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1 15:41: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態經濟理論,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市場制度是人類最偉大、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它在引導、協調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無可比擬的作用,然而它卻沒有很好解決與經濟發展相伴隨的資源破壞與環境污染,也就是說市場對生態問題是失靈的。產業生態化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提出來,它指的是把作為物質生產過程主要內容的產業活動納入生態系統的循環中,把產業活動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置于生態系統物質能量的總交換過程中,實現產業活動與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具體說來,實施產業生態化要求我們在生產中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型生產技術,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產業結構體系,減少對環境資源的破壞,倡導綠色環保消費。作為一種制度要求,產業生態化從定性的角度來看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它還不能算是一種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二、產業生態化的制度
任何經濟活動都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對于經濟活動主體而言,會產生外部經濟效果和內部經濟效果。內部經濟效果是經濟活動主體追求的經濟效益,外部經濟效果則是經濟活動對他人和社會產生的效益。即便在產業生態化的過程中,經濟活動主體為了追求自身經濟利益,也往往忽視甚至無視其外部經濟效果,使環境資源難以被合理地開發和利用。產業生態化在制度規定上無法克服這個矛盾,這是由環境資源的公共物品性、產權的非存在性和外部不經濟性決定的。
(一)環境資源的公共物品性質
公共物品是指其消費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它性的物品。如果一個商品在給定的供給水平下,向一個額外消費者提供商品的邊際成本為零,即額外的消費并不增加額外的成本,或者說任一消費者甲對該物品的消費并不影響乙同時對它的消費,則稱該商品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通常我們所說的公共物品并非純粹的公共物品,只不過其消費具有較高程度的非競爭性和非排它性罷了,環境資源即其一例。
環境資源作為具有較高程度的公共物品性質的物品,僅僅依靠私營廠商是無法充分提供其生產的。私營廠商通常以利潤為追逐目的,如果私營廠商提供公共物品,由于該物品的消費具有非排它性,廠商很難排除不付費的消費者,即收費難;如果沒有其它因素加入,廠商必將收不抵支,退出公共物品市場。消費者之間通過談判,達成一個一致性意見,以實現公共物品的充分供給也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在于:第一,由于消費的非排它性,一些消費者出于搭便車的動機,不愿顯示真實偏好;第二,消費者數量眾多,談判費用過高。最后,即使假定公共物品的生產可無限分割,由各單個消費者分別提供,也會由于理性化的個人忽略其提供的公共物品產生的外部性,而導致公共物品的供給不足。因而,在產權私有、自由交換的市場體制中,環境資源的供給必定是不足的,只不過其表現形式不是我們通常所見的短缺,而是環境的污染和自然資源的破壞。
(二)環境資源產權的非存在性
產權是人與人之間由于稀缺物品的存在而引起的與其使用相關的關系,這種關系不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關于它們的使用所引起的人們之間相互認可的行為關系。當前許多環境資源產權不明是產業生態化的重要障礙因素,表現為因產權不明而導致的資源無價和低價。在人類歷史上,對于土地、水、森林、草原等資源的產權沒有任何界定而處于公共領域;經過漫長的歷程,到了今天,其產權界定和保護實施仍是很不充分的,有許多在名義上、有更多在實際上仍處于公共領域(當然,這種情況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具有程度上的差異)。“資源低價、無價”的觀念根深蒂固,使用者通常可以不付成本,或以極低的成本開發利用公共資源來獲取個人利益最大化,導致公共資源的過度使用和低效率使用,沒有也無法實現產業生態化。
環境資源也是一種可供消費(包括中間消費和最終消費)的物品,當它不存在稀缺問題時,沒有進行產權界定的必要,而是讓產權處于公共領域(稱之為非存在產權),可自由取用。但是不稀缺是相對的,隨著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條件的變化,原來不稀缺的物品,會變成稀缺物品。稀缺意味著消費時存在矛盾和沖突,由此引出了選擇問題。而要進行合理選擇,在存在交易費用的情況下(而它總是存在的),首先要進行產權界定。否則,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環境的利用日益廣泛深入,“公共土地的悲劇”必然在環境資源上上演。
(三)環境資源生產與消費的外部不經濟性
當一種消費或生產活動對其它消費或生產活動產生不反映在市場價格中的間接效應時,就產生了外部性。在這里,我們把增進環境資源質量的活動稱為自然資源的生產,把環境資源的利用稱為自然資源的消費。生產環境資源產生的成本通常由生產者自己承擔,由此而帶來的利益卻由社會或社區成員來部分分享甚至全部分享。同樣,其消費帶來的利益由消費者自己享用,而由此帶來的成本卻由社會部分甚至全部分擔。這種生產與消費的成本負擔和利益享用:的非對稱性――外部性,在海洋魚類、公共牧場、森林、空氣、水等共有資源方面,表現得非常明顯。例如,一家鋼廠向河中傾倒廢水,影響到下游漁場的生產,且不因此而向漁場提供賠償,這就是外部性(負的)。對于具有外部不經濟性的物品,邊際私人成本小于邊際社會成本,導致產量過多。又由于產品不正確的定價,市場主體會無限制地開發利用共有資源或排放污染物。從短期看,每個市場主體都可以從其過度開發利用資源或排污行為中獲得全部的正效益,而由此產生的負效益則分攤給其他的開發利用者及后來者,在獲取利潤最大化動機的驅使下,每個市場主體都會無節制地開發、利用環境資源。其結果從長期看,多個市場主體的共同行為必然導致環境資源的枯竭、污染和毀滅,對社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三、實施產業生態化的制度性手段
要實現產業生態化,謀求經濟效
益與生態效益的協同提高,就得有辦法解決上述問題。有必要指出的是,環境資源生產與消費的外部性,與其產權安排及其公共物品性質具有密切關系。如果環境資源產權得到較為完全的界定和保護,其產權的非存在性得到改進,那么,環境資源生產與消費的外部性將會減少,因而,要實現產業生態化,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使環境資源產權化。
關鍵詞:循環經濟生態城市運用
所謂循環經濟理論,就是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把傳統的、依賴資源凈消耗線性增加的發展,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
一、建立循環經濟生態城市的重要意義
第一,發展循環經濟是防治污染、保護環境的重要途徑。首先,發展循環經濟要求實施清潔生產,這可以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是保護環境的治本措施。另外,各種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也大大地減少了固體污染物的排放。第二,發展循環經濟是實施資源戰略,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重大措施。我國的資源狀況,一方面人均資源量相對不足,另一方面資源開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綜合利用水平低、浪費嚴重。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在節約資源方面是大有可為的。第三,發展循環經濟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加入世貿組織后,企業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轉變增長方式,走內涵發展道路。發展循環經濟,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使企業的競爭能力得到增強。
二、循環經濟下的生態城市和舊的發展方式的區別
(一)兩種經濟性質的比較:線性經濟和循環經濟。從物質、能量流動的表現形式來看,傳統工業社會的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線性經濟以“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為特征,在線性經濟中,人們通常高強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質和能源提取出來,然后又將廢棄物大量地排放到空氣、水和土壤當中。線性經濟正是通過這種把資源不斷變成垃圾的運動,依靠自然資源的大量消耗以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這是環境問題的根源所在。而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自然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循環經濟中,物質、能量流動的表現形式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要在這個不斷進行的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從而將經濟活動對自然資源的影響降到最小程度。
(二)兩種發展觀的比較: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觀和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觀。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兩種不同的發展觀,即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前者出現于工業革命時期,在當時,追求經濟增長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首要任務,而且由于人們認識上偏差,將“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 對立起來,認為它們之間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要發展經濟必然要破壞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其核心內容是要求社會的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同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構成威脅和危害。
(三)兩種指標的比較:現行GDP和綠色GDP。 現行的GDP指標完全不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自然資源的喪失程度,不能揭示為經濟發展所付出的環境代價,相反,環境質量的惡化卻可能促進GDP的增長。如污染引起的疾病會增加人們醫療方面的開支等。由此可見現行的GDP并不能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真實情況。根據可持續發展理論,1993年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統計處正式出版了《綜合環境與經濟核算手冊,首次提出了生態國內產出(EDP),即我國現在所稱的綠色GDP。綠色GDP等于傳統GDP減去產品資本折舊、自然資源損耗和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綠色GDP建立協調統籌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將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統一起來,綜合地反映了國民經濟活動的成果與代價。
三、對建設循環經濟生態城市的幾點建議
(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垃圾處理等環保產業的發展
第一,發展生態農業。要積極開發生態種植業、生態畜牧業,合理使用化肥、農藥,使農業廢物無害化、資源化,減少農業的白色污染,還原土地原始狀態,形成了生態大農業的良性循環。第二,發展生態工業。工業發展要堅持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原則。在產業方向上,關、停、并、轉一些有污染的工業企業,對新上工業項目特別是化工項目,實行集中布點或將其放在非城區的下風方向,避免空氣污染物對城市的排放,保持城市使用清潔能源,恒久保持清潔生產,以符合國家的需求。第三,發展生態旅游業。良好的環境和自然生態是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對全國的大多數城市來說都有著重要意義。
(二)制定相應的財政稅收政策,從宏觀上支持環保產業發展
環境優美、宜人是循環經濟生態城市標志,良好的城市環境能帶來良好的投資環境。為了鼓勵個人、企業和城市建設者們提高環境保護的綜合能力,應加大立法步伐合理的制定相應的財政稅收政策,從宏觀上支持環保產業發展。對個人,應賦予原先“誰污染,誰付費”條例新的內容,提高個人污染的罰款力度;對企業作優惠政策引導,從價格、稅收、資金、水電等方面優惠那些通過資源綜合利用而生產出來的產品;對于城市建設者而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生態城市發展的關鍵,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和處理深度,鼓勵節約用水,為此城市污水處理過程中如涉及到籌建污水處理廠以及鋪設相應的管網項目,應盡量參考國際慣例將廠、網分開,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全部進入市場,而污水管網投資則仍主要由政府承擔。
(三)樹立綠色消費觀念,建立新的循環經濟倫理體系
綠色消費應包括綠色產品、物資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生存環境和物種的保護等。其不僅應涵蓋生產過程,還應和人們生活消費過程息息相關。要樹立綠色消費觀和價值觀,建立新的循環經濟倫理體系,必須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在法律上,政府通過頒布一系列的法令、法規來強制規范人們的行為;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加強“道德”、“意識”方面的宣傳和社會輿論來自覺規范人們的行為,使人們充分意識到環境和資源對可持續發展的制約,以及循環經濟模式對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所謂循環經濟,就是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把傳統的、依賴資源凈消耗線性增加的發展,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其理論萌芽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具體原則形成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的“3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 、再利用(Reuse) 、再循環(Recycle)原則。它的思路是改變了傳統經濟中“資源——產品——消費——污染排放”的單向流動線性經濟模式為“資源——產品——消費——再生資源”的自然生態模式,其理想境界是追求污染的“零排放”,最基本的精神是清潔生產。簡而言之,就是按照生態經濟規律來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最早利用循環經濟的國家是德國,亞洲搞得最好的國家是日本,而我國的循環經濟理論是從2003年起進入了實踐推進階段。
1 建立循環經濟生態城市的制約條件及步驟
1.1 生態城市的內涵
生態城市概念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BA)計劃研究中提出的,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間內人與自然系統和諧、持續發展的城市類型的高級階段、高級形式。具體的說,生態城市是全球或區域生態系統中,分享公平承載系統份額的可持續發展子系統,它是基于生態學原則建立的自然和諧、社會公平和經濟高效的復合系統,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與人工協調、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理想人居環境。一個城市不管多么貧窮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資源,在系統內部及外部建立和諧的生態關系,城市擁有充沛的活力,這個城市就處于健康狀態,即生態城市。由于生態城市建設和發展要充分融合社會、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以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自然與自然的充分和諧。因此,根據現代化進程生態城市可以被分為工業型生態城市、人文型生態城市。
1.2 建立循環經濟生態城市的制約條件
國內外研究認為,生態城市應是資源高效利用、環境和諧、發展持續的社會——自然——經濟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人類居住區,而良好的生態城市規劃是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保障。1984年,聯合國在其“人與生物圈”(MBA)報告中提出了生態城市規劃的五大原則,其實也就是建立循環經濟生態城市的五大條件:第一,生態保護戰略。就是把整個生態城市建立成為田園城市、花園城市、森林城市、理想城市、健康城市、無污染城市、綠色城市和風景城市的綜合體。第二,生態基礎設施。生態基礎設施可以包括污染凈化處理設備、能源基礎設施、資源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市政服務體系、社會基礎設施等。第三,居民的生活標準。作為生態城市的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較低的環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綠化、完善的資源利用體系、舒適清潔的環境、齊全的區域生態格局、良好的城市生態基礎、可恢復的生態系統。第四,文化歷史的保護。就是要建立一個高素質的社會人文生態文明體系,把古老的文化和現代文明結合起來。第五,將自然融入城市。在發展高效增長的城市經濟體系中,優化投入產出的生產系統,布置合理的經濟產業格局,發展綠色產業體系,不會因為城市發展而破壞環境。
1.3 建立循環經濟生態城市的步驟
在目前的研究領域中,雖然人們都認為生態城市不同于以往“綠色城市”、“健康城市”,但是在實際建設中,卻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態系統和整齊劃一的城市規劃,沒有以循環經濟模式來估量生態城市的系統,即包含基礎設施、農業、工業、人文、消費等各方面的設置。要建立好一座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其應遵循的原則和步驟是,首先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體系的物質消耗量;其次,通過精良的售后服務等手段延長產品的使用時間和服務時間;最后,通過工業凈化等人為或自然凈化的手段來將廢棄物重新變成資源后再次循環利用。經過循環經濟的實施,就可以將工業廢料或半成品用于農業,把凈化后的城市廢水用于農業灌溉,把種養的動植物作為工業原料、消費產品,從而將工業、農業、消費連接成為大的循環圈。
2 對建設循環經濟生態城市的幾點建議
2.1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垃圾處理等環保產業的發展
(1)發展生態農業。要積極開發生態種植業、生態畜牧業,合理使用化肥、農藥,使農業廢物無害化、資源化,減少農業的白色污染,還原土地原始狀態,形成了生態大農業的良性循環。
(2)發展生態工業。工業發展要堅持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原則。在產業方向上,關、停、并、轉一些有污染的工業企業,對新上工業項目特別是化工項目,實行集中布點或將其放在非城區的下風方向,避免空氣污染物對城市的排放,保持城市使用清潔能源,恒久保持清潔生產,以符合國家的需求。
(3)發展生態旅游業。良好的環境和自然生態是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作為以紅色旅游聞名于世的南昌, 不僅制定了南昌——吉安——井岡山線、贛州——瑞金——于都——會昌——長汀——上杭——古田線、井岡山——永新——茶陵——株洲線和黃山——婺源——上饒——弋陽——武夷山4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而且在泰井等高速公路種植了四季常綠的易活植物和一系列井岡山斗爭的雕塑、詩詞,讓游客們感受到“歷史紅、山林好” 的特色,是典型的文化生態之路。
21世紀,世界各國均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任務,也就是經濟與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1989年,Frosh和Gallopoulos提出“工業生態學”概念,隨后人們發現了丹麥卡倫堡工業共生體,“工業共生”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學者們通過對丹麥卡倫堡工業共生體的研究,找到了工業生態學實踐的直接方式――生態工業園。自此,生態工業園實踐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開展,世界各國掀起了一股建設生態工業園的熱潮,項目涉及多個行業,各具特色。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從2000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對建設生態工業園區進行了探索和嘗試。截止2008年12月,已批準建設的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發展到30個,其中行業類園區9個,綜合類園區20個,靜脈產業類園區1個。在國家級開發區開展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建設工作,對于全國其他各類各級工業園區的生態化改造也有著重要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全國大部分省市甚至部分縣都開始建設自己的生態工業園。但是生態工業園目前的實施狀況并不如預期。蔡小軍等研究表明:國外只有丹麥卡倫堡生態工業園給出了較詳細的技術經濟效益分析,國內只有魯北生態工業園有資料顯示獲得了相對較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本文從生態位的基本理論出發,闡述生態位理論與生態工業園競爭力兩者之間的聯系,旨在通過本文的研究,對生態工業園的規劃建設起到一定的啟迪作用。
一、生態位的基本概念和理論
在眾多的生態學理論中,生態位理論一直處于十分醒目的地位,生態位理論現已被普遍認為是生態學的核心思想。生態位是指群落中某種生物所占的物理空間、發揮的功能作用及其在各種環境梯度上的出現范圍。物種之間的生態位越接近,相互之間的競爭就越激烈。大多數生態系統具有不同生態位的物種,這些生態位不同的物種避免了相互之間的競爭,同時由于提供了多條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途徑,有助于生態系統的穩定。根據本文研究的需要,列舉以下生態位基本理論:
(一)群聚理論
生物營養級或者資源種團內部形成大小不同的群,這是群內部的一個特征。對于一個特定的種群而言,群聚的程度取決于種的生理特點、天氣及其他環境條件、種的分工合作等。溫度、降水等物理環境的影響常常使種群呈現非隨機分布。種群總是避免過于分散和過份擁擠,使種群內個體擁有最適宜的生態位,能獲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條件。
(二)隔離與領域性理論
種群中個體間或者小群體產生隔離(isolation)或者保持間隔(spacing)可以減少對生存需求的競爭,對種群調節有重要的作用。某些生物種群的個體或者家族常將它們的活動局限在一定的區域內并加以保護,這塊地方稱為領域(territory)。領域性是保持個體或群之間間隔的積極機制。這種隔離減少了競爭,防止種群過度消耗食物資源、水和其他營養物質。
(三)種內競爭與自疏理論
物種內個體之間的競爭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中,種內競爭明顯受密度制約。在有限的環境中,種群數量越多,對資源的競爭就越激烈,對每個個體的影響也很嚴重,死亡率可能會升高而出生率下降。由于物種內競爭和密度是緊密相連的,即無論何時產生競爭,它都既來源于密度又作用于密度。因此,物種內競爭具有調節種群數量的動態趨勢。
(四)種間共生理論
種間共生理論又稱種間正相互作用理論,包括偏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原始合作是指兩個生物種群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有所得,但二者之間不存在依賴關系。偏利共生是指兩種共生植物,一方得利,而對另一方無害。互利共生是指兩個生物種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互相得益。共生的結果使得兩個種群都發展得更好,互利共生常出現在生活需要極不相同的生物之間。種間正相互作用者的存在傾向于擴大實際生態位。
二、 生態工業園競爭力內涵
競爭力是一個既具有廣泛涵義又極具爭議的概念。一般來說,競爭力是指一個行為主體與其他行為主體競爭某種(些)相同資源的能力。從競爭的行為主體來看,可將競爭力分為國家競爭力、區域競爭力、產業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作為基于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范式下建立的生態工業園區,其競爭力研究從總體上講也應該是屬于區域競爭力的一個子概念。但生態工業園構建的目的在于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這一點是生態工業園與現有各類開發區的重要區別,所以有關生態工業園競爭力的定義也應該存在差別。蔡小軍等結合國內外文獻將生態工業園競爭力定義為是生態工業園在實現環境影響最小化的前提下,擁有比其他競爭對手更高的綜合素質,這種更高的綜合素質使生態工業園具有比競爭對手更高的生產率,進而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另外,很多學者認為工業園區的實質是一種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企業集群。產業集群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集群企業間的合作與競爭及其集體協同效應,可以獲得諸多經濟效益方面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通過支撐機構和企業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個區域創新系統,進而提升整個產業集群的創新能力。生態工業園競爭力研究實際上是為生態工業園健康可持續發展而服務的。
三、生態位理論與生態工業園競爭力
(一)群聚理論從生態學的角度解釋了生態工業園
生物食物鏈中同一營養級生物或者資源種團群居生活在一起,要避免過分分散或過于擁擠,以使種群內個體能獲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條件。同樣的道理,建立生態工業園可以使園區內的企業享受到諸多好處。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基礎建設、信息服務和物流便利,可以充分享受集中的供應渠道和客戶優勢。俗話說,“輕霜凍死單根草、狂風難毀萬木林”,講的也是群聚優勢的道理。不過,與生物集聚不一樣,同類型的生態產業集聚并沒有擁擠效應。相反,聚集在一個區域同類型企業越多,聚集優勢越明顯。它們對供應商有廣闊的選擇空間,可以把自己產品展示給更廣大的顧客群體,企業之間的競爭也使其自身的競爭能力不斷提高,進而提升整個生態工業園的競爭力。同時,生態工業園區同類型企業多,可以避免生態工業園區的剛性化,增強生態工業園區生態產業鏈結構的穩定性。
(二)種內競爭理論與生態工業園競爭優勢分析
生物物種內競爭和密度是緊密相連的,競爭來源于密度又作用于密度。物種內競爭具有調節種群數量的作用。同理,生態工業園產業鏈中同類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來源于企業數量又作用于企業數量。當某產品生產企業很少時,需求旺盛,供給不足,這時每個企業都能在有利的環境中較快增長;當某產品生產企業具有一定數量時,供需基本上保持平衡,這時企業之間為了爭奪資源和顧客就產生了競爭,從而淘汰成本高的企業,保留成本低、技術好、管理強的企業,進而調節著該種產品生產企業的數量。競爭的結果不只是優勝劣汰,優勝企業還必須面臨許多技術先進的潛在進入者的威脅和競爭,從這個方面來看,生態產業系統的競爭比生物界的競爭更加多樣化、更加激烈。生態工業園產業系統內同類型企業之間的競爭與生物種內競爭有一點明顯的區別,產業系統內的競爭的結果并不只是企業數量的減少和留存企業平均競爭力的提高,而是生態產業園區該產品生產企業數量的增加和產品質量的提高、相關企業數量的增加和生態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的加強。
(三)隔離與領域性理論與特色生態工業園
生物種群之間產生隔離,可以減少對生存需求的競爭,而領域性是保持群間隔的積極機制。綜觀世界各地五花八門的生態產業園,都具有因地制宜的特點,這種地域性是生物界的隔離與領域性理論在產業系統中的反映。在構建生態產業園區和產業鏈時,應結合當地的資源優勢和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域特點,構筑特色生態工業園,這樣才能做到成本優勢、提高園區內生態產業的競爭力。
(四)種間共生理論引導建設生態工業園產業鏈
種間共生理論包括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總的來說,它們彼此之間的影響至少對一方有利,而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副作用。在建立生態產業園和規劃生態產業鏈時,要充分利用種間共生理論,使生態產業鏈條上的產業單位之間盡量有正面的相互影響,避免負面的不利影響。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講,就是構建生態產業鏈條時,是對原有產業系統的帕累托改進。
四、結語
充分利用生態位的理論知識指導生態工業園及其生態產業鏈的構建,將十分有利于生態工業園競爭力的提升。確定生態工業園及企業的生態位,構筑特色生態工業園,有利于構筑生態產業鏈,有利于工業系統的持續穩定發展,有利于吸納贏利的企業,并促使這些企業在全球、國家或地區等不同層面擴大潛在的或已有的市場份額,徹底避免了由于園區定位雷同而導致的惡性競爭。在確定生態工業園生態位的同時,進一步確定園區內企業的生態位,組建具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企業。園區內的企業可以通過經營規模上錯位、檔次上錯位、業態上錯位、類別上錯位、時間和空間上錯位,形成企業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進而提升整個生態工業園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馮之浚.循環經濟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蔡小軍,張清娥,王啟元.論生態工業園悖論成因及其解決之道[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24(3).
[3]中關村國際環保產業促進中心.循環經濟國際趨勢與中國實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蔡小軍,程國強,李雙杰. 生態工業園競爭力研究綜述[J]生態經濟,2006(8).
[5]曹湊貴.生態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生態學是由德國生物學家赫克爾于1861年首次提出,并于1886年創立了生態學這個學科。生態學是研究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包括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微生物生態學、進化生態學、地理生態學、生理生態學、應用生態學。生態學不僅是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學科之一,而且與農、林、牧、副、漁、醫都有密切關系的應用基礎學科之一。從研究的對象來看,生態經濟學是生態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規律及其應用科學的總稱。包括理論經濟學、技術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經濟數量分析和計量方法、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生態經濟學是從生態學系統來看待社會經濟問題,研究生態變化的經濟因素。包括部門生態經濟學、理論生態經濟學、專業生態經濟學、地域生態經濟學。是研究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的復合系統—生態經濟系統的矛盾運動發展規律及其應用的經濟學分支。
生態學與經濟學兩個名詞同源于希臘字母(Oikos)。分別是指有關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問題與管理。生態經濟學是一門跨生態學和經濟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交叉、滲透與有機結合形成的一門新興的交叉邊緣科。具有綜合性、整體性、戰略性和實用性特點。在中國它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在此期間,生態經濟學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旨在整合生態與經濟系統,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許多有遠見卓識的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及時投入這一嶄新的學科研究與應用。研究成果中部分內容。在推動建立全民生態意識和用生態經濟理論指導中國現代化建設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并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生態經濟系統是由生態系統和經濟學系統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復合系統。在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之間有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與此同時,還存在著價值流循環與轉換。生態經濟系統劃分范圍可大可小,從層次上看,有由地球表層的生物圈和經濟界復合而成的生態經濟系統、國民經濟總體生態經濟系統、部門生態經濟系統、行業生態經濟系統。按地域大小分:有國土生態經濟系統、區域生態經濟系統、庭院生態經濟系統。生態經濟系統組成包括人口、資源、環境、科技四大要素。
“現代生態經濟系統是由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生態經濟統體,因而現代社會是一個由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融合而成的生態經濟有機整體。按照這個理論,中國現代經濟不是個封閉系統,而是建立在生態系統基礎之上的巨大開放系統,這個開放系統就是生態經濟的有機整體”。生態經濟學包括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理論、生態經濟有機整體理論、生態經濟全面要求理論、生態經濟生產理論、生態經濟價值理論、生態經濟循環理論。生態經濟學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和生態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現代系統理論的分析方法,從結構、功能、平衡、效益、調控高度揭示生態經濟系統這一客觀實體的運動發展規律。
生態學是由德國生物學家赫克爾于1861年首次提出,并于1886年創立了生態學這個學科。生態學是研究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包括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微生物生態學、進化生態學、地理生態學、生理生態學、應用生態學。生態學不僅是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學科之一,而且與農、林、牧、副、漁、醫都有密切關系的應用基礎學科之一。從研究的對象來看,生態經濟學是生態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規律及其應用科學的總稱。包括理論經濟學、技術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經濟數量分析和計量方法、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生態經濟學是從生態學系統來看待社會經濟問題,研究生態變化的經濟因素。包括部門生態經濟學、理論生態經濟學、專業生態經濟學、地域生態經濟學。是研究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的復合系統—生態經濟系統的矛盾運動發展規律及其應用的經濟學分支。
生態學與經濟學兩個名詞同源于希臘字母(Oikos)。分別是指有關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問題與管理。生態經濟學是一門跨生態學和經濟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交叉、滲透與有機結合形成的一門新興的交叉邊緣科。具有綜合性、整體性、戰略性和實用性特點。在中國它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在此期間,生態經濟學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旨在整合生態與經濟系統,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許多有遠見卓識的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及時投入這一嶄新的學科研究與應用。研究成果中部分內容。在推動建立全民生態意識和用生態經濟理論指導中國現代化建設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并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生態經濟系統是由生態系統和經濟學系統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復合系統。在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之間有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與此同時,還存在著價值流循環與轉換。生態經濟系統劃分范圍可大可小,從層次上看,有由地球表層的生物圈和經濟界復合而成的生態經濟系統、國民經濟總體生態經濟系統、部門生態經濟系統、行業生態經濟系統。按地域大小分:有國土生態經濟系統、區域生態經濟系統、庭院生態經濟系統。生態經濟系統組成包括人口、資源、環境、科技四大要素。
“現代生態經濟系統是由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生態經濟統體,因而現代社會是一個由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融合而成的生態經濟有機整體。按照這個理論,中國現代經濟不是個封閉系統,而是建立在生態系統基礎之上的巨大開放系統,這個開放系統就是生態經濟的有機整體”。生態經濟學包括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理論、生態經濟有機整體理論、生態經濟全面要求理論、生態經濟生產理論、生態經濟價值理論、生態經濟循環理論。生態經濟學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和生態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現代系統理論的分析方法,從結構、功能、平衡、效益、調控高度揭示生態經濟系統這一客觀實體的運動發展規律。
生態學是由德國生物學家赫克爾于1861年首次提出,并于1886年創立了生態學這個學科。生態學是研究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包括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微生物生態學、進化生態學、地理生態學、生理生態學、應用生態學。生態學不僅是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學科之一,而且與農、林、牧、副、漁、醫都有密切關系的應用基礎學科之一。從研究的對象來看,生態經濟學是生態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規律及其應用科學的總稱。包括理論經濟學、技術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經濟數量分析和計量方法、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生態經濟學是從生態學系統來看待社會經濟問題,研究生態變化的經濟因素。包括部門生態經濟學、理論生態經濟學、專業生態經濟學、地域生態經濟學。是研究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的復合系統—生態經濟系統的矛盾運動發展規律及其應用的經濟學分支。
生態學與經濟學兩個名詞同源于希臘字母(Oikos)。分別是指有關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問題與管理。生態經濟學是一門跨生態學和經濟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交叉、滲透與有機結合形成的一門新興的交叉邊緣科。具有綜合性、整體性、戰略性和實用性特點。在中國它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在此期間,生態經濟學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旨在整合生態與經濟系統,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許多有遠見卓識的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及時投入這一嶄新的學科研究與應用。研究成果中部分內容。在推動建立全民生態意識和用生態經濟理論指導中國現代化建設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并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生態經濟系統是由生態系統和經濟學系統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復合系統。在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之間有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與此同時,還存在著價值流循環與轉換。生態經濟系統劃分范圍可大可小,從層次上看,有由地球表層的生物圈和經濟界復合而成的生態經濟系統、國民經濟總體生態經濟系統、部門生態經濟系統、行業生態經濟系統。按地域大小分:有國土生態經濟系統、區域生態經濟系統、庭院生態經濟系統。生態經濟系統組成包括人口、資源、環境、科技四大要素。
“現代生態經濟系統是由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生態經濟統體,因而現代社會是一個由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融合而成的生態經濟有機整體。按照這個理論,中國現代經濟不是個封閉系統,而是建立在生態系統基礎之上的巨大開放系統,這個開放系統就是生態經濟的有機整體”。生態經濟學包括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理論、生態經濟有機整體理論、生態經濟全面要求理論、生態經濟生產理論、生態經濟價值理論、生態經濟循環理論。生態經濟學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和生態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現代系統理論的分析方法,從結構、功能、平衡、效益、調控高度揭示生態經濟系統這一客觀實體的運動發展規律。
(一)環境設計的概念
環境設計,又叫環境藝術設計,是指在室內、園林、建筑、城市設計過程中,綜合應用美學、哲學、文化學、社會學、經濟學、力學、光學、建筑學等理論為指導,而進行的施工對象環境方案的開發與設計行為及其過程。
(二)生態理念的概念
生態理念是指在進行一項設計或開展一各項目時,既要確保設計對象和設施的功能正常,又要積極遵循自然、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努力降低設計方案實行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實現人與自然的健康和諧發展。生態理念具有高效性、持續性、多樣性、循環性等特征。
二、環境設計中應用生態理念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科學指導原則
在環境設計過程中,要在科學理論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合理地利用先進技術和高科技材料為環境設計服務,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對資源的浪費和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
(二)藝術設計與參與原則
生態環境是許多要素和條件構成的綜合整體,進行環境設計過程中要采用藝術性的思想和眼光去進行構思和設計,使得設計出的作品符合環境要求,又符合技術審美標準。
(三)尊重自然原則
環境設計中,要積極把握和尊重大自然自我維護、自我恢復的能力,尊重自然發展和演變的規律,增強設計作品的和諧型、可持續性。
(四)4R原則
也即在環境設計中要遵循再利用原則(reuse)、可再生資源原則(reduce)、新環境創建原則(renewable)和循環利用原則(recycle),實現對原有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合理開發,減少資源浪費和生態破壞,盡最大可能的實現回收循環利用。
(五)最小干預原則
在進行環境設計中如果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可避免,那么就要努力采取多種積極手段,把外界的干預和影響降至最低,維護好原有的生態格局和面貌。
三、環境設計中生態理念的引入和應用
(一)環境設計中應注重強化生態理念的指導
生態理念強調尊重自然規律,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人們生態保護意識的不斷提升,人們在環境設計中對生態理念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因此,要進一步強化生態學原理知識的學習,加強生態理論對環境設計的指導,在設計手法、設計方法上下功夫,讓生態設計成果更好地體現和促進生態理念的發展。
(二)環境設計中應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發展
在環境設計中應積極尊重原始生態的運行規律和自我凈化、自我恢復能力,堅持既保護又利用的原則,盡量使用天然綠色的設計和建筑材料,做到因地制宜和循環使用,積極保護自然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和可再生性,實現保護與發展的辯證協調和相互促進。
(三)環境設計中應注重對資源的全面開發和利用
設計者在進行環境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再利用和在開發的問題。例如:在街道、廣場等建筑設計過程中,可以設置雨水搜集系統,充分將雨水進行凈化后用于灌溉、洗滌等方面。同時,要積極開發利用新能源,積極利用當地現有的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沼氣等,在大大降低生產和生活成本的同時,實現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經濟倫理是指產生于經濟活動中的、可以調控各主體經濟行為及其各種關系的價值觀、倫理觀以及道德認識、判斷、評價的總和。政府經濟倫理是指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產生的、可以調控其自身經濟行為及其各種關系的價值觀、倫理觀以及道德認識、判斷、評價的總和。經濟倫理學可分為廣義與狹義的概念。廣義經濟倫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宏觀倫理,即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倫理學”;狹義經濟倫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中觀及微觀倫理,可稱為“企業倫理學”或“公司倫理學”。涉農中小企業是指從事農業領域生產經營活動的中小型企業。涉農企業集群是指在農產品生產所輻射的范圍內,直接從事農業領域或與其相關的企業及與之有緊密聯系的科研機構、各級政府、金融機構等,通過開展合理且專業的分工,使區域經濟形成強大且有競爭優勢的統一體。由于多數涉農企業集群是勞動密集型集群,所以,它具有一些自身獨特的特征:如,涉農企業集群發展地域性和季節性更強、對質量安全性要求更高,等。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生態化是指涉農中小企業根據產業生態學和循環經濟理論,利用經濟生態規律及集群內部各要素間物質流動和能量梯度關系,保證資源及能量的合理高效使用,降低
涉農中小企業集群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從而促進生態環境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的最大化,其根本目的在于化解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發展與資源可持續利用之間的矛盾。本文從政府經濟倫理學出發,深入解析我國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的資源環境負效應,提出符合經濟倫理要義的解決方法,為相關決策機關破解生態難題提供全新視角。
近年來,我國經濟倫理學研究趨勢是如何將其理論與當前經濟社會熱點問題緊密結合進行研究。具體而言,首先,學界強化了對傳統問題的認識,增強了其研究的歷史感與現實性;其次,學界研究出現新的熱門問題,即經濟倫理體系建設和社會熱點問題研究;最后,經濟倫理學更多地采用了多學科交叉研究方法,如價值分析法、規范分析法、實證分析法、數學建模法等。在本課題研究綜述方面,近年來也取得了諸多成果,如,劉丹丹強調產業集群發展的根本保障在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集群地政府應根據集群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和頒布一系列扶持性財政政策和保障政策,同時也要通過一系列限制性政策來約束“高碳”行為,發揮好激勵與約束的共同作用[1];吳荻認為,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建立并完善基礎設施以降低集群中各行為主體間的交易成本,運用政策指導來推廣環保知識與技
術,提高人力資本的環境保護素質[2];王曉霞通過研究我國地方政府集群升級政策問題,指出為增強集群升級政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必須建立有利于集群升級的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長效機制,增強集群政策的穩定性和動態性。[3]張洪潮認為,要完善集群生態化政策,政府應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通過頒布政策法規來激勵和引導煤基型產業集群中各種群間的生態合作。[4]季建兵強調政府在制定具體政策時應注重培養專業人才和培育產業核心競爭力,進而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市場、人才和技術等問題并促進集群生態化的發展。[5]Philippe Martin等指出,政府在產業集群的成長階段應著重采取技術創新、人才和公共政策。強調通過建立政府與集群企業間合作平臺、有效結合產業需求與公共研究,促進生態產業發展,最終轉化成創新成果。[6]Lilian Bechara等強調政府應積極做好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戰略規劃,同時政府應協同公共機構發揮行政手段,幫助集群改善環境狀況,實現生態化發展等。[7]
二、我國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的資源環境負效應
傳統意義上的涉農中小企業集群幾乎都不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而導致其遭到嚴重破壞。這些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總體來說,我國現階段大量產業集群既存在資源嚴重浪費現象也面臨著資源短缺的問題,這成為制約產業集群尤其是對資源依賴性更強的涉農中小企業集群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有數據顯示,我國當前的資源使用率不及日本的七分之一,大約相當于印度的一半。這說明,支撐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經濟快速增長的動力是對以水、電、煤、油為代表的基礎性資源的掠奪性利用,最終導致了資源危機。
其次,具體來講,涉農中小企業集群中有許多產業都是對環境影響較大的產業。以造紙業例,全國各省紙品及區域布局的集中化程度越來越高,使得我國造紙業集群迅速發展起來。在造紙產業集群規模化、現代化的同時,也形成了我國資源日益短缺的格局。“如山東省造紙工業用水約占全省的47%,2003年耗水為4.3億立方米。山東省人?占有水資源344立方米,僅占全國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山東省造紙業要持續發展,制約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水資源短缺。”[8]缺水也導致了各地超負荷開采地下水,導致次生災害。“如到2003年底,寧波市的沉降區域總面積達175平方千米,寧波整個市區已成為一個巨大的碟形洼地。據寧波市有關部門估算,持續幾十年的地面下沉,已累計造成40億元的經濟損失。”[8]原因在于,傳統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產業組織核心是產品配套協作體系,沒有形成以能量循環為核心的結構體系,導致其與生態環境矛盾突出,缺乏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
總之,我國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生態環境負效應問題不僅不利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而且也阻礙了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整體推進。究其原因,雖然這與我國生態文明制度有著直接的關系,但是,矛盾的政府經濟倫理觀卻是其存在和發展的不可忽視的原因。
三、政府經濟倫理學視角下的我國涉農中小
企業集群生態負效應及其生態化制度釋義
義利關系是經濟倫理領域中研究的重點和熱點問題。一切經濟活動都體現著二者的矛盾運動,而利益則處于核心位置。馬克思曾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9]而實現這樣的目標就需要將效率與公平、經濟價值與道德價值統一起來。事實上,效率與公平要求的經濟利益最大化就是經濟倫理之“利”,即道德與利益是相互統一的關系,道德是實現利益的前提和基礎,“義”所約束和反對的是不當得利、一已私利和損人之利,二者的不斷協調促進了正當利益的發展。在現實中,義利關系的矛盾表現為經濟價值與道德價值的沖突,而經濟行為與道德行為互利的背離是造成矛盾的原因所在。經濟行為的道德價值在于結果,而動機則不具有道德價值。這就是說,利已的動機并不能保證結果永遠是利他的,損人利己仍然存在;而道德行為則統一了結果與動機,實現了結果利他與動機利他的統一。從理論看政府責任,政府作為公共權力的行使者,應當承擔依法合理使用公共權力對社會進行管理,高效地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建立和維護公共秩序的責任,并以普遍倫理規則來控制政治權力邊界,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因此,公共利益視角下的矛盾協調平衡就是政府責任的實質所在。
課題中,政府義利觀的矛盾是造成產量集群尤其是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發展非生態化的重要推手。政府產業集群管理部門通過行政政策來過度且過快地發展會對生態環境形成潛在威脅的產業,如造紙業與皮革業,這不僅會加劇我國現有以水、電、煤、油為代表的資源浪費與緊張局面,而且會使以氮氧化物、懸浮顆粒物為代表的一系列污染物指標持續上升,并引發次生災害,給各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政府之“義”就是在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科學評估各地資源現狀并嚴格評估存在生態環境負效應的產業集群,尤其是涉農中小企業集群,以保證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其“利”在于符合生態環境利益訴求的產業集群發展政策給整個經濟社會帶來的福利。然而,許多產業集群政策制定部門卻更多地從本地區和部門的短期經濟利益出發,忽略了某些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的生態負效應,甚至試圖通過污染產業在短期內提高當地的財政收入,這種政策的“不作為“甚至是失職行為必然會損害公共利益。可以說,我國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生態化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實質就是相關政策制定部門所持道德價值與經濟價值的矛盾,即部門短期經濟利益與公共利益發生了沖突,結果利他與動機利他不一致,加之我國當前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生態化構建仍處于起步時期,制度建設有待完善,這些都會導致公共利益受損情況的發生。
具有道德因素的經濟行為通常可以實現個體道德與制度文化的有機融合,即道德價值與經濟價值的統一。庫柏指出:“符合道德的行為是不可能在孤立的情況下形成并得以有效維持的。”[10]因此,加強政府經濟倫理建設是解決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生態化問題的關鍵。
首先,不斷強化政府經濟倫理理念建設。作為公共事務管理的主體,政府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所秉承的一般倫理準則受到市場經濟價值觀的嚴重沖擊,這就要求政府不斷更新與之相匹配的經濟倫理意識,以滿足其更好地調控經濟活動、提高經濟效率的需要。在構建生態化涉農中小企業集群方面,政策制定部門的職責就是明確市場經濟中的自身位置,以“服務型政府”理念作為自身的行為準則,不僅要從區域發展的大局考慮經濟利益,而且要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方式來認識到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的生態負效應,增強其構建生態化農業集群的動力,為最終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業發展模式創造條件。
其次,不斷加強政府服務職能的經濟倫理機制建設。一方面,政府應漸近地轉變以GDP為中心的政績考核方式。這是因為,這種政績考核方式與地區發展的長遠利益相矛盾。而政府經濟倫理內在地政績考核方式應體現社會公眾的長期綜合效應而非僅僅是短期經濟利益;另一方面,政府要為涉農中小企業集群形成生態化模式創造良性競爭的環境。這就是說,涉農中小企業集群非生態化發展的現狀說明了相應的市場環境也是非公正的,這勢必會影響各類經濟主體參與農業生態化建設的積極性。所以,政府應通過具體的政策來保障公平市場環境的建立,踐行服務型政府的價值理念。
最后,不斷加強蘊含現代經濟倫理價值的制度建設。經濟倫理意識的培育與完善是制度建設的前提,而制度建設則是經濟倫理實現的保障。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生態化的發展需要在正確經濟倫理指導下構建起一整套完整的生態制度體系,主要包括法律制度和經濟措施兩個方面。第一,法律制度。作為各種制度中約束力最強的制度,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生態化的法律制度體系要制定清潔生產審核辦法及相關的生產指南和技術手冊,制定可以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的法律法規和規章;要修改過時的法律法規,強化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的法律責任,將可持續發展戰略寫入憲法,構建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及產品責任制度;要加大執法力度,建立適應涉農中小企業集群生態化發展的領導責任制度,將其決策過程納入行政程序,對破壞環境及盲目利用資源的產業項目,實施一票否決并追究相關責任主體,保障涉農產業生態化的有效落實。第二,經濟措施。在財政政策方面,對環保涉農中小企業實施稅收減免、退稅等優惠政策,并對其生產的新產品進行財政補貼以及優先列入政府采購計劃;在投資政策方面,政府主要投資于集群區域內與生態建設有關的公共物品,其他領域應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并注重生態導向功能,實現生態環境的保值和增殖;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要對涉農中小企業申請的貸款實行政策擔保、貼息、延期還款等優惠政策,鼓勵其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并積極吸引外資,促進集群的生態化發展;在資源價格改革方面,政府要通過資源產權改革、重構資源稅費、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等方式反映資源開采和利用的全部社會成本,遏制資源過度利用和低效率配置的現象。
二、生態語境下的低碳景觀設計的特征
(一)低碳景觀設計
低碳景觀設計是近年來才提出的新的概念。低碳,是指較低或者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7]。而低碳景觀設計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目標宗旨的綠色景觀設計[8]。低碳景觀作為景觀學領域的新概念,其內涵也包括“低碳社會”、“低碳經濟”等概念相對應的基本層面的低碳含義,那就是減少景觀建設過程中的碳排放[9]。在景觀的設計和施工中我們倡導節約其過程中所需的能源和減少碳的排放量,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讓人與之共存[10]。因此低碳景觀設計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符合生態語境下當今社會對景觀設計的要求。在生態設計理念的指導下,低碳景觀設計有了長足的發展。宏觀上,景觀工作者本著尊重自然、可持續發展等目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場地,讓設計符合環境,充分讓自然做工。微觀上,低碳景觀在規劃、設計、施工、使用及維護的整個過程中都注重減少碳的排放,促進形成和諧發展的景觀體系,這也是生態設計理念的具體體現形式。但是,低碳景觀設計并不就是生態設計,它與生態設計有相類似的方面,但也有不同之處。生態設計主要針對于環境而言,主體是環境,生態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減少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而低碳設計可以應用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主體是人和人類活動。因此低碳景觀設計不只是注重設計對環境的作用,也注重人的活動本身。它是研究人類和人類活動在作用于景觀時所產生的碳的排放量的問題,更低的碳排放量是低碳景觀設計所追求的目標。因此,從對壞境的影響上而言,低碳設計與生態設計有共同之處,但是它們的側重點不同。生態設計更加注重目的,而低碳設計更加注重過程的低碳。生態設計更寬泛,而低碳設計注重結構的優化和細節的處理,因而更容易見效,也更容易被普通大眾所理解和接受。
(二)低碳景觀設計的特征
在生態設計理論的影響下,低碳景觀設計體現出如下一些特征。第一,更加尊重場地,設計結合自然。在生態設計理論的指導下,低碳景觀設計盡量利用場地的有利條件,協調和解決場地的不利條件甚至變不利為有利。利用場地已有條件和物質基礎必定會減少景觀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尊重場地是低碳景觀設計的基本特征。結合場地的自然條件進行設計而不是“歸零設計”,那種僅憑技術而無視場地現狀的肆意妄為的做法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我們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第二,景觀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景觀生態系統包括景觀與外部系統、景觀內部各元素之間、景觀元素內部的結構與功能之間、景觀生命體與其環境之間以及人類與景觀生態系統之間的生態關系都是動態平衡的關系[11]。生態系統的跨尺度性要求低碳景觀設計力求平衡這些關系,并在此過程中減少碳的排放,而景觀生態系統達到動態平衡之后也會達到減少碳排放的目的。第三,生態設計指導下設計生態。生態可以被設計,低碳景觀設計在生態設計原則的指導下設計生態。眾所周知生態系統是個很復雜的系統,它包含很多子系統,每個子系統又包涵了很豐富的內容并自成體系,因此生態系統不能被設計也很難被設計,但是設計可以發揮作用,人工設計的生態應該被納入自然生態系統,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因此在低碳景觀設計過程中實際上是設計生態,是模仿自然設計生態的過程。只有如此設計出來的景觀設計,在項目完成之后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第四,減法設計,節約人力物力。低碳景觀設計主張做減法設計,不浪費精力。不但在景觀項目的方案設計初期,在項目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都秉承能少則少,節約人力物力的原則。要減少碳的排放量,只有更大程度地減少人力物力的損耗。低碳景觀設計在整個過程中都注重節約人力物力,以達到更少的碳排放的目的。第五,盡量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低碳景觀設計以盡量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為原則。很多低碳設計打著低碳的旗號,事實上并不低碳。說低碳并不低碳的例子很多,如為了打造更好的自然效果,千里迢迢去找材料,或為了一兩種植物跑幾個省份。以及不珍惜資源,隨意浪費能源,這些做法只注重了目的性,而忽視了過程的低碳,也不是低碳景觀設計的正確做法。這也是生態設計和低碳設計最大的不同。
三、低碳景觀設計的應用模式研究
低碳景觀設計的應用模式的理論基礎是生態學和景觀生態學。基于生態設計理論的低碳景觀設計目前的應用模式有以下幾種。
(一)自上而下的模式與自下而上的模式
我國景觀設計的現狀和國外有很大區別,國外的景觀設計項目一般而言要通過社區居民討論,規劃師、建筑師也要加入到景觀項目的設計和施工中。而在我國則是政府行為,先立項,政府通過了之后到達主管部門,主管部門之后才進入到景觀設計師手中。但是很多景觀項目實際上負責人都不是景觀行業從業人員,這給景觀設計的具體開展帶來了難度,甚至出現一個設計方案改十幾次或幾十次的情況。由于低碳景觀設計很多時候并不是在第一時間就能夠體現經濟效益,在講究效率和效益的現實條件下,低碳景觀設計開展起來也困難重重。如果管理者(包括政府和相關主管部門)重視民眾的聲音,尊重設計師,給設計師更大的權限和空間,景觀項目由自上而下的模式轉變為自下而上的模式,這樣才有可能給低碳景觀設計帶來新的局面。
(二)千層餅模式
這是一種疊加模式。設計師麥克哈格在景觀設計時尊重自然,提出了強調“土地適宜性”的“千層餅模式”。千層餅模式是將影響景觀設計的自然因子都列舉出來,進行疊加,然后可以從疊加模式中看出垂直自然生態過程,并可據此判斷出該設計與環境適不適合。到了設計階段,將要做的設計分層進行,疊加之后成為一個完整的方案。然而該模式僅注重垂直的自然生態過程,而忽略了水平生態過程,因為設計的各要素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如此勢必割裂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使低碳景觀設計成為形而上學的一種模式而達不到低能耗、低污染以及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三)場地拼嵌模式
隨著近些年來研究的深入,形成了分析景觀的一個基本模式,即“斑塊—廊道—基質”[12]。這是一種場地拼嵌模式,是利用景觀生態學原理,將景觀場地分為斑塊—廊道—基質的形式,斑塊-廊道-基質模型是構成景觀空間結構的一個基本模式,也是描述景觀空間異質性的一個基本模式。這一模式為比較和判別景觀結構,分析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和改變景觀提供了一種通俗、簡明和可操作的方式。這個模式也有缺點,有可能注重局部而忽視了整體,而且并不是每個景觀場地一定包含這三個內容。就這幾種模式而言,有景觀設計程序上的,有方法上的,但是低碳景觀設計并不是單一的或機械的使用這些模式。低碳景觀設計應該以生態整體性為基本原則,靈活運用各種模式進行設計,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設計模式,也可以以一種模式為主,結合其他的模式進行研究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