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6 10:08: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城鎮規劃設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 小城鎮規劃存在的問題
1.1 沒有形成成熟的小城鎮規劃理論體系
目前,我國小城鎮建設尚末擺脫自然演進的模式,沒有形成成熟的規劃理論體系。在小城鎮規劃和建設管理近30年的規劃建設實踐中,小城鎮規劃技術理論發展遠遠落后于小城鎮建設發展的速度,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城鎮規劃理論與技術管理體系。在小城鎮規劃實踐中,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小城鎮規劃及村莊規劃所含的各種內容、技術標準都在小城鎮建設所必須的規劃設計中運用,但往往內容及技術標準相互不銜接,不協調,造成工作的被動。小城鎮規劃理論急需創新。
1.2 缺乏資金,規劃技術力量不足,管理不規范,
由于小城鎮大多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尤其是地處西部地區的小城鎮,經濟條件和社會環境相對東部及沿海地區落后,突出表現在財政困難,是吃飯財政,基本上就是保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政府基本運行,加上按照現行“鄉(鎮)財縣管”的財政體制,很多小城鎮沒有財力將規劃編制、實施及監督的經費納入本級財政。據統計,全國60%的小城鎮沒有規劃管理機構,缺乏專業技術人才,造成規劃管理混亂,管理缺位,不按規劃,無證違法及無序建設的狀況非常嚴重。規劃管理要實施“一書三證”的管理辦法和管理程序,小城鎮的行政領導往往沒有按照上述規劃和程序進行規劃的實施及管理,誤認為只要按照總體規劃平面圖和文字說明或憑經驗及長官意志,去確定建設項目的選址定點即可,且往往無原則的遷就法律意識淡薄的建設業主。造成這種局面,一方面是行政長官對《城鄉規劃法》及城鎮規劃建設工作不熟悉,對專業了解甚少,對建設業主放任的結果;另一方面是規劃編制單位缺乏職業精神,為了利益,遷就現狀、遷就長官意志和業主不合理要求。
1.3 規劃體系不完善,規劃可操作性差。
很多小城鎮只編制了總體規劃,沒有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各項專項規劃等,還有,小城鎮規劃的一個規劃期限大多為15~20年,,很多小城鎮總體規劃已經到期卻沒有修改等,這些造成規劃體系不完善。以及很多編制規劃的單位沒有認真研究當地實際情況,規劃內容達不到規定深度,從而導致可操作性差,且單憑批準的總體規劃用于指導小城鎮建設,其現實引導控制作用大打折扣,規劃難以落地。
1.4,沒有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
很多小城鎮,表面上是科學編制規劃,而實際上對小城鎮的土地經濟因素、城鎮空間、城鎮景觀、綜合效益分析等大多缺項且缺乏論證說明,更沒有仔細研究地方特色及歷史文化,沒有保護歷史文化資源,造成小城鎮建設千城一面,沒有凸顯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
1. 5 沒有統籌協調發展
由于城鎮體系規劃缺位,加之規劃意識不足,沒有進行小城鎮的職能性質定位,沒有對其產業發展進行引導和區域協調,一些小城鎮產業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分散無序的投資方式既形不成規模,又造成同類產業重復建設,無序競爭,經濟效益低下,造成比較大的浪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2 小城鎮規劃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2.1 宏觀指導的原則
區域協同、城鄉協調發展原則: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整體戰略指導下,謀求產業發展、人口分布、居民點建設、基礎設施布點、生態環境改善的城鄉有機結合,促進城鄉經濟、社會、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合,達到城市與鄉村共生共榮、區域整體協調發展。
因地制宜原則:小城鎮地區差異大,發展條件不同,要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強化地域特色,采用適宜技術,走特色發展之路。
人本主義原則:充分利用現代文明成果,強調人文關懷,因地制宜建立適合人類生存與發展和諧的人居環境,構筑具有一定鄉土特色和地獄特色的小城鎮文化和社會經濟發展模式。
可持續發展原則:堅持綜合、長期、漸進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社會、人口、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市場與政府調控相結合原則: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資源合理配置,充分提高提到利用效率。對城鎮公共設施實行政府的有效調控,保證小城鎮社會、經濟、環境的綜合協調發展。
2. 2 規劃技術原則
科學合理原則:堅持科學理性。兼顧小城鎮的價值合理和技術合理。
完整性原則:全面考慮各項規劃影響因素,完善各項規劃內容。
靈活性原則:注重適應性,加大規劃彈性,留有發展余地。
創新性原則:探索新方法,應用新技術,促進體制創新。
獨特性原則:挖掘特色要素,強化地域特色。
集約性原則:節約資源,通高效益,促進集約化發展。
連續性原則;尊重歷史,尊重現狀,遠近結合,滾動發展。
可操作性原則:著眼長遠,立足現實;政策到位,措施得力;強化規劃的可操作性。
3 當前開展小城鎮規劃的指導思想
3.1 進行規劃理論創新,建立統籌規劃的觀念。
(1)制定和實施小城鎮規劃,必須以建立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鎮,構建和諧社會、服務“三農”、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基本目標,堅持城鄉統籌的指導思想。
(2)必須具備區域全局觀念,制訂綜合性的規劃;編制實施綜合性的規劃,必須實施由政府組織、部門協調、專家領銜及公眾參入的規劃編制體制。要實行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城鄉規劃統籌協調,避免三個規劃內容打架,實現三規合一。
(3)在改革實踐中,把一些做的好的,先進的小城鎮規劃經驗理論進行總結,上升到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的高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城鎮規劃理論與技術管理體系,用于指導小城鎮規劃實踐。
3.2 保障經費、建立健全規劃機構,引進技術人才,規范管理
小城鎮要保障規劃經費,要建立健全相應規劃管理機構。每個小城鎮都要設立規劃管理站所,至少要引進2―3名規劃專業技術人才,將規劃的編制、實施、管理等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證充足的規劃經費,做的有機構、有技術人員、有經費,改變規劃缺機構,缺技術人才,缺資金的窮迫狀況,真正使規劃落到實處。要嚴格實施“一書三證”的管理辦法和管理程序,,發揮其在小城鎮規劃建設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作用。加強執法,不管是建設業主,是單位或行政領導,只要違反規劃規定,就要追究其法律責任。
3.3 完善規劃體系,提高規劃的可操作性,
要按照《城鄉規劃法》要求,依據規劃編制的技術規范、規定和標準,及時編制和修改小城鎮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想詳細規劃及必須的專項規劃。認真研究小城鎮的土地經濟因素、城鎮空間、城鎮景觀、綜合效益分析等,科學編制各項規劃,要達到規劃編制的深度和要求,提高規劃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3.4 突出文化內涵,塑造地方特色。
歷史文化是小城鎮所特有的,它是城鎮特色中“最內在、最具有恒久力的東西”,是小城鎮的靈魂。因此,小城鎮規劃設汁應結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小城鎮文化的涵蓋面很廣 ,除了歷史文化之外,還包括民族文化、經濟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諸多方面。小城鎮規劃應突出文化原則,塑造小城鎮自己的特色。小城鎮規劃要更深一層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地方特色、做出品牌。規劃設計人員在對小城鎮進行規劃設計之前,要全面地調查、掌握小城鎮歷史、地域、建筑、民族、產業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3. 5 注重強化協調的手段和措施,完善城鎮體系規劃
要把小城鎮放到小區域乃至全國甚至全世界等大區域的視野中來審視,來規劃。要在城鎮體系規劃中明確小城鎮的職能定位,要編制完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及縣域村鎮體系規劃。
(1)貫徹城鄉統籌的規劃要求,協調區域范圍內的城鎮布局和發展。確定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城鎮化發展途徑和城鎮體系,規劃要以區域為整體,著重研究完善區域經濟發展環境。
(2)明確區域內各級城鎮的功能定位,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對開發建設活動提出鼓勵或限制的政策。協調和控制對區域整體發展不利的開發活動。
(3)統籌安排和合理布局基礎設施,實現區域基礎設施的互利共享和有效利用。對區域開發活動的空間布局和時序進行引導,通過合理、妥善的組織,實現區域基礎設施共建共享,降低區域開發成本。
(4)通過不同空間職能分類和管制要求,優化空間布局結構,實行錯位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協調城鄉發展,促進各類用地的空間集聚。
3.6 強化生態理念,進行生態規劃
歷史教訓告訴我們,那種粗放污染式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小城鎮規劃建設到了應該進行檢討,要充分考慮生態環境保護的時候了。決不能以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獲取暫時的經濟利益,必須切實保護好小城鎮的生態環境,以利于小城鎮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小城鎮建設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也不僅僅是市政建設問題,而是涉及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全面發展過程。保護生態環境是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小城鎮經濟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小城鎮規劃應按照建設生態小城鎮的要求,高起點、高標準地進行生態規劃設計,提高小城鎮的形象和品位,吸引農村人口就近進入小城鎮,加速我國城鎮化的進程。
生態城鎮是今后小城鎮發展的必然趨勢。生態規劃是小城鎮趨向生態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強化生態理念、注重生態規劃設計是小城鎮規劃應該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則。
近年來,我國山地生態小城鎮的開發是越來越迅速。有發展進步是好的,但是很多人們在開發山地生態城鎮的同時卻違背了自然規律,忽略了大自然的承載能力,不顧地形環境條件,盲目效仿大城市的建設模式和做法,在追求發展的同時將原來的生態面貌毫無章法的改變,導致破壞山地自然景觀,使城鎮失去了地域特色,還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產生各種環境污染,例如:大氣污染、水資源污染、溫室效應等。對于這種發展方式,可能短期內能給人類帶來微薄利益,但是可能長期下去,帶給人類和大自然更多的是傷害和懲罰,山地自然災害對城市生命與財產安全的危害程度日益增大,所以對于山地生態小城鎮的發展,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設計。
1、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的主要內容
在發展山地小城鎮的過程中,不少地區的人們只注重其建設后的商業性,為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急功近利,反而將各個地區原本的城鎮特色進行了改頭換面,現在的小城鎮發展有的是以大城市為模版,按照大城市的特點制定發展路線,背離了自己原本的生態系統以及吸引人們的地方特色。小城鎮發展是需要一定的先進元素,但是傳統的小鎮特色才能更吸引人,所以了解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的主要內容后才能制定正確的建設方向,從而建設出具有特色的先進山地小城鎮。
山地小城鎮規劃并不是一個模式,山地城鎮的特點是突出地域特色、生態集約,資源整合、使生態資源、地域景觀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小城鎮的規劃不能破壞這些山地城鎮的本身特色,而是要將這些傳統的山地城鎮特色更好的發揮出來。
2、山地小城鎮規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盲目追隨大城市的發展
一些山地小城鎮在發展的過程中,盲目的追隨大城市的發展模式,不考慮自身的環境地域還有經濟情況。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小城鎮要發展,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發展并不意味著改造,將大城市的建設照搬到小城鎮中,這樣只會讓小城鎮顯得更雜亂無章,更會讓小城鎮失去自身的優勢,小城鎮的生態系統和大城市的生態系統截然不同,小城鎮豐富的生態資源是大城市不可比擬的,小城鎮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好自身豐富的生態資源還有地域景觀。人們在忙碌奢侈的大都市生活慣了,簡單的城市小鎮、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更能增加人們的興趣,所以在對山地小城鎮的發展規劃過程中應該因地制宜,根據小城鎮自身的地理位置、地域特點制定符合它發展進步的方案。
(2)資源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
發展山地小城鎮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但是為了追求發展的速度和力度,在缺乏科學論證和合理布局的情況下發展山地小城鎮,使得小城鎮的發展雜亂無章,雖然是加快了發展的腳步,但是卻由于不合理的規劃使得發展邊緣化,投入也遠遠低于產出,降低了山地小城鎮的利用率。還有一些小城鎮不考慮自身的地域特點,盲目的建設工業園林還有商業大市場,這種發展模式的結果就是有投入無產出,得到的是適得其反的結果。對豐富的生態資源利用不合理使得小城鎮資源利用率低也是城鎮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相比大城市來說,小城鎮自然景觀奇特、生態資源豐富是一個大的優勢,這些是大城市里沒有的特色,但是在城鎮發展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使得小城鎮資源的利用率大幅度的降低。此外,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免會產生各種污染,例如工業上的水污染,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的話,更加會破壞小城鎮的生態環境。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人們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娛樂,不少城鎮在此方面建設的可能是同大城市一樣的一些科技化的娛樂設施,例如健身房、KTV、酒吧、舞廳等,但是與此同時山地小城鎮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建設一些“自然化”的娛樂設施,例如一些登山、游泳等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方式。
(3)建設過程中小城鎮的自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山地小城鎮在建設過程中遭到破壞是建設過程中的一個大問題。如果發展之后的結果就是當地的生態環境遭到大幅度的破壞,那么發展進步的初衷就發生了改變,所以在建設過程中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來避免對環境的破壞。以生態為本,構建和諧環保的新型城鎮是城鎮發展的宗旨,在建設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景觀的優美,還應該盡量避免城鎮工業化,不要為了發展城鎮,盲目的引進工業企業,要對城鎮環境的破壞減到最低。
3、構建循環綠色的新型城鎮
小城鎮的發展,不應該建立在犧牲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構建綠色的新型城鎮應該永遠是最好選擇和方案。在解決山地小城鎮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中,環境破壞永遠是最重要的問題。而只有在保持了城鎮自身的生態環境的條件下,循環綠色的新型城鎮的構建才能實現。在現在已經發展的小城鎮中,不難看到因為過度開發而使城鎮產生一系列的“后遺癥”的城鎮,這些“后遺癥”體現在過度的開采資源導致垃圾堆積如山,使水資源污染嚴重,因為大氣污染導致的溫室效應等。要構建循環綠色的新型城鎮,首先就要解決這些環境問題,所以在建設過程中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因此在發展過程中要以不同的地區制定不同的發展法案,例如在一些礦物質資源豐富的地區,在對礦物質進行開采的過程中應該要考慮到礦山周圍的地形及地質情況,以免由于過度開采對環境產生破環或山體滑坡。因此,在對小城鎮的發展過程中要合理的利用生態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強化節能減排,達到構建循環綠色的新型城鎮。
4、小城鎮自然生態景觀規劃
小城鎮是在自然環境中建立起來的,與大城市相比小城鎮與大自然更加親切,所以在山地小城鎮建設的過程中,更好的以小城鎮自然生態景觀科學規劃是發展的重要一步。在山地小城鎮中有形態優美的山體,良好的空氣、清澈的河流、寬廣的湖泊、茂密的森林,其實在發展的過程中良好的保持城鎮的這些優勢和地域特色,就能吸引更多城市人來觀光旅游,這也能很好的帶動小城鎮的經濟發展。小城鎮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植物,而植物有很多功能,除了美觀之外,它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可以凈化空氣,所以在城鎮可以聞到大都市沒有的新鮮空氣。
由于小城鎮逐漸城市化的原因,很多小城鎮已經失去了自身的歷史特色還有自然特征,所以在小城鎮自然生態景觀的規劃中必須將其地方特色凸顯出來,這樣才能更加具有自己的個性,吸引更多的人來觀光旅游。人為改造在構建中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在小城鎮自然生態景觀的規劃下合理的進行改造,而人為改造一般最好的對象就是建筑物,而建筑物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在古老的城鎮中,符合歷史文化特色的建筑是必要存在的,但是隨著人們審美觀的提高,建筑物加入一定的現代化元素也不是不可以的,將古老的建筑與現在的時尚結合起來,建設出既具有古老的歷史文化元素又擁有現代時尚因子的建筑物也是小城鎮自然生態景觀中的一道風景線。
總結
要發展山地生態小城鎮,首先要破除在小城鎮規劃設計中的一些誤區,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不能因為發展而一味的破壞生態環境,保護和利用好地方自然景觀環境,彰顯地方特色,構建循環綠色的新型城鎮。
[參考文獻]
[1]王瑜、隋家旭;小城鎮規劃設計中節約用地途徑的探討;北方經貿;2011年01期
[2]姬巧娟;山地小城鎮規劃思路探索;《新西部(理論版)》 ;2013年Z1期
Abstract: to create a good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area ecological culture, the residential area set to become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an ideal residential area, residential area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rection, and then realize the 21 st centur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aning of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quarter and planning content, probes into the town to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quarter.
Keywords: town; Ecological village; Meaning; Content;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圖分類號: G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城市化速度加快和人們對環境認識的不斷深化,建設生態小區成為推動城市和諧發展的根本。小區建設水平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居民居住環境的優劣。營造良好的以人為本的小區生態文化,使小區成為集自然生態環境和人類物質精神文明于一體的理想住宅小區,成為今后居住小區建設和發展的方向,進而實現 21 世紀生態居住區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一、生態小區的涵義
生態小區是通過調整人居環境生態系統內生態因子和生態關系, 使小區成為具有自然生態和人類生態、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統一、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城市城市小區。生態小區空間結構合理、基礎設施完善, 生態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廣泛應用, 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規劃和區域規劃, 與區域和城市融洽, 是生態城市的一部分, 體現了所在城市的風貌和特質。
生態小區與傳統小區相比有本質的不同, 主要有以下特點: 和諧性的 生態小區內是自然與人共生, 人類回歸自然, 親近自然, 自然融于小區, 小區融于自然; 同時, 能營造滿足人類自身發展需求的環境, 富有人情味, 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 擁有強有力的互幫互助的群體, 呈現出繁榮、生機和活力。
可持續性的生態小區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的, 因而它能實現小區社會、 經濟、 環境的發展,能夠在取得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同時推動經濟發展, 實現經濟快速高質增長;能把小區自然環境作為小區公共資源得到持續利用。整體性的 生態小區不是單單追求環境優美或自身的繁榮, 而是兼顧了社會、 經濟、 環境三者的整體協調發展, 小區生態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態化, 而是小區整體上的生態化, 實現整體上的生態文明。因此, 生態小區的建設將會逐漸改變目前我國城市建設中環境污染、 缺乏有效環境保護的不合理現狀, 實現節能、 節地、 節水、 低污染以及物業等的有效管理, 為城市和小區自身環境改善帶來強大動力。
二、生態小區的規劃內容
1、生態小區規劃原則
以生態學 “整體、 協調、 循環、 再生” 原則為指導, 通過生態設計方法促進人居環境質量的提高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工設施與自然環境的協調, 實現小區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系統整體協調而達到一種穩定、 平衡、 有序狀態的演進過程。
2、生態小區規劃的方法
運用生態規律, 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 以工程措施和技術手段為支撐, 對傳統意義上的小區進行規劃設計, 使小區成為真正的生態小區, 以小區生態文明推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3、 生態小區規劃的內容
(1)自然生態規劃
綠化指標: 該指標是衡量生態小區建設水平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綠地率( 包括景區和水面) 須達 50%以上, 人均公共綠地應在 28 平方米以上。
地面保水指標: 本指標強調建筑基地滲水保水能力, 盡量減少混凝土覆蓋面積, 采用自然排水系統, 以利于雨水的滲透, 理想指標是小區 80%的地具有透水性能。
節水指標: 此指標以開辟另類水資源( 開源) 與省水器具的使用( 節流) , 作為節水的主要方法。前者系指在小區建筑設計中導入雨水利用或凈水系統的設計, 后者系指把雨水、 生活廢水匯集處理后, 達到規定的用水水質標準、 重復使用于非飲用水及非與身體接觸的雜用水。
節能指標: 重視節能建筑的設計, 通過空調系統、 采暖系統、 照明與白晝光利用、 太陽能利用等途徑節約能源。
二氧化碳與廢物減量指標: 此指標鼓勵應用輕量化的建筑結構, 如使用鋼構造建筑來減少砂、 石、 磚等建材的使用; 提倡居家簡樸的裝潢設計、 建材的回收利用, 以達到節約能源、省資源、 減少廢物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
污水垃圾處理指標: 前者要求建設雨水、 生活污水分流管道系統, 一方面有利于雨水的回收利用, 另一方面可減少污水的處理量。后者指垃圾的分類收集和資源的回收利用。
綠色交通指標: 采用低污染、 適合都市環境、 對健康有益的運輸工具來完成社會經濟交往活動。生態小區綠色交通規劃應鼓勵居民使用綠色交通。
(2) 經濟生態規劃
總體目標是資源的低消耗、環境的輕污染來取得經濟的高速增長, 并養成文明科學的消費方式。為此, 應用綠色消費科技和綠色生產科技, 逐步改變能源結構, 加速再生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 應用水能、 風能、 生物能、 太陽能等綠色能源;采用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 減少能源消耗; 在小區內實行綠色生產、 綠色消費。
三、城鎮生態住宅的規劃設計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 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但在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由于生產技術的落后, 我國平均建筑能耗是發達國家的 2~3 倍, 造成的污染也相當嚴重, 我國的一些城市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 “嚴重污染”城市。 房地產開發和使用是一種消耗大量資源, 產生大量廢物的產業。 為了人們衛生、 健康、 舒適地生活, 必須將環境保護放在重要位置。
四、生態小區建設的措施
1、以人為本,改善居住環境
人性化的設計對提高人居環境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直是建筑設計者們努力的方向。例如在道路流線的安排上,盡量利用融合設計,使道路成為景觀的一部分,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均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提供宜人的使用空間。只有將人們物質層面的安全健康問題和精神層面上的需求問題結合起來解決,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本,體現出個性化與人性化的有機統一。
2、做好規劃設計,避免盲目開發
在城市生態小區的建設中,各項工程的實施均需要全面的規劃,開發建設中充分利用該城市的自然資源和條件,使人工系統與自然系統協調和諧。要因地制宜、合理選址,盡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充分開發自然資源,因地制宜、就勢造景,合理開發和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并做出有利當地生態平衡的規劃,絕不能照搬,否則生態小區建設的良好初衷反會帶來破壞該地區原有生態環境的后果。
3、合理利用水資源
我國是個水資源缺乏的國家, 一些地方, 一方面缺水嚴重,另一方面浪費嚴重。 節水的關鍵措施還是 “開源節流” 。 居民對水的消費主要是飲和用,其中飲食用水量約占總消費量的5%, 其余 95%用于洗滌、 排污等。在住宅小區, 根據兩種用途設置 A、 B兩套供水系統。A系統專供飲用水 (包括沖茶、 洗米、 洗菜、 煮飯) 。這個系統的水必須是符合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B系統專供使用水。 這個系統的水應該循環使用。 將住戶洗菜、 洗衣、 洗澡水以及屋面雨水, 地面雨水引入蓄水池內, 進行過濾、 凈化、 去污等物理、 化學處理, 再輸入住戶的 “使用水管” , 供洗地、 洗車、 綠化、 水景、 沖廁、 排污等使用。這個系統的水循環使用, 可節省大量的用水。
4、充分利用太陽能
太陽能是綠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廣泛存在的天然能源, 其優點是極為豐富、 潔凈、 安全、 廉價。目前,在住宅區中太陽能的利用主要有 3 個方面: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空調和太陽能電池。據資料介紹, 安裝一套供 300 人全年用熱水洗浴的太陽能中央熱水系統需投資約 15 萬元, 全年的節能費約為 8 萬元, 2 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資, 而太陽能熱水系統的使用壽命為 15~20 年, 那么這套設備的節能費就高達 100~140 萬元。近幾十年來, 許多國家都在積極研究、 開發、 利用太陽能,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國的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 年日照時數為 2500h, 有的地區高達3000h。 這為我國開發利用太陽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太陽能利用的范圍將會更廣, 能量轉換效率將會更高。
5、強力整治、 促進環保
房屋的建設和使用都存在著對環境污染的問題。環境被污染, 直接危害人類健康, 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關于環境污染問題, 過去只提 “三廢” (廢水、 廢氣、 廢渣) 污染, 現在增加了防治聲污染和光污染的內容。這是切合現實情況的。還有個問題, 就是電磁污染的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用電器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在日益提高,電磁污染已經出現,并有不斷增長之勢。建議把這方面的內容納入治污計劃和措施之內。
6、引入新思想,構筑綠色生態環境
沿環路布置集中公共綠地,供居民休閑活動,注意以休閑活動的綠地為主,只設少量觀賞綠地,追求立體空間綠化。小區入口處放置大片高差4m多的斜坡綠地,兼顧人車分流的上下兩個空間;中水站、垃圾站、消防站坡頂的檐口高度接近小區自然地平,坡頂上以硬塑綠地格子板植草皮,構成幾片小景點;選擇能凈化空氣及吸音的樹種植。
生態小區作為一種小區規劃新理念,是我國住宅小區的發展方向,又是未來城市追求的遠景目標。滿足可持續發展理論對人居環境的需求以及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家居理念必將成為 21 世紀人們對居住生活的一種追求。如何體現綠色、生態和健康發展要素,以達到城市整體功能轉化,是一項宏偉而艱巨的綜合工程,需要我們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們要把建設綠色健康的生態小區作為今后住宅建設的主要工作,為人們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居住條件和環境,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小區。
參考文獻:
[1] 蔣曉輝. 生態小區及住宅的規劃設計與建設[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0,(07)
[2] 楊碧珊. 淺談人居環境的生態設計[J]. 廣東科技, 2007,(03)
Abstract: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cities, the ro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should not be ignored. Now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cluding tow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Based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thorough analysis the reas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mall town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of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plan, promote better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Key words: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Save problem; Research and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小城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較小的城鎮。它介于城鄉之間,地位特殊,是城市與農村集鎮的結合部位,是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信息中心。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小城鎮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顯示出來,加快小城鎮建設已成為改革與發展必須解決的戰略問題。為此,各級政府和人們群眾都十分重視小城鎮的規劃和建設。一批規劃先進、布局合理、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各具特色的小城鎮脫穎而出,成為農村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前沿陣地。然而,小城鎮在建設暨規劃實施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目前我國小城鎮規劃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缺乏完善的基本理論體系。在沒有對應理論指導的情況下,只能模仿大中城市的規劃,導致小城鎮規劃編制并不合理,實施的合理性偏低,這已成為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城市化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小城鎮規劃設計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1 小城鎮建設暨規劃設計中國現存問題
1.1 小城鎮建設中的規劃設計以及實施缺乏民主
我國城鄉規劃建設信息保密過于嚴密,公眾很難了解。我國的城鄉規劃體系由于體制的原因基本上是一個封閉的工作系統,從規劃編制、修訂、審批到實施,都是規劃行政部門內部操作,基本不會向外界公布。公眾對城鄉規劃的參與度不高,就談不上公眾對規劃的實施監督。現在的城市規劃還局限于工程技術領域而不是民主化公開化決策,規劃師的培養也著重于工程技術知識方面,缺少社會動員、社會組織和社會活動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這也影響到公眾參與的開展。
1.2 規劃實施的法律依據薄弱
《城市規劃法》和《建制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使小城鎮規劃建設有了基本的法律依據,但在實際工作中規劃的編制和實施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一些小城鎮的規劃缺少法律的嚴肅性,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諸如不顧城市規劃法律法規的各種規定,不按規劃程序操作執行,把規劃當作手中的權力使用的現象屢有發生;部分小城鎮建設項目的布局隨意性過大沒有一套操作程序,甚至出現以個別領導的意圖代替規劃,以既成事實修正規劃,更甚者有的以規劃上的讓步為少數人謀利益等,最后致使小城鎮規劃在實施中出現敗筆和遺憾工程,此類現象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執法不嚴的突出表現。
1.3 規劃中沒有協調好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關系
目前由于政府部門對小城鎮規劃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把小城鎮建設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只專注于經濟建設、城鎮發展,沒有注意社會和諧與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忽視環境保護設施的同步建設,造成各種污染物排放量急劇增加,使小城鎮環境狀況日益惡化。中國小城鎮環境問題主要來自于工業企業,其中高速發展的中小型鄉鎮企業(鄉鎮企業產值占鄉鎮總產值75%)是小城鎮環境的重要污染源。鄉鎮工業導致環境惡化的原因有以下五個方面:首先,由于鄉鎮企業布局較大中型城市的企業分散,污染治理以及排污管理難度相當大。第二,所處的產業層次低,產業結構不合理,工藝技術水平落后,治理資金不足。第三,大城市環境污染轉嫁。第四,缺少環保意思,輕視環境保護。第五,環境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1.4 管理體制問題
1) 小城鎮管理體制不完善:目前我國小城鎮在管理體制上,存在城鎮管理體制革新跟不上城鎮建設步伐的現象。有的依托老鎮發展起來的新城鎮,仍沿用過去的一套管理辦法,土地無償劃撥、資金提留攤派、管理行政命令,在管理上未能從體制上予以更新,深化改革,從而未能使小城鎮經濟和社會管理按新體制運行,嚴重制約著小城鎮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2) 缺乏管理人才和先進管理技術管理思想,管理水平不高:小城鎮在專業人才、技術裝備、管理經驗等方面,都比較缺乏。到2001年底,全國平均每個建制鎮只有1.36個建設助理員,每個集鎮只有0.83個。單靠這些技術人員,很難勝任繁重的小城鎮建設管理工作。
1.5 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
規劃師的理想狀態和規劃管理部門的評價標準不同影響評價的科學性。首先規劃師往往只關注設計的終極理想狀態,而輕視實施評價時產生的種種問題;然而另一方面規劃的實施評價結果會影響到規劃部門發揮權威,從而會導致規劃部門人為的進行抵制;或者由于信息系統不完備、缺少經費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與限制,使得規劃實施的評價被懸置。從而產生下面的現象,從政府到規劃師都在不斷地編制規劃,但都是在不停地進行重復進行原地踏步,并沒有實質性的進步,而且對于規劃編制與實施脫離的現象雖充分認知但無力進行改變,導致了無論規劃的實施效果如何,新一輪的規劃總是不斷地被沒太大意義的編制出來。由于缺少對規劃實施的反思,“規劃師只能根據對本身社會處境的自我反應和普遍性的情緒來判斷規劃的有效抑或失效,成功抑或失敗”。
2 對策研究
2.1 加強法制建設,使城鎮規劃及其實施有法可依
完善法律法規以及標準的配套建設,盡快制定與小城鎮規劃編制和實施相適應的、可操作性強的法規和標準。同時法律法規要兼顧全局利益,立足全國,結合社會發展趨勢,盡量減少各個法規之間的分歧,體現法規的權威性和整體性。
嚴格依法編制規劃和實施規劃,只有堅持遵守規范,依法建設,才能保證小城鎮健康發展。科學編制完善的小城鎮規劃,不僅要包括小城鎮的目標和主要內容,還應包括保障各項規劃目標得以具體實施的主要政策措施。實施規劃必須采用市場經濟的辦法,遵循市場規律,調整市場機制,增強規劃實施的力度,減少人為造成的阻礙因素。要確保小城鎮規劃的正確并順利實施,首先要有科學的規劃決策。其次,要有科學系統的審批制度。
2.2 加強公眾參與
在進行小城鎮建設以及規劃設計時,要廣泛吸收社會各界的意見,讓公眾了解規劃、參與規劃、支持規劃。我們可根據國情,因地制宜,改變過去由規劃師制定規劃方案的弊病,實施由規劃師、政府、社會各界、市民共同參與的公眾規劃。這樣就可以保證制定的規劃更為科學合理,更易實施。小城鎮規劃是一項涉及公眾利益的工作,公眾參與規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確保規劃民主性的重要環節。
2.3 完善小城鎮管理體制
管理問題在一個小城鎮初具規模后,就會上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首先,要進行隊伍建設,盡快培養和建立一支善于管理經營的隊伍。其次,進一步加強公安、工商、城建等職能部門與鎮政府的執法權限劃分與協調。最后,提高管理者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以及居民的環衛意識、交通規則意識和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
提高小城鎮規劃的科學化手段研究,使小城鎮規劃管理用科學的理論做指導,充分借鑒中外城市規劃管理的有益做法,不斷改進和創新管理方法。同時還要積極推廣以計算機為重點的辦公自動化技術,這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一大趨勢。
2.4 完善評價體系
小城鎮規劃實施的評價是在規劃方案實施后有相關人員組成的聯合小組對規劃運行的效果進行評價。小城鎮規劃實施評價體系必須一切從城鄉協調發展和充分發揮小城鎮作用出發,以小城鎮人口發展和素質提高為核心,謀求小城鎮經濟發展與資源合理利用、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通過增強小城鎮經濟實力提高小城鎮建設質量和居民的生活質量,合理轉移農村勞動力,縮小城鄉差異,并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條件和可能。設計小城鎮規劃實施評價體系應該體現兩大戰略思想,一是應體現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二是應體現城鎮化發展戰略思想。
3 結語
城市化是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發展小城鎮是鄉村城市化的主要手段。在小城鎮建設暨規劃設計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因此我們必須深入進行小城鎮規劃設計的研究,不斷發展和學習,推進小城鎮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根據我國的規定,一般情況下的小城鎮就是城市,因此對小城鎮的規劃設計一般都運用和大城市一樣的設計方法和設計規范。但由于小城鎮本身具有自身的特點,與傳統的大型城市有很大的區別,在進行小城鎮規劃設計的時候要結合城市和鄉村的雙重特點,以此進行的小城鎮規劃才具有良好的合理性。根據現行的我國小城鎮規劃設計分析,一般情況下的設計需要三個步驟,首先對城鎮的區域進行合理的規劃,并結合城鄉兩方面的因素進行;然后對城鎮的地區進行建設規劃,規劃的同時要結合大城市的全面建設規劃方法進行;最后就要對重點的地段進行詳細的規劃,城鎮的核心是城鎮發展的重點,在進行城鎮核心規劃時,就要結合城鎮的特點進行詳細的規劃。
一、小城鎮規劃設計遵循的原則
1.以人為本,同時與環境相適應、平衡原則
小城鎮的規劃設計本身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并結合城鎮本身的文化特點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從而提升小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小城鎮在規劃設計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對環境的保護,很多地方的小城鎮在規劃設計時沒有對環境進行合理的保護,在建設后導致環境一度惡化,在進行治理的時候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
2.特色原則
小城鎮與綜合性大城市不同,大城市注重經濟發展的地位,而小城鎮則是要突出其本身的文化底蘊和自身特點。綜合性規劃設計的小城鎮,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自身特點,不管是良好的文化底蘊還是良好的園林景觀小城鎮,都突出了自身的特點。為了突出以人為本的要求,并避免出現很多相同的小城鎮,就要重點考慮城鎮的自身特點,并將其特點進行合理的規劃利用。在小城鎮規劃設計時,嚴禁生搬硬套,對于拿來主義要堅決說不。
3.合理布局鄉鎮工業
小城鎮的工業是其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柱,因此對于小城鎮工業的布局,要做好多方面的考慮,既不能阻礙去發展的勢頭,更不能對環境造成影響。很多小城鎮的工業發展具有盲目性,規模小分布散亂,沒有核心技術,資源利用率較低,對環境有很嚴重的影響,這就是小城鎮傳統工業的基本情況。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對其進行綜合考慮,從一個點著手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
二、小城鎮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以物質環境建設為尺度的規劃設計模式,缺乏生態可持續發展觀念
很多小城鎮的規劃設計往往以城市的發展為主要設計方案,這就導致城市在發展建設的同時,缺少對環境的保護,更不能突出人文的特點,長此以往建設成的小城鎮只能成為快速發展的小城鎮,不能成為具有自身特點的綜合性小城鎮。
2.注重“攤大餅”的粗放式發展模式,歷史文化的保護觀念淡薄
對于小城鎮的規劃設計,一定要以其本身的歷史為基礎,并深入的考察小城鎮的風土人情,將小城鎮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體現出來。對歷史文化的保護,是小城鎮在發展中凸顯自我的基礎,純粹為了發展的規劃,只能導致多方面發展而沒有自我的專長。
3. 設計模式以功能主義和技術主義為價值取向,缺乏對人居環境的關注
小城鎮規劃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的要求,如果僅僅為了提升城鎮的發展而進行規劃設計,必然導致人們的生活環境受到破壞。這樣就會導致很多人離開小城鎮,進而導致小城鎮的發展受到全面的阻礙。
三、現代小城鎮規劃設計與建設的思路
1.小城鎮整體物質形象空間的塑造
對小城鎮的整體物質形象空間建設和塑造,需要重點考慮的就是小城鎮的重要公共空間和小城鎮的實體。一般情況下規劃設計的小城鎮沒有良好的公共空間,除了有街道以外,小城鎮基本沒有其他的公共空間,而城市的設計要求中規定,一定要有用作人們活動的良好公共空間,以此提升人們生活的質量,并要方便人們的出行。在空間設計的時候,要結合多層的特點進行設計,并結合所使用公共空間的具體作用,進行不同公共空間的綜合性管理。小城鎮的實體主要是城鎮中的建筑物和構筑物,對于這些實體建筑,要有全面的設計考慮,既能滿足城鎮居民的居住生活需要,又要具有美觀保護環境的特點。
2.小城鎮整體人文形象的塑造
小城鎮一般都具有長久的歷史,我國的五千年文化底蘊很多都在小鎮中有所體現,想要對小城鎮的整體人文形象進行塑造,就要結合小城鎮的文化特點,對城鎮的獨有歷史和文化體現出來。在規劃設計的同時,要將小城鎮的特點進行合理的保護,并以其特有的歷史文化創造出具有獨特特點的歷史小城鎮。對于小城鎮進行規劃設計的同時,要對其原有的道德和社會網絡進行合理的融合,最好是不對其進行改變,以此保證其具有良好的道德的社會網絡,并以此提升每個小城鎮居民的安全度和滿意度。
3.突出文化內涵,塑造地方特色
文化的內涵是城鎮規劃最值得重點注意的,但也要對其本身文化特點進行整合,將城鎮文化中的多方面文化如民族文化、經濟文化、宗教文化等進行合理的布局。當新型的小城鎮規劃設計開始前,要對小城鎮的文化特點進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以此確保小城鎮規劃設計時能夠全面顧及到歷史、建筑、民族等多方面的自身特點,以此確保規劃建設的新型城鎮具有良好的文化內涵。
4.強化生態理念,打造園林式景觀
小城鎮在整體規劃設計后,建設成的新型小城鎮必然是具有良好生態特點的園林城鎮,因此生態建設是小城鎮規劃要考慮的重要影響因素,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體現。想要將小城鎮建設成具有良好綠化的園林城鎮,就要在城鎮規劃設計時做到全面結合城鎮的環境特點進行綜合性規劃。對于鄉鎮企業的分布,要做好居民區和商業區以及企業區的分開,并將城鎮的景觀設計放到設計的重要地位,結合高標準的生態規劃標準進行小城鎮的景觀設計。
結束語:根據我國的小城鎮規劃的規定和專家的預測,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城鎮化速度增長開始進入最后階段,我國目前已經有將近2億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這對城市是十分嚴重的考驗。小城鎮作為主要的農民聚集地,必然會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帶來巨大的商機,只有做好小城鎮的規劃建設,才能為我國的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發展鋪平道路。希望本文對我國小城鎮規劃設計的分析和探討,能給每個從事小城鎮規劃設計的人員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唐建兵,王玉瓊,張薇.旅游業和小城鎮發展的互動關系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1)
[2]于今.加強小城鎮建設與管理協調城鄉發展步伐[J].小城鎮建設.2013(04)
[3]倫海,徐敏.小城鎮的生態建設[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3(05)
[4]周向紅,袁瑞娟.現代城市住區規劃與可持續發展[J].城市開發.2014(07)
[5]榮西武,文輝,郭建民.完善小城鎮規劃管理的思路和建議[J].小城鎮建設.2010(01)
中圖分類號:TM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城鎮規劃設計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在整個城鎮規劃設計中,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能源是人們的不斷追求。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節能意識的增強,在城鎮規劃設計中低碳理念產生并逐漸得到廣泛的運用。該理念的出現對城鎮規劃設計的影響是深遠的。然而,如何更好的落實該理念,如何在城鎮規劃設計中更好的落實低碳理念,這些都是擺在人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文章主要探討分析了低碳城鎮規劃設計的意義,并提出了推行低碳城鎮規劃設計的策略,希望能夠引起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進一步關注,能夠對新型城鎮規劃設計中更好的推行低碳理念發揮借鑒和指導作用。
二、低碳理念及低碳城鎮規劃設計的概念
1、低碳理念。低碳理念是伴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而產生的新的理念,它要求人們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消費理念和生活方式,在保證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實現有助于減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設模式和社會發展方式。它倡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廢舊循環利用,節約能源資源,最終實現城市的低碳可持續發展。
2、低碳城鎮規劃設計的概念。低碳城鎮規劃設計是指在城鎮規劃和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并利用自然環境因素,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嚴格遵守相關的規范,使城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安全、健康、舒適的環境。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低碳城鎮規劃設計就是在規劃設計的時候,通過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減少各類廢物的產生,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低碳城鎮規劃設計能夠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是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推行低碳城鎮規劃設計的意義
作為一種新的城鎮規劃設計理念,在城鎮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推行低碳理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總的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低碳城鎮規劃設計能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緩解當地資源壓力,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積極作用。比如,在規劃設計的時候,結合當地的氣候特征,設計低耗能的建筑物,倡導低碳排放生活方式;通過就近獲取建筑材料來節約運輸成本;通過運用各種節能墻體材料來實現建筑物的保溫節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等以上規劃設計策略的運用,都能夠顯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2、拓寬建筑材料使用范圍。運用低碳城鎮規劃設計理念,能夠推動新材料、新工藝的運用,有利于拓寬材料的使用范圍,為新材料的進一步運用創造了有利條件。例如,為了滿足低碳城鎮規劃設計的要求,在工程建設中采用各種新型墻體保溫材料,各式各樣的新型的建筑材料也被不斷的研發出來,并在工程建設中得到應用,拓寬了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圍。
3、有利于城鎮的可持續發展。低碳城鎮規劃設計有利于資源能源的節約,降低碳排放量,而通過運用新技術、新工藝,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節約資源,啟動整個社會的低碳行動建設,有利于促進城鎮的可持續發展。
四、低碳理念下的新型城鎮規劃設計的策略
正因為低碳理念對城鎮規劃設計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城鎮規劃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以低碳理念為指導,并積極采取相應的策略,更好的推動低碳城鎮規劃設計的運用。結合城鎮規劃設計的實際工作,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做好城鎮的整體規劃設計。在進行城鎮規劃設計的時候,要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文化特征、經濟發展水平等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從整體著眼,優化規劃設計,做好對道路、建筑、產業、能源等的整體規劃設計工作。優化各種設施的布置,提高規劃設計水平,倡導低碳排放理念,為城鎮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2、因地制宜。低碳城鎮規劃設計需要綜合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在規劃設計的時候,應該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特征和地域條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采光、通風,集熱和制冷,從而降低這些方面帶來的能耗和污染,減少人們為達到這個目的而消耗大量的資源能源,減少碳排放量。例如,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區,提高太陽能的利用效率非常必要。而對于陰雨過多的地區則沒有必要利用太陽能。對于寒冷地區,應該在保溫材料方面增加投入。而在炎熱地區則要考慮遮陽板的方位和角度,這樣能夠防止太陽輻射,避免產生眩光,充分利用各種有利于條件來為生產生活服務,降低城鎮人們生活資源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量。
3、尊重當地環境。低碳城鎮規劃設計首先應該保證規劃設計的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經濟性,在此基礎上,并結合當地的環境特征,尊重當地環境。規劃、設計需要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地理特征、人文環境等因素,了解當地氣候、水文、資源、交通等各方面的資料,使得城鎮規劃設計與當地自然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合理規劃各項城鎮設施,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的條件,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量。
4、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城鎮規劃設計的時候,建筑材料的選擇是一項重要工作。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應該選用對人體健康影響最小的材料,尤其是優先選用無放射、低揮發、低活性的材料。在選擇油漆、膠水、粘合劑、地板、木板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它們的優良性能,還要考慮它們有無毒物質的釋放。此外,還要注重外墻保溫節能材料的使用,這樣能夠減少人們家居時資源能源的消耗,減少碳排放量,以采暖空調為例,如果使用絕熱維護材料,能夠有效節能約50%。
5、重視利用可再生能源。城鎮規劃設計的時候,尤其是要重視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例如,利用空調冷凝熱作為生活熱水的輔助熱源,利用太陽能熱水作為日常生活用水,利用太陽能光電系統支持日常生活用電。不管使用何種能源和技術,都要重視節約,在規劃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有利于能源的收集,充分收集和利用能源。
6、采用節能新技術。在能源使用的時候應該注重節約,根據日照強度調節室內照明系統,換氣系統、節水系統;重視對能源的回收和二次利用;使用耐久性強的建筑材料;重視節能新技術、新工藝的運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7、做好道路系統、公共服務設施、市政設施的規劃設計。加密公交站點的布置,提高交通的便利性,減少私家車的出行,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按照合理的服務設施半徑布置公共服務設施,如學校、醫院等,倡導就近就醫、就學,合理設置大型商業服務中心,減少人們外出購物的距離。在市場設施布置的時候,重視運用采暖節能系統,合理布置污水處理設施,對污水進行處理和綜合運用,重視收集和利用地表水,加強對廢棄物的再生利用,從多個方面入手,落實低碳理念,更好的促進城鎮的建設和發展。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低碳城鎮規劃設計是城鎮規劃設計新理念,它對整個城鎮規劃設計的影響是巨大的。今后在城鎮規劃設計的實際工作中,我們需要以低碳規劃設計理念為指導,合理規劃,科學設計,以降低碳排放,節約資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注重保護自然環境,使城鎮建設取得更好的經濟社會效益,促進城鎮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尋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
[1]周巍.基于低碳理念的園林設計研究[D].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秦宇楠.基于低碳理念下的小城鎮規劃策略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小城鎮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角色,隨著小城鎮的快速發展,如何合理地規劃小城鎮建設是一個核心問題。小城鎮環境規劃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努力解決小城鎮建設與發展中的生態環境問題;同時應堅持以人為本,以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為中心,加強城鎮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鎮生態環境質量,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1小城鎮規劃設計遵循的原則
1.1以人為本,營造人性化的城鎮新區
“以人為本”是小城鎮新區規劃設計應遵循的最基小的首要原則。因此,小城鎮新區規劃應充分考慮到城鎮區居民們各方面的需要,針對老城區中顯現出的各種弊病,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進行全面的人性化的規劃設計。
1.2特色原則
特色是小城鎮的靈魂,它可以樹立小城鎮良好形象提高小城鎮的知名度,促進小城鎮的發展。小城鎮如果有歷史傳承下來的特色固然很好,但即使沒有我們也可以積極去創造,特別是生態景觀特色方面,由于小城鎮規模小形成特色的景觀要素也少,故在小城鎮的生態建設過程中必須重視“個性與特色”,小城鎮景觀要“小而精,小而特”,要綜合運用生態、文化的觀點去創造組織這些景觀形成“以人為本”的各自特色,也將避免“千城一面,萬屋一統”的尷尬。當然,我們所說的特色一定要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而不能生搬硬套。
1.3對現有的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的節約保護與開發利用并重原則
水、土是人類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小城鎮居民賴以生存和從事生產活動的基礎,對它的開發利用,直接關系到小城鎮生態環境系統結構的演變與優化。目前許多小城鎮土地利用粗放,攤大餅式擴張,有的是搞政府形象工程,有的是圈了地閑置幾年不管。而對于日趨緊張的水資源,不僅因給排水設施簡陋導致污染嚴重,而且從人為的節約意識上而言,造成的浪費也十分驚人。絕對不能把水土資源視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即使是土地擴展潛力大、水資源暫且充足的小城鎮,隨著經濟的發展、規模的擴大,人均資源必然減少。
2小城鎮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以物質環境建設為尺度的規劃設計模式,缺乏生態可持續發展觀念
物質性的規劃設計模式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往往表現為:“經濟理性”和“發展優先”的思想。在小城鎮規劃與設計中,一般也將反映自然特征和狀態的地形測量資料、氣象資料和水文資料等作為分析和考慮的主要內容,并作為土地適宜度分析的主要評判依據,而地形地貌存在的生態價值則考慮較少。小城鎮規劃中的景觀與綠地規劃仍停留在追求空問視覺效果的形式層次,強調人工對環境的改造,以期在短期內獲得嶄新的景觀。小城鎮規劃中的可持續生態環境規劃僅僅注重于技術的運用,而忽視了規劃手段本身。環境保護規劃缺乏對小城鎮總體的生態環境的保護觀念,仍停留于運用技術手段控制環境污染的層面。
2.2注重“攤大餅”的粗放式發展模式,歷史文化的保護觀念淡薄
小城鎮規劃中歷史保護規劃往往以旅游、景觀等作為出發點,注重物質層面的實體保護。在保護規劃的手段上以保持特定歷史時期空間特質形態作為目標,而對非物質層面的因素,例如城鎮的社會網絡、居民生活的改變等涉及較少。以旅游、景觀文物保護作為小城鎮保護規劃實施的前提。目前小城鎮的保護規劃往往是以文物保護作為原始動力和前提,以旅游開發作為保護規劃的目的和尺度,以景觀的建構和規劃作為保護規劃的成果和模式。在小城鎮保護與更新規劃的編制中,不注重本地特點,套用規劃師心目中固有的特點與模式,往往造成保護規劃完成后小城鎮特色風貌與文化的缺失。另外一個突出的問題與矛盾在于對歷史與文化的忽視,在小城鎮規劃中不注重本地的歷史、文化與文脈,形成諸多的建設性破壞。景觀的保護不應僅停留在表面層次上,小城鎮景觀的保護并不全是保護形象風貌和人知覺心理的連續性,還應充分重視小城鎮景觀深層文化內涵的連續性;景觀的保護并不只是“建筑的文化特征演化的歷史記憶的靜態保留,更重要的是對形成該地區的建筑文化性的深層方式的留存和借用”。
3現代小城鎮規劃設計與建設的思路
3.1小城鎮整體物質形象空間的塑造
3.1.1小城鎮的主要公共空間
傳統的小城鎮除街道空間外,往往缺乏良好的公共空間。小城鎮建設規劃中的城市設計要注重小城鎮的重要公共建筑空間、街道空間、廣場空間及河流綠地等公共性空間的營造。城市設計要結合建筑的功能、用地的性質以及人流活動規律來形成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質的小城鎮公共活動空間,如居民公共活動空間、交通空間及自然風光地帶等,從而滿足小城鎮居民多種活動方式的需要。居民的公共活動空間要結合主要的公建如活動中心和商業建筑等布置;交通空間要結合居民的出行方式、重要的交通場站和小城鎮的布局特征進行布置;自然景觀空間的塑造要結合河流、山體、林地等自然景觀因素,同時考慮園林綠地規劃及生態環境保護等對自然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建立小城鎮良好的自然景觀空間。要豐富小城鎮的空間層次,空間層次的豐富不僅要建立不同功能和性質的公共空間,而且要建立不同規模的相同性質的空間。如綠地的建設要分類別,按照服務不同地域范圍來確定,按照鎮區、片區來設定;如廣場的建設要考慮不同功能組成,交通集散、休閑娛樂、集會、市政等不同內容。
3.1.2小城鎮的實體
小城鎮的實體是指城鎮的各類建筑物和構筑物等,是小城鎮整體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小城鎮的實體,城市設計主要考慮公共建筑的組織,小城鎮建設規劃中城市設計主要重視小城鎮公建的組織,目的是保護城鎮景觀,創造和諧與協調的城鎮面貌,并控制建筑實體與空間的比例關系。城市設計道德要使公共建筑合理分布,形成小城鎮的主要景觀節點和次要景觀節點,從而建立小城鎮的實體景觀系統;其次,要注重小城鎮輪廓線的控制,城鎮輪廓線組織的關鍵是合理控制建筑物高度、體量和體形等,使主要因素成為城鎮輪廓線的主要控制,使次要因素處于從屬地位,從而使城鎮輪廓線具有一定的清晰性,豐富小城鎮的總體空間。
3.2小城鎮整體人文形象的塑造
小城鎮一般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歷史遺產,在每一個特定地區,種族群體的文化傳統及其演進對城鎮空間的組織與發展產生影響,形成了城鎮空間的文化特色。因此城市設計要注重城鎮歷史文化形態的延續性。在城市設計方面:①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強化地域文化特征,把歷史文化因素融入到小城鎮景觀設計的總體構架之中,保護一切有價值的歷史遺存如居民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風等,使小城鎮的人文特色得以延續,對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的建筑,如文物古跡和文化遺產等進行重點保護;②要處理好特色保護和小城鎮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等的關系,使特色保護和各項用地布局、社會環境效益相結合;③由于小城鎮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空間環境,歷史文化特色的保護還要反映當代城鎮生活,創造出既具有濃厚人情味,又具有時代感和個性特色的小城鎮風格。
3.3突出文化內涵,塑造地方特色
“歷史文化是城鎮所特有的,它是城鎮特色中最內在最具有恒久力的東西”。因此,城鎮新區規劃設計應結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城鎮文化的涵蓋面很廣除了歷史文化之外,還包括民族文化、經濟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諸多方面。新一輪的城鎮新區規劃僅僅當成規劃去做,而要更深一層“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規劃人員在對城鎮新區進行規劃設計之前,要全面地考察、掌握小城鎮歷史、地域、建筑、民族、產業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3.4強化生態理念,打造園林式景觀
生態園林城鎮是今后小城鎮發展的必然趨勢。生態設計是縣域城鎮走生態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結合生態建設進行景觀設計,使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協調統一是建設生態園林城鎮的必然選擇。因此,強化生態理念注重景觀設計是新一輪的小城鎮新區規劃應該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則。
4結語
小城鎮規劃涉及的專業很廣,牽涉的問題也比較多,關系到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是一個完整的社會發展規劃,是一個大戰略、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協調和努力。在具體設計與實施過程中,要從實際出發,做到布局合理、交通方便、環境優美、各具特色,為建設現代化的、高度文明的新小城鎮而努力。我們規劃設計人員也要緊跟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更新小城鎮規劃觀念,豐富規劃手法。以解決小城鎮現實發展中的實際問題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做好符合小城鎮發展的規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規劃的有效性、指導性,促進小城鎮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小城鎮規劃設計遵循的原則
1.1以人為本,同時與環境相適應、平衡原則作為小城鎮主體的人,在積極努力改造改善自身賴以生存環境的同時,又不自覺地破壞了自身生存的環境,通過生產和生活將大量廢棄物排向大氣、水體和土壤中,直接破壞小城鎮的生態系統結構。近年來,作為農村中心的小城鎮人口增長很快,由此帶來的小城鎮污染日趨嚴重,往往超過小城鎮的環境容量及自凈能力,引起小城鎮生態環境系統調節能力失控,反過來又直接影響別人的身體健康。故要特別注重人與環境系統協調一致的原則,鄉鎮的工業布局、人口規模、不能超越環境提供的保證程度。
1.2特色原則
特色是小城鎮的靈魂,它可以樹立小城鎮良好形象,提高小城鎮的知名度,促進小城鎮的發展。小城鎮如果有歷史傳承下來的特色固然很好,但即使沒有我們也可以積極去創造,特別是生態景觀特色方面,由于小城鎮規模小,形成特色的景觀要素也少,故在小城鎮的生態建設過程中,必須重視“個性與特色”,小城鎮景觀要“小而精,小而特”,要綜合運用生態、文化的觀點去創造組織這些景觀,形成“以人為本”的各自特色,也將避免“千城一面,萬屋一統”的尷尬。當然,我們所說的特色一定要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而不能生搬硬套。
1.3合理布局鄉鎮工業
鄉鎮工業結構與布局實質上就決定了小城鎮技術經濟系統的組成與結構,同時又體現了小城鎮的產業特色。因而鄉鎮工業的發展與布局直接關系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直接關系到小城鎮的環境保護和優美環境創建,是小城鎮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核心。把鄉鎮工業看作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合理的規劃布局與引導發展,對于完善小城鎮技術經濟系統結構與增強小城鎮技術經濟系統對生態環境系統的良好循環都是及其重要的。
1.4對現有的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的節約保護與開發利用并重原則水、土是人類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小城鎮居民賴以生存和從事生產活動的基礎,對它的開發利用,直接關系到小城鎮生態環境系統結構的演變與優化。目前許多小城鎮土地利用粗放,攤大餅式擴張,有的是搞政府形象工程,有的是圈了地閑置幾年不管。而對于日趨緊張的水資源,不僅因給排水設施簡陋導致污染嚴重,而且從人為的節約意識上而言,造成的浪費也十分驚人。絕對不能把水土資源視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即使是土地擴展潛力大、水資源暫且充足的小城鎮,隨著經濟的發展、規模的擴大,人均資源必然減少。
2小城鎮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以物質環境建設為尺度的規劃設計模式,缺乏生態可持續發展觀念
1)物質性的規劃設計模式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往往表現為:“經濟理性”和“發展優先”的思想。在小城鎮規劃與設計中,一般也將反映自然特征和狀態的地形測量資料、氣象資料和水文資料等作為分析和考慮的主要內容,并作為土地適宜度分析的主要評判依據,而地形地貌存在的生態價值則考慮較少。
2)小城鎮規劃中的景觀與綠地規劃仍停留在追求空間視覺效果的形式層次,強調人工對環境的改造,以期在短期內獲得嶄新的景觀。
2.2不注重地方特色,盲目套用大城市的模式,小城鎮結構形態環境雷同
1)小城鎮規劃中“技術烏托邦”的思想與文化的趨同性帶來的小城鎮規劃色的缺失。
2)小城鎮規劃對特色的認識有待全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a僅注重規劃中的物質特色,忽視了小城鎮特色中的非物質要素。b小城鎮特色應是一個整體,從結構形態規劃,用地總體布局到詳細規劃、單體設計的各個步驟,從小城鎮總體景觀到街道、建筑都是其特色所在。
2.3設計模式以功能主義和技術主義為價值取向,缺乏對人居環境的關注
1)過于強調理性分析與功能分區,缺乏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思想。
2)缺乏人居環境科學的整體和綜合思想,人居環境觀念淡薄。
3)我國目前小城鎮規劃屬于物質性規劃,主要解決小城鎮物質環境建設的空間布局問題,以理性安排小城鎮物質建設的布局和順序為特點,注重理性分析,而形象思維欠缺。
3現代小城鎮規劃設計與建設的思路
3.1小城鎮整體物質形象空間的塑造
3.1.1小城鎮的主要公共空間
傳統的小城鎮除街道空間外,往往缺乏良好的公共空間。小城鎮建設規劃中的城市設計要注重小城鎮的重要公共建筑空間、街道空間、廣場空間及河流綠地等公共性空間的營造。
1)城市設計要結合建筑的功能、用地的性質以及人流活動規律來形成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質的小城鎮公共活動空間,如居民公共活動空間、交通空間及自然風光地帶等,從而滿足小城鎮居民多種活動方式的需要。居民的公共活動空間要結合主要的公建如活動中心和商業建筑等布置;交通空間要結合居民的出行方式、重要的交通場站和小城鎮的布局特征進行布置;自然景觀空間的塑造要結合河流、山體、林地等自然景觀因素,同時考慮園林綠地規劃及生態環境保護等對自然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建立小城鎮良好的自然景觀空間。
2)要豐富小城鎮的空間層次,空間層次的豐富不僅要建立不同功能和性質的公共空間,而且要建立不同規模的相同性質的空間。如綠地的建設要分類別,按照服務不同地域范圍來確定,按照鎮區、片區來設定;如廣場的建設要考慮不同功能組成,交通集散、休閑娛樂、集會、市政等不同內容。
3.1.2小城鎮的實體
小城鎮的實體是指城鎮的各類建筑物和構筑物等,是小城鎮整體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小城鎮的實體,城市設計主要考慮公共建筑的組織,小城鎮建設規劃中城市設計主要重視小城鎮公建的組織,目的是保護城鎮景觀,創造和諧與協調的城鎮面貌,并控制建筑實體與空間的比例關系。城市設計道德要使公共建筑合理分布,形成小城鎮的主要景觀節點和次要景觀節點,從而建立小城鎮的實體景觀系統;其次,要注重小城鎮輪廓線的控制,城鎮輪廓線組織的關鍵是合理控制建筑物高度、體量和體形等,使主要因素成為城鎮輪廓線的主要控制,使次要因素處于從屬地位,從而使城鎮輪廓線具有一定的清晰性,豐富小城鎮的總體空間。
3.2小城鎮整體人文形象的塑造
3.2.1歷史文化環境的表達小城鎮一般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歷史遺產,在每一個特定地區,種族群體的文化傳統及其演進對城鎮空間的組織與發展產生影響,形成了城鎮空間的文化特色。因此城市設計要注重城鎮歷史文化形態的延續性。
在城市設計方面:1)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強化地域文化特征,把歷史文化因素融入到小城鎮景觀設計的總體構架之中,保護一切有價值的歷史遺存如村落布局、居民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風等,使小城鎮的人文特色得以延續,對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的建筑,如文物古跡和文化遺產等進行重點保護;2)要處理好特色保護和小城鎮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等的關系,使特色保護和各項用地布局、社會環境效益相結合;3)由于小城鎮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空間環境,歷史文化特色的保護還要反映當代城鎮生活,創造出既具有濃厚人情味,又具有時代感和個性特色的小城鎮風格。
3.2.2意義性環境的表達
小城鎮的意義性是由空間要素及實體要素所具有的內在文化涵義,主要是由歷史傳統、社會習俗、文化形態、思想觀念及聚居方式等的影響所形成。小城鎮的意義隨著小城鎮的發展和實踐的推移而不斷發生變化。小城鎮的環境意義不僅能使環境具有強烈的可識別性、安全感和歸屬感等,而且和居民的生活融為一體,使得生活環境更加動人。因此,城市設計要加強環境的意義,在保護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充分注重社會習俗和思想觀念等的影響,對小城鎮形體和空間的造型、尺度及色彩等進行規定,從而使小城鎮的整體環境具有一定的意義。
3.3突出文化內涵,塑造地方特色
“歷史文化是城鎮所特有的,它是城鎮特色中最內在、最具有恒久力的東西”。因此,城鎮新區規劃設計應結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城鎮文化的涵蓋面很廣,除了歷史文化之外,還包括民族文化、經濟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諸多方面。新一輪的城鎮新區規劃僅僅當成規劃去做,而要更深一層去“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4結語
總之,隨著會社會綜合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城鎮的規模也會持續地增長,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會逐步提高。在這種形勢下進行小城鎮新區規劃,就要求城市規劃師們樹立超前意識和發展觀念。
參考文獻: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mall town of regional connotation, discuss a wide place in the road to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l of small towns planning strategy restriction and guidance.
Key words: small town; geographical location
中圖分類號: F11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0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城市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0年的47.5%。鄉鎮企業的迅速崛起和迅速發展促進了城鄉經濟的一體化,小城鎮在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隨著我國各層面的城鄉規劃編制體系日趨成熟,對小城鎮發展機制和發展模式的研究也變得更加深入和多樣,這使得各小城鎮在其所在區域內的性質和職能將更加豐富和靈活。這就對研究小城鎮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從小城鎮的地域性著手進行研究,可以獲取更多關于其深層次的內容,給規劃提出更多的先驅性內容。
1 小城鎮的地域性認識
現代建筑設計強調圍繞建筑的節能性、環境性、地域性進行設計,既做到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同時也促進了可持續發展,一批杰出的建筑作品也證明了地域性對于建筑設計的指導性意義是合理且成功的。而城鎮作為一定區域內的人類聚居點,在其規劃設計中更應該重視區域內各種因素的影響,即其地域性特征。
小城鎮作為區域內核心城市與農村之間的過渡性城鎮形態,具有重要的發展地位和研究價值。而放眼國內現狀,我國13億人口,9億在農村。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即“三農”問題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和深遠意義的戰略問題。“三農”問題的核心是增加農民收入,而從根本上看,只有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只有把農業富余勞動力從土地上逐步轉移出去,才能大幅度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和綜合經濟效益;才能縮小城鄉差別和工農差別;我國城鎮化水平才能迅速提高;整個經濟社會才能有更大飛躍。從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90年代以來,我國小城鎮建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對于整體社會政治經濟發展都起到了重大的帶動作用,由此可見,在城鎮規劃體系中,小城鎮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值得深入探索研究。
小城鎮相對城市而言,具有土地、人口規模小,發展滯后,區位靈活等特點,這就決定了地域性對于小城鎮的突出意義。對一個小城鎮而言,地域性具有豐富的內涵,如其自身區位、自然條件、歷史文化及歷史遺產、居民生活習慣及風俗特點等。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約或指導著一個小城鎮的規劃與設計。通過深入研究,充分抓住小城鎮的地域性特征,可以在規劃中抓住一個小城鎮的精髓,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 地域性對于小城鎮規劃設計的制約性
地域性對于一個小城鎮的規劃設計具有一定的制約性,把握好這種制約性可以在規劃中排除干擾因素,避免出現不適宜該城鎮發展的建議。地域性作為小城鎮的自身固有屬性,可以當做小城鎮規劃設計的一個框架來對待。從小城鎮的自然區位和自然條件來看,有些城鎮的自然條件較差,沒有區位、交通、自然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這就注定了一些小城鎮的發展模式對其是行不通的,在規劃中就要對其進行其他方面的研究,尋找有利的因素。
由此可見,小城鎮的地域性起到了對于發展建設模式生搬硬套的監督性作用。將不適于一個地域城鎮的發展建設模式強加其中,即使該模式本身是合理的,那也達不到促進發展的效果,只有充分考慮了小城鎮地域性的制約條件,使規劃建設方案與小城鎮自身條件形成一種契合,這才能探索出真正的小城鎮地域性發展模式。
3 地域性對于小城鎮規劃設計的引導性
相對于地域性對于小城鎮發展模式的制約性,其引導性其實更為突出。小城鎮的地域性資源是多元的,如各種有形的地上遺存和無形的文化遺產可以引導小城鎮走歷史文化風情小鎮的發展路線;保護良好的自然山水條件可以引導小城鎮走旅游度假休閑區的發展路線;不同的區位條件則可以視具體情況為小城鎮開拓多元的發展模式。當然在這其中,小城鎮的經濟發展是重中之重,不同的發展模式歸結到一點就是要尋求具有區域經濟特色的優勢產業。充分理由區位優勢與各種資源,因地制宜,積極培育區域經濟特色的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是實現小城鎮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相互協調,雙向帶動的重要途徑。當然,就某一小城鎮而言,它不可能同時具有多方面的區域性優勢,這就需要我們去深入探索,以尋找出其最大的積極因素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小城鎮發展模式的制定。
小城鎮的地域性研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元素就是當地風俗和居民的生活習慣。無論任何層面的城鎮規劃都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規劃者的意圖不在于創造空想的終極藍圖,而是要創造適宜人生活的城鎮規劃模式。抓住小城鎮的優勢產業的同時要調動當地居民的積極性,協同創造出具有活力的現代化小城鎮。
4 小城鎮規劃設計中應用地域性因素實例-----北七家鎮規劃
北七家鎮位于北京市西部、昌平區的東南部,西面與北京順義區、朝陽區、北苑邊緣集團、清河邊緣集團、沙河衛星城、百善鎮、小湯山鎮為鄰,距安定門、昌平區各18km,鎮域面積60.45k㎡,人口16.5萬人。北七家鎮交通便捷,東距首都機場15km,西距八達嶺高速公路12km,南距奧運村和城市輕軌霍營站2km,北鄰快速六環路,并與中關村高新產業園和新的中央商務區具有較好的通達性,而且位于城市中軸線上,毗鄰奧運村公園區和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建成,北七家未來環境優勢將更顯著。同時,處于北京市幾個邊緣集團、天竺空港城河重點建設城鎮的中間地帶,潛在市場和發展優勢明顯,除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外,還有豐富的地熱資源,為開發特色產業和中高檔住宅區提供良好的資源支撐。北七家鎮主要功能可定位為產業多元化和高技術化特色工業園區,北京后花園多樣化生態居住小區、第二居所和觀光休閑區。
以上為北七家鎮的地域性條件,其具有卓越的區位條件、優良的自然風貌,以及豐富的地熱資源。北七家鎮的試點示范小城鎮規劃就深刻地抓住了這點地域性優勢,并與鎮總體規劃有機結合,優化產業結構,強化概念空間規劃以及現代化基礎設施與公共設施的配套建設,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創建田園城鎮。最終把試點示范小城鎮規劃和試點示范工程建設落實在鎮總體規劃中實施,保證實施的法律效力。
1992年前,北七家鎮的綜合實力在當時的昌平縣排名靠后,全鎮年稅收七八十萬元,企業上交利潤五六十萬元,底子薄,企業負債率高,靠貸款交“利”、鄉鎮企業難成氣候。北七家鎮沒有獨特物質資源,但有大都市后花園和亞運村地區開發房地產的明顯區位優勢,于是八七家鎮抓住改革歷史機遇,大膽嘗試,由1992年至1994年期間陸續引資開發了7個房地產項目,取得顯著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濟實力在整個郊區排名第三。北七家鎮在一個時期把房地產業作為優勢產業的成功還在于:①靠房地產業完成了小鎮建設與發展的資本原始積累;②小城鎮經濟結構得到迅速調整,第三產業在房地產的帶動下出現超常規發展,1995~2001年第三產業的年增長率按可性價比計算達到29.8%,高出整個GDP年增長率近10個百分點,更分別高出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近17和21個百分點;③有力推動全鎮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在北京申奧成功后,來北七家鎮洽談項目的開發商不下200家,發展勢頭十分強勁;④帶動與房地產相關的建筑業、建筑材料產業,并均有想當發展基礎;⑤促進小城鎮經濟全面,持續高速增長,1995~2001年的GDP增長率為20.1%,遠高于北京10%左右的年增長率;⑥有效保護區域生態環境。北七家鎮1/3建設用地位于北京第二條綠化隔離帶的溫榆河生態保護帶,北七家鎮選擇發展中、高檔住宅和現代化休閑農業有效保護了區域生態環境。
北七家鎮試點示范經驗表明,小城鎮發展離不開特定產業帶動的全面、持續經濟發展,小城鎮要充分利用自身地域性帶來的各種有利條件,避開不利因素,因地制宜,積極培育區域經濟特色的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促進村鎮產業集聚、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實現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相互協調,雙向帶動。
以上北七家鎮的成功案例直接地彰顯了小城鎮地域性研究的重要性。北七家鎮的試點示范小城鎮規劃抓住了北七家鎮最顯著的地域性優勢——區位條件。由區位條件的契機出發,避開自身弱點,成功的把北七家鎮打造成為了由房地產業帶動的小城鎮發展模式典范,解決了“三農”問題。
5 結語
通過小城鎮的地域性特征來約束、指導小城鎮的規劃,可以抓住一個小城鎮的靈魂來進行發展,不僅形成了小城鎮的優勢產業,解決了“三農”問題,發展了社會經濟,更是為小城鎮居民創造了理想的生活工作環境,從而緩解中心城市的人口,就業等多方面壓力。但在剖析小城鎮地域性特征時需要注意抓住重點,覆蓋要點,以避免生搬硬套,因地制宜地對小城鎮發展建設提出相對應的規劃策略。
參考文獻:
[1]《小城鎮規劃案例——技術應用規范》湯銘譚機械工業出版社
[2]《小城鎮總體規劃》王雨村,楊新海東南大學出版社
Abstract: the reform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our town face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but the city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to solve, and, the determining factor is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city, we should clear the basic problems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ity plann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to avoid the problems and make cities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better guidance.
Keyword: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process;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圖分類號:S75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引言
改革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我國的城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尤其是小城鎮的發展,其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現代化的步伐。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但是我國城市建設仍存在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城鎮的規劃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城市建設的成敗。
2 我國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
我國城市建設開始的時間比較晚,時間緊任務重,在加快城市化進程中存在不少問題,具體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1)城市建設資金缺口大,嚴重制約著城市的發展。資金不足已經成為制約城建事業發展的“瓶頸”。我國國土面積大,區域地貌比較豐富,建設難度比較大。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城市改造的資金投入,但是老城區的改造,普遍采取的是“以路帶房,以房補路,配套建設,綜合開發”等辦法籌措資金,但從總體上看,籌資的渠道不合理。
(2)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沒有跟上,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比較差,各項服務設施不全面。由于城市土地寶貴,所以惜土如金,見縫插房,舍不得拿出土地搞環境綠化和公用設施建設,這種情況在城市中心區的黃金地帶表現尤為突出。城市綠地太少,缺乏現代氣息;公用設施太少,服務功能不健全。
(3)城市建筑形式單一,缺乏文化品味和現代氣息,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沒有在城市建設中體現出來。在城市建設中,如何體現歷史文化名城特色,做到歷史風貌與現代文明和諧統一,是擺在我市城市建設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城市的道路建設存在規劃設計不合理的情況,有些地方跟不上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而有些地方卻夸大了城市發展對于道路體系的要求,盲目修建,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4)城市規劃、城市建設與城市運行三個階段之間的管理沒有有機地結合起來。不考慮運行服務盲目規劃、開發,使得城市規劃建設的成果沒有更好的保護起來。
(5)城市規劃嚴重滯后城市的發展,同時又沒有及時制訂出控制性規劃,使得亂占亂建的現象比較多,嚴重影響了城市對外的整體形象。
3 城市規劃設計應遵循原則
城市規劃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城市建設的成敗,考慮到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我們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應該遵循:整合,經濟,安全,美學和社會等五方面原則,才能使我們的規劃方案滿足城市建設的需要及社會發展的需要。
整合原則:1.應當使城市的發展規模、各項建設標準和地方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要正確處理好城市局部建設和整體發展的辯證關系;要正確處理好城市規劃近期建設與遠期發展的辯證關系;要處理好城市經濟發展和環境建設的辯證關系,保持人與自然相互協調,既是當代人類的共同責任,也是城市規劃工作的基本原則。
經濟原則:城市規劃要堅持適用、經濟的原則,貫徹勤儉建國的方針,這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重要。
安全原則:安全需要是人類社會發展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城市規劃應當符合城巾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等要求,還要注意城市規劃的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設等問題,
美學原則:保護好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設施、名勝古跡的同時,也要注意體現時代精神,要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協調,建筑格調與環境風貌的協調。
社會原則:就是在城市規劃中樹立為全體市民服務的指導思想,貫徹有利生產、方便生活、促進流通、繁榮經濟、促進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原則,盡量滿足市民的各種需要。.設計要注重人與環境的和諧;是要大力推廣無障礙環境設計。城市設施不僅要為健康成年人提供方便,而且要為老、弱、病、殘、幼著想,在建筑出入口、街道商店、娛樂場所設置無障礙通道,體現社會高度文明。
4 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中起到的作用
城市,是以非農業產業和非農業人口集聚形成的較大居民點。一般而言,人口較稠密的地區稱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區、工業區和商業區并且具備行政管轄功能。現代化城市建設主要是在規劃的指導下,進行不斷建設和有效的管理。城市的規劃、建設二者相互統一,不可分割,規劃是建設的前提,建設的程度為規劃思想提供參考。規劃對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一個城市能否建設的好,管理的好,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規劃。沒有好的規劃,城市建設會出現盲目性。但是近年來我國城市規劃建設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失誤,如一些城市或是拆毀了具有歷史風貌的區域,或是在風貌保護區新建了一些現代高層建筑等,所以我們的規劃要體現超前性、科學性、歷史性等。
5 從規劃的角度避免城市建設問題
首先,我們在規劃時,應該注意科學性,實事求是地針對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行切實可行的規劃設計,避免城市建設資金的巨大缺口,規劃建設部分必要的設施,流出后續建設的接口,使有限的資金帶來更多的規劃成果及經濟回報。
其次,應該注意規劃城市的配套基礎設施,明確保護環境的規劃理念,使城市的建設用地規劃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進行,有力的保證城市的綠地,提高城市的現代化氣息,是城市人口有強烈的歸屬感,增加對城市的認同感,這樣就能更好地提高社會建設的效率。
再者,規劃設計時應該注意城市的歷史文化氛圍,建筑的整體規劃應該具有文化品位和現代化氣息,注意各種建筑以歷史遺跡的協調統一,體現出歷史文化城市的特色,并且在交通方面應該進行補充,必要時進行交通環繞,增加城市的可賞性。
最后,城市規劃要有前瞻性,要跟上城市的發展進程,同時,規劃也應該與城市建設能力協調統一,不能單純規劃,不考慮建設成本及利潤的回收等。
6小結
我國城市建設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時存在不少問題,其決定因素是城市的整體規劃,我們應該明確城市建設的基本問題、城市規劃的基本原則,從規劃的角度避免城市建設的種種問題,使得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中發揮更好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