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0 15:55: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兒童體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黃平縣二中、黃平縣湖里中學、黃平縣舊州中學、一碗水中學、平溪中學、谷隴中學12~16歲的在校的留守兒童.
1.2研究方法
(1)發放300份調查問卷進行隨機問卷調查,結果回收279份,其中男生136份,女生143份,有效率為93%.
(2)對黃平縣少數家長和留守兒童就問卷無法設計的問題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課外體育鍛煉的認識與意見,以便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資料.
(3)將所得數據和信息歸類和整理后做統計處理,分析歸納得出研究結果.
2結果與分析
2.1家長外出務工情況的現狀及分析
大多數家庭外出務工狀況為父親外出.然而,近年來,多數家庭為了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質量,夫妻雙雙進城務工或經商,統計數據顯示父母雙雙外出占到44.5%,與父親外出的比例僅差1.0%.這就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從原來的可以隨母親生活變為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活.
2.2監護狀況及分析
該縣留守兒童與母親生活的比例為45.5%,然而,雖然母親照看孩子心思細膩,但是,一般農村婦女知識文化比較低,加之農活繁重,所以,沒有多余的心思顧及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她們認為,不生病就是健康.留守兒童與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生活的比例其次,這種屬于隔代監護,隔代監護往往給孩子帶來交流不便等的問題,而農村老年人往往文化程度較低,溺愛孩子,加之年紀大精力有限,尤其在體育教育上更是無能為力了[5].另外,有6.0%的留守兒童是由叔伯阿姨監護的,他們認為只要孩子吃飽穿暖、無病、就是對孩子的關懷,這對其參與課外體育鍛煉有很大的阻礙作用.
2.3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目的
黃平縣所有留守兒童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目的依次是強身健體、豐富課余生活、愉悅身心、緩解壓力、交友、提高學習效率及其他.可見,留守兒童參加體育鍛煉并不是盲目的,而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多種需要.豐富課余生活、愉悅身心,緩解壓力放在2~4位,說明其對通過參加體育鍛煉可以調節身心、減輕心理壓力和消除煩惱已達成共識,這對于緩解目前留守兒童心理疾患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調查還顯示,留守兒童將體育鍛煉作為交友目的的比例大于提高學習效率,這是因為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留守兒童在人際交往方面渴望交友、渴望傾訴、渴望關愛.因此,通過體育鍛煉交友的手段使他們的身心得到疏導,得到傾訴,得到監護人以外的其他關愛,這對其身心健康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2.4喜歡參與的鍛煉項目調查
黃平縣留守兒童比較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區別較大,喜歡的鍛煉項目依次排序為籃球、羽毛球、乒乓球、跑步、跳繩、健美操和其他.調查顯示,喜愛球類運動項目的差別不大,喜歡籃球項目的男生占多數,而羽毛球、跑步、跳繩和健美操則更受女生歡迎.由于女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特殊生理及心理,她們從主觀上有避開運動較激烈,對抗性較強的體育項目的傾向,喜歡輕松愉快、活潑自由的體育活動項目;另外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女生都想有一個良好的體型,而健美操能滿足她們的這種欲望,達到既健美、又鍛煉身體的目的,因此這些項目深受女生的歡迎.而男生恰恰相反,喜歡較激烈的、對抗性較強的體育項目(如籃球、乒乓球).
2.5鍛煉地點的選擇
黃平縣45.8%的留守兒童所選擇的鍛煉地點主要是學校,但是由于大多數學校體育經費的嚴重不足,致使體育器材陳舊、設施不全,體育教學場地十分簡陋,個別學校甚至沒有一條完整的100m跑道,這些場地、器材難于滿足廣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更別說開展其他體育活動.2.6每周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次數64%的兒童每周都參與體育鍛煉活動,說明該縣留守兒童對體育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這對于課外體育的開展有其積極的作用.當然也有一部分留守兒童每周鍛煉次數不到一次,尤其是女生占多數.部分女生表示,課外體育活動比較枯燥單調,除了跳繩跑步這些不受場地器材限制的項目,就找不到其他鍛煉方式(如一些廣受女生門喜歡的羽毛球、排球、健美操、舞蹈等由于場地器材的限制,都無法正常開展);另外,由于父母外出務工,大多留守兒童不但要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回家還要幫助家里做農活,一周的時間基本都被這些事占用,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參加體育鍛煉.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黃平縣大多數家庭外出務工狀況為父親外出或是父母雙雙外出,留守兒童多為母親或隔代監護,這對其參與課外體育鍛煉有很大的阻礙作用.
(2)黃平縣留守兒童大多數以強身健體、豐富課余生活、愉悅身心、緩解壓力、為主要活動動機,少部分對課外體育活動認識比較淺顯.
(3)留守兒童體育鍛煉經常受到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等的限制,致使體育鍛煉內容貧乏、單一.
3.2建議
(1)學校、社會及相關部門應采取相應措施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學校、社會及相關部門應針對性的建立一些留守兒童寄宿制學校,由學校組織一些課外體育活動,讓孩子們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感受到自信.
為了深入了解我鎮農村學校里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態,掌握有價值的數據和第一手資料,我們采用隨機抽樣的形式對__鎮幾所學校展開了問卷調查,調查共發放學生問卷420份,回收有效問卷365份,回收有效率為87%。同時鄉鎮分管教育的領導、農村中小學校長和教師和部分留守兒童采取開放型深度訪談和半開放型訪談,為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基礎。
在調查的農村學校里,有將近一半左右的學生是留守兒童。這種父母外出務工導致的家庭教育缺失的變化是學校教育應該面對和重視的變化,各個學校都針對留守兒童教育的特殊性設置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條例如,永安小學針對農忙季節,多數農村家長無暇顧及學生的學習,學校組織教師志愿者每天下午放學后對學生學習進行輔導,組織留守兒童在校完成作業,進行課外閱讀,家長在忙完農活之后再接走孩子,切實讓家長感受到學校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從2007年開始,學校實施留守學生家長工程,解決了在外務工農民的后顧之憂。目前,該學校59名教師已有43名成為了“家長”,他們每天為留守兒童輔導一次功課;每周幫助留守兒童與父母電話聯系1次;每學期學生共同參加1次社會實踐活動,共同度過1個快樂的節日,讓孩子感受家的溫暖,這些措施均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為了使每個孩子健康成長,提高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成效,學校領導小組發動全校教職工探索研究關愛留守兒童的思路,從四個方面做好工作。
1、市級課題引領,走科學關愛之路。
根據校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學校申報了十一五__市級課題《留守兒童養成教育途徑與方法的研究》。在專家的指導下,從生活、學習、健康、道德等方面對留守兒童進行跟蹤調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結合各級各類競賽,學校在留守兒童中開展“爭當小標兵”的評比活動,分設“學習小標兵”、“自理小標兵”等。課題組的老師群策群力,根據各班實際開展各種活動,并及時總結,江都電視臺《視點》欄目多次對該校留守兒童工作進行報道,《讓農村少先隊照亮留守兒童的心》等五篇有關留守兒童或獲獎。
2、開設大課間活動,提高留守兒童身體素質。學校自編了“快樂課間三十分”系列活動課程,開設了十五個活動項目,要求留守兒童優先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項目。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們從小樹立獨立自主的意識、合作創新意識、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遠大的理想。以前,部分留守兒童生活條件很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注重自身的身體鍛煉,養成不節約、懶惰等不良習慣。在活動課的參與過程中,他們變了,小胖墩少了,小病號沒了,孩子們學到了本領,找到了自信。如:呼拉圈興趣小組活動,孩子們先在腰間轉,然后發展到頸部、腿部轉,最后達到單腿轉。孩子們在活動中提高,在運動中創新,磨練了意志,增強了體質,培養了創新意識。
3、建立“親情結對”制度,保證關愛覆蓋率。
在征得留守兒童家長同意的情況下,學校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建立“兩覆蓋、雙自愿”的親情結對制度。每名留守兒童和一名同齡伙伴結成互助對子,班主任是各班留守兒童的校園監護人;根據留守兒童的特點,尊重留守兒童和社會熱心人士的意愿,結成父輩、祖輩“親情”關愛對子。
4、建立成長記錄袋,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
學校從去年開始為每一位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分“讓你認識我”,“我很棒”,“我很滿意”,“我真努力”四個版塊,搜集一句評語、一次作業、一張畫、一幅字等“十個一”內容,真實地記錄下學生的成長歷程。充分利用成長記錄袋,引導留守兒童關注老師、伙伴對自己的評價,從自己的點滴進步中認識自我,樹立信心。
從調查
來看,學校把住校留守兒童的人身安全放在學校所有日常管理工作的首位。每所學校都有圍墻,控制校外人員的隨便進出。學校安排教師宿舍靠近學生宿舍,就近管理學生。學生住校期間,有教師的監管,不會出非常大的安全問題。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學校針對寄宿的留守兒童實行的是周返校制,即學生周五放學后回家,周日晚上返回學校,因為部分兒童家庭離學校距離比較遠,在上學途中有安全隱患,也增加了學校和家長對學生回家路上安全的擔心程度,這也是調研中所普遍反映出來的問題。針對回家和返校路途中的安全問題,各個學校也都采取了各種措施加以預防。某小學校長對筆者說:我們學校對安全應該來說是非常重視,采取了嚴格的措施,首先我們通過家訪、開家長會,讓家長給予配合,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再有,我們執行嚴格的“接送制度”要求學生監護人星期五放學后將學生接回,星期日晚上將學生送回學校。不回家的在校登記。
留守兒童的生活被嚴格限定在校園范圍內,接觸校園外的世界的機會很少。而學校里的活動設施有限,很難滿足學生需要。留守兒童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中度過,如何充分合理安排安排他們的學校生活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與小學校長和教師的訪談,我們可以了解和認識到,我鎮小學校在課余時間為學生創設了豐富的學科興趣小組活動,學校展開的各種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和中華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最大限度地發動留守兒童在參與中體驗、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展示自己的才華。但是,由于師資和資金問題,活動次數不定,在組織和制度上沒有規范保障。
留守兒童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四類心理問題:情緒問題、交往問題、自卑心理、逆反心理。[2]其心理問題根源于親情的缺失和愛的需要。父母不能給予子女的心靈關注需要學校和教師來承擔、彌補。在學生問卷中,筆者對“在學習、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怎么辦?”問題設置了不定項選擇,表1-1是對問卷數據的統計。
表格略
從統計數據看來,作為同輩群體的同學是學生遇到困難時最重要的心理支持,這說明留守兒童在學校里同學將是他們最親近的群體,學生同輩群體之間的互助交往對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應該注意的,有24%的留守兒童遇到困難時選擇自己解決,一方面說明這些孩子比較懂事和成熟,不想父母擔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較強,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學生心理上的壓抑,封閉自己,內心的活動不愿意向外傾訴,同時又希望別人能夠真正理解自己,這種不平衡狀態如果不及時給予其心理疏導的話,很容易產生持久的負面情緒體驗,甚至泛化,嚴重影響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見,教師關注和溝通對于留守兒童而言是多么強大的心理支持。而在現實中,由于師生比例的差異和升學考試的壓力,教師把有限的時間都用來關注學習成績好或有希望提高成績的學生,課下也是盡量關心學習成績好或有希望提高成績的學生,而最需要得到特殊關注和關心留守兒童反而成了被排除在外的對象。
對兒童來說,家庭是最早、也是最基礎的社會化場所,學校是對其影響最大的社會機構,而社會教育則貫穿了人的整個人生。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協調一致、互相配合,才有利于實現教育在時空上的緊密銜接;家庭、社會、學校教育的協調一致有利于保證整體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實現各種教育的互補作用,避免它們作用的相互抵消,從而加強整體教育的有效性。[3]
在調查中,筆者發現一個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缺乏。學校教學因其學科多樣和復雜性,使大部分家長難以涉及。而對于這些常年在外的農民工們來說,他們本身文化素質偏低,往往沒有時間和能力對孩子的學習進行輔導,只有依靠學校來承擔其教育責任。[4]因此,很多家長把對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學校的事,而自己的力量則可有可無,孩子在學校,也就把教育的重任完全地交給了學校。在與家長們的訪談中,我們問到孩子們在學校的事情父母知道多少時,有的父母甚至不認識孩子的老師。孩子們在學校的活動、平時的學習情況,他們也不了解。只是在考試的時候關心一下孩子的學習成績,或者學生在學校出了某些事情,教師打來電話時,才會跟學校聯系。而教師主要通過作業完成、上課狀態、考試成績等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除一些特殊學生,不會再向家長了解更多信息。
生命關懷,即以學生的生命價值為出發點,強調人的生命價值和智慧價值,賦予教育以關懷的品質。[5]“以人為本”的生本教育管理理念要求每一個學校都應該以生命關懷為辦學指導思想,應該理解和尊重留守兒童的生命,讓留守兒童在學校中能夠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與快樂,煥發生命的活力,使“學生每一天的學習生活都是其生命成長的歷程”。 以“生命關懷”為教育理念,就要徹底從應試教育的模式中擺脫出來。學校在對待留守兒童這群特殊的孩子,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善于發現和開發蘊藏在學生身上的潛在的創造性品質。把教育看作是一種生命關懷,就應該“讀懂”留守兒童的需求,為其生命成長提供適切的服務,而不是一廂情愿的給予把學生當作是抽象的材料去進行“加工”,企圖打造成整齊劃一的“產品”。[6]
教是為了不教,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就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強烈愿望和堅強信念,把社會規范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觀念,使他們對規范的感知變成一種積極進取的行動。因此應該更多地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作用,讓學生自己參與管理,體驗管理,在管理中形成內化,變被動接受為主動遵守,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比如學生的宿舍生活教育,可以在學生宿舍中建立學生宿舍自治委員會,紀律檢查組,擴大學生自我監督的積極性和參與的自,輔以各項有益于身心的活動——以寢室為單位的宿舍風采展示活動等。通類似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也提高他們的生活自治自理能力,使學生從被動管理的客體變為能動管理的主體。
此外,教師應該意識到集體教育的發展功能,引導和創設健康積極的班級氛圍,讓每一個孩子處在集體教育的場域中,這是教育別人也是教育自己的有效方式。在班級群體中學生之間在年齡、成熟程度及經驗上相差不大,學生的心理比較自由,也沒有壓力去接受家長或教師的態度及想法,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可以比較自由的做出自己的選擇,建立各種關系。[7]留守兒童更需要集體的幫助,在集體的交往中進行自我表達,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并以此形成和發展著自己的社會能力。學生也是教育者。學生良好的表現所形成的氛圍,也是一種教育資源。學校應當去努力創造這樣一種‘教育場’,去充分開發這樣一種教育資源。
在廣大農村地區,村里的民俗民風、民族舞蹈、民歌、民間手工藝等都是潛在的、可待開發的課程資源。鄉間的植物,流傳久遠的民間故事及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等都可以運用和編寫到學生的課本中。農村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資源是農村中小學實施思想道德教育校本課程的獨特資源。農村以家庭為主的思想,可以養成學生的孝悌精神,有利于養成年輕人尊老愛幼的觀念;農村生活的倫理資源,可以用來教育學生如何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與人相處,有益于矯正個體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態度;農民對士地的價值觀念,可以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的態度,有助于控制甚至消除當今社會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為所欲為地掠奪的行為。
學校還可以充分利用其師資、場地和設施的優勢,開展名目繁多、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和社團活動,以及開展“春游”、“秋游”、“野營”之類的
旅游活動讓學生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感受和體驗,吸引學生。通過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與社團,既培養和發展留守兒童某一方面的興趣與特長,又使他們在團隊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關心,學會與人相處。同時,在廣大農村有許多善于學習、敢拼敢闖的農民科技能人,他們勤勞有頭腦,為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貢獻了力量。在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薄弱的形勢下,他們也是當地寶貴的人力資源。農村學校可以把他們請進學校,給學生講一些科技常識和自己的拼搏歷史,這些活動將農村生活中的傳統資源的魅力展示給學生們,為他們樹立人生路上的榜樣。這種榜樣案例的塑造真正實現了用生命去影響生命,拋棄了傳統的空洞說教,用真實的活動來感染學生、喚醒學生發展的內在需要,更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真實發展。美國學者克里夫頓與羅伯茲將教師的權威分成四個層面,法定的權威、傳統的權威、專業的權威、感召的權威。前兩者源于教育制度,后兩者源于教師的個人因素。[8]對于缺少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而言,教師除了具有專業權威外,最重要的還要有感召權威。一個具有感召權威的教師,能直抵留守兒童的內心,能用情感的力量溫暖感化和影響他們的內心和行為。
1.關心孩子的尊嚴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在于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9]對于學生來講,他們喜歡聽的是老師的鼓勵和表揚,而不是老師的挖苦、諷刺。教師不應該把留守兒童看成是特殊的群體,而應該始終關注他們作為生命個體的尊嚴,對于學生的錯誤,少懲罰、多啟發,多鼓勵,教師只有用自己真誠的愛去溫暖犯錯誤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從教師的教育、關懷中獲得力量,獲得尊嚴感,才能激發他們的自信心。
2.做學生的朋友。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還要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伙伴和朋友。師生之間平等交往,才能讓學生敞開心扉,可以無話不談。對于教師來說,要多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知識,了解、認識學生的年齡發展特點,采取多種形式使遠離父母的孩子能保持活潑、快樂、健康的心態,學會自我教育和自我調節,幫助其在學習生活中品嘗解決困難的快樂,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教師只有做學生心靈的朋友,才能得到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會把自己的煩惱與教師進行交流,把教師當成自己心里秘密的傾聽者。
任何不良的發展都不能獨立于積極的個體特征而存在。這些積極的特征可能會成為一種保護性因或發展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戰勝、補償或削弱留守狀況帶來的消極影響。[10]父母外出務工是一種現實,正視現實、面對現實,留守兒童必須具有健康心理和積極樂觀的心態。父母外出這一現實未嘗不是對自己的鍛煉和考驗,也許這種磨練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財富,這些觀念需要教育者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傳遞給他們,使其感到自己不僅應成為關注和同情的對象成為生活的強者,使其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再單一化。這樣,即使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遭遇留守或者逆境時,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幫助他們積極的適應環境以及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親子教育是不可替代的。人類文明傳承的自然規律是代代相傳,在社會化的進程中,兒童最親密的撫養者是其最重要的榜樣,通過對榜樣的學習,在潛移默化中獲取知識。因此,學校在對留守兒童教育的同時,理應重視家長在教育中的地位,加強對家長的教育和引導,形成留守兒童教育的共同體。
1.以學校為主導,加強家校溝通。學校應該主動地將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設施和即將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介紹給家長,并耐心解答他們的各種疑問。作為班主任,更應加強與學生家長和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并通過家訪、電話交流或書信等及時將學校的教育教學信息和學生在學習、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出現的情感問題通知給家長,共同商量解決辦法,及時將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吸納過來,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促進,形成合力。同時,加強對監護人的培訓,辦好家長學校。由于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的特殊情況,往往只有在學期末才能參加學校召開的家長會。這是家長們了解孩子在校狀況的最正式的途徑,也是學校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好機會。學校可以請優秀家長介紹養育孩子的經驗,由班主任作為活動的組織者,根據各個家庭的實際情況,圍繞孩子教育的各種問題進行討論。[11]在放松平等的交流氛圍中,家長們一定可以分享到成功的教育經驗,解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實現家庭間的互動與互助。這種建立在經驗分享基礎上的互助活動,能夠密切家庭與家庭之間,家庭與學校之間的關系。以家長的實際行動去感染其他家長,為他們創造彼此學習交流的機會,對于學校來講,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尊重家長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學校要創造條件之外,家長們也必須有走入學校的積極意愿,要帶著一種關懷孩子的心理,一種了解孩子的愿望。帶著他們的一雙眼睛去觀察,帶著他們的一對耳朵去聆聽,帶著他們謙遜的態度去請教,帶著他們的關愛去感受。[12]學校應該通過各種途徑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對于留守兒童的重要性,這有利于家長形成對孩子教育的更強的責任感,明白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分擔學校的壓力。在家長對教育問題產生錯誤理解或者與學校及教師發生矛盾時,教師要用真誠的語言和行動去與對方溝通,為家長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來。只有這樣,家庭和學校之間才能建立起平等合作的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完善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合。”在寄宿制學校,只要家庭與學校之間建立密切的關系,經常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溝通,那么,留守兒童一定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學校也一定會獲得長遠而健康的發展。
[1]徐東.西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9(5).
[2]吳承紅,蔡澄,邰啟揚.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
[3] j·羅斯·埃什爾曼(英國)著.潘允康,張文忠等譯.家庭導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63.
[4]吳冬梅.寄宿制學校家校溝通的問題與對策[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8(6).
[5]吳銳榮.生命關懷:生本教育的起點[j].現代教育論壇,2010(4).
[6]李偉平.教育是一種生命關懷[j].江蘇教育,2006(7).
[7]陳振中等著.社會學語境中的教育弱勢現象[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12.
[8]轉引自陳振中等著.社會學語境中的教育弱勢現象[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23
[9]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m].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10]劉海燕.農村寄宿制中學留守兒童學習自我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d].浙江:浙江大學2010(5)
1.自我封閉,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長期在外,把孩子托給親屬照看,孩子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說話小心翼翼,做事思前想后,怕做錯或做不好遭到別人責備。他們內心的煩惱與沖突無從傾訴,也得不到引導,導致對外部世界缺乏信任。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后,會產生嚴重的失落心理,覺得自己沒有堅強的依靠和保護,在一段時間里不愛說話、不愿與人交往,變得自閉、孤僻。
2.情緒失控,容易沖動
留守兒童一般年齡在16周歲以下,正處于心智成長的關鍵時期,卻因為長期被隔代撫養或寄養,無法享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引導,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情緒失控和沖動。由于他們沒有安全感,容易對周圍人產生戒備和敵對心理,其主要體現為攻擊行為。有些留守兒童總感到別人在欺負他,遇到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對他人的管教和批評也易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嚴重者甚至還有暴力傾向。
3.認知偏差,內心迷茫
因長期缺少父母的管教和監督,他們認知能力發展滯后,自我控制能力差,接管他們的親戚一般只管他們的生活,不管學習。慢慢地,他們失去了學習興趣,再加上家里無人輔導,學習成績普遍較差。一些兒童會因心靈空虛而盲目地尋找其他精神支柱,如拉幫結派、逃學打架、流連網吧或游戲廳等游樂場所,對未來感到十分迷茫。
二、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建議
1.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兒童具有需要承認和鼓勵的心理,他們喜歡成功,喜歡得到大人的認同和贊揚。因此,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經常鼓勵孩子,指導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斷地被鼓勵和贊揚,孩子自信心就會倍增,從而激發出積極樂觀的健康天性。
2.培養他們的抗挫折能力
抗壓性差、挫折容忍力低,又輸不起,是現代孩子的通病。留守兒童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長輩又溺愛孩子,所以當孩子遇到一點挫折時,就會感到不知所措,甚至產生嚴重的心理偏差。孩子的成長,其實需要一些“輸”的經驗。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體會到“贏”的成就感。所以,教師要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意義與失敗的價值,幫助孩子學習面對失敗與成功,這些都是他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功課。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111(2008)10-069-03
作者:肖祥敏,南華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陳海波、肖明,南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湖南,衡陽,421001
基金項目:衡陽市社科基金2006-2008年,衡陽市流動人口醫療保障問題研究ZC-032
黨的十七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的公平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工作,年齡14周歲以下留在戶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留守兒童是由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而產生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所致。據全國婦聯今年2月的《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留在農村老家生活學習、靠祖輩或其他親友照顧的孩子)約5800萬人,其中十四周歲以下的農村留守兒童約4000多萬人,平均每四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要讓這個特殊的群體能夠健康成長,因此,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促進社會教育公平,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衡陽市農村留守兒童的特征及受教育的現狀
衡陽市地處湖南省的南部,人口近730萬,流動人口已近120萬人,占全市人口的17%,高于全國流動人口10%的水平,其中流出人口為105萬人。由于衡陽市流動人口絕大部份是農村流出人口,規模巨大的人口外流,由于種種現實困難,大部分流動人口只能將子女留守在衡陽的農村,成為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在義務教育階段由于家庭嚴格教育的缺失,而導致成為社會中的“問題兒童”。
以衡東縣、未陽市和常寧市作為樣本,進行抽樣調查。衡東縣位于衡陽東部,縣域面積為1926平方公里,總人口67萬。而耒陽和常寧是兩個縣級市,分別于1986年和1996年改縣設市。耒陽位于衡陽東南部,面積2656平方公里,人口113萬;常寧位于衡陽西南部,面積2055平方公里,人口83萬。經過調查分析,這些縣(市)農村留守兒童具有以下特征:
(一)、分布廣,村村有留守兒童。據統計,衡東縣58.41萬農業人口中常年在外務工經商的約有10萬余人,由此產生大量留守家園與父母分離的少年兒童。全縣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6-15歲)74873人,其中留守兒童有16500余人,占總數的22%,個別地方甚至高達30-40%;全縣561個村每個村都有留守兒童。
(二)、比例大,超過在校學生的半數。在校外出打工人員子女比例大,衡東縣踏莊鄉踏莊中學的調查顯示,該校現有在校學生270人,外出打工人員子女達139人,占在校學生人數的51.48%。在這139人中,父母都外出打工或由單親家庭直接監護的有76人,占外出打工人員子女的54.68%;由外公、外婆照料的48人,占34.53%;寄養在親戚家的13人,占9.35%;基本無人照料的有2人,占1.44%。
(三)、溝通少,留守兒童心靈扭曲。留守兒童家庭以父親外出和父母同時外出占了絕大多數,外出打工地點普遍較遠,回家頻率低,與子女缺少溝通。據耒陽和常寧兩市統計表明,大部分(占總數的64%)留守兒童家庭是父親在外、母親留守,25%的家庭是父母雙方同時外出,而母親一人獨自外出的只占11%。留守兒童的父母大都以省外、省內其他城市等的外地打工者為主,其中又以去廣東居多,據統計,遙田鎮和肥田鄉廟下圩村兩地外出務工的父母中,長期性務工的占大多數,大約77%,這77%的父母中有一半以上一年只回家一次;而此種情況在勝橋鎮玉泉村尤為明顯,在那絕大多數(超過95%)的農民工都是長期性務工者。而且,留守兒童與外出打工父母的聯系很有限,電話是主要的聯系方式。平時由于遠離父母,長期得不到父母貼心關愛和心靈撫慰,很多兒童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容易形成孤僻、敏感、不合群、寡言少語的性情,長期發展下去將影響其心理健康和良好人格形成。部分兒童因感情空白、精神空虛而早戀,以致耽誤學業,更有損身心健康。
(四)、成績差,留守兒童輟學的多。這與他們缺乏父母督導、動力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目標不明確有關。有的父母在外掙了錢,為彌補孩子,大把地寄錢給孩子用,使孩子養成了坐享其成、不思進取、認為讀書無用的心理,以致學業無成,有的甚至輟學。據衡東縣調查顯示,義務教育階段中失學、輟學的留守兒童占了40%。因此,九年義務教育難以保證。
(五)、監督不力,留守兒童引發心理疾病。由于對兒童監管不力,易成為“社會問題兒童”,主要是監護人管不了,不會管,父母在外則管不到。留守學生幾乎生活在無限制狀態下,無形中助長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蠻橫、逆反心理重、以自我為中心等極端性格。這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常引發種種心理病癥,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最后是價值扭曲。這就把留守兒童客觀上造成了“準孤兒”、“準單親家庭”的出現。公安部的一項統計表明:農村留守兒童已經成為受各類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其中,女童容易成為犯的對象,男童則容易被人販子拐賣。
二、制約留守兒童接受正常教育的原因分析
從上述的留守兒童不能接受正常教育的現狀來看,狀況令人擔憂,這種狀況不利于中國現階段促進教育公平的目標的實現。其原因主要有:
(一)、從社會整體發展過程來看,伴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教育也必然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新的狀況,而社會政治經濟客觀環境跟不上教育的發展狀況,就成了實現教育公平的負面因素。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度方面的原因。二元戶籍制度是留守兒童不能獲得公平教育的制度原因。城鄉二元戶籍制度以及社會對“農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廣大農民沒有辦法及能力帶著孩子一起走進城市并接受當地的教育。由于戶籍的限制,農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學校上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學校接收,繁雜的收費,其父母也很難承受高額的費用。
2、經濟方面的原因。貧富差距懸殊是留守兒童不能獲得公平教育的經濟原因。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帶來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環境的改變。這對于經濟欠發 達地區,當地政府無力緩解農民外出與子女留守的矛盾;對于農民工家庭來說,同樣因為貧困很難改變與子女長期分離的現實。
3、主觀方面的原因。政府重視不夠是留守兒童不能獲得公平教育的主觀原因。當前,盡管有些地方為農民工子女上學開了方便之門,但從總體看,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注還是不夠。有的只關注農民外出務工創收和向城市轉移,對留守兒童問題卻關注不夠,有的甚至認為留守兒童是農民工自己家庭的事情,沒把它作為一個社會問題來看。因此,沒有對留守兒童采取任何措施。
4、物質方面的原因。教育資源短缺是留守兒童不能獲得公平教育的物質原因。一是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不足,教學資源嚴重短缺。二是學校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缺乏規劃和措施。三是教師與留守兒童及其家長溝通有限。
(二)、從家庭來看,家庭教育意識淡漠。外出父母在城市從事的一般都是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的工作,他們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自己的孩子。平時與子女缺少溝通,疏于管教,即使打電話,關注焦點是孩子的身體狀況和學習成績,很少關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造成親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特別是0-14歲是人生行為習慣、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父母外出務工,城鎮教育費用較高,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無定所難以將子女帶在身邊,錯過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期。祖輩隔代撫養大多偏于溺愛,以生活照顧為主,且知識、能力上也承擔不了對孩子的品德培養、學習輔導的任務,使家庭道德教育處于真空狀態。留守兒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關愛和溝通的環節,容易產生心理障礙。遇到困難不能獲得感情支持,出現一些差錯得不到及時的引導、糾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顯的心理行為問題。
(三)、從學校來看,農村基礎教育比較薄弱,教育資源匱乏,教育觀念陳舊,不能有效地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不足。而且農村學校只側重在校時段教學管理,外出務工人員將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由于學生多,教學任務重,應試教育等原因,嚴重影響了學生們的身心健康。有的班級人數較多,教師沒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愛難以顧及,與家長的溝通難以實現。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大多不好,對學習缺乏熱情和進取心,甚至有的厭學、輟學,是老師眼中的“雙差生”和“問題兒”。
三、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促進教育公平的對策及建議
留守兒童教育是當今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帶來的問題,而且將是一個時期內長期存在且無法回避的問題,由于這一人群仍在加大,問題更加凸顯,為此,我們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公平進行倫理思考,并提出對策和建議。
從制度看。首先,戶籍制度阻礙了留守兒童進入城市接受平等教育。因此,要盡快改革城鄉二元結構的戶籍制度,制定有利于農民工就業、定居和公平的兒童教育體制。要逐步取消與戶籍制度相聯系的導致城鄉隔離的各種制度,消除就業、醫療、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壘和城鄉二元經濟體制,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城鄉間有序流動,改善流動人口子女在城市學校就學的社會政策環境,盡量減少留守兒童產生的社會因素,保障留守兒童隨父母進城接受公平教育的權利。這是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根本所在。其次,要建立健全留守兒童登記制度、留守兒童家校聯系制度,以及入學升學指導制度等。最后,針對當前家庭、農村社區和學校之間缺乏有機的合作與溝通狀況,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區和學校聯動的運作機制:政府要加大對留守兒童關愛的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村委會應建立農產鄰里管護網,做到每個留守兒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兒童充分感受到社區的關懷。總之,要從制度上形成對留守兒童的最堅強有力的保護網,保證他們的健康成長。
從學校看。一方面,在農村或城鄉結合部多建立寄宿制學校或類似托管中心的機構,由在校班主任、老師或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員從生活上關心、從心理上幫助,使留守兒童感受到情感的補償。另一方面,農村學校應盡快作出適應性調整,一是要建立留守兒童學生檔案;二是開設生活指導課,增加人格教育、性格教育內容。學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對學生的抗挫折和困難的教育,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
從政府看。首先,地方政府要堅決取消學校對外來工子女教育的一些歧視性政策。在學校中加強集體主義教育,開展“手拉手”活動,讓家庭經濟條件好和學習品德好的學生與留守學生結成對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其次,政府應加大投資,興建打工子女學校,使農民工子女不再“留守”,而是隨父母共同進城。使流動人口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與城市兒童同等的待遇,在流動人口子女學校里,由于孩子們有著相似的經歷,也比較容易喚起他們的自信,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對集體的歸屬感。再次,針對當前雙親外出打工的中小學學生雙休日和暑假無人監管的情況,在有條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擴建一批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可以解決留守兒童無人照看、學習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問題,解除進城務工農民工的后顧之憂。
一、當前兒童文學教育性存在的誤區
(一)將兒童文學中的教育簡單化
在我國傳統的教育當中,往往過分推崇智力教育,而對其他方面的教育不重視,這樣的認識誤區導致兒童文學淪為課堂知識的補充,給孩子提供娛樂消譴的工具,嚴重弱化了兒童文學的教育功能,將兒童文學中的教育簡單化。于是,人們在講述、評論兒童文學作品的時候,也很容易忽視其對幼兒的教育意義,看不到兒童文學所要傳達的信息,其中更高度的關于人生和生活內涵也很難被發掘出來,導致兒童文學的教育意義單一化。這是目前人們對兒童文學教育性認識存在的一大誤區。因此,我們在進行兒童文學教育時,應該善于探究和發現兒童文學所蘊藏的豐富的教育內涵,引導兒童從中學到所需的知識,得到一些感悟。
(二)否認兒童文學的教育性
有時候我們看待一些兒童文學作品,往往會有只承認它的文學價值和娛樂功能,忽略了其教育意義,而對于兒童文學教學有一種為教育而文感覺,否認兒童文學的教育性。事實上,問題的根本不在于文學性和教育性的沖突,而在于這些作品本身的故事性、趣味性以及語言的感染性。真正好的兒童文學作品應該既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影響它們的藝術品質,還能通過發揮其教育功能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二、兒童文學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人的幼兒階段是一個快速學習新知識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幼兒的言語和思維能力得到迅速發展, 對于重復接觸的陌生詞匯會下意識地學習直至掌握,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期。兒童文學作品內容豐富,語句簡單明了,容易被幼兒接受和理解,再加上兒童文學作品優美的韻律和故事情境,蘊含大量豐富的詞匯,可以說是幼兒語言文學的精華,對于幼兒早期的學習認知和發展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傳統文字閱讀按在激發想象力方面具有無比的突出的優勢。因此,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林妹妹。但是,在目前這個多媒體時代,人們只注重視聽盛宴,忽視文本閱讀,造成了千萬個讀者只有一個哈姆雷特,人人看到的林妹妹一樣。在商品社會和多媒體普及時代,大多數家長把讓孩子看看動畫片替代了文本閱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和紐約州立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從1983年起,進行了長達10年的調查訪問,發現經常看電視會使青少年不愛動腦筋,養成懶于思考的習慣。我們國家為什么出不了比爾蓋茨和喬布斯?因為我們缺乏想象力。
(二)促進對幼兒文化知識的教育啟蒙
幼兒所處的年齡階段決定了他們對世界上一切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在這一階段,兒童的身心得到快速的成長,同時充滿了對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而兒童文學作品內容生動有趣,故事情節豐富多彩,是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最佳選擇,對于幼兒文化知識的教育啟蒙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此外,兒童文學作品的人物、題材、內容、情節多種多樣,很容易激發幼兒的求知欲,提高兒童學習兒童文學的興趣,這種多樣的選擇有助于幼兒認識豐富多彩的世界,并且對文學作品形成一種良好的認知。
(三)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幼兒的成長過程就是其思想行為社會化的過程,兒童通過不斷學習知識和技能來提高對社會的認知。道德品質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幼兒的成長過程是其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注重對幼兒的道德教育,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而兒童文學中有很多作品中都塑造了很多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人物形象,并且對他們進行了大量的刻畫和贊揚,比如美麗白雪公主,善良的灰姑娘,忠厚勤勞的阿里巴巴,正義勇敢的阿拉丁等等,都會對幼兒的道德觀念產生一定的影響,能夠幫助兒童學會分辨善惡和好壞。而多媒體時代影視的傳播更多以娛樂為主,不良內容也更易被兒童模仿。前不久央視在《新聞聯播》指出,《喜羊羊》、《熊出沒》這些熱播的動畫片就存在暴力失度語言粗俗等問題。
(四)有助于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
幼兒園教育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健康教育,其目標是幫助兒童養成健康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幼兒體質。而兒童文學在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方面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兒歌、童話等,語言通俗易懂,兒歌節奏感強,故事情節簡單,容易被兒童理解和接受,有些兒歌還具有一定的游戲性,比如《刷牙歌》、《跳繩歌》等,適合幼兒進行游戲和表演。在游戲過程中,有助于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不僅能加強幼兒對文學文學作品的理解,還能協調兒童肢體的運動,愉悅幼兒的情緒,在活動中找到快樂,從而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兒童文學的教育性分析
兒童文學不僅有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其內在屬性更體現了不可估量的教育價值,兒童文學與教育并不相悖,因此,我們應加強對兒童文學教育性的認識,不要使其簡單化和片面化,更不能因為它的文學性質而弱化了教育功能。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到萬方數據庫、中國知網及本學校電子圖書館大量查閱相關的文獻,并進行整理歸納,寫出文獻綜述,為本課題的順利開展提供切實的理論依據。
2.2問卷調查法
通過查詢量表及在導師指導下設計問卷,采用和全面覆蓋整群抽樣相結合的方式,對該鎮初、小學校的初中生和小學高年級學生班級發放并回收。
2.3數理統計法
問卷回收后,進行數據整理,并通過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歸納和分析。
3.問卷信度及效度檢驗
2014年12月上旬,問卷設計完成后共尋求5名專家進行效度檢驗,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檢驗后確定問卷有效。2014年12月中旬向蒙城楚村鎮楚店村25名學生進行問卷發放及回收,12月底再次對該25名學生發放并全部回收。經檢驗,兩次檢測相關系數為0.937,確定問卷有較高的信度。
4.數據分析
4.1現狀分析
表1你一般一周進行幾次體育鍛煉?(留守)表2你一般一周進行幾次體育鍛煉?(非留守)表1與表2數據對比顯示,留守兒童每周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次數上較非留守兒童有較大差異。留守兒童中每周參與課余體育鍛煉達到三至四次以上僅占總體的30.6%,而非留守兒童中這一比例則達到了55.4%;在基本不去這一選項上,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的選擇比例則相差9.8%。由此可見,留守群體的課余體育鍛煉狀況明顯差于非留守群體。
4.2影響因素分析
4.2.1家庭因素
爸爸媽媽會經常詢問你的身體狀況嗎?*你一般一周進行幾次體育鍛煉?交叉制表從表3中我們可以看出,父母對留守子女的健康的關注也是影響留守兒童可與體育鍛煉的一大因素。數據顯示,父母對留守子女身體狀況的關注程度與留守子女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呈正相關。表4你現狀和()生活在一起?從留守兒童監護的類型來看,有73.5%的留守兒童是與自己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農村沒有廣場,更沒有一群群的廣場舞大媽大爺們。因此農村老年人中的大部分對體育鍛煉的認識都很模糊,或者直接曲解,認為做家務,在田里勞作就叫做體育鍛煉,更不會帶領孩子在閑時進行體育鍛煉。有4.7%的留守兒童是寄居在親戚家的,而親戚對孩子的照顧大都僅限于吃飽穿暖,很少能顧及其他方面。最后有2.4%的學生自己獨自生活,最多限于附近鄰居偶爾幫忙照看,這種情況下,孩子能夠照顧自己的溫飽與學習已經不易。
4.2.2學校因素
學校是義務階段學生學習掌握體育知識、技能的最適合的場所,學校體育更是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技能,培養體育興趣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表5體育課經常是怎樣上的?中小學體育課堂出現“放羊式”的教學模式已經有較長的一段時間,自有關部門對學校體育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做出相應調整與規定后,中小學的體育教育現狀已經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農村由于監管力度不嚴格、考察制度不夠完善等原因,依然存在一系列問題。表8顯示,在所有調查對象中僅有47.7%的學生能夠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正常接受體育教育,有43.4%的學生上課以自由活動為主,由此可見,“放羊”的體育教學模式依然大面積的存在于農村中小學的體育課堂中。表6你體育課經常的上課內容是?
4.2.3場地設施
表7你經常在什么地方進行課余體育鍛煉?表7顯示,僅有5.9%的人有條件到相對專門的體育鍛煉場所進行課余體育鍛煉,除去在學校內進行鍛煉的人群,有56.3%的人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體育鍛煉場所。表8你認為最影響你可與體育鍛煉的原因有哪些?從表8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出在眾多影響課余體育鍛煉的因素中,有過半的的選項指向缺乏場地器材和缺少指導這兩項。由此可見,此兩項是當前最為影響該縣農村留守兒童參與體育鍛煉的的環境因素。
5.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當前蒙城縣農村留守兒童課余體育鍛煉現狀不容樂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學校體育開展與城市中小學相比差距太大,學校領導不夠重視體育教育,教師專業素質較為低下,“放羊式”的體育教學模式依然盛行,出現重形式不重實質的現象;課堂教學內容單一,缺乏趣味性,不能起到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作用。其次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在外,孩子由祖輩隔代撫養或者寄居在親戚家更甚至獨自一人生活,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不喜歡與人交流。祖輩大都沒有什么文化,對孩子的教育局限于基本的溫飽問題,不懂得如何對孩子進行培養,更不會去主動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最后,農村體育鍛煉環境較差,沒有場地器材,沒有人指導,每天放學后要做家務等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留守兒童參與體育鍛煉。
5.2建議
5.2.1學校方面
從上到下的重視體育,重視學生的身體的健康發展,關注學生成長,尤其是留守兒童的成長。增強體育教師專業素養,加強專業技能的學習,開拓知識面,使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意義與必要性,讓學生自主的進行課外體育鍛煉。規范監察與考核制度,逐步促進體育課堂走向正規化。
5.2.2家庭方面
父母外出,應該經常關注留守在家的子女,經常打電話或通過網絡等方式關注子女的成長。相對于非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缺乏家庭教育、缺乏親情,在課余時間所受的關注很少,很容易犯錯誤。父母的關注與督促能為孩子標明前進的方向,培養適合孩子的業余興趣,也能及時的引導子女健康的成長。
一、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和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為了生計走入城市,隨之在農村形成了一個未成年群體農村留守兒童。本文所指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從農村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的農村地區,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0-17歲)。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占農村兒童37.7%,占全國兒童21.88%。與2005年全國1%抽樣調查估算數據相比,五年間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增加約242萬。
農村留守兒童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由于監護不力、缺乏撫慰和疏于照顧,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一)人身(生理)安全狀況令人堪憂
農村留守兒童安全問題主要為三個方面:一是不具備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所遭受的他人的人身侵害,遭受綁架、害等人身傷害;二是由于安全知識以及自救能力所限導致的意外傷害,2012年5月,江西省宜春市農民王久壽照顧的5名留守孫輩玩耍時全部溺水身亡,這樣的悲劇在農村留守家庭中數見不鮮;三是由于得不到及時到位的照顧以及必要的情感支持產生的安全問題,例如2008年2月25日,安徽太湖一12歲少年祠堂邊自縊身亡,留下遺書稱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作為弱勢群體的農村留守兒童成為各種風險中最脆弱的群體之一。如果不好好保護這些年幼、脆弱的生命,不僅給家庭帶來痛苦,也會給社會的發展進步帶來消極影響。
(二)自卑、孤獨等心理問題極其突出
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生理、心理走向成熟的時期,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漸確立的時期。長期的單親監護或隔代監護,甚至是他人監護、無人監護,導致逾四成以上留守兒童感到孤單,三成以上農村留守兒童出現心理問題。這種親情的缺失使孩子變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性格柔弱內向、自卑心理障礙、孤獨無靠心理、產生怨恨父母的心理。這些心理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三)學業成績普遍較差、道德行為失范
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不在身邊,無法對其子女給予有效的教育,加之監護人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管教不力,使孩子在學習方面處于一種近乎無人過問的狀況,造成很多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差,缺乏上進心。漸漸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學習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為開始出現偏差,各種超越道德、規則的行為開始在孩子身上出現。缺乏管教引發行為失范甚至越軌,在留守兒童身上體現極為普遍。
二、當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農村勞動力大規模流動與城鄉壁壘存在矛盾是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鄉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在人口迅速增長的壓力下,出現了大批剩余勞動力,全國已有兩億多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打工。在這些農民工中,有相當數量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待遇低、居住條件差、流動性大等特點使他們無法將子女帶到打工城市接受教育。二元戶籍制度及其派生的各種制度、政策,更使兩億多農民工成了我國最大的人戶分離的群體,使他們成了城市中無“根”的社會階層,使農民工及其子女無法長期地、穩定地在城市生存下去,更無法為孩子提供正常的學習壞境。可見,城鄉二元經濟體制及其相應的二元戶籍制度、教育制度等是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與錯位是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
一方面,父母外出打工后,無法對其子女進行有效地教育,家庭結構和生活環境的改變普遍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品德和生活習慣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近1/3農村留守兒童與祖父母一起居住,有3.37%的農村留守兒童單獨居住。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撫養和教育留守兒童時面臨諸多的困難和挑戰。祖父母對孩子常常是無比的溺愛,致使農村留守兒童自我控制力較差,抗挫折能力減弱。許多兒童不聽祖輩的教導,我行我素,在學校中也不遵守規章制度,小偷小摸、打架、早戀等問題經常發生,在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很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值得注意的是單獨居住的農村留守兒童占所有農村留守兒童的3.37%,雖然這個比例不大,但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基礎大,由此對應的單獨居住的農村留守兒童高達205.7萬,這是需要特別給予關照的。
(三)農村學校基礎設施落后、師資缺乏、教學觀念落后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當前我國農村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落后,直接影響著農村教育質量的提高。農村撤點并校的實施使大多數學生離家較遠,上下學面臨一定安全隱患。
農村學校教師數額少,體育、音樂等教師極少,年齡老化、學歷較低顯現嚴重,課程開設不全難以保證農村留守兒童各方面全面發展。很多農村學校的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僅局限在課堂上知識的傳授與掌握,對于學生在課堂之外、在學校之外的活動,則不再關注。學校和老師只顧及學生的成績,反而會因為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不是很好,而忽視他們。農村學校里,基本沒有配備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容易形成的心理問題在學校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學校在工作中普遍重視智育,忽視學生的德育,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缺乏主動性和針對性,而且很多留守兒童情感比較脆弱,教育的方法和方式稍有不適就可能傷及學生的自尊,以至于引發安全等問題,因此,德育工作者也通常比較消極,安全成為德育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標。
三、制度規范、城鄉互動、多管齊下解決當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一)大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打破各種城鄉壁壘
黨的十報告指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三農問題的產物,著力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做到:
首先,政府應加快改革,弱化乃至取消與戶籍相聯系的城鄉隔離的各種制度,逐步以戶籍制度改革為中心、拆除就業、醫療等制度壁壘,使流入城市的農民享有與城市人口平等的權利和社會權益,徹底打破維系多年的城鄉“二元經濟體制”,適當鼓勵、幫助農村留守兒童隨父母進城上學,充分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這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根本所在。
其次,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一方面創辦鄉鎮企業,吸納外出務工人員能夠就近務工,而不用將子女留守在家,去很遠的地方打工。另一方面政府要積極為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提供資金、稅收、手續等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和優惠,引導他們創業,并通過他們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這樣,農民即使不外出務工,也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讓子女接受正規教育,這是消除農村留守兒童的有效辦法。
同時,政府應制定和完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上學的相關政策,加大對打工子弟學校的投入,通過減免打工所在地學校對民工子女征收的額外費用以及降低民工子弟學校的收費標準等手段,解決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問題。最終使留守兒童能夠隨父母一起在外生活,實現最優的家庭教育模式,促進子女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創辦留守兒童家長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在農村,創辦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思想,介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和營養保健常識以及撫養教育子女的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組織家長交流成功的教育子女的經驗和研究家庭教育的有關問題是十分有必要的。
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教育培訓,有助于提高了家長教育孩子的素質和能力,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只要家長科學教育,有助于農村留守兒童在監護人關愛下健康成長。
(三)學校應盡職盡責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
首先,應全面了解本校農村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包括農村留守兒童父母的務工去向、聯系方式和監護人情況等有關信息,對留守兒童平時的學習、生活情況和成長狀況進行詳細的跟蹤記載,建立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檔案,以便通過分析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有針對性的搞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
2護理
腎病綜合征患兒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外,科學的護理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因這些患兒在住院治療期間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樣生活和學習,置身于一個陌生環境,每天接觸病友和醫護人員,加上治療過程中帶來的痛苦和身體上的變化,使他們逐漸變得冷漠、孤獨、恐懼,產生自卑心理。對于這些患兒醫護人員應加強心理護理,使他們懂得疾病并不可怕,只要積極治療,身體會很快康復,并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學習和生活,以積極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提高療效,縮短療程。以下是腎病綜合征患兒在住院期間容易出現的幾種心理問題:
2.1恐懼和悲觀心理
本組腎病綜合征患兒多數為學齡期兒童,正處在活潑好動的年齡,由于生病住進了醫院這個具有特殊環境的地方,尤其是每天看到穿著白大衣的醫護人員和痛苦而陌生的病友,一些膽小的患兒特別害怕打針吃藥,見到醫護人員就感到緊張,擔心自己的病情嚴重,甚至會死亡,表現出急躁不安、膽怯、悲觀、郁郁寡歡,失去了以往的活力,患兒這種不良情緒會影響疾病的治療和康復。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像慈母一樣去關心和安慰他們,向他們說明本病是不可怕的,只要配合治療是能夠治愈的,使他們逐漸熟悉和習慣新的環境。對于膽怯的患兒給他們介紹一些痊愈病友的治療好轉經過,消除其恐懼心理。對心理承受壓力較低的患兒,就患兒的某些異常檢查結果和可能的不良后果,向家長解釋時應注意回避患兒,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1]。患兒家長和醫護人員應相互配合,共同關愛他們,使他們感到周圍的人都在關心他們,從而不再感到恐懼和悲觀,增強信心、勇敢面對疾病,積極接受治療。了解造成患兒恐懼的心理因素,就可以施用科學的、有效的預防措施及相應的護理對策,以減輕患兒對醫療和疾病的恐懼。
2.2飲食習慣的改變
兒童時期對很多食物產生濃厚的興趣,一個健康的孩子不必嚴格控制,但對腎病綜合征患兒來說,飲食在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不正確的飲食會加重病情。患病初期身體高度水腫,大量蛋白從尿中排出,體內發生蛋白質不足現象,故應從飲食中給以補充,同時控制鹽的攝入量,因此要給予高蛋白低鹽飲食,如肉、蛋、魚、豆制品等,食鹽量每日不能超過2g[2]。有一些偏食或平時飲食習慣偏咸的患兒難以接受,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家長的嬌慣下特別任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向患兒和家長耐心解釋,說明過量鹽飲食的危害,如果繼續大量食用有鹽飲食會影響對疾病的治療,病情難以好轉,應等水腫消退后,再逐漸進有鹽食物,同時鼓勵患兒食用高蛋白飲食,讓患兒知道蛋白質是身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是非常重要的。要配合家長想盡一切辦法調節食物的色香味和種類,盡量適合患兒的口味,增進患兒的食欲,使治療得以順利地進行下去。
2.3自卑和孤獨心理
激素是治療腎病綜合征的常用藥物,需長期服用,但長期服用會產生一系列明顯的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滿月面,水牛背等,由于體形出現了變化,加之其他同齡人的嘲笑,特別是一些愛美的女孩子會遠離人群,產生自卑和孤獨心理,情緒低落,任何不當的語言和語氣都可能是一種不良的心理暗示,對患兒產生消極影響,不愿接受激素治療,然而,激素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如中途停藥,治療會前功盡棄,半途而廢,使病情不斷反復。醫護人員如果遇到自卑心理較強的腎病綜合征患兒,要滿腔熱情地關愛他們,不能有絲毫的冷漠,語言親切,要明確地告訴患兒激素治療的重要性和長期性,用藥過程中產生治療作用的同時,也會出現一些副作用,要看到經過治療自己的病在一步一步地好轉,在精神上給予鼓勵和安慰,隨著病情的好轉,停藥后,激素副作用引發的不良體征會慢慢消除,和健康兒童一樣。從心理上解除患兒的自卑感和孤獨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積極的態度完成治療方案。
2.4擔心影響學習
由于本組患兒多為學齡期兒童,長期反復住院治療,不能正常上學,非常擔心自己的學習成績,影響今后學業和發展前程,這種擔心加重了患兒的心理負擔,表現出抑郁、沉默、焦慮、煩躁、發脾氣,不安心住院治療,產生急于出院的想法。為了避免和減輕患兒的憂慮,醫護人員必須善于觀察分析,掌握患兒的心理變化和要求,及時與他們進行有效的心理溝通和疏導,用細心的護理關愛影響他們的情緒,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與家長配合組織患兒學習,也可請老師和同學到醫院為患兒補習功課、輔導作業,這樣可以滿足患兒學習的需要,使患兒安心住院治療,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2.5恢復期心理指導
此期患兒的癥狀基本消失,部分患兒和家長以為疾病徹底治愈,可以盡情地玩耍,飲食不受約束,不再注意周圍的環境,精神上完全放松,甚至把維持量的激素也忘記服用。然而恢復期患兒雖然癥狀基本消失,但是由于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機體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而感染和停用激素可使病情加重或復發。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做好恢復期和出院指導,講清有關注意事項,包括飲食,激素減量原則,懂得一般消毒方法及衛生知識,注意休息,適當活動,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預防感冒,定期進行尿液復查[3]。
3結果
對于產生不同心理問題的患兒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使所有患兒都能很好地克服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積極主動配合治療,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樂觀向上的心理,縮短了療程,從而達到預期效果。
4討論
心理護理旨在對心身病癥患兒疾病過程中的心理反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它能充分調動患兒的主觀能動作用,具有重要的醫療預防價值,患兒的疾病康復是醫護人員心理護理工作的最好成果[4],護理人員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和改變患兒的心理狀態,讓患兒在最佳的心態下主動接受治療,以提高對疾病的治療效果,使患兒身心盡快恢復健康,和健康兒童一樣生活和學習。
[參考文獻]
[1]張曄華,闞積榮.24例腎病綜合征患兒的心理護理[J].青海醫藥衛生,2005,37(5):370-371.
語文教學在基礎教育體系中一直以來居于核心地位,但隨著語文學習枯燥、低效感的蔓延及外來語學習熱浪的緊逼,其核心地位其實早已名存實亡。漢語閱讀熱情持續消減、寫作水平不斷下滑已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甚至于一度掀起拯救漢語的運動。處于熱點中心的教育界,從觀念、內容、方法、手段方面對語文教學進行了多次的改革,但語文學習的枯燥、低效仍沒找到有效的應對措施。回顧現代語文教育改革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兒童文學在1920年由“國文”到“國語”的改革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它不僅推動了文與語的合一,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學童學習的興趣與效率,從此兒童文學成為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資源。赫伯特·里德在《今日之藝術》中指出:“我們從原始人(以及兒童)的最早的藝術表現中所得到的藝術之本質,較之于從文化最發達的時代的苦心經營出來的智慧藝術品中得到的更多。”[1]由是,“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2]可從基礎教育的起點——小學語文教育開始,重視、落實兒童文學的閱讀,解決語文學習枯燥、低效的困境,從根本上促進語文教學的改革。
一、借助其歡愉性,建構漢語教學的趣味性
高爾基說過:“兒童文學是快樂的文學”。現行的三大版本教材在第一學段都編入了不少篇目的兒童文學素材,人教版72篇(首),北師大版56篇(首),蘇教版16篇(首),[3]但為什么歡愉的教材變得枯燥了呢?王金禾在《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對策》中指出了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小學語文教師缺乏應有的兒童文學素養;二是課堂教學不能抓住兒童文學的特征進行教學。[4]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小學語文教學績效評價體系的急功近利與對知識性識記以外其他語文能力的忽視。當下,在無法撼動評價體系的條件下,只要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兒童文學閱讀的新鮮感和完整性,如兒歌《柳樹醒了》、童話《月亮的心愿》,故事《烏鴉喝水》[5]等兒童文學的韻律美、意蘊美、情節美,其濃郁的趣味性仍可給語文課堂注入活力,使學生在趣味的牽引下愉快地完成閱讀,并逐步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在借助第一學段豐富的兒童文學教學資源時,只需教師盡量少講、少分析,把時間與空間盡可能多地留給學生自主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適宜地引導學生不斷地從節奏、意蘊、情節等兒童文學特有的歡愉性切入教材,這樣,學生既能在充分的閱讀中享受兒童文學作品本身所具備的充滿愉悅性的審美情趣,又能掌握文學類文章閱讀的一些基本技巧,語文課堂就既能自然活潑起來,又能較好適應現有的績效評價體系的要求。在基礎教育的初始階段構建起漢語教學的趣味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可以更長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
二、搭建其交流平臺,增強漢語閱讀教學的活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在教學中耗時最多,表面上也適合用“量”來評價的閱讀教學,教師卻死死守著每冊教課書的二三十篇課文,對課外閱讀教材及閱讀篇目或點“目”為止,或置之不理。為什么呢?一是不少小學語文教師把閱讀僅僅地理解為“讀”,所以閱讀變成了朗讀,變成了堂上百花齊放的誦讀與點評;二是對通過閱讀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理論,迫于急功近利的“分數考評”壓力不敢實施,而是采用堂上過量分析、講解的方式來“提升”學生閱讀答題的套用能力。
其實,在當下師生都無法掙脫分數羈絆的前提下,通過搭建豐富的兒童文學作品的交流平臺,可以讓教師慢慢由前臺轉到后臺,從而自然而然地變革教學方式,使閱讀由“讀”回歸閱讀。譬如,兒歌適合朗誦與游戲:現在課堂教學常用的方式是誦讀乃至背誦與講解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感知漢語的節奏與韻律美及積累應試所需的語言材料。如,將教師講解兒歌內容的時間縮短,加入設計的兒歌游戲,這樣兒歌的學習可自然延展到學童的課外娛樂生活中了。堂上游戲平臺的搭建,在增強趣味性的同時,不僅加強了學童對語言材料的識記,而且也加深了學童對兒歌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語文學習發展為語文生活。這樣做雖然會增加教師課前教學設計的工作量,但課堂教學的效果、效率及課程的活力都可得到提升。又如,學生們非常喜歡的童話、故事等兒童文學作品適合講述與表演:當下已有不少教師在單篇作品中運用學生講述與表演的方式來調節講析為主單調的閱讀教學方式,雖效果不錯,卻比較費時且受益面有限。其實童話與故事可用全冊集中分組交流教學的方式,來解決時間與受益面的問題。堂上講述與表演平臺的搭建,不僅僅是訓練了學童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還可以在活動中檢測學童的閱讀水平與矯正學童的閱讀誤區,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學童課外自主閱讀的積極性,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散文適合自主閱讀與體悟:當下常用的方式是講讀結合。其實,兒童散文一般比較清新、淺近,教師只需點撥一下,可留下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體悟與交流讀后感。堂上閱讀體悟與交流平臺的搭建,不僅可節省大量的堂上時間,而且有助培養學童專注閱讀的習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童自主學習與交流、探究能力的形成。
搭建各種兒童文學學習的平臺,可促使教師更多地從臺前走向幕后,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進行教學設計,從整體上、根本上動搖以教師為主的閱讀教學方式的傳統,把時間與空間交還給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搭建起語文課與學生的“語文生活”之間的通道,[6]從而解決困擾各層次教育者的“學生讀書少及不愛讀書”的問題。
三、回歸其審美特質,促進作文教學難點問題的解決
作文教學一直以來是語文教學的老大難問題,學生怕寫老師難教,因而寫作教學不僅枯燥而且低效。學生為什么“怕”呢?一是寫不出來;二是“寫不好”。其實兒童文學可以幫師長們找出原因與方法:“寫”不為心聲,不是自然而為的,所以寫不出;“好的評價”來自成人標準,不是孩子能理解的,所以寫不好。要解決寫不出的問題,其實教師們首先要像兒童文學作品一樣回歸兒童的世界,了解他們的心智與情感特點,提出合理的寫作要求:寫心聲,語言自然(稚拙)。對于還“寫”不出心聲的第一學段的學生“說”出心聲,其實已是“寫”了。這其實就體現了李吉林老師所說的“提前起步”的作文教學理念的“提前”了,這種“提前”是教師對作文教學的意識提前,為第二學段的作文教學做好鋪墊,并不是簡單地將三年級的作文寫作要求提到二年級甚至一年級下學期,使不少學生在這種要求的壓抑下寫不出作文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書寫困難的解決,學生或急中生智或背水一戰,“寫不出”的問題會得到緩解,但隨之而來的“寫不好”的問題卻更為普遍、更難解決。真的有那么多的孩子寫不好嗎?其實,其中不少的作品我們用兒童文學的審美特質去評判,則充滿童真之趣。比如,有一個孩子寫自己學琴時等待老師時的無聊心情,他不斷地如實重復敘述他看到一個又一個學生來了,爬上樓梯,老師還沒來,只好在走廊等,這樣重復敘述了三四次。當然老師的評語是“重復啰嗦,應寫出每個同學不同的細節。”這樣的要求其實等同于福樓拜對莫泊桑的要求。站在非語文教師角色讀這段文字:第一次敘述覺得“平”;第二次感覺“煩”;第三次有點想笑;第四次忍俊不住。回味整個片段很有荒誕派小說關于“無聊”情緒表現的藝術效果。教師們重溫一下兒童文學的審美特質“純真、稚拙、歡愉、變幻、樸素”,[7]就會發現有不少孩子的習作是寫得很不錯的。由是作文的問題,還不不僅是“分”的問題,還來自于成人對兒童的了解與尊重的問題——以適合孩子的標準判斷他們的行為,包括寫作活動,這樣才能較好地解決作文教學的問題。
對于孩子們來講,有趣的語文課堂才會有效。兒童文學是孩子們的文學,他們喜歡它。教師有責任與義務在語文學習中讓孩子們讀自己喜歡的書,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能寫的語言。
參考文獻:
[1][7]黃云生主編.轉引于《兒童文學教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6.12:28;P23.
[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
[3]許湘云.淺談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
2 生命歷程理論概述
生命歷程研究作為一種社會科學的分析范式,發軔于20世紀初美國社會學中的芝加哥學派對美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的移民問題、青少年犯罪問題等的研究。生命歷程主要指在人的一生中,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出現的、受到文化和社會變遷等宏觀因素影響的年齡級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如上學,結婚,生子就是一組生命事件序列。生命歷程理論主要關注整個生命歷程中年齡的社會意義,社會模式的代際傳遞,以及宏觀事件和結構特征對個人生活史的影響。艾爾德將生命歷程理論歸納為四個核心原理,分別是“一定時空中的生活”原理、“個人能動性”原理、“相互聯系的生活”原理和“生活的時間性”原理。[2]該理論側重于考察劇烈的社會變遷對個人生活與發展的顯著影響,將個體的生命歷程看成是更大的社會力量和社會結構與個人力量互動的產物。
目前,生命歷程理論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個案研究。很多學者認為個案研究所得的結論不具有“代表性”,因而影響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但劉中一曾說:“我們雖然也承認個案考察確實在‘代表性’和‘普遍性’方面可能存在著實證主義者所說的某種欠缺, 但仔細記述和分析這些‘個案故事’,我們會發現很多情況下卻更能夠直指問題的核心和要害”。[3]
3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生命歷程理論視角下的解讀
農村留守兒童一般是指父母外出打工半年以上,留在戶籍所在地的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其教育問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制約,又有留守兒童身心發展不成熟的影響。本文以艾爾德歸納的生命歷程理論的四個核心原理為基本理論支撐,通過對一個典型個案的分析,從宏觀的角度解讀“民工潮”背景下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案例:
小張,男,17歲,貴州某村曾留守兒童,5歲時,父母去廣州打工,將他留在家鄉,由爺爺奶奶照管。在家里,爺爺奶奶十分溺愛他,總是盡量滿足他的要求,也很少打罵他,當和其他孩子吵架、打架時,他們也總是護著他。在學校里,他們班上有60人,超過半數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老師較少,并每天忙于備課、上課和批改作業等事務,較少關注他們這些留守學生。小學六年級時,他和一些行為不端的學生混在一起,原本學習較好的他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開始逃課。上初中后,小張覺得父母雖然沒讀書不多,但通過打工仍能賺錢,又常聽到村里的人說,現在許多大學生畢業也不好找工作,于是初二時,他毅然選擇了輟學并外出打工。但幾年之后,他意識到還是應該多讀點書,可已經沒有條件和心境讀書了。
3.1 一定時空中的生活原理
出生在哪一個年代,屬于哪一個同齡群體,基本上就可把人與某種歷史力量聯系起來。分析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必須結合其生命事件序列發生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從時間來看,留守兒童主要是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人;從空間來看,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兒童生活在城鄉二元結構中的農村,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其教育方面出現諸多問題。如在小張的案例中,在農村這個限定空間里,父母外出務工,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失當,學校教育主導性不強,社會教育良莠不齊,使其價值觀、教育觀發生改變,過早地放棄學業,外出打工。
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在時間和空間上,家庭、學校、社會和政府應積極建立四位一體的、連續的教育網絡,突出家庭教育,加強學校教育,凈化社會教育,加大政府教育工作投入,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
3.2 個體能動性原理
生命歷程理論認為,人總是在一定社會建制之中有計劃、有選擇地推進自己的生命歷程,人在社會中所做出的選擇除了受到情景定義的影響之外,還要受到個人的經歷和個人性格特征的影響。個體差異和環境之間的互動產生出個體的行為表現,所以人的能動作用和自我選擇過程對于理解生命歷程具有重要的意義。[4]在小張的案例中,盡管外部環境對其發展不利,但他沒有主動去改變目前的處境,而是順其自然,過早地選擇物質化的生活。
因此,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該重視孩子的挫折教育,而不只是傳授一些簡單的生活知識和書本知識,要讓孩子學會在逆境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改變自己的現狀和命運。
3.3相互聯系的生活原理
事物的發展是相互聯系的,作為個體的人總是生活在由親戚和朋友所形成的社會關系網絡中,每一代人注定要受到在別人的生命歷程中所發生的生命事件的干擾。從生命歷程理論的代際轉換原理看,小張的父母進城打工,無意識中向他傳遞了“讀書無用”的思想,使其認為父母讀書不多,也能通過打工掙錢,并使他產生了“早打工,早致富”的思想。
(上接51頁)
要減少父母外出務工給孩子造成的這種不良的代際傳遞,家庭、學校、社會和政府應加強聯系,采取相應措施,如農村中小學可以通過開設一些關于職業啟蒙的課程,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初步的職業理想。
3.4生活的時間性原理
生活的時間性原理認為,個體生命事件的發生必定存在一個社會性標準時間,可以理解為事件發生的恰當時間,即在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事,是一個最佳時間的概念。假如生命歷程的發展偏離了恰當的社會性時間,就有可能帶來麻煩、困惑甚至產生嚴重的社會后果,并受到社會的“懲罰和制裁”。[5]“民工潮”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社會性標準時間”產生了較嚴重的消極影響。正如案例中的小張在留守生活中出現了厭學、逃學、輟學的現象,進而棄學并過早地進城務工,在身心發展不成熟的年齡,極易受不良社會環境影響而誤入歧途。當意識到這樣的選擇是錯誤的時候,已經錯過了讀書的恰當時間。
參考文獻:
[1]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面臨親情缺失等問題[EB/OL].
gov. cn/jrzg/2008-02/27/ content_903341.ht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