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19 15:28: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社會教育的性質,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來自于學校,但是它的作用不單獨存在于學校,而且學校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封閉性,欠缺實踐,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屬性的缺失。社會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屬性,是其具體的體現之一,因此,要進一步研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重要作用,以更好地服務于大眾,作用于社會。尤其在全球化全面發展、社會多樣化的趨勢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學校課堂,而要從多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增強教育效果,做到理論與實踐相互交融,齊頭并進,這就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性進行綜合探究,理清思路,把握內涵,為推進實踐提供參考方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基本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以黨和國家基本政策思想為中心,開展的具有政治屬性的活動,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性,則體現在社會上進行的這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動[1]。所以,社會性要以人作為主體,盡管這項活動具有明顯的階級性。通過教育各個環節,社會性融入其中,得以具體顯現,這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觀思維、社會因素的影響、社會的相互關系等方面[2]。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制定保證政治性的同時要從社會角度進行分析總結,做出正確的教育定位,形成嚴密的社會思維,這樣才不會使思想政治教育脫離了實踐性。社會性是教育決策的重要指標,在宏觀思維上要做出必要的體現。
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的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所不同,但是其多種因素共同組合及系統化的特征不會發生改變,社會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個重要因素,貫穿在教育的多個方面。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內涵豐富的重要原因。同時,時代的發展,社會關系日益復雜化,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又要研究如何圍繞黨的中心工作促進社會精神風貌的發展進步[3]。從多個角度綜合著社會資源,協調著社會關系,即包括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之間的關系與黨政工團聯合育人的關系,離開了對其的分析,就難以真正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涵和實質。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社會活動,受到經濟政治文化的制約,又反作用于經濟政治文化,這也很好體現出了社會性的特征,在實際的社會活動中加以顯現出來,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社會系統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4]。與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識形態的構成部分,存在于社會系統中,由多種要素組成,因而其本身又形成了自身的體系。社會系統與思想體系相互融合滲透,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基本內涵的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理論原則
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特點和活動形式決定其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實踐,對人具有教化作用,能夠強化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價值[5]。盡管社會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但其作為一個參考維度,能夠檢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以及實踐性,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改進相關理念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理論原則要從個人與社會兩個角度進行分析,融合兩者關系,做到區別統一,達到兩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協調,突出社會效應。個人屬于社會的一分子,離不開社會,社會的運行包含每一份子的力量,兩者價值的體現要在關系平衡的基礎上加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原則遵循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一,遵循個人發展與集體發展的統一。人具有社會屬性,與思想政治教育達到了一致性,因此教育在促進人的發展,同時也作用于社會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運作的原動力,對社會一切活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它教化人,引導人的思想,進而豐富社會實踐,達到社會有序地、有計劃地安排組織,朝現代化的方向深刻發展。與此同時,社會的變革又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進步,雙向的運動,使這個循環過程聯系密切,彼此作用與制約,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性進程。
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決定了人的價值具有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兩種屬性,個人價值是社會對個人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社會價值是個人對社會的物質和精神上的貢獻[6]。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兩者價值實現的統一性,社會性正是由于實踐主體具備兩種不同的價值追求,而在這一個過程中得以體現的。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要在教育環節中開拓個人思維,塑造正確的人生追求,堅定正確的社會信仰,進而實現正確的價值取向,宣揚愛國、愛黨等政治內涵的同時,發揚了社會性的自覺意識,規范行為,形成社會良性的發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價值實現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價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性是理論與實踐的完整統一,通過正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性,能夠幫助我們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全方位的認識,以提高對其的了解,分析與社會的具體影響關系,從而改進內容,提高針對性,有利于教育質量與效果的強化[7]。對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挖掘能夠豐富社會學的內容,對其體系提供實踐支持,以強化理論的系統化建設,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系統兩者的有機結合,構成社會學的重要課題。此外,相關方面開始普遍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如何提高教育的效果,提高人們的實際接受水平,已經成為不能忽視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性反映了社會的具體狀況,具有明顯的實際意義,它能從社會各種關系的角度下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解讀,是驗證教育實效性的一個指標。所以,在判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是否合理、進度是否有效等方面,社會性充當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能夠引導教育工作的改進,指明尋找新方法、新策略的方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價值實現方式
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價值,首先必須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對其進行正確的把握,了解它的研究價值和實踐意義,從而改變觀念,提高重視,再借此從多個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實現[8]。通過對社會性與教育性兩者的比較,明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社會性的構成,習慣其思維邏輯,從掌握只是和提高實際活動兩方面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自覺,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此外,通過多渠道的聯系,改變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套路,深化社會性的實踐機制,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性質制定具體的策略方針,配合黨的政策,不斷革新措施,將教育從學校搬出來,延伸到社會,形成一個廣闊的實踐平臺。深化理論基礎建設,圍繞政治學習進行動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參與,與社會背景相結合,開拓新思維。
加強社會性參與的同時,要加入社會價值觀念的內容,以實現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觀念對社會客觀現實的適應,采取措施豐富內容,豐富形式,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高教育的質量。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研究,使其形成范式,在整個教育環節中加以運行,以拓展社會性研究的內容,豐富理論的成果,加快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理論體系。教育實效性的增強也要通過理論的指導,因此,社會性研究范式的建立是必然的過程。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248
在當前社會形式下,國家正在面臨全面快速的社會轉型。對職業教育也提出了更多新的發展要求。但是在職業教育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使得職業教育和社會轉型之間出現矛盾,既不利于社會的轉型,也不利于職業教育的發展。所以要從社會的角度出發,對社會轉型視角下的職業教育進行探索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之處,才能使社會轉型和職業教育共同發展和進步。
1 社會轉型之下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
(1)缺乏高素質人才。在社會轉型新時期,經濟也在發生轉型,單一的經濟模式逐漸轉變為社會經濟模式[1]。不再只去追求經濟的快速增長,而更加的重視經濟、社會、資源的共同發展與轉變。為了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轉型,主要是由增加物資的消耗向依靠科技、依靠勞動者和管理創新的發展轉變。從目前來說,產品廉價勞動力在日益減少,這使得價格的優勢也就相對削弱,這一現象,使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升級速度不斷加快,從而導致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不斷增加,但是當前形式下,高素質人才的數量不足以滿足經濟轉型的需求,如此就出現了人才缺少的情況。這方面問題的出現,就可能使失業的情況頻發。現在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嚴峻,失業的人數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對于企業轉型的要求,使得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也不斷增多,但是卻沒有足夠數量的高素質人才。職業教育發展的目的就是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人才,所以就目前的形式看來,還是遠遠不夠的[2]。如果不解決高素質人才稀缺問題,就可能產生更多的矛盾問題。
(2)職業教育辦學發展出現問題。中國曾經的經濟體制是一個完整的計劃體制,發揮著主導作用[3]。但是在社會轉型的影響下,市場就占據了主導作用。對于職業教育發展來說,體制的轉型就要求職業教育的發展模式也要跟著轉變,在辦學的過程中發揮出市場的主導作用,調動各方面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但是受傳統體制影響,職業教育發展模式還過于傳統單一,不能有效的發揮市場所具有的作用,辦學的意識不強,所以在數量和質量上,職業教育發展還存在問題,并且質量有待提高。隨著社會轉型,辦學模式也應該進行發展,要與時俱進,才能不斷的完善和創新職業教育的發展。
(3)專業發展出現問題。隨著社會分化轉型,專業化的水平也在逐漸提升,這就使得新型的職業出現。職業教育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更多不同專業的高素質人才,從而滿足社會的需求[4]。在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專業和社會的聯系最為密切。職業教育發展的好壞,也影響著一個學生就業前途的好壞。隨著社會深化轉型,有些職業在社會中消失,同時會出現新型職業,所以職業教育的發展要跟上社會對職業要求的步伐,大力發展新興專業,逐漸淘汰消失職業的專業培養,建立出適應當前社會新要求的專業。
2 職業教育發展措施
(1)注重培養高端技術人才。隨著社會的轉型,對高端技術人才的需求也逐漸提升,技術的高端程度和含金量成為了競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技術產業模式不斷加大,在這樣情況的影響下,對高端的技術人員要求也就不斷加大,所以應該在高端技術人才的培養上做出改進,提高重視[5]。還要引進先進的職業教育發展觀念和技術,才能更好的發展培養高端技術人才。這也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要求。
(2)注重職業教育及培訓。我國的職業教育模式是以學校為本體進行教育。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具體的教育實施起來會有所限制,也使得學校的職業教育和社會的溝通缺少。單一的以學校為本體進行教育,已經難以滿足社會轉型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所以在市場經濟體制作用下,需要相關企業積極參與到職業教育的發展中來,并且創辦新的教育培訓體制,發揮出所具有的優勢,豐富職業教育的發展,才能在社會轉型中使教育的發展更加出色。
(3)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創建專業。在社會轉型中,要不斷調整、培養出新的專業人才,才能滿足現在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要。職業院校要對專業設置進行充分調整,還應當保持理智,保證專業建設穩定性,才能夠更好的對專業開展建設。綜上所述,在建設新專業過程中,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進行專業的調整和創建,這也是發展中最櫓匾的部分。
3 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社會轉型視角下的職業教育發展進行探索和研究,得出了想要更好的培養出專業人才,就要符合市場新需求,不斷調整和完善相關專業,才能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高端技術人才,才能使職業教育發展更加出色。
參考文獻:
[1]郝天聰.社會轉型視角下的職業教育發展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5(03):9-14.
[2]薛天祥.堅持唯物辯證法指導創新高等職業教育――讀《社會轉型視角下的高等職業教育》[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6,15(06):3-5.
博物館作為非營利性的社會服務機構,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隨著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在精神文化領域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對博物館在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準。講解員的自身素質及形象直接影響著博物館的社會形象和公眾地位,所以博物館要把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講解員工作作為工作開展的基本要素,要采取創新機制和方法提高講解員隊伍的文化素養和業務技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一、博物館樹立社會教育形象的意義
博物館作為社會宣傳教育機構,其主要工作職責是進行社會教育工作。博物館開展社會教育工作,就要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良好的社會教育形象。社會教育形式多種多樣涉及到各個領域。博物館要想得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就要把社會教育工作做好,充分利用館內自身的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公益活動,樹立起在政府及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二、講解員的素質對博物館樹立社會教育形象的影響
(一)講解員的思想素質對博物館樹立社會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博物館要樹立社會教育形象,就要讓人們對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有個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博物館的管理層也要通過各種方式得到社會的認可,作為博物館從事宣傳教育工作的講解員,對做好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講解員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形象,講解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對思想素質好的講解員能為博物館的良好形象而努力工作,并且積極參與社會教育的宣傳工作,在參觀活動中出現的各種突發問題能夠想辦法及時解決,從不受外來不利因素的影響和誘惑。
(二)講解員的文化素質對博物館樹立社會教育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講解員的文化素質是博物館樹立社會形象的基本條件。講解員的文化素質是指講解員在文化知識及專業知識、文化修養、語言技巧等方面的綜合表現。講解員要對博物館內所有展示的文物和資料有充分的了解,對自己負責區域所列的文物更要熟悉掌握。講解員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和了解國家的時事政治,要進行多學科知識的學習和在講解活動中運用,尤其觀眾在參觀過程中提出的問題,講解員能夠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給予有條不紊的解答。講解員還要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應急能力,對有不可預知的應急事件發生時,講解員要能及時的采取緊急防范措施防止事件進一步擴大,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提高博物館講解員的素質方面的相關措施
(一)提高業務能力
講解員要熱愛本職工作,用積極的工作態度和熱情投入到講解工作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嚴格按照工作職責規范自己的言行。講解員為了加強講解效果,需要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修養,要對各民族的風土人情、民風民俗、經濟文化等情況了解和熟悉,對涉及到的地理知識、歷史人物、自然環境等領域的知識也要不斷進行充實,使講解內容豐富具體,形象生動。講解員要堅持在平常的生活中加強對語言方面的訓練,包括語音、語調、語速的掌握和調整,使自己的發音更具感染力和親和力,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開展創新的講解服務
博物館的參觀人群不論在年齡、職業、民族文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講解員要根據不同的人群特點采取不同的講解內容和講解方法,開展創新的講解服務。例如,對老齡群體參觀博物館,講解員就要用淺顯、通俗的詞語組織講解語言,要注意語速和聲音的掌握,語速要稍微放慢。對待外國友人,講解員就要用準確、流暢的英語,分析對比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性,將文物的歷史文化與藝術作品內涵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外國友人,充分展示我國的悠久文化歷史。另外,講解員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學習相關的禮儀,充分展現講解員的外在素質形象。因此,博物館講解員要不斷創新講解技巧,提高外語水平,為觀眾提供更加滿意周到的服務。
(三)創新交流環節
博物館的管理理念已經從傳統的管理模式逐漸開始轉變,形成從“物”到“人”的質的飛躍。博物館講解員要堅持“以觀眾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在實際的工作中加強與觀眾的互動交流,從而提升觀眾的參觀熱情。博物館講解員的主要工作目標就是讓觀眾在回顧歷史中,了解當代中國文化現狀。講解員要提高服務理念,滿足不同觀眾的合理需求,增加與觀眾的交流,使觀眾在愉悅的交流氛圍中得到精神和思想上的陶冶。講解員要注意講解的形式,盡量避免背書式的講解,在實際的參觀活動中,可以把文物與我國文化聯系起來進行講解,并要與觀眾形成親密互動,講解中可以適當的增加提問的環節,讓觀眾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提高了觀眾的滿意度和較好的社會效益。
(四)提高應急能力
博物館每天接待大量的參觀人群,隨時會出現各種突發事件,為保障博物館的安全工作,需要對博物館加強管理。在參觀講解的過程中,講解員要善于發現周圍各種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責任意識,提升自己的應急能力。針對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應及時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事件擴大化。博物館要經常進行應急事件的演練指導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加強安全管理力度,保障公共安全,確保博物館能夠正常運行。
四、結語
隨著文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博物館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提高博物館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加強講解員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開展創新的講解模式,為觀眾提供優質的講解服務,使觀眾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形象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的以學生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實踐性要求“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這是課標對本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的論述。強調知與行的統一觀,它是保障課程所追求的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空談、不是教師的照本宣科的講授,而是建立在學習、感悟、踐行。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遵守知行統一的教學原則。
知行統一的教學原則貫穿于品德程的始終,特別是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更體現了這一原則。教材中“讀一讀”、“說一說”、“議一議”、“評一評”、“做一做”體現了由知到行的統一。課標的“了解”、“理解”、“應用”、“經歷”、“認同”、“領悟”同樣體現了由知到行的統一。在教學中如何知與行的統一的教學?就是加強行為教育、行為養成教育、行為評價。并將它們有機結合起來。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各方面的發展的”。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精心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境,使學生具有想動腦、想思考、想提問、想說話的情感取向和強烈欲望,讓學生在真切的情境中獲得直接體驗,并對那些通過分享獲得的間接經驗進行領悟內化。1.設置問題情境。教師要巧設問題,做到問題緊扣主題指向清晰,具有學習價值和創新性;要少而精、避免瑣碎和表面化,增加思維空間和思維含量,杜絕像“是不是”“能不能”等耗時無效的問題。要營造出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融入問題情境之中,在創新思維、體驗思維快樂的過程中學習,主動尋求解決方法,得出有價值的觀點和結合。如:巧用教材留白;適度點撥,“你的理解很深刻,能不能結合生活實際舉一個這樣的例子?”“是什么力量讓這位殘疾人創造出如此輝煌的成績?背后又有怎樣的感人故事呢?”2.創設表演情境。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故事、游戲、小品、角色表演等形式再現于課堂,在活動中學生與小伙伴密切合作,碰撞思維、交流語言,加深體驗,增強對自己行為方式的道德價值的判斷力。3.創設影音情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渲染課堂氣氛,再現某些生活場景,讓學生在真切的活動情境中去感受和體驗,引感共鳴,打開思維的閘門,從而有話想說、有話可說。4.提供現實情境。教師可以直接從生活中截取情境,就學生中所發生的有道德教育價值的生活內容進行情境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探究并嘗試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提高道德認識,升華道德情感。5.創設實踐情境。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鴻溝填滿。”也就是說,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只有在反復的實踐中才能形成。品德課教師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學習,而忽略實踐的指導和養成。要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創設合理可行的實踐情境,融入社會對話,將品德教育延伸到家庭、社會,豐富和深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落實品德教育的最終目的。
二、行為教育
有人把師父領進門(致知),修行在個人(踐行),錯誤理解為致知是教師的事,踐行是學生自己的事,這就在教學上人為地把知與行分開了。而從課標的了解:“要求學生說出或者寫出實例或對象的特征或行為要求”、理解:“就是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或整理,形成對所學內容的初步認識”、應用:“初步分析所學內容的因果關系,判斷是非曲直,并作出自己的判斷”、 經歷:“通過特定的教學活動主動認識和驗證是非獲得一些經驗”、認同:“在經歷的基礎上表達感受、態度和價值判斷作出相應的反應等。”領悟:“具有穩定的態度,表現出持續的行為,具有個性化的價值觀。”“了解”、“理解”、“應用”是致知,“經歷”、“認同”、“領悟”是踐行。課標對教學的要求不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而是修行是在教師引導下的個人修行。知識教育、品德教育、行為教育本來是相互聯系的,知識教育要滲透品德教育,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從而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所以在要有意識地進行為教育,對所獲得的認知去身體力行,使他們處于敢嘗試、敢創新、躍躍欲式的精神狀態。
三、行為養成
學生要形成行為意識由此而產生由知到行的轉換,需要一些環節或契機,這就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讀一讀”、“說一說”、“議一議”、“做一做”,以及學生的生活積累進行轉化,即意識轉化為行動。同時加強學生的行為訓練,訓練時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些事例,學生身邊的實例。教師要提出具體的要求和明確的行為目標,并為學生實現這一目標訓練給予指導,逐步形成學生的行為習慣。品德教學應該由枯燥的說教灌輸向生動的活動體驗轉變。教師要根據主題活動內容,為學生提供一個場景,適當安排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多感官齊動,激發其學習情趣,讓他們通過自主探究、自主建構來獲得體驗和經驗。例如,教學四年級上冊《做個聰明的消費者》一課伊始,我就創設了“一角錢小店”的情景讓學生參與購物,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他們把自己在生活中學到的購物本領全拿了出來,有的對商品精挑細選,有的還討價還價,在實踐活動中展現了自己的綜合能力。然后,我用一句話:你選擇的商品能不能吃?不露痕跡地引入正題,開始引導學生探討如何挑選商品。在研究合格商品應包含哪些信息這個環節時,我先讓孩子們自己觀察商品,獲取信息,然后,采取小組合作方式研究,讓學生交流自己生活中購物的經驗,確定什么樣的商品才是合格產品。整個教學過程沒有枯燥的說教,學生在有趣的自主活動中學會了購物,學會了選購商品的初步知識,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4-0261-02
一、社治理時代要求培養復合應用型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人才
時代變了,時代對人才的需求也變化了,大學對人才培養的模式也必須相應改變。從1999年大學擴招開始,我國的大學建設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階段。大學生的數量快速增加,為我國的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各個大學都在學生數量、專業數量、校園面積、硬件設施、宿舍樓房等方面進行大規模擴建。但是有許多大學的擴建是盲目的、跟風的,其他學校擴大招生規模就跟著擴大招生規模,其他學校增開新專業就跟著增開新專業。各個學校都競相爭取獲得博士點、碩士點等。大學之間的惡性競爭非常嚴重,為經濟社會建設培養人才是同質化的,難以滿足經濟社會建設對多元化人才的需求。現在社會各界對大學教育最大的批評就是大學教育與國家經濟社會建設人才需求脫節。以至于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惡性競爭,企業與政府等用人單位只能在這些具有相同專業背景的大量大學生中進行擇優錄取。而用人單位的許多其他崗位卻沒有對應人才。大學的擴招和建設,更多是在擴大學生規模、增開新專業等方面,卻對大學教育建設缺乏反思。大學改革和建設,需要根據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的要求,進行教育體系建設、課程內容改革和建設、教學方法改革等。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就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國將出臺兩種高考模式,分別針對技術技能型人才及學術型人才。5月,教育部醞釀啟動高校轉型改革,我國1200所國家普通高等院校,將有600多所轉向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這說明了我國對高等教育在進行反思,教育部對高等教育體系和職業教育體系進行頂層設計,以應對經濟社會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和就業結構的多元挑戰。在我國現行高等教育體系中,研究型大學和高職(專科)院校的定位相對明確。本次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給大多數普通地方高校進行定位,實現這類學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本次高等教育改革重點是在課程體系改革上下功夫,相應減少理論的學術性課程,增加實務性的實踐實驗課程,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實戰能力等。
四川理工學院是四川的一所普通地方高校。四川理工學院定位為一所應用型綜合性大學。四川理工學院的定位是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四川理工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從2009年開始招生辦學,專業建設與改革方興未艾。四川理工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為地方基層的經濟社會建設培養復合應用型本科人才。這是時代要求、地方經濟社會建設要求所規定的。以前人們都抱有這樣一種觀念:在大學學習一門專業以后就能靠這門專業找到對應的工作,專業=就業。早期專業人才非常稀缺,大學生學了一門專業知識,的確可以憑借專業優勢就能找到工作,甚至是好工作。但是現在用人單位的許多員工都是大學生,其人才需求是知識背景寬厚、綜合能力強的大學生。許多高校開設第二專業課程體系,部分大學生在畢業時獲得了兩個甚至更多專業畢業證書。就業的壓力對大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必須廣泛涉獵各個專業的知識,需要具備更為寬廣深厚的社會知識,而且要在社會實踐中將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能力。基于此,四川理工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唯有更新觀念,才能與時俱進。為地方基層的經濟社會建設培養復合應用型本科人才,是四川理工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一個準確定位。復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專業(或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應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寬厚理論基礎和較強的社會能力,并能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級技術人才。這為專業建設和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二、專業建設與改革舉措
中圖分類號:G719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120X(2016)29-0082-02收稿日期:2016-08-30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一般課題(XJK012CZJ122)。
一、中職教育免學費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強調要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繼續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進程。自此,中等職業教育實施免費立即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并且得到了廣泛認同。但是如果中職教育免費僅僅是因為“有利”和“財政可行”,那么其他非義務教育為何不實行免費?此外,如果中職教育免費是合理的,那么以往的中職教育收費又該如何理解?因此,僅僅從有利和財政可行的角度論證中職教育免學費的必要性是不夠充分的,還必須找到理論依據。 理論上,教育產品的屬性決定了產品的定價,教育產品的公共屬性越強,學費越低。本文將引入公共產品理論,并結合我國中職教育發展的實際,對中職教育的產品屬性、是否應該實行免學費等問題進行探討。
二、中職教育實施免學費政策的理論依據和研究思路 教育產品定價的理論基礎是公共產品理論。這一理論將社會產品和服務分為公共產品、私人產品和準公共產品。它指出,產品的公共屬性是影響產品定價的重要因素。產品的公共屬性越強,其消費價格越低;相反,則產品的價格越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產品的均衡供給,實現資源優化配置。[1]
教育產品的產品屬性與其定價密切相關。教育成本分擔理論認為,教育成本應該由教育產品的受益者承擔。教育產品的最終受益者是政府、學生和社會,因而教育成本也應由這三個部分共同承擔。如果教育產品的公共屬性越強,那么政府分擔的比例應越大,而學生分擔的比例就越小;反之亦然。因此,當教育產品的屬性發生變化時,其學費水平也應發生相應改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育產品的均衡供給,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
三、當前兩型社會背景下中職教育產品屬性與定價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隨著社會形勢的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速度減緩,其產品屬性也發生了重大轉變,私人性弱化的同時公共性明顯增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中職教育的競爭性逐步減弱,而非競爭性正在增強。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由于受到高校擴張的擠壓,加上“重學歷輕技能”觀念的影響,而適齡人口又不斷減少,我國中職教育開始面臨生源不足、資源閑置等問題。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每增加一個學生,不會增加教育的邊際成本,更不會因此擠占他人接受教育的機會。因此,中職教育的競爭性逐步轉化為非競爭性。也就是說,當前社會背景下,中職教育產品的屬性已經發生根本變化,私人性已經被軟化,而公共性明顯增強。
(2)中職教育受益范圍變得更深更廣,其“正外部性”進一步拓展和深化。首先,遍及全國的“技工荒”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職教育的發展成為解決“技工荒”問題、促進產業升級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其次,目前我國每年有一千多萬初中生和數百萬高中生無法升學,大學生“就業難”以及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而發展中職教育有益于教育結構調整,實現教育合理分流。最后,職業教育不但有利于就業,而且能使廣大農村青年適應城鎮化以及工農業現代化的要求,有助于改善“三農”問題。
(3)中職教育的個人收益逐漸弱化。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職教育是眾多學子跳出“農”門,獲得“鐵飯碗”的重要途徑,具有顯著私人收益性。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擴張,中職教育原有的功能逐步喪失,其私人收益有所減弱。因此,它的私人產品屬性被削弱了。
由此可見,中等職業教育由收費向免費轉型,現實需要和可行性只是其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其理論依據和根本動力還在于中等職業教育產品屬性的演變,即從準公共產品走向公共產品。因此,中等職業教育實施免費既是中職教育與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相關理論的必然要求,它體現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具有相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四、中職教育免學費促進了中職教育發展,為兩型社會提供有力保障(1)增強了中職教育吸引力,擴大中職教育的規模。 隨著高等院校招生規模一再擴大,讀大學已經不再是“過獨木橋”,大學的教育模式也從精英式教育轉變成大眾化教育,上大學成為大多數學生的第一選擇,中職教育受到嚴重沖擊。為了扭轉招生難的局面,國家相繼出臺了免學費政策,增強中職教育的吸引力,扭轉招生難的局面,從而擴大我國中職教育的規模。[2]
(2)提高了勞動者素質,發揮了人力資源優勢。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發展時期,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由單一的體力型逐漸向復合型轉變。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急需大量具備一定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近年來,我國出臺的一系列中等職業教育免費政策,吸引了大批初中畢業生。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利于快速提高青年勞動者的整體素質,有利于加快培養一批技能型、實用性人才;有利于解決當前結構性失業問題,符合我國新型工業化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
(3)實現教育機會均等,促進個體差異的教育公平。 中職教育免費政策通過國家埋單、機會均享這一舉措,讓每個社會成員免費享有,無論這個受教育者能力、成績、家庭條件如何,都能夠公平地接受到職業教育。從國家和社會長遠利益看,中職教育免費政策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尤其是扶持農村、優惠農民的補償性政策,體現了社會公平,給農村貧困學生提供了改變命運、提升個人價值的多項選擇,實現了農村九年義務教育與中職教育的有機銜接。
(4)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促進“三農”問題解決。 中職免學費教育保障了全體公民接受教育的權利,有利于快速轉移農村新增勞動人口,幫助農民走上靠專業技能創收增收的道路,對于推進城鄉統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中職教育免費政策有助于減輕農民經濟負擔,能夠有效吸引農村地區特別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就讀中等職業學校,這對于扶貧支農、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
發展中職教育有利于解決好教育公平、就業與再就業等重大民生問題。中職教育主要是面向貧困學生和弱勢群體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夠在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找到適合于自己的發展空間;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是中職教育的目的和根本。因此,對中職教學實施免費,促進其可持續發展,既是體現社會公平、促進整個教育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破解實現社會充分就業和“兩型社會”建設的平衡難題、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2-0117-01
隨著中國社會從傳統向現代加速轉型,經濟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遷,社會道德觀和文化價值觀空前嬗變,市場和功利觀念強力滲透社會生活各個角落,思政教育曾經的輝煌與榮耀日漸式微。從形式上看,傳統思政教育以文本教育為主導范式,¨;現僵化和異化現象;從內容上看,傳統思政教育以理想化素材為主體,出現虛偽化傾向;從功能上看,傳統思政教育以人的規范為主旨,逐漸開始制約人的發展。因此,在社會急劇變革和社會轉型條件下,要克服傳統思政教育的上述問題,必須探討思政教育的價值取向和轉型。
一、思政教育的工具化向人本化價值訴求的轉向
工具理性是以計算和預測思維為基礎改造和控制自然以滿足自身需要所形成的基本理念,隨著物質世界的豐富,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主見呈現物化態勢。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背離了生活化的要求。一方面,思政教育片面強調社會政治價值,忽視育人功能的發揮,思政教育功利化傾向明顯。在傳統思政教育的文本內,思政教育多從社會需要和國家本位出發,人的自身價值和人格的培育有所缺位,把思政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思政教育的功能開始異化。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地位的確立,人們更加關注自身憑借科技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思政教育既不能滿足計劃條件下思政教育的政治功能,又不能滿足人自身的發展需求。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思政教育意識形態功能逐漸弱化。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思政教育更加關注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工具性,賺錢的知識技能成為學校教育的核心。于是,思政教育的內容表現為知識化,越來越遠離生活化的場景,知識性德育代替了生活性德育,最終背離人精神自身發展的要求,與人的生活實踐越來越脫節。
當計劃經濟向市場化經濟轉變,社會急劇轉型過程中,人身依附逐漸解放,人格獨立意識逐漸培育。思政教育的價值取向逐漸要實現從工具理性向人本化的轉換。思政教育必須承擔起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和主體意識的責任,創造條件,在多元化和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下,“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把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統一起來,開展全面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說,只用對思政教育功能取向的認識發生轉變,思政教育的模式、形式、內容和目標才真正符合思政教育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
二、思政教育的規范化向發展化路徑演變
在任何社會條件下,思政教育都是一種反映社會客觀需要的教育活動,要求具有規范人的屬性和特征。思政教育的規范性可以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政治觀念和思想信念,進而規范人的行為。在形式上,表現為根據某一政黨的立場、信念和方針,灌輸和傳授給受教育者,最終達到統一人的思想和行為的目的。傳統思政教育的根本出發點是從國家和政黨本位出發,以控制、改造和利用為抓手,是通過對人的控制和改造以培養符合特定階級和政黨所要求的人。
包括思政教育在內的各種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育人,使人生活更美好。傳統的思政教育多從理論出發、從規范出發,代替本真的現實生活,最終消解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在社會轉型背景下,社會財富快速增加,當社會從物質匱乏時代向過剩轉變時,人們的生存壓力減少,更加關注生活的質量和精神生活。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為思政教育從規范化向發展化發展演變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保障。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中國社會從傳統向現代加速轉型,經濟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遷,社會道德觀和文化價值觀空前嬗變,市場和功利觀念強力滲透社會生活各個角落,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的沖突與轉型勢必帶來強烈的精神沖擊,人們常常很難或無法用既定的主流價值取向予以合理的解釋與妥善的處理。特別是,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客觀需要個體主體意識的形成和完善。因此,思政教育應該以培養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宗旨。
中圖分類號:K3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030(2012)04-0106-06
幸德秋水與片山潛作為日本第一代社會主義思想家、活動家,曾經在一起共事與合作,參加社會,在反對日俄戰爭中,相互關照、并肩作戰,為日本反戰運動作出了巨大貢獻。而最后緣何走上不同的道路?幸德秋水轉變為無政府主義者,而片山潛最終成為者,其關鍵原因就是對社會主義理論的理解有差異。
幸德秋水(1871~1911),出生于敗落商人之家,是一位兼有東、西方思想素養的思想家。早期深受木戶明、中江兆民兩位導師的影響。木戶明影響于幸德秋水的是其志士風范和勤王認識;中江兆民影響于幸德秋水的也有兩個方面:一是自由民權思想,二是以《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幸德秋水正是從這兩個基點出發,走上社會主義之途的。明治初期,政府為了充分發展生產力,實行啟蒙的開化政策,福澤諭吉于1872年發表《勸學篇》,號召學習西方科學文化,宣傳資產階級的天賦人權思想,當時日本這種極力主張“歐化”、“維新”的歷史背景對幸德秋水的人生發展必然產生很大影響,使其思想帶有深刻的時代烙印。因此,幸德秋水的思想開放、不斷激蕩,思想急劇轉型,與此也不無關系。幸德秋水思想轉變的軌跡是由最初的自由民權左派出發,從自由民權思想向前發展,進而急速轉向社會主義,最終轉變成主張無政府主義和直接行動論的激進派,成為無政府主義者。
片山潛(1859~1933),原名數木管太郎,生于岡山縣久郡弓削村的農民家庭。后人評價說,幸德秋水生于商人之家卻絲毫沒有商人的性格;而片山潛生于農家,遇事不肯通融,工作勤勉,凡事身體力行,農民的性格竟然貫穿了他的一生。片山潛從小參加農業勞動,深知貧苦農民的疾苦。1880年進入岡山師范學校,1881年,來到東京,渴求尋找到工作和學習機會,可是等待著他的卻是失業和饑餓。經過明治維新的洗禮,逐漸感到“漢學思想與現在日本社會的隔膜”,思想上有所前進,但并沒有跳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的圈子。1882年,片山潛進岡塾當工友,同時協助學者岡鹿門抄寫《尊攘記事》一書,在“協助岡先生編輯維新革命史”的過程中,如饑似渴地“閱讀維新志士們的傳記”,為他們的獻身精神所感動,成為一個“熱心的勤皇家”;另一方面,片山潛在現實生活中又看到那些掌權的“官僚與元老們的卑劣行徑”,不免“像維新志士憤慨于德川幕府封建專制政治一樣”。這時,片山潛已經從艱難動蕩、困苦不堪的生活中,目睹了現實社會的黑暗與冷酷,心情苦悶彷徨,充滿憤懣與不平,并由此省悟到生活“再不能像這樣長久地繼續下去了”。片山潛渴求光明與真理,1884年11月26日,義無反顧地到美國去學習救國救民的本領。在美國,片山潛依然過著貧窮的的半工半讀生活,曾就學于霍普金斯、梅里安、康奈爾、耶魯等大學鉆研文學、神學和社會問題,在滯美期間,片山潛加入了基督教會,考察和分析了當時美國資本主義社會和勞工運動以及社會主義運動的狀況,立志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分配不公、貧富兩極分化等社會弊病,并實地考察英國的資本主義社會和工人運動的狀況,這對他以后從事革命運動在思想和理論方面有很大助益。
一、關于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和革命主體問題
無產階級能否奪取政權和革命主體依靠誰是社會主義實現路徑的兩個核心命題。幸德秋水一開始不主張通過階級斗爭和革命的方法,而是以社會進化論的觀點去認識的。他認為“社會的狀態經常代謝不已,猶如生物的組織進化不已一般”。“革命是必然,而不是人為,可以利導,而不可以制造,革命的發生,人力無可如何”。“社會主義大革命將能堂堂正正地、和平而有秩序地埋葬資本生義制度”。因而,他完全沒有提及依靠工人階級與人民大眾去完成社會主義革命,依然將造成社會主義的世界輿論和通過議會主義道路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重任寄托于少數的志士仁人。
中圖分類號:G71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9-131-0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這份綱要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提出了要求,即職業教育要向終身教育發展,職業教育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如今,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將實現經濟體制的更新,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提升,支柱產業的替換等。歸根到底,就是將我國當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升級甚至淘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從資源高耗型、環境污染型經濟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經濟轉變,從一個制造大國轉變為一個制造強國、創新大國,從而實現中國夢。
經濟轉型,將為職業教育注入新的動力,也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轉型的初期就是要淘汰大量的勞動密集的、能源消耗高產業,這對我們當前的以培養生產一線工人的職業教育來講,是一個較大打擊。那么,如何實現經濟轉型下,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是我們職業教育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1.職業教育的現狀
職業教育發展至今,在方方面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也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基礎,然而,職業教育仍然擺脫不了貢獻與問題并存的局面。
1.1職業教育很難深入人心
職業教育,從字面來理解應該就是和一個人的職業有關,為人將來的職業打下扎實基礎,而人要想在社會上生存,離不開謀生的手段,也就是人需要職業,所以職業教育應該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應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然而,現實并非如此,職業教育尤其是我國當前的職業教育,只是成為那些初中或者高中畢業,沒有高中上,沒有大學上的孩子,在家長的無奈舉措下,才不得已接受的教育。致使整個職業教育的生源質量出現參差不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強以及自身的素養普遍不高、職業學校面臨著管理壓力大等客觀情況;在某種程度上看,職業教育嫣然成為了一個小小的”落難收容所”。
1.2職業教育特色不強
職業教育發展改革至今,除了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基本的生產工人、服務行業人員以外,很難有其他的、較為突出的貢獻,全國大大小小職業教育院校數以萬計,但是專業大同小異,培養模式并無太大差異。雖然職業教育院校也有國家重點、省市重點等等,但其吸引力無法和國家重點普通高校、重點高中相提并論。主要是我們的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還是生產環節最底層的工人,盡管有一些高薪的工種,但是由于工作環境比較艱苦,吸引力也不是很強。當然,工作是不分高低,貴賤的,關鍵在于職業教育如何能改變目前現狀,加強特色建設,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真正有一席之地。
1.3職業教育在政府層面影響力不高
雖然國家目前投入職業教育的力度很大,但職業教育在政府層面影響力還是不如普通高等教育,這一點從不同層面的政府智庫里面的專家學者就能看出來,大到國家,小到地方政府的智庫中,很多都是普通高校的專家學者,職業院校的專家學者的比例相對少得多,所以職業教育在政府層面的影響力是不夠的,當然,這種影響力也是與職業教育對關鍵經濟作用,人才培養的力度有關的。
2.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為經濟轉型做出貢獻
2.1以經濟轉型為導向,加速專業結構調整
職業教育的優勢之一是以市場需求設置專業,以往的職業教育發展缺乏統籌,不少職業院校盲目地迎合社會緊俏人才的需要,沒有做好市場評估和人才預測,一哄而上開設“熱門”專業,剛開始就業形勢看似一片大好,可幾年辦下來之后,卻發現問題越來越多,從而引發此類專業點過剩,導致畢業生就業難和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其中計算機、會計等專業就是典型的例子。還有些職業院校為了節省辦學成本或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大多開設一些經濟、管理、商務和文法等專業,這些專業都“華而不實”,使得學生畢業后在就業市場上,很難找到一份自己當初所設想的工作,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生父母以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期望。因此,職業教育要以本次的經濟轉型為導向,加速專業結構調整。
2.1.1廣泛調研,了解經濟轉型市場人才需求,提高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的吻合度。
2.1.2控制供過于求專業的招生規模,使專業招生規模與經濟轉型相適應。
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因而專業設置、專業人才培養規模必須與時俱進。在專業招生規模上,那些曾經的“熱門”專業,如今大多已經呈現出飽和狀態,因此,對于這些專業要嚴格控制招生規模,使得招生規模與經濟轉型期的市場需求相一致。
2.2以區域經濟發展為基礎,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的實用人才
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突出,區域經濟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它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各種物質基礎、環境基礎,區域經濟發展的狀況直接影響職業教育發展的水平。當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時,能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幫助學校教學設備的更新和教學條件的改善等,并能為其學生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進而推動職業教育規模的擴大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當經濟發展狀況不佳時,勢必會影響其對職業教育的投人,進而導致學校在專業建設、教學日常開支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經費的短缺,就業機會也相對減少,這些問題會影響職業教育的規模和質量。好的在職業教育發展較好的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區,區域經濟有著不可磨沒的貢獻。
在社會經濟轉型時期,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職業教育所培養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其經濟發展重要保障。由于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因此,職業教育所培養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最能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因此,在社會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職業教育要以區域經濟發展為基礎,實現原先的培養熟悉勞動者和中初級人才模式向能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中高級人才模式轉變。
2.3創新職業教育模式,提高職業教育的影響力
社會經濟轉型一部分,就是將原有的勞動密集的代工企業型經濟,向創業型經濟轉變。要想大力發展創業型經濟,除了要培養人的職業技能外,更要加強培養人的創業、創新能力。
創業型經濟下的職業教育不能被認為僅僅是技術教育,更不能認為是傳授單一定向化的、以工作為本的培訓。職業教育要考慮為所有的社會職業人的創新、創業做準備,注重學生創業能力與職業技能雙重能力。而創業、創新能力是一種核心能力,它對激發個人在各種工作領域的創造力和革新性至關重要。當代職業教育是培養具有高級技能或技術的人才、促進人與產業匹配的職業教育。而隨著知識經濟、創業型經濟的到來,技術創新帶來的產業升級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職業教育必須培養出與產業升級、產業調整相適應,具有創新能力和高質量專業技能或技術的可再持續發展的職業人。
2.4政府積極引導,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引導。政府是主辦體,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上起著決定性作用。一個地區職業教育搞得好不好,與地方政府的重視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職業教育發展的規模,專業的設置,發展方向都需要當地政府部分引導和支持。因此,地方政府必須承擔起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相應的責任。要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產業結構現狀,確立在職業教育中需要重點扶持的關鍵專業與特殊專業,在國家給予的各項政策之外,制定地方特殊政策,加大對職業教育資金、人才引進的扶持力度;可借鑒目前如火如荼的大學畢業生想進軍的策略,從而提升早畢業院校畢業生就業。
職業教育必須依據市場的需要、行業發展、崗位群人才配置要求,根據國家以及地方政府的要求,制定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規格、培養途徑、教學模式等,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高質量的專業人才,以提高職業教育服務社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健.地方政府在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的作用,《職教論壇》,2013年第4期
[2]鄧佐明.珠海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的吻合度研究,《職業技術教育》,2013年第2期
一、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管理的內涵以及優勢
從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看,社會力量并不是以直接參與創辦私立學校或者構建民辦教育機構的形式參與到職業教育中的。實際上,這種參與過程指的是國有企事業單位或者集體、個人經濟體,通過自籌經費的方式構建職業教育、塑造以職業教育為主要模式的人才培養體系的過程。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管理首要需要來自于資金層面的支持,也要有一定的教育資源和技術,能夠將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串聯起來,并且要具備推廣教育成果的能力。從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上看,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職業教育實現更好發展,解決當下職業教育面臨的困境。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管理的優勢及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中:首先,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辦學主體主要為政府,社會力量較少參與到管理的過程中,而且所占份額較小,對于新時期更加多元化的教育事業需求,這種缺少社會力量之源的教育機制很難得到擴大性發展,也不符合當下的人才培養需求。從國外的教育事業發展經驗上看,社會力量對教育事業的介入能夠降低政府對于教育的整體開支,節省的開支可以被投入到職業院校其他業務過程中,或者將這筆資金用于購買實際教育設施。社會力量對于成本的影響將會促進職業教育的可觀硬件得到明顯改善,也利于一些職業院校解決迫在眉睫的財政問題。其次,社會力量介入職業教育后也可以獲得更多來自社會層面的關注,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來說既是好的推廣,也能夠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新機會。新時期職業教育將成為我國教育領域中越來越不可替代的一環,對職業教育的重要性進行積極的推廣有利于糾正社會對于職業教育的偏見,糾正人們的刻板認知以及行為。社會力量的注入利于提升職業教育的知名度,也能夠提升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以及執業自信心。在社會力量的輔助下不斷加強學習技術,提升個人能力,對于整個社會來說個體能力的提升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對社會人才形成良性閉環的基本動力。職業教育在未來需要朝向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職業教育形式較為刻板,和前沿教育理念以及信息技術的結合夠緊密。所以在職業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感覺學習無趣,也沒有認識到在職業學校所學習到的知識如何應用于實踐過程中。將社會力量引入職業教育領域中,除了帶來資金層面的支持之外,也包括將實踐中最新的技術以及理論知識帶入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到的內容不再是過時或者和實踐脫節的了,業務和教學的緊密結合能夠讓學生實現自我知識體系的完善,實現能力水平的提升。同時,這種教育機制也會反過來帶動職業院校教師不斷提升自己能力和素養,跟進技術發展的步伐,以更好的教學手段和策略開展教學,幫助學生實現職業技能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社會力量發展職業教育的形式
1.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由于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人才培養策略上的不同,所以在社會力量與職業教育融合的過程中,要遵循職業教育的初衷,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主要方向,而這種技能型的人才,對于企業來說是重要的資源,企業往往需要花費較多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夠培養出合適的應用型人才。與職業院校之間的合作能夠將學生直接輸送到社會企業的崗位上,校企合作也是職業院校為社會力量開放辦學的重要策略。從本質上看,這種校企合作的培養方式也是一種精準的人才輸送策略。企業提出人才培養的需求,由職業學校將企業的需求轉變為相應的課程,在經過學校期間的學習之后,畢業生能夠直接勝任企業的工作。這種教學模式融合了理論以及實踐,對于企業來說降低了用人的成本以及不確定性。
2.企業參與職業院校辦學,承擔企業大學的責任。所謂企業大學,指的是由企業集團掌控為員工提供學習機會的教學模式。這一概念最早由摩托羅拉提出,后在世界范圍內的諸多企業中被廣泛應用,這種融入職業教育的思想能夠提高企業本身的競爭力,對于員工自身的職業能力來說也有著有效的推進作用。這種教學模式既是教育也是培訓,保留了培訓中心的特點。我國已經有相關的先例,如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創辦的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以及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舉辦的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等等,這些示范性的職業院校都為企業辦學提供了范例。
三、社會力量發展在職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性不高。雖然社會力量注入職業教育領域中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從實際情況上看,社會力量并沒有較高的參與積極性。首先表現在社會力量對于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較少。其次,參與活躍度較低,一些職業學校和企業合作的過程中,企業僅僅將學生視為廉價勞動力,沒有在工作崗位中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訓練,這和社會力量對參與職業教育管理的認識不足有直接關系。除了企業層面對于職業教育學生熱情不高的原因之外,也由于學校在學生能力訓練的課程安排上往往和實踐脫節,學生很難勝任更有價值的崗位,專業能力不足。
2.職業教育對企業的吸引力不足。一些高職院校本身辦學特色不突出,在教學能力上有限,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雖然有校企合作的機會在,但是并沒有為學生更好地勝任企業內的工作進行相關的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內容安排,僅僅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量,認為只要讓學生有實習之處即可。這對于企業來說,缺乏能力培養的人才輸送并不具備勝任崗位工作的能力,企業也不愿拿出自身的資源進行交換,甚至將校企合作看作負擔,影響了雙方合作的深入開展。
3.企業的盈利性與職業院校的公益性存在矛盾。職業院校由于普遍存在經費短缺的問題,所以職業院校會采用擴招的方式緩解資金壓力,但整體來看職業教育仍然具有公益性的特點,辦學的目標在于為社會服務,但是對于社會力量尤其是企業單位,其存在的目的在于盈利,如果無法在職業教育領域中長期獲利,則會減少對于職業教育的融入以及關注,而反過來又會挫傷職業院校的辦學積極性,影響兩者之間的后續合作。
四、引導社會力量發展職業教育的相關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