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31 14:55:1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糧食安全重要意義,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詞:中藥飲片;供應鏈;質量;博弈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7.004
中圖分類號:R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6)07-0011-06
Game Theory Analysis on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of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 YANG Hao-xiong1,2, WEI Bin1, CHE Xin1, CUI Li1,2 (1.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2. China Center for Food Safety Research,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 Game relationship of mutual restriction and mutual connection exist among various segm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supply chain. Any problems in any segments will affect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whole supply chain, and ultimately affect the safety of consume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pply chain, this article established a linear supply chain and static game model, including planting farmers,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society, processors of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terminal consumers and middle sales section whichis made up of whole sale and retail markets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This article also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about quality safety of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through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game theory.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supply chain; quality; game theory
中藥飲片供應鏈是指在中藥飲片生產加工過程中,由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產品消費者所包含的各個環節所構成的生產鏈條。它是由中藥材種植企業或種植農戶、產銷合作社、中藥飲片加工企業、批發零售市場和中成藥制造企業組成的中間銷售環節、終
基金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15JGA026);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13JGC088)
端消費市場等組成的一個生產鏈條,其中包括中藥材種植、采收加工、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配送、流通加工、分銷、信息活動等一系列活動[1]。該供應鏈環節多,涉及第一產業(農牧業)、第二產業(加工業)和第三產業(信息服務、物流業等)的縱向延伸,其鏈上的各環節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博弈關系。任何一個環節的異常,都會影響整個供應鏈,并最終影響到消費者的用藥安全。目前,
已有不少學者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2-7]。筆者現以中藥產業鏈理論為基礎,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出發,運用博弈論的定量方法,建立一個由種植農戶、產銷合作社、中藥飲片加工企業、中間銷售環節、終端消費者組成的線性供應鏈靜態博弈模型,從本質上揭示中藥飲片質量安全問題的經濟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
3 提高中藥飲片質量安全對策與建議
3.1 加強中藥飲片產業間信息傳遞
政府應以中藥飲片供應鏈思想為指導,克服各環節中非對稱性導致的銜接障礙,建立各環節之間的協調機制,保障中藥飲片產業鏈順暢高效。首先,政府部門要同時推進全國現有17個中藥市場體系的現代化建設,推進中藥飲片產、供、銷一體化,避免中藥飲片在生產流通過程中的信息喪失,保障物流、商流和信息流通暢。其次,政府應推動建立一整套中藥飲片數據的科學采集和分析系統,及時追蹤國內外市場供求信息,有效進行產前預測,多形式、多渠道定時市場信息,同時應支持、引導和培育各類中藥飲片合作組織,明確其地位,規范其市場準入機制、運行機制,保障其權益,使其在中藥飲片產業鏈中發揮作用。
3.2 建立中藥飲片質量安全信用體系
中藥飲片質量安全也需政府在信用體系方面加大建設力度,運用市場規律,把供應鏈上節點企業對社會安全的責任真正化為自覺意識。因此,政府首先須完善法律建設,為中藥飲片信用體系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政府應在中藥飲片行業大力開展道德教育,進行社會輿論引導,把對中藥飲片行業的道德評判同樣納入到中藥飲片信用體系中去;第三,政府建立中藥飲片信用體系時,在對供應鏈節點企業責任追究及信用權益保障上,應一視同仁,客觀中立,獎優懲劣,特別在政策扶持、權利義務分配上切忌平均主義。
3.3 發揮中藥飲片質量安全過程激勵機制作用
激勵機制是激勵主體通過激勵因素與激勵對象之間相互作用方式的總和,它包括誘導因素集合、行為導向規定、行為幅度標準、行為時空范圍和行為結果監督5個方面。為提高我國中藥飲片質量安全水平,激勵機制在市場多方利益協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擔負著把源于合理需要而產生的動力轉化、傳送到生產流通中去的使命,同時調節多方利益,引導和過濾市場所產生的干擾,排除動力信號出現的失真與變形,放大符合需要的動力刺激[8]。因此,應激發消費者對高質量中藥飲片的需要,由供應鏈末端發力,促使供應鏈上游節點企業產生保證和提高中藥飲片質量的動力,從而形成末端驅動機制。要通過學校教育、設立質量安全教育培訓中心及質量安全咨詢服務中心、舉辦公益講座、公益活動、借助媒體宣傳教育等各種渠道和形式進行消費者質量安全意識教育。通過質量安全意識教育:①使廣大消費者盡快確立講究中藥飲片質量、注重消費效用等現代消費觀念;②使廣大消費者掌握必要的中藥飲片產品基本知識及消費服務知識、消費維權知識等現代消費知識;③使廣大消費者調整消費心態,摒棄傳統中藥消費理論中不正確知識束縛,追求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
3.4 落實中藥飲片質量安全法律法規
一方面政府部門要整合法律法規資源,積極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完善中藥飲片質量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整理、補充和完善,盡可能減少和避免立法上的相互沖突,保持法制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國家和各地方政府要加強對不同監管部門的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工作,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作為中藥市場的監督主體,應聯合其他政府部門,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對中藥飲片市場、生產加工企業及銷售市場進行抽檢或全檢,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中藥飲片,輕者須經過挑選、加工直至合格后才允許在市場交易,重者應全部銷毀;工商行政管理局作為中藥飲片銷售等行為的管理主體,要對涉事企業及個人進行處罰,輕者停業整頓或罰款,重者吊銷營業執照并交由有關部門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3.5 降低中藥飲片質量安全過程檢查費用
目前,我國中藥飲片生產流通過程主要由《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標準》等法律法規進行規范,使中藥飲片質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頻發的中藥飲片質量問題仍暴露了相關法律法規的脆弱性。而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是造成供應鏈節點企業不得不提高自身質量檢查費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應盡快完善中藥飲片質量安全保障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規范法律法規中對中藥飲片外在性狀和內在品質等特性參數的要求,盡可能使質量檢查標準量化,同時加快建設中藥飲片等產品質量追溯體系,追溯中藥飲片產生質量問題的根源,以此推動供應鏈節點企業能實施更為有效的質量檢查制度,改進技術設備、質量檢查流程、質量檢查手段及提高質量檢查隊伍素質,從而降低質量檢查費用。另外,供應鏈節點企業自身應重視內部質量檢查隊伍的建設,對企業管理人員、技術設備使用維護人員、質量檢查人員等進行培訓和再教育,不斷更新質量檢查隊伍的知識結構,強化質量檢查隊伍職業道德建設,培養一支素質過硬、作風扎實、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富有專業化知識的質量檢查隊伍,通過內部隊伍建設,降低節點企業質量檢查費用。最后,節點企業能夠降低質量檢查費用,也是建立在供應鏈各節點企業都以保證和提高中藥飲片質量,遵循法律法規的基礎之上。因此,節點企業在選擇上游合作伙伴時,應從產量、結構、設施、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農藥化肥,以及種植、切片、炮制工藝水平等方面進行持續考核,只有各方面都達到標準,才能與之建立密切合作關系。當然,也可選擇其他合作伙伴,或對上游企業進行指導培訓,待各項指標符合標準后,雙方再進行合作。
4 結語
我國中藥資源豐富,因其具有廣泛而獨特的療效受到國際社會關注。政府部門應加強產業間信息傳遞,推動建立中藥飲片質量安全信用體系,認真落實中藥飲片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實施更為有效的質量檢查制度,努力使供應鏈各個環節質量檢查標準量化以降低質量檢查費用;同時從培養消費者動機入手,激發消費者對高質量中藥飲片的需求,由供應鏈末端發力,促使供應鏈上游節點企業產生保證和提高中藥飲片質量的動力,從而形成末端驅動機制。但有關問題研究還不夠深入,如激發中藥飲片供應鏈末端消費者需求、中藥飲片供應鏈環節風險控制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盈,李祺,汪曉凡.中藥產業鏈結構復雜性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 2014,39(16):3187-3188.
[2] 陸兔林,李金慈,于江泳,等.中藥標準物質在中藥飲片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1):149-152.
[3] 徐繼建,鄧偉忠,張宗華.規范炮制在中藥飲片質量控制中的現狀及對策初探[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9,16(10):3-4.
[4] 李劍,楊明,何倩玲,等.論中藥產業鏈的構建[J].中草藥,2010,41(8):1230-1233.
[5] 豐志培,常向陽.中藥材產業組織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中藥飲片企業的實證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0(5):55-63.
[6] 李全新,鄭少鋒,李瑞青.中藥材產業鏈特征及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7,28(2):47-51.
[7] 閆飛雪,李麗,張村,等.中藥飲片生產與應用“一體化”運營探討[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4,21(5):4-5.
“民以食為天”,這句流傳幾千年的古語道出了糧食購銷工作的重要意義。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作為公益性企業的性質,承擔了國家賦予的重要工作職責,概括起來就是兩點:一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二是維護農民“收入安全”。國家“糧食安全”與農民“收入安全”是相輔相成、互相制約的,沒有農民的“收入安全”就不可能達到國家“糧食安全”,而要國家“糧食安全”必須保證農民“收入安全”。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要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維護農民“收入安全”,必須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方面當市場出現有效供給不足或出現天災人禍時,國有購銷企業能夠滿足基本的民生,保證老百姓吃得上,能夠維持生存;另一方面,當市場出現有效需求不足時,國有購銷企業通過“吞吐”,實現產銷銜接,保證農民產糧賣得出,維護農民“收入安全”,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二、如何做好糧食購銷工作的認識
在近半年的工作中,我到糧庫工作了一個月,從所見所聞中,我覺得糧食購銷的基礎工作都是由糧庫承擔的,可以說糧庫是糧食購銷企業的一線部門,對于做好糧食購銷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總起來說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認真收好糧
要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做到價格公開、質量標準公開、驗糧公開、計量公正、以質論價;嚴把收購質量關,不合格的糧食不準入庫,保證了收購質量;按時結算農民交售糧食價款,確保一手交糧,一手付款,維護農民的利益。
2、服務好農民售糧
要樹立服務意識,為售糧農民提供優質的售糧服務,要為農民提供茶水和糧食整曬工具,方便農民售糧。在收糧過程中,落實崗位責任,堅持早開門,晚關門,確保售糧農民隨到隨收,隨收隨結,決不留糧過夜,不給農民打白條。
3、保管好糧食
對收進來的糧食,要切實保管好,這里面關鍵做好“安全生產”和“一符五無”糧倉工作,確保所有庫存糧食萬無一失。要建立健全保糧制度,認真執行糧情“三觀、七測、半月化”的檢測制度,實行危糧限期處理制度。要求責任保管員對糧情至少三天進倉一查,保管組檢驗員七天一查,并逐倉逐垛扦樣,現場查看糧情,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把儲糧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保證糧食安全。
4、做好糧食購銷工作
在糧食購銷市場化的情況下,糧食購銷企業要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抓好糧食訂單合同工作,確保有糧源。要堅持“購得進、銷得出、有效益”的原則,多收糧、收好糧,多銷糧、產效益。
三、近半年的工作體會
在近半年的工作中,在熟悉公司情況、提高認知的基礎上,我感受了公司良好的工作作風,看到了老員工的愛崗敬業精神,自己增強了組織紀律性,覺得要當好一名員工,做好自己的工作,為公司發展做貢獻,自己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1、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
經過近半年的工作,我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要在學習中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精神追求和立身之本。要認真學習黨的理論知識,還要學習市場經濟知識、社會管理知識、科技知識、法律知識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遵守公司的制度規定與工作紀律,樹立全心全意服務思想,做到無私奉獻。
2、提高自己的工作業務能力
近半年來的工作,我熟悉了公司情況和糧食購銷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業務能力,拓寬了工作的視野,為自己今后更好地從事糧食購銷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我還懂得在工作中不僅要深入學習工作業務知識,用專業知識武裝頭腦,而且還要貫徹落實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學習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進行系統思考、系統安排,都要與推動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在實踐中善加利用。要有一種學習的危機感、緊迫感,把學習知識、提高素質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緊迫任務,把學習當作一種工作和追求,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爭當學習型員工。要通過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提高知識層次,增強業務工作能力,全面做好自己的工作,力爭為公司多作貢獻。
耕地資源關乎到人類的基本生存,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其重要意義在于保障糧食安全。中國的耕地資源不足、后備數量有限、耕地狀況堪憂。但近年來,中國人口增長和消費升級引發的糧食需求逐年增加,與此同時,土地城市化冒進導致耕地資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耕地壓力過大,并影響到糧食安全。因此,對中國耕地壓力議題的研究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并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中國耕地壓力存在顯著的空間分異特征是普遍共識。學者們基于不同的空間尺度分析了中國耕地壓力差異格局,主要體現為東中西差異和省際差異。這些實證研究成果為科學認識中國耕地壓力格局提供了重要基礎,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但顯然,省際尺度的研究單元偏大,容易忽略省份內部耕地壓力的時空差異性。因而函待需要更為細化的行政單元分析中國耕地壓力時空格局。而縣級尺度的研究需要將市區與縣共同比較,但二者的城鄉地域結構差異較大,使其在耕地壓力方面的可比性不高。因此,地級單元可作為分析中國糧食安全差異格局較為恰當的研究尺度。
盡管對耕地壓力的研究視角多樣,但其核心出發點依然是糧食安全。因此,基于糧食生產與糧食需求相互關系的耕地壓力指數是學術界評價區域耕地壓力水平的首選方法,該評價方法綜合考慮到人口一耕地一糧食的相互關系,被廣泛應用于區域糧食安全的評價。中國耕地壓力的時空分異必然有其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往研究更多關注自然災害、氣候變化、耕地生產力、農業生產投入、糧食生產成本、糧食價格、糧食貿易、種糧積極性等自然因素和糧食生產因素,對經濟發展、產業結構演變、勞動力結構變動等因素關注稍弱,未來應更加注重社會經濟發展因素對耕地壓力的影響。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耕地面積逐年減少,而人口不斷增長,人地矛盾增大。進入21世紀,尤其是2003年以來,糧食產量和糧食播種面積逐年增加,糧食安全形勢好轉,但耕地壓力的區域間差異逐漸增大,并呈現南北分化趨勢。因此,有必要系統分析21世紀以來中國耕地壓力分異的新格局與新特征,以及社會經濟因素對耕地壓力分異的影響。
基于此,以地級行政區為研究單元,分析2001-2013年中國耕地壓力空間格局的時空演變和分異趨勢。在此基礎上,以糧食生產和社會經濟的雙重視角,建立“耕地質量+要素投入+經濟環境+農民收入”的影響因素評價體系,分析耕地壓力變動的主要影響因素。相比于已有省級尺度數據的研究,采用地級單元面板數據的分析將得到更多信息和更精確結論,為該領域提供最新的實證研究參考;在影響因素分析方面,更加突出社會經濟要素對耕地壓力及其糧食安全的影響。
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事關全球近五分之一人口的福祉。雖然氣候變化是影響糧食安全的關鍵因素之一已成共識,但糧食作物單產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幅度和方向依然是科學界關注和辯論的焦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研究顯示,在全球尺度上,隨著氣候變化,小麥和玉米的單產有所降低,但其它作物如水稻單產變化不大。中國相關的經驗研究也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全國小麥單產增長了5%,但水稻和玉米單產則有所降低。在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采用何種方法來科學評價到本世紀中葉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農業科學院唐華俊研究員領導的全球變化研究團隊采用多因子關聯分析的研究思路,構建了包含農業資源要素、種植制度、農業災變等生物物理因子以及人口總量、城市化率、耕地面積、技術進步、城鄉人口糧食差別消費模式等社會經濟因子在內的糧食安全狀況系統評價模型,并成功應用于氣候變化對我國2050年前后糧食安全影響的系統評價中。該研究在10公里柵格上分別對灌溉和雨養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定義的高排放和中等排放兩種溫室氣體排放水平(即A2和B2排放情景)下到2050年的單產(考慮二氧化碳肥效效應)進行了逐年仿真,并在設定與A2和B2排放情景相適應的社會經濟發展道路(包括人口規模、城市化率、耕地面積、技術進步等指標)的條件下,以糧食安全指數(FSI,即人均糧食盈余率)為指標對我國的糧食安全狀況進行了評估和預測。模型預測糧食作物平均單產在A2情景下到2030-2050年間將增加3-11%、在B2情景下將增加約4%。雖然城市化等因素導致耕地從當前的18.3億畝遞減到2050年的15.8(B2)至16.7億畝(A2)的水平,但在集約農業和技術進步(如高產品種的采用)等因素的協同作用下,我國的糧食產出能力有在A2情景下到2030年達到5.7億噸、2050年達到6.3億噸的潛力;在B2情景下我國的糧食產出能力2 030年將能達到6.2億噸、2050年將能達到6.5億噸的水平。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糧食消費水平的穩步提升,糧食安全指數預計將從2009年的+24%下降到2030年的-4%(A2)至+10%水平(B2);到2050年,FSI預計將回升到+7%(A2)至+20%(B2)之間的水平上。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1)相對于耕地減少和人口增加的影響,在考慮C02肥效作用的情況下,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安全有溫和的正效應;(2)社會經濟發展道路對我國糧食安全狀況的未來發展趨勢有重大影響。環境友好的均衡發展道路(與排放情景B2對應)對長期糧食安全的保障作用遠大于高人口、高排放的非均衡發展道路(與排放情景A2對應);(3)維持單產年均增長率對保障糧食安全有重要意義,或者說單產增長率是一個比單產絕對值更有效的糧食安全指示指標。
糧食安全,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基礎,始終是關系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內蒙古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和5個糧食凈調出省區之一,研究內蒙古糧食生產問題,對于促進全區農民增收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充分肯定內蒙古糧食生產取得的巨大成就
進入新世紀以來,內蒙古糧食生產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一是糧食產量由2000年的248.4億斤提高到2012年的505.7億斤,占全國的比重由2.7%增加到4.3%,在全國的位次由第15位上升到第10位。二是2001年至2011年全區糧食產量累計達到3858.5億斤,近年來每年向國家提供商品糧200億斤以上,實現了從缺糧大省到糧食凈調出省區的歷史性轉變。三是2012年人均糧食占有量首次突破2000斤,從2001年起連續11年居全國第3位。四是糧食單產大幅提升,2012年糧食畝產量首次突破600斤,達到603.2斤。
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主要思路
2009年6月,政府提出,要在承擔國家規劃的51億斤糧食增產任務的基礎上,力爭到2015年完成100億斤糧食增產目標。內蒙古應緊緊圍繞這個目標,正確處理農業和工業、農業和牧業、農業與生態的關系,堅定不移地緊抓糧食生產,加快推進糧食生產現代化,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多作貢獻。
2.1穩定面積,提高單產。內蒙古生態環境脆弱,草原退化嚴重,絕不能以開荒擴地來增加糧食產量。目前,糧食單產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80%,科技對農牧業貢獻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的潛力很大。要穩定1億畝的耕地面積和8000萬畝的糧食播種面積,主要依靠單產提高來增加糧食生產能力。
2.2穩定總量,提高質量。2012年內蒙古優質高產高效作物比重為70%,與仍有相當大的提高空間。應在保持糧食年產量在500億斤以上并逐步增加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糧食種植品種結構,大力發展優質強中筋小麥、優質專用玉米和優質馬鈴薯品種,加快發展高油大豆,適當擴大稻米種植,實現糧食生產總量與質量的雙提高。
2.3穩定東部,提高西部。總體上看,東部地區是內蒙古主要的糧食產區,產量和商品量都占全區的65%以上,是完成糧食增產目標的中堅力量。東部盟市特別是通遼市、呼倫貝爾市、赤峰市要穩定耕地數量,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穩定提高產量。西部地區尤其是巴彥淖爾、鄂爾多斯等地要改善水利和土地生產條件,發展節水灌溉,著力提高單產,進一步提高糧食產量和商品率。
2.4穩定非產糧大縣產量,提高產糧大縣產量。2011年全區80個旗縣市中,糧食總產10億斤以上的有18個,5億斤以上10億斤以下的11個。要繼續發揮好這些產糧大縣對全區糧食穩產增產的支柱作用,重點支持和抓好一批超5億斤的產糧大縣糧食生產,建成一批穩定可靠的“糧倉”。同時,糧食增產任務不能全靠產糧大縣來完成,非產糧大縣絲毫不能放松糧食生產,一定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
三、建立完善內蒙古糧食發展的政策措施
3.1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內蒙古中低產田占耕地面積的85%左右,干旱及半干旱地區的面積約占全區總面積的3/5以上,耕地質量低、水資源短缺是制約糧食發展的突出問題。要大力開展以水為中心的農田基礎改造,深入實施“四個一千萬畝”節水灌溉工程,改善旱作區農田基礎設施,增加耕地有效灌溉面積,把中低產田建設成為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節水高效的規范化農田。
3.2推進糧食生產規模經營。內蒙古耕地平坦連片,人均耕地面積大,土地流轉空間大、成本低,非常適宜規模化機械化作業生產。應積極探索有利于提高農業效益的土地流轉辦法,鼓勵支持城鎮工商企業參與糧食生產,有序推動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流轉,加快推進糧食規模化生產。
3.3增強科技對糧食生產的支撐作用。內蒙古農業基礎條件薄弱,設施建設落后,“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糧食生產的基礎仍然不牢固。應大規模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加快發展現代種業,大規模開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推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和技術,用科技力量支撐和保障糧食增產提效。
3.4健全產糧大縣利益補償機制。內蒙古糧食生產大縣多數是貧困旗縣,全區糧食產量前10名的旗縣國家級和自治區級貧困旗縣就有7個,而這7個貧困旗縣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11.4%,糧食總產量卻占全區的42.94%,為全區糧食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應高度重視產糧大縣經濟發展和財力保障,使產糧大縣種糧不吃虧、主銷區糧源有保障,保護和調動好產糧大縣政府抓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3.5加快發展糧食加工產業。近年來,內蒙古糧食連獲豐收,但輸出糧食絕大多數是初級產品,糧食加工發展明顯滯后,區內消費70%的面粉、85%的大米、70%的植物油靠從區外購入解決。應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培育和引進一批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延長糧食產業鏈,發展糧深加工,加快實現由糧食輸出大區向食品輸出大區的轉變。
參考文獻:
針對相關熱點問題,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做出了解答。
1.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答:提出馬鈴薯產業開發,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主要是三個方面:其一,是如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其二,是如何順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新趨勢。其三,是如何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在這樣的背景下,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是順勢而為、因勢而動之舉。
其意義表現在:一是打造小康社會主食文化的有益探索。二是破解農業發展瓶頸的有益探索。三是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有益探索。四是引領農業綠色發展的有益探索。五是帶動脫貧致富的有益探索。
2.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思路原則和目標。
答:在思路上,重點是“實施一個戰略、樹立一個理念、突出三個重點”。“一個戰略”,就是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一個理念”,就是樹立“營養指導消費、消費引導生產”的理念。“三個重點”,就是選育一批適宜主食加工的品種,建設一批優質原料生產基地,打造一批主食加工龍頭企業。
在原則上,做到“五個堅持”。一是堅持不與三大谷物搶水爭地。二是堅持生產發展與整體推進相統一。三是堅持產業開發與綜合利用相兼顧。四是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五是堅持統籌規劃與分步實施相協調。
在目標上,到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以上,適宜主食加工的品種種植比例達到30%,主食消費占馬鈴薯總消費量的30%。
3.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重點任務。
答:馬鈴薯產業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謀劃,突出重點,加力推進,確保取得實效。重點是“五大任務”:一是以資源稟賦為前提,優化主食產品原料布局。二是以消費需求為引領,開發多元化主食產品。三是以品種選育為帶動,強化主食產品原料生產技術支撐。四是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研發主食加工工藝和設備。五是以營養功能為重點,引導居民消費主食產品。
中圖分類號:F323.2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7-0016-02
引言
耕地是人類最為寶貴的資源,一直以來,我國用世界上7%的耕地養育著世界上20%的人口。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為了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人們不斷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增加農藥、化肥的施用量,糧食產量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糧食增產的同時,很多環境問題也隨之產生。如過度開墾所導致的水土流失;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導致的土壤、水體污染,物種急劇減少等。目前,我國耕地質量和土壤肥力普遍很低,有機質含量僅為1%,顯著低于歐美國家(2.5%-4%)。河南省是我國傳統農業大省,土地開發利用程度很高,耕地過度利用的情況更為顯著。為應對這一困境,河南省開展探索休耕輪作制度,這對于河南省耕地的可持續發展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河南省耕地使用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人均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耕地后備資源逐漸枯竭
我國第二次土地調查結果顯示,河南省目前耕地面積為12 288萬畝,居全國第三;但河南省人口密度超多600人/km2[1],人均耕地面積僅為1.23畝,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52畝)。與此同時,河南省人口數量在緩慢上升,人均耕地面積也相應逐漸下降。此外,由于河南省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如鄭州、許昌等地即將耗盡后備耕地資源。
(二)耕地土壤養分下降,土壤貧瘠情況嚴重
土壤中的礦物質和有機質是作物生長和發育的基礎物質,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來源,尤其是其中的有機質是土壤肥沃程度的衡量指標。此外,有機質對于土壤的團粒結構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團粒結構對于調節土壤的熱量、肥力、水分和氧氣等至關重要。土壤養分根據有機質含量來劃分,共分為6級,級別越高,土壤養分越差。河南省耕地的平均有機質含量為8.9g/kg 土壤,處于土壤養分的V級(6.1g/kg―10.0g/kg)行列之中,河南省土壤有機質含量總體較低。此外,河南省耕地作物生長必須的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也很低。如有效鉬、有效硼和有效錳等均低于臨界值。
(三)耕地受污染情況嚴重,食品安全受到影響
科學合理的農藥和化肥使用可以減少害蟲,為農作物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而大量不合理的農藥化肥使用將會導致土壤、水源、產品污染。所污染的作物農藥殘留超標,會降低作物品質,危害人體健康。據調查統計,2007―2014年間,河南省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化肥單位面積施用量由 2007 年的 254.6 kg / hm2增長到378.2 kg / hm2,增加 1.48 倍,農藥的單位面積施用量由8.28kg /hm2增長到12.36kg/hm2,增加了1.49倍[2]。據河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對全省37個重要水源監測的結果顯示,64.9%的水源水質超過了國家規定的Ⅲ類水質標準,其中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于農藥[3]。很多農民對于農藥的認識不夠,缺乏劑量的認知,盲目追求藥效,導致施用過量,造成農藥殘留和水源污染。
與此同時,嚴重的污染也來自于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由于工業的快速發展,“三廢”不斷排放,加之監管不足,導致三廢通過降雨、降塵和排水進入土壤,造成耕地的污染。其污染主要為重金屬污染,常見的有鎘和砷[4]。這種情況在城鎮郊區的耕地尤為嚴重。
二、休耕輪作在河南省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國外學者對休耕輪作的研究較為深入,主要側重于休耕補償、休耕地選擇和休耕時限的研究。如美國、日本、歐盟等的休耕制度已經較為完善,且已經取得顯著的成效(表1)。河南省面臨著生態環境污染、土壤退化等一系列問題,休耕輪作將會收到顯著成效。
(一)有利于河南省生態環境的保護
迄今為止,河南省農業生產主要以提高農產品數量為目標,對于質量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足,農藥、化肥污染及大量抽取地下水等均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休耕輪作減少了作物的種植面積,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環境的污染。
(二)有利于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由于傳統農業經營觀念已經在河南省農民思想中根深蒂固,對于新的種植方式和種植品種不敢嘗試。這種情況導致了我國某些作物產量過高,而有些作物產量又過低。與此同時,由于我國農業生產的分散性,人力成本、資金成本均較高,農產品利潤較低。然而我國卻因為國外糧食作物較低的價格或是國內作物產量較低,需要大量進口某些國外的糧食作物。休耕輪作制度可以逐漸改變這一現狀,通過補償或補貼的方式,引導農民在不降低收入的情況下執行休耕輪作制度,同時改善我國農產品的種植結構。
(三)有利于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多年來,隨著化肥農藥的廣泛使用,耕地掠奪式的經營方式就愈加嚴重。耕地生產力不斷下降,土地更加貧瘠化,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通過休耕輪作,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減少地下水的抽取和增加地下水的積蓄,改善耕地生態環境。對于污染嚴重的區域,如焦作工礦區,環境污染嚴重,可通過強制休耕或輪作污染物超富集植物(忍冬、蜈蚣草、印度芥菜、苧麻)[8],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當土壤污染治理達標后再恢復農業生產。
三、河南省實施休耕輪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休耕補償問題
τ諗┟穸言,最關心的是休耕的補償問題。休耕制度的實施在短期內勢必會導致糧食作物的產量降低、農戶收入的降低。因此,實行休耕補貼的根本目的是保證農民的正常收入。然而農戶經營耕地的方式多種多樣,每畝地的經濟收入也是不同的。因此,休耕補償補多少、怎樣核算補貼又成為關鍵問題。既要考慮政府的資金承擔能力,又要考慮農民的心理接受能力。各地方政府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補償方案。
(二)輪作作物選擇和休耕期的確定
河南省不同地區的氣候和地理環境不同,生態類型多樣化,不同地區的輪作作物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和地理條件,選擇合適的輪作作物,確實保證和提高農民的收入,才能得到農民的支持,才能可持續的推行下去。除了輪作作物種類的選擇之外,休耕期的選擇也是至關重要的,休耕期過短,地力恢復不足,起不到休整的效果;休耕期過長,又會導致耕地的荒廢和浪費,影響地方糧食的整體產量。
(三)休耕農戶的生計問題
耕地休耕后,休耕區域農村將會有大量的富余勞動力,為了獲得更高的收入,大量農民將會外出務工。加上近年來農民外出務工收入遠超過農業收入,所以農民外出務工后,再次回歸農村務農的可能性較小,即使繼續耕作,也往往是家中的老人(50―70歲)進行耕種。多數老人文化程度低,對于科學耕作認識不足,尤其是缺少農藥化肥的科學施用知識,很難達到通過休耕提高地力、保護耕地的目的。因此,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留住青壯年農民,有效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耕地的科學耕作,提高農民收入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四、河南省實施休耕輪作的政策與建議
(一)做好休耕輪作的宣傳教育
部分農民文化程度較低,對于休耕輪作的長遠意義認識不清,對休耕輪作后的利益保障不能確定。因此,各地政府需要就休耕輪作的意義、制度、補貼等進行大力宣傳,消除農民的顧慮,確保農民自愿主動參與到休耕輪作的政策中去。
(二)制訂合理的休耕輪作方案
在對多地進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確定休耕輪作試點市(縣),應用4年的時間調整休耕輪作方案和組織形式。然后由點及面,在全省范圍內逐步推廣休耕輪作制度。在制定休耕輪作制度時,要注意到以下幾點:(1)不會影響到省、國家的糧食安全,休耕面積控制在全省耕地面積的20%,糧食生產總體質量、經濟效益超過實行休耕輪作之前。(2)注重統籌規劃,成立由國土資源部門、環境保護部門、水利保護部門和農業主管部門聯合成立的休耕輪作管理小組,相互配合,協調統籌,明確實施單位,逐步實施,細化責任。(3)建立嚴格監督制度,農業主管部門會同各級政府機構要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定期開展檢查,特別是任務和補貼落實情況。對于任務落實情況可以采取遙感技術,實現動態實時監測。對于挪用、截留資金的,要按照法律規定,嚴肅處理。
(三)確定耕地休耕輪作的合理補貼標準
對于農民而言,休耕輪作最重要的是不影響經濟收益。因此,在制定補貼標準時候,要深入市場調查,確定最合適的補貼標準。同時,還要區分休耕和輪作情況的不同,對于輪作作物種類,給予相應的技術指導建議,并制定相應的補貼標準。對于休耕,要根據市場價格制定適宜的補償標準。
(四)進一步健全土地流轉政策體系
小規模農戶發展效益不足與現代化農業存在著矛盾。而休耕制度的執行,必然帶來進一步的農戶分化,使農民更加難以專注于農地經營。一直以來,土地是農民的生活保障、生存之本,農民離不開土地。然而小規模的農地效益很低,難以保證收益,所以農民兼業、務工情況普遍。但是由于城鄉二元化體制的限制,農民在城市中的權益難以得到保障,因此,農民仍然計劃著老年時期回到農村,經營土地,為自身養老。近年來,該省各地土地流轉勢頭強勁,各種經營主體不斷涌現,效益顯著。然而,近年來土地糾紛日益增多,多數涉及土地流轉中的資金截留、價格因素、土地權屬、生活保障等諸多問題。在休耕和輪作地的土地流轉過程中,涉及到補貼歸屬的問題,因此,必須明確土地的承包權、經營權和受益權,健全土地流轉政策,只有“三權明晰”才能避免土地糾紛,完善土地流轉,進而確保耕地休耕輪作的順利開展。
結語
河南省耕地資源保護面臨諸多挑戰,通過休耕輪作可破解耕地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休耕輪作意義顯著,但在河南省推廣起來仍需很長時間,效益也需要進一步檢測和評價。通過部分試點,全面推廣,最終可以實現耕地保護、地力培養、生態環境改善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Tong Yan,Niu Haipeng,Fan Liangxin.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transform vacant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to cultivated land in a major grain-producing area of central china.Sustainability,2016,8(11):1192.
[2] 魏瑞.河南省農業面源污染成因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劃,2016,37(8):67-71.
[3] 唐琳,趙輝.河南省農田農藥殘留的現狀與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1,(9):201-203.
[4] 王想霞,麻順廣,李林奇,等.濮陽市10類食品重金屬及農藥污染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05,21(6):695.
[5] 各國輪作休耕制度有何借鑒[J].國土資源,2017,(1):58-59.
關鍵詞:耕地保護;糧食安全;攀枝花
耕地保護是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局性戰略問題。耕地數量和質量決定著一個國家糧食的潛在供給能力[1]。面對我國“一多三少”的土地資源國情,加之快速城市化建設占用耕地,農業結構調整、生態退耕等實際情況,耕地數量和質量的下降必然會給糧食安全帶來巨大的威脅。1994年萊斯特.布朗的《誰來養活中國》引起了當今學者的重視,劉正山(2006)[2]通過計量分析發現,不能簡單的將糧食產量與耕地面積掛鉤,影響糧食產量主要因素則是價格、投入、政策等因素。然范成勇(2010)[3]等人認為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保持必要的耕地面積是我國糧食自給和安全的基本條件。從研究的已有成果來看,耕地保護主要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區、中部糧食主產區或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對全國、省(區)宏觀性的大中尺度為主,對西部地區和地區(市)等中小區域耕地保護的研究較少[4]。因此以攀枝花市為研究區域,分析了1999-2012年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的變化,得出一些結論。對其實現其糧食安全、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1.研究區概況
攀枝花市是中國四川省省轄市,位于中國西南川滇交界部,北緯26°05′~27°21′,東經101°08′~102°15′。位于攀西大裂谷的中南段,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起伏,主要以山地地貌為主。屬于以南亞熱帶為基帶的立體氣候,具有夏季長,四季不分明,干、雨季分明,日照多,太陽輻射強等特點。境內有豐富的有色金屬礦和釩鈦磁鐵礦資源。下轄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和鹽邊縣五個區縣。2014年攀枝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0.85億元,增長9.3%。糧食播種面積4.1萬公頃,增長2.4%,糧食總產量21.82萬噸,增長2.0%。
2.攀枝花市耕地資源現狀
2.1耕地數量現狀
攀枝花市耕地資源總量是增加的。1999年,攀枝花市耕地面積31.57千公頃,2012年耕地面積達40.81千公頃,由占四川省耕地面積的0.71%上升到1.02%。總的來說,攀枝花市耕地面積變化可以分為波動的穩定、上升和較高的穩定三個階段。由于1999年以來,攀枝花市總人口大致呈逐年增長趨勢。2007年前總人口年均增長1%左右,除2009年總人口減少0.27%外,2008-2012年總人口年均增長0.3%,故人均占有耕地量少。2008年前攀枝花市人均耕地在0.03公頃左右,2009-2012年人均耕地增長至近0.04公頃。
2.2耕地質量現狀
耕地分布不均衡,市內耕地等別分異規律復雜。攀枝花市90%左右的耕地主要分布在米易縣、鹽邊縣和仁和區,極少數耕地分布在東區和西區。根據等別面積加權計算,攀枝花市耕地平均等別為8.01等,說明區域內的耕地質量處于中等水平,但耕地等別差距較大,其中米易縣最高等和最低等間差距達7個等。中等地分布范圍廣,占51.815%,其次是高等地,占46.011%,優等地范圍小,僅占2.17%。然而在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占用最多的是優質耕地。
3.耕地資源與糧食安全關系
通過統計數據(圖1)發現,攀枝花市糧食產量分為先增后減和持續緩慢增加兩個階段。1999年糧食產量22.69萬噸,2012年達到23.61萬噸,糧食產量增加0.92萬噸。研究表明,攀枝花市耕地面積對糧食產量具有約束作用。這是因為耕地數量不是唯一影響糧食產量的重要因素,政策、價格、天氣、技術等因素也影響著糧食產量,尤其是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對耕地生產力的作用越發突出。但在自然狀態下耕地數量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極大,尤其是經濟水平及科技水平落后地區,糧食安全的主要保障還是靠耕地數量來維持[5]。
4.結論
(1)攀枝花市耕地數量是增加的。這主要得益于我國的耕地保護制度正處于一個完善時期,土地利用規劃制度、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等不斷修改和完善,形成了以土地管理法和農業法為基礎,各種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規為支撐的較為完整的耕地保護制度體系[6]。
(2)2012年相比1999年,攀枝花市耕地面積增加9.24千公頃,但經濟不斷發展和人口不斷增長,人均耕地面積少,是四川省的四分之三,并遠遠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人均0.053公頃的警戒線。
(3)根據《中國農業資源綜合生產力與人口承載力研究》成果,初步小康型糧食消費標準為人均400千克[7-8],然1999-2012年攀枝花市人均糧食產量在200千克左右,糧食自給率為44%-56%,而2008年7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提出將我國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這說明攀枝花市糧食安全壓力巨大。
耕地面積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條件,糧食安全關乎到國泰民安,各地區必須從數量、質量和生態環境方面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度,建立起耕地保持-農地保持-農地保護的多級保護體系。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西南土地資源評價與監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師范大學地理與資源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1] 肖順武.論耕地保護法律制度之完善―基于糧食安全視角的解析[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6,8(4):59-62.
[2] 劉正山.我國糧食安全與耕地保護[J].財經科學,2006,(7):89-95.
[3] 范成勇,付士波,謝鑫星.糧食安全與耕地保護研究―基于卡爾多―希克斯改進視角[J].草葉科學,2010,27(3):132-135.
[4] 郭芙梅,黎德川,廖鐵軍.我國耕地保護問題研究綜述[J].安徽農業科學,2009,3(2):765-767,791.
[5] 耿玉環,張建軍,田明中.論我國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7,906-909.
[6] 張效軍,歐名豪,李景剛.我國耕地保護制度變遷及其績效分析[J].社會科學,2007:13-20.
[7] 郭忠.山西省糧食安全的耕地保護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6,27(5):23-27.
今年7月2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和《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會議特別強調,要使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2010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2020年達到1*00億斤以上。2892156
“糧食為萬物之首,糧價為百價之基”。在當前國際糧價大幅上漲的背景之下,國務院出臺的這個綱要和規劃,不僅非常及時,而且意義重大,它又一次表明了中央對糧食這種“特殊商品”生產的高度重視。
與中央的鮮明態度相比,地方上的某些干部并沒有將糧食生產擺在突出的位置上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到長三角地區采訪,聽到了一些干部抱怨,現在工作壓力最大的是招商引資,可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把項目招來了,又常常無地可供,叫他們左右為難:“這豈不成了既想讓馬兒跑得好,又不想讓馬兒吃草?”既然上邊如此重視工業化、城市化,那么就應該有相應的配套措施——言下之意,呼之欲出。
“糧食安全是國家的事,財政收入、本地發展才是地方政府考慮的事”。在一些地方忽視糧食生產的事實背后,這樣的認識并非特例。在他們的眼中,政績和財富才是他們追逐的重點甚至惟一目標。只有招商引資,只有工業化、城市化才是重中之重,而效益較低的農業只有“讓路”的份,則屢屢成為順理成章的選擇。
本刊記者在鳳陽縣小崗村了解到,在近年農村種植結構調整中,該村1800畝耕地中,有600多畝進行了經營權流轉,全部進行葡萄和雙孢菇種植。據村民預計,因為減糧增收,短期內該村將有50%的糧田轉向非糧生產。
蘇皖等省的多個產糧大縣領導說,“小崗壓糧”現象是市場價格機制對糧食生產“逆向指導”的結果。小崗現象在中西部地區的產糧大縣中可能會蔓延開來。這背后的原因在于:國家、縣鄉基層政府、農戶在糧食生產上存在明顯的“目標背離”。國家目標在于確保糧食安全;縣政府的目標在于“強縣富民”,這與發展糧食形成現實沖突;農戶目標在于增加收入。如何破解“目標背離”、保持方向上的同一性?是當前糧食生產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傳統糧區的“底線”之憂
盡管中央三令五申要實行最嚴格的土地保護政策,但仍阻擋不住“世界工廠”的無限擴張。伴隨著推土機轟隆隆的聲響,大片大片的糧田湮滅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據統計,最近5年間我國耕地減少近1億畝。難怪連江南一些號稱魚米之鄉的地方也不得不外購糧食。至于“風景舊曾諳”的夢里江南——清清的河水,黃黃的稻穗,田田的荷葉,嫩嫩的菱藕,早就開始一點點褪化、消失。對晚輩來說,“稻花香里說豐年”的意境,只能誦讀而不能親見了。
安徽省民盟委員王光宇完成的一項耕地現狀研究發現,自1978年以來,安徽省耕地面積呈連續減少的態勢,27年間耕地面積共減少360千公頃,年均減少13.34千公頃,相當每年消失一個小縣的耕地。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提出人均耕地占有量臨界線為0.053公頃,安徽省目前有1/3以上的地區低于這一保障線。
最近本刊記者走訪了安徽蕪湖、阜陽、六安和江海等糧產區,基層干部、農民說,眼下出現多種“新剪刀差”共同制約糧食生產的局面,是多年罕見的,對糧食生產的負面作用不容低估。尤其是種糧收益與成本“兩個增速”間的剪刀差叫人擔心。蕪湖縣糧食局的調查顯示,當地小麥市場收購價較上年增幅10.45%,而生產成本投入畝均增幅28.06%,高于價格增幅17.61個百分點,從而導致小麥畝均效益較上年猛降49.75%。中西部傳統糧區能否穩定糧食生產的“底線”,是件值得警惕的大事。
站在國家的層面考慮問題,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解決吃飯問題只能立足于自給,不可能寄希望于外采,因此,糧食安全以及農業自身的現代化,與工業化、城市化有著同樣異乎尋常的重要意義。也正因為如此,中央才對“三農”的地位作出了如此之高的評價:“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
廓清誤區凝聚共識
作為一個傳統農業社會的國度,在向現代化國家轉型的過程,工業化與城市化是繞不過的兩道坎。各級官員把工業化、城市化當作驅貧致富、后來居上的“終南捷徑”和“不二法門”,當然有其自身的邏輯。但如何處理糧食安全與工業化、城市化的關系,確實是擺在決策層面前的一道難題。
有觀察家指出,工業化與城市化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但這并不意味著農業就可以被忽略甚至可有可無。農業與工業、城市的關系,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關系,而不是“主子”與“奴仆”的關系,更非繼續讓農業無限度地“讓路、服務”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不少干部對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表現出一種盲目的樂觀情緒,認為中國的糧食問題早已過關,“糧荒”是很久遠的事,是別人的事。從國際經驗觀察,日本政府寧愿讓農田拋荒,給農民補貼,也不愿將土地挪作他用。其“藏糧于土”的策略,在于對困難時期迅速恢復種植能力的預謀。而韓國則專門設立了水稻節,以示對農業的重視。最近糧荒在世界一些地方的蔓延,令人警醒。
還有干部認為:“可以讓中西部地區多搞農業,讓東部地區多搞工業,打造‘世界工廠’,這樣就實現了合理布局。”受訪專家指出,長三角是糧食的主產地,這是由1200毫米的年降水量決定的,這樣優良的自然條件,到中西部地區是花多少錢都難以買到的。不僅如此,稻作農業為主,漁獵蠶桑為輔的文明,是適合長三角濕地生態系統的,如果堅持減少稻田,長期看來,地面的沉降,城市熱島效應的增強,飲用水的變質將是難以避免的。
中圖分類號:F30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引言:“資金安排向高標準農田聚焦,項目布局向糧食主產區聚焦”這是回良玉副總理“兩個聚焦”的重要論斷,是農業綜合開發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和方向,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是引領現代農業示范作用的重要途徑。積極研究探索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著力打造高標準農田對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1.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內涵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指土壤、排管、作物、耕作方式等多種因素組成的復合體系,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通過人工改造,全面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實現土、肥、水、熱、氣、能等多種自然條件綜合平衡,裝備高水平、生產方式先進、管理現代化的高產、高效、優質、生態、安全,并具有持續保障能力,達到進排水通暢、條田格式化、作業路網網絡化、生產全過程機械化,新品種、新技術應用現代化的標準農產品生產基地。
2.建設高標準農田是提升現代農業核心力的戰略選擇
2.1建設高標準農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
糧食安全問題關系到民眾福祉和社會穩定。耕地數量和耕地質量是決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兩大關鍵因素。目前耕地數量與社會發展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一是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耕地數量減少的趨勢不可逆轉;二是人口增加的趨勢在一定時期內不可逆轉;三是社會發展對糧食需求不斷增加的趨勢不可逆轉。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綜合開發抓住耕地質量這一關鍵因素,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為穩定提高農田綜合生產能力、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提供良好條件,奠定堅實基礎。
2.2建設高標準農田是提升農田質量推動農田升級換代的重大舉措
目前我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不少地方農田質量和農產品品質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因此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對農田質量的一次重要提升和根本性保護,是在改造中低產田的基礎上,對農田建設的一次升級換代。
2.3建設高標準農田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實需要
農田質量不僅是決定作物產量高低的主導因素,同時也決定著農產品品質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建設高標準農田,將進一步拉動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提高農產品的商品轉化率和市場競爭力,夯實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為現代農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從而加快項目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
3.農業綜合開發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思考
3.1加強領導,協調推進,切實形成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強大合力
各級、各部門特別是縣級政府要將高標準農田建設納入本部門的工作重點,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扎扎實實抓出成效,形成“領導重視,上下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同時高標準農田建設是農業支農資金投向的集聚和創新,應加大資金投入,發揮規模效應。一方面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整合支農建設資金增加投入力度。對此,應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綜合性、區域性和按照項目管理的優勢,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平臺,以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為引導,整合水利、農業、土地等相關涉農建設資金,吸引信貸資金和民間資本,實行項目大集中、資金大整合,建立項目建設高效運行機制。按照“多元投入、立體開發”的原則和“資金性質不變,管理渠道不亂,統一規劃,各司其職,各記其功”的思路,統籌資源,合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3.2加大宣傳,提高認識,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順利實施
高標準農田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定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還是來自農民的認知程度。目前,農村普遍實行,對土地略微的占用與調整,均涉及到農民的自身利益,常常由此引發各類占地矛盾。而高標準農田建設需要打破現有土地格局,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治理,這也成為高標準農田項目推動難度較大的主要原因。對此,應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一是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輿論媒體加以宣傳。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和重要意義,宣傳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長遠利益和發展前景,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有利的工作條件。二是加大對示范點的宣傳力度。通過現場觀摩,輿論引導等推廣典型經驗和成效,以示范帶動作用加以宣傳引導,讓群眾看到,經過土地治理,耕地面積可增加6%-10%的巨大潛力,為大家謀福利的長遠利益,并通過土地治理提高自身畝產量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使其在對比中得到啟發,從而逐步轉變認識觀念。讓農民群眾接受、配合、并愿意加入到工程建設中來。
3.3嚴格標準,統籌協調,整體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高標準農田建設應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實施、高效率推進,著力打造精品工程。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嚴格按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建設標準實施,水利、農業、農機、林業、科技等措施整體推進,田水路林山綜合治理,真正達到治理效果。平坦地區實施“平整格田化”治理,達到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田成方、林成網,基本實現園田化;坡耕地區實施“等高格田化”治理,達到旱能灌、洪能排、路相通、基本實現梯田化。排灌渠道根據需要設計建設,橋涵閘站渠配套齊全,達到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田間道路建設達到順直通暢,滿足大中型農業機械通行要求。全面推進“沃土工程”,加大秸桿還田、稻殼還田的力度,增施有機肥,加強地力建設,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全面實現土地平整條田化,道路相通硬質化,溝渠相連襯砌化,橋涵配套通達化,農田作業機械化,全面彰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高層次、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
3.4制定規劃、規范有序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農業支農資金投向的整合聚集,集中力量支持糧食主產區建設高標準農田,是一項涉及利益調整的改革,必須有理論作支撐、有制度為約束、按規劃來實施。要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明確各級各部門的職能和責任,有序組織實施。一是編制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要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新農村的目標,依據地方總體規劃和優勢農產品產業規劃,組織有關專家認真編制“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建設規劃要注重糧食主產區,突出萬畝以上規模糧田,突出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確保規劃合理、設計科學,并以規劃為引領,認真組織實施。二是對確定的項目區進行整體規劃,科學設計。對建設規劃確定的項目區按照綜合、超前、可行的原則進行規劃布局和科學設計。綜合是強調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田渠路橋林等各項工程合理布局,實現布局一體化;超前是設計的項目區20年、30年以后仍然先進、適用,打造永固工程;可行是對每個單項工程認真進行實地勘察、詳細論證、廣納民意、切實做到科學規劃到位,提高項目建設標準。
3.5創新機制、深度開發、放大項目建設效應
一是創新實施主體,大力推進土地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發展。探索和鼓勵其為項目實施主體,直接申報農發項目,并通過承包、反租、倒包、合作入股及托管等方式,實施先流轉后開發,這樣既能解決調地難的問題,又可推進規模開發,變低效利用或閑置狀態土地為高產高效土地,發揮土地最大效益,促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同時也為二、三產業提供勞動力資源。二是要實行深度開發,提高土地利用集約化水平。開發與利用并重,實行深度開發,只有逐步實現糧食規模化生產,才能提高種糧的比較效益,才能增強發展糧食生產的內在動力。農業綜合開發在項目區完成“硬件”設施建設后,要繼續進行深度開發,安排少量資金,培育和啟動農民用水戶協會、農機合作社、農業技術應用協會、專用糧食品種生產協會等“軟件”組織建設,在不改變現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前提下,實現統一機耕、統一播種、統一灌溉、統一施肥和統一機收,提高糧食生產的標準化、組織化、集約化程度。
4.結語
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現實需要,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應結合本地實際,逐步探索出適合本地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思路,爭取建設一片,成效一片,從而進一步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參考文獻:
[1]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2009年農業綜合開發優秀調研報告和論文集.2010.