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3 15:44: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采購相關理論知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前言
非金融機構主要包括保險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費信用機構、信托公司、證券公司、租賃公司、財務公司等。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市場整體發展速度的加快,除銀行之外的這些非金融機構在金融活動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非金融機構在整個金融機構體系中的發展狀況是衡量一國金融機構體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非金融機構的快速發展標志著我國金融體系已經日臻成熟。但是非金融機構因其支付的固有特點,導致了其支付速度很容易放慢,從而對財務管理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有必要細致深入的分析非金融機構支付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并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
二、非金融機構支付放慢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1、影響核算時間和核算周期
非金融機構支付速度的放慢,會直接影響到財務部門的入賬時間,進而拉長會計報表的生成時間,使得會計信息的及時性難以保證。涉及到月度、季度和年度的財務報表統計工作,往往需要對核算數據進行嚴格的審核,而非金融機構支付速度慢所導致的核算時間拉長將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審核數據的時間和難度,從而影響最終財務報表的生成時間。
2、影響核算程序
在傳統支付模式下,核算程序都是固定的,有明確的安排和處理規范。而非金融機構支付由于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因此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固有的財務核算程序,使財務核算程序更為靈活多變。隨著靈活性的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相應的需要具備更高專業知識素養和較快反應能力的人才,因為只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在復雜的財務環境下,確保核算程序的規范性。
3、影響財務核算準確性
由于非金融機構支付速度的放慢,財務核算很難做到及時準確。如:計算4月份的收款總額,而4月底的一筆款項由于支付速度過慢,其在五月份才到賬,那么在整理4月份的賬目時就需要細致的區分款項到達時間以及其所屬月份,在相應的財務報表中,這些信息可能會出現表述不一致的情況,這樣以來,財務核算的準確性就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三、財務管理應對策略分析
目前,非金融機構支付放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非金融機構支付過程可能會涉及到更多的環節,而這些環節的完成相應的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和耗費一定的時間,因此支付過程也就被拉長了。其次,非金融機構在支付系統上不具備優勢,與銀行相比,非金融機構沒有強大的支付體系和龐大的經營網點,其支付活動的進行缺乏足夠的體系支持,因此支付速度會相應的放慢。此外,目前我國對于非金融機構支付方面的監管還不是很到位,導致非金融機構支付管理缺乏約束性。
1、在編制預算時做好足夠的預期
財務部門在編制預算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非金融機構支付速度放慢所帶來的無法如期支付等問題,對那部分無法及時收到的款項做出合理的預期,如財務收支平衡,資金周轉等方面的問題。具體到實踐中,財務部門應及時制定工作目標和計劃,對支付放慢帶來的問題和可能導致的情況進行預估,并將有關報告或方案及時交由上級管理部門,以便能夠從全局觀念出發,做好企業的整體財務工作。
2、做好財務程序記錄和控制
針對非金融機構支付款項速度放慢的情況,財務部門應及時記錄相應財務程序和具體事項,完整地制作憑證并登記入賬,嚴格實現日清月結。各種明細賬和總賬月終校對,以便及時糾正差錯。對財務規定所需明確記錄的事項和程序,一定要記錄在案,以避免款項無處可查,從而導致賬目混亂。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各個部門間在工作中互相推諉,導致款項回收情況混亂,影響整個財務體系的運作質量。
3、完善財務管理相關制度
要從根本上消除和減小非金融機構支付速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必須從制度上入手,建立一套嚴格的支付管理制度。從預算、控制、決算等方面明確的規定款項的回收細節,何時入賬何時制作報表,相關憑證應如何填寫以及對特殊事項的處理辦法等,這些問題都應在制度中全面體現。這樣一來,財務人員在進行日常核算的時候,就可以省去很多復雜的分析和辨別步驟,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完成財務管理工作。
4、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上文我們提及過,隨著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的不斷擴大,其支付速度過慢對財務管理的影響越來越大,而由此帶來的一系列財務影響,其都會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轉嫁到財務人員身上,轉嫁到財務人員的實際工作中來。面對這種情況,企業必須培養財務人員具有更高的業務處理能力和突發事件應變能力,以便及時正確的處理好各類財務事項,保障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5、完善相關立法,規范非金融機構支付行為
任何活動要有序進行,必須有法可依。針對當前非金融機構支付行為的現狀,國家有必須加強立法和指定一些具體的規章制度來降低支付放慢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在這一點上,我國已經走出了可貴的一步。2010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等法律法規,制定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該辦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相信隨著相關立法的不斷完善,未來非金融機構將成為金融市場的主力軍,為整個金融體系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郭英武.強化財務管理完善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制度[J].商場現代化,2007;36
[2]趙桂芝.談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完善企業財務制度的必要性[J].管理與財富:學術版,2008;12
【關鍵詞】
采購管理課程;崗位能力;考核方案;技能培養
1 《采購管理實務》課程考核方案改革背景
繼教育部2006年提出《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后,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新興的高等職業教育有了更明確的發展思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職業教育應從工作崗位能力需求出發,以技能培養為主要目的,在課程進行過程中以傳授實踐性知識為主,講授理論性知識為輔,“以崗位能力需求為依據、技能培養為目的” 課程改革旨在實現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融合,在專門構建的教學情境中傳授職業從業資格相關知識,使學生有能力應對那些對職業、生計以及社會有意義的行動情境。課程的深化改革是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關鍵環節,而教學評價的改革對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又具有重大的促進與導向作用,因此,結合課程特點進行課程考核方案的改革探索實踐勢在必行。
1.1 《采購管理實務》課程簡介
該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在多年教學改革的基礎上,通過對物流管理相關職業工作崗位進行充分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借鑒先進的課程開發理念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理論,進行重點建設與實施的學習領域課程。目標是讓學生掌握一般的采購方式(包括詢價采購、招標采購、網上采購等)、采購談判、采購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重點培養學生實施招標采購、網上采購的能力、采購市場調查和分析的能力、采購談判的能力、對供應商選擇與評價的能力。
1.2 《采購管理實務》課程現行考核方式及存在問題
《采購管理實務》課程采取以開卷考核為主、閉卷考核為輔的考核方式,即期末成績(50%或70%)+平時成績(50%或30%),可操作性較強,但存在著諸多問題。
(1)考核形式單一。開卷或閉卷考核側重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試卷涉及知識面廣,學生僅對采購管理的概念定義、方法、分類等進行死記或溫習回顧。
(2)考核內容局限。目前的考核內容普遍以教材、課堂與教師為核心命題,而受限于教師與教材對社會發展的適應力,讓學生們失去了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機會,阻礙了學生素質的拓展。
(3)考核評價方向偏離。作為高職院校,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第一要務,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崗位技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造能力。然而,目前的考核評價并沒有直到這樣的作用。
2 考核方案制定目標
2.1 知識理論學習與崗位能力需求相結合,達到技能培養的目的
課程的考核不能再滿足于識記掌握現有、已有知識,應該利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引導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與技能。因此,課程考核應該采用基于能力考查主線,理論知識、職業素養等并重的考核方案。以崗位能力需求為依據,技能培養為目的,幫助學生學習和應用知識與技能。
2.2 考核方案內容聯系專業實際
以崗位能力為依據、技能培養為目的,突出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立足學生專業領域,結合實際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先進開發理念設計課程考核方案,處理好前續與后續課程的關系,真正讓學生理解理論知識與專業實際的具體聯系。
2.3 考核方案強調學生為主
課程考核方案在較全面的考查了學生的識記、理解與基本技能能力的基礎上,也要考查學生的自覺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考核內容可以在筆試基礎上,再增加社會調研、撰寫報告等形式。使學生真正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滿足社會工作的需求。
3 考核方案的具體設計
根據《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性質與特點以及本課程在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以上所述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目標,制定了《采購管理實務》課程考核方案。《采購管理實務》課程評價體系由平時表現、理論知識與綜合能力三個考核單元組成,分值比重各占30%、30%和40%,如表1。其中,平時表現包括考勤、作業、課堂表現、溝通能力、等,理論知識包括理論知識掌握、案例分析、完成作業的精準度等,綜合能力包括理論知識的靈活應用、職業素養、合作能力、寫作能力、學習能力等。
本文所探討的《采購管理實務》課程考核方案,主要針對基于“以崗位能力需求為依據、技能培養為目的”的課程開發思想教學模式的一種嘗試,立足崗位能力需求,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技能。在面向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實施《采購管理實務》課程考核方案后,總體達到了如下改革目的:
(1)使學生對所學專業及后續課程有了更深入了解,發揮了課程對崗位能力需求、技能培養的支撐作用;
(2)學以致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地進行資料搜索、調查研究、小組討論等,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3)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主動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了綜合能力,增長了自信。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2007.
課題項目:本文為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012年院級課題“基于項目化教學的《采購與庫存控制》課程改革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2年12月6日
長期以來“重生產,輕流通”的理念一直存在于我國的經營觀念中,所以作為物流重要環節的采購活動的重要性也一直長期被企業所忽略。但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采購的作用日趨突顯,逐漸被企業管理者視作重要的利潤源。實踐證明,伴隨著合理的采購行為的計劃與實施,企業可以大幅度降低采購成本,從而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作為企業中堅力量的高級技能型專業人才的重要培養單位——高等職業院校,加強采購管理相關課程的研究,對于提升學生采購計劃、實施、組織能力,滿足社會對高層次采購人才的需求,具有重大意義。
項目化教學方法強調將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入實際項目的實施過程,使學生可以直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完成能力訓練和自主學習的過程,是一種將項目實施作為載體的新型教學方法。《采購與庫存控制》課程作為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在培養具有高技能、高素質的物流管理人才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對本門課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采購計劃、組織、實施、考核等相關知識與技能,初步具備物流采購助理等崗位的核心能力。將項目化教學方法作為本門課的主要教學方法,將教學與實際采購項目進行無縫對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具有現實意義的采購項目。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團隊精神等重要的能力與素質,為學生清晰定位未來的職業規劃。所以,《采購與庫存管理》的項目化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采購與庫存管理》課程項目化教學的目標
根據教育部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針對于物流管理專業,其所培養的人才既不是一般的裝卸搬運工、物流業務員,也不是高層次的科技研發人員,而是既具有一定實際操作技能與一定管理能力,又擁有良好的個人職業素養的物流基層管理人員。作為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采購與庫存控制》的項目化教學的基礎是在對采購相關工作崗位的充分分析與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展開的,同時借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理論,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采購與庫存控制的基礎理論、采購組織和管理的技術與操作規程、采購計劃與預算編制、采購談判和風險控制、采購過程管理等基本業務知識。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商品或服務采購環境的能力、分析采購與庫存關系的能力、采購計劃與預算的運用與編制的能力、采購談判技巧與風險控制的能力、實施招投標采購的能力,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
二、《采購與庫存控制》課程項目化教學設計理念
《采購與庫存控制》課程項目化教學的設計理念是徹底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單純傳授知識為目的的教學模式,采用基于采購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用實際的采購管理項目作為對象,讓學生通過完成這些采購項目來培養采購職業素養和相關的業務知識。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重點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理論知識的學習融合到要完成的采購項目中進行。所選擇和設計的采購項目要充分考慮到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對采購理論知識學習的要求。在實施項目化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采用校內外實訓基地、網絡調研、校企合作等多種方法,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與實踐環境。
三、《采購與庫存控制》課程項目化教學設計
《采購與庫存控制》課程的項目化設計遵循“以任務為驅動,以項目教學為導向,以培養職業技能為核心”的原則,優化課程設計結構,合理選取教學內容。本文根據采購業務基本流程,將課程分為4個項目、12個任務,,模擬企業采購業務流程,兼顧一般性采購與特殊采購形式,在采購任務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表1)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過程考核與期末理論考核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既強調實踐技能的培養,又不忽略知識理論水平的提高。考核成績方式如下所示:
(1)考核成績由12個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的小計得分(A)、期末理論考核得分(B)兩部分構成;
(2)A=各工作任務得分×權重之和×70%;
(3)B=理論考核成績×30%;
(4)總成績=A+B。
具體的考核內容:主要考核以每個項目(或任務)完成的情況作為考核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的主要內容。具體包括:完成項目的態度、完成項目的質量、資料查閱情況、問題的解答、團隊協作、表述能力、外語應用等。
同時,為了更準確地考核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設置了不同的考核表,如表2、3、4、5所示。同時,教師和學生進行身份的轉化,教師轉為采購主管,學生轉為采購員,每組的組長同學轉為采購小組長,模擬企業真實場景。(表2、3、4、5)
四、《采購與庫存控制》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教學方法
《采購與庫存控制》課程主要采用小組討論法、情景模擬法、案例分析法、課外實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方法合理地使用,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
五、總結
在《采購與庫存控制》課程中實施的項目化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采購管理相關操作技能及職業素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有助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完善了學生的未來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實現學生的“零距離”上崗。實踐證明,在《采購與庫存控制》課程中實施項目化教學符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規律,對其他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具有借鑒意義,應當逐步加以推廣。
主要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文章摘要】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新形勢下高職教育的需求,本文針對此問題,在明確采購專業管理崗位能力需求的前提下,構建了以崗位能力需求為依據、技能培養為目的的高職《采購管理實務》課程體系,然后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三面進行了教學實施的建議。
【關鍵詞】
采購崗位能力教學改革
中國加入WTO之后,越來越多的海外跨國企業在中國成立采購中心,這種熱潮還將持續升溫。據《廈門日報》的報道:未來3-5年,我國專業采購人才需求量約為100-150萬,巨大的人才需求量推動很多高職院校把《采購管理實務》課程設置為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采購管理實務》課程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為此,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針對采購行業人才需求的特點,構建了以崗位能力需求為依據、技能培養為目的的課程體系。這類課程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就業適應能力的提升。
1 課程的總體設計思路
課程總體設計思路是,根據企業對于高職人才需求的新要求,要打破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學科課程教學模式,重點關注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課程組織上要以采購崗位能力需求為出發點,以典型的企業采購工作任務為教學載體,引導學生通過實踐這些工作任務來培養相應的職業動手操作能力,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領會并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在課程內容的選取上要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的側重,相關理論知識的講授要本著“必須、夠用”的原則,均要與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有密切聯系,并要融合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頒發的采購師職業資格證書對知識、技能和態度的要求。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要通過訂單培養企業、校內實訓基地(實訓室),采取工學交替的形式完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
課程設計的思路具體實施途徑主要有以下幾步:
第一、專業市場調研。該階段主要進行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專業對應企業類型、專業對應崗位、崗位技能要求)和專業教學改革建議(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改革、實施條件)等工作;
第二、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本階段主要進行工作崗位、工作任務、職業能力等分析。
第三、行動領域歸納。
第四、學習領域轉化。本階段構建專業課程體系,設置職業基礎課程模塊、職業核心課程模塊、職業拓展課程模塊、職業能力強化訓練模塊等。
2 課程內容的設置
2.1 采購相關的崗位群
(1)采購專員
主要職責:負責一般性物料的采購、查訪廠商、與供應商談判價格、付款方式、交貨日期等、對一般索賠案件的處理、處理退貨、收集價格情報及替代品資料。
(2)采購主管
主要職責:編制單項物資的采購計劃、在采購經理的領導下參與采購預算的編制、參與供應的選擇和評估、簽訂和送審小額采購合同、編制單項小額采購活動的分析總結報告等。
(3)采購經理
主要職責:編制采購戰略、制定物資采購計劃和采購預算、進行大批量采購工作的洽談、參與選擇開發供應商、主持采購招標、合同評審工作、負責采購進度控制、審核年度采購計劃、負責緊急采購、負責采購人員的績效考核、負責本部門的日常管理及其他部門的協調工作等。
2.2 課程內容的選取
從現階段采購從業人員能力需求分析來看,采購崗位在素質、知識、技能方面的要求如下:
1)素質方面的要求。團隊合作精神、計劃性強、時間觀念、創新精神、誠信品質、認真細心。
2)知識方面的要求。商品常識、質量管理的能力、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市場和產業知識。
3)技能方面的要求。表達溝通協調能力、談判協商能力、綜合評估的能力、國際商務、運輸調度處理和供應商選擇和維護等。
結合崗位能力需求分析,本課程在內容安排上可以考慮如下:采購管理的認知、采購需求的預測與確定、采購計劃的編制、采購方式的選擇、采購的成本控制、供應商的選擇和開發維護、采購訂單的履行和采購績效的評價等。
3 課程實施的相關建議
3.1 教學方法
本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角色模擬法、課外實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1)角色模擬法
該方法主要應用在采購需求確定和采購洽商等教學環節中,教師設計典型的工作任務,讓學生分組扮演不同的業務角色來模擬實際的經營活動。
(2)課外實踐法
該方法主要應用在供應商調查、采購價格的確定和采購成本的分析等內容的教學環節中,讓學生真實的融入到企業的實際經營過程,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來學習相應的采購知識。
(3)案例分析法
該方法貫穿了整個教學過程,每個學習任務都有相關的企業運作案例,有的案例是用來引入所學知識,有的案例是用來讓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通過案例能夠讓學生更深的理解所學知識。
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綜合應用,使教學活動顯得生動活潑,使學生有參與的成就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實現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教學手段
該課程的教學手段主要有:多媒體教學、軟件模擬教學和網絡教學。
(1)多媒體教學
該手段以多媒體PPT課件為主,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用電子課件制作大量內容豐富的教案,再配以生動的圖片、真實的視頻資料、案例、習題等內容,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軟件模擬教學
該手段主要利用諾杰斯特的教學軟件,模擬企業的采購業務過程,學習如何填制采購單證,熟悉采購的業務流程,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3)網絡教學
該手段主要是構建《采購管理實務》的教學網站,利用校園網資源優勢,通過網絡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包括課程大綱、PPT電子課件、電子教案、試卷、論文等),并提供互動交流平臺。本專業學生可以靈活自助地選擇合適時間來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
3.3 教學評價
該課程的評價主要是采取階段評價與最終評價相結合、理論評價與實踐評價相結合的模式,但突出過程與模塊評價,并結合課堂提問、操作技能、課后作業等手段,實踐性考核比重大些,但要注重平時的評分匯集。平時的評分內容包括職業道德、學習能力、團隊協作精神、溝通交際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知識的運用和掌握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模塊的考核主要注重考察學生的出勤情況、實際動手能力、理論知識的掌握與靈活運用情況、完成作業的精準度、完整和規范性、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溝通交流的能力、學習的態度、總結報告等評定項目的考核。
從近年來我院采購專業畢業生的跟蹤調查以及學生畢業實習(頂崗實習)情況反饋等來看,《采購管理實務》實踐教學受到了用人單位、在校生和畢業生的一致認可與好評,用人單位與學生的滿意度逐年提高,這極大地增強了我們建設好以崗位能力需求為依據、技能培養為目的的高職《采購管理實務》課程體系的信心。
在處理日常經濟業務方面,針對實際發生經濟業務性質進行會計處理,編制會計憑證,進行審核記賬等。公司日常的經濟業務通常不是采購就是銷售,在進行采購業務處理時,需進行編制采購入庫單,并核對采購數量、金額及稅額;銷售業務方面,主要是對于應收賬款的核對,根據實際發生以及相應回款進行收款或轉賬憑證的編制并審核記賬;在采購與銷售方面的實踐工作當中,在制單處理方面要特別細心,要注意核對供應商以及客戶往來,以免在進行項目核算時發生串戶。除了采購和銷售業務,日常經濟業務還包括通過單位網上銀行進行付款業務,并在受到銀行回單后,利用用友財務軟件進行應付賬款核算。日常會計業務是會計工作的基礎,對于每一筆經濟業務,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程序,都必須以會計制度為基礎,尊重原始憑證,考究其真實性和準確性,才能更好地發揮利用財務軟件的強大功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公司的另一個重要會計核算項目就是進行成本及費用的核算。工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成本核算主要包括生產費用核算和生產成本核算,生產費用核算,是根據經過審核的各項原始憑證匯集生產費用,進行生產費用的總分類核算和明細分類核算。然后,將匯集在有關費用賬戶中的費用再進行分配,分別分配給各成本核算對象。生產成本的計算,是將通過生產費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計算對象上的費用進行整理,按成本項目歸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成本計算。如本期投產的產品本期全部完工,則所歸集的費用總數即為完工產品成本。如果期末有尚未完工的在產品,則需采用適當方法將按成本項目歸集起來的各項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完工產品的成本。在實踐過程中,對于進行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主要是收料單、領料單、產成品交庫單,月末盤點表等。月底是公司出具財務報表的時候。總賬會計即主管會計,主要負責公司主要財務報表的出具。在實踐期間,我主要學習了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以及各種附表,并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計算出本期應納稅所得額并進行納稅申報。通過編制財務報表還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以及銷售利率等財務指標進行分析。財務報表需一式三份,上交給國稅及地稅各一份,本公司自己留底一份。
在處理日常經濟業務方面,針對實際發生經濟業務性質進行會計處理,編制會計憑證,進行審核記賬等。公司日常的經濟業務通常不是采購就是銷售,在進行采購業務處理時,需進行編制采購入庫單,并核對采購數量、金額及稅額;銷售業務方面,主要是對于應收賬款的核對,根據實際發生以及相應回款進行收款或轉賬憑證的編制并審核記賬;在采購與銷售方面的實踐工作當中,在制單處理方面要特別細心,要注意核對供應商以及客戶往來,以免在進行項目核算時發生串戶。除了采購和銷售業務,日常經濟業務還包括通過單位網上銀行進行付款業務,并在受到銀行回單后,利用用友財務軟件進行應付賬款核算。日常會計業務是會計工作的基礎,對于每一筆經濟業務,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程序,都必須以會計制度為基礎,尊重原始憑證,考究其真實性和準確性,才能更好地發揮利用財務軟件的強大功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公司的另一個重要會計核算項目就是進行成本及費用的核算。工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成本核算主要包括生產費用核算和生產成本核算,生產費用核算,是根據經過審核的各項原始憑證匯集生產費用,進行生產費用的總分類核算和明細分類核算。然后,將匯集在有關費用賬戶中的費用再進行分配,分別分配給各成本核算對象。生產成本的計算,是將通過生產費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計算對象上的費用進行整理,按成本項目歸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成本計算。如本期投產的產品本期全部完工,則所歸集的費用總數即為完工產品成本。如果期末有尚未完工的在產品,則需采用適當方法將按成本項目歸集起來的各項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完工產品的成本。在實踐過程中,對于進行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主要是收料單、領料單、產成品交庫單,月末盤點表等。月底是公司出具財務報表的時候。總賬會計即主管會計,主要負責公司主要財務報表的出具。在實踐期間,我主要學習了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以及各種附表,并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計算出本期應納稅所得額并進行納稅申報。通過編制財務報表還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以及銷售利率等財務指標進行分析。財務報表需一式三份,上交給國稅及地稅各一份,本公司自己留底一份。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采購管理實務;課程實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112
[中D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7- 0246- 03
0 前 言
采購管理實務作為中職教學中的重要課程之一,是物流管理專業的關鍵課程。在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理論基礎知識教學,基于良好基礎上對采購與供應管理能力進行培養,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及崗位職業能力。在采購管理實務中應用案例教學法能夠基于理論知識掌握前提下對實踐工作內容進行把握,對企業采購工作中實踐案例進行分析,以客觀依據為指導深化學生對采購過程中應用方法、程序掌握程度,提高課程教學效率。下面本文將通過對案例教學法的簡要了解,論述案例教學法在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應用的重要性,并重點探討案例教學法在采購管理實務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1 案例教學法及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應用重要價值
1.1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主要是指一種通過模擬或者重現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場景,讓學生把自己納入案例場景,通過討論或者研討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學、法學等學科。教學中既可以通過分析、比較,研究各種各樣的成功的和失敗的管理經驗,從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結論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
在中職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主要是指授課教師利用企業、事業單位相關采購工作的具體案例進行教學分析,通過對實際采購與供應案例的評價探索,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采購相關原理與方法的認知。教師突出對采購與供應理論之間關系的分析,引導學生基于已掌握理論知識基礎上完成有效學習。
1.2 案例教學法在采購管理實務課程中應用的重要性
(1)在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教學中積極引入案例教學法,有利于進一步深化中職理論教學。基于實際案例的應用與分析,促進課程教學綜合知識的融合開展,在這個過程中既促進學生對已掌握知識的鞏固,同時也起到生化理論教學效果;
(2)案例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能夠促進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采購管理實務教學所選擇案例都是源自各企事業單位實踐素材,具有一定典型性與代表性,作為客觀依據進行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對采購工作形成模擬認知,進而促進學生對采購管理形成更真實認識。案例教學通過對實際案例的應用,更明確采購過程中所應用方法、程序等,這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3)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課堂教學中是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促進課堂效果的提升。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在充分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4)案例教學中,對教師教學手段及教學水平有著一定要求。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教師要注重日常素材的收集與制作,并與中職課程教學體系相一致,靈活應用案例進行采購管理實務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2 案例教學法在采購管理實務課程中的實踐應用
2.1 案例的準備
教師以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教學內容為依據,選擇合適案例進行課堂教學。案例的選擇情況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以及教學目標是實現情況。在案例準備過程中教師應選擇典型案例。案例的典型性主要是指關于采購管理工作具有一定代表性,在采供管理與供應關系學習中能夠通過案例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除了保證案例的典型性還要保證其真實性與時效性。新時期采購工作與傳統背景下采購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差異性,因此加強對客觀事實案例的選擇十分重要,對案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時間等真實展現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2 案例教學的實施
將案例教學法應用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應用中,其案例教學內容十分豐富,同時教學方法也具有多樣化特征,基于課堂教學現狀靈活進行采購管理案例教學。
2.1.1 課程內容教學結合案例講解
在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某一章節教學中,為更詳細對原理進行分析,可積極引入案例進行分析,將案例作為補充理論學習的手段,發揮案例教學優勢,解決原理問題。通常對案例的講解應用于課程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如對“采購模式”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科龍美菱聯合采購全球招標案例講解,深化“聯合采購”知識,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
2.2.2 分組案例討論
案例教學過程中可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并提前為每個小組確定一個討論主題,通過小組自由合作與探究對案例進行選擇與分析。在對案例講解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夯實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并提高學生自主表達能力與分析能力。
2.2.3 案例綜合討論
在對采購管理實務某一章節理論知識教學后,針對集中理論知識綜合性的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這種綜合案例討論通常是在某一章節知識學習后,培養學生對復雜內容處理與分析能力。例如在完成采購基礎知識、供應商選擇、采購方式等理論后,組織學生對“GE公司在線采購模式”案例的綜合分析。
2.3 采購管理實務課程考核
隨著案例教學在采購管理實務課程中的深化應用,對該課程開展教學考核,其考核方式主要是將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相結合進行綜合考核,其中平時成績主要包括課堂表現、案例分析、課程實習等。通過課程考核,提高學生對課程案例學習的重視,同時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能最大限度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培養思維能力與邏輯能力,全面提高采購管理綜合能力。
3 結 語
應用案例教學法在采購管理實務課程中的應用,充分結合社會發展趨勢及行業發展要求,接受最新的采購工作理念,注重課程教學與行業實踐實現零距離。同時應用案例教學法,能夠使課堂教學實現講練結合,提高實踐操作能力,進而提高采購工作專業能力。在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革與創新,有效推動學生實踐技能的掌握,對鍛煉物流及采購管理專業人才有著重要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石納芳. 案例追蹤教學法在物流實務課中的應用――以配送管理實務為例[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11):276-278.
[2]黃野. 項目化教學設計在高職采購管理實務課程中的應用[J].中小企 業管理與科技,2015,(9):200.
[3]周蓉.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一體化教學方式探討――以采購管理實務課程為例[J]. 物流技術,2014(23):470-471,482.
前言
我國的市場運行制度經過改革開放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額一個較為科學化的運行模式,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也有了可以依賴的行業模版。在有關招標采購行業相關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許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而且讓企業可以避免因為相關行業的不專業或者是不了解而降低自身的專業性,所以企業進行相關招標采購的環節開放是可以真正意義上做大企業規模、做大企業輻射范圍的有效途徑。不僅如此,企業實行招標采購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國家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提升其發展的活力所在。在企業走出國門,在全球資本主義市場中與國際化企業進行行業間的競爭時也可以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所以企業引入招標采購對于發展我國國民經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在本文中將闡述多年來在一線從事企業招標采購工作的實際經驗,結合對于相關招標采購行業的理論競爭,展開對于招標采購工作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積極意義的探討,以及下一階段進一步發展的策略所在。
1、我國實行招標采購模式對于發展國民經濟的積極影響
1.1、提升了市場競爭的活力
我國的國民經濟自從改革開放以后市場活力就有了極大程度上的提升,對于我國經濟發展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加強了相關企業的運行能力,在面對來自更大挑戰時有了足以應付挑戰的能力。首先,招標采購制度完全考驗相關參與招標投資環節企業的資質,如果本身并沒有足夠突出的核心競爭力在面對競爭時難免就會因為競爭不足而處于企業競爭的下風。企業也就無法獲得發展,所以企業采取招標采購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嚴格了企業的發展要求,迫使其自身做出轉變以應對激烈市場競爭對其提出的新要求。其次,招標投資制度還幫助相關的企業減少了來自成本方面的支出,提升了其服務或者是生產產品的質量,讓市場獲得了更加良好的體驗。所以,我國實行招標采購模式對于發展我國的國民經濟起到了意義十分重大的積極影響。
1.2、提升了我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我國企業在改革開放的最初階段,國外企業大量的涌入中國,造成了我國很多行業的很多企業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部分企業開始認清自己發展的局限性,不再追求大而全的整體生產,而是開始適當的外包部分生產流程,讓更為專業的企業進行有關工作流程的生產,這樣一來不僅僅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企業減少成本支出的客觀需求,而且使得企業生產質量所達到的上線也有了十分明顯的提高。可是當我國的企業開始實行招標采購制度后,因為生產成本獲得了極大程度上的降低,企業的生產效率也有了十分明顯的提高,在面對來自國外同類行業競爭的同時也有了更為明顯的核心競爭力,無需受制于有關成本支出高于國外公司方面的困擾,從而在競爭中能夠不落下風,進而提升了我國經濟界整體的水平。另一個方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也讓企業得以獲得更大的話語權,而話語權的提高對于提升該企業在行業內部標準的制定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我國開始占我行業內部標準制定的同時,也就意味著我國在這一行業內部占據了足夠有影響力的地位,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自然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1.3、提高了企業運行的效率
在招標采購制度出現之前,企業往往要負責一個生產流程過程中的全部環節,或者是邀請合作單位,但是邀請的合作單位卻并不一定是最適合這個合作項目的,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相關企業的運行效率提出了極大的考驗。而招標采購制度的出現最為重點的一個方面就是其符合當下經濟發展的規律,能夠滿足經濟運行的要求所在,當下經濟發展十分重要的一個趨勢就是全球化趨勢、分工協作的方式不斷加強。在這一背景下適時的加強企業分工協作的能力對于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在,因為這樣可以讓企業獲得更大的精力進行有關企業運行效率上的提升,從而達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加快企業運行效率的目的。
1.4、培養了相關行業的人才隊伍
人才永遠是一個行業發展所必不可少的決定性因素,在招標采購的過程中同樣是這個道理,我國企業提高對于有關招標投資行業的重視程度就可以十分有效的幫助我國企業建立起一個與整個行業發展息息相關的人才梯隊,從而保證整個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一般情況下,從事招標投資行業的往往是管理型人才與財務性人才二者合一的,所以這樣的人才往往在市場上具備很高的競爭力,可以較為全面的負責和統籌規劃各個項目間的聯系,從而從全局的角度緊密了公司的聯系,進而使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而發展。
2、如何進一步的提高我國招標采購行業對于國民經濟的積極影響
2.1、加強對于相關專業人員的培養
要想進一步的提高招標投資行業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的積極影響,首先最應該做的一點就是要加強對于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能的培養,使其能夠充分的肩負起我國企業發展所賦予其的使命。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可以組織相關的工作人員定時定期的進行相關理論方面的學習,通過理論上的學習在結合實際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完成對于現有職業素養的升級,更好的幫助企業完成節約成本,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的目標。
2.2、注重對于國際先進理論知識的學習
我國企業的招標投資行業相對國外企業的同類部門來說具有起步較晚,發展階段與外界接觸較少,所以難免會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國外同類企業的發展水平。所以,我國投資招標行業要想獲得更高層次上的發展就必須要加強對于國際先進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而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但是在向國外先進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也一定要注重聯系自身的實際情況,不能直接將國外的先進理論知識生搬硬套進我國企業的實際運行情況中,只有在結合實際企業發展模式,摸清國際理論的先進支出,才能夠讓我國企業的發展不斷邁入一個新的階段,從而促進相關企業相關的發展。
2.3、加大一線工作人員與設備招標采買工作人員的聯系力度
除此之外,另外一個提高我國投資招標行業對于國民經濟的積極影響的措施就是要從以下這個方面入手,加大一項工作人員與設備招標才買工作人員的聯系力度,提升招標采買這一環節中的專業性。很多情況下,企業的設備招標采買部分的企業工作人員并不具備相關設備、或者生產的一線操作經驗或者說并不了解企業一線生產的實際生產需求,這樣一來就會所購買的生產設備或者是所選擇的公司難免就會與公司的實際情況相脫節。所以,相關企業在進行設備招標采買的過程中應該注重適當的加入一線工作人員,讓最了解企業一線工作的工作人員能夠發揮其應該具有的作用,幫助企業選擇最為合適的、最適合企業生產的設備或者是公司,從而提高我國相關企業的運行效率,進而幫助我國國民經濟獲得更大程度上的提高。
3、結語
我國企業經過多年發展規模已經越來愈大,所能夠影響到的市場范圍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進一步的提高我國相關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市場話語權就成為了我國企業下一步所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不僅僅關系到我國企業未來的發展,而且對我國經濟整體規模、質量的發展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斷增強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不斷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 :高職;會計專業;財務會計;崗位教學法
作者簡介:蔣春艷,女,江蘇省宜興中等專業學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會計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15)21-0050-03
目前,會計專業畢業生出現難找工作或對口就業率低的情況,與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經濟形勢相背離,這不能不反思我們的學校教育。學校會計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適應不了工作,不是因為他們缺少會計知識,而是因為他們沒有熟練的會計基本技能。在高等職業學校會計的教育教學方法中,理論教學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忽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這已是不爭的事實。[1]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應該對高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育教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從注重理論教育徹底向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方向轉化。筆者認為,以崗位為導向,實施項目教學改革是高職會計教育教學改革的較好選擇。
一、分崗位教學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由于“財務會計”學科的應用性特點,要求會計教學不僅向學生全面系統地傳授基本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而且應特別注重培養他們應用會計理論和方法解決會計實踐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打破原來體系和框架,優化整合課程內容,嘗試分崗位教學,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總結,讓學生通過各崗位化角色的演練,不僅初步掌握各種會計角色所應當具備的能力,而且進一步理解會計操作流程,體現職業教育職業能力的培養。[2]通過財務會計崗位化教學,可以讓學生既具有財會崗位所需要的專業素質,又具有特定的職業崗位快速上崗條件,真正實現畢業到就業的零距離對接。
二、分崗位教學的具體操作
學科化教學是以理論知識的內在邏輯來編排的,目前財會專業“財務會計”中系統地介紹會計核算的理論知識,展示的是完整的知識體系的內容,而沒有按具體的會計崗位來編排,使學生所學與就業崗位脫節,影響了其職業能力的形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貫穿實際工作崗位的內容,讓學生在職業崗位的情境中學習,實現會計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同步,以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一)教材內容調整為具體工作崗位情景
由于會計課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所涉及到的核算內容都可以與相應的職業情境相結合,形成包含相應崗位的工作模塊。例如“財務會計”中各章節的內容可作相應的調整,將教材內容轉為如下工作崗位:
1.出納崗位。包括:出納崗位的職責,出納人員素質及出納工作的交接方法,票據、印鑒的保管,庫存現金的管理,支票、收據、增值稅專用發票、收料單和各種銀行結算憑證等的填制,銀行轉賬結算方式的辦理,編制有關記賬憑證,設置并登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等。
2.往來結算崗位。主要包括應收款項及應付款項兩方面內容的核算:根據實際業務填制增值稅專用發票、職工工資匯總表等一些原始憑證,并根據相關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業務過程中穿插銷售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折扣折讓、應收款項可能發生的壞賬及將票據進行銀行貼現等業務并對此做出賬務處理,及時登記相關賬簿并定期核對賬目。
3.存貨核算崗位。主要包括存貨收發業務的核算。學生在存貨崗位中熟悉存貨收發程序,有關收料、發料原始憑證及匯總表的編制,存貨的賬務處理,總賬與明細賬的平行登記等。
4.固定資產核算崗位。主要包括通過外購、建造、接受投資等固定資產增加過程中的一系列核算,以及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處置過程中相關原始憑證的填制流程及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并進行賬簿登記。
5.資金核算崗位。主要涉及資金管理和核算辦法。學生在資金核算崗位中熟悉企業各項投資的核算、投資收益的考核,熟悉銀行借款的程序與要求,對企業負債籌資及權益籌資進行相關會計核算。
6.財務成果崗位。主要包括收入、費用、利潤的相關核算。學生在此崗位中熟悉銷售過程中發生的相關業務,企業在生產經營銷售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業務及利潤的形成和分配流程,并根據相關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總賬及其明細賬。
7.總賬報表崗位。涉及總賬登記程序、方法,對賬結賬等,再進行會計報表的編制,進行有關分析。
上述教學內容量上并沒有比教材少,且增加了一些相關業務知識,如相關原始憑證的填制。經過這樣調整后,光從理論知識方面來看主要是排序方式發生了變化,打破了原本按會計要素排列的理論結構,但這時的課程內容不再是枯燥的理論知識的復制與再現,而是切合實際工作的隱性知識的生成與構建,更便于按工作流程及崗位來展開教學,將實踐與理論進行整合。
(二)教學內容設計情節化
1.以學習內容為主線設計情節。按崗位分工設角色,將企業工作中真實經濟業務與課堂任務相結合,讓學生扮演不同的崗位角色進行體驗、模擬會計業務的發生、會計業務的處理流程。這種形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身臨其境地體會每個角色的職能,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不同崗位的職責,以及會計業務流程的整個過程,從而領會實際的會計工作狀況,并在角色輪換中逐步掌握各個崗位的不同職能。[3]這樣的課堂讓實踐成為教學過程的主干,理論教學則以服務于實踐的形式進行精講。
如以“料到付款業務”為例,可以設計采購和銷售兩個單位,同時為了更細致的講清楚企業的業務具體流程,采購單位又再細設為采購部門、材料倉庫、財務部等,達到教學設計的需要。并且根據企業業務發生的需要,確定角色扮演適合的人選,并給角色扮演的學生安排好扮演的任務。另外,在料到付款業務中,需要確定采購方的采購員、倉庫管理員、出納、會計主管、總經理和銷貨方的會計人員等重要角色的扮演者。同時,要提前在課前安排好這些扮演者的扮演任務,讓他們先熟悉業務處理流程及所用到的憑證、單據。采購員根據缺料信息填制采購清單去銷售單位下訂單;銷售單位確認訂單、填制發貨單及相關銷售單據,發出貨物和單據;采購方收到銷售單位送來的相關單據以及貨物,根據單據驗收入庫;倉庫管理員填制材料入庫單;出納根據銷售方的銷售單確認付款并編制相關付款憑證;銷售方根據銷售單據及銀行的收款單據編制確認銷售的收款憑證。
又如預借差旅費及報銷的核算,可以將學生分小組設置會計主管、會計、出納、出差人員,教師則出任單位負責人角色。在發放有關空白原始憑證如借款單、收據、差旅費報銷單后,指導學生按流程操作。出差人員向出納索取借款單,并填寫,交單位負責人簽名后,交會計審核后簽名;財務主管審核后簽名,交出納審核簽名、蓋現金付訖章并交付現金;出納編寫現金付款憑證并登賬;出差人員歸來交回差旅費剩余款及辦理報銷事項;出納開出收款收據,簽名,經會計審核,出納收取現金,并在收據上蓋現金收訖章;出差人員填寫差旅費報銷單,單子背面粘上課前收集的差旅發票或收據等,交證明人簽名,交單位負責人簽名;經會計審核后,出納給予報銷并作賬務處理。上述過程的操作,由于各崗位的任務有輕有重,因此,對于較空閑的角色應布置另外任務。
在崗位輪換中,可將任務略為變化,或者啟發學生自己來設計不同任務。小組成員之間通過互相學習,拓展并生成新的知識。在這樣的職業情境中學習,也使學生容易形成在今后工作中不斷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2.崗位體驗中配合多媒體教學。由于會計崗位的特殊性,學生要進入企業學習不太現實,而在教學中,有的內容不好理解或難以有好的實踐效果。在這種情況下,針對性地準備多媒體資料在教學中采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講到報銷差旅費時,就可通過視頻資料使學生進入現實職業情景,了解出納工作及報銷差旅費的過程、方法及有關原始憑證的取得、填制及核算。
三、分崗位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合理安排課時內容
崗位教學是教學過程中的“生活小品”,它要求在一個不長的時間段內盡可能充分地展現現實工作中的某一業務情節。為此,時間的安排和控制非常重要。教師作為組織者應在課前進行合理的任務設計與充分的準備,計劃好每一段落的用時,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進行靈活的調劑和控制,一切以現場氣氛和效果為轉移來安排和控制時間,使情景模擬的整個過程緊湊而充分,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有效,從而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其職業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由于是分組討論或同組學生之間討論,會有部分學生討論聲音過大造成喧鬧。首先,教師通過發揮導演的作用,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氣候,采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因時因地制宜地從多個途徑去激趣、激疑、激問、激思,使學員產生巨大的自信力,推動他們在模擬角色扮演中做出應有的表現。其次,教師通過發揮導演的作用,盡力創設起正常的演練秩序。教師應發揮導演的作用,處理好個體與整體、表演者與觀眾的關系。[4]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實踐性強的教學內容可以進行分崗位操作來教學,而針對理論性較強的內容,則應結合案例教學,讓學生學會站在職業崗位的角度分析問題、探討并解決問題,從而深刻掌握會計理論的實踐應用。這對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巨大的作用。
總之,將學習任務與職業崗位情境進行有機結合,將學生放到了“主角”的位置,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這樣的教學不局限于書本知識,不與職業崗位脫節,學生更能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他們通過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形成專業能力,通過掌握問題解決的途徑形成方法能力,通過掌握基本合作和交流技能形成社會能力。
參考文獻:
[1]馬麗.新形勢下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教學改革初探[J].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2009(4):44-46.
[2]龔麗娜.高職會計崗位教學模式下能力本位考核體系構建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9):77-79.
關鍵詞:
職業能力;會計電算化;學習情境;情境設計
高職教育應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已成為共識,高職院校進行職業能力導向的課程開發與改革迫在眉睫。會計電算化是與財會工作崗位密切相關的一門課程,也是財會類專業必修課程。職業能力導向的會計電算化課程學習情境的設計應遵循職業能力形成的內在規律,以實際工作任務為驅動,以工作邏輯為主線,并融入工作全程。
一、會計電算化課程分析
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機技術開展會計工作的能力,是會計上崗綜合職業能力的養成課程。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是財務軟件操作的基本知識、技能和素質。學習該課程前應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具備基本的手工會計處理技能,這是學習該課程所必需的知識儲備,如學生不具備這些能力將影響課程學習的順利展開。學生學習完該課程后應能利用財務軟件獨立從事會計工作。課程的核心內容是財務軟件的操作技能,涉及的理論知識主要是軟件系統的構造及其操作原理,也會涉及相關會計基礎理論知識,但這些知識是學生在前續課程中已掌握的,不應是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這門課程要學生將已學會計理論知識與財務軟件理論知識相結合,用軟件完成財務核算工作。因而考慮到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要求與課程內容,該門課程學習情境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精心設計與實際工作崗位聯系緊密的任務。任務設計應根據實際崗位工作進行整體化系統化處理,并將相關理論知識融入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熟悉完整的會計電算化崗位工作流程,掌握會計軟件構造及操作原理。從筆者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經驗來看,一方面,學生對純粹的軟件理論講解提不起興致,對尚未在操作中運用到的相關理論缺乏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學生對軟件操作比較感興致,在操作過程中,通過討論、交流解決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學生能深入理解軟件操作相關理論。另外,為了激勵學生,每個任務要有明確的成果,提升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和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方便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二、會計電算化課程學習情境設計思路
職業能力導向課程設計的核心是學習情境設計。根據工作過程及職業特征,將課程分解為主題學習單元,把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與實際應用環境結合在一起,即學習情境。學習情境設計的關鍵是根據每門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作用與地位確定學習情境載體類型,如可以選擇以問題、活動、產品、設備、生產性零部件制作等為載體。選擇了學習情境載體即確定了按什么樣的工作邏輯為主線來組織課程內容。選擇載體之前需要考慮,期望學生在課程結束時能做哪些他們在學習課程之前不會做的事情。會計核算的對象是“單位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學完會計電算化課程,學生應能用財務軟件對單位以貨幣表現的基本經濟活動進行財務核算。因而會計電算化課程學習情境設計的載體可為企業基本經濟活動的核算,包括總賬核算、固定資產核算、工資核算、采購核算、銷售核算和庫存核算六大具有并列與包容關系的學習情境。各學習情境在核算內容方面具有特殊性,如固定資產核算主要內容是固定資產增加、減少,折舊計提以及進行固定資產卡片管理等;工資核算主要內容是工資的計算、計提和分配等。但與此同時,各學習情境在核算工作流程方面具有一致性,按照系統初始化、憑證的填制與審核、系統記賬與期末處理、憑證賬簿查詢和報表生成與輸出五個步驟開展工作。綜合以上六大情境載體以及各學習情境在核算流程上的一致性,每一學習情境將按核算流程設計學習活動,即按核算流程設計學生需完成的工作任務。以上設計思路既考慮了企業各項基本經濟業務的特殊性又考慮了會計核算流程的同一性,既有新的知識技能注入又可以不斷地強化相關職業能力的訓練。一方面,不同學習情境的不同核算內容能讓學生較全面地掌握企業各項基本經濟活動的財務核算,且六個學習情境的核算內容難度是遞增的。總賬核算情境涉及基本的記賬憑證填制、審核和記賬等內容,固定資產核算情境涉及資產卡片管理及計提折舊等特殊業務,工資核算情境會有工資計算、個人所得稅計算與工資分攤發放等特殊業務,采購、銷售及庫存模塊會涉及大量原始單據的結算及審核問題,一項業務的完成往往要運用軟件的多個模塊,形成較復雜的業務流轉及勾稽關系。另一方面,由于每個學習情境工作流程的趨同,按工作流程設計的工作任務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反復或遞進性,能讓學生在工作任務的執行中強化訓練核心職業能力,并在情境變換過程中培養相關知識技能的遷移能力。
三、電算會計各工作步驟的具體工作任務
電算會計工作流程五個步驟的具體工作任務如下。
(一)系統初始化
系統初始化的主要工作任務是管理賬套,進行財務分工,設置系統及模塊的基本信息、參數、數據等,包括進行系統級初始化和模塊級初始化。系統級初始化包括建立、修改、引入和輸出賬套,增加、修改和刪除操作員及其操作員權限,設置系統公用基礎信息;模塊級初始化包括設置模塊控制參數,設置模塊基礎信息以及錄入初始數據。
(二)憑證填制和審核
憑證填制和審核的主要工作任務是進行憑證的錄入、修改和審核,進行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折舊計提和分配、設備管理,進行工資數據的收集、員工工資的核算、工資發放、工資費用的匯總和分攤,處理應收應付款項的收回、支付和轉賬,核算存貨的出入庫和庫存金額、余額,確認采購成本、分配采購費用和確認銷售收入、成本和費用。
(三)系統記賬與期末處理
系統記賬與期末處理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對已審核的憑證完成自動記賬;定義并生成各類轉賬憑證,包括進行自定義轉賬生成和期間損益結轉;完成自動對賬工作,包括總賬和明細賬、總賬和輔助賬、明細賬和輔助賬戶核對;進行期末自動結賬工作,包括計算和結轉各賬簿的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終止本期賬務處理。
(四)憑證、賬簿查詢與輸出
憑證、賬簿查詢與輸出的主要工作任務是進行憑證查詢;進行科目賬的查詢,包括總賬、明細賬、余額表、多欄賬、日記賬的查詢;進行輔助賬的查詢,包括客戶往來、供應商往來、個人往來、部門核算、項目核算的輔助總賬、輔助明細賬查詢;進行查詢憑證和賬簿輸出。
(五)會計報表生成與輸出
會計報表生成與輸出的主要工作任務是進行報表模式設置,包括定義報表尺寸、行高和列寬、畫表格線、定義單元屬性、定義組合單元;進行報表公式設置,主要是計算公式的設置;進行報表數據的自動生成;進行報表數據的保存與輸出。
四、會計電算化課程各學習情境工作任務設計
根據以上設計思路以及每一步驟的具體工作任務,遵循工作任務編排的職業成長性原則,以及課程內容由簡單到復雜、單項到綜合的認知規律。為了將完整的工作過程融入課程,幫助學生形成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整體認識,課程分為兩個完整的工作過程。第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是企業財務鏈的核算,涉及總賬、固定資產和工資的核算。三個學習情境將以某企業某月發生的前后連續的財務鏈經濟活動核算資料為對象,完成一個完整的工作循環。從表1可以看出,學習情境一“總賬核算”和學習情境二“固定資產核算”包含核算流程中的四個步驟,只有學習情境三“工資核算”包含完整的五個步驟,因為最后一個步驟意味著一個會計基本工作循環的結束。第二個完整的工作過程是企業供應鏈的核算,涉及采購、銷售和庫存的核算。這三個學習情境將以某企業某月發生的前后連續的供應鏈經濟活動核算資料為對象,完成一個完整的工作循環。學習情境四“采購核算”和學習情境五“銷售核算”包含核算流程的四個步驟,只有學習情境六“庫存核算”包含完整的五個步驟,完成第五個步驟即結束了這一輪會計基本工作。遵循學生認識學習規律,第二輪完整的工作循環比第一輪更高一層。另外,根據教學設計原理,一是認知需要被強化,即任何知識技能均需經過反復練習才能被掌握;二是要進行教學遷移,即要借助多樣化的項目任務讓學生靈活運用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因此,課程除了這兩個完整工作循環的核算資料外,還將結合對應強化任務資料,促進學生鞏固相關知識技能。
五、會計電算化課程單個學習情境設計
真正意義的教學是“有目的地安排外部事件以促進學習過程”。課程學習情境確定之后,要使課程目標落到實處,學習情境編排達成應有的效果,需制訂學習情境目標、工作內容、課時、教學方法、教學環境、考核評價內容方法等,對各個學習情境進行具體設計。學習情境目標應該是整個課程職業能力目標的具體化,是能力導向的表現性目標,以學生學完該學習情境能做什么來進行描述。學習情境目標的達成通常需要許多節課的學習及嵌于其中的學習活動的完成,工作內容即為預期目標,在規定的課時內學生要進行的學習活動就是學生應完成的簡明扼要的工作任務。這種不同于以往教學內容的工作內容描述是職業能力導向學習的一大特色,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有利于高職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職業能力的培養。就教學方法而言,與職業能力導向教學設計對應,考慮學習者的特點,建議除了不得不講授的內容外,多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包括項目教學法、模擬教學法、演示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實驗教學法等。教學環境即實現情境目標、完成工作任務、運用相關教學法需要的硬件設施及軟件條件等。考核評價方面需廓清評價的主客體和評價的內容。此外還需確定學生學習該內容需具備的知識技能,以及教師組織教學需具備的知識技能。對每一學習情境具體的設計可以通過對學習情境的描述直觀地表現出來。根據以上觀點,以學習情境一“總賬核算”為例進行會計電算化課程學習情境的描述。其他五個學習情境的描述方法同上,不再贅述。對各個學習情境進行描述需重點關注各學習情境能力目標的特殊性和層次性、工作內容的職業針對性、教學方法的行動性、教學環境的適應性以及考核評價的多維性。
作者:謝英姿 單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