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4 16:49:3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技術創新專項,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技術轉移探究方式。通過全面分析技術轉移的相關數據與內容,以不同的側面探究之間的關系,以四種不同的方式,發現其中的影響程度。首先,探究總體的企業樣本,將技術轉移應用在制造型企業的案例,進行全面的統籌分析。其次,歸納總結一般企業與高新技術企業,分析兩種企業的技術轉移是否存在明顯差異,發現其中不同點的影響。通過以上數據,全面分析其中有何不同之處,再進行相關性較高的技術轉移的變量問題,實施進一步的探究,對比企業之間應用技術轉移與沒有應用技術轉移的企業,產品的生產銷售額度,是否具有較明顯的差異,從而探究技術轉移給企業創造的經濟效益。
二、應用技術轉移的影響
1.企業應用技術轉移比較。全面分析企業之間應用技術轉移的效果,一個企業應用技術轉移進行創新技術的研發,另一個企業則按照常規發展,在同樣的時間周期,進行兩個企業經濟效益的對比,探究其高新技術的發展趨勢。通過對兩個企業的新產品銷售額比較,應用技術轉移的企業,明顯比沒有應用技術轉移的企業創新率更高,產生的經濟效益較為突出,存在明顯的負相關系。企業應用技術轉移方法,受到雙方共同的制約,其主要依賴先進的設備及儀器,直接影響接受技術轉移企業的創新率。我國制造企業應用技術轉移,應該有機結合本企業的現狀分析,創新技術的研發應充分融入先進的技術,規劃更加完善的創新技術,加強制造企業的技術研發,提高制造型企業經濟效益。
2.應用技術轉移對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的創新影響。首先,將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進行區分,分別進行技術轉移變量比較,探究兩種類型的企業,在應用技術轉移之后,是否存在創新技術影響問題。其次,根據企業創新產品的銷售率和創新率進行全面的分析,通過具體的分析發現兩種技術轉移的變量中,大型企業的創新率存在明顯的負相關,兩者之間的技術轉移變量不具備相關性。通過分析發現,無論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沒有因為技術轉移,造成明顯的影響。如果僅僅引用國外的先進技術,不能全面考慮企業基本情況,將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久而久之,增加企業的惰性心理,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提高應用技術轉移的價值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1)31-0024-02
隨著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各行各業均在力圖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技術和產業的升級,從而保證自身能夠在所在行業里有所突破,并獲得更多的超額利潤。技術創新已經成為很多企業的日常工作。總體來看,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與我國的經濟總量和生產大國的身份還是不夠相稱,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創新水平、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創新成果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其中技術創新的橫向轉移能力作為創新能力的一項重要標志,在創新者主體的整體創新能力提高方面有著極其重要
的作用。
一、技術橫向轉移的具體含義
技術的橫向轉移是指能夠跨越技術原創主體單位的一種技術轉移。包括在企業、科研院所、行業,甚至國家之間實現的一種轉移。常見的具體形式有技術轉讓、技術貿易、技術引進等。在實際的市場化操作中也有很多種方式,包括一次性技術買斷、收取技術使用費、按照銷售收益進行提成、技術入股
等多種。
二、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充分認識技術的價值
長期以來,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主要以產品為主,市場上并不看重產品中所包含的技術,由于技術的價值難以評估,必須要形成產品才方便制定價格。但實際上,技術發展為產品只是技術應用中的一項而已。技術的應用可以是產品,也可以是生產過程的支持,包括相關的測試技術等。
(二)缺少技術營銷的思想
由于產品在營銷中的直觀特性,可以更好的組織銷售渠道、培訓銷售人員、建立營銷體系,所以人們熱衷于關注和從事產品營銷。相對而言,技術營銷對整個營銷體系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樣,有關技術營銷的思想和體系建設方面的知識和實踐也相對比較匱乏。
(三)沒有更多的技術來源
在不同國家、行業、企業之間技術進步的速度是不同的。政府為了保持國家的技術優勢會直接支持一部分研究機構和企業發展技術,從而給他們以更多的資助。這部分單位積累了較多的技術,但是更多的企業技術研發是為了自身發展準備的,并沒有更多的技術可以提供給技術轉移的市場。
(四)實際操作中的障礙
即使有了合適的技術,在實際的技術轉移中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包括:(1)擬接收方不了解新產品和新工藝,缺少相關的技術知識儲備;(2)有關該技術的通俗化商業計劃和概念不能被接受;(3)擬接收方對技術的風險過于敏感,不愿意承擔風險。
三、技術橫向轉移取得成功需要具備的條件
(一)相互信任
由于技術本身特性決定了技術轉移中確實蘊含著很多的不確定性,交易雙方如果沒有一定的信任基礎,將會在交易過程中出現較大的交易風險或者成本。比如,有些技術本身比較成熟,但是生產工藝要求非常嚴格,容易在生產過程中出現難以預料的困難。這些風險往往不容易在技術交易中發現,但是一旦技術交易合同簽署后出現意外,就很難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所以,更多的時候需要雙方信任,通過友好協商、通力合作解決這些問題。在實際的技術市場中,信任的缺失同樣造成了現在企業間的技術轉移完成情況不好,更多的買家傾向于購買政府主導的研究所、高校等技術提供單位的技術,不愿意購買私營、個人的技術成果。
(二)具備相應的經驗
技術轉移中,交易雙方是否有相同或者近似的專業背景,將直接決定了技術轉移效果的好壞。同行業內的技術轉移比較容易成功,跨行業的技術轉移存在著更大的風險。是否具備相應的技術轉移經驗非常關鍵。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否有過參與技術轉移流程的經驗,是否有過成功實現技術轉移的經驗等;第二,是否有過與被轉移的技術相關的專業經驗。
(三)專業的合同
在技術轉移過程中,除了一些明確的技術指標可以清楚地在合同上表達,一般都會有些要求難以在合同上一次表達清楚。這就需要有專業的律師和經紀人來把握合同的編寫,尤其涉及到一些行業內通用說法的內涵、專業名詞的定義等都需要有詳細的合同描述。需要采取“寧多勿缺”的思路,盡量給可能發生的意外留下再次商榷的余地。
(四)接收方的學習能力
技術本身一定會存在不斷更新的過程,所以,一次技術轉移在未來都可能遇到再次的技術升級問題。如果接收方具備有良好的學習能力,能夠徹底掌握轉移的技術,充分的消化吸收后能夠自行升級換代,這將直接延長被轉移的技術壽命。
(五)良好的溝通
技術轉移的雙方必須要保證從技術轉移前期就能保持良好的溝通,而且要一直延續到技術完全轉移成功,甚至技術被徹底淘汰。在溝通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但是,現在的很多企業界人士與研究所、高校的技術人員交流存在一些障礙,不太容易有良好的溝通,這些都將會直接限制技術轉移
的效果。
四、結論
由于我國的技術市場仍處在欠成熟狀態,技術的橫向轉移方面還存在較多問題。這些有來自整體環境的,也有來自技術本身的問題。為了保證技術橫向轉移的成功率,需要轉移接受雙方的努力,共同為技術橫向轉移創造良好的條件,從而保證技術橫向轉移成功,為雙方創造更好的效益,取得共贏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張江雪.我國技術市場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學管理研究,2010,(4).
[2] 王新新.我國技術轉移的發展趨勢及對策選擇[J].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2007,(5).
[3] 唐曉斌.我國國際技術轉移體系現狀及優化對策分析 [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
[4] 朱方偉.技術轉移中隱性知識轉化的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11).
中圖分類號:F273.1 文獻標識碼:A
對企業而言,從技術創新中獲益以形成良好創新績效的預期是企業參與并產生技術創新的主要驅動之一。然而,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 Consutling Group)在全球范圍內對高管人員進行的創新調研顯示:半數以上的企業創新在財務方面以失敗收場。Arrow將企業無法成功從其創新投資中獲取收益的現象定義為“專有性(appropriability)問題”,并指出專有性問題源于技術創新生成的科學技術知識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
1986年,Teece開創性地提出了創新收益分配的PFI分析框架,為專有性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系統而全新的思路。在該框架中,他首次提出專有化體系(appropriability regime)的概念,將其定義為“除企業結構和市場結構外的技術知識因素和知識產權制度環境”,并指出專有化體系是決定企業獲取創新收益的關鍵要素。Levin等、Cohen和Walsh、后藤晃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大規模創新調查,研究發現,除了技術知識的本質和知識產權制度兩種創新保護手段外,企業還采用了率先市場化、互補資產優勢等更直接的手段,以改善企業技術創新的專有性狀況。上述措施的作用內涵各不相同,Cohen和Walsh將其歸納為“專有化手段”(appropriability means),目的在于保護技術創新本身及其形成的增值收入。Hurmelinna和Puumalainent在前人工作基礎上拓展了專有化體系的內涵,闡明專有化體系是企業可獲得并使用的專有化手段的組合。
專有化體系效度是指企業對技術創新的獨占程度,由保護技術創新的專有化手段組合使用促成,表征了企業避免技術創新被模仿程度的高低。近年來,多位學者從行業特性、企業環境和創新類型等不同層面對企業如何選擇專有化體系效度的構成手段進行了研究。Cohen和Walsh的研究成果表明,集成電路技術行業更偏好商業秘密,而生化技術行業比傳統行業更依賴于技術知識的隱性屬性。Gonzalez和Nieto認為,主要使用顯性技術知識的企業偏好采用專利,而主要使用隱性知識的公司偏好采用商業秘密。Byma和Leiponen發現,企業規模與選擇專利的概率正相關,而研發投入與選擇商業秘密的概率負相關。袁健紅等分析了影響企業選擇專利和商業秘密兩種保護手段的各種因素,發現企業規模、研發強度、激勵機制及創新類型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自主創新保護機制的選擇。
已有研究多著眼于選擇何種專有化手段保護技術創新,卻并未對專有化體系效度所產生的績效效果進行剖析。筆者認為創新保護手段的使用僅僅是解決專有性問題的外在表現,而其根本目的在于盡可能地攫取創新收益并提升創新績效。因此,本研究根據專有化體系效度的形成機理,將其劃分為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并從知識產權保護和資源觀的角度出發,利用220家中國制造業產品創新企業的橫截面數據,嘗試回答如下3個問題:專有化體系內外部效度的形成之間是否存在交互效應?內外部效度是否對創新績效形成異質的獨立效應?專有化體系效度對創新績效的總體效應如何?考慮到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與發達國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本研究明晰了企業該如何合理高效地保護創新,這對于推動企業的專有性管理實踐乃至技術創新活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1.1 專有化體系內外部效度形成之間的交互效應
根據Teece對專有化體系的定義,專有化體系效度主要取決于兩個基本衡量指標:一是技術創新內在蘊含的技術知識的本質,二是外部法律機制的保護強度。Zander和Kogut認為技術知識的本質主要是指技術知識的隱性或顯性程度,包括可編碼程度(codifiability)、可傳授程度(teachability)、復雜程度(complexity)、系統依賴程度(system dependence)和產品可觀察程度(product observability)等5個方面。隱性知識很難清楚表達,因此其傳播的內在困難性加劇了模仿者掌握知識的難度,進而提高了技術創新者獨占知識的程度。然而,隱性知識織成的自然壁壘并不是一成不變的。Saviottit指出,自然壁壘會隨著技術知識的顯性化、了解技術知識的群體的擴大以及知識潛在使用者的增多而呈現逐漸弱化的趨勢。因此,企業通常還依靠法律機制對技術創新施加外部保護,使模仿者要么不能合法使用技術創新,要么缺乏技術創新的相關信息,從而對技術創新享有所有權和排他權。Hurmelinna等指出,法律機制的保護強度取決于專利、版權、商標以及商業秘密(主要指可執行的法律保護手段,如保密協議)等措施的使用,其中專利的保護能力最高。
本研究認為上述兩個基本衡量指標形成專有化體系效度的機理不同:利用技術知識的本質而實現的獨占程度構成專有化體系的內部效度;借助法律機制而達成的保護強度則構成專有化體系的外部效度。內外部效度形成機理的差異可能導致兩者之間存在交互效應。Hurmelinna和Puumalainent指出知識的隱性屬性與專利保護矛盾。因為如果核心知識在本質上過于隱含,知識產權申請材料便難以書寫,專利等法律保護措施便缺乏可獲得性,外部效度的形成便受到抑制。反之若利用專利等法律保護措施實現外部效度,這些措施需要向國家機構如專利局提交正式申請。Fafia等指出申請則意味著用知識的公開與顯性化交換法律保護,Laursen等指出企業還需在知識產權申請材料中指明技術的新穎性與價值性,因此外部效度的達成過程實則向外界披露了大量創新相關信息,從而導致了隱性屬性的降低。綜上,專有化體系的內外部效度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實現對技術創新的“并行保護”。因此,本文提出假設如下。
H1 專有化體系的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之間存在矛盾性。
1.2 專有化體系內外部效度對創新績效的獨立效應
基于資源的觀點(RBV)指出,具有價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資源和能力能夠幫助企業獲取競爭優勢。Hoopes等指出資源和能力的不可模仿性是這四種特性中獲取競爭優勢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基于知識的觀點(KBV)強調,知識,尤其是隱性知識是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技術創新蘊含的隱性知識是異質的,而且通常內嵌于組織慣例和能力中,難以清楚表達。隱性屬性構成的內部效度雖然不能完全避免技術創新的擴散,但至少制造了模仿壁壘,提高了潛在使用者獲取技術創新的內在困難性,進而保護了企業對創新收益的獲取。Hurmelinna等。研究發現隱性技術知識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創新收益,且此效應在突變式創新的環境下尤為顯著。Gonzalez等指出技術知識的差異可以作為企業績效異質性的一個解釋。由此,本文提出假設如下。
H2a 專有化體系內部效度有助于促進企業的創新績效。
外部效度由專利、商標、注冊設計、版權以及商業秘密等法律保護措施的使用實現。專利賦予發明人一種排除權,除發明人以外的任何人無權對技術創新進行經濟開發,包括制造、使用、銷售等;商標使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區別于其他企業,在專利到期后仍為技術創新提供一種事實壁壘;注冊設計保護技術創新的整體視覺外觀;版權保護原創作品的署名權;商業秘密以法規形式防止任何創新相關技術信息(化學反應式、設備、工藝與流程等)外溢。外部效度以法律效力保護技術創新成果的所有權,企業有權對侵權事件作出激進的訴訟和周密的處理,這其實是向模仿者發出了積極捍衛權利的信號,促成了企業對技術創新合法開發權的壟斷和超額利潤的獲得。Hurmelinna等研究發現專利、技術隱藏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創新收益。Arundel指出對技術創新進行保密有助于提升企業收益。Xu等也指出,專利、注冊設計、商標等法律措施的組合使用能有效推動企業進行新產品開發,從而有利于促進企業的產品創新績效。綜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設如下。
H2b專有化體系外部效度有助于促進企業的創新績效。
專有化體系的內外部效度均可實現對技術創新的獨占,從而使企業享受超額利潤并提升創新績效。但是,外部效度在利用法律機制獨占技術創新的同時,還能向外部展示該技術創新的價值性。專利、商標等措施的使用還能提升企業的形象與聲譽,從而有利于企業與消費者形成排他性網絡并獲取更多的利潤。Ceccagnoli指出通過專利保護等措施實現的企業層面的強技術獨占能引致更優秀的經濟績效。綜上,外部效度能使企業形成更優良的銷售或服務等互補資產,從而在新產品商業化過程中攫取更多利潤。因此,本文提出假設如下。
H2c 與內部效度相比,專有化體系外部效度對創新績效的促進作用更強。
1.3 專有化體系效度對創新績效的總體效應
內部效度與外部效度的聯合即是專有化體系的總體效度。專有化體系的總體效度是一個連續變量。相同的效度可以通過不同手段的組合而形成,只是外部效度主要通過法律保護實現,而內部強度則依賴于將技術知識的緘默程度和復雜性嵌入組織結構中獲得。專有化體系的總體效度越高,技術創新就越容易被企業獨占;反之,技術創新就容易為模仿者所獲取且外部法律機制也不能有效保護,專有化體系也就越弱。專有化體系效度越高,創新企業便越容易牽制模仿者并將技術投入生產并擴大市場份額。對技術創新的獨占也為企業營造了一種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使得企業在定價上有較強的靈活性,企業既可以收取高額授權費,也可以通過超額利潤率直接增加創新收入并提升創新績效。同時,Levin等指出從技術創新中獲益驅動企業參與并產生技術創新。企業從技術創新獲取的利潤越多,則被社會其他主體所瓜分的利潤就越少,企業繼續從事技術創新的激勵也就越強,進而有利于企業形成良性的創新循環。綜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設如下。
H3 專有化體系的總體效度有助于促進企業的創新績效。
2 研究設計
2.1 數據收集與樣本描述
本研究面向中國制造業內的產品創新企業收集數據。在正式調研之前,我們首先在西安高新區選擇10家產品創新企業進行實地調研,與企業的研發經理或技術總監進行訪談。接著以卡內基梅隆調查(Carnegie Mellon Survey)和共同體創新調查(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的問卷為基礎,結合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人員的反饋意見對問卷進行反復修改并形成最終問卷。大規模的正式調研于2011年3-10月之間進行。問卷的發放與回收采取與委托調查公司合作的方式。在調查過程中,先篩選出符合條件的調研對象,甄別問題是“是否為在2006-2010年間進行產品創新的制造業企業”。產品創新包括兩種形式:①基于新技術開發,創造一個全新的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②基于已有技術的改進,把以前企業或市場中存在的某種產品的形式和功能加以適當的改進,從而適合消費者現在或潛在的要求。調研對象的職務為企業的研發經理或技術總監,極其熟悉企業的技術、研發以及技術創新保護現狀等相關情況。要求調研對象逐個回答問卷,若問卷沒有完整回答,則視為無效。最終收回有效問卷220份。
最終樣本來源于北京、上海、成都、西安、蘇州、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樣本企業所屬行業廣泛,主要包括石油化工(19.1%)、電子產品(15.9%)、食品飲料(13.1%)、設備制造(12.3%)、家具制造(9.5%)、電氣產品(6.8%)、造紙印刷(5.9%)、紡織印染(5.0%)及其他行業(12.4%);樣本企業股權形式多樣,民營企業占55.0%,合資和合作企業占15.5%,外商獨資企業占10.5%,國有企業占5.9%,集體企業占5.5%,其他類型企業占7.6%;企業規模(年銷售額)3 000萬以下、3 000萬~3億和3億以上分別占47.7%、20.0%和32.3%。
2.2 變量測量
為確保數據和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本研究在國外調查和文獻中成熟量表的基礎上,根據訪問對象的理解和反饋意見對問卷量表在措辭上進行了必要調整。
本研究的因變量為企業的創新績效。采用Laursen和Salter關于創新績效的研究量表,以企業2010年創新產品銷售額(包括兩種形式產品創新銷售額的加總)占企業總銷售額的百分比進行測量。
本文自變量為專有化體系的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根據Hurmelinna和Puumalainen的研究,結合Zander和Kogut對技術知識本質的分析,采用10個題項的量表來測量專有化體系的內部效度,具體測量指標見表1、考慮到當選項超過五點時,一般人難以有足夠的辨別能力,因此專有化體系的內部效度采用Likert五級量表度量,量表刻度為“該題項表述與企業實際情況相比: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對10個題項的得分按0~4分重新標度,加總后得出專有化體系的內部效度。
根據Hurmelinna和Puumalainen的研究,結合企業調研的實際情況,采用五種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措施的使用頻次和有效性的加權求和測量專有化體系的外部效度。五種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措施分別為專利、版權、注冊設計、商標和簽訂保密協議。使用頻次采用Likert五級量表度量(在計算外部效度時使用頻次同樣以0~4分重新標度),量表刻度為“企業使用下列措施保護產品創新的頻次:1幾乎不使用,5頻繁使用”。法律保護措施使用越頻繁,企業對技術創新施加的外部保護越強,專有化體系外部效度也就越高。專利清楚界定保護對象,排他性保護范圍廣泛,是最強形式的法律保護措施,所以專利有效性權重賦值為3;注冊設計、商標和版權也明確界定保護內容,但保護范圍不如專利廣泛,所以這三種保護措施的有效性權重賦值為2;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難以界定,保密協議的執行情況也無從得知,因此保密協議措施的有效性權重賦值為1。
本研究控制了企業規模、市場范圍及研發過程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企業規模以企業的年銷售額測量。市場范圍分為區域市場、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分值為1~3分,分值越高表示企業市場范圍越廣。研發過程是一個虛擬變量,企業采用間斷性研發則值為0,參與持續性研發則值為1。研發過程同時控制了研發強度及所屬行業對創新績效的作用。持續性研發企業的研發強度高于間斷性研發企業。而且在本調研中,間斷性研發的企業大多隸屬于食品、紡織、家具等離散產品行業,持續性研發的企業均隸屬于設備制造、電子、電氣等復雜產品行業。
2.3 信度和效度檢驗
問卷數據質量主要以信度和效度來衡量。本研究通過Cronbach's儀系數來檢驗變量的信度;對專有化體系的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兩個變量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檢驗各變量量表的建構效度。變量信度和效度的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內部效度變量和外部效度變量的Cronbach's α系數均高于0.7,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從因子載荷看,所有題項的因子載荷均超過0.5,表明量表具有較好的建構效度,可進行下一步研究。
3 實證分析
由于因變量創新績效是在[0,1]區間浮動的百分比,其值以正概率取0且其余值在0的右側連續,因此本文使用STATA11軟件中的Tobit雙邊審查回歸模型驗證假設。同時考慮到標準Tobit模型要求因變量殘差服從標準正態分布,所以對創新績效值進行對數變換。在回歸分析前,我們計算了模型中各個自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檢驗結果顯示各自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均小于2,因此模型不存在較強的多重共線性問題,并且Chi-square值也表明所有方程在整體上是顯著的。
表2為研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以及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結果。由表2可知,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β=-0.346,p
專有化體系內外部效度以及總體效度與企業創新績效的回歸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模型1檢驗了控制變量以及專有化體系內部效度對創新績效的影響,發現內部效度對創新績效呈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β=0.0097,p
4 結論、啟示與展望
基于知識產權保護和資源觀,本文利用220家中國制造業產品創新企業的調研數據,首次對專有化體系的內外部效度以及總體效度與企業創新績效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1)專有化體系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形成之間的交互效應。本研究發現由于形成機理的差異,專有化體系內外部效度的形成具有矛盾性。依賴技術知識的隱性程度實現內部效度的企業會減少外部法律保護措施的使用以降低外部效度;反之,依賴法律保護措施達成外部效度后,內部效度將隨之降低。這拓展了Hurmelinna等關于知識的隱性屬性與專利保護矛盾的研究結論。
(2)專有化體系內外部效度對創新績效的獨立效應。本研究發現專有化體系內外部效度對創新績效具有異質的獨立效應。專有化體系內部效度有利于提升企業的創新績效,而專有化體系外部效度對創新績效的作用效果不顯著。在引入外部效度二次項后的進一步研究顯示,專有化體系外部效度會首先降低企業的創新績效,之后再提升企業的創新績效。
(一)長島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具備了良好的資源條件、產業基礎和發展機遇。一是長島的獨特資源為建設特殊功能區提供了現實基礎。長島占據渤海海峽2/3,為渤海咽喉、京津門戶,處于京津冀一體化、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遼寧沿海經濟帶和天津濱海新區等國家戰略區的結合部,優越的綜合區位,為生態旅游度假島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交通、市場和區域合作條件。長島擁有56平方公里的島陸面積、146公里的海岸線和8700平方公里的海域,分別占煙臺市的4/5、1/6和1/3。長島冬暖夏涼,氣候怡人,生態優良,奇礁異石眾多,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候鳥遷徙通道、全國唯一海島型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北方最美海島,仙境文化、媽祖文化、漁俗文化等獨具特色;盛產30多種經濟魚類和200多種貝藻類水產品,是我國著名的“鮑魚之鄉”、“扇貝之鄉”、“海帶之鄉”;旅游從業人員占全縣總人口1/3,旅游接待人次、收入年平均增幅20%以上,旅游業的支柱功能持續強化,具備了打造生態旅游度假島的良好產業基礎。二是省市發展戰略和部署要求為體制機制創新帶來了良好機遇。一方面,長島躍上了更高發展平臺。國務院批復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建設長島休閑度假島,省政府批復了《長島休閑度假島發展規劃》,煙臺市將長島確定為全市“一極領先、多極崛起”發展戰略中的“海島經濟增長極”,這為長島打造山東省乃至全國的靚麗名片提供了指導藍圖和強大動力。另一方面,上級提出了長島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的要求。《長島休閑度假島發展規劃》指出“參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或海洋經濟新區的相應體制,在長島縣人民政府的基礎上,設立休閑度假島綜合管理機構;煙臺市委、市政府要求“探索推動長島由縣域經濟區向特殊功能區轉化,使管理體制機制更加符合建設生態旅游度假島的需要”,這些為體制機制創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持。
(二)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是長島突破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迫切需求。一是基礎建設滯后,承載能力較弱。①在基礎設施上,交通方面,海上交通是唯一通道,受天氣影響,年平均停航60余天;現有港口服務功能和運輸能力與發展休閑度假產業不相匹配。供水方面,淡水資源緊缺,水源質量較差,無法保證群眾飲水安全和旅游服務業用水需求。旅游服務設施方面,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設施檔次低,交通、環衛等硬件不配套,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生態旅游度假需求。②在公共設施上,由于島嶼分散,社會資源共享性差,教育、文化、衛生等投入嚴重不足,功能不完善。③在生態保護修復上,因無序開發、海水侵蝕等原因,海岸帶遭到不同程度損毀;海上溢油等災害事故頻發,對海島生態旅游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二是經濟基礎薄弱,財源十分匱乏。集中表現為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快、地方財力薄弱。①產業結構不合理,生態旅游資源開發不足、觀光游向休閑游轉型緩慢,漁業占地區生產總值一半以上、傳統漁業向旅游服務業轉產步伐不快。②對外開放合作吸引力不強,長島的投融資政策、土地開發空間等不具有競爭優勢,通過招商引資運作優勢資源難度較大。③地方財力嚴重不足,市場主體發育不完善,骨干稅源非常缺乏,2013年地方財政收入1億多元,地方支出7.6億元,超出部分全部依靠上級支持。三是行政管理體制滯后,行政效能不高。行政機構陸域特征明顯、海島開發管理功能不足。①重點領域力量薄弱。生態旅游發展職能和力量遠不適應發展需要,旅游部門缺乏旅游資源管理職能,很難統籌旅游產業發展。②行政運行效率不高。重點行業多頭管理、協調不暢問題突出。如旅游項目開發、秩序規范、航運管理等工作開展動輒涉及10余個部門單位,缺乏統一組織領導和長效機制,旅游要素難以充分整合。③行政審批權限不足。如蓬長航線多頭管理,港口和航班運力調配需反復協調蓬萊市和長島縣兩港及煙臺市相關部門,難以適應應急管理需求;只擁有200公頃以下開放式海域使用審批權,遠低于長海縣333公頃用海審批資格,束縛了海域開發利用,等等。以上問題,錯綜復雜,相互關聯,互為因果,單靠長島自身力量難以短期內解決。
(三)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對推動長島生態旅游開發、提升煙臺藍色之都魅力和加快山東半島藍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一是有利于創造海洋生態文明新示范。生態旅游度假是生態依托度高、環境友好度高、產業融合度高的現代服務業類型。建設好長島生態旅游度假區,有利于發揮長島在資源環境上的比較優勢,探索海洋資源科學開發利用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新途徑,打造海島可持續發展的范例。二是有利于構建海洋經濟協作新平臺。建設長島生態旅游度假區,有利于以生態旅游為突破口,有效延展藍色經濟發展縱深,構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與京津冀一體化、遼寧沿海經濟帶、天津濱海新區等國家戰略區合作的橋梁和樞紐,加快山東海洋經濟合作在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拓展。三是有利于形成海洋優勢產業集群。長島是北方海洋特征最鮮明、藍色經濟主題最突出的區域,建設生態旅游度假區,有利于構建新型海洋第三產業聚集區,在旅游度假服務、海洋產業融合、海洋綜合管理等領域先行先試,積累經驗,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海洋優勢產業集群,探索形成轉方式、調結構發展的模式,加快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四是有利于打造生態旅游度假新的增長極。長島的資源環境條件突出,與山東主要客源市場距離近,海洋漁業等特色產業與旅游度假的融合性好。建設長島生態旅游度假區,有利于在中國北方構建與南方相媲美的海島旅游度假目的地,彌補北方海島度假空白,對于推動山東旅游轉型升級、塑造“好客山東”整體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二、長島加快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的基本思路
創新是企業競爭優勢形成的重要源泉。然而,在全球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單一企業不可能具備創新所需的全部能力[2](Powell, Koput and Smith-Doerr,1996),尤其當處于技術發展非常迅速的產業時,企業若僅依靠自身現有能力,其競爭優勢將難以保持[3](Shan and Song,1997)。Levinthal和March(1993)的研究表明,外部知識(External Knowledge)可以幫助企業跳出“技術陷阱”[1],這類知識尤其對處在動態和復雜技術環境中的企業必不可少。目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超越企業組織和技術邊界的外部知識對創新是有益的[4][5][6](Rosenkopf and Nerkar,2001;Henderson and Cockburn,1994;Von Hippel,1994)。這些研究都說明企業若想進行創新,必須尋求外部知識資源。企業間的知識轉移是企業獲取外部知識資源的途徑之一,本論文就旨在研究基于產業鏈中企業間的知識轉移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即產業鏈中的企業間知識轉移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問題。
1.產業鏈與產業鏈中的知識轉移
1.1產業鏈中企業的特點
產業鏈是建立在波特價值鏈基礎上的,其中各企業通過信息流、物質流、資金流和知識流相互依存和制約,任一企業的變化都會對產業鏈中價值的傳遞和遞增過程產生重要影響。上游企業通常被認為是產業技術創新的發源地、標準規范的創建者,引領整個產業鏈的發展;中游企業是技術創新的追隨者、產品服務的提供者,促進產業鏈的發展;而下游企業則是技術創新的應用者、產品服務的配套者,對產業鏈的發展起輔助作用[7]。表1給出了產業鏈中上、中、下游企業之間的差異。
1.2產業鏈中的知識轉移
1994年Nonaka提出了著名的知識螺旋(SECI)模型:社會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整合(Combination)和內化(Internalization),這是個體知識向組織知識轉移的四個階段。此后,隨著分工的演進和市場競爭的深化,知識轉移由企業內部擴展到企業之間,并且在產業鏈層面上發生。
劉剛(2005)基于SECI模型建立了產業鏈的雙SECI模型――上中游和中下游構成的兩個SECI結構,它們相互依存和影響:上游企業通過知識轉移帶動中游企業不斷發展,并將上游的知識傳遞給下游;下游企業則是上、中游企業知識的接受者,本身很少有知識創新活動,主要進行新知識的傳播與擴散[7]。韓菁等(2007)對中國電信產業上、下游中的兩個企業――華為公司與中國電信之間知識轉移的案例進行分析,為產業鏈中的企業間如何實現知識的轉移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
從總體上看,產業鏈中的知識轉移是一個SECI的雙循環結構,以中游企業的知識“整合”為紐帶連接。這既是企業贏得競爭優勢并構建戰略聯盟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產業鏈中知識資源價值的重要途徑。
2.產業鏈知識轉移過程中企業的技術創新機制
產業鏈中不同位置的企業其知識屬性與創新能力有很大的差異,在與上游企業的合作過程中轉移的知識也大不相同(如圖1示),因此企業應該圍繞自己的比較優勢選擇創新能力的提升途徑。
2.1生產下游端的初級加工與裝配企業
大多數下游企業由于能力、資金等方面的限制,側重于對上游企業傳遞下來的言傳性知識與已有技術進行模仿、學習和應用。若下游企業僅基于簡單加工和裝配這一合作層次,知識轉移將只限于物理系統,且內容僅為簡單的操作和維修技能這種可編碼化的顯性知識。由于上下游合作雙方能力差距過大,缺乏共有的知識和經驗,下游企業吸收能力較低且存在多層中游企業,知識轉移的效率和效果并不顯著。因此,上游企業對下游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升作用并不大。
2.2產品或零部件的標準化生產(OEM)企業
若下游企業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可以進行產品或零部件的標準生產(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合作時,知識轉移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生產技術層面。在為上游企業生產標準化產品或零部件時,上游企業往往會對制造商企業進行一定的技術轉讓與培訓,但這種技術一般是通用性和標準化的。另一方面,上游企業嚴格的質量和成本控制間接提升了下游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這可以說是管理系統和價值觀念的間接轉移。此外,通過長時間的合作,下游企業還能從上游學習到整合產業鏈中上下游分工關系的能力,有助于促進與產業內相關企業的聯系,發展生產投入品的穩定來源。
與上一層次相比,在該層次的合作中,下游制造商可以與上游企業直接交流,減少了知識轉移過程中的許多“噪音”,加上該層企業本身知識水平的顯著提高,知識轉移效果較前有顯著提高,并且能培養下游企業的仿制能力,但對提升其技術創新能力的作用仍然不大。
在現代產業鏈經濟中,要想與上游企業保持更緊密的合作,還要求企業能夠以不同的方式重組價值活動,做到仿制能力的“質”的提高,以尋求與上游企業更進一層的合作。
2.3產品或零部件的再設計(ODM)企業
與OEM只經營制造業務的簡單外包與代工形式不同,ODM(Own Design & Manufacturing)經營制造和產品設計兩個環節的代工業務。
制造商企業要與上游企業保持緊密與穩定的業務聯系,必須在成本、品質和速度上優于產業中的競爭對手,同時還要提高自身的研發能力和市場控制能力。當制造商企業在OEM的基礎上積累了較強的生產能力時,可以通過與當地的研發機構或高等院校保持密切聯系,與上游企業進行價值鏈中端的合作,即針對某一特定市場產品或零部件進行適應性開發與設計,實現OEM到ODM的升級。
基于這一層次的合作,知識轉移開始出現雙向流動,但由于制造商企業在技術訣竅和基礎技術上還依賴于上游企業,這種雙向流動也還是以上游向下游轉移為主,主要包括產品設計技術和質量、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知識。而下游向上游轉移的知識主要是長久積累下來的應用性知識。下游企業在消化吸收上游傳遞的新技術后,將其與舊技術整合,生成新的技術體系。根據市場需求,企業將改進的技術和工藝用于對原有產品功能改進或擴展,或者生產出適應不同細分市場的產品,甚至向市場提供全新的產品,以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實現了產品創新和過程創新。
2.4合作創新(OBM)企業
OBM(Own Brand-name Manufacturing)是面向消費者經營從產品研發與設計、制造、營銷與分配及售后服務四個完整環節的自主品牌制造商。企業在技術、管理與營銷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并具備了一定的研發能力。這種OBM企業可以與上游進行廣泛的研發合作,或建立平等意義上的技術聯盟,分享核心技術和信息,共同創新。這意味著它已具備一定的國際競爭力,與上游企業在產業內分工也達到了協作和競爭的關系,可以從產業鏈關系逐漸向企業戰略聯盟發展。
OBM企業與上游企業在這一層的合作重在新技術的掌握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而,企業需要建立更廣泛、更密切的知識網絡以獲取和使用充分的信息、知識和資源,并擺脫長期形成而現在不再使用的知識范式。
3.案例研究:以聯想為例
1984年聯想集團成立。今天,聯想集團已是全球第三大PC廠商。筆者期望通過對該案例的研究,揭示出企業如何通過產業鏈中的知識轉移實現自身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
3.1聯想集團的發展歷程
3.1.1“貿”(1984年~1990年)
1984年11月,聯想集團正式成立,通過計算機服務和國外電腦品牌積累原始資本。在該過程中聯想跟蹤和掌握了業界最新技術,學習了國外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生產、營銷理念,逐漸鍛煉和培養了自己的隊伍。1988年香港聯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邁出生產制造的第一步。它成功開發出聯想漢卡,使公司步入流通領域。
3.1.2“工”(1991年~2000年)
基于前一階段積累的資金與管理經驗,在獲得生產許可證后,聯想開始了自己品牌的計算機生產制造(主要基于產品技術)。1999年,它獲得了中國地區第一位的市場占有率,亞太地區也位列第一。
3.1.3“技”(2000年~2005年)
2000年,聯想集團成功拆分,并加大研發投入,大力發展核心技術,且大舉進入信息服務領域,以互聯網為核心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
3.1.4世界領先(2005年至今)
2005年3月9日聯想成功收購IBM公司PC業務,成為了全球第三大PC廠商,年生產電腦1400萬臺,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銷售額達到130億美元。
3.2聯想不同階段的技術創新機制
縱觀聯想的發展歷程,它走的是一條“貿工技”的道路,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建立企業的管理和營銷基礎,為技術創新的實現做好了準備工作。在此基礎上,聯想提出了“依托市場發展產品技術,逐步發展核心技術”的技術創新途徑。其實現創新的具體步驟為:
3.2.1奠定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基礎。在創始初期,聯想處于產業鏈的最底端,僅靠提供計算機服務和銷售參與到產業鏈中。它通過活動積累了大量的國外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與營銷知識。
3.2.2依托中國市場,依靠其市場和銷售能力、企業管理能力,推出自有品牌產品,并借此發展產品技術。主要的工作步驟有:①OEM產品,作為切入產品技術的基礎;②在自有品牌產品基礎上,發展其自有產品技術;③合作開發,特別是與國外芯片公司合作以獲得產品開發能力;④獨立開發,在該過程中聯想以各種投資的手段迅速獲得產品技術。
3.2.3在建立自有品牌產品系列的同時,通過聯想研究院大力發展核心技術,提高其在產品中的技術含量,提高產品利潤率。
聯想在開展電腦業務的初期并沒有很高的技術創新能力,然而它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成長起來,從先進技術的使用者,過渡到促進者,最后到創造者,甚至到現在成為產業標準的制定者。
4.結論
產業鏈中處于不同位置的企業相互依存和制約,這使基于產業鏈的知識轉移狀況不同與其他組織間的知識轉移,因而這種知識轉移帶給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因此,產業鏈中的各類企業應根據自身的戰略地位與競爭優勢選擇合適的技術創新機制,提高創新能力。聯想集團正是由于產業鏈中知識轉移的作用,才逐漸由產業鏈的最底端發展成為上游企業引領產業發展。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成為企業最有價值的戰略性資源,探討企業如何通過企業間的知識轉移獲取外部知識并進行技術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產業鏈作為一種新的產業經濟研究視角,近年來已經受到眾多學者的高度關注。因此,本文將兩者結合,基于產業鏈中企業間的知識轉移進行研究,探討其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期望帶來一個新的研究視角,為后續相關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Levinthal,March. The Myopia of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Special Issue 14: 95-112
[2] Powell WW,Koput KW, Smith-Doerr L.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41:116-145
[3] Shan W, Song J.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Sourcing of Technological Advantage: Evidence from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7,28: 267-284
[4] Rosenkopf L, Nerkar A. Beyond Local Search: Boundary-spanning, Exploration, 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4):287-306
[5]Henderson RM, Cockburn IM. Measuring competence? Explor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Special Issue 15: 63-84
[6]Von Hippel E.‘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1994,40: 429-439
[7] 劉剛.基于產業鏈的知識轉移與創新結構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5,11
藝術設計專業主要是為用人單位培養具有良好藝術修養、藝術設計與表達能力,并具備一定相關技術知識的寬基礎、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藝術設計專門人才。 藝術設計專業的社會實踐性特征十分突出,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時要將強化社會實踐能力、 培養專業技能作為實踐教學的側重點,在專業教學中不僅要穿插大量實踐教學環節,更重要的是要將這種實踐在社會生活、行業企業實際工作中體驗,培養獨立設計能力和創新思維,深入挖掘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實踐教學體系。目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雖歷經改革,但仍不能適應該行業發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實踐教學環節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學生的專業實訓課程、畢業設計、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重復多,學生常專注某個工作崗位技能,難以提高綜合職業能力。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課程標準的確定企業人員參與較少,人才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內容與行業企業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從事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薄弱,多數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師資主要由年輕專業教師擔任,他們往往缺乏在企業工作的一定經歷,影響了實踐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之間缺少良好的溝通協作關系。 專業實踐教學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簡單到復雜,從一般到先進,從單一到綜合,并貫徹于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逐步掌握適應行業企業崗位要求的職業技能,逐步形成專業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等綜合實踐能力有機結合的教學體系。
二、創新創業園與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相結合的策略
(一)采用全過程雙導師教學
全過程雙導師制 即在學習的全過程中為學生配備 2 名實踐指導教師的制度。 2 名實踐指導教師中 1 名是學校的專業教師,另 1 名是校外企業的指導教師。 2 名實踐指導教師共同負責學生的專業實訓、 工學交替及頂崗實習。藝術設計專業最主要的特點是要培養學生具有一線的工作能力、 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除了需要有校內專業教師的理論指導外,更需要具有豐富社會行業經驗的校外企業指導教師進行實踐指導。 全過程雙導師教學理念體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層面,時間上要貫穿于大學的 3 年間,空間上要拓展到未來的職場。 在大一階段,從入學教育開始,安排企業校外實踐指導教師給學生開設講座、帶領學生參觀企業環境、參觀創業工作室及創新創業園,使學生初步了解專業實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大二階段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工學交替實訓,使學生初步體驗專業實踐的大致過程;大三階段進入社會頂崗實習,使學生初步具備就業崗位的實踐能力。 這些實踐教學不是孤立進行,始終與其所學課程緊密相聯,期間既有校內專業教師的理論指導,也有校外企業教師的實踐指導。 創新創業園的建立,為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引入校外企業實踐導師提供了便利的途徑。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創新創業園又名信息產業園,是由 20 余家企業組成的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基地。 2011 年 7 月被常州市科技局認定為常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是學院大學生創業實訓、 項目孵化的重要基地。 創新創業園內安排 1 名企業資深人士擔任校外實踐指導老師,學生的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可以在創新創業園中進行。校內專業實踐指導教師和創新創業園內的校外實踐指導教師分工明確,各有職責。 校內實踐指導教師主要負責學生實踐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專業理論指導,培養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創新創業園內的校外實踐指導教師主要負責學生實踐期間職業能力培訓指導,把企業成功經驗和設計理念傳授于學生,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提前了解社會行業發展要求,找出自身差距,彌補課堂理論學習的不足。 通過全過程雙導師制與創新創業園結合,讓學生在創新創業園的工作環境中接觸企業資深人士,使學生了解專業發展現狀和前景,提高職業道德觀,增強專業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養。
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專項是在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基礎上,對重點企業技術中心的關鍵試驗和研發設施建設予以支持,以構建企業自主創新的基礎支撐平臺。從2004年設立創新能力專項開始,已經連續批準建設了三批專項項目,截止目前,共有168家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項目建設獲得了國家補助資金支持,專項的實施對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產生了重要影響。
我國學科發展呈六大特點和趨勢
在3月20日舉行的“2007中國科協學術建設會”上,中國科協向與會媒體了我國學科發展進展報告。報告勾勒出我國學科領域發展的特點及趨勢,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基礎研究不斷涌現高水平的原創成果;應用研究更加重視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日趨縮小;工程技術更加注重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學科間交叉滲透融合趨勢日益明顯;我國學科發展整體水平仍需大幅提升。 報告同時認為,雖然近兩年來我國學科發展取得一些重大突破和重要進展,但是從整體來看,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自主創新的環境依然不盡如人意,自主創新的能力依然較弱。
據了解,中國科協從2002年連續4年編制《學科發展藍皮書》。去年啟動并建立學科發展研究及學科進展制度;在80多個所屬全國學會申報項目中,首次組織和資助其中的中國力學學會等30個一級學科的全國學會開展學科發展課題研究工作,編撰出版《力學學科發展報告(2006-2007)》等30部一級學科發展報告、1部《學科發展報告綜合卷(2006-2007)》。
我國第一代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低成本電腦走向市場
“中國芯”電腦日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龍芯2E”產品會上亮相。這標志著應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龍芯CPU研制開發的第一代夢蘭龍芯低成本電腦和系列筆記本電腦,已經開始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被譽為“中國芯”的龍芯CPU研制,被列入國家863計劃計算機軟件技術主題重點課題和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2004年5月,中科院計算所與江蘇夢蘭集團簽訂在夢蘭設立國內唯一龍芯產業化基地的戰略合作協議,推動龍芯產業化邁開堅實的第一步。2005年,龍芯CPU產業化應用列入國家發改委高新技術產業化和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近三年來,龍芯產業化基地的科研人員主攻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結合,成功開發出龍芯低成本電腦和系列筆記本電腦,形成批量生產能力,并申報了國家10項發明專利和4項實用專利。龍芯電腦采用中國自主設計的CPU芯片和國產操作系統、國產辦公軟件,具有低能耗、高性能的顯著特點,筆記本電腦的處理能力相當于英特爾奔騰IV處理器,能夠充分滿足日常工作要求。龍芯處理器內置安全功能可以對絕大多數流行病毒免疫,可編程加密和加密存儲、加密傳輸,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用戶安全。龍芯電腦還有低價位的優勢,可以廣泛應用于政府公務和農村、學校、部隊信息化領域,面向八億農民和城市低收入群體。
我國加速參與國際標準組織步伐
――由長風聯盟主持的OASIS中國辦公室正式成立
OASIS(Organiz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ructured Information Standards全稱為結構化信息標準促進組織)已經選擇長風開放標準平臺軟件聯盟(以下簡稱“長風聯盟”)作為OASIS(中國)辦事處的運營單位。OASIS成立于1993年,主要使命是推動Web Service、安全、商業事務、供應鏈等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領域相關標準的開發、集成和推廣應用。
OASIS中國辦公室的主要職能是吸引新成員的加入以及提高對現有會員的服務能力,無論是政府、企業、協會,還是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該組織的會員,作為服務內容的一部分,OASIS中國網站已經正式開通(省略/cn),對該組織感興趣的個人或組織可以通過該網站了解更詳細的內容。
OASIS中國辦公室成立的同時,OASIS UOML TC也宣布成立。中國將作為OASIS UOML技術委員會的發起單位,與來自全球多個機構共同開展工作。
我國月球車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取得重大進展
2007年3月8日,中國科學院高技術局在沈陽自動化所對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方向性項目“月球車系統關鍵技術預先研究”進行驗收。驗收專家組由我國繞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姜景山院士擔任組長。專家組在對本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認真審查后,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2004年2月13日,國家航天局宣布了我國探月計劃,中國探月工程將分繞、落、返三期。2006年2月探月工程被列入國家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十六個重大專項。在二、三期探月工程中,月球車是實現科學目標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
月球車關鍵技術預先研究”項目于2005年3月啟動,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作為項目牽頭單位,聯合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科院空間中心、中國科技大學和中科院電子所等單位,發揮中科院綜合優勢,合作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工作。我國未來的月球車將集全國有技術優勢的單位共同研制,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華牌”月球車。驗收專家組認為本項目研制的月球車在系統方案整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究和系統集成等方面具有獨到之處,體現了中科院的整體研究實力,并建議結合國家探月二期工程的需求,深化研究工作,為我國探月工程做出中科院應有的貢獻。
中藥技術首次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一項中藥提取先進技術科研成果―――“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藥有效成分產業化應用”發明技術獲得200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記者從中華中醫藥學會了解到,這是中藥技術成果首次獲得高級別國家技術發明獎勵,也是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史上目前獲得的最高發明獎項,它使中藥現代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并開辟了巨大的產業化前景。
超臨界萃取是世界范圍內近30年來新興的研究熱點。尤其在“能源危機”緊迫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此項技術在化工、能源、燃料、醫藥、食品等領域的應用更引起持續關注。
近年來我國實施中藥現代化進程,超臨界萃取技術被列為中藥高效提取分離現代化的關鍵新技術,其開發與產業化形成了“熱點中的熱點”。特別以非極性的二氧化碳為萃取劑,由于不燃、無毒等,非常適用于中藥脂溶性有效成分的萃取分離。
超臨界萃取技術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技術發明專利,專家們一致認定這項技術“在國內、國際的中藥工業化應用中處于領先地位”“在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中具有示范作用”。2005年,這項成果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由廣西玉柴機器股份公司承擔的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專項“微轎柴油發動機研發能力”項目日前通過驗收。該項目的建設填補了我國小型高速柴油機的空白,標志著我國小型高速柴油機自主研發能力得到了有力提升,將為我國汽車工業做出新貢獻。
小型高速柴油機比汽油機節油15~30%,二氧化碳等各種廢氣的排放也比汽油機明顯減少。受環保和節能的雙重壓力,柴油轎車已為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在法國、奧地利等國銷量早已超過汽油車。而我國柴油微型客貨車和柴油轎車的應用基本上還是空白。車用柴油機的開發研制能力對我國柴油汽車工業的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該項目通過改造或從國外購進小型發動機試驗臺架、電控燃油系統測試臺架、UGNX三維設計軟件、Solid Edge模具設計軟件等關鍵設備和軟件,建立起適合汽車發動機產品開發的CAD/CAPP/PDM集成系統的工作平臺,并建成了國內唯一的深度冷熱沖擊試驗臺(-25℃~120℃)、傾斜試驗臺(前后左右45°)(見圖1)、雙動力輸出試驗臺等試驗設備。從而建成小型高速柴油機產品研發平臺,提升了系統的產品設計、燃燒系統開發、電控標定等能力,同時,可進行歐Ⅳ及以上排放法規要求的試驗。試驗手段達到國內領先,與歐洲水平同步。玉柴機器股份公司在此平臺上開發的微轎柴油發動機突破了采用全鋁結構、貫穿螺栓、可變截面增壓器(VNT)、電控共軌燃油噴射系統等多項關鍵技術,解決了行業共同關心的技術難題。
我國首部《中國知識產權藍皮書》問世
近日,第一部全面反映我國知識產權保護與產業現狀的專業藍皮書《中國知識產權藍皮書》出版。《中國知識產權藍皮書》全面總結了2005至2006上半年我國知識產權基本情況,包括國內立法、執法、產業化情況、授權、學術活動、人才培養以及國際保護等。
《中國知識產權藍皮書》的核心內容是《中國知識產權發展報告》,其間介紹我國知識產權領域的重大事紀要、典型案例、縱覽國際要聞、知識產權公約成員發展、各國立法新進展以及問題與展望等。《藍皮書》還就當前我國知識產權領域存在的主要焦點問題,由35位國內知名學者分別撰寫文章,發表個人觀點,對有關問題進行了多角度透視。該部分共包括七個焦點話題,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教育與人才培養、知識產權刑法保護、傳統資源與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與反壟斷、互聯網傳播與版權保護以及專利法第三次修改。
《中國知識產權藍皮書》共40余萬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規模龐大、資料翔實,是一部了解我國知識產權狀況的百科全書式的出版物;來自國內眾多高校、研究機構的數十名學者參與了藍皮書的編纂,展示了我國知識產權研究的多方面成果,同時也反映了我國知識產權研究的龐大陣容。
世界最大推力電動振動試驗臺
在江蘇省誕生
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最大推力的35噸級電動振動試驗臺在江蘇蘇州東菱公司誕生。這一重大科技成果的研制成功,徹底打破了數十年來國外在電動振動技術方面對我國的封鎖,改變了國際振動界的格局,標志著江蘇省設計制造的超大型電動振動臺登上了世界最高峰。電動振動試驗臺是力學環境試驗設備的一個主要手段,對于導彈、衛星、飛機、船舶、汽車和電子等尖端產業的科研、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屬于當前世界管制產品目錄,長期被西方國家所龔斷。
我國平板顯示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蘇州東菱振動試驗儀器有限公司是位于蘇州國家高新區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先后研制出5噸、6噸、7噸、10噸、12噸、16噸、18噸等幾十款振動試驗臺,現已形成電動振動試驗系統、機械振動試驗系統、電液振動試驗系統、綜合環境試驗系統、激振器等十大系列產品,有30多款產品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并在國際上首次突破了三大技術難關,一是一階共振頻率關;二是冷卻技術關;三是攻放與臺體的阻抗匹配關。
IECE國際節博會
成交金額突破5000萬
我校市政工程技術(給排水方向)主要培養學生具備市政管道規劃設計及施工、高層建筑管道設計及施工和水資源處理利用的能力。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房屋和城市市政管道的設計、安裝及水廠和管網系統運行維護管理工作。而目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是確定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和保證教育質量的指導性文件,其中,課程結構的設計與制訂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
我校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給排水方向)從2006年開始招生,到目前為止,我校總共培養了六屆學生共170人,而目前在校生人數為108人。06級和07級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的是“大專業、小方向、學分制、活模塊”的方式進行,從08年初開始我校主要采用的“2.5+0.5”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模式中主要采用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組成的課程結構體系,學生在校兩年半學習理論課,最后一學期到企業頂崗實習。
然而,隨著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不斷調整,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形勢要求,其存在的問題也逐步凸顯。人才培養模式里的課程結構就是關鍵了,在高職學生只有三年的在校學習時間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有用地安排課程,讓學生能夠既掌握強的理論知識,又能掌握實踐操作技能,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更加貼切,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更加深入,真正實現“畢業就能工作,工作就能勝任”的“零距離”就業,這必將逐步成為高職院校改革與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而課程結構的改革將成為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關鍵。
二、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結構
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中,許多高職院校推出了 “2.5+0.5”或“2.0+1.0”人才培養模式。“2.5+0.5”或“2.0+1.0”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3年高職教育中,學生在校內集中學習兩年半(或兩年)的理論知識,在企業頂崗實習半年(或一年)的一種人才培養方式。校內的理論知識主要來源于傳統的課程模式,總體表現在“大一上基礎課,大二上專業基礎課,大三上專業課”,以這樣的“三段式”課程體系進行教學,教學中主要以“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然而,傳統的“三段式”課程體系雖然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但對于高職教育來講, 存在一些弊端。讓學生不能很好的做到學以至用,理論用于實際。
三、我院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給排水方向)人才培養模式課程結構的探討
1.我院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給排水方向)課程結構存在的問題
首先,校內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不強,并且現有的課程體系中工學結合不緊密,同時,校內教師對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知識、新材料把握有一定難度,造成校內外教師、工和學相對脫離,且理論和實訓的融合度不高。其次,傳統的課程結構中,主要有2.5年的理論學習時間。“2.5”年中,又有1年的公共基礎課學習,專業理論課的學習時間只有1.5年,時間比較短,而畢業前的頂崗實習主要為學生獨立實習,可能得不到有效的實習指導,結果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知識趕不上本科生,在動手能力與適應性方面與中職生相比也毫無優勢可言。
鑒于目前“2.5+0.5”人才培養模式中課程結構存在的問題,需要創新適合于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給排水方向)的課程結構,同時,探索校企合作、理論與實踐結合、以競賽促進學習的培養方式,優化學生的課程結構,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能完成相應的實訓部分,從而構建基于行業崗位能力要求的課程體系,培養適應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讓我校學生能真正實現“零距離”就業。
2.我院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給排水方向)“2.5+0.5”人才培養模式課程結構的創新
(1)設計思路的創新
結合我國國內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思路,我校本著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基礎,學生為主體,工作任務為載體”的培養目標,按照“學習與實訓相結合、理論與技能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改革課程結構與教學內容,同時,完善具有高職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給排水方向)特色的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在課程設置上重視專業知識學習和綜合職業技能培養,爭取能在一門專業課程上,做到“基本理論講授、專業技能訓練、工程實踐鍛煉”三階段模式。
(2)課程體系的設計
以專業技術能力培養和全面素質培養為主線。基礎理論教學應該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尺度。專業課教學貫徹應用性、針對性的原則,對傳統的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三段式”課程體系進行改革。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融會貫通,在學習專業基礎課的同時學習專業課,明白為什么學習這門專業基礎課,同時,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學會運用專業基礎課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在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授課分布上要分為理論課和實踐課。教師保證既教學生理論知識,又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用于解決工程項目問題。比如,我校選擇了現代給排水設計這門課程,里面包括了專業基礎課部分―水資源的利用與處理方法;在講授完理論部分后,我們應該帶學生參觀污水處理廠與自來水廠,讓學生了解現實中水的治理方法及工藝流程。同時,我們在學習專業課部分――給水管道系統和排水管道系統的規劃設計時,就應該在講授理論課程后,安排學生做相關的工程實例,自己動手完成一個市政管道系統的規劃設計。如果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要求我們在設置課程結構時,要合理安排課程的學習順序,先學習相關的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如工程制圖、水力學、水處理工程技術、CAD繪圖軟件、水泵與泵站等都應該安排在現代給排水設計之前完成,這樣才能讓學生把以前的知識都能學以致用。
四、結論
通過對我校的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給排水方向)人才培養方案課程結構的探索,提出了對傳統的“三段式”課程體系進行改革,避免理論課和實踐課脫節,在課程的授課分布上做到“理論講授―實踐操作―理論講授―項目訓練”,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授課方式,同時也解決了高職學生理論學習不足,操作能力不強的問題。讓學生能在有效的3年學習時間里,蛻變成適應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讓學生真正實現“零距離”就業。
參考文獻:
該專項行動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注重摸實情、辦實事、求實效,努力幫助農村群眾致富,努力幫助解決民營及中小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著力為黨的十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的召開營造和諧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同時,希望通過服務基層、服務會員、服務企業等實踐活動,著力提升學會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專項行動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下鄉村、訪農戶。省、市、縣三級學會上下聯動,每個省級學會深入對應市縣級學會所在區域的1-2個行政村,訪農家、解難題、辦實事、促發展。采取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方式掌握當前“三農”對農業科技需求情況,結合省級學會服務新農村專家組活動,幫助農村梳理發展思路,找準發展路子,制定發展規劃。
二是進企業、解難題。針對當前浙江省民營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省級學會服務民營及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專家組活動,通過為企業培訓人才、科技咨詢、資格認證、工藝改進、技術攻關、新產品開發與成果轉化等活動,努力為企業提供科技創新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創新難題,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競爭能力。
三是聯基地、強服務。繼續深化“廠會合作”、“村會結對”活動,豐富活動內容、創新合作形式。結合浙江省科協聯系指導服務舟山船舶產業省級特色工業設計基地建設試點工作,組織有關學會積極開展船舶產業轉型發展調研,為企業和工業設計與研發人員提供服務;圍繞舟山船舶產業省級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建設的實際需要,開展學術研討、成果推廣、科技咨詢、人才培訓和創業引導等服務,著力推動舟山船舶工業設計產學研用結合。
Abstract:The cleaning operating room suite and supply room may be located in different buildings, which could lead to low-efficiency in transportation of sterile operation supplies. The aim of study is to introduce a special operation cart with docking device to solve this complicate issue. original-designed operation carts with docking device were used for operation supplies transportation between operating room suite and supply room. evidences showed that these special carts have successfully met the require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increased the efficiency. this special operation cart has proved to be a reliable, convenience and cost-effective medical equipment, as demonstrat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style reformation, the process simplification, energy- saving and avoiding the potential contamination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Operating room Supply room Operation suppliesCart with docking device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1.11.004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改擴建的潔凈手術部因原建筑結構、樓板的承重、蒸汽的排放及上下水的就近駁接等問題[1]的限制,未裝配大型的滅菌鍋,沒能實現理想的清洗-消毒-滅菌-儲存的流程設計及手術器械等需送供應室滅菌。因潔凈手術部與醫院供應室分別在不同棟樓的不同樓層,距離較遠,無《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中CSSD與手術室有物品直接傳遞專用通道[2]。每天都有大量的物品往返于供應室與手術部,二者間因缺乏有機的聯系,導致工作程序不通暢,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3]。
遵照潔凈手術部潔污區域分開的原則,車輛是不準直接進出潔凈手術部與供應室的。那么手術器械等物品的滅菌就須經潔凈手術部和供應室大門內外往返4次換車和搬卸,這使手術器械等的轉運顯得十分繁瑣、復雜,成為手術器械等物品滅菌前后高效運轉的瓶頸。同時,這又可能因反復搬卸導致滅菌后的物品松散、遺失、甚至發生再污染等問題[4]成為無菌物品安全隱患。
為此,我們自行設計了手術室與供應室雙向轉運物品對接車,經近5年的臨床使用證明,其較為有效地解決了因環境缺憾連帶的上述諸多問題,在不同棟樓的潔凈手術部和供應室的物流管理的科學性和感染控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較好的市場前景。
一、材質與制作方法
手術室與供應室雙向轉運物品對接車設計為內外車兩部分,均由不銹鋼構成,其大小均與供應室滅菌鍋的標準貨架相匹配;內車體是中空的框架結構,外車體也是框架結構。其上面覆以不銹鋼板,內外車上分別設有相同的滑軌,且與滅菌鍋內的滑軌尺寸相同;內外車的底部均配4個萬向、靜音、防纏繞車輪;外車把手側的兩個車輪有腳閘;內外車均有固定貨架和彼此連接與鎖定的裝置;內外車把手相同;外車配置了防塵車罩,內襯仿絲棉,外面防雨綢。
內車放在潔凈手術部和供應室內部,其上不銹鋼貨架為供應室滅菌鍋的標準配件,分別碼放滅菌前或滅菌后的器械和敷料包等物品;貨架與滅菌物品直接進出滅菌鍋一并滅菌。外車放在清潔區,分別與手術室和供應室內車對接,連接與鎖定裝置固定內外車后再借助內外車上銜接好的滑軌,使承載手術器械和敷料等物品的不銹鋼貨架能夠輕松地在內外車、內車與滅菌鍋之間滑動,完成手術器械等物品的滅菌以及滅菌前后在潔凈手術部和供應室之間的轉運和物品傳遞,見內外車對接與鎖定圖。
二、使用效果評價
(一)彌補了環境缺憾,創新了轉運模式,簡化了操作流程
衛生部《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中明確要求: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應配有壓力蒸汽滅菌器、無菌物品裝、卸載的設備等[5]。還應配備無菌物品存放設施及運送器具等[6]。雙向轉運物品對接車的設計是運用滅菌器、無菌物品裝卸設備的原理,亦兼有無菌物品裝卸與運送器具之雙重功能。
在內車和外車上,分別設計與滅菌鍋相匹配的滑軌,實現內車與外車、內車與滅菌鍋之間的連通;通過內外車的連接與鎖定裝置完成內車與外車間的銜接與固定;推移外車滑軌上承載著按照要求碼放的器械、敷料和手術相關物品的貨架到內車的滑軌上,再推移內車滑軌上的該貨架進入滅菌鍋滅菌;滅菌后轉移到供應室的內車上,然后再推移滑軌上的貨架從內車過渡到外車上,轉運到手術室后重復上面的操作完成手術器械等大宗物品滅菌前后的遠距離間的裝卸與轉運。轉運物品對接車彌補環境缺憾,創新了轉運模式,簡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 維護了潔凈區域的正壓狀態,降低了潔凈手術部環境感染之幾率
潔凈手術部的運行管理,手術室氣流管理尤為重要[7]。潔凈手術部是一個密閉的潔凈環境,在門關閉時,室內的氣壓大于室外的氣壓,從而保證室內的潔凈空氣只向外排出,而室外的空氣不會進入室內[8]。
潔凈手術部內的正壓保障氣流從潔凈度高的區域流向潔凈度低的區域,并帶走和排除氣流中的塵埃顆粒和細菌[9];避免潔凈室外對室內,或低級別環境對高級別環境的影響[10]。開門時室內的正壓降低,會有少量門外的空氣進入室內,影響室內空氣的潔凈度。如果門長時間的開啟,會嚴重影響室內空氣的潔凈效果,特別是通往非潔凈區域的大門[11] 。手術器械等大宗物品累計4次的轉運與傳遞,恰恰在潔凈與非潔凈區域的交界處(隔離門)進行。轉運物品對接車的高效能的轉運與傳遞速度,避免了潔凈與非潔凈之間的隔離門長時間的開啟,維護潔凈區域的正壓狀態,避免潔凈環境的感染隱患;也規避人工多次搬運無菌時包可能造成的包時裹的意外松散和污染,以保持無菌包的無菌狀態。
(三)確保滅菌的器械和敷料在轉運中的密閉狀態和轉運安全
外車底部距地面較近,在潔凈手術部與供應室之間往返,容易裹挾地面上的浮塵而獲污染。為確保無菌物品運輸時避免污染[12],外車底部用不銹鋼板覆蓋,將貨架上的手術器械與敷料等物品與地面隔離;防塵車罩的里面是高織紗純棉防絨面料,內襯仿絲棉;車罩外面是防雨綢,光滑又防塵;防塵車罩將外車上的貨架連帶手術器械、敷料等物品全部遮蓋,再用尼龍搭袢封閉使之處于相對封閉狀態,實現轉運車整體與外界的隔離,較為有效地規避滅菌器械物品的意外污染;確保滅菌器械與敷料轉運途中的安全。
(四)維護了滅菌后手術器械與敷料包的質量
轉運滅菌后手術器械敷料包時,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遵照國家規范從滅菌器卸載取出的物品,待溫度降至室溫后方可移動,冷卻時間應>30min [13],一經脫離有恒定溫濕度的手術室和供應室之后,常常仍于散熱狀態,尤在秋冬季節,與外界溫度懸殊;不銹鋼的貨架和金屬器械均為熱的良導體,比熱較低,散熱較快,散熱的速度快于無菌包的包裹單。極易在無菌器械和包裹單之間、無菌器械本身抑或是器械與敷料包的包裹單與不銹鋼貨架接觸的界面形成冷凝水而打濕無菌包,影響正常使用。外車不銹鋼板與防塵罩的隔離和封閉,加之防塵罩內襯的仿絲棉能吸附熱量,避免轉運中熱量的快速大量的散發,從而降低冷凝水打濕無菌包的幾率,維護滅菌后手術器械與敷料包的質量。
(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經濟實用
手術室與供應室雙向轉運物品對接車的結構簡單、制備簡便;操作簡單方便,易于掌握。車身與車體不銹鋼材質以及防塵罩的材料均具有結實、耐磨、便于清洗等優點而延長其使用壽命,使用中除外必要的維護與維修,無需其他的投入而降低其運行成本;其實用價值是在潔凈手術部與供應室之間缺乏便捷的運送通道的情況下,為大宗手術器械、敷料等物品的高效運營提供極大的方便;取代了人工徒手操作,把原本復雜、繁重、費時費力的大宗手術器械物品的多次裝卸,變成簡單快捷的傳遞;其高效、低耗能又節省護士資源而充分體現經濟原則,成為潔凈手術部和供應室之間遠距離快速裝卸與轉運大宗手術器械敷料等用物之不可或缺的醫療用品。
三、結束語
手術室與供應室雙向轉運物品對接車的設計與使用的價值在于其能快速完成大宗手術器械和敷料等手術用品的多次轉運和傳遞操作,有效地解決了潔凈手術部與供應室在不同棟樓、遠距離存在的諸多問題。它還創新了轉運模式,優化了轉運方案,簡化了操作流程,彌補了環境缺陷,節省了護士資源,降低了其運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它不僅確保了滅菌后手術器械與敷料包等物品的質量安全,還規避了滅菌后手術器械與敷料包等物品的污染隱患,維護了潔凈區域的正壓狀態。它為潔凈手術部的感染管理提供了基礎保障,為不同棟樓的潔凈手術部和供應室分別提供了一種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經濟實用,不可或缺的醫療用品,為潔凈手術部和供應室之間的遠距離、多環節的物品轉運和傳遞搭建了高效運行的平臺,彌補了該項工作的空白。可以說,手術室與供應室雙向轉運物品對接車在手術室物流管理的科學性、預防感染的可操作和控制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醫用裝備上一項創新的用品。
參考文獻
[1]劉雪峰,趙阿萌,徐鳳奎.潔凈手術部平面設計的理念[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0, 7 80
[2] [5] [6] [12] [13]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 [S]. 北京,2009
[3] [4]張卓輝,潘國忠.從人性化角度看潔凈手術部的建設與發展[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09,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