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1 15:40: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對中醫康復學的認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R-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029-01
1 現代康復醫學概念及特點
1.1 康復醫學的內涵。康復醫學是繼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之后的第三醫學,是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才出現的一門新興的學科,由理療學和物理醫學發展形成的一門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消除和減輕人的功能障礙的醫學學科。康復醫學的目的是促進殘疾者功能和能力的恢復,促成殘疾者重新回到社會并成為社會中自力更生的一位成員。總的說來,康復醫學就是功能障礙的預防、診斷、評估、治療、訓練和處理的醫學學科。康復醫學的發展是是現代科學技術進步的結果,同時也人類醫學事業進步的重要趨勢。
1.2 康復醫學的手段及方法。現代康復醫學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方法診斷、治療和預防殘疾和疾病,幫助傷殘者在體格上、精神上得到康復,幫助他們發揮殘留功能。物理因子及物理療法一直是現代康復醫學的主要醫學手段。治療方法主要是各種有效的功能訓練,輔以藥物、手術、飲食療法。康復醫學的著眼點在于不僅要保存傷殘者的生命,還要恢復其功能,讓其從并且過有實際意義的新生活。
1.3 康復醫學的特點。為了更好的理解康復醫學,筆者對康復醫學的特點進行了總結:①服務對象主要是伴有功能障礙的慢性病人及老年病人或是軀體殘疾者;②康復工作的指導原則是功能訓練、全面康復、重返社會;③最終目的是通過康復治療幫助患者重返社會;④重視康復治療與康復工程相結合;⑤以工程技術輔助功能評估和康復治療。
2.1 中醫康復學基本內涵。中醫康復學是運用針灸推拿、藥物食療、導引吐納、藥浴熏蒸、自然療養康復法,對病殘、老年病證、傷殘諸證等疾病進行辨證康復的中醫應用學科。其主張辨證康復,在強調整體康復的同時創造出中藥、按摩、針灸、食療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醫傳統方法。中醫康復醫學的指導理論是中醫理論。中醫康復醫學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中國古代很多中醫文獻中都存在關于康復醫學思想的記載,這些文獻包括《十問》、《黃帝內經》、《五臟所宜食法》、《外臺秘要》、《壽親養老書》、《壽世保元》、《隨息居飲食譜》、《老老恒言》、《莊子?刻意篇》、《呂氏春秋》、《管子?入國》、《本草綱目》等等。自然療養康復法是中醫康復學的常用的一種特殊方法,是指利用自然環境的天然因素促進神形兼養,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目的。
2.2 中醫康復醫學的優勢。中醫中藥本身的優勢以及中國社會的傳統文化造就了中醫康復學的許多優勢,概括起來主要是下面六個結合:首先是中醫康復學強辨證康復和調整體康復相結合;第二是形體康復與精神康復相結合;第三是臨床康復與預防康復相結合;第四是內治康復與外治康復相結合;第五是藥物康復和自然康復相結合;最后是食療康復與藥療康復相結合。總的來說,中醫康復學不僅重視整體上的協調,還不疏忽個體上的糾偏,這個特點極其符合現代醫學模式的持續發展。
2.3 中醫康復醫學的特點。中醫康復學的特點主要是“整體康復觀”和“辨證康復觀”。“整體康復觀”是人體康復不僅僅是人體本身的康復,而是指人體康復與自然環境必須相統一,人體康復與社會環境必須相統一,形體康復與精神康復也必須統一。“辨證康復觀”則主要是指相同的病但是不同的癥狀必須采取不同的康復方法,不同的疾病但是有相同的癥狀就應該采取相同的康復方法。
3 中國特色的康復之路——中西醫結合的康復醫學
3.1 康復是中醫學的傳統優勢。中醫的傳統優勢之一便是養生與康復,然而這也逐漸發展成為了當代醫學界的一個重要的課題。中西醫結合的康復醫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其不僅傳承了中國傳統醫學,還在傳承的基礎上結合了現代西醫學。所以中西醫康復醫學創造性的結合中醫的傳統優勢和西醫的現代科學手段,能夠充分發揮出康復醫學應有的作用和優勢。
中西醫康復醫學在中西醫結合基礎上,研究和借鑒現代康復醫學和中醫養生學的發展和規律,對中醫和西醫的知識、技術、方法進行科學的整合,從而促進中醫養生學和現代康復醫學很好地結合。中西醫結合的康復醫學涉及的主要領域是養生,全方位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其核心是“康復”。
3.2 中西醫康復學取長補短。中醫康復學和現代康復學要取長補短。中醫康復學應規范診斷,量化療效評估。中醫評價必須在診斷領域內進行,但是通過中醫診斷很難反映患者的功能障礙的性質和程度,所以康復醫學的評價過程是量化外在形體及行為等功能障礙過程。對于中風偏癱的病例,中醫能夠診斷出氣虛血瘀,但是很難反映偏癱的程度。所以,現代康復醫學的評價方法能夠彌補中醫在這方面的不足,因此建立中醫康復學障礙評定對中醫康復學和中醫學的發展都很重要。
3.3 中西醫結合的康復學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康復保健事業亟待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間還存在“亞健康”狀態。從今天的學科領域來講,對于亞健康的防治就成了養生學的熱點。所以,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必然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國外康復醫學已經形成了非常規范的診療制度。全世界殘疾人能夠得到康復治療的僅為五分之一左右,80%左右的殘疾人是很難得到較好的康復服務的。隨著經濟的發展,當前,愿意進行保健消費的人群數量和比例正在激增。
參考文獻
[1] 丁輝.運動康復學科在康復醫療機構的生存狀況及存在問題調查[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年第21期
幾千年來,中醫藥學作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之一,不但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直到今天仍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視,對國際醫藥學產生越來深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注意到中醫藥的療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信任中醫藥。這為中醫藥的發展、增強其國際文化地位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和潛力。
從2001 年以來,在積極推動英語等外語對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進行教學的思想指導下,全國很多中醫藥院校都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為了迎接現今時代所賦予的挑戰,中醫藥專業的雙語教學無疑勢在必行。[1]但有研究顯示由于中醫藥的特殊性,其雙語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關著作的缺乏不容忽視。[2]因此本文通過闡述國內相關著作發展情況,從而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縱觀近20 年國內中醫藥英語翻譯著作的發展狀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內中醫藥相關英文著作
1.叢書系列
1990 年張恩勤主編,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英漢對照新編實用中醫文庫》。其中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上、下冊)、《中醫診斷學》、《中醫臨床各科》(上、下冊)、《中藥學》、《方劑學》、《中醫養生康復學》、《中國針灸》、《中國推拿》、《中國藥膳》、《中國氣功》、《中國名貴藥材》、《中國名優中成藥》,該套叢書在國內尚屬首部。之后1991~1994 年間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編了一套《英漢實用中醫藥大全》,其中包括《中醫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單驗方》、《常用中成藥》、《針灸治療學》、《推拿治療學》、《醫學氣功》、《自我保健》、《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骨傷科學》、《直腸病學》、《皮膚病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急癥學》、《護理》、《臨床會話》等。2002 年左言富任總主編、朱忠寶等總編譯,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漢對照)新編實用中醫文庫》,該套從書包括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國針灸》、《中國推拿》、《中醫養生康復學》等14 個分冊。2001~2006 年間劉公望主編,華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圖書《針灸基礎學》、《針灸臨床學》、《方劑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發揮》等,同時劉公望于1994 年和2007 年主編了《針灸學基礎篇》和《中醫臨床基礎速覽(傷寒、金匱、溫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出版。
2.教 材
1998~2000 年間北京中醫藥大學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編譯了高等中醫藥院校英漢對照教材,并由學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醫藥院校英漢對照中醫本科系列教材”《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基礎理論》等系列叢書。在2007 年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來華留學生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漢英雙語教材編審會指導下,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漢英雙語教材,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婦科學》、《針灸學》、《推拿學》、《中醫養生學》、《醫學基礎知識導讀》。
3.單個著作
(1)英文
1)中醫基礎理論
2003 年劉干中、徐秋萍、王臺主編《中藥基礎知識》(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醫臨床
1998 年徐象才主編,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書籍《諸病中醫中藥外治大全》。2007 年李經緯主編的《中國傳統健身養生圖說》(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 年謝竹藩編著了《英文中醫名詞術語標準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針灸推拿
1981 年Chen Chiu Hseuh 編著《Acupuncture: A ComprehensiveText》。1999 年程莘農主編,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書籍《中國針灸學》。2002 年金義成、彭堅所著《中國推拿學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 年李鼎原著,上海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編譯《針灸學釋難》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
(2)漢英或英漢
1)中醫基礎理論
1990 年陳慰中著,俞昌正譯《西方的中醫五行學說(英漢對照)》由學苑出版社出版。2007 年馬偉光、和麗生主編《英漢雙解簡明中醫基礎理論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醫臨床
3)中藥學
2006 年蘇子仁、賴小平主編《漢英·英漢中草藥化學成分詞匯》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4)針灸推拿
4.工具書
二、討 論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醫藥英文著作中,叢書系列大致可分為四套,主要為漢英或者英漢雙解形式編寫。教材主要有兩部,基本包括中醫藥主要科目知識,一部全英文,一部漢英雙解。而個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較少;中醫基礎理論兩部,中醫臨床三部,針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漢英或者英漢形式出版;中醫基礎理論兩部,中醫臨床各科及詞匯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針灸推拿學的著作編寫,共有二十八部,中藥學僅一部。工具書包括有十六部,均為漢英形式。
1.目前國內中醫藥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問題
(1)專業英語教材:專門針對中醫藥院校學生學習的中醫藥專業英文雙語教材還呈現一個短缺狀況,尚需進一步編輯完善。
(2)專業英語人才培養:還缺乏一支數量充足,既掌握中醫藥專業技術,又精通中醫專業英語的外向型中醫藥人才隊伍在醫療實踐中大力宣傳中醫藥,使中醫藥難以進入國際醫藥主流市場,在國外醫療體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際認同。
(3)全英文著作:中醫藥英文著作目前主要還是針對國內相關從事中醫藥人士的學習,因此編寫形式以漢英或英漢雙解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編寫的著作相對較少;中醫藥知識全面傳播還尚存缺限。
(4)中藥學以及其他中醫藥經典醫籍:由于國際社會對于針灸推拿已經比較認同,但對中藥學和一些中醫經典醫籍,如《金匱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編寫較少,相對限制了有關理論的交流和傳播。
縱觀近20年國內中醫藥英語翻譯著作的發展狀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內中醫藥相關英文著作
1.叢書系列
1990年張恩勤主編,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英漢對照新編實用中醫文庫》。其中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上、下冊)、《中醫診斷學》、《中醫臨床各科》(上、下冊)、《中藥學》、《方劑學》、《中醫養生康復學》、《中國針灸》、《中國推拿》、《中國藥膳》、《中國氣功》、《中國名貴藥材》、《中國名優中成藥》,該套叢書在國內尚屬首部。之后1991~1994年間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編了一套《英漢實用中醫藥大全》,其中包括《中醫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單驗方》、《常用中成藥》、《針灸治療學》、《推拿治療學》、《醫學氣功》、《自我保健》、《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骨傷科學》、《直腸病學》、《皮膚病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急癥學》、《護理》、《臨床會話》等。2002年左言富任總主編、朱忠寶等總編譯,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漢對照)新編實用中醫文庫》,該套從書包括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國針灸》、《中國推拿》、《中醫養生康復學》等14個分冊。2001~2006年間劉公望主編,華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圖書《針灸基礎學》、《針灸臨床學》、《方劑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發揮》等,同時劉公望于1994年和2007年主編了《針灸學基礎篇》和《中醫臨床基礎速覽(傷寒、金匱、溫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出版。
2.教材
1998~2000年間北京中醫藥大學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編譯了高等中醫藥院校英漢對照教材,并由學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醫藥院校英漢對照中醫本科系列教材”《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基礎理論》等系列叢書。在2007年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來華留學生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漢英雙語教材編審會指導下,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漢英雙語教材,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婦科學》、《針灸學》、《推拿學》、《中醫養生學》、《醫學基礎知識導讀》。
3.單個著作
(1)英文
1)中醫基礎理論
2003年劉干中、徐秋萍、王臺主編《中藥基礎知識》(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醫臨床
1998年徐象才主編,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書籍《諸病中醫中藥外治大全》。2007年李經緯主編的《中國傳統健身養生圖說》(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年謝竹藩編著了《英文中醫名詞術語標準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針灸推拿
1981年ChenChiuHseuh編著《Acupuncture:AComprehensiveText》。1999年程莘農主編,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書籍《中國針灸學》。2002年金義成、彭堅所著《中國推拿學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年李鼎原著,上海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編譯《針灸學釋難》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2)漢英或英漢
1)中醫基礎理論
1990年陳慰中著,俞昌正譯《西方的中醫五行學說(英漢對照)》由學苑出版社出版。2007年馬偉光、和麗生主編《英漢雙解簡明中醫基礎理論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醫臨床
3)中藥學
2006年蘇子仁、賴小平主編《漢英·英漢中草藥化學成分詞匯》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4)針灸推拿
4.工具書
二、討論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醫藥英文著作中,叢書系列大致可分為四套,主要為漢英或者英漢雙解形式編寫。教材主要有兩部,基本包括中醫藥主要科目知識,一部全英文,一部漢英雙解。而個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較少;中醫基礎理論兩部,中醫臨床三部,針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漢英或者英漢形式出版;中醫基礎理論兩部,中醫臨床各科及詞匯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針灸推拿學的著作編寫,共有二十八部,中藥學僅一部。工具書包括有十六部,均為漢英形式。
1.目前國內中醫藥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問題
(1)專業英語教材:專門針對中醫藥院校學生學習的中醫藥專業英文雙語教材還呈現一個短缺狀況,尚需進一步編輯完善。
(2)專業英語人才培養:還缺乏一支數量充足,既掌握中醫藥專業技術,又精通中醫專業英語的外向型中醫藥人才隊伍在醫療實踐中大力宣傳中醫藥,使中醫藥難以進入國際醫藥主流市場,在國外醫療體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際認同。
(3)全英文著作:中醫藥英文著作目前主要還是針對國內相關從事中醫藥人士的學習,因此編寫形式以漢英或英漢雙解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編寫的著作相對較少;中醫藥知識全面傳播還尚存缺限。
(4)中藥學以及其他中醫藥經典醫籍:由于國際社會對于針灸推拿已經比較認同,但對中藥學和一些中醫經典醫籍,如《金匱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編寫較少,相對限制了有關理論的交流和傳播。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037-02
一含義與沿革:
1含義
“天真”一詞,首見于《黃帝內徑?素問》,并貫之于首篇之名,可見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對“天真”的理解,可以廣義,狹義兩方面:廣義“天真”指自然、純真、質樸無邪的天性;狹義“天真”指先天賦予的元真,即“真陰”、“真陽”,也就是“腎氣”,“精氣”的合稱。本文所論“天真”主要指狹義“天真”。
養生,通俗講就是保養形體,醫學上稱“保健”。即是通過防止邪氣外侵、內生,調攝情志精神,飲食及運動鍛煉等方式使人體“真氣”內存,形體強健,達到防病之目的。康復,就是通過治身,使病態的形體恢復健康。即是對患者通過藥物治療、調理、非藥物治療(理療)、心理調整及功能鍛煉等方式使其陰陽平衡,恢復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達到“陽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狀況。
2沿革
中醫歷來重視養生康復醫學,充分認識到養生康復學的重要性,早在《內徑》時代就認為防重于治,強調“治未病”的觀點。“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若“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則“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于是確立了養生兩大原則:在外必須“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在內必須“恬淡虛無”,使“真氣從之,精神內守”。漢代醫家張仲景繼承和發揚了《內徑》“治未病”的理論,主張先安未受邪之地。提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的觀點。同時強調保養形體的重要性,認為“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晉代醫家葛洪不僅精于煉丹術,而且對養生康復醫學也有卓越貢獻,提出了養生康復的新見解。他認為:要想養生,必須治身,身如難保,焉能養生。“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愛其氣(元氣)所以全其身,民弊國亡,氣衰身謝,是以至人之士,乃施藥于未病之前,不追修于既敗之后,故知身難保而易散,氣難清而易濁”。唐代醫家孫思邈素有“藥王”之稱,對養生之道也頗有研究,總結了養生十法:“故其大要,一曰嗇神,二曰愛氣,三曰養形,四曰導引,五曰言論,六曰飲食,七曰,八曰反俗,九曰醫藥,十曰禁忌,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后世醫家對養生學也是很重視,總結了各種養生方法。如現代學者劉樹農教授把養生理論及經驗概括為:通、適、防、淡、樂五字。通,。即運動無障,周流不止;適,適可而止,順適自然,不逾規矩;防,先機御寇,未雨綢繆;淡,恬淡虛無,不恣情;樂,志有寄托,情志快慰。
二“天真”在人體生長衰老變化中的作用。
1、“天真”的來源:
前面已述,狹義“天真”指“真陰”“真陽”,即“腎氣”、“精氣”,也就是“腎精”。腎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稟受于父母,它與生俱來,是構成形體的原始物質。故《靈樞?本神》篇說:“生之來謂之精”。因此,腎稱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是指出身后,攝入的營養物質, 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氣藏于腎中者,以充養“先天之精”,故稱脾胃為“后天之本”。先、后天之精,同藏腎中,互相充養,共同構成“腎精”。
2、“天真”的充養: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關系極為密切,它們相互依存,相互資助。“先天生后天”即“后天之精”的化生有賴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資助;“后天養先天”,即“先天之精”有賴于“后天之精”的不斷培育和充養。這樣則腎精不斷充盛。
“天真”為“真陰”“真陽”,為人體陰陽之根本,受五臟六腑之精氣而充養。通過保養形體,使臟腑精氣充盛,則腎精充盛。《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氣而藏之”,這就充分說明形體強健,臟腑功能強盛,才能充養腎精。
3、“天真”與陰陽:
“天真”就是指“真陰”“真陽”,可見“天真”本身就有陰陽之分,包括陰陽兩個方面。并且“真陰”“真陽”雙方存在著對立統一的關系,具有對立斗爭,依存互根,消長轉化的變化規律。“真陰”“真陽”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任何一方都以另一方為存在的前提,同時陰陽雙方相互轉化,共同資長,故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人體在正常生理狀況下,陰陽之間總是處于對立統一的動態平衡之中,陰陽之間保持動態平衡,機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才能保持協調一致。即所謂“陰平陽秘”。機體只有處于“陰平陽秘”的狀態,使臟腑功能強盛,氣血津液充足,真陰、真陽方能得以充養,所以,陰陽相濟,精氣得充。
4、“天真”在人體生長衰老變化中的作用。
腎中精氣,對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機能具有促進作用,并對人體衰老具有延緩作用。它主宰著人體生、長、壯、老的節奏。腎精充盛,則能促進臟腑組織器官的生長、發育,使其功能強健和延緩機體的功能衰退,從而延緩衰老。如腎精不足,則使生長發育遲緩,智力減退,功能低下等,臨床上根據腎虛是衰老的根本原因的理論,用填補腎精的方法,防治多種老年性疾病,使之健康長壽。同時“用補腎法延緩老年期衰退”的研究結果表明:補腎法(補腎益壽法)對老年人下丘腦―垂體―性腺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延年益壽的中藥中,補腎藥占重要地位,如首烏、熟地、枸杞等。因此,無論是從生理或病理,無論是以辨證治療或現代研究,都表明腎精在人體的生、長、壯、老變化中起著重要的主宰作用。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壯盛,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則齒發去”。
三“天真”在養生康復中的作用:
1、影響養生康復的諸因素:
養生康復與諸多因素有關。但《內徑》從各種因素中,執簡馭繁,提綱挈領歸納為四方面:精神、飲食、環境氣候、鍛煉。
精神狀態是精氣盛衰的外在表現。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使體內真氣和順,精氣不得耗散。所以調養精神,可使氣血調和,臟腑安寧,“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即所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否則就會五志過極,形體受損。
飲食是機體所需營養物質的源泉,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合理調節飲食,使量不至過多、過少,味不至過偏,才能使機體健康無病。“服食節其冷熱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多則難消也,常欲令如飽中饑,饑中飽耳。蓋飽則傷肺,饑則傷氣,咸則傷筋,酸則傷腎”。因此,合理飲食,是養生康復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從古至今的食療法,也是養生康復的重要措施之一。食療不僅可以通過食物充養形體,也可通過藥物治理形體。
整體觀念認為:環境因素對人體健康有影響,但如何適應一定范圍內的環境氣候變化,以及避免異常的環境氣候的刺激,則對養生康復有著重要意義,有意識地接受一定的環境變化的刺激,可以逐步提高機體的低抗力和適應力,從而增強人體的正氣,避免過大的環境氣候變化的刺激,可使形體無傷。即所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體格鍛煉,歷來就作為養生康復最盛行的方法,從華陀的“五禽戲”到中華武術、氣功及現代體操等,對強身健體都有著重要作用,并對很多疾病具有防治作用。如華陀對其弟子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不朽也”。“吾有一術,名曰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當導引,體內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變,腹中欲食”。吳普仿行,雖年逾九十,仍耳聰目明,牙齒完堅,此所以“流水不腐,戶樞不螻”也。反之,若“形體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
2、“天真”與影響養生康復諸因素的關系及其對養生康復的作用:
《內徑》把養生康復諸因素歸為:精神、飲食、環境氣候,鍛煉四方面,而“天真”與這四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之間可以相互依賴,相互促進。若腎精充盛,可使精神振奮,思維敏捷;脾胃健旺,食欲增進;機體對環境氣候變化的抵抗力和適應力提高,形體強健有力,動作敏捷。同樣,如精神內守,則精氣不得耗散,真氣和順,腎精充盛;飲食得調,水谷精微得充,則后天之精足,先天之精得以充養;經常接受適當的環境氣候變化的刺激和避免過大有害因素的刺激,可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減少邪氣對正氣的損傷,從而使正氣強盛,精氣充足;體育鍛煉,可使氣血流通,筋骨強健,且動則生陽,陽氣可以化生陰津,使精氣充足。可見“天真”與養生康復諸因素關系極為密切。
既然“天真”對人體的生、長、壯、老變化起著主宰作用,而養生康復的實質就是要促進機體的發育,延緩衰老,并且“天真”和影響養生康復諸因素有著相互依存,共同資長的關系,這同樣也決定了“天真”在養生康復中的主宰作用。這種主宰作用具體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直接作用,腎精為人體真陰,真陽,可直接控制人體的強弱盛衰。如節制,可使腎精藏,氣血充盛,筋骨強壯,對養生、長壽有著重要作用。二是間接作用,即是腎精通過對影響養生康復諸因素的作用,來調節氣血陰陽的盛衰,以達防病治病、養生長壽之目的。現代“補腎法”延緩衰老的研究表明:補腎法可使下丘腦―垂體―性腺(甲狀腺、腎上腺)功能得以改善;補腎法可以提高和調節免疫功能;補腎法對大腦功能有影響等。這些實驗表明:人體生長壯老的速度,都取決于“天真”的盛衰盈虧。因此,保養天真,不得妄泄,就可以保身長全,延年益壽。
3、臨床研究表明補腎益脾對促進功能延緩衰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學院、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用《補腎益氣活血法治療血管性癡呆病經驗》表明:補腎填精養血能增強腦力和神經系統功能,提高思維和智力,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對神經細胞的凋亡和壞死過程具有抑制作用。他們認為:老年人及久病之人腎精虧虛,則髓海失養,復加腦絡不利,痹阻于腦竅而發生癡呆。腎主藏精,精能化氣,氣能化神,成為人之三寶,精不足則化氣不能而氣虛,氣虛不能養神則神衰,所以脾腎兩虛,髓海失充,腦神失養,故腎虧和氣虛是癡呆發病的基礎。腎精虧虛,百病由生,氣虛又易產生血瘀,所以治療血管性癡呆病當以補腎益氣為本,兼以活血化瘀、豁痰通絡。自擬補腎益智膠囊治療,方中鹿角膠、龜甲膠、杜仲補腎填精養血,能增強腦力和神經系統功能,提高思維智力,在治療本病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黃芪、黨參是補氣健脾要藥,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對中風后神經細胞的凋亡和壞死過程具有抑制作用,同時更具后天養先天的作用。
(2)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用《溫腎健脾通絡法干預老年亞臨床甲狀腺機能衰退癥臨床觀察》表明:亞臨床甲狀腺機能衰退癥病因多為年老體衰,積勞內傷或久病失調引起的脾腎虧虛,病機關鍵為脾腎陽虛、血瘀阻絡。腎虛患者存在內分泌、免疫、生殖等系統功能紊亂和低下,尤其是下丘腦─垂體系統功能減退,因而導致甲狀腺素、性激素、腎上腺素等激素水平低下。陽虛的體質之一是核酸代謝低下,隨著年齡增長,微血管對缺氧的代償能力下降,自由清除率減退,微循環障礙隨之加重。溫補腎陽藥對各種內分泌腺體功能起促進和調節作用,具有提高甲狀腺機能減退者能量水平,增加耗氧量的作用。治療運用補腎溫陽、益氣健脾、活血化瘀。方用蓉芪顆粒,方中肉蓯蓉具有補腎壯陽、填精補髓、養血潤燥之功,其主要活性成分,苯乙醇總苷對人體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控中心─下丘腦的老化有調整作用,可改善陽虛者的營養、體質量、耐力和抗寒力等,能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或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樣作用,能提高機體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減少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傷,延緩衰老。羊藿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的功效,其主要成分黃酮類化合物及羊藿多糖,能增強下丘腦─ 垂體─ 性腺軸功能,促進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調節線粒體的亞微結構,改善細胞能量代謝,提高“陽虛”模型動物的耐寒力,延緩衰老及強心、降壓、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的功能,并有降低血粘度抑制紅細胞聚集抗血栓作用。黃芪補氣升陽與茯苓健脾滲濕利水相配伍,固護脾胃后天之本,氣血旺盛可充養先天之精,用川芎活血行氣,抗血栓形成。
參考文獻
1 簡要回顧
上世紀80年代,我省推拿人才稀缺,福建中醫學院針灸推拿系的推拿專業1985年才開始招收第一屆大專班學生。當時,我省第一屆推拿學會主任委員楊希賢老先生帶領全省同道積極開展學術活動,楊老先生為原福建省人民醫院推拿科主任、推拿主任醫師,第一屆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委員、福建省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第一屆主任委員。楊主任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之余,還親自投入大量精力進行推拿醫史文獻研究,在全國推拿界頗有影響。他還參加了《推拿大成》一書的編寫,可惜還沒等到書正式出版,他老人家于90年代初過世,他的離去對福建省的推拿事業是個重大損失,我省推拿界在全國沉寂了十多年。
進入21世紀,福建省推拿事業在第五屆推拿學會主任委員王詩忠主任醫師的帶領下發展迅速,王主任充分利用學會的平臺開展學術交流、舉辦學習班,為省內同道和國內外專家的交流學習牽線搭橋,凝聚了我省推拿界的人心、力量。推拿學會的委員從2003年的30余人發展到目前的70多人,具有副高職稱的學會委員從1~2個發展到目前的10多個,學歷結構從原來的本科學歷都很少發展到現在博士學歷有2個、碩士近20人,本科學歷占半數以上。人才隊伍的成長是推拿事業發展的有力保障(推拿學科帶頭人王詩忠主任醫師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脊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擴大了我省推拿學科在全國的影響,為推拿學科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發展現狀
2.1 臨床
眾所周知,推拿科在很多綜合性大醫院中多半是輔助小科室,甚至一些西醫醫院中根本就不開設推拿科,即使在中醫院,推拿科的地位也不高。但近年來隨著我們國家開始真正重視中醫的發展,福建省的推拿界同道抓住機遇,努力拼搏,已經讓我省的推拿事業上了一個臺階。首先,十一五期間,我省推拿界有了第一個國家級重點專科,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推拿科于2007年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病“頸椎病”建設單位,參加的主攻病種頸椎病診療方案的梳理在2008年國家中管局組織的專家審核中被評優,同期全國推拿協作組有16家單位,評優的只有三家。這也標志著我省推拿臨床水平達到全國中上游水平。除了國家級重點專科,還有省級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如泉州正骨醫院推拿科、武平縣中醫院推拿科、沙縣中醫院推拿科,而在十一五期間,我省更有邵武市人民醫院推拿科等24家國家級、省級特色專科建設單位,這些建設單位多分布在縣級中醫院,大多以推拿科人員為主要骨干,以頸、腰椎病為主要優勢病種。這種以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作為優勢病種研究,符合臨床需求,將促進推拿學科快速發展。目前福建省衛生廳中醫藥管理局已指定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推拿科作為牽頭指導單位,負責指導24家特色專科進行推拿為主中醫藥技術防治頸腰椎病的建設,相信這24家特色專科的建設將進一步擴大推拿專業在社會百姓中的影響,進一步推動福建省推拿事業向前發展。
2.2 教學
福建中醫學院《推拿學》主干課程創建于1985年,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目前涉及中醫系、護理系、中西醫結合專業、骨傷專業、康復、美容專業、五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等近10個專業的《推拿學》教學,為了適應社會對針灸推拿專業人才的需求與國家教育部門對專業設置的調整,從1993年9月開始將原有的針灸專業(本科五年)和康復推拿專業(專科三年)重組整合為現在的針灸推拿專業(本科五年)。隨著學科建設的日臻成熟,1998年開始上碩士研究生課程,2006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為適應教學需要,將推拿教研室分成兩個部分,即針推系推拿基礎教研室和附屬醫院臨床推拿教研室,共同承擔本科與研究生的教學工作。
推拿學科基礎教研室包含推拿基礎學、推拿手法學、功法學、推拿學、小兒推拿學、整脊推拿學六門課程,其中推拿手法學是院優秀課程,推拿學是院精品課程。面對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的挑戰,中醫高等教育也將面臨著國際競爭、社會評價和市場選擇。推拿學一直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關注以及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本專業依托福建中醫學院面向臺港澳,東南亞及其它地區和國家,每年均有許多來自境外的接受學歷和非學歷教育的學生來我院、系攻讀本科、碩士學位和短期學習進修中醫推拿技術。
2.3 科研
我省推拿學會的掛靠單位為福建中醫學院附屬第二人民醫院,該院推拿科為福建中醫學院臨床推拿學教研室,兼具臨床、教學、科研的功能。在學科帶頭人王詩忠主任醫師的帶領下開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通過對中醫體質的調查(參與國家973科研課題)了解頸椎病體質特點,通過對福州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頸椎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福建省教育廳課題)從一定程度上了解頸椎病的病因。為研究頸椎病的相關病理,我們進行了“缺血性腦血管病與椎動脈型頸椎病關系的流行病學調查”(福建省科技廳課題)、“頸肌疲勞與頸椎病的表面肌電圖相關研究”(福建省教育廳課題)、“更年期女性椎動脈型頸椎病與中醫辯證分型的相關性研究”(福建省教育廳課題)等科研。在循證醫學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基于表面肌電分析等量化評價中醫干預項背疼痛優化方案的示范研究”(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課題)、“側方型頸椎間盤突出癥保守療法優化組合方案的臨床研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和“基于sEMG信號特征分析對頸型頸椎病患者頸部肌群的針刺效應研究”(福建省自然基金課題)。科研工作的開展有助于促進臨床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培養年輕人才,更有助于提升我省推拿學科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學術影響和地位。
3 展望與對策
進入21世紀,人類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疾病譜與醫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改變,脊柱及關節的退變性疾病大大增多,70%的人群處于亞健康狀態。隨著疾病譜的改變,現代醫學的理念已由治愈疾病向預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作出調整。中醫的“治未病”思想再次得到重視,中醫推拿的發展迎來了又一個春天。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推拿學科的發展進行思考。
3.1 人才培養方面
隨著社會人才需求結構的改變與高校擴招帶來的畢業生數目的增加,目前中醫院校針推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日趨困難,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尤其在推拿方面表現突出。同時,社會用人單位崗位空缺的現象卻也不時發生。究其原因,在于目前推拿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脫節。現就此現狀對推拿人才的社會需求及辦學單位的相應不足加以分析,并給出相應的改革對策。
3.1.1 推拿人才的社會需求分析
經過對2005-2007年福建中醫學院本科針推專業畢業生推拿人才就業分布情況的分析,我們發現,目前,社會對推拿人才的需求結構如下:
(1) 推拿臨床醫師人才需求:主要需求單位為等級醫院中設有的推拿科、相關專病專科或綜合性醫院的中醫科。此類人才需求相對較少,主要是要開展臨床診療工作,運用推拿為主要手段,治療以頸肩腰腿痛及關節活動障礙為主的疾病。一般要求應聘者具備扎實的全科醫學基礎知識,能運用推拿療法為主,結合針灸、理療、中藥內服外用等方法治療疾病;特別對傷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礎知識和以推拿為主的保守治療手段能重點掌握。
(2) 推拿康復醫師人才需求:主要需求單位為綜合醫院康復中心/康復科,社區康復服務站等。此類人才需求較前者略多,主要開展以推拿為主的輔助康復治療手段,對內科、神經科、骨科相關疾病進行康復治療。此類人才需求一般要求應聘者具備全科醫學知識,良好的推拿手法,對單個病種并不要求深入了解其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礎知識。
(3) 預防保健推拿人才需求:主要需求單位為社區及亞健康服務中心、健康管理服務機構、養生保健服務行業等。目前對于亞健康狀態的干預已經受到了政府及醫療界的廣泛重視,預防保健推拿人才的社會需求逐漸加大,市場前景廣闊,其服務對象為龐大的亞健康人群。此類人才需求一般要求應聘者具備專業的手法操作能力,掌握預防保健相關醫學知識。
3.1.2 推拿辦學單位存在的不足
目前對就業情況分析以及對招聘單位的調查發現,推拿本科畢業生普遍存在手法操作能力差,對針推常見病認識不夠深入,實戰能力差的情況。我們認為其不足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針對學生體能鍛煉及功法訓練較少,使得畢業生基礎素質薄弱。第二,推拿手法實訓未受到重視,操作實訓課時少。推拿手法是推拿學的基礎與靈魂,注重實踐,只有多練手法與四診檢查,才能“機觸于外,巧生于內,法從手出,手隨心轉”。第三,推拿課程中,推拿臨床常見病的課程比重小,而現在臨床上很少見或者已經少用推拿治療的疾病仍然占有一定篇幅,使得需要重點講解的病種課時被壓縮,無法講透徹。總之,推拿課程的設置不當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
3.1.3 調整推拿專業課程設置
而我們的教學目的就是為社會輸送有用之才,因此,筆者認為,針推專業本科辦學須根據社會需求,把人才培養目標分為三個層面:在具備全面的醫學基礎知識,了解各科疾病的基礎上,掌握嫻熟的針推手法,具備一定的手法操作功力,能夠勝任預防保健推拿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掌握一定的康復知識,掌握以推拿為主的輔助康復治療手段,如針灸、中藥、理療等方法,對內科、神經科、骨科相關疾病進行康復治療,以適應康復推拿的人才需求;進一步對推拿治療效果最好的常見病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等骨傷科疾病,要重點掌握其解剖、生理、病理、診斷、鑒別診斷、綜合治療等知識,能處理臨床常見的急重癥,能勝任推拿臨床治療工作。
五年制針推專業本科教學培養的推拿人才最基本的能力是掌握嫻熟的推拿操作及具備一定的手法功力;在臨床治療崗位上,還需對推拿治療最為有效的疾病在基礎理論、綜合治療方面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僅僅一般性的了解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有必要對目前的推拿辦學思路進行改革,筆者認為首先應該針對以上不足對目前的推拿學課程作一調整。第一,增加實訓課時的比例,通過加強推拿功法訓練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重視訓練學生的手法技巧及手法功力、深透力以提高推拿手法的效果。第二,壓縮一些《推拿治療學》中非臨床常見病的課時(或考慮將其歸到附錄作為選讀材料),增加推拿臨床常見病(頸椎病、腰椎病等)的課程比例,重點講解這些疾病的基礎知識(如解剖、生理、病理、醫技檢查等),為診斷、鑒別診斷、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基礎,從而支撐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為自主學習、終生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另外,針對目前社會對推拿人才三個層面的人才需求。筆者認為,首先,對于基礎性的預防保健推拿人才,應通過功法練習而增強手法體能,從而使手法更嫻熟,且具備一定的功力,增強實踐動手的能力。其次,對于推拿康復醫師人才,在實訓課程中增加SET(懸吊運動療法)、MCU(頸椎功能檢測系統)等新內容的介紹,使學生增加對主動功能鍛煉的新動向、新設施及主動/被動康復的概念。最后,對于較高要求的推拿臨床醫師人才,應在課程中增加MCU、sEMG(表面肌電)等新技術檢測分析的內容,增強學生對疾病療效評價的最新認識,提高學生對探索更深層次知識的興趣。
綜上所述,目前社會對推拿本科畢業生有臨床治療、康復推拿、預防保健推拿三個方面的人才需求,其中臨床治療方面的人才需求相對最少,臨床康復推拿次之,預防保健推拿最大。針對這種現狀與趨勢,本科針推專業的教學應在課程設置與教學重心方面作一調整,以加強本科畢業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強化推拿常見病的學習,使學生具備更強的職業競爭能力與再學習能力,力爭達到教育與社會需求的和諧統一。
3.2 臨床方面
推拿專業臨床常見的多為脊柱病,針對以往對脊椎病只注重臨床治療(病中),忽視未病先防、瘥后防復(針對病前、病后)二個環節的問題,以中醫“治未病”的寶貴思想為指導,引進系統工程學理論,提出“脊椎系統健康單元” 管理方案的概念。人的一生,脊椎的退變在所難免,目前脊椎病的發病更是提前到青少年,貫穿到中老年。因此,應當把人的脊椎健康作為人生健康中一個重要單元進行系統管理。
“脊椎健康單元”包含三部分:預防、臨床治療、瘥后防復。
首先,預防(針對病前) 體現祖國醫學“治未病”思想。健康體檢中心每年體檢人群中有大量長期辦公室伏案的脊椎病易發人群,建議在健康體檢中心設立專門的脊椎健康咨詢窗口。二是定期舉辦健康教育講座,在報紙發表科普文章,不斷研究整理,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人群提出脊椎健康管理方案。三是聯系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或與各級科協部門聯系,通過各種渠道共同努力開展脊柱健康教育宣傳。
第二,臨床(病中)臨床診療方案的梳理,不斷修訂、完善以提高臨床療效。
第三,病后(瘥后防復)脊椎病是慢性退行性疾病,容易復發,導致前期的治療前功盡棄,患者喪失信心,因此要高度重視“瘥后防復”。首先對出院和門診已治愈患者建立規范的隨訪制度,不間斷地進行健康宣教;其次要重視脊椎功能的恢復,挖掘中醫導引動作并引進現代康復技術,研究總結有助于脊椎功能重建的頸椎導引操。
通過以上環節,可大大提高普通人群對脊柱病的知曉率,擴大推拿學科的社會影響,推動推拿學科的發展。
3.3 重視科研投入
隨著推拿學科人才隊伍的成長,開展推拿學科的科研時機已經成熟,目前我省推拿學會掛靠單位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推拿科和福建中醫學院針推系推拿基礎教研室已經有從基礎到臨床、從校級到國家級的課題二十多項。建議各縣級中醫院或區醫院推拿科應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以促進臨床發展。
課題組成員:
1. 王詩忠,福建中醫學院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背分會副會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0.191
中風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 歷代針灸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具有一定的治療優勢。從古代到現代都比較重視針灸取穴的研究與創新。查閱歷代幾個典型時期的理論創新與穴位變化, 作者從不同角度觀察針灸治病的演變過程, 得出以下結論:歷代皆注重病因研究、辨證施治, 唐以前偏于外風立論, 以祛邪為主, 兼顧治痿獨取陽明。唐宋以后始倡臟腑氣血陰陽失調, 辨證、辨病取穴。近代頭針、舌針、眼針及石氏主取陰經“醒腦開竅”針法廣泛應用。近幾十年引進康復醫學理念, 針灸與康復有機結合分期取穴針治, 是一個逐漸成熟的診治過程。
1 病機認識
唐代以前以外風立論, 注重祛邪, 病機上以“正氣方衰, 邪氣獨盛, 發為偏枯”立論。唐宋時期一直延用“內虛邪中”病機。到金元時期醫家對中風病機的認識發生了重大轉折, 力倡“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成為病機學的分水嶺, 金元四大家為其代表。王履則首次提出直中風和類中風的論點, 明確指出“中風者, 非外來風邪, 乃奪其病也。凡人年逾四旬, 氣衰之際或因憂喜怒思傷其氣者, 多有此疾, 壯年之時無有也, 苦肥盛則有之。”明清時期人才輩出, 許多醫家對中風病進行了專論。王清任的氣虛血瘀論, 創補陽還五湯, 至今仍有很大的臨床價值。楊繼洲按中風先兆, 卒中, 后遺癥期分治, 進一步明確了病位在腦, 分期論治的觀點。現代醫家更是按中風病分為中臟腑、中經絡兩個方面, 并將中經絡分為肝陽暴亢、風痰阻絡、痰熱腑實、氣虛血瘀、陰虛風動五個證型, 有效的指導了臨床治療。70~80年代石氏的“竅閉神匿, 神不導氣”, 眼針、頭針按部取穴的全息觀點, 更是拓展了治療范圍。
2 治療進展
古代基于上述病因, 各個時代的治法也不盡相同。《內徑》以“巨針取之, 益氣不足, 損其有余”, “先去其陽, 后取其陰, 浮而取之”, 偏于祛邪。唐以后尤其是明清始倡臟腑陰陽氣血失調, 逐步把腦中風病分為中臟腑與中經絡。中經絡又分為肝陽暴亢、痰熱腑實、風痰阻絡、氣虛血瘀、肝陰不足五個證型。針刺以辨證取穴為主, 逐漸形成辨證選穴、按癥選穴(阿是)、獨取陽明、平衡針法、灸法、拔罐及三棱針刺血等30余種方法。其間仍以手足陽明經穴位為主
現代, 尤其是70~80年代治療方法逐漸成熟, 以焦氏頭針及彭氏眼針為代表。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 手足六陽經皆上行與頭面, 腦為髓海, 頭之氣街首位, 結合現代大腦皮層功能定位, 頭針按部位刺至帽狀肌腱下, 快速捻轉200次以上, 并注重針灸與運動有機結合, 充分提高了治療效果。眼為心聲,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眼睛是這個整體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僅與人體的經脈相連, 還通過“五輪”與人體五臟發生關系。眼神經與腦神經結構類似, 刺激眼區穴位可激發腦功能并治療中風病。石氏醒腦開竅針法, 更是把治療推向了一個臺階, 石氏主張病位在腦, 竅閉神匿, 神不導氣, 致肢無所附, 神無所用。注重陰經穴位, 以人中、內關、三陰交為主穴, 手法量化補瀉分明, 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以上皆為治腦醒腦的典范。
80年代后期, 隨著康復治療在我國的廣泛應用, 使得針灸治療方法更加現代化。布氏分級將中風病的恢復分為五個階段, 充分揭示了肢體活動恢復的內在規律[1]。中風偏癱肢體障礙的恢復有其內在規律, 需辨期論治。軟癱期, 屬真氣去, 邪氣獨留, 針刺癱側, 因腱反射消失, 無從調動經絡之氣, 而達不到得氣的目的, 此時采用巨刺法, 可加速聯合反應和自主運動的的出現。結合良肢位, 來引導正常運動模式的出現。當出現聯合反應, 肌張力稍高, 此時以頭穴為主可激發腦細胞活性, 消除腦水腫帶, 挽救半暗帶的部分凋亡細胞。由于治痿是主要矛盾, 以陽明經為主, 體現古人“治痿獨取陽明”的道理。當肌張力增高, 痙攣加重, 此時應緩急而不是治痿, 據研究陽經穴位為主治療中風后上臂痙攣較針刺陰經穴位效果好[2]。頭體針聯合應用分期治療腦卒中可明顯改善患者的下肢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盡快地恢復步行能力和步速, 且優于不分期的“醒腦開竅”針刺法和“治痿獨取陽明”針刺治療[3]。針刺加康復的提出避免了由于片面強調針刺治療而忽視了康復, 致使治療以發展肌力為重點, 強化共同運動、聯合反應而導致誤用綜合征的出現。
3 討論
縱觀歷代認識與治療, 首先注重病因病機的研究, 從外邪致病-五臟虛損-竅閉神匿-康復理念, 是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治療方法也隨之創新;早期扶正祛邪-獨取陽明-陽緩陰急-臟腑辨證-頭眼耳針-醒腦開竅針刺法-康復分期針治。《靈樞.根結》篇“用針之要, 在于知調陰陽, 調陰與陽, 精氣乃光, 合形與氣, 使神內藏”。只有陰陽平衡, 肢體才能恢復正常功能。上述論述與治療都離不開陰陽兩端, 只有‘陰平陽秘’, 精氣內藏, 才能發揮治療作用。無論是治痿獨取陽明的氣血雙補, 還是陽緩陰急的瀉陰補陽, 以及拮抗肌取穴法, 平衡針法, 都是調整陰陽的具體表現。治療方法也遵循陰陽雙調、標本兼治, 針灸與運動康復相結合[4]。重視中醫傳統的治療措施, 并吸收現代康復醫學的評價體系, 引進康復醫學的有效康復技術, 匯中西之長, 是兩種醫學在中風偏癱康復領域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探索, 值得臨床推廣。
建議:不局限于空洞的文字評價標準, 不局限好轉、有效等評估, 可與國際接軌, 開展循證醫學研究。關于中風病某一癥狀的治療研究, 如肩手綜合征、肌張力障礙、吞咽障礙、高級腦功能障礙、平衡障礙等。治療方法更加細化, 加強針刺手法及工具的創新, 打破重體針輕運動的傾向, 提倡針灸和康復手法有機結合, 取長補短, 相得益彰。不拘泥于古人, 結合現代科技, 既要傳承又要創新, 與時俱進, 因人制宜, 不搞門戶之見。取穴應少而精, 減少肌張力增高的發生和恐懼感, 充分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
中風病是臨床多發病、常見病, 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 本文擬在粗略梳理各個時期的治療精華, 使治療方法更加有章可循。
參考文獻
[1] 王卿軍. 結合布氏分級針治中風偏癱100例臨床觀察. 上海針灸雜志, 2003, 22(10):32.
[2] 何可, 張泓, 吳清明, 等. 頭、體針聯合應用分期治療腦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礙. 中國針灸, 2012, 32(10):887-890.
文章編號:0255-2930(2007)08-0609-03
中圖分類號:R 249 文獻標識碼:A
田維柱教授早年師從于全國針灸名家彭靜山教授研習眼針,得其精華并有所發揚,長期從事針灸臨證,對內科常見疾患的治療具有豐富的經驗、認識及獨特見解。筆者侍師臨證數載,接觸了大量前來就診的中風病患者,對田師治療該病的思維理念及治療方式感悟頗深,現就田師有關針刺治療中風的臨證經驗做如下整理。
1 陰陽兩經結合,眼針體針并施
中風病的針刺治療,由來已久,歷代名家對該病均進行過深究精探,摸索出許多成熟的經驗,指導并參與臨證治療。田師對于該病的針刺治療,認識精深,見解獨到,有別于傳統治療方式。
祖國醫學對中風病的治療方式,隨著見解的不同而臨床各有側重,對于中風病外風、內風、瘀滯、痰阻的認識以及息風、活血、益氣、通絡的方法始終左右著臨床。但針刺治療該病,歷代醫家以獨尊多氣多血的陽明經為多,手足陽明經始終是臨證治療時針灸師關注的重點,例如《針灸大成?治癥總要》云:“陽證中風不語,手足癱瘓者,合谷、肩髑、手三里、百會、肩井、風市、環跳、足三里、委中、陽陵泉”“陰證中風,半身不遂,拘急,手足拘攣,此是陰證也。亦依治之,但先補后瀉。”由此分析,當時醫家對陽經諸穴情有獨鐘,上述治療中風的針刺處方竟無一個陰經穴位。天津中醫學院曾對古籍針刺治療中風病的諸多處方進行統計,按照使用頻率由高到低排序,結果發現使用頻率最高的前10個穴位中,前9個穴位全部是陽經穴。
結合經驗,田師認為中風之為病,多因體內陰液不足,水不涵木,風陽內動所致,陰陽失衡為其本質,單純選取陽經諸穴,未免過于片面。根據“陰陽互根”“陰陽互生”的理論,只有陰陽兩經結合取穴,二者兼顧,方為周全之處方。此外,患者肢體癱瘓,從康復學角度分析,為內外側肌群失其平衡所致,依據經絡循行分布的規律,陽經循行于肢體外側,陰經循行于肢體內側,單純選取陽經諸穴,從取穴部位來看,顯然缺乏整體觀,根據腧穴所具有的局部治療作用,選取肢體內側陰經諸穴,亦為臨證所必須。
田師臨證針刺選穴,陰經與陽經取穴相結合,上肢不遂者,多配以極泉、天府、尺澤、孔最、神門等穴;下肢不遂者,多選擇血海、陰陵泉、地機、復溜、三陰交、太溪等。上述諸穴與手足陽明經諸穴相互交叉選擇,內外兼顧,標本并施,陰陽結合,相得益彰,操作時注意相關量學要素的掌握,使每次治療均達到一定的刺激量,從而激發經氣運行,行氣逐瘀,養血通絡,調整臟腑機制,促進局部肌肉被動運動,改善肢體不遂癥狀,達到療疾除患的目的。
眼針療法誕生于我院,使用至今30余年,以其卓越的臨床療效尤其是即刻效應享譽臨床,廣為患者接受。眼針的即刻效應多于針入穴區后立即顯現,很多患者肢體不遂癥狀在接受治療時即刻出現改善。但其缺憾是針刺效應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衰減。而體針治療中風病,其針刺效應的產生與眼針不同,實驗針灸已證實,體針治療中風病,腦血流的改善常常在進行針刺操作后20分鐘左右,效果最為明顯。由此可以看出,眼針與體針在對中風病的治療過程中,其作用是相互彌補,相輔相成的。目前在我院,眼針與體針聯合使用治療中風病已成為常規治療手段,依從臟腑取穴、循經取穴、三焦取穴及觀眼取穴的取穴原則,根據患者不同的證型及臨證表現,眼針的應用已非常廣泛、普及。越來越多的臨證樣本證實,該治療手段的I臨床療效與傳統的單一體針治療相比,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2 規范針刺操作,強調針刺效應
針刺治療以其手段的多樣性長期運用于臨床,體針結合各種微針療法廣泛地適用于臨證治療。但多年來,針刺治療以其較為散亂的個體化操作,使其臨證應用缺乏規范的、為業界認可的標準。同為1個穴位,在治療同一種疾病時,不同的醫生很可能采取的操作方式會有所差異,故臨證治療時較為繁雜,雖有各自的見解,但會使初學者感到茫然,從一定角度束縛了針灸治療的普及性。
田師針刺治療中風病,對常規體針腧穴的操作進行了細致的總結。例如能夠疏通上肢經筋的尺澤穴,在治療半身不遂時采取屈肘透刺的方式,使小臂產生抽動感,而非傳統上的小臂伸直、直刺的方式進行操作;對于極泉穴,讓患者端坐位,抬患者上臂暴露腋部,透刺的方式使上臂產生抽動感為操作規范;對于臨床經常被選取的足三里,如果用以治療中風病引起的下肢不遂,則經常采取斜刺的方式進行操作,如果下肢不遂較輕,可透刺承筋穴,如果下肢不遂較重,可透刺承山穴,而有別于常規以直刺的方式進針。
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目前應用的教材僅以直刺0.5~1寸作為其操作方式的描述,用以涵蓋其所有主治功效。田師經臨證總結后認為,取該穴治療本經病變,如齒痛、鼻病時,以合谷透勞宮的方向操作,效果突出;在治療中風病所致的手指拘攣、雙手握固等癥狀時,以合谷透三間的方向進行操作,效果改善明顯;在治療小臂肌力下降、抬舉無力時,以合谷透陽溪的方向進行操作,效果較佳;當從合谷向后溪的方向透刺時,能夠使急性腰扭傷所致的腰部屈伸不利、疼痛等癥狀得以緩解。
田師針刺施術時,除了要求進針的方向、深度、角度、刺激量等具體要素外,對于腧穴的具體操作細節,尤其是操作的持續時間、達成的針刺效應等,均有嚴格的規定,每次針刺操作僅以得氣作為最終目的是遠遠不夠的。對此,田師反復強調:從電生理學的角度而言,針刺操作時,只有其刺激量達到相應程度直至產生動作電位,才能夠對疾病產生突出的治療作用。
3 強調偏癱的分期治療,尤為重視痙攣期的針刺調整
中醫對于中風病肢體癱瘓的認識由來已久,古典醫籍對此記載甚多,多從肢體的弛緩及拘攣兩方面加以描述,而缺乏對于肢體癱瘓癥狀全程的細致掌握。比如劉完素認為:“或云筋攣有力,則為實熱;弛緩不收,則為虛寒。或未能寒主收引,而熱主舒緩,則筋攣為寒,筋緩為熱者,皆誤也。凡治諸風方,通言主療筋脈攣緩,豈分寒熱虛實之異?”可見當時醫家已經對中風病引發的肢體不遂癥狀有了差異性的認識。張景岳認為:“偏枯拘急痿弱之類,本由陰虛……夫血非氣不行,氣非血不化。凡血中無氣,則病為縱緩廢弛,氣中無血,則病為抽掣拘攣……故筋緩者,當責其無氣。筋急者,當責其無血。”由此分析,對于弛緩及拘攣的認識,當時已相當具體。相應的治療方面,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指出:“至于審證之法,有身體緩縱不收,耳聾目瞀,口開眼
合,撒手遺尿,失音鼾睡,此本實先發,陰陽樞紐不交,于暴脫無異。并非外中之風,乃純虛證也。故先急用大劑參附以回陽,恐純剛難受,必佐陰藥,以挽回萬一。若肢體拘攣,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強語謇,二便不爽,此本體先虛,風陽夾痰火壅塞,以致營衛脈絡失和。治法急則先用開關,繼則益氣養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經隧之藥。氣充血盈,脈絡通利,則病可痊愈。”其所描述的“緩縱不收”“肢體拘攣”較為詳細,其中對于“肢體拘攣”病機的認識見解較為獨特。
現代醫學,尤其是康復醫學對偏癱的規律性認識較為系統,認為偏癱是腦血管病的一種癥狀,同時,它也是一種功能缺損,是一種可以作為獨立研究對象的障礙,包括功能、能力以及社會障礙。康復理論把偏癱的恢復過程分為遲緩、痙攣、聯帶運動、部分分離運動、分離運動及正常等多個部分,癥狀恢復時,其順序的相關性非常明確。康復治療現在已經成為中風單元中重要的一部分。
對于偏癱的分期治療,遲緩期的針刺可操作性較強,患者較能接受,醫者的施術也較為順暢。田師認為痙攣期是臨床治療的難點。痙攣期時患者肢體肌張力增高,腱反射活躍,臨床又形象地稱之為“硬癱”。在該期進行針刺治療時,如果針刺過深或手法過重,經常會引發局部肌肉抽搐,導致滯針、彎針甚至斷針,如果操作不當,不僅會使患者遭受痛苦,本能地拒絕針刺治療,長此以往,還會使患者痙攣的程度進一步加重,從而影響患者的正常恢復進程。有鑒于此,很多康復師提出了“偏癱痙攣期應該避免針灸治療”的看法。
結合多年的臨證體會,田師對痙攣期的針刺施術以“關刺法”及“輕刺法”“緩刺法”為主,配合眼針運用于臨床,取得了較佳的療效。
關刺為“五刺”之一。《靈樞?官針》曰:“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痹,慎無出血,此肝之應也;或日淵刺;一日豈刺。”此法多在左右四肢關節附近的肌腱上進行針刺。因筋會于節,四肢筋肉的盡端都在關節附近,故名關刺。古法多以此方法治療筋痹癥。中風病乃本虛標實之證,發病初期邪實壅盛,脈絡不通,氣血閉阻,肢體弛緩不收;而隨著病程的進展,實邪漸去,本虛之象突顯,經氣虧耗,精血不足,筋脈肌肉失其濡養;病久耗氣傷血,氣血不足,滯澀于經脈,均可使癱側肢體出現攣縮。筋為肝之所主,故采取“關刺法”可調肝以柔筋,疏肝以緩急。
對痙攣期的認識,田師認為受損臟器應責之肝、脾;受損部位應歸之筋、肉。治療時以“關刺法”刺其筋,以“輕刺法”“緩刺法”刺其體。進行“關刺”操作,上肢不遂,常取肘關節處穴位,如尺澤、曲池、少海等疏通上肢經筋;下肢不遂,常取膝關節處穴位,如委中、陰陵泉、陽陵泉等疏通下肢經筋。因上述穴位遠離肌腹,針刺方向朝向關節處,操作時不易產生局部肌肉痙攣。而對于容易造成局部肌肉痙攣的針刺操作,田師往往采取“輕刺法”“緩刺法”,即輕捷、緩慢、柔和進針的方式進行施術。該方法要求醫者在針刺操作時要注意按步驟,有序而緩慢地將針體刺入到預定的深度。首先針刺前,醫者要先以押手在腧穴部位施行切壓、重按,以緩解下一步進針可能造成的突然刺激;隨后刺手快速將腧穴所在部位的皮膚刺穿,此時應注意針尖刺破皮膚后,將針靜置,不要繼續向深部進針,因為針尖刺入較淺,針可能會傾倒,刺手應把持住針柄;稍后,即針尖刺人時造成的疼痛感緩解后,刺手再行操作,此時應使針體輕柔、緩慢、勻速地向深部前行,避免因快速、突然而造成的局部肌肉可能出現的攣縮情況的發生,刺入后針對局部肌肉不同的表現而選擇施用恰當的手法或不施手法。
對于痙攣期患者,田師以該種方法運用于臨床,以其柔和、緩慢的操作,適度的刺激量而較易為臨證患者所接受,改變了個別醫家認為的“痙攣期不能進行針刺治療”的認識,豐富了痙攣期患者可以接受治療的手段。
田師臨證治療痙攣期偏癱患者,采取上述針刺操作的同時,配以眼針,使體針與眼針相結合,收效甚佳。常取上焦區、下焦區、肝區、脾區等在眶周進行針刺,避免了體針局部治療因操作不當所造成的局部肌肉攣縮情況。臨床實驗證實,進行眼針治療后,對低氧及缺血所致動物腦損傷具有明確的保護作用,可以改善腦缺血后的持續血流低下。此外,經筆者的臨證體會,采取眼針結合體針療法較單一的體針治療,其療效的提高,較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