教育權利的演變為我們觀察信息時代的平等觀念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樣本。自古以來,在傳統的教育體制下,師道尊嚴是維持師生關系的基礎,老師高高在上,學生言聽計從。幾千年來的教育是老師主導的知識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在這種體制下,學生求真求新的天性被扼殺,創造力逐漸在負擔沉重的課業中消磨殆近。互聯網的出現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老師和學生的界限模糊化,只要你有真知灼見,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在哪里,都可以"結廬授課",真正實現了孔子的理想: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互聯網教育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真正的公平教育,大家面對的是同樣的資源,不管你的家庭背景、智商存在多大差異,性格內向或外向,你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老師、課程、授課方式,可以是聽講,可以是討論,可以是論戰。互聯網的非歧視性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人與人在教育權利和尊嚴上的平等。
謀求發展是人類更高層次的需求。互聯網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資源,教育資源的豐富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成為可能。資源的多樣化帶來了學習方式和內容的多樣化,個人發展的多樣化。學生可以自主的選擇發展方向,選擇特定方向的優秀資源,同一流的大師學習和對話,深刻挖掘自身發展的潛能。
三、互聯網給傳統教育觀念帶來了巨大挑戰。
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它不僅帶來教育形式和學習的重大變化,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思想、觀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產生深刻影響。教育信息化是我們從思想觀念到實踐方法都必須面對的一場革命。
1.社會對教育信息化認識的轉變
鑒于信息化對學習觀和教育觀帶來的影響,許多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在教育領域中所處的重要地位,紛紛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重要推動力,呈現出國家重視、政府推動的顯著特征。如美國的教育技術規劃、日本的第五代、第六代計算機進入教育網計劃、歐盟的尤利卡計劃、法國的實踐計劃行動綱領、韓國的虛擬大學、新加坡的智慧島方案等等。我國也在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有些有遠見的大學或政府部門已經設置了教育信息化處室,統籌規劃學校信息化建設,把握教育發展變革方向。但從整體上看,全社會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有些部門只是喊在口頭上,在網絡基礎設施、師資技能準備、教育資源建設上的投入上遠遠不夠。我們是否認識到學校沒有建校園網就等同于學校沒有建教室,沒有連接互聯網就等同于學校沒有圖書館,沒有教學資源庫就等同于學校沒有老師?
2.學校功能的轉變
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大學的知識產生、知識傳播以及知識應用等功能也在逐步演變。知識產生的功能逐步增強,受互聯網的影響,知識傳播功能將被逐漸弱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學應逐步演變成以研究為主的知識生產機構。
由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大學的另一個功能--知識水平鑒別功能將漸漸增強。大學將通過政府授權,成為以鑒別人們掌握知識水平為目的的考試和證書發放機構。對學習效果的鑒別與認證將隨著學生個性發展的多樣化趨于復雜化、科學化、專業化。
3.教師教學觀的轉變
具有現代化教學觀念的教師,應從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即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指導、計劃、組織和協調,注重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及獲取信息和知識的能力。過去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強調利用好兩個工具,即字典和圖書館。今后要增加并強調互聯網這個工具,強調通過互聯網學習。教師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注重利用新技術開發課程課件,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教師肯定要被信息社會淘汰。
互聯網的應用將極大改變對教師的評價方法。對于一個教師,他(她)的多少教學資源可以通過互聯網共享,多少創新的學術成果能經得住實踐檢驗、為人所用,都將成為評判一個老師學術水平、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傳統體制下,教師的水平由學校評判。互聯網時代,裁判主體變成了整個學習社會的學生。評價方法從領導或同行參觀一堂作秀似的公開課,變成學生對該教師的網上課程的評價和選課率的高低。信息時代,老師將變成公眾人物,其教學和學術成就將接受社會的監督和評判。知識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弄虛作假、學術腐敗,將在互聯網時代無處遁形。
4.學生學習觀的轉變
教育信息化肯定不能等同于簡單的互聯網的概念,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將信息網絡及技術變成自覺學習、自我發現、自主探索的工具。這里就有一個觀念問題,不能僅認為只有進入課堂才是學習,只有教師講的才是知識,只有考分才說明能力,要全面、正確地理解知識和學習,理解教育信息化。
具有現代化學習觀念的學生,應從傳統的被動地接受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轉變為主動地獲取知識、處理知識、運用知識,要有能力利用信息網絡進行對知識的探索,具備較強的自我學習能力。學生應有一個從學習互聯網知識到通過互聯網學習的過程。
此外,學生還應該在老師的引導下形成正確的網絡觀。網絡是一種工具,工具的好壞取決于用途,用途的好壞取決于使用它的人。因此,對于求知上進的人,網絡是學習的利器,為你發掘無盡的知識寶藏;對于消極墮落的人,它是誘使人沉湎于游戲、虛無、的精神鴉片。因此,在積極倡導建設"綠色網絡"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網絡觀,形成對信息的判斷力和防范力是至關重要的。
四、互聯網的影響遠遠超越了教育、經濟等領域,已經上升到了國家第五空間的爭奪
技術的發展常常令人炫目,其中一些技術象流星一樣風靡一段時間后就難覓蹤跡了。如在1985年的美國,大唱片曾經是年銷售240億美元的大行業,由于錄音帶、CD等技術的進步,五年之后大唱片在美國的商場中完全消失了。而今的錄音帶、錄像帶的市場也在日漸萎縮。而有些技術如印刷術則不同,它會長期影響和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并不斷升級。互聯網對人類的影響,則遠比電影、電視、印刷等技術要大的多。
互聯網不但影響國家的政治、經濟,而且對產生新的文化與價值觀念甚至語言的演變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正是憑借對網絡空間的掌握和控制,一些經濟文化大國通過對本民族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宣揚與傳播,悄然侵蝕著他國的傳統文化。美國大片、日劇韓劇,在網絡時代可以迅速風靡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和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青少年對中華民族歷史傳統文化的淡漠與哈韓哈日的狂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文化的傳播乃至占領。語言的演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不久前在網絡小眾間使用的詞匯,沒幾天就成了人人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如果哪個民族不抓住這個機會發展,今后將無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傳統上人們把一個國家的定義在有形空間上,如領土、領海、領空等三個空間,靠科技的發展,少數發達國家正在爭奪太空的控制權,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國家的第四空間(或稱領宇)。而互聯網實際上已經成為國家的第五空間(存在于有形和無形之間,或稱領網)。盡管它不存在有形的邊界,但它靠知識產權、文化和價值觀念、技術壁壘等劃分了彼此的勢力范圍。對互聯網主導權的競爭實際上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國家爭奪戰,而且正日趨激烈,我們必須而且能夠在這個戰場上奪取勝利。
五、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加快,轉變觀念,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戰
自第九個五年計劃以來,中國政府分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在1999年教育部實施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計劃中,專門設立了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項目,以推動我國的教育信息化建設。中國的教育信息化步入了快速發展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盡管投入有限,國家公共網絡快速發展,中國教育和科研網已經成為我國第二大互聯網絡,中國教育電視臺衛星多媒體傳輸平臺已經建成,初步形成了一個具有交互功能的現代遠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網絡平臺。基礎教育校校通工程已經啟動,大學校園網工程建設成效顯著,通過實施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工程項目,分布在我國西部的約152所大學的校園計算機網絡已經實現了高速連接,縮小了東西部之間教育基礎設施的差距,大學數字圖書館和數字博物館建設、校園網絡課程建設和全國遠程教育資源庫的建設等項目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進入到一個新的高速發展時期。
教育觀念是指按一定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要求,反映一定社會群體的意愿,對教育功能、教育對象、人才培養模式、教育體制、教育結構、教育內容、教育過程及方法等根本問題的認識與看法。①文化傳統是指貫穿于民族和國家各個歷史階段各類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的文化既因時因地而異,又有一定的穩固性和延續性。②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歷史長期發展的結晶,文化傳統會植根于人們深層的心理結構,使人們的思維結構與邏輯選擇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一種相對穩定甚至封閉,這種穩定與封閉性影響著人們對教育觀念的理解與選擇,人們在對職業教育觀念的進行選擇時必然也受到該國文化傳統的深刻影響。因此,考慮一個國家的、民眾的教育觀念,必須考慮其所依據的文化傳統,反之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教育觀念。中德兩國文化傳統的差異性造成了兩國不同的職業教育觀念,受不同的職業教育觀念的影響,兩國的職業教育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狀況。
一、中國文化傳統與職業教育觀念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其中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長期占據著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傳統的教育觀念對勞動和職業缺乏正確的認識,其所提倡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教育內容都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
1.中國傳統文化對職業教育的輕視。在我國古代,以道德教育為核心的儒家教育占據著封建社會統治地位,而與勞動關系密切的農家和墨家卻受到人們的輕視。自春秋戰國以來,我國就有“士農工商”的階層劃分,與讀書相連的的士排在第一位,表明在古代讀書受到人們的重視,其地位勝于與職業教育相連的農工商階層。“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封建社會,一個普通人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也唯有通過讀書、做官,而科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是進一步將這條道路固定下來。《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其講到了許多為學、為人、為政的道理,而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勞動受到儒家的輕視。比如,“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每天應該考慮的是能不能學到“道”,而不是通過勞動去獲取食物;孔子的弟子樊遲去向孔子請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卻被孔子認為是“小人”應該去做的事情。
2.“學而優則仕”教育目標對人才觀的影響。受中國儒家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國封建知識分子大都遵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大學》開頭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是儒家對大學教育目的和為學做人目標的綱領性表達。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更是提出了由平民中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的人才培養路線,可稱之為“學而優則仕”。孟子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社會分工有高低貴賤的不同,而體力勞動的人,要受到腦力勞動的人的統指。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育所要培養的應該是治國安邦的君子,而不是在生產技術和勞動方面具備一技之長的人。這種片面的培養目標不利于以培養生產技術人才和實用人才為目的的職業教育發展。
3.重倫理輕技藝的學習內容。儒家教育的教學內容側重于倫理道德,而忽視勞動和生產技術的培養。孔子繼承了西周貴族的“六藝”教學內容,雖然對科目有些調整和充實,但仍然是以倫理道德的培養為主,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君子謀道不謀食”,孔子認為社會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與小人職責不同,君子不必參與小人的物質勞動。所以他根本上反對弟子學習生產勞動技術。科舉制度的建立之初是以四書五經為考試內容,到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只能從四書五經中命題,“埋首故紙堆”的學習內容也受到經世致用思想的知識分子嚴重批判。這種側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與以實踐和勞動為主的職業教育相悖,導致職業教育長期受到忽視。
4.“克己復禮”對個性自由的壓制。儒家所提倡的“禮”的思想長期占據著封建社會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也深深影響著教育觀念。我國傳統文化強調人們的行為方式要符合一定的禮數:孟子說“養心莫過于寡欲”(《孟子•盡心下》),修養身心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欲望更好的了;朱熹更是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觀念,認為要想獲得一定的道理,就要去除人內心的本能欲望。這種對自由的壓制,不利于個人興趣的培養。“學而優則仕”教育思想的提出,把學生固定在“讀書—做官”這一既定的人生道路上。讀書是正道,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而技藝的學習則是“雕蟲小技”。在這種情況下,所有學生不得不遵循整齊劃一的培養模式。
二、德國文化傳統與職業教育觀念
同以儒家占統治地位的中國文化傳統相比,德國的文化傳統更加多元。他的多樣性主要表現在濃厚的、對個性自由的尊重、對勞動的熱愛和務實的人才觀上。多元的文化傳統影響了德國的教育觀念,并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1.德國宗教文化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德國是一個宗教文化十分深厚的國家,宗教思想影響了人們對待職業和工作的態度。西方宗教改革先驅馬丁•路德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任何職業不論是教師、工匠還是農民,都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為上帝服務的,人們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履行宗教義務,就是表達對上帝的服從和尊重。在這種“天職觀”的影響下,德國人民熱愛勞動、尊重職業,工人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職業。且在工作中他們能夠享受到樂趣,精益求精,不斷地提高生產的效率。在這種社會風氣下,與勞動和工作密切相關的職業教育歷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
2.實用主義造就務實的人才觀。實用主義是德國文化傳統中又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用主義是從希臘詞“行動”派生出來的,從哲學上看是一種行為主義,即注重實踐活動與行為效益。受實用主義的影響,以培養應用人才為主的職業教育受到人們的重視。1708年C•澤姆勒與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實科中學“數學和機械實科中學”,到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葉,以實科教學為主的學校紛紛建立,并受到人們的歡迎。正是由于德國人民務實的人才觀,使他們并不盲目追求學術人才的培養,職業教育所培養的技術人才同樣受到人們的歡迎,并在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德國文化傳統歷來就重視技藝的學習。德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注重技藝學習的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可以追溯到西羅馬時代。從西羅馬時代到歐洲中世紀的結束,是著名的動亂時代,戰爭是這個時代的主流,騎士則在這個主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騎士文化也在這個時期產生了重要影響。戰爭的不斷進行,擴大了人們對武器、工具、日用品的需求,為了滿足戰爭的需求,各種手工作坊應用而生。國家對各類作坊的建立,以及從學徒的培養到師傅的稱號冊封也都做了相應的規定。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行會”,由行會來負責作坊的建立、學徒的培養、師傅稱號冊封。而行會組織本身的職業性和技術性,以及他們產品質量的要求,對敬業樂業、技術秘密的保護鼓勵了人們對技術的傳授和學習,促進了職業教育的形成和發展。
4.人文主義思想強調對個性自由的追求。人文性是德國文化傳統的又一個重要組成。人文性反對宗教主義對人性的束縛,提倡人的價值,尊重自由和理性。反映在教育觀念上就是注重人的個性和自由的全面發展。同中國“整齊劃一”的教育相比,德國的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獨立精神。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是接受普通教育還是職業教育。德國著名的教育家赫爾巴特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他認為“世人厭倦就是教學的最大罪惡”、“只要培養了興趣,一個人即使走出了學校,興趣會伴隨他一生,使他終身受益。”③人文性對個人興趣和自由的強調使人們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點和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接受的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在學術方面取得成就。和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不但沒有受到排擠,相反卻受到人們的歡迎。
三、對我國職業教育觀念的反思
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在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長河中長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職業教育卻成為德國振興的秘密武器,在我國卻長期受到人們輕視。導致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步履維艱的關鍵是長久以來的文化傳統使人們對職業教育長期缺乏正確的認識。德國職業教育的成功為其他國家發展職業教育提供了一種出色的典范,但是每一種教育模式的成功都是基于自己的文化傳統,因此我們借鑒德國職業教育成功的經驗要基于自己的文化傳統,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德國的經驗模式。此外,教育觀念的轉變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這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協同努力。
1.走出長久以來文化傳統觀的誤區,對職業教育有一個正確認識。首先,職業教育是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有它獨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屬品,更不是高考失敗者的選擇。德國職業教育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且長期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為國家的發展做出過重大的貢獻;其次,我國當前面臨的嚴峻就業形式:一方面大量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待遇優厚的高級技工無人問津。優秀的技術工人是國家的緊缺資源,而當前“技工荒”的現象也只能由職業教育學校畢業的優秀人才來彌補。
2.樹立全面的人才觀,注重勞動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首先,父母應該能夠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尊重子女的興趣,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意識,注重子女的全面發展;其次,學校應該開設一些與實踐有關的課程,并組織一些與動手能力有關的實踐活動,引進多方面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評價從各方面綜合考慮;第三,對于已經步入職業院校的學生應該克服自卑心理,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充分利用在職業院校短短幾年的學習時光,掌握自己未來就業的各種技能。
3.職業院校自身的調整與改革,增強吸引力和社會認可度。職業院校首先應該明確自己的定位,在大學不斷擴招的今天,要能夠堅定培養目標,發展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專業,而不是盲目地升本和轉型;其次要注重辦學質量的提高,吸收國外職業院校優秀的辦學經驗,改革落后的教學方式,提高人才的質量;最后要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質。在對學生個性進行關懷的基礎上,加大學生吃苦耐勞和基本的職業素養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可度。因此,轉變人們對職業院校的偏見,需要職業院校通過自身的努力。
4.國家應該做好政策引導和財政支持。首先,對職業院校學生可以采取優惠政策,提高補貼標準,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考職業院校,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使他們能夠專心學習;其次,提高職業教育從業者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吸引更多的人從事職業教育,并表彰從事職業教育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形成良性的社會循環;第三,多舉辦技能類的比賽,在全社會形成一股愛動腦、勤動手、熱愛發明和創造的社會風氣。
參考文獻:
[1]余婉娜,饒異倫.文化傳統下的中美職業教育觀念比較[J].中等職業教育,2006.20.
[2]孫培青.中國教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3]戴嬌嬌,于輝.儒家思想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負面影響[J].商品與質量,2010,10.
[4]顧明遠,黎忠義.世界教育大系德國教育[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5]施德軍.論馬丁路德對德國人的工作觀和職業觀的影響[J].湘潭大學學報,2005,5.
一、中國文化傳統與職業教育觀念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其中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長期占據著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傳統的教育觀念對勞動和職業缺乏正確的認識,其所提倡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教育內容都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
1. 中國傳統文化對職業教育的輕視。在我國古代,以道德教育為核心的儒家教育占據著封建社會統治地位,而與勞動關系密切的農家和墨家卻受到人們的輕視。自春秋戰國以來,我國就有“士農工商”的階層劃分,與讀書相連的的士排在第一位,表明在古代讀書受到人們的重視,其地位勝于與職業教育相連的農工商階層。“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封建社會,一個普通人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也唯有通過讀書、做官,而科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是進一步將這條道路固定下來。《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其講到了許多為學、為人、為政的道理,而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勞動受到儒家的輕視。比如,“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每天應該考慮的是能不能學到“道”,而不是通過勞動去獲取食物;孔子的弟子樊遲去向孔子請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卻被孔子認為是“小人”應該去做的事情。
2. “學而優則仕”教育目標對人才觀的影響。受中國儒家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國封建知識分子大都遵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大學》開頭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是儒家對大學教育目的和為學做人目標的綱領性表達。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更是提出了由平民中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的人才培養路線,可稱之為“學而優則仕”。孟子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社會分工有高低貴賤的不同,而體力勞動的人,要受到腦力勞動的人的統指。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育所要培養的應該是治國安邦的君子,而不是在生產技術和勞動方面具備一技之長的人。這種片面的培養目標不利于以培養生產技術人才和實用人才為目的的職業教育發展。
3. 重倫理輕技藝的學習內容。儒家教育的教學內容側重于倫理道德,而忽視勞動和生產技術的培養。孔子繼承了西周貴族的“六藝”教學內容,雖然對科目有些調整和充實,但仍然是以倫理道德的培養為主,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君子謀道不謀食”,孔子認為社會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與小人職責不同,君子不必參與小人的物質勞動。所以他根本上反對弟子學習生產勞動技術。科舉制度的建立之初是以四書五經為考試內容,到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只能從四書五經中命題,“埋首故紙堆”的學習內容也受到經世致用思想的知識分子嚴重批判。這種側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與以實踐和勞動為主的職業教育相悖,導致職業教育長期受到忽視。
4. “克己復禮”對個性自由的壓制。儒家所提倡的“禮”的思想長期占據著封建社會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也深深影響著教育觀念。我國傳統文化強調人們的行為方式要符合一定的禮數:孟子說“養心莫過于寡欲”(《孟子?盡心下》),修養身心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欲望更好的了;朱熹更是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觀念,認為要想獲得一定的道理,就要去除人內心的本能欲望。這種對自由的壓制,不利于個人興趣的培養。“學而優則仕”教育思想的提出,把學生固定在“讀書―做官”這一既定的人生道路上。讀書是正道,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而技藝的學習則是“雕蟲小技”。在這種情況下,所有學生不得不遵循整齊劃一的培養模式。
二、德國文化傳統與職業教育觀念
同以儒家占統治地位的中國文化傳統相比,德國的文化傳統更加多元。他的多樣性主要表現在濃厚的宗教信仰、對個性自由的尊重、對勞動的熱愛和務實的人才觀上。多元的文化傳統影響了德國的教育觀念,并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1. 德國宗教文化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德國是一個宗教文化十分深厚的國家,宗教思想影響了人們對待職業和工作的態度。西方宗教改革先驅馬丁?路德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任何職業不論是教師、工匠還是農民,都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為上帝服務的,人們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履行宗教義務,就是表達對上帝的服從和尊重。在這種“天職觀”的影響下,德國人民熱愛勞動、尊重職業,工人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職業。且在工作中他們能夠享受到樂趣,精益求精,不斷地提高生產的效率。在這種社會風氣下,與勞動和工作密切相關的職業教育歷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
2. 實用主義造就務實的人才觀。實用主義是德國文化傳統中又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用主義是從希臘詞“行動”派生出來的,從哲學上看是一種行為主義,即注重實踐活動與行為效益。受實用主義的影響,以培養應用人才為主的職業教育受到人們的重視。1708年C?澤姆勒與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實科中學“數學和機械實科中學”,到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葉,以實科教學為主的學校紛紛建立,并受到人們的歡迎。正是由于德國人民務實的人才觀,使他們并不盲目追求學術人才的培養,職業教育所培養的技術人才同樣受到人們的歡迎,并在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 德國文化傳統歷來就重視技藝的學習。德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注重技藝學習的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可以追溯到西羅馬時代。從西羅馬時代到歐洲中世紀的結束,是著名的動亂時代,戰爭是這個時代的主流,騎士則在這個主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騎士文化也在這個時期產生了重要影響。戰爭的不斷進行,擴大了人們對武器、工具、日用品的需求,為了滿足戰爭的需求,各種手工作坊應用而生。國家對各類作坊的建立,以及從學徒的培養到師傅的稱號冊封也都做了相應的規定。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行會”,由行會來負責作坊的建立、學徒的培養、師傅稱號冊封。而行會組織本身的職業性和技術性,以及他們產品質量的要求,對敬業樂業、技術秘密的保護鼓勵了人們對技術的傳授和學習,促進了職業教育的形成和發展。
4. 人文主義思想強調對個性自由的追求。人文性是德國文化傳統的又一個重要組成。人文性反對宗教主義對人性的束縛,提倡人的價值,尊重自由和理性。反映在教育觀念上就是注重人的個性和自由的全面發展。同中國“整齊劃一”的教育相比,德國的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獨立精神。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是接受普通教育還是職業教育。德國著名的教育家赫爾巴特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他認為“世人厭倦就是教學的最大罪惡”、“只要培養了興趣,一個人即使走出了學校,興趣會伴隨他一生,使他終身受益。”③人文性對個人興趣和自由的強調使人們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點和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接受的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在學術方面取得成就。和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不但沒有受到排擠,相反卻受到人們的歡迎。
三、對我國職業教育觀念的反思
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在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長河中長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職業教育卻成為德國振興的秘密武器,在我國卻長期受到人們輕視。導致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步履維艱的關鍵是長久以來的文化傳統使人們對職業教育長期缺乏正確的認識。德國職業教育的成功為其他國家發展職業教育提供了一種出色的典范,但是每一種教育模式的成功都是基于自己的文化傳統,因此我們借鑒德國職業教育成功的經驗要基于自己的文化傳統,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德國的經驗模式。此外,教育觀念的轉變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這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協同努力。
1. 走出長久以來文化傳統觀的誤區,對職業教育有一個正確認識。首先,職業教育是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有它獨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屬品,更不是高考失敗者的選擇。德國職業教育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且長期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為國家的發展做出過重大的貢獻;其次,我國當前面臨的嚴峻就業形式:一方面大量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待遇優厚的高級技工無人問津。優秀的技術工人是國家的緊缺資源,而當前“技工荒”的現象也只能由職業教育學校畢業的優秀人才來彌補。
2. 樹立全面的人才觀,注重勞動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首先,父母應該能夠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尊重子女的興趣,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意識,注重子女的全面發展;其次,學校應該開設一些與實踐有關的課程,并組織一些與動手能力有關的實踐活動,引進多方面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評價從各方面綜合考慮;第三,對于已經步入職業院校的學生應該克服自卑心理,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充分利用在職業院校短短幾年的學習時光,掌握自己未來就業的各種技能。
3. 職業院校自身的調整與改革,增強吸引力和社會認可度。職業院校首先應該明確自己的定位,在大學不斷擴招的今天,要能夠堅定培養目標,發展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專業,而不是盲目地升本和轉型;其次要注重辦學質量的提高,吸收國外職業院校優秀的辦學經驗,改革落后的教學方式,提高人才的質量;最后要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質。在對學生個性進行關懷的基礎上,加大學生吃苦耐勞和基本的職業素養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可度。因此,轉變人們對職業院校的偏見,需要職業院校通過自身的努力。
4. 國家應該做好政策引導和財政支持。首先,對職業院校學生可以采取優惠政策,提高補貼標準,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考職業院校,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使他們能夠專心學習;其次,提高職業教育從業者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吸引更多的人從事職業教育,并表彰從事職業教育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形成良性的社會循環;第三,多舉辦技能類的比賽,在全社會形成一股愛動腦、勤動手、熱愛發明和創造的社會風氣。
注釋:
隨著教改的實施,廣大體育教師應切實改進教學內容與方法,因材施教,使學生“樂”上體育課。
一、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
傳統教學模式多以技術教學為中心,也就是“填鴨式”的應試教育。整個課堂只有教師統一口令的“軍事化”教學,學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標和追求新目標的動力機制,過多的強調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忽視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強度大,密度高的練習下,缺乏自主學習時空沒有質疑和解決問題的余地。學生自主學練能力的不到很好的培養。教師應主動地參與到學生的行列中去,充當一名“裁判員”或“運動員”的角色。想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就要與時俱進,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平時要多鉆研教材,閱讀課外書籍,廣收眾所之長,彌補自聲的欠缺,還要充分運用電腦資源制作各種課件,熟練的進行多媒體操作。
多讓學生觀摩體育比賽中的“明星”們的動作,用“追星”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學生才愿意上體育課,上體育課是才會盡力去學習,去模仿。去訓練。
二、要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形成愉悅的課堂氛圍
興趣來自每個學生的生活體驗,而個性因素多會制約表現方式。好動的學生對任何體育活動都可能感興趣;而好靜的學生參與活動的意識就會較弱。在筆者任教的初三年級就有幾個特別好動的學生,上體育課集體意識單薄,通過接觸發現他們自尊心特強,愛表現。因此根據其活動興趣,培養他們為同學服務的意識。適應后,這些同學組織紀律性與活動能力都有明顯提高。現在的初中生好奇心與求知欲都較強,因此體育教師選擇教學內容時要多樣化,多選擇競爭性強、富有趣味的體育運動項目,運用不同教法并注重引導、轉變,激勵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并著重體驗體育學習帶來的無窮快樂。
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再也不是知識的灌輸者、權威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語文教學就是要倡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去獲得獨特的感受、獨特的體驗和獨特的理解。教師要重新調整自己的角色和行為,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關系,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理念。要真正蹲下來看學生,以平常的心態和學生交朋友。試想,師生關系如果是一潭死水,那么在教學中無論教師如何努力,其效果都不會盡人意。“親其師,信其道”,正是因為老師的可親、可敬,學生才會全身心的跟著老師的腳步前行。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們會放飛思維,積極探索,充分發揮自己獨立見解,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個性也會得以發展。教學重心要從以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使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現在我們的教育中將引起的轉變是重心的轉移,這是一種變革、一種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學中從地球中心轉移到太陽中心一類的革命。在這里,兒童變成了太陽,教育的措施要圍繞他們組織起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是師生共同享有的快樂的生活,教室是師生共處的生活世界。
二、轉變學習方式,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任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提倡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特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質疑、思考、探究,在實踐中自主學習。課堂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逐步實現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生再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學習的主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創新的合作者、參與者。轉變學習方式需從以下方面沒入手:
1.以合作為基礎的學習方式。以合作為基礎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將自身的學習行為有機融入小組或團隊的集體學習活動之中,展開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與他人共享學習資源。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積極的溝通,培養合作精神和相互支持,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以問題為載體的學習方式。學生和教師以多種形式提出問題并共同解決問題。
例如:在學習《天上的街市》這首詩時,我設計了這樣的開放式問題:詩中用“朵”來修飾“流星”恰當嗎?為什么?一個女同學就領悟出應該是恰當的,因為那流星也像鮮花一樣美麗綻放,所以可用一朵。這樣的問題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潛能,而且激發了探究式學習的熱情,學生們喜歡標新立異,使心理特點得以張揚,智慧的火花時常在民主、愉悅的氛圍中閃爍。
3.加強實踐活動的學習方式。學生要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轉化為能夠理解運用的東西,還必須有一定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為基礎。這就必須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的開展,如處理自身日常事務的生活實踐,處理與他人相互關系、與他人交流合作的交往實踐等。
三、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學生有了興趣,才能產生強烈的未知欲,才會自覺地花時間,下功夫,動腦筋,“學有所樂”就能積極地學,達到“學有所獲”的境界。激發興趣的主要方法、途徑很多,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的課堂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就值得我們借鑒。
如:“用富有激情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猜測老師來調動學生的興趣;適當用一點班級用語,來引起學生興趣。創造機會讓學生嘗試成勸的快樂,收獲并不遙遠,學習的勁頭自然就更足了。如果說興趣是行動的先導,那么習慣就是行為的延續,興趣能促進學習習慣的形成,習慣又有利于興趣的發展。所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維和學習習慣是十分必要的。如:1.養成勤積累的習慣。2.養成善思考的習慣。3.讓學生多讀多寫多說。
從當代青少年的實際出發,我在實踐中認識到傳統美德教育應當抓住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培養當代青少年的憂患意識,增強責任感。
中華民族的憂患意識十分強烈,歷史上有無數憂國憂民的志士仁人。這種憂患意識又總是和責任感聯系在一起,成為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代青少年生活那么幸福,有什么好憂患的呢?首先,我國還是個發展中的國家,改革開放雖使相當一部分地區和人民富了起來,但還有一部分地區和人民在溫飽線上徘徊。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還不高。其次,21世紀的競爭是以經濟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人的素質的競爭。競爭就要有壓力,當代青少年應當清楚地認識到今天的學習就是為了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第三,當前要充分利用國際和平、國內穩定的有利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傳統美德教育過程中應使青少年具有憂患意識,并把它與責任感結合起來,與“祖國同發展”、“與上海同發展”結合起來,把個人融入社會和人民的事業中去。
第二,引導青少年對社會盡責,勤奮學習,刻苦鍛煉。
對社會盡責,勤奮刻苦,古往今來,一直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在邁向新世紀的今天,特別是肩負歷史重任的當代青少年,更有必要學習、發揚這種美德。
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不是一句空話,關鍵要落實到行動上。要負責任,就要有本領;要有本領就要勤奮學習,刻苦鍛煉。當代青少年是噴薄而出的朝陽,正處在勤學苦練的最佳時期。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流傳著“韋編三絕”、“懸梁刺股”、“懷書而耕”、“鑿壁取光”、“羲之墨池”等許許多多刻苦自勵、發奮讀書的故事,這些都是值得當代青少年學習的。
藝校學生要想占領一流劇院,沒有技壓群芳、藝驚四座的一流藝術技能技巧是不行的。戲諺常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久久為功,方能成功”、“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可見只有勤學苦練過硬、扎實的基本功,才有可能去為人民、為社會盡責。強烈的責任感要轉化為刻苦勤奮、吃苦耐勞、忠于職守的具體行動,因為人的一生對社會、對人民的奉獻主要是通過職業實踐實現的。
第三,提高青少年美德修養的自覺性,持之以恒。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章標識碼】C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05-0033-01
引言: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是人才的時代。面對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必須要有廣博的知識和不斷吸取知識的能力。當今的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有著很大的變革,這也對培養人才提出更進一步的挑戰,也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以新的觀念來培養人才, 順應現代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要求教學必須從“應試教育”中走出來,用新的觀念和不同于傳統的方式,實施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能力。我們應該認識到花了時間、投入了精力就應該有所收獲;應該在最短時間爭取得到最多的知識;而且,應該學最有價值、最值得學的知識;我們還應該讓學生懂得運用這些知識來進一步學習和創造。要做到這些要求,用新的觀念和方式來提高學習效率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一、從學生適應教師教到教師適應學生學
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共同活動,要搞好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配合。在教學實踐中,往往出現教師講起來頭頭是道,學生接受起來也不費什么力氣,因為學生踏著教師的足跡,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障礙都被教師在講課中一一掃除。但是,學生的實際水平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提高;遇到稍有變化或結構比較靈活的數學題,仍然束手無策。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以教師為主體,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觀念,自己沒有多動腦筋,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得到發揮,只是機械的跟著教師走。我們應該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師與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知識水平也不同。因而學生考慮問題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師的想法和思路去思考,學生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所以要學生適應教師教的要求而學的話,學生學起來難免感到苦和累。相反,教師去適應學生學就會避免類似的許多問題。學生能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讓學生充分動腦、動口、動手。通過學生自身的思考去獲取知識,同時也學到了學知識的這個過程!這就更有利于學生舉一反三,避免死記硬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把教學的目的落腳到學生學習知識上。要盡量避免學生跟著教師的腳后跟去“揀”那些教師扔出來的抽象、枯燥、乏味的知識!取而代之的是學生自己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通過教師的幫助和引導,去發現、吸收無窮的知識。這樣,學生的視野可以更加廣泛,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加的濃厚,獲得的知識會更多,效果也會更好!
二、從教了、學過到教懂、學會的轉變
在教學過程中,花了時間并不意味著有所收獲,教師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理解或掌握知識,教師應該把教的落腳點放到教懂、教會上。因為無論采取怎樣的過程和教學方法,最終的目的是學生學到知識,讓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和發展!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教學內容教了,在現代的素質教育要求下,是遠遠不能達到要求的,所謂的教懂、學會就不光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求能力上得到提高!真正的懂要求學生不僅會做,而且還能做到舉一反三,弄清來龍去脈,甚至學生會自己改造知識,推廣!同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學懂,學會。如果學過的知識不會用,學了而沒有掌握,是毫無意義的。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和學的目的落實,投入一分鐘時間和精力,就得爭取有一分鐘收獲!應該認識到在教室里“苦苦”的學40分鐘而沒有收獲與不學或未學根本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有花時間教與學的同時,做到真真正正教懂、學會才有價值!因而,我們必須轉變觀念,要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三、從學知識到學會怎樣學知識
只有學會學習,才能學會生存,才能夠在不斷變化中獲得豐富的知識,才能贏得發展。從世界發展的形勢中我們可以認識到:知識的獲取,科技的進步和教育發展是推動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當今是知識經濟世界,教育已成經濟發展中重要的產業和動力源,傳統的“應試教育”已遠遠不能適應未來知識經濟社會對人的終身教育和自我“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教給學生學習的能力,教給學生學習之策略,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現代教育的要求。就像戰爭中的謀略一樣,數學學習策略[3]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為達到數學學習目的而使用各種方法、技巧和法則,其重點在于運用數學學習方法。講究學習的策略,是影響學習效率的重要的因素,也是創造性學習的體現,也是未來終身學習的素養。所以,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創新能力,以及著眼于未來的“自我可持續發展”對數學素養的要求,在教學時應教給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數學學習策略;這也是學好數學,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因而,教師可以:(1)指導學生掌握常規的學習策略,即與課堂教學相應的基本學習方法,如“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四環學習法,“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等。還要重視指導學生閱讀數學課文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探索和發現創新的能力。(2)在掌握常規學習方法的基礎上,著重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數學方法。一般的數學方法有:數學思維方法,包括邏輯思維方法和非邏輯思維方法,如歸納猜想法、聯想類比法、分析法、綜合法等;數學工具法,如變換法、輔助圖形法等;數學模型法,如代數法、幾何法、三角法等。其中,數學思維方法中的綜合法教學,注意一法多用,能使學生對同一類的數學問題,有一個基本的思路和方法,使之克服解題的盲目性,透過不同現象抓住其本質。同時,通過“做一題,解一類”也有助與培養學生創造性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學習能力。
總之,學習方法,學習策略是“學會學習”的重要指標,是學習能力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注重教給學生數學學習策略,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鼓勵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創造,就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和素養,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讓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萊頓,學習的革命[M]上海三聯書店 1998
2、鐘志賢,深呼吸:素質教育進行時[M]科學教育出版社 2003(3)
3、唐潤海,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之策略[J]柳州師專學報 2002 17(3):112
4、黃玉成,提高數學預習效率的方法ABC[J]數學教學研究 1998 (6) 7-8
佛教傳入中國以前,中國的冥間思想認為人死后為鬼,肉體埋葬,靈魂飛天,如:《論衡?論死》中所解釋的:“人死精神升天,骸骨歸土,故謂之鬼,鬼者,歸也。”佛教傳入中國以后,才有了入冥思想,認為人死后是靈魂是埋入地下的。這種佛教思想傳入中國引起思想界的軒然大波,首當其沖的便是文學文本之作。朱恒夫在《六朝佛教徒對志怪小說興起的作用》一文中認為:“六朝佛教徒對志怪小說興起有著決定性的作用。”[1]而在六朝志怪冥婚小說,便是將佛教的入冥思想與中國傳統婚戀小說相結合,形成了冥婚小說。由此,筆者便來深挖佛教思想與中國傳統婚戀觀念的初期相遇所產生的效果。
一、“眾生平等”思想與中國傳統婚戀觀念的初期碰撞
“眾生平等”的佛教思想來源于佛教“法相平等的價值觀念”,即:“佛教以普渡眾生為根本宗旨,以慈悲之心悅護萬物,要求破除一切差別,提倡眾生平等。”[2]這是佛教倫理最具特色的重要理論。而在28篇魏晉六朝志怪冥婚小說中,以人鬼入冥成婚的形式,將佛教思想這種“眾生平等”的思想融入到婚戀小說中。
首先,28篇冥婚小說中幾乎均為冥間女鬼直接或間接的主動要求與陽間男子結為夫妻、以及主動求歡,并且男子在得知女子為女鬼之后,仍欣然接受,不僅充分表現了女子在愛情婚姻中的主動性,還體現了男女間自由結合的愛情婚姻思想。如:《幽明錄?丁曄》中女鬼主動來尋夜宿方山亭的丁曄,與其交歡作樂;《搜神后記?何參軍女》女鬼何參軍女主動到劉廣家中,并與之交歡結合。這類冥婚故事既是對自由婚戀思想的崇尚,也是對中國傳統婚戀思想中女性毫無主動性的挑戰。其次,在28篇魏晉六朝志怪冥婚小說中,只有少數是在父母見證下或有著前世姻緣的相訂下所結合而成的“合法婚姻”,如:《搜神記?盧充》中盧充在狩獵中誤入女鬼之府,并在其父的主持下奉命成婚;《幽明錄?崔茂伯》講述暴亡的崔茂伯女來夫家與未婚夫裴子告別,后以女鬼身份與裴子結為夫婦的故事。多數為拋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進行的自由結合,甚至有違抗父母之命,執意結為夫婦的違抗禮教的“不合法婚姻”,如:《搜神記?紫玉》中吳王夫差之女紫玉與韓重私定終身,在其出外游學之際韓家向吳王求婚遭拒,紫玉氣郁而死,三年后韓重歸來,墓前慟哭,紫玉鬼魂現身,于墓里結為夫婦;《搜神記?王道平》中王道平與唐叔偕女“誓為夫婦”,后王道平被征伐,唐叔偕女被家人逼迫改嫁,忿怨而死,后王道平歸來墓前悲哭,唐叔偕女鬼魂現身,王道平掘其墓而活,并與之結為夫婦。這些多數的“不合法婚姻”故事既是對男女自由結合婚姻的支持,同時也是對當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婚戀觀念的挑戰。最后,在28篇魏晉六朝志怪冥婚小說中,28位女鬼主人公中有6位王室女,如《紫玉》中的女鬼紫玉為吳王夫差之女,《辛道度》中的女鬼為秦閔王之女;9位貴族官宦女,如《徐玄方女》、《李仲文女》中女鬼皆為官宦之女;1位寵姬西施,即《蕭思遇》篇女主人公;12位平民女,如《賣胡粉女》、《朱氏女》等篇目。是以身份高貴且為鬼的女主占一半以上,而男主幾乎全部為男人且是地位低下、生活困頓的書生形象。由此比例來看,小說主人公多呈現出貧賤男人與貴族女鬼的角色組合。這一角色組合同樣表現了男女雙方自由戀愛、婚姻的意愿,同時也是對中國古代傳統婚戀觀念中“門第觀念”的挑戰。
因此,由以上對于故事情節所分析的結果來看,均是從不同方面表達了對男女自由婚戀思想的尊崇、對阻礙男女自由婚戀思想的挑戰。這表現了佛教“眾生平等”思想在冥婚小說中體現為破除一切差別,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平等,平等的擁有自由追求愛情、婚姻的權利。同時也呈現出了佛教思想與傳統婚戀觀念初次遇合的相滲與相斥之處。
二、“輪回思想” 與中國傳統婚戀觀念的初期碰撞
“輪回思想”是佛教思想中影響最深的理論之一,佛教中的輪回即“六道輪回”,認為人死后按照一定的規律在六道之中輪回轉生。佛教傳入中國以前,中國的冥間思想認為人死后為鬼,肉體埋葬,靈魂飛天,而“中國小說史上的‘入冥’母題是中土冥界觀與佛教地獄觀結合的產物。”[3]中國古代最初的入冥觀念即為上文所說的肉體埋葬、靈魂飛天,然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土,大小地獄之說,以及帶有審判、刑罰性質的佛教地獄觀隨之流傳開來,并與中土冥界觀相結合,形成“入冥、地獄之說”,逐步為人們所接受。是以,早在漢末、魏晉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之初,便與當時中國社會的文學相結合,在魏晉時期志怪冥婚小說的基礎之上形成“至情”思想。“輪回思想”是佛教思想中影響最深的理論之一,佛教中的輪回即“六道輪回”,認為人死后按照一定的規律在六道之中輪回轉生。《心地觀經》中有:“有情輪回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同時,“佛教更注重不朽的精神性一面,即所謂靈魂的受形輪回”。[4]這種思想在當時的志怪冥婚小說中,表現為“情之輪回不絕”,即身死而情不絕,乃至情能超越生死。
這類魏晉六朝志怪冥婚故事有著其共有的故事情節:男女主人公在生前已有一定的感情基礎,或有過婚約或私定終身或暗生情愫,男女主人公的某一方,即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因某種原因,如染病暴亡、門第懸殊、被迫嫁人等,未能在前生與意中人結為夫妻,死后因情愛未斷,鬼魂現身終與戀人結為夫妻,甚至因之復生的故事。如:《搜神記?紫玉》中吳王夫差之女紫玉和韓重私定終身,因門第懸殊不為吳王所允,氣郁而死后情感不死,終以鬼魂身份與韓重結為夫妻;《搜神記?王道平》中王道平與唐叔偕女“誓為夫婦”,后王道平被征伐,唐叔偕女被家人逼迫改嫁,忿怨而死,死后因情愛未斷,唐叔偕女受至情所感,讓王道平掘其墓而復活,并結為夫婦;《幽明錄?賣胡粉女》中與暗戀賣胡粉女的富男突然猝死,家人狀告賣胡粉女,富男還魂為之辯解并結為夫婦;《搜神記?河間郡男女》故事類似《搜神記?王道平》,講述的是晉武帝時,河間郡有一對男女相愛并約定婚姻,男子從軍積年不歸,女子被家人逼迫改嫁,后因男子墓前慟哭并掘墓而活結為夫婦的故事。“這些篇目都格外強調了情感真摯對于復生的意義,某種意義而言,能否復生,往往取決于生者的態度。”[5]p13《搜神記?河間郡男女》故事結尾:“以精誠之至,感于天地,故死而復生”的敘述點出了復生故事的原因,更是表達了魏晉六朝志怪冥婚小說中這類“至情”冥婚故事的主要思想。可見,這類小說充分張揚了情感的強大力量,即“情之輪回不絕”,身死而情不絕,甚至為情而死、為情而生,都以佛教“輪回思想”來體現“至情思想”。
這與中國傳統婚戀觀念中的“一夫多妻”制度下的濫情思想相背離,是對不平等、不合情理的中國傳統婚戀觀念中“一夫多妻”制度的挑戰。倘若韓重、王道平、河間郡男子移情,富男多情,此類故事便不會發生。“這是把佛教‘死而復生’及‘輪回思想’運用于老百姓的愛情故事之中,不僅表達了當時社會人們的美好愿望,還宣揚了佛教崇尚的‘至情思想’。”[6]
三、結論:
綜上所述,魏晉六朝志怪冥婚小說,作為外來佛教初入中國時的宣教載體,就中國的傳統婚戀觀念而言,二者的思想觀念幾近背離,可見佛教思想就當時社會而言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且其初入中國時期宣教的成份居多。佛教思想以一種契合于當時社會人們愿景的方式,將佛教思想巧妙鍥入冥婚故事文本之中,使其即使與當時社會主流思想相背離,也能以最巧妙而深刻的方式深入人心。西方文化中,道德是宗教的引申;中國文化中,宗教反而是道德的引申。對比我們今天的婚戀觀念來看,佛教思想對中國的傳統婚戀觀念的影響無疑是進步的。由當時社會的婚戀現實來看,雖然佛教思想未能對當時社會的婚戀觀念起到扭轉的作用,但外來佛教的進步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在相融、相斥的進程中互相影響、互相進步,無疑對推進中國文化的進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者單位:云南民族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朱恒夫.六朝佛教徒對志怪小說興起的作用[J].明清小說研究.2001(1).
[2]張懷承.簡論佛教倫理思想的基本觀點[J].倫理學研究.2006(9).
[3]張靈,孫遜.小說“入冥”母題在寶卷中的承續與蛻變[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2(3).
傳統作曲也就是指傳承統一之前的音樂經驗,傳統作曲的概念并不是僅限于過去的,而是一種辯證的傳統。電子音樂簡稱為電子樂,電子音樂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電子音樂是指使用電子設備創造出的音樂,甚至是以電子合成器或者是電腦音樂軟件等產生的電子聲響;狹義的電子音樂是指涉及科技等種類的樂曲。作曲是在音樂創作中對一些音樂素材進行有意識的,有邏輯性的整合或者是組裝,在傳統作曲時期,作曲家嚴謹的對樂譜上的音符進行組織,然后再通過樂器演奏出來,電子音樂作曲的出現開啟了作曲者、指揮者以及演奏者這三者之間一種新的音樂關系,同時也拓寬了音樂表現的可能性。
二、探究傳統作曲與電子音樂作曲的創作觀念
音樂中處于主導地位的是音樂創作,在一定程度上,音樂創作的進步取決于音樂創作觀念的更新,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音樂創作就沒有音樂作品的出現。音樂創作從傳統音樂創作到成為電子音樂創作的發展,極大地擴展了音樂的概念,無論受眾是否接受或者是欣賞這種全新的音樂,音樂創作的觀念還是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探究傳統作曲和電子音樂作曲的創作觀念上的差別。
第一,音樂普及方面。在以前人們想要享受音樂的時候需要去歌劇院,或者是專門演出音樂的場所,這極大地影響到了傳統音樂作品的傳播速度,電子音樂作品是依靠新的媒體來進行傳播,人們在家通過計算機網絡就能夠自由的選取音樂。相比之下電子音樂作品能夠更好的進行普及,這主要是兩者依靠的傳播媒介不同,也就導致兩者的傳播廣度以及速度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二,教育功能方面。從事傳統音樂創作的人在創作音樂的時候會考慮到作品蘊含的民族精神,表現出一種人文情懷,相比之下電子音樂大膽的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審美觀,教大程度的開闊了創作者的視野,但是兩者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
第三,審美藝術方面。電子音樂創造了傳統音樂之外的新音樂,打破了音樂發展的界限,可以說是一場音樂觀念上的改革,而傳統音樂創作主要是沿襲了傳統的審美觀,兩者雖然審美觀念大不一樣,但是卻按照自己的方式對立而統一的發展著,同時服務于音樂創作。
三、傳統作曲和電子音樂作曲創作技法比較
第一,音樂靈感方面。靈感可以說是因音樂創作的主要元素,電子音樂的出現打破了傳統音樂創作靈感的來源,傳統作曲主要使用的是傳統的靈感,而電子音樂作曲則是利用各種能夠使用的靈感,相比之下電子音樂創作中的音色擁有無限的可能性,但是兩者的技法和曲風都離不開音樂靈感。
第二,音樂組織方式不同。傳統作曲利用的是一種線性思維對聲音進行組織,而電子音樂創作使用的是非線性的思維方式,兩者的創作觀念和手法是相互補充的,這也正是傳統作曲沒有被電子音樂作曲同化的根源。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兩者無論是在傳統的手法還是技法上,是殊途同歸的。
第三,技術手法方面。電子音樂創作方式的出現,給音樂創作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傳統音樂創作中音樂的形態集中的表現在節奏、旋律以及結構等方面,傳統音樂創作音樂的時候,首先是記下之前構思好的旋律,再開始對旋律進行編配,電子音樂創作是先將旋律創作出來,再針對音色選擇適合旋律的配器。電子音樂創作技法多使用的是倒置手法、伸縮手法等。
【中圖分類號】R6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07-0107-02
Monitoring of muscle relax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racheal extubation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Zhang Lifeng Bao Yang Shi Dongping et al.
【Abstract】Objective:Monitoring of muscle relaxation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tracheal extubation, Observe the change after the hemodynamics and the postoperative residual curarizationmuscle(PORC) the rate. Methods:Choice of 10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aged 65-75 years old, ASA grade Ⅰ ~ Ⅱ implement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iva).Randomly divided into monitoring of muscle relaxant group (A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 (B group).Record (before surgery, during extubation, after extubation 30min,after extubation 1 hour.) MAP,HR,BIS,TOF.TOF0.05),after extubation 1 hour of PORC incidence of 0%;the traditional group MAP,HR changes were significant(P
【Key words】Postoperative residual curarizationmuscle(PORC);Tracheal extubation;Train of four(TOF);Bispeetral index(BIS)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ASAⅠ-Ⅱ級擇期老年全麻患者100例,年齡70±5歲,體重50-75Kg,無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100例隨機分為肌松監測下氣管拔管組(A組)和傳統氣管拔管組(B組)各50例。
1.2 方法:入手術室后開放外周靜脈,監測MAP、HR、BIS,采用HXD-1C028肌松監測儀,以四個成串刺激形式(TOF值)監測肌松。全憑靜脈麻醉,誘導: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3ug/kg、異丙酚1.5mg/kg、順式阿曲庫銨0.15mg/kg。維持:異丙酚5-10mg/kg/h泵注;瑞芬太尼8-10ug/kg/h泵注;維持術中BIS=40-60之間;順式阿曲庫銨追加量為0.1mg/kg,45分鐘追加一次。A組術畢持續靜注異丙酚使BIS=75±5,在TOF≥0.9時停用并拔除氣管導管;B組術畢停藥,在臨床評估下拔管。兩組均不拮抗。
1.3 觀察指標:分別記錄兩組術前、拔管時、拔管后30min、拔管后1h的MAP、HR、BIS、TOF。TOF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斜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P
2 結果
A組:拔管時、拔管后30min、拔管后1h的MAP、HR較術前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拔管后1h的肌松殘余(PORC)發生率為0%。B組:拔管時的MAP明顯高于術前(P
3 討論
傳統評估下氣管拔管存在的缺點:(1)可引起短暫而強烈的心血管反應[1],這是由于麻醉蘇醒過程中,病人意識逐漸清醒,氣管導管的刺激、吸痰拔管時對氣管及咽喉部的直接刺激等多因素引起,表現為血壓升高、心動過速、躁動不安等。一般正常患者能耐受氣管拔管時的心血管反應,但老年人整個心血管系統的順應性降低,對循環改變的適應能力差,此不良反應則可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如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衰竭等。如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對蘇醒和拔管的心血管反應更顯著,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而我國老年人高血壓的患病率約占50%,所以氣管拔管引發的不良反應對老年人的潛在危險性更大。(2)因為老年人機體功能呈現出年齡相關性改變,如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這些都大大增加了老年患者肌松藥運用的不可預測性,個體差異極大。而抬頭、握力、伸舌等傳統評估方法又受許多因素影響,故常因評估不足而發生術后肌松殘余。
肌松監測下氣管拔管的優勢在于:(1)有利于定量反應肌松的恢復,以減少老年人拔管后的肌松殘余,術后肌松殘余可出現蘇醒延遲,肺活量減少、低氧血癥、呼吸道梗阻等[2]。Murphy GS等人研究發現術中肌松監測儀的使用減少了術后麻醉恢復室肌松殘余阻滯及呼吸系統并發癥的發生率[4],Blobner M指出只有使用了肌松監測儀,那么術后肌松殘余所致的危及生命的并發癥都是可以避免的[5]。有數據表明輕度的肌松殘余(TOF在0.7-0.9之間)可能和嚴重的呼吸系統及咽部肌肉的損傷相關[3],因此本研究選擇TOF≥0.9時拔除氣管導管。(2)麻醉深度的監測(腦電雙頻指數 BIS),能迅速反應大腦皮層功能狀況,被認為是評估鎮靜深度最為敏感、準確的客觀指標[6],在鎮靜下拔管能避免過強的心血管應激反應等不良后果,故肌松監測組術畢持續靜注異丙酚維持BIS=75±5,在TOF達到0.9時停用并拔除氣管導管。
研究表明,肌松監測下氣管拔管組與傳統氣管拔管組比較,前者明顯血流動力學穩定,術后肌松殘余發生率低。所以老年患者通過肌松監測指導氣管拔管更平穩、安全,適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Arain SR,Kern S,Ficke DJ,et al.Variability of duration of action of neuromuscular-blocking drugs in elderly patients.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5,49:312-315
[2] Fuchs-Buder T, Eikermann M,et al.Residual neuromuscular blockades. Clinical consequences, frequency and avoidance strategies.Anaesthesist. 2006 Jan;55(1):7-16
[3] Debaene B, Plaud B, Dilly MP, Donati F,et al.Residual paralysis in the PACU after a single intubating dose of nondepolarizing muscle relaxant with an intermediate duration of action.Anesthesiology. 2003 May;98(5):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