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4 14:51:4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論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前言
生態環境受到污染,已經成為影響當前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對其進行重點關注。現代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的重要一環,能夠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情況進行有效的控制。通過發展現代林業,能夠對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改善,同時現代林業還能夠對水源進行充分的涵養,對水土進行合理有效的保護,為人們提供更加良好的生存環境。我國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作為當前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積極推進現代林業的發展,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并取得良好成效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2.現代林業發展的重要性
發展現代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國家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現代林業發展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林業的發展效果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生態文明的建設成效。同時我國當前生態承載力的不斷下降,森林覆蓋率還不夠高,極大程度的影響了生態環境。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的問題依然很嚴重,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進行應對,這其中發現現代林業就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
3.現代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
3.1發展現代林業,是積極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道路
發展現代林業,能夠促進人與自然之間進行和諧相處,同時還能積極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順利進行。我國對于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十分重要,曾在多個重要場合進行突出介紹,還在黨的十中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發展目標。現代林業發展能夠對生態環境的平衡起到良好的維持和促進作用,同時還能夠對物種多樣性進行有效的保護。如果現代林業發展和建設工作中出現了問題,將會影響到我國總體的林業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穩定性,給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1]。
3.2發展現代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
黨的十中提出了進一步增強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良好措施,對現代林業發展的工作十分重視。通過發現現代林業,能夠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全面有效的保護,這主要體現在現代林業能夠對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進行有效的修復,同時還能夠對生態系統的多樣性進行保護。生態產品的大多數都是來自于林業的,加強現代林業的發展,能夠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大量的生態產品。生態產品主要是指只有森林能夠生產出的東西,比如說適宜人類生存的環境和氣候,清新怡人的空氣等,因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很有必要性。通過對現代林業進行全面有效的發展,能夠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2]。
4.促進現代林業發展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措施
4.1做好林業資源部門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我國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在不斷的提升當中,有效增加了我國森林的總面積,同時還對我國森林蓄積的穩定增長發揮了良好的作用,逐漸提升了我國的森林整體質量。通過對森林資源進行全面有效的保護和管理,能夠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因而需要保持這個良好勢頭不放松,仍然需要不斷加強林業資源部門的保護和管理工作[3]。林業資源管理部門的人員需要對保護現代林業、促進現代林業發展的重要性有所認識,這樣就能夠便于他們對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進行充分重視,以更加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投入到實際的林業保護工作當中去。林業相關保護部門,需要對林地使用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并針對人們的用地規模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還需要對毀林開墾的情況進行嚴格的控制和打擊。林業所屬當地政府,需要對森林增長的指標進行負責,可以將其納入到考核指標當中,這樣能夠有效保護林業資源[4]。
4.2創新現代林業發展的相關科技
對林業科技進行不斷的創新,是當前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內在要求,對于全面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良好轉變具有積極的作用,增強綠色增長的動力。加強林業科技的應用效果,首先需要對現在能使用的林業科技進行不斷的創新和發展,對林業科技體系進行全面的建設工作,并將其進行有效的推廣,同時在各級林業區域進行林業科技推廣機構的健全工作,這樣能夠對現代林業發展的基礎設施進行有效的強化,并且對現代林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其次還需要對現代林業科技創新平臺和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進行有效的拓展和創新,增強林業服務體系的良好應用效果,從而不斷增強現代林業的建設和發展水平。再者還需要對現代林業的管理規范進行有效的制定,并嚴格按照具體的管理規范進行現代林業的發展工作,這樣能夠對生態文明建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5]。
5.結束語
發展現代林業,是積極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道路,同時還能夠有效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發展現代林業,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居住環境,能夠為社會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在加強現代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林業資源部門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創新現代林業發展的相關科技。
參考文獻
[1]羅賢宇,鄭珠仙,曾麗萍.論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3(1):89-94
[2]張健榕.論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J].中國林業產業,2016(5):39-40
[3]張春霞.試論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J].農民致富之友,2014(8):32
1評價體系的構建特點、原則與思路
1.1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特點2009年9月北京林業大學了我國首份省級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天津和東南沿海經濟發達省份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排名均處前列,按報告劃分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6種類型,北京、上海、天津均屬社會發達型,東南沿海省份則屬于均衡發展型,這兩種類型的共同特點是地區經濟總量和人均值較高、經濟比較發達、城市化率高、社會發展程度普遍較好[4],即經濟發達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其他地區已經發生明顯分異,經濟發達城市亟需一套更具針對性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體系。研究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指標,應從其生態文明建設的階段特點出發:(1)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較國內地區,水平更高、進程更快,已進入到相對高級階段,因此雖然指標設置帶有一定的普適性,但指標值應嚴于其他城市要求。(2)經濟發達城市的經濟總量和人均量都達到較高水平,對其生態經濟方面指標的考核應更側重產業結構、資源績效、科技創新方面的考核,充分突出個性,如“人均GDP、恩格爾系數”等生態市評價的常規指標在本文評價體系中并未列入。(3)生態環境類指標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硬實力,特別是污染減排、環境質量方面的指標應考慮國際通用或國家要求,順應國際、國內發展形勢。而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反映其“環境—經濟”關系的庫茲涅茨曲線即將或預期走向拐點,生態環境類指標較之國內其他城市通常優勢明顯,因此其更注重生態文化和生態制度等軟實力建設,在其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體系中對這兩方面的指標設計應更為慎重。
1.2指標選取的原則(1)共性與特色相結合原則。在選取國內外普遍涵蓋且有實踐意義的指標的同時,突出經濟發達城市特點,形成這一類型區域評價的特色。(2)繼承與創新發展相結合原則。保留傳統的國家、各部委及其他省市已有的“科學發展觀”、“生態市”等指標體系中的精華指標,并對相關指標和相關標準予以提升,并針對生態文明的特有內涵提出反映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的指標。(3)可實踐性與前瞻性相結合原則。既要考慮指標、標準值的要求在目前的社會水平和技術水平下可以實現;又要預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使指標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4)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原則。既要考慮理論上的完備性、正確性,又要避免指標簡單羅列和過度相關導致重疊;同時,指標應具備可操作性,既要具備可約束性,即要有社會動員能力,又要具備可分解性,可從城市層面分解到行業、企業、社區、家庭各個層面,此外指標的可考核性和數據的可獲得性也要兼具。(5)分步實施和分段評估的原則。在建設生態文明城市過程中,通常將生態文明城市戰略目標分階段來實施,因此在具體的應用中指標應便于設置分布實施目標,并實施分階段評估。
1.3指標設計的基本思路本文中將生態文明建設分解為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建設和生態制度保障4個方面。其中,生態經濟是環境和經濟協調的根本體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生態環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外在體現和物質保障;生態文化通過文化理念影響社會行為,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動力;生態制度是對生態文明建設在法律規范、管理體制方面的保障。因此,本研究從上述4個方面歸集各類指標,并遵循如下設計思路:(1)按照內在邏輯對四大類指標進行設置。生態經濟類指標以資源、能源節約和產業綠度為核心,并提出生產力的先進性和科技貢獻;生態環境類指標以“壓力-狀態-響應”為內在邏輯[5],重點評估環境要素、生態系統保護和建設情況;生態文化類指標以“意識-行為”為邏輯,重點反應公眾對于生態文明意識的認同;生態制度則考察了現行相關的7項主要制度的建設和執行情況。(2)按照指標性質將評價體系分為四層。頂層為目標層,即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指數;第二層為準則層,包括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制度指數;第三層和第四層為指標層,第三層是對準則層的分解和延伸,主要反應結構變化情況,第四層即為具體指標,將第三層指標進一步細化到可操作的層面。(3)按照指標特征將指標分為控制型、預期型和引導型指標。控制型指標是通過一定工程、項目、制度的實施在一定時期應達到的約束性指標;預期型指標是指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時間推移等其他因素的變化,單純從客觀上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難以控制的指標;引導型指標是指難以量化或量化意義不大,但從長期來看,指標的規定是具有行為引導意義的趨勢性指標。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案例中僅涉及經濟發達城市歷史和現狀對比情況,對具體城市未來某時間段的控制型指標數值確定并未討論,所有類型指標均僅進行了用于數據歸一化的高低值確定分析。
2評價體系與評價方法
2.1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目前,我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中指標數量基本介于20~40項之間,大部分均從國家生態市指標衍生而來,如張家港市30項指標中有11項,無錫市42項指標中有15項,昆山市37項指標中有19項,吳江市37項指標中有15項指標與生態市指標相同。本文梳理、比對了生態市指標和其他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體系中相關和差異性指標,按前文所述的指標設計特點、原則、思路,基于AHP法,構建了包括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制度4個準則層,涵蓋18項控制型、5項預期型和14項引導型,總計37項單項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詳見表1所示。
2.2指標的歸一化處理與權重的確定表1中各個指標量綱不同難以直接進行評分比較,本文依據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城市1990~2010年各指標變動區間和未來規劃目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6~7],確定了上述各項指標的高低值,其中涉及經濟類數據按不變價調整,采用歸一化方法進行指標的無量綱化處理。設第i個指標的原始值Xi的對應的高值水平為Mi,低值水平為mi,則歸一化后的指標為Ri,對不同性質的指標歸一化公式為[8]:其中Cij表示評價某項評價目標時,第i個指標的重要性對第j個指標的重要性的比值,一般采用1~9標度法表示Cij的值,Cij的取值從1/9到9依次代表在評價某項目標時,i指標較j指標的重要性從極端不重要到極端重要,并通過求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對應的特征向量得到各指標的相對權重[9]。本研究中分別對四個準則層對總目標的權重,和各準則層下指標的權重在矩陣實驗室(MATLAB)下進行了測算,對于超過7項具體指標的生態環境類指標(AHP法判斷矩陣不應超過7項指標)在各個三級指標下分別計算,并通過了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各具體指標綜合權重如表1所示。
3案例研究為了檢驗本文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挑選了我國4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作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的案例研究對象,這4個城市均屬經濟發達且生態建設起步較早的城市,具有相近的建設目標和較好的參照效果。其中,深圳作為我國首批生態文明6個試點城市之一,在2008年即出臺《深圳生態文明建設行動綱領(2008~2010)》,此后又制定了《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在我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具有相對充分的歷史數據積累,因此選擇深圳市時序數據,利用本文評價體系對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歷史變動趨勢進行分析;而北京、上海、廣州由于數據收集原因僅暫與深圳進行2009年橫截面數據的橫向對比研究。
3.1深圳市歷年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變動趨勢分析按照前文所述歸一化方法,對深圳市2001~2010年各指標數據進行處理,對生態制度類指標采用[0.9,0.7,0.5,0.3,0.1]賦值對應制度建立和執行程度的[好,較好,一般,較差,差],采用線性插值法填補部分缺失數據,對歷史數據難以考證的部分指標未列入指數計算,并對由此引起的綜合權重變化作平衡調整,得到深圳市歷年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指數和4個準則層的評價指數如圖1和表2所示。總體評價結果顯示,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指數由2001年的0.23穩步上升至2010年的0.79,年增速高,這說明近十年來,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大、成效顯著,已經躍過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初級階段,進入到縱深推進時期。剖析這一總評指數變化的原因,4個準則層分指數的評價結果顯示,生態環境和生態制度得分的大幅度提升是總評指數升高的重要貢獻源,深圳市近年來實施基本生態控制線的鐵線管理政策,環境質量和生態安全情況得到明顯改善,財政性環保投資經費也高于國內絕大部分城市,以“四個難以為繼”為背景開展政府環保實績考核制度;其次是生態文化分指數升高的貢獻,而生態經濟由于2001年背景值起點較高、地均產出、能耗、水耗均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因此相對提升速度較慢,潛力空間有待進一步挖掘。圖1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指數變動圖(2001~2010年)
1評價體系的構建特點、原則與思路
1.1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特點2009年9月北京林業大學了我國首份省級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天津和東南沿海經濟發達省份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排名均處前列,按報告劃分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6種類型,北京、上海、天津均屬社會發達型,東南沿海省份則屬于均衡發展型,這兩種類型的共同特點是地區經濟總量和人均值較高、經濟比較發達、城市化率高、社會發展程度普遍較好[4],即經濟發達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其他地區已經發生明顯分異,經濟發達城市亟需一套更具針對性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體系。研究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指標,應從其生態文明建設的階段特點出發:(1)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較國內地區,水平更高、進程更快,已進入到相對高級階段,因此雖然指標設置帶有一定的普適性,但指標值應嚴于其他城市要求。(2)經濟發達城市的經濟總量和人均量都達到較高水平,對其生態經濟方面指標的考核應更側重產業結構、資源績效、科技創新方面的考核,充分突出個性,如“人均GDP、恩格爾系數”等生態市評價的常規指標在本文評價體系中并未列入。(3)生態環境類指標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硬實力,特別是污染減排、環境質量方面的指標應考慮國際通用或國家要求,順應國際、國內發展形勢。而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反映其“環境—經濟”關系的庫茲涅茨曲線即將或預期走向拐點,生態環境類指標較之國內其他城市通常優勢明顯,因此其更注重生態文化和生態制度等軟實力建設,在其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體系中對這兩方面的指標設計應更為慎重。
1.2指標選取的原則(1)共性與特色相結合原則。在選取國內外普遍涵蓋且有實踐意義的指標的同時,突出經濟發達城市特點,形成這一類型區域評價的特色。(2)繼承與創新發展相結合原則。保留傳統的國家、各部委及其他省市已有的“科學發展觀”、“生態市”等指標體系中的精華指標,并對相關指標和相關標準予以提升,并針對生態文明的特有內涵提出反映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的指標。(3)可實踐性與前瞻性相結合原則。既要考慮指標、標準值的要求在目前的社會水平和技術水平下可以實現;又要預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使指標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4)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原則。既要考慮理論上的完備性、正確性,又要避免指標簡單羅列和過度相關導致重疊;同時,指標應具備可操作性,既要具備可約束性,即要有社會動員能力,又要具備可分解性,可從城市層面分解到行業、企業、社區、家庭各個層面,此外指標的可考核性和數據的可獲得性也要兼具。(5)分步實施和分段評估的原則。在建設生態文明城市過程中,通常將生態文明城市戰略目標分階段來實施,因此在具體的應用中指標應便于設置分布實施目標,并實施分階段評估。
1.3指標設計的基本思路本文中將生態文明建設分解為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建設和生態制度保障4個方面。其中,生態經濟是環境和經濟協調的根本體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生態環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外在體現和物質保障;生態文化通過文化理念影響社會行為,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動力;生態制度是對生態文明建設在法律規范、管理體制方面的保障。因此,本研究從上述4個方面歸集各類指標,并遵循如下設計思路:(1)按照內在邏輯對四大類指標進行設置。生態經濟類指標以資源、能源節約和產業綠度為核心,并提出生產力的先進性和科技貢獻;生態環境類指標以“壓力-狀態-響應”為內在邏輯[5],重點評估環境要素、生態系統保護和建設情況;生態文化類指標以“意識-行為”為邏輯,重點反應公眾對于生態文明意識的認同;生態制 度則考察了現行相關的7項主要制度的建設和執行情況。(2)按照指標性質將評價體系分為四層。頂層為目標層,即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指數;第二層為準則層,包括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制度指數;第三層和第四層為指標層,第三層是對準則層的分解和延伸,主要反應結構變化情況,第四層即為具體指標,將第三層指標進一步細化到可操作的層面。(3)按照指標特征將指標分為控制型、預期型和引導型指標。控制型指標是通過一定工程、項目、制度的實施在一定時期應達到的約束性指標;預期型指標是指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時間推移等其他因素的變化,單純從客觀上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難以控制的指標;引導型指標是指難以量化或量化意義不大,但從長期來看,指標的規定是具有行為引導意義的趨勢性指標。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案例中僅涉及經濟發達城市歷史和現狀對比情況,對具體城市未來某時間段的控制型指標數值確定并未討論,所有類型指標均僅進行了用于數據歸一化的高低值確定分析。
2評價體系與評價方法
2.1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目前,我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中指標數量基本介于20~40項之間,大部分均從國家生態市指標衍生而來,如張家港市30項指標中有11項,無錫市42項指標中有15項,昆山市37項指標中有19項,吳江市37項指標中有15項指標與生態市指標相同。本文梳理、比對了生態市指標和其他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體系中相關和差異性指標,按前文所述的指標設計特點、原則、思路,基于AHP法,構建了包括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制度4個準則層,涵蓋18項控制型、5項預期型和14項引導型,總計37項單項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詳見表1所示。
2.2指標的歸一化處理與權重的確定表1中各個指標量綱不同難以直接進行評分比較,本文依據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城市1990~2010年各指標變動區間和未來規劃目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6~7],確定了上述各項指標的高低值,其中涉及經濟類數據按不變價調整,采用歸一化方法進行指標的無量綱化處理。設第i個指標的原始值Xi的對應的高值水平為Mi,低值水平為mi,則歸一化后的指標為Ri,對不同性質的指標歸一化公式為[8]:其中Cij表示評價某項評價目標時,第i個指標的重要性對第j個指標的重要性的比值,一般采用1~9標度法表示Cij的值,Cij的取值從1/9到9依次代表在評價某項目標時,i指標較j指標的重要性從極端不重要到極端重要,并通過求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對應的特征向量得到各指標的相對權重[9]。本研究中分別對四個準則層對總目標的權重,和各準則層下指標的權重在矩陣實驗室(MATLAB)下進行了測算,對于超過7項具體指標的生態環境類指標(AHP法判斷矩陣不應超過7項指標)在各個三級指標下分別計算,并通過了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各具體指標綜合權重如表1所示。
3案例研究為了檢驗本文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挑選了我國4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作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的案例研究對象,這4個城市均屬經濟發達且生態建設起步較早的城市,具有相近的建設目標和較好的參照效果。其中,深圳作為我國首批生態文明6個試點城市之一,在2008年即出臺《深圳生態文明建設行動綱領(2008~2010)》,此后又制定了《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在我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具有相對充分的歷史數據積累,因此選擇深圳市時序數據,利用本文評價體系對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歷史變動趨勢進行分析;而北京、上海、廣州由于數據收集原因僅暫與深圳進行2009年橫截面數據的橫向對比研究。
3.1深圳市歷年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變動趨勢分析按照前文所述歸一化方法,對深圳市2001~2010年各指標數據進行處理,對生態制度類指標采用[0.9,0.7,0.5,0.3,0.1]賦值對應制度建立和執行程度的[好,較好,一般,較差,差],采用線性插值法填補部分缺失數據,對歷史數據難以考證的部分指標未列入指數計算,并對由此引起的綜合權重變化作平衡調整,得到深圳市歷年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指數和4個準則層的評價指數如圖1和表2所示。總體評價結果顯示,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指數由2001年的0.23穩步上升至2010年的0.79,年增速高,這說明近十年來,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大、成效顯著,已經躍過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初級階段,進入到縱深推進時期。剖析這一總評指數變化的原因,4個準則層分指數的評價結果顯示,生態環境和生態制度得分的大幅度提升是總評指數升高的重要貢獻源,深圳市近年來實施基本生態控制線的鐵線管理政策,環境質量和生態安全情況得到明顯改善,財政性環保投資經費也高于國內絕大部分城市,以“四個難以為繼”為背景開展政府環保實績考核制度;其次是生態文化分指數升高的貢獻,而生態經濟由于2001年背景值起點較高、地均產出、能耗、水耗均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因此相對提升速度較慢,潛力空間有待進一步挖掘。圖1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指數變動圖(2001~2010年)
中圖分類號 TV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7)08-0013-01
水是國家戰略資源之一,在改善國家整體自然環境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生態文明建設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黨的十高度重視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并將其歸屬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工作中,希望借助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我國的良性發展,為國家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各地區都應該保持對水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并積極探索水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措施,希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良好的發展成效,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1 水資源管理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
從生態文明建設角度進行解讀,水資源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核心要素,加強水資源管理,對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效果,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對水資源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發現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優化開展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一定的基礎性支撐和實現保證,只有全面加強對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促進水資源管理作用的發揮,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夠逐步取得良好的發展成效,離開水資源管理,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必將最終流于形式。同時,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水資源管理納入到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水資源管理由此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水資源管理工作在全面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作用日漸凸顯出來,在促進完整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同時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實踐中,為了促進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借助水資源管理工作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應該對生態文明建設與水資源管理之間的關系形成正確認識,明確水資源管理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為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也能夠促進水資源管理現狀的改善,有效推動我國水資源供需平衡,促使我國水資源管理工作在新時期也能夠取得相應的發展成效。從這一角度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新時期背景下應該全面加強完整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建設,以制度體系為環境保護和水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保障,為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2 加強水資源管理,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發展
由于水資源管理工作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存在緊密的聯系,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應該全面加強對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并積極探索借助水資源管理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措施,希望能夠借助水資源管理工作逐步改善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現狀,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期背景下取得良好的發展成效[2]。具體來說,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實踐中要想借助水資源管理的力量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可以從以下角度入手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1 全面貫徹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
基于水資源管理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性,新時期在加強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建立健全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并將其作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方面的重要內容,在提高水資源管理成效的同時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狀態。在具體操作方面,應該堅持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構建完整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方面的內容,將水資源制度建設工作作為切入點和落腳點,借助水資源制度建設貫徹落實“三條紅線”和“四項制度”,為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良好推進創造有利條件。此外,針對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在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指導思想的基礎上,也應該構建相應的管理體制,推動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考核工作的開展,促進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用的發揮,保證生態文明建設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成效[3]。
2.2 全面提高對水資源的調控和配置能力
基于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精神的指導,在加強水資源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該促進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并統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以及水資源利用三者之間的關系,借助科學的規劃和利用實現三者之間的平衡發展,在促進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實現對水資源的保護,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持續推進。在工作實踐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水資源戰略配置格局進行新的優化,因地制宜的加強對配置制度的構建,保證能夠實現對水資源的統一調度,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唯有如此,水資源管理工作才能夠真正發揮其輔助作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優化開展。
2.3 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環境的修復
在水資源管理工作中水資源的保護和水生態的修復也是較為重要的內容,要想確保水資源管理工作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作用得到進一步凸顯,還應該將水資源的節約和水生態的修復作為重點工作[4]。通過制定水資源強化論證措施、有償使用措施以及水功能區管理措施等,增強對水資源的節約,促進水資源的循環使用,推動節能節水型社會的構建。在水生態環境修復方面,相關部門也應該保持高度重視,通過積極探索河流健康評估工作和河流環境修復工作等,加強對水環境和水生態建設工作的重視,保證在水資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支撐下,生態文明建設效果能夠得到進一步凸顯,為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4 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創建工作
水生態文明創建思想的提出是貫徹落實十以來一系列會議精神的結果,是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具體工作部署,在社會建設發展過程中,要想保證水資源管理效果,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逐步提高,就應該深入貫徹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試點工作,并將水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點內容,希望能夠構建人與水環境、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化水利體系,為生態環保工作的逐步推進提供有效支撐[5]。首先,基于全面統籌思想的指導和因地制宜原則的支持應該科學合理的建設湖水聯通系統,促進現代湖水網體系的構建,爭取在社會上形成完成的水生態體系,保證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其次,在水生態文明的建設過程中,應該注重對水生態文化的宣傳,讓社會大眾和社會上的水利工程設計和建設組織能夠認識到水生態環境維護工作的重要性,積極探索相應的水生態環境維護措施,爭取實現對水資源有效利用和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雙贏,促進生態環保工作的優化開展。
3 結論
綜上所述,新時期背景下,我國國家建設過程中要求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相應的支持。而在此背景下水資源管理工作也日漸受到廣泛關注,借助水資源管理工作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良性發展成為相關部門重點關注的問題。所以新時期將水資源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研究對象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優化開展提供相應的理論參照。
⒖嘉南
[1]王芳.淺析水資源管理與生態文明建設[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5(6):293.
[2]吳美霖,李美臻,金輝,等.探究水資源管理與生態文明建設[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5).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78205);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課題資助項目(2013)
作者簡介:葉昌東(1983-),男,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系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區域發展與城鄉規劃、景觀規劃設計的研究,(E-mail)。
摘要:生態文明建設是當前中國城鄉建設的重要內容,其對城鄉規劃建設有三方面的新要求:城鄉統籌的規劃體系,多規融合的規劃管理以及對生態、綠地等要素的重視。文章針對生態文明建設時期城鄉規劃專業的需求變化,結合農林院校在風景園林、國土研究、鄉村研究等方面的學科優勢,提出農林院校城鄉規劃專業的特色化教育應重點放在三個方面:生態景觀設計、土地利用、鄉村規劃。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農林院校;城鄉規劃;教育特色化;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TU98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4)01-0018-04
城鄉規劃專業與社會經濟建設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建設速度加快,全國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55個,城市化率從18%上升到52.5%,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了3-4倍[1]。大規模的城市開發建設帶來對城市規劃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全國許多高等院校紛紛開設了城市規劃專業,從20世紀末的不足30所迅速增加到約140余所,學科背景由單一的以建筑學為主向地理學、風景園林、測量學等多學科發展。開設城市規劃專業的院校主要有三種類型[2-4]:一是有傳統建筑學背景的院校;二是以區域分析、宏觀分析為主的有地理學背景的院校;三是以風景園林學科為依托的農林院校。第一種類型的院校以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清華大學、重慶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為代表,其重視學生工程設計能力的訓練,培養的學生擅長物質城市空間形態的規劃設計,設計思維能力強;第二種類型的院校以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為代表,其重視區域分析及宏觀社會、經濟分析,培養的學生具有較強的理性思維能力;第三種類型的院校以北京林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為代表,其注重城市規劃中的生態規劃、園林綠化、景觀規劃設計等領域的研究[5]。
由于社會經濟發展背景的不同,不同的城市對城市規劃人才的需求會有所差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社會經濟環境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大體來說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改革開放初期,城市發展以物質性大規模的土木建造為主,對擅長物質城市空間形態建筑的院校城市規劃專業人才的需求較迫切。第二階段,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城市發展的主要任務逐漸過渡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人居環境、解決城市社會問題等,為擅長社會調查、宏觀經濟分析、區域規劃的地理學研究的院校城市規劃專業提供了發揮空間。第三階段,即目前生態環境建設已經成為全球廣泛關注的話題,中國30多年來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帶來的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2012年黨的十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同等重要的“五位一體”的戰略高度。生態文明建設時期的到來為農林院校城市規劃專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
一、生態文明建設時期城鄉規劃社會需求的特點
生態建設是現代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從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產生開始,霍華德在其田園城市理論中就表達了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強調農田、綠地等要素在城市總體布局中的重要性;此后在有機疏散、生態城市、綠帶控制、生態可持續發展等規劃理念中,均突出強調了生態環境建設的內容;目前全社會對生態環境建設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最新的城市規劃理論包括新城市主義、精明增長、緊湊城市、低碳城市等從不同的側面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中國經歷了30余年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時期,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是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日漸凸顯。目前,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圍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四個方面來展開。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的加大,也必將使城市規劃專業的社會需求發生重大轉變,其轉變的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城鄉統籌的規劃體系
城鄉統籌規劃體系的內涵是將城市和鄉村視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規劃。城市和鄉村密不可分,城市是城鄉區域的中心,為城鄉區域提供現代化工商業服務設施;鄉村是城市的發展腹地,為城市的發展提供勞動力資源和空間(特別是生態環境空間)。2008年《城鄉規劃法》取代原來的《城市規劃法》,標志著城鄉統籌規劃體系的正式建立和實施,城鄉統籌規劃體系有三個方面的變化:首先是將村莊規劃納入到統一的規劃編制管理體系中;其次是在城市總體規劃中更加突出城鄉一體的布局模式;第三是建立并完善鄉村層面的規劃。近年來新農村建設規劃、美麗鄉村規劃、村莊整治規劃等一系列鄉村層面的重要規劃在全國鋪開,是城鄉統籌規劃體系實踐的體現,它為城市規劃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二)多規融合的規劃管理
生態文明建設時期的規劃管理強調多規融合。負責城鄉空間規劃布局的主要有建設部門的城市(鄉)規劃系統,國土部門的土地利用規劃系統,以及發改部門的產業發展布局規劃系統。多規融合的規劃管理模式要求多部門的通力合作、協調一致,要求多學科、多層次人員的參與。目前廣泛開展的“兩規銜接”〔包括城市(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三規合一”〔包括城市(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發展布局規劃〕、“多規融合”〔包括城市(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發展布局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環境保護規劃、旅游規劃等〕模式正是順應了生態文明建設時期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的要求。
(三)重視生態、綠地等空間要素
生態文明建設時期的城市規劃重視生態、綠地等空間要素的布局,生態、綠地空間要素是城市空間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城市四大基本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作為游憩功能的重要空間載體,可以提高居住功能的環境質量等。當前在城市(鄉)規劃工作中開展的一些生態、綠地建設的研究和實踐工作,如綠地系統規劃、綠道網建設、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評選等,充分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時期人們對生態、綠地等空間要素的重視。
(四)構建節約型城鄉空間布局模式
生態文明建設時期的城鄉空間布局模式強調節約理念,節約型城鄉空間布局主要是針對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長期粗放式增長所帶來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構建節約型內涵式的城鄉空間布局模式;節約型城鄉空間布局主要從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四個方面對新時期城鄉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生態文明建設時期農林院校城鄉規劃專業教育的優勢
生態文明建設時期,農林院校城市規劃專業有了用武之地,其依托自身學科優勢,可以在相關領域發揮更加深遠的影響和作用。從學科發展來看,生態文明建設時期農林院校開設城市規劃專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以風景園林為主要依托的生態學優勢
風景園林專業是農林院校的傳統優勢學科,農林院校開設的城鄉規劃專業大多依托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科優勢,如北京林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與城鄉規劃聯系緊密的風景園林專業的傳統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發揮;此外,農林院校在植物、園藝、農業、林業等生態學研究領域的優勢也有了展示的空間,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城鄉規劃實踐中也將大顯身手。
(二)以土地為核心要素的國土研究優勢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鄉規劃的核心內容,在這方面農林院校有較強的優勢。負責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門主要有規劃建設部門和國土部門,其中國土部門與農業部門有密切聯系。1986年國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前農村土地和城鎮土地分屬農業部和建設部主管,因此農業院校在土地管理方面有較強的優勢,全國開設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高等院校中農業院校占多數。
然而由于國土部門和建設部門在土地規劃和管理方面往往難以保持協調一致,因此,在學科建設上土地資源管理和城鄉規劃專業的整合與聯系一直不太緊密。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多規融合管理模式下,國土部門和建設部門在土地利用規劃與城鄉規劃方面的協調將得到加強,這也為密切兩個專業的聯系提供了機遇,為農林院校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空間。
(三)以鄉村為重點的地域空間研究優勢
鄉村是農林院校在地域空間上的重點研究領域,有長期從事鄉村區域研究的深厚基礎,是農林院校突出的學科優勢。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城鄉規劃重點是城鄉統籌,而鄉村區域規劃研究是城鄉規劃的薄弱環節,這就更需要農林院校在鄉村研究中發揮自身的優勢,為城鄉統籌的規劃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三、生態文明建設時期農林院校城鄉規劃專業教育特色化方向
要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農林院校城市規劃專業教育需要進一步明確自身定位,堅持特色化發展的方向。結合學科優勢,農林院校特色化教育改革應重點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生態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是農林院校城市規劃最具特色的專業,其專業教育的重點主要包括:
1.綠地系統規劃
隨著生態文明在城鄉建設實踐中日益凸顯的重要性,綠地系統規劃已由過去僅作為總體規劃的一個專項規劃上升到單獨的規劃類型;空間上也突破城市內部公園綠地的局限,向區域性生態綠化網絡系統的方向發展。城鄉建設對綠地系統規劃的重視帶來對相關領域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綠地系統規劃應當進一步作為農林院校城市規劃專業的核心優勢和特色進行培育。
2.園林景觀設計
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力推進將帶來對園林景觀設計人才需求的上升,因此,園林景觀設計是農林院校城市規劃專業特色化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方向。
3.生態環境規劃
宏觀生態環境規劃是城鄉統籌規劃體系新的內容,農林院校在生態環境相關研究領域具備較強優勢,可以作為城市規劃專業特色化人才培養的重點方向之一。
(二)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鄉規劃專業的核心內容,農林院校在土地資源管理方面具備較強優勢,應當加強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整合,開拓新的發展方向,主要整合方向有:(1)國土空間布局。國土空間布局的優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多規融合”的背景下,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相關專業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整合十分必要。(2)地理信息系統。由于具備地理空間信息的存儲、查詢、分析、展示等綜合功能優勢,目前地理信息系統在城鄉規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生態文明建設中,隨著規劃空間的不斷擴大,地理信息系統將具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
(三)鄉村規劃
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鄉村規劃是城鄉規劃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基層規劃,規劃實踐工作量大,社會需求多,將成為促進城鄉規劃專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動力。農林院校在鄉村規劃領域具備較強的優勢,應當在鄉村規劃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鄉村規劃同樣應當作為農林院校城鄉規劃專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四、結語
生態文明建設是促進城鄉規劃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動力,農林院校的城鄉規劃專業在其中應當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農林院校應認清新時期城鄉規劃要求的變化,發揮自身的優勢,明確專業發展定位,找準學科發展方向。本文從社會實踐需求角度出發,分析生態文明建設時期城鄉規劃的新特征,立足農林院校的學科優勢,提出了農林院校城鄉規劃專業特色化教育的重點發展方向,為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和工作人員以啟示和思考。
參考文獻:
[1]單賽賣,韓立云.“ 建設熱”時代背景下城市規劃教育的理性思考[J].新課程研究(中旬),2009(12):17-19.
[2]李翅.風景園林類高校城市規劃專業教育的特色研究——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09,27(3):16-19.
[3]馮維波,裴雯,巫昊燕,等.城市規劃專業課程設置構想——融合建筑學與地理學的城市規劃教育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52-56.
[4]千慶蘭,鄧清華,宋建陽.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區域與城市規劃模擬實驗課程改革構想[J].高等理科教育,2007(5):122-124.
[5]鄭瑋鋒.農林院校城市規劃專業培養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32-35.
[6]卓健.城市規劃高等教育是否應該更加專業化——法國城市規劃教育體系及相關爭論[J].國際城市規劃,2010,25(6):87-91.
Feature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eriod
YE Changdong1, ZHANG Yuanyuan2
(1.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P. R. China;
一、生態文明的理論基礎
生態文明的理論基礎是生態思想。馬克思說:“性質,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它是一個人的無機的身體。人們依靠自然的生活”[1]。這意味著,人的本性是不會死,但必須不斷地與人體互動。馬克思和恩格斯打破了以往反對人與自然的概念,揭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互影響,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關系,物質轉化的角度來看之間的相互聯系。人與自然“的物質轉化”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人類的勞動。
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向自然宣戰”,“征服自然”等理念,徹底改變了想法,自然是一種任意獲取和使用對象,錯誤的態度,并把它作為我們的生命之源和發展的基礎。
二、生態文明建設在煤炭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一)生態文明建設是煤炭企業快速良好發展的最終目標
黨的十七大報告對建沒生態文明做出了部署,首次鮮明地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的新概念,同時,再次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歷史任務。
煤炭企業是一種謀取生態、經濟、社會三大利益的組織;是優化物質、人力、生態三類資本的配置主體,是創造物質、精神、生態三種財富的實踐主體;是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建沒、管理的實施主體,也是煤炭行業形象的埋造和沒計主體。因此,煤炭企業要建設生態文明的企業,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是煤炭企業傳統發展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選擇,是煤炭企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最實現的好形式。
(二)生態文明建設是煤炭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難以改變。目前我國煤炭資源利用效率低。我國煤炭已查明資源儲量僅占資源總量的18%、可供建井利用的精查資源量僅占20%,按可供開采的資源計算,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全國煤礦平均資源回收率約40%,小煤礦僅為15%左右。建沒生態文明的煤炭企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資源,降低消耗,降低成本;同時也可以控制各種有害物質的排放,減少或消除環境污染;并且,煤炭企業加強生態文明建沒將使環境全面改善和美化,既可改善員工的生活質量、健康狀況,又可使員工心情舒暢,有助于提高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效率,使企業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為企業增添了無形資產。因此,煤炭企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三贏”,實現企業與自然、社會的和睹發展。
三、同煤集團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
同煤集團塔山工業園區的發展思路是,以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為基礎,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資源開發與節約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路子,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棄物排放、清潔生產和循環利用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建設以“綠色開采”為核心的橫向耦合、縱向閉合特征突出的產業群。而且塔山工業園不但是一個環境友好型園區,是山西煤炭行業第一個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實現了“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閉路循環。用一句形象的話說:“我們是把煤炭‘吃干榨盡’。”塔山煤礦與其他礦井不同,它開采的是石炭二疊紀煤系,這一煤層往往有著大量的高嶺巖,高嶺巖被輸送到高嶺巖加工廠進行深加工,經過磨細、干燥、煅燒、改性后,制成高嶺土系列產品,可廣泛用于造紙、化妝品、陶瓷、醫藥等行業。近年來,世界高嶺土市場日漸興旺,而我國高嶺土儲量居世界之首,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煤矸石和電廠排出的粉煤灰,作為水泥廠的原料,用于生產水泥,水泥廠排出的廢渣,進入砌體材料廠用于生產新型砌體。礦井排出的工業廢水以及生活污水,全部進入污水處理廠,凈化處理后再進入電廠復用,選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煤泥水經濃縮機沉淀處理后重復使用,一部分廢水經深度處理后可用于礦區生活、消防及井下灑水。這種生產模式和生產布局組成了一條工業鏈:各生產單位首尾相聯、環環相扣,上一個生產單位的廢料正好是下一個生產單位的原料,做到了資源的充分利用,并且把廢棄物的排放和對環境的污染降到了最低。
塔山工業園區是實現循環經濟的典范。無疑,將會在全國煤炭行業等資源性行業引領一場新的革命。所以,“塔山模式”不僅是同煤今后的發展方向,也是中國煤炭行業的樣板和標桿。
四、加快煤炭企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一)推進煤炭工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推進煤炭工業結構調整,這是轉變煤炭工業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要堅定不移地扎實推進“整頓關閉、整合資源、管理強礦”三步走戰略,加快煤礦的結構調整優化,促進煤炭工業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走內涵質量式發展之路。
(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資源綜合利用
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生態文明新要求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發展模式的根本變革。
(三)加快推進技術進步,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推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煤炭發展的動力源泉。遵循科技發展規律和特點,積極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大力組織先進煤炭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通過市場機制,引導企業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煤炭資源回采率。堅持以先進適用科技成果提升改造中小煤礦。
(四)大力防治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
堅持在發展中實現保護、在保護中促進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礦區生態環境和水資源保護、廢棄物和采煤沉陷區治理。積極爭取國家關于資源型工業基地環境改造的有關政策、環保項目、資金支持,逐步使礦區環境治理步入良性循環。(作者單位:山西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305頁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2頁
[3]丁小泉.關于煤礦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J].2008
[4]孫啟萌.生態文明建設在煤炭企業發展中作用的認識與實踐[J].2009
中圖分類號 X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5-0304-01
當前我國資源總量銳減、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生態環境問題嚴重,應樹立尊重自然和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觀念,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自從十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人民福祉且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應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1 我國實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
1.1 生態文明建設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基礎
從這方面來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最終目標是促進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近年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關系正不斷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生態文明建設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基礎,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必須首先將生態文明建設提上日程。
1.2 生態文明建設是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基石。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加速走上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重要保障。結合目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進程,認識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1]。
1.3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
文明發展程度表征著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水平。當前正處于人類文明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的關鍵時期。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過程中,不斷克服改造過程中的負面效應,建設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各方面成果的總和。雖然社會的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但是文明的發展卻是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的[2]。
1.4 生態文明建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我國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全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新型行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經濟發展趨勢一路向好。然而,在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生態環境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此,為順應建設和諧社會的發展方向,轉變過去資源消耗型與環境破壞型經濟發展方式迫在眉睫,而生態文明建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可以高效推動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有序發展,促進資源節約型與環境保護型經濟的有序發展[1-3]。
2 生態文明建設對我國長遠發展的意義
生態文明建設對于我國新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一是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障。良好的自然生態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崛起與復興的基本保障。二是生態文明建設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部署。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然要求生態和諧,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三是生態文明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有序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重大問題,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應對,妥善解決,從根本上轉變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趨勢。四是生態文明建設是符合人民群眾迫切需要的發展方向。為了美好的未來,順應時代潮流,契合人民的期待,必須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4-6]。
3 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方式
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向結合,就需要把生態文明發展理念落實到具體領域。一是政治領域,黨和國家應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起領導作用,制定強而有力的政策,保障人民利益,營造全體群眾廣泛參與建設的氛圍。二是經濟領域,應當大力推動經濟綠色專項,實現綠色發展。我國公民應當自覺保護環境,節約能源資源。三是社會領域,應當建立公民社會,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即使社會公眾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提高公眾的參與程度。四是文化領域,應當將生態文明等重要的生態價值觀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當中。五是環境領域,這就需要全社會共同進步,維護發展。執法機關嚴格進行監督,公眾積極采取行動,管理部門完善體系。
4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公平性原則、共同性原則、持續性原則是可持續發展的三大原則。同時,可以通過推進綠色工業化來發展生態文明。工業化發展將推動國家和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經濟的蓬勃發展。可以采取以下手段:完善制度建設,加強生態保護;實施綠色生產,培育綠色產業;宣傳綠色文化,倡導綠色消費[3]。
5 結語
如果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應該轉變觀念,與自然和諧相處。首先應培養公眾正確的生活觀念,將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理念深深的扎根與民眾的日常生活理念中;同時在全社會宣揚并形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樹立全民節約的正確價值觀念,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保護環境,愛護自然,建設美好中國,應該成為每一個人的責任。
生態文明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持續發展的文明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也是當前的客觀需求。這就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一起付諸行動,共同建造生態文明社會。
6 參考文獻
[1] 林紅梅.生態文明是重建人與自然關系的必然選擇[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118-122.
[2] 吳承越,李勝豪.建設小康社會與生態文明[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6):18-20.
[3] 黎德化.“生態文明與價值觀”高級研討會綜述[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5.
The Importance and the proposal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hang Xiao-ran
Abstract: Recently,the urbaniz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However, the sustainability of urbanization are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This paper focu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pose some proposa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level.
Key words: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mportance
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產物。在工業文明的推動下,我國城鎮化的規模和速度迅速發展。1978-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由17.92%增長到52.57%,年均增長1.02個百分點。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化進程中積累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隨著人們危機意識的上升和對高質量人居環境的追求,生態文明開始納入城鎮化考量。
一、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1、生態文明是實現城鎮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今天的城鎮化很多是單純依靠房地產開發和投資驅動的,且延續了工業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鎮化質量遠遠落后于城鎮化速度。過度城市化和城市空心化的問題不僅對資源、環境帶來巨大壓力,也給社會文化與人類生存帶來嚴重威脅。生態文明要求城鎮化的發展必須統籌考慮城鎮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產業、文化、社會和諧之間的關系,以最小的生態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產出。生態文明是解決經濟發展與能源、資源、環境矛盾的根本途徑,是實現城鎮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
2、生態文明是實現城鎮化目標的必由之路。我國目前的城鎮化以經濟發展和城鎮規模為目標,帶有強烈的功利化色彩,這并不是我們所追求的人本化的城鎮化。城鎮化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城鎮化的最終目的以 “人”為中心,謀求民生改善,真正做到為人民群眾提供安身之所、生活之便、創業之需,使群眾生活質量在城鎮化發展中不斷得到提高。這與生態文明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因此,以生態文明理念貫徹到城鎮化建設的各個方面,符合城鎮化的本質發展要求,是實現方便、和諧、宜居、低碳目標,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
3、生態文明是構建科學城鎮空間格局的必要手段。科學合理的城鎮空間格局是實現城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黨的十提出構建新型城鎮的空間格局,概括而言就是要構建“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顯然,新型城鎮空間格局的理念與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人類生活的發展質量為著眼點的生態文明建設一脈相承,并且為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空間格局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是實現城鎮空間結構優化的必要手段。
二、加強城鎮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建議
1、倡導生態文明理念,提高生態意識。我國城鎮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發展水平較差,關鍵是生態文明在意識上沒有得到社會各界的真正重視。唯有在認識層面達成建設生態文明的共識,才能形成社會互動,才能有力的推進生態文明型城鎮化。因此各級單位必須深入貫徹學習十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與要求,加強對生態文明型城鎮化的內涵、發展需要、發展手段的研究,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其次,加大城鎮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倡導生態價值觀、綠色消費觀和綠色政績觀,大力培育綠色生態文化,提高社會生態素養,使公眾特別是領導決策層轉變以經濟發展為目的的思想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生態城鎮化觀念。
2、突出文化建設,制定科學的生態城鎮規劃。目前我國城鎮化規劃帶有功利性和盲目性,缺乏完善且科學的城鎮生態化建設規劃。從總體來看,走集約高效的城鎮化道路,就必須加強城市群建設。加快培育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山東半島、遼中南、中原、長江中游、海峽西岸、川渝和關中城市群,提高輻射帶動能力。同時加快城市群周邊衛星城市的建設,完善內陸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功能,提高接受產業轉移的能力,打造經濟發展次中心和經濟強鎮,實現大中小城市的配套、協調發展。對小城鎮來說,發展規劃要做到因地制宜、多層次發展。應本著資源集約、生態環保和方便宜居為原則,對產業園區、居民區、基礎設施、城鎮景觀等有一個包括時間、空間、數量、質量、結構、順序等統籌的科學安排。
生態文明型城鎮還要把文化建設納入城鎮規劃,為城鎮發展預留足夠的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服務空間,建設千姿百態的城鎮。尤其是像山東省這樣的文化大省,城鎮生態文明建設中應該充分彰顯齊魯文化特征,結合地方文化底蘊,建設一批如剪紙之鄉榮成、曲藝之鄉萊州等文化特色鮮明的個性化城鎮,提升城鎮文化內涵,提高城鎮的文化影響力、產業吸引力、經濟帶動力。
3、引導人口合理流動,確定適度的城鎮規模。我國大城市普遍承載力較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口分布不均、人口流動導致的。各地應結合實際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城鎮規模。對于城市超載問題,首先,合理引導人口流動。通過產業的升級換代、產業轉移和合理化產業分布,來引導人口合理流動,同時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其次,提高城鎮承載力。完善城鎮基礎設施,提高城鎮公共服務能力,以適應逐漸擴張的城鎮人口。對于承載力較大的新興城市,應加強第三產業的發展,吸引人口轉移,擴大城市人口的聚集效應,同時還要不斷完善城鎮基礎設施,逐步擴大城鎮規模。一方面為中心城市分散土地、人口、環境壓力,另一方面為城鎮經濟發展提供后續動力。
4、發展城鎮生態產業,調整產業結構。生態產業是突破地區經濟瓶頸,實現經濟騰飛的有效手段,能夠為其生態城鎮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支持。各地應結合地區優勢,建設一批生態化特色工業園區,采用循環經濟為發展模式,以低投入、低消耗、高質量和高效益為原則,提升生態產業聚集效能。對于典型的工業城市來說,在加強生態產業建設的同時,還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打破“一業獨大”的格局,延伸產業鏈,逐漸向技術先進、生產清潔、經濟附加值高的產業轉型。
5、治理污染,建設宜居城鎮環境。建設優良宜居的城鎮生態環境要以低碳、節能、無污染為指導。首先要加大環境治理。重點治理空氣、水、土壤污染,建立嚴格的環境監測機制,重還城市碧水藍天;二要采用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處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達到垃圾無污染、無害化、再利用、再循環要求;三要加快以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用能為導向的低碳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城鄉居民廣泛使用節能產品,開展各項節能降耗活動;四要加大城鎮綠化力度。以河流、道路和農田防護林為載體,提高城鎮綠化覆蓋率,繼續做好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努力建成空氣更加清新、生活更加舒適、環境更加宜居、景色更加優美的生態化人居環境。
一、生態文明的內涵
生態是自然界的存在狀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的進步狀態,生態文明則是人類文明中反映人類進步與自然存在和諧程度的狀態,是人類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所達到的一種更高境界的文明程度。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于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生態文明是我黨在馬克思生態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形成的旨在扼制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的最新成果。黨的十報告中強調了生態文明的建設重要性,并且要爭取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共贏,建成美麗中國。
二、當前中國面臨嚴峻的生態問題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有了較為快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與此同時,環境惡化和生態破壞日益嚴重,也帶來了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環境惡化危害公眾健康、影響社會穩定、并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嚴峻的生態問題不容忽視。
一是各種資源需求與供應矛盾日益突出。我國雖然礦產、林業等資源豐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數太大,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積和淡水資源分別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別是煤67%、石油6%、鐵礦石50%、銅25%。
二是水污染、空氣污染等環境污染現狀日趨嚴重。從環境污染狀況來看,近幾年,我國廢水排放中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氨氮排放總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全國大江大河有近四分之一的監測斷面超過劣V類水體水質,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仍然突出,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我國城市大氣環境質量有11%的城市超標,城市大氣環境以可入肺顆粒物(PM 2.5)污染為主的混合型污染問題日益突出。而每一年因為環境污染給人們帶來的疾病甚至死亡的案例也數不勝數,這給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威脅。
三是生態環境惡化,導致生態系統退化。例如部分地區對國土資源的盲目開發、過度開發、分散開發、無序開發使全國近80%以上草原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沙漠化土地面積173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8%以上,全國水土流失356.92萬平方千米,占國土總面積的37.2%。此外,河湖干涸、地面沉降、濕地萎縮、生物多樣性銳減、自然災害頻發、生態系統緩解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弱都亟需引起重視。
由此可見,傳統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不適合維持下去,只有轉變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源供需矛盾、環境污染、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
三、強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措施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宣傳和樹立生態文明理念與生態意識
黨的十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目前多數人的思想觀念仍然停留在傳統工業文明時代,以征服者的姿態自居,人類中心主義觀念不斷強化。若不破除傳統的觀念和意識,堅持科學發展觀理念和思路并付之于行動,生態文明建設就很難邁出大的步伐。建設生態文明必須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樹立人和自然平等的生態文明意識。同時,加強生態意識教育和宣傳,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2.建構生態文明建設保障機制,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黨的十報告提出“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實現上述目標,必須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強生態文明考核評價制度建設。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增加生態文明在考核評價中的權重,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二是必須強化政府責任、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健全約束和規范環境行為的法律制度。三是建立市場會機制,充分運用市場手段,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要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3.提倡科技創新,促成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支撐生態文明建設
解決資源環境面臨的問題,歸根結底要靠科技進步,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能力和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能力。應當更加注重科技自主創新,在緊跟國際新技術新進展的基礎上,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加大對節能、清潔能源以及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技術的研發和投入力度,積極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力爭搶占國際新技術競爭的制高點。加強開發的同時,也要加大先進技術推廣與應用,不斷將新科技運用于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去。
4.著力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
生態既要保護又要修復,要加大對已遭到破壞生態的修復和對生態脆弱地區的投入和保護力度,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促進形成自然生態和人居環境的良性循環。一是加強監測預防。加大環境監測力度,實行嚴格的環境質量控制標準,強化監督手段,為污染防治奠定基礎。加強災害監測預警預報和信息系統建設,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提高防御能力。二是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三是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四是增強生態產品生產供給能力。生態產品要直接惠及百姓,要大力加強林地、水源、濕地、草原等綠色生態資源的保護,增強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關鍵詞】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德育教育
生態文明意識是指人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的、科學的、合理的認識。它是由文化與自然價值相結合,從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價值觀念,同時它也是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前提,要進行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加強生態文明意識的教育。
一、加強對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教育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我國目前的大學生廣泛缺乏生態文明意識,由于一些高校將教學育人重點放在了培養學生文化素質與政治素質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對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德育教育的培養,使得當代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淡薄,有關生態文明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從而將建設生態文明這一目標淡化,沒有從較高層面上建立一個完整科學的生態意識。因此,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和行為經常發生。例如:浪費水電、浪費糧食、不愛惜公共設施、隨手丟棄垃圾,隨處亂寫亂畫等。對于普遍存在的這些問題,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一些高校雖然進行了生態文明意識的教育,也開設了一些關于生態文明的課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課程空洞乏味,僅僅從圖片以及羅列的數據方面讓大學生了解有關生態文明的內容,學生并沒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并沒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對于生態文明意識的教育關鍵在于讓大學生清醒的認識到生態文明的建設關乎全民族的發展與福祉,要積極提高自身的生態文明意識,以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看待問題,明確如果不能夠合理地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制約經濟的發展,制約人類文明進步的步伐。黨的十提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趨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因此,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教育,提升其生態文明素養顯得尤為迫切。
二、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教育的解決對策
(一)開設具有綜合性的課程
在加強對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教育方面,高校應致力于開設一門綜合性的課程,該課程面向所有專業的學生開放,其囊括關于生態文明各方面的知識內容,具有靈活性、充分性以及內容的廣泛性,成為一門公共必修課。以往的課程設置多數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僅僅是通過一些幻燈片或者一些數據來讓學生對生態文明進行簡單的認識,而該綜合性課程,從內容上更加充分飽滿,使得大學生能夠通過課程的學習深刻地認識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環境保護知識,自身建立起一定的生態文明觀念,從而形成自覺的生態文明意識。
(二)不斷加強關于生態文明意識教育的師資力量
在生態文明意識教育方面,老師作為主要的引導者,首先應提高自身的生態文明意識,具備各方面素質,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因其自身生態文明意識的高低會對德育教育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應當打造一支力量雄厚、水平過硬的教師團隊。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多開展一些具有真正意義的、有價值的活動,將關于生態意識文明、生態法治文明、生態行為文明等知識教授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樹立起正確科學的生態文明理念。
(三)將生態文明意識教育不斷的與校園文化相融合。
大學的校園文化生活對于大學生精神素質的提升以及道德情操的養成產生著重要的引導和指示作用。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積極將生態文明意識觀念與其融合,切實開展一系列校園生態文明建設的活動,通過活動的形式,引導和教育廣大學生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節約資源的觀念意識,使得校園成為培養大學生態文明意識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