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7 14:51: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經典文學的特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2-0183-02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與深化,文化全球化的特征也越來越明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要與西方外來文化接觸,西方外來文化對于本土文化,特別是本土的文學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影響作用。在這個影響過程中,我國的傳統文學的民族性特征在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破壞與吞噬,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堅持自己的文學民族性特征,那么終將被全球化文學所同化。在這個關鍵發展階段,我們如何才能處理好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當代文學的民族性特點之間的關系,發展我國當代文學,將作為文學界新的課題。
一、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當代文學民族性所受的影響
1.西方文學不斷滲透,傳統文學民族性不斷弱化
實際上,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發展,文化全球化也越來越明顯,西方各種文化領域的影響也在逐u滲透到我們身邊的各個角落,從影視作品到文學作品,不一而足。由于當代作家處于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而我國的近現代過程又是處于戰爭當中,所以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誕生的,那么在這個過程中,被西化這個概念自然也就難以避免了。由于西方很多作品都是強調現代意識,強調社會和人生的發展,人性的思考程度,都比以前傳統作品要深沉許多,這些優秀的當代作品即使是在現在來看,也是有著足夠的分量的。有一部分當代作家為了弘揚民族性特征,也嘗試將西方的優秀作品與思想內涵與我們國家傳統的民族性特征加以融合,以達到弘揚傳統文化的目的,又能夠表達人性與社會的特征。在這個過程中,涌現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如《玫瑰門》、《浮躁》、《塵埃落定》等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這些作品在當代文學界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也可以稱為我國的當代文學與經濟全球化過程相融合的里程碑。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即使是這些優秀的作品,也還是沒有跳出西方文學邏輯思維慣性,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民族性的一些內容。這是因為,在這個時期我們的作品還處于一個迷失的過程,就好像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追根溯源還是因為民族的特征沒有足夠的優勢和特點,不足以在西方文學的沖擊下保留自己原本的特征。
2.當代文學是從西方文學演變來的,一脈相承的局面難以改變
由于歷史原因和我國近現展的特殊過程,我國當代的文學從最初定義的時候就是參照西方的文學標準進行的,所以當代文學從誕生起就注定會“被西化”。這樣的結果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們不去追究也無法改變,但是在發展所謂的當代文學的過程中,如果僅僅因為這幾十年我們向西方學習了一些優秀的內涵,就舍棄老祖宗留給我們五千年的文化底蘊的話,那么我們的民族性到底在哪里呢?我國當代文學現在所處的迷茫狀態,其實就是源于西方文學的同化性特征,由于西方文學更具有知性和理性,在剖析人性的層面上比傳統文學更勝一籌,傳統文學雖然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特征,但是在實際寫作中往往不如西方文學更加深刻,也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這也是西方文學在全球化過程中對各種地區的文學造成巨大沖擊和影響的根本原因。其實西方文學與東方文學的碰撞與交融在魯迅先生的文章中就得以體現,他曾經在文學作品中抨擊中國封建社會上千年來的迂腐與愚昧,但是又同樣敬重著歷史上那些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文人墨客等等。這種復雜的心情也正是我國在全球化過程中,當代文學所面臨的心情。其實,要想保留我們當代文學的民族性,一方面需要在吸收西方文學內涵的同時要時刻保持警惕,防止文化侵蝕;另一方面還是要著重加強自身民族性建設,弘揚民族精神的實質,增添民族精神文化內涵,只有自己的民族性足夠強大,才能不被全球化進程所淹沒。
二、如何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體現當代文學民族性
1.當代文學要加強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
經濟全球化從本質上來講是市場全球化,而物質交換在進行到一定程度時,精神交流就必不可少,這是經濟全球化導致文化全球化的實質。而文化全球化會導致文學全球化、語境全球化,如果我們的民族文化不夠鮮明,不夠具有特色,不能夠與時俱進,那么我們的民族精神就會被優秀的文化所吞噬,這就是常說的文化入侵。所以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認識到經濟全球化已經到來,在做好文化警惕工作的同時也要加強自身的文化建設,特別是當代文學的民族性水平的提高。
2.當代文學的研究要接納經濟全球化
其實,如果要打敗一個比自己強的敵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了解他、學習他。文學方面也是這樣。我們下一步的文學研究工作必須要接納全球化這個無法抵擋的歷史過程,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接納西方文化,并且要抱著學習的態度進行積極的接納。要堅信自己的民族文化足夠強大,畢竟我們擁有五千年的輝煌歷史與燦爛文化,還有五十六個民族的文化結構,所以民族性內涵是不容置疑的。
3.當代文學必須正視經濟全球化
當代文學必須要學會正視經濟全球化,雖然經濟全球化進程會對我們的文學傳統產生一定的沖擊,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同樣也會帶來更多更先進的文學內涵和文化傳統,所以說經濟全球化進程是有利有弊的。只要我們化消極影響為積極影響,積極加強當代文學的民族性建設,經濟全球化就不但不會影響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甚至還能夠借助全球化進程將自己的民族當代文學發揚光大,對全球的文化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二、文化與小學美術教育
在各學科中,不同的學科對文化的定義是不同的。早在1952年,美國文化學家羅伯和克拉克洪就對1871年到1951年期間有關文化的定義進行了梳理,發現多達160多條。英國人類學家E?B?泰勒把文化定義為“一套復合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總的來說,文化基本由觀念文化(如價值觀、信念、),器物文化(如各種器具)和制度文化構成。從這一經典定義中,可看出,美術是文化這一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美術創作和作品負載的是特定文化中的價值觀、態度、信念、思維方式、風俗習慣、自然景觀、民俗文化、器物,以及社會各群體的社交互動。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典型的文化學習。所以說小學美術學習不僅僅是單純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滲透相關的具有美學文化的學習。這樣可以讓孩子多元了解美術文化,學生才能在美術作品中表達情感,表達自己認識到的態度。社會的文化是多樣性的,這樣我們在課堂上滲透特定的文化情境,再讓孩子認識美術的特征,我想孩子們的美術作品一定是多樣性的,并且是有思想有文化的。特定的文化情境可以是某一種文化,也可以是兩種文化對比下的情境。新課程背景下的美術教育就是關注美術教育的文化性,通過美術文化多元的滲透讓學生關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從而融入孩子的思維,來展現出新時代的兒童美術作品。
三、小學美術教育的文化傳承功能
生活處處可以看到藝術的影子,生活中的美術現象隨處可見。我們的學生大多是在中國文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學習了中國文化的腳本和熏陶,然而這種學習往往是無意識的。所以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作為學生美術文化的引導者,教師要有目的地滲透美術文化的人文性和多元性,我想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進行創作,從而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比如,在教學《精雕細刻的建筑構建――磚雕欣賞》一課時,把磚雕實物以及大量圖片、視頻制作成精美的課件展示給學生看,引導學生從磚雕的歷史、福建磚雕的藝術特點以及磚雕中的“借物寓意”手法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并采取介紹與分析、對比與討論等形式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理解藝術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蘊,進而激發學生ψ┑竦男巳ぃ并且激發了學生創作的欲望,我想這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滲透到學生內心的。
在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藝術教育資源,教師可以汲取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精華、文化積淀。在通過在美術課堂的滲透進行美術的人文教育,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促進孩子們對中國傳統美術文化的理解和傳承。
四、美術教育促進對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
2春色滿園關不住———演繹經典,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
自2008年開始,每一年的春天,學校都會舉辦全校性的經典演繹展示活動———“春天詩會”,至今,“春天詩會”以圓滿舉行了6屆,成為學校的特色品牌活動。“春天詩會”為學生提供了互相學習、交流的機會,也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才能的舞臺。它是一個全體學生參與的“大經典”,它是一個綜合藝術教育的“大經典”,它更是一個最能激發學生道德情感的“成長經典”。全校37個班級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誦讀展示,他們通過合唱、舞蹈、詩樂舞、情景劇等多種形式演繹經典,將傳統文化的魅力藝術地綻放。學生在活動中不但提升了閱讀能力,彰顯、展示了經典詩文的啟智導行的魅力,更讓具有詩意的人格在更深層面上定格,成為人生路上最難忘的成長瞬間。2014年的“春天詩會”迎來全縣少先隊輔導員老師的觀摩,臺上,學生演經典、賞經典,激情四射;臺下,教師欣慰,家長震撼,經過一次次的誦讀體驗,孩子在臺上已是光芒四射,入木三分的經典演繹一次次讓舞臺上下熱淚盈眶。情境交融中,經典中的道德規范、人生哲理早已潛移默化地成為學生模仿學習的行為規范,古代圣賢那“修身齊家平天下”的抱負、“少年智則國智”的理想在五彩斑斕的誦讀舞臺上和孩子純真熾熱的情感一起升華。“春天詩會”讓學生成長,也讓教師成長。六年的優秀節目展示中涌現出許多教師自己創作的文本,恰如自創節目《一路走來》的前言:一路走來,我們享受詩歌的潤澤;一路走來,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一路走來,我們更加堅定我們前行的方向!這一路走來,鮮花鋪就:2009年,新昌縣實驗小學成為市首批“閱讀力提升工程”試點學校;2012年,成為新昌縣內首個市經典誦讀基地,介紹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文章《文化尋夢》在《中國教育報》上發表。2010年,還隨邵俊杰校長赴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教育學院參加中美聯合暑期教育研討會進行交流。于此同時,經典誦讀的舞臺還培養出了一大批朗誦、演講人才。至今,新昌縣實驗小學已蟬聯縣級演講、朗誦比賽第一名十多年,十多位選手參加過市級、省級演講比賽、故事比賽:2010年,僅四年級的黃子瑤同學在“走進和諧的春天”演講比賽中獲省級第一名;2012年,五年級的徐楠凱榮獲浙江省中華經典誦讀朗誦大賽第三名;2013年,五年級的蔡芷儀同學獲浙江省“中國夢我的夢”演講比賽二等獎;2014年五年級的高一軒同學獲紹興市演講比賽一等獎。
一、關于理論的起源
哲學家時常會迷失在假設性觀點的迷宮中,與此不同,心理治療師必須接觸具體的個體。為了治療病人,心理治療師必須依靠關于自我和人格的可操作模型。這一理論框架需要關注健康正常的個體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假設和理論母體,同時也要有判斷和評估良好人際關系模型的標準。例如,指引弗洛伊德的開創性工作的模型就深受牛頓物理學,特別是赫爾曼?馮?亥姆霍茲的研究的影響。這一傾向使得弗洛伊德能夠類比地將人類視作蒸汽機,這樣其中的有限能量無疑在這封閉的系統中得到了詮釋。弗洛伊德理論中常見詞匯如“阻抗”、“壓抑”、“置換”等,清楚地顯示了其理論基礎。
遵照經典力學原理,弗洛伊德強調個體的獨立性并且強調直接接觸對于解釋人類行為的必要性。隨后,克拉克?麥克斯威爾的場理論徹底變革了物理學的機械觀念,該理論指出,即使物體相互間沒有直接接觸,作用與反作用在一個既定的電能場中也會發生。與此類似,參照麥克斯威爾的發現,沙利文通過重點強調關系和相互依靠的概念徹底挑戰了弗洛伊德本能驅力理論的基礎。
沙利文不主張將個體人格視為如獨立的、離散的實體那樣的研究客體,而是認為人格只有在與他人的關系中才能顯現自身。這些他人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或者現實人的人格化象征,如一個小孩的夢境或其想象中的角色。然而,認為個體人格可以在“真空”中討論可能導致懷特海界定的“誤置的精確之謬誤”。對于懷特海和沙利文而言,人格只能是一個關系性的詞匯。用沙利文的話來說,“人格是在重復發生的人際情境中的相對穩定的人際關系模式”[2]110。對于這些可觀察模式(即人格)的研究構成了心理治療職業的本質。
如果人格是一個關系,那么我們還應該精確研究什么與此相關。對此話題的討論將揭示沙利文的基本假設在多大程度上與弗洛伊德的假設相沖突。為了更加充分地解釋人類行為,沙利文認為有必要將他稱之為弗洛伊德的“機械主義”概念換成他的“動能”的概念。對此,他界定為“相對持久的能量轉換模式,這一模式在機體作為生活的機體的過程中體現其特點”[2]103。根據他的模型,人格被視為一個動態的活的有機體,它由很多相互作用的動能和次動能組成,這些動能在身份的重復性模式中得以顯示。人類機體不是一個有著長期自我認同的、固定的、靜止的物體,而是一個正在進行中的動態關系,它是一個由處于連續的流動或變化狀態之中的一些成分動能所組成的。因為在長時間的模式中會有相似性,所以個人身份的意識是被保存的, 盡管總是以一種相似的方式保存。
所有對于個體的全面認識都必須包含其動能和次動能的范疇,這些構成了個體的生活模式。沙利文寫道:“對任何生命個體的考察都必須包含三個終極因素:它與必需的環境媒介的共同存在;它的組織;以及它的功能性活動。”[2]98通過強調這種三層次的方法,即堅持心理治療應該借鑒來自社會心理學和心理生物學的洞見,沙利文的理論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弗洛伊德。很明顯,當有人擴展了人格所存在的母體時,對于臨床實踐會產生非常顯著的延伸意義。咨詢師不僅需要將個體病人視為操作性的生物組織,同時必須要理解此人的環境媒介,這包括作為功能性活動的發生對象的其他人,以及特定文化(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體對于世界的感知模式)。最后,在心理治療中,咨詢師與病人一起,必須嘗試在以上三個方面表現出來的全部關系上達成共識[5]19-25。
熟悉懷特海形而上學的人可能會對于沙利文的觀點感覺很熟悉。通過自己的研究,沙利文同樣認識到了懷特海所宣稱的關于實體本質的基本觀點,并將其構建成一個適用于心理咨詢的切實可行的人格理論。沙利文的理論可以用懷特海的概念性術語(比如合生、現實實有、社群以及聯接等)來闡述表達。本質上而言,在對人類個體的概念化方面,沙利文和懷特海一樣,拒絕基于一個“物質形態論”的人格模型,并且堅持強調過程的動態性特征。另外,通過強調人格是其構成關系的綜合,并且在一個既定的能量場中,人格受人際間力量的影響,沙利文是在用心理學術語來表達在懷特海關于“外延性連續體”討論中的觀點。
讀到沙利文關于人類個體的三個維度的理解時,懷特海主義者也許會立即想到《生成中的宗教》中一個類似的論述。懷特海指出,當個體有意識地意識到三個相互聯系的概念的合流時,宗教性自我意識開始出現,這三個概念指:關于個體對自己的價值的概念;關于世界上不同個體彼此間價值的概念;關于主觀世界的價值的概念,其中主觀世界是從其構成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中衍生出來的共同體,且該共同體對于每一構成個體的存在都是必要的[6]。
這一思想和表達模式上的相似性不僅反映了懷特海和沙利文在思想上的相似性,同時也在更深的層次上表明了他們共有的對于人類的相似認識。在談到身體時,沙利文使用動能和次動能的相互作用來闡釋;而懷特海則表述為“身體是由各種經驗中心所構成,這些經驗中心在表達自身時相互影響”[7]32。
同時也要指出沙利文關于自我系統和選擇性忽略的觀念與懷特海的另外兩個概念之間的聯系。它們都是基于這樣的預設:當前瞬間包含著其所有的過去。對于懷特海和沙利文而言,當下總是尋求價值最大程度的實現,這些價值可以從這一現實世界的可獲得數據中得到。
對懷特海“現實世界”的意義更全面地理解,有助于我們將母體置于機體形成安全操作的背景中,從而更好地理解母體。受其主觀目標的控制,自然地遵循歷史性路徑,這些路徑指向先前的滿足并且避免價值實現的最小化或瑣碎化。沙利文對于懷特海模型的贊同可以從他在闡釋機體如何對其過去數據進行反應時常會在“攝入”這一詞匯[2]28,76-77,141中體現出來。另外,沙利文關于無意識或者選擇性忽略的概念,表現出他對于懷特海消極攝入這一概念的創造性臨床應用。
沙利文和懷特海都對經驗采取一種動態的觀點,不同的是,懷特海選擇關注微觀世界的水平這一領域,這引發了他的機體哲學;而沙利文致力于研究人類經驗這一特定領域,這催生了其精神治療的人際理論。由此,我們可以將沙利文的理論解讀為懷特海存在論的子集,或與此相反,將其視為懷特海理論中內隱表達內容的具體化。
二、關于人格發展
沙利文與弗洛伊德在理論上的一個本質區別就是對于人格發展的看法。同時,在沙利文思想與懷特海機體哲學中所表現的感情之間存在密切聯系。這一部分將簡要描述沙利文的人格發展階段觀點,同時探討從其作品中搜集出的與懷特海機體哲學相關的觀點。兩位思想家都明確否定存在能夠在持續的轉變過程中保持不變的“物質自我”這一觀點。為了呈現他們的發展性洞察,我們需要一種能夠真正表現他們觀點的動態性特點的語言與風格。
緣于其對于精神分裂癥的研究,沙利文不僅逐漸擯棄了弗洛伊德將性能量作為人格發展的唯一動因的強調,也摒棄了弗氏對于人格發展階段的觀點。在沙利文看來,對于個體人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人際關系而不是性能量的流動,并且進一步超越了弗洛伊德所預見的有局限性的時間框架。沙利文將個體發展的第一個關鍵期命名為幼兒期,它從出生開始持續到清晰表達能力的出現。在這一過程中,特別考慮到這是自我系統的開端,因此嬰兒與母親的關系非常重要。接下來的階段是兒童期,這一時期持續到兒童表現出超越最直接的父母和子女關系而去尋找其他兒童作為玩伴的需要。少年期階段的特點是需要在同齡群體中尋求更廣泛的關系,這一階段接著支配著人格發展,其持續時間是個體在學校的最初幾年直到(并包括)個體出現對于自身性別一致性的最初意識這段時間。第四個階段是青春期,分為前青春期、青春期早期以及青春期后期三個次級范疇。
與其動態性觀點一致,沙利文相信,人格從來都不是固定的,而且會受到與新的人際環境相關的改變的影響。他認為,以上列出的四個階段中確立的模式對于人格動能如何與環境相連以及機體作為一個整體如何加工數據有顯著的影響。有時我們無法協調這些階段,或者不能以一種積極的方式去經歷每一階段所界定的特定人際維度,這是由于精神病學調查材料所限。
在個體發展階段的跨度方面,懷特海與沙利文也存在著一致。沙利文認為正常人際發展的基本過程一直持續到20歲末甚至30歲初。同樣的,懷特海在1916年向英國數學委員會所作的會長演說上提到了這樣兩種觀察:“我們要記住,自我發展是有價值的智力增長,并且自我發展大多發生于16歲到30歲之間,”并且“重點不是個體18歲時是怎樣的,而是個體在那之后成長成什么樣的最重要”[8]1。
盡管大多數哲學家通常都熟悉懷特海教育哲學所擁護的浪漫、精確以及概括階段理論,但很少有人認為懷氏是一個發展論者。在第一部分中我們發現了懷特海與沙利文在理論起源上的相似點,懷特海關于人格發展的圖式也與沙利文相似,這在懷特海的作品中有著充分的證據。
與沙利文一樣,懷特海強調人際關系在人的整個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與其本體論的關注點相一致,懷特海對于將所有的環境因素都整合到一起的需要非常敏感。從文本上看,其發展的具體階段(懷特海可能傾向于稱之為“節律性周期”)遵循以下的結構:幼兒期、青春期、青年期、特定的自我超越、平和。這些結構與沙利文的發展階段在特征上很相似。根據懷特海的觀點,在這些周期內都伴隨有浪漫、精確以及概括三個階段。
最后的兩個周期稱為“特定的自我超越”以及“平和”,這反映了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構成它的全部關系。懷特海指出,青年人“特別容易受到那種關于‘平和’的幻象的影響,那是靈魂諸活動的和諧,自有著超越任何個人滿足的理想目標”[9]371。盡管青年也許“易受幻象影響”,獲取它則要花費些時間,這就是為何懷特海看上去強調中間階段。對于特定人或物的愛使青年超越了當下的自我關注,同時反映了其自我超越過程的開端,懷特海說“個人之愛的這一方面就是為了自私的幸福而執意堅持一種條件,這沒有超越人格”[9]373。
對于懷特海而言,個體能夠爭取的終極完滿狀態反映了沙利文為成熟的適應良好的成人所預想的理想和目標。從這一角度,懷特海定義了“平和”并且指出:
“它造成意識興趣更加寬廣的范圍,擴大注意的領域。因此平和是最大程度地自我控制――這種程度過大以至于‘自我’消失,興趣轉化為比個性更為廣泛的協調行為……這是防止狹隘的屏障”[9]368。
通過這些過渡周期發展出的人格并不是一個物質性“自我”,而是一個動態的“聯結”或“樣式”,它不斷地合并經驗,同時逐漸地擴展其對于構成它的關系性因素的意識覺察和反應。對于這一擴展有貢獻的不僅有身體機體的生理成長和個體的人際關系的成長,而且還包括自我系統的動能。沙利文認為這一動能受到安全需要的驅動,而懷特海通過強調在既定聯結中美學價值的實現而對此動能進行了討論。
到目前為止,關于人格發展的討論幾乎全部聚焦于理想狀態,此狀態假定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健康成熟的成人并能夠實現平和的愿景。為了提供一個更為平衡的有關人的真實發展方式的描述,有必要對前述內容進行拓展。而達到此目的的一種做法就是去檢驗語言在沙利文和懷特海思想中的作用,而這一做法這也將有助于理解被阻滯的發展的這一話題。
三、關于語言的作用
除了列出其理論中人格發展的各個階段,沙利文同樣提到了人類感知和評估他們的經驗的三種“思維”模式。沙利文給出了這三種模式的希臘文中對應名稱的詞形變化,這有助于理解這三種模式。三種模式分別是:原型態,字面而言是處于第一位的意思;偶合態,表示一種并排的順序或安排;綜合模式,表示按順序放在一起。
原型模式描述的是嬰兒首次遇到隨機的模糊刺激,它不連貫而且沒有邏輯或者理智。嬰兒以一系列互不相連的瞬時狀態的方式攝入世界,在這些狀態中沒有自我與他人或者自我與世界的直接區別。
偶合模式使得兒童能夠構造一些聯結,但是這些聯結通常是無序的并且缺少任何的邏輯基礎。“在此之后所以因此之故”的推理代表著一種偶合態推理模式,同樣,游戲“躲貓貓”背后的滑稽元素,就是利用了在這個階段兒童缺少那種皮亞杰稱為“客體永久性的概念”這一特點。
綜合模式使兒童能夠開始對世界以及構成世界的關系形成現實的理解。盡管每個對應模式都傾向于支配兒童發展的順序性階段,但是無論從哪方面講他們之間并不相互排斥。在后繼的發展階段中,思維的兩個原始模式可能會再次出現,并且影響個體在壓力、疲乏、精神疾病或者夢境時期的推理過程。
沙利文認為,語言對于理解這三種思維模式是如何工作的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他的作品中,“語言”這一詞匯用來表達社會化過程所必需的一系列的符號生成活動。沙利文指出,對于語言的掌握使得兒童可以對一個健康的自我概念內的各種相互沖突的人格化身進行融合[2]172-189。
除了具有交流的作用,語言也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隨著兒童不受約束的好奇心開始接觸世界,焦慮的來源威脅著要對這種好奇心進行縮減。根據沙利文的觀點,語言通過隱瞞和扭曲對于現實的感知而將焦慮盡可能地最小化,由此保護了自我系統。兒童能夠迅速習得何時和怎樣使用這一防御姿態。
在描述一個在經驗的綜合模式中運轉的過程時,沙利文對于這種人際現象作了討論。被他稱為“一致性確認”的這個過程,使個體能夠通過別人的一致看法而證實其觀點,進而支持他們的感覺、感知或者關系。在相對無焦慮的人際背景中,“健康”個體能夠用一種與事物的模式相一致的方式表達自己。而在焦慮水平較高的環境中(這種焦慮可能來自當前環境也可能來自這種環境所喚起的痛苦記憶),一些人發現很有必要進入沙利文稱為“偶合態扭曲”的狀態中,在此狀態中,自我系統對現實進行某種程度的扭曲從而抵消焦慮。臨床現象“移情”代表了偶合態扭曲的一個情形,以至于病人傾向于將治療師視為他們記憶中的人。
個體對于綜合模式的正當使用可以顯著提高其溝通的有效性并能提升人際關系,而偶合態扭曲導致個體誤解經驗的真正本質,并能妨礙健康的生活。因此在沙利文看來,精神病治療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找出并清除這種偶合態扭曲。
同樣,對于懷特海而言,語言對于理解人類經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將語言視為“表達的系統化”,并宣稱“毫無疑問,在所有表達思想的方式中語言是最重要的”[7]48。盡管他沒有具體地談到經驗的原型、偶合以及綜合模式,但在其關于智力過程的第一周期的敘述中反映出了相同的順序模式,這一周期包括了“從獲得知覺能力到習得語言,從習得語言到分類思想以及敏銳的知覺”[8]31。
懷特海對于語言的本質和功能的探索,開始于他的《思維方式》中名為《創造性靈感》的講演的核心內容以及構成其作品《符號主義》的幾篇講稿。與其存在論關注點相一致,懷特海在前面的講稿中將語言的功能描述為個體過去和現在的聯結。語言對經驗之流的片段進行組織并使其能夠被理解。懷特海將對語言的掌握視為自我身份和理解的關鍵元素,他寫道:“《圣經》第六日的記錄應該這樣寫:上帝給人以語言,他們便成了靈魂。”[7]57
因為語言在調節人際表達形式時具有社交功能,所以對于沙利文和懷特海而言,語言所扮演的角色是精確的。從心理學的視角而言,個體越充分地表達和理解塑造人際話語的操作性因素,個體越有可能意識到構成人格母體的因果維度。正如對于事物的命名代表著兒童的首次歸類行為和在社會習俗下的分享能力一樣,對于塑造個體經驗的因素的命名是邁向理解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個體思想和行為的第一步。通過闡釋在個體人格發展過程中語言的重要性,沙利文和懷特海不僅表明了他們在多大程度上抓住了這一重要心理治療學洞見,同時也闡釋了他們如何將這一見解融入他們關于人的動態性觀點中。
四、關于治療實踐
在《精神治療訪談》[5]19-25中,沙利文列出了他認為的精神治療的四個階段:開端、勘察、詳細詢問以及干預(或終止)。在這四個人際階段中,治療師通過盡可能地了解來訪者的過去以及來訪者與他人的聯系模式從而進入來訪者的世界。基于在咨詢中獲得的語言或者非語言信息,咨詢師必須不斷地測試各種各樣的關于訪客癥狀的真正本質,才能幫助病人更好地適應他或她的世界。
為了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實現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的轉變,眾多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中進行著積極的探索,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教學方式被廣泛提倡。為了在教學工作中更好落實新課改的理念,我查閱了相關的《走進新課程叢書》,觀看了魏書生等名師的教學錄像,也仔細閱讀了許多論述新課程教學方式的論文,結合自己的語文教育教學經驗,我認為,新課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激發性。新課程教學方式改變舊教學方式中學生學習的被動地位,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責任感。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始終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形成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習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簡單說就是要,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
第二,過渡性。初中生處于小學時學習生活相對依賴老師到高中時相對獨立的過渡階段,所以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必須注重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必須尊重學生日益強烈的獨立意識,積極創造各種機會,鼓勵學生獨立學習,樹立學生獨立學習的自信,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實現由“教”到“不教”,由“不會學”到“會學”的轉變。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側重于知識與技能,只見知識不見人,很少關注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與方法,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學習態度。這種教學目標的設計折射出的教學理念就是重結論、輕過程,重認知、輕情意,重智能變化、輕心理變化,因而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只知記憶,不知思考;只知接受,不知創新,活脫脫地是一個個盛裝知識的容器。再加上教學過程中忽視情感因素的誘發,更使學習變得索然無味,甚至苦惱至極。而語文新課程改革強調課堂教學目標應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有機結合。
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以課本為中心,師生常常抱著課本,進行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的分析與講解,試圖通過這一舉措,讓學生記住知識、形成能力。殊不知,這樣就文論文、不及其余,不僅弱化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因為脫離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往往收效甚微,達不到預定的目標。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充分利用母語社會背景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走“開放式”語文教學的道路。具體地說,就是以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原有認知結構為出發點,以語文文本為信息之源,縱橫延伸,立體展開,引進與課文相關聯的信息,為課文知識的學習、能力的訓練、情感的體驗架設橋梁,構建認知框架,最后達到同化課文、改變并發展學生認知結構的目的。例如,在教學散文《春》一文時,教師可以通過“走進春天”、“欣賞春天”、“品味春天”、“擁抱春天”四個教學活動,讓學生由現實到文本,再由文本到現實,讓學生展示搜集到的有關春天的詩、詞、曲,在比較誦讀中深切感悟古人與今人筆下春天內涵的不同。通過這些有機聯系,使得語文課由單一轉向復合、由平面轉向立體、由封閉轉向開放,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互動性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常以教師講解為中心,運行的是一種師對生的單向傳輸,即師講、生聽,師問、生答,師授、生受,師教什么、生則學什么,不教則不學。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平等、沒有民主,只有權威和專制。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將不斷被消磨,以致扼殺。而走進語文新課程,撲面而來的是師與生的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在課堂上,不管是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還是探究性學習,呈現的都是師生雙方以平等的心態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分享著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著彼此的情感、體驗和觀念,豐富著教學內容,獲取著新的發現,最終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著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在這樣的課堂里,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了一個學習共同體。
四、語文課堂教學手段的多樣性
我們現在面對的學生處在一個視聽信息非常豐富的環境里,單憑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本書這些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確實有點勉為其難。而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應跟上時代的步伐,引進錄音、電視、幻燈、投影、計算機及互聯網在內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去領略課堂里的精彩世界。例如,在教“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文時,可來一段配樂朗誦,讓學生感受邊塞雪景之美;在教“核舟記”時可制作蘇軾、黃庭堅、佛印坐在船頭的動畫片,以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在教宋詞時可以播放聲、文、圖、像為一體的《宋之韻》。通過以上這些多樣化教學手段的外部刺激,不僅增強了語文課的吸引力,而且加速了學生的感知過程,促進了認知的深化。
五、語文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比較單一,往往是在固定的時間和空間里教師講、學生聽,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語文新課程的實施改變了傳統的語文課堂組織形式的弊端。廣大語文教師認識到:學生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是學生自主進行知識建構的過程;學生不僅是受教育者,而且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但在具體問題上卻存在很大的互補、互。這些觀念上的更新帶來了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巨大變化。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組織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在活動主體上,既有教師講、學生聽,也有學生講、師生聽,既有小組合作探究,也有組間爭辯對抗。在座位方式上,既有馬蹄式,也有圓圈式;既有秧田式,也有小組式。在學習空間上,既有室內封閉式課堂,也有室外開放式課堂。一切變化都是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身心發展而定。
一、危重病人鎮痛鎮靜的必要性
1.1危重病人對鎮靜的需求
近來,圍術期危重病人應激反應及其影響因素已引起人們的重視,這是因為危重病人在診治過程中常見的焦慮、恐懼和躁動等應激反應的發生過程及其臨床調控程度直接關系到病Bion和Ledingham對ICU病人的調查表明:焦慮和疼痛是其所經歷的最常見的不愉快的記憶。對此類病人給予必要的鎮靜治療可以:①提高病人的舒適程度;②減少病人的應激反應;③便于進行特殊治療操作。鎮靜的指征包括:①機械通氣;②昏迷病人;③ICU躁動綜合征;④誘導睡眠等。
1.2危重病人對鎮痛的需求
由于傳統觀念以及工作環境的條件所限,在危重病人的臨床診治過程中往往強調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對病人的舒適性重視不夠。然而,此類病人在診治期間的疼痛不適往往引起機體明顯的病理生理改變,如疼痛可引起①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因此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②疼痛使胃腸道動力減弱,甚至引起胃腸道并發癥;③疼痛尚可限制咳嗽和深呼吸并加重機體的應激反應,臨床上在胸部和上腹部手術的病人時常遇有不同程度肺不張和缺氧的情況。
在危重病人倡導和進行鎮痛治療,除了人道和倫理方面的考慮之外,其臨床意義尚在于:①調節減輕應激反應,降低兒茶酚胺和神經肽水平,盡早使組織、心肌氧耗和高交感活性引起的生命重要器官的高負荷狀態(這些對危重病人往往難以耐受)恢復正常;②改善損傷后的繼發性分解代謝亢進,促進機體有氧合成代謝及創傷愈合,維持免疫功能;⑧減少腹部和胸部手術后的肺部并發癥;④促進病人早期下床活動,減少深部血栓和有關肺并發癥和肺梗塞的發生率。
二、危重病人鎮靜鎮痛藥的藥代動力學特點
危重病人病理生理變化復雜,常常是同時采用5~10種藥物,由于機體組織血供下降及生命重要器官功能不同程度受損,藥物的體內清除過程可能發生改變。此外,此類病人CNS對鎮靜鎮痛藥的敏感性可能增高。許多因素可能影響藥物的藥代動力學、藥效動力學以及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鎮靜藥尤其是異丙酚、苯二氮革類以及鎮痛藥(通常是阿片類藥)是主要用于危重病人鎮靜、鎮痛的藥物。
2.1異丙酚
近年來在危重病人采用異丙酚鎮靜日益普及,但在這類病人長時間連續輸注異丙酚的藥代動力學資料尚不充分。Bailie等在12例ICU病人以2.6mg·kg-1·h-1的速率連續輸注平均達86h,并對其清除參數進行了觀察研究。停止輸注后,血漿異丙酚濃度在初始的10min平均下降50%。其他報道表明24d連續用藥后無快速耐藥或蓄積。然而,異丙酚在危重病人藥代動力學變化特點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2.2苯二氮革類
其中咪唑安定是半衰期較短的苯二氮革類藥,最常用于危重病人的鎮靜。然而,有報道在高齡病人反復應用咪唑安定可引起清除過程的延遲和蓄積作用。更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危重病人藥代動力學特征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表現在①病人對輸注速率需求方面;②一定水平鎮靜程度的穩態血藥濃度;③有關藥代動力學參數等。在一些危重病人長時間鎮靜后咪唑安定的蓄積作用的觀察包括感染性休克、低心排、低蛋白血癥、腎臟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腹部大手術后病人。這種蓄積現象可能的解釋為:由于咪唑安定具有非常高的肝臟排泄指數,而肝血流的下降造成該藥一定程度的蓄積。
2.3阿片類鎮痛藥
靜脈嗎啡是ICU病人常用的藥物,但在危重病人嗎啡的體內清除過程可能發生明顯的改變。Macnab等對休克病人的觀察表明嗎啡的清除半衰期明顯延遲(為13h),而非休克病人僅為6h。在危重病人常見的因素(如肝血流減少、感染性休克、高齡、近期手術、低蛋白血癥、肝外代謝途徑即胃腸道排泄減慢)均可能影響嗎啡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在危重病人硬膜外嗎啡或芬太尼的藥代動力學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三、鎮靜鎮痛藥物選擇原則和特點
用藥原則應根據不同疾患的危重病人鎮靜鎮痛的特點選擇用藥(如呼吸衰竭行機械通氣病人、心臟手術后病人、肝腎功能不全病人、中樞神經損害病人、創傷病人等)。此外,應考慮藥物作用的維持時間,根據單次靜脈注射后藥物作用維持時間的不同,可將鎮靜鎮痛藥物分為超短效(作用時間<5min,如異丙酚),短效(<15min,如咪唑安定、阿芬太尼),中效(<30min,如chlormethiazole)和長效(>30min,如安定、嗎啡和度冷丁等)。應強調在一些病人,藥物的作用時間可能明顯延長。各類藥物在危重病人的鎮靜鎮痛治療中有其相應的適應證。對于數天之久的鎮靜鎮痛,可采用長效藥物,而在最后的24h改為超短效藥物以便長效藥物的預期從體內清除。
可在采用長效藥物后根據臨床需要酌情采用拮抗藥,然而,在危重病人采用阿片受體拮抗藥納洛酮可因疼痛、體內兒茶酚胺大量釋放導致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亂,甚至致命的心律失常。采用苯二氮革類受體拮抗藥氟嗎澤尼(flumazenil)較為安全,其適應證包括:①機械通氣需脫機的病人;②單純苯二氮革類藥物過量;③腦亡測試;④昏迷的臨床診斷;⑤肝性腦病等。
總之,在危重病人、創傷和手術誘發的機體應激反應,特征性地表現為復雜的神經內分泌改變,對機體造成不利的影響。恐懼、焦慮和疼痛可加重機體的應激反應。研究表明適當的鎮靜和鎮痛治療有利于減輕機體的應激反應,降低危重病人的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應當強調在危重病人鎮靜藥和鎮痛藥的藥代動力學特征有所改變,因此,必須注意給藥劑量個體化,對鎮靜、鎮痛強度進行經常性的監測。
參考文獻
[1]WoodhouseAetal.Anaesthesia,1997;52(10):949.
閱讀能幫助學生進步,好的經典性的文章能給學生的創作提供素材和技巧指導,同時也能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經典性的文章經過了歷史的考量、文學的考核和時光的洗禮,充滿著廣泛的語文營養,如果學生能有效的閱讀勢必會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一般來說,經典性的文章首先具有一定的原創性和獨特性,原創增添了它的新穎性和創新性,獨特性闡述了經典的特質與個性,具備這樣的特點才有可能成為經典;其次,經典性的文章在形態上具有開放性、多元化和超越性,經典文章不是偏激的文章,也不能蘊含唯我獨尊的觀點,一定是開放性和包容性的文章,這樣才能讓不同的讀者接受;經典性的文章還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文學價值和教育價值,經典文章往往承載著當時的歷史,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史學價值,同時經典文章必然內含豐富的文學價值。經典文章也是與時俱進的,具有動態化的特征。
經典文章的題材多種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古詩詞、小說等等。在中學階段,開展廣泛的經典閱讀符合語文教學的規律,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二、閱讀經典對高中生語文素養提升的積極作用
經典文章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具有極強的史學價值、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如果高中生能廣泛有效的開展經典文章的閱讀肯定會促進他們的長遠發展,就文學素養而言一定會大大提升。經典文章的文學價值只有廣泛的閱讀和反思才有有所感悟,它們以獨特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可以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了解經典文章文字背后的寓意,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
高中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內容也是多方面的,語文素養承載的內容也是極為廣泛的,包括生字詞的學習、理解能力的提升、交際能力的提高、文學創作能力的提升等等。經典文章的每一個詞、每一個詞和每一句話都是經過檢驗和潤色的,可謂一字千金。經典文章文字背后折射出來的文學價值和寓意是非常豐富的,對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創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拓展學習途徑,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經典文章的閱讀還可以增加學生對生字詞的把握和詞匯量的掌握,也能增加寫作素材。經典文章的閱讀包括課內經典專著的節選,也包括課外經典文章的閱讀,所以學生學習的途徑是非常豐富的。高中生經過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語文學習技能的積累,他們在語文閱讀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他們在開展經典閱讀的時候,可以有效的完成課后練習、做好相關的閱讀筆記和閱讀反思,對于生字詞、語法知識、文學表達手法等有所掌握,可以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是語文教學和閱讀教學的特點。所以廣泛的經典文章閱讀可以促進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語文相關學習技巧和技能的提升。
(三)激發閱讀積極性,提高創作能力
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階段,童年的閱讀經驗往往構成一個人生命的底色。兒童認知能力的提高、情感的豐富、性格的塑造、品質的打磨既有待現實生活的鍛造,也需要文學的啟蒙與熏陶。童年階段的經典兒童文學閱讀是美好人性的起點、審美情感的起點、性格塑造的起點、人生體驗的起點,在充滿好奇、探索、發現與體驗的經典閱讀中,孩子能接受到潛移默化的、無窮無盡的滋養,體悟到什么是美,什么是愛,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勇氣,什么是憂傷……但由于家長和老師對兒童文學經典作品缺乏了解,兒童的閱讀正受到影視、網絡等多元傳媒的沖擊,兒童“經典閱讀”的氛圍遠未形成。“能感動今天的孩子的無非也還是那些東西――生死離別、游駐離散、悲憫情懷、厄運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獨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脈脈溫馨和殷殷情愛……感動他們的,應是道義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這一切是永在的。”教師要在兒童的經典閱讀中擔當起“點燈”的責任,給孩子一個成長的起點、一個讀書的空間、一種閱讀經典兒童文學的氛圍,更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扶助。
令人欣慰的是,在新的課程改革的推動下,這種情況開始有所改觀,比如人教版的中小學語文教材等都有意識地收入了一些兒童文學作品。如果我們的中小學語文教師面對童話、寓言、現代科幻文學,還依然是搬弄字詞句篇、語法修辭、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那一套教法,學生厭倦語文的狀況就得不到有力的改觀,更談不上語文教師在兒童文學與兒童之間應起到的紐帶、橋梁作用了。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有不同的閱讀需求和閱讀特點,中學生一方面保留有兒童的心性,另一方面又渴望成長,他們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理解能力,所以應該鼓勵他們在閱讀兒童文學的同時,也走入的經典世界。文學的審美特征決定了與文學作品教學有關的精神活動都應帶有鮮明的審美特性和A向,并不是抽象的概括所能傳達的,也不是一兩句貌似高深的結論所能詮釋的,因此必須摒棄一切審美概念化的教學活動。
眾所周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造成了許多語言學習和應用上的障礙。因此,我們會通過各種方式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而通過閱讀西方文學作品尤其是英美經典文學,有助于我們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外文化差異。鑒于此,筆者在介紹西方英美文學賞析的重要意義基礎上,分析了英美文學的特點、靈魂,并進一步對如何進行英美經典文學賞析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學習研究中重視英美經典文學賞析的重要意義
作為學者或者文學研究者,只有閱讀原著,才能捕捉西方文學閱讀的經驗,為日后的文學研究和文學評價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英美經典文學的閱讀賞析,不僅可以了解英美經典文學的基本架構,而且可以熟知欣賞、評價西方文學作品的基本方法。文字所蘊含的藝術魅力是源于文本自身的,這就要求必須從文本出發,來品味,來體會。此外,通過閱讀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學作品,我們可以對文中所描述的社會生活和人物情感加以琢磨,在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的基礎上增強對西方文學的學習興趣,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英美經典文學的特點
西方英美經典文學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其一,善于利用社會生活實際來展現廣闊的文化背景,賦予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以鮮明的時代特征,并且將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表達得淋漓盡致;其二,擅長將現實主義的刻畫與浪漫主義的氛圍巧妙融合;其三,作者常常將情感寓于故事情節和人物描述之中,自然表達。英美文學作品中出現過的許多經典對白,就體現了上述特點。經典對白展現出眾多唯美的文化蘊涵,細細品味,也許其中的一個詞語的巧妙運用都使得整個句子意味深遠,進而展現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個性所在。
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經典名著《簡·愛》,自1847年問世以來受到眾多讀者的歡迎,也曾被多次改編為影視和音頻作品,成為文學評論界的寵兒。當前,《簡·愛》的影視、音頻作品還被應用于教學活動,受到普遍歡迎,既可以讓學習者接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還能夠體會到英美文學的經典浪漫。作品中,男主角羅切斯特要去愛爾蘭,女主角簡與他告別時無法抑制自己的情感,主動向羅切斯特表達了自己的愛意。雖然語言平淡無奇,但是作者卻生動地展現了女主角內心火一樣的熱情,更加不乏赤誠。簡的愛情觀、追求自由平等的內心情感以及堅強的個性,統統展現在讀者眼前。此外,作品中鏗鏘有力的語言,更讓人深刻感受到了一個女性強有力的內心。事實證明,《簡·愛》是一部永不褪色的經典作品,它以自己獨特的美感吸引著眾多文學愛好者的眼。夏洛蒂在《簡·愛》的寫作風格上簡潔傳神,質樸生動;第一人稱的稱謂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能夠讓讀者體會到主角的所思所想。同時,作品也不乏歐洲浪漫主義的特征,顯現出作者豐富的想象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三、英美經典文學的靈魂所在
英美經典文學的靈魂是指寫作手法的精煉,通過語言來含蓄地表達作者的所思所想,情感態度,辛辣諷刺抑或俏皮幽默等。富有鮮明個性的人物總以性格的豐富、復雜而取勝,而這些表達都是通過語言來實現的。語言的豐富多彩、清新雋秀,既含哲思,又體詩意。加之修辭手法的運用,作品顯得更具韻味,有力地推動作者和讀者達成共鳴。例如,作品《了不起的蓋茨比》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就是其獨特之處,很多處都運用了巧妙的比喻。比喻在語義層次上往往偏離常規,卻都達到形象化、易于理解的目的,比較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更好地傳達作品的美感。這是因為“規范化的語言能準確地表達現實世界,但往往濾去了感覺的變異味道,容不得原初經驗的古怪,也因此摒棄了鮮活。”
四、提升英美經典文學賞析水平的對策建議
1強化主動進行文學賞析的意識
通常,提到英美經典文學賞析,許多人都以為去圖書館查找一部經典著作回來慢慢品味。其實,只要具備文學賞析的意識,我們隨時可以進行文學賞析。例如,對通常所接觸到的文學性、思想性比較強的文章,就可以從文學賞析的角度來體會,還可達到豐富自我語言修養和鑒賞能力的目標。誠然,文學賞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但是,只要我們強化文學賞析的意識,從日常工作的點滴做起,透過語言材料去理解文章的深層意蘊,從而產生智慧的啟迪和性情的陶冶,則我們的文學賞析水平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
2積極拓展自己的文學知識面
對經典文學賞析不是憑空的讀或者想,它是以一定的文學知識為基礎和前提的。雖然平時我們接觸到的許多文章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文學作品,但是它們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會涉及到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所以,以此為線索,可借機去多了解相關的文學知識。例如,文章“PublicAttitudesTowardsScience”中涉及到了英國作家瑪麗·雪萊所著的《弗蘭肯斯坦》中的科學怪物肯斯坦。那么,我們就可以去了解與此相關的更多文學知識:雪萊的《弗蘭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主要描述了科技、道德之間的沖突與矛盾,人性的矛盾以及善惡轉化,貫穿其中的“科學發展失控會毀滅人類自身的擔憂”對以后的科幻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在,此種擔憂已經成為科幻文學作品的重要主題,也是西方經典科幻電影的主題。
3注重對文學語言本身的分析
語言是文學的載體,作家只有通過語言的運籌才能創作出經典的作品,才能塑造出生動的藝術形象,才能勾勒出婉轉的故事情節,所以,無語言何談文學。對文學語言本身的分析可以有多種角度:
第一,從修辭的角度。文學作品中的修辭手段有明喻、暗喻、引喻、諷喻、擬人、反語、夸張、對比等,相當豐富。在閱讀時,有意識地認知這些修辭手段,有助于我們深入理解語言的生動形象、含蓄幽默以及新穎多彩之處,進而加深對作品本身的理解。例如,文章“TheTrueHEight”中就運用了很多的修辭手法,比如其標題就運用了雙關的手法,表達邁克爾所夢想的飛翔與他在比賽時的飛翔的明喻。時常分析這些語言修辭手法,能夠做到虛實的結合,進一步賞析文章美的意境。
第二,分析人物語言的角度。眾所周知,人物語言是作家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眾多優秀作品中的人物語言都因人而異,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例如,文章“TheWateryPlace”中,作者采用了兩種迥異的人物語言風格,即卡默倫與外星人所分別代表的兩類群體,前者的語言大量地以口語來表達,句式簡短,語言表達方式隨意,有很多的縮略句,從而也就描繪出此人隨意、不修邊幅的人物特征;后者的人物語言則與前者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外星人所采用的語言較為正式,多以長而且復雜的句式來表達,還用較多的被動語態和If句式來展示他們對此次訪問的重視。通過分析卡默倫與外星人的人物語言風格去揣摩這兩類人物,可以更好地理解雙方的身份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4注重總結類似主題文學作品的賞析技巧
英美經典文學作品按不同的主題可以分為很多類別,比如說愛情的、親情的、友誼的、科幻的等等。其實,每一主題的作品都有其普遍之處,所以在平時進行賞析時要有意地解構文學作品,注重總結一類主題的文學作品的特征,同時,發現不同作品的個性。
以愛情類文學作品為例。愛情是文學的不滅的主題,英美許多優秀的愛情文學作品以歌頌真誠、美好,抨擊虛偽、丑惡為主線,深刻地反映創作時的社會背景以及導致此類現象的社會根源,成為我們了解西方社會文化的百科全書。在賞析這類作品時,首先,要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文中的愛情描寫,在思想上接受愛情美的熏陶;其次,要把握好賞析愛情文學發展的線索:
(1)愛情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標志。可以說,愛情也是照亮人類文明發展道路的燈塔之一。若以起初的愛情文學來詮釋,主要有以下幾部標志性作品,14-15世紀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9世紀霍桑的《紅字》、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等。
(2)愛情是透視社會文化、本質的窗口。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著的經典小說《德伯家的苔絲》表面上講的是小說主人翁的愛情悲劇,實則是為了抨擊資本主義虛偽的婚姻、法制、宗教以及道德。小說中,因為亞雷有資本做后臺,所以他才敢放肆地侮辱苔絲,而為資本家服務的資本主義法律當然不會保護貧窮的苔絲,當苔絲殺了亞雷這個兩次破壞自己愛情、婚姻的仇人時,法律的行動又是那么地“高效”;另一個決定苔絲命運的男人克萊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的雙重道德標準,他視苔絲為己物,不容她失去純潔,但自己卻可以風流成性,不受任何道德底線的約束。所以,克萊是害死苔絲的一個間接的隱形殺手。這部小說正是19世紀資本主義生活基本特點的真實寫照。
(3)愛情是階級關系的特殊印證。愛情作為人類活動,肯定帶有時代的印記。例如,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描述的就是特別詭異的愛情故事。由于無法脫離維多利亞時代階級關系的束縛,女主角凱瑟琳以為林頓年輕、富有,嫁給他將成為當地最高貴的婦女,而與希斯克利夫一個棄兒結婚則會降低身份,盡管她的心卻屬于希斯克利夫。他們之間純潔的愛情被建立在財富上的階級偏見所玷污了,她的背叛導致了希斯克利夫的復仇及對后代的愛情折磨。這部批判現實主義的小說,是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壓迫與被壓迫者之間人性關系的忠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