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1 15:41:0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區塊鏈技術的基本特征,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引言
當下,互聯網金融已潛移默化地融入了大眾生活,人們早已習慣和依賴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便捷和舒適。可能許久未到銀行網點辦理業務,利用智能手機APP,就可以輕松完成二維碼收付、轉賬匯款、理財、小額貸款等金融行為。隨著5G時代的到來,人們的使用需求會不斷促動傳統金融業的升級改造,催生出新的金融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因此迫切需要對金融服務監管進行研究,提升金融服務監管水平,激發高效能低成本的服務效率,讓互聯網金融更好地為社會、企業及個人發展服務。
2移動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監管問題
2.1發展現狀分析
(1)服務形態和特征。移動互聯網金融是將傳統金融行業與移動互聯網深入融合形成的一種新興產物。最為大眾所熟知的模式有第三方支付、眾籌和點對點網貸等。通過智慧型手機、便攜式電腦和銀聯POS機等工具,改變了傳統金融業務原有的模式。這種“第三種金融模式”的特征有:一是以大數據和電子商務為依托,發展速度快;二是業務處理效率高,用戶體驗更好;三是利用網絡平臺,無傳統中介,節約交易成本;四是風控弱、監管弱,存在許多不確定的風險。(2)快速發展期及上升期。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滿足了當下經濟社會形勢和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并催生許多深受大眾歡迎的商業模式,如外賣服務、共享單車、網絡直播、在線教育等。每一種新型的網絡商業模式自誕生運轉之日起,就不僅僅是商業體,而自動變成了一個網絡虛擬的資金池。比如共享單車不再是一輛普通的單車,而是一個能儲存多個用戶押金的“錢袋子”,類似于互聯網金融中的融資眾籌。對于籌資者而言擁有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以此產生的利益十分可觀。互聯網金融目前處在快速發展上升期,主要體現在:一是移動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的整體聯系十分緊密,比如理財、保險、證券、信用卡等傳統金融服務可以依托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手段,在線開展身份核驗、簽約辦理、征信調查客服咨詢,為客戶提供靈活、便利、安全的“非接觸式”金融服務需求。二是各種互聯網金融服務發展迅猛,例如大眾籌資、點對點信貸、數字貨幣等。一些實力雄厚的電子商務企業公司,比如阿里巴巴推出的網絡信貸和理財業務、平安保險的綜合服務模式等也都參與其中。[1]
2.2監管存在的困難
(1)監管制度亟待完善。當前我國移動互聯網金融在組織形式、機構性質以及經營范圍等方面都沒有充分的監管制度予以支持。監管職責、主體及標準都還未明確建立,極易產生各種問題。比如欺詐交易、洗錢、用戶信息泄露、網購支付安全性沒有保障等,給客戶的基本權利帶來了損害,交易雙方也無法通過法律渠道維護自身權益。[2]所熟悉的共享單車背后的風險一方面是互聯網金融本身的風險,另一方面作為新興事物的配套管理還不完善,監管制度不嚴謹,可能會導致押金被挪用或惡性經營。當用戶押金不能及時清退到位,就會造成公共惡性事件。同時,監管領域的整體紀律管理還比較松散,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過關,容易埋下風險和隱患。(2)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受到挑戰。隨著5G技術的普及,用戶使用流量率、連接頻率、數量將不斷攀升,接入移動網絡的服務器類型也隨之呈多樣化。大部分移動APP需要用戶使用個人信息注冊才能運行,在虛擬的網絡空間里加速了萬物互聯,但也引發了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問題的擔憂。而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經營者來說,可能會因企業技術漏洞而出現被黑客攻擊、客戶信息被盜取等問題。
3移動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要點
3.1業務風險監管
互聯網本身具有極強的滲透能力,可以吸引大量投資者以及相關的資金需求者,這就使得整體監管工作變得更為復雜、煩瑣。然而我國當前的征信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這種大量的信用空白會給正常的監管工作以及信用風險評價等帶來影響。
3.2技術風險監管
互聯網的業務操作和風險控制主要是由電腦程序和軟件系統完成的。由系統產生的漏洞會引發互聯網金融的技術風險。一旦遭到黑客組織的攻擊,個人信息和資金有可能被惡意軟件應用竊取,擾亂互聯網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例如在兩年前,比特幣崩盤前夕,其價值達到最高點的時候,我國最大的一個區塊鏈數字資產平臺就遭到了黑客攻擊,大量用戶數據被入侵,有組織地將其做空,比特幣大幅貶值。事實上比特幣并未失竊,而是黑客使用了一些簡單的技術干預引起整個市場的恐慌,造成了嚴重的市場應激反應,給區塊鏈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因此這就需要在實際監管過程中加大對技術層面的監管。
3.3信用方面監管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相關業務要求和操作規范均不夠成熟。交易的雙方只能通過虛擬網絡發生聯系,交易者身份確認、信用評價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容易導致信用風險。如果第三方支付平臺對用戶們的交易缺乏有力的監管審查,就容易讓不法分子鉆了空,使得企業與個人的信息被竊取、泄露甚至非法利用。加上電子支付流程中,交易雙方的資金在第三方支付平臺處沉淀,當出現信用危機時,很有可能為非法轉移資金或洗錢提供便利。
3.4系統監管
互聯網金融行業主要依托互聯網技術,資金流轉率高,交易方式比較靈活,僅僅在幾秒鐘就完全解決收支問題,這勢必會導致實際的風險控制和監管受到巨大制約。而互聯網的受眾范圍廣,一個風險爆發容易導致大量消費者的利益受到牽連。
4監管策略
4.1優化監管體系
移動互聯網金融作為一項新興產物,自身的監管體系并不完善,尤其是剛進入5G時代,整體發展都還處在初級階段,整體監管難度較大,亟須一個完善的監管機制。對此政府機構的監管部門就應當先明確自身的職責,設置專門的監管機構,明晰監管范圍;招聘專業的監管人才對相應的互聯網金融交易實施嚴格監管;同時構建完善嚴格的懲罰機制,對于違反法規的各項行為實施嚴厲的經濟處罰,情節嚴重的直接追究其刑事責任,促進整體監管機制的進一步完善,維護整個互聯網金融生態體系的平衡和基本秩序;還要充分運用5G技術低時延、萬物互聯等優勢,打破原來金融監管信息不靈、監管手段相對滯后的局限性,優化高效、快速、準確的經濟監管體系,使其更適應于新形勢下的金融監管實際要求。
4.2填補法律法規空白
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部門都給移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充分條件,同時也都普遍認為它的發展能夠有效提升資金融通率,補充當前的金融體系,[3]這就為互聯網金融的良性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最近幾年國家已制定《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等政策,但針對網絡金融的市場準入、交易雙方的身份核實、簽約合同的法律效應、隱私保護等都還沒有構建起完善的法律規范。相關法律界限有些含混不清,現有法律條例已經無法滿足現實需要。針對此,相關政府部門應當盡快出臺和互聯網金融監察監管相關的行政法規,促使相關互聯網金融服務活動在監管過程中能夠實現有法可依,盡可能打擊各種犯罪行為,保證互聯網金融用戶的資金安全,并使各項金融活動能夠得以修正,維護良好的活動環境。
4.3推進信用制度建設
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尚處在完善階段,建立完善的互聯網金融信用制度體系,維護市場的持續穩步發展,充分規范個人和企業的行為準則,減少非法集資等各種亂象叢生的現狀。5G時代的到來帶來了逆轉性的金融監管形式,因此這就需要確保征信體系的全面覆蓋。實際落實過程中,有關部門應當積極推進和完善個人與企業的信用評估制度及體系,全面評估個人或企業的信用情況。同時,利用5G新技術建立起完善的互聯網監察體系,對互聯網身份認證進行完善和優化,保證整體監察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以維護各項互聯網金融活動的安全性,降低風險的發生率。
4.4優化檢測系統
針對當前互聯網的系統風險,通過各種硬件和軟件技術優化互聯網的檢測體系。在公開、公平、公正及保護大眾合法權益等原則的基礎上,出臺一些針對互聯網金融風險應對的規則內容,在此基礎上促進政府宏觀調控順利推進。對當前檢測系統中存在的漏洞與問題,不斷進行補充與完善。對各類因素及各種環境引起的漏洞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效維護雙方利益,促進互聯網金融市場穩定有序發展。
4.5促進相關知識的普及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